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具身动力模型

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具身动力模型
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具身动力模型

心智与计算50

心智与计算, Vol.3,No.1 (2009), 050-054

文章编号:MC-2009-08

收稿日期:2009-03-02

出版日期:2009-03-31

? 2009 MC– 厦门大学信息与技术学院

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具身动力模型

沈秋凤,丁 峻

(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系,浙江杭州310018)

sqf-126@https://www.360docs.net/doc/7e5224675.html,

摘要:社会认知是个体对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和理解活动,儿童期是个体社会认知毕生发展的关键期。本文在第二代认知科学“具身认知”的视域下,在考量儿童这个群体特殊性的基础之上提出具身动力模型来阐述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文章论述了具身动力模型的基础、环境差异及动力体现,并据此模型理论对儿童教育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具身动力模型;儿童;社会认知

中图分类号: B844 文献标识码:A

Embodied Cognition Dynamic Model of

Children’s Social Cognition

SHEN Qiu-feng, DING Ju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jiaoke0302@https://www.360docs.net/doc/7e5224675.html,

Abstract: Social cognition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objects, phenomena and their relations.

Childhood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life-long period of social cognitio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viewpoint of the second cognitive science- “Embodied Cognition”, given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 of children, then put forward embodied cognition dynamic model to elaborate children's soci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basis,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 and driving force of the

model, finally, based on this model we put forward some feasibility proposals about children’s education.

Key words: embodied dynamic model; children, social cognition

1 引言

社会认知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体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社会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动[1]。儿童社会认知,即儿童对他人和自己的理解,儿童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理解,以及儿童对社会规则(social rules)以及社会类别(social categories)和社

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hips)的理解[2],这对儿童做什么事、思考什么问题、以及如何思考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90年代以后,对儿童社会认知的研究开始日益增多,由于儿童所处的发展阶段的独特性,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独特的特点,他们的社会认知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过程。那么儿童的社会认知是如何发展的?社会认知的范畴模型、样例模型、情境模型[3]等是否也同样适用于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呢?我们认为,儿童是个独特的群体,他们的社会认知发展有其与众不同的一面,在此,我们将在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新视野下提出具身动力模型,并借用此模型来阐述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2 具身认知观及其特点

在认知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认知和智能的观念经历了两次转变,第一次“认知革命”将心智的内部状态视为抽象表征水平的逻辑或计算过程,第二代认知科学确定心智的身体基础,身体在认知和社会活动中的首要作用为标志,哲学地和经验地表明身体是我们接触、介入、认识和拥有世界的枢轴(pivot),是心智表现的最初样式[4-5]。当代认知科学提出了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观,在这里暂且不论对具身认知翻译存在的不同观点,但核心理念是一致的,都是试图对心-身-世界之间的交互方式给予系统的理论说明,均主张:“认知是一种高度具身的、情景化的活动,甚至思维的存在应当首先被看作是行动的存在”[6]。

具身认知认为,(1)人类的认知活动是具身的(embodied),即人的心智本质上是具身的生物神经现象,是神经系统整体活动的体现(appearance),机体的认知能力是在身体-脑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2)具身认知是情境的(situated),是具身心智嵌入在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约束中,是必须相应于环境的状况和变化的;(3)具身认知是发展的(development),认知不是一开始就处于高级水平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4)具身认知是动力系统的(dynamic system),即认知不是一个孤立在头脑中的事件,而是一个系统事件,具身心智的认知活动和环境是耦合的[7]。

3 具身动力模型: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新解释

具身动力可以认为是不断整合样例的范畴[8]。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思维缺少基本的材料,只能对当下的情景组合,设想出并不存在的情境,表达自己的情感、兴趣、愿望等。婴儿处在一个时刻变化着的充满样例的环境中,最初他们只能充分利用已有的感觉系统,知觉周围的环境中的各种样例,产生基本的生理和情绪体验。James W.曾写道:“我们一但知觉到激动我们的对象,立刻就引起身体上的变化;在这些变化出现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对于激动我们的知觉对象的知觉心态,并不立刻引起情绪;知觉之后,情绪之前,必须先有身体上的表现发生……,假如知觉了之后,没有身体变化紧跟着发生,那么,这种知觉就只是纯粹知识的性质……”[9]。

最初情境中的生理和情绪体验以具身的形式被贮存在婴儿的记忆中:Walker(1982)向5个月大婴儿呈现两部电影,里面出现的是一个陌生成人,一部是成人很生气地说话,并做出生气的面部表情和姿势;另一部中成人高兴地说话,并做出开心的面部表情和姿势。电影声音都通过扩音器传出。不管是高兴还是生气的电影,只要配音与电影内容相匹配,婴儿观看电影的时间都比较持久。这表明,5个月大

的婴儿已经具有了关于不同情绪和情绪如何通过面部及声音表达出来的一些知识[2]。即,婴儿在经历各种样例的过程中产生的生理和情绪体验以自我经验表象和情感表象的形式整合成范畴。这些范畴是模糊的,因为婴儿还不具备将他所获得的关于客体的表象的信息与具体的概念结合的能力,但是,这个范畴经历着不断的认知建构过程,先形成的范畴成为参照系,儿童从最初的与个别熟悉的事物或个别切实经验相联系,逐步扩展深化,进一步发展出概括性更高的或抽象性更强的概念乃至范畴,最后形成对主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真理性的意念-理念符号表征系统。

