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

附件3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试行)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5年9月

前言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年)、《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等文件,以基层业务人员实际维护经验为基础,吸收了区域气象站生产、使用和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写完成。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自动站的系统结构、主要性能、完好标准、设备维护时间、内容、流程、注意事项、维护记录表等。

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发布,并归口。本规范由陕西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起草。本规范编写组成员为:周林、白水成、王国君、徐青强、张世昌、张向荣、张晓妮、于进江、毛峰、李晓冬、张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是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的指导性文件。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遇有问题,及时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反馈,并望提出改进意见。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目录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区域气象站维护的时间、流程、方法、要求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维护。

1.2 规范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a)《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

b)《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修订版)》(2012年)

c)《地面气象观测场(室)防雷技术规范》(GB/T31162-2014)

d)《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QX4—2015)

e)《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气测函﹝2009﹞248号)

f)《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评估方法》(气

测函﹝2013﹞258号)

g)《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气测函﹝2012﹞185号)

h)《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地面气象观测站》(GB31221-2014)

1.3 设备结构

区域自动气象站由传感器、采集器、通信单元、中心站软件及供电系统组成。采集器采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单元上传中心站。供电系统为采集器、传感器提供电源。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结构示意图

1.4 设备主要技术性能

1.4.1 传感器

区域自动气象站使用的传感器性能应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相关规范要求。常见气象要素观测传感器的性能见表1。

表1区域自动气象站传感器性能

1.4.2 采集器

采集器是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核心处理部件,具有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传输等功能。

2 完好标准

2.1 系统结构

采集器、传感器、供电系统、通信单元及相关附属设备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系统所有部件安装规范,线缆连接整齐、紧固。

2.2 技术性能

采集器、传感器、供电系统、通讯单元的输入、输出信号符合技术规定;站点信息及相关配置设置正确;观测数据准确可靠。

2.3 技术资料

维护记录填写规范,保存完整,及时归档;站点信息登记准确无误;检定证书及相关技术资料妥善保存;设备质量标识、条形码完整。

2.4 运行环境

观测场围栏及标牌应保持干净、整洁、完整,观测场无杂物,杂草及时清除。及时清除观测场周边10m范围内的障碍物,确保观测场周边环境保持开阔,保证仪器的感应面通风和不受遮阴。太阳能板表面应干净整洁,及时清除影响光照的遮挡物。观测站通信信号稳定可靠。观测设备处于防雷保护区内,防雷接地良好。

3 设备维护

3.1 维护时间

1)汛前、汛后各维护一次,具体时间根据各地汛期开始和结束时间自定。

2)汛期期间维护1~2次,风沙较大地区,或因特务服务需求,可适当增加维护次数。

3.2 维护内容

对区域站进行维护时,应按图2所示流程进行。

图2维护流程图

3.2.1 探测环境维护

3.2.1.1 探测环境检查

通过目测检查测站周边探测环境。检查观测场周边下垫面是否被破坏,是否存在影响观测数据质量或设备安全的因素;检查观测场周边是否存在影响观测数据质量的建(构)筑物或其它干扰因素。

对于探测环境被严重破坏的台站,需在维护记录中详细说明,必要时拍摄照片附在维护记录后面。

3.2.1.2 观测场维护

清除场内杂物、杂草,保持观测场平整。

3.2.1.3 围栏和标牌维护

对围栏和标牌进行清洁维护;如围栏和标牌有损坏,应及时修复;标牌悬挂端正、醒目。

3.2.1.4 围栏外环境维护

清除围栏周边10m范围内的障碍物,保证观测场周边环境开阔,保证仪器的感应面通风和不受遮阴。

3.2.2 仪器设备维护

3.2.2.1 翻斗雨量传感器

a)检查翻斗雨量传感器的器身是否稳定、器口是否水平、高度是否符合规范,发现不符合

规范要求时应及时纠正;

b)检查各连线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损现象;

c)检查各翻斗和过滤网。清除过滤网上的尘沙、小虫等以免堵塞管道,保持节流管畅通。

夏季雨量筒内部结有蜘蛛网,影响翻斗翻转时,要清除干净;

d)检查翻斗翻转的灵活性。发现有阻滞感,应检查翻斗轴游隙是否正常、轴承是否有微小

的尘沙、翻斗轴是否变形或磨损,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e)翻斗内如沉积泥沙,应及时清淤,可用干净的脱脂毛笔刷洗,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的洗涤

剂,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f)用万用表检查干簧管是否正常;

g)翻斗雨量传感器内部清洁完毕,完成安装后,应对雨量筒外壁进行一次彻底清洁;

h)维护期间,应将雨量信号线从翻斗雨量传感器上拆下,避免翻斗误动作出现错误的雨量

数据;

i)汛期前(后)对翻斗雨量传感器进行全面检查清洁时,各站根据启用时间,及时揭开(盖

上)雨量筒盖子。

3.2.2.2 百叶箱

用毛刷或湿布对百叶箱进行一次全面清洁,保持干净、洁白,如遇百叶箱顶、箱内和壁缝中有雪和雾凇时,要小心用毛刷扫除干净。检查百叶箱支架是否牢靠。在清洁过程中,百叶箱内的仪器设备不得移出箱外。

3.2.2.3 湿度传感器

检查连线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损现象;用毛刷对温湿传感器保护罩进行清理,严重污染或破损的,应及时更换。

3.2.2.4 温度传感器

检查连线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损现象;用干毛巾清洁传感器探头和线缆的灰尘。

3.2.2.5 风向风速传感器

每年对风传感器进行一次全面维护,维护时间自定。检查连线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损现象;检查线缆接头是否有短线或松动现象;清洁风传感器部件;检查、校准风向标、风横臂指北方位;检查避雷针结构是否牢靠。

