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微合金钢的合金化工艺实践

钛微合金钢的合金化工艺实践
钛微合金钢的合金化工艺实践

钛微合金化CM690三级船用锚链钢的开发

钛微合金化CM690三级船用锚链钢的开发* 刘丽霞1,孔凡杰2,王世俊1,周云1,彭军3 (1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安徽马鞍山 243002; 2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35; 3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为提高三级锚链钢的各项机械性能,改善钢的质量,将钛微合金化技术应用于CM690三级船用锚链钢的生产试验中。结果表明,在钛含量为0.020%~0.030%时,所生产的CM690三级船用锚链钢各项机械性能指标不仅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而且其抗拉强度远高于国家标准要求。提高了钢的质量,同时开发出钛微合金化CM690三级船用锚链钢新钢种。 关键词:CM690;锚链钢;钛;微合金化;机械性能 中图分类号:TG142;TG33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20(2007)06-0026-03 Development of Ti Microalloyed CM690 Grade Three Anchor Chain Steel for Ship LIU Li-xia1, KONG Fan-jie2, WANG Shi-jun1, ZHOU Yun1, PENG Jun3 (1 School of Metallurgy and Resource,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2, China; 2 Nanjing Iron and Steel Unite Co., Ltd., Nanjing 210035, China; 3 Metallurgy and Ecology Schoo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grade three anchor chain steel for ship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eel, the technology of Ti micro-alloying was applied in producing grade three anchor chain steel. The industrial practice shown that al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roduced anchor chain steel, especially the tensile strength,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national standards when the content of Ti is between 0.020%~0.030%. So producing high quality new type Ti micro-alloying

钛合金特性及加工办法

精心整理 钛合金特性及加工方法 钛合金以其强度高、机械性能及抗蚀性良好而成为飞机及发动机理想的制造材料,但由于其切削加工性差,长期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应用。随着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钛合金已广泛应用于飞机发动机的压气机段、发动机罩、排气装置等零件的制造以及飞机的大梁隔框等结构框架件的制造。我公司某新型航空发动机的钛合金零件约占零件总数的11%。本文是在该新机试制过程中积累的对钛合金材料切削特性以及在不同加工方法下表现出的具体特点的认识及所应采取工艺措施的经验总结。 1钛合金的切削加工性及普遍原则 钛合金按金属组织分为a 相、b 相、a+b 相,分别以TA ,TB ,TC 表示其牌号和类型。我公司某新型发动 600 损严重。 要保持刀刃锋利,以保证排屑流畅,避免粘屑崩刃。 切削速度宜低,以免切削温度过高;进给量适中,过大易烧刀,过小则因刀刃在加工硬化层中工作而磨损过快;切削深度可较大,使刀尖在硬化层以下工作,有利于提高刀具耐用度。 加工时须加冷却液充分冷却。 切削钛合金时吃刀抗力较大,故工艺系统需保证有足够的刚度。由于钛合金易变形,所以切削夹紧力不能大,特别是在某些精加工工序时,必要时可使用一定的辅助支承。 以上是钛合金加工时需考虑的普遍原则,事实上,用不同的加工方法时及在不同的条件下存在着不同的矛盾突出点和解决问题的侧重点。 2钛合金切削加工的工艺措施

车削 钛合金车削易获得较好的表面粗糙度,加工硬化不严重,但切削温度高,刀具磨损快。针对这些特点,主要在刀具、切削参数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刀具材料:根据工厂现有条件选用YG6,YG8,YG10HT。 刀具几何参数:合适的刀具前后角、刀尖磨圆。 较低的切削速度。 适中的进给量。 较深的切削深度。 选用的具体参数见表1。 表1车削钛合金参数表工序车刀前角go ° ° mm m/min mm mm/r 粗车56 精车56 铣削 了3 此外,为使钛合金顺利铣削,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对于通用标准铣刀,前角应减小,后角应加大。 铣削速度宜低。 尽量采用尖齿铣刀,避免使用铲齿铣刀。 刀尖应圆滑转接。 大量使用切削液。 为提高生产效率,可适当增加铣削深度与宽度,铣削深度一般粗加工为 1.5~3.0mm,精加工为0.2~0.5mm。 磨削 磨削钛合金零件常见的问题是粘屑造成砂轮堵塞以及零件表面烧伤。其原因是钛合金的导热性差,使磨削区产生高温,从而使钛合金与磨料发生粘结、扩散以及强烈的化学反应。粘屑和砂轮堵塞导致磨削比显著

钛合金切削中刀具材料选用及加工工艺介绍

.

