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附件3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试行)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5年9月

前言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年)、《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等文件,以基层业务人员实际维护经验为基础,吸收了区域气象站生产、使用和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写完成。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自动站的系统结构、主要性能、完好标准、设备维护时间、内容、流程、注意事项、维护记录表等。

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发布,并归口。本规范由陕西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起草。本规范编写组成员为:周林、白水成、王国君、徐青强、张世昌、张向荣、张晓妮、于进江、毛峰、李晓冬、张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是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的指导性文件。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遇有问题,及时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反馈,并望提出改进意见。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目录

1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规范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设备技术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完好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设备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维护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维护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维护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记录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维护工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区域气象站维护的时间、流程、方法、要求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维护。

1.2 规范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a)《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

b)《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修订版)》(2012年)

c)《地面气象观测场(室)防雷技术规范》(GB/T 31162-2014)

d)《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QX 4—2015)

e)《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气测函﹝2009﹞248号)

f)《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评估方法》(气测函﹝2013﹞

258号)

g)《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气测函﹝2012﹞185号)

h)《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地面气象观测站》(GB31221-2014)

1.3 设备结构

区域自动气象站由传感器、采集器、通信单元、中心站软件及供电系统组成。采集器采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单元上传中心站。供电系统为采集器、传感器提供电源。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结构示意图

1.4 设备主要技术性能

1.4.1 传感器

区域自动气象站使用的传感器性能应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相关规范要求。常见气象要素观测传感器的性能见表1。

1.4.2 采集器

采集器是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核心处理部件,具有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传输等功能。

2 完好标准

2.1 系统结构

采集器、传感器、供电系统、通信单元及相关附属设备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系统所有部件安装规范,线缆连接整齐、紧固。

2.2 技术性能

采集器、传感器、供电系统、通讯单元的输入、输出信号符合技术规定;站点信息及相关配置设置正确;观测数据准确可靠。

2.3 技术资料

维护记录填写规范,保存完整,及时归档;站点信息登记准确无误;检定证书及相关技术资料妥善保存;设备质量标识、条形码完整。

2.4 运行环境

观测场围栏及标牌应保持干净、整洁、完整,观测场无杂物,杂草及时清除。及时清除观测场周边10m范围内的障碍物,确保观测场周边环境保持开阔,保证仪器的感应面通风和不受遮阴。太阳能板表面应干净整洁,及时清除影响光照的遮挡物。观测站通信信号稳定可靠。观测设备处于防雷保护区内,防雷接地良好。

3 设备维护

3.1 维护时间

1)汛前、汛后各维护一次,具体时间根据各地汛期开始和结束时间自定。

2)汛期期间维护1~2次,风沙较大地区,或因特务服务需求,可适当增加维护次数。

3.2 维护内容

对区域站进行维护时,应按图2所示流程进行。

图2 维护流程图

3.2.1 探测环境维护

3.2.1.1 探测环境检查

通过目测检查测站周边探测环境。检查观测场周边下垫面是否被破坏,是否存在影响观测数据质量或设备安全的因素;检查观测场周边是否存在影响观测数据质量的建(构)筑物或其它干扰因素。

对于探测环境被严重破坏的台站,需在维护记录中详细说明,必要时拍摄照片附在维护记录后面。

3.2.1.2 观测场维护

清除场内杂物、杂草,保持观测场平整。

3.2.1.3 围栏和标牌维护

对围栏和标牌进行清洁维护;如围栏和标牌有损坏,应及时修复;标牌悬挂端正、醒目。

3.2.1.4 围栏外环境维护

清除围栏周边10m范围内的障碍物,保证观测场周边环境开阔,保证仪器的感应面通风和不受遮阴。

3.2.2 仪器设备维护

3.2.2.1 翻斗雨量传感器

a)检查翻斗雨量传感器的器身是否稳定、器口是否水平、高度是否符合规范,发现不符合

规范要求时应及时纠正;

b)检查各连线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损现象;

c)检查各翻斗和过滤网。清除过滤网上的尘沙、小虫等以免堵塞管道,保持节流管畅通。

夏季雨量筒内部结有蜘蛛网,影响翻斗翻转时,要清除干净;

d)检查翻斗翻转的灵活性。发现有阻滞感,应检查翻斗轴游隙是否正常、轴承是否有微小

的尘沙、翻斗轴是否变形或磨损,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e)翻斗内如沉积泥沙,应及时清淤,可用干净的脱脂毛笔刷洗,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的洗涤

剂,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f)用万用表检查干簧管是否正常;

g)翻斗雨量传感器内部清洁完毕,完成安装后,应对雨量筒外壁进行一次彻底清洁;

h)维护期间,应将雨量信号线从翻斗雨量传感器上拆下,避免翻斗误动作出现错误的雨量

数据;

i)汛期前(后)对翻斗雨量传感器进行全面检查清洁时,各站根据启用时间,及时揭开(盖

上)雨量筒盖子。

3.2.2.2 百叶箱

用毛刷或湿布对百叶箱进行一次全面清洁,保持干净、洁白,如遇百叶箱顶、箱内和壁缝中有雪和雾凇时,要小心用毛刷扫除干净。检查百叶箱支架是否牢靠。在清洁过程中,百叶箱内的仪器设备不得移出箱外。

