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改进(四阶段、七步骤)

质量改进(四阶段、七步骤)
质量改进(四阶段、七步骤)

质量改进(四阶段、七步骤)

质量改进的步骤本身是一个PDCA 循环,即计划(Plan),实施(Do), 检查(Check),处置(Action),四个阶段内容如下:

* 计划:包括制定方针、目标、计划书、管理项目等;

* 实施:按计划去做,落实具体对策;

* 检查:实施了具体对策后,验证其效果;

* 处置:总结成功的经验,实施标准化,以后可以按该标准进行。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

转入下一轮PDCA 循环解决,为制定下一轮改进计划提供资料。具体实施质量改进PDCA 循环的过程,以分成如下七个步骤,即:

1)明确问题

2)掌握现状

3)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4)拟订对策并实施

5)确认效果

6)防止问题再发生并标准化

7)总结

第一步骤:明确问题

明确问题

1.操作方法:

(1)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比其他问题重要。

(2)问题的背景是什么,现状如何。

(3)具体描述问题的后果,如产生了什么损失,并指出希望改进到什么程度。

(4)选定改进课题和目标值。

(5)选定改进任务负责人。

(6)预算改进活动所需费用。

(7)拟订改进活动时间表。

2.评述:

* 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受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限制,解决问题时必须决定其优先顺序。

从众多的问题中确认最主要的问题,必须说明理由。

* 必须向相关人员说明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 应该合理地设定目标值,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

* 若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若干具体问题时,可分解成几个子课题。

* 应规定解决问题的期限。

第二步骤:掌握现状

掌握现状

1.操作方法:

(1)调查四个方面以明确问题的特征:时间、地点、种类、特征。

(2)从不同角度调查,找出结果的波动。

(3)去现场收集数据中没有包含的信息。

2.评述:

(1)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就在问题内部。例如:质量特性值的波动太大,必然在影响因素中存在大的波动,这两个波动之间必然存在关系,这是把握问题主要影响原因的有效方法。而观察问题的最佳角度随问题的不同而不同,不管什么问题,以下四点是必须调查清楚的。

即:时间、地点、种类、特征。

①时间:早晨、中午、晚上,不合格品率有何差异?星期一到星期五(双休日的情况下),每天

的合格品率都相同吗?当然还可以以星期、月、季节、年等不同时间段观察结果。

②地点:从导致产品不合格的部位出发。从部件的上部、侧面或下部零件的不合格情况来考虑,如:烧制品在窑中位置的不同(门口附近、窗边、炉壁附近、炉的中央等等),产品不合格品率有何不

同;还可以依照方位(东、南、西、北)、高度(顶部、底部)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产品形状非常长的情况下,可从前面、中央、后部去考虑;产品形状复杂的情况下,不合格部位是在笔直的部位还是拐角部位等等。

③种类:同一个工厂生产的不同产品,其不合格品率有无差异?与过去生产过的同类产品相比,其不合格品率有无差异?关于种类还可以从生产标准、等级;是成人用还是儿童用;男用还是女用,内销还是外销等不同角度进行考虑,充分体现分层原则。

④特征:以产品不合格品项目——针孔(细小的气孔)为例,发现针孔时,其形状是圆的、椭圆、带角的还是其它形状;大多数针孔的排列有无特征;是笔直地还是弯曲地排列;是连续的还是间断的,等等。何种情况下,针孔的大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在全部还是特定的部位出现;针孔附近有无异样的颜色或异物存在。

(2)不管什么问题,以上四点是必须调查的,但并不充分,另外,结果波动的特征也必须把握。

(3)调查者应深入现场,在现场可以获得许多数据中未包含的信息。

第三步骤: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1.操作方法:

(1)设立假说(选择可能的原因)

①为了搜集关于可能的原因的全部信息,应画出因果图(包括所有认为可能有关的因素)。

②运用“掌握现状”阶段掌握的信息,消去所有已确认为无关的因素,用剩下的因素重新绘制因果图。

③在绘出的图中,标出认为可能性较大的主要原因。

(2)验证假说(从已设定因素中找出主要原因)

①搜集新的数据或证据,制定计划来确认可能性较大的原因对问题有多大影响。

②综合全部调查到的信息,决定主要影响原因。

③如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有意识地将问题再现一次。

2.评述:

到了这一阶段,就应该科学地确定原因了。考虑原因时,通常要通过讨论其理由,并应用数据来验证假说的正确性,这时很容易出现将“假说的建立”和“假说的验证”混为一谈的错误。验证假说

时,不能用建立假说的材料,而需要新的材料来证明。重新收集验证假说的数据要有计划、有根据地进行。

(1)因果图是建立假说的有效工具。图中所有因素都被假设为导致问题的原因,图中最终包括的因素必须是主要的、能够得到确认的。

①图中各影响因素应尽可能写具体。如果用抽象的语言表达,由于抽象的定义是从各种各样的实例

中集约出来的,因此,图形可能过于庞大。例如,因果图中的结果代表着某一类缺陷,图中的要因就成为引起这一类缺陷的原因集合体,图中将混杂各种因素,很难分析。因此,结果项表现得越具体,因果图就越有效。

②对所有认为可能的原因都进行调查是低效率的,必须根据数据,削减影响因素的数目。可利用“掌

握现状”阶段中分析过的信息,将与结果波动无关的因素舍去。要始终记住:因果图最终画得越小(影响因素少),往往越有效。

(2)验证假说必须根据重新实验和调查所获得的数据有计划地进行。

①验证假说就是核实原因与结果间是否存在关系、是否密切。常使用排列图、相关及回归分析、方

差分析。

②导致产品缺陷出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一个或几个,应首先对主要因素采取对策。所以,判断主要影响原因是重要的。

③利用缺陷的再现性试验来验证影响原因要慎重进行。某一产品中采用了非标准件而产生不合格品,

不能因此断定非标准件就是不合格品的原因。再现了的缺陷还必须与“掌握现状”时查明的缺陷一致,具有同样的特征。有意识的再现缺陷是验证假设的有效手段,但要考虑到人力、时间、经济性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第四步骤:拟定对策并实施

拟定对策并实施

1.操作方法:

(1)必须将现象的排除(应急措施)与原因的排除(防止再发生措施)严格区分开。

(2)采取对策后,尽量不要引起其它质量问题(副作用),如果产生了副作用,应考虑换一种对策或消除副作用。

(3)先准备好若干对策方案,调查各自利弊,选择参加者都能接受的方案。

2.评述:

(1)对策有两种,一种是解决现象(结果),另一种是消除引起结果的原因,防止再发生。如下图

所示。生产出不合格品后,返修得再好也不能防止不合格品的再次出现,解决不合格品出现的根本方法是除去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一定要严格区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对策。

(2)采取对策后,常会引起别的问题,就像药品的副作用一样。为此,必须从多种角度对措施、对策进行彻底而广泛地评价。

(3)采取对策时,有关人员必须通力合作。采取对策往往要带来许多工序的调整和变化,如果可能,应多方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和想法。当同时存在几个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方案时,通过民主讨论决定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4)绘制系统图是同时采取多项对策时常用的工具,但要注意对策间的关系及先后顺序。

第五步骤:确认效果

确认效果

1.操作方法:

(1)使用同一种图表将对策实施前后的不合格品率进行比较。

(2)将效果换算成金额,并与目标值比较。

(3)如果有其它效果,不管大小都可列举出来。

2.评述:

(1)本阶段应确认在何种程度上做到了防止不合格品的再发生。比较用的图表必须前后一致,如果现状分析用的是排列图,确认效果时必须用排列图。

(2)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不合格品率的降低换算成金额是重要的。通过对前后不合格品损失金额的比较,会让企业经营者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

(3)采取对策后没有得到预期结果时,应确认是否严格按照计划实施了对策,如果是,就意味着对策失败,重新回到“掌握现状”阶段。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应该考虑以下两种情况:

①是否按计划实施了,实施方面的问题往往有:

A.对改进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B.对计划的传达或理解有误;

C.没有经过必要的教育培训;

D.实施过程中的领导、组织、协调不够;

E.资源不足。

②计划是否有问题,计划的问题往往是:

A.现状把握有误;

B.计划阶段的信息有误和/或知识不够,导致对策有误;

C.对实施效果的测算有误;

D.没有把握实际拥有的能力。

第六步骤:防止问题再发生和标准化

防止问题再发生和标准化

1.操作方法:

1)为改进工作,应再次确认5W1H 的内容,即What(为什么)、Why(为什么)、Who(谁)、Where (哪里)、When(何时做)、How(如何做),并将其标准化。

2)进行有关标准的准备及传达。

3)实施教育培训。

4)建立保证严格遵守标准的质量责任制。

2.评述:

为防止不合格品的再出现,纠正措施必须标准化,其主要原因是:

(1)没有标准,不合格品问题渐渐会回复到原来的状况。

(2)没有明确的标准,新来的职工在作业中很容易出现以前同样的问题。标准化工作并不是制订几个标准就算完成了,必须使标准成为职工思考习惯的一部分。因此为了贯彻实施标准,对职工进行知识与技术的教育和培训也是必要的。

①标准化是表示作业顺序的一种方法。有了How(如何做)规定的有关内容,就可认为是标准化了;

含有4W1H(除去“为什么”Why)的内容,就可以认为非常完全了。对于完成作业的方法,没有“为什么”也许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职工却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他们需要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

②导入新标准时引起的混乱,其主要原因是标准没有充分地准备和传达,实施新标准意味着作业方法将发生改变,这时会引起许多细小的差错。尤其对于将工作划分成许多具体操作,系统性很强的

作业现场,一部分工作做了调整,另一部分未做相应调整,于是问题就出现了。

③反复、充分地教育培训对标准的顺利实施是必要的。否则,标准再完备也无法保证严格遵守,无法防止产品缺陷的再次出现。

第七步骤:总结

总结

1.操作方法:

(1)找出遗留问题。

(2)考虑解决这些问题下一步该怎么做。

(3)总结本次降低不合格品率的过程中,哪些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哪些尚未解决。

2.评述:

(1)要将不合格品减少为零是不可能的,但通过改进,不断降低不合格品率是可能的。同时也不提倡盯住一个目标,长期地就一个题目开展活动。开始时就定一个期限,到时候进行总结,哪些完成了,哪些未完成,完成到什么程度,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然后进入下一轮的质量改进活动中去。

(2)应制订解决遗留问题的下一步行动方案和初步计划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模板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公开文件,共4页) 一、目的: 规范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提高品质异常处理的时效性,确保来料质量及生产的正常运转,同时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来料、制程、出货品质异常的处理。 三、定义: 3.1 来料品质异常: a、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 b、合格物料制程中发现重点物料不合格时; c、有经过改善且有效果确认,但又重复发生品质异常时。 3.2 制程品质异常: a、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 b、同一缺陷连续发生; c、不遵守作业标准或不遵守工艺要求; d、机械发生故障或精度磨损; e、其他情形影响到产品质量时。 3.3 出货品质异常: a、客户投诉或抱怨; 四、职责 4.1 来料品质异常: 品质:a.负责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异常描述”部分; b.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于采购,抄送工程、生产; c负责品质异常改善结果确认。 采购: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给供应商并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跟踪供应商及时回复“原因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将结果回复品质部. 4.2 制程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品质异常之最终判定; b,负责确认品质异常责任部门; c,负责主导品质异常案例的处理过程; d,负责对责任单位的改善结果进行追踪确认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 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4.3 出货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将品质异常通知各部门及确定责任部门; b负责异常改善后的跟踪确认; c负责处理客户抱怨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 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营业部: a负责将客户抱怨反馈给相关部门。 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五、工作程序: 5.1 进料品质异常: 5.1.1 依相关检验标准判定不合格,针对不合格物料标示“不合格”,并立即移至不良品区域。 5.1.2 异常成立4小时内开立《品质异常联络单》通知采购。 5.1.3 采购接《品质异常联络单》后4小时内转责任供应商。 5.1.4 供应商需于1个工作日内针对异常物料提出临时对策,如对异常内容有疑问,需在4 小时与品质相关人员确认清楚。 5.1.5 供应商必须在《品质异常联络单》要求的期限前(如无明确要求,默认为《品质异常联络单》发出后2个工作日内)回复完整的改善方案。 5.1.6 品质部对供应商回复内容进行确认,针对改善措施不合格部分予以退件,要求供应商重新回复。改善措施合格,则报告予以归档,跟踪后续进料品质状况,依5.1.7执行。 5.1.7 针对供应商改善后产品加严检验,连续追踪3批无异常予以结案,转正常检验;连续追踪3批中途发现不良现象仍存在,则重复5.1.2-5.1.7。 5.1.8 如供应商改善措施回复后连续2个月无进料,则强制结案,后续进料依正常检验执行。 5.1.9

