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火灾

建筑火灾
建筑火灾

10 建筑火灾

10.1火灾的成因与发展

所谓的火,基本上是指一种迅速的氧化过程,并伴随有热、光、焰的产生,同时也会发出声音。火对人类具有许多用途,但亦常常导致灾害。

火的形成必须具备可燃物、氧气及热源三大要素,此三要素构成了所谓的“火三角”。火三角形如图所示。要使氧化过程持续进行,此三者缺一不可。由此,灭火或控制火势就必须至少消除火三角中的任何一个要素。要想达到灭火或抑火的目标,可采取减少氧气、

降低温度或阻断可燃物供应等方法。

美国国家消防协会(NFPA)将火灾划分为以下四大类:

A类火灾:木材、布类、纸类、橡胶和塑胶等普通可燃

物的火灾;

B类火灾:可燃性液体或气体的火灾;

C类火灾:电气设备的火灾;

D类火灾:钾、钠、镁等可燃性金属或其他活性金属的

火灾。

对于各类火灾,均有适用于不同可燃物性质的灭火人法。例如A类火灾需用水冷却加以扑灭;但因水具有导电性,故对于C类火灾即不适用。对C类火灾,应采用气体系统等不具导电性的灭火剂为宜。对于B类火灾,则应设法将空气与燃烧物质隔离,以抑制可燃性气体自燃烧物质中释出。对于D类火灾,则应采用不至于与燃烧金属起化学反应的吸热式灭火剂加以抑制。

火灾通常由小火起燃,经数个阶段后变大。直至被灭火或抑火并熄灭为止。火灾的生成阶段如下表:

建筑火灾一般是最初发生在建筑内的某个建筑内的某个房间式局部区,以至整个楼层,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在此仅介绍耐火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房间内的火灾发展过程。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可以用室内烟气的平均温度随着时间的变化来描述。

1100..11..11初初起起阶阶段段

室内发生火灾后,最初只是起火单位及其周围可燃物着火燃烧,这时火灾好像在敞开的空间里进行一样,在火灾局部燃烧形成之后,可能会出现下列三种情况:

1)最初着火的可燃物质燃烧完,而未蔓延至其他的可燃物质,尤其是初始的可燃物处在隔离的情况。

2)如果通风不足,则火灾可能自行熄灭,或受到通风供条件的支配,以很慢的燃烧速度继续燃烧。

3)如果存在足够物质,而且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则火灾迅速发展到整个房间,使房间中的所有可燃物(家具、衣物、可燃装修等)卷入燃烧之中,从而使室内火灾进入到全面发展的猛烈燃烧阶段。

起初阶段的特点是:火灾燃烧范围不大,火灾仅限于初始起火点附近;温度差别大,在燃烧区域及其附近存在高温,室内平均温度低;火灾发展速度较慢,在发展过程中火势不稳定;火灾发展时间因受点火

源、可燃物质性质和分布以及通风条件影响,其长短差别很大。

初起阶段火灾持续的时间,对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疏散、重量物资的抢救以及火灾扑救都具有重要意义。若室内火灾经过诱发成长,一旦达到轰燃,则该室内未逃离火场的人员生命将受到威胁。要确保人员在火灾时安全疏散,应满足如下关系式:

u rs a p t t t t ≤++

式中:tp 为从着火到发现火灾所经历的时间;ta 为从火灾到开始疏散之前所耽误的时间;trs 为转移到安全地点所需的时间;tu 为火灾现场出现人们不能忍受的条件的时间。

现在,利用火灾自动报警器可以减少tp ,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效果比较明显。室内人员能否安全地疏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火灾发展速度的大小,即取决于tu 。在建筑防火设计时设法延长tu (例如在室内采取不可燃材料和难燃材料装修等),就会使人们有更长的时间发现和扑灭火灾,并保证安全疏散。 1100..11..22 成成长长阶阶段段

该阶段由于燃烧面积快速扩大,室内温度不断升高,热对流和热辐射显著增强。室内可燃物燃烧所产生的燃烧热,因传导、对流和辐射的作用,使未然部分热分解,放出的气体停滞于天棚下,但因氧气供应不足不能燃烧;若玻璃破碎时,新鲜空气与之快速混合,并突然发火,该现象称为爆燃。爆燃发生时室温急剧上升,大量烟火冲出室外,外部新鲜空气随热对流进入室内,火势猛增,即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爆燃后,火势难以控制,室内人员无法生存,因此延迟爆燃时间对安全疏散、扑救工作极为重要。爆燃时间及激烈程度主要和建筑物的构造、房间开口条件、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特性、可燃物数量有关。若室内用非燃烧材料装修,可燃物数量又很少时,不会出现燃烧;反之,当可燃物和内部装修使用易燃材料多,天棚保温性能好,房间门窗严密则爆燃发生的迅速且猛烈。

1100..11..33 全全面面发发展展阶阶段段

在火灾初起阶段后期,火灾范围迅速扩大,当火灾房间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积聚在房间内的可燃气体突然起火,整修房间都充满了火焰,房间内所有可燃物表面部分都卷入火灾之中,燃烧很猛烈,温度升高很快。房间内局部燃烧向全室性燃烧过渡的这种现象通常称为轰燃。轰燃是室内火灾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它标志着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开始。对于安全疏散而言,人们若在轰燃之前还没有从室内逃出,则很难幸存。

轰燃发生之后,房间所有可燃物都在猛烈燃烧,放热速度很快,因而房间内温度升高很快,并出现持续性高温,最高温度可达1100℃左右。火焰、高温烟气从房间的开口部位大量喷出,把火灾蔓延到建筑物的其他部分。室内高温还对建筑构件产生热作用,使建筑物构件的承载能力下降,甚至造成建筑物局部或整体倒塌破坏。

耐火建筑的房间通常在起火后,由于其四周墙壁和顶棚、地面坚固而不会烧穿,因此发生火灾时房间通风开口的大小没有什么变化,当火灾发展到全面燃烧阶段,室内燃烧大多由通风控制着,室内火灾保持着稳定的燃烧状态。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持续时间取决于室内可燃物的性质和数量、通风条件等。

为了减少火灾损失,针对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特点,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在建筑物内设置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防火分隔物,把火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火灾大面积蔓延;选用耐火程度较高的建筑结构作为建筑物的承重体系,确保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不倒塌破坏,为火灾中人员疏散、消防队扑救火灾、火灾后建筑物修复及继续使用创造条件;并应注意防止火灾向相邻建筑蔓延。

1100..11..44 衰衰减减阶阶段段

在火灾全面发展阶段后期,随着室内可燃物的挥发物质不断减少以及可燃物数量的减少,火灾燃烧速度递减,温度逐渐下降。当室内平均温度降到温度最高值的80%时,则一般认为火灾进入熄灭阶段。随后,房间温度明显下降,直到把房间内的全部可燃物烧尽,室内外温度趋于一致,宣告火灾结束。

该阶段前期,燃烧仍十分猛烈,火灾温度仍很高。针对该阶段的特点,应注意防止建筑构件因较长时间受高温作用和灭火射水的冷却作用而出现裂缝、下沉、倾斜或倒塌破坏,确保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

该阶段后期室温逐渐降低,每分钟大约下降7-10℃,但在较长时间内室温还会保持在200-300℃。当可燃物基本烧完后,火势趋于熄灭。

在火灾的发展过程中,一旦产生明显的爆燃,不仅着火区域的人员不能生存,甚至附近或同层的人员也因烟火的快速蔓延而遇难。一般认为,在7-8min 内把火区人员疏散完毕是比较安全的。

10.2 建筑物火灾的危害

在建筑火灾中,威胁人的生命和财产的主要威胁来自燃烧过程的热能和非热能效应。主要包括:

