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五个各具地方特色的优质鸡种

介绍五个各具地方特色的优质鸡种
介绍五个各具地方特色的优质鸡种

介绍五个各具地方特色的优质鸡种

1.银香麻鸡。银香麻鸡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以本地产的麻羽鸡和三黄鸡为素材进行系统选育,并引入伴性矮小基因培育而成的配套系。经系统选育后,提高了鸡的群体整齐度和母鸡的产蛋量,保持了地方鸡的优良肉质风味。因该鸡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的所在地银香冲,故名银香麻鸡。

银香麻鸡父母代种鸡在中等营养水平及育成阶段限制

饲养的条件下,母鸡平均开产日龄120天,150~170日龄产蛋率达50%,开产体重1400~1700克;入舍71周龄平均产蛋180枚。成年公鸡体重1900~2200克。目前有两个配套系用于生产:其一,以矮小型鸡作父系配正常型母鸡,后代公鸡为正常型,母鸡为矮小型;其二,以正常型的公鸡配矮小型母鸡,后代全部为正常型。商品鸡70~80日龄公鸡体重1500~1700克,料肉比2.3~2.7∶1;90~100日龄母鸡体重,正常型1300~1500克、料肉比3.2~3.4∶1,矮小型1200~1300克,料肉比3.6~3.8∶1(彩图参见81页图7)。(广西黄敏瑞)

2.中山沙栏鸡。中山沙栏鸡又称石岐鸡(中山市旧称石岐),原产于中山市沙栏沙田区,属中小型优质肉用鸡种。该鸡肉质嫩滑,味道鲜美,易养快肥,历来在港澳市场享有盛誉。在香港

培育的“石岐杂鸡”,是引进中山沙栏鸡杂交而成的。沙栏鸡头大小适中,冠为单冠直立,有6~7个冠齿,躯体丰满,胸肌发达。出壳雏鸡背部两侧各有一条约0.4厘米宽的白色绒毛带,即“蛙背”。公鸡羽毛多为黄色或枣红色,主翼有黑色。尾羽多为黑色,但无主尾羽。母鸡羽毛有黄色、麻色,以麻色居多。皮肤有黄色、白玉色两种。雏鸡出壳体重32.2克,70日龄公母鸡平均体重723克,105日龄为1100克。成年公鸡2150克,母鸡1550克。公鸡90~120日龄性成熟,母鸡120~147日龄开产,一般年产蛋70~90个,蛋重45克,蛋壳颜色为褐色或浅褐色。母鸡就巢性很高。种公母鸡性别比例为1∶15(彩图参见81页图8)。(广东陈如和)

3.黄郎鸡。黄郎鸡原产于湘江流域和京广铁路沿线的衡东、衡南、衡山、永兴、桂阳、浏阳等县,又名三黄鸡、毛袒鸡、湘黄鸡。黄郎鸡具有“三黄”(毛黄、嘴黄、脚黄)和体型小、成熟早、肉质鲜嫩等特点。它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地方鸡种。黄郎鸡躯体稍短而呈椭圆形,

公鸡体态雄壮,母鸡体小清秀。单冠,冠齿5~7个。冠、髯、眼睑均为鲜红色。眼大有神,虹彩呈橘黄色。皮肤、喙、胫多为黄色。公鸡羽毛有金黄色和浅黄色。母鸡全身羽毛多为淡黄色,主翼羽及主尾为黑色。黄郎鸡成年公鸡体重1.5~1.8公斤,母鸡1.2~1.4公斤。黄郎鸡早期生长慢,在农家放牧饲养下,6月龄公母鸡平均体重为1公斤;而在饲料条件较好(即用

配合日粮饲养)情况下,仍需4个月才能使公母鸡平均体重达到1公斤。黄郎鸡15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公81.8%,母77.9%;全净膛,公74.4%,母63.3%。母鸡年产蛋140~160个,平均蛋重44.43克,蛋壳浅褐色(彩图参见81页图9)。(湖南李有义)

4.竹乡鸡。竹乡鸡主产于贵州北部的“楠竹之乡”赤水市,属中型蛋肉兼用型鸡种。该品种鸡具有耐热、抗潮湿、耐粗饲和母鸡储脂能力强等特点。竹乡鸡单冠平头,胸宽体深,羽毛疏松。喙、胫以黑色为主,爪多灰色,虹彩橘黄色。羽毛多为黑色、麻黄色次之。公鸡颈、背羽毛红色,尾羽黑色中带有墨绿色光泽。部分鸡的皮、肉为乌黑色,耳垂紫黑色,虹彩褐色或黑色。成年鸡体重:公2300克,母2100克。成年鸡屠宰率:半净膛,公80.2%,母82.6%;全净膛,公68.8%,母73.2%。开产日龄180~210天,年产蛋100~150个,蛋重54克,蛋壳以浅褐色为多,白色次之。据测定,竹乡鸡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人体有明显的抗疲劳、提高耐缺氧和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5.太湖鸡。太湖鸡是无锡市祖代鸡场选育的肉蛋兼用型鸡品种,2005年通过了江苏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太湖鸡体型中等偏小,具有喙黄、脚黄、羽毛黄的“三黄”特征,尾羽尖端有黑色斑纹,少部分在颈羽、翼羽、尾羽均有黑色斑纹。太湖鸡行动敏捷,善于觅食,耐粗饲,适应性强,宜放养,也可圈养。太湖鸡肉质细嫩鲜美,肉香浓郁,风味独特。太

