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

【S】GPH1-1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

审评一般原则

药品审评中心

2005年12月

目 录

一、概述 (2)

二、生物学测定常用方法 (3)

三、方法的来源(种类) (4)

四、分析方法 (5)

五、分析方法的验证 (7)

(一)专属性

(二)准确性

(三)精密度

(四)线性

(五)范围

(六)耐用性

(七)检测限度

(八)定量限度

六、综合分析 (13)

七、名词解释 (13)

八、参考文献 (14)

九、附录(推荐的验证方案) (15)

十、起草说明 (16)

十一、著者 (21)

一、概述

质控分析方法验证就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可以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只有经过验证的分析方法才能用于控制产品质量,因此方法验证是制定质量标准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需验证的分析项目有:鉴别试验、杂质检查、原液或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及生物活性测定。其它质控方法,如必要时也应加以验证。

生物制品质控中采用的方法包括理化分析方法和生物学测定方法。生物制品的理化分析方法验证原则与化学药品基本相同,可参照《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指导原则》进行,同时需结合生物制品的特点考虑。本技术审评一般原则主要针对生物学测定方法的验证进行讨论。生物学测定方法可广泛用于各种检测目的,包括鉴别、生物活性和杂质检测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生物活性(或效价、效力)测定。

相对于理化分析方法而言,生物学测定具有更大的可变性,一般要使用动物、细胞或生物分子,因此对于生物学测定的判断标准可适当灵活掌握,但是对于定量测定方法应尽可能减少方法的变异,验证的结果仍应能证明该方法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应以能够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基本标准。如未经必要的质控分析方法验证或由拟定质控分析方法构成的制造及检定规程难以控制产品质量,则对于所申报品种的质量可控性将无法评价。本文在某些关键参数上提出一

些原则性的建议或要求,拟作为技术审评的一般原则,同时也可供申报单位在进行相关研究工作时参考。

生物制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质控分析方法也会各有特色,所以本技术审评一般原则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生物制品。这里只提出一些基本的原则,具体的验证方案可根据这些原则制定。如进行的相关研究工作与本原则(不包括推荐的验证设计方案)不符,应提供相应的理由和依据。

生物制品质控分析方法的验证工作应起始于研发工作之初,并贯穿于研发过程(包括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的始终。

二、 生物学测定常用方法

生物学测定系指采用生物学方法,以反映被测物的生物学特性为目的的测定方法。以下为生物学测定常用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在产品的常规质控时可采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鉴于一种测定方法仅能反映制品某一方面的特性,且方法的变异一般较大,为更好控制产品质量,必要时需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测定。

(一)、酶反应试验

是指在体外能促进酶分子的活化或本身具备酶的活性,通过底物的变化检测酶活性。主要用于酶、辅酶、激酶、激活剂、抑制剂等的活性测定。这类方法的变异相对较小,结果比较准确。

(二)、结合试验

是基于产品与某种物质的结合特性而设计的试验,如免疫结合试验。目前主要用于生物制品的鉴别。由于在结合试验中测定的分子

不一定都具有生物活性,所以一般不用作制品的活性(或效力)测定。这类方法的变异也相对较小。

(三)、细胞测定试验

是指产品可以诱导细胞产生可测定的应答,如细胞增殖、聚集、分化、死亡、迁移或产生特定的化学物质等。细胞测定试验一般能较好地反映制品的生物学活性,常用于各种生物制品的活性(效力)测定。与上述两类方法相比,这类方法的变异较大。与使用传代细胞相比,使用原代细胞的方法变异更大。

(四)、动物试验

是指以整体动物为试验材料检测制品生物学活性(或效力)的试验方法,如动物保护力试验,一般用于疫苗的效力测定。由于动物实验的成本高、周期长和变异大,所以一般仅用于成品检定。对于某些治疗用的制品,由于其作用机理或本身化学性质的原因,难以建立体外测活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动物试验方法测定,但由于这类方法的变异一般相对较大,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应尽可能以体外法代替。

三、方法的来源(种类)

根据质控分析方法的来源,可将方法分为两大类,即标准方法和非标准方法。原则上,对于各类方法均需进行验证,但依方法来源的不同对于验证的要求有所不同。

(一)、标准方法(或正式方法、法定方法)

一般是指已有国家标准的质控方法,WHO推荐的质控方法也可作为重要参考。此类方法在被确定为标准方法前已经过了适当的验

证。申报者应说明方法的来源,并附具体方法。研制单位在首次采用此类方法前,也应对该方法进行适当的验证,如进行专属性和精密度的验证,以便证明在实际的使用条件下该方法也是适用的。

(二)、非标准方法

1、标准方法的替代方法

此类方法系指由申报者提出的可取代标准方法的替代方法。申报者在决定采用此类方法时应持慎重的态度,并需提供表明新方法等同于或优于原方法的依据以及全面的验证资料,包括两种方法的比较性资料。

2、来自参考文献的方法

是指在专业杂志或著作上发表并介绍的方法,一般要认真对待此类方法,并需进行全面的验证。应说明参考文献的出处,附原文及译文。

3、自己建立的方法

对于某些产品,尤其是创新性产品来讲,由于缺少可参考的方法,通常需要自己建立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对于这类方法需进行全面而严格的验证。

四、分析方法

生物制品质控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与技术方法本身(包括方法的原理和方法的技术特点等)密切相关,所以应首先详述分析方法,包括:

(一)、分析方法的原理

阐明分析方法的原理。

(二)、供试品

应说明如何取样,包括每次测定时取样的数量、如何取用(单支或多支混合)等。

(三)、测试用仪器及参数

列出所有测试用仪器及仪器的相关参数。

(四)、测试用试剂

列出所有测试用的试剂和规格,并说明其来源。如果某些试剂为自制或对采购的试剂进行了加工处理,则应详述制备或处理过程。

(五)、标准品或参考品的配备

详述标准品或参考品的来源和配备过程。标准品或参考品的来源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六)、供试品的配备

详述待测样品的配备过程

(七)、测试过程

按实验步骤详述整个实验过程,说明关键步骤的实验条件。

(八)、计算

尽可能以表格的形式显示所获取的数据,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提供计算公式,并说明计算方法的出处及采用依据。

(九)、结果报告

说明结果报告的形式

(十)、判定标准

提供判定标准,说明判定标准的制定依据。

五、分析方法的验证

质控分析方法的验证就是根据方法的需要测定该方法的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检测限度、定量限度、耐用性等几个指标中的一个或几个,用于不同检测目的的试验方法需进行不同参数的测定,下表为各种检测方法通常需测定的参数:

+表示通常需测定的参数

在对不同检测方法进行验证时,可根据检测目的、方法的原理、方法的技术特点、被检物的成分等设计具体的验证方案,以下为一般性的技术要求或建议。

(一)、专属性

生物学测定方法的专属性与测定方法及产品组成密切相关,所以应首先从测试原理、测试用材料和供试品组成等方面分析方法的专

属性,进而再进行必要的验证。

由于生物制品的性质和组成多样,检定方法各不相同,难以提出统一的专属性验证要求。下面以生物技术产品常用的几种检定方法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及说明。

