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文化

咸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铜鼓为代表的商周青铜文化,以赤壁之战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北伐战争汀泗桥战役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向阳湖文化名人村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温泉、九宫山、陆水湖为代表的生态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广泛影响;民间文学艺术特色鲜明,民间歌舞、音乐、剪纸、布贴等远赴欧洲十几个国家演出和展览,呜嘟、高筒提琴是全国独有的民间乐器,提琴戏是全国独有的地方剧种,民间机智人物故事、民间叙事诗在全国民间文学殿堂占有重要的位置。

咸宁市的民间工艺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装饰艺术四大类。咸宁市自2009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

以铜鼓为代表的青铜文化、以赤壁之战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汀泗桥战役为代表的革命文化早已声名远播。然而,最早让咸宁蜚声中外的,却是茶文化.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进程中,咸宁对以茶、桂、竹为代表的生态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生态意识,使保护生态成了市民新常态。

聆听一片茶叶舒展之声

2013年3月23日,莫斯科。

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高度评价称17世纪的万里茶道是连接中俄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的世纪动脉。

历史有着清晰的记忆。在这条世纪动脉的源头,有一个名字曾享誉世界——羊楼洞!

羊楼洞隶属赤壁市,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300年前,这片面积不足0.7平方公里的土地,汇集了来自俄国、德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的精英商贾,形成了一个逾4万人口的“中国大茶市”。

2015年4月16日,羊楼洞。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缓步迈入羊楼洞现存的明清古街,青石板运茶古道上一条稍比脚窄、略有寸深的碾压槽赫然入目。

“这是历代运茶的‘鸡公车’所致。”赤壁市林业局办公室副主任吕志海介绍。羊楼洞砖茶就是从这条史诗般的贸易之路出发,经库伦或伊犁到达俄罗斯和欧洲其他国家。19世纪上半叶,仅经恰克图转口的鄂南茶叶出口额便占中国对俄出口茶叶总额的40%。

其实,赤壁的采茶史远远超过了其建制史。茶,已完全融入了赤壁人的血液中。

远在盛唐,赤壁被朝廷辟为“园户”;宋元之时,赤壁又被定为“榷茶”之地;明清两朝,羊楼洞凭茶一跃为国际名镇,所出产的茶史称“洞茶”。

“‘洞茶’就是砖茶。”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拓展部部长张再兴说,“洞茶是赵李桥茶厂前身所生产,洞茶中尤以‘川’字牌最负盛名。”

彼时,羊楼洞跃升为国际茶市后,晋商大盛魁在羊楼洞开设的“三玉川”“巨盛川”茶庄规模最大,生产的砖茶质量最好,特别是以“川”字为产品标记的砖茶在草原牧民中信誉最著。

“我们现在生产的不仅有‘川’字牌砖茶,还增添了‘牌坊’牌和‘火车头’牌,分别是对不同时期历史的记忆。”张再兴说。

“随着茶产业的兴盛和茶文化的传播,咸宁爱茶、种茶、品茶的人越来越多。”咸宁市林业局副调研员张宏胜介绍,目前,全市茶园面积已达30万亩,2014年茶产业综合产值达43亿元。

羊楼洞就建有万亩茶园。记者登上羊楼洞茶场砂子岭分场的山坡,只见漫山遍野的茶树流绿滴翠、锦簇成行,再往里走,一片盈盈的绿意和沁人心脾的清香便扑鼻而来。

“咸宁定位中国‘绿心’,将打造万里茶道经济带。”正如咸宁市市长丁小强在长江论坛上所说,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咸宁正大力发展砖茶产业,着力打造万里茶道经济带,用砖茶叩开万里茶道之门,以此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赋予一株桂树神圣内涵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读着朱熹的诗句步入咸宁桂花博览馆,意境所致,虽在春季,却可以感受到桂花的芬芳。