?????????????刺激性气体烟雾非热能效应高温烟气流火焰热能效应火灾

经验表明,在建筑物火灾中,所有与建筑物火灾有关的人员死亡中,约3/4是直接同这些燃烧产物有关系。燃烧热伤害所导致的人员伤亡约占死亡人数的1/4。

1100..22..11 烟烟气气对对人人的的伤伤害害

自古以来,火灾总是伴随浓烟滚滚,火光闪闪,长生大量对人有毒有害的烟气如CO ,CO 2,HCN ,HCL ,H 2S 。随着近代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合成高分子材料品种和数量的增多,这个问题变的越来越突出了。各种高分子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物中,虽然它们具有质轻、美观、施工方便等许多优点,但它们绝大多数为易燃材料,一旦发生火灾会产生大量的烟和毒性气体,而这些烟和毒气对人体是有极大危害的。

在建筑物火灾中,由于燃烧物质一般都是含碳的高分子化合物或有机物,这些物质在燃烧不充分的情况下,极容易产生CO 气体。空气中含有0.05%的CO ,人体就有危险。CO 在肺中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防碍血液向体内供氧,导致人CO 中毒。

空气中CO 含量对人体的危害

与此同时,火灾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除CO 外,还有HCL 、HCN 、丙烯醛以及没有燃烧的碳氢化合物(UCL ),火灾中由聚合物分解释放的HCL 已引起广泛重视,目前在大部分模型中,HCL 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随着其他燃烧产物一起扩散的不会损失的气体。但研究表明:HCL 在火灾中不会停留很长时间,其原因是HCL 和大多数建筑物的材料反应十分迅速,如水泥板、石膏等,在火灾中测得的HCL 最高浓度通常比计算得出的材料燃烧释放的HCL 的值要小得多,并且HCL 很快从最高值下降,直到完全消失。 1100..22..22 火火灾灾热热辐辐射射对对人人的的伤伤害害

火灾时产生的热能以热射线的方式传播,而热射线在均匀介质中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辐射热量的物体,其单位表面上发射出的热量与媒介质的状态无关,而是与物体的绝对温度和面积成正比,即燃烧物体的温度越高、面积越大,辐射强度及辐射热越大。而接受辐射热的物体,其受热量和两者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距离越近,受热量越多;距离越远,受热越少。在火灾发生时,放射物表面(火焰)的温度通常都在1000℃以上。而一般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自燃点始终低于800℃(如木材为200-300℃,煤油为240-290℃,石油沥青为270-300℃),由于受到火焰的灼烤可能会燃起来,曾经发生过距离火灾现场200m 的建筑物,由于辐射热的作用而发生了火灾。

1100..22..33 贫贫氧氧量量对对人人的的伤伤害害

在发生火灾时,可燃烧物质燃烧要消耗空气中大量的氧。若火灾发生在室内,在火灾发展到全盛时期以后,室内空气中的氧浓度非常低,在某些时候某些特定的区域几乎接近0%。空气中的氧浓度降低会给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其氧浓度降低对人体的危害见表

空气中氧浓度降低对人体的危害

10.3 火灾载荷密度及热释放速率

1100..33..11 火火灾灾载载荷荷密密度度

火灾载荷为建筑物内所有可燃物燃烧放出的总热量,它是预测可能出现的火灾大小和严重程度的基础。对某个建筑进行火灾危险源辨识,预测火灾载荷时,需要考虑建筑内可燃物质量、厚度、表面积、热值、摆放位置等因素。通常可燃物可分为两类:

1)固定火灾荷载,主要包括固定在墙或地板上的可燃物;

2)可移动火灾荷载,主要包括能够比较容易移动的可燃物家具和其他的一些装饰品。

工程上在进行火灾载荷估测时,通常采用如下假设:

1)整个建筑物内,可燃物均匀分布;

2)所有可燃物都会着火;

3)火灾发生时,着火房间内都会全部烧尽;

4)火灾荷载由不同可燃物的总热值转换成当量的标准木材的量来表示。

进行火灾荷载计算时,需要分析建筑物内房间地板的表面积,确定可燃物的尺寸和类型,测量可燃物的质量,计算总热值,并计算建筑物内的火灾荷载密度。

根据公式t c

v A h M q ?=∑计算

1100..33..22 热热释释放放速速率率

1)定义 热释放速率是决定火灾发展及火灾危害的主要参数,也是采取消防对策的基本依据。可用公式c h m Q ???Φ=计算火灾热释放速率。

其中:m ——可燃物的质量燃烧速率;

Φ——燃烧效率因子;

c h ?——单位可燃物的热值。

2)分析

根据不同的火灾场景,将火灾分为四种类型的设计火灾:

(1)经历火灾发展阶段及轰然。对于此类火灾,其热释放速率由以下公式决定:

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热释放速率一般假设为t 2增长

()20t t a Q -=

式中:Q 为热释放速率,单位KW ;a 为火灾增长因子,单位是KW/s ;;t 起火后的时间,单位s ;t 0为开始有效燃烧所需的时间。

(2)大空间的局部火灾。局部火灾是指少量可燃物在一个大空间内的燃烧,燃烧局限在较小的区域

内。火灾蔓延的计算公式如下:

t v L ?=

式中,L 为t 时刻火焰的前端位置,单位是m ;v 为火焰前锋运动速率,单位是s m ;t 为时间,单位s 。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在大空间中的可燃物全部起火所需时间(即可燃物暴露表面完全起火的时间),此时间即是火灾达到最大释放速率的施加年,根据t 2规律可以得到火灾的热释放速率值,火灾增长系数可按照慢速、中速、快速和超快速类型取值。

(3)密闭房间闷热的火灾。在相对密闭的房间中,发生火灾后,由于没有外界氧气的补给,所以火灾处于闷热状态.当房间内氧气消耗到一定的浓度(一般含氧浓度在15%以下,燃烧就无法继续进行)之后,热释放速率将继续降低,此时对应的热释放速率即是发生闷热火灾房间的最大热释放速率,这种类型的火灾比较容易发生在空间较小,正常情况下门是关闭的场所,如空调机房配电室等处.根据氧质量守恒方程,由下式表示:

a O O m Y H Q dt dr v ∞+?-=2

2ρ 式中,2O ρ为氧的密度,单位是3m kg ;v 为房间的容积,单位3m ;Y 为空气中氧气质量百分数;Q 为

热释放速率,单位kw ;2O H ?为每燃烧单位质量氧气的放热量;∞Y 为新鲜空气中氧气质量百分数(23%);a m 为空气流入速率,单位是s kg .式如下:

w w a H A m 52.0=

式中,w A 为开口的面积,单位是2m ;w H 为开口的高度(m ),这里作为开口的门缝近视为矩形。 由式(2-3-6),可计算出氧气浓度在15%的时刻对应的热释放速率:

2max cr t Q α=

式中,max Q 为最大热释放速率,单位是kw ;cr t 为氧气浓度下降到15%的时间,单位是s 。

10.4 火灾危险度

1100..44..11定定义义

建筑物的火灾度危险包括火灾对建筑物本身的破坏GR (建筑物火灾危险度)和物质的伤害IR (建筑物内火灾危险度)两个方面,从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如何对火灾危险源进行的综合分析。

1)建筑物火灾危险度GR 分析

根据古斯塔夫提出的有关公式,GR 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i

i m R W L B Q C Q GR ···+= 式中,m Q 为可移动的火灾负载因子,C 为易燃性因子,i Q 为固定的火灾负荷因子,B 为火灾区域及位置因子,L 为灭火延迟因子,W 为建筑物耐火因子,i R 为危险度减小因子。

2)建筑物内火灾危险度IR 分析

根据古斯塔夫建议的有关公式,IR 的计算采用如下公式:

·

=

IR·

H

D

F

其中,H为人员危险因子,D为财产危险因子,F为烟气因子。

3)火灾危险度综合评价

对GR和IR不同的区域,其防火措施是不同的。当GR较大时,建议该区域采用自动灭火系统以加强建筑物的自救能力;当IR较大时,建议采用火灾早期报警系统。当两者较大时应采取双重保护系统。

