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或商品流通

货币或商品流通
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 1卷第1篇是狭义的劳动价值论。全篇共有三章,第三章在前两章论述货币的起源和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货币的各种职能。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反过来又使商品交换由物物直接交换变成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由于货币的产生和货币职能的发展同商品流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马克思把货币的职能和商品流通放在一起考察,并把这一章的题目定为“货币或商品流通”。

所谓货币职能就是货币在流通中所起的社会作用。五种职能的次序不能任意排列,是与货币各种职能的现实的历史发展次序相一致。

一、价值尺度

(一)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马克思对于价值尺度的解释是:金的第一个职能是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或者说,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商品并不是由于有了货币才可以通约。恰恰相反。因为一切商品作为价值都是物化的人类劳动,它们本身就可以通约,所以它们能共同用一个特殊的商品来计量自己的价值,这样,这个特殊的商品就成为它们共同的价值尺度或货币。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

这里的意思是说,不是因为货币的出现,商品才能交换。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不同的商品间具有可比性——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因此,货币能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也是因为货币是一种商品,具有价值,能表现与之相交换的商品的价值。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中的或是想象中的。在《资本论》中是这样说的:商品的价格或货币形式,同商品的所有价值形式一样,是一种与商品的可以捉摸的实在的物体形式不同的,因而只是观念的或想象的形式。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并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例如,1辆自行车值1克黄金,只要贴上个标签就可以了。当人们在作这种价值估量的时候,只要在他的头脑中有金的观念就行了。用来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虽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但是这种观念上的货币仍然要以实在的金属为基础。人们不能任意给商品定价,因为,在金的价值同其他商品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比例,这一比例的现实基础就是生产两者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在商品价值量一定和供求关系一定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的高低取决于金的价值的大小。

也就是说,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但是价格完全取决于实在的货币材料。

价值尺度的二重化是同价值尺度的职能相矛盾的。

价值尺度的二重化指同时用金和银充当价值尺度;价值尺度的职能是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现在商品的价值由金和银同时来表现,商品就会有两种价格——金价格和银价格,当金和银的价值比例发生变化时,同种商品就会有两种不同的价格,但商品价值是一定的,即生产商品的必要社会劳动时间,因而是矛盾的。

在币制上,同时用价值量不等金和银的两种贵金属作为价值尺度,与货币的排他性和独占性相矛盾。

(二)货币的价格标准

商品的价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根据各种商品的价值大小,把它表现为各种各样的价格。

例如,1头牛值2两金,在这里2两金就是1头牛的价格。

“作为价值尺度和作为价格标准,货币执行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职能。作为人类劳动的化身,它是价值尺度;作为规定的金属重量,它是价格标准。”

作为价值尺度和作为价格标准,货币执行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职能。

(1)产生不同。作为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它是价值尺度;作为规定的金属重量,它是价格标准。(2)作用不同。作为价值尺度,它用来使形形色色的商品的价值转化为价格,转化为想象的金属量;作为价格标准,它计量这些金量。(3)计量对象不同。价值尺度是用来计量作为价值的商品,相反,价格标准是用一个金量计量各种不同的金量,而不是用一个金量的重量计量另一个金量的价值。要使金充当价格标准,必须把一定重量的金固定为计量单位。在这里,正如在其他一切同名量的尺度规定中一样,尺度比例的规定性有决定的意义。(4)二者变化条件不同。同一个金量越是不变地充当计量单位,价格标准就越是能更好地执行自己的职能。金能够充当价值尺度,只是因为它本身是劳动产品,因而是潜在可变的价值。

(三)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关系

1、价格变化与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变化的关系

货币价值不变、商品价值提高时,或在商品价值不变、货币价值降低时,商品价格才会普遍提高;

货币价值不变、商品价值降低时,或在商品价值不变、货币价值提高时,商品价格才会普遍降低;

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商品价格和货币价值成反比,和商品价值成正比,即

2、货币名称与货币重量单位相分离掩盖了货币和商品之间的价值关系

第一、外国货币的流入;(外国货币的名称与本地的重量名称是不同的)第二、充当货币材料的金属发生变化;(不大贵重的金属逐渐为比较贵重的金属所排挤,失去价值尺度的职能。例如磅原来是真正一磅重的银的货币名称,当金排挤作为价值尺度的银时,这个名称就依照金和银的价值比例,即1/15磅的金称呼等。即作为货币名称的磅和作为金的通常的重量名称磅就分开了)第三、政府发行不足值货币。(比如政府发行的金锭标价为10磅,但其重量只有9磅)。

