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质学

中国区域地质学
中国区域地质学

《中国区域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号学号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 矿物

7. 向斜

8. 转换断层

二、填空(1′ ×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

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葛肖虹老师主讲的中国区域大地构造课件

不同专业人士不懂《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为何物?为此需要做一些科普,分以下三部分介绍,以求扩大视野,起到普及地球科学的作用,不知能否凑效?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是研究我国境内岩石圈组成、结构和演化的学科。它是对我国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理论概括,研究我国不同地区和全国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特征及其在地质历史上的演变。不仅因涉及到矿产资源和灾害地质分布与预测的战略性决策,是国土资源调查和国民经济宏观规划的基础内容之一;而且由于我国在全球构造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多源区的复合陆块群、中国大陆长期处在蒙古-鄂霍茨克、特提斯和环太平洋等全球三个巨型构造动力学体系的复合交接部位、新生代崛起的青藏高原以及世界最高和最年青的喜马拉雅山脉、大别-苏鲁造山带中的大规模超高压变质带等都是世界罕见的地质形迹,对它们的深入研究将会对全球固体地球科学理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本学科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统一到为探寻地球演化趋向所必须的宽阔基础领域中,对于高等院校地质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和从事区域地质调查、矿产预测与国民经济宏观规划的地质工作者,这是一门集各类基础地质学科大成的宏观、综合性学科,是为培养综合性研究人才必不可少的课程。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的前身《中国地质学》始见于1920-1926年李四光、葛利普(A.W.Grabau)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以及

1934-1935年李四光在英国伦敦各大学的讲学。作为高等院校地质专业高年级课程《中国地质学》1955-1958年在北京地质学院由王鸿祯、张文佑、边兆祥、马杏垣教授开始讲授;长春地质学院由喻德渊教授讲授。1960年始北京地质学院以马杏垣教授为首的区域地质教研室为全院地质类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中国区域地质》课程,并于1963年出版了《中国区域地质》教材。按照地质矿产部教材编审委员会1982年审定的《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学大纲,1985年出版了杨森楠、杨巍然主编的高等学校教材《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1992年出版了马文璞编著的普通高等教育地质矿产类规划教材《区域构造解析——方法理论和中国板块构造》,本教材《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是在综合上述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地球科学是人类在利用矿产资源、避让自然灾害和适应生存环境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早在公元前7,000-6,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们就知道用陶土焙烧器皿。以后经青铜时期进入文明社会再到工业化时代,所用资源也从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扩大到煤和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采。人类繁衍,人口密度增大并扩散到全球各地,使对地震、洪泛、火山喷发及山体滑坡等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治和预测成为现实课题。二十世纪后半叶全球工业化的普及和加速发展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更大需求、废弃物排放和污染急遽增加,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改善生态环境、保持人和自然界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地球科学第三方 面的任务。

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

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 关于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李四光(1939、1973)、黄汲清等(1977)、任纪舜(1990、1997)、程裕淇等(1994),分别从构造体系和构造域两个方面进行过概括和客观描述。借鉴前人成果,结合此次编图所取得的资料,认为中国的地质构造格局主要是板块间相互作用与陆内构造活动的综合反映,而板块活动与陆内块体再活动总是有一定的方向、方式和涉及一定地域,从而形成一定的构造体系域。这与构造体系和构造域的原义和范畴已不尽相同。强调板块相互作用与板内构造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从构造形变的综合形态、主体构造带展向、复合关系及其动力体系角度,将全国划分为古亚洲、特提斯、华夏—滨西太平洋、贺兰—康滇等4个主要的构造体系域,它们东西横亘、南北纵贯,东西约略对称,并以上扬子地块为中心构造结,构成了一幅大中华构造格架。 我国地质构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所编1:250万地质图上最主要的区域断裂(表5-1)计89条(图5-2),有45条属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的活动性断裂,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构造体系域,其中包括6条板块结合带和6条重要的微板块结合带和10条地壳拼接带,多数有蛇绿岩带、构造混杂岩带发育。不少伴有规模较大的韧性剪切带,其中有16条已发现有蓝片岩带。而含柯石英榴辉岩的超高压变质带主要在中央造山系发现。由于绝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发育历史和复杂的力学转变过程,地质图未能区分其属性。 古亚洲构造体系域 该域包括任纪舜(1997)所划分的古亚洲构造域,但范围、时限更为广泛,主要是还考虑了板块拼合后的陆内造山作用。以李四光(1973)所划分的3条巨型纬向带为主体,还包括其间所镶嵌的东西向排列的陆块或地块。这些构造形体总体循近东西向展布,中部约略向南弯曲或形成规模不等向南凸出的弧形弯滑构造,如淮阳弧、广西弧等,并相伴有NEE、NWW 向一对X型剪切构造。 该体系域主要发育于我国中北部,包括发育于晚元古代以来,定型于华力西期的天山—兴蒙造山系和定型于印支期的中央造山带以及其间的塔里木、华北陆块。形成于燕山期发育于特提斯与华夏构造域之上的南岭构造带也是该域的新成员,以隆起—花岗岩带为特征,是陆内造山的产物。除此尚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构造带。 特提斯构造体系域 特提斯构造体系域为华力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特提斯洋迭次关闭,冈底斯—印度板块多次相对向N或NNE方向聚合、碰撞造山形成的一个主体为NW向、中段为近EW向、东南段约略向南东撒开的反S状弧形挤压地带,是总体为EW向的特提斯造山系在特定边界条件下发生的构造畸变。其地域主要在中央造山带之南,扬子陆块以西的青藏高原地区,NW向的右江造山带也属该域组成部分。主体由一系列造山带间夹羌北—昌都、羌南、冈底斯等长条状弧形微陆块组成,其中有一系列巨大的断裂带,亦呈反S状,长达1 000~3 000 km余,多数伴有蛇绿岩带、外来混杂岩块或蓝片岩带,他们一般具有拉张、逆冲挤压等复性特征。东段兼有左行走滑和旋转,南段显示右行,其间的块体有向SE挤出的趋势。多数断裂活动性较大,为地震多发带。 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全长3 000 km以上,北西段呈NWW向分为两支:一支为羊湖—金沙江断裂,发育西金乌金蛇绿岩带,并有榴辉岩分布,在蛇形沟新发现有早二叠世深海放射虫硅质岩;另一支为郭扎错—若拉岗日断裂,在藏北青南沿带发育二叠—三叠系复理石、硅质岩、基性火山岩及二叠系灰岩外来岩块,且有蛇绿岩残块及蓝片岩。中段折向NNW至SN 向,由金沙江蛇绿岩及含志留系—二叠系灰岩外来岩块的泥砾混杂岩组成宽达30~40 km的强变形带,以逆冲兼有右行剪切为特征。南段经哀劳山延出国境,与越南黑水河消减带相连,

