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教案.

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教案.
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并且能够初步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类比、猜测等推理方法,提高我们分析、综合、抽象、

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类比在研究新事物中的作用,了解知识间存在的共同规律。

二、重点: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

三、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又学习了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我给大家发了导学稿,让大家做了预习,现在找同学对照下面的表格说说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差别。

数列名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定义一个数列,若从第二项起每一项减去前一项之差都是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一个数列,若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都是同一个非零常数,则这个数列是等比数列。

定义表达式 an-an-1=d (n≥2

(q≠0

通项公式证明过程及方法

an-an-1=d; an-1-an-2=d,

…a2-a1=d

an-an-1+ an-1-an-2+…+a2-a1=(n-1d

an=a1+(n-1*d

累加法 ; …….

an=a1q n-1

累乘法

通项公式 an=a1+(n-1*d an=a1q n-1

多媒体投影(总结规律

数列名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定义等比数列用“比”代替了等差数列中的“差”定义

达式 an-an-1=d (n≥2

通项公式证明

迭加法迭乘法

通项公式

加-乘

乘—乘方

通过观察,同学们发现:

? 等差数列中的减法、加法、乘法,

等比数列中升级为除法、乘法、乘方.

四、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1:小组根据导学稿内容研讨等比数列的性质,并派学生代表上来讲解练习1;等差数列的性质1;猜想等比数列的性质1;性质证明。

练习 1 在等差数列{an}中,a2= -2,d=2,求a4=_____..(用一个公式计算

解:a4= a2+(n-2d=-2+(4-2*2=2

等差数列的性质1: 在等差数列{an}中, a n=am+(n-md.

猜想等比数列的性质1 若{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则an=am*qn-m

性质证明右边= am*qn-m= a1qm-1qn-m= a1qn-1=an=左边

应用在等比数列{an}中,a2= -2 ,q=2,求a4=_____. 解:a4= a2q4-2=-2*22=-8

探究活动2:小组根据导学稿内容研讨等比数列的性质,并派学生代表上来讲解练习2;等差数列的性质2;猜想等比数列的性质2;性质证明。

练习 2 在等差数列{an}中,a3+a4+a5+a6+a7=450,则a2+a8的值为.

解:a3+a4+a5+a6+a7=(a3+ a7+(a4+ a6+ a5= 2a5+2a5+a5=5 a5=450 a5=90

a2+a8=2×90=180

等差数列的性质2: 在等差数列{an}中, 若m+n=p+q,则am+an=ap+aq 特别的,当m=n时,2 an=ap+aq

猜想等比数列的性质 2 在等比数列{an} 中,若m+n=s+t则am*an=as*at 特别的,当m=n 时,an2=ap*aq

性质证明右边=am*an= a1qm-1 a1qn-1= a12qm+n-1= a12qs+t-1=a1qs-1 a1qt-1= as*at=左边证明的方向:一般来说,由繁到简

应用在等比数列{an}若an&0,a2a4+2a3a5+a4a6=36,则a3+a5=_____.

解:a2a4+2a3a5+a4a6= a32+2a3a5+a52=(a3+a52=36

由于an&0,a3+a5&0,a3+a5=6

探究活动3:小组根据导学稿内容研讨等比数列的性质,并派学生代表上来讲解练习3;等差数列的性质3;猜想等比数列的性质3;性质证明。

练习3 在等差数列{an}中,a30=10,a45=90,a60=_____. 解:a60=2* a45-

a30=2×90-10=170

等差数列的性质3: 若an-k,an,an+k是等差数列{an}中的三项, 则这些项构成新的等差数列,且2an=an-k+an+k

an即时an-k,an,an+k的等差中项

猜想等比数列的性质3 若an-k,an,an+k是等比数列{an}中的三项,则这些项构成新的等比数列,且an2=an-k*an+k>

an即时an-k,an,an+k的等比中项

性质证明右边=an-k*an+k= a1qn-k-1 a1qn+k-1= a12qn-k-1+n+k-1= a12q2n-2=(a1qn-1 2t=an2左边证明的方向:由繁到简

应用在等比数列 {an}中a30=10,a45=90,a60=_____.

解:a60= = =810

应用等比数列{an}中,a15=10, a45=90,a60=________. 解:

a30= = = 30

a60=

探究活动4:小组根据导学稿内容研讨等比数列的性质,并派学生代表上来讲解练习4;等差数列的性质4;猜想等比数列的性质4;性质证明。

练习 4 设数列{an} 、{ bn} 都是等差数列,若a1+b1=7,a3+b3=21,则

a5+b5=_____. 解:a5+b5=2(a3+b3-(a1+b1=2*21-7=35

等差数列的性质4: 设数列{an} 、{ bn} 是公差分别为d1、d2的等差数列,则数列{an+bn}是公差d1+d2的等差数列两个项数相同的等差数列的和任然是等差数列