6mm。 c.切削加工情况:有YG8铣平面,刀具切削轻松,在进刀与工件接触时 以及刀具将工件切透时有振动,中间切削过程平稳,使用磨削液。 留0.5mm 余量进行精铣,可获得R a1.6的表面粗糙度。 2.加工十字形状 a.刀具选择:选用硬质合金立铣刀,刀具材料为Y330。铣刀外径?40。 b.切削参数选择:主轴转速235r/min。 c.切削加工情况:用Y330加工十字形状,手动横向进给,刀具切削轻 松,切削时加磨削液充分冷却。精铣时铣刀底刃修磨R2,后角为1 0°~12°,并用碳化硅油石修磨使切削刃光滑,工件能得到R a1.6 的表面粗糙度。此时后角的选择,尤其是刀具圆弧面后角的选择至 关重要,过大,会在铣削过程中产生振动,容易崩刃,使切削刃产 生锯口,加剧磨损:过小,会造成排屑、断屑困难,切屑还会粘刀, 后刀面与工件磨擦现象严重,刀具磨损加快。因此正确地修磨后角, 可以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 3.车削工件内外圆弧表面 刀具材料、几何参数及切削用量的选择如下: a.刀具材料为YG8,45°偏刀断续切削,使用磨削液让切削刃冷却。用工装夹 持工件,每组加工8件,粗车切削用量V=25~38m/min,f=0.3~0.5mm/r, ap=3~5mm.如加工中间内孔,在连续切削的条件下精车,切削用量V=50~7 5m/min,f=0.1~0.2mm/r,ap=0.25~0.8mm。 前角γ=8°~12°能保证刀具强度。 .磨出0.05~0.1mm的负倒棱,增强切削刃强度。 .后角a=15°~20°,以减少后刀面与工件的摩擦,提高刀具寿命。 .粗车时,刃倾角λ=-3°~-5°,精车时刃倾角λ=-3°~0°。 .粗车时,刀尖圆弧半径r0=0.5mm,精车时r0=1~2mm,以增强刀尖强度。 .切削加工情况:通过以上参数选择,工件可获得R a1.6的表面粗糙度,并能有效地提高刀具寿命,主切削刃在刃磨后用碳化硅油石研磨出倒棱,可消除刃磨产生的锯口,提高抗磨损能力,并增强主切削刃强度。 .加工零件两边U形弧槽 图1所示U槽深约24mm,宽18mm,圆弧为28,弧形槽弦长61mm,为半盲槽,加工 后底部弧面及两侧面壁厚为4mm。由于是半盲槽,刀具进入切槽后,铣削阻力增大, 排屑不畅,刀具与切屑挤压现象严重,切削过程中有振动,刀具易崩刃,如继续切 削,刀具将在颈部处折断。加工后的零件表面凹凸不平,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 在选用刀具上,原选用硬质合金立铣刀加工,由于铣削产生的振动使铣刀崩刃,刀 具寿命较短。后改用超硬铝高速钢铣刀(刀具牌号W6Mo5Cr4V2Al)切槽,取得了较满 意的效果。其加工步骤如下: a.先将铣刀底部磨出圆角R2,后角值取8°~12°,并用油石修光。如果刀具

微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精)

为了合金化而加入的合金元素, 最常用的有硅、锰、铬、镍、钼、钨、钒,钛,铌、硼、铝等。现分别说明它们在钢中的作用。 1、硅在钢中的作用 : (1提高钢中固溶体的强度和冷加工硬化程度使钢的韧性和塑性降低。 (2 硅能显著地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屈强比 , 这是一般弹簧钢。 (3耐腐蚀性。硅的质量分数为 15%-20%的高硅铸铁,是很好的耐酸材料。含有硅的钢在氧化气氛中加热时,表面也将形成一层 SiO 2薄膜,从而提高钢在高温时的抗氧化性。 缺点:(4使钢的焊接性能恶化。 2、锰在钢中的作用 (1锰提高钢的淬透性。 (2锰对提高低碳和中碳珠光体钢的强度有显著的作用。 (3锰对钢的高温瞬时强度有所提高。 锰钢的主要缺点是,①含锰较高时,有较明显的回火脆性现象; ②锰有促进晶粒长大的作用, 因此锰钢对过热较敏感 t 在热处理工艺上必须注意。这种缺点可用加入细化晶粒元素如钼、钒、钛等来克服:⑧当锰的质量分数超过 1%时,会使钢的焊接性能变坏,④锰会使钢的耐锈蚀性能降低。 3、铬在钢中的作用 (1铬可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2铬可提高钢的高温机械性能。 (3使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4阻止石墨化 (5提高淬透性。 缺点:①铬是显著提高钢的脆性转变温度②铬能促进钢的回火脆性。4、镍在钢中的作用 (1可提高钢的强度而不显著降低其韧性。 (2镍可降低钢的脆性转变温度,即可提高钢的低温韧性。 (3改善钢的加工性和可焊性。 (4镍可以提高钢的抗腐蚀能力,不仅能耐酸,而且能抗碱和大气的腐蚀。 5、钼在钢中的作用 (1钼对铁素体有固溶强化作用。 (2提高钢热强性 (3抗氢侵蚀的作用。 (4提高钢的淬透性。 缺点:钼的主要不良作用是它能使低合金钼钢发生石墨化的倾向。 6、钨在钢中的作用 (1 提高强度 (2提高钢的高温强度。 (3提高钢的抗氢性能。 (4是使钢具有热硬性。因此钨是高速工具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

微合金钢

微合金钢 微合金化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通常指在原有主加合金元素的基础上再添加微量的Nb、V、Ti 等碳氮物形成元素,或对力学性能有影响、或对耐蚀性、耐热性起有利作用、添加量随微合金化的钢类及品种的不同而异,相对于主加合金元素是微量范围的,如非调质结构钢中一般加入量在0.02—0.06%,在耐热钢和不锈钢中加入量在0.5%左右,而在高温合金中加入量高达1—3%。 微合金化钢的基本属性:(1)添加的碳氮化物形成元素,在钢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中通过溶解一析出行为对钢的力学性能发挥作用。 (2)这些元素加进量很少,钢的强化机制主要是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 (3)钢的控轧控冷工艺对微合金化钢有重要意义,也是微合金化钢叫作新型低合金高强度钢的依据。钢的微合金化和控轧控冷技术相辅相承,是微合金化钢设计和生产的重要条件。 因此说,微合金化钢是指化学成分规范上明确列进需加进一种或几种碳氮化物形成元素的钢。如GB/T 1591—94中Q295一Q460的钢,对其中Nb、V、Ti的含量通常有以下规定: (1)Nb,0.015%~0.06%; (2)V,0.02%~0.15%(0.20%); (3)Ti,0.02%~0.20%。 同时规定Nb+V+Ti≤0.15%。微合金化的高强度低合金钢。 它是在普通软钢和普通高强度低合金钢基体化学成分中添加了微量合金元素(主要是强烈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Nb、V、Ti、Al等)的钢,合金元素的添加量不多于0.20%。添加微量合金元素后,使钢的一种或几种性能得到明显的变化。 典型的微合金钢有15MnVN和06MnNb。微合金钢中含有一种或几种微合金元素,其含量大约在0.01%~0.20%之间。 微合金钢由于屈服强度高、韧性好、焊接性和耐大气腐蚀性好,可用于大型桥梁建筑,制造各类车辆的冲压构件、安全构件、抗疲劳零件及焊接件,它也是锅炉、高压容器、输油和输气管线,以及工业和民用建筑的理想材料。 关于微合金钢中Nb的析出对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的影响有两种不同观点:一是认为在变形过程Nb通过动态析出消耗形变储能而抑制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 微合金钢就是这些“高技术钢材”中用量最大的一种。 处理办法:微处理可有效地提高16Mn原规格钢板、20MnSi大规格螺纹钢筋的屈服强度约10—20Mpa,改善A、B级一般强度板和X42—X46级管线钢的低温韧性,还可使16Mnq、15MnVNq 桥梁钢板的时效敏感比降低或消除。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我国微合金化钢的产量为346万吨,占年全低合金高强度钢总产量55.1%。微处理钢(主要是Nb处理和Ti处理,还包括稀土处理钢在内)产量大致也在300万吨左右。 近20年来,世界钢铁工业最富活力和创造性进展,莫过于低合金高强度钢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前所未有的变革,几乎使低合金高强度钢的所有品种领域更新了一代,甚至两代。微合金化钢属于低合金高强度钢范畴,或者说是新型的低合金高强度钢。 我国80年代以来的钢材生产及近年的钢材品种结构调整同样表明了: ①低合金高强度钢的新发展,借助了钢铁生产工艺技术的一切进步和最新成就。 ②低合金高强度钢的产量大,使用面广,适应了方方面面特殊性能要求,支持了各行各业产品的升级,增加了我国的机电产品和成套装备生产的竞争力。 ③微合金化带动了我国富有合金资源的生产和综合利用,微合金化钢生产促进了钢铁企业结构调整和流程优化。 所以,形成了一个崭新的观点,发展微合金化钢就是抓住了基础原材料工业发展的关键,通