具身动力的范畴是具体情境和具体身体的结合,是具备撮合样例能力的范畴。儿童早期的情绪激活、具身体验和经验表象的建构,促使儿童感觉皮层、联合皮层的发育发展,使得儿童形成表象性体验,成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基础,具有源头基础性和终身动力性的影响。情境中的样例如同“在线(online)”

[10]的信息,是动态多变的,这些信息首先引起儿童身体图式的变化,即涉及动力系统的功能表征的变化,如视觉体验和情绪变化,然后才有身体意象的变化,即对身体的一系列信念、态度和知觉的变化;范畴是“离线(offline)”[10]的、以记忆为基础的信息,当儿童面对新的样例时,范畴就会处于一种激活状态,儿童将会按照与其最匹配的范畴进行加工,同时整合身体意象和身体图式的新变化,整合逐步施加的符号信息,发展其具象概念系统,成为把握主客观世界的初步能力,进而过渡至抽象概念表征的中级认知。

3.1 具身动力模型的基础——双元理解

从进化的观点来看,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具有明显的生存价值,能够更好地处理社会关系的个体,有可能生存得更久、延续后代更多。由此,社会认知可能有其生物学基础,这是在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婴儿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产生自我和他人的双元理解?即,他们何时认识到他们是与物体和其他个人不同的个体?研究此问题的方法是检测婴儿何时开始能识别镜子中的自己。一直以来存在这样的争论,区分镜子中的自我需要对肖像运动和身体运动的认知达到平衡。具身认知观认为自我感知的最基本的方面是能明显地区分其他客体、个人与自我之间区别的感觉[10]:当你在办公室时,你能看到桌子、椅子等,当你在户外时,你能看到建筑、树、燕子、鸭子等,你能听到办公室外的吵闹等,这些都能通过你的感觉系统被注意到,但你却不会把这些客体弄混淆;同样地,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双手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任何人都能清楚地区分哪双手是自己的。伴随着这种区分的感觉,产生了在世界上能自己判断事物的认知,因为个体有“来自内部”的身体的体验。也即,个体好像包含或者约束了自己的身体,从而任何身体外部的东西都能区分。据认知神经科学家Schmidt-Hieber等(2004)的研究显示,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其脑内会发生大量突触消失和建立新的更精确与连接距离更远的“突触集”,即那些传入信息能够与最大数量的神经细胞相匹配的“交际性更强”的突触得以保留或新生[11]。因此,由于不断受到外部客体的刺激,对于外部信息的具身体验不断得以保留或新生,儿童逐渐意识到外部客体的存在。当儿童能成功识别镜子中自我时,儿童能认识到镜子中运动的身体是自己的,即自己边界内身体的运动,同时认识到镜子中的是他的身体运动的映射。儿童只有在产生自己身体的边界是什么和边界在哪里的感知后,才能产生自己的判断事物的方法。换言之,儿童首先要形成自我意识,才可能有社会认知的发展。当儿童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时,儿童倾向于把自我的特征填充到其他对象上,并在对象的身体上发现、升华自我潜能,相当于把对象作为自我的代言人。所以,具身的感

知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是必须的。

3.2 具身动力模型下的环境差异

儿童是时刻置身于运动变化的环境中,包括自己身体内部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中极其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对儿童的社会认知产生深刻的影响。Piaget(1952)认为在婴儿期,现实(reality)主要存在于儿童的行为和外部环境的接口(interface)上[12],从这个观点出发,儿童社会认知发展过程既可以是向内的(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也可以是向外的(让儿童更好地理解广阔的外在世界)。因此,这个接口的差异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个差异主要体现在环境内的差异和环境间的差异,不同的环境塑造出不同的儿童。

首先,家庭内的社会经验能促进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比如,家里有较多的兄弟姐妹可以互动(包括平常的争吵、恳求等等),与父母和兄弟姐妹进行的关于情绪及其因果的对话等,能发展对他人的感受加以推测和解释的能力[13];父母与他们的子女讨论情绪问题,有利于个体情绪认知发展以及把情绪整合到个人的自我概念、性别概念和人际行为中的方式。其次,文化内差异还体现在他们关于某些人类属性的信念的确切性质,比如,当男孩成绩不佳时,他倾向于将其归因于努力不够,这是一种增长的观点;相反,女孩倾向于把失败归因于能力差,这是一种实体的观点。

在不同文化中,情绪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性构念,文化教导儿童如何对情绪进行不同的界定、分类和命名。比如日本和美国的小孩以及日本的母亲均相信,迷路于百货商厦的小孩将体验到不开心,而美国的母亲则认为体验到的情绪是害怕[12]。当一个儿童体验到某种情绪,并且父母给予这种情绪以某种称谓时,这种命名将使这种情绪引人注目,并影响到儿童如何解释这种感受。

