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全等三角形的相关模型总结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全等三角形的相关模型总结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全等三角形的相关模型总结

全等的相关模型总结

一、角平分线模型应用

1.角平分性质模型:

辅助线:过点G 作GE ⊥射线AC

(1).例题应用:

①如图1,在中ABC ?,,cm 4,6,900==∠=∠BD cm BC CAB AD C 平分,那么点D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 cm.

②如图2,已知,21∠=∠,43∠=∠.BAC AP ∠平分求证:.

图1 图2

①2 (提示:作DE ⊥AB 交AB 于点E )

(2).模型巩固:

练习一: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BC>AB ,AD=CD ,BD 平分BAC ∠.

.求证:?=∠+∠180C A

图3

练习二:已知如图4,四边形ABCD 中,

图4

练习三:如图5,,,900CAB AF D AB CD ACB ABC Rt ∠⊥=∠?平分,垂足为,中,交CD 于点E ,交CB 于点F.

(1)求证:CE=CF.

(2)将图5中的△ADE 沿AB 向右平移到'''E D A ?的位置,使点'E 落在BC 边上,其他条件不变,如图6所示,是猜想:'BE 于CF 又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图5 图6

练习四:如图7,90A AD BC =?,∠∥,P 是AB 的中点,PD 平分∠ADC .

求证:CP 平分∠DCB .

图7

练习五:如图8,AB>AC,∠A的平分线与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D,自D作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BE=CF.

图8

练习六:如图9所示,在△ABC中,BC边的垂直平分线DF交△BAC的外角平分线AD于点D,F为垂足,DE⊥AB于E,并且AB>AC。求证:BE-AC=AE。

练习七:如图10,D、E、F分别是△ABC的三边上的点,CE=BF,且△DCE的面积与△DBF 的面积相等,求证:AD平分∠BAC。

2.角平分线+垂线,等腰三角形比呈现

辅助线:延长ED交射线OB于F 辅助线:过点E作EF∥射线OB

(1).例题应用:

①.如图1所示,在△ABC中,∠ABC=3∠C,AD是∠BAC的平分线,BE⊥AD于F。

求证:

1

()

2

BE AC AB

=-

证明:延长BE交AC于点F。

F

E

D

C

B

A

图9

A D

E

C B

P

2

1

4

3

②.已知:如图2,在中ABC ?, ,,AD AB D BC AD BAC =∠且于交的角平分线 分析:此题很多同学可能想到延长线段CM ,但很快发现与要证明的结论毫无关系。而此

题突破口就在于AB=AD ,由此我们可以猜想过C 点作平行线来构造等腰三角形.

证明:过点C 作CE ∥AB 交AM 的延长线于点E.

例题变形:如图,21∠=∠,的中点为AC B ,.,N FB AN M FB CM 于于⊥⊥

求证:①;2BM EF = ②).(2

1FN FM FB += (3).模型巩固:

练习一、 如图3,Δ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

CE 垂直于BD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E 。求证:BD=2CE 。

图3

练习一变形:如图4,在△ODC 中,,

090=∠D CE OE DCO EC ⊥∠的角平分线,且是, 过点E 作..之间的关系,并证明

与猜想:线段于点交OD EF F OC OC EF ⊥ 图4

练习二、如图5,已知△ABC 中,CE 平分∠ACB ,且AE ⊥CE ,∠AED +∠CAE =180度,求

证:DE ∥BC

图5

练习三、如图6,AD ⊥DC ,BC ⊥DC ,E 是DC 上一点,AE 平分∠DAB ,BE 平分∠ABC ,求证:

点E 是DC 中点。

图6

练习四、①、如图7(a ),A A B C CE BD 的外角平分线,过点分别是、?、作BD AD ⊥

图7(a ) 图7(b ) 图7(c )

②、如图7(b ),件不变;的内角平分线,其他条分别是、A B C CE BD ?

③、如图7(c ),的外角平分线,为的内角平分线,为ABC CE ABC BD ??其他条件不变. 则

在图7(b )、图6(c )两种情况下,DE 与BC 还平行吗?它与ABC ?三边又有怎样的数量

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测,并证明你的结论.(提示: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知识证明线平行)

A C D E B

A B C D

E

练习五、如图8,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90C ∠=?,A ∠的平分线交BC 于D .自C 作CG AB

⊥交AD 于E ,交AB 于G .自D 作DF AB ⊥于F ,求证:CF DE ⊥.

图8

练习六、如图9所示,在ABC ?中,AC AB >,M 为BC 的中点,AD 是BAC ∠的平分线,

若CF AD ⊥且交AD 的延长线于F ,求证()12

MF AC AB =-.

图9

练习六变形一:如图10所示,AD 是ABC ?中BAC ∠的外角平分线,CD AD ⊥于D ,E 是BC

的中点,求证DE AB ∥ 且1()2DE AB AC =+.

图10

练习六变形二:如图11所示,在ABC ?中,AD 平分BAC ∠,AD AB =,CM AD ⊥于M ,

求证2AB AC AM +=.

图11

练习七、如图12,在ABC ?中,2B C ∠=∠,BAC ∠的平分线AD 交BC 与D .则有

AB BD AC +=.那么如图13,已知在ABC ?中,3ABC C ∠=∠,12∠=∠,BE AE ⊥.求证:2AC AB BE -=.

图12 图13

练习八、在ABC △中,3AB AC =,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D ,过B 作BE AD ⊥,E 为垂足,

求证:AD DE =.

练习九、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E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E ,EF AC ∥交AB 于F .

求证:AF FB =.

3.角分线,分两边,对称全等要记全

两个图形的辅助线都是在射线OA 上取点B ,使OB=OA ,从而使OAC ?≌△OBC.

