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与美国文化产业

版权与美国文化产业
版权与美国文化产业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版权与美国文化产业

作者:凌金铸, Ling Jinzhu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刊名:

皖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ST ANHUI UNIVERSITY

年,卷(期):2005,21(3)

参考文献(12条)

1.IDC,BSA,Expanding Global Economics:The Benefits of Reducing Software Piracy 2003

2.Siwek, S. E Copyright Industry in US Economics(2002)

3.U. S, Copyright Office Strategic Plan2002 - 2006

4.Clark S.Judge:美国的文化霸权--21世纪主宰世界的希望所在?

5.张志宏美国文化产业的概况和发展经验

6.李顺德文化产业与知识产权[期刊论文]-中国经贸导刊 2002(08)

7.莱曼文化产业推动美国经济

8.徐明华;包海波知识产权强国之路 2003

9.薛虹知识产权与电子商务 2002

10.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 2000

11.盖勒从板块模式向网络模式:应对国际知识产权变迁的对策 1999

12.盖勒版权的历史与未来:文化与版权的关系 200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80824282.html,/Periodical_wxxyxb200503019.aspx

美国经济大萧条英文介绍

Economic crisis In October 24, 1929, American black Thursday, crazy stock trend suddenly appeared in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trading a total of nearly 13000000 shares of stock, beyond more than 10 times of the normal daily trading volume. In financial speculation and bubble economy, the soared stock price now moved so that it can not keep up with the speed of price quotes. With many people in bankruptcy with a mountain of debt, even 8 people killing themselves on the day because of Dutch act of debt, the financial panic started. However, this was the largest , the longest, and the worst start of economic crisis in the history of capitalism. In the following four years, the capitalist world sank into the global crisis economically, socially and politically , has been a huge impact, precarious.

美国版权战略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2009年2月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1期Feb.2009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 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 on)Vol126 NO.1 美国版权战略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3 韩 洁,谭予涵,谭 霞,王 芳,王 敏 (重庆工商大学法学院,重庆400067) [摘要]美国实施版权战略促进了版权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美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应借鉴美国实施版权战略的成功经验,在文化产业立法、文化产业的科技投入和创新、文化产业的产业化以及国家在政策上的扶持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版权战略;文化产业;美国 [中图分类号]D9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98(2009)01-0104-05 一、美国版权产业发展现状 1.美国的版权产业 在美国,人们主要采用“版权产业”来表述商业的和法律的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广义的版权产业,是指与创作、传播、复制和发行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行业和收集、储存与提供信息的信息行业,主要包括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业,广播、电影、电视业、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与其他娱乐业,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园艺设计业,电脑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业,信息网络传播业、广告业等等。简单地说,版权产业就是使用智力作品并依靠版权保护进行经营和持续发展的产业。版权产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柱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出版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版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产业,美国在1977年就确立了。为了加强版权保护制度的建设,美国在1976年修订了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版权法。自此,美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战略性的转变,由过去以农业、重工业为主转变为优先发展信息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版权产业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和基础因素,其发展水平被国际社会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标尺。依照国际知识产权联盟的标准,版权产业可分为四类。第一、“核心版权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业、录音录像业、图书、报刊出版业、戏剧创作业、广告业、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处理业等,其基本特征是研制、生产和传播享有版权的作品或受版权保护的产品。第二、“部分产权产业”,产业内的部分物品享有版权保护,较典型的如纺织、玩具制造和建筑业等。第三、“发行类版权产业”,主要是以批发和零售方式向消费者传输和发行有版权的作品,如书店、音像制品连锁店、图书馆、电影院线和相关的运输服务业等。第四、“版权关联产业”,其所生产和发行的产品完全或主要与版权物品配合使用,如计算机、收音机、电视机、录像机、游戏机和音响设备等产业。[1] 2.美国版权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版权产业与美国的经济发展、外汇收入、文化扩张息息相关。版权产业对美国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美国,版权产业尤其是“核心版权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是美国“知识经济”的驱动力。根据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发表的《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02年度报告》,版权产业对美经济的作出了重大贡献。 (1)美国版权产业带动经济增长 根据有关的报告显示,自1977至2001的24年里,美国G DP中版权产业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其中“核心版权产业”的年增长率平均为7101%,超过同期其他非版权类经济部门增长率(310%)和美国经济总增长率(312%)的两倍多。24年中,其产值已从1977年的434亿美元上升到 4013[收稿日期]2008-10-28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版权战略研究———美国实施版权战略对我国的启示》阶段性成果,指导教师华鹰教授。 [作者简介]韩洁(1985-),女,河北唐山市人,重庆工商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民商法。

