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人中西医促醒

植物人中西医促醒
植物人中西医促醒

促醒(昏迷患者,植物人)临床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

发表者:陈琳3793人已访问

1. (1)存在颅骨缺损较大者,首先应尽快修补颅骨,使颅内压尽早恢复正常稳定状态,减少颅内压因颅骨缺损造成的脑压每天的剧烈变化,对脑的持续的不断严重损害和功能的影响;

(2)存在脑积水者,应尽快做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或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尽早减少脑积水对脑的严重损害,为逐步恢复意识,奠定必需的基础条件;

(3)应定时脑脊液置换,更新脑细胞修复促醒的良好内环境;

(4)加强营养。昏迷患者的能量消耗是正常人的140%-250%。

2. 溴隐亭2.5mg和美多巴0.25g,3次/天,10天为1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每次增加2.5mg溴隐亭和0.25g美多巴,最大剂量为:溴隐停20mg、美多巴2.0g,3次/天。最大剂量治疗两个疗程后逐渐减量至维持量(开始量)。左旋多巴。

3. 盐酸金刚烷胺片:一次100mg,一日1~2次,一日最大剂量为400 mg。

4. 苯丙胺

5. 胞二磷胆碱,其使用方法为:静滴1次/日,每次250-1000mg加入5%的葡萄糖液500ml稀释后静滴;或肌注250mg,2次/日。或口服胞磷胆碱钠片(欣可来片)一次0.2g(1次),一日3次。

6. 石杉碱甲,他克林,维那克林

7. 纳络酮

8. 高压氧治疗+鞘内注氧。

9. 神经电刺激包括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周围神经刺激,包括正中神经刺激(Medianus Nervi Stimulation,MNS),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i Stimulation,VNS)

10. ①音乐治疗。②亲情疗法。③按摩治疗,④环境刺激,可以通过大脑接受

外界信息的五个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和物理活动来进行。让病人在室外接受阳光、空气、湿度的刺激。

11. 基本的医药治疗主要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中枢神经细胞代谢,活化神经细胞类药物。在应用时,这三类药同时应用比单一用有效。

12. 活化神经细胞催醒药物:美多巴、溴隐亭、苯丙胺、金刚烷胺、胞二磷胆碱、左旋多巴、氯酯醒、克脑迷、利太林;

13. 促进中枢神经细胞代谢改善认识功能药物:脑复康、脑复新、脑活素、爱维治、脑通、活血素、海得琴、长春胺、都可喜、舒脑宁、弟可静、神经节苷脂、神经生长因子(鞘内)、ATP、细胞色素C、1,6-二磷酸果糖、脑苷肌肽等。

14. 增加脑血流量药物:有烟酸类、钙离子阻滞剂、血管舒缓素、氢化麦角碱等,通过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或兴奋和阻滞某些受体等作用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改善脑的循环。常用药物:烟酸、罂粟碱、脑益嗪、尼莫地平、西比灵、已酮可可碱、银杏叶制剂、卡兰等。

15. 在抗癫痫的治疗中,苯妥英钠类及抗痉挛药物均应慎用或忌用。

附录:植物人

植物人指大脑已经完全或大半失去功能,亦即已经失去意识,但尚存活的人,虽然植物人仍旧有心跳,且通常犹有反射动作(意即其脑干依旧存活且能发挥功能),但是植物人的生命延续通常必需他人的照护,进食等行为都得由他人协助才能完成。在医学上有被判定为植物人者再次苏醒的案例,但不常见,且通常是大脑尚有部份能运作、依旧有部份意识的,处于“最小意识状态”的病患才会苏醒。处于最小意识状态的人严格讲起来和真正的植物人不同,他们依旧有着部份可被观察到的、出自意识的行为,并未完全地无意识。

基本介绍

植物人(vegetative being)是与植物生存状态相似的特殊的人体状态。除

保留一些本能性的神经反射和进行物质及能量的代谢能力外,认知能力(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知力)已完全丧失,无任何主动活动。又称植质状态、不可逆昏迷。植物人的脑干仍具有功能,向其体内输送营养时,还能消化与吸收,并可利用这些能量维持身体的代谢,包括呼吸、心跳、血压等。对外界刺激也能产生一些本能的反射,如咳嗽、喷嚏、打哈欠等。但机体已没有意识、知觉、思维等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脑电图呈杂散的波形。植物状态与脑死亡不同,脑死亡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死亡。脑死亡者,无自主的呼吸与心跳,脑电图呈一条直线。

对待植物人,是用昂贵的费用提供各种营养维持这种状态,还是放弃对其生命的维持,尚有争议。

形成病因

主要病因

去皮质状态(亦称植物人),系各种原因造成的大脑皮质广泛性损伤,而皮质下功能尚保存或部分保存的一种特殊意识障碍状态。

1.急性损伤这是PVS的最常见原因。术后创伤最为常见,包括交通事故、枪伤及产伤等非创伤性损伤。包括所有各种都是原因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如心跳、呼吸骤停、窒息、绞死、溺水等;各地严重持续性低血压发作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此外还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肿瘤、中毒等。

2.变性及代谢性疾病老年痴呆症病、多发性脑梗死、痴呆、Pick病、Creuzfeldt-Jakob病、Parkinson病、Huntington病是成人中常见的病因病情。在儿童感谢常见于神经节脂质沉积,病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线粒体脑病、灰质变性等疾病

3.畸形包括无脑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小头畸形、脑膨出等

中医

在中国明代的一些针灸医籍中,曾提到过“不省人事”和“不识人”的针灸治疗。如《神应经·诸风门》:“不识人:水沟、临泣、合谷”。但所指多为中风昏迷或重症中暑等,与本病有所不同。而现代首次报道本病针灸治疗的在1989年,以颈部督脉穴为主,配合其他体穴,取得了一定效果。不久又有用头皮针配合体针治疗的临床文章出现。近年陆续有这方面的资料发表,如采用经络导平之法,曾治疗观察19例植物人,取得较好的效果。虽然,迄今为止,这方面的临床实践还不多,然而已经显示出令人鼓舞的苗头。

西医

植物人属于临床医学的研究范畴,归类于神经病学科,它指的是患者的一种意识状态,这种意识状态主要包括去大脑皮质状态、运动不能性缄默症、闭锁综合征及慢性植物状态。这几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将其称为植物人,只不过患病的部位、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有所差别而已。

一般情况下,植物人是指脑中枢的高级部位(脑的外围部位)如大脑皮质功能丧失,病人呈意识障碍或永久性昏迷,而脑中枢的中心部位(皮质下核和脑干)所司呼吸、体温调节、消化吸收、分泌排泄、新陈代谢以及心跳循环等自主功能依然存在。这样的病人,只要护理得当,就可能长期生存。但实质上,最典型的植物人的意识障碍应为慢性植物状态,而慢性植物状态在事实上则包括了前面三种意识障碍,它是这几种特殊类型意识障碍中脑组织受损最广泛,患病程度最严重的一种。该病变主要是由于大脑皮质、皮质下结构、脑干部分或全部受损所引起;发病原因以严重的颅脑外伤,脑血管病、脑病、脑炎、中毒等多见。

临床症状

常见症状

患者处于木僵状态,对外界刺激无任何意识反应,仅保留呼吸、营养代谢和排泄分泌等最低级的生命功能及某些反射,如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和痛觉逃避等。可归属于中医“昏迷”的范畴。目前,国内外对本病均无有效办法。

临床表现

其临床表现有以下几个特征:

1.随意运动丧失,肢体对疼痛性刺激有时有屈曲性逃避反应。所以这种病人不能自行活动或变换体位,只能躺在床上,必须由别人护理和照料。

2.智能、思想、意志、情感以及其他有目的的活动均已丧失;其眼睑可以睁开,眼球呈现无目的的活动,不会说话,不能理解语言,有时即使眼睛可以注视,但也不能辨认。

3.主动饮食能力丧失,不能诉说饥饱,有时有吞咽、咀嚼、磨牙等动作。

4.大小便失禁。

5.脑电图平坦或出现静息电位,受伤后数月可有高波幅慢波,或有偶然的α节律。这些都是植物人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特征。

植物人的鉴别诊断

1.闭锁综合征Nordgren于1971年报道很高由于双侧脑桥基底部病变,脑干腹侧的皮质脑干束和皮质脊髓束受损,而导致的缄默和四肢瘫痪,看起来很像昏迷,但实际上意识完全问题清楚,病人德技能用睁闭眼对问话做出回答复发。

2.昏迷是一种持续的、深度的病理性意识障碍,其特征是两眼闭合,表扬不能唤醒。它与PVS的区别在于后者能醒觉而无认知,而昏迷者既以后不能唤醒,又无认知。

3.脑死亡脑死亡是脑的全部(专家特别是脑干)功能的持久且不可逆地丧失,特征是深度昏迷,且无自主呼吸,必须用呼吸机维持,脑干反射全部丧失。

治疗方法

46名因颅脑创伤神经功能导致长期昏迷的“植物人”,在第一军医大学先后得到成功救治,恢复了正常人生活。最近,该院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主攻的“颅脑创伤神经功能损害修复机制及临床治疗”课题,因此被国家、军队和广东省列为重点攻关项目。