其余维护时间,目测风杯和风向标转动是否灵活、平稳,是否有破损;发现异常时,及时处理。

风杆、拉线底座应稳固,风杆应垂直、无明显倾斜,拉线松紧适宜、无锈蚀。

安装有风塔的观测站,应根据风塔维护技术要求及时维护。

3.2.2.6 气压传感器

检查连线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损现象;检查气压传感器静压气孔口气流是否畅通;清洁传感器表面灰尘。

3.2.2.7 采集器

检查与采集器连接的线缆是否牢固;用毛刷清除采集器表面和采集箱内外的灰尘;检查台站参数设置。

3.2.2.8 通讯单元

检查天线是否有老化破损现象;检查通讯单元接头是否有松动现象;检查通讯单元指示灯是否正常;清除通讯单元表面灰尘。

3.2.2.9 供电系统

清除太阳能板表面灰尘,检查连线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损现象;检查太阳能板安装是否牢靠,检查太阳能板的安装角度是否正确;将太阳能板与采集器之间的连线断开,测量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电压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检查蓄电池是否有开裂漏液现象,检查负极板是否有氧化现象,检查电池线缆接头是否牢固,测量电池输出电压是否符合标称值;检查电源控制器状态指示灯是否正常;清洁外表灰尘。

3.2.3 防雷设施

检查防雷接地线连接是否牢固。每年汛前检测一次接地电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4Ω,处在高山、海岛等岩石地面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Ω·m的区域站,接地体的阻值可适当放宽。

3.3 系统测试

检查系统采集器、通讯单元运行状态,检查与中心站连接是否成功。使用该型区域自动气象站测试软件,进行现场读取。对实时数据检查,确认系统工作正常。

4 维护记录

a)维护完成后,应及时填报上传维护记录表(见附录A)。

b)维护记录表应及时收集、整理,并归档保存。

5 注意事项

a)维护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作业规定,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

b)应选择晴好天气开展维护工作,开始维护时,应避开正点;

c)禁止带电插拔、安装、清洁设备;

d)及时检查维护工具,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维护工具清单见附录B。

附录A: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记录表

站名:站号:设备型号:维护人员:

维护时间:年月日时—时维护要素:□温□湿□压□风□雨

注:维护内容打“√”

附录B:维护工具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要求规范(试行)

附件3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试行)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5年9月

前言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年)、《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等文件,以基层业务人员实际维护经验为基础,吸收了区域气象站生产、使用和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写完成。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自动站的系统结构、主要性能、完好标准、设备维护时间、内容、流程、注意事项、维护记录表等。 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发布,并归口。本规范由陕西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起草。本规范编写组成员为:周林、白水成、王国君、徐青强、张世昌、张向荣、张晓妮、于进江、毛峰、李晓冬、张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是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的指导性文件。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遇有问题,及时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反馈,并望提出改进意见。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目录 1 总则 (1) 1.1 适用范围 (1) 1.2 规范引用文件 (1) 1.3 设备结构 (1) 1.4 主要设备技术性能 (2) 2 完好标准 (3) 2.1 系统结构 (3) 2.2 技术性能 (3) 2.3 技术资料 (3) 2.4 运行环境 (3) 3 设备维护 (4) 3.1 维护时间 (4) 3.2 维护内容 (4) 3.3 系统测试 (8) 4 维护记录 (8) 5 注意事项 (8) 附录A: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记录表 (9)

附录B:维护工具 (11)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

附件1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试行)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5年9月

前言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气象装备技术保障手册-自动气象站》等相关文件和相关国家标准,以基层业务人员实际维护经验为基础,吸收了自动气象站生产、使用和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写完成。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新型自动气象站的系统结构、主要性能、完好标准、设备维护时间、内容、流程、注意事项、维护记录表等部分。 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发布,并归口管理。本规范由陕西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起草,编写组成员为:周林、白水成、李社宏、张世昌、王柏林、张晓妮、于进江、毛峰、张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是对新型自动气象站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的指导性文件。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遇有问题,及时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反馈,并望提出改进意见。本规范不包括云高仪等未在全国全面布设的自动观测仪器的维护,将在以后的修订中逐步增加。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目录 附件1 (1)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1) 前言 (1) 目录 (1)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1) 1 总则 (1) 1.1 适用范围 (1)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1.3 设备结构 (1) 1.4 主要设备技术性能 (2) 2 完好标准 (3) 2.1 系统结构 (3) 2.2 技术性能 (3) 2.3 技术资料 (4) 2.4 运行环境 (4) 3 设备维护 (4) 3.1 日巡视 (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站系统论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姓名 学号20112334074 专业班级通信2班 指导老师宦海 成绩

自动气象观测站 【概述】TSRM-K型自动气象观测站采用一体化设计,专门为学校科研教学,小气候观测,流动气象观测哨、短期科学考察、季节性生态监测等开发生产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可测量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雨量、太阳辐射量、太阳紫外线、土壤温湿度等常规气象要素,同时根据微气象学中空气动力学方法,自动计算并存储风寒指数、ET蒸腾蒸发量及温/湿度/光照/风指数。该气象站已成为目前为止国内测量气象要素最全面的小气候观测站。 【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科研教学,微气象学研究,军事运用的支援、临时气象观测点,如突发事件(如火灾、洪涝灾害)的响应及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现场监控、大中小学的气象观测台站、农业农情灌溉气象环境指标监测、森林火险气象指标监测等,又可作为环境科研监测的补充观测仪器。

