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超声检查CDUS对颈动脉狭窄分级诊断标准

多普勒超声检查CDUS对颈动脉狭窄分级诊断标准
多普勒超声检查CDUS对颈动脉狭窄分级诊断标准

多普勒超声检查C D U S 对颈动脉狭窄分级诊断

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多普勒超声检查(CDUS)对颈动脉狭窄分级诊断标准

内径减少0%-5%(无血流动力学意义狭窄)SDV<120cm/s

内径减少51%-70%(中度)SDV>120cm/s DDV<40cm/s

内径减少71%-90%(严重)SDV>170cm/s DDV<40cm/s

SBP不小于130mmHg

内径减少91%-99%(极严重)SDV>200cm/s DDV>100cm/s

单侧SBP不小于130-140mmHg,双侧SBP不小于150-169mmHg

1、无症状者狭窄>80%;

2、有症状者(TIA或CI)狭窄>50% ;

3、狭窄<50%但有溃疡性斑块形成

符合以上情况可行血管支架

适应症:后循环血管病变长度<20mm

前循环血管病变长度<15mm

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术后并发症介绍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们总是在手术前一天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交代并发症的问题。这个行为并不是在免责,而是希望患者了解手术可能带来的问题,并能够在出现问题后一同和医生共同面对这些问题。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虽然是微创手术,但创伤小和安全性是两码事,它带来的问题不在于手术切口的大小。这个手术造成并发症的几率虽然不高,但是有些并发症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致命。在这里我们将患者关心的问题做一个统一的解答。 第一,出血性并发症出血性并发症并不是我们操作部位的并发症,而是脑子里面出血。有的患者问:为什么我们操作在患者的脖子里的血管,会造成脑子里头出血?这个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长期的颈动脉狭窄,造成脑内血管的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在颈动脉狭窄的情况下,脑组织处于相对供血不足的状态,脑组织不会坐以待毙,它会通过增加毛细血管数量或者增加现有血管的直径来间接增加自己的供血,防止发生梗死,另外,脑内血压的降低,也会造成脑内血管的懒惰,它的平滑肌层会减少,变得比原先脆弱。一旦我们突然把狭窄的颈动脉打开,这些血管有可能“受宠若惊”,承受不了突如其来的压力发生破裂出血。还有第二个原因,就是脑组织已经因为颈动脉狭窄发生了梗死的情况,梗死的脑组织血管床更加脆弱,一旦血流量增加,梗死灶内本身就有可能出血。出血的后果是什么?这个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因为患者用着抗血小板药物,手术中为了防止血栓还用肝素抗凝,血液一旦出了就不爱凝固。另外,这种出血一般不是固定的一根血管出血而是弥漫性的脑组织渗血,开刀清血肿都很难挽救。所以,一旦出血,患者受到的打击是巨大的。一般都死亡或者生活质量很低的存活。好在,这种出血的几率就像中大奖,文献报道6‰,在我们中心可能更低,每年我们五百来个颈动脉的患者,顶多有0-1个发生出血。但是,几率虽小,灾难是巨大的。而且对于同一个患者来说,不存在几率的问题。是全或者无的。 第二,缺血性并发症这个并发症发生率是最高的,绝大部分都是血栓脱落栓塞脑动脉造成的,几率大约在3%左右。有的患者或者家属就会问了:你不是用保护伞了吗?这么贵的东西还不能报销,怎么还会发生血栓栓塞呢?这个问题很好。保护伞仅能把栓塞的几率降低3-4个百分点,并没有完全消除。手术中发生血栓脱落的环节有几个,一个是我们在送保护伞过程中,保护伞是不是需要通过狭窄段呢?在保护伞通过狭窄段的过程中,有可能造成对斑块的触及和骚扰,此时远端还没有保护伞保护,斑块一旦脱落就会到远端的脑血管里;第二个是保护伞放好了,球囊扩张的时候,这个时候最有可能产生斑块的脱落了,因为球囊对斑块的压力很大,会造成斑块的碎裂,甚至将斑块覆盖的粥样物质挤出来。当然,这些东西大部分都会脱落到保护伞里,不过,如果保护伞在血管里贴壁不够严密,也可能会有“漏网之鱼”,就会造成脑栓塞;第三个可能性是支架虽然放好了,但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 令狐采学 首都医科年夜学从属北京安贞医院刘悦 一、颈动脉狭窄的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颈动脉狭窄的最罕见病因;其他多个病因可招致颈动脉狭窄,但自然病史和临床过程迥异,这些病因包含:纤维肌发育不良、颈动脉夹层、动脉炎、放疗后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再狭窄。 (一)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累及全身动脉的系统性、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不竭增年夜的斑块最终招致管腔狭窄、前向血流减少,动脉粥样硬化亦可涉及颈动脉,增加了相关患者的卒中风险。 (二)纤维肌发育不良 纤维肌营养不良 (FMD) 是一种非动脉粥样硬化性退行性病变,可以累及中等直径动脉,比方:肾动脉、颈动脉,一般病变的长度较长,它的表示主要是分为无症状的,还有是长久的脑缺血爆发或者卒中。在女性患者中更为罕见,颈动脉纤维肌发育不良典范表示是多发的向心性的狭窄成“串珠征”。