江都市地质概况

江都市地质概况 江都市位于长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东侧。地处东经119°27′03″—119°54′23″,北纬32°17′51″—32°48′00″。东接泰州市,南临长江,西邻扬州市,北连高邮市。全市南北长55.75公里,东西宽42.76公里,面积1132.54平方公里,人口107万。 一、地形地貌 (1)地形特征 江都市地形地貌为江淮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中部较高、南北两侧较低。以新通扬运河为界,南北不尽相同。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北岸,高沙平原,地面高程4.5—6.5米,南境沿长江一带为圩区,地面高程2.2—4米。北部地处古泻湖堆积平原沼泽洼地的里下河地区,地势较低洼,地面高程1.8—3.5米。 (2)地貌成因类型 ①地貌成因类型—堆积地貌。 ②地貌类型—新通扬运河以南为长江三角洲高沙平原和新三角洲平原与洲地。新通扬运河以北为古泻湖浅洼平原、微斜水网平原。 ③组成物时代—第四系全新统(Q4) ④地貌形态特征:新通扬运河以南为长江所带泥沙堆积而成。地势宽阔平坦,微向下游倾斜。其中高沙平原以粘性土为主,亚砂土、粉砂次之,地面高程5—8米。局部地区夹有泥炭。新通扬运河以北为古泻湖退却和人为改造而成,地势平坦,芦苇丛生,水系发育,湖沼密布,岩相变化复杂,组成物以淤质亚粘土为主,富含植物根茎。 二、地层 本市范围内钻井已揭露地层自上而下有:第四系、上第三系、下第三系、白垩系、侏罗系、寒武系、奥陶系。 (一)新生界 1、第四系(Q) 全新统如东组(Q4) 岩性:早期以淤质亚粘土为主,含海相化石,属河口相,气候湿凉略干;中期以黑色粉细砂为主,含丰富海相化石,为浅海相,气候湿热—温和。晚期:灰黄色亚砂土、亚粘土、粉砂,有孔虫化石丰富,气候温暖,本组厚度10—60米。 江都全新统地层:以粘土为主,亚粘土、粉砂次之,属三角洲平原相,厚5—10米。 上更新统(Q3) 可划分为二个组4个层段,为海陆交互相,岩性分为二大沉积旋回。 昆山组(Q 13 ):下部灰、灰黄色含砾粗砂细砂;上部灰色,深灰色粉细砂,含有腐植质及螺壳、贝壳化石。孢粉组合:枫香、麻栎、青刚栎、水龙骨,反映暖湿气候。含毕克卷转虫、奈良小上口虫等,为河口微体化石群,属本区第三次海侵,范围广泛。 鬲湖组(Q 2 3 ):下段以青灰、灰绿色、灰黄色亚粘土为主,属陆相;中段以灰、深灰、灰黄粉砂、淤质亚粘土为主,属海相沉积;上段灰黄、青灰、深绿色亚粘土,属陆相。本组相当大理冰期沉积,气候呈冷—暖—冷变化。本统顶板埋深10—60米,厚度15—70米。