3.2.2.3 湿度传感器

检查连线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损现象;用毛刷对温湿传感器保护罩进行清理,严重污染或破损的,应及时更换。

3.2.2.4 温度传感器

检查连线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损现象;用干毛巾清洁传感器探头和线缆的灰尘。

3.2.2.5 风向风速传感器

每年对风传感器进行一次全面维护,维护时间自定。检查连线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损现象;检查线缆接头是否有短线或松动现象;清洁风传感器部件;检查、校准风向标、风横臂指北方位;检查避雷针结构是否牢靠。

其余维护时间,目测风杯和风向标转动是否灵活、平稳,是否有破损;发现异常时,及时处理。

风杆、拉线底座应稳固,风杆应垂直、无明显倾斜,拉线松紧适宜、无锈蚀。

安装有风塔的观测站,应根据风塔维护技术要求及时维护。

3.2.2.6 气压传感器

检查连线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损现象;检查气压传感器静压气孔口气流是否畅通;清洁传感器表面灰尘。

3.2.2.7 采集器

检查与采集器连接的线缆是否牢固;用毛刷清除采集器表面和采集箱内外的灰尘;检查台站参数设置。

3.2.2.8 通讯单元

检查天线是否有老化破损现象;检查通讯单元接头是否有松动现象;检查通讯单元指示灯是否正常;清除通讯单元表面灰尘。

3.2.2.9 供电系统

清除太阳能板表面灰尘,检查连线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损现象;检查太阳能板安装是否牢靠,检查太阳能板的安装角度是否正确;将太阳能板与采集器之间的连线断开,测量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电压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检查蓄电池是否有开裂漏液现象,检查负极板是否有氧化现象,检查电池线缆接头是否牢固,测量电池输出电压是否符合标称值;检查电源控制器状态指示灯是否正常;清洁外表灰尘。

3.2.3 防雷设施

检查防雷接地线连接是否牢固。每年汛前检测一次接地电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4Ω,处在高山、海岛等岩石地面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Ω·m的区域站,接地体的阻值可适当放宽。

3.3 系统测试

检查系统采集器、通讯单元运行状态,检查与中心站连接是否成功。使用该型区域自动气象站测试软件,进行现场读取。对实时数据检查,确认系统工作正常。

4 维护记录

a)维护完成后,应及时填报上传维护记录表(见附录A)。

b)维护记录表应及时收集、整理,并归档保存。

5 注意事项

a)维护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作业规定,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

b)应选择晴好天气开展维护工作,开始维护时,应避开正点;

c)禁止带电插拔、安装、清洁设备;

d)及时检查维护工具,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维护工具清单见附录B。

附录A: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记录表

站名:站号:设备型号:维护人员:

维护时间:年月日时—时维护要素:□温□湿□压□风□雨

注:维护内容打“√”

附录B:维护工具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要求规范(试行)

附件3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试行)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5年9月

前言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年)、《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等文件,以基层业务人员实际维护经验为基础,吸收了区域气象站生产、使用和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写完成。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自动站的系统结构、主要性能、完好标准、设备维护时间、内容、流程、注意事项、维护记录表等。 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发布,并归口。本规范由陕西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起草。本规范编写组成员为:周林、白水成、王国君、徐青强、张世昌、张向荣、张晓妮、于进江、毛峰、李晓冬、张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是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的指导性文件。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遇有问题,及时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反馈,并望提出改进意见。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目录 1 总则 (1) 1.1 适用范围 (1) 1.2 规范引用文件 (1) 1.3 设备结构 (1) 1.4 主要设备技术性能 (2) 2 完好标准 (3) 2.1 系统结构 (3) 2.2 技术性能 (3) 2.3 技术资料 (3) 2.4 运行环境 (3) 3 设备维护 (4) 3.1 维护时间 (4) 3.2 维护内容 (4) 3.3 系统测试 (8) 4 维护记录 (8) 5 注意事项 (8) 附录A: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记录表 (9)

附录B:维护工具 (11)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

附件1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试行)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5年9月

前言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气象装备技术保障手册-自动气象站》等相关文件和相关国家标准,以基层业务人员实际维护经验为基础,吸收了自动气象站生产、使用和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写完成。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新型自动气象站的系统结构、主要性能、完好标准、设备维护时间、内容、流程、注意事项、维护记录表等部分。 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发布,并归口管理。本规范由陕西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起草,编写组成员为:周林、白水成、李社宏、张世昌、王柏林、张晓妮、于进江、毛峰、张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是对新型自动气象站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的指导性文件。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遇有问题,及时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反馈,并望提出改进意见。本规范不包括云高仪等未在全国全面布设的自动观测仪器的维护,将在以后的修订中逐步增加。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目录 附件1 (1)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1) 前言 (1) 目录 (1)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1) 1 总则 (1) 1.1 适用范围 (1)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1.3 设备结构 (1) 1.4 主要设备技术性能 (2) 2 完好标准 (3) 2.1 系统结构 (3) 2.2 技术性能 (3) 2.3 技术资料 (4) 2.4 运行环境 (4) 3 设备维护 (4) 3.1 日巡视 (4)