以上这些过程使得货币名称和货币重量单位相分离,但是前面在描述货币和商品的价值关系时,假设1吨铁=3磅银,磅是银的重量单位,按照价值比例1吨铁=1/5磅金,此时的磅并不是金的重量,因而掩盖了货币和商品之间的价值关系。

3、价格和价值在量和质上的矛盾

量上:商品的价值量表现出一种必然的、商品形成过程内在的同社会劳动时间的

关系;价格是对象化在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价格作为商品价值量的指数,是商品同货币的交换比例的指数。1夸特小麦和2磅,2磅是1夸特小麦价值量的货币表现,价格也可标为3磅。

质上:货币虽然只是商品的价值形式,但价格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

二、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出卖者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购买商品。在这里,货币发挥交换媒介的作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它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前提,而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价值尺度职能的进一步发展。

(一)商品的形态变化

1、商品形态的变化即是W-G-W的运动过程

我们看到,商品的交换过程包含着矛盾的和互相排斥的关系。商品的发展并没有扬弃这些矛盾,而是创造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

交换过程中的矛盾是指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包含在每一个商品体中,但是在商品交换中,二者发生了分离。同一个商品,对于买者它是使用价值,对于卖者它是价值。卖者为了从买者手中得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买者为了从卖者手中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把自己的商品作为等价物转让给卖者。

商品交换过程中的这种矛盾和互相排斥的关系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表现在运动形式上,开始时W-W,后来发展为W-G-W。

马克思通过麻布——金——圣经的交换过程,提出商品交换过程是在两个互相对立、互为补充的形态变化中完成的:从商品转化为货币,又从货币转化为商品。

2、商品第一形态的变化或卖W-G

1)W-G是商品惊险的跳跃

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像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把商品换成货币是有困难、有矛盾、有风险的。如果这个跳跃不能实现,商品换不成货币,商品生产者就会亏损甚至破产,受到致命打击。困难和风险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值的方面看,能否实现价值,也就是说商品能不能转化为货币是很难的,因为在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关心的是交换价值、是货币,而货币又在别人的口袋里,为了把货币吸引出来,它必须有使用价值,就是说他的劳动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但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分工是一个自然发生的生产组织,它盲目地支配着生产者,使他们对社会的需要难以估计,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很难事先知道,所以要把商品换成货币是件很难的事。另一方面,从量的方面看,能否实现多少价值即商品能不能换到多少货币是很难确定的,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变化的,即使单个商品是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但如果这种商品总量超过了社会必需的总量,那么这种商品也不能按照价值出售,所以把商品换成货币会遇到种种困难。

①W-G对商品生产者有决定意义

②W-G是有困难的

第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可能不为社会所需要;

第二、超过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会积压;

第三、超过社会价值的个别价值,不能实现;

第四、超过社会需要的总价值部分,不能实现。

2)一个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就是另一个商品第二形态的变化

对一个商品占有者来说,金代替了它的商品,对另一个商品占有者来说,商品代替了它的金。即20磅麻布和两磅转手了、交换了。

商品转化为货币,同时就是货币转化为商品。这一过程是两个方面的:从商品占有者这一角度看,是卖;从货币占有者这一角度看,是买。也就是说,卖就是买,W-G同时就是G-W。

(第一形态)

W(小麦) G W(圣经)

(第二形态)

3、商品第二形态的变化或买G-W

1)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容易实现:p(131)

第一、货币从质上看是公认的一般等价物;

第二、货币从量上看,价格已表明可以购买商品的限度。

2)一种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将是许多其它商品第一形态变化的总和

商品生产者只提供一种单方面的产品,所以,他常常是大批的卖,而他的需求又是多方面的,迫使他不断的把已经实现的价格,或得到的全部货币额,分散在许多次买上。因此,卖一次就要买许多次各种各样的商品。这样,一个商品的最终的形态变化,就是许多其他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的总和。

4、商品总形态的变化

1)买和卖的对立统一构成商品总形态的变化

包含四个极,三个登场人物:

2)各种商品总形态变化的循环互相交错形成商品流通

3)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①形式不同。前者是直接交换;后者是以货币为媒介的间接交换。

②实质不同。

第一、从对交换的影响来看,前者便于交换,后者不利于交换;

第二、从供求关系的控制来看,前者容易控制,后者难以控制;

第三、从流通界限来看,前者交换完成后,就结束流通,后者的货币不断处在流通中。

5、商品流通中包含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1)因为商品流通造成买卖在时空上的分离。

2)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来自商品的内在矛盾。

第一、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第二、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第三、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第四、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矛盾。

(二)货币的流通

1、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

货币流通包含在商品流通之中,马克思说:“商品流通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也包括货币流通在内。”