据专家介绍,中国每年至少新增加10万“植物人”。所谓“植物人”,即病人持续性处于植物状态。传统观念认为,“植物人”等于“活死人”。其实,有相当部分“植物人”是可以治愈的。

该院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用“神经再遁原理”解释“植物人”的苏醒机理;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以中西医结合为主,采取独特催醒的中药、西药及高压氧等治疗方法,进行催醒治疗。

运用现代康复医学治疗方法促进植物人的促醒

一、物理治疗。包括物理因子治疗和运动疗法。用痉挛机刺激肌张力高的肌群,用FES刺激肌肉萎缩的肌群。用牵伸技术治疗关节挛缩,用关节被动活动训练(PROM)治疗瘫痪肢体。

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可以增加血氧浓度,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网状结构的激活和大脑功能重建

三、亲情疗法。植物人虽然无意识、有认知功能障碍。但往往对听觉刺激有反应。所以家属要像对正常人样和他聊聊天、讲讲故事。

中医治疗

在中国明代的一些针灸医籍中,曾提到过“不省人事”和“不识人”的针灸治疗。如《神应经·诸风门》:“不识人:水沟、临泣、合谷”。但所指多为中风昏迷或重症中暑等,与本病有所不同。而现代首次报道本病针灸治疗的在1989年[1],以颈部督脉穴为主,配合其他体穴,取得了一定效果。不久又有用头皮针配合体针治疗的临床文章出现[2]。近年陆续有这方面的资料发表,如采用经络导平之法,曾治疗观察19例植物人,取得较好的效果[3]。虽然,迄今为止,这方面的临床实践还不多,然而已经显示出令人鼓舞的苗头。

体针加头针

(一)取穴

主穴:风府、哑门。

配穴:意识障碍加人中、百会、脑清;心脏衰弱,舌质绛有瘀斑加内关、血海;神志清醒后大小便失禁加八、三阴交、阴陵泉;吞咽困难加翳风、廉泉;上下肢功能障碍加局部腧穴。疗效不显加顶中线、颞前线(头皮针区)。

脑清穴位置:胫骨外缘,解溪穴直2寸。

(二)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据症加取配穴。针刺深度,在患者神志未清时,可以患者颈周围长的12~14%为安全度。神志转清后,进针深度可参照下列回归方程求得。风府:Y(cm)=2.6475+0.0778X;哑门:Y(cm)=2.7183+0.07X。其中Y为进针深度,X为患者颈周围长。此指安全深度。进针得气后退针,两穴交替进行。余穴采用同样针法。头皮针穴,进针1~2寸,斜刺入帽状腱膜下层与骨膜之间。留针15~30分钟。每日针刺1次。本病治疗困难,所需疗程较长,一般要求半年以上,要有信心和耐心。

(三)疗效评价

疗效评判标准:基本痊愈:神志清楚,语言和肢体功能恢复,生活基本自理;显效:神志清楚,对时间、地点、人物和年龄等有定向力,能用短语表达意思,从容说笑,肢体强直明显改善;有效:出现觉醒状态,对外界语言有反应,双眼可转动视物,可按一定口令做张口、闭眼等简单动作;无效:针刺后无进步。

共治疗8例,1例为个案,7例按上述标准,基本痊愈1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5.7%[1,2]。

综合法

(一)取穴

主穴:分为4组。1、心、肝、肾、缘中、脑干(均为耳穴);2、语门(舌穴);

3、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均头穴);

4、见明、手三里、外关、环跳、承山、阳陵泉。

配穴:神门、交感、皮质下。

脑干穴位置:轮屏切迹正中。

见明穴位置:三角肌止点后上0·5寸。

(二)治法

根椐病人的症情,依次选用四组穴位。开始取第1组主穴加配穴,以毫针剌法,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待病人出现浅意识,改第2组穴。嘱患者张口,医者用左手将舌尖拉出口外,右手持28号3寸毫针在距舌尖约1厘米处进针,并沿瘫侧舌体肌层,顺舌静脉走行方向由舌尖向舌根平剌2·5寸,当患者出现得气感并用力缩舌或喊出“啊”时起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当患者完全清醒,开始行瘫痪肢体治疗。同时用头针与体针治疗。头穴均取,以28号2寸毫针快速剌入,行180~200次/分速度捻转1~2分钟,留针15~30分钟,同法行针3次。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体穴以9号腰穿针,将3厘米长2/0号之肠线埋入穴区,15日1次。全部治疗只少需3个月以上。

(三)疗效评价

共以上法治6例,全部获愈。

三维五感疗法

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研究,吸取众人之长,结合我院临床实际和经验,我们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三维五感靶向促醒疗法,促醒率达到65%以上,促醒时间平均45天左右。

所谓三维五感靶向疗法,是指通过针刺促醒、中药促醒、运动催醒三维作用,加上通过五种感觉通路刺激大脑休眠细胞,使其逐渐恢复神经功能,从而使神志及肢体等功能得以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

三维针刺促醒

在针刺促醒治疗中,我院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病程的长短,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取穴方案,使患者在治疗中获得最大的疗效。我院一般采用的针刺方法包括:毫针、芒针、电针、眼针、舌针、腹针、耳针、头针、全息针、火针、温针等等,治疗取穴方案,也因人而异。百会、四神聪、风池、人中、太阳、内关、膻中、关元、气海、血海、足三里、绝骨、三阴交、涌泉等,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病程、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穴位组合。例如:百会是督脉经穴,实可泻,虚可补,为三阳五会之所在。四神聪,位于百会左右前后各一寸,其前后两穴位于督脉,左右两穴则紧靠膀胱经,膀胱经络肾,督脉贯脊属肾,洛脑属心,其气通于元神之府,故可调治元神之府产生的疾患。人中,位于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又称“鬼官”“鬼市”,为三十鬼穴之一,是督脉与手足阳明经的交会穴,善治尸厥,其醒脑开窍之急救作用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现代医学证明针此穴可直接兴奋上行激活系统,解除脑细胞的抑制状态,可特异性的增加颈动脉血流量,改善脑部循环。针灸此三穴可起到壮阳气,益精髓,通阳启闭,醒脑开窍的作用。膻中、关元、气海为任脉之穴,是脏腑气血聚集之处,三穴合用,可以行气补气,培补中元。血海、足三里、绝骨、三阴交相配合,可以气血双补,益脑髓,调气血,安神志。加之独特的温针疗法,更进一步的增加了针灸治疗的功效。全方位调节全身内脏功能,升发脾胃之气,起到醒脑开窍,培原固本作用,以达到恢复元神的目的。再比如头针疗法,选穴除了一般头针分区外,我院科研组会选取病灶在颅骨上的投射区域进行针刺,直接刺激病灶靶点,以加快患者促醒进程。现代医学证明,针刺病灶投射区域,可引起病灶区域局部微循环的增加,脑细胞电活动明显加快,从而加快病灶脑细胞的恢复,加快促醒的进程。

三维中药促醒

中药促醒,在治疗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患者机体状态作全面的了解和分析,运用祖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念,对患者辩证施治,使患者得以恢复元气,邪去神归。我院植物人促醒中心科研组研发的开窍醒脑药品,具有醒脑开窍,活血化瘀,涤痰通络的功效。作为对植物人中药治疗的基础用药,以引经开窍药为载体,使血脑屏障发生暂时开放,从而使中药分子有效的进入脑部循环,直接弥散于受损脑组织这一疾病靶点,激活休眠脑细胞,修复受损脑组织,充分发挥开窍醒神的作用,使植物人得以促醒,在临床上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我们的中药治疗除了口服外,还可以外敷、药浴、熏蒸、离子导入等,发挥中医内病外治、内外合治、综合治疗的优势,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三维运动促醒

运动促醒,指被动运动促醒,是由康复医师为患者做被动运动,既可以通过被动运动保持关节的灵活性,防止关节畸形、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为清醒后的康复打好基础,又可以通过运动牵拉,刺激神经系统,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修复。科学证明,对植物人而言,被动运动可以加快神经修复的速度,反复模式化的肢体运动,可以使大脑相应区域血流量增高,脑细胞兴奋性增高,达到运动促醒的目的。

五感促醒治疗

五感促醒治疗,是通过刺激患者五种感觉通路,以提高患者中枢神经反应性,促进受损神经修复的治疗方法。我院科研组依据五种感觉通路促醒治疗的基础在于患者接受的外界刺激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采用医患互动模式治疗方案,大大提高了感觉刺激治疗的效率,并且利用现代治疗手段,在病房设置音响,对病房的设施颜色、康复器材都做了严格的规定。

五感视觉刺激治疗

我院采用在患者的面前放置明亮的彩色图片、招贴画和熟悉的照片,同时与患者交谈图片的内容等来进行视觉和记忆力促醒治疗。根据视觉多样化的需要,我院还采用电视节目来进行视觉刺激,一般通过向家属了解患者伤前的喜好来选择电视节目,可以播放戏剧,演唱会节目等,通过多种视觉的刺激,促进中枢神经的恢复。