3.3 具身动力模型的动力体现

婴儿最初学说话时,尽管床的周围没有其他人,他还是不停地说来说去,几个月后,他开始不停地翻筋斗,尽管父母鼓励他停下来,但他还是继续,因为儿童由于掌握新技能而得到了快乐,从而婴儿获得了一种心理结构,而且有运用它的一种倾向。这样的反复经验——身体的无意识经验和思维的有意识经验的结合,儿童对其不断运用,进而成为一种社会认知方式得以存在。当接触到一个新物体(人)时,婴儿可能用对待其他物体(人)的方式对待这个新物体(人),即,首先使用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但是,当这种行为方式与新的情景变得不相容时,婴儿能结合外界提供的帮助,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使之按照新物体(人)的特征来适应,重新调控注意资源,采用适合物体(人)的属性的行为方式。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过程中,种种行为方式使用的频率越高,所需要的注意资源就越少,逐渐发展成自动化加工的过程,因为人的认知资源会影响对社会信息的加工,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自动化加工是儿童社会认知的基础。只有这样,范畴才能迅速激活,敏感地发现样例的差异,并与范畴进行整合,对范畴进行扩展深化。用具身认知的观点解释: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不是孤立在头脑中的一个僵化的范畴,而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认知活动和具体的环境的耦合,是处于运动状态的。如,婴儿通过追随照料者的目光和手势,开始建立联合注意(joint attention)[2],通过追踪成人的注意中心,儿童可以将成人的话语与恰当的事物(人)联系起来。随着儿童接触范围的扩大,存储的认知方式的增加,儿童捏合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能力也逐渐增强,逐渐从游戏模拟型中的社会认知向现实环境中的社会认知发展。

4 小结及建议

儿童时期社会认知发展的经验印痕和动觉印痕[14]能影响个体的情绪、思维、语言、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发展,是个体毕生发展的原动力,因此要充分重视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婴儿时期,要关注对婴儿的具身教育,充分给予积极的情绪表现,促使婴儿形成积极快乐的成长状态。好奇、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此时,又是儿童对象化表象的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儿童的社会认知大部分是在游戏的互动中形成的,有互动才有社会认知的发展。所以,要营造健康的游戏环境,提供健康活泼的游戏伙伴,创设新颖多变的游戏形式,通过角色和意义转换,进行积极正向地引导。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应该提升游戏的深度,同时辅之以符号性学习(语言)和交流,促进儿童社会认知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庞丽娟, 田瑞清.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J]. 心理科学, 2002, 25(2):144-147.

[2] Siegler R S. 儿童思维发展[M]. 刘电芝, 译.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321-325.

[3] 王沛, 林崇德. 社会认知的理论模型综述[J]. 心理科学, 2002, 25(1):73-75.

[4] 李恒威, 肖家燕. 认知的具身观[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6, 28(1):29-34.

[5] Garbarini F, Adenzato M. At the root of embodied cognition: cognitive science meets neurophysiology[J]. Brain and

Cognition, 2004, 56(1):100-106.

[6] 李恒威, 盛晓明. 认知的具身化[J]. 科学学研究, 2006, 24(2):184-190.

[7] 李恒威, 黄华新.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认知观[J].哲学研究, 2006, 6:92-99.

[8] Vernon D. Cognitive vision: the case for embodied perception[J].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2008, 26(1):127-124.

[9] 孟昭兰. 情绪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7-25.

[10] Carruthers G. Types of body representation and the sense of embodiment [J].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08,

17(4):1302-1316.

[11] 丁峻. 知识心理学[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6: 61-61.

[12] Flavell J H, Miller P, Miller S. 认知发展 [M] .4版. 邓赐平, 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82-294.

[13] Niedenthal P M. Embodying Emotion [J]. Science, 2007, 316(5827):1002-1005.

[14] Robbins P. Consciousness and the social mind [J]. Cognitive Systems Research, 2008, 9(1-2):15-23.

作者简介:

沈秋凤(1984-),汉,女,浙江湖州人,杭州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与发展心理学。

丁峻(1958-),汉,男,宁夏中宁人,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科学与理论心理学。

孩子的社会认知

孩子的社会认知(幼儿心理社会危机) 孩子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孩子与社会的适应程度,是他人生幸福的关键之一。而人社会化的过程,要从娃娃开始。 有学者认为,人的一生需要经过8个心理社会阶段,在每一阶段,人都被社会环境所形成的心理危机所主导。如果人能够顺利地解决这个阶段的心理危机,就会导致相应社会能力的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能够顺利、按时解决各个阶段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然后又去接受新的挑战;也有一些个体不能按时解决相应的心理社会危机,需要以后再去解决。也有的终生不能解决。 这8个心理社会阶段是: (一)出生到18个月:这个阶段的心理社会危机是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在这个阶段,对于婴儿来说,特别重要的人物是母亲。婴儿出生后,存在一种强烈的不信任倾向,但他又对社会有种种需求。因此,他遇到的第一个社会问题是与养育者――一般是母亲的关系,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母亲。 如果母亲能够满足婴儿对食物和爱抚的基本需要,能够使婴儿有着具备一定节律和规律的生活,能让婴儿产生期望并使期望得以实现,婴儿会通过对母亲的认识,逐渐得到这样的感觉:这个世界是可以预测的、安全的、并且充满爱意的。因此,世界是可以信任的。如果母亲表达了对婴儿的喜爱,则婴儿认为自己是被信赖的。 而这种对人和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乐观的个性品质的基础。 如果母亲对婴儿是拒绝的,不疼爱的,这将是婴儿挫败感的根源,并使婴儿对周围世界产生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有可能伴随其整个童年期,甚至殃及成年期的发展。 另外,婴儿似乎能感受母亲的情绪状态:如果母亲感到焦虑,婴儿也会感到焦虑;如果母亲心情宁静,婴儿也会感到宁静。父母对生活、对世界的不信任感似乎会传递给婴儿,所以,和谐的家庭生活也是婴儿形成信任感的重要背景。 (二)18个月到3岁:这个阶段的心理社会危机是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耻感和怀疑感 在第一个阶段,婴儿只是被动做出反应,而不能主动采取行动。但在第二个阶段,大部分婴儿已经学会走路,并且能够利用掌握的语言与他人交流。在这时候,婴儿试图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开展“自主的”行动。他们试图摆脱外部世界的约束,试图显示自己的力量。他们开始讲“我如何”、“我自己来”之类的话,渴望自己吃饭、穿衣、走路,还试图拒绝成人的帮助。婴儿的这些想法和做法,体现了独立意识,他们试图在这些活动中,获得一种自主的感觉。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随后 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 而有调适作用的表现,思维也开始萌芽。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 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他们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1.单维思维 例如,让4或5岁儿童用两手分别向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内投放同等数量的木珠(每次投一颗)’儿童知道这两个杯子里装的木珠一样多。然后实验者将其中一杯珠子倒入另一高而窄的杯子中,问儿童:两杯珠子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部分儿童会说,矮而宽的杯子中的珠子多;另一部分儿童会说,高而窄的杯子中的珠子多。皮亚杰认为,前运算儿童只能从单维进行思维,考虑高度却不能顾及宽度。 反之,考虑宽度,却忽略了高度。这种现象又叫集中偏向(centration)。 2。思维的不可逆性 可逆性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前运算儿童不能这样思维。例如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 他回答:“没有”。 3?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例如 皮亚杰请儿童坐在一座山的模型的一边,将玩具娃娃置于另一边,要儿童描述玩具娃娃看到的景色。 结果6或7岁以下的儿童描述的景色和自己看到的相同。 4.反映静止的知觉状态 例如,有人将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装满水,然后将其中一杯水倒进另一个大而低的杯子里,当倒 水时用一屏障挡住水在杯子里的水位线,儿童能见到水,但看不见水在杯子里的高低。许多4岁儿童说新杯子中的水同原来的杯子中的一样多。但当屏障拿掉以后,他们改变了看法,说新杯子中的水没