湖鸡父母代种鸡135日龄开产,72周龄入舍母鸡年产蛋量178个,料蛋比3.5∶1,种蛋受精率93%,受精蛋孵化率95%。商品代鸡全期成活率98%,母鸡120日龄体重1.4公斤,公鸡90日龄体重1.5公斤,料肉比3.2∶1。(江苏省无锡市祖代鸡场潘如芳邮编:214066)

各具特色的居民

8、各具特色的民居 导学目标 1.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国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4.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导学重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导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民居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师:根据课后资料袋的提示,准备一些图片或音像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学过程 检查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点缀、奇葩、酷热、和睦相处、蜂拥而至 二、我知道: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位置、作用、材料、结构、和文化特征。 三、我不懂:把在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 导学案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出示探究内容 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带着问题自由通读全文。 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客家民居傣家竹楼 位置 作用 材料 结构 文化特征 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三、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 《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作者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阅读主题学习丛书第二组《走进民俗村》第三部分《特色民居》,阅读要求: 1.在这一部分中,你又了解了哪些地方的哪些民居特点?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地方的民居?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举例说说。 2.你印象最深的的句子有哪些,说说自己印象深的原因。 3.把你觉得写的好的句子和词语积累下来吧,看谁积累得多。 课堂检测 一、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崇山峻岭(cóng chóng)夯实(hāng háng ) 粤东北(Yuaào ) 竹篾(miama) 侵蚀(qīn jìn )奇葩(pābā) 二、你知道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吗? 1.他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2.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三、你能说出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吗? 课后作业 找一找关于少数民族民居方面的图片、影视或者文字资料,和小组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学校校本课程简介

开发校本课程开辟第二课堂创建特色学校 ----XXX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活动 2017年秋学期,我们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制定了“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能力,锻炼学生,发展教师,助力课堂,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打造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我校以创建特色学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以“质量立校, 全面育人”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把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逐年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在5年内构建学校创新 型、开放性、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体系。 一、建设装备了第二课堂活动教室 XXX学校创建于200X年,是XX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9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教学班66个,在校学生3600人。学校中小学建设了48个第二课堂社团,包括:简笔画、水粉画、工笔画、素描、书法、绢花、手工(剪纸、十字绣、泥塑、塑胶+其它)、烙画、声乐、合唱、乒乓球、篮球、足球、摄影、棋类、花样跳绳、电脑制作、武术、生化探索实验室、物理创新实验室、地理大课堂、演讲与主持、时事论坛、摄影、科学实验室、地理大课堂等。我们的办学理念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他们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写会画、能歌善舞、能说会道、能言善辩。

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常态化、制度化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以学科组为主体,制定初中3年的总体计划,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具有年龄特征的课程计划,形成了主管校长→教导主任→学科主任→辅导教师四个层面的管理模式;校本课程常规管理由教导处负责,主要抓“三落实”:一是课时落实到课表;二是任课教师落实到人;三是检查落实到位;同时实行校本课程开发学科组负责制,即学科组通过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解决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力争全员参与,发挥集体的智慧。这样,不同层次、不同岗位都有了明确的责任,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管理系统,使得“校本课程”常态化、制度化。校本课程实施有如下7个特点:1.课时进课表; 2.培训促提高; 3.教学有场地; 4.过程有督查; 5.上课有教材; 7.学生有收获。 三、开发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体系。 我们充分考虑到本地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结合学校

立足本土资源,开发地方特色的校外教育课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f5976346.html, 立足本土资源,开发地方特色的校外教育课程 作者:李桂兰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22期 一、“黄梅挑花”校外课程开发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树立系统培养的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多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 湖北黄梅素有“鄂东明珠”之称,既是远近闻名的四祖、五祖等佛教圣地,更是黄梅戏、黄梅挑花、楹联、岳家拳等地方特色文化发源地。其中作为发源最早、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湖北黄梅挑花,在中国挑花工艺发展史中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黄梅挑花多次作为国家和湖北地区的工艺品代表作赴国外巡展,受到广大观众、顾客的青睐和各路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誉它为“无声的抒情诗,立体的中国画。” 2006年,黄梅挑花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黄梅挑花这种独特的艺术样式,已逐渐被人们认识,成为文化品牌被开发利用,且潜力巨大。但自90年代初以来,黄梅会挑花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门特色技艺濒临失传,亟待抢救。 二、“黄梅挑花”课程开发的宗旨 黄梅挑花课程的开发立足于本土资源,旨在发展学生兴趣,培育学生的动手动脑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挑花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感受家乡特色文化,美化心灵,并在亲身实践体验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获得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培育创新意识,掌握挑花这门独特的民间艺术,传承民族文化。 三、“黄梅挑花”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一)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地方特色的校外教育课程的需要 黄梅挑花是在湖北省黄梅县民间长期广泛流传的一种汉族传统工艺,其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图案精美,色彩富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它是一种非常珍贵、独特,具有极强装饰性和鉴赏性的挑绣工艺。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民间绝技绝活,它承载的是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佛教道教文化、民风民俗等。2006年5月20日,“黄梅挑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黄梅人,立足于黄梅本土文化,整合多种教育资源,