微合金化的元素作用

在普通碳钢通常依靠加入碳来提高强度,这样就造成了提高碳含量的同时必然降低钢的塑性和韧性。使普碳钢不能满足强度与韧性的更好组合,由此人们开始研究不增加碳含量,加入其它元素来提高强度,也就是保持低碳钢的韧性前提下,利用微合金化提高强度。此类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比低碳结构钢有很大的改善,而与普通合金钢相比,其添加的合金元素又如此之少,按重量百分比,再继之以控制冷却,才能使钢的性能更佳,此类钢使用之前一般不再进行热处理。微合金化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主要是细化晶粒,阻碍再结晶进行以及析出强化。 1Nb的作用 在超低碳贝氏体钢(ULCB)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微量Nb起着独特的作用。这类钢中C含量已经降到0.05%,又不加入较多合金元素,因此强化主要靠位错强化,析出强化特别是组织强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微量Nb在超低碳贝氏体钢(ULCB)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微量Nb抑制变形再结晶行为,加剧变形奥氏体中的应变积累,大幅度提高相变前组织中的位错密度。超低碳贝氏体钢(ULCB)的优良综合性能主要来自钢的组织细化以及贝氏体中的高位错密度,再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在控轧过程中,在非再结晶区轧制时引入大量高密度畸变区,这些高密度畸变区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成为相变核心,大幅度促进相变组织细化。同时,要在发生切变形型贝氏体相变过程中,能把相当一部分变形位错保留在贝氏体基体中,从而大幅度提高贝氏体基体强度。为了达到这一点,要求钢种有相当高的热轧再结晶

终止温度以及抑制冷却时扩散型铁素体转变的能力,合金成分设计充分考虑了Nb及Nb—B这方面的作用。 2)微量Nb与B、Cu的复合作用加快了诱导析出,稳定变形位错结构。微量Nb加入贝氏体钢中的第二个作用是,这类钢高温非再结晶轧制阶段会应变诱导形成极细的Nb(C、N)析出物。这些析出物主要析出在变形晶界及变形位错网上,它们阻碍了位错的恢复以及消失的过程,稳定了位错结构,为随后冷却过程相变形核提供更多机会,同时组织新相的长大,最终细化组织。实验研究表明当Nb和B、Cu综合加入时,它们的综合作用会进一步促进析出过程加速,并且进一步降低冷却时的相变温度,使最终组织进一步细化。 2Cu的作用 对含Cu的超低碳硼钢研究发现,Cu能显著地降低B钢的γ→α 转变温度,当采用炉冷时的转变温度降低160℃,即使用最快的冷速,仍可使转变温度降低40℃,实验发现,Cu在单独作用时,对γ→α转变只有中等程度的影响,转变温度降低的数值正比于Cu的含量,大约1%的Cu使转变温度降低11℃,但是在Cu—B系的低碳B钢中Cu和B 的复合作用是很显然的,实际上,它们的复合作用比(Mo+B)的复合作用还强的多。Cu作为合金元素加入到钢中除了对相变点发生影响外,主要是依靠铜钢的时效硬化作用来得到好的综合性能。例如钢中添加了大量的Cu时,依靠Cu的时效硬化,在对韧塑性没有明显损害的条件下,得到高强度。各国的铜钢的Cu含量不同,例如我国常常采用范围在0.08—0.80%,而美国加入的Cu量很高,可达2.0%左右。

