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鱼蛋白质高

什么鱼蛋白质高
什么鱼蛋白质高

什么鱼蛋白质高

鱼肉其实就是营养学上经常说的白肉,与红肉比较起来,白肉中所含有的蛋白质更高,所以对一般人来说应该多吃白肉。众所周知的是,无论是哪一种鱼都对人体非常有好处,尤其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多吃鱼肉有助于促进身体智力发育。这时候不少人又会有疑惑,哪一种种类的鱼肉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黑鱼蛋白质含量高。

黑鱼作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其营养十分丰富,肉含大量蛋白质,比鸡肉和牛肉的蛋白质含量都高。

据测定,100克黑鱼肉中含蛋白质19.8克,脂肪1.4克,灰分1.2克,钙57毫克,磷163毫克,铁0.5毫克,水分77.9克;含热量383.5千焦。

其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7.36%,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16%左右。因此,从营养学角度分析,黑鱼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食品。

黑鱼用于食用,其骨刺少,可食率为63%。月鳢可食率高达75.63%。在烹调上,黑鱼肉质爽滑,适于炒鱼片、炒鱼鳞、打边炉;而斑鳢则适合煲、炖,所煮鱼汤无腥味,味道香浓,鱼肉松化。用黑鱼烹调的“财鱼片”更是誉满天下的美味佳肴。

扩展资料:

用于医药方面,黑鱼具有去淤生新和滋补的功效。外科手术或创伤后食用黑鱼,有生肌补血、收敛、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体弱病人、产妇和儿童常食黑鱼有益健康。

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在广东、广西和港澳地区,黑鱼一般被视为病人和老幼体虚者的滋补佳品。广东驰名的“生鱼葛菜汤”,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拔毒生肌等功效,甚为广大群众所喜食。

黑鱼历来畅销国外市场,且价格昂贵,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上极负盛名,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国内市场也是一种紧俏价高的水产品。

鱼类资料

拉丁文名:Pampus sinensis 俗称:鮀鱼,昌侯龟,昌鼠,狗瞌睡鱼,鲳鳊,镜鱼,平鱼,白昌,叉片鱼 1、简介: 鲳鱼属鲈形目,鲳科。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头较小,吻圆,口小,牙细。成鱼腹鳍消失。尾鳍分叉颇深,下叶较长。体银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壳类等为食。 2、营养价值: (1)鲳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对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鱼类食品。 (2)鲳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镁,对冠状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并能延缓机体衰老。预防癌症的发生。 3、适用人群: 鲳鱼属于发物,有慢性疾病和过敏性皮肤病的人不宜食用。 4、功能主治: 益气养血;舒筋利骨。主消化不良;贫血;筋骨酸痛;四肢麻木。延缓机体衰老,预防癌症的发生。鲳鱼含DHA,对小孩大脑发育有帮助。

拉丁文名:Anguilliformes 俗称: 1、简介: 鳗鲡目、海鳗科的通称。约有8属14种。体长一般约0.5~1.5米,大的可达2米。体细长,躯干部近圆筒状,尾部较侧扁,无鳞。口大,上下颌延长,具强尖锐齿。鳃孔宽大。背、臀、尾鳍相连,胸鳍发达。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2、营养价值: (1)鳗鱼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是久病、虚弱、贫血、肺结核等病人的良好营养品。 (2)鳗体内含有一种很稀有的河西洛克蛋白,具有良好的强精壮肾的功效,是年轻夫妇、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3)鳗是富含钙质的水产品,经常食用,能使血钙值有所增加,使身体强壮。 (4)鳗的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夜盲人的优良食品。 3、适用人群: 适合于年老、体弱者及年轻夫妇食用;适用于病羸弱、五脏虚损、贫血、夜盲人、肺结核、妇女崩溃带下、小儿疳积、小儿蛔虫以及痔疮和脱肛病人食用。 4、功能主治: 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是久病、虚弱、贫血、肺结核等病人的良好营养品;强精壮肾、补充钙质。

第三章 鱼类营养学原理蛋白质营养影响蛋白质消化率因素.