一.概述 【技术特点】 1、气象观测要素: (可根据要求选顶或组合各种气象传感器) (1)大气环境类: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大气压力,风速,风向,降水量,水面蒸发,二氧化碳,叶面湿度,日照时数,光照度,太阳总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反射辐射、净全辐射、近红外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紫外线辐射、远红外辐射等; (2)土壤参数类: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热通量,土壤水势,土壤导电率等; (3)生态环境类:多层风,多层温度,多层湿度,多层土壤水份,多层CO2等 2、自动气象数据监测记录仪: A.TSRM-ZS1型气象生态环境监测仪功能全面,数据测量精度高,最多可采集几十项气象要素的数据,核心部件采用高性能16位微处理器为主控CPU,内置大容量数据存储器,可连续存储8000条数据永不丢失。便携式防震结构,工业控制标准设计,适合在恶劣工业或野外极地环境中使用,大屏幕图形液晶显示屏,具有汉字及图形显示功能,一屏显示多路气象数据,便于现场直接观测,减少了通过电脑监测数据带来的不便。 B.系统具有交直流两用供电方式,当交流电停电后,可自动由充电电池供电,节能环保设计,主机电池一次充电使用时间可保证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配备TDC-25型太阳能供电装置,可用于野外无电地区常年使用。 C.U盘数据存储功能:将移动存储器(U盘)与监测仪器的U盘控制器相连,就可完成监测数据的连续存储,存储时间任意设定,然后可将U盘数据直接导

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及建设

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及建设 近年来,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快速发展,全国地面气象观测站已全部完成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区域自动气象站作为综合观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量大面广特点,并且由省级保障部门进行技术指导,市、县两级保障。随着对气象观测数据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根据新一代气象观测网络建设的规划,已建成1657个新型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了区域自动气象站全省乡镇全覆盖和618 个山洪地质灾害点气象监测,加上土壤水分观测自动气象站、交通气象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共同为气象预报预测、决策气象服务、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系统是针对区域范围内,可能会对人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气象要素,进行长时间区域范围内不间断的准确监测而设计开发的一款标准区域气象监测站。主要应用于城市降水网络、山洪预警、森林生态、核电厂环境监测等应用。主要监测要素是雨量、风向、风速、太阳辐射、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参数。 一、系统内容 该区域气象监测系统是方大天云设计的支持站点参数、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加密间隔、运行状态等信息的远程维护,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使用和日常维护工作。此外自动站可实现自动电源管理,数据自动

采集、存储、通讯、分析等功能,能够满足灾害性天气监测、降水过程加密观测及多种形式气象保障和气象服务的需求。 二、系统指标 风速 0~60m/s;精度:3%(0-35m/s);5%(>35m/s) 风向 0~359.9°;精度:±3° 降水强度 0~200mm/h;精度:5% 降水类型雨/雪 大气压力 300~1200 hPa;精度:±1.5hPa 空气温度 -50~60°C;精度:±0.2°C(-20~+50°C)‘±0.5°C(>-30°C 空气湿度 0~100%RH;精度:±2%RH 通讯接口 RS232/RS485,板载GPRS 供电方式交流220V/太阳能+蓄电池 工作环境温度 -50~+50℃ 工作相对湿度 0~100%RH 防护等级 IP65 可靠性免维护,防盐雾,防尘 功耗 3-30W 三、功能特点 具有极强针对性的区域范围气象监测设备

综合气象观测与技术保障试卷

湘潭市气象系统2015年综合业务竞赛 综合气象观测与技术保障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40空,计20分) 1. 本站投入业务应用的自动站有( )和( )型号。 2. 全国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自( )起转入正式运行。全国所有( )站和()站资料纳入资料一体化业务管理。 3. 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台站工作任务有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1)();(2)();(3)();(4)()。 4.台站对疑误信息的反馈包括( )反馈、( )反馈和( )反馈。 5. 新型自动气象站基于()技术和()技术构建,采用了国际标准并遵循标准、开放的技术路线进行设计。 6.新型自动气象站按照“()+外部总线+()+()+外围设备”的结构设计。 7.前向散射能见度仪通过测量( ),可以得出散射系数,从而估算出气象光学视程。 8.EL15-2C型风向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为( )信号。

9.新型自动气象站的供电电源为( )V蓄电池。 10.守班期间,因硬件故障导致整套自动站无法正常工作,经排查在( )小时内无法恢复时,及时启用备份自动站或便携式自动站。 11.新型自动站硬件包括()、()、()、()四部分。 12.《中国气象局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意见》指出:发展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就是要实现县级气象机构()、()、()和()等各项业务综合化、集约化。 13.为便于疑误数据处理,将疑误数据分为显性错误数据、()和缺测数据3类。 14.《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技术规定》中取消13种天气现象观测,出现雪暴、霰、米雪、冰粒时,记为(),这4种天气现象与雨同时出现时,记为()。 15.已实现自动观测的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气压、地温、草温记录异常时,正点时次的记录按照()、()、()、内插记录(瞬时风向、瞬时风速缺测处理,风向、风速不做内插)的顺序代替。 16.因设备故障、雨量空翻等造成降水类和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自动观测记录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时,仅对()时次记录进行处理。 17.自动站中的雨量传感器通过计数翻斗所带的磁铁扫()来测量雨量,计数翻斗每翻转一次,发出一个计数(),表示下了()毫米的雨。 18.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元件和()元件组成。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计30分) 1.当用万用表测量雨量传感器上干簧管是否故障,应该使用万用表的