1)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区别

商品流通公式:W-G-W起点是商品,终点也是商品,形成一个循环。

货币流通公示:G-W货币一旦离开起点,就不再流回。

2)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关系

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决定的,它只是商品流通的表现。

①货币运动的单方面形式来源于商品运动的两方面形式

商品运动的两方面形式,即一面是W-G,卖;另一面是G-W,买。

货币只具有单方面的G-W,买的形式。货币之所以只具有这种单方面的形式,是由于货币在流通中只是执行购买手段的职能,实现商品的价格。

“虽然货币运动只是商品流通的表现,但看起来商品流通反而只是货币运动的结果。”

这是由商品流通的性质造成的假象,商品在完成第一形态变化之后,就和货

币换了位置,并退出了流通,进入消费,商品从此消失不见了,商品的下一步运动就由货币继承下来,在货币身上,是看不出原来商品的痕迹的,因而在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G-W中,看到的只是货币流通,这样,商品流通的结果就不像是商品本身的形式变化引起的,而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引起的。

②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运动,实际上只是商品本身形式的运动。

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在这点上又表现出来了。

首先,商品的两次形态变化决定了货币的两次换位;

其次,商品形态如只变换一次,货币也只能换位一次;

最后,马克思对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的关系又做了两点说明:第一点,以上考察的是货币流通同某个商品总形态变化的联系,实际上,由于货币在商品形态变化中不退出流通,一些货币的反复不断的变位就同整个商品世界的无数形态变化交错在一起。第二点,以上考察的只限于简单的商品流通,没有涉及资本流通。

货币不断的留在流通领域,那么究竟有多少货币不断的被流通领域吸收?

2、货币流通手段量或货币流通总量

3、货币流通规律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商品量*商品价格/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同名货币——金

(三)铸币。价值符号

铸币(金属货币)和价值符号(纸币)均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出来的。

1、铸币

1)流通过程的自然倾向是要把铸币的金存在变为金假象,货币变为它的法定金属含量的象征。

2)既然货币流通本身使铸币的实际含量同名义含量分离,货币的金属存在同它的职能存在分离,所以在货币流通中就隐藏着一种可能性:可以用其他材料做的记号或用象征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铸币的职能。

2、纸币

1)纸币是直接从金属流通中产生的;

2)纸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的实际流通的数量。

3)纸币是金的符号或货币符号。纸币只有代表金量,才成为价值符号。

三、货币

“作为价值尺度并因而以自身或通过代表作为流通手段来执行职能的商品,是货币。因此,金(或银)是货币。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不是金银。

“两种场合”p(152)

当货币不执行像价值尺度那样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也不执行像流通手段那样可以用别的东西来代表,而此时需要实实在在的现实的金银,它固定的充当一

般等价物,并且它只能代表它自身的价值时,货币就出现了货币贮藏、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a)货币贮藏

货币在流通中的一般公式是:W-G-W

“第一形态”

“只要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一中断,卖之后没有继之以买,货币就会停止流通。”

1、货币贮藏的原因:

“出售商品不是为了购买商品,而是为了用货币形式来代替商品形式。这一形式变换从物质变换的单纯中介变成了目的本身。”

“于是货币硬化为贮藏货币,商品出售者成为货币贮藏者。”

2、货币贮藏出现的历程:

“使用价值的多余部分转化为货币”

“社会抵押品”

“贵金属在它的产地直接同其他商品交换。在那里就是卖(商品占有者方面)而不买。(金银占有者)

“求金欲”

“货币作为激进的平均主义者把一切差别都消灭掉了。”

货币可以代表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任何商品的价值都可以转化为货币,于是货币成为了财富的象征。

“美的贮藏形式”p(157)

比如用金银做成的收藏品,形式上看起来很高贵,似乎不想贮藏金银条块那样是为了储存财富,也是为了贮藏货币,积累财富。

“蓄水池”

把货币的贮藏形象的比喻为一个蓄水池,这样实际流通的货币量总是同流通领域的饱和程度相适应。

一个国家的现有的金银量必须大于执行铸币职能的金银量。

(b)支付手段

1、货币成为支付手段的条件

商品的让渡同商品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发生了分离,即产生了债务关系或信用关系。当货币在商品实现之后来实现商品价值或交换价值的时候,它所执行的就不再是流通手段的职能,而是支付手段的职能。

2、在支付关系中货币所执行的职能:

首先它作为价值尺度,决定着所卖商品的价格;其次,它在商品流转的时候执行者观念的购买手段的职能;在支付日到期时,他才真正作为支付手段进入流通。

3、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对流通中的货币总量的影响:

到期的支付量需要货币支付,而未到期的支付量则可以减少当期所需要的实际货币量,同期类互相抵消的支付量则同样可以减少实际需要的货币。

支付总量与期限的长短成反比,期限越长,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少,反之,则越多。

假定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流通速度是已知的,这个总额就等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加上到期的支付总额,减去彼此抵消的支付,最后减去同一货币交替

的时而作为流通手段、时而作为支付手段执行职能的流通次数。

4、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所包含的矛盾:

当支付互相抵消时,货币只是在观念上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但在实际支付时又必须是真实的货币,即“绝对商品”。

(c)世界货币

1、世界货币必须是贵金属

在世界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是双重价值尺度,即金和银。

2、世界货币的职能

世界货币执行一般支付手段的职能、一般购买手段的职能和一般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的职能。它的最主要的职能,是作为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

3、世界货币的流通

金银的流动是二重的。

(完整版)3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第一节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 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用公式表示: 1只绵羊=2把斧子 等号左边的商品绵羊主动地要表现价值,并通过商品斧子相对地表现出来,处在相对价值形式的位置,起主动的作用。等号右边的商品斧子作为价值的表现材料,证明商品绵羊具有同自身相等的价值,处于等价形式的位置,起被动的作用。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用公式表示: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上,一种商品的价值已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作为等价形式的已经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系列的特殊等价物。从相对价值形式方面看,商品的价值表现是一个无穷的系列,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现;从等价形式方面看,没有形成一个大家公认的统一等价物。商品交换仍然是物物交换。这些缺陷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 3.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从许多商品中分离出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人们可以用它来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交换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这一商品来表现,从而使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用公式表示: 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是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商品的交换方式已由物物直接交换变

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一般价值形式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 4.货币形式 当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和银)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用公式表示: 货币形式替代一般的价值形式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唯一的区别只是一般等价物固定于金银商品上。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外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货币的产生并没有消除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而是进一步发展了商品的内在矛盾。 二、货币的职能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货币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货币充当价值尺度时,只是表现价值,不是实现价值,因此,货币在执行此职能时,只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即给商品标明价格。 2.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是转瞬即逝的要素。因此,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够了。于是纸币一类的价值符号代替真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即W0一W1;货币出现后,物物交换发展为商品流通,即W1一G—W2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货币贮藏是货币流通的“蓄水池”。纸币不具备贮藏手段的功能,但纸币可以持币待购 4.支付手段 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 该职能一方面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完整版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 策的协调配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原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大多数国家共同运用的宏观经济政策,二者存在着共同点和差异。其共同点主要有: ①两大政策的调控目标是统一的,都属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可采取的政策,是为实现本国既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服务的。 ②都是为社会提供资金的部门,两种政策执行的结果都体现为货币收支行为。 ③都是需求管理政策。 ④两种货币收支之间存在着接合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不同点体现在: ①政策工具不同。 ②两种政策部门的资金使用方式和范围不同。 ③作用过程不同。 ④政策时滞不同。 正因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存在着差别和矛盾,所以需要两者之间协调配合。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的方式 ①双紧的搭配方式一般适用于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以致影响到经济稳定正常运转所采用的政策配合措施。 ③紧缩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但消费偏旺而投资不足时的配合方式。 ②双松的搭配方式则主要适用于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经济转入严重萧条的状况,这种政策措施的配合方式可以通过扩大有效需求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这常常是在经济大危机和大萧条之后采用的配合方式。 ④财政政策松、货币政策紧的配合模式是许多国家在调整经济结构时普遍采用过的一种模式。 以上两种“一松一紧”政策的优点在于其有较强的缓冲力,稳定性高,作用惯性小,不会对经济生活产生过大的震荡;缺点是政策导向不甚明确,作用力度较弱,作用时滞较长,一旦调整政策,在一定时期之后才会产生效应。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什么关系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统一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财政政策与货市政策都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手段,都是为促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保持平衡,并以此来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能够得到顺利实现,因此两者进行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第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与社会资金运动相联系,共同调节再生产资金的循环,制约社会资金流量和流向; 第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都要通过控制超越当年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达到货币供应量的稳定 第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同属需求管理政策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着相当大的互补性,必须保持密切的相互配合. 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每一政策都会受其政策功能及实施范围的限制而难以产生全面的效应,而且在实践中还可能产生政策手段之间的相互掣肘和抵触,

如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财政实施扩张政策而货币实施紧缩政策时,它们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作用会产生相互抵消,反之亦然: 又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时会产生联动效应。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可能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又有可能引起财政预算的不平衡。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性 第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范围的不同 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税收增减,发行国债,调整支出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的,其主要在分配领域实施调节,通过分配领域进而影响生产领域。 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则主要是通过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来实现的,其调节行为主要发生在流通领域,并通过流通领域影响生产领域。 第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上,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强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结构特征。 具体来说,财政政策本身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它对社会需求总量的影响较之货币政策为逊。由于税负及支出规模的调整涉及面大,政策性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分配关系,并受实现国家职能所需财力数量的限制,因此,由此引起的赤字或结余都不可能太大,这就决定了财政政策对需求总量调节的局限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模式