钛合金材料

钛合金材料 《新型工程材料应用》课程论文

摘要: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进,继合金钢和金属铝之后,新崛起的第三金属——钛,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工业、技术和科学的各个领域,它的魅力向人类展示了它的美好前景。本文介绍了钛合金的合金化原理、性能特性,综述近年来国内外钛合金材料的发展应用和研发状况,对钛合金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钛合金、合金化、特性、发展 概述: 钛是一种新型金属,钛的性能与所含碳、氮、氢、氧等杂质含量有关,最纯的碘化钛杂质含量不超过0.1%,但其强度低、塑性高。99.5%工业纯钛的性能为:密度ρ=4.5g/cm3,熔点为1725℃,导热系数λ=15.24W/(m.K),抗拉强度σb=539MPa,伸长率δ=25%,断面收缩率ψ=25%,弹性模量E=1.078×105MPa,硬度HB195。而钛合金是以钛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 合金化原理: 钛有两种同质异晶体:882℃以下为密排六方结构α钛,882℃以上为体心立方的β钛。合金元素根据它们对相变温度的影响可分为三类:(1)稳定α相、提高相转变温度的元素为α稳定元素,有铝、碳、氧和氮等。其中铝是钛合金主要合金元素,它对提高合金的常温和高温强度、降低比重、增加弹性模量有明显效果。(2)稳定β相、降低相变温度的元素为β稳定元素,又可分同晶型和共析型二种。应用了钛合金的产品前者有钼、铌、钒等;后者有铬、锰、铜、铁、硅等。(3)对相变温度影响不大的元素为中性元素,有锆、锡等。氧、氮、碳和氢是钛合金的主要杂质。氧和氮在α相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对钛合金有显著强化效果,但却使塑性下降。通常规定钛中氧和氮的含量分别在0.15~0.2%和0.04~0.05%以下。氢在α相中溶解度很小,钛合金中溶解过多的氢会产生氢化物,使合金变脆。通常钛合金中氢含量控制在 0.015%以下。氢在钛中的溶解是可逆的,可以用真空退火除去。室温下,钛合金有三种基体组织,钛合金也就分为以下三类:α合金,(α+β)合金和β合金。中国分别以TA、TC、TB表示。 TA是α相固溶体组成的单相合金,不论是在一般温度下还是在较高的实际应用温度下,均是α相,组织稳定,耐磨性高于纯钛,抗氧化能力强。在500℃~600℃的温度下,仍保持其强度和抗蠕变性能,但不能进行热处理强化,室温强度不高。TB是β相固溶体组成的单相合金,未热处理即具有较高的强度,淬火、时效后合金得到进一步强化,室温强度可达1372~1666 MPa;但热稳定性较差,不宜在高温下使用。TC是双相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

微合金元素在钢中作用

微合金元素在钢中溶解析出及影响因素? 在奥氏体中,氮化物通常比碳化物更加稳定。微合金化元素不同,其碳化物和氮化物的溶解度绝对值有很大差异:V、Ti的碳化物与氮化物的溶解度差值较大,而Nb的碳化物与氮化物的溶解度比较接近,尽管NbN的溶解度仍然低于NbC的溶解度。ALN的溶解度与NbN 接近,说明其溶解度比VC还要大。多数微合金碳化物和氮化物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比较接近,虽然多数微合金元素的碳化物或氮化物在钢水中的溶解度还不确定,数据显示,TiN在钢水中的溶解度要比在同温度奥氏体中高10~100倍;因此TiN在1600℃钢水中的溶解度与其它微合金化元素在1200℃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接近。热力学计算表明,Nb的碳化物和氮化物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要比同温度的奥氏体中的溶解度低1个数量级。实验和热力学计算均证实,VC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要比同温度的奥氏体中的溶解度低1个数量级。 碳化物和氮化物的溶解度差导致碳氮化物中富集低溶解度化合物(氮化物)。在通常的复合微合金化钢中,碳化物和氮化物的溶解度差按铌、钒、钛的次序增大。合金碳氮化物中富集的氮化物的分数比例按钛、钒、铌的次序递减。合金碳氮化物中碳化物和氮化物的分数比例取决于钢中C和N的含量,在大多数钢中,远高于氮含量的碳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碳化物和氮化物在溶解度上的差异。合金碳氮化物中碳化物和氮化物的分数比例还受合金元素含量的影响,合金元素含量升高降低氮化物的分数比例,尤其是在合金元素含量超过氮在钢中化学计量比的情况下。提高温度会增加氮化物的分数比例。钢中未溶解合金碳氮化物的数量高于从不互相溶解的析出模型所预期的值,更为重要的是,合金碳氮化物能够在独立碳化物或氮化物的溶解度曲线以上温度存在。 1、应变诱导析出:未变形材料中除了在晶界和相界上形核外,沉淀相在晶粒内主要是以均匀形核机制生成;而在变形材料中,沉淀相主要在位错和各种晶体缺陷上非均匀形核。由于在位错上形核的激活能低,因此形核率很高,可得到很高的沉淀相粒子密度和很小的沉淀相尺寸。变形使析出过程的孕育时间大大缩短。 2、钢的成分偏聚:由于钢液在凝固过程中发生溶质元素的偏聚,在枝晶间隙区的浓度要明显高于钢的平均含量,即使经过高温的固溶处理,在微米尺度上溶质元素在钢中仍然是不均匀分布的 3、Ostwald 熟化:Ostwald熟化过程在析出相体积分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颗粒的粗化使基体和析出相的界面能明显降低。在熟化过程中,第二相颗粒被一定厚度的基体所分离,为了确保相互分离的大颗粒长大而小颗粒缩小乃至消失以降低系统的总界面能,颗粒通过基体一定存在一种非接触式的感知。 微合金元素在钢对钢中组织元素及相转变的影响? 当钒单独加入时,并不抑制铁素体的形成;相反,它加速珠光体的形成。然而,当钒和铌同时存在时,易于形成贝氏体组织,而钒在贝氏体内沉淀析出。正是这种钒与铌的差别,导致了在热轧交货的小型材中多倾向于加钒。这些轧态小型材冷却快,如果有铌存在的话,则形成导致脆性的贝氏体组织,而含钒钢中则不会形成这种脆性组织。钒能促进珠光体的形成,还能细化铁素体板条,因此钒能用来增加重轨的强度和汽车用锻件的强度。碳化钒也能在珠光体的铁素体板条内析出沉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的硬度和强度。钒像大多数溶质合金一样能抑制贝氏体的形成。因此,如果它是溶解而不是以碳化钒和氮化钒的形式沉淀析出,则可用来增加淬透性。当钢中钒的质量分数低于0.03%时,固溶态的钒才可以占绝大多数,才能有效地提高淬透性。与锰提高铌、钒的溶解度一样,钼也提高它们在钢中的溶解度。而添加了元素钼后,可固溶的钒含量明显增加,可达0.06%左右。 微合金对钢铁强度韧性热塑性的影响及强韧化机理? 钒通过在铁素体中的沉淀析出,来增加钢的强度,它可使钢的强度增加150MPa以上。碳氮化物在轧制过程和轧制以后形成,而且在正火过程中,当钢被加热时,它们将溶解,并