中国地质概况

中国地质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面积约960万Km2,疆域辽阔,山川壮丽。西南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珠穆郎玛峰海拔8848m,为世界第一高峰;西北有中国最低的吐鲁番盆地,海拔-155m,为世界著名的洼地之一。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海拔4000m以上的高原。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峰峦峻拔,逶迤东延;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涛浪翻滚,蜿蜒东流;在广大的东部地区,丘陵与盆地纵横交错,沃野与河湖相映生辉,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为中华民族休养生息之地,更为现代中国和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和重要基地。 中国处于欧亚板块的东南缘,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相接,各地区地质环境差异较大,发展历史很不相同,因而区域地质各具特色。从整体来说,中国地层发育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活动带与稳定区并存;岩浆活动频繁,演化历史漫长;变质作用类型齐全,变质程度各民;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全球具有重要地质特公的地区之一,也是全面研究地壳构造演化,特别是中新生代地壳构造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 地层: 中国幅员广阔,各断代地层发育齐全,自中—下太古界至新生界皆有分布。各时代地层出露总面积粗略统计为8602610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89.6%。 其中:太古宇出露面积为73700Km2,占出露地层总面积的0.9%; 元古宇出露面积为596300Km2,占出露地层总面积的6.9%; 下古生界573500Km2,占6.7%; 上古生界945600Km2,占11%; 中生界2457700Km2,占28.5%; 新生界3955810Km2,占46%。 沉积类型多种多样,显生宙生物化石丰富。太古宇、大都元古宇以及部分活动带的显生宙地(岩)层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了不同时代的变质岩系。 岩浆岩 中国岩浆岩分布广泛,侵入岩出露面积为997390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0-4%。其中:超镁铁岩面积为16360km2,占侵入岩面积的1-6%;镁铁岩7044km2,占7-1%;中性岩(含中基性岩)47600km2,占4-8%;酸性岩(含中酸性岩)861690km2,占86-4%;碱性岩1300km2,占0-1%。岩浆活动十分频繁,从太古宙至近期都有发生。岩浆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岩浆喷溢和爆发,又有岩浆侵入。岩浆活动可划分为前吕梁、吕梁、四堡、晋宁、震旦、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10个期。前吕梁,吕梁、加里东和华力西在中国北部(昆仑一秦岭以北)最为强烈;四堡、晋宁期在中国南部较为强烈;印支和燕山期在中国东部最为发育;喜马拉雅期在滇藏地区尤为重要。各期、各类侵入岩出露面积见表11。中国多期次、规模巨大的岩浆活动是岩石圈演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中国内生矿产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前吕梁期: 前吕梁期岩浆岩包括太古宙的迁西期、阜平期和五台期,主要发育在华北地区的北部,在豫西、小秦岭地区以及阿尔金山和佳木斯地区也有分布。 火山岩火山岩在太古宙为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呈近东西向展布。 侵入岩前吕梁期侵入岩主要有超镁铁岩、镁铁岩和酸性岩,中性岩较少。 吕梁期: 吕梁期岩浆在我国分布甚广,其出露范围与早元古代地层基本一致,主要见于华北地区的北部,吉、辽、鲁、冀、晋地区,内蒙古阿拉善、大青山,黑龙江东部佳木斯、东风山,以及西北部额木尔、塔河等地。此外,还见于天山、昆仑一秦岭和川滇地区。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第9讲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 赵剑波 第九讲 早白垩世中期‐古新世(四川期,135‐52Ma)的构造演化 ---四川构造体系形成,东部盆岭构造发育,主应力方向的顺时针转变,班公错-怒江碰撞带形成,全球板块普遍北移 〇、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四川期的概念,知道西川构造体系概念和特征,知道四川期正逆断层和盆岭发育状况,知道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的顺时针转动及其证据,知道四川期的岩浆活动情况,知道班公错‐怒江碰撞带形成与演化过程。 2)过程与方法:知道将构造、岩浆、沉积特征与时代相结合,并能说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构造、岩浆及沉积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大陆是不断离散、拼合的结果;知道中国大陆的形成与发展是全球构造运动的一部分。 2.重难点 1)重点:四川期,四川构造体系,班公错‐怒江碰撞带。 2)难点:东部盆岭构造,班公错‐怒江碰撞带。 3.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提问与讨论 3)学术论文查找与汇报 前言 四川运动最早由谭锡畴、李春昱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研究四川西部的西康地质时提出来的。中国大陆的多数地区白垩系与古近系是整合接触,没有构造事件发生。四川期构造作用的高潮发生在古新世末期或早始新世末期,而四川期本身可从早白垩世中期开始,延续到古新世末期。 中国大陆四川期的沉积,除了塔里木西南和藏南地区还有残留海分布外,在大部分地区都以山麓、河湖相的红色碎屑岩系以及火山岩系为主要

