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培训体系】粮油检验技术培训教材

精编【培训体系】粮油检验技术培训教材
精编【培训体系】粮油检验技术培训教材

【培训体系】粮油检验技术培

训教材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粮油检验技术培训教材

一、粮油检验的概念

粮油检验是以粮油及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系统的分析检测手段,全面、客观的研究和评定其品质及品质变化的一门学科,是建立在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微生物学及技术、生物化学及技术、食品化学、粮食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且注重实验技术的学科。粮油检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粮食研究和工作中有极重要的意义,可是,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它的发展离不开相关学科及技术的发展,在检验技术上,它依赖于各种分析方法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实际工作中它依据国际、国内的各种法律、法规(产品质量法、计量法、食品卫生法、……)以及各种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它涉及的对象主要是粮食、油料、食用油脂、饲料、以及其它相关产品,包括这些物质的原料、半成品、成品、辅助材料等。粮油检验的意义在于保证党和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贯彻实行,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保护国家、企业、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也为生产、管理、科研

等部门提供必要的分析结果和数据,为科学管理、安全储藏、改进生产工艺、合理利用和开发粮油资源、研究新产品服务。

二、粮油检验的方法

根据粮油检验的内容和任务,主要采用以下几类方法:

1.理化分析方法

2.生物学方法

3.感官评定方法

三、稻谷GB1350-2009标准

2009年3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1350-2009《稻谷》强制性国家标准,用以取代原国家标准局1986年5月6日发布、1987年4月1日实施的GB1350-1986《稻谷》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稻谷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以及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适用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的商品稻谷,但不适用于标准

分类中规定的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粳稻谷、粳糯稻谷以外的特殊品种稻谷。

该标准于2009年7月1日实施。

该标准中的规定:

(1)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质量指标:

(2)粳稻谷、粳糯稻谷质量指标:

(3)食用稻谷按GB2715《粮食卫生标准》、饲料用稻谷按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有关规定执行。

(4)扦样和分样、色泽和气味、类型及互混、杂质及不完善粒、出糙率、黄粒米、水分、整精米率分别按GB5491、GB/T5492、GB /T5493、GB/T5494、GB/T5495、GB/T5496、GB/T5497、GB/T21719执行,谷外糙米按GB /T5494-2008中第6.1.3条拣出糙米粒、称重且计算含量执行。

(5)检验按GB/T5490执行,检验批应为同种类、同产地、同收获年度、同运输单元、同储存单元的稻谷,判定规则为:出糙率应符

合前述俩质量指标表中相应等级的要求,其他指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6)应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名称、类别、等级、产地、收获年度和月份。

(7)包装应清洁、牢固、无破损,缝口严密、结实,不应撒漏,不应带污染或异常气味。

(8)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防雨、防潮、防虫、防鼠、无异味的仓库内,不应和有毒有害物质或水分较高的物质混存。

(9)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运送,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雨淋和被污染。

该标准和旧标准的主要差异:

(1)修改了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粳稻谷、粳糯稻谷等术语和定义。

(2)将整精米率由定等指标改为非定等指标,且对指标值进行了修改。

(3)增加了等外级。

(4)检验规则中增加了判定规则。

(5)增加了有关标签标识的规定。

四、关于执行粮油质量国家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

2010年11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粮发〔2010〕178号联合发布了《关于执行粮油质量国家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用以取代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粮食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1年10月15日发布的《关于执行粮油质量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国粮发〔2001〕146号)文件。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规定是粮油质量控制、依质论价和非标准品粮油的处理依

据。

本规定适用于政策性粮油的收购、储存、销售、调运,其他贸易粮油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本规定所称政策性粮油是指按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规定收购、储存、销售的小麦、稻谷、玉米、大豆、杂粮等原粮及食用植物油料。

本规定所称粮油质量国家标准是指用于规范粮油质量要求的国家标准。

2.一般原则

2.1粮油购销按标准中的等级指标确定等级,以其余指标作为增扣量的依据。

2.2收购和销售的粮油不符合粮油质量国家标准的应当整理达到标准,整理后仍未达到标准的,可采取降等、扣量等办法处理。

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粮油,不得作为食用粮油及饲料用粮油收购和销售。

2.3 政策性粮油购销一般以粮油质量国家标准的中等品为计

价基础,即1-5等的,以3等为中等品;1-3等和1-2等的,以2等为中等品。等外级粮油不列入政策性粮油收购范围。

2.4 粮油安全储藏水分不作为水分增扣量的依据。

2.5 国家对粮油收购另有规定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6粮油质量检验应依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检验仪器,须经县级之上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未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粮油专用检验仪器设备,使用单位应当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计量检定机构检定。

3.粮油收购

3.1 所有粮油收购网点,应在显著位置公示粮油收购质量标准、收购价格和作价规定,摆放粮油等级标准参考样品,配备符合规定的检验仪器和设备。粮油验质人员应取得粮油检验员职业资格,持证上岗。售粮者对粮油检验验质结果有异议时,粮油收购站点必须使用符合规定的检验仪器进行复验。

3.2 粮油收购中,按以下规定进行增扣量:

3.2.1 水分含量:实际水分含量低于标准规定的粮油,以标准

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低0.5个百分点增量0.75%,但低于标准规定指标2.5个百分点及之上时,不再增量。实际水分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粮油,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0.5个百分点扣量1.00%;低或高不足0.5个百分点的,不计增扣量。

3.2.2 杂质含量:实际杂质含量低于标准规定的粮油,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低0.5个百分点增量0.75%。实际杂质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粮油,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0.5个百分点扣量1.5%;低于或高于不足0.5个百分点的,不计增量。

矿物质含量指标超过标准规定的,加扣量0.75%(荞麦除外),低于标准规定的,不增量。荞麦中矿物质指标每低或高于标准0.1个百分点,增扣量0.5%,低或高不足0.1个百分点的,不计增扣量。

大豆中的秣食豆按杂质归属。

无使用价值的霉变粒按杂质归属。

3.2.3 不完善粒含量:不完善粒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粮油,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1个百分点,扣量0.5%;高不足

1个百分点的,不扣量;低于标准规定的,不增量。

3.2.3.1 生霉粒含量:玉米、油菜籽生霉粒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1个百分点,加扣量1.0%,高不足1个百分点的,不加扣量;低于标准规定的,不增量。生霉粒含量超过5.0%的,不得收购。