钛合金切削加工知识

首页>行业信息>行业信息> 合金磨削刀具-钛合金的切削加工 摘要:文件地点传真-上海500kV世博输变电工程设备采购招标混凝土机械设备-我国混凝土泵车的研发趋势器材行业企业-2008年是纺织机械发展预测除尘器粉尘气体-现代锅炉除尘设备简介控制器技术空调-我国将制定变频控制器标准终结市场混乱新产品功能水平-中联环卫机械公司五款新产品通过验收波兰装配 厂徐州-扩大欧洲市场份额徐工波兰装配厂落成叉车鸟巢开幕式-龙工叉车为奥运鸟巢极速“变装”出力(图)刀具加工刀片-Kennametal公司推出KB9640新刀具工程机械企业-工程机械租赁业发展前景广阔1.钛合金可分为哪几类?钛是同素异构体,熔点为1720℃,在低于882℃时呈密排六方晶格结构,称为α钛;在882℃以上呈体心立方品格结构,称为β钛。利用钛的上述两种结构的不同特点,添加适当的合金元素,使其相变温度及相分含量逐渐改变而得到不同组织的钛合金。室温下,合金,磨削,刀具,丝锥,切屑,砂轮,磨损,铰刀,硬质合金,温度, 1.钛合金可分为哪几类? 钛是同素异构体,熔点为1720℃,在低于882℃时呈密排六方晶格结构,称为α钛;在882℃以上呈体心立方品格结构,称为β钛。利用钛的上述两种结构的不同特点,添加适当的合金元素,使其相变温度及相分含量逐渐改变而得到不同组织的钛合金。室温下,钛合金有三种基体组织,钛合金也就分为以下三类: (1) α钛合金:它是α相固溶体组成的单相合金,不论是在一般温度下还是在较高的实际应用温度下,均是α相,组织稳定,耐磨性高于纯钛,抗氧化能力强。在500℃~600℃的温度下,仍保持其强度和抗蠕变性能,但不能进行热处理强化,室温强度不高。 (2) β钛合金:它是β相固溶体组成的单相合金,未热处理即具有较高的强度,淬火、时效后合金得到进一步强化,室温强度可达1372~1666 MPa;但热稳定性较差,不宜在高温下使用。 (3) α+β钛合金:它是双相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组织稳定性好,有良好的韧性、塑性和高温变形性能,能较好地进行热压力加工,能进行淬火、时效使合金强化。热处理后的强度约比退火状态提高50%~100%;高温强度高,可在400℃~50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其热稳定性次于α钛合金。 三种钛合金中最常用的是α钛合金和α+β钛合金;α钛合金的切削加工性最好,α+p钛合金次之,β钛合金最差。α钛合金代号为TA,β钛合金代号为TB,α+β钛合金代号为TC。 2.钛合金有哪些性能和用途? 钛是一种新型金属,钛的性能与所含碳、氮、氢、氧等杂质含量有关,最纯的碘化钛杂质含量不超过%,但其强度低、塑性高。%工业纯钛的性能为:密度ρ=cm3,熔点为1800℃,导热系数λ=,抗拉强度 σb=539MPa,伸长率δ=25%,断面收缩率ψ=25%,弹性模量E=×105MPa,硬度HB195。 (1)比强度高:钛合金的密度一般在cm3左右,仅为钢的60%,纯钛的强度接近普通钢的强度,一些高强度钛合金超过了许多合金结构钢的强度。因此钛合金的比强度(强度/密度)远大于其他金属结构材料,见表7-1,可制出单位强度高、刚性好、质轻的零、部件。目前飞机的发动机构件、骨架、蒙皮、紧固件及起落架等都使用钛合金。 (2)热强度高:对于α钛合金,在350℃时TA6的巩达422MPa、TA7的σb达491MPa,在500℃时TA8的σb达687MPa;对于α+β钛合金,在400℃时TC4的σb达618MPa、TC10的σb达834 MPa,在450℃时TC6和TC7的σb均达589MPa、TC8的σb达706MPa,在500℃时TC9的σb达785MPa。这两类钛合金在150℃~500℃范围内仍有很高的比强度,而铝合金在150℃时比强度明显下降。钛合金的工作温度可达500℃,铝合金则在200℃以下。