小型便携气象站系统设计

小型便携气象站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基于ARM(NUC140VE3CN)单片机自带的风速、风向传感器,提出了野外便携气象站的设计,它采用单片机采集数据,经串口送至驱动系统,最后经LCD显示屏显示并接收。 【关键词】NUC140VE3CN;气象站;单片机;LCD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RM (NUC140VE3CN)microcontroller comes with wind speed,wind direction sensor,field portable weather station proposed design,which uses chip data acquisition via the serial port to the drive system,and finally by the LCD display and reception. Key words:Stations;NUC140VE3CN;SCM;LCD 1.引言 鉴于当前市场上成套的自动气象站,对于我们的使用和操作过于复杂,当我们在野外作业时,不但不能大规模的使用,而且在使用过程容易出现各种差错,故而我们需要研究设计出一款成本较低、使用方便的简易便携式气象站[1],它不但能达到并实现我们所需要的功能,而且还会大大的缩减不必要的开支,并能够轻易的携带,完全能在各种野外环境中实时方便的使用,且精准度高,不会有差错。 2.基于ARM(NUC140VE3CN)单片机的气象站设计 2.1 气象站的硬件结构 本次系统设计使用的硬件平台51平台,用到的是基于ARM (NUC140VE3CN)芯片,它主要包括检测系统和驱动系统的设计,检测系统主要通过单片机自带的风速、风向传感器,将接收到气象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再通过驱动系统,在LCD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1所示。 2.2 气象站的系统设计方案 2.2.1 检测系统 本次设计的传感器采用风速、风向传感器[2],是单片机自带的风速风向数据采集系统,具有的结构简单、测试范围大、输出线路好、精准度高、性能稳定和工作性能可靠的各种优点。转换器采用12位8通道A/D转换器NUC140VE3CN 芯片,相比于其它芯片,它的显著优势则是具有相应快、集成高、抗干扰性强、接口编程简单的优点,而且它自身包括稳压电源、片内时钟振荡器,性能可靠。

2016年凉山州第二届综合业务技能竞赛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试题

2016年凉山州第二届综合业务技能竞赛 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试题 说明: 若无特殊注明,所有题目涉及的自动气象站均为华云DZZ5型。 一.选择题(25分,每小题0.5分,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字母划圈) 1.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基于现代总线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构建,其核心是基于( )技术进行设计,涉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的标准定义。 A.CAN B.CON C.PAN D.PON 2.目前,规定主、分采集器以默认的 ( ) 波特率进行通信。 A.50 B.125 C.250 D.27 3.主采集器通过()服务取得分采集器的监控数据。 A.SOD B.ADS C.SDO D.CDS 4.监控操作命令分一级和二级,若为二级命令时,一级与二级命令之间用()分隔 A.星号 B.逗号 C.下划线 D.半角空格 5.读取数据采集器电源电压用()命令符。 A.PLA B.SMC C.PSS D.MDC 6.蒸发传感器的返回值为:()。

A.电压0-2.5V B.电压0-5V C.电流4-20mA D.电流4-20A 7. 自动气象站测量要素采样频率为1次/min的是() A. 蒸发量 B.天气现象 C.能见度 D.草温 8. 气压测量传感器可采用振筒式、电容式等传感器。基本型测量范围:( ) A.500~1100 hPa B. 500~1000 hPa C.450~900hPa D. 450~1100hPa 9.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基座的接地线就近接入观测场地网,接地电阻应≤( ) Ω。 A.1Ω B.2Ω C.3Ω D.4Ω 10.自动站OSSMO软件中,其他各要素显示正常,但湿度无显示或小于10%,检查前几个小时的湿度记录,均为100%,则最大可能是_____损坏。() A、采集器 B、湿度传感器 C、软件或计算机 D、蓄电池 11.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在温度每变化1℃时,其电阻值变化______Ω。() A、0.185 B、0.285 C、0.385 D、0.485 12. 净辐射传感器的感应面如有脏物,最好使用_______清除。 A、镜头刷 B、麂皮 C、橡皮球 D、干毛巾 13.深层地温表安装在观测场南边偏东的位置,自东向西一字排开分别为40cm、80cm、160cm、320cm。每只地温表之间间隔______cm。

农业气象站环境监控方案

农业物联网环境监测智能气象站系统方案 现代农业智能化包含了育种育苗、植物栽种管理、土壤及环境管理、农业科技设施等多个方面实施程序化和计算机软件的参与。农业的高科技电子智能控制设备,在我国农业战线基本是一个空白。而国外的产品价格极为昂贵,且并非安全适用。利用高科技技术,促进农业产量提高、品质提升、成本下降都有积极意义。 智能农业气象站为九纯健科技面向农业领域推出的一款低成本、高性能远程环境采集监控系统。该系统由国内领先品牌九纯健系列传感器、九纯健数据采集器、九纯健智能控制器系统、九纯健短信报警系统、九纯健农业综合监控管理软件平台集成。 九纯健智能气象站系统组成部件介绍 九纯健智能气象站由气象传感器、气象数据记录仪、电源系统、野外防护箱和不锈钢支架等部分构成。风速、风向、雨量、蒸发量、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太阳辐射等传感器为气象专用传感器,传感器的性能直接决定智能气象站的整体运行的稳定性,所以选择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气象传感器至关重要;九纯健气象数据记录仪具有气象数据采集、气象数据定时存储、参数设定、友好的软件人机界面和标准通讯传输功能。 九纯健智能气象站系统数据联网功能概述 九纯健智能气象站专业用于采集空气中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日照强度、太阳辐射、降雨量、大气压力等气象参数。实现对林业、农业、园林等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控、对环境监控实行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系统网络连接传输方式介绍:提供了有线传输和无限传输两种方式进行传输数据! 有线传输方式: 将智能气象站上所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标准的RS232/RS422/RS485/USB通讯接口与监测中心(总控室)上位机有线连接(线缆采用通讯专用线缆),最长有效通讯距离可长达1200米!也可以通过网络接口实现局域网多站点监测; 无线传输方式: zigbee无线传输方式:九纯健智能气象站结合新兴的zigbee无线通讯技术来实现数据无线传输,zigbee无线传输是短距离、低速率、低功耗、响应快、容量大、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他可以将成百上千的微笑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通讯,他们以“接力”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传感器传到另一个传感器上,所以具有极高的通信效率,数据最终传输到上位机或其它无线技术如WiMax等收集。适用于学校农场林园等比较开阔的场合,通讯距离一般介于在10M-200M之间,无任何通讯费用! 射频无线传输方式:采用全球免执照频段无线射频进行数据传输,通讯距离一般在