标准中未规定生霉粒限量的,生霉粒按不完善粒归属,不单独扣量。

3.2.4 整精米率:整精米率低于标准规定的粮油,以标准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低1个百分点,扣量0.75%,低不足1个百分点的,不扣量;高于标准规定的,不增量。整精米率低于38%的早籼稻、中晚籼稻和整精米率低于49%的粳稻,不列入政策性粮食收购范围。

3.2.5 谷外糙米含量:谷外糙米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粮油,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2个百分点,扣量1.0%,高不足2个百分点的,不扣量;低于标准规定的,不增量。

3.2.6 黄粒米含量:黄粒米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粮油,以标准

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1个百分点,扣量1.0%,高不足1个百分点的,不扣量;低于标准规定的,不增量。

3.2.7 互混率:互混率高于标准规定的,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扣量,互混率低于标准规定的,不增量。其中:

3.2.7.1 稻谷

a.籼、粳谷(糙米、大米)中混入糯谷(糙米、大米),籼、粳谷(糙米、大米)互混,籼糯、粳糯谷(糙米、大米)互混,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5个百分点,扣量1.0%,高不足5个百分点的,不扣量。

b.糯谷(糙米、大米)中混入籼、粳谷(糙米、大米),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2个百分点,扣量1.0%,高不足2个百分点的,不扣量。

3.2.7.2 荞麦

甜、苦荞麦互混,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1个百分点,扣量1.0%,高不足1个百分点的,不扣量。

3.2.7.3 黍、稷

a.黍(米)中混入稷(米),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2个百分点,扣量1.0%,高不足2个百分点的,不扣量。

b.稷(米)中混入黍(米),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5个百分点,扣量1.0%,高不足5个百分点的,不扣量。

其他粮油的互混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3.2.8 各项定等指标及不完善粒含量、谷外糙米含量、损伤粒率、热损伤粒含量超过粮油质量国家标准等级内质量规定的,以及黄粒米含量超过2.0%、互混(率)超过20%的,不得作为政策性粮油收购。

黄粒米超过标准规定的,不得作为各级储备粮油入库。

3.2.9 对因重大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导致严重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粮油,其收购根据管理权限,分别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执行。

4.粮油调运和销售

4.1 调运、销售和竞价拍卖粮油,销售(出库、调出)方应当出具能够代表粮油真实质量状况的检验方案且随货同行。接收方(购入、调入)须向销售方索取质量检验方案,且对接收的粮油进

行检验验收。双方对粮油质量有争议时,按粮食质量监管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复检。

4.2 调运和销售的粮油按以下规定进行增扣量:

4.2.1 水分含量:实际水分含量低于标准规定的,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低0.5个百分点增量0.75 %,但低于标准规定指标2.5个百分点及之上时,不再增量。实际水分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粮油,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0.5个百分点扣量1.35%;低或高不足0.5个百分点的,不计增扣量。

4.2.2 杂质含量:同3.2.2

4.2.3 不完善粒含量:同3.2.3

大豆的损伤粒率超过8.0%,或热损伤粒率超过3.0%的不得作为各级储备粮移库调出。

4.2.3.1 生霉粒含量:生霉粒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粮油,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1个百分点,加扣量1.0%,高不足1个百分点的,不加扣量;含量超过

5.0%的不得作为各级储备粮移库调出。如接收方发现超过5.0%时,在双方确认的基础上,以5.0%

为基础,每超过1个百分点,加扣量1.5%,超过不足1个百分点者不加扣量。生霉粒低于标准规定的,不增量。

4.2.4 整精米率:同3.2.4

4.2.5 谷外糙米含量:同3.2.5

4.2.6 黄粒米含量(稻谷或大米):以标准中规定的黄粒米指标为基础,含量在1.0%~2.0%之间的,每超过1个百分点,扣量1.0%,超过不足1个百分点的,不扣量。含量超过2.0%的不得作为各级储备粮移库调出。如调入方发现超过2.0%时,在双方确认的基础上,以2.0%为基础,每超过1个百分点,扣量1.5%,超过不足1个百分点的,不扣量;黄粒米低于标准规定的不增量。

4.2.7 互混率:同3.2.7

4.3 禁止调运和销售虫粮。虫粮等级达到《粮油储藏技术规范》(LS/T 1211-2008)规定的一般虫粮等级的粮油,接收方必须对虫粮进行灭虫处理,因灭虫而产生的直接费用和造成的损失,据实核算,由发粮方承担。遇有特殊情况时,收发双方协商解决。

4.4 在每个年度的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调运和销售出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玉米、粳稻水分含量不得超过粮油质量国家标准中的规定或目的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相应粮油品种安全储存水分限量。

5.附则

5.1 本规定由由国家粮食局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解释。

5.2自本规定执行之日起,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粮食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10月15日发布的《关于执行粮油质量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国粮发〔2001〕146号)同时废止。

五、感官检验

(一)感官检验的概念和意义

感官检验指利用人体各种感觉器官(眼、耳、嘴、鼻、手)接触粮油而产生感觉,根据客观反应,以标准为依据结合实践经验,直接判断粮油品质好坏的一种方法。因为物质随其品质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人体的感觉器官如耳、目、口、鼻、手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且给人留下各种不同的印象。感官检验就是凭借这种印象和实践经验

来判断物质质量的。它是粮食工作者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具有方法简单快速、效率高等特点,在不具备物理检验和化学检验的条件下,感官检验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检验方法。感官检验通常用来鉴定粮食的种类、品种及其色泽、气味和滋味等,有时也用来估测其它检验项目的百分率。特别是在收购、销售、储存中,使用十分普遍。

感官检验来源于粮油品质的周密调查和综合分析及大量的实践,实践是取得粮油感官检验经验的根本途径。只有经常地反复把感官检验结果同理化仪器检验结果相对照,不断地纠正感官检验的误差,才能使鉴定结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且从中总结经验,使感官检验结果避免主观局限性,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不同品质的粮油具有不同的特征,人的感觉也会引起不同的反应。