质量改进的过程、步骤和内容

质量改进的过程、步骤和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质量改进中“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的主要工作是。 A.找出遗留问题 B.比较改进前后的效果 C.评价各种对策方案 D.再次确认5W1H,并将其标准化,制定成工作标准,进行培训和宣传 答案:D [解答] 质量改进中“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的主要工作有:①再次确认5W1H,即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做)、Who(谁做)、Where(哪里做)、When(何时做)、How(如何做),并将其标准化,制定成工作标准;②进行有关标准的准备及宣传; ③实施教育培训。 2. 质量改进可以应用于。 A.企业内部 B.生产经营活动 C.企业管理 D.各行各业的各个方面 答案:D [解答] 质量改进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各个方面。从企业内部来看,需要开展质量改进的地方很多,质量改进可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所有过程。因为部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进活动,生产经营的效果才能得到提高。

3. PDCA循环也可称作。 A.朱兰环 B.戴明环 C.石川环 D.甘特环 答案:B [解答] PDCA循环最早由统计质量控制的奠基人W.A.休哈特提出,W.E.戴明将其介绍到日本,日本人进一步充实了PDCA循环的内容,所以有人也把它称为戴明环。 4. 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是。 A.PDCA法 B.过程方法 C.PDCA循环 D.流程图法 答案:C [解答] 任何一个质量改进活动都要遵循PDCA循环的原则,即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 5. PDCA的顺序为。 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 B.策划、检查、实施、处置 C.检查、策划、实施、处置 D.检查、实施、处置、策划 答案:A [解答] PDCA循环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策划(Plan)、实施(Do)、检

麦肯锡方法——解决问题的七个步骤

麦肯锡方法——解决问题的七个步骤(7 EASY STEPS TO BULLET PROOF PROBLEM SOLVING) 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是缜密而系统化思维的产物,任何一个有才之士都能获得这种能力。有序的思维工作方式并不会扼杀灵感及创造力,反而会助长灵感及创造力的产生。 第一步-陈述问题 清晰地陈述要解决的问题 清晰陈述问题的特点: 一个主导性的问题或坚定的假设 具体,不笼统 有内容的(而非事实的罗列或一种无可争议的主张) 可行动的 以决策者下一步所需的行动为重点

首要之务是对问题的准确了解步骤2-分解问题

切勿低估协作与团队合作对解决问题的价值步骤3-淘汰非关键的问题 步骤4-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的最佳做法: 提早?不要等待数据搜集完毕才开始工作 经常?随著反复仔细分析数据而修改、补充或改善工作计划具体?具体分析,寻找具体来源 综合?同项目小组成员一起检测,尝试其他假设 里程碑?有序地工作-使用80/20方法按时交付 有条不紊的及早规划工作计划对解决问题大有帮助

步骤5-进行关键分析 原则评注 以假设和最终产品为导向不要只拘泥于数字-要题问“我要回答什么问题?”经常反复地进行假设和数据分析不要绕圈子 尽可能地简化分析不轻言使用大的线性计划之类的工具 仔细分析之前估算其重要性开阔视野,不要「见树不见林」 使用80/20及简便的思维方法别钻牛角尖 从专家那里得到数据经常给出比“图书馆数据”更清晰的指导方向 对新数据采取灵活态度 同项目小组共享良计 对困难有所准备 勇于创新记住假设也是会被推翻 尽可能选择简便的问题解决方式…

质量改进实施的步骤

质量改进实施的步骤 (一)质量改进实施的基础 质量改进的对象一般是长期性缺陷,所以难度大,需要很多人参加并要制定周密的计划以后,才能得到实效。因此必须有一个坚实的基础。该基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认识上的统一 首先,要统一对质量危机的认识。由于影响市场占有率的主导因素是质量,质量竞争在市场经济中是一个长期的客观规律,即有市场经济必存在着质量竟争现象。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重视质量改进工作。其次,要充分认识到质量改进工作的长期性,即是“永不停顿”的工作。因此质量改进工作不是“临时措施”,而是“日常工作”。朱兰近年来将质量管理工作归纳为三个基本的相关过程: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并称之谓“三部曲”。 2.领导阶层的重视 搞好产品质量的改进,提高企业工作质量的关键在于领导,尤其是上层领导。没有上层领导的支持与指导,质量改进工作就不可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是因为在质量改进工作的实施中,如果上层领导者认为不用做的事,那么下级人员就不会去做。正像瀑布一样,山上无涓涓的流水,山下绝不会出现瀑布,人们把这种关系称为“瀑布效应”。只有上层领导者首先纠正对质量的旧观念和坏习惯之后,才有可能清除下级人员的对质量的旧观念和坏习惯,企业的质量改进工作才能顺利实施。 (二)克服质量改进的阻力 进行质量改进,需要在技术和管理上进行综合性的工作,才能解决企业的质量问题。其内容涉及到技术改进和社会变革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有一定的阻力,了解并消除这些阻力是质量改进的先决条件。 1.文化方面的阻力 在质量改进过程中,重点是克服“文化上对所需技术改造的抵制”。当实行一项质量改进的变革时,常会遇到一种对改革的阻力,人们对此常迷惑不解。迷惑的原因是只看到改进课题的技术性方面,而忽视了与变革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效应,那就是对于人际关系、地位、声誉等方面的影响。例如:某道工序是一项技术很高的手工劳动,如今要把它改变成简单的机器操作,这样就伤害了某些高级钳工的感情,他们将丧失这项传统手工艺中的地位和自豪感。因此他们很可能成为这项质量改进中的人为的阻力。 2.技术方面的阻力