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一、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近况 与英国沿用的“创意产业”相比,美国则采用“版权产业”(Copyright Industries)的分类方法,按此新分类方法,英国所指的13项文化创意产业,几乎已全部列入美国所指的版权产业。 早在1990年,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简称IIPA)已利用“版权产业”的概念来计算这一特定产业对美国整体经济的贡献。 1990年,IIPA第一次调查与版权保护有关的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和在贸易中的地位,第一次将美国版权产业的不同组成部分归到了一起。1990年11月,IIPA委托有关机构首次发表《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报告;1992年9月,发表《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1977-1990年》;此后分别于1993年10月、1995年1月、1996年10月、1998年5月、2000年12月、2002年4月、2004年平均每一两年发表美国版权产业系列报告。这些报告从增值、就业和出口等方面反映了美国版权产业概况及对美国经济做出的贡献。 “2004年报告”与以前发布的9个系列报告不同的是,它采用了新的统计口径: 在以前关于版权产业的九个经济报告中,IIPA将版权产业分为以下四个部分:核心、部分、发行、版权关系。这是lIPA在1990年的首个报告中发展和界定的。 “2004年报告”与以前发布的9个系列报告不同的是,它采用了新的统计口径: 在以前关于版权产业的九个经济报告中,IIPA将版权产业分为以下四个部分:核心、部分、发行、版权关系。这是lIPA在1990年的首个报告中发展和界定的。 在“2004年报告”中,IIPA仍然使用这四种分类,但为了与国际标准相一致,IIPA采用由世界知识产业组织(WlPO)界定的四种版权产业分类:核心版权产业,交叉产业,部分版权产业,边缘支撑产业。其中: 分类项目定义主要产业群 核心版权产业(Core Copyright)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或 其它物品的创造、生产 出版与文学:音乐、剧场制作、歌剧、电影与 录影;广播电视;摄影;软体与数据库、视觉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

20世纪以来,美国历经数次由泡沫引发的股灾,其中以1929 年和2000 年的股灾最为严重。为更好地认识这两次以及任何股市泡沫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后果,这里我们重温1929年股灾后的大萧条。 飞扬的二十年 20年代同样被当时人称为“新时代”,财富和机会似乎向刚在一战中获胜的美国人敞开自己吝啬的大门。“人人都应该富裕”,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发表了他对新时代的看法。胡佛总统也认为,“我们正在取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胜利的前夜,贫民窟即将从美国消失。”机会和富裕成为20年代醒目的标志。 美国股市在历经10年的大牛市后,20世纪前期美国最富盛名的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费希尔在1929年10月22日的《纽约时报》头条表示,“我认为股票价格还很低。”可是,没过几天股市泡沫就开始破裂。 股市泡沫的培植、经济超速增长常常是技术发展、制度变迁和社会氛围等众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美国20年代的经历完整地体现了这些因素的作用。以美国制造业为例,1920年开始,美国制造业飞速发展了10年。1921年的指数水平为67,而1929年的该指数已经到了119点,制造业保持了超过6%的增长速度。1929年10月股市崩溃后,到1932年该指数仅有63点,比起1929年高峰时跌了47%。 就工业技术而言,一战当中和以后老的石油和钢铁工业得到长足发展,而新兴技术引发的汽车、电气和飞机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战争中发展的科学技术对民用经济的推动效果明显。如果我们用投资于新设备和新工厂的资本数量来衡量技术的加速发展和推广速度,我们发现1915年用于新设备和新工厂的投资约为6亿美元,而到了1918年,这一数字已到25亿美元,增长率超过300%!新工厂的建设和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为制造业的加速发展打下了基础。福特汽车公司总裁亨利·福特的话形象地表达了当时工业界对技术进步和资本扩张的自信,“美国人现在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任意款式、任意色彩的福特汽车。” 除了技术创新,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政府与大企业的密切关系、信用消费形成等因素都促进了整个20年代的经济腾飞,同时也使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更加非理性、使股市泡沫继续膨胀。 提高了的劳动生产率使工人的工资水平也有了大幅度上升,消费能力增强,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生产供应商采用更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采用更新的技术和更大范围的运用科学管理模式,进而反过来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促进更高的消费。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形成了一个自我增强的循环机制。 整个社会对新技术和新生活方式趋之若骛,“炫耀性消费”成为时代潮流。当时人们追求的消费包括收音机、电影、新型电器(吸尘器,冰箱和洗衣机等)、汽车等等。“新时代”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还深刻地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结构。 20年代对经济前景的自信更集中地体现在股票市场。在股市最狂热的1929年夏,美国封闭基金的价格远远超过其资产净值,比二战后封闭基金平均溢价60%,这意味着资产的价格远远高于资产的价值。最近的一些研究显示,即使存在作空机制,也不能完全抑制当时股票价格的上涨。在投机最盛行的1929年1月,当股票做空方借入股票时(这是做空交易运作的一部分),需为借入的股票支付18%的月利率,这意味着很难借到股票去做空,以致使做空机制无法抑制股市泡沫继续膨胀。 像任何一次金融危机一样,1929年的危机前同样是一片欣欣向荣。社会中涌动的暗流,像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社会信用受到破坏、上市公司行为扭曲,都被节节攀升的股市和对幸福未来的预期冲得无边无影。