地方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策略探索

地方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策略探索 常国山 (凯里学院 旅游与经济发展分院,贵州 凯里 556000) [摘 要] 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跨越绿色贸易壁垒,增强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要想成功创建农产品品牌,需要树立绿色品牌意识,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控制体系,做好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利用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强化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加强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注册与保护。 [关键词] 区域;农产品品牌;策略;品牌意识 [中图分类号] F3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535(2009)05-0021-04 On the Strategies for Establishing Regional Brands of Native 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Chang Guoshan (Tour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stitute, Kaili Uniwersity, Kaili 556000, China) Abstract: The brand establishing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the effect of promot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voiding the market risk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creasing farmers ' income, breaking the trade barriers to green products and increas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f you want to successfully create a bran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you need to establish the awareness of green brand , promot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perfect the controlling system of quality standar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mprove the arrangements of quality certification, strengthen regional brand imag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y utilizing the resources of regional history and culture, enforce the registration and 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native 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 words: regional; bran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trategy; brand awareness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某个行政或地理区域内一群农业生产经营者所共同使用的公共农产品品牌标志。一些区域名、特、优农产品进行地理标志注册保护后进一步强化了地域特性,其品牌标志代 收稿日期:2009-08-11 基金项目:凯里学院院级规划课题一般项目(S0903)的主要成果之一 表生产者对消费者的质量承诺和信誉保障,成为有价值的地域公共资源。近年来, 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逐步有序对外开放,国外品牌农产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面对国际农产品的激烈竞争,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绿色消费意识的增强,对无污染的、安全的优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将逐步上升,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加快绿色农产品的生产, 建设 第19卷第5期梧 州 学 院 学 报No.5V ol.19 2009年10月JOURNAL OF WUZHOU UNIVERSITY Oct.2009

地方特色的饮食作文4篇

地方特色的饮食作文4篇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是啊!我们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五十六多民族之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下面,我就想大家介绍一只美丽的“花”一一傣族。 在傣族的众多的风俗习惯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傣族的饮食。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尤其喜欢吃糯米。以竹筒饭为代表。 傣族把一节竹子一端挖通后装米。这些米要洗干净泡水后才能装。再用竹叶把竹筒口塞紧,要使米掉不出来,但同时也要留些空隙,才能使米更柔软。装好以后,放温火上烧烤,待竹筒表面烧焦后饭也就熟了。剖开后是香喷喷的竹筒饭。用酸菜、酸笋配上这带有竹子香味的米饭,百吃不厌,令人满口留香。 除了主食竹筒饭以外,傣族人的副食酸味儿食品、水产和 昆虫菜也是别有风味。 酸味食品是傣族人的最爱,像什么酸笋、酸菜、酸蚂蚁……这些几乎每家每户都有。

而水产,如鱼类、青苔、蛙类也是傣族人无法割舍的食品。 最特别的是昆虫菜。这一特色符合傣族人的一句话: “只要是静的都是菜,只要是动的都是肉。”无论是较小的田鳖、蜘蛛、蚂蚁蛋,还是较大的竹虫、蝉、沙蛆、竹蛆只要一加佐料就能立刻变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傣族的食品还有苦瓜、苦笋,甜米酒,槟榔、酸肉、狗肉而且个个美味无比。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已经垂涎三尺了呢?那赶快去傣家的竹楼中好好过瘾一番吧! 篇二:河南特色饮食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地方的节日习俗,饮食文化及服饰等都不尽相同。我的家乡在河南郑州,这里的饮食也很有特点。 到了郑州,若不品尝一下这里的三种小吃,就不算来过,它们是:合记绘面、蔡记蒸饺以及葛记炯饼。这其中,我最喜爱的便是蔡记蒸饺了。

湖南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料调查

湖南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料调查

湖 南 特 点 的 区 域 特 色 文 化 和 民 间 艺 术 资 料 调 查 作者:蒋礼 时间:2012年2月9日

经管学院工程管理11级2 班 一.活动内容 在放寒假期间我参加了长沙市的几项民间艺术以及特色文化调查活动,在调查期间让我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在实践期间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1.调查了湖南地区具有哪些特色文化。 2.调查湖南地区民间艺术资料。 3.了解湖南地区特色文化与民间艺术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度。 二.调查资料 (一)湖南地区特色文化 湖湘文化“淳朴重义”,“勇敢尚武”,“惟楚有才”,“经世致用”,“自强不息”。“淳朴”,即敦厚雄浑、未加修饰、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向群性。“勇敢尚武”,即临难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二者融贯,构成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强力特色,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也就是钱基博先生所说的:“湖南人所以为湖南,而异军突起以适风土者,一言以蔽之曰强有力而已。”“经世致用”,即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是实践理性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的集中体现,这一普遍性范畴一旦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就成为—种“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给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自强不息”是“天行健”的宇宙精神的基本形态,而在湖湘文化中,则将它列为“人极”的范畴,视为文化的“极则”。这就赋予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哲学依据。正是由于这点,湖湘文化具有了“独立不羁,遁世不闷”的特殊品格。 具体表现在: 1.湖湘文化的政治意识极为强烈。从宋代湖湘学派创立时起便已形成的经世致用的学风在湖南士人中代代相传,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注重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故此也就造就成了湖湘文化中的政治意识极为强烈的现象。 2.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尤为突出。最早在湖湘大地奏响爱国主义乐章的是屈原。继为贾谊。湖南省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学校课程计划(范例)