11 人员的安全疏散

11.1基本概念

1111..11..11人人流流

一般在建筑物内人员的密度都非常的大,如果将没个人单独考虑的话,其计算量是相当大的,而且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人群内其他人的影响或限制的。鉴于此,模型提出了人流的概念,就是将疏散通道内的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处理。人流包含一定数目的人员,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具有一定的人员密度,不同的密度下,人流具有不同的行走速度。

1111..11..22人人流流密密度度

人流密度反映了人流内人员分布的稠密程度,通常意义上是指单位面积内分布的人员数目,FEgrees 中的人流密度指单位面积的疏散走道上的人员的水平投影面积,它是一个分数值,其大小为:

()2

2m

m

Nf

D=

W L

其中:N——人流内的人员数目,个;

m;

f——单人水平投影面积,2

W——人流的密度,m;

L——人流的长度,m。

对于上式中的单人水平投影面积,由于身体条件、年龄、性别的差异,各个人员的身体尺寸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式中的单人水平投影面积应该反映整个人流内人员投影面积的综合水平,而不是其内某个人的水平投影面积。

FEgrees将人流内的人员按不同的年龄段分为三类人: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各类人员的投影面积可以按实际测量得出其平均值,即:

()2m

+

f+

=

oc

ya

mb

其中:f——单人水平投影面积,m2;

m;

y——青少年平均的水平投影面积,2

a——青少年在人流中的百分比,%;

m;

m——中年人平均的水平投影面积,2

b——中年人在人流中的百分比,%;

m;

o——老年人平均的水平投影面积,2

c——老年人在人流中的百分比,%;

研究表明,在没有突发事件的情况下,人们拥挤在人均占有面积0.28 m2以下空间可能造成危险,当人均占有面积减少到0.25 m2时,前后人群开始贴身接触,在应急情况下,会导致积压、推跌而造成死伤。因此,人均占有空间面积为0.28 m2,是控制疏散通道空间最大人员密度界限的重要依据。

1111..11..33人人流流速速度度

人流速度是指人流整体的行进速度,其值为人流首端的行进速度。研究表明,人流速度是人流密度的函数:

()?=D v

公式显示了疏散路线上人员行走速度与人员密度的关系:进入疏散通道中的人员密度,决定通道中的群集迁移流动状态及流动速度大小。根据实测和调查确定:人数教少时(人均占有面积2.3 m 2),水平疏散速

度按最小自由行动速度,即60m/min 计算;人员密集时(人均占有面积>0.5m 2),水平疏散速度按22m/min

计算;垂直疏散(下楼梯)速度按15m/min 计算。

1111..11..44流流量量

流量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宽度的疏散通道上的一个断面的疏散人员的投影面积:

Dvb Q =(m 2/ s )

其中:D ——为人流密度,m 2 / m 2 ;

v ——为人流速度,m / s ;

b ——为人流宽度, m 。

由(3-1-3)、 (3-1-4)式可以看出:人流速度及人流流量皆是人流密度的函数。

1111..11..55 比比流流量量

人流的另外一个重要属性是比流量。比流量为单位宽度疏散通道上的人流流量,也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疏散通道上的一个单位宽度的断面的疏散人员的投影面积:

Dv Q q == (m / s )

显然比流量也是人流密度的函数,不同的疏散通道上人流的比流量与人流密度也相关。

比流量首先随人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然后又随人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中间存在一个比流量的最大值max q 。也可以这样理解,首先,随着人流两的增大,单位面积内的人员数目增大,从而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宽度疏散走道的人员数目也增大,当人流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走道的人员过分拥挤,限制了人流速度,从而导致比流量的减小。 当人流进入一条疏散通道时,如果它的流量超过疏散通道的容纳能力,疏散通道内出现拥挤堵塞,而人密度也会相应达到它的最大值0.92。

安全出口作为疏散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得人流的流量也存在一个最大值,不妨称之为安全出口的容纳能力。当人流通过安全出口时,如果其流量小于安全出口的容纳能力,人流可以顺畅地通过,反之人流在安全出口会发生拥挤堵塞。

11.2 人员安全疏散时间

1111..22..11 人人员员安安全全疏疏散散准准则则

人员疏散和火灾发展可认为同时沿着一条时间线不可逆地进行,火灾过程大体分为起火、火灾增大、充分发展、火势减弱、熄灭等阶段。从人员安全的角度出发主要关心前两个阶段。人员疏散一般要经历察觉到火灾、行动准备、疏散行动、疏散到安全场所等阶段。在此过程中,探测到室内发生火灾并给出报警

的时刻和火灾状态对人构成的危险的时刻具有重要意义。保证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的关键是必需安全疏

散时间RSET 必须小于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 ,也就是火灾发展到危险状态的时间)。

1)必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 。必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 是指从起火时刻起到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的时间。紧急情况下的RSET 包括火灾探测时间alarm t 、预动作时间pre t 和人员疏散运动时间move t ,其中预动作时间又包括认识时间reg t 和反应时间p res t 两部分。

()m o v e r e s p r e g a l a r m m o v e p r e a l a r m t t t t t t t R S E T +++=++=

火灾探测时间采用火灾蔓延模型以及探测系统的特性可以进行计算和预测,人员疏散运动时间主要取决于人员密度、人员疏散速度、安全出口宽度等,也可以利用简单的经验公式或者计算模型进行预测。而预动作时间则很难被准确估计,这是因为预动作时间与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人员的年龄、对建筑物的熟悉程度、人员反应的林灵敏性、甚至于人员的群集。特征密度密切相关。通用的人员安全疏散时间判据如下图所示:

承受极限

疏散完毕报警探测

图3.2.1 通用的人员安全疏散时间判据

2)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 。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 是指从起火时刻到火灾对人员安全构成危险状态的时间,主要取决于建筑结构及其材料、控火或灭火设备等方面,与火灾的蔓延以及烟气的流动密切相关。

火灾中的危险状态是指火灾环境对建筑物内人员造成严重伤害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可用热辐射通量、烟气温度以及烟气中有毒气体的浓度来表示危险状态。

热辐射通量:热辐射通量表示辐射到表面(如人体皮肤)的有效值的数量。实验表明,当人体接受的热辐射通量超过0.25W/cm 2并持续3min 以上时将造成严重灼伤。

烟气温度:当上部气层的温度高于180℃时,它对人体的辐射危险将对人员造成严重伤害;当烟气层下降到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高度时,对人的危害将是直接烧伤,这种临界值约为100℃以上。在评估温度对人员皮肤的烧伤时,需要综合考虑皮肤表面温度和在该温度上的暴露时间,有资料显示,造成皮肤2级烧伤时,71℃的皮肤暴露时间是60s ,82℃为30s ,100℃则为15s 。

有毒气体的浓度:在烟气层下降到人员呼吸高度时(一般认为是1.5m 左右),可根据某种有害燃烧产物的临界浓度判定是否达到临界危险状态。如CO 浓度达到0.25%就可以对人构成严重伤害。

3)安全疏散标准。火灾风险的工程评估中一般认为:当建筑物的可用安全疏散时间于必需安全疏散时间时,则认为建筑物中人员能够安全疏散,以此为基础,综合考虑人员居住特征,火灾的发展以及人员对火灾发生的心理反应和行为特点,Sime 提出了ORSET (occupant response shelter escape timeline )概念模型,在ORSET 模型中,进一步考虑了人员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避难层的选择、逃生线路的选择、警告系统等因素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

疏散时间公式: ASET>RSET

常用的人员安全疏散准则如下图:

1111..22..22 人人员员安安全全疏疏散散时时间间

从火灾发生到人员疏散完毕,其时间通常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1)发现火情:发现火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是由人员闻到异味或看到火焰与烟气而发现。一种是通过火灾探测器报警发现。从火灾发生到被人发现火情这段时间间隔称为报警时间:det T 。

2)人员反应:包括火灾确认与制定行动决策。人员接到火警后,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人急于逃险境,而有些人却并不急于疏散,而是首先通过获取信息进一步确定是否真的发生火灾,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例如,火灾扑救、等待救援、疏散等等。从发现火情至开始疏散之间的这段时间称为反应时间:response T