钛合金的切屑加工工艺综述

科技论坛钛合金的切屑加工工艺综述 裴东王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天津300381 )1钛合金的切屑加工特点钛合金材料由于具有比重小、强度高,特别是在300~400℃高温下仍具有极高强度和抗蚀性等特点,已经成为航空航天工业中最重要的工程材料之一,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是,钛合金又是一种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切削性能很差。与其它金属材料相比,钛合金有如下切削特点:1.1变形系数小。这是钛合金切削加工的显著特点,由于变形系数小于或接近于1,切屑在前刀面上滑动摩擦的路程大大增大,加速刀具磨损。1.2切削温度高。由于钛合金的导热系数很小(只相当于45号钢的1/5~1/7),切屑与前刀面的接触长度极短,切削时产生的热不易传出,切削温度很高。在相同的切削条件下,切削温度可比切削45号钢时高出一倍以上,造成刀具因磨损加剧而报废。1.3单位面积上的切削力大。主切削力比切钢时约小20%,由于切屑与前刀面的接触长度极短,单位接触面积上的切削力大大增加,容易造成崩刃。同时,由于钛合金的弹性模量小,加工时在径向力作用下容易产生弯曲变形,引起振动,加大刀具磨损并影响零件的精度。1.4冷硬现象严重。由于钛的化学活性大,在高的切削温度下,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和氮形成硬而脆的外皮;同时切削过程中的塑性变形也会造成表面硬化。冷硬现象不仅会降低零件的疲劳强度,而且能加剧刀具磨损,是切削钛合金时的一个很重要特点。2切屑刀具的选择2.1刀具材料切削加工钛合金为降低切削温度和减少粘结,应选用高温硬度好、抗弯强度高、导热性能好、与钛合金亲和性差的刀具材料。高速钢由于高温硬度低,耐热性差一般不作选择,但在其中参杂钒、 钴和铝等对高速钢进行改性后得到的高钒高速钢(如W12Cr4V4M o)、高 钴高速钢(如W2M o9Cr4VCo8)或铝高速钢(如W6M o5Cr4V2Al 、M 10M o4Cr4V3Al)等刀具材料,却适于制作切削钛合金的钻头、铰刀、 立铣刀、拉刀、丝锥等刀具。硬质合金刀具应该是较为理想的选则,但其中YT 类硬质合金会与钛合金产生剧烈的亲和作用,加剧刀具的粘结磨损,不宜用来切削钛合金;YG 类硬质合金刀具材料有YG8、YG3、YG6X 等都是切屑钛合金的较好选择,一般适用于小批量产品的加工。为了满足大批量钛合金产品的加工,最好选择有耐高温涂层的硬质合金刀具,减少由于刀具磨损而必须进行的换刀操作,提高加工效率。2.2刀具参数2.2.1前角γ0:钛合金切屑与前刀面的接触长度短,前角较小时既可增加刀屑的接触面积,使切削热和切削力不至于过分集中在切削刃附近,改善散热条件,又能加强切削刃,减小崩损的可能性。 一般取γ0=5°~15°。2.2.2后角α0:钛合金已加工表面弹性恢复 大、冷硬现象严重,采用大后角可减小对后刀面造成的摩擦、粘附、 粘结、撕裂等现象,以减小后刀面的磨损。各种切削钛合金刀具的后角基本上都大于等于15°。2.2.3主偏角κr 和副偏角κ'r :切削钛 合金时切削温度高、 弹性变形倾向大,在工艺系统刚性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小主偏角,以增加切削部分的散热面积和减小切削刃单位长度上的负荷,一般采用κr =30°,粗加工时取κr =45°。减小 副偏角可以加强刀尖,有利于散热和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值,一般 取κ'r =10°~15°。2.2.4刃倾角λs :由于毛坯有硬皮和表层组织不均匀,粗车时切削刃容易崩损,为了增加切削刃的强度和锋利程度,应加大切屑的滑动速度,一般取λs =-3°~-5°,精车时λs =0°。2.2.5刀尖圆弧半径r ε:切削钛合金时刀尖是最薄弱的部分,容易崩掉和磨损, 需磨出刀尖圆弧, 一般r ε=0.5~ 1.5mm 。车削时采用负倒棱(b γ=0. 03~0.05mm , γ01=-10°~0°), 断(卷)屑槽的槽底 圆弧半径R n =6~8 mm 。 3切屑参数的选择 钛合金切削加工时,切屑参数的选择一般以采用较低的切削速度、较大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量为原则。较低的切削速度能够有效降 低切屑刃的温度。有实验数据表明切屑刃在高温段的寿命相比低温段呈现非线性的急速下降,因此降低切屑速度能够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提高加工效率。较大的切削深度能够使刀刃避免由于钛合金变形系数小,使前刀面上的滑动摩擦路程大大增大而造成的刀具磨损。同时由于冷硬现象的存在,较大切削深度使刀刃完全进入被切 削的钛合金表面内,有效以防止产生磨损或崩刃现象。 3.1切削速度Vc :切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最好能使刀具在相对磨损最小的最佳切削速度下工作。切削不同牌号的钛合金,由于强度差别较大,切削速度应在刀具厂商提供的最佳切屑速 度的基础上通过试切试验适当调整。 3.2进给量f :进给量对刀具的耐用度影响较小,在保证加工表 面粗糙度的条件下,可选较大的进给量,一般取f=0.1~0.3mm/r 。 进给量太小, 使刀具在硬化层内切削,增加刀具磨损,同时极薄的切屑在高的切削温度下容易自燃,因此不允许f<0.05mm/r 。3.3切削深度αp :切削深度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最小,一般选用较大的切削深度,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刀尖在硬化层内切削,减小刀具磨损, 还可增加刀刃工作长度,有利于散热,一般取αp =1~5mm 。4切屑液的选择 切削钛合金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切屑温度过高对刀具寿命的影响。为了降低切削温度,必须向切削区域内浇注大量的以冷却作用为主的切削液。 切削液应满足导热系数大、比热大、热容量大、汽化热大、汽化速度快、流量大、流速快等要求。一般说来,水比油的导热系数大 3~5倍,比热大1倍,汽化热几乎大10倍左右,故用水溶性切削液 较为合适。车、铣削钛合金时,常采用乳化液,或采用有极压添加剂的水溶性切削液。 极压乳化剂的配方见表1。极压添加剂的水溶性切削液的配方为见表2。对于钻孔、扩孔、铰孔、拉削、攻丝等工序,应该采用润滑作用较大的极压可溶性油作切削液, 如蓖麻油、油酸、硫化油、氯化油等。冷却润滑的方法最好采用高压喷雾冷却法、高压内冷却法等,这样才可起到良好的冷却、润滑作用。切削液流量不少于15~20L /min 。 结束语钛合金的切屑加工时除了合理的选择刀具、切屑参数和切屑液等, 同时还应注意切削加工中不能停止走刀,避免引起钛合金的加工硬化而损坏刀具,特别是在铣屑加工时还应多采用顺铣方式, 有效降低刀刃温度。 这些工艺措施的采用都能有效的延长切屑刀具的寿命,极大提高钛合金的切屑加工效率。摘要:论述了钛合金材料在切屑加工过程中的特点,分析了刀具、切屑参数和切削液等方面对钛合金切削加工的影响,总结了适于钛合金加工的切屑加工工艺。 关键词:钛合金;切屑;工艺;刀具;切屑液 95··