(1).例题应用:

①、在△ABC 中,∠BAC=60°,∠C=40°,AP 平分∠BAC 交BC 于P ,BQ 平分∠ABC 交AC

于Q ,求证:AB+BP=BQ+AQ 。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的知识:作平行线。

2)解题思路:本题要证明的是AB+BP=BQ+AQ 。形势较为复杂,我们可以通过转化的

思想把左式和右式分别转化为几条相等线段的和即可得证。可过O 作BC 的平行线。得

△ADO ≌△AQO 。得到OD=OQ ,AD=AQ ,只要再证出BD=OD 就可以了。

④如图(5),过P 作PD ∥BQ 交AC 于D ,则△ABP ≌△ADP 从而得以解决。

小结:通过一题的多种辅助线添加方法,体会添加辅助线的目的在于构造全等三角形。

而不同的添加方法实际是从不同途径来实现线段的转移的,体会构造的全等三角形在转

移线段中的作用。从变换的观点可以看到,不论是作平行线还是倍长中线,实质都是对

三角形作了一个以中点为旋转中心的旋转变换构造了全等三角形。

②、如图所示,在ABC ?中,AD 是BAC ∠的外角平分线,P 是AD 上异于点A 的任意一点,

试比较PB PC +与AB AC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PB PC AB AC +>+,理由如下. 在AB 上截取AE AC =,连结EP ,根据SAS 证得AEP ?≌ACP ?,∴PE PC =,AE AC =

又BEP ?中,BE PB PE >-,BE AB AC =-,∴AB AC PB PC ->-

(2)、模型巩固:

练习一、.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D ,CD =AB +BD ,∠B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E ,求

证:点E 恰好在BC 的垂直平分线上。

练习二、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A =100°,∠B 的平分线交AC 于D , 求证:AD +BD =BC

练习三、如图,已知△ABC 中,BC =AC ,∠C =90°,∠A 的平分线交BC 于D , 求证:AC +CD =AB

练习四、已知:在△ABC 中,B ∠的平分线和外角ACM ∠的平分线相交于,,D DF BC 交AC

于,,E AB F 交于求证:EF BF CE -= 练习五、在△ABC 中,,2AB AC AD =平分BAC ∠,E 是AD 中点,连结CE ,

求证:2BD CE = 变式:已知:在△ABC 中,,2B C BD ∠∠=平分ABC ∠,,AD BQ D ⊥于

求证:12

BD AC = 练习六、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BC=DC,CF 平分∠BCD,DF ∥AB,BF 的延

长线交DC 于点E.

E

A

D B C

A C

B D A

C B D

求证:(1) BF=DF ; (2) AD=DE.

练习七、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BC=CD+DA ,∠ABC 的外角平分线与∠CDA 的外

角平分线交于点P.求证:∠APB=∠CPD

练习八、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中,E ,F 分别是AD ,

AB 边上的点,且BE 、DF 交于G 点,BE=DF ,求证:GC 是∠BGD 的平分线。

练习九、如图,在△ABC 中,∠ACB 为直角,CM ⊥AB 于M ,AT 平分∠BAC 交CM 于D ,交BC

于T ,过D 作DE ∥AB 交BC 于E ,求证:CT=BE.

练习十、如图所示,已知ABC ?中,AD 平分BAC ∠,E 、F 分别在BD 、AD 上.DE CD =,

EF AC =. 求证:EF ∥AB

【补充】如图,在ABC ?中,AD 交BC 于点D ,点E 是BC 中点,EF AD ∥交CA 的延长线

于点F ,交AB 于点G ,若BG CF =,求证: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

4.中考巡礼:

(1).如图1,OP 是∠AOB 的平分线,请你利用图形画一对以OP 为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全等三角形,请你参考这个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2,在△ABC 中,∠ACB 是直角,∠B=600,AD 、CE 是∠BAC 、∠BCA 的角平分线, 相交于点F ,请你判断并写出EF 与DF 之间的数量的关系。

②、如图3,在△ABC 中,∠ACB 不是直角,而(1)中的其他条件不变,请问,(1)中的结论是否任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B (-1,0),C (1,0)D 为y 轴上的一点,点A 为第

二象限内一动点,且∠BAC=2∠BDO ,过点D 作DM ⊥AC 于M ,

①、求证:∠ABD=∠ACD ;

②、若点E 在BA 的延长线上,求证:AD 平分∠CAE ;

③、当点A 运动时,(AC-AB )/AM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请说明

理由。

二、等腰直角三角形模型

1.在斜边上任取一点的旋转全等:

A B C

D F E

A O M N E

F 图1 A B C D E F 图2 A B C D

E

F 图3

操作过程:

(1).将△ABD逆时针旋转0

90,使△ACM≌△ABD,从而推出△AD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但是写辅助线时不能这样写)

MC⊥,连AM导出上述结论.

(2).过点C作BC

2.定点是斜边中点,动点在两直角边上滚动的旋转全等:

操作过程:连AD.

(1). 使BF=AE(AF=CE),导出△BDF≌△ADE.

(2).使∠EDF+∠BAC=0

180,导出△BDF≌△ADE.

(1)、例题应用:

解析:方法一:过点C作,方法二:

证明:方法一:连接AM,证明△MDE≌△MAC.特别注意证明∠MDE=∠MAC.

方法二:过点M作MN⊥EC交EC于点N,得出MN为直角梯形的中位线,从而导出△ME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练习巩固:

①已知:如图所示,Rt△ABC 中,AB=AC,

∠BAC,O为BC中点,若M、N分

90

=

在线段AC、AB上移动,且在移动中保持AN=CM.

①、是判断△OMN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②、当M、N分别在线段AC、AB上移动时,四边形AMON的面积如何变化?

思路:两种方法:

② 在正方形ABCD 中,BE=3 ,EF=5 ,DF=4 ,求∠BAE=∠DCF 为多少度.

提示如右图:

3.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

(1)、利用以上的1和2都可以构造等腰直角三角(略);

(2)、利用平移、对称和弦图也可以构造等腰直角三角.

如下图:

图3-1 图3-2

操作过程:在图3-2中,先将△ABD 以BD 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作对称三角形,再将此三

角形沿

水平方向向右平移一个正方形边长的长度单位,使A 与M ,D 与E 重合.

例题应用: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点,()()()3,01201C B A ,,,,

-,求∠OCA+∠OCB 的

度数.

4.将等腰直角三角形补全为正方形,如下图:

图4-1 图4-2

例题应用:

思路:构造正方形ACBM ,可以构造出等边△APM ,从而造出,又根据

,可得,再由于,故而得到从

而得 证.例题拓展:若△ABC 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

,而是

其他条件不变,求证:∠2=2∠1.

练习巩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0 , 3),点B 的纵坐标为2,点C 的纵坐标为0,当

A 、

B 、C

三点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点B、C的坐标.

(1)、当点B为直角顶点:

图1 图2

(2)、当点A为直角顶点:

图3 图4

(3)、当点C为直角顶点:

图5 图6

三、三垂直模型(弦图模型)

由△ABE≌△BCD导出由△ABE≌△BCD导由△ABE≌△BCD导出

ED=AE-CD 出EC=AB-CD BC=BE+ED=AB+CD

1.例题应用:

例1.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

∠BAC,D为AC中点,AF⊥BD于E,交

90

=

BC于F,连接DF.