3)人员疏散:疏散开始后,人员通过走廊、楼梯间、安全出口到达安全地点,这段时间为travel T 所以,从火灾发生到人疏散结束共需时间为:

travel response T T T t ++=det

而事实上多数的人员在听到报警信号以后都要考虑该怎么做,是否朝安全出口疏散,以及选择哪个安全出口等,但是这种反应的时间一般很短,对某些人来说只有一两秒的时间。而且当建筑物内人员很多时,总会有人反应很快,迅速朝安全出口疏散,而其他人则会跟着一起向外疏散,这样从整个过程来看,反应时间确实很小,在模型计算过程中我们一般不与考虑。所以上式又可写为:

travel t T t +=det

1111..22..33火火灾灾时时期期人人员员安安全全疏疏散散的的判判定定依依据据

火灾发生时,危害人员的主要因素为烟气浓度、热辐射、“贫氧量”,因此,安全疏散的重要标准是保证疏散时间在以上三种影响因素的影响范围内,即:

()贫氧时间,,t t t T 21m in <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及预防措施

TECHNOLOGY WIND 1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在高层建筑火灾中,热对流是火灾蔓延的主要形式,火风压和烟囱效应是使火灾蔓延的动力,高层建筑火灾蔓延迅速,烟囱效应强,极易向上迅速蔓延,几层同时燃烧,形成立体火灾,而且热烟毒气危害严重,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高层建筑火灾一旦失控,就会酿成冲天大火。 1)烟、火蔓延途径多,容易形成立体火灾,楼层高,建筑内竖向井道多,可燃材料多造成火势蔓延快高层建筑主体建筑多,楼层较高,建筑内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多,如果防火设施不到位,发生火灾时就好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形成“烟囱效应”。据测定,在火灾初期阶段,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烟气扩散速度为0.3m/s ,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由于高温状态下的热对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5~3m/s ;烟气沿楼梯间或其它竖向管井扩散速度为3~4m/s 。如一座高度为100m 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半分钟左右,烟气就能顺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 2)疏散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a.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往往人员惊慌、拥挤,易造成踩伤踩死,甚至出现人员跳楼事件。如1985年4月19日哈尔滨天鹅饭店大火,跳楼死亡达9人之多。b.高温、烟气充满建筑物内,能见度降低,易造成被困人员恐慌,增大安全疏散的难度。人员在浓烟中停留1~2min 就可能昏倒,4~5min 就有死亡的危险。c.烟气、毒气等燃烧产物极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死亡。国内外大量统计资料表明,高层建筑火灾,死亡人数中50%以上是被烟气毒死的。d.疏散途径少、难度大,高层建筑一是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疏散到地面或其它安全场所的时间长;二是人员集中,影响消防员登梯的速度和人员疏散的时间,贻误了灭火救援的时机;三是发生火灾时由于各竖井空气流动畅通,火势和烟雾向上蔓延快,普通电梯在火灾时因不防烟火或停电等原因而无法使用,因此,多数高层建筑安全疏散主要是封闭楼梯,而楼梯间内一旦窜入烟气,就会严重影响疏散。这些都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进行疏散的不利条件。 3)功能复杂,起火因素多高层建筑层数多,面积大,大多综合性较强,使用功能复杂,集餐饮、娱乐、宾馆、商店、办公等于一身。使用单位多,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各项管理制度就不容易落到实处,火灾隐患和漏洞就容易出现。一是复杂多样的功能,使用的电器设备多,用电荷载大,如果管理不善,出现电器使用不当、乱拉乱扯电线、随意增加负荷等,就会造成电线短路而引发火灾。二是功能多样,结构复杂,设计、施工难度大,稍有疏忽,都会埋下火灾隐患。三是使用明火部位多易引发火灾。同时,高层建筑落雷机会比一般建筑多,如果避雷接地出现问题,也可能在雷击时引发火灾。 2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措施 高层建筑物火灾一直是令消防部门非常头疼的事情。虽然高层建筑物火灾有其独特之处,但起火原因却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物相类似。在导致此类火灾多发的原因方面,以违章操作、乱扔烟头等居多,物业擅自关闭自动泵,云梯高度不够等问题正在影响此类火灾的及时控制。针 对高层建筑物火灾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靠强化自救措施。高层建筑不同于一般的低矮建筑,火灾发生时,高层建筑主要依靠自身的消防措施来保障安全。目前,国内消防部门云梯车所能达到的高度一般不超过100米,如果几百米高的高楼出现火灾,很难靠外部力量救援。目前,高层建筑的自救措施主要分为主动性和被动性两大类。主动性措施指直接限制火灾发生和发展的技术,如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喷水灭火等灭火技术、烟气控制技术等;被动性措施指提高或增强建筑构件或材料承受火灾破坏能力的技术,如提高建筑构件耐火性能的技术等。这些完善的自救措施,比大量消防队员更能应付突发火灾。 2)加强防火分隔和防排烟。由于建筑使用功能、规模形状不同,地理位置及室内火灾荷载、装饰和陈设等不同,建筑防火规范不可能把各式各样的高层建筑防火都详细地规定下来。这就要求设计人员针对所设计建筑物的具体条件灵活运用,加强防火隔断,增加灭火手段,加强防排烟措施,采用不同的解决办法,达到防火目的。从国内外火灾现场统计来看,超过半数的火灾死亡是烟熏致死,或者被烟熏晕后烧死的。科学的防火分隔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例如,一旦发生火灾,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如果能保持较高的气压,逃生者开门进入后,风就会从里面往外吹,将烟雾拒之门外。 3)室内装修选用阻燃材料,在建筑中消除火源是不可能的,但是采用阻燃装饰可避免和减少火灾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4)高层建筑物主体较高,所以应做好防雷工作。 5)切实制定和落实本建筑物的消防规定,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将本建筑物的消防安全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让其专门负责。并使负责消防安全的人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基础上,定期向建筑使用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以及逃生自救知识的宣传。 6)定期组织建筑使用人员进行疏散演习,以增强他们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信心。 7)加强防火管理,控制建筑物内的各种火源,并进行定期检查。对建筑物内的各种电气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不会因电气问题导致火灾的发生。 8)高层建筑结构复杂,所以应在大楼各房间内以及各楼层醒目的地方贴出疏散路线图,以指导人们在火灾发生时安全疏散。 高层建筑因其使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具有自己的火灾特点,我们应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工作,一方面根据规范要求,做好防火分区、防火防烟系统以及安装各种规定的消防设施;另一方面教育人们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确保万无一失。使消防安全工作与日益发展的城市建设相适宜,促进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及预防措施 彭 霞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公安消防大队,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建筑日益向着大型化、多功能化、高层化、地下化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世界上其他很 多国家也是如此,并且高层建筑的使用类型非常复杂,有住宅、旅馆、饭店、写字楼等等。城市建筑的发展彰显着新时期发展的成就,但也为消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并归纳了一些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措施。[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特点;预防措施 工程技术 155

施工现场重大火险危险源辨识及防范对策

施工现场重大火险危险源辨识及防范对策 “违章用火、据有关部门从施工现场火灾原因分析来看,近几年来, 用电及吸烟”是火灾频繁发生的主要直接原因,成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三大杀手”。此外,施工现场消防器材设备设施的配置不符合要求、防火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执行和落实等也是引起火灾的重要因素。结合本工程实际,本工程重大危险源及相应对策如下 一、火灾危险源一:可燃易燃物多 对于任何施工现场来说,其共同的特点是可燃、易燃物品多。建筑工地有许多临时建筑,如工棚、仓库、食堂等,这些建筑较多采用竹子、木材、油毡等可燃材料,建筑耐火等级低;施工的脚手架和安全防护物也常用可燃材料制成;施工现场存放和使用大量油毡、木材、油漆、塑料制品及装饰、装修材料等可燃易燃物品。 由于施工现场做饭、熬沥青等需使用明火,且易产生飞火,从而引燃可燃物,极易引发火灾。 对策: 加强对火源、热源的管理。一是要加强对明火的管理。保证明火与可燃易燃物堆场和仓库的防火间距在20米以上,以防飞火。二是要严格用火制度。对于必须要使用明火作业的部位,要逐级审批,在领取动火证之后,组织专人看守现场,作业完毕后,应清理现场,防止阴燃着火。对残余火种应及时熄灭。 二、火灾危险源二:电气线路故障 电气线路的故障主要表现在电气线路过负荷、短路、保险器安装