1、如采用免疫印迹试验进行生物制品的鉴别,应首先对所使用抗体的特异性进行分析;若供试品中还存在其它组分,则应进一步验证被检测物中其它物质能否引起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2、如采用细胞测定方法检测生物活性,应首先说明被测物质与特定的细胞应答之间的相关性,如二者的相关性较好,则一般认为该方法的特异性较好。为表明细胞测定方法的特异性,可进行相关试验进行验证,如加入抗体或特异抑制剂的封闭实验等。如果成品中加入了可能影响活性测定的辅料,应进行相关验证以排除此种影响。

3、如采用ELISA法检测重组产品的残余宿主蛋白含量,可采用与表达体系相同的宿主细胞的蛋白作为免疫原制备抗体,若采用与产品相似工艺进行处理后再免疫动物,则所获得抗体的特异性更好。另外,产品中存在的大量目的蛋白可能影响残余宿主蛋白的测定,应进行相关验证以排除此种影响。

(二)、准确性

对于化学药品一般可采用填加和回收实验来测定,即对已知量的供试品进行测定,比较测定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但对于生物制品而言,由于没有纯的标准物质,往往难以获得确切的准确性数据,所以一般不需要准确地测出该参数。

然而,仍有一些问题与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密切相关,值得研究者注意。

生物制品的生物学活性为相对活性,一般与同时进行测定的标准品/参考品进行比较而得,所以应对单位有一个适当的定义或以适用的标准品/参考品作为对照经计算而得。为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同时测定供试品和标准品/参考品的剂量反应曲线,而且两条曲线必须具有平行性,即供试品和标准品/参考品的活性成分仅是量的不同而没有质的区别。如果两条曲线不具备平行性,则说明供试品和标准品/参考品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不同或者该测试系统不具有适用性,这种情况下,将难以准确计算出相对活性的结果。

2、应尽可能使供试品随机分布及保证测试系统的平衡性。需对引起系统偏差的某些因素进行分析排除,如不同的试验平板、平板的不同位置(如边缘效应)、检测次序、动物实验中的笼子效应等。

(三)、精密度

与理化测定方法相比,各种生物学测定方法的变异均较大,且不同类制品的生物学测定方法的变异也不同。对精密度的要求可根据产品的性质、用途以及测定方法的特点有所区别。在测定方法与生物活性、药理作用或效力相关性较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变异较小的测定方法。

由于生物活性(或效价)测定是生物制品质控中的主要指标,该方法的可靠性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可控性,所以对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的精密度验证工作应非常重视。如果在成品检定项目中生物活性指标是唯一的测定有效成分含量水平的指标,则必须采用定量的测定方法,并尽可能减少方法的变异。

对于不同测定方法,其精密度可有较大不同,一般情况下,酶法:小于20%;结合试验:小于20%;细胞试验:小于30%;动物试验:小于50%。对于一些尚不成熟的试验方法或某些特殊方法(如噬斑试验),其方法变异可能会更大些。

当然,对于方法精密度的可接受标准还应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比如,有些药物的临床效应(包括疗效及不良反应)对给药剂量的变化非常敏感,这时需对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的精密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线性

应在分析方法的范围内评价检测结果与供试品中被分析物浓度(或含量)的线性关系。

可用所建议的方法,直接对标准品、供试品进行测定。应以信号对被分析物的浓度作图,根据图形是否呈线性进行评价。如果有线性关系,可用适当的统计方法估算试验结果。在某些情况下为使分析指标和供试品浓度呈线性关系,可在回归分析前对测试数据进行数学转换。应提供相关系数、Y轴上的截距、回归线的斜率等数据,还可以分析实测值与回归线的偏差(离散性),以助于对线性作出评价。

对于某些生物学测定方法,在任何转换后均不能证明呈线性,或呈线性关系的范围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分析的响应值可用供试品中被分析物的浓度(含量)的适当函数表示。可以采用曲线拟合方法,

通过测定全范围曲线,在标准品或参考品的矫正下,依ED50或IC50值计算活性单位。应提供拟合曲线方程及各参数,并提供相关系数。

(五)、范围

具体的范围一般根据检测的目的而设定,并通常从线性研究中得到。

验证时所设定的范围应至少包括了检定标准中规定的范围,如标准中规定成品生物活性应为标示量的80%~120%,则验证的范围可设定为标示量的70~130%。

确定范围的方法为:供试品浓度(含量)在范围末端和范围内时,均能获得满意的线性、精密度和准确性。

对于生物制品的生物活性测定而言,精密度、线性和范围是非常重要的验证参数。为减少验证工作的繁杂性,可将范围研究与精密度、线性研究合并进行(参见推荐的验证设计方案)。

(六)、耐用性

在研制阶段即应进行耐用性的评估,它应能表明在方法的参数有微小改变时该分析方法仍然是可靠的。

参数的改变可以是对温度、湿度、培养时间、试剂的pH等进行适当的调整,根据具体情况,可针对一个或几个关键的参数进行验证。在每种试验条件下,均需对准确性、精密度或其它参数进行测定。生物学测定结果对分析条件往往比较敏感,耐用性研究的结果将建立一系列系统适用性参数,以确保在每一次实际测定中该方法都是有效的。

(七)、检测限度

检测限度的测定可以通过直观法、信噪比法等测定。

直观法:对一系列已知浓度分析物的供试品进行分析,并以能测得被分析物的最小量来建立。

信噪比法:将已知低浓度试样测出的信号与空白样品测出的信号进行比较,算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量。一般可接受的信噪比为3:1或2:1。

(八)、定量限度

定量限度的测定也可以通过直观法、信噪比法等测定。

直观法:对一系列已知浓度被分析物的供试品进行分析,在准确性和精密度都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来确定被分析物能被定量的最小量。

信噪比法:将已知低浓度试样测出的信号与空白样品测出的信号进行比较,算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量。一般可接受的信噪比为10:1。

六、综合分析

根据方法的来源、测试原理、方法的技术特点以及具体的验证结果等,对于质控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综合分析,并评价由拟定的质控分析方法构成的制检规程能否基本控制产品质量。

七、名词解释

准确性(Accuracy):分析方法的准确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或认可的参考值的一致性或接近程度。

精密度(Precision):分析方法的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对均质供试品多次取样进行一系列检测结果的接近程度,一般表示为变异系数(CV%),变异系数即是测定值的标准差和测定值均数的比值。精密度可以从三个层面考虑,即重复性、中间精密度、重现性。

重复性(Repeatability):是指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在较短时间间隔的精密度。

中间精密度(Intermediate precision):是指在试验室内部条件改变,如不同日期、不同分析者、不同仪器、不同批号或来源的实验材料等情况下的精密度。

重现性(Reproducibility):是指不同实验室间的精密度,需通过多个实验室之间的协作研究得到。当分析方法将被法定标准采用时,应进行重现性试验。

线性(Linearity):分析方法的线性是指在给定的范围内检测结果与供试品中被分析物的成比例关系。

范围(Range):分析方法的范围是能达到一定的准确性、精密度和线性时被分析物的较高和较低浓度(量)的一个区间。

专属性(Specificity):分析方法的专属性是指当制品中含有其它组分,如杂质、降解物、添加物(如缓冲液、赋形剂、稳定剂)等存在时,准确可靠测定供试品的能力。

耐用性(Robustness):分析方法的耐用性是指试验参数被有意进行微小改变时,测量结果不受影响的能力,用于说明通常使用条件下该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检测限度(Detection limit):分析方法的检测限度是指供试品中的被分析物能够被检测到的最低量,但不一定要准确定量。