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SAWSS)操作手册范本

第二部分 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 SAWSS

第1章概述 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SAWSS)是自动气象站采集器与计算机的接口软件。它能实现对采集器的控制;将采集器中的数据实时的调取到计算机中,显示在实时数据监测窗口,写入规定的采集数据文件和实时传输数据文件;对各传感器和采集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与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挂接,可以实现气象台站各项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的处理;还能与中心站相联实现自动气象站的组网。 SAWSS与自动站采集接口采用ActiveX DLL的方式进行连接,不同型号的自动气象站只要遵循自动气象站数据接口标准,建立相应的动态库,即可实现与本软件的挂接。目前可以挂接的自动气象站包括华创升达高科技发展中心和气象仪器厂的CAWS系列、Vaisala公司的Milos系列、气象仪器厂的DYYZⅡ系列、无线电研究所的ZQZ_CⅡ系列和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的ZDZII型。 该软件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查询、自动站维护、系统参数、工具和帮助等功能。系统参数中的台站参数、地面审核规则库、辐射审核数据、辐射表检定数据、文件传输路径设置和工具中的文件传输、大气浑浊度计算与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中的容相同,故在本手册中不再说明。 在Windows系统的“开始”菜单上选择“程序”→“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 2004”→“监控软件”并点击,或者双击桌面上的“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图标,即可运行。软件主窗口如下: 在软件菜单中,可按不同功能需求进行相应菜单的选择,对于常用的菜单项提供了快捷键和工

具条上的快捷按钮方式,即用Ctrl +<某一字符>或鼠标左键点击相应图标,则可进行相应容。 在工具条上,按不同的功能组合将菜单快捷按钮分成了若干块,右端为监控软件有关功能的运行状态,其中“网络主通道”和“网络辅通道”指示灯表示的是自动气象站组网后与中心站的通讯连接状态,红灯表示通道不通,绿灯表示通道为联通;“自动站”指示灯表示的是自动站监控软件与采集器的工作状态,红灯表示监控软件与采集器不能或没有挂接,黄灯表示监控软件与采集器处于通讯状态,绿灯表示监控软件没有对采集器进行操作,监控软件处于空闲状态;“系统”指示灯表示监控软件运行状态,当软件开始运行时若能正确读取台站参数,则在软件运行过程中该指示灯为红、橙闪烁,否则指示灯一直为红色。在窗口底部的状态条,显示有自动站的工作状态以及字母键、数字键、插入键的状态和系统的时间。 软件运行后,根据“系统参数”的“选项”中对“运行设置”的“采集控制”设置情况,判断是否进入自动气象站实时采集,当“数据采集”被选中,若初始化成功,则自动进入数据采集。 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文件存放路径为软件安装的下级文件夹 AwsSource,它由“..\SysConfig\”文件夹下的SysPara.ini文件的“AwsFilePath”变量确定。

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及建设

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及建设 近年来,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快速发展,全国地面气象观测站已全部完成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区域自动气象站作为综合观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量大面广特点,并且由省级保障部门进行技术指导,市、县两级保障。随着对气象观测数据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根据新一代气象观测网络建设的规划,已建成1657个新型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了区域自动气象站全省乡镇全覆盖和618 个山洪地质灾害点气象监测,加上土壤水分观测自动气象站、交通气象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共同为气象预报预测、决策气象服务、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系统是针对区域范围内,可能会对人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气象要素,进行长时间区域范围内不间断的准确监测而设计开发的一款标准区域气象监测站。主要应用于城市降水网络、山洪预警、森林生态、核电厂环境监测等应用。主要监测要素是雨量、风向、风速、太阳辐射、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参数。 一、系统内容 该区域气象监测系统是方大天云设计的支持站点参数、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加密间隔、运行状态等信息的远程维护,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使用和日常维护工作。此外自动站可实现自动电源管理,数据自动

采集、存储、通讯、分析等功能,能够满足灾害性天气监测、降水过程加密观测及多种形式气象保障和气象服务的需求。 二、系统指标 风速 0~60m/s;精度:3%(0-35m/s);5%(>35m/s) 风向 0~359.9°;精度:±3° 降水强度 0~200mm/h;精度:5% 降水类型雨/雪 大气压力 300~1200 hPa;精度:±1.5hPa 空气温度 -50~60°C;精度:±0.2°C(-20~+50°C)‘±0.5°C(>-30°C 空气湿度 0~100%RH;精度:±2%RH 通讯接口 RS232/RS485,板载GPRS 供电方式交流220V/太阳能+蓄电池 工作环境温度 -50~+50℃ 工作相对湿度 0~100%RH 防护等级 IP65 可靠性免维护,防盐雾,防尘 功耗 3-30W 三、功能特点 具有极强针对性的区域范围气象监测设备