1.试分析我国当前为什么要进一步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二者协调的主要模式有哪 些?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原则和措施。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和措施。 在我国,财政与银行信贷是国家从宏观上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渠道,两者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进行调节,但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1)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 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银行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而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 (2)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社会消费 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而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则受到财政、信贷两方面的影响。在个人所得税制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响的;而银行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间接地影响个人的消费需求。再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 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的作用则主要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 (3)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 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的能力,惟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中央银行。因此,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一定要通过货币政策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 正是由于财政与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政策的不同组合。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 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货币供给规模。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摘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是调整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在当今社会,一国货币总量指的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主要包括现金(或现钞)和银行存款(“存款货币”),其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现金所占比重则很小。因此,所谓货币投放,绝不仅指现钞的投放,而更多的是指存款货币的投放。目前一国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1、中央银行购入发钞储备黄金(或其它储备物资);2、央行购买储备外汇;3、央行购买国债或给予政府(财政)透支;4、央行向各类贷款银行发放贷款,或者买入贷款银行持有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等,并通过贷款银行向社会发放贷款;

西财2016年1月省考《商品流通概论》综合测试题

西财2016年1月省考《商品流通概论》综合测试题 《商品流通概论》综合测试题 课程代码:00185 一、单项选择题(该题型在试题中占15%,每题1分,共15分) 1.货币的本质是( )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流通手段 D.价值的表现形式 2.市场竞争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 A.自然经济 B.计划经济 C.商品经 济 D.工业经济 3.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值围绕价格波动 4.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 ) A.商品的生产 B.商品的销售 C.商品的价格 D.商品的购买 5. 在下列各种企业组织形式中,历史上形成最早、存续时间最长,至今仍在数量上占有主要地位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 A.合伙制企业 B.合作制企业 C.个人业主制企 业 D.公司制企业 6. 在商品流通企业集团中,控股子公司构成其组织结构的() A.松散层B.半紧密层C.核心 层D.紧密层 7.核心能力的载体是() A.企业整体 B.技术水平 C.商品的品 牌 D.企业资金实力 8.具备公司的特征,并把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的公司是( ) A.有限责任公司 B.股份有限公司 C.合伙企业 D.合作制企业 9.豪威尔和豪兰多尔认为,在零售业态的发展过程中,商品系列会经过从注重深度,再到注重宽度的循环往复过程,该理论被称为( ) A.辩证过程理论 B.综合化与专业循环理论 C.自然选择理论 D.车轮理论 10.影响流通方式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是( ) A.目标市场需求及其特点 B.宏观市场环境 C.市场竞争状况 D.市场秩序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包括商品生产,又包括商品流通。商品流通是社会主义流通过程的基础,商品流通必然引起货币流通,正常的货币流通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因此,本章将主要阐述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货币流通以及资金融通。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特点、地位及作用 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它表现为货币与商品交换位臵,让渡商品使用价值,实现商品价值,最终使商品从生产领域经过商品流通过程进入消费领域。 社会主义性质的商品流通具有以下特点: 1、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体现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单位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以及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社会主义互利互助关系。 2、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是以促进生产发展,从而满足人们的需要为根本目的。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在让渡商品使用价值的同时,也要实现商品价值,其中包括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即盈利,而且要使盈利最大化。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处于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地位,它对社会主义再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其功能特点来看,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状况是否正常的“指示器”。据。 其次,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是生产过程的“调节器”。构相结合的水平上。 最后,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还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现实要素,发挥必不可少的作用。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是沟通国民经济各部门经济联系的纽带。 第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是社会主义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第三,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是不断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必要环节。 第四,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积累资金。 第五,商品流通还可以推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形式 (一)生产资料商品流通的形式 在原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受“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观念的影响,我国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资料流通,而只有国家对生产资料实物的有计划的分配与调拨,我们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1、两者的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 2、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央行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 二、联系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1.