第三章鱼类营养学原理 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那么在鱼类营养中,是不是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越高就越好呢?为什么,在众多饲料蛋白源,一般鱼类对鱼粉的消化利用率比其它蛋白源饲料高呢? (一):蛋白质营养 1.蛋白质的组成 含C、H、O、N,部分蛋白质含少量Fe、P、S,蛋白质的平均元素含量:C 53%,H 7%,O 23%,N 16%,S+P <1% N平均含量为16%,这是概略养分分析法CP含量计算的理论依据。 CP=蛋白质含N量÷16%=蛋白质含N量×6.25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主要由20种氨基酸组成。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成的,并在体内不断代谢与更新。 ①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不可替代的,是除水外,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占干物质的50%,占无脂固形物的80%。 ②组织生长、更新、修补的物质来源。动物体蛋白质每天约 0.25-0.3%更新,约6-12月全部更新。 ③参与构成酶、激素和部分维生素。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含氮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胰岛素、促肠液激素;含氮维生素:尼克酸 ④蛋白质是水生动物主要的能量来源,为鱼类提供能量,转化为脂肪和糖类:蛋白质的燃烧热值为5.654卡/克,生理热价4.4卡/克左右 ⑤参与机体免疫:抗体的成份绝大部分均为蛋白质 ⑥参与遗传信息的控制:DNA、RNA ⑦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压 ⑧运输功能:血红素 ⑨参与血凝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 3.鱼类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 ①消化部位:主要在胃和小肠上部, 20%在胃,60-70%在小肠,其余在大肠。 ②吸收:部位在小肠上部,主动吸收 吸收的顺序: L-AA > D-AA Cys>Met>Try>Leu>Phe>Lys≈Ala>Ser>Asp>Glu

鱼类肌肉蛋白的提取

实验二鱼类肌肉蛋白的提取、蛋白含量测定及其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一)目的: 1.了解从动物组织中提取蛋白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熟悉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各种方法和基本原理,并根据实验结果,比较不同种类的鱼肌肉中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含量的差异; 3.掌握SDS-PAGE的原理和垂直板型凝胶电泳的操作方法,并根据电泳结果,比较不同种类的鱼肌肉中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成分的差异。 (二)内容: 1.利用机械破碎和高速离心分离等手段,从不同种类的鱼肌肉中提取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 2.采用紫外吸收法测定以上各蛋白提取液中的总蛋白含量; 3.对以上蛋白提取液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软件对电泳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在组织或细胞中一般都以复杂的混合物形式存在,每种类型的细胞都含有上千种不同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工作是生物工程中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想分离提纯某一特定的蛋白,首先必须把蛋白质从组织活细胞中以溶解的状态释放出来。为此,动物组织或动物细胞可用电动捣碎机或匀浆器破碎,细菌和植物细胞可用超声破、高压挤压或砂研磨等方法进行破碎。 鱼类肌肉蛋白按溶解性分为水溶性蛋白质(如各种蛋白水解酶)和盐溶性蛋白质(如肌原纤维蛋白质)。

肌肉组织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电荷、形状和分子量。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与还原剂并用,通过加热使蛋白质解离,大量的SDS结合蛋白质,使其带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和规则的椭圆形状。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上,不同蛋白质的迁移率仅取决于分子量。采用考马斯亮蓝快速染色,可及时观察电泳分离效果。根据电泳结果,可比较不同种类的鱼肌肉中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成分的差异。 三、实验步骤 (一)鱼肌肉蛋白的提取 1.称取新鲜的淡水鱼和海水鱼肉各6g,用刀切碎,分别加入30 ml 冰冷的Bufffer I (20mM Tris-Cl, pH8.0),在捣碎机中捣碎成匀浆。 2.将以上匀浆转入50ml 离心管中,在4℃下,10000×g,离心15min,将上清和沉淀分开。 3.上清用四层纱布进行过滤除去脂肪,滤液即水溶性蛋白提取液(留样1(1.5ml)、量体积、测蛋白含量、SDS化) 4.在以上沉淀中,加入30 ml 冰冷的蒸馏水,重悬沉淀,在4℃下,10000×g,离心15min,取沉淀。 5.重复操作4二次。 6.在以上沉淀中,加入30 ml 冰冷的Buffer II(Buffer I含有0.5M NaCl),重悬沉淀,再次用组织捣碎机进行捣碎。 将以上匀浆转入50ml 离心管中,在4℃下,8000×g,离心15min,将上清和沉淀分开。上清即为盐溶性溶性蛋白提取液(留样2(1.5ml)、量体积、测蛋白含量、SDS化)。 (二)蛋白含量测定——紫外吸收法