不合理以及导线连接处电阻过大等。线路电流过大,严重发热造成绝缘材料起火,有时发生电火花,引燃附近的易燃物,造成二次火灾。 对策: 要避免用电线路过负荷,应在施工现场用电布置设计时,仔细计算好以后施工现场实际负荷大小,合理选择导线截面。 正确选择施工现场用电线路中电气自动开关或熔丝的额定电流,要和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相匹配,绝不允许用铅线、铜线等代替熔线。所用的电气自动开关必须是合格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安装电线路时要有专业电工负责安装,严格按施工现场用电有关操作规程施工,所有导线接头一定要按规定绞接,接触要紧密、良好,架空敷设胶皮导线时,无论导线在同一水平面或者在同一立面,都要保证线间有足够的间距,以免在刮风时导线相互碰撞短路,引起开关跳闸、断电,严重时将引起火灾。 电缆线路的终端头和中间接头都要按规范严格施工,对高层建筑或其他特殊场所更应注意。 电气设备的出线与铝导线的连接,要用铜铝过渡接头,即使电流很小的也要接触良好,压接牢固,要防止由于铝表面的氧化而引起接触不良。 三、火灾危险源三:开关和配电箱电阻过大 施工现场的配电箱有固定式、移动式两种,配电箱内电气开关电线接、合闸频繁,在压接导线时,接头压接不紧密、不牢固,接头电阻增大,电流通过时产生极大的热量而烧损周围塑胶木,严重时燃烧

建筑火灾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有什么?建筑火灾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特征?根据室内火灾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可将火灾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即火灾初起阶段、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火灾熄灭阶段初起阶段 1.这时火灾好室内发生火灾后,最初只是起火部位及其周围可燃物着火燃烧。 象在敞开的空间里进行一样室内温火灾仅限于初始起火点附近; 初起阶段的特点是:火灾燃烧范围不大,火灾发展速度较慢,室内平均温度低;度差别大、在燃烧区域及其附近存在高温,火灾发展时间因点火源、可燃物质性质和分布、通风在发展过程中火势不稳定; 条件影响长短差别很大应设法争取尽早发根据初起阶段的特点可见,该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 在建筑物内安装和配备适当数量现火灾,把火灾及时控制消灭在起火点。为此.设置及时发现火灾和报警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初起阶段也是人员疏的火火设备。初就很危险了。散的有利时机,发生火灾时人员若在这一阶段不能疏散出房间,起阶段的持续越长,就有更多的机会发现火灾和灭火,并有利于人员安全撤离全面发展阶段 2.火灾范围迅速扩大,当火灾房间温度达到一定值时,. 在火灾初起阶段后期房间内所有可燃物整个房问都充满了火焰,聚积在房问内的可燃气体突然起火,房间内局部燃烧向全室温度升高很快。表面部分都卷人火灾之中,燃烧很猛烈,它标志.性燃烧过渡的这种现象通常称为轰燃。轰燃是室内火火最显著的特征之人们若在轰燃之前还没有从室对于安全疏散而言。着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开始,内逃出,则很难幸存。因而房间内. 轰燃发生后,房问内所有可燃物都在猛烈燃烧。放热速度很大 .把火灾温度升高很快。火焰、高温烟气从

房间的开口大量喷出使建筑构件的承载蔓延到建筑物的其他部分室内高温还对 建筑构件产生热作用. 能力下降,甚至造成建筑物局部或整体倒塌破坏。不会烧由于其四周墙壁和顶棚、地面坚固,耐火建筑的房间通常在起火后,当火灾发展到全面燃烧因此发生火灾时房间通风开口的大小没有什么变化,穿,阶段,室内燃烧大多由通风控制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持续时问取决于室内室内火灾保 持着稳定的燃烧状态。着,可燃物的性质和数量、通风条件等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采针对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特点,为了减少火灾损失,在建筑物内设置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防火分隔物,把火灾控制:取的主要措施是选用耐火程度较高的建筑结构作为建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防止火灾大面积蔓延;消防确保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不倒塌破坏,为火灾时人员疏散、筑物的承重体系,队扑救火灾,火灾后建筑物修复、继续使用创造条件。熄灭阶段 3.以及叮燃随着室内可燃物的挥发物质不断减少,在火灾全面发展阶段后期,温度逐渐下降当室内平均温度降到温度最高值物数量减少,火灾燃烧速度递减,时,则认为火灾进人熄灭的BO%阶段。随后,房间温度下降明显,直到把房问内的全部可燃物烧光,室内外温度 . . . . 趋于一致,宣告火灾结束。该阶段前期,燃烧仍十分猛烈,火灾温度仍很高。针对该阶段的特点,应注 意防止建筑构件因较长时间受高温作用和灭火射水的冷却作用而出现裂缝、下沉、倾斜或倒塌破坏,确定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并应注意防止火灾向相邻建筑蔓延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规范 一般要求5.1应为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准入制度5.1.1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计时,的产品。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建筑规模、使用人员特

浅谈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及疏散逃生

浅谈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及疏散逃生 文章重点的论述了高层发生火情的具体特征,阐述了具体的救助方法等要素。 标签: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最大逃生自救率 所谓的建筑火灾,具体的讲是说出现在建筑中的所有的火情的总称。不管是大规模的建筑体,亦或是常见的,在物体燃烧的时候,都会有烟雾等出现。在长久的防火救助活动中,我们明确了一些具体的知识概念等,了解了发生火情的具体特征,而且能够结合建筑自身的性质等,合理的分析火情出现以及扩散特征等,进而为逃离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火情的预防措施已经被全面的应用。像是自动报警体系等一系列系统和装置的发展,很好的增加了全社会对抗火情的水平。我们都知道高层由于它能够节约土地,而且使用的面积也很大,同时还有美学特征,已然变成了当今建筑发展的关键方向。因此,怎样把这类住宅自身的防御功效和外在的逃生设备统一到一起,确保最佳的逃生率,就变成了当今时代人们要认真关注的事项。 1 当今高层建筑出现火情的具体特征 1.1 构造繁琐,较多的层数,群众撤退得很久的时间。在具体的情况中,因为疏散不合理,加上群众的心理惊恐等等的一些原因,撤退往往需要非常久的时间,因而更加的容易导致一些不利现象。 1.2 其中有很多的管线,如果发生灾情的话,烟气等就会顺着管线扩散到别的区域中,加剧灾情。通过分析相关的灾情特征,我们发现只需半个小时的时间,火灾就能够从底层发展到三十楼的高度。 1.3 功效繁多,而且易燃物质很多,如果不能积极地开展防火活动的话,就容易导致问题。 1.4 普遍的使用电力和煤气等,导致管线等重叠,如果发生气体外泄的话,就易于发生灾情,除此之外,建筑中有非常多的人数,因为不合理的使用火等也容易导致问题发生。 1.5 群众的撤离方法不多。对于建筑体来说,救助非常的不易开展,特别是高层。因而常会发生一些悲剧现象。 2 群众逃离时面对的不利现象 2.1 建筑中安全疏散设施设置不足或设置不合理。安全疏散设施主要有疏散

高层建筑工地火灾的防范对策(2020年)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层建筑工地火灾的防范对策 (2020年)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高层建筑工地火灾的防范对策(2020年)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国家有关部门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规定。但是人们(包括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建设管理者和施工操作人员)普遍对高层建筑工地火灾的潜在危险性和防范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高层建筑工地火灾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南京市2002年8~10月份就发生丰汇大厦、汇杰广场等多起高层建筑工地火灾,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应有的重大损失。因此,加强对高层建筑工地火灾特点及防范对策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一、高层建筑工地火灾的特点 纵观城市高层建筑工地的火灾,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火源多数是电焊。现代城市高层建筑档次高、设备多、技术复杂,施工现场通常布满大量的金属骨架、框架、支架、吊架以及

