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人生和人性-2019年文档

《红楼梦》中的人生和人性-2019年文档
《红楼梦》中的人生和人性-2019年文档

红楼梦》中的人生和人性

“文学即人学”,伟大作品对人生和人性的表露总是真实而深刻的,这就是文学经典长盛不衰的原因,被鲁迅先生定位于“人情小说”的《红楼梦》更是如此。

一、相似的人生感受虽然红楼儿女所处的时代离我们确实久远了,现代读者有不同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但红学家吕启祥说:“这并不妨碍人们阅读作品时油然而生的一种亲切感、认同感,就如宝黛初会时感到似曾相识、故友重逢一般。这里不是指对故事的熟悉,而是指透过故事所传达出的人生感受的切己和普泛。” [1]

比如,贾宝玉在精神上的极端孤独感。宝玉是贾府长辈寄予厚望的继承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他除了感到家人的约束使自己“一点儿做不得主”之外,并没有感到由此带来的幸福和愉悦。宝玉从小的言行就不被人理解,周岁“抓周”,这个孩子其它东西一概不取,只抓了些脂粉钗环,父亲因此大怒,断言他“将来酒色之徒耳”;母亲称他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府中小厮评价他“成天家疯疯癫癫,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是个“外清而内浊”的糊涂虫;宝玉最钟爱的姐妹们,像宝钗、湘云这些人,常嫌他不思进取,劝他要立身扬名。宝玉在世人眼里,就是个“行为偏僻性乖张”的异类。在这种极端的孤独中,唯有林黛玉能够理解和包容他,成为他唯一的知己,这也促使他爱情的天平向黛玉倾斜,并且终生不渝。

贾宝玉这种极端孤独感,我们从“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

清”的屈原身上,从“世人皆欲杀”的李白身上,从“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岳飞身上,从“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辛弃疾身上,都能发现。

观之今人,那些锐意改革但遭遇重重阻力的政治家,那些勇曝行业黑幕但从此难以在圈中立足的良知者,那些青春叛逆常被父母

亲朋批评指责的年轻人,甚至于我们自己,在某时或某事上,也都会产生如宝玉般的孤独感。

再如,使宝黛产生心灵共振的青春易逝、生命匆促感。整部

《红楼梦》可以说就是一部青春的挽歌,其中尤以心灵敏感的宝黛感受得最为深切。“黛玉葬花” 一节,林黛玉流泪咏叹的《葬花吟》表达的就是这一主题:“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当宝玉听到这些伤感的语句,“不觉恸倒在山坡上”,想到“林黛玉的花容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则自己又安在哉?……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

又不知当属谁姓矣!”这种人生须臾、世事无常的哀感引起了宝黛二人的心灵共振,也引发了我们读者的心灵共鸣,因为这是人类生命中共有的惆怅。这种惆怅我们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喟叹中,从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的赋诗中,从莎士比亚那“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的感慨中,都能找到。

还有,贾宝玉所经历的人世沧桑感。宝玉是个博爱多情的人,但他却见证了一次次无情的生离死别:给他以青春启蒙的秦可卿死了、好友秦钟死了、令宝玉心存愧疚的金钏投井自尽了、宝玉关照过的尤二姐吞金了、尤三姐自刎了、朋友柳湘莲冷遁了、抱屈的晴雯夭亡了、倔强的芳官出家了、二姐三妹出嫁了,甚至连他最心爱的林妹妹也魂归“离恨天”,弥漫在宝玉心中的悲哀充盈天地难以排解。最后,宝玉赖以生存的百年望族无可避免地覆亡了,昔日的繁华荣耀一去不返,“家亡人散各奔腾”、“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一切使他真切地体验到何为“沧桑巨变”,他选择出家为僧来平复自己伤痕累累的心灵。

我们读《红楼梦》,其实就是在品味曹雪芹一生的悲剧体验,那种沧桑感如此巨大,有时不免让人产生《好了歌》般的幻灭感,但熟读深思之后还会产生对名利美色的超越感,如吕启祥所言“这种超越建立在人生的沧桑经验之上,对一切暂时的、局部的、表浅的东西都会想得开、放得下。”[2] 我们如果读懂了这一点,就能够更加真实地面对生活,更加洒脱地看待人生中的得失。

二、永恒的人性内涵人性是复杂的,有真诚与虚伪、善良与邪恶、单纯与世故、相容与相斥以及自私、懒惰、贪婪等等。这些在红楼舞台上轮番上演,甚至于在一个人身上交错互见。

1. 人性的对立

黛玉初见贾母,“早被她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老太太这是真的悲痛;初见凤姐,那凤辣子先是夸她标致,继而提到林姑妈之死,“便用帕拭泪”,接着“忙转悲为喜”,这其中不乏表

演的成分。贾母替宝钗做生日,宝钗说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这是迎合老太太的虚词;凤姐说小戏子扮上活像一个人,湘云冲口说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 这是有口无心的实话。

宝玉对女孩子关爱备至,往往替丫鬟顶缸;黛玉悉心教香菱作诗;宝钗出资帮助湘云办螃蟹宴、替岫烟赎回当掉的绵衣,这缘自他们善良的本性。贾环“素日原恨宝玉”,每每暗中算计,趁便要用热油烫瞎宝玉的眼睛;赵姨娘伙同马道婆使用魇魔法暗害宝玉和凤姐,几乎要了二人的性命,这凸显了他们内心的邪恶。

晴雯与宝玉相处,天然率真,毫无心机,只是“痴心傻意” 地想着“大家横竖是在一处”,但她不懂要实现这个梦想需要王夫人的首肯。袭人温柔呵护宝玉宛如小母亲,同时她更明白封建家长对宝玉的期待,为避免宝黛二人将来出现“不才之事”影响到宝玉的名声,她到王夫人处进谏,提出让宝玉搬出园子,感动得王夫人将她升为准姨娘。这两位丫鬟的处事风格体现的是单纯与世故的区别。

平日的怡红院中,八个大丫鬟和八个小丫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领其俸。偶然一次,丫鬟小红到宝玉跟前做了一回大丫鬟的话儿:为宝玉倒了一碗茶。便被大丫鬟秋纹兜脸啐了一口,骂做“没脸的下流东西!??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再有一次,小红为凤姐当了一次差,便被晴雯讥讽“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把我们不放在眼里”,这体现的是人群里相容与相斥的关系。 2. 人性的卑劣

人性中卑劣的方面还有自私、懒惰、妒忌、欺软怕硬、贪得无厌等,《红楼梦》对此也多有体现。比如薛蟠新娶的妻子夏金桂见丈夫身

边有香菱这等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越发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这是妒忌心在作祟。再如贾母过八十大寿,东府的尤氏来老太太这儿服侍,晚间看到大观园门开灯亮,怕不安全,就叫丫头传管事的来说话。两个婆子听见是东府里奶奶,不大在心上,说出了“各家门、另家户”这样放肆的话,这是欺负尤氏好性儿,换了凤姐,她们是万万不敢的。