鱼类下脚料的利用现状

鱼类下脚料的利用现状 刘云飞高薇薇 (烟台南山学院) 摘要水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鱼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下脚料(包括鱼头、内脏、鱼皮、鱼鳍、鱼鳞、鱼尾、鱼骨及其残留鱼肉),其重量约占原料鱼的40%—55%。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浪费大量的营养物质。本文详细的阐述了鱼品加工废弃物饲料工业、食品及医药等领域的开发利用。 关键字鱼类下脚料开发利用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渔业生产国,小杂鱼和低值鱼占海洋捕捞产量的50%—60%,目前,发达国家的水产品加工率在80%以上,而我国的水产品加工率不足30%,其中淡水鱼加工率不到10%,我国每年淡水鱼副产物产量在250万吨以上,绝大部分未被利用[1]。 在鱼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下脚料(包括鱼头、内脏、鱼皮、鱼鳍、鱼鳞、鱼尾、鱼骨及其残留鱼肉),其重量约占原料鱼的40%—55%[4]。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浪费大量的营养物质。对这些下脚料的利用,目前我国主要用来生产鱼粉,对其中有价值的成分尚未充分利用。随着食品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水产加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鱼类加工的附加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人口的增长,食物资源的短缺,必须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鱼品加工废弃物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吸引了化学化工、食品、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的学者。 1.下脚料的常规成分 表1为青鳞鱼下脚料成分分析结果。从表1可见,下脚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是鱼肉中的70.88%,蛋白质含量丰富。但组成较复杂,除鱼头、鱼骨的软骨粘蛋白、胶原、软骨蛋白及弹性蛋白等不必水解可作为食用鱼骨粉的原料外,肌肉组织中的肌蛋白、肌原蛋白、动蛋白、肌动蛋白等肌肉蛋白则可用几种酶水解为氨基酸、肽等,并作为水解蛋白的主要成分。 表1 青鳞鱼下脚料的常规成分(%) 原料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 鱼肉74.49 1.62 20.88 4.73 下脚料74.26 4.97 14.8 6 2.鱼品加工下脚料和废弃物的利用 鱼品加工后剩下的鱼头、尾、碎肉、胆、骨、鳞、内脏、皮等,含有大量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利用这一蛋白质资源,可制成各种精深加工产品,有可溶性食用鱼蛋白粉、液体鱼蛋白饲料、鱼鳞胶、鱼皮胶、鱼骨糊、鱼蛋白钙糖、胆色素钙盐和胆酸盐等。 2.1蛋白质的利用 目前鱼蛋白的加工方法主要为:酶水解加工工艺、蒸煮法、以及溶剂萃取工艺,使碎片鱼肉得到合理利用。 2.1.1加工饲料鱼粉 生产鱼粉的原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水产加工厂的下脚料(by-product)如头、内脏、皮、骨等;另一类为食用价值较低的多获性鱼类。鱼粉生产大国秘鲁的原料品种比较单一,