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设备故障及维修维护

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设备故障及维修维护 本文主要根据新型自动气象站运行实际,主要对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维修处理措施,最后针对新型自动气象站日常维护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同行借鉴。 标签: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设备故障;维修维护 引言 近年来,我国气象事业实现了质的飞跃,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新型自动气象站开始在全国上下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促使我国气象观测业务自动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自新型自动气象站运行以来,促使气象观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得到有效降低,更为重要是大幅增强了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给天气预报、气象预报预警以及公共气象服务等气象业务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指导依据。然而,因为新型自动气象站需要昼夜不间断连续运行,所以长期消耗特别大,难免会因为出现一些设备故障,从而影响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业务的顺利开展。因此,本文主要对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维修措施,最后还给出了新型自动气象站日常维护方法,以确保新型自动气象站始终能够正常运行。 1.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设备故障 1.1采集器故障 在新型自动气象站運行过程中,若采集器出现异常状况,工作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检查采集器面板上的指示灯,并对指示灯的闪烁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凭借这些状况来判断采集器有无问题。若面板上的指示灯没有闪烁,同时没有气象要素数据显示,那么在单击后若无任何变化,那么极有可能是由于采集器中的芯片数据混乱造成的。这个时候,工作人员需要删除采集的芯片数据或换新,之后对采集器进行重启,通常这样之后采集器便能够正常运行。若采集器上的数据不正常,那么就需仔细检查采集器的供电系统,观察空气开关是否跳动或电源电压有无异常。若以上情况均正常,则应该仔细观察通讯线路,若仍旧无异常问题,就能够说明是采集器存在故障,这个时候应该及时维修仪器或换新。 1.2气压传感器故障 若新型自动气象站使用过程中,气压观测数据存在异常,则大多数是因为气压传感器供电电源电压偏低所引起的,还有可能是因为数据线插口松动造成接触不良进而影响观察数据的准确性。若碰上这种状况,气象观测工作人员一般需要尽快对该问题进行解决,假如经过排查发现属于气压传感器故障,那么便应该尽快维修,若有必要,应该及时换取新的气压传感器。

富县2014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试题及答案

富县2014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试题1 姓名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40题,满分20分,每题0.5分) 1.自动站OSSMO软件中,其他各要素显示正常,但湿度无显示或小于10%,检查前几个小 时的湿度记录,均为100%,则最大可能是_____损坏。() A 采集器 B 湿度传感器 C 软件或计算机 D 蓄电池 2.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在温度每变化1℃时,其电阻值变化______Ω。() A 0.185 B 0.285 C 0.385 D 0.485 3.在WindowsXP的“资源管理器”窗口右部,若已单击了第一个文件,又按住Ctrl键并单 击了第五个文件,则______。() A 有0个文件被选中 B 有5个文件被选中 C 有1个文件被选中 D 有2个文件被选中 4._______是设备管理、使用、维修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台站观测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 之一。() A 常规维护 B 日常维护 C 采集器维护 D 故障处理 5.UPS的标准使用温度为______。() A 20℃ B 25℃ C 30℃ D 15~30℃ 6.为延长UPS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应每隔______个月人为地放一次电。() A 一 B 二 C 三 D 二~三 7.PTB220气压传感器应每____年进行1次现场检查、校准。() A 一 B 二 C 三 D 二~三 8.每一次降水过程将雨量传感器的计数值与自身排水总量比较,如多次发现遇有10mm以上 降水量的差值______,则应及时进行检查,必要时应调节基点位置。() A >±4% B ≥±4% C >±5% D ≥±5% 9.净辐射传感器的感应面如有脏物,应用_______清除。() A 镜头刷 B 麂皮 C 橡皮球 D 干毛巾 10.自动气象站设备出现台站和市局不能解决的故障时,省(区、直辖市)级保障部门应在 ______小时内将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A 12 B 24 C 48 D 72 11.深层地温表安装在观测场南边偏东的位置,自东向西一字排开分别为40cm、80cm、160cm、 320cm。每只地温表之间间隔______cm。() A 30 B 40 C 50 D 60 12.当用万用表在主板印制板的传感器故障判断测量点测量温度传感器的电阻时,其电阻值显 示应在______之间,否则可判断温度传感器故障。() A 60~150Ω B 80~150Ω C 60~200Ω D 80~200Ω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

附件 3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试行)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5年9月

