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纶纤维概论

氨纶纤维概论
氨纶纤维概论

氨纶纤维概论

班级:08高材(2)班姓名:郭爽学号:200841603036

引言

氨纶纤维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国际上统称为“斯潘德克斯”(Spandex),我国称为“氨纶”,各公司又都有自己的商品名。氨纶是一种由含聚氨基甲酸酯大于85 %(重量)[1]的具有线型链段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弹性纤维。氨纶强度高、密度小,具有优良的高弹性和弹性回复率,弹性伸长大于400 % ,最高可达700 % ,是其他纤维无法比拟的。

一、氨纶纤维的发展[2][3]

聚氨酯弹性纤维最早由德国拜耳(Bayer)公司于1937年首先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1,4- 丁二醇(BDO)合成了PU材料,牌号为贝纶U ,其特点是具有刚性与低吸湿性,可制成鬃丝与纤维,但未能工业化生产。

1959年美国杜邦公司R.J.Ater报道了以聚四氢呋喃(PTMEG)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制取PU 弹性纤维的技术,开始实现工业化生产,最初的商品名为Spandex,后来更名为Lycra(莱卡) 。

20世纪60年代初聚氨酯弹性纤维的生产出现高潮,发展速度较快,世界许多国家生产氨纶,欧洲、日本及世界各地陆续建立起不少生产装置,至1967年厂商已有30 家左右。

60年代末及70年代,由于生产技术、成本核算、推广应用以及聚酰胺弹力丝的高速发展对聚氨酯弹性纤维市场的冲击等原因,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进入80年代,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包芯纱、包覆纱、细旦丝等新产品不断涌现,使聚氨酯弹性纤维的用途逐步扩大,进入了第二个高速发展时期。。从20 世纪90年代末开始,由于市场需求迅速增加,使氨纶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0%。

我国氨纶工业起步较晚,1988年底,烟台氨纶厂引进日本东洋纺织株式会社干法氨纶生产技术,形成了300t/a的生产规模。

1992年江苏连云港钟山氨纶有限公司也引进相同生产技术,建成相同规模的氨纶厂。

1996年广东鹤山又引进意大利NOY公司500t/a湿法氨纶生产技术设备。

1997年与美国杜邦公司在上海合资建成规模为2000t/a的氨纶装置。

我国氨纶生产工艺技术和装置主要从美、日、韩及德国引进,其他仅有郑州中原氨纶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连续干法氨纶成套生产技术和大连合成纤维研究所与B. F. Goodrich化学公司合作开发的熔融纺丝技术。中国氨纶技术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很大差距,生产的产品质量与国外产品仍存在明显差距。中国大陆现有生产能力35万吨左右,为全球最大氨纶生产国。

二、结构与性能

1)结构

一般的聚氨基甲酸酯均聚物并不具有弹性。聚氨酯弹性纤维实际上是一种以聚氨基甲酸酯为主要成分的嵌段共聚物纤维。其结构式如下:

可看出在聚氨酯嵌段共聚物中有两种链段R

1、R

2

,即软链段和硬链段。软链

段由非结晶性的聚酯或聚醚组成,玻璃化温度很低(Tg=-50~-70℃),常温下处于高弹态,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3500,链段长度15~30nm。软连段赋予纤维高弹性;硬链段含有多种极性基团(如脲基飞氨基甲酸酯基等),分子间的氢键和结晶性起着大分子链间的交联作用,一方面可为软链段的大幅度伸长和回弹提供必要的结点条件(阻止分子间的相对滑移),使分子链不会无限制地伸长,造成高的回弹性;另一方面可赋予纤维一定的强度。

正是这种软硬链段镶嵌共存的结构才赋予聚氨酯纤维的高弹性和强度的统一,所以聚氨酯纤维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弹性纤维。

由软链段种类的不同,弹性纤维分为两类:一类为聚酯链类;一为聚醚链类。聚酯类弹性纤维抗氧化、抗油性较强;聚醚类弹性纤维防霉性,抗洗涤剂较好。

2)性能[4][1]

由于聚氨酯弹性纤维高分子链是由低熔点、无定型的"软"链段为母体和嵌在其中的高熔点、结晶的"硬"链段所组成,其纤维特点如下:

1.线密度低:聚氨酯弹性纤维的线密度范围为22~4778dtex,最细的可达

11dtex;而最细的橡胶丝约180号(约合156dtex)。

2.强度高: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断裂强度,湿态为0.35~0.88dN/tex,干

态为0.5~0.9dN/tex,是橡胶丝的2~4倍。

3.弹性好:聚氨酯弹性纤维的伸长率达500%~700%,在拉伸300 %时,

瞬时弹性回复率为90%以上,与橡胶丝相差无几。

4.耐热性较好:聚氨酯弹性纤维的软化温度约200℃,熔点或分解温度约

270℃,优于橡胶丝,在化学纤维中属耐热性较好的品种。在95~150 ℃

时,短时间受热不会损伤纤维。在150 ℃时,纤维变黄、发黏、强度下

降。

5.吸湿性较强:橡胶丝几乎不吸湿,而在20℃、65%的相对湿度下,聚氨

酯弹性纤维的回潮率为1.1%,虽较棉、羊毛及锦纶等小,但优于涤纶

和丙纶。

6.密度较低: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密度为1.1~1.2g/cm3,虽略高于橡胶丝,

但在化学纤维中仍属较轻的纤维。

7.染色性优良:由于聚氨酯弹性纤维具有类似海绵的性质,染料对纤维亲

和力强,可适应绝大多数品种的染料。用于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大多

数染料和整理剂,也适用于氨纶的染色和整理。在使用裸丝的场合,其

优越性更加明显。

聚氨酯弹性纤维还具有良好的耐气候性、耐挠曲、耐磨、耐一般化学药品性等。对次氯酸钠型漂白剂的稳定性较差,推荐使用过硼酸钠、过硫酸钠等含氧型漂白剂。聚醚型的聚氨酯纤维耐水解性好;而聚酯型的聚氨酯纤维的耐碱、耐水解性稍差。

氨纶具有高延伸性(500%~700%)、低弹性模量(200%伸长,0.04~0.12克/旦)和高弹性回复率( 200%伸长,95%~99%回复率)。除强度较大外,其他物理机械性能与天然乳胶丝十分相似。氨纶耐汗、耐海水并耐各种干洗剂和大多数防晒油。长期暴露在日光下或在氯漂白剂中也会退色,但退色程度随氨纶的类型而不同,差异很大。

三、用途[1]

氨纶具有极好的伸缩弹性和强度,目前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地应用到针织或机织的弹力织物中。目前,氨纶的应用形式主要有四种:氨纶裸丝、氨纶包芯纱、氨纶包覆纱和空气变形纱。

(1)氨纶裸丝

裸丝是最早开发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品种,它分低特的长丝单纤纱和高特的复合丝。这种丝拉伸回复性能好,不用纺纱加工便能使用,具有成本低的优点。

由于裸丝的摩擦系数大,滑动性差,直接用于织造织物的不多,一般适宜在针织机上与其它化纤长丝交织。

主要纺织产品有:紧身衣、运动衣、护腿袜、外科用绷带和袜口、袖口等。(2)氨纶包芯纱

氨纶包芯纱是以氨纶丝为纱芯,外包1种或几种非弹力的短纤维(棉、毛、涤棉、腈纶、涤纶等) 纺成的纱线,可以纺成较细的纱(8.4 tex) 。纱芯可提供优良的弹性,而外围纤维则提供所需要的表面特征。这种纱的弹性好,具有与棉(毛、涤棉等) 纱同样的手感和外观,由天然纤维组成的外鞘吸湿性好,其弹性百分率能控制在20 %以下,可根据产品的用途,选择不同的弹性值。这种纱线适用于中、低弹力织物,既可用于机织物,也可用于针织物毛包芯纱的服装面料不仅具有一般毛织物的外观和良好的保暖性,而且织物的回弹性好,穿着时伸缩自如,增强了舒适感,并能显现出优美的体型,深受人们喜爱。