美国文化产业的成功发展及原因

美国文化产业的成功发展及原因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已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3—6%。 据统计,美国和西欧国家的文化消费(包括旅游等) 占家庭消费的30 %左右。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GDP 总量的18 —25 % ,位居军事之后,是第二大产业。从市场规模上看,现在美国、日本是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仅这两个国家就占了世界文化产业市场2/ 3 的份额。在文化产业出口方面,美国占世界第一位。从世界范围看,文化产业的年增长率为6 % ,其他产业的增长率为3 %。在产业规模上,文化产业已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扩大对外贸易的主导型产业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据统计,在互联网交易方面,美国2002 年占全球3330 亿美元网上交易总额的64%;音乐产品占全球音乐市场份额的1/ 3 强,海外年销售额为600亿美元。 然而直到20世纪初,文化在社会活动中还局限于狭窄的概念范围之内,人们很少出于经济目的开发文化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运用经济手段,让文化创造商业价值,于是文化产业走上历史的舞台。 20世纪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框架;20世纪中期,美国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80年代以后,随着文化商品化程度的加深,美国凭借经济、技术和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开始向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产品的倾销;进入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文化产业壁垒不断被打破,企业兼并重组浪潮汹涌澎湃,在美国出现了一批超级跨国文化产业集团,引领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今,美国文化产业已发展到一种巅峰状态,其总体实力和竞争优势无人能及。美国文化产业中诸多成功运作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哈利·波特》。2007年7月21日,畅销书《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七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全球同步首发,当天在英国、美国和德国售出约1135万册。英国女作家JK·罗琳在创造了“魔法男孩”传奇故事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文化产业的销售神话。今年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问世10周年,迄今为止,这个系列小说已被译成65种语言,总销量已达到3.25亿册。《哈利·波特》发端于英国,真正开花结果是在美国。美国的出版商和电影公司可谓大赚特赚。最近在全球公映的影片《哈利·波特与凤凰令》,两周内创下票房新纪录,北美市场收益1.4亿美元,国际市场收益3.5亿美元! 究其强势发展的原因,可以从立法、政策、人才引进、产业运作和调控措施五个方面,来分析美国文化产业成功发展的原因。

美国法律中著作权侵权的认定

导言 n在理论上,可以从各个侧面研究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法,但从诉讼实务出发,最好采用诉讼流程式的思路。 n诉讼是一种攻防战。知识产权诉讼亦不例外.一切诉讼理由可以视为发动进攻的武器与攻势;辩护理由则可以视为若干道防线与防御武器。作为攻击方,你希望一切武器该用时都可以用得上;也希望了解对方的防御系统;作为防守方,你也希望了解对方手中的武器与战略。 n从防守方的角度来看,你不愿轻易放弃任何一道防线,也不愿将赌注都下在第一道防线上,也不愿让敌人长驱直入,兵临城下。 n在诉讼中,原告律师接受一桩案件以后,必然会首先考虑提出起诉有多少种诉讼理由,其次要考虑对方可能会提出哪些积极抗辩的理由;被告律师则首先要考虑对方的诉讼理由是否站得住脚,其次要考虑我方有哪些积极抗辩的理由 n自我介绍:林晓云,纽约市立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德恒律师事务所全球合伙人、美国纽约与新泽西州执业律师, 美中律师协会常务理事、候任副会长、《美国法通讯》总编,《牛津美国法律词典》中文版总编,先后毕业于美国威廉姆斯学院,美国路易斯克拉克学院,美国耶希瓦大学卡多佐法学院,分别获历史学士学位,行政管理硕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 1 / 40

n目前为全美律师协会(ABA)知识产权分会会员, 美国知识产权协会(AIPLA)会员,持有纽约、新泽西州律师执照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联邦上诉法院第二巡回庭,纽约南区、东区及新泽西联邦地方法院庭辩资格. n主要著述有: ?《美国货物买卖法案例判解》,法律出版社 ?《静悄悄的革命- 中国的司法改革》, 夏威夷大学法学院亚太地区法律与政策论丛》 ?《“彼得兔”商标究竟保护什么》, 中国专利季刊 ?《外国专利申请与本国专利申请的同步性》、《通过CHEMNET应诉WIPO仲裁案看网络域名争端在中国的发生于解决》,美国马歇尔法学院知识产权中心《NEWS》季刊 n另在《法制日报》、《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环球杂志》》、《中国日报》》、《侨报》》、《世界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多篇法律时论文章。 内容提要 n I. 侵权认定的第一个步骤:原告是否对作品拥有有效的著作权 ?如何认定原告是否为著作权的适当主体 ?如何认定诉讼标的是否为适当的著作权客体(工业品外观) 2 / 40