特征。反映了当时干旱炎热的大陆沉积环境。对于中国大陆西北的大多数地区来说,四川期构造作用相当不明显,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之间均表现为连续沉积,地层之间几乎都是整合接触。 补充: 谭锡畴:河北吴桥人,1892‐1952,我国第一批地质学家之一。他参与进行的第一件工作,是对北京西山进行全面的地形地质测量。完成了《北京西山地质志》。这部专著的最重要部分是1:10万北京西山地质图,这是中国人自己测制的第一幅详细地质图件。1929年秋,谭锡畴和李春昱一起去西南,对四川、西康作大规模的区域地质调查。此次考察,行程上万里,历时2年多,作1:20万路线地质图30余幅。他们是最早进入这一地区的中国地质学家,是我国最早穿过大巴山并对其地质构造进行研究的地质学家。1931年,北平研究院成立地质研究所,谭锡畴兼任该所研究员。1938年他到云南以后,一边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一边应地方政府之请,主持宣威煤矿的勘探和开采工作;1939—1940年,又兼任云南易门铁矿局局长。谭锡畴从事教学,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学生也从不放松。 李春昱,河南汲县人。1904年5月8日~1988年8月6日。 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学家。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7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发表“四川运动及其在中国之分布”一文,提出“四川运动”的重要概念,揭示了中、新生代之交的地壳运动。70年代初,他发表了“试谈板块构造”与“再谈板块构造”两篇评介文章,积极引进板块构造新观点。他首次在中国发现混杂堆积,首次用板块演说系统解释了秦岭、祁连山的构造发展史,多次指出塔里木-中朝地块以北古生代板块缝合带的存在及其对地质矿产勘查的重要意义。 古近纪:国际地层委员会(ICS)已将原来的第三系分为古近系(Paleogene)和新近系(Neogene),古近系的含义和原来的下第三系相同,包括了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古近系的顶、底界线已经确定,顶界年龄为23.03 Ma,底界年龄为(65.5±0.3)Ma。 一、板内构造变形与应力场 1、四川构造体系 四川期的构造变形以形成轴向WNW的宽缓褶皱、WNW向逆掩断层、NNE向正断层、NE或NW向的走滑断层为主要特征。它们在四川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了四川构造体系。四川期轴向WNW向的宽缓褶皱分布十分广泛,这种宽缓、波状起伏的地层样式在盆地内部方向十分稳定,但在盆地边缘,地层都朝盆地中央倾斜,四川盆地南部此类褶皱最为明显。综合其它地区的褶皱轴向资料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四川期的褶皱是西南强烈、东北微弱。 2.构造应力值差异 据万天丰等人测定,四川期的构造应力作用强度是目前已经测到数据中最大的,平均是107.4Mpa,同时表现为西南部较强,东北部较弱。在阿里‐雅鲁藏布江带可达183.5Mpa,秦岭大别带为145 Mpa,东北地区一般

中国城市地质工作内容

中国城市地质工作内容 城市地质工作的重点、填图主题和工作内容需根据城市、经济区具体的地质问题和发展需求而定。北方资源型缺水城市,解决地下水水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是城市地质的主题,查明含水层的空间分布,进行地下水源地的勘查,优选和评价地下水库等成为城市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城市地质要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做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地质环境组成要素的脆弱性调查评价、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等。矿山城市要重点调查开矿产生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水土污染等,进行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价,提出治理对策;对将要闭坑的矿山城市,为生态环境恢复,可进行土地复垦、地面塌陷治理条件、治理方法适宜性的调查评价等。总体而言,城市地质工作拟在3个层面上展开:基础地质调查、主题填图、综合评价与研究。各层面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依托,互为促进。 1 基础地质调查 地质环境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地质环境的组成要素往往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在以往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必须围绕城市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大比例尺的基础地质调查。值得指出的是,寻找基础地质与水、工、环地质评价的结合点,加强基础地质调查与主题填图之间的有机联系,是提高城市地质调查评价工作的效率、成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的关键。目前正在试点的城市立体填图工作,有望成为联系基础地质调查与城市环境地质评价的桥梁。城市立体填图将进一步查明城市地质体的空间特征和区域地质构造特征,认识和了解各种地质作用过程,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使具有时空分布特征的地质数据得到直观形象的展现,为分析研究城市地质条件提供便利,其地质调查成果可望直接为地下水、土地、矿产、地下空间等资源的开发和环境安全评价所用,实现学科或专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信息传递,达成共识。 2 主题填图 归纳起来,城市地质大致涵盖四大主题: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安全性、灾害评估和信息集成。根据资源、环境的组成要素,又将其分为若干个次一级主题。城市地质主题填图,以次一级主题为主,填图对象比较明确。但由于很多资源和

(完整版)宁夏综合地层区划与岩石地层系统

宁夏地层区划与前寒武纪岩石地层系统 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系列图件编制与综合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是在第一代《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基础上,吸收近20年来的新资料、新成果,按照计划项目总体设计书和《中国区域地质志工作指南》要求,遵循计划项目总负责人李挺栋院士倡导的求真写实、尊标守成、求同存异的原则编写而成,既客观反映了各方面真实资料,又具有深入分析研究的新成果,也充分体现了不同观点与见解,解决了一些重要的基础地质问题,与第一代《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相比,从地质理论、技术方法及构造思想上都有了显著变化,取得了一批新进展与新认识,补充更新了很多新资料,尤其是在地层区划研究和地层划分对比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系列图件编制与综合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宁夏地层区划和岩石地层系统作简要介绍。 一、地层区划 (一)综合地层区划 根据古构造格局、古地理环境、地层发育状况和古生物群特征等综合因素,将宁夏划分为1个地层大区、2个地层区、3个地层分区和4个地层小区(图1、表1)。 图1 宁夏综合地层区划图 华北地层区出露最古老的地层是分布于贺兰山北段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地带的古元古界贺兰山岩群,为一套具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高级区域变质岩系,它构成了该地区的结晶基