管理者王熙凤深谙人性,她在协理宁国府时,首先归纳出宁府五大积弊:“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诿;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这些都是人性中的卑劣点。她从清点人员、整顿纪律入手,亲自分派任务,宣明职责,继而重惩违纪者,树立威信。经她这么一整顿,宁国府立马井然有序。

王熙凤威重令行,可谓是铁血鹰派,仆人们在她面前自不敢懈怠。可后来凤姐因病不能理事,家政暂由李纨、探春等代理,刁滑的仆妇吴新登家的“藐视李纨老实,探春是青年的姑娘”,便借机难为二人。其他人作壁上观,都存了“若办得妥当,大家则安个畏惧之心;若少有嫌隙不当之处,不但不畏伏,出二门还要编出许多笑话来取笑”之意。可见人心叵测,不够精明干练,是做不好管理者的。

3. 人性的复杂

《红楼梦》中,人性的复杂有时交错互见在一个人身上,表现为“好人不全好,坏人不全坏”的现象。比如薛蟠这个“呆霸王”,不学无术,无法无天,为了争买丫鬟香菱,指使奴仆打死人命,自己带着家眷扬长而去,是够坏的。但他对母亲和妹妹却算得上关心和体贴。众人纷乱的时候,薛蟠分外操心:又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外

出经商数月,回来给母亲和妹妹各带一大箱子礼物。从这儿来看,薛蟠也有他可爱的一面。再如王夫人,经常吃斋念佛,怜贫惜老,对刘姥姥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穷亲戚,王夫人一次送给她一百两银子,叫她拿去“或者做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别再求亲靠友的”,看来是个“宽仁慈厚的人”。但她对待儿子身边那些青春靓丽、她认为举止不够庄重的丫鬟,一概斥之为“狐狸精”并加以撵逐,金钏、晴雯因此死亡,芳官等人因此出家。由此来看,王夫人也够冷酷无情的。

4. 人性在钗黛二人身上的体现

自有《红楼梦》以来,钗黛优劣问题就被列为红学的一大公

案,有拥黛抑钗、拥钗抑黛、钗黛二元论、钗黛一元论等观点。

目前普遍认可的观点是:钗黛体现的是两种人性或是人性的两面,如王昆仑将钗黛归结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典型,他说:“人类中间永远存在着把握现实功利与追求艺术境界的两派;一个人自己也常可能陷在实际福利与意境憧憬的矛盾中。” [3] 王蒙表述为:“画一个太极图——阴阳鱼,如果黑的是林黛玉,那么白的就是薛宝钗。她们代表了人性最基本的‘吊诡(悖论)',人性可以是感情的、欲望的、任性的、自我的、自然的、充分的,表现为林黛玉;同时,人又是群体的、道德的、理性的、有谋略的、自我控制的,表现为薛宝钗。” [4] 小说中的钗黛二人有时也有相反的表现,比如黛玉到贾府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还改变了原先饭后过一时方吃茶的习惯;而宝钗在宝玉挨打后不觉说出了“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这样忘情的话。

三、结语《红楼梦》是一座内蕴丰富的艺术宝藏,本文只撷取了其中有关人生和人性的描述予以评析,希望读者能从书中读懂曹雪芹关于人生和人性的思索,并将其用之现实,在立身处世中能够少几分失意,多几分旷达;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找到感性与理性、纯真与世故的平衡点,此之谓智慧。

注释:

[1][2] 吕启祥:《红楼梦寻——吕启祥论红楼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版,第 6 页,第 13 页。

[3] 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北京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184 页。

[4] 王蒙:《王蒙活说红楼梦》,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18 页。

(荆煜君河南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450052 )

2020智慧树伟大的红楼梦章节答案

2020智慧树伟大的红楼梦章节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王蒙先生认为《红楼梦》小说内涵的丰富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主题、人物、情节、创作手法、美学理想 2、提出《红楼梦》是“阶级斗争小说”、“四大家族兴衰史”的是? 答案:毛泽东 3、《红楼梦》“钗黛合一论”是哪位红学家提出的? 答案:俞平伯 4、对《红楼梦》影响甚大的明代小说是? 答案:《金瓶梅》 5、旧红学“索隐派”的代表人物是? 答案:蔡元培 第2章单元测试 1、满清旗籍制度的“包衣”指的是? 答案:奴才 2、曹氏家族的江南织造生涯从谁开始? 答案:曹玺 3、雍正五年获罪被抄的曹家最后一位织造的是? 答案:曹頫 4、下面名、字、号属于曹雪芹的有?

答案:芹溪、芹圃、梦阮 5、孙逊先生认为《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主要是北京恭王府。 答案:错 第3章单元测试 3、潘建国老师认为,《红楼梦》书名从《风月宝鉴》/《情僧录》到《石头记》/《红楼梦》的变化,反映了作者创作主旨和文学重心的变化。 答案:对 4、关于现行本《红楼梦》中秦可卿角色设置的意义,畸笏叟批语说“写秦氏之丧,却只为凤姐一人”。 答案:错 5、清代嘉道以来读者读到的《红楼梦》文本主要属于哪个系统? 答案:程甲本 第4章单元测试 1、伟大的艺术作品的意蕴阐释是无限的,随着时代发展会不断加入新的内容。 答案:对 2、将《金瓶梅》称为“人情小说”、“世情小说”的研究者是? 答案:鲁迅 3、评价《红楼梦》悲剧“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的红学家是? 答案:王国维

4、贾宝玉“幻形入世”的人物设定背景,让他的个性蒙上了天然的厌世与忧患。 答案:对 5、提出《红楼梦》既是“无价宝”又是“聚宝盆”的当代学者是? 答案:宗璞 第5章单元测试 1、据徐恭时统计,《红楼梦》中有名有姓有称谓的人物超过八百人。 答案:错 2、《红楼梦》第二回中,称贾宝玉之类“正邪两赋”之人“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的是? 答案:贾雨村 3、《红楼梦》中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婚配的对象是? 答案:薛蝌 4、对曹雪芹影响甚大的晚明重情和反理学思想代表作《童心说》的作者是? 答案:李贽 5、《红楼梦》中的宝黛之爱是真正的灵魂之爱,提供了中国古典文学惟一的爱情范本。 答案:对