猜想等比数列的性质4 设数列{an} 、{ bn} 是公比分别为q1、q2的等比数列,则数列{an*bn}是公比为q1q2的等比数列两个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的和比一定是等比数列,两个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的积任然是等比数列。

性质证明证明:设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比为q1; {bn}的首项为b1,公比为q2,设cn=an?bn那么数列{an?bn} 的第n项与第n+1项分别为:

应用设数列{an} 、{ bn} 都是等比数列,若a1b1=7,a3b3=21,则a5b5=_____. 解:由题意可知{an?bn}是等比数列,a3b3是a1b1;a5b5的等比中项。

由(a3b32= a1b1* a5b5 212= 7* a5b5 a5b5=63

(四个探究活动的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题,以教师的指导为辅,开展教学活动

五、等比数列具有的单调性

(1q<0,等比数列为摆动数列, 不具有单调性

(2q&0(举例探讨并填表

a1 a1&0 a1<0

q的范围 0 q=1 q&1 0 q=1 q&1

{an}的单调性单调递减不具有单调性单调递增单调递增不具有单调性单调递减让学生举例说明,并查验有多少学生填对。(真确评价

六、课堂练习:

1、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中,a1a2a3=5,a7a8a9=10,则a4a5a6等于( .

a. b.?7 c.?6 d.?

解析:由已知得a32?=5,? a82=10,

∴a4a5a6=a53?= = =5 ?.

答案:a

2、已知数列1,a1,a2,4是等比数列,则a1a2= .

答案:4

3、 +1与 -1两数的等比中项是( .

a.1

b.?-1

c.?

d.±1?

解析:根据等比中项的定义式去求。答案:选d

4、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正数,且a3a9=2 ? ,a2=1,则a1等于( .

a.2

b.?

c.?

d.?

解析:∵a3a9= =2 ?,∴? =q2=2,∵q&0,∴q= ?.故a1= ?= ?= ?.

答案:c

5练习题: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它们的和等于14,

它们的积等于64,求这三个数。

分析: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则设这三个数为a-d,a,a+d.

由类比思想的应用可得,若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则设这三个数

为: 根据题意

再由方程组可得:q=2 或

既这三个数为2,4,8或8,4,2。

七、小结本节课通过观察、类比、猜测等推理方法,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其应用,从而培养和提高我们综合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思维解决问

题的能力。八、§3.1.2 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性质一:若{an}是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则 an=am*qn-m 性质二:在等比数列{sp; c.?6 d.? 解析:由已知得

a32?=5,? a82=10, ∴a4a5a6=a53?= = =5 ?. 答案:a 2、已知数列 1,a1,a2,4 是

等比数列,则 a1a2= . 答案:4 3、 +1 与 -1 两数的等比中项是( . a.1 b.?-1 c.?

d.±1? 解析:根据等比中项的定义式去求。答案:选 d 4、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

比为正数,且 a3a9=2 ? ,a2=1,则 a1 等于( . a.2 b.? c.? d.? 解析:∵a3a9=

=2 ?,∴? =q2=2,∵q&0,∴q= ?.故 a1= ?= ?= ?. 答案:c 5 练习题: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它们的和等于 14, 它们的积等于 64,求这三个数。分析: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则设这三个数为 a-d,a,a+d.

由类比思想的应用可得,若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则设这三个数为: 根据题意再由方程组可得:q=2 或既这三个数为 2,4,8 或 8,4,2。七、小结本节课通过观察、类比、猜测等推理方法,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其应用,从而培养和提高我们综合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八、§3.1.2 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性质一:若{an}是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则 an=am*qn-m 性质二:在等比数列{