在储蓄动员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张和货币供给扩张是有内在协调性的。财政支出扩张刺激需求,扩张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发债实现储蓄动员;二是向中央借款,转而投入实体经济,增加总需求。货币供给扩张刺激需求,扩张也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发基础货币,二是通过降低利率实现储蓄动员,增加派生货币。显然,从结构角度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特别是在储蓄动员方面,在储蓄规模既定的条件下,两者的效应不可能同步、同等程度实现。同时启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都在“争夺”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经济政策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就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就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与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与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与其她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与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财政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她有关部门,她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与开发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则就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与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就是: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就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就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与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就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一、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是调整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在当今社会,一国货币总量指的就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主要包括现金(或现钞)与银行存款(“存款货币”),其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现金所占比重则很小。因此,所谓货币投放,绝不仅指现钞的投放,而更多的就是指存款货币的投放。目前一国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1、中央银行购入发钞储备黄金(或其它储备物资);2、央行购买储备外汇;3、央行购买国债或给予政府(财政)透支;4、央行向各类贷款银行发放贷款,或者买入贷款银行持有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等,并通过贷款银行向社会发放贷款;5、贷款银行吸收存款后,除交存央行一定比例的存款保证金或保持一定的备付金存款外,向社会发放贷款,并形成贷款投放的乘数效应;6、央行外的各类银行购买国债、企业债券以及外汇等。另外,从整个国家货币购买力总额瞧,境外资金流入与本国货币流出境内也会影响社会货币总量(这要进行净流入或净流出量的具体分析)。 我国目前货币投放最具有调节余地的渠道,一就是银行贷款,这也就是货币投放最主要的一条渠道;二就是各类银行购买国债并通过财政开支向社会投放货币。其它渠道投放货币的伸缩余地都就是有限的。这里,财政增加向银行发放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增加货币投放(因而也会形成财政投放的乘数效应);财政兑付向银行发放的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减少货币投放(增加货币回笼)。也就就是说,财政收支不仅也体现为社会货币的收付,体现为社会货币的再分配,而且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就是调整货币供应总量的重要渠道。这也就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的重要表现。 二、运用两种渠道,有效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特别就是“流通货币量” 一般来讲,社会货币总量就就是以货币表示的社会购买力总额,即社会总需求,但从某一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政府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两者在调控对象、执行部门等方面是不同的。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例如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价格手段(降息/加息)或者数量手段(提高/降低准备金率)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相关政府部门(如中国的财政部、发改委等)通过调节税率或者提高/降低政府开支(例如建设公共设施)等影响宏观需求或供给的政策。 1、制定政策的主体有差别。 财政政策主体是政府,货币政策主体是一国货币当局(一般为中央银行)。 2、政策目标有区别。 虽然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都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目标,但各有侧重。货币政策侧重于货币稳定,而财政政策多侧重于其他更广泛的目标。在供给与需求结构的调整中,财政政策起着货币政策所不能取代的作用,调节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在调节收入分配公平方面,货币政策也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只能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来解决。 3、政策手段有区别。 财政政策主要手段是税收、政府公共支出、政府转移支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是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信用控制等。它们在其特性、运作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4、政策时滞不同。 政策时滞是指从发生问题、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到政策产生效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任何政策都存在着时滞问题,时滞越短,政策当局越能够对有关情况做出及时反应,政策越能及时发挥作用。按照不同阶段政策时滞可划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从发生问题到政策当局意识到应该采取措施,到政策制定并开始执行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较短。而要变更财政政策手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15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一、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1、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 (1)古典经济学家的基本思想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弹性的价格、利率与货币工资的作用下,经济能够经常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对于任何干扰与冲击导致的经济对充分就业均衡的偏离,灵敏的市场机制会有效地运作,使经济迅速恢复充分就业均衡。市场机制在微观方面确实会产生某些低效率现象,但在宏观方面永远是有效的与和谐的。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干预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常常导致经济的更大的不稳定。 (2)古典宏观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萨伊定律 A、萨伊定律的内容 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 Baptiste Say,1766——1832),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 “供给会创造出自己的需求”的观点,被后人称为萨伊定律。 B、萨伊定律在物物交换经济中自然成立 物物交换经济中,任何产品除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求以外,其余部分总会用来交换其他的产品,从而形成对其他产品的需求。因此,在物物交换经济中,供给一种商品意味着需求其他一些商品。 C、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萨伊定律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也同样成立 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萨伊定律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也同样成立。货币只不过是交换的媒介,它方便了交换,但不会改变交换的实质。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萨伊定律的表现形式就是储蓄等于投资: 人们的收入扣除消费以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储蓄。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如果说储蓄就是资本的供给,那么,投资就是资本的需求。在利率