浅谈《红楼梦》中的人生和人性

浅谈《红楼梦》中的人生和人性 禄丰一中李国平 【摘要】“文学即人学”,伟大作品对人生和人性的表露总是真实而深刻的,这就是文学经典长盛不衰的原因。读者通过阅读小说,感知小说中主要人物个性特点,从人物个性特点中获得了对小说中人生与人性的统一认识,从而让读者获得最大的阅读效果,同时得到了心灵上的愉悦。 【关键词】小说、红楼梦、人物、人生、人性 “文学即人学”,伟大作品对人生和人性的表露总是真实而深刻的,这就是文学经典长盛不衰的原因,被鲁迅先生定位于“人情小说”的《红楼梦》更是如此。 一、相似的人生感受 虽然红楼儿女所处的时代离我们确实久远了,现代读者有不同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但红学家吕启祥说:“这并不妨碍人们阅读作品时油然而生的一种亲切感、认同感,就如宝黛初会时感到似曾相识、故友重逢一般。这里不是指对故事的熟悉,而是指透过故事所传达出的人生感受的切己和普泛。”[1] 比如,贾宝玉在精神上的极端孤独感。宝玉是贾府长辈寄予厚望的继承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他除了感到家人的约束使自己“一点儿做不得主”之外,并没有感到由此带来的幸福和愉悦。宝玉从小的言行就不被人理解,周岁“抓周”,这个孩子其它东西一概不取,只抓了些脂粉钗环,父亲因此大怒,断言他“将来酒色之徒耳”;母亲称他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府中小厮评价他“成天家疯疯癫癫,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是个“外清而内浊”的糊涂虫;宝玉最钟爱的姐妹们,像宝钗、湘云这些人,常嫌他不思进取,劝他要

立身扬名。宝玉在世人眼里,就是个“行为偏僻性乖张”的异类。在这种极端的孤独中,唯有林黛玉能够理解和包容他,成为他唯一的知己,这也促使他爱情的天平向黛玉倾斜,并且终生不渝。 贾宝玉这种极端孤独感,我们从“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屈原身上,从“世人皆欲杀”的李白身上,从“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岳飞身上,从“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辛弃疾身上,都能发现。观之今人,那些锐意改革但遭遇重重阻力的政治家,那些勇曝行业黑幕但从此难以在圈中立足的良知者,那些青春叛逆常被父母亲朋批评指责的年轻人,甚至于我们自己,在某时或某事上,也都会产生如宝玉般的孤独感。 再如,使宝黛产生心灵共振的青春易逝、生命匆促感。整部《红楼梦》可以说就是一部青春的挽歌,其中尤以心灵敏感的宝黛感受得最为深切。“黛玉葬花”一节,林黛玉流泪咏叹的《葬花吟》表达的就是这一主题:“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当宝玉听到这些伤感的语句,“不觉恸倒在山坡上”,想到“林黛玉的花容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则自己又安在哉?……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这种人生须臾、世事无常的哀感引起了宝黛二人的心灵共振,也引发了我们读者的心灵共鸣,因为这是人类生命中共有的惆怅。这种惆怅我们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喟叹中,从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赋诗中,从莎士比亚那“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的感慨中,都能找到。 还有,贾宝玉所经历的人世沧桑感。宝玉是个博爱多情的人,但他

人性的9个定律(深度好文)

这个社会,微妙又复杂,变化万千。一旦读懂它背后的规律,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这些定律,胜过一切技巧。 1、三忌定律 聪明忌巧。聪明的人一心选择走捷径,那靠运气、偶然、投机“对赌”获得的成功只是一瞬而已。 才华忌傲。越有才华,越需要深入群众,越不能傲慢,否则一定会穷困潦倒。 平庸忌懒。世间的普通人,败就败在一个懒字上。 2、高调定律 越成功的人越需要慎言慎行,如履薄冰;越弱小的人越可以胆大妄为,野蛮生长。 而很多人却搞颠倒了:年轻时做事畏首畏尾,最终一无所成;成功时却胆大妄为,最后终于栽倒。

3、“100-1=0”定律 这在数学上当然是错误的,但在人性上却是成立的。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你对他100次好,他不记得,一次不让他满意,他就会翻脸不认人,抹杀之前你对他所有的好。 人性是经不起纵容的,不是你真心付出,别人就会铭记于心;不是你出手大方,别人就知道感恩。 人心险恶,世道艰难,并非事事都值得你一再伸手相助,也不是人人都配得上你的善良。 你的真诚可能换来的是背叛,宽容或许得到的是反目。 所以,别对一个人太好。我们既要保持善良,又要懂得适度拒绝。 4、知止定律 生活中,我们认为无足轻重的一些小事,或是一句话,一点欲念,些许越轨;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一步步走向不归路。

止语:守住嘴,不该说的话一定不要说,不知道的事,更不要乱说。 止欲:如若贪、懒、名、利等欲望不知止,就像无法控制的毒瘾一样,一旦沾染,就会深陷其中。 止行:不是不行,而是“三思而后行”,不懂思虑如何行事之人,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祸事。 当行则行,当止即止,才能立身长久不败,收获人生最大的逍遥! 5、两分钟定律 如果你想做一件事,一定在2分钟之内去做,否则,这件事你可能就会拖延好久,甚至不去做。 2分钟是个泛指,强调的无非是“立刻去做”的重要性。 拖延和等待,是最容易压垮斗志的东西,它将不断滋养恐惧,唯有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 所以,今天就开始,挥剑斩拖延吧,现在就行动,立刻,马上!

2019智慧树知到[《红楼梦》“三书” 浅说]章节答案

2019智慧树知到[《红楼梦》“三书” 浅说]章节答案 [第一章测试] 绪论单元测试 1.【多选题】中国近代学术史上三大“显学”都包括哪些? 史学 红学 敦煌学 甲骨学 答案:敦煌学甲骨学红学 2.【判断题】脂学即脂砚斋研究。 对 错 答案:对 3.【判断题】文本学即《红楼梦》的研究。 错 对 答案:错 4.【判断题】曹雪芹为我们留下了《红楼梦》前九十回和后文残稿。 错 对 答案:错 5.【单选题】“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作品? 《红楼梦》 《老残游记﹒自序》 《史记﹒太史公自序》 《读红楼梦题后》

答案:《史记﹒太史公自序》 1.【单选题】“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描写的是《红楼梦》中的哪位女子? 贾探春 薛宝钗 王熙凤 林黛玉 答案:薛宝钗 2.【判断题】鲁迅认为《红楼梦》“此曲只应天上有”,不可由人演绎。 错 对 答案:对 3.【判断题】“怯弱不胜”,“弱柳扶风”是描写林黛玉的语句。 错 对 答案:对 4.【单选题】“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描写《红楼梦》中的哪位女子? 鸳鸯 林黛玉 香菱 王熙凤 答案:香菱 5.【判断题】薛宝钗的人生目标之一是企望跻身于嫔妃之列。 错 对 答案:对 [第二章测试] 1.【判断题】《红楼梦》堪称一部“人性大全”,它全方位展示了人性的全部复杂性。 答案:对 2.【判断题】宝、黛是用自己的生命作抵押,以换取个体人性的完整与纯洁。他们的变是沿着个性的自由与解放的方向,愈变愈痴顽,愈变愈坚执。 答案:对 3.【判断题】“食色,性也。”这句话出自《礼记·礼运》。 答案:错 4.【单选题】“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是以下哪句典故的由来?