各种管道、线管,而它们之间的连接一般都靠电焊施工。由于高层建筑中的框骨架施工和设备安装及工程装修中的电焊火花四处飞溅、散落,加上有的电焊施工时在一个部位施焊持续时间长,电焊火花很容易引燃施工现场的可燃物,从而酿成火灾。 2.火灾扑救难度大。高层建筑施工一般工程作业量大,施工周期长,通常在底层施工时发生火灾的概率小,有时即使发生火灾也比较容易组织扑救,而在中、高层特别在施工扫尾时建筑工地发生火灾,灭火就更为困难。 3.紧急应变能力差。目前,我国对高层建筑工地火灾的紧急应变能力普遍比较差。首先因为火灾大部分都发生在装修和设备安装施工阶段。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火灾的潜在危险长时间、大范围里存在,发生现场火灾的频度高,而且常常接二连三地发生,加之许多高层建筑的建设管理者还不了解、不熟悉现代化高层建筑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当施工现场发生火灾后,指挥扑救混乱,缺乏救治紧急措施,即使扑灭一场现场火灾后,忙于处理善后事宜,没有精力及时修订预防火灾的措施,如果再次发生火灾,也很难应变。再者,

一消1《案例分析》火灾案例高频考点汇总

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案例分析第五篇: 火灾案例分析知识点汇总 一、上海静安区火灾 1.起火直接原因:上海迪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雇佣无证电焊工人吴××、王××进行违章电焊作业而引燃聚氨酯泡沫碎块、碎屑引发火灾 2.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建设单位、投标企业、招标代理机构相互串通、虚假招标、转包和违法分包;二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管理混乱;三是设计企业、监理机构工作失职;四是市、区两级建设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缺失;五是静安区公安消防机构对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不到位;六是静安区政府对工程项目组织实施工作领导不力 3.主要教训:一是建筑外墙保温工程不应使用燃烧性能为B3 级易燃的外墙保温材料;二是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漏洞多,使用无证电焊工违法施工,且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三是关于外墙保温系统的安全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和补充 4.火灾责任及处理情况:经国务院批准,依照有关规定,对54 名事故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其中,上海静安区建交委主任、党工委副书记高××等26 名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8 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同时,责成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市长韩××分别向国务院作出深刻检查 5.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的情况分析:(1)改造工程使用的外墙保温材料不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安部颁布的《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规定要求建筑高度大于60m 小于1OOm 的非幕墙式住宅建筑,其墙体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 级,但该工程喷涂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是B3 级,属易燃材料 (2)无证电焊工违章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该工程的电焊工是负责搭建脚手架的公司的人员从社会上从事电焊作业的包工头处雇用,无电焊作业人员资格证;电焊动火作业时未办理相应的动火审批手续,也未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特别是在未涂抹防护层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部位进行电焊,严重违反了操作规定 二、沈阳皇朝万鑫大厦“2?3”火灾案例分析 1.火灾原因:经调查,2011 年2 月3 日0 时,沈阳皇朝万鑫大厦A 座住宿人员李××、冯××二人,在位于沈阳皇朝万鑫大厦B 座室外南侧停车场的西南角处(与B 座南墙距离10.80m,与西南角距离16m),燃放了两箱烟花,引燃了B 座十一层1109 房间南侧的室外平台地面塑料草坪。随后引燃了铝塑板结合处的可燃胶条、泡沫棒和挤塑板,火势迅速蔓延、扩大,致使建筑外窗破碎,引燃了室内的可燃物,进而形成大面积立体燃烧 2.主要教训:一是建筑外墙或幕墙使用铝塑板和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低;二是外保温系统未做防火封堵、防护层等防火保护措施;三是A 座与B 座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足 3.火灾责任及处理情况:沈阳皇朝万鑫大厦入座住宿人员李××、冯××二人燃放两箱烟花引起火灾,现均已被追究法律责任 4.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的情况分析:(1)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易燃且未做防火封堵、防护层等防火保护措施。根据沈阳支队对现场提取的材料送辽宁省建筑材料监督检验院检验的结

建筑工地常见火灾原因及预防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建筑工地常见火灾原因及 预防正式版

建筑工地常见火灾原因及预防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近日,北京市公安消防局防火部副部长张先来说,进入5月份,由于风干物燥等原因,北京市消防形势日,渐严峻。分析近期的火情可以发现,很多建筑施工单位一味趁着夏天赶工期而忽略了消防安全,一些工地因为用火、用电失误等造成火灾频发。 火灾原因 由电焊引发的火灾较为突出。陕西省西安市唐城百货大厦发生的特大火灾,烧

毁了大量文化、针织用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5万元,起火原因是工人违章焊割风筒,电焊火花引燃周围可燃物。据《人民公安消防报》报道,吉林省吉林市人民电影院发生的特大火灾,造成经济损失52万元,追查事故原因,也是工人违章进行电焊作业,热传导和飞溅的焊花引燃了装饰材料。像这样由于施工中进行电焊作业而引起的火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屡有发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熬炼过程中引起的火灾不容忽视。在西安润滑设备厂施工的某建筑队架锅熬沥青,农民工下班后忘记封火,致使沥青温度过高自燃发生火灾,烧毁了周围的厂

住宅火灾发展趋势、原因及预防措施

住宅火灾呈逐年上升趋势,采取有力措施,预防住宅火灾的发生,刻不容缓。 2003年11月3日凌晨4时,湖南衡阳市珠晖区宣亭村一栋八层四合院商住楼发生重大火灾,在扑救过程中,大楼西、北、南三面部分楼房倒塌,正在救火的二十多名消防官兵被埋……据统计,某市2002年共发生5000多起火灾,其中居民住宅火灾所占比重最大,有1800多起,直接经济损失180万元,死亡的19人占全年火灾死亡人数的68%。2003年一至十月,阿克苏地区共发生火灾147起,死4人,其中住宅火灾达74起,占总起数的50.3%…… 很多人认为住宅楼没有什么可烧的,不会有什么危险,然而探究这些住宅火灾的原因,大多是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生活小节引起的,而且同样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总结这些火灾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无资质装修队在住宅中埋藏隐患。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住宅普遍搞起了装潢和装修,在室内可燃物大大增多的同时,由于为数不少的没有资质的装修队伍的滥竽充数,致使装修设计中出现用电设计负荷过低,电气线路截面过小,不能保证用电安全和远期负荷,各种线路配置不合理等严重问题,给住宅中埋下了一些能够引发火灾的水、电、气线路潜在隐患。 二是住宅电器设备和用电量陡增。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困扰经济发展的供电不足问题已趋于缓解,许多城市从限制用电转为鼓励用电,新建住宅的分户电表已由过去的3至5安培陡增到10至20安培以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住房消费己成为长期刺激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新住宅的不断建成和使用,使越来越多的家庭更关注新生活的质量,对电气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已从简单照明用电类型转向改善居住环境用电类型。空调已步入普通百姓家庭,一户拥有两、三部空调也不罕见,电脑及一些大功率家用电器设备正逐步被百姓所接受。与此同时,原先住宅电气设计及安装的缺陷也日益凸现出来,给居民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不便。电气线路配置不合理,轻则引起频繁跳闸,空调等大功率电器无法使用;重则引发电气火灾及电击伤亡事故,由于某些电器设备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集中使用时线路超负荷或使用不当等因素也会引发火灾。目前住房消费领域住宅电气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房地产开发商对配电线路指标的重视程度不够,多数售房说明书都未给出住宅配电线路方面的详细资料。2、购买商品房或装修居室后,消费者未得到住宅电气线路的布线图。3、住宅用电设计负荷过低,电气线路截面过小,不能保证用电安全和远期负荷发展的要求。4、住宅内分支回路的数量过少,使每回路所带的负荷增大。5、住宅中插座数量不足,导致居民大量使用插座板,充满安全隐患。 三是气体燃料的普及使用。 这些一拧就来、一点就着的“自来火”,极大地方便了人们起居生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贮存与输送这些气体燃料的管道和设备难免会发生损坏泄露,加上各种人为的错误操作因素导致发生火灾。