定量限度(Quantitation limit):分析方法的定量限度是指准确性和精密度都能达到要求时能够定量测定供试品中被分析物的最低量。

八、参考文献

1、ICH. Q2a Test on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

2、ICH. Q2b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Methodology

3、FDA. Analytical Procedures and Methods Validation Chemistry, Manufacturing, and Controls Documentation

4、WHO. WHO Guide to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Requirements,Part2:Validition

5、Heath AB.Statistical Validity of Bioassays.Dev Biol Stand,1999,97:151~156

6、Lansky D.Validition of Bioassays for Quality Control. Dev Biol Stand,1999,97:157~168

7、中国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2000. 国外生物制品管理和标准(续Ⅲ)

8、王军志.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和质量控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28页~第136页

九、附录:推荐的验证设计方案

以下为部分参数的验证设计方案,供研究者参考:

(一)、精密度

1、 重复性

目的:确定在同一个试验内同一个供试品在测量范围内的不同浓度时测定的精密度。

步骤:配制3个稀释度的供试品(测量范围内的高、中、低浓度)

每一个稀释度重复测定10次

计算每一浓度测定结果的均值和SD

计算每一浓度的CV值

2、 中间精密度

目的:确定在不同试验间对测量范围内同一个供试品在不同浓度时测定的精密性。

步骤:配制3个稀释度的供试品(测量范围内的高、中、低浓度)

在3个试验中对每一个稀释度重复测定3次

测定不同工作日间的变化

测定不同批号的试验材料间的变化

测定不同实验员间的变化等等

计算每一试验中每一浓度测定结果的均值和SD

计算试验间每一浓度的CV值

(二)、线性和范围

目的:测定观测值响应关系的拟合度

步骤:在测量范围内配制6-8个稀释度

每一稀释度测定3次,每次重复测定3份

进行回归分析并计算试验的相关系数r

十、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

在我国生物药物研究的起步阶段,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对于质控方法验证工作不够重视,而且以往申报的品种大多为较成熟的生物制品,有国内外已上市产品的质量标准作为参考,所以对于检定方法的验证工作也并未加以强调。然而随着国内生物技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以及生物药物研发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质控分析方法的验证工作已日益凸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2002年颁布施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增加了关于检定方法验证的资料项目要求,但是对于如何进行质控方法的验证工作尚无明确的规定。因此,进一步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并明确有关技术规范,是我们审评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起草的指导思想和一般原则

鉴于目前国内相关的研究基础较薄弱,在起草本技术审评一般原则时,主要关注了一些重点和难点的问题,所提要求以适量和适度为原则,以解决或初步解决目前质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目的,并力

求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生物制品质控中采用的方法包括理化分析方法和生物学测定方法(bioassay)。其中,理化分析方法的验证原则与化学药品基本相同,所以可参照《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指导原则》进行,当然在进行具体验证时,还需要结合生物制品的特点考虑。生物制品主要在生物学测定验证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所以为突出重点、避免重复,本技术审评一般原则仅对生物学测定方法的验证工作进行了讨论。尤其是在生物活性测定方面,由于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多,所以本原则将生物活性测定的验证工作作为重点进行阐述。

生物制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质控分析方法也会各有特色,所以在起草本技术审评一般原则时,不求适用于每一个生物制品,在很多方面只是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原则,或举一些典型的例子进行分析和说明。研制单位可根据这些原则,结合自身产品和测定方法的特点,确定具体的验证方案。如进行的相关研究工作与本原则(不包括推荐的验证设计方案)不符,只要能提供较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在审评时也可被接受。

(三)、有关数据和资料来源的说明

关于质控分析方法的验证,ICH、FDA等均出台了相关的指导原则,《中国药典》也已收载了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内容,但上述指导原则主要针对化学药品而言,很多内容和要求不完全适用于生物制品,尤其不太适用于生物学测定方法。WHO的相关文件主要是针对生物学测定方法的,但缺少具体的方法和内容,其验证原则与化学

药基本一致。

本原则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根据生物学测定方法自身的特点、目前国内生物制品质控分析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国内研究水平的实际等,阐述了有关方法验证中的主要关注点,对于每一个验证参数,提出了一般性的建议和要求。

(四)、主要内容设置说明

由于生物学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与方法来源和方法本身密切相关,所以作为验证工作的前提,应首先提供方法的来源及具体测定方法。另外,分析方法的验证工作最终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可控,以此为目的,各种质控分析方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所以在评价验证工作时,需对各种方法及其验证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基于此种考虑,本原则的基本内容中除分析方法的验证之外,还列出了方法的来源、分析方法和综合分析等内容。

对于生物活性测定而言,精密度、线性和范围是非常重要的验证参数,所以本原则不但提出了一般性的验证要求,而且附上了推荐的验证设计方案(参照WHO的建议),供研制单位参考。

(五)、关于几个验证参数的说明

1、精密度

由于各种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的变异均较大,所以精密度往往不太理想。对于一些新建立的活性测定方法而言,测定结果不稳定、难以进行定量及无法准确标示等问题已成为质控中的主要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审评一般原则拟强调,作为测定有效成分含量水平的生

物活性指标,需采用定量的测定方法,并尽可能减少方法的变异。参照国外的有关标准,对各种测定方法,提出了一般的变异范围。

经课题研究组讨论认为,本原则中所提出的变异范围,一般情况下均可以做到。对于个别难以做到的,可结合制品特性及其临床效应等进行综合评估。经广泛征求企业界的意见后认为,对于部分创新性产品来讲,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有很大难度,在研究之初方法的变异往往较大,可能会超出本原则中的CV范围,从鼓励创新的角度考虑可予适当灵活考虑,但应基本不影响对于产品安全有效和可控性的评价。

鉴于生物学测定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原则的正文中未对精密度测定的重复次数作明确要求。从理论上考虑,测定次数主要取决于方法学的误差,变异大的方法应增加测定次数;从可操作性角度考虑,对于复杂、成本高及周期长的方法,重复次数太多,试验难度将很大。所以关于验证次数的设计,需综合考虑,应以基本达到验证的目的为准则。验证设计方案中的重复次数供参考。

2、线性

线性关系一般是指检测结果与样品含量的直线相关性,而且一般情况下线性关系是定量测定的基础,所以应尽可能摸索出存在较好线性关系的测定方法并进行线性验证。但对于某些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而言,其线性范围较小(如细胞测定中呈S曲线),这时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应更合理。鉴于目前曲线拟合的方法在生物活性测定中被广泛采用,所以本原则中的线性验证亦包括了有关曲线拟合的内容。

材料分析方法课后答案(更新至第十章)