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

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保障自动气象站稳定可靠运行,确保观测数据质量,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自动气象站包括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含无人站)使用的各型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国家站” )和区域气象观测站所使用的各型的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区域站” )。 第三条自动气象站保障包括运行监控、维护、维修、储备供应、计量检定等业务,实行国家、省(区、市)、地(市、州、盟)三级管理,部门内部保障力量与社会资源共同保障,部门内部保障实行国家、省(区、市)、地(市、州、盟)和县(区、旗)四级业务布局。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四条自动气象站保障工作由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负责。各级管理部门负责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的管理,按照保障业务规定和有关要求组织开展自动气象站保障工作,督促、检查、评估、通报工作成效。各级管理部门及其主要职责是:(一)国家级:1.负责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规范以及管理规章制度的制订。2.负责组织落实、督促检查各省(区、市)气象局和国家级业务部门按管理制度开展工作,并负责全国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工作质量管理。 3.负责组织国家级业务部门接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定期对自动气象站计量检定业务开展的授权或认证进行考核。 (二)省级: 1 .根据业务规范并结合本省工作实际,细化或建立健全自动气象站 保障业务规章制度、业务和管理工作奖惩机制并组织落实。

2.负责组织落实、督促检查各地(市、州、盟)气象局和省级业务部门按管理制度开展业务工作,同时根据本省(区、市)自动气象站保障工作实际情况安排相关工作,并负责本省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工作质量管理。 3.负责本省(区、市)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新技术培训、推广的组织实施。 4.负责组织业务部门接受省级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定期对自动气象站计量检定业务开展的授权或认证进行考核。 5 .负责本省(区、市)自动气象站保障社会化的政策制定、统一考核评估等监管工作。 (三)地(市、州、盟)级: 1 .根据业务规范并结合本地工作实际,细化或建立健全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规章制度、业务和管理工作奖惩机制并组织落实。 2.负责组织落实、督促检查各县(区、旗)气象局和地级保障业务部门按管理制度和有关要求开展业务工作。 3 .负责本地(市、州、盟)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新技术培训、推广的组织实施。 4.负责本地(市、州、盟)自动气象站社会化保障的具体监管工作。第五条各级业务部门(或人员)承担本地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的具体实施,接受同级管理部门的管理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承担对下级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各级业务部门及其主要职责是: (一)国家级: 1.承担自动气象站运行监控平台的开发、运行、维护,以及运行状况报告的定期编制。 2.承担自动气象站保障新技术的研发。 3.承担自动气象站计量检定国家级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负责对 省级二等标准器的检定和量值传递工作。 4.承担自动气象站整机的国家级应急储备工作。 (二)省级: 1.承担本省(区、市)自动气象站监控平台的运行维护,实时运行监控和运行状

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设备故障及维修维护

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设备故障及维修维护 本文主要根据新型自动气象站运行实际,主要对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维修处理措施,最后针对新型自动气象站日常维护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同行借鉴。 标签: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设备故障;维修维护 引言 近年来,我国气象事业实现了质的飞跃,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新型自动气象站开始在全国上下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促使我国气象观测业务自动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自新型自动气象站运行以来,促使气象观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得到有效降低,更为重要是大幅增强了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给天气预报、气象预报预警以及公共气象服务等气象业务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指导依据。然而,因为新型自动气象站需要昼夜不间断连续运行,所以长期消耗特别大,难免会因为出现一些设备故障,从而影响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业务的顺利开展。因此,本文主要对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维修措施,最后还给出了新型自动气象站日常维护方法,以确保新型自动气象站始终能够正常运行。 1.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设备故障 1.1采集器故障 在新型自动气象站運行过程中,若采集器出现异常状况,工作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检查采集器面板上的指示灯,并对指示灯的闪烁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凭借这些状况来判断采集器有无问题。若面板上的指示灯没有闪烁,同时没有气象要素数据显示,那么在单击后若无任何变化,那么极有可能是由于采集器中的芯片数据混乱造成的。这个时候,工作人员需要删除采集的芯片数据或换新,之后对采集器进行重启,通常这样之后采集器便能够正常运行。若采集器上的数据不正常,那么就需仔细检查采集器的供电系统,观察空气开关是否跳动或电源电压有无异常。若以上情况均正常,则应该仔细观察通讯线路,若仍旧无异常问题,就能够说明是采集器存在故障,这个时候应该及时维修仪器或换新。 1.2气压传感器故障 若新型自动气象站使用过程中,气压观测数据存在异常,则大多数是因为气压传感器供电电源电压偏低所引起的,还有可能是因为数据线插口松动造成接触不良进而影响观察数据的准确性。若碰上这种状况,气象观测工作人员一般需要尽快对该问题进行解决,假如经过排查发现属于气压传感器故障,那么便应该尽快维修,若有必要,应该及时换取新的气压传感器。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

附件 3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试行)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5年9月

前言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年)、《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自动气象站 保障暂行规定》等文件,以基层业务人员实际维护经验为基础,吸收了区域气象站生产、使 用和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写完成。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自动站的系统结构、主要性能、完好标准、设备维护时间、内容、流程、注意事项、维护记录表等。 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发布,并归口。本规范由陕西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起草。本规范编写组成员为:周林、白水成、王国君、徐青强、张世昌、张向荣、张晓妮、于进江、毛峰、李晓冬、张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是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的指导性文件。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遇有问题,及时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反馈,并望提出改进意见。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目录 1 总则 (1) 1.1 适用范围 (1) 1.2 规范引用文件 (1) 1.3 设备结构 (1) 1.4 主要设备技术性能 (2) 2 完好标准 (2) 2.1 系统结构 (2) 2.2 技术性能 (2) 2.3 技术资料 (2) 2.4 运行环境 (2) 3 设备维护 (2) 3.1 维护时间 (3) 3.2 维护内容 (3) 3.3 系统测试 (5) 4 维护记录 (5) 5 注意事项 (5) 附录A: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记录表 (6) 附录B:维护工具 (7)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 范试行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附件3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试行)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5年9月