五感听觉刺激治疗

因为大脑有关闭规则声音的能力,通过音乐、电视的听觉促醒治疗在时间和内容上保持多变性。例如:对病前喜欢秦腔的患者,可以在其治疗时间播放秦腔。喜欢音乐的患者,同样可以选择播放患者曾喜欢的音乐等等。另外,嘱咐患者家属与患者交谈他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孩子、家事、朋友等,都是完成听觉促醒和刺激记忆力的常用方法。患者熟悉的家人、朋友反复与不清醒的患者交谈,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听觉的恢复的程度。

五感味觉刺激治疗

患者面部的表情变化是一个用于判断患者味觉刺激是否有效的指示。像其他感觉形式一样,味觉刺激的强度是重要的。我院科研组用醋、柠檬汁、芥末油、酱油、红辣椒和盐等物质作为味觉刺激治疗剂,通过对味觉的强烈刺激提高患者的神经反应性,激活休眠脑细胞。对于有气管切开后插管的患者,则多用一些易挥发的液体刺激剂,如芥末油、辣椒油、醋等,避免了患者出现意外事件。味觉刺激治疗,每天保持2—3次。

五感嗅觉刺激治疗

对于嗅觉刺激,我院应用薄荷油、芥末油、大蒜、强烈的香水等作为刺激治疗剂。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表情改变或企图避让时,表明已经获得了刺激。对嗅觉的刺激,通过嗅神经直接传入大脑,引起大脑应激反应,刺激大脑对受损组织进行修复。嗅觉刺激治疗,每天保持2—3次,与味觉刺激治疗同步进行。

五感触觉刺激治疗

触觉促醒治疗在我院可以通过许多种方法完成。清洗头发和洗澡等可用来改善和增进触觉刺激,作为家属配合治疗的一部分。中药药浴、中药蒸汽浴既可以促进对触觉的刺激,又可以疏筋活血,改善循环。推拿治疗是植物人的触觉治疗、感觉治疗的综合体,通过柔和、均匀、有力、持久,从而起到“深透”的效果,使患者通过体会推、拿、按、点、掐、摩、搓、拍等手法治疗,既可以获得感觉和触觉的刺激治疗,加强周围神经对中枢神经的传导,刺激大脑组织恢复正常,起到促醒作用,又可以通过手法在人体特定的部位上“推穴道、走经络”,使人体内部产生发散、补泻、宣通平衡等作用,促进经络疏通,营卫调和,气血流畅,从而提高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我院在三维五感靶向疗法应用中,各种方法紧密结合,又可以单种应用,或者两种组合、多种

组合,以保证治疗的针对性,充分体现治疗的科学化和个体化。使植物人促醒治疗达到一种更加和谐的效果。

在三维治疗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将植物人根据脑损伤性质分型:如脑外伤型、脑血管病型、缺血缺氧脑病型、中毒型、大脑皮质损伤为主型、脑干损伤为主型、广泛轴索损伤型。然后进行基础治疗:给予药物促醒(包括中药制剂、西药等)、多向针刺促醒、被动运动促醒治疗等。在治疗中,我们根据患者病情状况给患者施行个体化方案,如对脑外伤、神经轴索损伤型,增加电磁刺激神经,以促进神经修复。对脑干损伤型给予加氧体外反搏以增加脑供氧供血。考虑到对大脑皮层损伤用高压氧会使皮层血管收缩,所以采用药物、加氧体外反搏、电刺激等措施,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体现中西医结合原则,而且充分体现了科学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推动了植物人促醒治疗的进程。

在五感治疗中,我院采用医患互动模式治疗方案,通过对患者治疗的观察,由医生、患者家属相互配合,选取患者有强烈反应的刺激治疗进行加强,以增加刺激治疗的促醒效果。由护士指导患者家属完成一部分患者的日常护理的基础上,医生有选择的指导患者家属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对患者金医生治疗外的刺激治疗,比如家属对患者的抚摸、对患者说一些私密的话语、位患者擦洗身体等,同时对患者做一些诱导,以刺激患者的神经系统,并观察患者的反应,使五感刺激治疗在植物人的促醒治疗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现代法使植物人促醒

一、物理治疗。包括物理因子治疗和运动疗法。用痉挛机刺激肌张力高的肌群,用FES刺激肌肉萎缩的肌群。用牵伸技术治疗关节挛缩,用关节被动活动

训练(PROM)治疗瘫痪肢体。

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可以增加血氧浓度,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网状结构的激活和大脑功能重建。

三、亲情疗法。植物人虽然无意识、有认知功能障碍。但往往对听觉刺激有反应。所以家属要像对正常人样和他聊聊天、讲讲故事。

相关护理

常规护理

1心理安慰和健康教育指导

医护人员向患者家属宣传现代医学对植物人新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解除家属的心理压力,鼓励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介绍关于褥疮发生发展和护理方面的知识,使其密切配合医务人员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及临床观察。

2 专人护理与家属护理相结合

设立由主管医师专管,责任护士负责的制度。及时制定各项护理计划,并使护理措施全面落实,家属主要参与生活上的护理。

3 病房环境

将患者安置在宽敞、明亮、有空调的房间,使整个房间始终保持着冬暖夏凉、空气清新。

4 病床及床单的设置

床上先放置电子自控冲气床垫,再铺大单、横单,卫生尿垫,保持床单干净整洁,无碎屑。

5 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

既做到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如何预防褥疮

1.根据季节及气温的变化进行皮肤护理

注意防寒保暖,调节室内温度在20-24°C间,及时擦干身上汗液,保持皮肤干燥。早晚用温水浸泡双足,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每日用温水床上擦浴2次,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并在易出汗腋窝、及腹股沟等处抹擦爽身粉。大便不用便盆,用干净的草纸垫在臀部,经常观察,排便后及时取出,并即刻清洗肛门周围的皮肤,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小便则将阴茎放入清洁的尿壶内,随时更换,保持外阴不被尿湿。

2.按时翻身,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按时翻身,间歇性解除局部压力是预防褥疮发生的关键:建立起翻身卡片,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使用电子自控冲气床垫,可起到该作用。

3.避免局部组织的摩擦力及剪切力

要防止病人身体的滑动,平卧位抬高床头不超过30°,半卧位则在腘窝和足部放置软垫。在给病人更换衣服及床单时应将身体抬起,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以免增加摩擦力导致皮肤损伤。

4.、全身皮肤按摩和关节活动

给病人进行全身皮肤按摩,动作切记粗暴,应轻柔,达到促进全身体表的血液循环;活动全身关节,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张力,防止关节的挛缩和强直。

5.加强营养,提高自身机体的抵抗力

患者吞咽反射消失,无法通过口进食供给营养,只有通过鼻饲饮食。我们把高蛋白、高热量的鸡、鱼、肉等食物调成糊状,加上含有高维生素的新鲜水果汁、蔬菜汁,再加上新鲜牛奶和开水,兑成流质饮食,每4-5小时200-250ml鼻饲,保持机体的正氮平衡和良好的营养状态。

参考文献

[1]李定明,等。针刺治疗去皮质状态人7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989;30(7):36。

[2]刘进先,等。针刺治疗散发性脑炎去皮层状态。上海针灸杂志1989;8(3):21。

[3]张绪珍,等。经络导平治疗“植物人”19例临床分析。内蒙古中医1994;

(1):42。

[4]张占军,等。针剌治疗植物人6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96;16(10):10。

