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教育史知识点

最新中国教育史知识点
最新中国教育史知识点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

第一章 远古至西周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远古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平等性

2.教育的社会性

3.教育的现实性

4.教育的非独立性

二、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

1.生产劳动教育(工具制造、取火、制陶、渔猎、种植、手工业)

2.社会生活教育(集体生活观念、公共事务、婚姻、成人礼)

3.艺术和宗教教育(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巫师、歌舞、绘画、雕刻等)

第二节 夏、商和西周时期的教育

一、学校的产生

1.夏以前的学校——成均(与音乐有关)、庠

2.夏代的学校——庠、序(国都)、校(地方)

3.商代的学校

(1)地方:庠(赡养)、序(骑射)

(2)国都

①学:右学(大学)、左学(小学)

②瞽宗(礼乐)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

1.学校体系

天子所设大学

大学

国学 诸侯所设大学——泮宫

小学

校(设立于乡)

乡学 序(设立于州)

庠(设立于党)

塾(设立于闾)

2.学校教育内容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上庠(北) 瞽宗(西) 辟雍(中) 序(东) 成均(南)

三、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

突出表现为“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

1.政教合一(教育职能)

2.官师合一(教师来源)

3.学术官守(知识保存)

4.学为政用(教育目的)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官学的衰废与私人讲学的兴起

一、官学的衰废与私学的兴起

1.官学衰败的原因

影响官学衰废的除经济原因外,还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

(1)奴隶主贵族不重视教育

(2)王权衰退,学校荒废

(3)文化垄断的打破

2.私学兴起的原因

(1)社会的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2)掌握一定知识文化的人员流落到社会下层,成为私学的教师

(3)社会上不少人为了求得在经济上、政治上的发展,迫切需要掌握知识文化(4)私学的创办人又都以各式的“治国治民”方案相标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二、稷下学宫

1.士

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

2.稷下学宫的性质

(1)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2)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3.稷下学宫的特点

(1)教师政治地位高,生活待遇优厚

(2)兼容并包,来去自由

(3)百家争鸣,自由辩论

第二节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作用

1.社会:教育是治国的三大因素之一

2.个人:性相近,习相远

二、论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三、论教育目的

1.培养人才的标准

圣人(理想中的人才)

君子(现实中较高一层的统治者)

士(统治者的辅佐人才)

2.选拔人才的方针

“学而优则仕”

四、论教育内容

“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五、论教育原则与方法

1.因材施教

2.启发诱导

3.学思行结合

4.乐知好学

六、论德育

1.内容

“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2.原则与方法

(1)立志有恒

(2)安仁乐道

(3)克己内省

(4)身体力行

(5)改过迁善

第三节墨子与墨家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目的

培养“贤士”或“兼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二、论教育内容

1.政治和道德教育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2.科学和技术教育

重实践,贵功用(数学、光学、声学、力学以及心理学等许多方面)3.逻辑思维教育

言谈思想的标准——“三表”:

一是,“有本之者”;二是,“有原之者”;三是,“有用之者”

提出“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察类明故”的命题。

第四节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性善论”

二、论教育的目的

培养以德为主、德才兼备的“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明人伦”

三、论道德修养方法

1.反求诸己

2.动心忍性

3.存心寡欲

4.改过迁善

第五节荀子的教育思想

一、“性恶论”

二、论教育目的

把当时的儒者划分为三个层次:

俗儒(最低一等)、雅儒(中间一等)、大儒(教育的最高目的)三、论教师

关于教师的标准,除博学外,还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1.威信

2.丰富的阅历和崇高的信仰

3.讲授儒家经典的能力

4.能钻研和精通教材的基础,以阐发微言大义

第六节道家的教育思想

一、“道法自然”与教育作用

道家强调的是自然的人;“无为”。

第七节法家的教育思想

一、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绝对的“性恶论”(人性都是“利己”和“自为”的)二、论培养目标

提出教育要培养“智术之士”、“能法之士”、“耿介之士”。

三、论教育内容与方法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第八节《礼记》的教育思想

一、《大学》的教育思想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二、《学记》的教育思想

教育、教学的原则:

1.“豫、时、孙、摩”原则

2.长善救失原则

3.启发诱导原则

4.藏息相辅原则

第三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文化教育政策的确立

一、汉代的文教政策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开创太学、改革选士制度

实行设太学养士和察举选士的政策

第二节封建教育制度的初步形成

一、学校教育发展状况

1.太学

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1)办学目标

为朝廷培养各级官吏,并对教育起示范和导向作用。(2)管理

由九卿之一的太常管理

(3)教师

称为“博士”,博士之首称“祭酒”。

(4)学生

一是由太常选送的,二是由郡国县官选送。

(5)教学内容:儒家经典

(6)教学方法

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辩论。

(7)考试制度

主试者选择题目令考生回答的称为对策;由考生抽取题目然后回答的称为射策;策试合格按甲乙科授予不同的官职。

2.鸿都门学

(1)性质

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2)内容

辞赋、小说、尺犊、绘画、书法

(意在对抗太学的经学,学生毕业后分以高官厚禄)