包芯纱是聚氨酯弹性纤维中应用最广泛的纱线品种。

(3) 包覆纱

氨纶包覆纱又叫包缠纱,是以氨纶丝为芯,外包以合成纤维长丝或短纤维纱线按螺旋形的方式对伸长状态的弹力长丝予以包覆而形成的弹力纱,称为包覆纱。氨纶包覆纱表面光洁,氨纶丝在纱中无捻度、居中,纱线拉伸回复均匀,,其伸长性能可达200 % ,在高弹织物中可获得50 %左右的弹性,其成布布面平整,是加工高档色织弹力布和弹力毛织物的优选弹力纱线,但纱线外表缺乏天然纤维的特色,并且加工成本高、产量低。

包覆纱的手感比较硬挺,纱线较粗,织造的面料比较厚实。双包覆纱的加工费用较高,主要用于护腿、弹力带、袜子口、连袜裤等弹力织物,也特别适用于织造运动紧身衣,如游泳衣、滑雪服与妇女紧身衣等。

(4)空气变形纱

利用空气“网络变形”的原理,将适当超喂的化纤长丝与经过牵伸的氨纶丝一起喂入网络喷嘴,在高压气流的作用下,形成 2 种组分并列的具有网络丝结构的弹力纱线。其特点是单产高,加工成本低,但无包覆作用。可以用来制作内衣、外衣等。

四、技术进展[5]

氨纶具有优异弹性和弹性回复力,常用于游泳衣、健身衣和自行车服等。其圆形针织物主要用于短袜、长袜和针织品等。随着科技进步和应用领域拓展,氨纶合成技术也不断发展。

(1)高吸湿、散湿氨纶

一般氨纶吸湿率小,穿着闷热。采用相对分子质量200~13000 的烷基聚醚多元醇制备的熔纺氨纶,25℃吸水率达200%~3000%,但吸水后溶胀,纤维易断裂,同时吸水量太多,不适宜制游泳服装。日本旭化成公司[25]将PTMEG/MDI/EDA 制的PU-U 与质量分数11% 聚乙二醇(PEG) 基的PU 混合物配成质量分数30%DMAc 纺丝液,在纺速8 0 0 m/min 下制备成2.2 tex 透明氨纶,它具有高伸长率、高弹性回复力,力学性能受损极少,在20 ℃、相对湿度6 5 %下吸湿率为1.9% 及在30℃、相对湿度90% 下吸湿率为6 . 9 % ,散湿性能也优良,穿着舒适性极好。在氨纶中添加聚乙烯醇(PVA)、改性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酸-磺酸钠、丙烯酸钠)或共聚物等可改善纤维及连衣裤等的吸湿/散湿性[31],其吸湿/散湿系数由<1% 升高至4.4%~5.1%,同时提高了热定型效率及耐氯、氮氧化物、紫外线等性能。

(2)无臭、抗霉变氨纶

日本专利[40]提出,在纺丝液中添加赫克醇(hinokitiol)及环戊二烯杀菌剂,适用于纺丝温度较低(约100℃)的湿纺工艺。旭化成公司开发的干纺丝用防臭、杀菌剂体系,除氨效率约90% ,杀菌效果显著。

(3)用纳米新技术提高氨纶性能

我国苏亚贵等人将聚醚多元醇改性钠基蒙脱土加入到端异氰酸酯预聚体中,用EDA/ 丙二胺扩链,所制氨纶的热失重温度提高10 ℃,断裂伸长率增加约50%,断裂强度由0.15 N/tex 增至0.22N/tex。北京化工大学将有机蒙脱土(OMMT)或

有机水滑石(OLDHs)类的层状纳米材料加入到EDA/丙二胺扩链剂混合液中,与端异氰酸酯预聚体反应、纺丝,其断裂伸长率由666% 增至998%,断裂强度由0.073N/tex增至0.099N/tex,300%定伸回复率为98%。东华大学将质量分数1% 端基为乙酰基的超支化聚合物纳米材料加入到氨纶纺丝溶液中,以降低纺丝液黏度(约104 mPa. s)和提高固含量,而且可减少环境污染,有效提高纺丝速度。杜邦公司在PU 弹性纤维中添加MMT 等纳米粒子,以改善纤维及薄膜的可染性和降低粘连性,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韧性也得到改善,其回弹性稍有下降,压缩变定稍增,但总体相差不大,仍能满足要求。

(4)耐氯性PU 弹性纤维

氨纶最主要的缺点是耐氯性差,尤其是聚醚型氨纶。根本原因在于其分子结构中有易受有效氯攻击的基团,它们是聚醚部分醚氧原子的α碳原子上的氢、酰亚胺基氮原子上的氢、脲结构中氮原子上的氢。一般在氨纶大分子中接入某些基团及氨纶中加入Z n O 、MgO 等难溶性化学物,使氨纶具有降低有效氯的氧化还原电位的能力,提高耐氯性, 但效果差。旭化成公司用脂肪酸、脂肪酸酯、硬脂酸磷酸酯、苯乙烯/ 马来酸酐共聚物等处理ZnO、MgO 等作氨纶耐氯助剂,其缺点是织物染色时浸出流失,含锌染色废水能杀死生化法处理污水中的细菌。也可采用水滑石作耐氯剂,缺点是水滑石微粒在极性溶剂 D M A c D M F 中聚集,堵塞纺丝过滤孔,导致断丝或压力增高而停工或氨纶丝均匀性降低。在专利中,研究了用脂肪酸、十二烷基磺化琥珀酸和二烷基磺化琥珀酸碱金属盐分别处理的水滑石作为氨纶的耐氯助剂,其中二烷基磺化琥珀酸碱金属盐的效果明显,连续14日干法纺丝时,过滤孔无堵塞现象发生,压力不增高,不断丝,氨纶有高抗氯性。

五、氨纶纤维面料的风格特征[5][6]

氨纶最大的优点是弹性好,可以拉伸5-8倍,不老化,氨纶不能单独织布,一般都与其他原料织在一起,氨纶比例大约在3-10%之间,泳装面料氨纶的比例达到20%。氨纶纤维是具有高断裂伸长(400%以上) 、低模量和高弹性回复率的合成纤维。除强度较大外,其他物理机械性能与天然乳胶丝十分相似。它比乳胶丝更耐化学降解,具有中等的热稳定性,软化温度约在200℃以上。

氨纶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少量地掺入织物中。这种纤维既具有橡胶性能又

具有纤维的性能,多数用于以氨纶为芯纱的包芯纱,称为弹力包芯纱,这种纱的主要特点:一是可获得良好的手感与外观,以天然纤维组成的外纤维吸湿性好;二是只用1-10%的氨纶长丝就可生产出优质的弹力纱;三是弹性百分率控制范围从10%到20%,能根据产品的用途,选择不同的弹性值。易于纺制25~2500旦不同粗细的丝,因此广泛被用来制作弹性编织物,如袜口、家具罩、滑雪衣、运动服、医疗织物、带类、军需装备、宇航服的弹性部分等。

随着人们对织物提出新的要求,如重量轻、穿着舒适合身、质地柔软等,低纤度氨纶织物在合成纤维织物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也有用氨纶裸体丝和氨纶与其它纤维合并加捻而成的加捻丝,主要用于各种经编、纬编织物,机织物和弹性布等。