人们在挑选人和物时,都会用感觉器官,包括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甚至听觉去判断人和物的质量,根据感觉判断的结果去做出选择。因此,感官评定法仍然是目前国际上最通用的方法。粮食的色泽等外观特性能够利用人的视觉系统进行检测分级,此种方法在水果、蔬菜

和畜禽肉上都有应用。如肉色是通过人眼将肉样和标准比色板颜色相比较,将其界定为和之相称的比色板的颜色等级。风味通常也是由品尝小组进行品尝试验来确定,不同品尝人员对风味的敏感程度不同,个人喜好也不同,因而评定结果也会有所不同。人体感官评定方法简单、直接,能够真实反映人们的需求特点,但缺点是评定结果难免带有主观片面性,是对质量的一种模糊评定,不能准确量化。

可是,感官检验具有简便、快速、无需特殊设备仪器或者仅需要简单的检测工具。在粮食收购入库和对粮食进行一般品质鉴定时,有其实用价值,尤其对粮油的外观品质如色泽、气味和滋味的鉴定,更是十分简便。

由于每个验质员感觉器官的敏锐程度和实践经验的不同,再加上地区、品种、年成等的差异,对检验的结果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局限性。因此,初学者应对粮油感官检验方法经常反复地练习,然后和仪器测定结果相对照进行估测,使感官检验的结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且从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二)感官检验的基本方法

感官检验方法,按照人体的感觉器官不同,可分为视觉鉴定法、听觉鉴定法、嗅觉鉴定法、味觉鉴定法、触觉鉴定法、齿觉鉴定法。上述各种方法必须互相结合,协调运用,综合判断,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具体方法分述如下:

1、视觉鉴定法

利用眼睛鉴定粮油品质的一种方法。

视觉鉴定法的鉴定内容:主要鉴定粮油的品种、粒形、色泽、饱满程度、杂质含量、不完善粒、容量、千粒重、出糙率、含油量、加工精度等项目。

视觉鉴定时,采取点面结合、上下结合,既要有重点,又要全面。

具体做法:先将视线集中在一点仔细观察,然后进行全面观察且和一点相比较,以确定粮油品质优劣。

实例:①杂质:如见杂质时,首先估量被检样品数量多少观察含杂情况,然后使用手或样品盘成斜面,慢慢抖动,待粮粒流完后,再观察手或样品盘中留有杂质多少。

②水分:如用眼判断粮油水分大小时,可观察粮油籽粒表面状况

及籽粒表面光泽强弱。

在应用视觉鉴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鉴定粮油色泽时,应注意光线强弱对色泽的影响,避免在日出前、日落后和微弱的灯光下进行。

②在室内外鉴定时,应避开日光直射(因光线太强,会失去原有品质的色泽),在散射光下进行。

③在视觉鉴定时,应全面、仔细地观察,且注意品种不一、干湿不匀、上好下次、掺杂掺伪等情况。

④如因观察时间过长,视觉疲劳,可闭眼稍作休息,解除疲劳后再进行检验。

2、听觉鉴定法

利用耳听粮食和油料在翻动时或齿碎时发出的声响来判断粮食、油料水分的大小和品质好次的一种方法。

在鉴定时,将粮食、油料籽粒在手中紧握或碾压和粮粒自由落下时所发出声音的响亮程度,来判断粮食、油料的干湿程度。如粮粒从高处向低处流落时发出的声音响亮爽脆,则水分较低;反之,声音微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流程.doc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为保护检验科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防止病原体通过实验室向外环境扩散,避免实验室感染,制定本制度。 1、检验科及实验室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 鞋、戴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无菌操作,静脉采血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 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 用时间不得超过24 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不得随意丢弃,放入医疗废物 专用袋。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6、报告单以打印单发放。 7、检验科及实验室应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医务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 洗手。操作场所配备速干手消毒液,安装洗眼装置。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 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 级报告。 9、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6 、储血设备应专用于血液及血液成分,每周清洁消毒 1 次,每月对冰箱内 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和霉菌。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培养皿细菌生长菌落< 200CFU/m3 且无霉菌生长。 7、严格无菌操作,采血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并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工作中应做好个人防护。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8 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 理。

汽车维修工培训计划

《汽车维修工(四级)》培训计划 一、编制说明 本培训计划依据《汽车维修工》职业标准,适用汽车维修工(四级)职业技能培训。 各学校根据本培训计划及学校实际情况编写具体实施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表。推荐教材仅供参考,各培训机构可根据培训实际情况选择。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级别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培训对象能够识读零件装配图、绘制简单零件图;能对传统发动机、底盘和汽车电器(电子点火系、电源系和启动系)进行故障诊断与检修;能对车辆进行二级维护。 三、培训建议课时 本职业等级的建议培训课时:350课时。各培训机构可以在不低于建议课时的前提下,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做适当的调整。 四、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 模块1 机械制图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根据图纸要求绘制简单零件图 (2)识读零件装配图 2、培训主要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零件图绘制知识 1.2零件装配图知识 (2)技能实训内容 2.1根据实物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2.2根据实物读懂零件的装配图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部分培训内容可利用实物教

学工具,通过讲授、辅导练习教学方法,达到绘制简单的零件图、读懂零件的装配图教学目的。 (2)技能实训:本模块建议可开展根据实物绘制简单的零件图、根据实物读懂零件的装配图等实训项目。每个教师可带教12名学员。 模块2机械常识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了解常用机械传动结构基础知识; (2)了解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3)熟悉易损件测量方法。 2、培训主要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力学基础知识 1.2常用机械传动和机构基础知识 1.3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 1.4零件的常见损伤形式与测量 (2)技能实训内容 2.1曲轴磨损、弯曲测量 2.2气缸磨损测量 2.3万用表的使用 2.4液压制动系统维护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部分培训内容可利用实物教学工具,通过讲授、辅导练习教学方法,达到钳工操作、量具使用和轴承和螺纹的认知教学目的。 (2)技能实训:本模块建议可开展液压制动系统维护(含放空气)、易损件测量、万用表的使用等实训项目。每个教师可带教12名学员。 模块3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检修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能熟练拆装和检修发动机各系统的零件。