机制的作用下,储蓄与投资必然相等。 D、萨伊定律的推论 萨伊定律的一个重要推论是社会不可能产生普遍性的生产过剩,从而不会出现非自愿失业。 (3)萨伊定律被1929——1933的大危机这个经验事实所推翻。 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观点(John Maynad Keynes ,1883——1946。通论,1936) (1)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失业增加,经济萧条。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 (2)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第一、消费不足(消费倾向递减); 第二、投资不足(MEC递减与流动性偏好导致的r不能无限降低): (3)政策主张: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必须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增加有效需求。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种类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个。这些目标相互之间有冲突。宏观经济学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经济在物价稳定的前提下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 微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增进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以提高社会福利。 2、宏观经济政策种类 (1)需求管理政策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总需求的波动。总需求不足导致失业增加,经济萧条;总需求过多,导致物价上升,经济膨胀。需求管理政策就是要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pdf

1.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等);答:现在一般经济学家都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 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如果考虑到开放经济还应该包括国际收支平 衡与汇率稳定。 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只要消灭了周期性失业就实现力量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是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 的影响。 减少经济波动并不是要消灭经济周期,只要使波动的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且尽量缩短经济衰退 的时间,使衰退程度减少到最低,就达到了目的。 经济增长是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长率要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 所能达到的。 2.政策工具; 答: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一般说来,政策工具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政策工 具都有自己的作用,但也往往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政 策,供给管理政策,以及国家经济政策。 需求管理你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 策工具。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 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是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的货币政 策。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就是:货币量→利率→总需求 在这种货币政策中,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利率的变动通过货币量调节来实现,所以调节货币量是手 段。调节利率的目的是要调节总需求,所以总需求变动是政策的最终目标。 供给管理是要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供给管理包括控制工 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政策。 现实中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日益密切的往来与互相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有国际经济关系的 内容(即国际收支平衡),其他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国内经济政策,而且也有赖于国际经济政策。因 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中也应该包括国际经济政策,或者说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也包括了对国际经济 关系的调节 3、财政乘数与货币乘数 财政乘数一般包括 转移支付乘数 税收乘数 货币乘数在银行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着银行存款的多倍扩大功能。这种存款的创造有两种方式:一是银 行向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二是银行向企业或个人买进债券。坝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引起的存款 增加额S,称为派生存款,用D表示。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称为存款乘数。存款乘数计 算 货币乘数和存款乘数是有区别的。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 币的倍数。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货币乘数的大小受许多因素影响。应该指出,无论是银行向企业、个人放款。环视银行向企业、个人买进证券。所形成的存款之创造的功能,绝不是 单个银行所能做到的,而是整个银行体系作用的结果。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3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 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货币[社科院研究生院2007研] 答:货币是指一种被人们所接受的,用做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和具有价值储藏作用的商品或者法定的凭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除了以自然属性满足人们的特定需要外,还具有特殊的社会职能,即具有表现、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和直接进行交换的能力,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在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是一种交换媒介,表明保有或向社会索取等量物质财富的权利。货币作为商品,只是对货币的使用权进行交易的一种特殊商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物物交换中,商品的价值表现经历了偶然的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三个阶段。纸币是货币的完成形态。货币的形式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发展到信用货币和现代的电子货币,形式不断更新,趋于多样化和电子信息化,但基本职能不变。 2.价值形式 答: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在两种商品的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价值形式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马克思对价值形式发展的考察,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指出货币的出现和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一经产生,商品内部的矛盾就转化为商品与商品、商品与货币的矛盾。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3.价格 答:价格通常指市场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价格是一种从属于价值并由价值决定的货币价值形式。价值的变动是价格变动的内在的、支配性的因素,价值是价格形成的基础。但是,由于商品的价格既是由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也是由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因而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动。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变动围绕它的价值上下波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利润的平均化,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财政政策与最新货币政策

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的途径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相应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因而在一个国家的政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97年以来,我国有许多学者对旨要克服通货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试从对策论的角度探讨提高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途径或措施问题。 一、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微观基础 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满足了这种定语限制的经济主体是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或者说相容的,反之则反是。这几个看似简单的修饰语,可以作为判断经济主体是否市场化的标准。以此标准来衡量,目前我国各种经济主体尚未实现市场化或者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换言之,目前我国经济的微观基础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或者说是不完全相容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手段,而宏观调控手段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计划”手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后

者是—种对经济的事前规制,因为它是计划者对被计划者的直接控制,所以它发挥作用不需要市场作为媒介。而前者即宏观调控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导致经济总量非均衡对政府提出的调控经济的内在要求,以减少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的时滞所产生的高昂成本。可见宏观调控既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又是提高市场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同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又必须以市场行为人能够对各种市场信号作出灵敏的反应为前提。这就是说,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基于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完善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上的。那么,要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就必须首先改善这种微观基础,具体包括: 1.从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从宏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和结构性调整。这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以全面收缩国有企业的经营战线,使其尽可能地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让位给比它具有更高效率的其他所有制企业。这既是非国有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国有企业自身和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事实上,国有企业的巨额亏损不仅使中央和地方财政难以承受,也给银行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为一个充斥着不可持续的信用扩张的经济结构以及一个充斥着大量的不良债权的经济体系都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一个很明显的经验事实是,在传统国有