版权与文化创意产业

1 版权与文化创意产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牛宏宝 摘要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跨越传统产业概念的新类型 文化与产业的结合。但是文化 是如何与产业结合的呢 文化创意产业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与经济的结合 而是文化的产业化生产。但是 文化是无形的 文化往往是集体的、历史的 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也并不对等 那么文化又如何能够产业化呢 这是传统经济学在思考文化产业时所面临的困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进而建立适合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学分析工具呢 这时 原来作为法律概念的版权被挪移到了此一产业分析工具中 并成为核心概念。版权概念也因此具有了经济学维度 并成为把握创意产业的产业特性的核心。 关键词 版权文化创意产业产业特性 无论是知识产权 还是版权 传统意义上都属于法学概念。但是 自上个世纪80-90年 代以来 它们在使用的语境上发生了重大的转移 进入了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的范围 成为考察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重要方面。这种变化 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结果 知识产权跃升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发展经济学认为 如果一个国家要想使其经济高速健康发展 惟一的道路就是在其经济中要有不断创新和创造的能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自有知识产权就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最主要因素。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 则是整个产业结构在发生重大调整 文化创意产业从原来的边缘地位跃升为主导产业。大家知道 知识产权一般包括专利权 patents 、版权 copyrihgt 、商标权 trademark 、商业秘 密 business secret 、许可权 licensing 以及专门技巧权 know-how 等。这些知识产权 又可分为两大类 专利权、商标权等属于工业产权 而版权则属于文学艺术产权。因此 与整个制造业相关的主要是工业产权 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则是版权。故而文化创意产业又被称作为版权产业。 那么 为什么文化创意产业会被称作版权产业呢 本文不是从纯粹的法律架构来谈版 权 而是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语境中 耙梳出版权在此产业领域中的经济维度 以把握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特性。 一、文化创意产业语境中的版权地位的突现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 版权只是一个与图书出版有关的法律概念。将版权与经济发展 结合起来的 是上世纪90年代崛起的“文化创意产业”这个产业经济分类中的“新贵”。这其中也有一个演变过程 “文化创意产业”关乎一个国家的创造力。但把发展文化创造力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战 略 发轫者一般认为是由澳大利亚。1994年 澳大利亚基廷政府率先提出了“创新国家”这个概念 以帮助澳大利亚积极应对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大众文化的兴起。这时 “创新国家”就既是一种文化政策 同时也是一种经济政策。1997年英国布莱尔政府上台 即成立了“创意产业领导小组” Creative Industries Task Force 以规划作为经济驱动器的“创意 产业”在英国国家水平上的发展。这被广泛地认为是世界范围内 明确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首创者。自此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成了各国政治家和产业领域政策制定者重要的议题和关注的焦点。 但是 文化创意产业是超越了传统产业分类的全新领域 对于各国政治家和产业政策制 定者来说 如何捕捉这个新产业领域的范围和产业特性 就成了他们制定发展和政策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先来看英国政府对“创意产业”的定义① https://www.360docs.net/doc/80824282.html, 2

美国文化对文化的渗透

美国文化对文化的渗透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透 美国文化价值观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影响中国青少年的。 1.利用文化产业的优势进行文化渗透 20世纪90年代,美国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式力量,向世界各国辐射,对地球上几乎所有国家进行着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单方面输出,并施加影响。目前美国的文化产业居世界首位,成为最大的文化输出国,繁杂的美国文化商品超越地域、时空限制,到达五大洲的每个角落。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迪斯尼、CNN(美国有线新闻网)、MTV流行音乐风行全球,好莱坞电影更是深得青年人的青睐。 面对美国消费文化,尤其是媒体(电影、电视节目、图书、音像制品和网络服务等)冲击着中国文化市场(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些文化冲击变得更加明显、更加强烈、更加趋于白热化),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就会潜移默化地西方化或美国化。目前中国在经济、技术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文化产业不够发达,不能够满足有些青少年衣食住行高标准的需求,使青少年对美国产生崇拜、向往之情。一部分青少年的文化价值重心偏向西方文化,“西化”思想在这些青少年中深受欢迎。

此外,美国还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资源拿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他文化加以改造,即进行“美国化”之后,据为己有,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不仅为其带来高额利润,而且达到宣扬美国民族主义和文化至上观念的目的。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花木兰》是中国流传下来的传奇故事,讲述一个女孩特别孝敬父母,代替年迈的父亲从军的英勇故事。其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孝道。而在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中,其主题已经变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孝道的主题居于次要地位。中国一些青少年可能会产生迷惑,主题到底是什么。也许10年、20年后,《花木兰》的传统主题会被“实现自我”的主题所取代;由此推知,如果更多传统题材的文化遗产被西方国家开发利用和篡改,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可能会面临丧失的危险。 2.利用网络文化上的垄断地位进行文化渗透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公开性、全球性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能够十分方便地突破国界和地域限制来推行文化霸权,渗透价值观念,扩张文化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化成为实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强有力的“武器”。美国凭借网络资源方面的优势,在国际互联网上到处推销“网络影视”、“网络图片”等思想文化,这些思想文化反映了美国