该面料制成的女装,具有良好的手感与外观,以天然纤维组成的外纤维吸湿性好,它主要编制有弹性的织物,比如性感内衣,当然也通常将氨纶丝与其他纤维纺成包芯纱后,供织造使用。它可用于制造各种内衣、游泳衣、紧身衣、牛仔裤、运动服、带类的弹性部分等。氨纶制成的服装,穿着舒适,能适应身体各部分变形的需要,并能减轻服装对身体的束缚感。高伸长、高弹性是氨纶的最大特点,此外耐酸碱性、耐溶剂性、耐光性、耐磨性都较好。

六、氨纶纤维识别方法

(1)燃烧法可燃烧,熔融,有焚烧塑料的气味。

(2)手感目测法含有氨纶的衣物具有较高的弹性,可用手拉拽衣物看是否有弹性。

结语

添加氨纶的服装制品柔软而富有弹性,穿着时既贴身又无约束感,感觉十分舒适。氨纶可以加工成各类高档弹性纺织品,是生产高档弹性纺织品不可缺少的特殊纺织纤维,因而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未来我国氨纶行业的出路有3 条:①增加国内消费量;②减少进口量;③加大出口量。无论采取哪一条都将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竟争中取得

主动权的最好办法是依靠技术进步降低成本,生产各种高性能和环保型氨纶,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在世界格局大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我国应借鉴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拓宽市场,增加竞争力。

[1] 牛家祥,何山,张祖文,刘兴富,氨纶的生产及应用,聚酯工业,2003年4月,第16 卷第2 期

[2]刘丹,王静刚,李俊贤,于文杰,张玉清, 聚氨酯弹性纤维发展概况,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7年第5卷第1期

[3] 朱吕民,聚氨酯合成材料[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4]傅明源,孙醋经,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5]王同勇,孙可隆,氨纶弹力纱线的性能及其对织物的影响,棉纺织技术,1999年11月

[6] 张明霞,张玉清,氨纶弹力纱的纺制加工及其应用,纺织科技进展,2008年第2期

纺织纤维的分类

纺织纤维的分类 籽毛纤维—棉、木棉 植物纤维韧皮纤维—亚麻、大麻、黄麻 叶质纤维—马尼拉麻、龙舌兰麻果实纤维—椰子 兽毛纤维—羊毛、山羊毛、安哥拉羊毛、骆驼毛天然纤维动物纤维 丝纤维—家蚕丝、柞蚕丝 矿物纤维—石棉 纺无机纤维—金属纤维、玻璃纤维、岩石纤维、矿渣纤维 粘胶纤维 织纤维素系 再生纤维铜铵纤维 纤蛋白质系—牛奶蛋白、大豆蛋白、花生蛋白、再生丝 醋酸纤维素系 维醋酸纤维素系三醋纤维素质 半合成纤维醋酸人造纤维 人造纤维聚酰酰系(尼龙) 聚酯系 聚胺酯系 聚乙烯系 聚丙烯系 聚氯乙烯系 丙烯腈单聚物 合成纤维聚氯亚乙烯基系 丙烯腈共聚物 聚合尿素系 聚乙烯醇系 聚醇系 次丙烯腈系 聚醚系 其他 丝绒染料、发泡、烫金及闪光片印花工艺流程 图案设计→描黑白稿→制版感光→配色打样→ 白浆准备坯调准备 ↓↓操作要领→操作规程 调制色浆→印花→半成品检验→热固(发泡)→烫金→成品 丝绒涂料、发泡、烫金及闪光片的图案设计 构图。是造型艺术的专用名词,它是指设计师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里对自己所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形成整个空间或平面的特定结构。也指形象在画面中占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同时也包括线条、明暗、色彩等等,在画面结构关系中的组织形式。构图是图案设计的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然而,丝绒涂料、发泡、烫金及闪光片的图案设计,并不是单纯地把生活中的自然形态,原封不动地再现在设计稿上的复制。实质上是设计师依从自己专业上的表现手段和工艺技术上的特定要求,把所掌握的原始素材以提炼、加工、夸等艺

术手法,按工艺要求进行重新组织和艺术创新。说到底,设计师所设计的图案既不是单纯地停留在画面技法上,又不是仅满足于对工艺技术的熟悉程度上,而是旨在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充分发挥工艺技术的功能,从而使艺术和技术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使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即应该设计出能淋淳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趣、风格的优秀图案,从中不断创出新形式、新风格。 丝绒涂料图案设计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工艺美术设计,关键在于其艺术价值从附于丝织品的质地上,在实用中完美地再现图案艺术的形式美。从科学的角度宏观地分析,图案与工艺技术、成品质量、试样耗费融为一个整体。如前所述乃是艺术与工艺相结合的创造性劳动。 丝绒图案的结构,有其严密的科学性,须以不同的销售地区,不同时期的图案风格和派路为设计基点。其中纬向纹幅受印制工艺的制约,以及试样允许的费用开支与设计发生直接关系。长期以来,织绒图案设计已形成了自己专业的独特术语,即排列、布局、图案风格和流派。 现试就影响图案设计的几个要素剖析如下。从整体来看,丝绒图案的设计由于受工艺的制约,决定了其基本形式,即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连续而成的一个四方连续图案。纬向、经向上下左右单元的衔接则于花回的拼接法有关。总而言之,丝绒涂料印花工艺有自己一套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单元花回的接接法。 一、纬向纹幅的标准尺寸 1、纬向纹幅的计算: 丝绒图案的纬向尺寸,是依据现国手工台板的标准尺寸而定的,分别为33CM×33CM、66CM×66CM、99CM×900CM。纬向单元的图案尺寸为33CM。 2、花回拼接法。 单元花回的上下左右的连接也是根据工艺要求而定的,在设计中花回的拼接常用平接法,跳接。图(P3、P4、P5) 了解和熟悉了涂料网印的工艺特性,便可在设计时即使在受工艺制约的不自由中,设计师也能有针对性地充分利用和发挥工艺特点,科学地排列,艺术地布局。 图P4图P4图P5 二、排列 从工艺上讲,不管图案的构图是清还是满,造型是大还是小,它的基原皆是点。而点安排有着严格的科学性,它横跨在整个设计之中。排列可细分为散点式、S形、几何式、连叠式、重叠形。图(P7) 1、散点式排列:亦称“T”字型排列,分规则与不规则排列: (1)规则散点式排列:常用一般为1—5个散点排列。其特点是图案形象清晰、布局均称,花清地明。每个点都有相对的完整性和与整个画面的呼应性、连贯性。 (2)不规则散点排列:常用一般为5个以上的散点。在满地的布局上运用得较多。其特点是,画面容丰富,层次繁杂,自由又灵活,变化又统一。 2、S形排列亦称一个散点: S形排列,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称为“之”形构图。S形之线条本身已经包涵着