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因为: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形态。在这两对矛盾中,前一对矛盾更为根本。 (2)这两对矛盾是社会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和特殊本质,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3)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其运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是:社会发展以生产力为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要求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新的经济基础又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这种层层决定和反作用的关系,形成了以生产力为最终根源、整个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前进上升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一般进程具体表现为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 (二)“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 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是“生产力标准”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产是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是一切社会关系存在、发展的最终根源。 (3)物质生产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不断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力是不能选择的客观物质力量,它决定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有一定限度,归根结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要反对历史多元论和历史相对主义。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一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革命、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等等,都能够在

3~6岁儿童社会认知及其发展

3~6岁儿童社会认知及其发展-幼教论文 3~6岁儿童社会认知及其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钱文 “社会认知”这个概念对于大部分幼儿园教师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之所以说“熟悉”,是因为他们可能听说过并且知道社会认知是关于“社会”的认识;之所以说“陌生”,是因为他们对于社会认知具体指的是什么、幼儿表现出的典型行为具体有哪些等问题并不十分清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认知这个概念,但是在社会领域中提到的许多典型行为正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反映。本文主要对社会认知的定义、作用与儿童发展特征等方面作简单介绍。 一、什么是社会认知 1社会认知的定义 对社会认知的界定有许多种,通常我们比较倾向于采纳沙兹(Shan-tz,1984)的定义,即社会认知通常是指对人、自我、人际关系、社会群体、社会角色和规则的认知,以及对这些观点与社会行为的关系的认识与推论。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社会认知在内容上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的认知活动,第一是关于个体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和别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情感、动机、意向等)及思想观点、个性品质等的认识;第二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各种双边关系的认知,如对权威的服从、友谊、冲突、合作等关系的认知;第三是对群体内部或群体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等,如对社会规则、职业、集体中不同角色等的认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下列典型行为的描述就涉及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关心尊重他人,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知道父母的职业;在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中,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等等。 2社会认知的条件 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完成一项社会认知活动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存在、需要和推论( Flavell,1975)。 “存在”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一种基本认识,即知道社会领域中某一特定的事实或现象是作为生活的可能性之一而存在的。这一点对于学前儿童而言非常重要,如果幼儿还没有意识到人是有着诸如感知、思维、动机等心理活动的,那么他就不可能试图去了解自己的动机和想法,更不可能去推测他人内心世界的感受了。例如,只有当幼儿意识到自己内心存在着情感,能够意识到这种情绪的存在,他才能认识情绪,从而推及别人也有情绪。 “需要”是指试图进行某种社会认知行为的倾向或觉察到的需要。换言之,儿童可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情绪,也知道别人有情感体验,但是他并不清楚在什么特定的场合或特定的时间需要去觉察他人的情感体验。要成功进行一个社会认知活动,儿童首先要知道做这件事的必要性。例如,幼儿为了加入角色游戏,必须知道该游戏的规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任何社会认知过程都是思维的过程,人们最终形成的对他人的认知结果几乎都是一个推论。儿童要进行成功的社会认知活动必须具备推论能力,因此所谓“推论”指的是涉及成功执行某些形式的社会认知所必备的思维能力。例如,幼儿可能觉察到了母亲面有不悦之色,由此推断母亲不高兴了,并且试图推测母亲不高兴的原因,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当然,幼儿的观察力和生活经验都很有限,