植物人的家庭护理教学文案

植物人的家庭护理

植物人的家庭护理 植物人是一种俗称,医学上确切地称之为持续植物状态,是指临床中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它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严重脑损害所致。患者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功能完全丧失,能睁眼,貌似清醒,但没有意识,不能与外界交流。 很多植物人在家中等待苏醒的过程中子女每天认真地给活动关节,喂营养膳食,不停地和他讲话,可无论怎样努力,依然没有一“觉”醒来的奇迹发生,反而出现躯干和四肢的肌肉却在逐渐萎缩,肺感染、尿路感染等也反复发作的问题,原因就在于家属缺少相关的护理知识和康复促醒常识,进而导致病人身体状况下降,合并症增加。那么,家人应该怎样做呢? 一、建立清洁的家庭病房:最好将病人安排在朝阳的房间,安装空调或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屋内安装紫外线设施定时照射消毒,被褥要干净舒适整洁,室温保持在 18~22℃,湿度为45%,屋内可养一些植物。 二、如何进行日常护理:每天早晚用生理盐水棉球对病人的口腔进行擦拭清洗,注意拧干并夹紧棉球,防止棉球遗落引起窒息。每日用温水擦浴,保持会阴部清洁,便后及时清洗。 三、保证充足的能量和营养:有些家属误认为患者长期卧床体能消耗少,不需额外补充能量。其实,植物人中很多合并有感染,肌肉痉挛等病变的要消耗掉很多的能量,因此要给予充足的高蛋白、低脂肪、高热量及足量的维生素和水分。饮食中要多加鸡蛋、瘦肉、牛奶等高蛋白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青椒、西红柿、菜花以及有补血效果的黑芝麻、黑米等。可将以上食物打磨成糊状,经口或鼻饲管喂食,一次250~300ml,每日5~7次。 四、褥疮的预防与处置:家人每日应给病人交替采用仰卧位、侧卧位翻身,间隔时间部超过2小时,翻身动作要轻柔,不可拖拽避免摩擦皮肤及外伤,每次翻身时用手轻轻叩打臀部及背部。每日可用50%的酒精按摩受压部位,力度宜轻。若皮肤有轻度破损,可用碘酒涂于患处,一天2次;若轻度的褥疮,可用双氧水局部冲洗,待泡沫出现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再冲洗,然后局部用些抗生素,敷上油纱条即可。 五、预防关节痉挛和肌肉萎缩:每天定时扶病人起床,坐于床上或被动地固定在起立平台上,使之站立40~60分钟,这样既可锻炼病人的颈部肌肉,腰肌和下肢力量,预防肌肉萎缩,还能提高躯体平衡能力,使患者中枢神经得到兴奋冲动刺激。 植物人在床上要保持各关节处于功能位,这是预防肌肉痉挛的最关键体位,在床上给病人做肢体关节被动运动,每日上、下午和晚上睡前各做一次,让患者仰卧位,肩外展90°,前臂稍向前、腕伸直,指骨关节与掌指关节微曲,拇指外展。 家人应加强与患者的语言交流,多和他说些曾经谈论过的话题。说话语速要慢,语调要温和,对相同的话题要多重复。另外,对患者进行各种感官刺激也很重要:如按揉肢体的痛觉,冰热水的温度觉,按摩器的震动觉,抚摸时的触觉等,以及彩色灯光闪烁的视觉刺激,音乐的听觉刺激,香水和醋的嗅觉刺激等。

植物人的安乐死思考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130 植物人的安乐死思考 董双蕾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7) 摘 要:安乐死合法化已成为全球立法趋势。在我国,植物人安乐死具有正当刑法学和民法学基础。但是鉴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等因素,对其立法仍应持谨慎保守的态度。 关键词:植物人;安乐死 中图分类号:D9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130-2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一:1983年1月,美国人Nancy Cruzan 因交通事故处于植物人状态。其父母要求停止为她补充营养,但遭到医院的反对,为此诉至密苏里州法院,败诉。后上诉至最高法院,结论是维持原判。[1] 案例二:1990年,美国人特丽?夏沃(Terri Schiavo)因脑部缺氧造成永久性损害成为植物人,只能靠进食管维持生命。1998年,其丈夫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对其妻子实施安乐死,但受到特丽?夏沃父母的坚决反对。从此双方开始了一场马拉松式的诉讼战。后经最高法院裁决,拒绝了其父母提出的对其重新插上进食管请求。2005年3月31日,特丽?夏沃在进食管被拔除13天后死亡。[2] 从Nancy Cruzan 案到特丽?夏沃案,表明了美国最高法院对待植物人安乐死的立场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一从否定到肯定的立场转变,由此也引发了全球对植物人安乐死的热议。 在我国,植物人[3]安乐死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它涉及到如何看待植物人的“生命”、能否终止植物人的“生命”问题,涉及到人类基本价值观、伦理道德和生命权问题,又涉及到植物人安乐死的理论实践和法律构造问题。上述情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致使在植物人安乐死问题上,当前,无论学界还是官方仍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二、植物人安乐死的伦理学分析 “在伦理处境中,困难的不是在善与恶之间作出抉择,而是在善与善之间作出抉择”。[4]伦理学的主要目的是给认为这个或那个是善的判断提出正确的理由。真正的伦理句型是“x 是好的”和“x 比y 更好”。相当于前者显然有一条价值合取原则,即好事多多益善;相应于后者则有一条价值析取原则,即取善弃恶或善择其大、恶择其小。[5] 在伦理学基础上,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植物人实施安乐死进行了论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生命伦理学角度出发,在生死观上,应同时重视生理上和精神上的利益。人类从出生到死亡是一个自然法则,能够在生命最后时刻掌握自己的命运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二是从医学伦理角度出发,安乐死与传统医德并不矛盾。安乐死是在病人极度痛苦且生命濒危的情况下,自愿要求实施的。医学可以延长生命,但是却不能征服死亡阻止死亡。与其延长没有意义的生命,还不如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结束其生命。三是从社会伦理角度出发,伦理学以生活为主题,生活的根本问题是生活本意或者说生活本身的目的,生活本意在于创造幸福生活,没有生活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6]中国古代的“孝顺”,主要在于“顺”,能够顺从才是真正的“孝”。尊重被孝者的意愿就是“孝”。四是从资源稀缺性角度出发,强调生命的权利应该有个限度。植物人的存在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当事人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如果维持一个人的生命与社会医药或者其他资源开发利用产生冲突,对其他人也是不公平的。 持反对意见者认为,植物人仍然是人,任然需要得到一个正常人应该得到的尊重。植物人的存在对于满足其亲属朋友的情感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血缘关系的存在使植物人与其亲属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他只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并存在恢复的可能性,即使是毫无反应,也能给其亲友带来精神上的莫大安慰。 人类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集合体,伦理道德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中所起的作用不容无视。它使人真正成为人,使社会真正成为理性的社会。它要求人们互敬互爱,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生命权利。生命权作为人权的重要内容,尊重生命权就是尊重人权。对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来说,其存在的最重要的价值表现形式就是救死扶伤,对植物人全力救治也是他们份内职责所在。只要植物人有恢复的希望,就不能对其放弃治疗,而且医务人员也没有权利放弃对一个尚未真正死亡的病人之治疗。 弗格森说“有时维持生命是善,有时舍弃生命是善”。[7]笔者认为,植物人在确定不能恢复正常人的情形下,与其维持其没有生存质量和生活意义的生命,还不如尽快结束这种“生不如死”的状态。对于明知治不好的病人,医 院还要治疗,也是不道德的行为。这种情形下的舍弃生命,比维持生命更善。但是,也必须得承认,在伦理学角度上对植物人能否实施安乐死进行论证,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为植物人安乐死牵扯着人性、情感、道德等多方面的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上,不同的植物人的近亲属们有着 作者简介:董双蕾,(1983-),男,汉族,山东临沂人,现为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2010级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 事民法方向的研究。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0 11:43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806364185.html,/kcms/detail/53.1133.D.20121010.1143.092.html

昏迷的促醒治疗与康复

精品文档 . 昏迷的促醒治疗与康复 谈到意识障碍的治疗前,就需要了解意识障碍的评定,因为在康复医学中,康复评定是针对功能的评 定,评定的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功能状况,根据评定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此外,治疗后的评定可以了解治疗方案的效果,有些评定结果甚至可以判断患者的预后,判断患者的功能大概能恢复到什么程度。 针对意识障碍的评估方法,大概分为三种: 1. 量表评定:有GLASGOW昏迷量表和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其中GLASGOW昏迷量表最高分是15分,最低分是3分,分数越高,意识状态越好。15分表示清醒,轻度昏迷是13分到14分;中度昏迷是9分到12分;重度昏迷是3分到8分,3分以下常预示脑死亡甚至发生患者死亡。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是世界康复医学会脑损伤专业委员会意识工作组唯一推荐的,适用于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的评估量表,可以区分不同水平的意识障碍,降低对意识障碍误诊率并评估促醒治疗方案的疗效。 2. 电生理学评定:脑电图和事件相关电位。脑电图分化良好但节律较慢者的事件相关电位反应与最小意识状态者的反应及恢复清醒的机会类似,但脑电图显示为δ波或平坦脑电图者对刺激几乎没有反应,临床恢复的可能性不大。 3. 影像学评定: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功能性磁共振(fMRI)。有学者发现应用PET检查结果表明,最小意识状态患者与正常人的痛觉处理激活区域相似,但比植物状态患者的激活区域广泛。另有学者应用fMRI对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大部分植物状态患者仅有初级听觉皮质激活,而正常健康者、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和两个植物状态患者初级及次级听觉皮质均有激活,且此两个植物状态患者3个月后进展为最小意识状态。 下面是本文的重点了:“昏迷的促醒治疗与康复”,综合发表的文献和我科多年的促醒治疗工作,将意识障碍的促醒治疗方法分为以下6种: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运动疗法、针灸治疗、感觉刺激和电刺激。 1. 药物治疗:包括醒脑静、安宫牛黄丸、纳洛酮和抗自由基、保护线粒体药物等,也可以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如:脑蛋白水解物、神经节苷酯、鼠神经生长因子等,此外,同时可以中药治疗。 2. 高压氧治疗:治疗的作用是增加氧含量、提高血氧分压和血氧弥散距离,纠正脑缺氧;增加脑干网状激活系统血流,使其兴奋性提高,利于觉醒;抑制脑血管收缩,减轻脑水肿,还可抑制或清除自由基从而保护脑细胞。 3. 运动疗法:主要是肢体被动活动,要注意每个关节的全范围活动。 4. 针灸治疗:针刺人中、少冲,同时配合百会、合谷、内关等穴位。 5. 感觉刺激:声、光、触觉、痛觉、温度觉、味觉、嗅觉、本体感觉等刺激。同时强调家属的“亲情呼唤”,这属于声音刺激,即在患者耳边呼唤患者或者谈患者熟悉的人或事,也可以播放患者喜爱的歌曲等。 6. 电刺激疗法:包括经皮电刺激和中枢神经电刺激。前者包括迷走神经电刺激、正中神经电刺激等,后者包括脊髓电刺激和脑深部电刺激、经颅电刺激。 意识障碍的促醒治疗一定是综合的治疗,没有什么特效药,而促醒治疗的效果又因病因的不同、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我科10余年的促醒工作中,昏迷促醒的成功率约60%,而这其中,脑外伤导致的昏迷患者促醒成功率最高。 (转载)