数学必修5导学案:1-2 第2课时等比数列的性质

第2课时 等比数列的性质 知能目标解读 1.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了解等比数列的性质和由来. 2.理解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3.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并能综合运用. 重点难点点拨 重点:等比数列性质的运用. 难点: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综合应用. 学习方法指导 1.在等比数列中,我们随意取出连续三项及以上的数,把它们重新依次看成一个新的数列,则此数列仍为等比数列,这是因为随意取出连续三项及以上的数,则以取得的第一个数为首项,且仍满足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是同一个常数,且这个常数量仍为原数列的公比,所以,新形成的数列仍为等比数列. 2.在等比数列中,我们任取下角标成等差的三项及以上的数,按原数列的先后顺序排列所构成的数列仍是等比数列,简言之:下角标成等差,项成等比.我们不妨设从等比数列{a n }中依次取出的数为a k ,a k +m ,a k +2m ,a k +3m ,…,则 k m k a a 2+= m k m k a a ++2= m k m k a a 23++=…=q m (q 为原等比数列的公比),所以此数列成等比数列. 3.如果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c 是不等于零的常数,那么数列{ca n }仍是等比数列,且公比仍为q ; {|a n |} 也是等比,且公比为|q |.我们可以设数列{a n }的公比为q ,且满足 n n a a 1+=q ,则 n n ca ca 1+= n n a a 1+=q ,所以数 列{ca n }仍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 .同理,可证{|a n |}也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 |. 4.在等比数列{a n }中,若m+n=t+s 且m,n,t,s ∈N +则a m a n =a t a s .理由如下:因为a m a n =a 1q m-1·a 1q n-1 =a 21q m+n-2,a t a s =a 1q t-1·a 1q s-1=a 21q t+s-2,又因为m+n=t+s ,所以m+n -2=t+s -2,所以a m a n =a t a s .从此性质还可得到,项数确定的等比数列,距离首末两端相等的两项之积等于首末两项之积. 5.若{a n },{b n }均为等比数列,公比分别为q 1,q 2,则 (1){a n b n }仍为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 1q 2. (2) { n n b a }仍为等比数列,且公比为2 1q q . 理由如下:(1) n n n n b a b a 11++=q 1q 2,所以{a n b n }仍为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 1q 2;(2) n n n n b a b a 11 ++· n n a b = 2 1q q , 所以{ n n b a }仍为等比数列,且公比为 2 1q q . 知能自主梳理 1.等比数列的项与序号的关系 (1)两项关系 通项公式的推广: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共2课时)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共2课时) 一、教材分析: 1、内容简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它是继等差数列后有一个特殊数列,是研究数列的重要载体,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如细胞分裂、银行贷款问题等都要用等比数列的知识来解决,在研究过程中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函数思想和方程思想,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确定: 从知识结构来看,本节核心内容是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可从等比数列的“等比”的特点入手,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学习等比数列的概念,同时,还要注意“比”的特性。在学习等比数列的定义的基础上,导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一些常用的性质。从而可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第一课时: (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公式的推导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方程、函数、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等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发现意识、创新意识 第二课时: (1)加深对等比数列概念理解,灵活运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了解等比中项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 (2)运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 3、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课时: 重点: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难点: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相关简单问题 第二课时: 重点:等比中项的理解与运用,及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的应用 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二、学情分析: 从整个中学数学教材体系安排分析,前面已安排了函数知识的学习,以及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但是对于国际象棋故事中的问题,学生还是不能解决,存在疑问。本课正是由此入手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求知的欲望。而矛盾解决的关键依然依赖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研究等差数列中用到的思想方法,于是从几个特殊的对应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高一学生正处于从初中到高中的过度阶段,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认识还不够,思维能力比较欠缺,他们重视具体问题的运算而轻视对问题的抽象分析。同时,高一阶段又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本节教学设计一方面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也加强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培养。 多数学生愿意积极参与,积极思考,表现自我。所以教师可以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等个性心理品质得到很好的培养。这也体现了教学工作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由于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仅一字之差,在知识内容上是平行的,可用比较法来学习等比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

一、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定义:d a a n n =--1(d 为常数)(2≥n );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 11(1)()n a a n d dn a d n N =+-=+-∈ , 首项:1a ,公差:d ,末项:n a 推广: d m n a a m n )(-+=. 从而m n a a d m n --=; 3.等差中项 (1)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 b a A += 或b a A +=2 (2)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1()2n n n a a S += 1(1)2n n na d -=+211 ()22 d n a d n =+-2An Bn =+ (其中A 、B 是常数,所以当d ≠0时,S n 是关于n 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 特别地,当项数为奇数21n +时,1n a +是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 ()()()12121121212 n n n n a a S n a +++++= = +(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的各项和等于项数乘以中间项)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 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 ∈N n )? {}n a 是等差数列. (2) 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 ⑶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b kn a n +=(其中b k ,是常数)。 (4)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 n S An Bn =+,(其中A 、B 是常数)。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 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 ∈N n )? {}n a 是等差数列. 7.提醒: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1a 、d 、n 、n a 及n S ,其中1a 、d 称作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 (2)设项技巧: ①一般可设通项1(1)n a a n d =+- ②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2,,,,2a d a d a a d a d --++…(公差为d ); ③偶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3,,,3a d a d a d a d --++,…(注意;公差为2d ) 8..等差数列的性质: (1)当公差0d ≠时,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且斜率为公差d ; 前n 和211(1)()222 n n n d d S na d n a n -=+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 (2)若公差0d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常数列。 (3)当m n p q +=+时,则有q p n m a a a a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2m n p a a a +=. 注:12132n n n a a a a a a --+=+=+=???,

高中数学必修五导学案-第二课时 等比数列的性质

第2课时 等比数列的性质 1.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其应用.(重点) 2.熟练掌握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综合应用.(难点、易错点) 3.能用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 等比数列的性质 阅读教材P 51例4~P 53,完成下列问题. 1.“子数列”性质 对于无穷等比数列{a n },若将其前k 项去掉,剩余各项仍为等比数列,首项为a k +1,公比为q ;若取出所有的k 的倍数项,组成的数列仍为等比数列,首项为a k ,公比为q k . 2.等比数列项的运算性质 在等比数列{a n }中,若m +n =p +q (m ,n ,p ,q ∈N *),则a m ·a n =a p ·a q . ①特别地,当m +n =2k (m ,n ,k ∈N *)时,a m ·a n =a 2k . ②对有穷等比数列,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积等于首末两项的积,即a 1·a n =a 2·a n -1=…=a k ·a n -k +1=…. 3.两等比数列合成数列的性质 若数列{a n },{b n }均为等比数列,c 为不等于0的常数,则数列{ca n }, {a 2 n }{a n ·b n },? ??? ??????a n b n 也为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a n }中,a 4=4,则a 2·a 6=________. 【解析】 ∵{a n }是等比数列, ∴a 2a 6=a 24=42 =16. 【答案】 16 2.若a ,b ,c 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则它们的公比为________.