儿童认知发展年龄阶段特点参考资料

儿童认知发展年龄阶段特点参考资料(一) (一)注意的发展 1岁儿童注意看一个玩具的时间仅能维持两秒钟。 2岁儿童能注意集中地玩一玩具的时间可持续8秒以上。 3-5岁儿童能专注地从头到尾看完他们能理解的节目。 4-6岁幼儿对电视节目中的重要信息很敏感,看完节目后能回忆起重要的情节内容,对不重要的部分往往记不起来。 5-6岁儿童在自由活动中的注意稳定性能维持注意于一个单独活动的平均时间大约是7分钟。 6岁以下的儿童往往专注于视觉形象,6岁以后的儿童不仅对视觉形象感兴趣,同时能注意接受听觉方面的刺激信息。 学前期末的儿童计划自己注意目标的能力刚刚发展,但还不太会运用注意的策略指导自己的观察活动 (二)记忆能力发展 2岁儿童已开始会认自己的家门,认自己的房间,知道在房间里的什么地方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再大一点的儿童开始学会认路。 3-4岁儿童知道出了家门如何走到附近的幼儿园,但要幼儿将自己熟悉的从家到幼儿园的路线画出来则十会困难,甚至是不能完成的任务。 4岁的幼儿能使用一些最简单的记忆策略。 4岁儿童会利用“位置”来帮助记忆,如:幼儿会将藏有巧克力的盒子统统放在桌子的一边,而将藏有别针的盒子统统放在桌子的另一边。 (三)认知的发展 3岁儿童开始逐渐形成一种关于心理功能的“观点—愿望”理论,即逐渐认识到一个的行动是由他内心的观点和愿望支配的,如:一个孩子饿了会打开冰箱找食物。 3岁儿童逐渐认识到自己或别人的观点和愿望的关系,以及观点与行动及行动结果的关系,学会区分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和愿望。 大约3岁左右,幼儿能认识思维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区别,如:幼儿知道“想”是头脑内部进行的活动,一个人能想那些当时没有看见的、接触的或谈论的事物。 幼儿认识到思维和现实的区别,如:幼儿知道一个人的思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他们也认识到一个人头脑中关于客观事物的表象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这些事物的映象(“好像照片一样”)。 3-4岁的幼儿认识到某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如:幼儿知道各种噪音、对任务不感兴趣、心理想着别的事情等会妨碍人集中注意从事当前的活动。 3岁幼儿还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区分开来,从而把自己的看法施加于别人。 3岁幼儿往往不能将自己的现时的观点和过去的观点区分开来,如:向幼儿展示一个糖果盒,问幼儿:“里面装些什么?”因为幼儿过去见过这类糖果盒,他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糖块”。成人打开盒子给他看,出乎他的意料,里面装的都有是一些铅笔。成人接着问他:“刚才还没打开盒子,你以为里面装的是什么呢?”3岁的幼儿往往回答说:“铅笔”。他已不记得他曾经相信里面装的是糖块,这时成人出示一只玩具加菲猫,对幼儿说:“这里有一只加菲猫,它以前没见过这只盒子,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它以为里面装的是什么呢?”幼儿回答说:“铅笔”。就是说他不能将不同的主体在不同时间接受的信息区分开来,自己知道的东西误认为别人也知道。 3-5岁幼儿能认识到只有人以及或许某些动物能思考,而石头不能思维;他们还认识到思维的内容可能是自己想象的产物;他们能将“想”从知觉运动活动如“看、动、感受到”等区别开来,他们能懂得“想”(思考)和“知道”的区别,如一个人可以知道某件事(如午餐的饭盒里装着好吃的东西),但你现在不一定会去想它。 幼儿4岁左右懂得观点与现实的区别,因而某人可能持有“错误的观点,如认为某个物品藏在某个地方而实际上并不在这个地方,幼儿经常会和成人开一些小玩笑,如故意改变物品存放的位置,使成人找不到;已开始懂得认知任务跟随认知作业成绩的关系,如4岁幼儿也知道要求记忆的项目越多就越难记,要记住5个物品的名称就比记住10个物品的名称容易,他们也知道,对一些比较困难的任务,如果做出努力也能获得成功,许多学前儿童认识到,过去学过的东西现在忘了,重新捡

浅谈社会发展的动力

浅谈社会发展的动力 摘要: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止,而人类社会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是由什么力量推动的?是精神的力量,还是物质的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是一个动力系统。 关键词: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直接动力、重要动力、合力 根本动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即从社会发展由哪些力量促成以及怎样促成的角度,对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所作的阐释。所以,该理论不仅指导着人们正确地认识已逝的过去,而且指导着人们自觉地创造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我们应当科学地准确把握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社会的前进和社会的新陈代谢,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它们决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同自己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人们便要求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上层建筑和全部社会生活都会相适应地或迟或早发生变革,见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在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中,生产力又是主要的方面,它决定着生产关系 并通过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所以,归根结柢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那样:“??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生产力,亦称“社会生产力”,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的能动的因素。在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蓬勃凸现。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社会生产中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坚持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生产力标准”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它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的直接表现。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变革旧的制度,只有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通过革命推翻旧的剥削制度,才能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新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在阶级社会中对抗阶级的双方的作用各不相同。其中进步阶级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的作用,而反动阶级则起着消极的、阻碍的作用,在解决社会矛盾、推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最基本的力量。 重要动力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社会革命的实质就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并且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作为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社会改革是在统治阶级保持其统治的条件下,以维护社会的根本制度为前提和目标,依靠现存的社会制度本身的力量所进行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

儿童认知发展 PPT课件

儿童认知发展

渴望?期待?