钛合金是什么材料

钛合金是以钛为基础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钛有两种同质异晶体:882℃以下为密排六方结构α钛,882℃以上为体心立方的β钛。 合金元素根据它们对相变温度的影响可分为三类: ①稳定α相、提高相转变温度的元素为α稳定元素,有铝、碳、氧和氮等。其中铝是钛合金主要合金元素,它对提 高合金的常温和高温强度、降低比重、增加弹性模量有明显效果。 ②稳定β相、降低相变温度的元素为β稳定元素,又可分同晶型和共析型二种。前者有钼、铌、钒等;后者有铬、 锰、铜、铁、硅等。 ③对相变温度影响不大的元素为中性元素,有锆、锡等。 氧、氮、碳和氢是钛合金的主要杂质。氧和氮在α相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对钛合金有显著强化效果,但却使塑性下降。 通常规定钛中氧和氮的含量分别在0.15~0.2%和0.04~0.05%以下。氢在α相中溶解度很小,钛合金中溶解过多的氢会产生氢化物,使合金变脆。通常钛合金中氢含量控制在0.015%以下。氢在钛中的溶解是可逆的,可以用真空退火除去。 性能 编辑 钛是一种新型金属,钛的性能与所含碳、氮、氢、氧等杂质含量有关,最纯的碘化钛杂质含量不超过0.1%,但其强度低、塑性高。99.5%工业纯钛的性能为:密度ρ=4.5g/立方厘米,熔点为1725℃,导热系数λ=15.24W/(m.K),抗拉强度σb=539MPa,伸长率δ=25%,断面收缩率ψ=25%,弹性模量E=1.078×105MPa,硬度HB195。 强度高 钛合金的密度一般在4.51g/cm3左右, 仅为钢的60%,一些高强度钛合金超过了许多合金结构钢的强度。因此钛合金的比强度(强度/密度)远大于其他金属结构材料,见表7-1,可制出单位强度高、刚性好、质轻的零部件。飞机的发动机构件、骨架、蒙皮、紧固件及起落架等都使用钛合金。 热强度高 使用温度比铝合金高几百度,在中等温度下仍能保持所要求的强度,可在450~50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这两类钛合金在150℃~500℃范围内仍有很高的比强度,而铝合金在150℃时比强度明显下降。钛合金的工作温度可达500℃,铝合金则在200℃以下。 抗蚀性好

微合金钢

发展中国家微合金钢的潜力 Geoffrey Tither Niobium Products Company Inc. Pittsburgh, PA 1.简介 在发展中国家,并不总是适合投资大型、现代化的厚板或热轧/冷轧机组,尤其在未经细致的市场调研的情形下,其实是不明智的。这是因为成本投入巨大,并在许多方面,由于考虑剧烈的竞争-衰退周期,能实现的盈利很少。 一个更明智的方法是开发的产品能在小型工厂更经济的生产,从而只需较少的投资。诸如紧固件、冷镦部件、拉拔线材、汽车锻件及工业、农业机械用锻件等是发展中国家在微合金钢开发和应用方面有待开拓的领域。这是由于微合金钢比普通合金钢成本低,并且在许多方面,微合金钢可减免制造工序,从而实现比单单合金节省更显著的节约。 本文讨论微合金化的基本概念,但主要侧重于微合金钢的商用场合。 2.微合金钢设计 微合金钢可定义为单独或者复合添加少量Nb、V、Ti和Al的低碳至中碳钢。对机械性能的影响是基于这些微合金元素形成碳化物、氮化物或碳氮化物,这些化合物在再加热及后续过程中全部或部分溶解。溶解和析出的动力学决定着通过微合金化所能获得效果。溶解程度依赖于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加热和冷却速率、碳氮化物的溶度积。各种微合金碳化物、氮化物的溶度积如图1所示。 图1 微合金碳化物、氮化物的溶度积

低碳高韧高强度低合金钢(HSLA)的实质是通过相变获得细小铁素体晶粒。晶粒细化是唯一同时改善韧性的强化机制。 而对于中碳钢,珠光体团尺寸和珠光体片厚度决定韧性,前者受奥氏体晶粒尺寸影响,后者受碳含量影响,碳含量越低,渗碳体片越薄,韧性越好。另一方面,珠光体片间距决定珠光体钢的强度,片间距受珠光体转变温度控制。相变温度越低,片间距越小,强度越高。 再加热过程中各种微合金元素对晶粒粗化的影响如图2所示(2)。如图所示,高温状态阻止晶粒粗化的效果,Nb比V、Al更为有效,而Ti,通常以TiN微粒弥散分布,是最有效的。为使TiN有效阻止晶粒粗化,必须使Ti:N满足化学计量比,以保证TiN颗粒尺寸处于100-500nm。偏离化学计量比将致使TiN逐渐失效,事实上将减慢凝固冷却,因此,铸锭浇铸通道变得不合适。 图2 各种微合金钢奥氏体晶粒粗化特性 上述阻止晶粒粗化的效果,例如对于正火钢,特别是含量较低时(0.02-0.04%),添加Nb作为晶粒细化剂十分有效,见图3(3)。 图3 Nb、V、Ti对正火型HSLA钢晶粒尺寸的影响 在正火处理或随后的热变形冷却过程中,对于Nb和V,两种主要效应可能依赖于冷却前仍处于固溶态的微合金元素含量和随后的冷却速率。例如,固溶态的Nb有显著的硬化效

(完整版)钛(Ti)