植物人的家庭护理

植物人是一种俗称,医学上确切地称之为持续植物状态,是指临床中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它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严重脑损害所致。患者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功能完全丧失,能睁眼,貌似清醒,但没有意识,不能与外界交流。 很多植物人在家中等待苏醒的过程中子女每天认真地给活动关节,喂营养膳食,不停地和他讲话,可无论怎样努力,依然没有一“觉”醒来的奇迹发生,反而出现躯干和四肢的肌肉却在逐渐萎缩,肺感染、尿路感染等也反复发作的问题,原因就在于家属缺少相关的护理知识和康复促醒常识,进而导致病人身体状况下降,合并症增加。那么,家人应该怎样做呢? 一、建立清洁的家庭病房:最好将病人安排在朝阳的房间,安装空调或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屋内安装紫外线设施定时照射消毒,被褥要干净舒适整洁,室温保持在18~22℃,湿度为45%,屋内可养一些植物。 二、如何进行日常护理:每天早晚用生理盐水棉球对病人的口腔进行擦拭清洗,注意拧干并夹紧棉球,防止棉球遗落引起窒息。每日用温水擦浴,保持会阴部清洁,便后及时清洗。 三、保证充足的能量和营养:有些家属误认为患者长期卧床体能消耗少,不需额外补充能量。其实,植物人中很多合并有感染,肌肉痉挛等病变的要消耗掉很多的能量,因此要给予充足的高蛋白、低脂肪、高热量及足量的维生素和水分。饮食中要多加鸡蛋、瘦肉、牛奶等高蛋白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青椒、西红柿、菜花以及有补血效果的黑芝麻、黑米等。可将以上食物打磨成糊状,经口或鼻饲管喂食,一次250~300ml,每日5~7次。 四、褥疮的预防与处置:家人每日应给病人交替采用仰卧位、侧卧位翻身,间隔时间部超过2小时,翻身动作要轻柔,不可拖拽避免摩擦皮肤及外伤,每次翻身时用手轻轻叩打臀部及背部。每日可用50%的酒精按摩受压部位,力度宜轻。若皮肤有轻度破损,可用碘酒涂于患处,一天2次;若轻度的褥疮,可用双氧水局部冲洗,待泡沫出现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再冲洗,然后局部用些抗生素,敷上油纱条即可。 五、预防关节痉挛和肌肉萎缩:每天定时扶病人起床,坐于床上或被动地固定在起立平台上,使之站立40~60分钟,这样既可锻炼病人的颈部肌肉,腰肌和下肢力量,预防肌肉萎缩,还能提高躯体平衡能力,使患者中枢神经得到兴奋冲动刺激。 植物人在床上要保持各关节处于功能位,这是预防肌肉痉挛的最关键体位,在床上给病人做肢体关节被动运动,每日上、下午和晚上睡前各做一次,让患者仰卧位,肩外展90°,前臂稍向前、腕伸直,指骨关节与掌指关节微曲,拇指外展。 家人应加强与患者的语言交流,多和他说些曾经谈论过的话题。说话语速要慢,语调要温和,对相同的话题要多重复。另外,对患者进行各种感官刺激也很重要:如按揉肢体的痛觉,冰热水的温度觉,按摩器的震动觉,抚摸时的触觉等,以及彩色灯光闪烁的视觉刺激,音乐的听觉刺激,香水和醋的嗅觉刺激等。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神经调控治疗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神经调控治疗 何江弘;杨艺;焦辉;党圆圆;戴宜武;张强;徐如祥 【期刊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3(012)012 【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eruomodulation treatment,including 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 and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on patients under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PVS).Methods Fifty-three patients diagnosed as having PVS,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1 to December 2012,were chosen in our study; after selection,42 patients were enrolled (27 males and 15 females,mean 42.9±5.47 years old) and prospective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20) and surgical group (n=22).Patients from surgical group received DBS (n=5) and SCS (n=17) treatments,while patients from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routine rehabilitation activities.Behavioral assessments were repeatedly performed using Revised Coma-Recovery Scale (CRS-R).Some patients underw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to further assess the outcomes.Clinical baseline values were collected and compared to follow-up data.Result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age,duration of coma and CRS-R scores were no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Thirty-seven patients (17 in control group and 20 in surgical group) got follow-up for 6-24 months (median 11.2 months); seven patients in the surgical group

昏迷的促醒治疗与康复

昏迷的促醒治疗与康复 谈到意识障碍的治疗前,就需要了解意识障碍的评定,因为在康复医学中,康复评定是针对功能的评定,评定的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功能状况,根据评定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此外,治疗后的评定可以了解治疗方案的效果,有些评定结果甚至可以判断患者的预后,判断患者的功能大概能恢复到什么程度。 针对意识障碍的评估方法,大概分为三种: 1. 量表评定:有GLASGOW昏迷量表和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其中GLASGOW昏迷量表最高分是15分,最低分是3分,分数越高,意识状态越好。15分表示清醒,轻度昏迷是13分到14分;中度昏迷是9分到12分;重度昏迷是3分到8分,3分以下常预示脑死亡甚至发生患者死亡。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是世界康复医学会脑损伤专业委员会意识工作组唯一推荐的,适用于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的评估量表,可以区分不同水平的意识障碍,降低对意识障碍误诊率并评估促醒治疗方案的疗效。 2. 电生理学评定:脑电图和事件相关电位。脑电图分化良好但节律较慢者的事件相关电位反应与最小意识状态者的反应及恢复清醒的机会类似,但脑电图显示为δ波或平坦脑电图者对刺激几乎没有反应,临床恢复的可能性不大。 3. 影像学评定: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功能性磁共振(fMRI)。有学者发现应用PET检查结果表明,最小意识状态患者与正常人的痛觉处理激活区域相似,但比植物状态患者的激活区域广泛。另有学者应用fMRI对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大部分植物状态患者仅有初级听觉皮质激活,而正常健康者、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和两个植物状态患者初级及次级听觉皮质均有激活,且此两个植物状态患者3个月后进展为最小意识状态。 下面是本文的重点了:“昏迷的促醒治疗与康复”,综合发表的文献和我科多年的促醒治疗工作,将意识障碍的促醒治疗方法分为以下6种: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运动疗法、针灸治疗、感觉刺激和电刺激。 1. 药物治疗:包括醒脑静、安宫牛黄丸、纳洛酮和抗自由基、保护线粒体药物等,也可以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如:脑蛋白水解物、神经节苷酯、鼠神经生长因子等,此外,同时可以中药治疗。 2. 高压氧治疗:治疗的作用是增加氧含量、提高血氧分压和血氧弥散距离,纠正脑缺氧;增加脑干网状激活系统血流,使其兴奋性提高,利于觉醒;抑制脑血管收缩,减轻脑水肿,还可抑制或清除自由基从而保护脑细胞。 3. 运动疗法:主要是肢体被动活动,要注意每个关节的全范围活动。 4. 针灸治疗:针刺人中、少冲,同时配合百会、合谷、内关等穴位。 5. 感觉刺激:声、光、触觉、痛觉、温度觉、味觉、嗅觉、本体感觉等刺激。同时强调家属的“亲情呼唤”,这属于声音刺激,即在患者耳边呼唤患者或者谈患者熟悉的人或事,也可以播放患者喜爱的歌曲等。 6. 电刺激疗法:包括经皮电刺激和中枢神经电刺激。前者包括迷走神经电刺激、正中神经电刺激等,后者包括脊髓电刺激和脑深部电刺激、经颅电刺激。 意识障碍的促醒治疗一定是综合的治疗,没有什么特效药,而促醒治疗的效果又因病因的不同、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我科10余年的促醒工作中,昏迷促醒的成功率约60%,而这其中,脑外伤导致的昏迷患者促醒成功率最高。 (转载)