前言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年)、《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自动气象站 保障暂行规定》等文件,以基层业务人员实际维护经验为基础,吸收了区域气象站生产、使 用和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写完成。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自动站的系统结构、主要性能、完好标准、设备维护时间、内容、流程、注意事项、维护记录表等。 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发布,并归口。本规范由陕西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起草。本规范编写组成员为:周林、白水成、王国君、徐青强、张世昌、张向荣、张晓妮、于进江、毛峰、李晓冬、张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是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的指导性文件。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遇有问题,及时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反馈,并望提出改进意见。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目录 1 总则 (1) 1.1 适用范围 (1) 1.2 规范引用文件 (1) 1.3 设备结构 (1) 1.4 主要设备技术性能 (2) 2 完好标准 (2) 2.1 系统结构 (2) 2.2 技术性能 (2) 2.3 技术资料 (2) 2.4 运行环境 (2) 3 设备维护 (2) 3.1 维护时间 (3) 3.2 维护内容 (3) 3.3 系统测试 (5) 4 维护记录 (5) 5 注意事项 (5) 附录A: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记录表 (6) 附录B:维护工具 (7)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 范试行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附件3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试行)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5年9月

前言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年)、《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等文件,以基层业务人员实际维护经验为基础,吸收了区域气象站生产、使用和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写完成。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自动站的系统结构、主要性能、完好标准、设备维护时间、内容、流程、注意事项、维护记录表等。 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发布,并归口。本规范由陕西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起草。本规范编写组成员为:周林、白水成、王国君、徐青强、张世昌、张向荣、张晓妮、于进江、毛峰、李晓冬、张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是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的指导性文件。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遇有问题,及时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反馈,并望提出改进意见。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目录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区域气象站维护的时间、流程、方法、要求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维护。 1.2 规范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a)《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 b)《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修订版)》(2012年) c)《地面气象观测场(室)防雷技术规范》(GB/T 31162-2014) d)《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QX 4—2015) e)《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气测函﹝2009﹞248号) f)《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评估方法》(气 测函﹝2013﹞258号) g)《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气测函﹝2012﹞185号) h)《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地面气象观测站》(GB31221-2014) 1.3 设备结构 区域自动气象站由传感器、采集器、通信单元、中心站软件及供电系统组成。采集器采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单元上传中心站。供电系统为采集器、传感器提供电源。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结构示意图 1.4 设备主要技术性能 1.4.1 传感器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第19章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19.1 概述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从狭义上说是指自动气象站,从广义上说是指自动气象站网。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如果需要,可直接或在中心站编发气象报告,也可以按业务需求编制各类气象报表。 自动气象站网由一个中心站和若干自动气象站通过通信电路组成。 自动气象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提供数据的时效性,通常分成实时自动气象站和非实时自动气象站两类。 实时自动气象站:能按规定的时间实时提供气象观测数据的自动气象站。 非实时自动气象站:只能定时记录和存储观测数据,但不能实时提供气象观测数据的自动气象站。 根据对自动气象站人工干预情况也可将自动气象站分为有人自动站和无人自动站。 19.2 结构及工作原理 19.2.1 体系结构 自动气象站由硬件和系统软件组成,硬件包括传感器、采集器、通讯接口、系统电源、计算机等,系统软件有采集软件和地面测报业务软件。为了实现组网和远程监控,还须配置远程监控软件,将自动气象站与中心站联接形成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见图19-1)。 图 19-1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框图

现用自动气象站主要采用集散式和总线式两种体系结构。集散式是通过以CPU为核心的采集器集中采集和处理分散配置的各个传感器信号;总线式则是通过总线挂接各种功能模块(板)来采集和处理分散配置的各个传感器信号。 19.2.2 工作原理 随着气象要素值的变化,自动气象站各传感器的感应元件输出的电量产生变化,这种变化量被CPU实时控制的数据采集器所采集,经过线性化和定量化处理,实现工程量到要素量的转换,再对数据进行筛选,得出各个气象要素值,并按一定的格式存储在采集器中。 在配有计算机的自动气象站,实时将气象要素值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并按规定的格式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上。在定时观测时刻,还将气象要素值存入规定格式的定时数据文件中。根据业务需要实现各种气象报告的编发,形成各种气象记录报表和气象数据文件。 通过对自动站运行状态数据的分析,实现自动站的远程监控。 19.2.3 主要功能 ⑴ 自动采集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雨量、蒸发量、日照、辐射、地温等全部或部分气象要素。 ⑵ 按业务需求通过计算机输入人工观测数据。 ⑶ 按照7.5节中海平面气压计算公式自动计算海平面气压;按照附录1湿度参量的计算公式计算水汽压、相对湿度、露点温度以及所需的各种统计量。 ⑷ 编发各类气象报告。 ⑸ 按附录5形成观测数据文件。 ⑹ 编制各类气象报表。 ⑺ 实现通讯组网和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 19.3 硬件 自动气象站有多种类型,其结构基本相同,主要由传感器、采集器、系统电源、通信接口及外围设备(计算机、打印机)等组成。 19.3.1 传感器 能感受被测气象要素的变化并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器组成。