第一节认知及其发展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或者心理过程;是属于智能方面的心理过程。简单地讲,认知就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所以也可以叫做认识。 有时候人们也用“认知活动”这个词,它实质上和“认知”这个词是同义的,不过把活动这个方面加以强调罢了。 我们还常常遇到“认知能力”这个词,那是从认知的水平这个角度来说的。

1.1 什么是认知 概括起来,可以把人的认知大体区分为三个范畴,也就是三种基本认知过程或三种认知成分。 首先是感知,这是认知的起点;如果没有对对象的感知,认知活动就无从谈起。感知是由客观物质的刺激所直接引起的,所以感知是直接的认知。 其次是表象,这是头脑里呈现的对于感知过的事物的一种映象,但却不局限于直接感知的某一特定事物,所以,它既具有形象性的特征,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再次是概念,这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抽象,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的属性。表象与概念都是在感知的基础上获得的,不是客观事物所直接给予的,所以就它们同客观事物的关系来说,可以叫做间接的认知。 人的实际的种种认知,都由这三者所组成的,或者是对它们的操作。但表现为种种错综复杂的形式与水平。

1.2 认知的发展 儿童认知是经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的。认知发展的基本趋向: 第一、认知发展由近及远。 第二、儿童认知客观事物是由某一局部到整体、由片面到比较全面。 第三、儿童最初只是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以后才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 第四、儿童认识一个事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最初的认识到比较完全的认识,是要经历多种水平或者阶段、由浅入深的。

社会认知幼儿园教案

社会认知幼儿园教案

社会认知幼儿园教案 【篇一: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认识公共汽车》】 社会体验《特殊功能的车》 一、教学活动内容的生成与依据: 孩子在咿呀学语的期间便对汽车产生浓厚兴趣和特殊的感情,汽车能发声,能行驶,能将人或物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幼儿每天都能看见各种不同的汽车。他们爱观察车辆,特别是中班的幼儿已能辨认出一些常见的汽车,而且喜欢把各种汽车玩具拆拆再装装。于是,我就设计了这节“关于特殊功能车”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学习、复习、巩固对各种车辆的了解。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各种汽车的名称和用途,增强了幼儿的社会性常识,揭开了幼儿的在生活对各种车的好奇与困惑!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对于汽车的结构、种类有简单的了解。 2.学习一些简单的交通安全行为。 3. 知道这些多功能的车与人们之间的密不可分的生活关系。 4. 简单了解紧急电话的用途 5. 激发幼儿表述的愿望,能大胆的正确的表述自己的见解。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幼儿可以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各类汽车,并且了解每种车的特殊功能和用途,(如消防车是用于灭火的,邮政车,是用于运送信件的),认真比较各种特殊车之间的外型与功能的不同(如消防车是红红的,有梯子,而救护车却是白色的,等)

2.猜谜语 教师和小朋友们玩“猜谜”的游戏。 教师用语言引入:“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能认识各种各样的车。现在老师要换个方式考考你们,那就是我们来玩一个猜谜的游戏好不好?那规则就是,请你 听清楚老师出的题目,然后回答这是什么车?明白了吗?那好,现在请听题咯。” ——下雨车,下雨车,边下雨来边唱歌。请问这是什么车?(洒水车) ——大嘴车,大嘴车,边吃垃圾边开车。请问这是什么车?(垃圾车) ——盖楼房时运重物,长长手臂真神气。(吊车) ——失火,救人都要它来帮忙。(消防车) ——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警车) ——可以救人的车子。(救护车、警车、消防车。) ——信件信件用啥运。(邮政车) ——警察拿枪保护它,银行门口经常停。(运钞车) 3.交流 让幼儿说一说你还看见过哪种车?谈一谈车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倾听,适当的介入幼儿谈话,引导幼儿说出完整的语言(如:我见过公交车,公交车是给人带来方便的交通工具) 4.观察比较 ——出示消防车、警车、救护车图片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是瑞士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个体认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标志着该阶段的年龄特征,以区别于其他阶段。各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逾越,也不能颠倒,所有个体都遵循这一发展顺序,阶段具有普遍性。但受主体因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各阶段的出现可以提前或推迟。 皮亚杰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这里的运算并不是形式逻辑中的逻辑演算,而是指心理运算,即能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经过一系列的研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等四个阶段。 1.感知运算阶段(0-2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随后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训练,更多新的刺激和客体被同化到先天的反射中。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思维也开始萌芽。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是这一阶段儿童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从出生到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逐渐发展。一个很大

的进展是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儿童大约在9-12月获得客体永恒性,而在此之前,儿童认为不在眼前的事物就是不存在了,并且不再去寻找,客体永恒性是后来认识活动的基础。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活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不再像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依靠实际动作对当前感知到的事物进行思维,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直觉中解放出来。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尚未获得认知运算,他们进行的是半逻辑思维。 这一阶段的个体具有泛灵论倾向,无法区分有生命的事物与无生命的事物,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事物同样也具有情绪、动机等生命特征,如儿童说“你踩在小草身上,它会疼得哭”。 自我中心主义也是前运算阶段个体的认知特征,自我中心主义是指个体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认为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经常假定其他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情感、反应和看法。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证明了个体的自我中心的倾向。 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刻板性,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只注意事物变化的一个方面而不能同时注意事物变化的两个纬度。由于思维的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原因,