求证:∠ADB=∠CDF.

思路:

方法一: 过点C作MC⊥AC交AF的延长线于点M.先证△ABD≌△CAM,

再证△CDF ≌△CMF即可.

方法二:过点A作AM⊥BC分别交BD、BC于H、M.先证△ABH≌△CAF,再证△CDF ≌△ADH即可.

方法三:过点A作AM⊥BC分别交BD、BC于H、M.先证Rt△AMF ≌Rt△BMH,得出

HF∥AC. 由M、D分别为线段AC、BC的中点,可得MD为△ABC的中位线从而推出MD∥AB,又由于

∠BAC,故而MD⊥AC,MD⊥HF,所以MD为

=

90

线段HF的中垂线. 所以∠1=∠2.再由∠ADB+∠1=∠CDF+∠2 ,则

∠ADB=∠CDF .

例1拓展(1):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M=CN,AF⊥BM于E,交BC于F,连接NF.

求证:①∠ADB=∠CDF. ② BM=AF+FN

思路:同上题的方法一和方法二一样.

拓展(2):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将BM和FN分别延长交于点P,求证:①PM=PN,

PB =

PF+AF.

思路:同上题的方法一和方法二一样. 例2.如图2-1,已知AD ∥BC ,△ABE 和△CD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AB=∠CDF= 90,

AD=2,BC=5,求四边形AEDF 的面积.

图2-1

解析:如图2-2,过点E 、B 分别作EN ⊥DA ,BM ⊥DA 交DA 延长线于点N 、M.

过点F 、C 分别作 FP ⊥AD ,CQ ⊥AD 交AD 及AD 延长线于点

P 、Q.

∵△ABE 和△CD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AB=∠CDF= 90,AE=AB , DF=CD.

∵EN ⊥DA ,BM ⊥DA ,FP ⊥AD ,CQ ⊥AD ,∴∠NMB=∠ENA=∠FPD=∠DQC= 90.

∴∠ENA=∠MBA ,∠FDP=∠QCD. ∴△ENA ≌△ABM ,△FPD ≌△DQC.

∴NE=AM , PF=DQ . ∴NE+PF=DQ+AM=MQ-AD .

∵AD ∥BC ,CQ ∥BM ,∠BMN= 90, ∴四边形BMQC 是矩形. ∴BC=MQ

∵AD=2,BC=5 ∴NE+PF=5-2=3 ∴.3322

1=??=EAFD S 四边形 图2-2

2.练习巩固:

(1)、如图(1)-1,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DC= 90,l 是AD 的垂直平分线,

交AD 于点M ,以腰AB 为边做正方形ABFE ,EP ⊥l 于点P.

求证:2EP+AD=2CD.

(1)-1 (1)-2

(2)、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C= 90,AD ∥BC ,AB=AC ,E 是AB 的中点,

CE ⊥BD.

①求证:BE=AD ;

②求证:AC 是线段ED 的垂直平分线;

③△BCD 是等腰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四、手拉手模型

1.△ABE 和△ACF 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1). △ABF ≌△AEC

(2).∠BOE=BAE=060(“八字模型证明”)

(3).OA 平分∠EOF 拓展:

条件:△ABC 和△CDE 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1)、AD=BE (2)、∠ACB=∠AOB (3)、△PCQ 为等边三角形

(4)、PQ ∥AE (5)、AP=BQ (6)、CO 平分∠AOE (7)、OA=OB+OC

(8)、OE=OC+OD ((7),(8)需构造等边三角形证明)

2.△ABD 和△A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1)、BE=CD (2)BE ⊥CD

3.ABEF 和ACHD 均为正方形

结论:(1)、BD ⊥CF (2)、BD=CF

变形一:ABEF 和ACHD 均为正方形,AS ⊥BC 交FD 于T ,

求证:①M 为FD 的中点. ②.ADF ABC S S ??=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变形二:ABEF 和ACHD 均为正方形,T 为FD 的中点,

求证:AS ⊥BC

4.当以AB 、AC 为边构造正多边形时,总有:∠1=∠2=n

360180-. 五、双垂直+角平分线模型

结论:AE=AF

拓展:若AP 平分∠BAD ,其他条件不变,求证:AP ⊥CF

六、半角模型

条件:.1802

10=+=γθβα且 思路:(1)、延长其中一个补角的线段

(延长CD 到E ,使ED=BM ,连AE 或延长CB 到F ,使FB=DN ,连AF ) 结论:①MN=BM+DN ②AB C CMN 2=? ③AM 、AN 分别平分∠BMN 和∠DNM

(2)、对称(翻折)

思路:分别将△ABM 和△ADN 以AM 和AN 为对称轴翻折,但一定要证明

M 、P 、N 三点共线.(∠B+∠D=0180且AB=AD )

例题应用:例1、在正方形ABCD 中,若M 、N 分别在边BC 、CD 上移动,且满

足MN=BM +DN ,求证:①.∠MAN= 45

③.AM 、AN 分别平分∠BMN 和∠DNM.

思路同上略.

例1拓展:在正方形ABCD 中,已知∠MAN= 45,若M 、N 分别在边CB 、DC

的延长线上移动,

①.试探究线段MN 、BM 、DN 之间的数量关系.

②.求证:AB=AH.

提示如图:

例2.在四边形ABCD 中,∠B+∠D= 180,AB=AD ,若E 、F 分别在边BC 、CD 且

上,满足EF=BE +DF.求证:.2

1BAD EAF ∠=∠

提示: 练习巩固: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D= 90,AB=AD ,若E 、F 分别

在边BC 、CD 上的点,且.2

1BAD EAF ∠=∠. 求证:EF=BE +DF.