材料分析方法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2015-1-4 BY:二专业の学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讨论下列各组概念的关系 答案之一 (1)同一物质的吸收谱和发射谱; 答:λk吸收〈λkβ发射〈λkα发射 (2)X射线管靶材的发射谱与其配用的滤波片的吸收谱。 答:λkβ发射(靶)〈λk吸收(滤波片)〈λkα发射(靶)。任何材料对X射线的吸收都有一个Kα线和Kβ线。如Ni 的吸收限为0.14869 nm。也就是说它对0.14869nm波长及稍短波长的X射线有强烈的吸收。而对比0.14869稍长的X射线吸收很小。Cu靶X射线:Kα=0.15418nm Kβ=0.13922nm。 (3)X射线管靶材的发射谱与被照射试样的吸收谱。 答:Z靶≤Z样品+1 或Z靶>>Z样品 X射线管靶材的发射谱稍大于被照射试样的吸收谱,或X射线管靶材的发射谱大大小于被照射试样的吸收谱。在进行衍射分析时,总希望试样对X射线应尽可能少被吸收,获得高的衍射强度和低的背底。 答案之二 1)同一物质的吸收谱和发射谱; 答:当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受到激发而发光,产生的光谱称为发射光谱,发射光谱的谱线与组成物质的元素及其外围电子的结构有关。吸收光谱是指光通过物质被吸收后的光谱,吸收光谱则决定于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分子中的双键有关。 2)X射线管靶材的发射谱与其配用的滤波片的吸收谱。 答:可以选择λK刚好位于辐射源的Kα和Kβ之间的金属薄片作为滤光片,放在X射线源和试样之间。这时滤光片对Kβ射线强烈吸收,而对Kα吸收却少。 6、欲用Mo 靶X 射线管激发Cu 的荧光X 射线辐射,所需施加的最低管电压是多少?激发出的荧光辐射的波长是多少? 答:eVk=hc/λ Vk=6.626×10-34×2.998×108/(1.602×10-19×0.71×10-10)=17.46(kv) λ0=1.24/v(nm)=1.24/17.46(nm)=0.071(nm) 其中h为普郎克常数,其值等于6.626×10-34 e为电子电荷,等于1.602×10-19c 故需加的最低管电压应≥17.46(kv),所发射的荧光辐射波长是0.071纳米。 7、名词解释:相干散射、非相干散射、荧光辐射、吸收限、俄歇效应 答:⑴当χ射线通过物质时,物质原子的电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将产生受迫振动,受迫振动产生交变电磁场,其频率与入射线的频率相同,这种由于散射线与入射线的波长和频率一致,位相固定,在相同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相干条件,故称为相干散射。 ⑵当χ射线经束缚力不大的电子或自由电子散射后,可以得到波长比入射χ射线长的χ射线,且波长随散射方向不同而改变,这种散射现象称为非相干散射。

软件开发质量控制过程

软件开发控制与评审控制 作者: 完成日期: 签收人: 签收日期: 修改情况记录:

1.目的 2 2.适用范围 2 3.角色与职责 2 4.项目过程控制 2 5.版本控制 3 6.软件测试 4 7.产品交付控制 4 1.目的 对软件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监控,使设计输出不断满足顾客和有关标准、法令、法规的要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应用软件设计、软件升级等。

3.角色与职责 部门领导:负责整个质量控制过程。 项目经理:编制软件开发计划,组织实施设计软件评审与监控过程。 开发人员:负责软件评审及评审结果的修改与处理。 质量保证工程师:根据软件开发过程, 4.项目过程控制 4.1项目经理组织软件的立项评审。质量保证工程师参与并监督 整个评审过程。评审完成后,输出《软件产品立项评审记录》。 4.2项目经理制定软件开发过程的评审计划,输出《软件开发评 审计划》,此计划明确在项目的立项、需求、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测 试等各开发阶段的时间点及输出项; 4.3质量保证工程师根据《软件开发评审计划》、《项目开发时间 进度表》;在每个里程碑点,提出阶段评审。项目经理主持评审。具体 的阶段包括:需求评审、概要设计评审、测试方案评审。 4.4质量保证工程师参与、监督整个评审过程。评审包括但不限 于:需求、开发计划、设计文档、代码、测试计划。评审完成后,输 出〈〈项目评审记录〉〉。 4.5质量保证工程师对评审的处理内容、结果进行监督;并对实 施的结果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输出〈〈评审检查实施表〉〉 4.6质量保证工程师定期跟踪项目的开发情况,每月/每个项目 节点,定期出〈〈项目质量报告〉〉。 4.7项目开发完成后,质量控制工程师对整个项目质量控制的情 况进行总结。对项目的输出内容进行检查,输出〈〈结项评审〉〉。包括:

《中国药典》2020版—生物制品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生物制品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生物制品实验动物分为生物制品生产用实验动物和检定用实验动物。生产用实验动物是指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实验动物,检定用动物则是用于生物制品检定的实验动物。 本通则是对生物制品生产用和检定用实验动物微生物与寄生虫 学的质量控制要求。实验动物的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一、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分类 按照实验动物携带微生物与寄生虫情况进行等级分类,分为普通级、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级和无菌级实验动物。 普通级实验动物[conventional (CV) animal]系指不携带所规定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和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实验动物。 清洁级实验动物[clean (CL) animal]系指不携带普通级实验动物的病原,并且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级实验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 animal]系指不携带普通级和清洁级实验动物的病原,并且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无菌级实验动物[Germ Free (GF) animal]指无可检出的一切生命体的实验动物。 SPF 鸡胚是指由SPF 鸡所产的受精卵,在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条件下,经孵化后所生成的鸡胚。 疫苗生产与检定应采用适宜级别的实验动物,具体应符合相关各

论的要求。 二、检测要求 1、外观要求实验动物应外观健康、无异常。 2、微生物与寄生虫学检测项目常用实验动物检测要求见表1-8。必须检测项目,在日常检查时必须定期检测;必要时检测项目,在供应商评估或者怀疑有感染时进行检查,根据需要而定。 3、实验动物质量检测频率一般不少于 3 个月。 表 1 生物制品生产用、检定用小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检测项目 Hantavirus (HV) Ectromelia Virus (Ect.) 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仙台病毒 Sendai Virus (SV) 小鼠肺炎病毒 Pneumonia Virus of Mice 呼肠孤病毒Ⅲ型Reovirus type Ⅲ (Reo 小鼠细小病毒 Minute Virus of Mice 脑脊髓病毒Theiler ’

材料分析方法答案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用来进行晶体结构分析的X射线学分支是() A.X射线透射学; B.X射线衍射学; C.X射线光谱学; D.其它 2. M层电子回迁到K层后,多余的能量放出的特征X射线称() A.Kα; B. Kβ; C. Kγ; D. Lα。 3. 当X射线发生装置是Cu靶,滤波片应选() A.Cu;B. Fe;C. Ni;D. Mo。 4. 当电子把所有能量都转换为X射线时,该X射线波长称() A.短波限λ0; B. 激发限λk; C. 吸收限; D. 特征X射线 5.当X射线将某物质原子的K层电子打出去后,L层电子回迁K层,多余能量将另一个L层电子打出核外,这整个过程将产生()(多选题) A.光电子; B. 二次荧光; C. 俄歇电子; D. (A+C) 二、正误题 1. 随X射线管的电压升高,λ0和λk都随之减小。() 2. 激发限与吸收限是一回事,只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3. 经滤波后的X射线是相对的单色光。() 4. 产生特征X射线的前提是原子内层电子被打出核外,原子处于激发状态。() 5. 选择滤波片只要根据吸收曲线选择材料,而不需要考虑厚度。() 三、填空题 1. 当X射线管电压超过临界电压就可以产生X射线和X射线。 2. 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可以产生、、、、 、、、。 3. 经过厚度为H的物质后,X射线的强度为。 4. X射线的本质既是也是,具有性。 5. 短波长的X射线称,常用于;长波长的X射线称 ,常用于。 习题 1.X射线学有几个分支?每个分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分析下列荧光辐射产生的可能性,为什么? (1)用CuKα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 (2)用CuKβ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 (3)用CuKαX射线激发CuLα荧光辐射。 3.什么叫“相干散射”、“非相干散射”、“荧光辐射”、“吸收限”、“俄歇效应”、“发射谱