从《红楼梦》看人生的三种悲剧

王国维先生在《评论》中引用叔本华的悲剧说,把《红楼梦》划为第三种悲剧:“由叔本华之说,悲剧之中又有三种之别: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第二种由于盲目的运命者。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此种悲剧,其感人贤于前二者远甚。何则?彼示人生最大之不幸非例外之事,而人生之所固有故也。若前二种之悲剧,吾人对蛇蝎之人物与盲目之命运,未尝不悚然战然憟然,以其罕见之故,犹幸吾生之可以免,而不必求息肩之地也。但在第三种,则见此非常之势力足以破坏人生之福祉者,无时而不可坠于吾前。且此等惨酷之行,不但时时可受诸己,而或可以加诸人,躬丁其酷,而无不平之可鸣,此可谓天下之至惨也。若《红楼梦》,则正第三种之悲剧也。”然而我却以为《红楼梦》中的人物,实则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悲剧,有些人的命运是一种悲剧造成的,有些人却是两种或三种悲剧的叠加。而且我也对悲剧有我自己的分法。 我以为悲剧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无常的命运中流转遭遇,随波逐流,随势浮沉,得意时,失意处,一切都随命运的因缘际会而转移,悲喜苦乐都随着外事外物外人而改变。第二种就是由于自身的性格气质造成的,看似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秉性,就可以时运流转得心应手,然而却不清楚这种性格和气质的因子是深入骨髓的,是构成了其之所以成为自己的根本,是绝对无法调整更改的。第三种悲剧就是人类自身的悲剧,人本身就是宇宙间最孤独最可怜的生物,人和人本质上也是隔绝的无法相通的,人从来都无法决定自己的生死和所处的时地,人永远无法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人类都永远逃脱不了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好景难久的规律。 说了这么多,无法想打破很多人形成的固定思维,让他们认识到大部分人是谈不上什么性格的,没有坚定的行为原则,没有固定的处事方式,没有一定的个人底线,不过是随着岁月和际遇的推手不断变化的流体,更谈不上遭遇什么性格的悲剧。《红楼梦》里性格悲剧最明显的就是晴雯和鸳鸯了,但是如果她收敛一下也算不得晴雯了,如果她屈服一下也算不得是鸳鸯了。性格的悲剧就是在别人看来,你只要稍微变退一步就豁然开朗海阔天空了,看似命运就掌控在自己手中,最后造成的悲剧也完全是咎由自取,然而他们根本就无法了解,就是这一点变不得,就是这一步退不得。很多先圣前贤志士仁人的悲剧都有这种性质,性格,是他们坚持人之所以为人,自己之所以成为自己的底线。 第三种悲剧其实是人类本身的悲剧,只要是个人都逃不掉的,但只有极少数人能感受到。出生了,做人了,这本身就是个劫数。从来都见人哭着出世,却不见人笑着离开。首先是我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时代和地方,这种悲剧也只能用“无可奈何”四个字可以解说,比如汉武帝感叹李广的“生不逢时”,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比如阮籍登上广武山楚汉争霸旧址,慨然而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比如陈子昂幽州台放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比如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时的“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比如宝玉初会秦钟时恨自己为什么要生在公府侯门之家。其次就是人身处宇宙间的那种孤独,极力想靠近,然而最终却无法沟通,每个人都是一颗孤独的行星,人和人根本上是隔绝的,冰心在《春水》中说“人类呵!相爱罢,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鲁迅先生在《而已集》中写道“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从宝黛的爱情中我们看到,就算两个人是相爱的知己,然而真到心灵相通彼此懂得的地步有多难,即使是两人都站在对方的角度着想,仍是有不断的误解矛盾和隔膜,仍是有顾影自怜无人解惜的时候。人类依赖于亲情爱情友情,本来就是想打破这种天生的人与人之间的隔绝与孤独,然而最后却徒劳地发现,人与人之间越接近,越能体会到那种绝望的无可消解的孤独。

看透人性,直指人心的人生格言

看透人性,直指人心的人生格言 1、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翻译】山溪里的水随着季节常涨常退,不明事理的小人反复无常、变化不定。 【感悟】这句话比喻反复无常的小人之心,说明品质不好的人表里不一,容易变化,不可与这种人深交。 2、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翻译】人穷了住在闹市也没人愿意去,人富了住得再偏远也会有人去登门。 【感悟】孔方兄不知打碎多少温情脉脉,世态人情莫不如此,只愿人心多一点真情,少一点计较。 3、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翻译】什么人背后不被人说,又有谁在别人面前不去议论人呢?

【感悟】人前人后,说长道短,传人不善,于己何益?天道好还,丝毫不爽! 4、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翻译】世间树有直的,而人却没有直的。 【感悟】人无完人,金无赤足。何必吹毛求疵,不如难得糊涂!5、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翻译】四处传播是非的人,便是挑拨是非的人。 【感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是是非非,哪管许多。跳出是非局,且做逍遥派。 6、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翻译】酒要与了解自己的人去喝,诗要向懂得的人去说。 【感悟】对牛弹琴,枉费心力。酒逢知己,千杯不醉。 7、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翻译】认识的人很多,可彼此知心的没有几个。 【感悟】知音实难!朋友不在多,知心就好。

8、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翻译】人和人的交往不要太深,免得到老产生怨恨之心。 【感悟】矛盾往往容易发生在最亲密的人之间。 9、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翻译】当有茶有酒招待大家的时候,和你称兄道弟的人很多;而遇到急事或有难时,这些称兄道弟的人都消失不见了,找不到了。【感悟】当富裕的时候,好吃好玩的朋友很多;而这些朋友都靠不住,有麻烦事的时候,都不见了,特别是你受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一个都不会出现来帮你。

名著导读《红楼梦》

红楼梦 【阅读目标】 1、了解《红楼梦》的巨大影响及其基本思想内容。 2、初步领悟《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3、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及其腐朽性 【阅读指导】 一、走近作者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 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 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 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 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 宠信。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顒、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经历了生活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 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敦敏《题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磊时。”可见他画石头时寄托了胸中郁积着的不平之气。曹雪芹的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小说的创作。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乾隆年间曹雪芹所写的长篇小说。今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后四十回一般认为系高鹗所续。