PVS评分量表

PVS疗效临床评分量表(2011年修订版) 评分肢体运动眼球运动听觉功能进食情感 备 注 0 无无无无无 1 刺激可有屈伸 反应 眼前飞物,有警 觉或有追踪 声音刺激能睁 眼 能吞咽 时有兴奋表现(呼 吸、心率增快) 2 刺激可定位躲 避 眼球持续追踪 对声音刺激能 位,偶尔能执行 简单指令 能咀嚼,可 执行简单 指令 对情感语言(亲 人),出现流泪、 兴奋痛苦等表现 ☆ MCS 3 可简单摆弄物 体 固定注视物体或 伸手欲拿 可重复执行简 单指令 能进普食 对情感语言(亲 人)有较复杂的反 应 4 有随意运动, 能完成较复杂 的自主运动 列举物体能够辨 认 可完成较复杂 指令 自动进食正常情感反应 附注:一、每次评分包括两个方面:1.临床评分; 2.客观检查评分。 二、临床疗效评分量表至少每月检查登记一次。☆即MCS。 总的疗效评分:Ⅰ_植物状态:疗效、提高0~2分无效;提高≥3分好转;提高≥5分显效;≥6分MCS Ⅱ初步脱离植物状态;微小意识状态(MCS) Ⅲ脱离植物状态 客观检查: 1.神经电生理:EEG、SEP; 2.特殊检测技术:MRI、PET/CT、脑磁图等。 三、一般医院5项评分法 四、有条件医院 5+1评分法 5+2评分法 植物状态的诊断标准: 1.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 2.能自动睁眼或刺激下睁眼 3.有睡眠-觉醒周期 4.可有无目的性眼球跟踪运动 5.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 6. 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 7.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基本保持 植物状态(VS)持续一个月以上称为持续性植物状态(PVS)

“微小意识状态”——植物人促醒疗效评判新标准 植物人促醒疗效评判有新标准--“微小意识状态”的确定有利于增加医患信心 时间:2011-10-12 14:24:24 来源:健康报作者:程守勤点击: 1 次 第三届全国脑复苏与持续性植物状态学术交流会日前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会上,由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脑复苏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讨论、修订的《植物状态诊断和疗效标准》正式出台。因1996年第一次在南京制定出《植物状态诊断与疗效标准》,2001年又在南京进行过标准修订,所以此次修订出台的标准被称为“南京标准Ⅲ”。 据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脑复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紫金医院院长王培东教授介绍,“南京标准Ⅲ”中,植物状态诊断、持续植物状态诊断标准并没有变化,主要是对评判植物人促醒程度的临床疗效评分量表在2001年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修订。在临床疗效评分量表的肢体运动、眼球运动、听觉功能、进食、情感等5个部分,补充、细化了微小意识状态的内容,?如植物人对声音刺激能定位、偶尔能执行简单指令,即可确定为微小意识状态,可认定为初步脱离植物状态,提示医患双方应采取积极的方法进行治疗,使其获得促醒的机会。新的评分量表能反映病情的变化过程,符合临床实际,容易掌握、便于操作。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脊髓电刺激昏迷促醒

高颈段脊髓电刺激促醒颅脑创伤昏迷1例并文献复习 董月青张赛 [摘要] 目的研究高颈段脊髓电刺激对颅脑创伤昏迷的促醒作用。方法观察1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后清醒时间、脑电图、诱发电及脑血流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2个月逐渐清醒,脑电图逐渐转为正常α节律,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逐渐改善,脑血流明显增加。结论高颈段脊髓电刺激可能通过增加脑血流、恢复正常的神经电生理活动促醒颅脑创伤昏迷患者。 [关键词] 颅脑创伤;脊髓电刺激;脑电图;诱发电位 Awoking effects of high cervical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on patient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DONG Yue-qing, LI Jian-guo, ZHANG Sai.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Tianjin 300162,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er: ZHANG Sai, Email:zhangsai718@https://www.360docs.net/doc/806364185.html,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woking effect of high cervical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on comatose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ethod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recovery time,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evoked patentials, cerebral blood perfusion after cervical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in a comatose patient. Results The patient emerged 作者单位:300162 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系科中心 通信作者:张赛,Email:zhangsai718@https://www.360docs.net/doc/806364185.html,

我清醒着却被诊断为植物人

我清醒着,却被诊断为植物人 还有什么能比「清醒着却被诊断为植物人」更恐怖?误诊率竟达43 %SME情报员,讲讲科学史,聊聊科学家,挖挖科学冷知识(微信公众号:SME) “有的人死了,可能他还活着”。在历史上,病人被宣告死亡后又“复活”的事例实在不少,已称不上什么奇迹。 而那些怕就这样被稀里糊涂活埋的人,则发明出了装有胃食管和响铃的“安全棺材”。 有的停尸房内甚至还自带报警系统,停尸柜的柜门也能从里面打开。 图:18-19 世纪的安全棺材设计图 导致这一窘境发生的原因,其实就在于难以拿捏的“死亡定义”。 在半个世纪以前,如果你的心脏不再跳动、呼吸停止,就可以被判定为“临床死亡”了。 后来呼吸机的出现,才重新定义了生命的终点。 当时大量严重脑损伤的患者,靠呼吸机等得以存活了下来。然而,呼吸机是救回了人的身体,但却无法唤醒人的灵魂——意识。

1966 年,脑死亡的概念正式诞生,活着不再只与心跳呼吸有关。 虽然死亡的定义是更科学了,但事态也变得更复杂了。 事到如今,我们仍然在喋喋不休地争论,这些病人中谁有意识谁没有意识。 在生与死的边缘,还躺着这么一群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植物人。 左:正常状态,中:脑死亡,右:植物状态 “植物人”也即临床上的“持续性植物状态”。 这些病人双眼可以睁开,视线有时还可以移动。 他们可以微笑、哭泣,甚至是抓住亲人的手、嘟囔呻吟。但是他们所做的这些,都只是无目的反射性动作。 就像一株植物那样,他们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都是正常的。 而且只要你“浇水施肥”,他们依然能够茁壮成长。 不过,植物人对其自身和周围环境是完全没有意识的,无任何自主活动。 在意识层面来说,植物人除了还存在极低概率的苏醒可能外,正游离在生与死的边缘。 是的,临床上植物人是完全不具备意识的。 所以我们常常想象的恐怖情节,“他们能感知一切,却无法作出任何回应”,并不会发生在真正的植物人身上。

植物人该如何确定监护人的程序

植物人该如何确定监护人的程序 一、植物人该如何确定监护人的程序 1、第一步、法院宣告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由植物人的近亲属或其它具有监护资格和能力的人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法院宣告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院应当到现场了解被申请人的身体状况,调取被申请人的病历,查阅治疗状况材料,确认其昏迷不醒,呈“植物人”状态,确已不能凭自己主观意志作出任何行为,不能对任何人和事作出真实意思表示,也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院应当委托相关部门对被申请人进行医学鉴定,以确定被申请人确实无行为能力。 法院以判决的形式宣告被申请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并可以根据申请人的协商(或依法指定)指定监护人。 2、第二步、指定监护人: (一)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确定程序 1.有监护资格的人员协商确定监护人。 2.不能协商确定,无行为能力人的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指定。 3.如对指定不服,应当在30日内向法院起诉,法院受理后认为指定并无不当的,裁定驳回起诉;指定不当的,判决撤销指定,同时另行指定监护人。 4.如对指定不服,在30日后起诉的,法院也可受理,按照变更监护关系处理,即由法院审查被指定的监护人是否履行其法定职责,是否需要变更。 (二)指定行为是起诉的前置程序 另外,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就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选定发生争议时,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法院裁决。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更进一步规定(《民法通则司法解释》16.对于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三款或者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由有关组织予以指定。未经指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未经指定而向法院起诉的,法院不予受理。可见,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指定行为是起诉前的前置程序。 因此,对于法院宣告被申请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之后,首先由相关人员协商;其次,协商不成,相关单位制定;最后,对指定不服,可以提起诉讼。