提示: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供参考)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 一.知识点结构梳理及解读 1.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边边边 (SA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角边角(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角边角(ASA):两边和他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角边(AAS):两个角和其中的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斜边,直角边 (HL):斜边和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一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二、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1)从结论出发,看要证明相等的线段(或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 (2)从已知出发,看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3)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能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4)考虑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全等三角形中几个重要结论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中线、高分别相等(对应元素都分别相等) (2)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反过来,等角对等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等于底角的2倍;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高分别相等;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等腰三角形底边延长线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差等于一腰上的高。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条边的对角等于90°;Rt⊿30°角的对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反之,Rt⊿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的对角是30°。 (4)三角形三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叫三角形的内心,这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两外角平分线与第三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叫三角形的旁心,这点到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到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等距离的点有四个 经典例题

全等三角形复习练习题

第11章 全等三角形复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 ①AB DE BC EF AC DF ===,,;②AB DE B E BC EF =∠=∠=,,; ③B E BC EF C F ∠=∠=∠=∠,,;④AB DE AC DF B E ==∠=∠,,.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 )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2.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AC ,BC 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处.若48CDE ∠=°,则APD ∠等于( ) 3.如图(四),点P 是AB 上任意一点,ABC ABD ∠=∠,还应补充一个条件,才能推出 APC APD △≌△.从下列条件中补充一个条件,不一定能....推出APC APD △≌△的是( ) A .BC BD = B .A C A D = C .ACB ADB ∠=∠ D .CAB DAB ∠=∠ A .42° B .48° C .52° D .58° 4.如图,在△ABC 与△DEF 中,已有条件AB=DE ,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 ≌△DEF ,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 (A)∠B=∠E,BC=EF (B )BC=EF ,AC=DF (C)∠A=∠D ,∠B=∠E (D )∠A=∠D ,BC=EF 5.如图,△ABC 中,∠C = 90°,AC = BC ,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E , 若AC = 10cm ,则△DBE 的周长等于( ) A .10cm B .8cm C .6cm D .9cm 6. 如图所示,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7.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了3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 么最省事的方法是( ) A .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②③去 8.如图,在Rt ABC △中, 90=∠B ,ED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已知 10=∠BAE ,则C ∠的度数为( ) A . 30 B . 40 C . 50 D . 60 C A D P B 图(四) E D C B A

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等边ABC ?中取点P 使得PA ,PB ,PC 的长分别为3, 4, 5,则APC APB S S ??+=_________. 【答案】936 【解析】 【分析】 把线段AP 以点A 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D ,由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 证得△ADB ≌△APC ,连接PD ,根据旋转的性质知△APD 是等边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PBD 为直角三角形,∠BPD =90?,由△ADB ≌△APC 得S △ADB =S △APC ,则有S △APC +S △APB =S △ADB +S △APB =S △ADP +S △BPD ,根据等边3S △ADP +S △BPD =332+12×3×4=936+. 【详解】 将线段AP 以点A 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D ,连接PD ∴AD =AP ,∠DAP =60?, 又∵△ABC 为等边三角形, ∴∠BAC =60?,AB =AC , ∴∠DAB +∠BAP =∠PAC +∠BAP , ∴∠DAB =∠PAC , 又AB=AC,AD=AP ∴△ADB ≌△APC ∵DA =PA ,∠DAP =60?, ∴△ADP 为等边三角形, 在△PBD 中,PB =4,PD =3,BD =PC =5, ∵32+42=52,即PD 2+PB 2=BD 2, ∴△PBD 为直角三角形,∠BPD =90?, ∵△ADB ≌△APC ,

∴S△ADB=S△APC, ∴S△APC+S△APB=S△ADB+S△APB=S△ADP+S△BPD=3 ×32+ 1 2 ×3×4= 93 6+. 故答案为: 93 6+.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旋转的性质作出辅助线进行求解. 2.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AOB=110°,∠BOC=α.以OC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OCD,连接AC、AD,当△AOD是等腰三角形时,求α的角度为______ 【答案】110°、125°、140° 【解析】 【分析】 先求出∠DAO=50°,分三种情况讨论:①AO=AD,则∠AOD=∠ADO,②OA=OD,则 ∠OAD=∠ADO,③OD=AD,则∠OAD=∠AOD,分别求出α的角度即可. 【详解】 解:∵设∠CBO=∠CAD=a,∠ABO=b,∠BAO=c,∠CAO=d, 则a+b=60°,b+c=180°﹣110°=70°,c+d=60°, ∴b﹣d=10°, ∴(60°﹣a)﹣d=10°, ∴a+d=50°, 即∠DAO=50°, 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AO=AD,则∠AOD=∠ADO, ∴190°﹣α=α﹣60°,

初中全等三角形模型总结—全面完整版2018.5.23

初中全等三角形模型总结——全面完整版 (模型总结+精选例题+优选练习题) 第一部分 模型总结 一、公共边模型 △ABD ≌△ABC , △EFD ≌△ABC △ABD ≌△ABC △ABE ≌△FDC △ABD ≌△ACD 二、公共角模型 △ABE ≌△ABD 三、平行X 型 △ABO ≌△OCD 四、非平行X 型 △ABE ≌△ABD B D C

五、母子等腰三角形 △ABD ≌△AEC ,△ABE ≌△ACD 六、旋转模型 △ ABC ≌△AB`C 第二部分 精选例题 例1.如图,已知AB ∥CD ,AD ∥BC ,F 在DC 的延长线上,AM =CF ,FM 交DA 的延长线上于E .交BC 于N,求证:AE=CN. 思路分析:欲证AE=CN.看它们在哪两个三角形中, 设法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结合图形可发现 △AME ≌△FCN 可证. 题设告知AM=CF,AD ∥BC,AB ∥CD.由两平行条件, 可找两对角相等. ∵∠1=∠2(对顶角相等) ∴∠2=∠E(等量代换) ∴AE=CN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例2.△ABC 中,∠ACB =90°,AC =BC ,过C 的一条直线CE ⊥AE 于E ,BD ⊥CE 的延长线于D ,求证:AE =BD +DE . 思路分析:从本例的结论知是求线段和的问题, 由此入手,很难找到突破口.此时可迅速调整思维角 度,可仔细观察图形,正确的图形是证题的“向导”,由 此可发现△ACE 与△CBD 好像(猜测)全等.那么 AE =CD =CE +DE .又BD =CE .那么,此时已水落石出. B C E D B'A 'B '

中考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含答案)

中考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 知识点总结 一、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 1.全等图形:能够完全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2.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多边形的、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三角形是特殊的多边形,因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同样,如果两个三角形的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说明: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相等,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也都相等。 这里要注意:(1)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 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或“”)。 (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或“”)。 (3)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或“”)。 (4)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或“”)。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利用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都能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或“”). 注意:两边一对角(SSA)和三角(AAA)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3.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中线相等。 5、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6、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以上可以简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相等) 三、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四、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 1.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

最新全等三角形专题分类复习讲义

第三章全等三角形专题分类复习 一.考点整理 1.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三角形全等 3.三角形当中的三线(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的性质) 在三角形中,三角形的三线分别交于一点。 注:三角形内角平分线与外角平分线模型归纳: (1) (2) __________D ∠= ___________D ∠= (3) __________D ∠= 3.尺规作图 (1)作满足题意的三角形 (2)作最短距离(送水、供电、修渠道等最短路径问题) 角:内角和180度,余角和90度 边:构成三角形三边的条件 (1)证三角形全等(SSS/ASA/AAS/SAS/HL ) (2)证边等或角等(证三角形全等、等量代换、证等腰三角形) (3)证“AE=BD+CE ”等(证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类似问题(三角形全等证边等代换、截长补短) (4)证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垂直或平行 方法:证明角等代换) A D B C A B C D A B C D