前言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年)、《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等文件,以基层业务人员实际维护经验为基础,吸收了区域气象站生产、使用和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写完成。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自动站的系统结构、主要性能、完好标准、设备维护时间、内容、流程、注意事项、维护记录表等。 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发布,并归口。本规范由陕西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起草。本规范编写组成员为:周林、白水成、王国君、徐青强、张世昌、张向荣、张晓妮、于进江、毛峰、李晓冬、张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是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的指导性文件。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遇有问题,及时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反馈,并望提出改进意见。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目录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区域气象站维护的时间、流程、方法、要求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维护。 1.2 规范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a)《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 b)《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修订版)》(2012年) c)《地面气象观测场(室)防雷技术规范》(GB/T 31162-2014) d)《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QX 4—2015) e)《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气测函﹝2009﹞248号) f)《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评估方法》(气 测函﹝2013﹞258号) g)《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气测函﹝2012﹞185号) h)《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地面气象观测站》(GB31221-2014) 1.3 设备结构 区域自动气象站由传感器、采集器、通信单元、中心站软件及供电系统组成。采集器采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单元上传中心站。供电系统为采集器、传感器提供电源。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结构示意图 1.4 设备主要技术性能 1.4.1 传感器

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区域气象观测站是根据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大中城市、特殊地区和专属经济区的气象和环境预报服务需要,在国家级观测站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的观测站,是国家观测站的重要补充。主要承担地面时空加密观测和实时要素监测业务,提供区域性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局部环境和区域气候等观测数据。区域气象观测站在原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基础上组建,以自动观测为主要探测手段。 为规范区域气象观测站站网规划、站点选址、设备性能、基础设施、组网传输、质量控制、运行保障等系统工程建设,确保区域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可同化性和长期、稳定运行,根据《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三站四网”实施方案》(气测函[2005]247号)、《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分方案》(气发[2006]45号)、《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多轨道业务和功能体系任务分解和进度表》(气发[2007]17号文附件2)等文件,对区域气象观测站的要求,并参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对自动气象站的有关规定,对全国区域气象观测站的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现状与需求分析 1、现状分析 我国现有的国家级气象站网是为获取天气尺度系统信息而设计的,气象台站的全国平均站间距为60多公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复杂,现有站网在空间密度和观测频次上,远不能适应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预警的需求。为了满足各级气象服务特别是短时临近预报服务的需要,近年来,各省(区、市)气象局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投资建设了一定数量的以加密自动气象站(包括单雨量自动站)为主的中小尺度天气监测网。高时空密度的加密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特别是决策气象服务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密自动气象站的建设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认同。 2、存在问题 受经济条件不平衡因素的影响和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测与气象服务关系认识的不一致,各省(区、市)的加密自动气象站建设极不平衡,西部天气气候资料空白及敏感区内站点稀疏。已经建设的站点存在着自动观测站网的布局和密度很不均匀、观测要素的配置不尽合理、实时数据组网传输效率不高、资料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运行保障体系没有健全等等问题,影响了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整体效益的充分发挥。

8.4气测函〔2015〕165号附件4:区域自动气象站维修规范(试行)

附件4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修规范 (试行)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5年9月

前言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修规范》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年)、《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修订版)》、《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气象装备技术保障手册-自动气象站》、《气象观测装备维修业务管理办法》、《区域自动气象站现场核查方法》(试行)等文件和相关国家、行业标准,以基层业务人员实际维修经验为基础,吸收了区域气象站生产、使用和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写完成。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系统结构、主要性能、主要设备维修方法、流程、注意事项、维修记录表等部分。 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发布,并归口。本规范由陕西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起草,编写组成员为:白水成、李社宏、徐青强、龙亚星、王国君、武安邦、朱海利、王千乐、王宇、汪武锋。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是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设施进行维修的指导性文件。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遇有问题,及时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反馈,并望提出改进意见。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目录 1 总则 (1) 1.1 范围 (1)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维修条件 (1) 2.1 维修人员 (1) 2.2 维修工具 (1) 2.3 维修备件 (1) 2.4 维修资料 (1) 3 主要设备技术性能 (2) 3.1 设备结构 (2) 3.2 传感器性能指标 (2) 3.3 采集器主要性能 (2) 4 常见故障维修处理流程 (3) 4.1 故障发现及分类 (3) 4.2 全部(大面积)站点数据缺测 (3) 4.3 单站数据缺测 (4) 4.4 单要素数据缺测或错误 (5) 5 维修检验 (10) 6 维修记录 (10) 7 维修注意事项 (11) 附录A 维修工具清单 (12) 附录B 维修记录表 (13)