【解析】 只有非零常数列才满足题意,∴公比q =1. 【答案】 1 3.正项等比数列{a n }中,a 2a 5=10,则lg a 3+lg a 4=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lg a 3+lg a 4=lg(a 3a 4) =lg(a 2a 5) =lg 10=1. 【答案】 1 4.在等比数列{a n }中,a 2=2,a 6=16,则a 10=________. 【解析】 ∵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a 10·a 2=a 26, 即a 10=a 26 a 2=1622 =128. 【答案】 128 [小组合作型] 等比数列性质的应 用 已知{a n }为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a n }满足a 2a 4=1 2 ,求a 1a 23a 5; (2)若a n >0,a 2a 4+2a 3a 5+a 4a 6=25,求a 3+a 5; (3)若a n >0,a 5a 6=9,求log 3a 1+log 3a 2+…+log 3a 10的值. 【精彩点拨】 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若m +n =p +q ,则a m ·a n =a p ·a q 求解. 【自主解答】 (1)等比数列{a n }中,因为a 2a 4=12,所以a 23=a 1a 5=a 2a 4=1 2, 所以a 1a 2 3a 5=14 . (2)由等比中项,化简条件得 a 23+2a 3a 5+a 25=25,即(a 3+a 5)2 =25, ∵a n >0,∴a 3+a 5=5. (3)由等比数列的性质知a 5a 6=a 1a 10=a 2a 9=a 3a 8=a 4a 7=9, ∴log 3a 1+log 3a 2+…+log 3a 10=log 3(a 1a 2…a 10)

等比数列求和教案

课题: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课时) 教材:浙江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数学》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中职数学人教版(基础模块)(下)第六章《数列》第四节的内容。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就知识的应用价值上看,它是从大量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另外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就内容的人文价值来看,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探究与推导需要学生观察、归纳、猜想、证明,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的良好载体.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前几节课学生已学习了等差数列求和,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等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认知水平与能力:高二学生具有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合作地解决一些问题,但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所不同,这对学生 q 这一特殊情况,学生也往往容易忽略,尤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1 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三、目标分析 依据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渗透新课标理念,并结合以上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用错位相减法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过程,掌握公式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公式的研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建模意识及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的能力和协作、竞争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对公式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 探索、敢于创新,磨练思维品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求知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感受数学的美。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公式的简单应用. ●难点:错位相减法的生成和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运用. 突破难点的手段:“抓两点,破难点”,即一抓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兴奋点, 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并及时给予肯定;二抓知识的 切入点,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所需的知识特点入手,教师在学生主体下给予 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四、教学模式与教法、学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多元教学法,让学生至于情景中。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分组讨论探究,而教师重在启发,引导。基于教学平台和数学软件让学生可观,可感,可交流的环境中轻松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

(完整版)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性质导学案

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导学案 知识目标:掌握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灵活的应用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方法与过程: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复习: 1、 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 (1) (2) 2.数学思想: 课前练习: 1.数列()项和的前n a a a a n 13 2............,,,1- a a A n --11. B a a n --+111 C a a n ---11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求和()() )(.......212n a a a n -++-+- 新课探究: 探究一: 性质1。数列{}n a 的前n 项和A Aq S n n -=()1,0,0≠≠≠q q A 探究{}n a 是否为等比数 列。 例题1: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4a S n n +=求a 的值。 变式: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3-=n n S +a 2,求a 的值。 探究二: 我们知道,等差数列有这样的性质: 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则K K K K K S S S S S 232,,--................也成等差数列; 则新的等差数列的首项是K S ,公差为d k 2 。 那么,在等比数列中,也有类似的性质吗? 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二: 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则K K K K K S S S S S 232,,--...............是否也构成成等比数列; 则新的等比数列的首项是K S ,公比( ) 例题2 :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前10项和10S =10,前20项和20S =30,求30S 变式训练: 1. 等比数列{}n a 10S =20,20S =80,求30S =?.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等比数列教案(系列三)

课题: 2.4等比数列 授课类型:新授课 (第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提高数学建模能力;体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感受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模型,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定义式及通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 n a -1-n a =d ,(n ≥2,n ∈N +) 等差数列是一类特殊的数列,在现实生活中,除了等差数列,我们还会遇到下面一类特殊的数列。 课本P41页的4个例子: ①1,2,4,8,16,… ②1,12,14,18,116 ,… ③1,20,220,320,420,… ④10000 1.0198?,210000 1.0198?,310000 1.0198?,410000 1.0198?,510000 1.0198?,…… 观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①、②、③、④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 共同特点:从第二项起,第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Ⅱ.讲授新课 1.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