Ti 是最活泼的微合金元素,与O、S、C、N 都有很强的亲和力。 Ti 可以在较高温度析出,1 250℃高温时仍能够析出Ti 的碳氮化物颗粒,而在较低温度时其析出较少,故Ti 一般用于高温析出来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常与V、Nb 等复合添加。 Ti 较难溶于钢中,大部分是以第二相粒子的形式存在,Ti 的细小弥散的碳氮化物析出相能够有效地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具有中等的细化晶粒作用,而沉淀析出强化作用较大. TiN 的固溶度比Nb 和V 都要低很多,因此生产冶炼的钢中N 的含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钢中可固溶的Ti 的含量,从而对后续的TiC 的析出产生影响;图1.5(B)为一般冶炼条件下的N 含量数值下(含N0.007wt%)温度对微合金元素的影响。由图可以看出,即使在1300℃以上的高温仍几乎不溶,因此在传统轧制流程的加热过程中,TiN 仍以析出物形式存在,并可以起到钉扎奥氏体晶界而阻 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而NbN 和和VN 在1200℃以上固溶量可以达到0.085wt%以上,在1150℃时固溶量大概在0.055%左右,考虑一般常用钢中的Nb和V的添加量并不会太高,因此可以认为在该温度条件下NbN 和VN 基本上全部固溶。当然,降低加热温度可以保持一定量的未溶NbN和VN以抑制加热过程中奥氏体晶粒的长大,但是加热温度过低同时会影响钢中NbC 和VC 的溶解,对于后续的析出强化过程不利。所以在利用微合金元素的氮化物颗粒以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方面,Ti 比Nb 和V 更具有优势。但是这并不是说为了得到更多的TiN 以阻止加热过程中奥氏体晶粒的长大,N 的含量越

高越好,N 含量增多会使TiN的高温析出物增多,但是同样会使TiN 的颗粒增大,这对于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不利。 Zener 由晶粒长大的驱动力和第二项粒子对晶粒长大的钉扎作用的平衡关系得到了反映第二相粒子阻止高温奥氏体长大的关系式: 由上式可以看出,TiN 颗粒析出体积分数增加并伴随着其尺寸增大的同时,对阻碍加热过程中奥氏体晶粒长大并不会有很好的效果。此外TiN 析出物的增多会减少后续的TiC析出可利用的Ti 含量,对后续析出过程不利。在铁素体中,Nb、V和Ti 基本上都是以析出形式存在,几乎没有固溶。 钛在钢中与合金元素氧、氮、硫、碳的亲和力大小依次递减,并依次生成Ti2O3 或TiO2、TiN、Ti4C2S2、Ti(CN)和TiC。钛的氧化物一般在冶炼过程中形成,颗粒较大,在钢中以夹杂物形式存在。而钛的氮、碳和硫化物的颗粒相对较小,可以起到细化晶粒和析出强化的作用。而且由于Ti 对S 的亲和性比Mn 高,在钢中形成Ti 的硫化物,产生固硫的作用。Ti 的硫化物呈球形,为刚性颗粒,降低析出或夹杂的危害,而MnS 呈为可变形夹杂,在变形过程中会在变形方向上严重拉长,不利材料性能。

钛合金切削加工工艺

钛合金切削加工工艺 一、钛合金的材料特性 钛合金产品的比强度在金属结构材料中是很高的,它的强度与钢材相当,但其重量仅为刚材的57% 。另外,钛及其合金的耐热性强,在500℃的大气中仍能保持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短时间工作温度甚至还可以高些。钛合金具有比重小、热强度高、热稳定性和抗腐蚀性好等特性,但该材料切削加工困难、加工效率低。所以怎么样攻克钛合金加工难,效率低得困难一直是我们的难题。 二、钛合金的切削加工 1、车削 钛合金产品车削易获得较好的表面粗糙度,加工硬化不严重,但切削温度高,刀具磨损快。针对这些特点,主要在刀具、切削参数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刀具材料:根据工厂现有条件选用YG6,YG8,YG10HT。 刀具几何参数:合适的刀具前后角、刀尖磨圆。 较低的切削速度,适中的进给量,较深的切削深度,充分冷却,车外圆时刀尖不能高于工件中心,否则容易扎刀,精车及车削薄壁件时,刀具主偏角要大,一般为75~90°。 三、铣削 钛合金产品铣削比车削困难,因为铣削是断续切削,并且切屑易与刀刃发生粘结,当粘屑的刀齿再次切入工件时,粘屑被碰掉并带走一小块刀具材料,形成崩刃,极大地降低了刀具的耐用度。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因此对钛合金铣削采取了3点措施: 铣削方式:一般采用顺铣。刀具材料:高速钢M42。从工件装夹及设备方面提高工艺系统刚性。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般合金钢的加工均不采用顺铣,因机床丝杠、螺母间隙的影响,顺铣时,铣刀作用在工件上,在进给方向上的分力与进给方向相同,易使工件台产生间隙性窜动,造成打刀。对顺铣而言,刀齿一开始切入就碰到硬皮而导致刀具破损。但由于逆铣切屑是由薄到厚,在最初切入时刀具易与工件发生干摩擦,加重刀具的粘屑和崩刃,就钛合金而言,后一矛盾显得更为突出。 此外,为使钛合金顺利铣削,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相对于通用标准铣刀,前角应减小,后角应加大。;铣削速度宜低。;尽量采用尖齿铣刀,避免使用铲齿铣刀;刀尖应圆滑转接;大量使用切削液。;为提高生产效率,可适当增加铣削深度与宽度,铣削深度一般粗加工为1.5~3.0mm,精加工为0.2~0.5mm。 四、磨削 磨削钛合金零件常见的问题是粘屑造成砂轮堵塞以及零件表面烧伤。其原因是钛合金的导热性差,使磨削区产生高温,从而使钛合金与磨料发生粘结、扩散以及强烈的化学反应。粘屑和砂轮堵塞导致磨削比显著下降,扩散和化学反应的结果,使工件被磨表面烧伤,导致零件疲劳强度降低,这在磨削钛合金铸件时更为明显。 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是:选用合适的砂轮材料:绿碳化硅TL。稍低的砂轮硬度:ZR1。较粗的砂轮粒度:60。稍低的砂轮速度:10~20m/s。稍小的进给量,用乳化液充分冷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