美国版权政策的特点及启示.docx

美国版权政策的特点及启示 一、符合本国利益需求的动态的版权政策 (一)低水平的版权保护政策 在17世纪早期的英属北美殖民地,印刷技术的出现打破了靠手工抄写图书的局面,随着印刷出版业的逐渐发展,图书出版商需要一个维护版权贸易的制度,马塞诸塞湾殖民地议会于1672年颁布一项法令,授予图书出版商对所出版的图书享有7年的印刷和销售特权,该法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古老的《版权法》[1]。 1790年的美国《宪法》第1条第8款第8项规定:为促进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国会有权保障作者和发明者享有对作品和发明一定期限的专有权。从《宪法》版权条款的表述来看,当时美国的版权政策更加偏向于维护公共利益。维护期限的专有权利由于这一时期美国国内文学作品数量较少,主要是复制欧洲的作品,美国《版权法》规定了较低水平的版权保护[2]。19世纪中期,整个欧洲大陆都建立了版权保护网络。在国际文学艺术协会的推动下,1886年,12个国家签署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国际条约―《伯尔尼公约》,但是美国为了促进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直没有加入《伯尔尼公约》,而是与其他国家通过签订双边协定来获取本国作品在国外的版权保护,比如,1878年,美国与美洲的一些国家签订《泛美公约》,采取了低于《伯尔尼公约》的版权保护标准;1891年,美国制定《蔡斯法》,开始为外国公民的作品提供版权保护,但是规定了印制条款,即外国公民的作品必须在美国印刷,并且在出版之前必须在美国登记,同时必须递送两份复制件到美国国会图书馆,其作品才能获得美国《版权法》的保护[3]。印制条款使外国公民和美国公民享有不一致的差别待遇,客观上给外国公民在美国获得版权保护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是美国保护本国印刷业和版权的一种特殊措施,体现了美国政府以保护本国利益为目的的版权政策。 其后长达100年的时间里,美国一直没有加入《伯尔尼公约》,一直维持在较低的版权保护水平,游离在《伯尔尼公约》之外长达100多年。美国采取低水平的版权保护政策遭到很多欧洲国家的指责,但低水

美国版权登记需要哪些材料

美国版权登记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美国,是一个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美国主体部分位于北美洲中部,是一个移民国家。 亚马逊新规出台后,美国商标注册一跃成为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签单热榜。作为致力于知识产权的热心小编,面对美国商标注册量猛增的事实,鬼点子小编自然也不曾懈怠,喜大普奔地协助粉丝们一一提交了美国商标申请,着实元气满满! 所以,我们今天暂且不聊美国商标,决定带着大家了解美国版权!何为美国版权? 1.首先在美国境内出版的作品:在美国享有著作权。

2.在美国境外出版的作品:根据其所属国与美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著作权,亦受美国法律保护。 美国版权应递交何处?目前,美国版权局是美国唯一的版权登记机构,因此,美国版权申请应递交至美国版权局。 美国版权登记类型? 1、文字 2、口述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4、美术、建筑 5、摄影作品 6、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7、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和模型 8、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美国版权登记方式? 美国版权有两种登记方式-网上登记和纸质登记,除某些必须通过传统纸质登记的作品,网上登记为首选!