各学科课程实施计划 虎南路小学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严格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认真落实《虎南路小学课程实施方案》,特制定《虎南路小学2017学年度课程计划》,并立足学校实际,合理设置课程,加强课程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学校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基础性课程目标: 努力实现市新课程方案中提出的学生培养总目标和小学阶段培养目标;努力实施各基础学科在小学阶段提出的基本目标。 2、学校课程目标: 在完成国家基础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学生逐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在选择一、二门兴趣课程学习中,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使每一位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长。

(二)分阶段目标 (1)低年级(一、二年级) 做好幼、小衔接,认识国旗、国徽等,初步掌握小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知道现代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知识、生活技能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国家的情感。引导学生认知生存的意义,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 (2)中年级(三、四年级) 不断了解现代社会和都市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掌握可持续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阅读、计算机技术、观察分析、表达等学习技能。引导学生认知生活的意义,懂得如何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和幸福生活。 (3)高年级(五年级) 与人为善,擅于合作,长于实践,逐步养成探究性学习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能自主、努力地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

二、学校课程结构 学校认真贯彻国家课程、积极参与地方课程并主动探索开发学校课程。以《抚顺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为指导,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课程建设核心理念,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为课程建设基石,逐步建立一个以提高基础型课程教学质量、加强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建设的合理课程结构。 学校在较好完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关教学要求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为并进一步提升艺体课程,实施人本德育,落实综合课程,对有关课程和课程标准进行全面拓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在全面拓展与深化的基础上,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开发潜力的天地,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目的,切实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各年级每天安排时间约为40分钟左右的广播操、眼保健操等体育保健活动,每周安排两次时间为35分钟的体育活动。 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开设好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相关的专题教育。 专题教育一般作如下安排:

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辅线”

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辅线”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确定申报的老卜奎城历史街区一旦审批通过后,齐齐哈尔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和“主线”也即确定。在明确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主线的同时,或根据主线派生或把那些具有我市地方特殊的优秀历史文化作为“辅线”,从而围绕这一主线加以推进,实现品牌的发掘、复原、演绎、保护和利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不是就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而建设,建设的目的在于“用”。立足资源,抢前抓早,打造好历史文化名城“辅线”是最大的实事求是,是最优的文化工程项目,是最好的财源。 标签:复原、演绎;学习、借鉴;发展、创新;古为今用;城市品牌;文化经济 如果说我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以“老卜奎城历史街区”为“主线”作为龙头,那么“辅线”就是龙身。这条“辅线”具有完整性、地方性,更具挖掘开发价值、品牌价值和现实的经济实用价值。打造好历史文化名城“辅线”,就是打造我市的历史文化名城内涵;打造我市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打造我市的历史文化名城品牌。 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不是就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而建设,建设的目的在于“用”。立足资源,抢前抓早,打造好历史文化名城“辅线”是最大的实事求是,是最优的文化工程项目,是最好的财源。 因此,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严格要求,确定申报的老卜奎城历史街区一旦审批通过后,齐齐哈尔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和“主线”也即确定(将原坐落于老卜奎城原址的体现齐齐哈尔城市文脉的核心建筑——黑龙江将军府旧址,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按照申报条件、标准和规模,加快进行合理规划、回迁和复建,以此及现存的黑龙江督军署遗址等为轴心,基本还老卜奎城街区原貌,作为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历史街区”)。在确定这条主线的同时,还要把昂昂溪古文化、鹤文化、关东文化、辽金文化、黑土文化、抗俄抗日文化、移民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老工业基地文化、冰雪文化等,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并融入其中,以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中的“辅线”,实现以主线为主、辅线为辅的立体化的历史文化名城。如,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因范仲淹撰《岳阳楼记》更为闻名,楼沿洞庭湖而建,多少年来几经修复,完好如初。近年来,他们又依据唐、宋、元、明、清等五个朝代的岳阳楼的图样中,以青铜缩微铸造的形式,按2比1比例,建造不同历史时期风格各异的岳阳楼,同时,为纪念范仲淹和滕子京两位先贤修建了纪念性建筑。美丽的洞庭湖畔“五楼观奇”的景象与“双公祠”交相辉映。此处景点的“派生效果”不亚于原址的“岳阳楼”。还比如,众所周知的西安市的秦始皇墓,由于发掘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和考虑,尚未挖掘对外开放。但是他们根据史料记载和现代技术手段勘测到的数据,在西安市的另外的地方几层楼的深处,复制了一座秦始皇墓,作为当地的一个景点,以门票40元价格对游人开放,就是这样一个“假”景点,游客也是不愿放过一睹为快的机会。