什么鱼蛋白质高

什么鱼蛋白质高 鱼肉其实就是营养学上经常说的白肉,与红肉比较起来,白肉中所含有的蛋白质更高,所以对一般人来说应该多吃白肉。众所周知的是,无论是哪一种鱼都对人体非常有好处,尤其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多吃鱼肉有助于促进身体智力发育。这时候不少人又会有疑惑,哪一种种类的鱼肉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黑鱼蛋白质含量高。 黑鱼作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其营养十分丰富,肉含大量蛋白质,比鸡肉和牛肉的蛋白质含量都高。 据测定,100克黑鱼肉中含蛋白质19.8克,脂肪1.4克,灰分1.2克,钙57毫克,磷163毫克,铁0.5毫克,水分77.9克;含热量383.5千焦。 其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7.36%,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16%左右。因此,从营养学角度分析,黑鱼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食品。 黑鱼用于食用,其骨刺少,可食率为63%。月鳢可食率高达75.63%。在烹调上,黑鱼肉质爽滑,适于炒鱼片、炒鱼鳞、打边炉;而斑鳢则适合煲、炖,所煮鱼汤无腥味,味道香浓,鱼肉松化。用黑鱼烹调的“财鱼片”更是誉满天下的美味佳肴。 扩展资料:

用于医药方面,黑鱼具有去淤生新和滋补的功效。外科手术或创伤后食用黑鱼,有生肌补血、收敛、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体弱病人、产妇和儿童常食黑鱼有益健康。 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在广东、广西和港澳地区,黑鱼一般被视为病人和老幼体虚者的滋补佳品。广东驰名的“生鱼葛菜汤”,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拔毒生肌等功效,甚为广大群众所喜食。 黑鱼历来畅销国外市场,且价格昂贵,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上极负盛名,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国内市场也是一种紧俏价高的水产品。

鱼类主要营养成分

鱼类主要营养成分 1.蛋白质鱼类蛋白质含量约为15%~20%,平均18%左右,分布于肌浆和肌基质,肌浆主要含肌凝蛋白、肌溶蛋白、可溶性肌纤维蛋白、肌结合蛋白和球蛋白;肌基质主要包括结缔组织和软骨组织、含有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质。除了蛋白质外,鱼还含有较多的其他含氮化合物,主要有游离氨基酸、肽、胺类、胍、季铵类化合物、嘌呤类和脲等。 2.脂类脂肪含量约为1%~10%,平均5%左右,呈不均匀分布,主要存在于皮下和脏器周围,肌肉组织中含量甚少。不同鱼种含脂肪量有较大差异,如鳕鱼含脂肪在1%以下,而河鳗脂肪含量高达10.8%。 鱼类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一般占60%以上,熔点较低,通常呈液态,消化率为95%左右。不饱和脂肪酸的碳链较长,其碳原子数多在14~22 之间,不饱和双键有1~6 个,多为ω-3 系列。一些鱼油中ω-多不饱和脂肪酸(ω-PUFA)含量见。鱼类中的ω-3 不饱和脂肪酸存在于鱼油中,主要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EPA 与DHA 可以在动物体内由亚麻酸转化而来,但是非常缓慢。而在一些海水鱼类和藻类中却可以大量转化。EPA 与DHA 的研究起源于20 世纪70 年代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中发现,爱斯基摩人通过吃生鱼摄食大量EPA 与DHA,其心血管发病率远低于丹麦人;同时发现,爱斯基摩人一旦流鼻血,流血时间远长于丹麦人。研究还发现,EPA 具有抑制血小板形成作用;EPA 与DHA 不仅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还具有抗癌作用。EPA 和DHA 在鱼体内的合成很少,主要是由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海藻类合成的,经过食物链进入鱼体内,并以甘油三酯的形式贮存。二者低温下呈液体状态,因此冷水鱼中含量较高。研究发现,大型回游性鱼的眼窝脂肪中DHA 含量高,其含量占总脂肪酸的30%~40%。与不饱和脂肪酸的高含量相反,抗氧化物质维生素 E 的含量很低,因此鱼油在贮藏过程中易于氧化。 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约1.5%左右。有些鱼不含碳水化合物,如鲳鱼、鲢鱼、银鱼等。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糖原。鱼类肌肉中的糖原含量与其致死方式有关,捕即杀者糖原含量最高;挣扎疲劳后死去的鱼类,体内