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培训教材《化学分析》

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培训教材《化学分析》 1 答:钢铁和有色金属锭块或其制件试样的采取,一般用钻、刨、割、切削、击碎 等方法,按锭块或制件的采样规定采取试样。如无明确规定,则从锭块或制件的 纵横各部位采取,如送样单位有特殊要求,可协商采取之。如圆柱体锭:直径大于100mm,在截面的半径上由圆心到距边缘5~7mm间取均匀分布的数点(至少3点)钻取相等深度的孔。直径小于100mm,垂直于纵轴钻至中心,钻孔数视分析用量而定。 2 答:盐酸:盐酸是分解试样的强酸之一,它能分解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列在氢 以前的许多金属元素。如Fe、Co、Ni、Cr、Al、.Sn、,Mg、Zn、Ti、Mn等。它与金属作用放出氢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物。盐酸还能分解许多金属的氧化物及碳酸盐矿物。盐酸也是弱的还原剂,如在溶解锰矿时,它可以还原MnO 而加速2 溶解。磷酸盐、硫化物、氟化物一般都可以溶于盐酸。 硝酸: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所以硝酸溶样兼有酸的作用及氧化作用,溶解能力强,溶解速度快,除Pt、Au及某些稀有金属外,浓硝酸能分解几乎所有的金 属试样。但Fe.、Al、Cr等在硝酸中由于生成氧化膜而钝化会阻碍试样溶解。W、 Sb、Sn与硝酸作用则生成不溶性的酸。硫化物及有些矿物皆可溶于硝酸中。

硫酸:稀硫酸没有氧化性,而热浓硫酸是一种相当强的氧化剂。除Ba、Sr、Ca、Pb的硫酸盐外,其它硫酸盐一般都溶于水。硫酸可以溶解Ti、Sb、Nb、Ta 等金属及其合金和Al、Be、Mn、Ti等的矿石。硫酸的沸点高(338?),可在高 温下分解矿石,加热蒸发到冒三氧化硫白烟,可除去试样中挥发性的盐酸、硝酸、 氢氟酸及水等。 氢氟酸:主要用于分解硅酸盐,生成挥发性四氟化硅。还能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络合能力很强的络离子。在分解硅酸盐及含硅化合物时,常与硝酸混合使用, 分解样品要在铂坩埚或聚四氟乙烯器皿中于通风橱中进行。 高氯酸:热的高氯酸(72.4%,水、酸恒沸混合物)几乎能与所有金属(除金和一些铂族元素外)起作用,并能把它们氧化成最高氧化态。只有Pb和Mn仍保 留着较低的氧化态,分别为二价铅和二价锰,但在过量的磷酸下,锰也可以被氧 化成三价。非金属也能与高氯酸反应,特别重要的是磷及其各种化合物能被氧化 成磷酸盐。硫化物样品中的硫,因歧化反应会部分成为硫化氢损失,因此测定金 属中硫时,不能单独用高氯酸分解样品。高氯酸常用来分析钢和其它铁合金,因

汽车维修培训计划

汽车修理工培训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独立维修中高档轿车;能够独立处理维修过程中的一般性技术问题;能够独立诊断排除轿车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性故障。熟悉本作业区管理和维修作业程序。 二、培养对象: 社会汽车维修工、汽车相关专业学生三、学制:20天 (1)理论培训周:10天(60学时)(2)实践培训周:10天(60学时)四、要求: 1、职业道德方面: 拥护党的领导,遵守集团公司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职业心理。尤其要热爱汽车维修事业,善于钻研技术,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2、职业能力方面: (1)能正确熟练使用工、夹、量具,熟练操作常用的车辆维修设备及检测仪器仪表。 (2)熟练掌握轿车的维修技能。 (3)正确诊断排除一般性机械故障和液压系统故障。(4)具有较强的奉献意识。 五、培训原则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和理论培训教师及师傅的主导作用,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结合,适应岗位要求和储运部整体发展需求,确保达到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中级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要求。 六、课程设置与培训要求 1、课程设置:(1)汽车新技术(2)汽车构造及修理(3)机械基础(4)电工电子(5)汽车检测 2、培训要求: 掌握汽车维修中技术;处理维修过程中的一般性技术问题。掌握汽车修理质量对整车性能的影响;汽车零件、连接件、配合件的装配。 掌握各种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相关参数和传感器的诊断方法,诊断排除故障的方法。 掌握汽车修理技术报告、合理化建议的特点、结构、格式。 篇二:汽车维修培训计划(技师) 汽车维修培训计划(技师) 一、说明 本培训计划是根据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颁布的汽车维修技师职业标准(试行)编制,适用于已具备高级汽车维修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汽车维修技师培训。本培训计划的编制是以可行性、技术性、通用性为原则,无地域和行业限制。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本工种技师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中所规定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 际操作技能。并能胜任基层单位(汽车修理厂或汽车维修车间)的技术主管工作,协助部门领导进行基层单位(汽车修理厂或汽车维修车间)的全面生产管理,具有对中、高级汽车维修工进行较全面的技术指导能力。 三、课程设置和培训要求 根据培训目标开设下列课程: 1.汽车使用性能 2.电控发动机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 3. 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 4. abs防抱死制 动装置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 5. 汽车空调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 6. 电子控制悬架和动力转向装置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 7. 汽车新型电器装置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 8. 维修资料光盘检索 9. 企业管理 10.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管理 11. 创新创造及四新技术12. 汽车维修专业英文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 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1.在科主任及质控小组负责人的领导下,各级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试验中的每一环节,减少误差;各实验室每天应认真作好室内质控,并有完整的原始记录。 2.质控制标定:每一个批号的质控物要求第一天连续测定20次,计算出均值,标准差。 3.每天仪器开机后,先随机做一份质控物,观察仪器各项参数是否在2SD以内,符合要求,可以继续做病人标本,不符合要求,则查找原因。 4.定期对仪器及定量容器进行校正;按规定适时更换标准曲线(如:换新试剂,应重新制作标准曲线)。 5.如果超过正负2SD,有失控,就必须查找原因,并打失控报告,纠正后由组长签字,并交主任审查。 6.室内质控图的制作:将每天的测定结果输入计算机,制作室内质控图。 7.免疫室检测各型肝炎,应有阴、阳性对照及临界血清质控,并用即刻法绘制质控图,其他血清学试验均应做阴、阳性对照。 细菌室新配制的培养基有无菌试验及已知菌株试验,每周做标准菌株药敏质控。 实验室必须认真按规定作好市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并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如实回报各项结果。