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区域气象观测站是根据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大中城市、特殊地区和专属经济区的气象和环境预报服务需要,在国家级观测站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的观测站,是国家观测站的重要补充。主要承担地面时空加密观测和实时要素监测业务,提供区域性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局部环境和区域气候等观测数据。区域气象观测站在原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基础上组建,以自动观测为主要探测手段。 为规范区域气象观测站站网规划、站点选址、设备性能、基础设施、组网传输、质量控制、运行保障等系统工程建设,确保区域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可同化性和长期、稳定运行,根据《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三站四网”实施方案》(气测函[2005]247号)、《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分方案》(气发[2006]45号)、《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多轨道业务和功能体系任务分解和进度表》(气发[2007]17号文附件2)等文件,对区域气象观测站的要求,并参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对自动气象站的有关规定,对全国区域气象观测站的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现状与需求分析 1、现状分析 我国现有的国家级气象站网是为获取天气尺度系统信息而设计的,气象台站的全国平均站间距为60多公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复杂,现有站网在空间密度和观测频次上,远不能适应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预警的需求。为了满足各级气象服务特别是短时临近预报服务的需要,近年来,各省(区、市)气象局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投资建设了一定数量的以加密自动气象站(包括单雨量自动站)为主的中小尺度天气监测网。高时空密度的加密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特别是决策气象服务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密自动气象站的建设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认同。 2、存在问题 受经济条件不平衡因素的影响和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测与气象服务关系认识的不一致,各省(区、市)的加密自动气象站建设极不平衡,西部天气气候资料空白及敏感区内站点稀疏。已经建设的站点存在着自动观测站网的布局和密度很不均匀、观测要素的配置不尽合理、实时数据组网传输效率不高、资料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运行保障体系没有健全等等问题,影响了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整体效益的充分发挥。

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

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保障自动气象站稳定可靠运行,确保观测数据质量,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自动气象站包括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含无人站)使用的各型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国家站”)和区域气象观测站所使用的各型的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区域站”)。 第三条自动气象站保障包括运行监控、维护、维修、储备供应、计量检定等业务,实行国家、省(区、市)、地(市、州、盟)三级管理,部门内部保障力量与社会资源共同保障,部门内部保障实行国家、省(区、市)、地(市、州、盟)和县(区、旗)四级业务布局。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四条自动气象站保障工作由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负责。各级管理部门负责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的管理,按照保障业务规定和有关要求组织开展自动气象站保障工作,督促、检查、评估、通报工作成效。各级管理部门及其主要职责是: (一)国家级: 1.负责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规范以及管理规章制度的制订。 2.负责组织落实、督促检查各省(区、市)气象局和国家级业务部门按管理制度开展工作,并负责全国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工作质量管理。 3.负责组织国家级业务部门接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定期对自动气象站计量检定业务开展的授权或认证进行考核。 (二)省级: 1.根据业务规范并结合本省工作实际,细化或建立健全自动气象站

保障业务规章制度、业务和管理工作奖惩机制并组织落实。 2.负责组织落实、督促检查各地(市、州、盟)气象局和省级业务部门按管理制度开展业务工作,同时根据本省(区、市)自动气象站保障工作实际情况安排相关工作,并负责本省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工作质量管理。 3.负责本省(区、市)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新技术培训、推广的组织实施。 4.负责组织业务部门接受省级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定期对自动气象站计量检定业务开展的授权或认证进行考核。 5.负责本省(区、市)自动气象站保障社会化的政策制定、统一考核评估等监管工作。 (三)地(市、州、盟)级: 1.根据业务规范并结合本地工作实际,细化或建立健全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规章制度、业务和管理工作奖惩机制并组织落实。 2.负责组织落实、督促检查各县(区、旗)气象局和地级保障业务部门按管理制度和有关要求开展业务工作。 3.负责本地(市、州、盟)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新技术培训、推广的组织实施。 4.负责本地(市、州、盟)自动气象站社会化保障的具体监管工作。 第五条各级业务部门(或人员)承担本地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的具体实施,接受同级管理部门的管理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承担对下级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各级业务部门及其主要职责是:(一)国家级: 1.承担自动气象站运行监控平台的开发、运行、维护,以及运行状况报告的定期编制。 2.承担自动气象站保障新技术的研发。 3.承担自动气象站计量检定国家级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负责对

华云自动气象站(DZZ5)技术保障试卷

华云自动气象站(DZZ5)技术保障试卷 姓名:单位:考号: 考试时间3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说明: 1. 请选手进行考前准备检查,当裁判长宣布竞赛开始,选手方可开始操作,当裁判长宣布比赛结束,选手不得进行任何操作。 2. 自动站串口通信参数设置为:波特率:9600,数据位:8,停止位:1,校验位:无。 3. 串口测试操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测试命令有: 理论部分 一、填空题(10分) 1. 新型自动站所采用的“主/分采集器”结构方式,充分考虑到了能够实现全要素、综合观测的能力,同时具备高性能、多功能的数据处理能力。 2. 使用主采集系统调试串口RS232-1进行调试,使用串口调试线连接主采集器的调试串口和PC机的RS232串口。 3. 安装蒸发传感器时,在蒸发桶的桶壁上,人工观测的正下方,离蒸发桶的上边缘 cm处,用开孔器扩一个Φ50的孔;安装水管连接器,调平蒸发桶,蒸发桶上沿需要距地 cm。

4.风向传感器要求分辨力为3度,采用格雷码的风向传感器,最少要采用位格雷码才能满足要求。 5.新型自动站主采集器通过与各分采集器相连接。 6. HY-V系列能见度仪加热供电部分是交流220 V输入, V交流输出。7.当检测湿度传感器时,如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出其电压值为0.36,则该湿度传感器对应的相对湿度为。 8. SL3-1型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构成如下图,(1)承水器(2)网罩(3)漏斗(4)上翻斗(5)汇集漏斗(6)计数翻斗(7)水平泡(8)调整六角螺钉(9)底盘(10)干簧管(11)红黑接线柱(12)计量翻斗(13)容量调节螺钉(14)定位螺钉(15)清洗拆卸螺帽(16)筒身 二、单选题 1. 新型自动站采集器的串行通信速率是()bit/s。 A、2400 B、4800 C、9600 D、19200 2. 新型自动站下载常规分钟观测数据的终端命令是()。 A、DMGD B、DHGD C、DMRD D、DHRD