养殖鱼类饲料蛋白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第26卷第4期水生生物学报Vol.26,No.4 2002年7月AC TA HYDROBIOLOGICA SINICA July,2002 综述 养殖鱼类饲料蛋白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钱雪桥1,2崔奕波1解绶启1薛敏1 (1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2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 A REVIEW ON DIETA RY PROTEIN REQUIREMENT FOR AQU AC ULTURE FISHES QIAN Xue-qiao1,2,CUI Y-i bo1,XI E Shou-qi1and XUE Min1 (11Sta te Key L a bo ra to ry for Fresh wate r Ecolog y a n d Biotechn ology;In st itue o f Hydrobiolog y,The Chinses Aca demy o f Sc ienc es,Wuh an430072;21Fishe ries colle ge,Hu a zhon g Ag ric ultu ra l U n iversity,W uha n430070) 关键词:鱼类;饲料蛋白质 Key Words:Fishes;Dietary protei n 中图分类号:S9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207(2002)04-0410-07 与畜禽不同,鱼类对饲料蛋白质的需要量较高[1]。因此蛋白源成本是养殖鱼类饲料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渔用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是决定鱼类生长快慢的关键因素,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了解养殖鱼类的饲料蛋白质需要量,对于改善饲料的品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是综述国内外主要养殖鱼类蛋白需要量的研究进展,为配合饲料的科学配制提供理论依据。 1蛋白质需要量的概念 鱼类的蛋白质需要量是指能满足鱼类氨基酸需求并获得最佳生长的最低蛋白质含量[2]。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混合比例的数量需要。因此,氨基酸平衡概念是蛋白质需要的基础。当鱼类对各种氨基酸需要量的比例与鱼类饲料中所含有的可消化吸收的各种氨基酸比例相近,即达到氨基酸平衡时,就能满足鱼类对氨基酸的需要。因此,在研究鱼类蛋白质需要量时,应调节饲料中的氨基酸使之平衡。 收稿日期:2001-11-17;修订日期:2002-03-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625006,39970584);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KSFX2-1-04);广东海大畜牧水产饲料有限公司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钱雪桥(1968)),男,江苏省泰兴市人;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讲师,博士;从事鱼类营养学和能量学的研究通讯作者:解绶启Email:s qxie@https://www.360docs.net/doc/7f454875.html,

鱼类免疫球蛋白

鱼类免疫球蛋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高等脊椎动物体内既发现有正常的血清免疫系统,还发现存在局部粘液免疫系统,粘液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在免疫防御中起一定的作用。而对鱼类免疫学的研究特别是关于鱼类的粘液性Ig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很不深入,也不系统。对它的研究既有助于人们对高等动物Ig的个体发生及系统发育的理解;又在鱼类免疫和鱼病防治方面有重要意义。现就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鱼类血清Ig 1.1真骨鱼类血清中的Ig 在真骨鱼类血清中,目前多数人认为只存在1种Ig,类似于哺乳动物的IgM,它由2条轻链(L链)和2条重链(H链)所组成的单体通过连接链“J”将4个单体连接成一个四聚体[1]。在沟鲇、大鲮鲆、鲤和羊头鲷血清中皆发现血清I是四聚体,分子量700~800kD(1kD=1000Dalton),H链的分子量约为70kD[2~4],也存在78kD(大鲮鲆)和45kD(羊头鲷)2种异型;L链的分子量约为19kD,但也存在25k(鲤)、27kD(大鲮鲆)和22kD、24kD、26kD 5种异型(羊头鲷)[5]。 但也有人认为真骨鱼类血清中存在着2种以上的IgTrump等人[6]发现鲫血清中存在着抗原性和电泳图谱各不相同的2种Ig。Clem[7]发现在1种海洋真骨鱼类中存在着16S和7S 2种Ig,并且认为7S Ig不可能是16S的降解产物 1.2软骨鱼类血清中Ig 软骨鱼类的血清中目前发现有2种Ig,大的Ig分子与人的IgM相似(分子量为900kD,19S);小的Ig分子与人IgG类似(分子量为150kD, 7S); Clem等[8]发现鲨鱼、角鲨和沙洲鲨血清Ig具有19S的五聚体和7S的单聚体2种形式。这2种Ig皆由同一类L链和H链组成。Partula[9]运用电泳和免疫印迹技术分析了鲟鱼血清的优球蛋白,发现该蛋白是类似于IgM的分子,由等分子数的70kD的H链和26~30kD的L链组成。它可以形成(H2L2)n形式的高分子量的多聚体;或170kD 的H2L2形式的单聚体;或L2形式的二聚体。宽纹虎鲨的血清中含有分子量分别为900kD和180kD的2种Ig分子,这2类Ig分子的H链分子量皆为68kD,且抗原性相同,而组成它们的L链经SDS- PAGE电泳时出现2条带,分子量分别为25kD和22kD,类似高等脊椎动物的κ和λ链[10]。 而从斑鳐的血清中也分离出2种Ig;高分子量免疫球蛋白(HWM Ig)和低分子量免疫球蛋白(LWM Ig)。HWM Ig为五聚体,分子量为840kD,沉降系数为18S;被认为是斑鳐的IgM;其H链分子量为70kD。LMW Ig,分子量为320kD,沉降系数是8.9S。它是由2个分子量为150kD的单体通过非共价键聚合而成,它的H链分子量为45~50kD,比HMW Ig的H链的小,并且HMW和LMW Ig的H链皆有自己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说明斑鳐的血清中HMW Ig和LMW Ig不是同一种物质[11]。 2鱼类粘液性Ig 鱼类的皮肤表面和消化道表面有一层丰富的粘液层。水中的病原菌和碎屑接触到这层粘液时,就被粘连在一起,阻止病原体的移动[12],粘液中还含有丰富的溶菌和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水解酶等,它的屏障作用极为有效。重要的是这类粘液性物质中还含有特异性Ig,因其分布在器官表面直接与外界接触,因此对鱼类就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1皮肤粘液Ig