室间质评结果回报后,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形成质评分析报告提交质控组。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个人防护 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 穿防护服。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必须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3.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 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4.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个人物 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5.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 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6.洗手池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在限制使用洗手池的地点, 使用手部清洁产品是可接受的替代方式。 7.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 性的材料时,必须要戴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 8.实验人员在操作完有感染性的村料后,离开实验室工作 区之前必须进行“六步法”洗手。 9.每日工作完毕,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 架必须擦拭、消毒。 二. 操作准则 1.所有样本、培养物均可能有传染性,操作时均应带手套。在认为手套已被污染时应脱掉手套,马上洗净双手,再换一双新手套。

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

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粮油质量检验员。 1.2职业定义 从事粮油购销、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质量(含卫生)检验和质量控制等相关工作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粮油质量检验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部分工作场所有毒有害、粉尘较大。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和表达能力;视觉、味觉、嗅觉、听觉正常;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1.6基本文化程度 1.7培训要求初中毕业。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25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

于200标准学时;粮油质量检验师不少于160标准学时;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粮油质量检验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粮油质量检验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检验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和工具等的实践场所。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满2年。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 3年,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汽车维修工培训计划定稿版

汽车维修工培训计划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汽车维修工(四级)》培训计划 一、编制说明 本培训计划依据《汽车维修工》职业标准,适用汽车维修工(四级)职业技能培训。 各学校根据本培训计划及学校实际情况编写具体实施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表。推荐教材仅供参考,各培训机构可根据培训实际情况选择。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级别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培训对象能够识读零件装配图、绘制简单零件图;能对传统发动机、底盘和汽车电器(电子点火系、电源系和启动系)进行故障诊断与检修;能对车辆进行二级维护。 三、培训建议课时 本职业等级的建议培训课时:350课时。各培训机构可以在不低于建议课时的前提下,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做适当的调整。 四、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 模块1 机械制图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根据图纸要求绘制简单零件图 (2)识读零件装配图 2、培训主要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零件图绘制知识 1.2零件装配图知识 (2)技能实训内容 2.1根据实物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2.2根据实物读懂零件的装配图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部分培训内容可利用实物教学工具,通过讲授、辅导练习教学方法,达到绘制简单的零件图、读懂零件的装配图教学目的。 (2)技能实训:本模块建议可开展根据实物绘制简单的零件图、根据实物读懂零件的装配图等实训项目。每个教师可带教12名学员。 模块2机械常识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了解常用机械传动结构基础知识; (2)了解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3)熟悉易损件测量方法。 2、培训主要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力学基础知识 1.2常用机械传动和机构基础知识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护检验科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防止病原体通过实验室向外环境扩散,避免实验室感染,制定本制度。 1、检验科及实验室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无菌操作,静脉采血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不得随意丢弃,放入医疗废物专用袋。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6、报告单以打印单发放。 7、检验科及实验室应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医务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操作场所配备速干手消毒液,安装洗眼装置。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9、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6、储血设备应专用于血液及血液成分,每周清洁消毒1次,每月对冰箱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和霉菌。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培养皿细菌生长菌落<200CFU/m3且无霉菌生长。 7、严格无菌操作,采血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并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工作中应做好个人防护。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8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粮油检验员试题

单位名称:—————————————— 姓名:———————————————— 1、小麦粉湿面筋测定是用()(pH5.9~6.2)湿润并揉合小麦粉形成面团的。 (A)氯化钠—磷酸缓冲溶液(B)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 (C)柠檬酸与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 (D)磷酸氢二钾与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 2、小麦粉干面筋含量以含水量为()的小麦粉含有干面筋的百分含量表示。(A)12%(B)13% (C)14%(D)15% 3、721型分光光度计在使用时,若出现光电管前光闸板未开启,电表指针向右方透光率100% 处偏转无法回零,是由于仪器的光电倍增管暗盒内的硅胶受潮所致,应用(),可达到调 零效果。 (A)在暗盒内装入干燥的硅胶 (B)电吹风从硅胶筒送入适当的干燥热风 (C)将光电倍增管暗盒内取下送入烘箱干燥 (D)可取用大于所取溶液体积的分度吸量管 4、721型分光光度计在使用时,开启光电管前光闸板后,出现光源灯的光强度不够、单色器 故障、灵敏度档使用不当、光电管老化等故障,会出现()。 (A)电表指针摇摆不定(B)变换灵敏度档时“0”位变化过大 (C)电表指针向右方透光率100%处偏转无法回零 (D)空白溶液调不到透光率100% 5、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用其()进行的;另一类是利用其化学特性进行 的。 (A)物理特性(B)生理特性(C)物化特性(D)生化特性 6、方便面中氯化钠的测定,使用的标准滴定液是()。 (A)氢氧化钾标准溶液(B)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C)高锰酸钾标准溶液(D)硝酸银标准溶液 7、方便面酸值的测定时,以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初现微红色,且()min内不褪 色为终点。 (A)0.1(B)0.3(C)0.5(D)0.7 8、铁铵钒指示剂法测定挂面中氯化钠的含量,样品在经处理、酸化后,加入硝酸银溶液, 使之与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 (A)白色(B)无色(C)淡红色(D)淡蓝色 9、稀释浓硫酸时,应在烧杯等耐热的容器中进行,在玻璃棒的不断搅拌下,缓慢地将()。 (A)硫酸加到水中(B)水加到硫酸中 (C)同时放到容器中(D)都可以 10、玉米水分在16%以上时,应采用两次烘干法测定其水分。(√) 11、表面清理是稻谷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清理过程(×) 12、有关主管部门对各级粮油进行抽检,其目的是()。 (A)为粮油的定等作价提供依据(B)判断粮油是否符合中等以上质量指标 (C)为“推陈储新、适时轮换”提供科学依据 (D)为政府机构实施产品质量监督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13、调查和研究粮油的工艺品质、储存品质、加工品质、食用品质、卫生品质,为制定和修 订粮油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是粮油检验的主要任务之一。√ 14、粮油检验程序粮油出库检验时,下述作法不当的是()。 (A)采用随机扦样的方法扦样 (B)采用选择性的扦样方法扦样