运用区域农业发展基本原理来举例说明地方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运用区域农业发展基本原理来举例说明地方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1.梯度推进理论。不同经济带存在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差,一定的经济水平下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农业也是如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先进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原来的优势产业会沿着经济梯度向邻近的经济带转移或更下一经济带转移。如历史上从河南、山东兴起的烤烟栽培产业向云南、贵州转移;江苏、浙江、广东的桑蚕丝绸产业向四川、广西、贵州转移;福建、广东的甘蔗优势向广西、云南、四川转移;烟台、熊岳的苹果向和河南西部、陕西转移;华北、长江中下游棉区向新疆转移。 2.跨越式发展理论。经济落后的地区在某些产业部门中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在工业领域这种例子很多,农业领域也可在一些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如陕西杨陵农科教中心和杨陵农业高新示范区在全国是领先的;新疆的棉花产业、番茄产业;内蒙古的乳制品产业;云贵的烟草产业等在国内都是排在前列的。 3.增长极理论。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聚集发展而形成生产贸易,金融、科技、信息、人才、交通运输、服务、决策等经济活动中心,恰似一个磁场极一样,能产生较强的吸纳辐射作用。不仅可以通过区位经济、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加快磁场极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能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缪尔达认为这是一种“回波效应——扩散效应”。 1.自然资源优势导向阶段。本阶段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最大,农业生产力不发达,农业以自然经济为主要特征,人类干预农业的手段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资源的投入为主,因而自然资源优势与劣势,成为发展农业的主导因素。形成在与优势自然资源相适应的该农业区的优势产业,如江南的鱼米之乡、华南的甘蔗之乡、珠江三角洲与太湖平原区的蚕桑之乡、海南的热作之乡。 2.区位优势导向阶段。区位优势导向是农业生产商品化的产物,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推进,农业生产服务于城市人民生活和为轻工业提供原材料,建立起了城乡交换关系。德国的杜能于1826年出版了《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理论,假设只有一个中心城市,运输工具是马车,运力昂贵,认为通过农业合理布局、节约运费,能使利润增加。农业布局围绕城市第一圈的是自由农作圈,以蔬菜、牛奶、鲜花等鲜活产品为主;依次为林业圈;轮作农业圈,以土豆、燕麦、苜蓿、黑麦、野豌豆为主,黑麦六年轮作为主;谷物农作圈,休闲地比重较大;三圃农作圈,休闲地占1/3;畜牧圈,六圈以外为荒地。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全套教案3

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一课家住平原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①通过认识丰富多样的区域生活,初步学会分析泰国湄南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大平原位置、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人们生产生活及文化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 ②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地区自然和社会生活特点的方法,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不同区域的人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特色。学会尊重、理解异乡人们的文化。 ③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利用《世界地形图》,学会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分析信息,并会运用多种方式展世界主要平原的景观、生产和生活。 情感态度目标 ①通过认识湄南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大平原位置、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人们生产生活及文化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强化“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观。 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 ③学生学会理解、尊生并欣赏各个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 人们生产生活、居民特色、精神生活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对比泰国湄南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大平原生产生活、居民特色、精神生活等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自制课件。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师:通过上几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世界地形类型主要有五种,是那五种呢? 生:山脉、平原、高原、丘陵、盆地 师: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生活在什么地形上? 生: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平原地区。 师:课文中的两个案例同平原地区,但由于气候、环境、人口等其他方面的差异,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区域特色,下面我们就到湄南河平原和密西西比河平原去看一看,看看那里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 [讲授新课] 师:湄南河平原和密西西比河平原分别位于什么国家? 生:湄南河平原位于泰国,密西西比河平原位于美国。 师:(多媒体A、B两组景观图)A、B两组分别为什么国家? 生:泰国、美国。 师:下面分小组讨论,请各组组长介绍泰国、美国的情况?(学生相互启发,会说出多种答案) 概况泰国(泰王国)美国(美利坚合众国) 国旗 语言泰语英语 面积513115平方公里9372614平方公里 首都曼谷(Bangkok)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 D.C.)货币铢(1美元约为31.4铢)美元 别称佛之国、黄袍佛国、大象之邦汽车王国 地理位置泰国位于东南亚位于北美洲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 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及墨西哥湾。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人口大约为6千万 2.703亿(1998年底)

广东广州地区特色传统名吃美食排行榜

及第粥 广东地区特色传统名吃,一种粤式粥点。用猪瘦肉丸、猪肝片、猪粉肠加入粥中煮熟而成。色白鲜明,糜水交融,味鲜香厚。讲究粥底绵滑,白米粥熬到米粒全化。客人点时,舀入小锅烧滚,加猪心、猪肝和猪粉肠,滚熟后盛碗,撒花生米,切碎油条,伴小碟鸡蛋散上桌。猪内脏又称“杂底”,美化为“及第”,成为卖点。十分鲜味可口。 地址:广州荔湾区龙津中路334号(近龙津西路) 萝卜牛腩 萝卜牛腩是广州有名的传统小吃,以白萝卜、新鲜牛腩,配以佐料长时间炖制而成。在一些繁华的路段如北京路、上下九路等地,萝卜牛腩的清香飘满街。在街上,你会常见到端着碗吃着萝卜牛腩逛街的人,特别是少男少女们。

地址:上下九的林林牛杂 脆皮猪肘 把猪脚上面的腿部用佐料腌制,再放入烤炉用旺火烤得皮脆肉嫩,呈金黄色时出炉。这道菜要趁热吃,猪肘的皮冷后就会变得很韧,大失其香脆的特色。因为脆皮猪肘是很油腻的菜肴,一般的饭店里都会为脆皮猪肘另配上生菜色拉或酸白菜,也有的地方只单卖脆皮猪肘的。吃脆皮猪肘时最重要的是喝啤酒。通常脆皮猪肘的个头很大,上桌来的一定是一大块肉食,让胃口小的人望而生畏。如果知道自己不能吃得了这么多的肉,也可以两个人同点一份菜来吃。 地址:(太古汇店) 花雕鸡