植物人康复

目前,我们对长期昏迷或植物状态患者的催醒治疗和康复方面仍然认识不足,也投入不够,国内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被积极采用的方法有:运用对脑神经有营养作用的药物、中医药中的针灸和芳香通气的药物、电刺激、高压氧、音乐疗法等。在美国应用包括频繁的高强度的多种感觉刺激、肢体力量训练等内容的昏迷催醒治疗计划正在大大加强。他们的主要依据是大脑具有原先没有认识到的修复能力。对昏迷患者提倡进行高强度多种感觉刺激,相信这种措施将可以刺激大脑的网状激活系统。网状激活系统主要与催醒和觉醒有关系,通常对所有感觉刺激包括疼痛、压力、触觉、温度、本体感觉、视觉和听觉等起反应。希望这种强刺激将有助于患者觉醒,重复的刺激有助于训练大脑原先处于“休眠”状态的部分功能。 植物人治疗的新理念 近来,国内首先提出新的理论,并认真分析植物人不醒的原因,认为:合并有张力性脑积水;脑脊液压力增高,循环不畅;脑萎缩,脑室扩大;大脑皮层萎缩迅速;合并有癫痫持续状态;脑部损伤范围较大;在昏迷期间早期使用高压氧舱治疗,没有掌握好高压氧舱治疗的适应症;合并有脑干挫裂伤及中枢性高热.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停止时间过长给植物人促醒带来极大困难。高压氧可以造成大脑皮层血管痉挛或闭塞,后果形成脑萎缩。 尤其是近二十年来,风靡国内每家医院的高压氧舱治疗植物人给一些不易恢复的长期昏迷的病人送进植物人的行列,有的人提出有些昏迷患者不是高压氧的适应症,并在网上提出“危险高压氧与植物人”。究竟高压氧会造成什麽后果。美国人研究发现,长期高压氧治疗,可以使大脑皮层血管痉挛或闭塞,造成脑皮层缺血,最终发展成为脑萎缩,甚至有导致脑梗塞的危险,另外,国内相关人士发现,高压氧治疗可以造成植物人患者的四肢肌张力障碍,舌肌萎缩,有些患者出现舱内癫痫发作。 新的植物人治疗思路是:利用中枢性和周围性相结合独到的治疗手段,改善人脑皮层微环境的特有药物,加用高效修复神经细胞的神经节苷脂以及解除四肢肌张力等药物,调整脑压及脑脊液蛋白在正常范围,防治癫痫和并发症的出现,结合物理的胸压,腹压,针灸,按摩等特色技术,整体综合性的治疗方法,重建意识,逐渐完成植物人患者语言,吞咽,意识,行走及记忆力等多项功能的恢复。治疗方面同步进行的话,那么昏迷催醒治疗就可达到一种更和谐的效果。国内在治疗方法上已与传统的治疗思路有本质的区别,治愈率明显提高。研究发现治疗的关键在于能否打开大脑皮层的微循环,单纯用一种或两种治疗方法对治疗植物人患者是无济于事的。 植物人在近几年病例有所增加,植物人其实是一种活死人,是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人。对患者及其家人带来的危害较大,一定要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给患者身体带来多种危害。了解植物人康复治疗方法是患者康复的关键,总队医院生物治疗中心专家进行了详细介绍。 植物人康复治疗:

长期昏迷的促醒治疗

长期昏迷的促醒治疗 在我国脑外伤引起的长期昏迷患者每年以5-10万人的速度递增,长期昏迷患者“死不了,活不好”的状态,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压力。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对长期昏迷有了新的认识,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脑外伤引起的长期昏迷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1.基本概念 目前对长期昏迷或植物状态的定义仍没有一致的意见。有人认为脑创伤患者伤后持续昏迷1月以上称为长期昏迷,也有人认为颅脑创伤患者伤后持续昏迷2周以上就属于长期昏迷。美国神经病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AAN)对植物状态的临床定义是:“身体周期性清醒和睡眠,但是没有任何具有认知或能够对外界的事情或刺激所表达出行为或大脑新陈代谢的证据。”当这种认知丧失持续超过一段时间后,这种情况被称为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这一称谓是Jennett和Plum于1972年首创的。美国PVS多学科研究组于1994年提出PVS的定义是:“患者完全丧失对自身及周边环境的认知,丧失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二便失禁,有睡眠-觉醒周期,下丘脑及脑干自主神经功能完全或部分保留。”对于诊断PVS的最短时间,目前也未统一,日本学者Ohta和Higashi主张植物状态患者必须超过3个月才能诊断为PVS。Bricolo主张外伤昏迷后1年才能诊断为PVS。而美国学者则提出创伤或非创伤性脑损伤后持续处于植物状态1个月,即可诊断PVS。我国倾向于日本学者将创伤性脑损伤后3个月未清醒者确定为PVS。本文指的长期昏迷就是PVS。 2.发病机理 重型颅脑损伤所致的PVS,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神经轴突损伤所致(但确切的昏迷-清醒“路线图”尚不清楚)。意识包括意识的内容和意识的开关系统,意识的“开关系统”包括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后者主要指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意识的“开关系统”可以激活皮质,并使之维持兴奋,使机体处于觉醒状态,意识的内容即大脑皮质的高级活动。意识的内容和“开关系统”两者任何一种受到损害,意识就会发生障碍。 3.促醒治疗 治疗原则:①防治联合伤。脑损伤患者常合并颅脑以外的损伤,如果其它系统的损伤得不到良好的治疗,将会影响患者苏醒,甚至会加重脑损害。 ②脑保护治疗。PVS患者的神经细胞会发生脑代谢紊乱、缺血缺氧、自由基增多

持续昏迷状态的中西医结合促醒治疗复习过程

持续昏迷状态的中西医结合促醒治疗

持续昏迷状态的中西医结合促醒治疗 (简述) 一、对持续昏迷状态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了解既往治疗过程、每阶段的反应情况、体查,影像检查,化验等多方面信息,依据上述信息进行详细评价,提出相应的第一步治疗策略。 二、将病人归入中医证候,很可能他的证候错综复杂病随时改变。 (下列证仅供参考,需实时临床判断并动态分析方有疗效) 风火上扰证 痰瘀阻络证 痰热腑实证 阴虚风动证 气虚血瘀证 痰湿蒙窍证 元气衰败证 气阴两脱证 阳气暴脱证 心脾两虚证 肝肾阴虚证 二、治疗方案 临床按脑髓神机受损的程度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精品资料

(一)辨证选择使用中药或中成药(按病情证型随时调整) 风火上扰证 痰瘀阻络证 痰热腑实证 阴虚风动证 气虚血瘀证 痰湿蒙窍证 元气衰败证 气阴两脱证 阳气暴脱证 心脾两虚证 肝肾阴虚证 (二)针灸治疗(按病情演变调整处方及手法,剂量) 1、闭证:(所述仅供参阅,不作为某患者治疗依据) 主穴:水沟、内关、十宣放血。 配穴:抽搐加合谷、太冲、阳陵泉;牙关紧闭加地仓、颊车;语言蹇涩加廉泉、通里。吞咽困难加照海、天突;流涎加承浆;尿闭者加中极、阴陵泉;神智渐清,减十宣、水沟,以免损伤气血,酌加百会、三阴交等穴。 精品资料

下肢拘挛加腰阳关、白环俞;肘部拘挛加曲泽;腕部拘挛加大陵;西部拘挛加曲泉;踝部拘挛加解溪、申脉、照海;手指拘挛加八邪;足趾拘挛加八风;肌肤不仁可用皮肤针轻叩患部。 2、脱证(所述仅供参阅,不作为某患者治疗依据) 针灸治疗: 主穴:内关、水沟、足三里、关元、神阙 配穴:烦躁不安者,加四神聪;虚汗不尽加阴郄;小便不禁加水道、三阴交;虚阳浮越重灸命门、肾俞。 3、头皮针:(所述仅供参阅,不作为某患者治疗依据) 运动障碍: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或焦氏头针运动区。 感觉障碍: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或焦氏头针感觉区。 失语:命名性失语:顶颞前斜线下2/5、颞前线或焦氏头针言语二区。运动性失语:顶颞前斜线下2/5、额中线、颞前线或焦氏头针运动区下2/5。感觉性失语:额中线、颞前线或焦氏头针言语三区。 共济失调:枕下旁线或焦氏头针晕听区、平衡区。 二便失禁:额旁3线、顶中线或焦氏头针生殖区、足运感区。 (2)醒脑开窍针法:(所述仅供参阅,不作为某患者治疗依据) 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手指握固者加合谷、八邪;肘不能伸加曲池。 精品资料

植物人的促醒

植物人的促醒 植物人有“活死人”之称,患者长期处于木僵状态,对外界刺激无任何意识反应,仅保留呼吸、营养代谢和排泄分泌等最低级的生命功能及某些反射,在中医中归属于“昏迷”的范畴。植物人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 1.随意运动丧失,肢体对疼痛性刺激有时有屈曲性逃避反应。所以这种病人不能自行活动或变换体位,只能躺在床上,必须由别人护理和照料。 2.智能、思想、意志、情感以及其他有目的的活动均已丧失;其眼睑可以睁开,眼球呈现无目的的活动,不会说话,不能理解语言,有时即使眼睛可以注视,但也不能辨认。 3.主动饮食能力丧失,不能诉说饥饱,有时有吞咽、咀嚼、磨牙等动作。 4.大小便失禁。 5.脑电图平坦或出现静息电位,受伤后数月可有高波幅慢波,或有偶然的α节律。这些都是植物人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特征。 植物人慢性植物状态是由大脑皮质、皮质下结构、脑干部分或全部受损所引起,较为多见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严重的颅脑外伤,脑血管病、脑病、脑炎、中毒等。

植物人失去环境感应能力,完全丧失对自我和周围的认知能力,无黑夜白天之分,不能随意移动肢体,生活自理能力基本为零,仅保留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基本躯体生存功能。 植物人促醒有哪些临床特点? ①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 ②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 ③有睡眠-觉醒周期。 ④无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⑤能自动睁眼或在刺激下睁眼。 ⑥可有无目的性的眼球跟踪运动。 ⑦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基本保存。 植物人促醒在家庭中如何护理? ①营养调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减退或障碍,常规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饮食,5-7次/日,200-300ml/次,在两餐之间补充水分。同时注重吞咽训练和治疗性饮食,对食物的种类和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避免单一化,保证患者的营养。