红楼梦职场人生

红楼梦职场人生 《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俨然是一出职场大戏。下面是由分享的红楼梦职场人生,希望对你有用。 刘姥姥:求生存底线低,生存能力超强。 “穷”无罪!“穷”只是不“富”却未必不“贵”。 刘姥姥展现出来最重要的其实是她没有降低自己的人格,虽然我是庄户人,你是享福人,但是,我们在人这个角度来说,都是平等的。尤其在贾家后来败落时,刘姥姥面对那扇已经破落的朱门,她表现出来的却依然是坦荡和微笑。 总结:职场求职-自我推销4大法则 1、争取面对面的机会; 2、交谈时以对方为主; 3、不卑不亢留底线; 4、推销出自己的特色。 红楼梦职场人生之“晴雯”困兽犹斗有勇无谋叹晴雯:风流灵巧遭人怨 晴雯同林妹妹一样是水晶心肝的人,但她毕竟没有林妹妹的地位做保护伞,也比林妹妹的反抗更直接醒目,因而她的悲剧命运就不可避免的了。 失败理由:缺少危机意识容易被人陷害利用。锋芒毕露、目中无

人。 总结:职场准确定位法则: 1、对上不张扬; 2、对下慈为本; 3、对己不纵容。 红楼梦职场人生之“香菱”笑对职场好心态 调整心态的方法: 主动调整:不记得;被动调整:宣泄。 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常念一二。香菱的好心态是成功的一半。但香菱的凡事傻笑同样也给自己带来了一些困境…… 红楼梦职场人生之平儿左右逢源平儿的生存环境:作为大管家王熙凤的助手,上有各屋的太太小姐,下有数不清的丫鬟婆子,稍有疏忽便很容易得罪人。 平儿“和稀泥”:大事化小,小事化小。平儿的这种和稀泥,非常有价值:一是有效地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内耗,另外,增加了合作的效益。实际上,平儿在人际关系上,是“太极高手”。 平儿能够处理好和凤姐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但她还有一个更难处理的关系,就是平儿是凤姐家庭生活中不折不扣的最大情敌。在平儿、凤姐、贾琏这三人转的关系里,平儿所面临的环境就更复杂了。 她跟凤姐要处理关系,就变成了三重关系了, 第一,工作关系,就是她是下级,

人性与现实生活

人性与现实生活 摘要:孟子提出性本善论,西方的y理论与之相一致;荀子提出了性本恶论,西方则有x理论与之相对应;告子提出性本无善无恶论,西方的z理论又与之相似。人本自私是客观规律,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原动力。自私有三个主要的表现形式,即任性、懒惰、嫉妒。自私应该适度,社会才会和谐。 关键词:人性;人本自私;体现 人性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几千年以前就有人开始思考人性这个问题。可是,迄今人类于该问题仍然是见仁见智。不管你身处何方身居何位,如果你懂人性就等于解了对方一大半,对于自己做好本职工作至关重要。 1 什么是人性 心+生=性。性由心生。人性就是人的本性,人的本质属性。人性就是人的内心深处那种东西,人性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人的本性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其本质极难改变。常言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性”为什么难移?就是因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内心深处,是渗入骨髓的。 2 人性善论 《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1]p1。这是性善论的观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断言人性本善的是战国中期的孟子。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几种“心”,即所谓的“仁义礼

智”[2]p197-198,都是人性善的表现。 西方现代管理科学中,行为学派提出了关于人性的一种假设,即“y理论”。“y理论”跟中国先哲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很相似,认为人都是有良心和自觉性的,只要条件合适,员工一般会卖力工作。要求员工做好工作,不能仅靠苛刻的管理制度和惩罚措施。如果企业能够采取正确的激励措施,那么,员工就会发挥自己的潜能,不仅能够自觉地完成工作任务,而且还能设法创新。持这种信念的管理者往往采用松散诱导的管理方式,实行目标管理。近几十年,“y理论”因越来越受到管理者重视而大行其道。 3人性恶论 荀子是中国第一个断言人性本恶的思想家。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在阐述道理后,他进一步指出:“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而制定并推行种种礼仪、法度,“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3]p130。 在18世纪末-19世纪末的整整一个世纪中,西方的x理论在管理学界占统治地位,其核心观点认为人是“经济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麦格雷戈提出以明确的“经济人”人性假设为理论依据的管理理论——“x理论”。x理论以下面四种假设为基础:①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只要机会就会逃避工作。②由于员工不喜欢工作,因此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③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④大多数员工喜欢安逸,没有雄心壮志。

人生感悟故事:看透人性的三件事儿

人生感悟故事:看透人性的三件事儿 事件一 一次我去一个朋友家做客。她家雇佣了一个保姆,有些年迈了,行动不很便利。 我坐在客厅里喝茶,她笑意盈盈忙前忙后,端庄秀美的身影穿梭厨房与客厅间。这是我第一次到她家里做客,也是我第一次脱离了社交场合地见她。 她陪我聊天时,不停地指挥那个老保姆干这干那,老保姆亦忙前忙后,一脸谄媚和惶恐。 临别时,战事却突然爆发——我见到了另外一种场面和另外一种刺耳的声音——只见我的朋友端坐在餐台前正凛声斥责那个老保姆。只因为她的玻璃餐台的台面上被水果弄湿,老保姆没有按她说的用牙膏去擦洗。 【启示】:有人总结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十八个字,即:谢谢,您好,对不起,麻烦您,再见,我错了,请,我们。其中居首位的就是“谢谢”二字,英文中也有一个词使用率最高,人们几乎每天词不离口,那就是“THANKYOU”。有时,一千句、一万句的感谢之情,都凝聚在“谢谢”这两个字上了,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也许是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7天过去了,念珠依然不知去向。老住持又说:“只要

承认了,念珠就归谁。”但又过去了7天,还是没人承认。 后来我陪着母亲出去置办年货,在超市遇到母亲的同事,我妈和我开始都是满脸堆笑地打招呼,可是后来同事叔叔随口问了一句:“去年见你儿子走的时候是这身衣服,怎么回来还是这身衣服,换都没换啊?” 我终于见到了她的另一种表情,那表情好陌生好可怕。她正眼都不瞧一下那保姆,只把目光平视,看都不看面前怯懦着的那个大气都不敢出的人。她一字一顿地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还要我再告诉你吗?桌子没擦干净,再用牙膏擦三遍!擦到能照出你的影子为止! 老保姆战战兢兢从卫生间拿出一筒牙膏,却不小心刮倒了水盆,于是,水漫地面,老保姆脚下一滑,扑通摔倒。半天没爬起来。而她,却连眼皮都没动一下。一转脸,立即堆满了笑意对我。 后来,他们决定推选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让他给大家分粥。开始就有人挖空心思地去讨好、贿赂分粥的人,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我的心一瞬间却,冷到极致——天那,她竟会变脸! 我再也没见过她,也没再接过她打来的电话。我的内心里,已经不拿她当做朋友了。也许到现在她都不知道我为什么突然间地疏远了她。 我无意鄙薄别人的人格和处事方式,但我知道人性的低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特殊的《红楼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红楼梦》文本描述的事情发生在()。 A. 宋朝 B. 明朝 C. 唐朝 D. 清朝 2 【判断题】(10分) 《红楼梦》这部书指的就是《红楼梦》文本。 A. 对 B. 错 3 【多选题】(10分) 《红楼梦》文本形式荒唐体现在()方面。 A.