花雕鸡是广东一道暖身暖胃的私房菜,味道非常鲜美,且有荤有素,营养均衡。在蒸花雕鸡的时候,整个厨房充盈着迷人馥郁的清香,花雕的醇厚与鸡肉的鲜甜相结合,产生了奇妙的香味。以其独特的口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得广大群众的喜欢。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83号(宝源路口) 绵绵冰

杨小贤石牌店吸引了很多人,包括很多是慕名来吃绵绵冰的小吃货。杨小贤的店富有小资情调,又带着清新简约。杨小贤的店有二层楼,空间更大一些,不会显得拥挤或怕没有位置坐。室内布置得很简约大方,有一面贴满心愿的许愿墙。冰品和饮品多元化,味道也是不错的。其中特制的烧仙草和绵绵冰,味道很不错。无论是米白色的墙壁,还是木制的小桌椅,白瓷器,绿植物,都能将色彩的美丽发挥到最极致。这里每一样摆设都独具匠心,温馨而又美好,让人舍不得离开。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石牌东路31号石牌东商业大厦 干炒牛河

关于地方特色的 民俗文化

关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专题的考点解读与辅导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明确规定: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而语文中考“考试说明”对这方面的要求是:“关注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文化素养。” 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应该指:当地的名胜古迹、旅游特色、传统节日、民俗风情、习俗习惯、非物遗产等等内容。这个专题属于“语文实践活动”的范畴,主要考查学生的表述能力,当然也有可能考查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以及对民俗文化知识的识记能力。 这个专题常见的命题形式有以下三种类型: A.表述题:设置成简答题,考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答案。 【例】(2007年来宾市语文中考题) 近年来,来宾市以她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着四海宾朋。中央电视台特意为她拍摄了系列专集《走遍中国——来宾》,展示了她独特的文化魅力。奇石文化是来宾文化的一株奇葩。请你阅读下面材料,为来宾奇石拟一则广告语。(15字以内,2分) 来宾奇石形、色、质、纹、声五大要素俱全。其形千姿百态,其色瑰丽璀璨,其质晶莹坚硬,其纹清晰如雕,其声宛如洪钟。这些奇石小者仅几克,大者迭数吨,都各领风骚。形像人物者,惟妙惟肖;形像动物者,若奔若飞;形像景物者,似画似诗。 广告语: B.选择题:提供可以选择的项,考生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2007年福州市语文中考题) 下面是福州市“城市名片”对联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其下联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上联:商贸繁荣两塔擎天光禹域 下联:三山载福毓榕城 A.人杰地灵 B.四季如春 C.人文鼎盛 D.海西明珠C.填空题:题干中有相关的提示语,考生根据提示语,填出符合要求的答案。一般情况下,这类题型多考查当地民俗文化的基本常识,或者名胜古迹中的对联等。 【例】(2007年南京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画线句,按要求回答问题。(结合文段考查。题目有删改) 端午节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墨汁,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 (1)分别写出句中隐含的历史故事和传统习俗。 历史故事: 传统习俗: 纵观这些题型,在命题上,它们可以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是填空题的形式命题。但更多的是以纯表述题的形式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当它以这种形式出现时,大多数情况是结合现代文语段阅读设题,而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必须要结合语段内容,因为问题的设置与语段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2008年中考题中就很有可能出现富有柳州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的考题。下面就逐个举例说明: 一、柳侯公园与柳宗元文化 【命题角度】 (1)结合某个景点谈柳宗元 (2)与柳宗元有关的文言文或现代文语段导游词 【命题形式】表述题。出于强调考生的独特感受,尊重考生的个性差异等方面的考虑,这些题目的答案一般都是多元化的。 【题型示例】 1.请把你认为柳侯祠中最有特色的景点介绍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 2.阅读余秋雨《柳侯祠》,回答问题。(问题,略。文章见七年级上〈阅读〉读本) 3.下列是柳宗元衣冠冢和柳侯祠大门的对联,请选出正确的搭配。 (1)无私济世世兴矣, (2)山水来归黄蕉丹荔, A.春秋报事福我寿民B.有德于民民祀之 4.柳侯祠内,堂中并立的两块“荔子碑”引人注目。请结合你所了解的柳宗元和荔子碑的情况,写一则导游词。 二、龙潭公园与环保(旅游)文化 【命题角度】 (1)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景点介绍 (3)导游词 【命题形式】表述题。出于强调考生的独特感受,尊重考生的个性差异等方面的考虑,这些题目的答案一般都是多元化的。 【题型示例】 1.龙潭公园免费开放后,出现一些不文明、非环保的现象。为了让市民与龙潭公园的关系更和谐,请你向有关部门提一两条解决这种“不和谐”现象的合理化建议。 2.龙潭风雨桥、鼓楼、雷塘庙、美女照镜……你最喜欢哪一个景点?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向四海宾朋作介绍。 3.选择你最熟悉的一个景点,写一段导游词。 三、百里柳江与碧水蓝天工程 【命题角度】 (1)向环保部门提合理化建议 (2)建设“百里柳江”的建议 (3)营造碧水蓝天工程的宣传标语或广告语