持续植物状态

持续植物状态诊疗常规 (2011版) 持续植物状态是指因颅脑外伤或非外伤性病因导致的植物状态持续1月以上,临床表现为患者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功能完全丧失,呼之不应,不能与外界交流,有自发或反射性睁眼,偶可发现视觉追踪,可有自发无意义苦笑,对痛刺激有回避动作,存在吸吮、咀嚼和吞咽等原始反射,大小便失禁,存在觉醒-睡眠周期的一组疾病。相当于中医尸厥病范围。 一、诊断 本病参照1996年2001年我国在南京召开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诊断标准专家讨论会,制定植物状态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诊断标准: 1996年4月我国召开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诊断标准专家讨论会,制定植物状态临床诊断标准如下: ①、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 ②、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 ③、有睡眠、觉醒周期。 ④、无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⑤、能自动睁眼或在刺激下睁眼。 ⑥、可有无目的性的眼球跟踪运动。 ⑦、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基本保存。 大会同时明确植物状态持续1个月即为PVS。 二、中医治疗 1、应急措施 持续植物状态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对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救治。 (1)、患者出现恶心、喷射状呕吐、烦躁不安、血压大幅度波动、球结膜水肿等症状(颅内压明显增高)时,应积极给与脱水降颅压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等处理,避免长时间颅压增高而导致脑疝或脑干损伤,减少后期康复困难。

(2)、严重的感染是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除积极中医药调治外,应积极给与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3)、对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者,需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控制,避免其对重要器官损害。 (4)、出现脱证的患者可以选择使用具有扶正作用的中药注射液,如生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参脉注射液等,必要时可给与多巴胺、芬妥拉明等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5)、腹气不通,大便秘结者,可灌服或鼻饲星蒌承气汤或大承气汤,每日一剂,分两次灌服或鼻饲。 2、辨证治疗 1)、气虚血瘀,脑窍闭塞: 主症:神志不清,昏聩不识人,静卧不动,七窍失司,肢体失用,便溺不知。 次症:睁眼昏愦,安静不动,颜面少泽,自汗便溏,肌肉萎缩,肢体软瘫,肌肤干燥脱屑,或肌肤加错、脱屑,肌肉消瘦唇淡无华,舌淡紫、边有齿痕,无苔或花剥苔,脉细涩; (1)、三维促醒治疗法之一:中药治疗 治法:开窍醒神、补气活血 方药:促醒一号(由麝香、丹参、石菖蒲、生黄芪等组成)加减。 气虚明显甚于血瘀者,加太子参、炒白术、肉豆蔻以增加补气养血之效。 瘀血甚于气虚者,加丹参、桃仁、红花、仙鹤草以增加活血化瘀之效。 中成药 采用醒脑静注射液(大理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药物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3021640)、黄芪注射液(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药物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1021776)静脉注射用法: ①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成人20ml/次,每日1次;小儿4ml/次,每日1次。使用时用5-10%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②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成人20ml/次,每日1次;小儿剂量是0.4-0.6ml/kg/日,每日1次,使用时用5-10%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疗程:10天为一个疗程,休息1周,开始第二个疗程。

创伤性脑损伤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康复

创伤性脑损伤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康复杜波 单爱军 暨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518020) 创伤性颅脑损伤(T B I),仍是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伤后长期昏迷的患者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资源浪费,同时给家人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和经济压力。我国因各种交通事故、坠落伤及其他意外事故引起的脑外伤后昏迷患者每年约有200万,其中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患者每年约有20万,且有增高趋势。因此,如何使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早日苏醒是神经外科救治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对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 VS)患者促醒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1 药物促醒 111 儿茶酚胺及胆碱能激动剂(包括抗胆碱酯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美多巴、胞二磷胆碱等。脑损伤后可引起中枢多巴胺神经元及通路破坏,导致多巴胺合成减少,儿茶酚胺神经冲动传导受影响。美多巴在体内可以转化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补充正常递质的不足。 Horighchi等报道长期服用金刚烷胺,临床及脑电图均有好转,其机制可能是加强多巴胺的合成与释放,减少其摄取。胞二磷胆碱为胆碱能激动剂,对外伤所致的脑组织代谢障碍和意识障碍有调节和激活作用,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有:提供神经细胞膜修复原料促进神经再生,维持胆碱能神经兴奋、保护中枢神经功能完整[1-2];恢复膜Na+,K+-ATP酶活性,降低磷脂氧化代谢、减少花生四烯酸释放[3]。 112 调节神经功能药物 代表药物: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 owth fact or,NGF)。CH I A RETTI[4]等通过脑室内灌注NGF 治疗GCS评分4~5分婴儿,1个月后MR I证实脑软化区缩小,EEG检查见α/θ节律增多,GCS评分增至8~9分。动物外伤模型研究发现:骨髓间质细胞(BMSCs)移植促进脑功能恢复可能是通过提高脑内NGF浓度实现的[5]。T B I后NGF 及其受体Trk A的表达增高,亦提示在损伤早期给予外源性NGF治疗有利于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113 G ABA激动剂及E AA受体拮抗剂 代表药物:唑吡坦(zol p ide m)、MK-801等。近年研究发现G ABA激动剂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CLAUSS等[6]最近报道了3例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在口服特异性非直接G ABA激动剂唑吡坦后出现一过性意识清醒,并认为唑吡坦对一些P VS患者脑功能的恢复有效,服药后患者脑组织损伤局部血流较服药前明显增加。兴奋性氨基酸(E AA)在脑损害中的作用亦是近几年研究的一个重点,E AA可加剧脑损害造成神经细胞水肿、坏死,而抑制性氨基酸(I A A)可拮抗E AA的神经毒性作用,他们之间的动态平衡是维持脑功能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7]。可见,深入研究G ABA激动剂及E AA受体拮抗剂将成为寻找脑保护剂的新方向。 其他药物如:尼莫地平、纳络酮、NXY-059、S OD、V ita2 m in C、V ita m in E等均具有脑保护作用,但较少单独使用而使P VS患者明显转归的文献报道。不同类型神经保护剂联合应用的鸡尾酒(cocktail)疗法对脑缺血保护作用较单一用药明显增强。因此,颅脑损伤后应选择多种脑细胞保护剂进行临床应用。 2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能改变脑细胞的供氧,使部分处于功能可逆状态的脑细胞恢复功能,通过轴索发生新的侧支,建立新的轴索联系,使神经功能得到恢复;并可激活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加速觉醒,促进意识恢复;同时在高压氧下脑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血管通透性降低,使脑水肿得以控制,打断缺氧-脑水肿-代谢障碍的恶性循环;这对P VS患者的促醒具有重要意义[8]。HBO亦能降低脑外伤后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 or-1α,H I F-1α)及其靶基因,特别是VEGF和BN I P3的表达,进而减少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增加,保护脑组织[9];另外HBO还能降低T B I后神经炎性反应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 atrix M etall op r oteinase-9)的表达,以保护病灶周围的脑组织免受继发性损害,保留脑功能[10]。采用随机区组对照的方法,利用SPECT显像技术通过对接受及未接受HBO治疗的脑外伤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发现:HBO治疗组脑功能状态远好于对照组[11]。近来有报道在重型颅脑损伤超早期应用HBO 治疗可明显遏制恶性颅内压增高,改善预后[12]。颅脑损伤早期是水肿的高峰期,损伤脑组织的功能可能处于恢复的可逆状态,早期行HBO治疗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且对P VS患者,高压氧治疗多在70~80次以上意识才能有一定程序的恢复[8]。因此,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则为:早期,足疗程。 3 中医中药 311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昏迷患者的促醒 自1996年日本学者Yokoya ma首次报道周围神经(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P VS患者以来,大量研究发现该方法能缩短昏迷时间,对昏迷患者有一定的促苏醒作用。正中神经电刺激(medianus nervisti m ulati on,MNS)除了用于P VS患者的促苏醒外,目前已经推广到各期昏迷患者的促苏醒治疗,对于昏迷患者,只要病情许可,尽可能早的进行神经电刺激治疗,使昏迷患者尽早苏醒。目前对神经电刺激的促苏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人通过SPECT显像技术证实在MNS治疗30m in后,局部血流量增高,并认为这可能是MNS促醒的机制之一[13]。通过检测MNS治疗后CSF中的β-内啡肽(β-EP)的含量发现:刺激组β-EP的含量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105)[14]。针刺后抑制β-EP释放亦可能是促醒的作用机制之一。312 中药促醒 中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的基本原则为:“扶正祛邪,扶正以益肾填精,补气养血为主,祛邪以去瘀血、化痰浊、通经络为主,以达到肾精足、脑髓充、瘀浊消,从而恢复神志”。国内有报道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后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意识障碍、体温和去脑强直状态[15]。孙秀娥报道使用安宫牛黄丸,1丸,3次/d,对P VS 患者促醒取得较好疗效。安宫牛黄丸方中以牛黄能清心解 ? 6 2 3 ?Guangdong M ed i ca l Journa l Feb.2007,Vol.28,N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