儿童社会性发展练习题答案

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一章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精神分析理论是儿童心理发展史上第一个关于个体发展的理论学派,该理论的创始人是( A ) A 弗洛伊德 B 班杜拉 C 皮亚杰 D 埃里克森 2、新精神分析主义者(D ),提出考察儿童发展时既要考虑生物因素又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他根据个体社会化历程的不同时期中所经历的自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把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划分为8 个阶段。 A 弗洛伊德 B 班杜拉 C 皮亚杰 D 埃里克森 3、(B )认为,个体社会行为起源于直接学习和模仿。 A 弗洛伊德 B 班杜拉 C 皮亚杰 D 埃里克森 4、模仿作为儿童掌握社会行为的一种机制或途经,是一个复杂的过 程,它有四个子过程构成,顺序正确的是( A ) _ 、,、 亠一、、保持——动作表征——动机B 、*、. ~、、 动作表征 ——保持——动机 C 注意— —动机——保持——动作表征D 、*、. ~、、 保持——动机——动作表征、填空题

1、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_和沃尔特斯_。 2、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柯尔伯格。 3、班杜拉认为儿童行为起源于以偶然强化为中介的直接学习和_模仿。 4、布朗芬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中的四大系统的分别是_宏系统_、_外层系统_、_中间系统_和_微系统 5、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数据收集的主要方法有_观察法、_访谈法、问卷法、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6、一份完整的问卷一般包括_标题_、_前言_、_指导语_、_问题_ 和_结束语_几部分。 7、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两种基本类型有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 研究。 8、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主要采用的两种研究设计有横断研究_和_纵向研究或追踪研究_。 三、名词解释 1、直接强化:是儿童自己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对该行为以后重复发生的可能性的影响。(P8) 2、替代强化:是指榜样行为的结果对学习者的学习所起的强化作用。(P8) 3、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即是指个人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能够施加控制的意念。(P8) 4、固定行为模式:是物种与生俱有的用以帮助其适应环境的行为反 应。(P13)

人类社会发展现象

人类社会发展现象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社会形态更替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形式。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往往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而未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奥秘。唯物史观超越了唯心史观,它没有停留在“精神动力”的层面上认识社会历史,而是通过历史的表象,进一步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

几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离开了阶级斗争,就无法理解阶级社会的发展。“没有对看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不仅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未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使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酒社会体制的改革。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一定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或手段,来改变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技术。社会改革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等。如果说,社会革命是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基本制度问题,把生产力从已不能容纳它的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那么,社会改革则适用于解决旧的社会体制,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促进生产离发展和社会进步。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个复合概念。科学及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法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及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作为教师招聘考试的重要考点,各位考生在备考时需要引起重视,尤其是各认知发展阶段的名称以及其对应的阶段特征需要清晰掌握。 皮亚杰,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在长达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他深入研究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他的很多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作用,其中认知发展理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常考内容,其中前运算阶段特征为高频考点,常以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形式出现。考生在备考时,需了解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各阶段对应的年龄、名称及主要特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掌握选择、简答、论述题的答题方法。 关于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 一、感知运动阶段 儿童从出生到约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他们的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头脑中是低级的行为图式,而这时儿童获得的最大成就是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皮亚杰称它是“哥白尼式的革命”。 二、前运算阶段 2~7岁的儿童发展到了前运算阶段,因为他们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所以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前运算阶段具有以下特点: 1.万物有灵论 4-6岁的儿童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意识,是活的东西,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第四章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就是由多种要素所构成的,而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就是多种多样的,而在各种动力又内在相互关联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就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就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革命与科学则都就是为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则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的杠杆;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力的代表者则就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孕育与提出 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关于这两对矛盾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许多论述。 1、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说:“在过去的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就是市民社会”,它“在一切时代都过程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她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这里,“交往形式”与“市民社会”与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属于同一序列的概念。这段话涉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矛盾。 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就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3、恩格斯在《关于共产主义同盟的历史》一文中,回顾她与马克思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时说:“迄今为至在历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极小作用的经济事实,至少在现代世界中就是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力量,这些经济事实形成了产生现代阶级对立的基础”。 4、列宁在《什么就是“人民之友”以及她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中,“所用的方法,就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又说: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课题单元二学前儿童社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课时理论学时2课时 教案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社会性的心理结构以及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 3.素质目标:尊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愿意成为儿童社会学习的正面榜样。 教案重点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教案难点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教案方法情境教案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教案准备教案课件 主要教材参考资料李洪亮主编《幼儿社会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年,第1版甘剑梅主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教案过程教案基本步骤与内容教案方法时间分配 Ⅰ问题情境(导学) Ⅱ学习知识【情境分析】 情境:小乖乖成长记 2006年6月16 日:下午两点,伴随一阵哭声,小乖乖从孕育她的宫殿 里来到了这个世界…… 2006年6月18日:今天小乖乖睡觉的时候,很明显地笑过…… 2008年4月12日:妈妈下班回家,小乖乖看见妈妈非常开心,呵呵笑着 奔向妈妈…… 2009年9月10日:今天是妈妈送小乖乖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小乖乖不愿 意离开妈妈,她哭得很伤心的样子真让人难受…… 2011年6月1日:幼儿园举办庆“六?一”演出,小乖乖和小朋友们手拉 手唱歌跳舞,非常开心…… 2.问题:案例中的前后两次哭和前后两次的笑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3.小结:案例中的前后两次哭和前后两次的笑意义是不同的,其中蕴涵着儿童 社会性的产生与发展(生理性的哭与笑发展到社会性的哭与笑)。那么,儿童 的社会性发展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影响因素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元二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社会性的结构 【图示讲解】 从构成成分上看,社会性包括社会性认知、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行为技 能。社会性认知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人、对己、对事物 (如环境、规范和文化)的认知。社会性情感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 而产生的对人、对己、对事物(如环境、规范和文化)的情感体验。社会性 行为技能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中,学习并掌握的利于适应社会生活 的行为技能。 从具体内容上看,社会性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社会交往意识、社会环境 情境教案法 5分钟 讲授法 10分钟 1 / 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不断朝着适合本国国情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已经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学容易按部就班;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于我们的教学有很大启示。 皮亚杰是享誉盛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1921年,博士毕业的皮亚杰到巴黎比奈实验室工作,他独具慧眼,在人们熟视无睹的儿童幼稚行为中,发现了儿童思维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影响世界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用如下图表示:

从上表很容易看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特点是不一样的。0~2岁的孩子需要通过直觉和运动来获得经验。2~7岁的儿童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思维出发来考虑问题,很难摆脱自我中心主义。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也是不可逆的。7~11岁的儿童最重要的是获得了质量守恒、重量守性、对应量守恒、面积守恒、体积守恒、长度守恒等等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但是运算还是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从11、12岁开始,他们的思维不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而是可以进行演绎推理,思维接近成人的水平。 二、认知阶段发展理论对我国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1、小学生身心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连续的,按固定顺序进行,一个阶段后再经历下一个阶段,没有什么阶段会突然出现,也不会跳跃和颠倒。前一个阶段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的基础,这对所有的儿童都一样。即感知运动阶段是前运算阶段的基础,前运算阶段又是具体运算的基础,最后才是形式运算,不能从感知运动阶段直接跳到具体运算,也不能先形式运算,再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 小学生年龄段一般是7~12岁,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前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之间。一年级小学生刚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他们很多还带有在幼儿园生活时的习惯,好动,不能稳稳当当的坐着上完一节课。尤其是还可能带有前运算阶段时的自我中心主义,还无法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只能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因而他深信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相同,不愿采纳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作为教师,在了解到这一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后,就不必给他们带上“自我”、“自私”的帽子,而是表示理解,因为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 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开始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度,慢慢的不需要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的教具来支持,逻辑推理思维开始发展,抽

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具身动力模型

心智与计算50 心智与计算, Vol.3,No.1 (2009), 050-054 文章编号:MC-2009-08 收稿日期:2009-03-02 出版日期:2009-03-31 ? 2009 MC– 厦门大学信息与技术学院 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具身动力模型 沈秋凤,丁 峻 (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系,浙江杭州310018) sqf-126@https://www.360docs.net/doc/7e5224675.html, 摘要:社会认知是个体对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和理解活动,儿童期是个体社会认知毕生发展的关键期。本文在第二代认知科学“具身认知”的视域下,在考量儿童这个群体特殊性的基础之上提出具身动力模型来阐述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文章论述了具身动力模型的基础、环境差异及动力体现,并据此模型理论对儿童教育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具身动力模型;儿童;社会认知 中图分类号: B844 文献标识码:A Embodied Cognition Dynamic Model of Children’s Social Cognition SHEN Qiu-feng, DING Ju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jiaoke0302@https://www.360docs.net/doc/7e5224675.html, Abstract: Social cognition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objects, phenomena and their relations. Childhood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life-long period of social cognitio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viewpoint of the second cognitive science- “Embodied Cognition”, given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 of children, then put forward embodied cognition dynamic model to elaborate children's soci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basis,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 and driving force of the model, finally, based on this model we put forward some feasibility proposals about children’s education. Key words: embodied dynamic model; children, social cognition 1 引言 社会认知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体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社会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动[1]。儿童社会认知,即儿童对他人和自己的理解,儿童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理解,以及儿童对社会规则(social rules)以及社会类别(social categories)和社

论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

邓小平一再说,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力量可以理解为组织的力量,合理的结构、体制和机制的力量。 社会主义应该发挥整体组织的功能,实现整体的协调平衡,但同时,也应该建立一种动力机制,使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单位,都能自觉地、不断地、甚至拼命地去提高效率、去改革创新、去发展科技、去创造新的生产力、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课题、深层的任务,是既构建强劲的动力机制,又构建完善的平衡机制,尤其是将这两种机制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形成融为一体的总的社会运行机制。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触及到如何将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结合起来的问题。如,正确处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既实行破产兼并、下岗失业等制度,又制定最低生活保障线,帮助解决再就业问题,等等。在政治领域,在发展民主自由的同时,加强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在社会领域,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要使两种机制能够互相协调和保持平衡。在实践中,这两者的关系并不是都处理好了。社会生活中种种急迫的课题,都表明了在两种机制的结合及其相应的体制设计上还有大力改进的必要。现实的任务,则是要在这两种机制中间,努力寻找尽可能最佳的平衡点和结合点。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机制。这种机制,应该是一种能够持续不断地产生强劲动力和活力的综合性的动力机制。 第一,它应该以人的物质利益为中心,以适当的分配形式,把社会成员的物质利益与其经济行为及其社会价值联系起来,通过物质利益的驱动,增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同时,又要看到物质驱动并不是唯一的动力。除了物质之外,人的精神也是一种重要的动力,是动力机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人的精神状态、精神境界的能动作用,不断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做到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的统一。 第二,它应该既充分发挥人的自身内在的自觉动力,又辅之以外部的教育、管理、纪律、法规的约束和竞争的压力。任何制度的设计,都要首先着眼于焕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