建筑工地火灾隐患特点和预防对策(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工地火灾隐患特点和预防对策(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826-67 建筑工地火灾隐患特点和预防对策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现在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无论是大、中、小城市,还是乡镇农村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处处可见,一个个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展示着城市、乡村的美好蓝图,同时给消防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当前我省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正快速、稳步展开,省中心的建设正紧张进行,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高度重视我们身边的消防工作。 当前建筑工地普遍存在的火灾隐患如下: 一是建筑工地大量存放易燃、可燃物质。如各种木料、油漆、油料、沥青、架板、各种装饰材料、复合管材、焊接用的氢气瓶、氧气瓶、乙炔以及生活取暖用的燃料等。这些物质的存在,使建筑工地具备了

燃烧产生的一个必备条件——可燃物。 二是使火灾发生具备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引火源。在建筑工地随处可见,建筑工地做饭、冬季取暖、进行电气焊切割、防水烤沥青、明火焰大量存在,加之图方便,临时乱接乱拉电气线路在建筑工地司空见惯,由此产生的线路短路、超负荷现象一旦遇到合适环境就会形成火灾。 三是建筑工地人员混杂,流动性强,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大多数建筑工地的人员来自农村,年龄大小不一,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经过消防知识培训,缺乏消防知识,安全意识差,不懂国家法律法规,技术单一,顾此失彼现象严重,这都是导致火灾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 四是许多建筑工地由于场地限制,人员住宿、建材存放以及食堂集中在一起,无明显分隔,甚至一些工地存在“三合一”现象,加之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跟不上,从员工到管理人员大都缺乏最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这就给火灾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建筑火灾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

建筑火灾一般经历哪几个 阶段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建筑火灾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征 根据室内火灾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可将火灾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火灾初起阶段、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火灾熄灭阶段 1.初起阶段 室内发生火灾后,最初只是起火部位及其周围可燃物着火燃烧。这时火灾好象在敞开的空间里进行一样 初起阶段的特点是:火灾燃烧范围不大,火灾仅限于初始起火点附近;室内温度差别大、在燃烧区域及其附近存在高温,室内平均温度低;火灾发展速度较慢,在发展过程中火势不稳定;火灾发展时间因点火源、可燃物质性质和分布、通风条件影响长短差别很大 根据初起阶段的特点可见,该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应设法争取尽早发现火灾,把火灾及时控制消灭在起火点。为此.在建筑物内安装和配备适当数量的火火设备。设置及时发现火灾和报警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初起阶段也是人员疏散的有利时机,发生火灾时人员若在这一阶段不能疏散出房间,就很危险了。初起阶段的持续越长,就有更多的机会发现火灾和灭火,并有利于人员安全撤离 2.全面发展阶段 在火灾初起阶段后期.火灾范围迅速扩大,当火灾房间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聚积在房问内的可燃气体突然起火,整个房问都充满了火焰,房间内所有可燃物表面部分都卷人火灾之中,燃烧很猛烈,温度升高很快。房间内局部燃烧向全室性燃烧过渡的这种现象通常称为轰燃。轰燃是室内火火最显着的特征之.它标志着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开始,对于安全疏散而言。人们若在轰燃之前还没有从室内逃出,则很难幸存。 轰燃发生后,房问内所有可燃物都在猛烈燃烧。放热速度很大.因而房间内温度升高很快。火焰、高温烟气从房间的开口大量喷出.把火灾 蔓延到建筑物的其他部分室内高温还对建筑构件产生热作用.使建筑构件的承载能力下降,甚至造成建筑物局部或整体倒塌破坏。 耐火建筑的房间通常在起火后,由于其四周墙壁和顶棚、地面坚固,不会烧穿,因此发生火灾时房间通风开口的大小没有什么变化,当火灾发展到全面燃烧阶段,室内燃烧大多由通风控制 着,室内火灾保持着稳定的燃烧状态。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持续时问取决于室内可燃物的性质和数量、通风条件等 为了减少火灾损失,针对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特点,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建筑物内设置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防火分隔物,把火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防止火灾大面积蔓延;选用耐火程度较高的建筑结构作为建筑物的承重体系,确保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不倒塌破坏,为火灾时人员疏散、消防队扑救火灾,火灾后建筑物修复、继续使用创造条件。 3.熄灭阶段 在火灾全面发展阶段后期,随着室内可燃物的挥发物质不断减少,以及叮燃物数量减少,火灾燃烧速度递减,温度逐渐下降当室内平均温度降到温度最高值的BO%时,则认为火灾进人熄灭

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分析

《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文献综述 1.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建筑用地日益紧张,使建筑物向高空发展,城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多。截止2011年底,我国高层建筑数量超过162000栋,其中超高层建筑高达1500余栋[1]。与此同时,我国高层建筑火灾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火灾规模越来越大,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据《中国消防年鉴》[2]统计,2002~2006年7年间全国共发生高层建筑火灾1054起,而2007~2009年仅3年全国就发生了2040起,增长了3.5倍。同时由于高层建筑人群高度密集、财产高度集中,其火灾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据公安部统计的数据表明,我国城市社区火灾逐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高层建筑火灾占相当比例[3],因此针对高层建筑现有的火灾隐患状况、分析评价其风险,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其风险综述 2.1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以及国内外的一些典型高层建筑火灾案例[4-12]得出,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特点是蔓延迅速,易形成烟囱效应,极易向上迅速蔓延,导致数个楼层同时燃烧,形成立体火灾,而且热烟毒气危害严重,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其火灾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火势蔓延途径多,速度快,危害严重 2)安全疏散困难,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3)空间和功能复杂,起火因素多 4)消防灭火设施不够完备,扑救困难 2.2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7-15]及我国的数起重特大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可知,当前我国高层建筑面临的火灾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火灾从外墙面突破防火分区、火灾从建筑内部突破防火分区、疏散通道安全可靠性不够。此外,防火分区内部的房屋或功能区域大量使用可燃或易燃的装修材料、家具组件及电器,以及存放大量可燃物品也给高层建筑带来了潜在的火灾隐患。 3.2.1火灾从外墙面突破防火分区 1)外墙保温材料及系统阻止火焰蔓延的能力不足 2)幕墙系统的防火设计存在缺陷 3)广告装饰牌的设置缺乏必要的防火规定 4)阳台雨棚的防火要求不明确 3.2.2火灾从内部突破防火分区 火灾从建筑内部突破防火分区是建筑火灾水平、垂直蔓延的主要途径。在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案例中发现,建筑往往存在防火分区开口处的防火门、防火卷帘的安装使用不正确问题和建筑中各种竖向管井和孔洞未按规范要求严格封堵或者封堵不合理的问题。 3.2.3疏散通道被燃烧烟气封锁 尽管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针对疏散楼梯、避难层(间)和防火门(窗)进行了相关规定,但是从近年来国内高层建筑发生的一系列恶性火灾事故来看,我国高层建筑疏散楼梯、避难层(间)的安全性和防火门(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所用的防火门不能保持关闭状态;防火门不具备防烟功能。 3.2.4灭火救援能力无法达到相应的高度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及消防设计和安全管理(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及消防设计 和安全管理(新版)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及消防设计和安全管理 (新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中规定:凡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都属于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一)火势蔓延快。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多,如果防火分隔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就好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尤其是高级宾馆、综合楼和图书馆、办公楼等高层建筑,一般室内可燃物较多,一旦起火,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据测定,在火灾初期阶段,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3米每秒,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各管井烟气扩散速度则可达3~4米每秒。假如一座高度为100。米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半分钟左右,烟气就能顺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其扩散速度是水平方向的十倍以上。