氨纶、T400、XLA纤维对比

原液着色PET/PTT弹性长丝与氨纶、聚烯烃弹性长丝的对比 弹性长丝是指具有高断裂伸长率、低模量和高弹性回复率的纤维。弹性长丝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织物,目前,商业化最成功的弹性长丝是氨纶,此外,聚烯烃弹性长丝XLA也在推广中,而PET/PTT弹性长丝则属于新秀。本文通过实验对比分析这三种弹性长丝的弹性机理、力学性能差异,并介绍其使用范围及特点,为工厂选用弹性长丝提供技术依据。 弹性机理对比 氨纶和聚烯烃纤维的弹性主要来自于其软、硬链段依次交替的大分子结构特征。软链段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提供较小的初始模量及较大的伸长,硬链段主要由结晶链段或交联点构成,用以维持大分子结构不被破坏,形变后可回复到初始状态。 PET/PTT复合纤维具有完全不同的弹性机理,主要通过PET和PTT两组分间存在的热收缩率差异,热处理后两组分在尺寸上收缩不一样,产生形态上类似弹簧的永久卷曲,且收缩率小的PET组分位于卷曲外侧,而收缩率大的PTT组分位于卷曲内侧。这种卷曲赋予了纤维弹性。 力学性能对比 同样细度下,氨纶和XLA纤维的拉伸力学曲线近似,开始有相当长的小作用力大变形的伸长阶段,形变达到300%的时候,作用力才有很明显的增加,直至断裂,整个过程中纤维不存在显著的屈服区域。氨纶纤维的初始模量、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应变分别为1.6cN/dtex、426.25%和1.26cN/dtex,而XLA为2.7cN/dtex、438.7%和0.95cN/dtex。可见,这两种弹性长丝均拥有小模量、高伸长和低强力的特点,这种小作用力下的高伸长率、低强力对于服用纺织品而言,很容易变形导致服装的保形性差,同时给生产加工造成困难,因此,这两种弹性长丝在纺织品上应用时均需要通过包覆其他纤维后才能使用。 PET/PTT纤维的小作用力大变形的伸长阶段相对较短,在应变达到150%的时候,应力开始快速增加,并依次出现线性变形阶段和屈服区域,直到应变达250%左右时断裂。PET/PTT纤维的初始模量、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应变分别为0.48cN/dtex、257.35%和2.09cN/dtex。由于该纤维的小模量由卷曲造成、且断裂强力满足服用纤维要求,所以该纤维可在伸直状态下直接使用,不需要包覆其他纤维,然后通过后整理使得卷曲显现并获得理想弹性。 弹性回复性能对比 定负荷下,氨纶和XLA弹性长丝都具有较大的回复滞后区域,而PET/PTT纤维回复滞后区域相对较窄,即PET/PTT纤维的回复性能较好。反复定伸长实验表明,三种纤维的回复性能都比较好,回复率都在98%以上。但有一个很独特的现象,是PET/PTT纤维在第三个周期的定伸长回复率略大于第一个周期的定伸长回复率,这表明该纤维经过反复拉伸后,还能保持优良的回复性能,不容易发生松弛,而XLA反复拉伸回复后存在显著松弛现象。 其他性能对比及适用对象分析

金属纤维概论

金属纤维概论 一、金属纤维简介 金属纤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材料,是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金属纤维通过金属丝材复合组装,多次集束拉拔、退火、固溶处理等一套特殊工艺制成,每股有数千、数万根。金属纤维表面积非常大,使其在内部结构、磁性、热阻和熔点等方面有着超常的性能。金属纤维丝径可达1-2微米,延伸率大于1%,纤维强度可以达到1200-1800Mpa,甚至超过了材料本身的抗拉强度。 由于金属纤维的内部结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表面性能等在纤维化过程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金属纤维不但具有金属材料本身固有的高弹性模量、高抗弯、抗拉强度等一切优点,还具有非金属纤维的一些特殊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金属纤维与有机、无机纤维相比,具有更高的弹性、挠性(8μm的不锈钢纤维的柔软性相当于13μm的麻纤维)、柔韧性、粘合性(在适度表面处理时,和其他材料的接合性非常好,适用于任何一种复合素材)、耐磨耗性、耐高温(在氧化环境中,温度达600℃可连续使用)、耐腐蚀(耐HNO3、碱及有机溶剂腐蚀)性,更好的通气性、导电性、导磁性、导热性以及自润滑性和烧结性。同时,金属纤维独特的环保及可重复利用性,更是大大提高了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使用价值。以金属纤维为基材构成的复合材料在电子、化工、机械、军事、纺织、食品、医药等行业被广泛开发利用,开拓了

广阔的应用前景。金属纤维作为一种新兴的纤维材料已经受到政府部门及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 二、金属纤维外观 金属纤维从外观上看多种多样。按材质分有不锈钢纤维、碳钢纤维、铸铁纤维、铜纤维、铝纤维、镍纤维、铁铬铝合金纤维、高温合金纤维等;按形状则可分为长纤维、短纤维、粗纤维、细纤维、钢绒、异型纤维等。 三、金属纤维生产方法 金属纤维的生产方法有传统的拉丝切断法、还有熔抽法、集束拉拔法、刮削法、切削法等。目前纤维最小的直径可达0.5微米,最长可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目前各国生产的金属纤维中,碳钢纤维居多,其次是不锈钢、铝、黄铜纤维和铸铁纤维。但从用途上看异型粗纤维的需要量大,其次是细短纤维和细长纤维。 四、金属纤维应用领域 1、金属纤维纺织制品 金属纤维又称金属微丝,顾名思义,金属纤维即是一种极细的金属丝。金属纤维比头发丝还细,比棉花还柔,比真丝手感还好,具有细微化和柔软化的特征,又加上金属纤维本身所具有的鲜亮明媚的金属光泽以及其特殊的导电、屏蔽电磁波等功能,近年来金属纤维在纺织界的应用日趋增多。具体的用途如下: 1.1金属纤维纺织面料 金属纤维纺织面料指金属经高科技拉丝处理成金属纤维后

纤维的种类

一、植物纤维 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又称为天然纤维素纤维。是由植物上种籽、果实、茎、叶等处获得的纤维。根据在植物上成长的部位的不同,分为种子纤维、叶纤维和茎纤维。 1.种子纤维:棉、木棉等; 2.叶纤维:剑麻、蕉麻等; 3.茎纤维:苎麻、亚麻、大麻、黄麻等。 二、动物纤维 主要组成物质是蛋白质,又称为天然蛋白质纤维,分为毛和腺分泌物两类。 1.毛发类:绵羊毛、山羊毛、骆驼毛、兔毛、牦牛毛等; 2.腺分泌物:桑蚕丝、柞蚕丝等。 三、矿物纤维 主要成分是无机物,又称为天然无机纤维,为无机金属硅酸盐类,如石棉纤维。 四、化学纤维 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化学纺丝而制成的纤维。可分为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无机纤维。 五、人造纤维 用纤维素、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经化学加工、纺丝、后处理而制得的纺织纤维。用失去纺织加工价值的纤维原料,经人工溶解或熔融再抽丝而制成,其原始的化学结构不变,纤维成分仍分别为纤维素和蛋白质,而形成的物理结构、化学结构变化的衍生物,组成成分为纤维素醋酸酯纤维。 1.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富强纤维、铜氨纤维等;(其区别为用烧碱、 二氧化硫不同的溶液溶解) 2.纤维素酯纤维:醋酯纤维; 3.再生蛋白质纤维:大豆纤维、花生纤维等。 六、合成纤维 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纺丝加工制得的纤维。 1.普通合成纤维:涤纶、锦纶、晴纶、丙纶、维纶、氯纶等; 2.特种合成纤维:芳纶、氨纶、碳纤维等。 七、无机纤维 以矿物质为原料制成的纤维,如: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等。 人们通常喜欢天然纤维而不喜欢化学纤维是因为天然纤维的柔韧性和光滑性比合成纤维好。