汽车修理工培训计划及大纲(初中级)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能对汽车进行简单的维护与检测,对简单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的操作能力。 会使用常用的工具、量具、仪器和设备;能识别简单的零件图,具有一定的绘图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部分 一、汽车的总体构造 1.1 汽车类性与型号 1.2 汽车组成与技术参数 1.3 汽车发动机

1.4 汽车底盘 1.5 汽车电气设备 1.6 安全生产知识 1.7 环境保护知识 二、汽车一级维护作业 2.1 汽车一级维护必备的专业知识 2.2 汽车一般维护作业技能训练 三、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查 3.1 汽车二级维护前检查必备的专业知识 四、汽车二级维护作业 4.1 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必备的专业知识 4.2 汽车二级维护作业技能训练实例 五、汽车小修作业 5.1 汽车小修作业技能必备的专业知识 5.2 汽车小修作业技能训练实例 六、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 6.1 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理论分析 6.2 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技能训练 七、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 7.1 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必备的专业知识 7.2 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训练实例 (二)技能操作部分 一、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 二、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查 三、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 四、大纲说明 (一)本教材按照“模块式”教学思路,确定教学的核心技能模块,以此为基础,完成每一个技能训练单元所需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训练等结构体系。 (二)教学法建议 一、课堂教学是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在加强基本理论的同时,重要是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中对课程的重、难点内容要讲清、讲透,要结合实力阐明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重视学生智能的培养。 二、实物教学和现场教学是直观性很强,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适时组织实物教学和现场教学,对一些技能操作,教师应演示讲解。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流程

平度市蓼兰镇万家卫生院 实验室安全管理流程 l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安全的一般要求 1.1吸烟 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香烟、雪茄或烟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1.2食物、饮料及其它 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存在“手接触可能的其它物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食物应放置在允许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 1.3化妆品 实验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化妆品或进行化妆,并建议经常洗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 1.4眼睛和面部的防护 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使用安全镜其它保护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但允许面罩或工作人员在实验室的危险区内不要佩戴隐形眼镜,除非同时使用护目镜或面罩。使用、处理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必须佩带护目镜、面罩或面具式呼吸器。 1.5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 除要求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着装外,工作服应干净、整洁。所有人员在各一实验区内必须穿着遮盖前身的长袖隔离服或长袖长身的工作服。当工作中有危险物喷溅到身上的可能时,应使用一次性塑料围裙或防渗外罩。有时还需要佩戴其它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披肩或面罩等。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遇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则应立即更换。盛放被污染

的实验服和工作服,应用合适的、有标识并能防渗的包装。清洗时应用足够高的温度和足够长的时间以获得良好的去污效果。 不得在实验室内设值班床,严禁在实验室内住宿。 1.6鞋 在各工作区内,应穿舒适、防滑、软底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在有可能发生液体溅溢的工作岗位,可加套一次性防渗漏鞋套。帆布鞋可吸收化学物品和有传染性的液体。 1.7头发和饰物 留长发的工作人员应将头发盘在脑后,佩戴帽子。以防止头发接触到被污染物和避免人体脱屑落人工作区,不得佩戴有可能被卷入机器或可随人传染性物质的饰物。 1.8胡须 蓄有胡须的男性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上项(1.7)规定。 1.9洗手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接触患者前后、以及在进食或吸烟前都应该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或其它污染物时,应立即洗手。 1.10眼睛冲洗 眼睛若被血液或其它体液溅到,立即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 1.11呼吸防护 在没有有效的硬件控制的实验室或实验室不能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时,工作人员配戴呼吸防护器具,以防止吸人被有害粉尘、气体、烟雾、蒸气污染的空气。这些防护器具包括:防尘面罩、机械或化学滤筒式呼吸器、导管式呼吸器以及自给式呼吸器,提供的呼吸防护器具必须是根据现有标准专门设计的,对某些特殊危害应能提供足够保护的。

粮油检验技术培训教材

粮油检验技术培训教材 一、粮油检验的概念 粮油检验是以粮油及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系统的分析检测手段,全面、客观的研究与评定其品质及品质变化的一门学科,是建立在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微生物学及技术、生物化学及技术、食品化学、粮食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并注重实验技术的学科。粮油检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粮食研究和工作中有极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它的发展离不开相关学科及技术的发展,在检验技术上,它依赖于各种分析方法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实际工作中它依据国际、国内的各种法律、法规(产品质量法、计量法、食品卫生法、……)以及各种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它涉及的对象主要是粮食、油料、食用油脂、饲料、以及其它相关产品,包括这些物质的原料、半成品、成品、辅助材料等。粮油检验的意义在于保证党和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贯彻实行,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保护国家、企业、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也为生产、管理、科研等部门提供必要的分析结果和数据,为科学管理、安全储藏、改进生产工艺、合理利用和开发粮油资源、研究新产品服务。 二、粮油检验的方法 根据粮油检验的内容和任务,主要采用以下几类方法: 1.理化分析方法

2.生物学方法 3.感官评定方法 三、稻谷GB一三50-2009标准 2009年3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一三50-2009《稻谷》强制性国家标准,用以取代原国家标准局1986年5月6日发布、1987年4月1日实施的GB一三50-1986《稻谷》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稻谷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以及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适用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的商品稻谷,但不适用于标准分类中规定的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粳稻谷、粳糯稻谷以外的特殊品种稻谷。 该标准于2009年7月1日实施。 该标准中的规定: (1)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质量指标:

理化检验人员培训(力学性能试题样本)

力学检验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材料抵抗外力引起的()和破坏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 2,金属在()状态下随温度改变,由一种晶体转变成另一种晶格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3. 碳素钢中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的碳含量范围分别是;亚共析钢【0.218%<~>0.77】,共析钢( ) ,过共析钢 (>0.77%~<0.21%)。 4. “60HRBW”表示用硬质合金球压头,在( )上测得的洛氏硬度为60. 5.材料在循环应力或( )作用下,尽管应力低于屈服强度,经一定循环次数后产生裂纹或突然断裂的现象称为疲劳现象. 6.硬度试验的试验温度一般要求在( )下进行,严格要求时应保持在23±5℃ 7.ASME钢制品力学性能试验推荐标准的编号( )。 8.材料的冲击吸收功急剧转变区所对应的温度范围,称为材料的( )转变温度。 9.洛氏硬度实验中,两压痕中心间距至少应为压痕平均直径的( )倍,并且不小于2mm.