(三)颈动脉夹层 颈内动脉夹层是由于钝性损伤或颈部突然伸展所致,少数情况可以自发呈现,夹层引起的内膜撕裂可以招致管腔变窄或者继发血栓形成。 (四)血管炎 虽然少见但也可以累及颈动脉或者颅内动脉。 (五)放疗后颈动脉狭窄 放疗可以招致动脉的损伤,放疗后数年颈动脉可能成长成为狭窄甚至闭塞。 (六)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再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 2 年产生的再狭窄年夜多与内膜增生有关,产生率年夜约为 5 %,动脉粥样硬化复发也可以招致再狭窄,一般在内膜剥脱术后数年呈现。 二、颈动脉狭窄的影响 动脉颈动脉狭窄的影响可能与一些心脑血管疾患相关,包含:脑卒中、冠心病、周围动脉疾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 (一)卒中和心脏病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发财国家,卒中是第三年夜死亡原因和第一年夜致残原因,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缺

超声检查规范

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心脏 【检查内容】 房室大小:左房、左室、右房、右室 血管内径:主动脉、肺动脉 室壁厚度:右室前壁、左室前壁、室间隔 心功能:EF、FS、E/A 血流速度:主动脉、肺动脉 压力差:主肺动脉、肺动脉压力 心脏结构:连续性、心室与心房的识别 室壁运动:幅度大小、协调性 心内分流:房室间隔、A导管、其它 瓣膜分流:二、三尖瓣,主、肺动脉瓣 【检查方法】 心脏超声基本切面与测量 1.左心长轴切面:室间隔平直,二尖瓣开放不上翘,同时显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左房测量在心脏收缩期测量,左房最大径(正常值<30mm),左室测量在心室舒张期腱索水平测量室间隔内膜面至左室后壁的垂直距离。 左房:在心脏收缩期测量左房最大径 室壁:在心脏舒张末期腱索水平测量 左室流出道:在心脏收缩期测量 主动脉测量:在心脏舒张末期分别测量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窦部和主动脉根部前后壁的垂直距离 2.大血管短轴切面:主动脉呈圆圈状 3.四腔心切面:室间隔与房间隔呈一直线,两组房室瓣几乎在同一水平开放与关闭 右房:心脏收缩期测量右房最大径 右室:心脏舒张期腱索水平测量室间隔内膜面与左室后壁的距离 4.剑下四腔心切面 [注意事项] 1、心脏正常值有种族差异

2、心脏正常值有区域差异 3、心脏正常值测量方法差异 4、心脏正常值个体差异 5、注意测量切面的非标准化、左室假腱索和右室调节束的影响 [心脏超声测量正常参考与标准] 男左房<30mm 右房<30mm 左室<55mm 右室<35mm 女左房<30mm 右房<30mm 左室<50mm 右室<35mm 左室后壁<12mm 室间隔<12mm 右室前壁<5 mm 主动脉内径<30mm 肺动脉内径<30,当主动脉内径正常时,肺动脉内径小于主动脉内径 下腔静脉内径16—20mm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肝脏 【检查内容】 1.肝脏的形态大小、边缘、包膜,膈顶部、肝叶边角部位。 2.肝实质内回声的均匀程度 3.肝内占位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后方增强或衰减。 4.肝内管系分布、走向;有无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等;病灶内、

心脏血管超声检查

心脏血管超声检查 文章目录*一、心脏血管超声检查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心脏血管超声检查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心脏血管超声检查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心脏血管超声检查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 五、心脏血管超声检查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 2. 不良反应 心脏血管超声检查的基本信息 1、定义心血管腔疾病超声诊断包括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颈部动静脉、腹腔动静脉、肾动脉、四肢大动脉及深静脉系的形态结构、血流动力学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系将超声探头置于胸壁、食管内,对立体的心脏进行无数切面扫描、综合分析心脏各结构的位置、形态、活动与血流特点,从而获得心血管疾病的解剖、生理、病理及血流动力学诊断资料。近年来食管内超声、血管内超声、心血管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其应用范围,大大提高了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 2、专科分类心血管 3、检查分类超声

4、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非空腹 心脏血管超声检查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心脏血管正常,无不良病变。 2、临床意义异常结果: 判定心脏位置以及心脏与内脏的位置关系。 检出心脏结构异常。判定心脏各房室腔大小,室间隔和室壁厚度,室壁整体运动和节段性运动,瓣膜功能,室间隔缺损的部位和大小、流出道、大动脉、体(肺)静脉,心肌病变、心内异常结构如肿瘤、赘生物和血栓以及周围血管病变等。 检出心脏结构关系的异常。判定心房排列关系、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的连接关系、体静脉回流、肺静脉回流以及冠状动脉发育和起源异常。 评价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多普勒常规测量各瓣口流速和压差,判定心血管内异常血流部位和起源,定量或半定量分流、流出道狭窄、瓣膜狭窄和反流等异常血流的流速、压差及流量等。 检出心包疾患。定位和半定量评价心包积液,指导心包积液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范指南