论研发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论研发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什么是产品质量? 质量两个字已经是老掉牙的名词了,还没有发明货币之前以物易物的交易,我们的老祖宗就知道看货色了,货色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产品质量,企业要赚钱,货好才是硬道理,货不好,卖得再起劲,那叫骗人,货好,卖不出去,那是笨蛋。产品质量是一切硬道理之上的硬道理。 二、如何理解质量管理的三个阶段? 几乎所有的企业在产品的质量上都会下一番功夫,书上说那叫质量管理,根据一个叫朱兰的质量管理大师的说法,质量管理有三个阶段,最初是质量检验阶段,那个时候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产品质量是检验出来的,因为通过检验可以把质量不好的产品挑出来,后来发现只是在事后来检验,故事都发生了,返修、报废的损失无法避免,这些损失就是利润呀,所以就思考能不能在制造过程中控制质量呢?这就到了质量管理的第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著名的新老七大质量管理工具闪亮登场,统计学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们在质量改进方面拍脑袋也变得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尊重数据了。再到后来,人们发现单纯在制造过程中控制质量也控制不住,而且成本也不低,一些产品缺陷是先天性的,好多产品从娘胎中出来就躺在了担架上,这个时候,人们意识到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这就到

了质量管理的第三个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这时,6SIGMA、QBD等质量管理工具开始被一些企业应用到产品规划和产品设计中,从一开始就进行质量的设计,这些企业属于先知先觉。 三、企业研发质量管理现状 不过,先知先觉的企业实在太少了,大部份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重点还是在制造过程,不是说这些企业不想在源头(产品设计)来控制产品质量,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在设计中构建产品质量,有些企业是被客户逼到去做研发质量控制,比如有些企业要想成为某大客户的供应商,客户就要对企业进行审计,第一轮审计下来,问题列了一大串不说,还被客户画了一个像,类似于“公司不具成长性”、“过程不可控制”、“质量不可追溯”、“质量管理只是形式而没有实际效果”等等。这时,企业老总以及各级管理者都犯迷糊了,你说我们GXP早就通过认证了,年年内审、三年一度的外审也没问题,公司还有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研发管理办都在抓质量,质量就象阶段斗争一样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怎么就不灵呢?客户审出的这些问题难道我们自己审查不出来?还是我们对这些问题都习惯了而不当成问题了,所谓久居鲍鱼之室而不闻其臭?还是我们这些年的质量管理都象中国足球一样的假(甲)A? 四、搞好研发质量管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的质量控制规程推荐WORD范文

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的质量控制规程 生物制品是采用生物技术制备而成的具有活性的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工艺复杂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来源复杂,可能引入外源因子或毒性化学材料;产品组成成分复杂且一般不能进行终端灭菌,产品的质量控制仅靠成品检定难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对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和辅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降低制品中外源因子或有毒杂质污染风险,保证生物制品安全有效的必要措施。 本规程是对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在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辅料质量控制的通用性要求。 一、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 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系指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生物材料和化学材料。 本规程所述原材料不包括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起始原材料(如细胞基质、 菌毒种、生产用人血浆和动物免疫血清等) 1.分类 按照来源可将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物原材料,主要包括来源于微生物,人和动物细胞、组织、体液成分,以及采用重组技术或生物合成技术生产的生物原材料等;另一类为化学原材料,包括无机和有机化学材料。 2.风险等级分级及用于生产的质量控制要求 根据原材料的来源、生产以及对生物制品潜在的毒性和外源因子污染风险等,将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按风险级别从低到高分为以下四级,各级生物制品原 材料至少应进行的质量控制要求见附表1;对于不同风险级别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应充分考虑来源于动物(或人)的生物原材料可能带来的外源因子污染的安全性风险。 生产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毒性较大的化学原材料,有机溶剂的使用应符合本版药 典附录“残留溶剂检测”的相关要求。 第1级为较低风险的原材料,为已获得上市许可的生物制品或药品无菌制剂。如人血白蛋白、各种氨基酸、抗生素注射剂等。 第2级为低风险原材料,这类原材料为已有国家药品标准、取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并按照我国现行药品GMP生产的用于生物制品培养基成分以及提取、纯化、灭活等过程的化学原料药和药用级非动物来源的蛋白水解酶等。 第3级为中等风险等级原材料,这类原材料为非药用,包括生物制品生产用培养基成分、非动物来源蛋白水解酶、用于靶向纯化的单克隆抗体,以及用于 生物制品提取、纯化、灭活的化学试剂等。这类生物制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求应

材料分析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四章 1、波谱仪和能谱仪各有什么优缺点 优点:1)能谱仪探测X射线的效率高。 2)在同一时间对分析点内所有元素X射线光子的能量进行测定和计数,在几分钟内可得到定性分析结果,而波谱仪只能逐个测量每种元素特征波长。 3)结构简单,稳定性和重现性都很好 4)不必聚焦,对样品表面无特殊要求,适于粗糙表面分析。 缺点:1)分辨率低。 2)能谱仪只能分析原子序数大于11的元素;而波谱仪可测定原子序数从4到92间的所有元素。 3)能谱仪的Si(Li)探头必须保持在低温态,因此必须时时用液氮冷却。 分析钢中碳化物成分可用能谱仪;分析基体中碳含量可用波谱仪。 2、举例说明电子探针的三种工作方式(点、线、面)在显微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答:(1)、定点分析:将电子束固定在要分析的微区上用波谱仪分析时,改变分光晶体和探测器的位置,即可得到分析点的X射线谱线;

用能谱仪分析时,几分钟内即可直接从荧光屏(或计算机)上得到微区内全部元素的谱线。 (2)、线分析:将谱仪(波、能)固定在所要测量的某一元素特征X射线信号(波长或能量)的位置把电子束沿着指定的方向作直线轨迹扫描,便可得到这一元素沿直线的浓度分布情况。改变位置可得到另一元素的浓度分布情况。 (3)、面分析: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作光栅扫描,将谱仪(波、能)固定在所要测量的某一元素特征X射线信号(波长或能量)的位置,此时,在荧光屏上得到该元素的面分布图像。改变位置可得到另一元素的浓度分布情况。也是用X射线调制图像的方法。 3、要在观察断口形貌的同时,分析断口上粒状夹杂物的化学成分,选用什么仪器用怎样的操作方式进行具体分析 答:(1)若观察断口形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来观察:而要分析夹杂物的化学成分,得选用能谱仪来分析其化学成分。 (2)A、用扫描电镜的断口分析观察其断口形貌: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 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用生物制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素)、病毒类疫苗、抗毒素及抗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生长因子、酶、体内及体外诊断制品,以及其他生物活性制剂,如毒素、抗原、变态反应原、单克隆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调节及微生态制剂等。根据生物制品的用途可分为预防用生物制品、治疗用生物制品和诊断用生物制品三大类。 其起始材料均为生物活性物质; 生物制品生产加工全过程是生物学过程,是无菌操作过程; 有些生物制品的生产过程是有毒或有菌的过程; 生物制品多为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分子量较大,并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 较不稳定,易失活,易被微生物污染,易被酶解破坏。 其质量控制和质量检定是采用生物学分析方法,其效价或生物活性检定有其变异性; 生物制品原材料、中间品、成品、运输、贮存、甚至使用保持在“冷链”系统中; 特别是预防制品使用对象不是病人,而是健康人群; 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实行生产全过程监控; 特点: 1、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前景美好; 2、有巨大的科研价值、重大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因为生物制品多涉及国民的健康、长寿,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3、研发的产品面广,具有高速的成长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人源性生物制品的特点: 1.效价高、医疗可靠2安全性好、不易产生副作用3稳定性好4资源有限、研究意义重 “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良好作业规范”,或是“优良制造标准”,是一种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它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第一条为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第三条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第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of drug)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是英文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的缩写,中文直译为优良实验室规范。GLP是就实验室实验研究从计划、实验、监督、记录到实验报告等一系列管理而制定的法规性文件,涉及到实验室工作的所有方面。它主要是针对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兽药等进行的安全性评价实验而制定的规范。制定GLP的主要目的是严格控制化学品安全性评价试验的各个环节,即严格控制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降低试验误差,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1999年11月1日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施行《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系指对从事实验研究的规划设计、执行实施、管理监督和记录报告的实验室的组织管理、工