第六章 质量改进(1)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

第六章 质量改进 第六章 质量改进 基本脉络:前面第五章我们学习了关于质量可靠性的分析、试验、管理,提出了各种故障分析技术,和故障报告分析纠正的系统,产品可信性管理的方法。现在我们要学习如何改进质量。重点是改进工具和六西格玛管理。 【考试趋势】 单选5-7题,多选7-9题,综合分析1-2题。考查方式以理解题为主,以及少量计算题。 总分值35-45分。总分170分。 【大纲考点】 一、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 1.掌握质量改进的概念 (重点) 2.熟悉质量改进的意义(必要性、重要性) 二、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 1.掌握质量改进的步骤 (重点) 2.熟悉质量改进的每一步的内容 3.熟悉质量改进的步骤、内容和pdca 循环的关系 (难点) 三、质量改进的组织与推进 三、质量改进的组织与推进 1.了解质量改进的组织形式 (重点) 2.熟悉质量改进的组织与管理 3.了解质量改进的障碍 4.熟悉持续开展质量改进的手段和方法 四、质量改进的常用工具 (一)因果图 1.熟悉因果图的作用 2.掌握绘制因果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难点) (二)排列图 1.熟悉排列图的概念和种类 (重点)

2.掌握排列图的作图步骤 (三)直方图 1.熟悉直方图的概念 2.熟悉常见直方图的类型及其特征 3.掌握直方图与公差之间的关系、并能做出基本判断(难点) (四)头脑风暴法 (四)头脑风暴法 1.掌握头脑风暴法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2.了解头脑风暴法应用的三个阶段 (五)树图 1.了解树图的概念和作用 2.熟悉树图的分类 3.掌握绘制树图的步骤 (六)pdpc 1.熟悉pdpc 法的概念及特征 (重点) 2.掌握pdpc 法的实施步骤 3.熟悉pdpc 法的用途 (七)网络图 1.了解网络图的概念、作用 2.掌握网络图的构造以及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重点)3.掌握网络图节点时间的计算方法 (难点) (八)矩阵图 1.熟悉矩阵图法的概念和类型 2.熟悉矩阵图的用途 (九)亲和图 (九)亲和图 1.了解亲和图法的概念 2.熟悉亲和图法的用途 (重点) 3.掌握亲和图的绘制步骤 (十)流程图

第二节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题库1-2-10

第二节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题库1-2-10

问题: [多选]以下属于质量控制活动的有()。 A.日常检验 B.改进品种 C.维持水平 D.挖掘潜力 E.总结已经解决的问题 质量控制是消除偶发性问题,使产品质量保持于规定的水平;质量控制主要通过日常的检验、试验和配备必要的资源来消除异常波动。

问题: [多选]下列关于PDCA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按计划实地去做,去落实具体对策 B.第二阶段按计划实地去做,去落实具体对策 C.第三阶段实施标准化,以后就按标准进行 D.第四阶段总结成功的经验,实施标准化以后就按标准进行 E.第四阶段对策实施后,把握对策的效果

问题: [单选]质量改进对分析原因可看作是一个设立和验证()的过程。 A.假说 B.项目 C.目标 D.方法 (游戏名字大全 https://www.360docs.net/doc/7f5562505.html,/)

问题: [单选]QC小组讨论小组活动失败的教训属于PDCA的()阶段。 A.A B.C C.D D.P

问题: [多选]使用PDPC法的基本步骤有()。 A.召集所有有关人员讨论所要解决的课题 B.从自由讨论中提出达到理想状态的手段、措施 C.对提出的手段和措施,要列举出预测的结果,以及提出的措施方案行不通,或难以实施时,应采取的措施和方案 D.将各研究措施按紧迫程度、所需工时、实施的可能性及难易程度予以分类,特别是对当前要着手的措施,应根据预测的结果,明确首先应该做什么,并用箭条向理想的状态方向连接起来 E.保持PDPC图不变 PDPC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召集所有有关人员要求尽可能地广泛地参加讨论所要解决的问题; 2从自由讨论中提出达到理想状态的手段、措施; 3对提出的手段和措施,要列举出预测的结果,以及提出的措施方案行不通,或难以实施时,应采取的措施和方案; 4将各研究措施按紧迫程度、所需工时、实施的可能性及难易程度予以分类,特别是对当前要着手进

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解决七步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解决七步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人解决一个问题,不如教人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解决七步法作为开展现场改善的基本方法,要解决的就不只是单个问题,而是如何去解决成百上千问题的思路。 将通常进行改善的PDCA过程,细分成七个关键的步骤,整理出来形成指导改善开展的方法,就是问题解决七步法。 有问题就应该解决,似乎顺理成章,然而,很多时候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究其原因,一是欠缺解决问题的意识,二是缺少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七步法在这方面有其良好的效果。一方面,问题解决七步法为你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当你遇到有较大不确定因素的问题,没有太多相似案例可以借鉴时,七步法很容易派上用场,它告诉你的是一种有效的思维逻辑。另一方面,当你需要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员工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问题解决七步法更能体现其价值。因为仅仅解决单个问题不过是就事论事,养成解决问题的习惯才是一个团队学习能力的体现。 以下对七个步骤加以简单介绍。 STEP-1现状把握 >>>说明: 现状把握告诉我们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问题之所在,这是有效解决所有问题的前提。仅仅笼统地说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并不能帮你更好地分析问题。以下三点有助你更准确地把握问题之所在: 1、从习惯找“问题”到习惯找“问题点” 问题:零件摆放混乱 问题点:待检/合格/不良等不同状态的零件未明确区分 问题:工作台脏乱差 问题点:边角料和工具配件随手扔、灰尘污垢未清扫 问题:工人效率低 问题点:搬运作业时间长,所占作业比重过大 2、从习惯“统述问题”到习惯“分述问题(现象+影响)” 统述问题: 每天出入库都有木踏板被损坏,严重点的通常都丢掉了,浪费了不少钱,也不利于节约资源,不利于环保,破损轻点的又弃之可惜,有几次随产品出货还被海外客户投诉了。