厦门市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范指南(2016年版) 一、颈部血管超声 (―)颈动脉超声检测 1. 常规检测动脉 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椎动脉(VA)、锁骨下动脉(SA)及无名动脉(INA)。 2. 常规检测参数 动脉管径、内 - 中膜厚度(IMT)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血管阻力指数(RI)。 3. 常规检查流程 (1)二维灰阶显像 首先以横断切面,右侧自无名动脉起始、左侧从 CCA 自主动脉弓分支开始,连续观察 CCA 全程、ICA-ECA 分叉、ICA 起始段及分叉以远 4-6cm 范围、ECA 主干及其分支血管壁三层结构及血管腔内回声、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再以纵切面测量 CCA 远段(分叉水平下方 1.0-1.5cm 范围)、颈动脉球部(颈内动脉起始段管径相对膨大处)管径及 CCA 远段及颈动脉球部的 IMT。 测量 IMT 与管径应避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管径测量是血管后壁内膜上缘至前壁内膜下缘之间的垂直距离。当出现血管狭窄时应测量血管的残余与原始内径。IMT 的测量是血管后壁内膜上缘与外膜上缘的垂直距离,即血管壁内膜与中膜的联合厚度。 图1 颈动脉管径测量(左图)及IMT测量(右图)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形态、表面纤维帽的完整性及斑块内声学特征,测量斑块的大小,以长× 厚(cm)表述大小,多发性斑块测量最大的责任斑块。 (2)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 通过 CDFI 模式观察检测动脉管腔的血流充盈状态,在二维超声基础上,对溃疡性斑块的进一步评估。对于极重度狭窄管腔的检查,通过 CDFI 血流成像调节可以提高病变检出率。| (3)脉冲多普勒超声(PW)

颅外颈动脉狭窄治疗指南

颅外颈动脉狭窄治疗指南 颅外颈动脉狭窄性疾病(extracranial carotid stenostic disease)指可引起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狭窄和/或闭塞。 一、流行病学资料 脑卒中(stroke)是目前我国人群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在总死亡中所占比例,城市为20% ,农村为19%。25~74 岁年龄组人群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平均年龄标化发病率男性为270/10 万,女性为161/10 万,平均年龄标化死亡率男性为89/10 万,女性为61/10 万,平均年龄标化病死率男性为33%,女性为38%[1]。在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病变和出血性病变的比例为4:1。其中颅外颈动脉狭窄与脑缺血性疾病特别是脑卒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约3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病变引起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2年卒中发生率可 以高达26% 二、病理与病理生理 ㈠发病原因 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90%的颈动脉狭窄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其余10%包括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动脉迂曲、外部压迫、创伤性闭塞、内膜分离、炎性血管病、放射性血管炎及淀粉样变性等。1.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形式是颈动脉形成硬化斑块造成狭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好发部位主要是颈总动脉的分叉处,特别是颈动脉球。按病变的不同发展阶段,斑 块可分为纤维性板块和复合性斑块两类。 (1)纤维性斑块,早期的动脉硬化斑块为附着于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其中主要成分是胆固 醇。同时斑块周围的炎症反应又伴发血管壁纤维增生,覆盖于斑块表面。 (2)复合性斑块,纤维性斑块经不断的变化最终成为复合性斑块。引起临床症状的颈动脉复合性斑块通常具有溃疡形成、附壁血栓或斑块内出血等特点。斑块进展造成血管内膜层破裂,粥样物质碎屑释放入血管腔内。随着粥样碎屑的不断脱落,在病变的中心可出现溃疡腔。该病灶可使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成为致栓物质不断脱落的出口。钙盐沉积参与斑块的形成过程,造成病变处有不同程度的钙化。随着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进展,斑块逐渐增大,有效血管腔不断缩小。粥样斑块内出血可导致斑块突然增大,引起血管腔急性闭塞。 2.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是一个非动脉硬化性的病变过程,主要影响中等大小的动脉。病变可以累及到颈动脉。30%的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瘤;65%的患者发生双侧病变; 25%的患者同时伴有动脉硬化改变。 3.颈动脉迂曲:颈动脉迂曲多为胚胎发育所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来。在胚胎过程的早期阶段,随着心脏及大血管从纵隔下降时,迂曲的颈动脉被拉直。如果这种发育过程没有完成,部分患者在儿童阶段即可发生颈动脉迂曲,大约50%为双侧病变。在成人,颅外段颈动脉迂曲多伴有动脉硬化。在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中,颅外段颈动脉迂曲的检出率为5%~16%。动脉迂曲由于血流减慢或斑块形成伴远端栓塞而产生症状,当两个动脉段之间角 度小于90度时可认定为动脉迂曲。 ㈡致病机理 颅外段颈动脉硬化病变引起脑缺血症状主要通过下述两种机制: 1.斑块或血栓脱落形成栓子,造成颅内动脉栓塞:颈动脉硬化斑块在进展过程中,表面可有碎屑不断脱落,碎屑本身可形成栓子流至远端颅内血管形成栓塞;碎屑脱落后,斑块内胶原等促血栓形成物质暴露,血栓形成后不断脱落导致远端血管反复栓塞。 2. 狭窄造成远端脑组织血流低灌注:既往认为颅外颈动脉直径减少50%时可以使压力降低,流向同侧半球的血流量减少,引起脑缺血症状。近年来研究表明,颈动脉管腔狭窄引起缺血、

四肢血管超声检查简要

第一章上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一、目的 上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为了评价上肢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具体如下: 1. 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特征。 2. 动脉狭窄。 3. 动脉闭塞。 4. 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二、适应证 1、上肢乏力、发凉 2、与上肢运动有关的上肢无力、疼痛或指端溃疡、坏疽。 3、与上肢运动有关的头晕等颅脑缺血症状。 4、上肢动脉搏动减弱、消失或双上肢血压差异20mmHg以上。 5、疑有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6、上肢动脉手术或介入治疗后的随访。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 上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无绝对禁忌证。但相应部位有插管、石膏固定时,检查可能受限。