底。自中元古代开始,该区转入稳定的盖层沉积。中元古代早期(长城纪)至中期(蓟县纪)为滨浅海相碎屑岩—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新元古代晚期(震旦纪)为冰水沉积,缺失中元古界上部、青白口系和南华系。寒武系与奥陶系连续沉积,寒武系自下而上为滨浅海相—浅海陆棚相碎屑岩、泥质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奥陶系以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部分为笔石页岩相沉积。晚奥陶世至早石炭世,该区隆升剥蚀,缺失沉积。 祁连地层区出露最古老的地层是分布于西华山、南华山等地的中元古界下部海原岩群,为一套主要由绿帘阳起钠长片岩、石英片岩、大理岩等组成的变质岩系,是该地区变质基底的组成部分。中元古代中期至寒武纪本区缺失沉积。早—中奥陶世早期沉积了与华北地层区相似的台地相碳酸盐岩,中奥陶世中期至晚奥陶世沉积了具大陆斜坡性质、复理石建造特征的米钵山组和香山群。该区发育志留系滨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泥盆系陆相红色碎屑岩以及下石炭统滨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与华北缺失这些地层有所不同。 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祁连海与华北海连通,祁连地层区与华北地层区沉积特征趋向一致,均形成了海陆交互相陆屑含煤建造。早二叠世晚期发生海退,二叠系与三叠系连续沉积,二者均以陆相碎屑岩为主,并夹有火山碎屑岩,下部含煤。侏罗系下部为河流相含煤碎屑岩沉积,中—上部为河湖相碎屑岩沉积,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发育山间盆地沉积,其沉积特征与鄂尔多斯盆地腹地相似。早期燕山运动使贺兰山崛起,在其山麓地带形成了内陆湖泊相沉积。该时期发育鄂尔多斯、六盘山和庙山湖三个沉积盆地,前二者规模较大,自下而上沉积物明显由粗变细,而庙山湖盆地规模较小,主要由粗碎屑岩组成,与鄂尔多斯盆地和六盘山盆地有一定差异。晚期燕山运动使六盘山隆起,全区缺失晚白垩世和古新世沉积。始新世至中新世,气候或暖湿或干热,内陆盆地中沉积了河湖相红色碎屑岩及膏岩。第四系成因类型主要为分布于河谷盆地区的河湖相沉积、分布于台地区的冲洪积层和南部区的风成黄土堆积。 (二)动态地层区划 根据地质演化历史的阶段性,将宁夏古元古宙—第四纪划分为6个基本地层区划阶段,即古元古代、中—新元古代、古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等六个阶段(图2、表2)。 古元古代阶段:以青铜峡—固原一线为界,东属中朝地层大区、华北地层区、华北西部地层分区、贺兰山地层小区,西属昆仑—祁连—秦岭地层大区、祁连—北秦岭地层区、北祁连地层分区。贺兰山地层小区出露的地层为古元古代贺兰山岩群和赵池沟岩群。前者是一套具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高级区域变质岩系,后者为一套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的浅变质岩,二者为宁夏最古老的地层,它们构成了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是鄂尔多斯北缘孔兹岩带的组成部分。北祁连地层分区未见沉积。 中元古代—新元古代阶段:地层分区与古元古代阶段相似。以青铜峡—固原一线为界,东属中朝地层大区、华北地层区、华北西部地层分区、贺兰山—青龙山地层小区,西属祁连地层大区、北祁连地层区、北祁连东段地层分区、黄家洼山—南华山地层小区。贺兰山—青龙山地层小区自中元古代开始,转入稳定的盖层沉积。中元古代早期(长城纪)—中期(蓟县纪)为滨浅海相碎屑岩—台地高镁碳酸盐岩沉积,新元古代晚期(震旦纪)为冰水沉积,缺失中元古界上部、青白口系和南华系。黄家洼山—南华山地层小区出露的地层是中元古界下部海原岩群,为一套主要由绿帘阳起钠长片岩、石英片岩、大理岩等组成的变质岩系,是

(完整word版)中国地质灾害分布概况

第一章中国地质灾害分布概况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齐全,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管理司等,1998)。它们是:1.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 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3.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 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 5.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 6.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 7.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 8.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 9.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等; 10.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 11.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 12.水源枯竭灾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全国共发育有较大型崩塌3000多处、滑坡2000多处、泥石流2000多处,中小规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则多达数十万处。全国有350多个县的上万个村庄、100余座大型工厂、55座大型矿山、3000多公里铁路线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严重危害。除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肃、宁夏、新疆以外的24省、区、市都发现岩溶塌陷灾害。全国岩溶塌陷总数近3000处,塌陷坑3万多个,塌陷面积300多平方公里。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20个省、区内,共发生采空塌陷180处以上,塌陷面积大于1000多平方公里。全国共有上海、天津、江苏、浙江、陕西等16个省(区、市)的46个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问题。地裂缝出现在陕西、河北、山东、广东、河南等17个省(区、市),共400多处、1000多条。据统计,八十年代末至九十