二、太学的教学活动

汉代太学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大班上课

2.弟子相传

3.集会辩难

第三节“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

一、察举制

1.主要科目

察举的科目较多,分岁举(常科)与特举两类。

(1)主要常科

有孝廉科和秀才科

(2)主要特科(皇帝下诏人才)

2.察举制的利弊

(1)成功之处

①重视人才,改变人才标准

②颁布健全、严格的察举法规

③荐举与考试结合,保证衡量人才的全面性

④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

(2)弊端

①选官权名义上掌握在皇帝之手,实则控制在中央或地方官吏手中;

②被选者大多是富豪子第,或“阀阅”、权势之家,或其“门生故吏”,并无真才实学。

二、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法)

它是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即各州、郡的中正官按九等来品评本土士人,并将其品状报告给朝廷作为吏部授官的重要依据的一种选士制度。

第四节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论三大文教政策

1.兴太学以养士

2.重选举以取士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五节王充的教育思想

著作《论衡》一书。

一、论人性与教育

人性有善恶之分

二、论培养目标

1.儒生

2.通人

3.文人

4.鸿儒

第六节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氏家训》

一、论家庭教育

1.家教要及早进行

2.家教的主要内容

(1)语言教育

(2)道德教育

(3)立志教育

3.家教要严慈相结合

第四章隋唐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封建教育制度的发展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和体制

唐朝封建中央官学的体制按隶属关系划分,主要有三大体系:直系六学;旁系二馆;旁系医学。

1.直系六学

隶属于国子监管理,包括设在中央的六学,以及地方各级官办经学。设在中央的六学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以及书学、算学和律学。

2.旁系二馆

即弘文馆和崇文馆。弘文馆隶属门下省直辖,崇文馆隶属东宫直辖。

3.旁系医学

隶属太医署直辖,包括设在中央的医学和地方医学。

二、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1.建立分级管理和对口管理的行政体系

2.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

3.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4.教育的等级性明显

5.学校类型的多样化

6.重视医学教育

7.学校的分布面较广

8.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第二节科举制度的产生

一、科举制的实施

1.考生:“生徒”(官学考试合格学生)、“乡贡”(非学校学习,经州试合格考生)

2.报考:每年11月1日开始

3.考试:一日为限,允许点三条蜡烛答题,燃尽便要交卷。

二、考试科目及内容

唐代的科举依汉代察举制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类。

1.常考的科目主要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字)、明算六科。

2.考试方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口试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有利于权力集中和政治稳定

2.选拔人才具有客观标准,较为公平

3.有利于全国思想的统一和学术的统一

4.缓和阶级对立,体现一定的社会水平

四、科举制的流弊

1.学校成了科举的附庸

2.科举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3.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

第五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封建教育制度的发展完备

一、宋代兴学和官学发展

(一)宋代兴学运动

1.庆历兴学(范仲淹)

2.熙宁、元丰兴学(王安石)

3.崇宁兴学(蔡京)

(二)宋代官学的体系

1.国子监掌管的学校

国子监、太学、律学、武学、广文馆

2.专职部门掌管的学校

算学、医学、画学和书学

3.宗室掌管的学校

主要有宗学、诸王宫学、内小学,以及专供太子学习的资善堂。

4.地方政府掌管的学校

分路、州(府、军、监)、县三级。

二、宋代的学校制度

1.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设置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2.创行“学田制”

3.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健全

第二节科举制度的发展

一、宋代的科举

宋代科举分文举(进士科、明经诸科)和武举两大类。

1.科举方法

两级考试,一级是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

2.科举时间

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后定为三年一次,以后成为定制。

3.考试制度

实行考卷封弥(糊名)、誉录制度。

第三节书院的发展嬗变

宋代著名书院:

1.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五老峰)

2.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岳麓山)

3.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

4.嵩阳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麓)

5.石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回雁峰)

6.茅山书院(江苏句容三茅山)

第四节蒙养教育和蒙养教材

一、蒙养教育方法和内容

1.识字

2.读书

3.写字

4.作文

二、蒙养教材的种类和特点

1.蒙养教材的种类

(1)综合识字类

(2)道德类

(3)诗文类

(4)历史类

(5)名物类

2.蒙养教材的特点

(1)以识字教材为主要形式

(2)贴近儿童和生活

(3)兼具社会教化功能

(4)继承传统不断创新

第六节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朱子读书法

1.循序渐进

2.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

4.切己体察

5.著紧用力

6.居敬持志

第六章明清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封建教育制度的发展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中央官学