质量改进-步骤和内容

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 一、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PDCA循环 质量改进是一个过程,都要遵循PDCA循环的原则,即策划、实施、检查、处置。 PDCA循环由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提出,戴明介绍到日本,故又称“戴明环”。 (一)PDCA内容 第一阶段是策划:制定方针、目标、计划书、管理项目等; 第二阶段是实施:按计划去做,去落实对策; 第三阶段是检查:检查对策的效果; 第四阶段是处置:总结成功经验,实施标准化,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二)PDCA特点 (1)四个阶段一个也不能少; (2)大环套小环; (3)每循环一次,产品质量、工序质量或工作质量就提高一步,PDCA是不断上升的循环。 二、质量改进的步骤、内容及注意事项 质量改进是一个PDCA循环,分成“四个阶段、七步骤” 质量改进的步骤为: (1)选择课题;

(2)掌握现状; (3)分析问题的原因; (4)拟定对策并实施; (5)确认效果; (6)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 (7)总结。 其中(1)~(3)及(4)的拟定对策为P阶段 (4)对策实施为D阶段 (5)为C阶段 (6)(7)为A阶段 (一)选择课题 选择课题围绕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激励、环境六个方面来选。 1、活动内容 (1)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尤为重要; (2)问题的背景是什么; (3)用具体的语言和数据表述不良结果; (4)确定课题和目标值; (5)选定负责人; (6)必要时对改进活动费用做出预算; (7)拟定改进活动的时间表(制定改进计划)。 2、注意事项

(1)综合考虑企业发展方向、市场要求和内部运行存在的问题去确认什么问题是最主要的; (2)必须向相关人员交待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3)设定目标值应是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 (4)要制定改进计划,明确解决问题的期限。 (二)掌握现状课题确定后需掌握问题的现状 1、活动内容 (1)抓住问题的特征,需调查的要点如时间、地点、问题的种类、问题的特征等。 (2)如要解决质量问题,要从人、机、料、法、环等不同角度进行调查; (3)深入现场,收集现有数据中没有包含的信息。 2、注意事项 (1)不管什么问题,都必须调查时间、地点、种类、特征。把握现状的有效工具是调查表。对调查表中的数据可按不同的时间、地点、种类、特征等进行分层。 (2)以上四点调查清楚了,不是说问题现状就清楚了,还要调查其他方面。 (3)一般讲,解决问题应尽量依照数据进行,其他信息只能供参考,如没有数据时就应充分发挥其他信息的作用。调查者深入现场,可以获得许多数据中未包含的信息,为解决问题找出思路。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教案

5.4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课题 5.4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学会有序观察,有 条理思考和简单的事实推理; 3、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意见。 重点找出问题中的条件和要求的结论,并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找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打过电话吗?付过电话费吗?你们付的电话费是怎样计费的?(在学生回答完上述问题后,出示下表): 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2002年调整后的201卡普通国内长话资费标准如下: 调整前调整后 时间段标准时间段标准 07:00-20:00 0.06元/6 秒09:00-18:00 0.06元/6 秒 20:00-22:00 0.04元/6 秒18:00-次日09:00 0.03元/6 秒 22:00-次日07:00 0.03元/6 秒 师:你能理解这个表格吗?根据这个表格,你能解决什么问题?请举例说明。(这里的问题是开放性的,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估计学生会说一些比如:调整后在09:00~18:00时间段内打了15分钟电话,就可以算出话费为9元,等等,然后老师给出下面问题) 课后反馈

教 学 过 程 问题:某人在21:00时拨打一个从杭州到上海的电话,如果调整前的话费为3.4元,那么这个电话在调整后的话费是多少? [这一层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打电话”“付电话费”,给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师:请找出本题涉及哪几个量,又有哪些等量关系?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组发言,互相补充,得出以下结论:) 1、 涉及到通话时间、话费标准和话费三个基本量; 2、 基本关系: 通话时间×话费标准=话费; 3、 调整前或调整后这个电话的通话的时间不变。 [这一层次及时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小组讨论,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并尝试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利用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找出典型的在实物投影仪上讲评) 解:设所求的话费为x 元, (04.040 .3×6=510秒〈3600秒,说明这个电话始终在20:00-22:00时间段内〉由题意得: 04.040.3×6=03.0x ×6 解这个方程得:x=2.55(元) 答:这个电话在调整后的话费是2.55元。 说明:①括号内部分估计多数学生不会想到,或已经想到但没有写出来, 所以老师在讲评时,也先不出示这部分,然后让学生通过认真 思考,补充完整; ②学生可能会得到不同形式的方程,但只要学生得到的方程是合理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应用与拓展〉: (1) 如果在21:00时拨打的这个电话,通话时间为75分钟,则调整 前后的话费分别是多少? 调整前:66060?×0.04+660 15?×0.03=24+4.5=28.5(元) 调整后:660 75?×0.03=22.5(元) [说明:此题可先让学生思考后得出应该分段计算]

质量持续改进

质量持续改进的意义 质量改进有很高的投资收益率; 可以促进新产品开发,改进产品性能,延长产品的寿命周期; 通过对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的改进,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和技术力量,充分挖掘组织的潜力; 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减少不合格品的出现,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 通过提高产品的适应性,从而提高组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有利于发挥各部门的质量职能,提高工作质量,为产品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质量改进的组织 质量改进的组织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整体的角度为改进项目调动资源,这是管理层,即质量管理委员会。二是为了具体地开展工作项目,这是实施层,即质量改进团队或称质量改进小组。质量改进的基本途径 企业跨部门人员参加的突破性改进; 由企业各部门内部人员对现有过程进行渐进的持续改进活动。 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 任何一个质量改进活动都要遵循的基本过程是PDCA(由W alter Shewhart提出)循环过程。即: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一个也不能少,大环套小环不断上升的循环。 质量改进的步骤 质量改进的步骤本身就是一个PDCA循环,可分为七个步骤完成 1. 明确问题:组织需要改进的问题会很多,经常提到的不外乎是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激励、环境六方面。选题时通常也围绕这六方面来选,如降低不合格率、降低成本、保证交货期等。 活动内容: 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比其它问题重要; 问题的背景是什么,到目前为止的情况是怎样的; 将不尽人意的结果用具体的语言表现出来,有什么损失,并具体说明希望改进到什么程度; 选定题目和目标值如果有必要,将子题目也决定下来; 正式选定任务负责人,若是小组就确定组长和组员;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精)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 问题。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 模型的作用,学会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和简单的事实推 理; 3、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意见。 教学重点:找出问题中的条件和要求的结论,并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打过电话吗?付过电话费吗?你们付的电话费是怎样计费的?(在学生回答完上述问题后,出示下表):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2002年调整后的201卡普通国内长话资 请举例说明。(这里的问题是开放性的,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估计学生会说一些比如:调整后在09:00~18:00时间段内打了15分钟电话,就可以算出话费为9元,等等,然后老师给出下面问题) 问题:某人在21:00时拨打一个从杭州到上海的电话,如果调整前的话费为3.4元,那么这个电话在调整后的话费是多少?[这一层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打电话”“付电话费”,给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师:请找出本题涉及哪几个量,又有哪些等量关系?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组发言,互相补充,得出以下结论:)1、涉及到通话时间、话费标准和话费三个基本量;