基础信息分享至此后,接下来就有必要告诉大家申请美国版权的作用啦! 版权登记无非在于自身防护和打击侵权,鬼点子小编在此将其具体作用罗列如下: 1、版权登记证书是对版权权属、效力及所述事实的初步证据。根据美国版权法第4章第1条的规定,在美国任何司法程序中,在作品发表前或发表后5年内签发的登记证书,将构成司法上的初步证据。如无相反证据,登记证书中的所述内容一般会被法院推定为真实有效。 2、版权登记是某些版权侵权诉讼的前提条件。美国版权法规定,对于美国作品(特指首次发表地是美国以及作者是美国公民的作品)和非《伯尔尼公约》成员国的作品,版权登记是当事人在美国提起诉讼的唯一前提。换言之,对上述作品如果没有来做登记,即使被侵犯了版权也不能提起诉讼,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来寻求保护。 3、版权登记是民事诉讼中主张法定赔偿和律师费的前提条件。根据美国版权法的规定,法定赔偿的主张和律师费的主张必须以版权登记为前提,并且需要在版权侵权行为发生前或发生后3个月内提出登记申请。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一、美国文化产业的概况和发展经验 就行业范围而言,美国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业(含表演艺术、艺术博物馆)、影视业、图书业和音乐唱片业。 (一)主要行业的发展概况。 1.文化艺术业。自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1965年成立以来,美国文化艺术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据统计,美国非营利性文化艺术产业每年直接或间接拉动的经济效益为369亿美元,提供130 万个就业机会。美国的社会组织按其经济性质可大致分为政府机构、商业机构、非营利机构三种。美国对非营利性机构的基本界定标准一是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二是盈利不分红。除了百老汇的音乐剧团等少量团体属于商业机构外,美国文化艺术业大都属于非营利性机构。 以下将从表演艺术和艺术博物馆两方面来看美国文化艺术业的运作。 (1)表演艺术。演出团体的最高机构是理事会,由各界著名人士组成,重大事宜均由理事会决定。理事会负责招聘剧团的艺术指导和行政经理。艺术指导负责剧团的演出和演员等一切与艺术创作有关的事宜。行政经理负责所有的经营性事务,包括市场发展、票务、财务等。在美国的演出市场上,演出活动主要是在演出经理公司、表演团体或个人、剧场或演出协会三方之间形成的。演出经理公司是美国演出市场的重要枢纽。据统计,全美共有演出经理公司千余个,哥伦比亚艺术家经理公司、ICM艺术家经理公司等大公司占据了主要的演出市场。演出经理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艺术团体或个人利益。演出经理公司对艺术家演出的场次、场地、方式等都作精心设计,以尽可能提高艺术家的知名度及身价。演出经理公司向承办演出活动的各地剧场及演出协会推荐艺术团体或个人并分别商签演出合同。各地剧场或演出协会承办演出的宣传广告、售票及剧场的安排等一切具体事务。 (2)艺术博物馆。美国有1200家艺术博物馆,其中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影响最大。大部分艺术博物馆实行董事会制度。除了政府资助、企业赞助、捐赠等收入外,一些大博物馆举办的特别展览和巡回展览也会给它们带来不俗的收入。美国艺术博物馆每年至少举办1200出大型展览。这些展览规模大,通常展出名家的作品,如梵高、德拉斯、马蒂斯等,或者向公众展出一些平时很少有机会看到的古代文明展。观众对此十分踊跃,博物馆因此也收取较高的门票。 2.影视业。美国的电影公司大部分集中在洛杉矶市的好莱坞地区,好莱坞已成为美国影片的代名词。现在,美国影视业基本上被迪斯尼、索尼、米高梅、派拉蒙、二十世纪福克斯、环球、华纳兄弟共七家大公司所瓜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这些公司也都是兼营其他行业或隶属于其他集团的)。为追求票房价值,好莱坞大公司不惜投入巨资制作影片,以吸引观众。2000年,大公司共拍摄84部故事片,平均每部投资达到8210万美元。同年,美国国内影院票房收入达到77亿美元,创历史最高记录,电影观众达到14.2亿人次。美国人到影院观看电影的人次在世界上仍居冠首,每人年均5次。从全球市场范围看,美国影视产品已取得绝对优势地位。美国电影在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放映,现已占有欧洲票房收入的70%,在加拿大、拉丁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美国影片的优势地位也日趋明显。美国电视节目在世界125个主要市场播出,在欧洲电视播

美国版权登记能加急办理么

1. 美国版权局为权利人提供加急服务,称其为特殊处理 美国版权局为权利人提供加急服务,称其为特殊处理(Special Handling)。特殊处理是一种专门面向作品登记和文件备案的加速审查程序,任何公众都可自愿向美国版权局提出这种加急的申请。当美国版权局认定权利人的加急事由充分合理,申请表和作品样本的提交符合美国版权法的规定,且按时缴纳了相关费用,一般会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和发放登记证书。相较于普通登记至少120个工作日的审查周期,这种加速的服务大大便利了权利人的登记诉求。 美国版权局对该类服务收取的费用叫做特殊处理费(Special Handling Fees),是在登记费之外另需缴纳的费用。鉴于美国版权局在审查对象和审查流程上的区分,特殊处理的官费标准主要分两类:(1)作品登记的特殊处理费为800美元/件;(2)文件备案的特殊处理费为550美元/件。美国版权局特别提醒前来申请办理此项业务的权利人,特殊处理审查的周期虽短,但会采取与基本登记完全相同的审查方法和程序。这一点在美国版权局的网上登记系统(eCO Registration System)中也有明确的提及。 换言之,与作品的基本登记一样,特殊处理的服务并不会降低作品审查的标准门槛。对于不符合审查要件的作品或文件,美国版权局仍有权以书面形式拒绝权利人的登记申请。由于美国版权法已规定,登记的相关费用在缴纳后将不再退还,这要求权利人在登记之初就要对自己提交的登记申请材料负好责,把好关。 2. 实践中,权利人在美国申请办理特殊处理时有哪些加急的事由