聊城市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维修保障服务合同

聊城市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维修保障服务合同 甲方:聊城市气象局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互利互惠、友好合作的原则,就甲方委托乙方保障聊城市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维修服务事宜约定如下: 一、委托服务内容 甲方委托乙方为聊城市气象部门目前运行的分布于全市各乡镇的116套区域自动气象站(站点分布见表1)提供维修、维护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设备的月、年度维护巡检;区域站设备(含采集器、传感器、电缆线、太阳能电板、蓄电池、电源等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器件)的维护、维修和备件更换服务等。 二、服务要求和标准 1)乙方应保证在维修合同期内负责的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每月正点平均传输到报率达99.5%或以上(排除中心站网络问题和通信卡欠费等非自动站设备自身故障引起的缺报),数据可用率平均达到98%以上。 2)乙方负责对全市区域站应进行定期巡检、维护,汛期(6月1日-9月15日)每半个月一次,非汛期每月一次。 3)乙方在接收到故障信息后,应在4小时内派人到达现场排除故障,更换的备件必须在检定有效期内。 4)甲方负责区域自动气象站的配件管理,并负责及时向乙方提供检定有效期内的适量配件。如因自然灾害以及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的设备损坏等,不包含在本合同范围内,所发生的设备购置等费用由甲方承担,乙方协助甲方恢复。 5)乙方维修人员在进行维护、维修时,应对区域站维护前后情况进行拍照,填写区域站维护、维修记录表,并将维护情况及发现的问题以文本和纸质形式报告,维护记录表文本和有关照片通过区域站保障平台报告,并将每轮巡检维护记录表、维修 - 1 -

记录表结束后10天内报市局保障中心。 6)乙方应当遵守气象部门的有关业务规定,加强维护维修人员的培训,必须参加保障中心组织的业务培训、考试、持证上岗,接受委托方的监督管理。 7)有重大活动需要保障时,在接到市气象局保障中心故障维修通知后,乙方应在2小时内到达故障站点现场进行抢修。 8)配合市气象局保障中心做好区域站迁站、建站等其它工作任务。 9)未按规定职责完成维护维修保障任务及考核指标的,可据合同约定,要求社会保障单位整改或终止合同。 三、服务期限 本合同有效期限为壹年,从2014年11月 1日至2015年10月31日。 四、服务费用及支付方式 1.本合同每站点平均年服务费金额元(大写:人民币元整),站点总数116个,合计总额为:¥元(大写:人民币元整),包含本合同约定的服务项目的所有费用,除此之外无任何其他费用。 2.本合同服务费每年度结算一次。在服务合同期满,经考核评估合格后的15天内付款,并由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结算发票。 五、履约责任 1.合同生效后,若甲、乙双方任一方出现违约,则另一方可按合同法规定追究其违约责任。 2.如果甲方不按时支付合同款,每拖延一天要向乙方支付本合同总额1‰的违约金;若乙方不按本合同要求和标准提供保障服务,则视为乙方违约,每出现一次要向甲方支付本合同总额1‰的违约金。 3.如果乙方在维修合同期内,不能保证每月正点平均传输到报率达99.5%或以上,每降低0.1%,则乙方向甲方支付本合同总金额的2.5%违约金;不能保证每月正点数据平均可用率达到98%以上,每降0.1%,则乙方向甲方支付本合同季度结算额2.5%的违约金;如每月正点平均传输到报率达96%以下,正点数据平均可用率达95%以下, - 2 -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

附件3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 (试行)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5年9月

前言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2003年)、《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等文件,以基层业务人员实际维护经验为基础,吸收了区域气象站生产、使用和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写完成。规的主要容包括区域自动站的系统结构、主要性能、完好标准、设备维护时间、容、流程、注意事项、维护记录表等。 本规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发布,并归口。本规由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起草。本规编写组成员为:周林、白水成、王国君、徐青强、世昌、向荣、晓妮、于进江、毛峰、晓冬、帆。 本规为首次发布,是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的指导性文件。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遇有问题,及时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反馈,并望提出改进意见。各单位可根据本规,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目录 1 总则 (2) 1.1 适用围 (2) 1.2 规引用文件 (2) 1.3 设备结构 (2) 1.4 主要设备技术性能 (2) 2 完好标准 (2) 2.1 系统结构 (2) 2.2 技术性能 (2) 2.3 技术资料 (2) 2.4 运行环境 (2) 3 设备维护 (2) 3.1 维护时间 (2) 3.2 维护容 (2) 3.3 系统测试 (2) 4 维护记录 (2) 5 注意事项 (2) 附录A: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记录表 (2) 附录B:维护工具 (2)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 1 总则 1.1 适用围 本规规定了区域气象站维护的时间、流程、方法、要求等容。 本规适用于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维护。 1.2 规引用文件 本规引用了下列文件: a)《地面气象观测规》(2003版) b)《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修订版)》(2012年) c)《地面气象观测场(室)防雷技术规》(GB/T 31162-2014) d)《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QX 4—2015) e)《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气测函﹝2009﹞248号) f)《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评估方法》(气测函﹝2013﹞ 258号) g)《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气测函﹝2012﹞185号) h)《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地面气象观测站》(GB31221-2014) 1.3 设备结构 区域自动气象站由传感器、采集器、通信单元、中心站软件及供电系统组成。采集器采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单元上传中心站。供电系统为采集器、传感器提供电源。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结构示意图