示(q ≠0即:1 -n n a a =q (q ≠0) 1?“从第二项起”与“前一项”之比为常数(q ) {n a }成等比数列?n n a a 1+=q (+∈N n ,q ≠0) 2? 隐含:任一项00≠≠q a n 且 “n a ≠0”是数列{n a }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3? q = 1时,{a n }为常数。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 )0(111≠??=-q a q a a n n 由等比数列的定义,有: q a a 12=; 21123)(q a q q a q a a ===; 312134)(q a q q a q a a ===; … … … … … … … )0(1111≠??==--q a q a q a a n n n 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 )0(11≠??=-q a q a a m m n 4.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非零常数列 探究:课本P56页的探究活动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等比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0(111≠??=-q a q a a n n ,它的图象是分布在曲线1x a y q q =(q >0)上的一些孤立的点。 当10a >,q >1时,等比数列{n a }是递增数列; 当10a <,01q <<,等比数列{n a }是递增数列; 当10a >,01q <<时,等比数列{n a }是递减数列; 当10a <,q >1时,等比数列{n a }是递减数列; 当0q <时,等比数列{n a }是摆动数列;当1q =时,等比数列{n a }是常数列。 [范例讲解] 课本P57例1、例2、P58例3 解略。 Ⅲ.课堂练习

2019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三数列与不等式第1讲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学案

第1讲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考情考向分析] 1.等差、等比数列基本量和性质的考查是高考热点,经常以小题形式出现.2.等差、等比数列的判定及综合应用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注意基本量及定义的使用,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热点一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运算 1.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a n =a 1+(n -1)d ; 等比数列:a n =a 1·q n -1 . 2.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S n = n (a 1+a n ) 2 =na 1+ n (n -1) 2 d ; 等比数列:S n =????? a 1(1-q n )1-q =a 1-a n q 1-q (q ≠1),na 1(q =1). 3.性质 若m +n =p +q , 在等差数列中a m +a n =a p +a q ; 在等比数列中a m ·a n =a p ·a q . 例1 (1)(2018·全国Ⅰ)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3S 3=S 2+S 4,a 1=2,则a 5等于( ) A .-12 B .-10 C .10 D .12 答案 B 解析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由3S 3=S 2+S 4, 得3???? ??3a 1+3×(3-1)2×d =2a 1+2×(2-1)2×d +4a 1+4×(4-1)2×d ,将a 1=2代入上式,解得d =-3, 故a 5=a 1+(5-1)d =2+4×(-3)=-10.故选B. (2)(2018·杭州质检)设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若S 4=80,S 2=8,则公比q =________,a 5=________. 答案 3 162

等比数列的性质教学设计

3.1.2等比数列性质 【课程分析】等数列是又一特殊数列,它与前面我们刚刚所探讨过的等差数列仅有一字之差,所以我们可用比较法来学习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在深刻理解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对于等比数列学生对比等差数列学习较容易接受。 【学习目标】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 一.导入新课 (一)回顾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 (1) 定义式:32121 (0)n n a a a q q a a a -====≠ (2) 通项公式:11n n a a q -= 导入本课题意:与等差数列类似,等比数列也是特殊的数列,它还有一些规律性质,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它到底有一些怎样的性质。 二.推进新课 题:就任一等差数列{a n },计算a 7+a 10和a 8+a 9,a 10+a 40和a 20+a 30,你发现了什么一般规律,能把你发现的规律作一般化的推广吗?类比猜想一下,在等比数列中会有怎样的类似结论? 引导探:… 性质1(板书):在等比数列中,若m+n =p+q ,有a m a n =a p a q 探究二. (引导学生通过类比联想发现进而推证出性质2) 已知{a n }是等比数列. (1)2537a a a =?是否成立?2519a a a =?成立吗?为什么? (2)211(1)n n n a a a n -+=?>是否成立?你据此能得到什么结论?2()n n k n k a a a n k -+=?>是否成立?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合作探:… 性质2(板书):在等比数列中2()n n k n k a a a n k -+=?>(本质上就是等比中项) 探究三:一位同学发现:若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232,,k k k k k S S S S S --也是等差数列。在等比数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结论?为什么? 性质 数列{}n a 是公比为q )0(>q 的等比数列,n S 为{}n a 的前n 项之和,则新构成的数列,......,...,,,)1(232n k kn n n n n n S S S S S S S ----仍为等比数列,且公比为n q 证明 ①当1=q 时,1na S n =, 则1)2()1()1(1 11111)2()1()1(==-----=-----na na na k na k na k kna S S S S n k n k n k kn (常数),所以数列}{)1(n k kn S S --是