四、仪器设备 通常采用5~10 MHz线阵探头。检查无名动脉及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时,可采用相控阵探头(心脏探头)或2~5 MHz凸阵探头。 五、检查前准备 无须特殊准备。 一般采用平卧位,被检肢体外展、外旋,掌心向上。当被检者疑患胸廓出口综合征时,可采用坐位检查锁骨下动脉和腋动脉以便了解上肢体位变化对上述血管产生的影响。 六、检查技术及狭窄诊断标准 1、检查技术要点 灰阶超声:采用横切面及纵切面检查,评价有无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并测量厚度。 彩色多普勒超声:将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标尺调至合适水平,使正常动脉段不出现混叠,扫查上肢动脉全程,观察有无提示血流增速的混叠现象。 脉冲多普勒超声:分段采集上肢动脉多普勒频谱,多普勒角度应≤60°。如有可疑狭窄,应在狭窄处、狭窄前及狭窄即后段采集多普勒频谱,并测量血流速度。 2、检查步骤 首先从锁骨上窝开始检查锁骨下动脉。应尽量显示双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无名动脉(头臂干)。锁骨下动脉远心段可从锁骨下方显示。 然后依次检查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 3、动脉狭窄和闭塞超声诊断标准:参照下肢动脉脉狭窄和闭塞超声诊断标准(表1)。 表1 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超声诊断标准(Cossman等)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简介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起草,目的在于指导中国超声医师、超声检查技师或相关人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头颈部、腹部和四肢血管的检查。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将根据学科发展适时进行修改,以保障其先进性。欢迎对此指南提出任何修改建议并请与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联系。 目录 第一部分头颈部血管 第一章经颅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指南 第二章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章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二部分腹部血管 第一章腹主动脉瘤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二章肠系膜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章下腔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四章门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五章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六章肾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七章移植肾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部分四肢血管 第一章上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二章上肢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章髂动脉及下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四章髂静脉及下肢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五章下肢静脉反流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六章下肢浅静脉超声评价与标记指南 第七章动静脉造瘘术前上肢血管多普勒超声评价指南 第八章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附录外周动脉脉冲多普勒频谱采集 编者分组 头颈部血管组: 组长:华扬 编者(按章节为序):华扬、何文、段云友 腹部血管组: 组长:王金锐 编者(按章节为序):邓学东、王金锐、罗燕、李建初、唐杰四肢血管组: 组长:唐杰 编者(按章节为序):唐杰、温朝阳、段云友、童一砂、秦卫《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编写委员会(按章节为序) 华扬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

TCCD指南

第二章《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一、目的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 real time sonography,TCCS)是利用低频探头,使声束通过**颅骨透声窗(颞骨嶙部、枕骨大孔、眼眶、颅骨缺损区)而显示颅内实质及血管结构,无创评价颅底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检查方法。 二、适应证 1. 脑动静脉畸形 2. 颅内动脉瘤 3. 颈动脉海绵窦瘘 4. 脑动脉狭窄和闭塞 5. 烟雾病 6. 硬脑膜动静脉瘘 7. 其它脑血管病。广义上脑血管病均可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血流动力学信息。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 **颅骨较厚,超声衰减严重,透声窗有限,存在一定盲区,对额、顶、枕叶及小脑的部分血管病变显示亦较困难。 四、检查前准备 1、仪器:各种类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均可使用,经颞窗、枕窗检查探头频率为1.8~2.0 MHz,选用仪器配备专门经颅探条件,一般深度范围100~140mm。经眶窗探测、颈部表浅部位探测选用高频探头。 2、患者:一般无需特殊准备,神志不清患者需家属陪同,近期有脑出血患者需临床医生陪同。 五、检查技术 1、检查部位及方法 儿童及**透声窗采用颞、枕、眶窗及颅骨缺损区。 ①颞窗:患者取侧卧位,探头置于颧弓上方,眼眶外侧缘到耳前的区域,一般在耳前1~5cm 颞骨嶙部范围内,又可将此区划分前、中、后3个检测区域,称颞前、颞中和颞后窗,一般中青年在前中窗,老年人后窗。 探头与颅骨表面垂直,进行横断面扫查,首先显示典型中脑水平切面,二维图像标志为“心形”低回声结构,开通彩色多普勒显示,调整彩色标尺及彩色增益到合适的信噪比,同时适当调整探头位置及角度,寻找Willis环血管的彩色血流图像,采用能量多普勒功能可使血管显像更佳,然后以频谱多普勒取样测量血流速度参数。该透声窗可以显示大脑中(MCA)、大脑前(ACA)、大脑后(PCA)动脉及颈内动脉(ICA)末端。正常MCA、PCA的P1段、ICA终末段为红色血流影像,ACA及PCA的P2段为蓝色血流影像,ICA显示多节段的横断面,为圆形血流影像,面积<0.5cm2。 ②枕窗:位于枕骨隆凸下2~3cm,项中线左右旁开2cm区域内,受检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尽量头颈前屈,探头置于枕外隆突下方的凹陷部位,经枕骨大孔,显示低回声的延脑斜切面,稍作角度和方向调整,彩色多普勒显示“Y”字型两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该窗主要探测VA和BA近段。 ③眶窗:位于眼眶眼球上方。选择高频探头、小器官条件,受检者取仰卧位,眼睑闭合,将探头轻置于眼睑上,声束对准眶上裂,清晰显示球后三角,启用CDFI,调节速度标尺到适宜范围,根据探头放置位置分眶前后窗及眶斜窗,显示眼动脉、眼静脉、ICA虹吸部。正常的眼动脉呈红色的血流信号,为外周血管高阻型频谱。正常的眼上静脉呈蓝色血流影像,为低速连续的静脉频谱。