立足地方特色

立足地方特色,开发校本课程 佳县通镇中学刘利利 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和教研室的指导下,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改革评价为动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取得了一定成绩。师生共同调查出本地资源30余种,搜集民间文化300余篇,写出了各村的经济建设及环境优化等设想200余篇,了解到了家乡历史发展进程等,从而鼓舞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推动了学校地方特色课的全面开展。 一、精心组织准备,加强培训,由扶持到放开。地方特色课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调查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当地经济发展为主旨的学习课程,为了使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兴趣,并能主动积极参与各种调查活动。 1、建立机构,将七年级居住在一块的学生编为一个小组。编排方式是学生自由组合与教师调配相结合,选出有一定能力的和有一定条件的学生任组长,分工协作。 2、加强组长的培训工作,力保调查顺利开展。教师利用三个下午的课余时间对各小组长进行新课程理念和学校制定的对学生评价的改革方案的反复学习,以及调查的主要内容、团结合作、安全保障、礼貌用语等给予了反复强调。做到人人都是小记者,个个都有好材料。 3、由扶到放,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师利用双休日,将组长带到通镇正街杨

老汉家进行调查“通镇集镇中心——通秦寨的历史传说”。当我们说明来意后,老人忙着搬凳子,接着又倒茶水,使同学们很受感动。虽然他介绍通秦寨的历史沿革只是个大概,但我很高兴,因为开局很成功,同学们很感兴趣。随后布置各小组长利用周未带领本组成员回家向爷爷奶奶、父母或其他人进行调查,其内容不变。在下周的课堂上学生人人手里有调查材料,个个争着发言,组长抢着谈感受,看着同学们喜洋洋的面孔,教师心里乐欢了。为了使前面的内容尽量完整,我又经两晚上的了解,得知现在通镇新街居住了76年的一位姓金的老人和居住了86年的一位姓王的老人,请他们将通镇集镇的历史沿革进行回忆,并写出来。经过他们五个晚上的相聚回忆,整理出从古代一个边陲之地--只有13户人家的通秦寨,叙述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其内容有地名的更换、街道的建设、经济的发展、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等。 当谈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时,王老人说:“现在的娃儿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道向父母亲要钱,长期这样下去,历史要倒退,社会也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金老人接着说:“现在课程这么改对学生的教育和发展很有好处,让他们也知道人们是在怎样的劳动,社会是在如何的发展,同时也知道自己应该怎样的去生活。”这使我更为高兴,地方特色课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社会的赞同。 4、保持兴趣,树立信心,稳定学习动力。随后教师在归纳时,由于内容带有传奇色彩,乎合学生的好奇心,同学们听得认真,记得很细。在总结、交流中,全年级50个小组,有38个小组被评为A等。通过评比,使同学们更懂得团结合作、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感受到了共同分享信息和创新成果的喜悦。 二、鼓励多边互动,收集资源,立志家乡建设。地方特色课在于让学生

特色农产品营销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 信息工程系市场营销策划 课程名称:市场营销 设计题目:农产品营销策划 班级:电子商务1401 学生姓名:卯成飞 学生学号:20140680126 2016年12 月24 日

目录 一、策划的目的 (4) 二、当前的营销环境状况 (4) (一)、当前市场状况和市场前景分析 (4) (二)、对品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6) 1.宏观环境因素 (6) 2.微观环境因素 (6) 3.技术因素 (7) 三、市场机会与问题分析 (8) (一)、针对陇南特色农产品品牌目前营销现状进行问题分析 (8) (二)、针对品牌特点SWOT分析 (8) 四、营销战略(4PS战略) (9) 1.产品策略 (9) 2.价格策略 (10) 3.渠道策略 (10) 4.广告策略 (11) 五、农产品新产品开发策略 (12) 六、农产品绿色化策略 (13)

前言 陇南是甘肃省唯一属于长江水系并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被誉为“陇上江南”。陇南市气候在横向分布上分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大类型。 陇南是中国主要中药材产地之一,野生药材种类繁多,人工栽培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境内有各类中药材1200多种,其中名贵药材350多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誉。甘肃出产的五大拳头药材中,有四大药材均以陇南为主产地,尤以“米仓红芪”、“文县纹党”、“宕昌当归”、“铨水大黄”因其量多质优而名列全国之冠。天麻、黄连、半夏、柴胡、杜仲、贝母、山茱萸、刺五加等都享有盛誉,均为大宗生产。陇南市药材年产1500多万公斤,产量占甘肃省70%以上,出口量占甘肃省90%左右。当归、红芪、纹党、大黄、防党、野党荣获国家《出口商品荣誉证书》。 陇南特色农产品种类有:陇南大红袍花椒,是全国最优质花椒、陇南油橄榄,是全国种植油橄榄师范基地、两当狼牙蜜、武都蕨菜、康县黑木耳、手工刺绣、徽县麻纸、康县核桃等80多种特色农产品。 2012年,陇南市土地资源总面积4175.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838万亩,园地110.9万亩,林地2362.9万亩,草地563.4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104.32万吨,油料作物产量3.76万吨。2012年,陇南市肉蛋奶产量达到9.58万吨,其中肉类总产8.44万吨、鲜蛋产量1.05吨、鲜奶产量0.95万吨。建成规模养殖场898户,发展规模养殖户6133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79个,出栏畜禽296.1万头(只)。

各具特色的居民

8《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x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 闽西南粤东北奇葩骚扰夯筑竹篾布局均匀风雨侵蚀安然无