人名 B. 题目 C. 书名 D. 地名 4 【单选题】(10分) 《红楼梦》文本描述的是()。 A. 立储 B. 婚姻 C. 哲学 D. 爱情 5 【单选题】(10分) 《红楼梦》的作者在文本中交代的故事发生地在()。 A. 大荒山无稽崖

B. 其余选项均不对 C. 金陵 D. 姑苏阊门 第二章测试 1 【多选题】(10分) 《红楼梦》文本第一回中描写“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有()。 A. 《红楼梦》不是小说 B. 《红楼梦》不是历来野史 C. 《红楼梦》的作者是如实记录历史上发生的事件 D. 《红楼梦》是正史 2 【判断题】(10分) 《红楼梦》原稿指的不是作者的手稿,而是历史资料。

A. 错 B. 对 3 【单选题】(10分) 《红楼梦》文本中描写贾瑞照“风月宝鉴”背面看到的是()。 A. 骷髅 B. 薛宝钗 C. 林黛玉 D. 王熙凤 4 【单选题】(10分) 认为《红楼梦》是背面描写的红学家是()。 A. 胡适 B. 周汝昌 C.

王国维 D. 蔡元培 5 【单选题】(10分) 《红楼梦》文本第二十六回“唐寅”被薛蟠读成“庚黄”,目的是告诉读者可以()。 A. 读白字 B. 猜灯谜 C. 同音字互换 D. 谐音字互换 第三章测试 1 【多选题】(10分) 《红楼梦》文本中描写的下列人物表演康熙的嫡皇子胤礽的有()。 A. 贾元春 B. 贾迎春

红楼梦

好书推荐 红楼梦中?梦中红楼 ——馆藏《红楼梦》专题文献介绍 (信息资源部) 《红楼梦》写成于清朝乾隆帝中期,《红楼梦》书内提及的书名还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清乾隆帝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 自“红楼”一出,便渐成一股“千红一窟,万人逐梦”的风潮。《红楼梦》,也成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一代代的人,都在“奈何天,寂寥时,”一次次地讲述着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图书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刘心武著?——团结出版社 索书号:I207.411/146 馆藏地点:总馆文学文献库、中山分馆、杏林分馆、灌口分馆 内容包括妙玉、王熙凤等在第一部中未曾深入探讨的金陵诸钗的命运之谜、贾宝玉的人格之谜等。 红楼梦魇/张爱玲著?——哈尔滨出版社 索书号:I207.411/144(2) 馆藏地点:总馆文学文献库 本卷是张爱玲晚年潜心研究的文学研究集。涉及人物、文字、创作手法、年份等诸多方面。一方面显示了作者对“红学”的造诣,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古文底的功夫。 红楼梦的物质与非物质/詹丹著?——重庆出版社 索书号:I207.411/190 馆藏地点:总馆文学文献库 本书从对日常生活的物质感觉开始,渐渐走向情感、思想、心灵,从具体到抽象,从物到人,从人再到想象,论述了《红楼梦》的物质与非物质。

红楼梦的人生智慧/周锡山著?——海潮出版社 索书号:I207.411/170 馆藏地点:总馆文学文献库 具体分析《红楼梦》中的细小的人生智慧,其中不少智慧具有反向的意义,书中引用了一些前人及当代学者的精彩观点。 红楼梦中人:红楼小百科/周岭主编?——作家出版社 索书号:I207.411/215 馆藏地点:总馆文学文献库 本书主要是对《红楼梦》的原作者曹雪芹、其成书与流传过程、各种版本、主要内容和人物、《红楼梦》的改编作品、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等《红楼梦》基本常识予以较为实用而又重点突出的介绍;同时精选了26个可作为小品表演参考的故事片断,并配有相应的影响参考资料节选;还精选了40余首《红楼梦》诗词,每首均有翔实的注释;该书还选载了著名影剧服装设计师史廷芹设计的部分人物服饰手稿。 贾宝玉日记/叶青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索书号:I247.59/39 馆藏地点:总馆文学文献库 这是一本超级无厘头的小说。它的搞笑程度比之前流行的《悟空传》以及《沙僧日记》等书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本书究竟有多么好看,多么搞笑?只有看了才知道。也许有人要开始嘀咕了:好看你就说呀,你不说我们怎么知道…… 图解红楼梦建筑意象/黄云皓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索书号:I207.411/214 本书从建筑学的角度,从规划、建筑、室内、景观四方面出发,全面展现《红楼梦》为我们描绘的瑰丽典雅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世界。 周思源看红楼/周思源著?——中华书局 索书号:I207.411/182 馆藏地点:总馆文学文献库 本书以解说人物为重点,在红楼人物中,又着重突出了对小人物的介绍和分析。以作家