淡水鱼蛋白质含量堪比鸡蛋

淡水鱼蛋白质含量堪比鸡蛋 大家都知道鸡蛋的蛋白质含量丰富,常用来补充营养。殊不知我们常吃的淡水鱼中也含有丰富蛋白质,以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矿物质,营养物质十分丰富。淡水鱼中的蛋白质含量,能与鸡蛋相比拟。 营养专家对鲤鱼、鲫鱼、鳊鱼、黄鳝、鳙鱼、草鱼、泥鳅、鲶鱼等11种淡水鱼的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 淡水鱼肉蛋白质含量较高,最高达19.52%,最低的鳙鱼为14.87%,也比鸡蛋蛋白高出1.2%,所以,淡水鱼是蛋白质的理想来源,11种淡水鱼脂肪含量较低,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 必需氨基酸的配比却完全能达到理想模式要求,非常接近FAO/WHO要求,其中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苏氨酸是鲫鱼、黄鳝、鲢鱼、草鱼、鲤鱼、鲶鱼等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含量达到理想模式的80~90%,11种都含有较高的赖氨酸,是理想蛋白质模式中赖氨酸的1.54~2.33倍。 大米、面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其中含量分别为WHO/FAO模式的64%~44.4%,以上食物再加淡水鱼可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谷氨酸含量除鳙鱼外,其余10种鱼谷氨酸含量都占鱼鲜肉重的2~3%,可使鱼味道鲜美,是脑生物代谢中重要的氨基酸,参与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11种淡水鱼中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高达18.14~38.54%。研究表明,单不饱和脂肪酸同样具有降血脂及降低血小板集聚作用。 此外,提高不饱和脂肪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是人们膳食结构的未来趋势,11种淡水鱼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在9.84~20.57%,人们密切关注的 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碳六烯酸)虽然不如海鱼含量丰富,但含量也在1.84~13.93%之间,EPA和DHA是人与动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脂肪酸,对人体具有抗血栓、维持大脑发育和抗动脉硬化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其中所含的硒是重要的抗癌物质。鱼中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谷胱甘肽,能遏制脑细胞的老化。不同鱼类还具有不同的食疗和保健作用。鲤鱼具有消肿、下气、通乳之功效,用于营养不良性水肿、肝硬化等症的食疗。鲫鱼具有和中益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