最全地质科普知识

地理科普知识 1.地球是一颗行星。 2.地球的年龄是45.5亿年。 3.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km。地球的外部层圈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部层分为地壳、地幔及地核。 4.地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亚欧版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它们不停地在运动,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水平运动,其次是垂直运动。 5.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4月22日。 6.世界土地日是每年的6月25日。 7.世界水日是每年的3月22日。 8.河南省的嵩山、云台山、伏牛山及王屋山都建有世界地质公园。 9.世界地质公园“嵩山”号称“五世同堂”指的是五个时代古文物(嵩山不到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完整出露着全球绝无仅有的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地质时期的变质岩和沉积岩地层序列精华,被地质学家誉为“五代同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10.河南省最高的山峰是在小秦岭的老鸦贫,海拔2413.8m;最低处在淮河固始县处境地带,只有海拔23.2m。 11.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pó)阳湖。(在我国的湖泊中,鄱阳湖具有最大的淡水水产养殖的水域,是长江中一些珍贵鱼类漫游、产卵与育肥的场所。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的南岸,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在洪水位21.69米时,湖长170.0公里,平均宽度17.3公里,面积为2933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9.19米,平均水深5.1米,蓄水量149.6×108立方米。鄱阳湖湖水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主要入湖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

12.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也是世界仅次于里海的第二大湖(里海是咸水湖)。(湖东北面为加拿大,西南面为美国。湖面东西长616公里,南北最宽处257公里,湖面平均海拔180米,水面积82103平方公里,最大深度405米。蓄水量1.2万立方公里。有近200条河流注入湖中,以尼皮贡和圣路易斯河为最大。) 13.冰川是寒冷地区多年降雪积聚、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是由大气固态降水积累演变而成、在重力作用下缓慢运动、长期存积而形成的。冰川在世界两极和两极至赤道带的高山均有分布,地球上陆地面积的1/10为冰川所覆盖,而4/5的淡水资源就储存于冰川(冰盖)之中中国冰川面积分别占世界和亚洲山地冰川总面积的14.5%和47.6%,是中低纬度冰川发育最多的国家。中国冰川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6省区。“河中无水能流动,速度虽小力无穷,搬起石头当锉刀,把山切成U字型阳光阻挡我前进,流出汗水卸包袱”就是形容冰川的小谜语。 14.雪线是由气候和地形相互作用形成的大气固态降水的积累等于消融的界线。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或称万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冰川。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 15.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常简称为IUCN,是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的缩写,是一个国际组织,专职在世界的自然环 境保护。该联盟于1948年在瑞士格兰德(Gland)成立。由全 球81国家、120位政府组织、超过800个非政府组织、10000 个专家及科学家组成,共有181个成员国。 16.黄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17. 我国目前最大最深的峡谷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长504.6公里,最深处达6,009米,平均深度在2,268米以上。 18.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是虎跳峡,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龙蟠乡东北。全长15公里,高差达三千多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 19. 桂林山水主要是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区域环境概况

第三章区域环境概况 3.1自然环境概况 3.1.1地理位置 福清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北纬25?18′-25?52′,东经119?03′-119?42′,东临大海,隔海坛海峡与平潭县相望,东北至西北与长乐、闽侯、永泰市(县)毗邻,西部与莆田市相连,南面濒临兴化湾,隔海与笏石半岛、南日群岛遥望。 江阴半岛坐落于福清市南部,位于兴化湾西北湾顶,西面分别与福清市鱼溪镇、新厝镇接壤,与莆田市江口隔海相望。江阴半岛岛形似柳叶状,原为福建省第五大岛,东西宽3.45km,南北长18.48km,面积89.8km2,海岸线长54.98km,东为东港,西为西港,南为兴化湾,自1970年来陆续建成后朋、柯屿、墨山、过桥山等与陆地相连接的海堤,从此便成为半岛。江阴半岛交通便捷,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距福厦高速公路及筹建中的福厦铁路均12km,距福州市85km、福清市44km、莆田市65km;距长乐国际机场81.7(80.7)km;距马尾港113海里、上海532海里,香港360海里;与台湾仅一水之隔,距基隆150海里、台中100海里。 福州市江阴工业集中区启动区位于福清市江阴半岛的西南部,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9°19′,北纬25°26′,规划范围为北起过桥山,东至新江公路,南至规划江阴港区界线,西至规划海堤。启动区基本呈1/4扇形布局,东面、北面紧靠新江公路,南面、西面靠海,新江公路向南延伸约2公里接江阴5万吨码头。具体地理区位详见图2-1。 3.1.2地质地貌与沉积物类型 (1)地形地貌 福清市地处戴云山脉向东蜿蜒的支脉,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长乐——南澳大断裂带大致经融城至渔溪斜贯中部。西北部属戴云山脉东向支脉,多低山丘陵,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6522016 课程名称: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 课程英文名称:Geotectonic of China 学分:2.5学分 编写人:葛肖虹教授、周建波教授 一课程目的与要求: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是为本科地质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属综合性宏观地质课程。 1.启发学生运用地质科学各基础学科和《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去分析中国区域地质实 例。 2.以建立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发展轮廓为主线,介绍各主要构造单元的基本特征与大地构造 演化史。 3.中国地质学实践性很强,要加强实线教学环节,通过地质图件综合分析,编制平、剖面 图,编写实习综合报告等形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 4.要注意结合中国区域地质研究的最新成就丰富教学内容。 二课程简介: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课程全面讲述中国大陆及邻近海域区域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地质构造发展历史。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构造地质、地层古生物、岩石、地球演化、大地构造等地球科学基本理论以后,通过对中国及邻近海域区域地质的学习,不仅能够了解掌握中国大陆及邻海的基础区域大地构造特征,还可以加深对地球科学各基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宏观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为毕业论文编写服务,也为今后继续从事地球科学基础研究或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课程安排 绪论――2学时 一、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学科性质、内容、方法 二、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研究历史 第一章中国区域大地构造概况――4学时 第一节中国现代地貌及深部地球物理场 第二节中国的大地构造背景——中国在全球构造中的位置 第三节中国及邻近海域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第四节中国大地构造发展阶段 第二章华北地台(中朝板块)――5学时 第一节概述与大地构造演化特征 第二节太古宙-早元古宙基底演化阶段的构造轮廓; 第三节长城纪-三叠纪克拉通演化阶段的构造特征; 第四节中-新生代活动构造演化阶段(西太平洋构造带影响时期)的构造 特征;