人格与人性的至理名言

1. 别说你最爱的是谁,人生还很长,谁也无法预知明天。也许你的真爱还在下一秒等着你 2. 说分手的时候不要吵闹。毕竟两个在在一起那么(格言吧)久,分了他也会难过。只是他比较明智,不想束缚你的或他的明天。好聚好散,以后,还是朋友。大家都有自己的无奈 3. 人生会遇见四种人:自己,你最爱得人,最爱你得人,和你共度一生得人,遇见同一个人,注意了,真得要好好珍惜,你可是相当幸运儿 4. 同上,否则,请你不要伤心,难过,你所遇见得都是过客而已,世界这么大,谁又遇见了你,而你又遇见了谁呢 5. 明知道海不会枯、石不会烂、地不会老、天不会荒;就算会,也活不到那时候。许下诺言的时候千万注意,不要许下可以实现的诺言,最好是承诺做不到的事,反正做不到的,随便说说也不要紧 6. 请记住:“不可能实现的诺言最动人” ,在爱情里,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讲的人不相信,听的人也不相信 7. 当我们得爱情遇到父母阻挠得时候,应该放下热度,接受冷度得想一想,父母是爱我们得,父母只有一个,而朋友却很多 8. 同上,更不应该有放弃父母,然后私奔,这样得想法真得太幼稚,同志们要记得一句话:母爱,父爱,最伟大,他们永远是最爱我们的,万岁! 9. 坚持就是胜利 10. 如果你不是急着生孩子,人格比肉体欢愉更重要,不要轻易与人上床(格言吧) 11. 不要搭理那些喜欢骂人或喜欢对陌生人抱人成见的人,他们没素质,不配与你交流(格言吧) 12. 自我膨胀只是一时开心的工具,心里要知道自己的老底及创伤(格言吧) 13. 夸你的话笑笑就好,不是有阴谋就是有所求,要清楚地知道人性是丑陋的,他们不可能强忍着妒忌而夸你,千万不能当真 14. 如果你的业余时间太多,可以尝试着写小说,然后拿去给朋友看,他们要是不看的话你就给他钱(格言吧) 15. 多学点东西,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自己还很年轻,哪怕是40岁以上,装也要装作年轻(格言吧) 16. 如果你是男人,而且事业没有起色,请不要谈恋爱更不要结婚,现实些,去先努力奋斗吧。(格言吧) 17. 准备结婚的朋友们要注意了,同样睡在你枕头(格言吧)边的另一个人结过婚之后,他/她不再是路人,而是你的亲人,你首先要考虑的不是爱与不爱,而是能不能容忍 18. 信用卡的负债要及时还上,因为会直接影响到你今后的贷款、按竭 19. 要有理想,哪怕只是想学会做,西红柿炒鸡蛋 20. 结婚前没必要爱得死去活来,如果有一天她/他跟人走了,你人财两空 21. 当爱情不在得时候,请你对它说声祝福,不要去恨它,因为曾经都爱过,错过了是两个人得责任,只是有缘无份罢了 22. 别把哀伤挂在嘴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活着不是为了怀念昨天,而是要等待希望,让大家都看到你的坚强。 23. 结余你的爱情血本,不要见人就爱 24. 工作辛苦点没关系,累死总比饿死好,至少无愧于心 25. 储备资金与精力,父母年岁已高,要保证他们的善终

两个红楼梦里的小故事,悟出人生大智慧

两个红楼梦里的小故事,悟出人生大智慧 最近,有一个词非常流行,叫“暖男”。“暖男”的标志性特点之一,就最近,有一个词非常流行,叫“暖男”。“暖男”的标志性特点之一,就是能很好地理解和体恤别人的情感,给人阳光般的灿烂温暖。人们推崇“暖男”,不是没有原因的。春节期间和企业家朋友们聊起团队建设的话题。团队中的人,形形色色,各有各的脾气,各有各的秉性,如何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如何避免沟通中无谓的纷争、减少团队内耗?最核心的一个词就是“暖”,如果再扩展开来,就是换位思考,理解和体恤别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这个“暖”字太重要了,今天,我想结合《红楼梦》中的两个镜头,详细谈一谈。镜头一:袭人送茶送出一团和气有一次,大观园中人饮酒聚会,宝玉的贴身侍女袭人见宝玉半天没喝茶,担心宝玉口渴,去给宝玉送茶。因为当时宝玉和黛玉在一起,她就用托盘端了两杯茶过去。谁想,走到宝玉跟前时,黛玉已经去和宝钗说话了。两位千金小姐,袭人手里只有一杯茶,先给谁?各位看官,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别小看了这件小事,这里面可有大智慧!或许有朋友会想,先给谁不行啊,一杯茶而已,有什么可争的。但是,别忘了,这里有一个林黛玉。林黛玉性格不同别人,别人不当事的事,在她那里都有可能是天大的事,有例为证,我们暂时按下这件事不说,切换到

另外一个镜头。镜头二:周瑞家的送花送出一腔怨气有一次,周瑞家的奉薛姨妈之命送宫花,十二枝花,薛姨妈明确交代,贾家的三位小姐每人两枝,黛玉两枝,剩下的四枝给凤姐。周瑞家的把其他人的都送完了,最后来给黛玉送花。黛玉正眼看都不看,问是单给她一个人的,还是所有人都有。周瑞家的说:“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呀。”黛玉这话太呛人了!但是,一味责怪黛玉心眼儿小、小题大做似乎也不妥。因为,黛玉有一块心病,她不是贾家的人,不是正经主子,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寄人篱下,生怕别人轻视她。周瑞家的硬往黛玉的肺管子上杵,把两枝剩花给黛玉,这不是找不痛快吗?!可话又说回来,周瑞家的是故意的吗?也不是。书里交代的很清楚,她从薛姨妈那里拿了宫花,离谁近就先给谁了,因为黛玉和贾母住,离得最远,所以,最后送到黛玉那里。她顺路是基于自己的考虑,图自己的方便,却没有考虑到黛玉的忌讳,才导致黛玉像刺猬一样拿话噎她。黛玉抢白她之后,书里写道,她一声儿也不敢言语。我们可以想象那是多么尴尬的场景吧。如果她有“暖”别人之心,站在黛玉的角度思考下问题,还会有这样的不愉快吗?我们再来对比着看袭人,回到第一个镜头——镜头一:袭人送茶送出一团和气袭人端着一杯茶,对黛玉和宝钗两个人说:“哪位渴了哪位先接了,我再倒去。”这句话里可是满满的智慧和温暖,

人性的15个真相人生哲理

人性的15个真相人生哲理 1 人可以防御他人的攻击,但对他人的赞美毫无抵抗力。——弗洛伊德 如果果有人问你,你爱听真话吗? 也许你会说,那不爱听真话,还爱听假话吗?话是这样说,也是这个理。可是当真有人说你的错处的时候,你的心又难免不舒服了。 这就是人性。只有勇于接受批评,责备,正视自己弱点的人,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收获心灵的自由,取得智慧的人生。 2 理解自身的阴暗,是对付他人阴暗一面的最好方法。——荣格 我们常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其实这句话并不是那么准确的。你所曾经思考过的恶,对方一定也思考过。 只不过道德的人会将自己控制住,并不断的反省,而没有道德的人就会付之于行动。 有的时候,想要对付别人的恶,就得从了解自己内心的恶开始。

3 一个能够真正喜爱他人的人,自然会毫不怀疑地相信,他人也会喜爱自己。——卡伦·霍妮 爱是相互的,温暖当然也是。 努力去做一个温暖的人,用真心对世界微笑、传播暖意,世界也终会回以我们灿烂的笑容! 4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于丹 人都有面子思想,有时候炫耀得很厉害的,可能就是内心缺少什么的证明,越是掩盖的,往往就是自卑的象征。 5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叔本华 我们对别人的在意就像是牢笼一样,紧紧的把自己束缚住。 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说的话,你做的事,才能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6 人性只能被利益,不能被利用。——寂静法师 凡是想利用人性的,都是不懂人心人性的,当你在利用