氨纶包覆纱

氨纶包覆纱 氨纶包覆纱(Covered Spandex Yarn) 氨纶包覆纱是以氨纶丝为芯,以长丝或短纤维纱线按螺旋形的方式对伸长状态的氨纶丝予以包覆而形成的弹力纱。 氨纶包覆纱的分类 一、根据包覆层数可分为单包覆纱和双包覆纱两种,其中锦氨、涤氨多以单包的方式包覆居多。二、根据设备不同可分为:机械包覆纱与空气包覆纱两种。 氨纶包覆纱特点 一、空气包覆纱(简称空包,英文缩写为ACY)是将外包纤维长丝与氨纶丝同时牵伸经过一定型号喷嘴,经高压缩的空气规律性的喷压形成节律性的网络点的纱线。其织物手感柔软滑爽;二、机械包覆纱(简称机包,英文缩写为SCY)是将外包纤维长丝不断的旋转并缠绕在被匀速牵伸的芯丝氨纶上,是经加捻而具有捻度(英文缩写为TPM)的,织物风格平整挺括是其主要特点。空包与机包纱线在下游织厂织造各有优劣。空包在喷气织机上整经时一般需要上浆,否则织物易起毛断丝等,但打纬就可以直接使用。单从成本考虑,空包产能大大高于机包产能使得价格比机包更低,便于降低下游织厂的成本。机包尽管不外露芯丝,一般除捻度不匀外,不易产生纺纱和织造时的质量问题,但产量低,价格因此比同规格的空包高RMB5000/T以上,细旦包覆纱的价格甚至高于同规格的空包RMB10000/T以上,因此大大增加了使用机包的成本。 主要工艺 在纺纱过程中,氨纶的预牵伸倍数(Spandex Stretch)是一项重要的工艺参数,它影响包覆纱(Covered Yarn)及织物的弹性,又影响包覆纱的强伸度,条干均匀度和蠕变性能。氨纶的预牵伸倍数过小,不能充分发挥弹力织物面料弹性好的优势,牵伸过高时纺纱困难,又容易引起断丝,产品质量随之下降;另外氨纶丝的百分含量也影响包覆纱的弹性,含量高,弹性好。在氨纶丝规格一定的情况下,增大牵伸倍数,氨纶丝的百分含量降低,即氨纶的预牵伸倍数与成纱氨纶的百分含量成反比。空气包覆纱的强伸度随氨纶预牵伸倍数增大而增大,在牵伸到一定数值后,氨纶丝的回缩性使外包纤维呈卷曲状态;适当增大预牵伸倍数,氨纶百分含量降低,外包纤维卷曲程度大。但当牵伸过大,氨纶丝变形幅度接近变形的临界值,就会使包覆纱强伸度下降,但有利于包覆纱条干均匀。在恒定牵伸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变化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蠕变。常规包覆纱在氨纶丝预牵伸3.5倍时,抗蠕变性能最好。具体要按用途调及其下游织物的风格适当调节。机械覆纱除空气包覆纱中氨纶牵伸倍数要求外,还有一个重要工艺参数就是捻度,捻度影响纱的质量,强伸度和条干均匀度。增大捻度,可以增加外包纤维与氨纶丝之间的抱合力,使得包覆纱强力提高。捻度过

氨纶、PTT、XLA纤维对比

氨纶、PTT、XLA纤维对比 原液着色PET/PTT弹性长丝与氨纶、聚烯烃弹性长丝的对比 弹性长丝是指具有高断裂伸长率、低模量和高弹性回复率的纤维。弹性长丝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织物,目前,商业化最成功的弹性长丝是氨纶,此外,聚烯烃弹性长丝XLA也在推广中,而PET/PTT弹性长丝则属于新秀。本文通过实验对比分析这三种弹性长丝的弹性机理、力学性能差异,并介绍其使用范围及特点,为工厂选用弹性长丝提供技术依据。 弹性机理对比 氨纶和聚烯烃纤维的弹性主要来自于其软、硬链段依次交替的大分子结构特征。软链段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提供较小的初始模量及较大的伸长,硬链段主要由结晶链段或交联点构成,用以维持大分子结构不被破坏,形变后可回复到初始状态。 PET/PTT复合纤维具有完全不同的弹性机理,主要通过PET和PTT两组分间存在的热收缩率差异,热处理后两组分在尺寸上收缩不一样,产生形态上类似弹簧的永久卷曲,且收缩率小的PET组分位于卷曲外侧,而收缩率大的PTT组分位于卷曲内侧。这种卷曲赋予了纤维弹性。 力学性能对比 同样细度下,氨纶和XLA纤维的拉伸力学曲线近似,开始有相当长的小作用力大变形的伸长阶段,形变达到300%的时候,作用力才有很明显的增加,直至断裂,整个过程中纤维不存在显著的屈服区域。氨纶纤维的初始模量、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应变分别为1.6cN/dtex、426.25%和1.26cN/dtex,而XLA为 2.7cN/dtex、438.7%和0.95cN/dtex。可见,这两种弹性长丝均拥有小模量、高伸长和低强力的特点,这种小作用力下的高伸长率、低强力对于服用纺织品而言,很容易变形导致服装的保形性差,同时给生产加工造成困难,因此,这两种弹性长丝在纺织品上应用时均需要通过包覆其他纤维后才能使用。 PET/PTT纤维的小作用力大变形的伸长阶段相对较短,在应变达到150%的时候,应力开始快速增加,并依次出现线性变形阶段和屈服区域,直到应变达250%左右时断裂。PET/PTT纤维的初始模量、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应变分别为 0.48cN/dtex、257.35%和2.09cN/dtex。由于该纤维的小模量由卷曲造成、且断裂强力满足服用纤维要求,所以该纤维可在伸直状态下直接使用,不需要包覆其他纤维,然后通过后整理使得卷曲显现并获得理想弹性。 弹性回复性能对比 定负荷下,氨纶和XLA弹性长丝都具有较大的回复滞后区域,而PET/PTT 纤维回复滞后区域相对较窄,即PET/PTT纤维的回复性能较好。反复定伸长实验表明,三种纤维的回复性能都比较好,回复率都在98%以上。但有一个很独特的现象,是PET/PTT纤维在第三个周期的定伸长回复率略大于第一个周期的定伸长回复率,这表明该纤维经过反复拉伸后,还能保持优良的回复性能,不容易发生松弛,而XLA反复拉伸回复后存在显著松弛现象。

合成纤维的种类和特性功能

课题名称 组长 艾孜哈尔·依不拉音s151104 组员 赛微娜孜是s151153,艾尼卡尔151146,阿迪力 s151124,

合成纤维的种类和特性功能 合成纤维 普通的合成纤维主要是指传统的六大纶纤维,即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维纶和氯纶纤维。 以产量排序为涤纶>丙纶>锦纶>腈纶。 a.涤纶纤维 强力大,弹性好,初始模量高,回弹性适中,热定型性能优异。耐热性高、耐光性尚可。织物具有洗可穿性,优秀的抗有机溶剂、肥皂、洗涤剂、漂白剂、氧化剂等性能,以及较好的耐腐蚀性,对弱酸、碱等稳定。故有广泛的用途,尤其食外衣材料。 涤纶纤维的主要缺点是染色性差,吸湿性差(穿着闷热),织物易起球等。 b.锦纶纤维 锦纶(又称尼龙)有腈纶6和锦纶66两种。 锦纶,其耐磨性居纺织纤维之冠,强度高,弹性优良,但初始模度低,容易伸出,织物保型性、耐热性不及涤纶,因此在棉、麻毛型外衣面料中并不多见,而在丝绸织物中,则可充分发挥其细而柔软、弹性伸长大的优良特性。 吸湿性在合成纤维中仅次于维纶,染色性在合成纤维中属较好的。耐光性和耐热性教差,初始模具比其他大多数纤维都低,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限制了锦纶在服装面料领域的应用。 c.腈纶纤维 腈纶纤维手感柔软、弹性好,有“合成羊毛”之称。耐日光和耐气候性特别好,染色性较好,色彩鲜艳,故较多地用于针织面料和毛衫。 腈纶的缺点是易起球,吸湿性差,回潮率低,对热较敏感,耐酸碱性差,属于易燃纤维。腈纶的改性比较多,有膨体纱等。 d.丙纶纤维 丙纶的质地特别轻,密度仅为0.91g/cm3,是目前合成纤维中最轻的纤维。丙纶的强伸性、弹性、耐磨性均好,强度较高,具有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但丙纶的耐热性、耐光性、染色性较差。常规丙纶织物手感发硬,有蜡状感,几乎不吸湿。 丙纶纤维具有一种独特性能——“芯吸”作用,本身不吸湿,但水汽可通过毛细效应传递,具有良好的导湿性。 普通丙纶作为服用纤维,保暖性好,导湿性好,作为内衣穿着没有冷感,大