中国数字地貌数据

中国数字地貌数据文档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编制 2008-4-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100101,;) 1.引言 地貌是自然地域综合体的主导要素,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其他要素的特征。地貌条件与生产建设关系十分密切。1978~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规划将“全国1:100万地貌研究”其列为全国108项重点内容之一,并立项组织全国地貌学家和相关专家共同开展中国地貌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地貌资料和图集,并编制出版了其中15幅1:100万地貌图(全国陆域共64幅)。 为了推动地学信息图谱的研究工作,使其不仅具有概念和理论的探讨,而且具有明确的应用研究目标,以“中国地貌空间格局及其演化机理”作为研究对象,试图由此而建立起地学信息图谱理论与方法体系。自2001 年起,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支持下,启动了《中国地貌(世纪网络版)》和地貌制图的试验研究工作,并组织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和有关的大学,再度发起百万地貌图的编制工作。之后,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005――)和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平台(2006年――)等项目的进一步支持,使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图得以持续发展。 数据库名 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数据 编写目的 为了完整地介绍中国1:100万15幅老地貌图的收集和数字化、全国1:100万数字地貌数据的遥感解译、集成、更新等地貌数据内容和方便用户的使用,特编写了本文档。 定义 地貌图既是地貌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地貌学研究成果综合体现,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我国地貌学研究的进展和水平。 中国1:100万地貌图为普通地貌图,是按照目前国内外普遍认可的形态成因相结合分类体系的基础上编制的中小比例尺地貌图,该图的编制工作充分继承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地貌学家编制百万地貌图的分类规范,并进一步构建了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分类体系,地貌形态成因类型数达2400多个,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数据以形态、成因、物质等属性的分层分级方式集成。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表

内容简介 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地层学的相关知识,包括地层学的相关概念(地层学、地层、地层单位、地层术语、层型、带及面等)、地层划分的类别(岩石地层划分、生物地层划分、年代地层划分、磁性地层极性划分及层序地层划分等方法)、岩石地层单位相关知识及生物地层单位相关知识;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国海相地层及陆相地层的分阶情况(包括命名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层型剖面位置,生物化石标志,层型剖面岩性特征,同期岩石地层单位,与国际地层表中的同期地层阶位对比,底界年龄);第三部分主要是附表,包括最新版的中国海相和陆相区域年代地层表及国际地层表。

第一部分 地层概述 前言 近20年来,我国的地层工作在《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1981)(以下简称《指南》)所倡导的地层分类、术语、划分原则及地层单位的建立与修订程序的指导下,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一般概念 1.1 地层学(Stratigraphy) 地层学是研究构成的所有层状或似层状岩石体固有的特征和属性,并据此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单位,进而建立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和时间顺序的一门基础地质学科。地层学的研究范围实际上涉及到岩层中所有能识别的特征和属性(包括形状、分布、岩性特征、化石内容、地质年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性质等),及其形成环境或形成方式和演化历史。构成地壳的各类层状或似层状的岩石——沉积岩(包括固结的或未固结的沉积物)、火山岩及变质岩都属于地层学的研究范畴。 1.2 地层(Stratum, Strata) 地层是具有某种共同特征或属性的岩石体。能以明显界面或经研究后推论的某种解释性界面与相邻的岩层和岩石体相区分。 1.3 地层分类(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根据构成地壳的岩层、岩石体的不同方面的特征或属性,将其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层单位。地层所具有的特征是多样的,属性也不尽相同,每种特征或属性原则上都可以据以作为地层分类的依据。因此,地层划分的类别也是多样的。如,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等等。 1.4 地层区划(Stratigraphic regionalization)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地层发育特征和状况颇不相同,把不同地区的地层加以对比研究,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之处,阐明其原因,并划分出不同的地层区域,这即是地层区划。这种划分不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而且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地层工划主要依据地层发育的总体特征来划分。而决定和影响这些特征的,主要是地壳的活动性、古地理与古气候条件、古生物群的变化等综合因素,其中构造环境起着控制作用。现行的地层区划,是综合各个层系共同特点的综合地层区划。 地层区划可分为两级。一级地层区划(即地层区),相当于大地构造分区上的一级构造单元(或构造域);在同一地层区内,“系”级以上地层单位在岩相和生物区系上应可对比,“统”级地层单位可基本对比。二级地层区划(即地层分区),相当于大地构造分区上的二级构造单元(地块、褶皱带);在同一地层分区内,要求“统”级地层单位在岩相和生物组合上完全可以对比,“组”级单