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完整版

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 南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三章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一、目的 颈、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可对颈部病变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以及颅外脑循环作客观评估。1、评估颈部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信息,血管走行是否正常,管腔有无扩张、狭窄、扭曲和受压。 2、评估各种原因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导致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如有无内-中膜增厚或斑块形成、斑块稳定性评估及动脉狭窄程度的分级。 3、评估颈动脉狭窄后支架的位置、扩张程度、残余狭窄及治疗后相关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信息。 4、超声引导下的颈动脉剥脱术及术后动脉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随访评估。 5、评价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6、评价颈部血管的先天性发育不良。 7、检测动脉瘤、动静脉瘘等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8、利用超声造影检查进一步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及血管狭窄的程度。 二、适应证 1、正常人群或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筛查。 2、对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功能缺陷(RIND)、黑朦等神经症状的病人进行评价。 3、对无症状性颈部血管杂音、伴有心脏杂音或拟行心血管手术患者进行评价。 4、对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评价及随访。 5、对实施颈部动脉、脑血管病变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6、对不能接受脑血管造影(DSA)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 7、对颈部搏动性肿块、怀疑或确定颈部血管,如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 颈动脉超声检查通常无禁忌证。但出现以下情况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超声检查规范 一、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受检者取仰卧位,双肩垫枕,头略向后仰。检查时嘱患者颈部伸展,头略向另一侧倾斜。 常规检测从颈总动脉近心端开始向头侧端自下而上连续扫查至颈内、颈外动脉分叉处,超声束与颈总动脉走向平行,可清晰显示血管壁结构。完成纵向扫查后,声束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与血管长轴垂直,显示血管的横断面影像,同样自下而上连续扫查显示横断面结构。 测量颈总动脉内膜厚度,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干(颈总动脉分叉处近端 1.5cm范围的内膜厚度)与分叉部内膜厚度,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连续纵向及横向扫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管壁,观察有无血管内膜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若有斑块形成,测量斑块大小,是否导致狭窄,若狭窄测该处直径狭窄率、面狭窄率。CDFI及PW于狭窄处及其远端检出高速血流。 PW将取样容积置于颈总动脉中段、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远端,通过频谱检测分析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PSV/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流量(VOLUME)、管腔内径。 CDFI纵向及横向连续扫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观察有无血液动力学改变及血管变异。

二、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肝脏 【检查方法】 (一)、检查前准备常规的肝脏超声检查不需要任何检查前准备,只在同时需要对胆道系统进行检查以及观察门静脉系统血流量进餐前后的变化时,病人才在空腹情况下进行检查。 (二)、检查体位 1、仰卧位:为常规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平稳呼吸,两手上举置于枕后。主要用于检查肝左叶,右前叶和部分右后叶。 2、左侧卧位病人向左侧450~900卧位,右臂上举置于头后,便于观察肝右叶,特别是对右后叶的观察。 3、半卧位、坐位和站立位:适用于肝脏位置较高的病人,用于了解肝脏的活动度以诊断肝脏下垂。 4、俯卧位:一般不用,仅在肝脏位置过高,肝右叶显著肿大或需与其他疾病如腹膜后肿块鉴别诊断时选用。 (三)、扫查方法肝脏超声扫查应做到系统、全面和正规,按一定步骤有序地进行。根据先易后难的顺序,首先从左肝开始扫查。 肝脏超声常规切面 探头位置: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

颈动脉狭窄得诊断与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悦 一、颈动脉狭窄得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就是颈动脉狭窄得最常见病因;其她多个病因可导致颈动脉狭窄,但自然病史与临床过程迥异,这些病因包括:纤维肌发育不良、颈动脉夹层、动脉炎、放疗后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再狭窄。 (一)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就是累及全身动脉得系统性、退行性疾病。其特征就是不断增大得斑块最终导致管腔狭窄、前向血流减少,动脉粥样硬化亦可波及颈动脉,增加了相关患者得卒中风险。 (二)纤维肌发育不良 纤维肌营养不良 (FMD) 就是一种非动脉粥样硬化性退行性病变,可以累及中等直径动脉,比如:肾动脉、颈动脉,一般病变得长度较长,它得表现主要就是分为无症状得,还有就是短暂得脑缺血发作或者卒中、在女性患者中更为常见,颈动脉纤维肌发育不良典型表现就是多发得向心性得狭窄成“串珠征”。 (三)颈动脉夹层 颈内动脉夹层就是由于钝性损伤或颈部突然伸展所致,少数情况可以自发出现,夹层引起得内膜撕裂可以导致管腔变窄或者继发血栓形成。 (四)血管炎 虽然少见但也可以累及颈动脉或者颅内动脉。 (五)放疗后颈动脉狭窄

放疗可以导致动脉得损伤,放疗后数年颈动脉可能发展成为狭窄甚至闭塞。 (六)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再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2年发生得再狭窄大多与内膜增生有关,发生率大约为5%,动脉粥样硬化复发也可以导致再狭窄,一般在内膜剥脱术后数年出现。 二、颈动脉狭窄得影响 动脉颈动脉狭窄得影响可能与一些心脑血管疾患相关,包括:脑卒中、冠心病、周围动脉疾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 (一)卒中与心脏病 颈动脉狭窄就是缺血性卒中得主要危险因素,在发达国家,卒中就是第三大死亡原因与第一大致残原因,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缺血性心脏病与周围动脉疾病得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卒中风险较正常人高 3—4 倍。 (二)心肌梗死 有卒中或者 TIA病史者有更高得心肌梗死或非卒中血管性死亡得风险。 (三)高血压 高血压也就是卒中得重要得危险因素,降低舒张压5-6 mmHg 、降低收缩压10—12 mmHg 可以使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 33-50%,既往有脑血管事件者通过控制血压可以临床获益。 (四)相关危险因素 其她得一些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 三、颈动脉狭窄得症状 (一)颈动脉狭窄相关症状 主要由以下机制所致:

颈动脉超声检查技术概要

颈动脉超声检查技术 一、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原理和成像 超声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Hz ,赫兹)以上,超过人耳听阈值上限的声波。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信息,并将其接收、放大和信息处理后形成的图像和数据。借此进行疾病诊断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超声成像基本原理和过程主要是依据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物理特性,其中,主要包括一下三方面:①声阻抗特性②声衰减特性③多普勒特性。 1、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 )是指声源与接收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所接收的声波频率会发生改变的现象,这种差别称之为多普勒频移或差频(f d )。1842年首先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克约斯琴?约翰?多普勒提出的。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检测物体的运动。多普勒频移(fd )与发射超声波的频率(fo )、反射物体运动的速度(V )、超声束与血流之间夹角(θ)的余弦成正比,与声速(C )成反比,多普勒频移f d 公式为: f d =f r -fo = θcos c f o 2v ?? θcos 2f o C f d ??=V 公式中fd 、cos θ仪器均可显示,fo 及C 为已知,可以计算出V 。fo 发射超声波的频率;f r 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f d 多普勒频移;V 反射物体运动的速度;C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θ超声波与反射体运动方向间的夹角。由此而知,f o 和v 均为零时,声源与接收器之间不产生多普勒频移。多普勒频移与血流速度成正比。 2、多普勒超声成像类型: (1)连续超声波多普勒技术(continuous ultrasonic wave Doppler technique ):以频谱显示。应用连续超声波接收运动物体的多普勒频移信号,简称CW 。其优点为可以测定高速血流,常用于测定心脏瓣口狭窄或返流的高速血流。缺点为没有距离分辨能力,不能区分信号来源深度。 (2)脉冲超声波多普勒技术(pulse ultrasonic wave Doppler technique ):亦以频谱显示,与二维超声相结合。用一定宽度的调制脉冲获得心脏或血管内某一

颈动脉的诊断

颈动脉斑块的超声分类 形态学分类,声学分类、综合分类 形态学分类:规则型、不规则型、溃疡型(表面是否光滑、纤维帽是否完整、斑块是否有缺失) 声学分类:均质回声(高、中、低),不均质回声 综合分类: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薄的纤维帽和大的脂质核心、纤维帽断裂) 颈动脉斑块的诊断标准: IMT及斑块的界定 颈动脉内膜增厚:内-中膜厚度≥1.0mm 斑块:局限性内-中膜厚度≥1.5mm 斑块的构成: 顶部(纤维帽) 体部(核心部) 基底部 斑块的评价: 根据斑块声学特征: 均质回声斑块(低回声、等回声、强回声) 不均质回声斑块(斑块内包含强、中、低回声) 根据斑块形态学特征 规则型(如扁平斑块,基底较宽,表面纤维帽光滑,回声均匀,形态规则) 不规则型(如溃疡斑块,表面不光滑,局部组织缺损,形成“火山口”样缺损)颈动脉狭窄、闭塞

测量,狭窄近段,狭窄段 狭窄远段(通常距狭窄3-4cm处最低血流速度为取值结果)的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计算狭窄段/狭窄近段(或远段)比值 同侧颈外动脉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与管径的测量 鉴别血栓或斑块造成的血管闭塞或狭窄 颈动脉狭窄的测量方法: 直径测量法 (B-A)/B X100% A:残余管径 B:狭窄远段正常颈动脉的管径 面积测量法 (A1-A2)/A1 X100% A1:原始管径横截面积 A2:残余管径横截面积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 狭窄程度 PSV(cm/s) EDV(cm/s) PSVICA/PSVCCA 正常或﹤50% <125 <40 <2.0 50%—69% ≥125,<230 ≥ 40,<100 ≥ 2.0,<4.0 70%—99% ≥ 230 ≥ 100 ≥ 4.0 闭塞无血流信号无血流信号无血流信号

颈动脉支架专家共识

治疗原则和方法 一、适应症 1、主要适应症:影像检查证实颈动脉狭窄率达到70%并伴有明 确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者;颈动脉狭窄率为50%以上且伴有明 确的溃疡形成和(或)不稳定斑块者。 2、次要适应症:无症状性单侧颈动脉狭窄,管腔狭窄率(直径) 大于80%者;无症状双侧颈动脉狭窄,狭窄直径均大于70% 者;无症状双侧颈动脉狭窄,狭窄直径50~70%,但需要进 行全麻的重大手术者,为预防发生术中脑缺血可在术前行单 侧CAS。 3、特殊适应症:影像检查证实颈动脉完全闭塞,但闭塞段长度 《10mm,且远端流出道通畅且并伴有明确相关的症状和体征 者,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属特殊适应症。 二、禁忌症 1.严重的神经系统疾患,如病变侧脑功能完全丧失、瘫痪等。 2.颈动脉完全闭塞,病变长度大于10mm,伴有影像证实的血管内 血栓和多段狭窄者。 3.有出血倾向的同侧颅内静脉畸形或动脉瘤,又不能提前或同时 给予治疗者。 4.3个月内发生过颅内出血或4周内发生过大面积脑梗死者。 5.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对比剂过敏等血管造影禁忌者。 三、术前准备