考点1:证明三角形全等 例1. 如图,,,,A F E B 四点共线,AC CE ⊥,BD DF ⊥,AE BF =,AC BD =。求证: ACF BDE ???。 练习: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过AC 边上的点D 作DG ∥BC ,交AB 于点G ,在GD 的延长线上取点E ,使DE =DC ,连接AE 、BD. (1)求证:△AGE ≌△DAB (2)过点E 作EF ∥DB ,交BC 于点F ,连结AF ,求∠AFE 的度数. 考点2:求证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截长补短) 例1: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90°,BC=AC ,AD 平分∠BAC 交BC 于D ,求证:AB=AC+CD . D A B C G E F

最新全等三角形经典模型总结

全等三角形相關模型總結 一、角平分線模型 (一)角平分線の性質模型 輔助線:過點G作GE⊥射線AC A、例題 1、如圖,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6cm,BD=4cm,那麼點D到直線AB の距離是cm. 2、如圖,已知,∠1=∠2,∠3=∠4,求證:AP平分∠BAC. B、模型鞏固 1、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BC>AB,AD=CD,BD平分∠ABC,求證:∠A+∠C=180°.

(二)角平分線+垂線,等腰三角形必呈現 A、例題 輔助線:延長ED交射線OB於F 輔助線:過點E作EF∥射線OB 例1、如圖,在△ABC中,∠ABC=3∠C,AD是∠BACの平分線,BE⊥AD於F . 求證: 1 () 2 BE AC AB =-.

例2、如圖,在△ABC中,∠BACの角平分線AD交BC於點D,且AB=AD,作CM⊥AD交 ADの延長線於M. 求證: 1 () 2 AM AB AC =+. (三)角分線,分兩邊,對稱全等要記全 兩個圖形飛輔助線都是在射線ON上取點B,使OB=OA,從而使△OAC≌△OBC . A、例題 1、如圖,在△ABC中,∠BAC=60°,∠C=40°,AP平分∠BAC交BC於P,BQ平分∠ABC 交AC於Q,求證:AB+BP=BQ+AQ .

2、如圖,在△ABC中,AD是∠BACの外角平分線,P是AD上異於點Aの任意一點,試比較PB+PC與AB+ACの大小,並說明理由.

B、模型鞏固 1、在△ABC中,AB>AC,AD是∠BACの平分線,P是線段AD上任意一點(不與A重合). 求證:AB-AC>PB-PC . 2、如圖,△ABC中,AB=AC,∠A=100°,∠Bの平分線交AC於D, 求證:AD+BD=BC . 3、如圖,△ABC中,BC=AC,∠C=90°,∠Aの平分線交BC於D, 求證:AC+CD=AB .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已知:///ABC A B C ??≌,/A A ∠=∠,/B B ∠=∠,70C ∠=?,15AB cm =,则/ C ∠=_________,//A B =__________. 2.如图1,在ABC ?中,AB=AC ,AD ⊥BC 于D 点,E 、F 分别为DB 、DC 的中点,则图中共有全等三 角形_______对. 图1 图2 图3 3. 已知△ABC ≌△A ′B ′C ′,若△ABC 的面积为10 cm 2,则△A ′B ′C ′的面积为______ c m 2,若△A ′B ′C ′的周长为16 cm ,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__cm . 4. 如图2所示,∠1=∠2,要使△ABD ≌△ACD ,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只添一个条件即可). 5.如图3所示,点F 、C 在线段BE 上,且∠1=∠2,BC =EF ,若要使△ABC ≌△DEF ,则还需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6.三角形两外角平分线和第三个角的内角平分线_____一点,且该点在三角形______部. 7.如图4,两平面镜α、β的夹角 θ,入射光线AO 平行于β,入射到α上,经两 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CB 平行于α,则角θ等于________. 8.如图5,直线AE ∥BD ,点C 在BD 上,若AE =4,BD =8,△ABD 的面积为16,则ACE △ 的面积为 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如图6,AE =AF ,AB =AC ,E C 与BF 交于点O ,∠A =600,∠B =250,则∠E O B 的度数为( ) A 、600 B 、700 C 、750 D 、850 10.△ABC ≌△DEF ,且△ABC 的周长为100 cm ,A 、B 分别与D 、E 对应,且AB =35 cm ,DF =30 cm ,则EF 的长为( ) A .35 cm B .30 cm C .45 cm D .55 cm 11.图7是一个由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拉动其中两根木条后,它的形状将会改变,若固定其形状,下列有四种加固木条的方法,不能固定形状的是钉在________两点上的木条.( ) A .A 、F B . C 、E C .C 、A D . E 、F 12.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 、B 的距离,先在AB 的垂线BF 上取两点C 、D ,使CD=?BC ,再定出BF 的垂线DE ,使A 、C 、E 在一条直线上,可以证明△EDC ?≌△ABC ,?得到ED=AB ,因此测得ED 的长就是AB 的长(如图8),判定△EDC ≌△ABC 的理由是( ) N A M C B 图7 图8 图9 图10

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与角平分线

专题全等三角形与角平分线?解读考点 知识点名师点晴 全等 三角 形 全等图形理解全等图形的定义,会识别全等图形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理解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 ASA、AAS,并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会利用HL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平 分线 角平分线的性质理解并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的判定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年中考 【2015年题组】 1.(2015六盘水)如图,已知∠ABC=∠DCB,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 明△ABC≌△DCB的是() A.∠A=∠D B.AB=DC C.∠ACB=∠DBC D.AC =B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可利用AAS定理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可利用SAS定理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利用ASA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SSA不能判定△ABC≌△DCB,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2.(2015贵阳)如图,点E,F在AC上,AD=BC,DF=BE,要使△ADF≌△CBE,还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A.∠A=∠C B.∠D=∠B C.AD∥BC D.DF∥BE 【答案】B.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2015义乌)如图,小敏做了一个角平分仪ABCD,其中AB=AD,BC=DC,将仪器上的点A与∠PRQ的顶点R重合,调整AB和AD,使它们分别落在角的两边上,过点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PRQ的平分线.此角平分仪的画图原理是:根据仪器结构,可得