(完整版)材料分析方法_俞建长_试卷5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试题5 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年级班级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课程200—200学年第学期()卷期末考试题( 120 分钟) 考生姓名学号考试时间 题号得分分数 主考教师:阅卷教师: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试题5(参考答案) 一、基本概念题(共10题,每题5分) 1.若X射线管的额定功率为1.5kW,在管电压为35kV时,容许的最大电流是多少? 答:1.5kW/35kV=0.043A 2.证明()、()、()、(01)、(12)晶面属于[111]晶带。 答:根据晶带定律公式Hu+Kv+Lw=0计算 ()晶面:1×1+1×+0×1=1—1+0=0 ()晶面:1×1+1×+1×1=1—2+1=0 ()晶面:×1+2×1+1×1=(—3)+2+1=0 (01)晶面:0×1+×1+1×1=0+(—1)+1=0 (12)晶面:1×1+×1+1×2=1+(—3)+2=0 因此,经上五个晶面属于[111]晶带。 3.当X射线在原子例上发射时,相邻原子散射线在某个方向上的波程差若不为波长的整数倍,则此方向上必然不存在放射,为什么?

答:因为X射线在原子上发射的强度非常弱,需通过波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而产生干涉加强后才可能有反射线存在,而干涉加强的条件之一必须存在波程差,且波程差需等于其波长的整数倍,不为波长的整数倍方向上必然不存在反射。4.某一粉末相上背射区线条与透射区线条比较起来,其θ较高抑或较低?相应的d较大还是较小? 答:背射区线条与透射区线条比较θ较高,d较小。 产生衍射线必须符合布拉格方程2dsinθ=λ,对于背射区属于2θ高角度区, 根据d=λ/2sinθ,θ越大d越小。 5.已知Cu3Au为面心立方结构,可以以有序和无序两种结构存在,请画出其有序和无序结构[001]晶带的电子衍射花样,并标定出其指数。 答:如图所示: 6.(1)试说明电子束入射固体样品表面激发的主要信号、主要特点和用途。(2)扫描电镜的分辨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给出典型信号成像的分辨率,并说明原因。(3)二次电子(SE)信号主要用于分析样品表面形貌,说明其衬度形成原理。(4)用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在显示表面形貌衬度时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答:(1)背散射电子:能量高;来自样品表面几百nm深度范围;其产额随 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多.用作形貌分析、成分分析以及结构分析。 二次电子:能量较低;来自表层5-10nm深度范围;对样品表面状态十分敏感.不能进行成分分析.主要用于分析样品表面形貌。

如何构建研发质量管理体系

如何构建研发质量管理体系 一、什么是产品质量? 质量两个字已经是老掉牙的名词了,还没有发明货币之前以物易物的交易,我们的老祖宗就知道看货色了,货色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产品质量,企业要赚钱,货好才是硬道理,货不好,卖得再起劲,那叫骗人,货好,卖不出去,那是笨蛋。产品质量是一切硬道理之上的硬道理。 二、如何理解质量管理的三个阶段? 几乎所有的企业在产品的质量上都会下一番功夫,书上说那叫质量管理,根据一个叫朱兰的质量管理大师的说法,质量管理有三个阶段,最初是质量检验阶段,那个时候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产品质量是检验出来的,因为通过检验可以把质量不好的产品挑出来,后来发现只是在事后来检验,故事都发生了,返修、报废的损失无法避免,这些损失就是利润呀,所以就思考能不能在制造过程中控制质量呢?这就到了质量管理的第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著名的新老七大质量管理工具闪亮登场,统计学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们在质量改进方面拍脑袋也变得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尊重数据了。再到后来,人们发现单纯在制造过程中控制质量也控制不住,而且成本也不低,一些产品缺陷是先天性的,好多产品从娘胎中出来就躺在了担架上,这个时候,人们意识到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这就到了质量管理的第三个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这时,6SIGMA、QFD等质量管理工具开始被一些企业应用到产品规划和产品设计中,从一开始就进行质量的设计,这些企业属于先知先觉。 三、企业研发质量管理现状 不过,从我们杰华咨询长期与企业接触的情况来看,先知先觉的企业实在太少了,大部份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重点还是在制造过程,不是说这些企业不想在源头(产品设计)来控制产品质量,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在设计中构建产品质量,有些企业是被客户逼到去做研发质量控制,比如有些企业要想成为某大客户的供应商,客户就要对企业进行认证,第一轮认证下来,问题列了一大串不说,还被客户画了一个像,类似于“公司不具成长性”、“过程不可控制”、“质量不可追溯”、“质量管理只是形式而没有实际效果”等等。这时,企业老总以及各级管理者都犯迷糊了,你说我们ISO9000早就通过认证了,年年内审、三年一度的外审也没问题,公司还有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ISO9000办、研发管理办都在抓质量,质量就象阶段斗争一样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怎么就不灵呢?客户审出的这些问题难道我们自己审查不出来?还是我们对这些问题都习惯了而不当成问题了,所谓久居鲍鱼之室而不闻其臭?还是我们这些年的质量管理都象中国足球一样的假(甲)A? 面对企业的这些困惑,我们来剖析一下企业在研发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误区,能被大家有所借鉴就满足了。 四、搞好研发质量管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首先,研发质量管理的基本前提是研发的业务流程要理清楚。很多企业的研发管理者说,我们搞产品开发这么多年了,流程肯定是有的,要不然怎么做得出产品呢?然而,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开发流程可操作性不强,基本上是按ISO9000的要求设计的,一般是4到7页纸,产品开发流程独孤一剑(只有一个层次),有少量的模板或检查表,企业经常是写流程的人不执行流程,执行流程的人不写流程,开发流程是ISO9000办或质量部或研发管理办为开发人员写的,而开发人员觉得这个流程只是为了应付ISO的要求,缺乏可操作性,实际工作中就不按照流程操作,在大多数开发人员眼里按流程操作是做不出产品来的,还不如自己的经验来得实在。企业对流程的管理也存在两个极端,一是流程经常变,使用人员无所适从,二是流程没有责任人,没有人维护,纸上的规定与实际运作相差太远还没有修订,对于一些新的业务,老流程不适合了也