中国石油地质志 川盆地构造旋回及构造演化特征

四川盆地构造旋回及构造演化特征[1] 四川盆地为一菱形状构造盆地,它被周缘发育的一系列构造带及断裂带所围绕。在盆地的西北缘发育有著名的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盆地东北缘发育有米仓山构造带及大巴山构造带;盆地东南缘发育有八面山断褶带;盆地南缘发育有娄山断褶带;西南缘发育峨眉山一凉山块断带。这些构造带为盆地周缘的一级构造单元,对盆地的发展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构造及沉积演化史上,四川盆地具有多旋回特点。从基底开始,可分出6个主要构造旋回。发生在中生代以前的扬子旋回(包括晋宁运动和澄江运动)、加里东旋回(包括桐湾运动、早加里东运动、晚加里东运动)、海西旋回(包括柳江运动、云南运动、东吴运动)、印支旋回、燕山旋回和喜马拉雅旋回。 扬子旋回: 包括晋宁运动和澄江运动,以晋宁运动最重要。 形成盆地基底:晋宁运动是发生在震震旦纪以前的一次强烈构造运动,它使前震旦纪地槽褶皱回返,扬子准地台普遍固结称为统一基底。 加里东旋回:加里东旋回一般是指寒武纪到志留纪的构造运

动,第一次在沉积盖层中出现大型隆起与坳陷:主要运动有三期。第一期在震旦纪末(桐湾运动),表现为大规模抬升,灯影组上部广遭剥蚀,与寒武系间为假整合接触;第二期在中晚奥陶世之间,但在四川盆地表现不明显;第三期在志留纪末(晚加里东运动),是一次涉及范围广而且影响探远的地壳运动。这次运动使江南古陆东南的华南地槽区全面回返,下古生界褶皱变形。在扬子准地台内部虽然没有见到明显的褶皱运动,但是,大型的隆起和拗陷以及断块的升降活动还是比较突出。 海西旋回:是古生代第二个构造旋回。影响到四川盆地范围的运动主要有泥盆纪末的柳江运动、石炭纪末的云南运动和早、晚二叠世之问的东吴运动,其性质皆属升降运动,造成地层缺失和上下地层间呈假整合接触。 印支旋回:表现特别明显的主要有两期,一是发生在中三叠世末(早印支运动),另一是发生在晚三叠世末(晚印支运动)。 早印支运动以抬升为主,早中三叠世闭塞海结束,海水退出上扬子地台,从此大规模海侵基本结束,代之以四川盆地为主体的大型内陆湖盆开始出现,是区内由海相沉积转为内陆湖相沉积的重要转折时期。早印支运动还在盆地内出现了北东向的大型隆起和拗陷。三叠纪末,晚印支运动幕来临。这次运动在西侧的甘孜一阿坝地槽区表现异常强烈,使三叠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研究史介绍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研究史介绍 胡经国 本文作者的话 2006年11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杨巍然先生在《地学前缘》第13卷第6期发表了题为《地球表层系统与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的研究发展》的文章。现将该文中关于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研究史的内容介绍如下,供地球科学爱好者和有志于从事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年轻学子阅读和研究。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教和喜欢!。 下面是正文 该文指出,近代大地构造学以整个地球和整个岩石圈为主要研究对象,也包含有更深部的地质作用和地质过程以及其它星球的影响。因此,就其研究范围来看,也可以称为全球构造。而区域大地构造学则主要研究广大区域内岩石圈和地壳上的大型构造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以及发生和发展规律。它是一门资料多而广、地域大而深、理论性强、与多种学科关系密切、应用面广的一门分支学科。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6个阶段。 一、20世纪前半期:奠基 区域大地构造研究的重要方法是路线或区域地质调查和趋于地质制图。早期在中国开展地质调查的外国学者有R·庞培勒(1862)、F·V·李希霍分(1868)、B·维理士(1903)、B·A·奥布鲁契夫(1880-1906)、J·C·勃朗(1907-1910)、T·德普拉(1909-1911)、小藤文次郎等。在中国学者中,首先要提到鲁迅(周树人)于1903年发表的《中国地质略论》。他明确指出:“无一幅自制之精密地质图(并地文、土地等图),非文明国也。”1922年,丁文江在比利时第13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提出的“The Tectonic Geology of Eastern Yunnan”拉开序幕。稍晚,李四光于20世纪20-30年代在英国《地质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中国以至全球性地质构造论文,预示了地质力学的萌芽。此外,王竹泉的《山西地质构造纲要》(1925)、谢家荣的《北京西山地质构造概说》(1937)等,也是这一时期地质构造研究的重要成果。特别是李四光的《中国地质》(1939)和黄汲清的《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1945)两部经典著作的出版,更是这一时期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研究的精辟总结。 科学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所以,1949年以前的研究成果较少。但是,李四光和黄汲清的经典著作却为中国大地构造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20世纪50-60年代:大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大规模引进前苏联的大地构造理论,构造层的划分和深断裂的概念,使大地构造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青藏地质考察,祁连山区域地质的构造演化研究,大区域地球物理勘探的应用,巨大的郯庐深断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