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练习题

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练习题 1.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正数,且3a ·9a =22 5a ,2a =1,则1a = A. 2 1 B. 22 C. 2 D.2 2. 如果1,,,,9a b c --成等比数列,那么( ) A 、3,9b ac == B 、3,9b ac =-= C 、3,9b ac ==- D 、3,9b ac =-=- 3、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1210(1)(32),n n a n a a a =--+++=则 (A )15 (B )12 (C )-12 D )-15 4.在等比数列{a n }中,a 2=8,a 5=64,,则公比q 为( ) A .2 B .3 C .4 D .8 5..若等比数列{a n }满足a n a n +1=16n ,则公比为 A .2 B .4 C .8 D .16 6.若互不相等的实数,,a b c 成等差数列,,,c a b 成等比数列,且310a b c ++=,则a = A .4 B .2 C .-2 D .-4 7.公比为32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都是正数,且31116a a =,则162log a =( ) A.4 B.5 C.6 D.7 8.在等比数列{}n a 中,5,6144117=+=?a a a a ,则 =10 20 a a ( ) A. 32 B.23 C. 32或23 D. -32或-23 9.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121264a a a =,则46a a 的值为( ) A .16 B .24 C .48 D .128 10.实数12345,,,,a a a a a 依次成等比数列,其中1a =2,5a =8,则3a 的值为( ) A. -4 B.4 C. ±4 D. 5 11.等比数列 {}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5647a a a a +=18,则3132310log log log a a a ++ += A .12 B .10 C .8 D .2+3log 5 12. 设函数()()() * 2 ,311N n x n x x f ∈≤≤-+-=的最小值为n a ,最大值为n b ,则2n n n n c b a b =-是( ) A.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B.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 C.常数列 D.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13. 三个数c b a ,,成等比数列,且0,>=++m m c b a ,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 ??????3, 0m B. ??????--3,m m C . ??? ??3,0m D. [)?? ? ???-3,00,m m 14.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0≠d ,且931,,a a a 成等比数列,则 10 429 31a a a a a a ++++的值为 . 15.已知1, a 1, a 2, 4成等差数列,1, b 1, b 2, b 3, 4成等比数列,则 =+2 2 1b a a ______.

高三数学章节专题基础梳理导学案4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

高考要求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是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的引申 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解题,往往可以回避求其首项和公差或公比,使问题得到整体地解决,能够在运算时达到运算灵活,方便快捷的目的,故一直受到重视 高考中也一直重点考查这部分内容 重难点归纳 1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是两种数列基本规律的深刻体现,是解决等差、等比数列问题的既快捷又方便的工具,应有意识去应用 2 在应用性质时要注意性质的前提条件,有时需要进行适当变形 3 “巧用性质、减少运算量”在等差、等比数列的计算中非常重要,但用“基本量法”并树立“目标意识”,“需要什么,就求什么”,既要充分合理地运用条件,又要时刻注意题的目标,往往能取得与“巧用性质”解题相同的效果 典型题例示范讲解 例1已知函数f (x )= 4 12 -x (x <-2) (1)求f (x )的反函数f --1(x ); (2)设a 1=1, 1 1+n a =-f --1(a n )(n ∈N *),求a n ; (3)设S n =a 12+a 22+…+a n 2,b n =S n +1-S n 是否存在最小正整数m ,使得对任意n ∈N *,有b n <25 m 成立?若存在,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命题意图 本题是一道与函数、数列有关的综合性题目,着重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知识依托 本题融合了反函数,数列递推公式,等差数列基本问题、数列的和、函数单调性等知识于一炉,结构巧妙,形式新颖,是一道精致的综合题 错解分析 本题首问考查反函数,反函数的定义域是原函数的值域,这是一个易错点,(2)问以数列{ 2 1n a }为桥梁求a n ,不易突破 技巧与方法 (2)问由式子4112 1 += +n n a a 得 2 2 1 11n n a a - +=4,构造等差数列{ 2 1n a },从 而求得a n ,即“借鸡生蛋”是求数列通项的常用技巧;(3)问运用了函数的思想 解 (1)设y = 412 -x ,∵x <-2,∴x =- 2 14y + , 即y =f --1(x )=-2 14y + (x >0) (2)∵411 ,1412 2 1 2 1 =- ∴+ =++n n n n a a a a , ∴{ 2 1 n a }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a 1=1, 2 1n a =2 1 1a +4(n -1)=4n -3,∵a n >0,∴a n = 3 41-n

等比数列前n项和优秀教案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能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通过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错位相减法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等比数列的学习,发展数学应用意识,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发展数学的理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能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难点:错位相减法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设想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四周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深入探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设计思路如下: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课前给出复习:等比数列的定义及性质 课首给出引例:“一个穷人到富人那里去借钱,原以为富人不愿意,哪知富人一口答应了下来,但提出了如下条件:在30天中,富人第一天借给穷人1万元,第二天借给穷人2万元,以后每天所借的钱数都比上一天多1万;但借钱第一天,穷人还1分钱,第二天还2分钱,以后每天所还的钱数都是上一天的两倍,30天后互不相欠.穷人听后觉得挺划算,本想定下来,但又想到此富人是吝啬出了名的,怕上当受骗,所以很为难。”请在座的同