氨纶基本介绍

1基本介绍 氨纶(spandex) 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 2基本特性 Spandex译名"斯潘德克斯",是一种弹性纤维,学名聚氨酯纤维(Polyurethane),简写(PU)。中国大陆称为"氨纶",它具有高度弹性,能够拉长6~7倍,但随张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其分子结构为一个像链状的、柔软及可伸长性的聚氨基甲酸酯,通过与硬链段连接在一起而增强其特性。弹性纤维分为两类:一类为聚酯链类;一为聚醚链类。聚酯类弹性纤维抗氧化、抗油性较强;聚醚类弹性纤维防霉性,抗洗涤剂较好。 3优点 氨纶弹性优异。而强度比乳胶丝高2~3倍,线密度也更细,并且更耐化学降解。氨纶的耐酸碱性、耐汗、耐海水性、耐干洗性、耐磨性均较好。[1] 4合成纤维 化学纤维是指那些以天然或者合成的高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方法加工制造出来的纤维,它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人造纤维有两种,即人造纤维素纤维(如粘胶纤维,富强纤维等)和人造蛋白质纤维(如大豆纤维,花生纤维等),而合成纤维的阵营比较庞大,有聚酯纤维(即涤纶),聚酰胺纤维(锦纶6,锦纶66等),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纶),聚丙烯纤维(丙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氨纶)。组成物质含有85%以上组分的聚氨基甲酸酯,商品名称有莱卡(Lycra、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巴西)、尼奥纶(Neolon、日本)、多拉斯坦(Dorlastan、德国)等。首先由德国Bayer公司于1937年研究成功,美国杜邦公司于1959年开始工业化生产,现已将其氨纶产业卖给美国科氏工业集团,总产能约为10万吨左右。现全球氨纶总产能约60万吨,而韩国晓星公司的氨纶产能接近12万吨,成为全球第一。中国第一家氨纶企业是烟台氨纶厂,1989年开始生产。中国大陆现有生产能力35万吨左右,为全球最大氨纶生产国。 氨纶共有两个品种,一种是由芳香双异氰酸酯和含有羟基的聚酯链段的镶嵌共聚物(简称聚酯型氨纶),另一种是由芳香双异氰酸酯与含有羟基的聚醚链段镶嵌共聚物(简称聚醚型氨纶)。氨纶纤维与弹力聚烯烃纤维和弹力复合纤维统称弹力纤维。 5物理特性 具有高断裂伸长(400%以上) 、低模量和高弹性回复率的合成纤维。多嵌段聚氨酯纤维的中国商品名称。又称弹性纤维。氨纶具有高延伸性(500%~700%)、低弹性模量(200%伸长,0.04~

氨纶介绍及用途分类

第一章氨纶产品介绍 1.1 氨纶基本概述 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在我国的商品名,英文学名为Polyurethane fiber(简写为PU fiber),国际上称为斯潘德克斯(Spandex,即弹力纤维),也称聚氨酯弹性纤维(elastane fiber,国际代码EL);在中国尺度中,氨纶被称为聚氨酯弹性纤维(Polycarbaminate),欧盟称其为Elastane或Polyurethane,而“Elastane”在中国尺度中指弹性纤维,不特指氨纶? 1.2 氨纶的发展历史 氨纶是弹性纤维中最早开发且应用最广?出产技术最为成熟的品种?但对于市场上的一些消费者来说,莱卡(LYCRA)的名气要比氨纶大得多,甚至到了“只识莱卡不识氨纶”的地步?而一些商家在进行产品宣传时也以偏概全,混为一谈?一些“专业人士”干脆将莱卡作为氨纶的俗称,加剧了普通消费者的错误熟悉? 事实上,氨纶是一类弹性纤维在中国的名称;而莱卡只是美国DuPont(杜邦)前全资子公司—Invista(英威达)公司所出产氨纶的商品名,因为该公司在氨纶领域中占据市场领先地位,莱卡几乎就成了所有氨纶的代名词? 1.2.1国外氨纶发展史 聚氨酯的研究最早始于德国,1937年由德国Bayer(拜耳)公司第一次合成出聚氨酯类聚合物,并申请了专利?美国DuPont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最先采用干法纺丝路线进行了氨纶的产业化出产,最初称为“T–80”,l962年以商标“LYCRA”(莱卡)进行全设计规模的聚氨基甲酸酯粘结丝?复丝的出产?与此同时,美国橡胶有限公司推出由聚酯–聚氨基甲酸酯制成的粗支圆形单丝,商品名为“Vyrene”,1963年日本东洋纺公司开始了商品名为“Espa”的氨纶出产?1964年,Bayer公司和日本富士纺公司分别开始了“Do rlastan”和“Fujibo Spandex”品牌氨纶的出产,DuPont公司与日本东丽公司合资的“Toray–DuPont”公司也于1966年开始“LYCRA”的出产?到1967年,世界氨纶的年产量已达6800t,出产工厂发展至28 家?但氨纶制造技术上的障碍和后道加工技术的不成熟,加上当时猜测需求过大,使得氨纶产品滞销积存,欧美很多厂家纷纷停?减产?在70年代除了DuPont公司之外,其它氨纶出产厂几乎没有新增设备,氨纶

氨纶

氨纶 氨纶一般由多根长丝组成,一般为10D/根,现时已有15D/根,甚至20D/根,理论根数愈少,条干均匀度愈好,因重叠形态之机会率愈少,干法纺丝之生产溶液DMAC对人体之肝脏有害,一般10D/根内含控制0.5mg/kg,如15D/根则含0.7mg/kg,超过标准。生产Spandex时,对于打卷张力,筒上支数,断裂强度,断裂伸度,成形度,油附著量,弹性回复率等等,都要特别注意,此等问题直接影响编织,尤以针织生产单面布更加要留意。 氨纶(spandex) 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 基本特性 Spandex译名"斯潘德克斯",是一种弹性纤维,学名聚氨酯纤维(Polyurethane),简写(PU)。中国大陆称为"氨纶",它具有高度弹性,能够拉长6~7倍,但随张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其分子结构为一个像链状的、柔软及可伸长性的聚氨基甲酸酯,通过与硬链段连接在一起而增强其特性。弹性纤维分为两类:一类为聚酯链类;一为聚醚链类。聚酯类弹性纤维抗氧化、抗油性较强;聚醚类弹性纤维防霉性,抗洗涤剂较好。 合成纤维 化学纤维是指那些以天然或者合成的高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方法加工制造出来的纤维,它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人造纤维有两种,即人造纤维素纤维(如粘胶纤维,富强纤维等)和人造蛋白质纤维(如大豆纤维,花生纤维等),而合成纤维的阵营比较庞大,有聚酯纤维(即涤纶),聚酰胺纤维(锦纶6,锦纶66等),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纶),聚丙烯纤维(丙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氨纶)。组成物质含有85%以上组分的聚氨基甲酸酯,商品名称有莱克拉(Lycra、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巴西)、尼奥纶(Neolon、日本)、多拉斯坦(Dorlastan、德国)等。首先由德国Bayer公司于1937年研究成功,美国杜邦公司于1959年开始工业化生产,现已将其氨纶产业卖给美国科氏工业集团,总产能约为10万吨左右。目前全球氨纶总产能约60万吨,而韩国晓星公司的氨纶产能接近12万吨,成为全球第一。中国第一家氨纶企业是烟台氨纶厂,1989年开始生产。中国大陆现有生产能力35万吨左右,为全球最大氨纶生产国。 氨纶共有两个品种,一种是由芳香双异氰酸酯和含有羟基的聚酯链段的镶嵌共聚物(简称聚酯型氨纶),另一种是由芳香双异氰酸酯与含有羟基的聚醚链段镶嵌共聚物(简称聚醚型氨纶)。氨纶纤维与弹力聚烯烃纤维和弹力复合纤维统称弹力纤维。 物理特性 具有高断裂伸长(400%以上) 、低模量和高弹性回复率的合成纤维。多嵌段聚氨酯纤维的中国商品名称。又称弹性纤维。氨纶具有高延伸性(500%~700%)、低弹性模量(200%伸长,0.04~0.12克/旦)和高弹性回复率(200%伸长,95%~99%)。除强度较大外,其他物理机械性能与天然乳胶丝十分相似。它比乳胶丝更耐化学降解,具有中等的热稳定性,软化温度约在200℃以上。用于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大多数染料和整理剂,也适用于氨纶的染色和整理。氨纶耐汗、耐海水并耐各种干洗剂和大多数防晒油。长期暴露在日光下或在氯漂白剂中也会退色,但退色程度随氨纶的类型而不同,差异很大。