(消防安全)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核心内容:高层建筑发生的火灾一般具有火势蔓延快,途径多,人员疏散困难,伤亡严重,火灾扑救困难,易燃合成材料多,燃烧猛烈等特点。下面,法律快车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 1、火势蔓延快,途径多。 高层建筑内电梯井、各种管道井比较多,发生火灾能很快形成“烟囱效应”,造成火灾扩大蔓延; 2、人员疏散困难,伤亡严重。 由于高层建筑比较高,火灾时,人员要安全撤离建筑物,需要较长的时间,再加上火灾时,人员极度恐慌,造成疏散困难。据国外报道,高层建筑一次火灾死亡上百人的事故时有发生; 3、火灾扑救困难。 由于高层建筑比较高,发生火灾后,消防车很难达到,只能靠内部的消防设施扑救。目前消防云梯只能在50m左右,而高层建筑有的竟达二百多米,火灾扑救相当困难;

4、易燃合成材料多,燃烧猛烈。 为了减轻结构自重,方便建筑上的空间布局和室内装饰的美观,不少高层建筑大量使用了可燃、易燃的建筑装饰材料和涂料,这些材料不仅易燃,而且燃烧后能释放毒气,造成人员中毒死亡。 【扩展阅读】 救人的方法: 在火场上救人,要根据火势或险情对被困人员的威胁程度和被困人员的实际情况采取下列不同的救人方法: (一)对于神志清醒,但在烟雾中辨不清方向或找不到出口的被困人员,可以指明通道,让其自行脱险,也可直接带领他们撤出。 (二)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者、儿童以及因惊吓、烟熏、火烧而昏迷的人员,要用背、抱、抬的方法把他们抢救出来。需要穿过烟火封锁区时,可用湿衣服、湿被褥等将被救者和救援者的头脸部及身体遮盖起来,并用雾状水枪掩护,防止被火焰或热气灼伤。 (三)楼层的内部走廊、楼梯、门等通道已被烟火封锁,被困人员无法逃生时,应利用消防拉梯、挂钩梯,或举髙消防车升起,架设到被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分类模拟题火灾案例分析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分类模拟题火灾案例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从备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作为答案) 1. 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一幢六层建筑,每层建筑面积为。1500m2,建筑高度为23m。设有集中空调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和两座开敞楼梯,建筑物每层的使用功能是:一层为印刷车间,二~五层为办公用房,六层为员工集体宿舍。根据该建筑的使用性质、层数,应采用______。 A.开敞楼梯间 B.封闭楼梯间 C.防烟楼梯间 D.无专门规定的楼梯间 答案:B 2. 一辆运输液化石油气的槽车,在市郊公路上行驶。液化石油气按火灾危险性分类应为______。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答案:A 3. 现有一煤粉生产厂,若该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引起煤粉爆炸,则属于______爆炸。 A.物理 B.可燃气体

C.蒸气 D.粉尘 答案:D 4. 某化工仓库数间库房分别储存有电石、黄磷及少量煤油、苯、硫磺等物质。按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该化工仓库属于______。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答案:A 唐某组地自建厂房,未办理相关建设手续。厂房采用简易钢结构,整个厂区无任何消防设施,厂区内未合理划分功能区,成品、半成品、原料等物品乱堆乱放。唐某虽无相关资质,但凭自持有一定的电工知识,自行组织工人敷设了厂区内生产用动力电气线路及照明用电气线路。自工厂投产以来,多次发生电气故障。火灾当日22时45分,工厂内正在生产时,切割海绵的生产区因穿越铁皮隔墙处动力电缆短路引燃下方堆放的海绵。火着起后,唐某组织工人用脸盆接水灭火,扑不灭。在场一工人从对面餐馆内抱来灭火器,但不会使用,而唐某自己也不会使用。这时,工人提出报警,因为工厂为违章建筑,怕消防部门知道,所以唐某不允许报警。过了十多分钟后,火越烧越大,唐某害怕了,赶忙报警,此时整个切割厂区已经一片火海。后经过消防指战员扑救,大火于次日凌晨才被扑灭。 分析以上案例,回答下面问题:5. 导致这起火灾的直接原因是______。 A.唐某违章建的厂房电气线路 B.厂区内工人不会使用灭火器 C.没有及时报警 D.违章铺设的穿越铁皮隔墙处动力电缆短路

建筑工地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排查要点

建筑工地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排查要点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建筑工地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排查要点(一)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及落实情况,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 (二)民工消防安全教育情况; (三)施工现场消防设施及器材设置情况; (四)民工学校、食堂、宿舍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设置,消火栓、消防设施布置及运行,电气线路敷设及电气设备运行等情况; (五)易燃易爆的存放使用情况; (六)施工电气线路敷设以及电气设备运行情况; (七)临时设施材料防火性能检测情况; (八)严禁易燃材料搭设临时设施,宿舍内严禁使用煤气炉、热得快和电炉等。 检查重点包括:

1、施工单位施工手续是否完备,施工企业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施工人员是否接受过相关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施工方案是否完备、审批手续是否齐全;作业人员(特别是特种作业)是否全部持证上岗,证书有没有过期;防范措施(审批手续和动火级别、消防器材)是否全面落实,发现安全隐患,是否整改到位。 2、监理单位是否及时掌控施工现场较大危险源动态情况;是否做到督促施工各方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能否及时制止各类违章作业,发现违规施工而不听劝阻的能否按相关规定及时上报,防止危险事态进一步扩大。 二、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专项教育 强化安全生产教育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意识,推动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的重要措施。各单位要立即组织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专项层级教育,明确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工作要求,召集本工地的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领会消防安全及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对所有一线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三、严格落实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各项规定

火灾事故案例

火灾事故案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火灾事故案例学习材料 案例1:河南东都商厦火灾 2000年12月25日21时35分(圣诞狂欢夜),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75万元。法医鉴定结果309人均为吸入式窒息死亡(其中男135人,女174人)。经查,此次火灾是因为经营期间违章动火作业所致。 经验教训:经营期间不得动火焊接作业。 案例2:哈尔滨天鹅饭店火灾 1985年4月18日深夜,哈尔滨天鹅饭店11楼发生火灾。大火波及21间客房,其中6间全部烧毁。在大火中有10人丧生,其中有外国客人6人,重伤7人,其中有外宾4人,直接经济损失约250000元。 经查,当日晚上,美国工程师安德里克曾去哈尔滨炼油厂赴宴,喝了许多酒。回到饭店后,就穿衣躺在床上抽烟,入睡时,烟头掉落在床上,引燃床上被褥。 经验教训:客房内不得酒后卧床吸烟。 案例3:央视北配楼火灾 2009年2月9日(农历十五元宵节)20时27分;位于北京市央视新址北侧配楼“文化中心大楼”工程发生火灾,火灾造成1名消防人员死亡,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5亿元。

经查,起火原因是违章燃放烟花爆竹。 根据有关规定,距建筑50米内不得燃放烟花爆竹。 经验教训:不得违章燃放烟花爆竹。 案例4:吉林宝源丰禽业液氨爆炸 2013年6月3日6时10分许,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源丰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17234平方米主厂房及主厂房内生产设备被损毁,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造成起火的直接原因:宝源丰公司主厂房一车间女更衣室西面和毗连的二车间配电室的上部电气线路短路(是否穿管保护不详),引燃周围可燃物。当火势蔓延到氨设备和氨管道区域,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 当日在车间现场人数395人。估算事故中液氨泄漏的最大可能量为15吨。 经验教训:人员密集作业场所应远离重大火灾危险源。 案例5:上海教师公寓火灾 2010年11月15日14时15分许,位于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07弄1号胶州高层教师公寓,经查,当日14时14分,电焊工吴国略和工人王永亮在加固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10层脚手架的悬挑支架过程中,违规进行电焊作业引发火灾,此次火灾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经验教训:建筑外部保温材料不得使用易燃可燃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