聊城市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维修保障服务合同

聊城市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维修保障服务合同 甲方:聊城市气象局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互利互惠、友好合作的原则,就甲方委托乙方保障聊城市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维修服务事宜约定如下: 一、委托服务内容 甲方委托乙方为聊城市气象部门目前运行的分布于全市各乡镇的116套区域自动气象站(站点分布见表1)提供维修、维护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设备的月、年度维护巡检;区域站设备(含采集器、传感器、电缆线、太阳能电板、蓄电池、电源等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器件)的维护、维修和备件更换服务等。 二、服务要求和标准 1)乙方应保证在维修合同期内负责的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每月正点平均传输到报率达99.5%或以上(排除中心站网络问题和通信卡欠费等非自动站设备自身故障引起的缺报),数据可用率平均达到98%以上。 2)乙方负责对全市区域站应进行定期巡检、维护,汛期(6月1日-9月15日)每半个月一次,非汛期每月一次。 3)乙方在接收到故障信息后,应在4小时内派人到达现场排除故障,更换的备件必须在检定有效期内。 4)甲方负责区域自动气象站的配件管理,并负责及时向乙方提供检定有效期内的适量配件。如因自然灾害以及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的设备损坏等,不包含在本合同范围内,所发生的设备购置等费用由甲方承担,乙方协助甲方恢复。 5)乙方维修人员在进行维护、维修时,应对区域站维护前后情况进行拍照,填写区域站维护、维修记录表,并将维护情况及发现的问题以文本和纸质形式报告,维护记录表文本和有关照片通过区域站保障平台报告,并将每轮巡检维护记录表、维修 - 1 -

记录表结束后10天内报市局保障中心。 6)乙方应当遵守气象部门的有关业务规定,加强维护维修人员的培训,必须参加保障中心组织的业务培训、考试、持证上岗,接受委托方的监督管理。 7)有重大活动需要保障时,在接到市气象局保障中心故障维修通知后,乙方应在2小时内到达故障站点现场进行抢修。 8)配合市气象局保障中心做好区域站迁站、建站等其它工作任务。 9)未按规定职责完成维护维修保障任务及考核指标的,可据合同约定,要求社会保障单位整改或终止合同。 三、服务期限 本合同有效期限为壹年,从2014年11月 1日至2015年10月31日。 四、服务费用及支付方式 1.本合同每站点平均年服务费金额元(大写:人民币元整),站点总数116个,合计总额为:¥元(大写:人民币元整),包含本合同约定的服务项目的所有费用,除此之外无任何其他费用。 2.本合同服务费每年度结算一次。在服务合同期满,经考核评估合格后的15天内付款,并由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结算发票。 五、履约责任 1.合同生效后,若甲、乙双方任一方出现违约,则另一方可按合同法规定追究其违约责任。 2.如果甲方不按时支付合同款,每拖延一天要向乙方支付本合同总额1‰的违约金;若乙方不按本合同要求和标准提供保障服务,则视为乙方违约,每出现一次要向甲方支付本合同总额1‰的违约金。 3.如果乙方在维修合同期内,不能保证每月正点平均传输到报率达99.5%或以上,每降低0.1%,则乙方向甲方支付本合同总金额的2.5%违约金;不能保证每月正点数据平均可用率达到98%以上,每降0.1%,则乙方向甲方支付本合同季度结算额2.5%的违约金;如每月正点平均传输到报率达96%以下,正点数据平均可用率达95%以下, - 2 -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

附件3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 (试行)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5年9月

前言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2003年)、《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等文件,以基层业务人员实际维护经验为基础,吸收了区域气象站生产、使用和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写完成。规的主要容包括区域自动站的系统结构、主要性能、完好标准、设备维护时间、容、流程、注意事项、维护记录表等。 本规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发布,并归口。本规由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起草。本规编写组成员为:周林、白水成、王国君、徐青强、世昌、向荣、晓妮、于进江、毛峰、晓冬、帆。 本规为首次发布,是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的指导性文件。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遇有问题,及时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反馈,并望提出改进意见。各单位可根据本规,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目录 1 总则 (2) 1.1 适用围 (2) 1.2 规引用文件 (2) 1.3 设备结构 (2) 1.4 主要设备技术性能 (2) 2 完好标准 (2) 2.1 系统结构 (2) 2.2 技术性能 (2) 2.3 技术资料 (2) 2.4 运行环境 (2) 3 设备维护 (2) 3.1 维护时间 (2) 3.2 维护容 (2) 3.3 系统测试 (2) 4 维护记录 (2) 5 注意事项 (2) 附录A: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记录表 (2) 附录B:维护工具 (2)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 1 总则 1.1 适用围 本规规定了区域气象站维护的时间、流程、方法、要求等容。 本规适用于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维护。 1.2 规引用文件 本规引用了下列文件: a)《地面气象观测规》(2003版) b)《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修订版)》(2012年) c)《地面气象观测场(室)防雷技术规》(GB/T 31162-2014) d)《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QX 4—2015) e)《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气测函﹝2009﹞248号) f)《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评估方法》(气测函﹝2013﹞ 258号) g)《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气测函﹝2012﹞185号) h)《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地面气象观测站》(GB31221-2014) 1.3 设备结构 区域自动气象站由传感器、采集器、通信单元、中心站软件及供电系统组成。采集器采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单元上传中心站。供电系统为采集器、传感器提供电源。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结构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