化纤概论试卷

天津工业大学2006-2007学年学期 化纤工艺学(概论部分)期末试卷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合计分数 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15分) 1.化学纤维 2.熔体纺丝 3.初始模量 4.预取向丝(POY) 5.干法纺丝 二、填空(20分) 1.合成纤维的品种繁多,原料及生产方法各异,其生产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四个工序,即()、()、()和()。

2.涤纶和锦纶等纤维可采用熔体纺丝方法制备,用于熔纺合成纤维生产的重要设备是螺杆挤出机,通常把螺杆的工作部分分为()、()和()。 3.涤纶纤维采用熔体纺丝的方法成形,从喷丝孔喷出的熔体细流经纺丝吹风窗和冷却套筒后凝固成形,吹风形式有两种,对于涤纶长丝常采用();对于涤纶短丝常采用()。 4.聚酯切片在熔融纺丝前必须进行干燥,干燥的目的是(),并提高切片的()和()。 5.己内酰胺的聚合为可逆的平衡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聚合体还含有大量单体和低聚物,因此在纺前和纺后还需经过如下四道工序除去单体和低聚物,即()、()、()和()。 6.丙烯腈的聚合方法为溶液聚合,按照所选的介质不同,又可分为均相溶液聚合和非均相溶液聚合。其中,均相溶液聚合常用的引发剂为();非均相溶液聚合常用的引发剂为(),该引发剂需在强酸条件下才具有活性,故在反应中通常加入()来调节溶液pH值而使得反应顺利进行,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加入()结束反应。 三、选择题(20分)

1.下列纤维不采用熔体纺丝方法成形的纤维有() A.腈纶 B.锦纶 C.丙纶 D.涤纶 2.在聚酯长丝的变形加工中,除空气变形和网络变形外,还有()。 A.假捻变形 B.蓬松变形 C.弹性变形 D.摩擦变形 3.腈纶纤维生产中加入第三单体的目的是(),常用的第三单体有 ()。 A.增加抱合性 B.引入亲染料基团,提高纤维对染料的亲和力 B.提高纤维尺寸稳定性 D.较小摩擦 E.衣康酸 F.醋酸乙烯 4.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即()、酯交换法和 ()。 A.氧化法 B.配位聚合 C.直接加成法 D.直接酯化法 5.聚乙烯醇纤维的商品名称为维纶,其原料制备中的单体为(), 聚合时常选用()为溶剂;在维纶湿法纺丝时常将聚乙烯醇溶解于()中,湿法纺丝的凝固浴为()。 A.乙烯醇 B.醋酸乙烯 C.甲醇 D.水 E.Na2SO4水溶液 6.锦纶初生纤维的预取向丝吸湿量高而易膨润变形,使卷绕筒子塌边,造成 卷装筒子成形不良,在生产中如何控制,常采用()和()来获得较好的筒子成形。 A.给湿上油 B.提高纺丝速度 C.加捻 D.增加卷绕张力

服装纤维的种类与特点

服装纤维的种类与特点 班级:服装设计与工程3班姓名:潘冬林学号:222008323022083 纺织纤维是构成面料的基本材料,它有两大类: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 1、天然纤维。 常规的天然纤维有棉、麻、丝、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天然纤维又有出现,比如菠萝叶纤维与现在普遍使用的竹纤维。它们都是大自然奉献给我们的优质纺织纤维原料。棉、麻、竹、菠萝叶纤维是天然纤维素纤维,用火点燃很快炭化为灰烬,伴随着烧草的气味。毛、丝纤维是天然动物纤维,点燃后变焦并有烧头发的气味,其中丝纤维是投入使用的唯一的一种长纤材料,可长达几百米,现在正在研究中的蜘蛛丝纤维应该也是长纤,但没有投入实际使用。 2、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是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兴起的,目前已经成为纺织纤维的主体。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合成纤维,一类是再生纤维。 A、合成纤维是以石油为原料,经化学聚合而成,主要纤维材料有涤纶、锦纶、腈纶、维纶、丙纶、氯纶、氨纶等。它们可以根据需要切割成不同长度或直接使用长丝。其统一的燃烧特点是熔融成滴。涤纶纤维刚性较好,有很好的保型性与挺括性,常与棉、毛等混纺。 锦纶又称尼龙,是一种较有弹性的纤维材料,并且最为耐磨,常用做服装的“三口”,并在袜类产品中经常使用,最近几年常见锦纶与粘胶纤维交织,形成锦粘交织面料。 腈纶是保暖性最好的合成纤维,俗称合成羊毛,常用做毛衫材料。 维纶吸湿性能是合成纤维中最好的,服用性能接近棉纤维,民用较少,档次很低,通常用于工业产品,如绳索、水龙带、鱼网等。 丙纶质地最轻,比重为0。91,是目前纺织纤维中最轻的一种材料,耐磨、耐穿、不起球。氯纶不易燃烧,常用做针织内衣、毛线等民用产品,还用于工业滤布、工作服、绝缘布、安全帐篷等。 氨纶是弹性最高的一种纤维材料,高伸长、高弹性,常用做紧身产品,但由于不着色、强力最低,所以一般很少裸丝使用。 B、再生纤维,也叫做人造纤维,是利用天然材料经制浆喷丝而成,有再生纤维素与再生蛋白质之分。其中最常用的是粘胶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它具有棉、麻的主要特性,但强力低于棉麻,且湿态强力更小。再生蛋白质使用较少,甲壳质纤维已经很成熟的用于当今医学领域。 3. 纺织纤维的特点 纺织标准状态与纤维回潮率 纺织材料由于具有一定的吸湿能力,这种能力在不同的状态下是不同的,为了使纺织材料的吸湿有一定的可比性,同时便于统一计量纺织材料的重量,一般我们规定标准大气状态,标准状态的规定国际上是统一的,只是允许误差范围略有不同。 我国规定的标准状态为:湿度65%±3%,温度20℃1±3℃。 含水率:纤维含水重量占纤维湿重的百分比,即:含水率=(纤维湿重-纤维干重)/纤维湿重 回潮率:纤维含水重量占纤维干重的百分比,即:回潮率=(纤维湿重-纤维干重)/纤维干重 标准回潮率:不用的大气状态纤维的回潮率是不同的,标准回潮率就是指纤维在标准状