恙 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清风徐来蜂拥而来家道兴旺 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多起竹楼,傍水而居树满寨,花满园 三、了解民居特点 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客家民居 位置 作用 材料 结构 文化特征 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客家民居 位置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作用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 结构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地方特色小吃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地方特色小吃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摘要:当今社会,地方特色小吃以其快速发展的势头成了餐饮业一匹让人刮目的黑马。人们今天不以吃饱为生活目标,而是以吃的好,吃得健康为生活的情趣。在经济腾飞的今天,地方小吃的前景怎样,他们是继续各自作战还是拧成一股绳追求集团化、规模化的大发展。本文基于后者集团化规模化的地方小吃发展,以我家乡的淮南牛肉汤为例进行展开分析。 关键词:地方特色小吃;淮南牛肉汤;发展策略 提起淮南,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一黑一白。黑的是淮南的煤炭资源,白的是淮南的八公山豆腐。但是当来到淮南却发现还有一样产品比一黑一白更加随处可见充斥人们的日常 生活。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淮南牛肉汤。淮南牛肉汤历史悠久,源自公元957年-960年间,宋太祖赵匡胤兵困南塘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正宗的淮南牛肉汤,一般是用牛的骨头和牛肉大锅反复煮沸,把粉丝千张豆饼放在锅里烫两三分钟,捞起来放在海碗里上面撒上香菜,小葱,几片薄薄的牛肉片。一碗热腾腾香气扑鼻的牛肉汤就做好了。再配上刚出炉的烧饼,方便快捷美味,因此牛肉汤是本地人们早晚饭的不二之选。

淮南牛肉汤虽然在本地家喻户晓,但是出了淮南市到了周边其他省市。其知名度远远不如同为地方特色小吃的沙县小吃、肥西老母鸡、兰州拉面等。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店面普遍比较小,大部分牛肉汤店面只有十几个平方米,几乎都是是单层店面为主。店内卫生环境不是特别好,物品摆放不规范,不能给人舒适的感觉。二是没有品牌效应。因为经费问题,大多数老板不愿意采用统一的集体商标,没有统一的店面招牌,不能形成统一的标准与规范,不能带给消费者好感形成重复性的消费行为。三是相比于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淮南牛肉汤产品种类过于单一,消费者没有选择,不能长期就某一产品进行消费。在地方特色小吃竞争激烈的现状下,牛肉汤的处境堪忧。四是外地的淮南牛肉汤店大多打着牛肉汤的旗号,店内提供其他产品,并且实物不统一,制作过程没有规范化的标准可供参考,牛肉汤的口感不统一,口味不正宗,致使消费者对于淮南牛肉汤这个品牌产生负面认知。 总体而言,淮南牛肉汤想要成为地方特色小吃里具有竞争力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牛肉汤想要做大做强,必须走集团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政府实施宏观领导,行业内统筹布局,个个小吃店形成良性竞争的合伙关系,这样整体的淮南牛肉汤才能真正做大做强,带动淮南的经济的发展。本文对于牛肉汤的发展前景提出以下几个策略。

《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教案

《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了解旅游业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自然风光,文化古迹,革命纪念地和民族风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时要注意结合地图或地理图片来学习,并可结合实际来学习,不要死记硬背. 2.使学生懂得爱惜旅游资源,保护旅游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2.培养学生懂得爱惜旅游资源,保护旅游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 教学重点 旅游业的特点及丰富的旅游资源,记住十大旅游资源.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教学方法 结合地图或地理图片来学习。 课前准备 投影仪、录像资料、电脑、图片文字资料等、《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还记得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有什么影响吗? (学生回答) 地方文化的起源和兴衰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首先,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生物等自然因素是地方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其次,各种自然因素常常成为地方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课件显示)

(引入)既然自然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地方文化,而地方文化又会影响着什么行业的发展呢?(旅游业)今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地方文化对旅游业发展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板书)第二节地方文化对旅游的影响(课件显示) 二、新课学习 (课件展示)2001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最多的前10个省区(单位:万人次) 1.读上表,在中国地图上找到这10个省区,说出它们的地方文化特色及主要城市和著 名景点。 2.试分析,为什么入境旅游到这10个省区的人数最多?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要求学生运用中国主要的旅游资源分布图、中国行政区图和手头上的资料对以上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探究讨论。 (课件展示)“中国行政区图”“中国主要的旅游资源分布图” (请一位学生到教学挂图上指出这十个省区的位置) (各组代表发表见解)说出这十个省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及主要城市和著名景点。 (教师对以上问题进行引导点拨) (各组代表发表见解)对到这十个省区入境旅游人数最多的原因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引导点拨并举例)拥有的旅游资源大多以文物古迹,民族风情或独特的自然景观为主,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独特的文化内涵,因而最有魅力,所以吸引观光的外国游客较多。例如:陕西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属于文物古迹,富有地方特色,世界独一无二,不可替代。所以对游客充满了吸引力。(课件显示) (过渡)那么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为什么可以成为这10个省区入境旅游人数最多的原因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代表发表见解) (教师引导)因为每一个地方的地方文化特色都是该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板书)一、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课件显示) (板书)1、为什么说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呢?(课件显示) (教师引导点拨)地方文化特色是在当地自然环境基础上长期发展形成的,体现了不同地区的人类发展历史及其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可以满足人们追求新奇、比较和探知异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