区域自动气象站站点选取分析

区域自动气象站站点选取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伊春地区的地理特点,根据多年积累的建站经验,分析区域自动气象站建站选址的重要性,为今后建设区域站提供更好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区域站;选址 中图分类号:P412.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气象现代化业务的飞速扩展,区域自动气象站(简称区域站)成为大气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站的站点选取成为基层常规业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条件,如何做好区域站的站点选取显得尤为重要。 1 站点选址重要条件 根据伊春市多年的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经验,本文从GPS信号、电源保障、地形交通、站点布局等几个方面介绍山区区域自动气象站站点选取的重要性。 1.1 GPS信号 区域站的建立解决了无人值守的问题,但在大部分地区,没有有线的通信辅助,依然不能解决山区的区域站气象数据的传输问题。为了保证数据信息及时准确的传到中心站,采用了移动公司提供的以GPRS为主、SMS短信为辅的

无线传输方式,由于采用的是无线传输,这就要求必须保证GPRS和SMS无线信号的稳定性。对站点进行GPS信号强度及稳定性测试,如果测试GPS信号较弱或者信号稳定度差,可对移动基站进行信号调试,调试后仍不能解决GPS信号质量问题,需要另行选址。 1.2 电源保障 区域站能正常工作,良好的电源系统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区域站太阳能电池板的受光照角度,影响了采集器内蓄电池的充电质量。要做到风杆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没有山脚、建筑物、及其它植物的遮挡,要充分保证电池板的受光照角度,以保证蓄电池的电量。 移动基站电源系统的保障。移动公司的基站设在偏僻的林场所里,这里经常停电,虽然有蓄电池做后备电源,但续航能力不强,放电时间短,特别是遇到雷雨天,经常导致基站无法正常工作,故障明显增加;基站偏僻,路途曲折,移动工作人员发电维护不及时,从而不能保证基站设备上电工作,使气象实况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传送到中心站和国家局。有时中心站收不到区域站部分时段的资料,以为是气象采集设备出现故障,持续一段时间后,中心站正常接收同时把故障后的资料补传过来,这种情况大多是由移动信号中断引起的。所以,要充分考虑到移动基站工作的可靠性,即移

自动气象站的维护及故障排除

自动气象站的维护及故障排除 摘要:通过自动气象站的实践工作,总结自动气象站的维护,并对自动气象站在运行中的故障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方法,有效提高观测员维护及故障排除能力,确保观测数据的连续性、代表性、准确性。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维护;故障排除 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主要由传感器、采集器、通讯接口、系统电源等组成。随气象要素值的变化,各传感器的感应元件输出的电量产生变化,这种变化量被CPU实时控制的数据采集器所采集,经过线性化和定量化处理,实现工程量到要素量的转换,再对数据进行筛选,得出各个气象要素值,并按照一定的格式存储在采集器中[1]。随着气象系统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自动气象站作为一种先进的地面遥测设备,逐步成为基层气象台站采集数据的主要设备,但由于自动气象站自身及外界因素影响,常出现一些故障,严重影响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做好自动气象站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自动气象站的维护 1.1日常维护 查看数据显示实况,每正点前十分钟查看自动站实时观测数据是否正常,是否出现野值或者其它异常现象。 查看采集器工作情况,采集器正常工作,主要看秒闪灯的工作状态,秒闪灯正常应为3秒钟闪烁1次的红灯;其次看交流电输入指示灯,应为常亮绿灯,直流供电指示灯,应为常亮绿灯,蓄电池指示灯,当充电时为红色,充电结束后熄灭。根据指示灯情况分析存在的相应问题。 查看保证与采集器连接的计算机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每天19时对时,误差控制在30秒以内,保证采集器时间与计算机时间同步。严禁在计算机上进行与业务无关的操作,经常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及时查杀病毒,确保自动气象站业务软件的正常运行。 每天要注意查看温湿传感器感应是否灵活,安装是否稳定。雨量传感器承水器口是否被昆虫、尘土、树叶等杂物堵塞,保证筒口正圆形,在雨季要检查流水是否顺畅,确保误差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风向风速传感器转动是否灵活。地温传感器埋置是否正确,确保地温场地表疏松、平整、无草。雨后要注意耙松地表,防止板结,并对沾附在设备上的杂物进行清除。如果经常出现积水现象,就要对实际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 1.2定期维护 每年春季对防雷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接地电阻进行复测,观测场和值班室的防雷设施必须符合气象行业规定的防雷技术标准的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要立即整改,重新做地网。 每月检查气压传感器,确保静压气孔口的畅通,以便真实感应外界大气压力,并注意检查采集器后面板电缆和接线有无松动,不要带电对采集器进行接插电缆、撤换或安装传感器等工作。 每月检查各电缆是否有破损,做好电缆沟防水防鼠工作,检查各接线处是否有松动现象,及早发现问题,避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要注意检查供电设施,保证供电安全。 定期对自动气象站的传感器、采集器和整机进行现场检查、校验,操作要严格遵守规范要求。 2故障判断、排除 2.1监控软件显示故障 当监控软件完全接收不到数据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排除故障:(1)采集器与计算机是否连接正确。(2)电缆线是否完好,串口是否正常。(3)采集器是否工作正常。逐一检查排除故障。如果更换采集器,线路设备完好,连接正确,重启采集器,数据仍未显示,则