10.布氏硬度实验结果表示方法规定,试验力保持时间在( )之内时,试验报告中可以不表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钢铁产品理化检验用样品必须与原产品为( )。 A.同一种钢, B,同一炉号 C,同一批, D同一规格, 2.钢铁产品的组批原则是;同一种钢,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加工方法,同一热处理批次,五项条件必须是( )。 A.同时满足 B.满足其中两项。 C.满足一项即可 D.满足三项 3.钢在静负荷作用下发生断裂,断口的断裂类型可分为韧性断裂,脆性断裂两大类。断裂前产生较大的宏观塑性变形,断口的宏观形貌是暗灰色纤维状的属于( ) A.韧性断裂,B脆性断裂,C混合断裂,D扭断. 4.脆性断裂端口没有明显的宏观( ),断口平齐,呈带金属光泽的结晶体。 A.断口缺陷, B塑性变形 C.外来污染 D.弹性变形 5.按( )分类,钢可分为碳素钢与合金钢两大类。 A.化学成分 B.用途 C.金相组织 D.有害元素含量。 6.维氏硬度的代表符号是( )。 A.HR B.HV C.HB D.HBS 7.钢经调质处理后使用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获得良好的( )力学性能。 A.高强度 B.高硬度 C.高韧性 D.综合

粮油保管员实用技能培训教材

粮油保管员实用技能培训 一、粮情检查 (一)检查容 粮情检查一般应着重检查温度、湿度、虫害、水分、粮油品质和发芽率(限于种子粮)等。(二)检查方法 1.温度检查 (1)感官检查:手脚感觉、身体感觉、检查重点部位(深度以粮面30cm厚度为宜、测温系统显示的异常点、四角、中心) (2)温度计检查:注意检查点的选择及检测时间(粮面:正中央并离粮面1m以上,15min 后读数)(气温检查:太阳不能直射、离地高度1.5m,15min后读数) (3)粮温计检查:限于对粮情检测系统显示异常点的复查(检查点相符、15min后读数)2.温度检查 干湿球温度计检查 干湿球温度计的使用 (1)检查点的位置选择(气湿检查:太阳不能直射、不能位于风口、不能位于通风死角、离地高度1.5m)(仓湿检查:粮面正中央并离粮面1m以上) (2)检测时间:15min后读数 (3)规读数:(视线与显示刻度位平齐、不能用手接触温度计感温部位)(温度计与此相同)(4)使用条件:0℃以上 3.虫害检查 (1)主要工具:虫筛、天平、陷阱诱捕器、样品筒、电动吸式采样器(主要用于深层粮食、油料的采样和流动粮食、油料的取样或倒、拆包取样。但不适于杂质检验项目的样品采取。)(2)检查仓壁、粮面害虫活动情况(视觉检查)(书虱、米虱防治:DDVP与酒精配合磷化氢熏蒸) (3)判断粮食有无被虫害(视觉检查) (4)确定虫蚀率(对照) (5)虫口密度确定 样品制备: 粮面在100m2以的,设5个取样点,100-500 m2的,设10个点,500 m2以上的,设15个取样点。堆高在2m以下的,一般在粮面取样;堆高在2m以上的,设两层取样,每点取样量不少于1kg。 虫筛处理: 粮食仓库使用的害虫选筛直径有上下两层不同孔径的筛层,加筛底、筛盖共4层。上层筛孔径为2.5mm,下层筛孔径为1.5mm。 使用害虫选筛检查害虫时,首先要按筛孔大小顺序套好,再将样品倒入上层选筛。每次筛选的量不宜过多,以铺在筛面上的样品厚度来掌握,一般以不超过2cm厚为宜。然后加上筛盖,以双手回旋的方法筛动,每次筛动时间不低于3min。筛后结合手拣使害虫与粮粒分离,以筛上拣出的害虫和筛下物中检查的害虫一并计算害虫密度。 虫口密度确定: 1kg储粮样品中各种活害虫头数的总和,即:活虫头数/kg。(特别注意:A、活虫头数总和,包括成虫、卵、幼虫、蛹;B、熏蒸后活虫鉴别:虫样在温度25℃、相对湿度75%、

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

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 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 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工作细则 1.总则 1.1理化检验技术是机械工业产品质量保证和监控的一项关键技术,是提高机械产品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发新材料、采用新工艺、研制新产品的基础技术。为使理化检验工作更好地为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服务,根据国家有关质量法规的要求,必须加速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的知识更新,尽快提高技术水平,对在职各类理化检验人员分期、分批进行技术培训、考核,并按技术资格等级颁发证书,以作为理化检验人员资格确认和单位聘用的依据。 1.2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的技术培训、资格鉴定及颁证等工作在机械工业联合会的领导下,由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设的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市分鉴委会)共同参与,分工配合。 2.适用范围 2.1本工作细则规定了化学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三类专业的理化检验人员的技术资格等级划分、技术职责、技术培训、资格鉴定以及证书颁发的一般原则与工作程序。 2.2本工作细则适用于对从事工业产品、零部件、原材料、在役设备质量检测、监督检查的理化检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 2.3本工作细则亦适用于从事科研、教学等理化检验的专业人员。 3.理化检验人员的技术资格等级划分及各级人员的技术职责 3.1理化检验人员的技术资格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初级,二级为中级,三级为高级。技术培训、资格鉴定按不同专业不同等级分别进行。 3.2一级人员的技术职责要求为: a)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正确地进行常规检验操作; b)正确记录和计算检验结果,填写试验报告单; c)能规范地执行有关安全防护规则。 3.3二级人员的技术职责要求,除应达到一级人员的技术要求外,还应熟悉专业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一、目的:规范临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二、适用范围:检验科实验室和工作人员安全的一般 要求,防火、用电、化学危险物品、微生物的安全要求, 以保证检验科实验室的安全运作,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 三、安全管理流程: 1 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安全的一般要求 1.1 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 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香烟、雪茄或烟 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1.2 食物应放置在允许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 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实验室工作区内的 冰箱禁止存放食物。 1.3 实验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化妆品或进行化妆,但建 议经常洗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 1.4 眼睛和面部的防护 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使用安全镜或其它保护 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使用、处理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 感染的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必须佩带 护目镜、面罩或面具式呼吸器。 1.5 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