学思考讨论一下,穷人能否向富人借钱? [设计一个学生比较感爱好的实际问题,吸引学生注重力,使其马上进入到研究者的角色中来!] (二)启发引导学生数学地观察问题,构建数学模型。 学生直觉认为穷人可以向富人借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求,得出: 穷人30天借到的钱:4652 30)301(3021'30=?+=+++= S (万元) 穷人需要还的钱:=++++=292302221 S ? [直觉先行,思辨引路,在矛盾冲突中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 教师紧接着把如何求=++++=292302221 S ?的问题让学生探 究, 292302221++++= S ①若用公比2乘以上面等式的两边,得到 302923022222++++= S ② 若②式减去①式,可以消去相同的项,得到: 1073741823 123030=-=S (分) ≈1073(万元) > 465(万元) 答案:穷人不能向富人借钱 (三)引导学生用“特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猜想数学规律。 提出问题:如何推导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学生很自然地模仿 以上方法推导) )1(11212111--+++++=n n n q a q a q a q a a S )2(111211n n n q a q a q a q a qS ++++=- (1)-(2)有n n q a a S q 11)1(-=- 推导等比数列前n 项和n S 的公式,教师引导讲完课本上的推导方法 后, 教师:还有没有其他推导方法?(经过几分钟的思考,有学生举手发 言) ?? ???≠--=--==1,11)1(1,111q q q a a q q a q na S n n n

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导学案

1 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基本概念 新知: 1. 等比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项起, 一项与它的 一项的 等于 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 ,通常用字母 表示(q ≠0),即:1 n n a a -= (q ≠0)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21a a = ; 3211()a a q a q q a === ;24311()a a q a q q a === ; … … ∴ 11n n a a q a -==? 等式成立的条件 3. 等比数列中任意两项n a 与m a 的关系是: 3、等比数列的性质:对于等比数列}{n a ,若.,n m q p a a a a n m q p =+=+则 4、等比数列的}{n a 的单调性————————与首项和公比都有关 11-=n n q a a 例题 例一: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若是请指出公比 (1)1,-1,1,-1,1,…(2)0,1,2,4,8,…(3)13 181-4121-1,,, 例二、指出下列等比数列中的未知项 (1)2,a ,8 (2)-4,b ,c ,2 1 问题1:如果在a 与b 中间插入一个数G ,使a ,G ,b 成等比数列,则2G b G ab G a G =?=?= 新知1:等比中项定义 如果在a 与b 中间插入一个数G ,使a ,G ,b 成等比数列,那么称这个数G 称为a 与b 的等比中项. 即G = (a , b 同号). 试试:数4和6的等比中项是 . 例三、(1)在等比数列}{n a 中,是否有)2(112 ≥=+-n a a a n n n ? (2)如果数列}{n a 中,对于任意的正整数),2(,2112 ≥=≥+-n a a a n n n n n 都有) (那么}{n a 一定是等比数列 吗?

等比数列性质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例题(经典版)

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例题 1、等比数列的定义:()()*1 2,n n a q q n n N a -=≠≥∈0且,q 称为公比 2、通项公式: ()11110,0n n n n a a a q q A B a q A B q -== =??≠?≠,首项:1a ;公比:q 推广:n m n m n n n m m a a a q q q a --=?=?=3、等比中项: (1)如果,,a A b 成等比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A ab =或A =注意:同号的两个数才有等比中项,并且它们的等比中项有两个( (2)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211n n n a a a -+?=? 4、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n S 公式: (1)当1q =时,1n S na = (2)当1q ≠时,()11111n n n a q a a q S q q --= = -- 11''11n n n a a q A A B A B A q q = -=-?=---(,,','A B A B 为常数) 5、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1)用定义:对任意的n ,都有1 1(0){}n n n n n n a a qa q q a a a ++==≠?或 为常数,为等比数列 (2)等比中项:21111(0){}n n n n n n a a a a a a +-+-=≠?为等比数列 (3)通项公式:()0{}n n n a A B A B a =??≠?为等比数列 6、等比数列的证明方法: 依据定义:若 ()()*1 2,n n a q q n n N a -=≠≥∈0且或1{}n n n a qa a +=?为等比数列 7、等比数列的性质: (2)对任何*,m n N ∈,在等比数列{}n a 中,有n m n m a a q -=。 (3)若* (,,,) m n s t m n s t N +=+∈,则n m s t a a a a ?=?。特别的,当2m n k +=时,得2n m k a a a ?= 注:12132n n n a a a a a a --?=?=??? 等差和等比数列比较:

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总结 一、等差数列: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小写字母d 表示; 等差中项,如果2 b a A += ,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如果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那么等差中项等于另两项的算术平均数; 等差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N n (d )1-n (a a 1n *∈+=; 等差数列}{a n 的递推公式:)2n (d a a 1n n ≥+=-; 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公式:n S =2n )a a (n 1?+=d 2)1-n (n na 1?+ = 中12na n )2d -a (n )2d (=?+?; 【等差数列的性质】 1、d )1-n (a a m n += 【说明】n 11m a d )1-n (a d )m -n (d )1-m (a d )m -n (a =+=++=+ 2、若m 、n 、p 、q *∈N ,且m+n=p+q ,则有q p n m a a a a +=+ 【说明】q p 11n m a a )2-q p (a 2d )2-n m (a 2a a +=++=++=+ 3、md 成等差数列,公差为、 a 、a 、a m 2k m k k ??++ 【说明】md a -a a -a m k m 2k k m k =??==+++ 4、k )1-n (nk k 2k 3k k 2k S -S S -S ,S -S ,S ??成等差数列,公差为d n 2 【说明】d n )a a a (-)a a a (S -)S -S (2n 21n 22n 1n n n n 2=+??+++??++=++, ) a a a (-)a a a ()S -S (-)S -S (n 22n 1n n 32n 21n 2n 2n n 2n 3+??+++??++=++++??=,d n 2 5、数列}{a n 成等差数列Bn An S ,a a a 2, q pn a 2n 1n 1-n n n +=+=+=?+

等比数列前n项和导学案

等比数列前n项和导 学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3.2等比数列前n 项和导学案 【学习要求】 1.掌握等比数列前n 项公式;(重点) 2.等比数列前n 项公式的推导方法;(难点) 2.会用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拓展) 【知识要点】 1.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 (1)公式:S n =????? = q ≠1 q =1. (2)注意:应用该公式时,一定不要忽略q =1的情况. 2.若{a n }是等比数列,且公比q ≠1,则前n 项和S n = a 11-q (1-q n )=A (q n -1).其中A = . 3.等比数列1,x ,x 2,x 3,…的前n 项和S n 为 ( ) A .1-x n 1-x B .1-x n -1 1-x C .??? 1-x n 1-x ,x ≠1n ,x =1 D .??? 1-x n -11-x ,x ≠1n ,x =1 【问题探究】 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有位数学家带着画有64个方格的木盘,和32个雕刻成六种立体形状,分涂黑白两色的木制小玩具,去见波斯国王并向国王介绍这种游戏的玩法.国王对这种新奇的游戏很快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天到晚兴致勃勃地要那位数学家或者大臣陪他玩.高兴之余,他便问那位数学家,作为对他忠心的奖赏,他需要得到什么赏赐呢数学家开口说道:“请您在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个次序在后的格子中放的麦粒都必须是前一个格子麦粒数目的2倍,直到最后一个格子第64格放满为止,这样我就十分满足了.”“好吧!”国王挥挥手,慷慨地答应了数学家的这个谦卑的请求.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太低了,问他:“你怎么只要这么一点东西呢”数学家笑着恳求道:“陛下还是叫管理国家粮仓的大臣算一算!”第二天,管理粮仓的大臣满面愁容地向国王报告了一个数字,国王大吃一惊:“我的天!我哪来这么多的麦子”这个玩具也随着这个故事传遍全世界,这就是今日的国际象棋.假定一千粒麦的质量为40 g ,那么,数学家要求的麦粒数的总质量究竟是多少呢(将超过7 000亿吨)这实际上是求数列1,2,4,…,263的和.据查,目前世界年度小麦产量约6亿吨,显然国王无法满足数学家的要求. 这个传说中的计算是一个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那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是怎样的呢怎样的等比数列才能应用这个公式呢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高一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教案

高一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数学知识: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相关性质; 2、数学水平: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类比学习,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水平; 归纳——猜想——证明的数学研究方法; 3、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类讨论,函数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如何通过类比利用等差数列学习等比数列; 难点:等比数列的性质的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问题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一类特殊的数列——等差数列。 问题1:满足什么条件的数列是等差数列?如何确定一个等差数列? (学生口述,并投影):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要想确定一个等差数列,只要知道它的首项a1和公差d。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和d,那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板书)an=a1+(n-1)d。

师:事实上,等差数列的关键是一个“差”字,即如果一个数列, 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 就叫做等差数列。 (第一次类比)类似的,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问题2: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 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数列。 (这里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法,对于“和”与“积”的情况,能够利用具体的例子予以说明: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和”(或“积”)等于同一个常数的话,这个 数列是一个各项重复出现的“周期数列”,而与等差数列最相似的是“比”为同一个常数的情况。而这个数列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等比 数列了。) 2、新课: 1)等比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 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 做公比。 师:这就牵涉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问题,回忆一下等差数列的通 项公式是怎样得到的?类似于等差数列,要想确定一个等比数列的通项 公式,要知道什么? 师生共同简要回顾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的方法:累加法和迭代法。 公式的推导:(师生共同完成) 若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和首项为a1,则有: 方法一:(累乘法) 3)等比数列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