自动气象站日常维护

自动气象站日常维护 为了让该套自动站系统工作正常,寿命延长;避免因人为原因造成自动站故障,影响其正常运行。希望您们能够严格按下列要求作好自动站日常维护工作: 一、硬件维护: 1. 数据采集器维护: a.定期打开采集器,观察里面是否有杂物进入,检查底部进线孔是否密封。a.需要一两个月给数据采集器复位或开关一次,以减少有些要素极值缺测情况。 c. 一般无需日常维护。 2. 数据处理微机和打印机的维护: a.停电时,禁止长时间使用计算机,防止损坏UPS电源电池, b.关闭计算机系统顺序为主机、CRT显示器、然后关闭UPS电源, c.其它注意事项按随机文件的要求进行维护。 3. 电源系统的维护: 定期检查里面的交流输入指示灯、直流输出指示灯、充电指示灯、错误灯是否正常 4. 电缆的维护: a.定期检查电缆与传感器及采集器连接是否有松动现象; b.每年定期检查电缆是否损伤、老化。 5. 温湿传感器维护: a.定期对百叶箱内灰尘进行清扫, b.不要用手及不清洁的物体接触温湿传感器的护罩。 6. 雨量传感器的维护: 每月至少定期检查一次,清除灰土、砂石、草皮、虫窝等,以免堵塞管道、滤

网。翻斗内壁若有脏物,可用水冲洗;维护时,应断开信号连接线,并保证没有误动作。 7. 风向、风速传感器维护: 随时观察风向、风速传感器是否有卡滞现象,若有应及时报知省局装备中心维修。 8. 气压传感器维护: 经常检查气压通气嘴,不得有异物和污染。 9. 地温变送器维护: 一般无需日常维护,定期打开变送器箱看是否有异物进入,并对其清理。 10.地温传感器维护: 经常检查地表温度传感器和浅层地温传感器是否因大风、下雨等原因使地表土壤发生变化,若有,应及时对其正确归位,并注意传感器电缆。 二、软件维护: 1. 实时监测部分: 在系统工作状态正常时,下列菜单项建议台站人员不要操作: a.“终端维护”(“采集器终端维护”、“前置机终端维护”) b.“系统”菜单下(“时钟设置”、“通信口设置”、“密码口令设置”、“调制器参数设置”、“系统工作模式”) b.“系统”菜单下的“本站参数设置”、“数据参数调整”、“发报种类设置”、“旬月历史数据”、“月报历史数据”、“降水量五分级”、“数据审核参数”等子菜单,允许台站人员操作,但建议不作胡乱改动,以免影响数据准确性。 c.其它菜单项鼓励台站人员大胆去尝试,尽快全面地熟悉该套自动站软件系统。 2. 测报业务部分:

自动气象站备份计算机的维护与应用

自动气象站备份计算机的维护与应用 自动气象站备份计算机(文章以下简称“备份机”)在地面测报工作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是分析总结如何做好备份机相关的日常维护,以便让基层台站观测员在自动气象站值班用计算机(文章以下简称“值班机”)出现故障或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故障时,能够及时启用备份机进行工作,让备份机在实际工作中能起到应急作用。 标签:自动气象站;备份计算机:日常维护:应用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改革调整的顺利进行,对台站的考核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台站观测员的应急能力和台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质量综合指数,每个台站都配备了备份机,安装了相应的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自动站数据也进行了必要的备份,但是如果不做好备份计算机相关的日常维护,一旦值班机出现故障,备份机就无法短时恢复替代值班计算机。只有做好备份计算机相关的日常维护,一旦自动气象站值班计算机出现故障,才能快速启用备份计算机,恢复自动站正常运行。文章是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以供各位同行参考。 2 做好备份机的日常维护 2.1 软件安装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OSSMO)与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SAWSS)、通讯组网接口软件(CNIS)打包捆绑在一起,统称为“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自动站测报系统初始安装时,需要用完整版的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进行安装。安装时选择与值班机相同的文件路径进行安装,如E:\OSSMO 2004。安装完成后要将值班机OSSMO 2004软件中参数库文件及数据拷入相应的目录中。 安装好业务系统软件的备份机,今后凡遇值班机业务系统软件升级,则备份机也要做好相应的软件升级工作,保持备份机与值班机业务系统软件版本一致。值班机每次台站参数变动和自动站参数变动备份机都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2.2 映射网络驱动器 “映射网络驱动器”,就是把在其它电脑上的一个共享文件夹变为自己电脑上的一个逻辑驱动器符,以供使用方便。 以来宾站为例:来宾站值班机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安装在E:\OSSMO 2004,AWSRTD文件备份在F盘,我们要把自动气象站值班用计算机的E、F盘共享文件夹分别变为自动气象备份计算机上的一个逻辑驱动器符,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