2、基本关系: 通话时间×话费标准=话费; 3、调整前或调整后这个电话的通话的时间不变。 [这一层次及时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小组讨论,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并尝试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利用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找出典型的在实物投影仪上讲评) 解:设所求的话费为x 元, (04 .040.3×6=510秒〈3600秒,说明这个电话始终在20:00-22:00时间段内〉由题意得: 04.040.3×6=03 .0x ×6 解这个方程得:x=2.55(元) 答:这个电话在调整后的话费是2.55元。 说明:①括号内部分估计多数学生不会想到,或已经想到但没有 写出来,所以老师在讲评时,也先不出示这部分,然后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补充完整; ②学生可能会得到不同形式的方程,但只要学生得到的方程是合理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应用与拓展〉: (1) 如果在21:00时拨打的这个电话,通话时间为75分钟, 则调整前后的话费分别是多少? 调整前: 66060?×0.04+66015?×0.03=24+4.5=28.5(元) 调整后:66075?×0.03=22.5(元) [说明:此题可先让学生思考后得出应该分段计算] (2) 如果本例中调整前的话费为30元,则调整后的话费是多 少? 解:设调整后的话费为x 元, 0. 04×60×60÷6=24元〈30元,说明通话时间超过1小时,由题意得: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摘要:品质人员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要及时发现反馈生产中的品质异常状况,并督促现场执行改善措施、追踪其改善效果,保证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品质人员的工作职责 1、熟悉所控制范围的工艺流程 2、来料确认 3、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检验(首检、巡检) 4、作相关的质量记录 5、及时发现反馈生产中的品质异常状况,并督促现场执行改善措施、追踪其改善效果 6、特殊产品的跟踪及质量记录 7、及时提醒现场对各物料及成品明显标识,以免混淆 8、及时纠正作业员的违规操作,督促其按作业指导书作业 9、对转下工序的产品进行质量及标识进行确认 品质异常可能发生的原因 生产现场的品质异常主要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来料、自制件批量不合格或有批量不合格的趋势。品质异常的原因通常有: A. 来料不合格包括上工序、车间的来料不合格 B. 员工操作不规范,不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新员工未经培训或未达到要求就上岗 C. 工装夹具定位不准 D. 设备故障 E. 由于标识不清造成混料 F. 图纸、工艺技术文件错误。 品质异常一般处理流程 1、判断异常的严重程度(要用数据说话) 2、及时反馈品质组长及生产拉长并一起分析异常原因(不良率高时应立即开出停线通知单) 3、查出异常原因后将异常反馈给相关的部门 (1)来料原因反馈上工序改善 (2)人为操作因素反馈生产部改善 (3)机器原因反馈设备部 (4)工艺原因反馈工程部 (5)测量误差反馈计量工程师 (6)原因不明的反馈工程部 4、各相关部门提出改善措施,IPQC督促执行 5、跟踪其改善效果,改善OK,此异常则结案,改善没有效果则继续反馈 怎样做才能尽可能的预防品质异常 SPC是一款专门分析品质异常的工具,它主要是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项目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区分出过程中

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

质量改进 顾客的满意程度,取决于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要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质量改进。对形成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各环节进行质量改进,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另一方面通过寻找改进的机会,也可预防问题的出现。持续的改进也是2000版ISO9000族标准提出的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之一。 1、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 1.1所谓质量改进,是消除系统性的问题,对现有的质量水平在控制的基础上加以提高, 使质量达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 是为向组织及其顾客提供增值效益,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所采取的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果与效率的措施。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是相互联系的。质量控制的重点是防止差错或问题的发生,充分发挥现有的能力;而质量改进的重点是提高质量保证能力。首先要搞好质量控制,充分发挥现有质量控制系统能力,使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使产品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然后开展持续的质量改进,在控制的基础上,运用一系列改进工具和方法,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服务,达到一个新水平,不断满足顾客要求。没有稳定的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的效果也无法保持。 质量改进的必要性: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不断降低成本。 1.2质量改进的重要性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a、质量改进具有很高的投资收益率。 b、可以促进新产品开发、改进产品性能,延长产品的寿命周期。 c、通过对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的改进,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和技术力量,充分挖 掘企业潜力。 d、提高产品制造质量,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 e、通过提高产品的适用性,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f、有利于发挥企业各部门的质量职能,提高工作质量,为产品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质量改进的过程、步骤和内容

过程质量提升计划和改进措施

过程质量提升计划 一、制造部过程质量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过程质量管理科检验记录利用价值未能完全体现; 2、员工质量意识有待提高; 3、员工自身素质需要提升; 4、过程质量管理制度仍然需要完善; 5、标准化作业需要不断跟新; 6、焊装车间过程质量控制存在问题; 7、涂装车间过程质量控制存在问题; 二、过程质量提升计划及改进措施 1、短期遏制计划1-3个月内执行; 2、中期维持计划3-6个月内执行; 3、长期提升计划7-12个月内执行; 一、制造部过程质量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只有做好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目前,制造部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如:人员技能不足、对产品质量意识淡薄、现场作业没有标准化、人员培训缺失、对售后抱怨反馈不及时以及改进措施有效性差等原因影响产品质量,导致质量问题频发。综上所述将制造部过程质量存在问题罗列如下:

1、品质检验记录利用价值未能体现 质量记录形成书面载体的好处是,便于追溯、便于分析原因、便于持续改进、便于查找责任人。可目前虽然有各种的记录,但是记录不是做的非常好,还有未能有效的从这些数据中去分析有价值的信息,没有将数据进行过滤和汇总,对于后期指导生产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此,除了完善记录外,在形成数据记录时,必须确保数据来源真实、可靠、正确、有效;然后针对这些数据要进行深入分析,从中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并要求相关部门、车间进行改善。 2、员工质量意识有待提高 产品质量是靠生产出来的,而不是靠检验出来的,目前各工序不良率仍有不稳定上升现象,究其原因:除零部件原因外,绝大部分是由于员工未自检、互检造成的。有些员工未确认产品(零部件)合格与否就进行作业,生产完工后也不对自己加工的产品进行质量确认。 因此首先需要加强、加大对其的培训力度,每天晨会车间班组长和现场检验员,将当天所要生产的产品(以往发生过的质量问题,作业过程中所需要控制点,工艺等)在晨会上进行简单讲解,通过每天不断地对员工进行操作技能、质量意识的灌输,使员工掌握自检、互检方式和方法,提高质量意识,确保其生产的产品满足要求。除利用晨会外,还可以利用周及月质量总结会、现场质量会(如发生质量异常,马上停止生产,组织现场操作人员进行现场面对面式的质量分析会),督导其提高质量意识。 3、员工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有部分员工和现场管理人员没有质量意识和产品防护意识,对于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关心程度不够。只有将质量的重要性贯彻到一线操作员工的身上,才能真正把品质做好,而要做好这些工作,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人都是具有惰性的,只有不断地通过质量现场会、车间晨会、质量专题会等各种方法,不时的加以培训和灌输,从思想和观念上改变员工的意识,将行为规范化,使之操作习惯化。 4、标准化需要不断的完善 目前,制造部虽然每个工序有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操作规程,但是有些岗位由于某些原因,已经有了变动,但是相关的标准并没有及时得到更改,或者没有按照既定的标准去执行。即使有标准作业的各车间、班组、个人能执行到位的也聊聊无几。没有标准化作业流程相关产品不良率居高不下,各种各样的缺陷屡见不鲜。所以只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操作,相关的不良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在有了相关操作标准,在以后生产过程中可以更有利于员工掌握操作技能,提高产品质量。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摘要:品质人员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要及时发现反馈生产中的品质异常状况,并督促现场执行改善措施、追踪其改善效果,保证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品质人员的工作职责 1、熟悉所控制范围的工艺流程 2、来料确认 3、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检验(首检、巡检) 4、作相关的质量记录 5、及时发现反馈生产中的品质异常状况,并督促现场执行改善措施、追踪其改善效果 6、特殊产品的跟踪及质量记录 7、及时提醒现场对各物料及成品明显标识,以免混淆 8、及时纠正作业员的违规操作,督促其按作业指导书作业 9、对转下工序的产品进行质量及标识进行确认 品质异常可能发生的原因 生产现场的品质异常主要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来料、自制件批量不合格或有批量不合格的趋势。品质异常的原因通常有: A. 来料不合格包括上工序、车间的来料不合格 B. 员工操作不规范,不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新员工未经培训或未达到要求就上岗 C. 工装夹具定位不准 D. 设备故障 E. 由于标识不清造成混料 F. 图纸、工艺技术文件错误。

品质异常一般处理流程 1、判断异常的严重程度(要用数据说话) 2、及时反馈品质组长及生产拉长并一起分析异常原因(不良率高时应立即开出停线通知单) 3、查出异常原因后将异常反馈给相关的部门 (1)来料原因反馈上工序改善 (2)人为操作因素反馈生产部改善 (3)机器原因反馈设备部 (4)工艺原因反馈工程部 (5)测量误差反馈计量工程师 (6)原因不明的反馈工程部 4、各相关部门提出改善措施,IPQC督促执行 5、跟踪其改善效果,改善OK,此异常则结案,改善没有效果则继续反馈 怎样做才能尽可能的预防品质异常 是一款专门分析品质异常的工具,它主要是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项目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区分出过程中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了解每个工序有可能出现的品质异常、了解哪些工位容易出品质异常,从而对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稳定,从而达到稳定过程,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质量改进(四阶段、七步骤)

质量改进(四阶段、七步骤) 质量改进的步骤本身是一个PDCA 循环,即计划(Plan),实施(Do), 检查(Check),处置(Action),四个阶段内容如下: * 计划:包括制定方针、目标、计划书、管理项目等; * 实施:按计划去做,落实具体对策; * 检查:实施了具体对策后,验证其效果; * 处置:总结成功的经验,实施标准化,以后可以按该标准进行。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 转入下一轮PDCA 循环解决,为制定下一轮改进计划提供资料。具体实施质量改进PDCA 循环的过程,以分成如下七个步骤,即: 1)明确问题 2)掌握现状 3)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4)拟订对策并实施 5)确认效果 6)防止问题再发生并标准化 7)总结 第一步骤:明确问题 明确问题 1.操作方法: (1)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比其他问题重要。 (2)问题的背景是什么,现状如何。 (3)具体描述问题的后果,如产生了什么损失,并指出希望改进到什么程度。 (4)选定改进课题和目标值。

(5)选定改进任务负责人。 (6)预算改进活动所需费用。 (7)拟订改进活动时间表。 2.评述: * 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受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限制,解决问题时必须决定其优先顺序。 从众多的问题中确认最主要的问题,必须说明理由。 * 必须向相关人员说明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 应该合理地设定目标值,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 * 若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若干具体问题时,可分解成几个子课题。 * 应规定解决问题的期限。 第二步骤:掌握现状 掌握现状 1.操作方法: (1)调查四个方面以明确问题的特征:时间、地点、种类、特征。 (2)从不同角度调查,找出结果的波动。 (3)去现场收集数据中没有包含的信息。 2.评述: (1)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就在问题内部。例如:质量特性值的波动太大,必然在影响因素中存在大的波动,这两个波动之间必然存在关系,这是把握问题主要影响原因的有效方法。而观察问题的最佳角度随问题的不同而不同,不管什么问题,以下四点是必须调查清楚的。 即:时间、地点、种类、特征。 ①时间:早晨、中午、晚上,不合格品率有何差异?星期一到星期五(双休日的情况下),每天 的合格品率都相同吗?当然还可以以星期、月、季节、年等不同时间段观察结果。 ②地点:从导致产品不合格的部位出发。从部件的上部、侧面或下部零件的不合格情况来考虑,如:烧制品在窑中位置的不同(门口附近、窗边、炉壁附近、炉的中央等等),产品不合格品率有何不