权利人在申请办理特殊处理时须提供令美国版权局信服的事由。何为有信服力的事由,虽涉及美国版权局的主观判断,仍有规则可寻。具体而言,在美国版权局办理特殊处理的加急事由可归整为三个方面:(1)面临诉讼;(2)海关保护;(3)基于合同条款的要求或其他合理的原因。当美国版权局认识到,登记证书发放中的耽搁可能会对权利人或其他市场主体造成困扰时,会受理当事人的加急申请。为了说清楚这一点,我们结合美国版权登记制度发挥的作用进行简要阐述。 面临诉讼 在美国,虽说创作的作品一经固定在有形的表达媒介上即受到版权法的保护,但对美国作品(特指首次发表地是美国以及作者是美国公民的作品)和非《伯尔尼公约》成员国的作品而言,版权登记是当事人在美国提起诉讼的唯一前提。在进入诉讼程序后,版权登记证书不但直接构成司法上的初步证据,还将成为很多诉权主张(如获得法定赔偿和预登记中的推定权益)的先决条件。对那些未提前进行版权登记却马上要面临诉讼的权利人来说,申请特殊处理以加速版权的审查,是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理性选择。 海关保护 在美国,海关备案是保护版权及其他知识产权的有效途径。一旦备案成功,权利人可向美国海关边境保卫服务局申请禁止侵权复制品入境,扣押、销毁侵权作品。根据《海关职责》的有关规定,只有按照版权法进行了有效登记的作品,才可申请海关备案,获得海关的保护。当权利人需要马上阻止侵权复本被进口到美国,可通过办理特殊处理来加速版权的登记。 基于合同条款的要求或其他合理的原因

电影版权产业的发展和保护

电影版权产业的发展和保护(上) 2009年08月07日来源: 以下为引用的内容: 国务院去年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今年又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凸现了我国对知识产权和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开发和拓展电影作品的版权交易,要求电影人更加熟知电影著作权的相关知识,并以此作为维护合法权益的手段。 电影是创意产业,也是版权产业。电影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创意和技术的更新,更离不开版权的开发、运用和交易。电影作品推向市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版权交易的过程。通过交易,实现电影作品版权财产权的价值,电影企业才能回笼资金并获取盈利,以便扩大再生长。这是电影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探讨电影作为版权产业的发展和保护的相关问题。 电影版权产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综合国力,美国无疑是无可匹敌的超级大国。美国的电影版权产业是其综合国力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美国生产影片590部,国内票房收入96.3亿美元,国外票房收入171亿美元,电影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36万人。由于美国电影作品的版权保护期不断延长(目前为75年),在保护期限内可以不断地创造收益。加上其不断开发后电影产品,其产业链延伸至图书、服装、玩具、音像制品、广告、电视、网络及主题公园等领域。十年前,电影版权产业的综合收益已超过700亿美元。目前达到10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占美国GDP的比重接近1%。(统计方法、范围不同,有一说为2007年综合收入1816.5亿,则比重为1.4%。)电影作品的出口创收,更是常常超过航空、汽车等行业,多年来稳居前三位。 好莱坞总资产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几家大公司,其中无形资产(主要是品牌及片库)占50%以上的比重。美国电影在国家综合国力,特别是“软实力”的比重也大大超过电影版权产业在经济上的贡献率。近二十年来,国际众多文化人特别是电影人对好莱坞深恶痛绝,谴责以美国电影为代表的“文化霸权主义”。但美国电影仍以无以伦比的娱乐性及感官刺激,通过以美国为首制定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照样称霸世界电影市场,推销美国的生活方式、美国文化和美国的价值观。“米老鼠”数十年来成为世界儿童的精神大餐,除电影作品外,至今仍通过玩具、服装、图书及主题公园等等发挥巨大影响。近年来,“哈利·波特”更是全世界几乎无人不晓。 党的十五大报告专章论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十六大报告集中论述“中华民族精神”,并为文化建设、文化产业不断上台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且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这种大的背景

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美国文化产业发展

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美国文化产业发展 据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数据:美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产值最高、国际竞争力最强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产值已占其GDP的20%左右,是美国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美国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保障是美国文化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定位明确、层阶清晰、相互衔接、体系完备的文化产业发展法律体系。该体系主要由《宪法》、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法律、知识产权法、针对文化产业的行业性法律、其他相关法律等五种不同类型的法律构成,这些法律和法规为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理念、政策和实践的法律指导和保障,使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宪法》是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法。一是《宪法》明确了文化自由权和平等权是公民的合法文化权益。《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立法剥夺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这不仅明确了公民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权利,国家具有通过法治化途径对公民合法文化权益给付和保护义务,而且成为政府不直接经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得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自由发展的法律基础和政治保障。二是《宪法》明确了对专利和版权的鼓励和保护。《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规定国会有权“保障著作家和发明人对各自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的期限内的专有权利,以促进科学和实用艺术之进步”。《宪法》是美国文化产业立法的基础,从立法理念和行政实践上营造了美国文化产业自由宽松发展的环境,为美国建立分散式、多元化、动态的文化管理体制确立了法律依据。 制定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法,明确规定政府直接负有支持基本文化事业发展的义务。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这是美国制定的第一部支持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法律。依据该法,创立了国家艺术基金会与国家人文基金会,该机构是美国历史上首个致力于艺术与人文事业、独立运作的机构,主要以资金支持和补贴方式促进美国艺术与人文事业的发展。按照该法的规定,美国政府每年都应在政府财政预算中拨付相应比例的资金支持文化和艺术事业,但该资金仅限于支持文化艺术事业建设,而不能用于庞大的文化行政机构的运