全等三角形复习经典练习题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题型 类型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边边边” 例题、已知:如图,AD=BC,AC=BD.试证明:∠CAD=∠DBC. 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边角边” 例题、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CE⊥AB于E,并且 AE=1 2 (AB+AD),求证:∠B+∠D=180°. 类型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角边角” 例题、已知:如图,在△MPN中,H是高MQ和NR的交点,且MQ=NQ. 求证:HN=PM. 类型四、全等三角形的判定4——“角角边” 例题、已知Rt△ABC中,AC=BC,∠C=90°,D为AB边的中点,∠EDF=90°,∠EDF绕D 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C、CB于E、F.当∠EDF绕D点旋转到DE⊥AC于E时(如图1),

易证 1 2 DEF CEF ABC S S S += △△△ ;当∠EDF绕D点旋转到DE和AC不垂直时,在图2情况下,上 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类型五、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举出反例画出图形. (1)一条直角边和斜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有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2)×;在△ABC和△DBC中,AB=DB,AE和DF是其中一边上的高,AE=DF (3)×. 在△ABC和△ABD中,AB=AB,AD=AC,AH为第三边上的高,如下图: 1、已知:如图,DE⊥AC,BF⊥AC,AD=BC,DE=BF. 求证:AB∥DC. 2、如图,△ABC中,∠ACB=90°,AC=BC,AE是BC边上的中线, 过C作CF⊥AE,垂足为F,过B作BD⊥BC交CF的延长线于D. (1)求证:AE=CD; (2)若AC=12cm,求BD的长. 启发: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为主,判定两个三角

中考试题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

复习说明:全等三角形作为中考试题中必考内容之一,考查的方向非常明确,尤其是近三年来,在解答题中,分值从6分变为7分,考查方式都是通过三角形全等来证明线段相等。从陕西省中考试卷赋分的变化可以看出,命题组是偏向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命题,对于简单问题的考查分数比例在逐渐上升趋势,而偏难题的分数分布及赋分比例在逐渐弱化。这部分属于偏低难度的试题,中等以上的学生都可以完成。在复习中面向全体学生,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可以找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对三角形全等试题。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 1.(2015·贵州六盘水,第9题3分)如图4,已知∠ABC=∠DCB,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 A.∠A=∠D B.AB=DC C.∠ACB=∠DBC D.AC=B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本题要判定△ABC≌△DCB,已知∠ABC=∠DCB,BC是公共边,具备了一组边对应相等,一组角对应相等,故添加AB=CD、∠ACB=∠DBC、∠A=∠D后可分别根据SAS、ASA、AAS能判定△ABC≌△DCB,而添加AC=BD后则不能. 解答:解:A、可利用AAS定理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可利用SAS定理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利用ASA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SSA不能判定△ABC≌△DCB,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 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2.(2015?江苏泰州,第6题3分)如图,△中,AB=AC,D是BC的中点,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D、AB于点E、O、F,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的对数是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已知条件“AB=AC,D为BC中点”,得出△ABD≌△ACD,然后再由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D、AB于点E、O、F,推出△AOE≌△EOC,从而根据“SSS”或“SAS”找到更多的全等三角形,要由易到难,不重不漏. 试题解析:∵AB=AC,D为BC中点, ∴CD=BD,∠BDO=∠CDO=90°, 在△ABD和△ACD中, , ∴△ABD≌△ACD; 3. (2015?四川省宜宾市,第18题,6分)如图,AC=DC,BC=EC,∠ACD = ∠BCE 求证:∠A=∠D

初中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docx

全等三角形 1、知识点复习 全等三角形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边边边公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简称为“三边” 边角边公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AS。简称为“边夹角” 角边角公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SA。简称为“角夹边” 角角边公理:有两个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AS。简称为“角角边” 斜边直角边定理: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HLo 三角形全等的应用:证明全等测量距离证明平行 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1)已知两边对应相等 ①证第三边相等,再用SSS证全等 ②证已知边的夹角相等,再用SAS证全等 ③找直角,再用HL证全等 (2)已知一角及其邻边相等 ①证已知角的另一邻边相等,再用SAS证全等 ②证已知边的另一邻角相等,再用ASA证全等 ③证已知边的对角相等,再用AAS证全等 (3)已知一角及其对边相等 证另一角相等,再用AAS证全等 (4)已知两角对应相等 ①证其夹边相等,再用ASA证全等

②证一已知角的对边相等,再用AAS证全等

(1)出现角平分线时,常在角的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 (2)出现线段的中点(或三角形的中线)时,可利用中点构造全等三角形(常用加倍延长屮线) (3)利用加氏(或截取)的方法解决线段的和、倍问题(转移线段) 2、典型例题 例题1、如图,在ZA()B的两边C)A,OB上分别取C)M=ON, OD=OE, 求证:点C在ZAOB的平分线上. DN和EM相交于点C. 例I题2、?如图,在/XABC中,AB = AC, ZBAC = 4 0°,分别以AB, AC为边作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D和ACE ,使ZEAD = Z.CAE = 90°. (1)求ZDBC的度数;(2)求证:BD = CE . 例题3、如图,四边形A BCD的对角线AC与相交于。点,Zl = Z2 , Z3 = Z4. 求证:(1)/\ABC ^/\ADC ;(2)BO = D O.

全等三角形判定-专题复习50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判定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 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A.SSS B.SAS C.AAS D.ASA 2.方格纸中,每个小格顶点叫做一个格点,以格点连线为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如图,在4×4 的方格纸中,有两个格点三角形△ABC、△DEF,下列说法中成立的是() A.∠BCA=∠EDF B.∠BCA=∠EFD C.∠BAC=∠EFD D.这两个三角形中,没有相等的角 3.如图所示,△ABD≌△CDB,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BD和△C DB的面积相等B.△ABD和△CDB 的周长相等 C.∠A+∠ABD=∠C+∠CBD D.AD∥BC,且AD=BC 4.下列判断中错误 ..的是() A.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5.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两条边对应相等 6.如图,在△ABC和△BDE中,点C在边BD上,边AC交边BE于点F.若AC=BD,AB=ED,BC=BE,则 ∠ACB等于()