a)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术前必须经影像检查,准确评价颈 动脉狭窄的病变性质、程度及病变范围,有条件者可行脑血流 灌注成像。也需要进行相关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神经系统体 检。临床资料搜集完成后,由至少1名副主任医师组织术前讨 论,以确认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案。本术应按照三级介入手术 标准执行相关规定。 b)签订知情同意书:术前必须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主要内容包 括本术的风险和可能的获益情况。要和患者及家属做好充分的 谈话和沟通,尽可能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问。 c)患者准备:局部麻醉术前6h、全身麻醉术前12h禁饮食。腹 股沟区备皮的等同脑血管造影术前准备。术前应规范性给予抗 血小板药物:术前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和(或)氯吡格雷75mg/次,1次/d,至少3~5d。需急诊手术者,应 在术前6h将上述药物3d的总量一次性口服。除一般性术前准 备外必须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d)器械准备:根据术前制定的手术方案,做好充分的器材准备。 常用器材将在以下的手术操作要点中简要介绍。 四、治疗方法 a)方法的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直接选择支架植入 术,不推荐做单纯球囊扩张治疗,纤维肌肉结构不良和大动脉 炎引起的颈动脉狭窄首选球囊扩张成形术,扩张术中发生夹层 等并发症时可植入支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行支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发布--2017版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发布--2017版 本指南是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组织,在近年临床研究证据及2008年学组编写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治疗指南基础上,参考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AHA/ASA)发布的相关指南,2016年CREST(Carotid Revascularization Endarterectomy versus Stenting Trial)和ACT(Asymptomatic Carotid Trial)临床试验结果,结合中国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治特点修改而制定,本指南中涉及的颈动脉狭窄除特殊说明外均指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颅外段颈 动脉狭窄。提示本指南涵盖概述、诊断、治疗三大部分内容,本文仅就治疗部分的CEA和非手术治疗方式展开讨论,对全文感兴趣的读者可订阅中华血管外科杂志2017年第二期。治疗 颈动脉狭窄的有创治疗包括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CAS),应根据患者的自身疾病情况结合循证医学证据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正确选择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与操作过程中良好的技巧是取得最好治疗效果的重 要因素,两种手术不推荐应用于因卒中导致严重后遗症的患者。01CEA 该术式已被视作预防卒中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最经典术式。1手术指征:

绝对指征: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且无创检查颈动脉狭窄度≥ 70%或血管造影发现狭窄超过50%。相对指征:(1)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且无创检查狭窄度≥70%或血管造影发现狭窄≥60%;(2)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且无创检查狭窄度5年;(4)对于高龄患者(如70岁或以上),与CAS相比,采用CEA可能有较好的预后,尤其当动脉解剖不利于开展血管腔内治疗时。对于较年轻患者,在围术期并发症风险(如卒中、心梗或死亡)和同侧发生卒中的长期风险上,CAS与CEA是相当的;(5)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术前的相关检查综合评估为不稳定斑块的患者倾向于行CEA手术,稳定性斑块者则CAS 与CEA均可选择;(6)对于符合治疗指征的有症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多数国际指南推荐首选CEA手术,因为有充足证据证明CEA手术可以更好的控制围术期乃至远期脑卒中及 死亡率。对于符合治疗指征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多数也是建议CEA手术,将CAS作为备选治疗。2禁忌证:(1)12个月内颅内自发出血;(2)30天内曾发生大面积脑卒中或心肌梗死;(3)3个月内有进展性脑卒中;(4)伴有较大的颅内动脉瘤,不能提前处理或同时处理者;(5)慢性完全闭塞无明显脑缺血症状者;(6)凝血功能障碍,对肝素以及抗血小板类药物有禁忌证者;(7)无法耐受麻醉者;(8)重要脏器如心、肺、肝和肾等严重功能不全者;(9)严重痴呆。3麻醉方式选择:

颈动脉超声检查技术

颈动脉超声检查技术 一、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原理和成像 超声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Hz ,赫兹)以上,超过人耳听阈值上限的声波。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信息,并将其接收、放大和信息处理后形成的图像和数据。借此进行疾病诊断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超声成像基本原理和过程主要是依据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物理特性,其中,主要包括一下三方面:①声阻抗特性②声衰减特性③多普勒特性。 1、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 )是指声源与接收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所接收的声波频率会发生改变的现象,这种差别称之为多普勒频移或差频(f d )。1842年首先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克约斯琴?约翰?多普勒提出的。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检测物体的运动。多普勒频移(fd )与发射超声波的频率(fo )、反射物体运动的速度(V )、超声束与血流之间夹角(θ)的余弦成正比,与声速(C )成反比,多普勒频移f d 公式为: f d =f r -fo = θcos fo 2v ?? θcos C fd ??=V 公式中fd 、cos θ仪器均可显示,fo 及C 为已知,可以计算出V 。fo 发射超声波的频率;f r 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f d 多普勒频移;V 反射物体运动的速度;C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θ超声波与反射体运动方向间的夹角。由此而知,f o 和v 均为零时,声源与接收器之间不产生多普勒频移。多普勒频移与血流速度成正比。 2、多普勒超声成像类型: (1)连续超声波多普勒技术(continuous ultrasonic wave Doppler technique ):以频谱显示。应用连续超声波接收运动物体的多普勒频移信号,简称CW 。其优点为可以测定高速血流,常用于测定心脏瓣口狭窄或返流的高速血流。缺点为没有距离分辨能力,不能区分信号来源深度。 (2)脉冲超声波多普勒技术(pulse ultrasonic wave Doppler technique ):亦