浅谈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力

浅谈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力 在当代,美国文化已占据了全球文化输出的高地,文化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并已经取得了全世界的霸权地位。那么这种霸主地位是通过何种方式取得的呢?这不仅仅是由于全球政治格局的深刻变革,也不仅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充分扩张,更是由于美国文化自身的独特意义。由于注重自我审视并且文化发展更新的理念,美国不断汲取他国文化的精髓,丰富并发展着自身文化的多元性。从另一方面来看,美国文化不仅仅对国内民众的传统价值观及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又影响到了全世界的文化发展。 一、美国文化的精神起源及其主要特征 美国是一个开放型的移民社会。人口从建国初期的350万增加到今天的包含100多个种族的2.5亿只用了200多年。这就是美国文化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殊环境。美国文化是西方文化中的一支,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希腊、罗马和巴勒斯坦。北美殖民地时期的知识型领袖们,就曾攻读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维吉尔、西塞罗、加图、普罗塔克、西德尼、普芬多夫以及柏林罗克等的著作。美国早期文化是新移民在继承欧洲传统(主要是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基础上在新大陆不断创新的结果。美国文化源自盎格鲁撒克逊传统,但又不同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穷苦的移民远涉重洋,带着缥缈不定的期盼来到北美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进行创业,他们的艰苦奋斗、开拓变革精神和自我意识成为美国文化的特殊传统。由此看来,美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是移民不断涌入、各种移民文化不断撞击、相互融合的历史。 美国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这种特性就赋予了美国文化与众不同的特点。文化开放、文化包容、文化进取是美国文化的三大特征,也是美国文化的优势。而由此引申出来的特征也值得注意。美国文化强调独立、个性而又不排斥他人,富有冒险、探索与创新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其强调自由与平等的精神。 二、美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而在文化上也表现得比较明显。由于内外部环境的重重阻碍,“美国在两百多年间经历了其他民族很少经历过的艰难险阻,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哲学”。美国的发展经历了从认同自我的殖民化、塑造自我的民族化到表现自我的国际化三个历程。这点同样也反映在文化上。 1620年冬,102名清教徒为了逃脱本国的宗教迫害,向往建立一个以“清教”基督教思想为标准的单一化社会,即建立一块理想中的清教徒的净土,乘坐“五月花号”抵达北美英属新英格兰殖民地,成为这片处女地上的“移民始祖”。他们在船上拟定了“五月花号公约”,并由41个成年男子在上岸前共同签署,成为美国文化精神的雏形。美国曾成为过英国的殖民地,受到过英国政治经济的统治。在乔治·华盛顿的领带下,美国获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起美利坚合众国。从此便开始了美国文化的本土化过程。 独立后的美国,开始了塑造自我的美国化时期。此时对于美国而言,它的发展是伴随文化产业的早期觉醒走向成功的。20世纪40年代的经济危机加上接踵而至的二战,沉重打击了欧洲经济。美国却在灾难中进行了深刻反思,从战后开始着手文化产业的框架性布局,

美国经济大萧条原因及与中国当今经济状况相似点(英文)

Cause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Facts ?In the 1920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The Roaring Twenties,”there was a false sense of prosperity on the part of Americans. Approximately 60% of the population lived at a poverty level (earning less than $2,000 per year), yet credit was available, and people were using it. People were buying cars and radios on installment credit, and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was the leading industry in the country. ?Speculation in the stock market was one of the cause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yet only about 1% of the American population were investors at the time of the stock market crash in October 1929. ?In the stock market, people were buying stocks on margin (which is the same as borrowing money to pay for stocks), which sent the Dow Jones from 191 points at the beginning of 1928 to 381 points by September 1929 (shortly before Black Tuesday). ?In 1929, approximately 200 corporations owned more than 50% of all American industry. ?In 1929, approximately 1% of Americans controlled 40% of the wealth of the company. ?Banks were failing long before the stock market crashed in 1929. In fact, during the 1920s, 600 banks failed each year, on average. ?The Great Depression was caused by fearlessness and fearfulness, overconfidence and loss of confidence. The booms of the 1920s led to borrowing, speculation, and rampant spending. Once things started to go downhill (primarily throughout 1929), they spiraled quickly. The stock market crash of October 1929 caused a run on the banks, which led to a decrease in spending, which led to unemployment, which caused more of a run on banks and more decreases in spending. ?From 1929 to 1933, the United States’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dropped by 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