A.∠EDB B.∠BED C.∠AFB D.2∠ABF 7.在△ABC和△A/B/C/中,已知∠A=∠A/,AB=A/B/,在下面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若添加条件AC=A/C/,则△ABC≌△△A/B/C/ B.若添加条件BC=B/C/,则△ABC≌△△A/B/C/ C.若添加条件∠B=∠B/,则△ABC≌△△A/B/C/ D.若添加条件∠C=∠C/,则△ABC≌△△A/B/C/ 8.如图,△ABC和△DEF中,AB=DE、∠B=∠DEF,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无法证明△ABC≌△DEF() A.AC∥DF B.∠A=∠D C.AC=DF D.∠ACB=∠F 9.如图,在△ABC中,∠ABC=45°,AC=8cm,F是高AD和BE的交点,则BF的长是() A.4cm B.6cm C.8cm D.9cm 10.在如图所示的5×5方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是格点三角形(即顶点恰好 是正方形的顶点),则与△ABC有一条公共边且全等的所有格点三角形个数是() A.1 B.2 C.3 D.4

全等三角形之手拉手模型专题(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全等三角形之手拉手模型专题 基本图形1、图(1)中,C 点为线段AB 上一点,△ACM,△CBN 是等边三角形,AN 与BM 相等吗?说明理由; 如图(2)C 点为线段AB 上一点,等边三角形ACM 和等边三角形CBN 在 AB 的异侧,此时AN 与BM 相等吗?说明理由; 如图(3)C 点为线段AB 外一点,△ACM,△CBN 是等边三角形,AN 与BM 相等吗? 说明理由. 分析:题中三问均是对等边三角形性质的考查以及全等三角形的证明,由 已知条件,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找出对应边及夹角相等,证明全等, 即可得到线段相等. 解:(1)相等. 证明如下:∵△ACM,△CBN 是等边三角形, ∴AC=CM,CN=BC, 又∠ACN=∠MCN+60°∠MCB=∠MCN+60°, ∴∠ACN=∠MCB, ∴△ACN≌△MCB,∴AN=BM. (2)相等. 证明如下:∵△ACM,△CBN 是等边三角形, ∴AC=CM,CN=BC 又∠ACN=∠MCB,

∴△ACN≌△MCB, ∴AN=BM. (3)相等. 证明如下:∵△ACM,△CBN 是等边三角形, ∴AC=CM,CN=BC, 又∠ACN=∠MCN+60°∠MCB=∠MCN+60°, ∴∠ACN=∠MCB, ∴△ACN≌△MCB, ∴AN=BM.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围 绕结论寻找全等三角形,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线段相等,证得三 角形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变形2、(1)如图1,点C 是线段AB 上一点,分别以AC,BC 为边在AB 的同侧 作等边△ACM 和△CBN,连接AN,BM.分别取BM,AN 的中点E,F,连接 CE,CF,EF.观察并猜想△CE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将(1)中的“以AC,BC 为边作等边△ACM 和△CBN”改为“以 AC,BC 为腰在AB 的同侧作等腰△ACM 和△CBN,”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 那么(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

全等三角形专项练习及答案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小明想用三根木棒为边制作一个三角形,则可以选用的木棒长为() A.8cm、15cm 、6cm B.7cm、9cm、13cm C.10cm、20cm、30cm D.20cm、40cm、60cm 【答案】B 2.如图所示,已知△ABE≌△ACD,∠1=∠2,∠B=∠C,下列不正确的等式是() A.AB=AC B.∠BAE=∠CAD C.BE=DC D.AD=DE 【答案】D 3.已知:如图所示,AC=CD,∠B=∠E=90°,AC⊥CD,则不正确的结论是() A、∠A与∠D互为余角 B、∠A=∠2 C、△ABC≌△CED D、∠1=∠2 【答案】D 4.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AB=6cm,则△DEB的周长为() A. 4cm B. 6cm C. 10cm D. 14cm 【答案】B 5.如图,OA=OC,OB=OD,OA⊥OB,OC⊥OD,下列结论: ①△AOD≌△COB;②CD=AB;③∠CDA=∠ABC;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A B C D E 1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OA=OC,OB=OD,OA⊥OB,OC⊥OD,可得△COD≌△AOB, ∠CDO=∠ABO;∠DOC+∠AOC=∠AOB+∠AOC, OA=OC,OB=OD,所以△AOD≌△COB,所以CD=AB,∠ADO=∠CBO; 所以∠CDA=∠ABC. 故①②③都正确.故选B 考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 6.如图,△ABC中,∠B=∠C,BD=CF,BE=CD,∠EDF=α,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2α+∠A=180° B.α+∠A=90° C.2α+∠A=90° D.α+∠A=18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证明△BDE≌△CFD,则∠BED=∠CDF,由∠A+∠B+∠C=180°,得∠B=,因为∠BDE+∠EDF+∠CDF=180°,所以得出a与∠A的关系2a+∠ A=180°.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7.如图,AD是△ABC的中线,E、F分别在AB、AC上,且DE⊥DF,则() A.BE+CF>EF B.BE+CF=EF C.BE+CF<EF D.BE+CF与EF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答案】A. 8.如图,△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D,E,AE=3cm,△ADC的周长为9cm,则△ABC的周长是()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几种类型总结

全等三角形与角平分线 全等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全等多边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多边形就是全等多边形. 相互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相互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如下图,两个全等的五边形,记作:五边形ABCDE ≌五边形'''''A B C D E . 这里符号“≌”表示全等,读作“全等于”. A' B'C' D' E' E D C B A 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就是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分别相等; 反之,如果两个三角形的边和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对应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及周长面积均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表示: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能够相互重合的顶点、边、角分别叫作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全等符号为“≌”.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面积相等. 寻找对应边和对应角,常用到以下方法: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常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常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常是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 边角边定理(SA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 角边角定理(AS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边边边定理(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 角角边定理(AAS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 斜边、直角边定理(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SAS HL SSS →?? →??→? 找夹角已知两边 找直角 找另一边 ASA AAS SAS AAS ?? ?? ?? ?? ?? ?? 边为角的对边→找任意一角→ 找这条边上的另一角→已知一边一角 边就是角的一条边 找这条边上的对角→ 找该角的另一边→ ASA AAS →??→? 找两角的夹边已知两角 找任意一边 全等三角形的图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典型形式: ⑴ 平移全等型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1)版本2:证两次与K型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1)版本2:证两次与K 型 F C A B E G A C B F E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1) 姓名 班级 一、常见的全等证明 例1.如图,A 、E 、F 、B 四点共线,AC ⊥CE 、BD ⊥DF 、AC D B =、CE DF =, 求证:CF =DE 跟进练习:如图,已知CD ⊥AB 于D ,BE ⊥AC 于E ,CD 交BE 于点O ,OD=OE .求证:AB=AC . 二、 “K” 型全等 例2.如图已知AC ⊥CF ,EF ⊥CF ,AB ⊥BE ,AB=BE ,求证:(1)AC=BF ; (2)CF=AC+EF 如果将?ABC 向右移动会发现下列两种情况: ①如图,已知AC ⊥CF ,EF ⊥CF ,AB ⊥CE ,AC=CF ,写出BF 、AC 、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E F C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1)版本2:证两次与K 型 C A E F G B A E C F ②如图,已知AC ⊥CF ,EF ⊥CF ,AG ⊥CE ,AG=CE 。写出AC 、GE 、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例3.已知:如图点B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B=∠E=60°,∠ACF=60°且AB=CE, 证明:?ACB ≌?CFE 例4.如图,CD 是经过∠BCA 顶点C 的一条直线,CA=CB .E ,F 分别是直线CD 上两点,且∠BEC=∠CFA=∠a . (1)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内部,且E ,F 在射线CD 上,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①如图l ,若∠BCA=90°,∠a=90°,则BE CF ;EF |BE ﹣AF|(填“>”,“<”或“=”); ②如图(2),若0°<∠BCA <180°,请添加一个关于∠α与∠BCA 关系的条件 ,使①中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并证明两个结论成立. (2)如图,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外部,∠α=∠BCA ,请提出EF ,BE ,AF 三条线段数量关系的合理猜想,并证明.