(完整版)四肢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四肢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检查方法】 动脉: 1.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检测上肢时外展、外旋各45-90°。探测下肢时,略外展、外旋,探测腘动脉及胫后动脉采用俯卧位,探测足背动脉时采用仰卧位或坐位并屈髋、屈膝足平放体位。 2.探测上肢时:选择7.5-10MHz的线阵探头,一般扫描深度为3-4cm,彩色增益为50-70%,取样容积宽度1-3mm。 从锁骨下动脉开始,在腋前探测腋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探测肱动脉,依据血管体表投影探测尺、桡动脉,探测深度为2-3c m。 3.探测下肢时:选择5-10MHz的线阵探头,扫描深度根据受检动脉深度及受检者胖瘦情况变化,一般髂外动脉深度为5-8cm或10-12cm,胫后动脉远端及足背动脉时,深度设置为2-4cm左右,探测时应从股动脉开始。如果临床上怀疑髂动脉疾病则应探查髂动脉(禁食8小时)。 4.探查顺序:首先获得最佳二维图像,在最佳图像上进行彩色多普勒成像,然后在彩色血流图上取多普勒频谱。若动脉存在狭窄,则判断程度。 静脉: 1.体位:上肢取仰卧位,下肢可采用立位、仰卧位、坐位等。一般髂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采用仰卧位,腘静脉及小隐静脉采用站位。 2.探头:髂静脉采用相对低频探头,3-5MHz,余采用5-10MHz。 3.探测上肢静脉: (1)浅静脉:根据浅静脉体表投影位置,首先纵切,探查的顺序可依顺行法或逆行法。纵行探查后,将探头转90度,横切探查。 (2)深静脉:按照伴行动脉指引首先探测锁骨下静脉逐渐向远侧段探测。

4.探测下肢静脉: (1)浅静脉:大隐静脉从入股静脉处向下追踪可探查全程,在入口处可见隐股静脉瓣。小隐静脉从入腘静脉处由近及远根据其解剖走行的体表投影探查。小隐静脉入腘静脉前有一较长段在筋膜下走行,位置较深,要注意与深静脉鉴别。(2)深静脉:首先从腹股沟开始确定股总静脉位置,然后按照血管走行或伴行动脉的指引依次以常规探测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 5.注意静脉窦处为血栓好发部位,要仔细探查。 6.内径测量尽量在短轴上测量,断面为圆形。 7.测量位置:髂外静脉在远心端1cm处,股总静脉及股深、浅静脉在汇合为股总静脉处的近心及远心端段1-2cm处测量。 8.下肢静脉探测时,常须做探头加压试验,人工挤压检查段远侧肢体试验以及valsalva动作等。 【检查内容】 1.二维显象(二D) (1)血管的位置:包括起始、走行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有无血管成对移位、异位及受压等先天畸形或继发性改变。 (2)管壁情况:内膜是否光滑、连续,动脉壁是否为三层,有无夹层;与邻近血管有无异常通道;管壁有无附着斑块,斑块的位置、回声、大小等。测量管壁的厚度。 (3)管腔情况:观察它们的通畅性,有无狭窄及扩张,腔内是否有异常回声;探头加压静脉是否可压闭等。 2.彩色血流显象(CDFI) 观察血流方向、充盈情况、彩色的强弱,紊乱信号的颜色。以颜色表示方向,以色彩亮,暗反映流速。五彩镶嵌为高速湍流,充盈缺损考虑异常,无血流信号则

外周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外周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全网发布:2011-06-23 21:22 发表者:谭开彬(访问人次:1554) l 髂动脉及下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一、目的 评价上述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具体如下:1. 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特征;2. 动脉狭窄; 3. 动脉闭塞;4. 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二、适应证 1. 下肢乏力、发凉。 2. 下肢间歇性跛行、疼痛、溃疡或坏疽。 3. 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4. 疑有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5. 下肢动脉手术或介 入治疗后的随访。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 无绝对禁忌证。但相应部位有插管、溃疡、石膏固定时,检查可能受限。 四、仪器设备 髂动脉检查常用2~5MHz凸阵探头。下肢动脉检查常用4~7 MHz线阵探头。股浅动脉的远段和胫腓干的部位较深,必要时可用2~5 MHz凸阵探头;胫前动脉的远段和足背动脉则较为浅表,可采用5~12 MHz线阵探头。 五、检查前准备 为减少肠气对髂动脉检查的干扰,患者需禁食、禁水、禁烟、禁嚼口香糖8小时 以上。 六、检查技术及狭窄诊断标准 1、检查技术要点 灰阶超声:采用横切面及纵切面检查,评价有无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并测量厚度,以股总动脉及其分叉处、腘动脉较为清晰。 彩色多普勒超声:将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标尺调至合适水平,使正常动脉段不出现混叠,扫查髂动脉和(或)下肢动脉全程,观察有无提示血流增速的混叠现象。 脉冲多普勒超声:分段采集髂动脉和(或)下肢动脉多普勒频谱,角度应≤60°。如有可疑狭窄,应在狭窄处、狭窄前及狭窄即后段采集多普勒频谱,并测量血流 速度。 2、检查步骤 ①髂动脉:髂动脉检查包括髂总、髂外和髂内动脉。髂总动脉向盆腔深部走行,在盆腔深部发出髂外动脉和髂内动脉,髂外动脉可视为髂总动脉的直接延续,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