别人,别人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7 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托尔斯泰 单纯、善良以及真实犹如一粒粒种子,播种于每个人的心里,只要细心呵护,它们就会破土发芽,开出名为“坚强”、“勇敢”、“积极”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花朵。 而“伟大”就是其中最美丽的一朵。 8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生而为人,我们就带着与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父母亲人、好友同事。丢了这些关系,就再也没人能证明,这个世界与“我”有关。 9 生命就是关系,关系就是生命;要想改善生命,只需改善关系。——寂静法师 生命就是关系。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法离开关系而独立存在。只有处理好生命中的各种关系,才能活出我们完整的生命。 内在成长的路无非就是两条,一条是内修与静心,另一条就是通过关系。在关系中成长、蜕变,以此获得更好的人生。

智慧树《红楼梦》心得

以前自己读《红楼梦》的时候,只是简单地看一遍文字,了解书中的情节和人物的情感。一开始《红楼梦》吸引我的地方只是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还有贾家、薛家、王家、史家的繁荣心衰,以及四大家族的没落预示着清王朝的没落。但终究这些是大家都知道的,容易读出来的,而文里字间作者真正想反映出来的东西却鲜少有人自己读出来。选择智慧树《红楼梦》课程是一个正确的决定,里面郑连聪老师讲得非常好,非常细致,很多东西是我自己在读这本书没有读出来的,看了这门课程之后,我就更加觉得《红楼梦》这本书是用来品的,而不是用来读的。郑老师还指导我们用更细致更多的角度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古代的三纲五常,历史知识来解析《红楼梦》以及相关的电视剧。《红楼梦》是一本了不起的国学精髓,在往后的时间,我会慢慢咀嚼它,体味作者流露在书中的情感。 《红楼梦》之香菱学诗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中对香菱的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这一句暗指“香菱”的名字,她还曾名为英莲。“平生遭际实堪伤”这一句说的是她的悲惨际遇,从小就失散了家人,又两易其主,遇上了一个土霸王薜蟠,其中种种遭遇令人扼腕叹惜不已。 “自从两地生孤木”这一句中的“两地生孤木”暗带一个“桂”字,意指“夏金桂”,自从夏金桂嫁给薜蟠,香菱就整天无宁日,过得生活苦不堪言,度日如年,终于被折磨致死。红楼梦中每个女性的一生都是悲惨的,香菱尤是。在读到香菱学诗的章节时,我对香菱这个人物不仅仅是怜悯、心疼,更多的是敬意。

香菱学诗分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 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泊成篇.最大的问题是,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诗中所用"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所以黛玉说"被他缚住了",即不能从前人的套子中跳出来. 她的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了,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但"玉盘""玉栏"等。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而且全诗在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香菱的第三首诗: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这首诗是成功的.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尤其是颔联,对仗工稳,言浅意深,堪称精 妙.它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这样,诗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了.香菱的成功,一方面说明了她自己的聪明与优雅素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小说四十九回写众人看了她第三首诗所说的"无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红楼梦》中有许多诗词,这是今天读者的阅读难点之一.许多人草草看过,以为作者无所用心,这是可惜的.书中诗词,往往是与故事情节融为一体的,每个人的诗作都有自己的特点,表现了不同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有些诗作,还点明了人物的处境与命运归宿.如上引香菱诗第三首中的"精华欲掩料应难",实际就是在说香菱目前的情况.因此,仔细品味书中诗词,也是欣赏《红楼梦》的乐趣之一. 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还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他特别强调诗要有新意,要寄情寓兴,不能以词害意,这是一种通脱明达的认识.从课文中,读者还可以了解到作者比较欣赏唐人诗作,如王维,杜甫,李白等都是曹雪芹心仪的优秀诗人. 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这也是合乎小说情理的一笔.宝钗博学多才,诗也写得不错,但她并不看重这个,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且,宝钗生性沉稳,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

人生来就具有的两面性:虚伪和真实

人生来就具有的两面性:虚伪和真实 人性的虚伪也堪称是一种品质,虚伪是人类后天慢慢形成的一种品质,人的身上具备着多重品质,只是虚伪这一品质运用起来比较容易些,什么是虚伪呢?从字义上来分析,就是虚假的含义,就是不真实的表达自己内心态度的行为。 其实人都有两面性,每个人都有虚伪的一面,但只要不过自己的底线,不过头,大概人们还会说你懂事儿,懂礼貌,说你热情好客,这是人们通常比较能够接受的一种虚伪,也可以说是你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这是介乎于礼貌和虚假两者之间的一种虚伪。 有一种人的虚伪,永远让我无法笑对。对着你笑,笑里藏刀;背着你讲,话里带刺。他们无法相信别人,就用语言用暗行去攻击别人,可是却还要用笑脸去欺骗这个被他攻击的人。这样的人,不止虚伪,更可悲又可恶。 有一种人的虚伪,会让我为他们感到悲哀。为了名利,为了所谓的面子,做着自己不喜欢做的事,骗着自己,骗着别人,只为了得到那短暂的荣誉。 风光的时候,对别人的锦上添花竟也感到快乐,殊不知那是别人对他的虚伪。这样的人,虚伪得可怜,但是,有一点却是好的,最起码他们不以攻击别人作为自己虚伪的动机。 有一种人的虚伪,是一种无奈。要在这个社会立足,有时候你不得不学会虚伪。虚伪应对着自己不喜欢的人群。比如:某人登上领奖台时,感谢完了张三李四,再感谢王五和赵六,恨不得把他认识的人全感谢个遍,其实这些人压根儿就没有帮过他什么忙,可是他如果不这样说行吗?不行啊,别人会说他不懂事儿,除非他决定把这次获奖作为终端奖。 他敢说:这奖我早该得了,这是我努力奋斗的结果,恐怕连张艺谋登台也不敢这么牛吧。可是在面对自己的亲人,自己真正的朋友时,他们会真诚以待。 看看这些人有多虚伪,真是要命! 对什么人用什么态度,是这种虚伪的人的原则。还有一种人的虚伪,因保护自己而生出的几许虚伪,面对自己讨厌的人却还不得不用笑容面对。所以我常常在想,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要面对无尽的人际关系,繁索的礼节和社会道德。这一切都约束着、压抑着我们的个性。 当我们真实地出现时,只能在一次次碰壁、一次次头破血流。我们也只好收起真实的自己,去伪造一个适应现实的虚伪的外壳。将自己严严保护起来,学会做人的温良恭谦让,得意时不能放纵地大笑,失落的欲哭无泪时,你还要做出一副无所谓的平静。生活告诉我们,人们讨厌虚伪,却又不得不虚伪。 这一拨更够呛,还不知道谁在算计谁? 虚伪的本质毕竟不是事实,不是人的理性,也不是人的肺腑之言,虚伪关系到了人的品格和人格。这种虚伪往往还会让人们在它的一派风雅的假象下看不透它的叵测之心。故而,这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