全等三角形经典模型总结

全等三角形相关模型总结 一、角平分线模型 (一)角平分线的性质模型 辅助线:过点G作GE⊥射线AC A、例题 1、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6cm,BD=4cm,那么点D到直线AB 的距离是cm. 2、如图,已知,∠1=∠2,∠3=∠4,求证:AP平分∠BAC. B、模型巩固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AB,AD=CD,BD平分∠ABC,求证:∠A+∠C=180°.

(二)角平分线+垂线,等腰三角形必呈现 A、例题 辅助线:延长ED交射线OB于F 辅助线:过点E作EF∥射线OB 例1、如图,在△ABC中,∠ABC=3∠C,AD是∠BAC的平分线,BE⊥AD于F . 求证: 1 () 2 BE AC AB =-. 例2、如图,在△ABC中,∠BAC的角平分线AD交BC于点D,且AB=AD,作CM⊥AD交 AD的延长线于M. 求证: 1 () 2 AM AB AC =+.

(三)角分线,分两边,对称全等要记全 两个图形飞辅助线都是在射线ON上取点B,使OB=OA,从而使△OAC≌△OBC . A、例题 1、如图,在△ABC中,∠BAC=60°,∠C=40°,AP平分∠BAC交BC于P,BQ平分∠ABC 交AC于Q,求证:AB+BP=BQ+AQ . 2、如图,在△ABC中,AD是∠BAC的外角平分线,P是AD上异于点A的任意一点,试比较PB+PC与AB+AC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B、模型巩固 1、在△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P是线段AD上任意一点(不与A重合). 求证:AB-AC>PB-PC . 2、如图,△ABC中,AB=AC,∠A=100°,∠B的平分线交AC于D, 求证:AD+BD=BC . 3、如图,△ABC中,BC=AC,∠C=90°,∠A的平分线交BC于D, 求证:AC+CD=AB .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26384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 1、下列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D、两锐角相等。 2、在△ABC中,∠B=∠C,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在△ABC中与这100°角对应相等的角是() A.∠A B.∠B C.∠C D.∠B或∠C 3、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A.已知两边和夹角 B.已知两角和夹边 C.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 角 D.已知三边 4、在△ABC与△DEF中,已知AB=DE;∠A=∠D;再加一个条件,却不能判断 △ABC与△DEF全等的 是(). A. BC=EF B.AC=DF C.∠B=∠E D.∠C=∠F 5、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锐角对应相等B.两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6、在△ABC和△A'B'C'中有①AB=A'B',②BC=B'C',③AC=A'C',④∠A=∠A', ⑤∠B=∠B',⑥∠C=∠C',则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保证△ABC≌△A'B'C'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②⑤⑥ 7、如图,已知∠1=∠2,欲得到△ABD≌△ACD,还须从下列条件中补选一个,错误的选法是 () A、∠ADB=∠ADC B、∠B=∠C C、DB=DC D、AB=AC 8、如图,△ABC≌△ADE,若∠BAE=120°,∠BAD=40°,则∠BAC的度数为 A. 40° B. 80° C.120° D. 不能确定

9、如图,AE=AF,AB=AC,EC与BF交于点O,∠A=600,∠B=250,则∠EOB的度数为() A.600 B.700C.750D.850 10、如图,已知AB=DC,AD=BC,E.F在DB上两点且BF=DE,若∠AEB=120°,∠ADB=30°,则∠BCF= ( ) A. 150° B.40° C.80° D. 90° 11、①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②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③两边及一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④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以上条件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A.三条边对应相等 B.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 C.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 D.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 13、如图,已知,,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的是() (A)(B) (C)(D)∥ 14、如图,AB与CD交于点O,OA=OC,OD=OB,∠A=50°,∠B=30°, 则∠D的度数为().

2020年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讲义(含答案)

2020年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讲义 一、基础达标训练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 B. 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C. 两个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D. 全等三角形是指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 2. 如图,在△AB C和△DEF中,AB=DE,∠B=∠DEF,补充下列哪一条件后, 能应用“SAS”判定△ABC≌△DEF() 第2题图 A. ∠A=∠D B. ∠ACB=∠DFE C. AC=DF D. BE=CF 3.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①AC=AF,②∠F AB =∠EAB,③EF=BC,④∠EAB=∠F A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第3题图第4题图 4.如图,EF过?ABCD对角线的交点O,交AD于E,交BC于F,若?ABCD的

周长为18,OE =1.5,则四边形EFCD 的周长为( ) A. 14 B. 13 C. 12 D. 10 5.如图,点B 、F 、C 、E 在一条直线上,已知FB =CE ,AC ∥DF ,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_使得△ABC ≌△DEF . 第5题图 第6题图 6. 如图,Rt △ABC ≌Rt △DCB ,两斜边交于点O ,如果AC =3,那么OD 的长为________. 7.△ABC 中,AB =5,AC =3,AD 是△ABC 的中线,设AD 长为m ,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第8题图 8.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CB =CD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下列结论中:①∠ABC =∠ADC ;②AC 与BD 相互平分;③AC ,BD 分别平分四边形ABCD 的两组对角;④四边形ABCD 的面积S =1 2AC ·BD . 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9.如图,点E 、C 在线段BF 上,BE =CF ,AB =DE ,AC =DF . 求证:∠ABC =∠DEF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