除要求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着装外,工作服应干净、整洁。所有人员在各自实验区内必须穿着长身的工作服 (白大褂)并佩戴其它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披肩 或面罩等。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遇被危 险物品严重污染,则应立即更换。 1.6 鞋 在各工作区内,应穿舒适、防滑、软底并能保护整个 脚面的鞋。在有可能发生液体溅溢的工作岗位,可加套一 次性防渗漏鞋套。 1.7 洗手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接触 患者前后、以及在进食或吸烟前都应该洗手。接触血液、 体液或其它污染物时,应立即洗手。 1.8 眼睛冲洗 眼睛若被血液或其它体液溅到,立即用大量的生理盐 水冲洗。 1.9 移液 所有实验室操作禁止用口移液具,应使用助吸器。 1.10 锐利物品 谨慎处理针头和碎玻璃等锐利物品。使用后的针具不 要折断、弯曲、破损、重复使用或用手重装在针管上的。 一次性注射器上的针头用后不要取下,锐利物品应立即放 置在不易刺破的容器内,在完全装满之前就应及时丢弃。 1.11 工作环境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一、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二.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 三、健康医疗监护制度 四、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 五、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六、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七、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 八、实验室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制度 九、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 十、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 十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十二、菌毒种、传染病生物样本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1、目的: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 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2、范围: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3、职责 (1)检验科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 (2)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人员所有必须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作。 4、制度要求 (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实验室。 (2)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 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 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 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 环节的工作质量。

(5)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6)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 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 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 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 上报程序。 (7)外单位来检验科参观、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控制区域应有相关领导批准并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规章制度。进 入实验室的一般申请由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 二.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 1、目的:为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各类检验仪器的安全使用, 维护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内的各种检验仪器。 3、制度要求 (1)检验科内各种设施要符合相关规定,所使用的所有仪器应经过安全使用认证。检验科供电线路中必须安装断路器和 漏电保护器。 (2)科内大型仪器、设备、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登记、建档,仪器设备的使用者,需经专业技术培训 (3)科内仪器设备应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并按照检

粮油检验员试题2

一、选择题 1.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A) 规章(B) 法律(C) 制度(D) 行为规范2. 在滴定分析中出现( )的情况可导致系统误差。A、滴定管读数估计不准B、试剂未搅拌均匀C、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D、滴定管漏液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量纲是指在量制中用基本量的幂的乘积表示的数值系数为1的量的表达式(B)量纲指数为零的量称为无量纲量(C)折光指数是无量纲量(D)质量浓度是无量纲量4. 天平两臂不等长所带来的误差可采用( )的方法予以减免。A、增大试样用量B、校准仪器C、增加测定次数D、加强操作人员技能培训5. 10g砝码的示值误差为0.2mg该砝码的相对误差为( )。A、2% B、0.2% C、 0.02% D、0.002% 6. 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稻粒长度将稻谷籽粒分为( )及短粒。A、长粒中间型B、特长粒长粒中间型C、特长粒长粒D、特长粒中间型7. 根据标准化的对象和作用分类标准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 )、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A、技术标准B、安全标准C、工作标准D、管理标准8. 进行有的工作时必须按有关规定采取防护措施现场至少应有2人进行操作。以防万一发生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救助。A规范性B可操作性C安全性D危险性9. A类火灾是指。A木材、纸张和棉布等物质的着火B可燃性液体(如液态石油化工产品、液料稀释剂等)着火C可燃性气体(如天然气、城市煤气、沼气、液化石油气等)着火D可燃性金属(如钾、钙、钠、镁、铝、钛等)着火10. 减少随机误差的方法是。(A)回收率试验(B)严格控制实验条件(C)多次测定取平均值(D)空白试验11.对食品感官分析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感官分析不能准确确定食品的生物学价值(B)感官分析有时还不能确定引起某种感觉的真正原因(C)感官分析结果受评价员情感因素的影响(D)仪器分析有可能取代部份偏爱型感官检验12.粮食中水分有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一是( )二是结合水。(A) 自由水(B) 离子水(C) 结晶水(D) 混合水13. 粮食中{ }属于可溶性糖。 (A)纤维素(B)淀粉(C)双糖(D)木质素14. 下面不属于自然低温储藏的是( )。A、自然通风冷却B、转仓冷却C、出仓冷却D、空调冷却15随着储藏期的延长油脂将( )。A、酸价降低、过氧化值降低B、酸价增大、过氧化值增大C、酸价降低、过氧化值增大D、酸价增大、过氧化值降低16小麦不完善粒率越高则( )。A、容重越低B、容重越高C、出粉率提高D、粉色越白17做好粮食质量检验工作{ }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A) 应该(B) 不需要(C) 偶尔需要(D) 不确定18《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规定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的粮食销售出库检验应当经过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鉴定检验机构在接受委托检验申请后一般应在( )内完成扦样、检验和出具检验报告。 A、二周 B、10个工作日 C、15个工作日 D、半个月19我国于2004年将脂肪酸值作为粮食储藏品质控制指标之一脂肪酸值的指标控制值粳稻谷≤ KOHmg/100mg、籼稻谷≤37KOHmg/100mg、玉米≤78KOHmg/100mg。(A)27 (B)30 (C)35 (D)37 20稻谷食用品质的指标一般以稻米蒸煮时的吸水率、米汤固形物的含量、碘呈色反应、直链淀粉含量、淀粉的等来表示。(A)流变性质(B)老化特性(C)烘焙性质(D)糊化特性21为清除油脂中杂质植物油精炼中有水化法脱胶工序水化法脱胶的目的是为了( )。A、降低杂质含量B、脱除油脂中色素C、脱除油脂中臭味和蜡质D、脱除磷脂22我国小麦标准中规定 小麦赤霉病粒最大允许含量为 C 单立赤霉病项目按不完善粒归属。A 1.0 B 2.0 C 4.0D8.023布拉班德实验磨粉机采用4个固定磨辊{ }碾磨的粉碎方式。A连续二次B连续三次C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