咸宁是全国五大桂花集中产区之一,早在2000年咸安区就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桂花之乡”。当前,桂花不仅是咸宁市的市树、市花,更是香城建设的特色品牌,全市桂花基地达6万亩,年产鲜花50万公斤,桂花品种达88个,其中地方特色品种近40个,尤其波叶银桂是咸宁独有品种。

为更好地挖掘和传播桂花文化,2010年,咸宁建成了国内首家桂花主题博览馆。

“桂花博览馆是咸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张宏胜说。馆内按照通古博今和“可看、可听、可闻、可饮、可食、可购”的格局设计,以桂花科普和桂花文化为主题,通过照片、展板、专题片、书画、对联等形式,突出了咸宁桂花的历史渊源、品种、栽培方法、加工流程和特色桂花文化。

在博览馆一楼的桂花栽培历史展区,记者看到,咸宁植桂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据说屈原流放江南途径咸宁时,在《九歌》中多处吟咏桂花。咸宁对桂花的最早记载出自1882年的《咸宁县志》:“明弘治五年(1492年),咸宁学宫有桂树一株,被视为吉祥之兆。”

统计显示,全国有百年以上古桂2200余株,其中咸宁约2000株,仅咸安区桂花源风景区内古桂园、观桂园存有的百年以上古桂就有363株,最大树龄达800年。

步入博览馆二楼,顿觉文化味儿十足。这里是桂花产品和咸宁桂花文化展区,通过木牍、电子触摸屏、观众留言系统等,咸宁赏桂、植桂、用桂发展过程一览无余。

咸宁人对桂树情有独钟。每当家里有孩子入学或升学,家长多会在庭院或山坡向阳处栽上桂树,期望孩子能出类拔萃、金榜题名。他们喜欢讲“折桂台”的故事,据说宋代咸宁人冯京曾寄读潜山僧舍,因常在桂树下闻香读书,终于蟾宫折桂,连中三元。

“我希望通过这个展示中国桂花文化的窗口,让桂花进一步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咸宁。”木犀属品种国际登陆权威,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向其柏认为,咸宁创办国内首家桂花博览馆,在弘扬桂花文化、发展特色经济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桂殿香浮蟾宫光满,潜山虎踞淦水龙腾。”记者在离开桂花博览馆时,对馆门上这副对联的内涵有了更深的感悟。

感悟一根竹子博大胸怀

在桂花博览馆的不远处,形似水立方的咸宁竹子博览馆静静地伫立着。

这是全国首个用竹建造的博览馆,全馆都是采用新型重组竹材建造,外立面也采用仿毛竹装饰,在建筑上充分体现了“竹”特色。

博览馆以“竹子与人类”为主题,以识竹、用竹、育竹、业竹、赏竹为线索,采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通过大量文字、图表、图片、声像、模型和实物,系统展示竹历史、竹资源、竹经营、竹加工、竹文化等方面知识,兼有科普教育与休闲观赏等功能,不失为科普教育和旅游参观的理想场所。

首先进入的是序厅,也是咸宁竹子博览馆的总起。正前方是一座大型竹丝编屏风——画龙点睛,寓意竹子博览馆是潜山这条龙的眼睛,也寓意竹产业在不断腾飞。

继续前行,分别是历史厅、资源厅、经营厅和文化厅。

历史厅从生活用竹、生产用竹、军事用竹、书写用竹、音乐用竹、竹部文字衍生与发展等5个方面,展示竹子广泛应用于古代人民生活和生产、军事、文化活动的历史;资源厅从竹类起源、竹子特点、竹子形态、竹子种类、竹子分布、竹类奇观等多个方面,展示世界、中国和咸宁竹子资源概况;经营厅侧重于对竹林的经营管理……

“竹子是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全身是宝,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张宏胜说,“我们希望把竹子博览馆打造成全市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展示的重要平台,尤其为提升青少年生态意识作出积极贡献。”

咸宁被称为“毛竹之乡”,现有竹类12属150余种,面积163万亩,其中毛竹160万亩。近年来,咸宁利用丰富的竹资源,发展竹产业,弘扬竹文化,不仅实现了产业的腾飞,也插上了文化的翅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