企业生产流程和过程质量控制.docx

企业生产流程和过程质量控制 在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烟草行业公司制改革步伐越来越快,原来以企业为基本单元,独立面对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的格局已逐步为大品牌、大集团、规模化集团作战所取代。大集团构架下的企业所承担的职能也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原来从战略决策、市场开拓、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多角度全方位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将逐步向企业如何围绕生产这个中心目标做优做精的现代生产模式转变。企业要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围绕生产过程进行最优化,即追求一切不利于企业生产的负效应趋近于“零”,使企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处于最佳配合状态。因此,作为卷烟生产企业只有认真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产品质量“零缺陷”、产成品及原辅料“零库存”、生产准备时间为“零”。 一、建立科学高效的生产管理流程,并逐步进行流程改造 流程就是做事的顺序。流程二字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特别是在牵涉到工作质量问题或因部门与部门,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连接搭口出现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时大家首先提出的就是流程不清晰、不清楚或没有建立明确的流程。

有时也确实因为对某项工作没有建立流程或虽然流程建立了但对影响流程的关键活动或主要责任人职责界定不清晰、不明确,从而导政无人对整个流程负责,使流程出现问题,特别是牵涉到部门与部门之间,上道工序现下道工序之间的工作界限如果流程建立不明确、不清楚,更容易出现因各个部门按照专业职能不同,形成“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各自为战局面。针对这些问题就必须系统地、科学地建立生产管理流程,并在流程运行的基础上进行流程再造并使之最优化。一是要进行流程设计。以实用、高效为原则,以每项活动的价值贡献为原点,运用科学的手段最大限度实现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功能、职能集成。在确保流程效率的基础上兼顾控制,不要盲目追求流程的完美,而要着重关注流程的执行者,尽快推动流程运作起来,并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只有流程正常运作起来,才能在运作过程中积累数据,为流程优化打基础。二是进行流程疏理,建立时要分层次、要详细,对于不同层次的流程要用不同程度的流程来展现,抓住流程中的关键活动来设计,在牵涉到多个活动的环节时还可设计子流程,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必须用固定模式和制度来规定。三是要解决好流程执行力的问题,对流程的每一次活动的主要责任者进行界定和落实。四是流程建立的目标一定要明确,只有确保流程的有效输出才能减少工作中的矛盾与冲突,减少工作质量事故的发生,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

关于“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审评一般原则”中几个验证参数的说明

发布日期20050718 栏目生物制品评价>>生物制品质量控制 关于“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审评一般原则”中几个验证参数 标题 的说明 作者常卫红 部门 正文内容 审评五部生物制品室常卫红 摘要:本文对《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审评一般原则》中有关验证参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质控分析方法的验证就是根据方法的需要测定该方法的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检测限度、定量限度、耐用性等几个指标中的一个或 几个,所以上述参数的验证是本技术审评一般原则中的核心内容。本文拟就 该部分内容进行补充说明。 1、精密度 由于各种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的变异均较大,所以精密度往往不太理想。 对于一些新建立的活性测定方法而言,测定结果不稳定、难以进行定量及无 法准确标示等问题已成为质控中的主要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审评一 般原则拟强调,作为测定有效成分含量水平的生物活性指标,需采用定量的 测定方法,并尽可能减少方法的变异。参照国外的有关标准,对各种测定方 法,提出了一般的可接受标准。 经课题研究组讨论认为,本原则中所提出的可接受标准,一般情况下均可以做到。对于个别难以做到的,可结合制品特性及其临床效应等进行综合 评估,如基本不影响到产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也可考虑适当放宽。 鉴于生物学测定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原则的正文中未对精密度测

定的重复次数作明确要求。从理论上考虑,测定次数主要取决于方法学的误差,变异大的方法应增加测定次数;从可操作性角度考虑,对于复杂、成本高及周期长的方法,重复次数太多,试验难度将很大。所以关于验证次数的设计,需综合考虑,应以基本达到验证的目的为准则。验证设计方案中的重复次数供参考。 2、线性 线性关系一般是指检测结果与样品含量的直线相关性,而且一般情况下线性关系是定量测定的基础,所以应尽可能摸索出存在较好线性关系的测定方法并进行线性验证。但对于某些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而言,其线性范围较小(如细胞测定中呈S曲线),这时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应更合理。鉴于目前曲线拟合的方法在生物活性测定中被广泛采用,所以本原则中的线性验证亦包括了有关曲线拟合的内容。 3、专属性和准确性 专属性和准确性不是每个生物学测定方法都需要测定的参数,但同样重要,只是对于不同品种的不同方法应有不同的考虑,所以对于这两个参数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并列举了一些具体情况,提请研制单位在建立方法和进行方法验证过程中能有所考虑。 4、耐用性 由于生物学测定结果对分析条件往往比较敏感,所以方法的耐用性验证是非常重要的。为保证测定结果稳定,研究者应对此项工作给予充分重视。但是考虑到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现状,在此项研究工作的起步阶段,为不致使验证工作量过大,暂提出:根据具体情况,可针对一个或几个关键的参数进行验证。今后将视国内相关研究的进展,逐步提高此项验证要求。 5、检测限度和定量限度 这两项是杂质检查中需测定的参数。根据目前国内的实际状况,部分生物制品尚未建立杂质检查项目,但是对于已建立的杂质检测方法,应参照本原则进行验证。 对于生物活性测定而言,精密度、线性和范围是非常重要的验证参数,所以本原则不但提出了一般性的验证要求,而且附上了推荐的验证设计方案(参照WHO的建议),供研制单位参考。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分析方法的验证工作最终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可控,以此为目的,各种质控分析方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所以在评

研发项目质量控制办法

研发项目质量控制办法 第1条为加强对研发项目的质量管理,有效控制研发项目的质量,不断提高软硬件产品的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适用于研发项目的质量管理事项。 第3条相关职责。 (1)项目负责人在研发项目的初始阶段应组织人员编写《研发项目质量控制计划》。 (2)研发项目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研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并对其进行评价,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并实施质量纠正与预防措施。 (3)质量管理人员负责记录和统计项目研发过程中规定的数据,参与产品质量改进的相关活动。 第4条研发项目的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包括:编制质量控制计划、及时开展研发过程评审、建立报告制度。 第5条研发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策划阶段编制的质量控制计划应结合项目的规模、目标、研发周期等具体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研发项目的质量目标。 (2)研发项目中相关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3)项目研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第6条在研发项目进行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通过对研发过程的评审实现对研发产品质量的控制与监督。 第7条研发项目评审具体内容应参照各相关程序文件执行,如需求分析阶段的评审按照《需求分析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开发设计阶段的评审按照《开发设计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8条研发项目质量负责人应指定专门人员记录质量评审过程,对评审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评审记录可以以《评审报告》或《会议纪要》的形式体现。 第9条研发项目质量负责人应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建立报告制度,相关质量管理人员应定期编写质量控制报告交授权人员审核,使授权人员能够全面了解研发项目的质量控制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纠正措施确保整个项目的质量。