第二章 货币流通及其规律

第二章货币流通及其规律 第一节货币流通的基本原理 一、货币流通的概念 是指货币在买者和卖者之间不停地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运动。 流通手段最初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是商品流通借以实现的形式,凡是商品生产者,要是自己的生产能继续进行下去,必须把自己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卖出去,通过与货币交换,买回自己所需的商品,以实现使用价值的交换。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情况下,这种使用价值的交换,就是适应商品买和卖的两个独立过程。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就是适应商品使用价值的交换而发挥媒介作用的。只要存在商品经济,货币流通就必然存在。此外,由于借贷、交纳赋税、租金和支付工资等,都会引起货币流通。 二、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货币流通是指由商品流通所引起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为商品形态的变化服务。 二者的关系(1)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由于商品流通是由商品内在矛盾引起的,而货币流通不过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所采取的外部表现形式,因此,商品流通的规模、构成、范围和速度,决定货币流通的规模、构成、范围和速度。(2)货币流通对商品流通具有反作用。货币流通正常与否,对商品流通起着租金或阻碍作用。 二者的区别(1)形态不同;(2)一定时期内投入流通中的商品和货币数量并不完全一致;(3)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方向一致;(4)决定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因素并不完全一致;(5)货币流通可以超出直接的商品流通之外而延伸到其他领域。 三、货币流通的形式 货币流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狭义货币流通只包括现钞和不足值的金属铸币的现金流通。 广义货币流通包括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流通,实际上是银行信用的投放与回笼所形成的货币运动。 (一)现钞流通 现钞流通也称现金流通,即以纸币和铸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进行的货币收付。 现金流通领域:与居民个人有关的货币收付和企业单位间的小额货币收支。 1、现金投放的渠道 (1)工资及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什么是财政政策 1.概念: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 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 2.财政政策的内容 ◆社会总产品 ◆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预算收支政策 ◆税收政策 ◆财政投资政策 ◆财政补贴政策 ◆国债政策 ◆预算外资金收支政策等 3.财政政策的种类: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的.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 (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4.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什么是货币政策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货币政策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

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 1卷第1篇是狭义的劳动价值论。全篇共有三章,第三章在前两章论述货币的起源和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货币的各种职能。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反过来又使商品交换由物物直接交换变成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由于货币的产生和货币职能的发展同商品流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马克思把货币的职能和商品流通放在一起考察,并把这一章的题目定为“货币或商品流通”。 所谓货币职能就是货币在流通中所起的社会作用。五种职能的次序不能任意排列,是与货币各种职能的现实的历史发展次序相一致。 一、价值尺度 (一)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马克思对于价值尺度的解释是:金的第一个职能是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或者说,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商品并不是由于有了货币才可以通约。恰恰相反。因为一切商品作为价值都是物化的人类劳动,它们本身就可以通约,所以它们能共同用一个特殊的商品来计量自己的价值,这样,这个特殊的商品就成为它们共同的价值尺度或货币。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 这里的意思是说,不是因为货币的出现,商品才能交换。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不同的商品间具有可比性——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因此,货币能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也是因为货币是一种商品,具有价值,能表现与之相交换的商品的价值。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中的或是想象中的。在《资本论》中是这样说的:商品的价格或货币形式,同商品的所有价值形式一样,是一种与商品的可以捉摸的实在的物体形式不同的,因而只是观念的或想象的形式。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并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例如,1辆自行车值1克黄金,只要贴上个标签就可以了。当人们在作这种价值估量的时候,只要在他的头脑中有金的观念就行了。用来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虽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但是这种观念上的货币仍然要以实在的金属为基础。人们不能任意给商品定价,因为,在金的价值同其他商品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比例,这一比例的现实基础就是生产两者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在商品价值量一定和供求关系一定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的高低取决于金的价值的大小。 也就是说,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但是价格完全取决于实在的货币材料。 价值尺度的二重化是同价值尺度的职能相矛盾的。 价值尺度的二重化指同时用金和银充当价值尺度;价值尺度的职能是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现在商品的价值由金和银同时来表现,商品就会有两种价格——金价格和银价格,当金和银的价值比例发生变化时,同种商品就会有两种不同的价格,但商品价值是一定的,即生产商品的必要社会劳动时间,因而是矛盾的。 在币制上,同时用价值量不等金和银的两种贵金属作为价值尺度,与货币的排他性和独占性相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