1.国子监

(1)学生(贡生、监生)

监生分为恩监、荫监、优监和例监四种。

(2)教学制度

①历事制度

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到各部门“先行吏事”

②积分法

六堂三级,逐级递升

2.宗室学校

宗室教育最主要的形式是宗学;清代还设立觉罗学。

3.专门教育机构

4.少数民族教育机构

八旗官学、景山官学、咸安宫官学

(二)地方官学

1.府、州、县学

2.边地、军队官学

3.社学、文学

二、书院的发展

明清著名书院:

1.东林书院

(1)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讲会制度

(2)密切关注社会政治,将讲学活动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

2.诂经精舍与学海堂(阮元)

第二节科举制度的发展

一、科举考试概况

1.每三年举行一次

2.明清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但考试程序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童试(既是地方府、州、县学的入学考试,也是获取“秀才”资格的考试)(2)乡试(乡试的场所叫“贡院”,中者统称“举人”,第一名为“解元”)(3)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4)殿试(应试者均被正式赐出身“进士”)

二、科举制度的教条化

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范围仅限于四书五经,以八股文最为重要。

八股文:它是明朝科举考试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

1.题目一律采用《四书》、《五经》中的原文;

2.内容必须以程朱理学注释为准,不得自由发挥;

3.结构体裁有一套硬性的格式,每篇文章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第四节黄宗羲的教育思想

教育内容:

1.经学

2.史学

3.文学

4.自然科学

第六节颜元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目的——培养“经世”人才

二、教育内容——“实学”

1.身心兼顾

2.务求实用

三、论“习行”的教学方法

以实才为培养目标、以实事求是为具体内容的实学教育;提出躬行实践的“习行”

教学方法。

第七章鸦片战争及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封建教育的衰败与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一、封建教育的衰败

1.官学教育有名无实

2.教育内容空疏无用

3.科举考试流弊丛生

第二节教会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一、早期的教会学校

最早在中国本土开办的教会学校是1839年在澳门成立的马礼逊学堂。

二、教会学校的影响

1.利

(1)将西方先进思想注入中国

(2)宣传了西方民主教育理念,冲击封建教育思想

(3)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促进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

2.弊

(1)教会学校工作由帝国主义分子操纵,严重侵犯中国教育主权

(2)宣传宗教,从而在政治、社会、宗教上控制中国

(3)教会学校成为外国资本主义侵华的一部分

第四节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一、创办洋务学堂

1.标志

1861年1月,清政府批准设立“总统各国事务衙门”,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开始。

2.基本内容

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3.洋务学堂的目的

在于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

4.教学内容

以“西文”与“西艺”为主

5.新式学堂的创建

(1)外语学堂(方言学堂)——京师同文馆

(2)军事学堂——福建船政学堂

(3)工业技术学堂——电报学堂福州电气学堂

主要培养会使用和维修洋机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通讯、医务人员。

二、派遣留学生

1872年上奏清政府,很快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决定在上海设局具体办理幼童出国留学的相关事宜。

第一批官派赴美留学幼童30人;于1881年下令撤回全部幼童。

代表人物:詹天佑、唐绍仪、唐国安

第五节张之洞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中体西用”思想

第八章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第二节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一、办学堂,培养维新人才

1.万木草堂

2.时务学堂

第三节“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一、废八股,变革科举制

二、倡西学,学院改学堂

三、设立京师大学堂

第九章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

第一节清政府的教育维新

一、“壬寅学制”(1902年)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制,虽然公布却未实施。

二、“癸卯学制”(1904年)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且在全国得以推行的学制。

第二节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

一、退款兴学

第五节教育思潮与教育团体

一、思想思潮

1.平民教育思潮

2.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3.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4.职业教育思潮

5.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6.科学教育思潮

7.勤工俭学运动

第六节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军国民教育(体育)

2.实利主义教育(智育)

3.公民道德教育(德育)

4.世界观教育

5.美感教育(美育)

二、“思想自由,兼容包并”的办学方针

第十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教育

第四节“壬戌学制”改革

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新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

第十三章解放战争时期的教育

第三节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一、重视乡村教育

二、“四大教育”

1.文艺教育(针对“愚”)

2.生计教育(针对“贫”)

3.卫生教育(针对“弱”)

4.公民教育(针对“私”)

第五节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一、生活教育思想

(一)“生活教育”实践

1.晓庄学校

2.山海工学团

3.育才学校

(二)“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1.“生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

第七节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一、“活教育”的理论体系

1.目的论

2.课程论

3.方法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