解决问题的七个步骤

解决问题的七个步骤: 第一步:问题描述(陈述问题) 1.明确企业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2.具体的,有内容的描述问题 3.清楚列示问题涉及的各方面信息 第二步:问题的分解 1.为何要进行分解 ——分解是提出假设的基础:提出假设,搜集资料,分析论证假设,完成咨询报告 ——理清思路:分解区分,设置优先顺序 2.问题分解的原则:a内容是不是全面充分,b 分解后的要素是不是相互独立 3.问题分解的方法:a 不断提出假设,不断进行修正(寻宝游戏)b 探寻产生问题的深层 次原因(追根溯源,多问几个为什么)c 使用树状图分解描述问题(鱼骨图:原因分析, 从问题开始逐步分解,使用推理假设逻辑树解决问题,输的结束点即是原因;问题图:假 设判断,提出假设,寻找论据,证明或否决;逻辑图:判断相关原因,提出可用“是” 或“否”回答之问题,按逻辑排序,找出相关事实,形成各种选择。) 4.对问题的各种因素取舍分析:a 用20/80法则发现关键驱动因素b 不断进行头脑风暴第三步:问题的规划(消除非关键问题(漏斗法)) 1.规划中应清楚列示的环节

A.问题的描述 B.问题的假设 C.问题的分析 D.分析问题所要的资料来源 E.对问题各部分的分工和计划 F.最终提交的报告 2.制定相应的计划 第四步:信息的整理(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1.资料的编辑检验 A.检查资料完整性(分析来源,交叉核对) B.核实记录的描述的清晰性 C.排除或改正错误 D.确认负荷资料收集的统一格式 2.资料整理分类 A.按时间分类(表明趋势变化速度,随机和周期性波动) B.按部门分类(检查各部门存在问题,以及各部门间的联系) C.按责任分类(判断具体问题的责任承担者) D.按结构/过程分类(确定局部变革如何影响整体,对具全局影响的个别单位采取行动) E.按影响因素分类(考察影响问题各因素间的关系)

质量改进过程控制程序

质量改进过程控制程序流程图

质量改进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持续开展的各项质量改进活动,包括各项质量改进措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和验证的控制。 3 工作职责 3.1 经理及主管领导:负责质量改进的指导和质量改进措施的批准。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质量改进措施的审核。 3.3 烟叶科:负责质量改进措施的组织实施和验证。 3.4 相关部门:负责相关的质量改进措施的制订和实施。 4 工作程序 4.1 持续改进的组织和策划 4.1.1 质量改进活动的开展 公司根据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以往采取的质量改进活动、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估、管理评审等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策划,开展各项必要的质量改进活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各项质量改进活动不仅限于防止不合格的产生,更重要的是不断地提高公司的烟叶质量和顾客服务水平,持续地增强公司的烟叶市场竞争能力和优质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顾客满意。 持续改进的策划活动由烟叶科负责组织实施。 4.1.2 质量改进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a)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改进; b) 各种质量创优活动的实施; c)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4.1.3 持续改进的氛围与环境 公司最高管理层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强调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目标,通过质量方针的建立和质量目标的实施,倡导和营造一个持续改进的氛围与环境,鼓励全体员工把质量改进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全体员工应充分认识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依存于顾客,遵循不断改进的原则,积极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改进活动。 4.2 质量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2.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由公司最高管理层通过管理评审和管理策划进行改进。 4.2.2 烟叶科通过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结果和公司相关部门提出的质量改进建议,每年召开一次质量改进评议会,不断地寻求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进行改进的工作事项,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策划,制订相应的《质量改进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经理或主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4.2.3 由于重大质量改进项目可能涉及到生产和服务过程、内容和资源方面的需求,在策划时应考虑: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1 目的: 为了使品质异常发生时处理过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使重大品质异常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防止相同问题重复发生,降低品质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本公司或客户需求 2 范围: 来料检验、制程控制、出货检验 3 定义:重大品质异常是指品质问题严重有必要开具《品质异常报告》,并由品质部进行特别跟进的质量事件 3.1来料检验 3.1.1当进料检验需要品质工程师确认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制程控制 3.2.1 制程外观不良达10%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2 制程组装不良达8%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3 制程性能不良达3%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4 制程条件不能满足工艺需求而导致停线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5 制程连续3天重复出现的品质问题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出货检查 3.3.1 出货检查外观不良达 5%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2 出货检查性能不良达2% 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3 出货检查连续3天同一款产品重复出现同一个的品质问题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备注:以上描述的不良范围每个月月底按照品质异常汇总进行修订,逐步强化。 4 运作流程: 4.1 在生产过程中,当作业人员发现产品出现品质异常时第一时间通知生产组长确认,由生产组长开出《品质异常报告》给到生产主管确认后交予生产文员进行编档之后交品质工程师。 4.2《品质异常报告》的填写必须清楚地写明事件发生的日期、时间、地点、批量数、批号、异常数量、不良率、异常状况的描述 4.3 品质工程师对异常的现象进行初步确认,并在《品质异常报告》签收,然后找到PIE,由PIE对异常进行分析处理。 4.4 PIE接到《品质异常报告》后,需在一个小时内对原因进行分析及给出临时方案,如一个小时完成不了,需上报上级主管给予协助处理,现场原因分析清楚后,PIE针对生产实际状况制订临时方案,临时方案里面必须包括仓库原材料库存,生产在制品,成品的处理,并将临时方案填写至《品质异常报告》中; 4.5 由PIE,品质,采购对临时方案进行评审确认是否可行,如异常是设计或者制程不良时,无需采购对临时方案进行评审,当异常为来料不良时,才需采购对此加工方案进行评审)。 4.6 生产部按照评审合格的的方案进行实施。由PIE对异常临时解决方案进行指导,品质部持续跟踪处理结果是否可行。 4.7 品质工程师按照PIE给出的原因分析找到相关责任部门,要求半个工作日内(采购部因需与供应商沟通,可与品质部协商延长此时间,但需在报告上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