大型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大型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韩思音 弋陪余    国信朗讯科技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电信和朗讯科技合资的专业从事通信网络管理软件开发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位于上海浦东,注册资金2 980万美元,员工达150人,本科以上学历超过95%。公司在1999年成立后就开展了ISO9001贯标活动,并于2000年8月通过了ISO9001认证。公司以贝尔试验室的大型软件开发管理流程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三年来已经开发了“传输网络集中监控系统NetGuard”、“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NetMaster”两个大型软件系统。通过ISO9001的贯标活动,加强了公司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强化了软件开发过程的规范性,改进了软件开发过程,保证了软件开发的质量,对加强公司实力、提高市场形象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通过了ISO9001认证后,审核机构每年要进行一次复查,即监督审核。如果公司质量体系运行得不好,就可能被暂停证书;如发生重大事故,证书可能被撤消。除此以外,公司每年还进行一次内审,即公司内部对质量体系运行是否符合ISO9001标准进行的检查,各部门对内审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认真整改,由质量管理部验收。各部门对本部门的工作定期提出改进措施,由质量管理部对其进行验证,使质量体系不断改进。所以ISO9001的认证对企业的质量体系是有严格管理的,是有保证的。  1 软件产品质量的特点  按照ISO9126的定义,软件的质量通常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去衡量(定义)。  1)功用性(Functionality),即软件是否满足了客户功能要求。  2)可靠性(Reliability),即软件是否能够一直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上满足可用性。  3)可用性(Usability),即衡量用户能够使用软件需要多大的努力。  4)效率(Efficiency),即衡量软件正常运行需要耗费多少物理资源。  5)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即衡量对已经完成的软件进行调整需要多大的努力。  6)可移植性(Portability),即衡量软件是否能够方便地部署到不同的运行环境中。  可见,同其它产品相比,软件产品的质量有其明显的特殊性。

材料分析方法之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结构显微分析 内部资料 姓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编号: 绝密文件

目录 第一章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1 第二章X射线衍射方向----------------------------------------------------------------------------------1 第三章X射线衍射强度----------------------------------------------------------------------------------2 第四章多晶体分析方法----------------------------------------------------------------------------------3 第八章电子光学基础-------------------------------------------------------------------------------------4 第九章透射电子显微镜----------------------------------------------------------------------------------5 第十章电子衍射-------------------------------------------------------------------------------------------7 第十一章晶体薄膜衍衬成像分析----------------------------------------------------------------------8 第十三章扫描电子显微镜-------------------------------------------------------------------------------10 第十五章电子探针显微分析----------------------------------------------------------------------------10

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 确保生物制品的经营安全,加强经营过程中的监控管理措施,达到安全、合法经营的管理目标。 二、依据 《药品管理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制品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8]613号)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物制品的经营管理。 四、内容 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1、生物制品的经营管理、药品质量以及安全管理中,企业法人是第一责任人。 2、凡购进生物制品,均应按规定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 3、建立生物制品的专用账册及购进、入库验收、在库养护、出库复

4、生物制品购销业务中应票账货款相符。 5、生物制品账册及记录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 6、生物制品的管理人员和直接业务人员应相对稳定,其管理人员和直接业务人员、储存和运输等人员每年接受相关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7、严格执行药品电子监管码赋码和出入库“见码必扫”操作,确保正确核注核销,及时处理系统预警信息。加强对下游企业销售的管理,电子监管预警信息提示收货企业核注信息有误的必须立即暂停供货、进行调查,发现销售数量和流向等情况异常应及时报告。

一、目的 严格把好生物制品的购进业务质量关,确保依法经营并保证经营质量安全。 二、依据 《药品管理法》、《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实施生物制品批签发工作的通知》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条例等。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物制品购进环节的质量管理。 四、内容 1、药品配置中心指定专人负责生物制品的采购工作。 2、公司必须从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或具有生物制品经营资格的批发企业购进生物制品,不得从不具有生物制品经营资格的单位或个人购进。 3、采购活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3.1确定供货单位的合法资格; 3.2确定所购入药品的合法性; 3.3核实供货单位销售人员的合法资格; 3.4与供货单位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采购中涉及的首营企业、首营品种,按《供货单位及销售人员资质审

材料分析方法考试试题大全doc剖析

材料结构分析试题1(参考答案) 一、基本概念题(共8题,每题7分) 1.X射线的本质是什么?是谁首先发现了X射线,谁揭示了X射线的本质?答:X射线的本质是一种横电磁波?伦琴首先发现了X射线,劳厄揭示了X射线的本质? 2.下列哪些晶面属于[111]晶带? (111)、(3 21)、(231)、(211)、(101)、(101)、(133),(-1-10),(1-12), (1- 32),(0 - 11),(212),为什么? 答:(- 1 - 10)(3 21)、(211)、(1 - 12)、( - 101)、(0 - 11)晶面属于[111]晶带, 因为它们符合晶带定律:hu+kv+lw=0。 3.多重性因子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某立方晶系晶体,其{100}的多重性因子是多少?如该晶体转变为四方晶系,这个晶面族的多重性因子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多重性因子的物理意义是等同晶面个数对衍射强度的影响因数叫作多重性因子。某立方晶系晶体,其{100}的多重性因子是6?如该晶体转变为四方晶系多重性因子是4;这个晶面族的多重性因子会随对称性不同而改变。 4.在一块冷轧钢板中可能存在哪几种内应力?它们的衍射谱有什么特点? 答:在一块冷轧钢板中可能存在三种内应力,它们是:第一类内应力是在物 体较大范围内或许多晶粒范围内存在并保持平衡的应力。称之为宏观应力。它能 使衍射线产生位移。第二类应力是在一个或少数晶粒范围内存在并保持平衡的内应力。它一般能使衍射峰宽化。第三类应力是在若干原子范围存在并保持平衡的内应力。它能使衍射线减弱。 5.透射电镜主要由几大系统构成? 各系统之间关系如何? 答:四大系统:电子光学系统,真空系统,供电控制系统,附加仪器系统。 其中电子光学系统是其核心。其他系统为辅助系统。 6.透射电镜中有哪些主要光阑? 分别安装在什么位置? 其作用如何? 答:主要有三种光阑: ①聚光镜光阑。在双聚光镜系统中,该光阑装在第二聚光镜下方。作用:限制

研发质量管理

精品培训课程 课程名称 RDM013 研发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的6个根基 研发总经理/副R&D Quality Management-- 6 foundations for quality assurance 参加对象总、质量部经理、QA经理、PMO(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测试经理等。 课程背景 通过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源分析,发现54%的质量问题源自研发阶段,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质量成为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武器: 1. 如何培养整个公司的质量意识? 2. 如何把质量管理活动变成具体开发的人员的自觉行为? 3. 如何避免质量管理体系和实际执行“两张皮”? 4. 如何把设计中构建产品质量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产品开发活动中去? 5. 如何通过全流程的质量管理活动获得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竞争优势? 6. 如何构建能很好支撑公司核心业务运作的研发质量管理体系? 7. 质量管理的职能部门如何设置?如何考评?与业务部门如何协同? 8. 什么样的人比较从事研发质量管理,同时这部分人员的出路在哪里? 9. 质量管理如何从一个支撑辅助角色,转变为公司研发决策的关键支撑? 这些问题是业界研发管理人员普遍感到困惑的核心问题。本课程通过业界最佳实践的分享、具体的案例研讨等方式,详细介绍研发质量管理六根基,具体涉及: 1. 研发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 2. 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与指标体系 3. 产品质量策略和质量计划的制定方法 4. 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技术评审体系(产品级+模块级) 5. 产品开发的量化管理方法(业务度量、质量度量) 6. 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方法、职业发展 7. 如何避免研发质量管理体系优化虎头蛇尾 培训收益 1. 了解业界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的最佳模式与实践 2. 了解业务导向的研发管理体系在公司管理体系中的位置 3. 掌握研发质量管理组织的架构、职责定位 4. 掌握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层次间的接口关系 5. 掌握产品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的制定方法 6. 掌握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评审的分层分级与操作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