氨纶对人体真的有害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氨纶对人体真的有害吗 导语:很多的衣服会有氨纶构成的,对于氨纶大家了解多少呢,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说长期穿氨纶材料的衣服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呢,氨纶对人体有害吗,为 很多的衣服会有氨纶构成的,对于氨纶大家了解多少呢,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说长期穿氨纶材料的衣服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呢,氨纶对人体有害吗,为什么会用来做衣服呢,大家都希望尽量多的了解一下氨纶方面的知识,下面就针对氨纶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看看氨纶是否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性。 氨纶纤维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商品名称有莱克拉(Lycra、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巴西)、尼奥纶(Neolon、日本)、多拉斯坦(Dorlastan、德国)等。氨纶是一种合成纤维,组成物质含有85%以上组分的聚氨基甲酸酯。 氨纶纤维共有两个品种,一种是由芳香双异氨酸酶和含有羟基的聚酯链段的镶嵌共聚物(简称聚酯型氨纶),另一种是由芳香双异氰酸酯与含有羟基的聚醚链段镶嵌共聚物(简称聚醚型氨纶)。氨纶纤维与弹力聚烯烃纤维和弹力复合纤维统称弹力纤维。 氨纶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少量地掺入织物中。这种纤维既具有橡胶性能又具有纤维的性能,多数用于以氨纶为芯纱的包芯纱,称为弹力包芯纱,这种纱的主要特点,一是可获得良好的手感与外观,以天然纤维组成的外纤维吸湿性好;二是只用1-10%的氨纶长丝就可生产出优质的弹力纱;三是弹性百分率控制范围从10%到20%,能根据产品的用途,选择不同的弹性值。易于纺制25~2500旦不同粗细的丝,因此广泛被用来制作弹性编织物,如袜口、家具罩、滑雪衣、运动服、医疗织物、带类、军需装备、宇航服的弹性部分等。随着人们对织物提

聚酯纤维概述

聚酯纤维概述 一、聚酯纤维工业发展 聚酯纤维(polyester fibre)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主要品种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中国商品名为涤纶。 1941年,英国科学工作者在Carotherse工作启发下,选用具有对称结构的对苯二二甲酸和乙二醉缩聚,制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成功地在实验室中用熔体纺丝法制成了有应用价值的聚酯纤维,当时命名为特丽纶。英国化学工业公司1949年开始进行小规模工业生产。 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大约占合成纤维的70%。 世界聚酯纤维产量一表 二、聚酯纤维分类和性能 1.PET纤维(涤纶):涤纶占世界合成纤维产量的60%以上.

性能特点:玻璃化温度67-81℃ (1).强度高。短纤维强度为2.6~5.7cN/dtex,高强力纤维为5.6~8.0cN/dtex。由于吸湿性较低,它的湿态强度与干态强度基本相同。耐冲击强度比锦纶高4倍,比粘胶纤维高20倍。涤纶织物结实耐用。 (2).弹性好。弹性接近羊毛,当伸长5%~6%时,几乎可以完全恢复。耐皱性超过其他纤维,即织物不折皱,尺寸稳定性好。弹性模数为22~141cN/dtex,比锦纶高2~3倍。.涤纶织物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因此,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 (3)涤纶的熔点比较高,而比热容和导热率都较小,因而涤纶纤维的耐热性和绝热性要高些。是合成纤维中最好的。 (4).耐磨性好。耐磨性仅次耐磨性最好的锦纶,比其他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都好。 (5).耐光性好。耐光性仅次于腈纶。涤纶织物的耐光性较好,除比腈纶差外,其耐晒能力胜过天然纤维织物。 (6).耐腐蚀。可耐漂白剂、氧化剂、烃类、酮类、石油产品及无机酸。耐稀碱,不怕霉,但热碱可使其分解。 (7).染色性较差,但色牢度好,不易褪色。涤纶分子链上因无特定的染色基团,而且极性较小,所以染色较为困难,易染性较差,染料分子不易进入纤维。 (8). 吸湿性很小,即使相对湿度在100%,吸湿率也仅为0.6%。0.8%。吸湿

氨纶面料的特点

2012-7-30 氨纶面料(Spandex fabric) 1. 特点 氨纶是聚氨酯类纤维,因其具有优异的弹力,故又名弹性纤维,在服装织物上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氨纶织物的主要特点为: ⑴氨纶弹性非常高,一般制品不使用100%的聚氨酯,多在织物中混用5~30%的比例,所得各种氨纶织物均具有15%~45%的舒适弹性。 ⑵氨纶织物常以复合纱制成,即以氨纶为芯,用其它纤维(如尼龙、涤纶等)做皮层制成包芯纱弹力织物,其对身体的适应性良好,很适合做紧身衣,无压迫感。 ⑶氨纶弹力织物的外观风格及服用性能与所包覆外层纤维织物的同类产品接近。 2.品种 氨纶织物主要用途在于紧身服、运动装、护身带及鞋底等的制造。其品种根据用途需要,可分为经向弹力织物、纬向弹力织物及经纬双向弹力织物。 3.用途 1、面料和服装的档次主要取决于纺织和制衣的工艺,跟原料纤维关系不大。比如有的锦纶服装十几元钱,而有的几千元钱。原料之间没有档次高低之分。 2、内衣布料一般不单独使用锦纶或氨纶,而常常跟其他纤维混纺和交织。特别是氨纶,一般含量为5%左右。 4.最大优点: 氨纶面料最大的优点是弹性好,可以拉伸5-8倍,不老化,氨纶不能单独织布,一般都与其他原料织在一起,氨纶比例大约在3-10%之间,泳装面料氨纶的比例达到20%。氨纶纤维具有高断裂伸长(400%以上)、低模量和高弹性回复率的合成纤维。多嵌段聚氨酯纤维的中国商品名称。又称弹性纤维。氨纶具有高延伸性(500%~700%)、低弹性模量(200%伸长,0.04~0.12克/旦)和高弹性回复率(200%伸长,95%~99%)。除强度较大外,其他物理机械性能与天然乳胶丝十分相似。它比乳胶丝更耐化学降解,具有中等的热稳定性,软化温度约在200℃以上。用于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大多数染料和整理剂,也适用于氨纶的染色和整理。氨纶耐汗、耐海水并耐各种干洗剂和大多数防晒油。长期暴露在日光下或在氯漂白剂中也会退色,但

化学纤维概论试卷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化学纤维概论》试卷(A) 一、名词解释(20分) 1.复合纤维 2.切片纺丝 四、(16分)与传统的粘胶法相比,NMMO法生产纤维素纤维有何优点? 3、聚酰胺纤维 4a-纤维素 5聚酯纤维 二、(16分)对于生产化学纤维的成纤高聚物都有哪些要求? 三、(16分)粘胶带有未脱去的气泡会产生哪些影响? 五、(16分)熔体纺丝生产聚酯纤维时的纺丝头组件有哪几部分组成?纺丝头 组件的作用是什么? 《化学纤维概论》试题(A) 第1页共4页《化学纤维概论》试题(A) 第2页共4页

《化学纤维概论》试题(A) 第3页共4页 《化学纤维概论》试题(A) 第4页共4页 -------------------------------密----------------------------------------------封--------------------------------------------线-------------------------------------- 六、(16分)请简单介绍聚丙烯纤维的性能和用途。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化学纤维概论》试卷(A)

2009年6月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复合纤维 在纤维横截面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混合的高聚物,这种化学纤维成为复合纤维。 2切片纺丝 将聚合得到的聚合物熔体经铸带,切粒等工序制成切片,再以切片为原料,加热成熔体进行纺丝,这种方法称为切片纺丝。 3、聚酰胺纤维 分子主链由酰胺键连接起来的一类合成纤维。 3湿法纺丝 是纺丝溶液经混合,过滤和脱泡等工序后,送至纺丝机,从喷丝头毛细孔中挤出的溶液细流进入凝固浴而凝固析出形成出生纤维的工艺过程。 4a-纤维素 是指植物纤维素在特定条件下不溶于20℃17.5%氢氧化钠的部分。 5聚酯纤维 聚酯纤维是由大分子链中各链接通过酯基连接成成纤高聚物纺制的合成纤维。 二、简要答案(16分) 1成纤高聚物大分子必须是线型的,能伸直的分子,支链尽可能的少,没有庞大侧基。(4分) 2聚合物分子之间有适当的相互作用力,或具有一定规律的化学结构或空间结构。(4分) 3高聚物应具有适当高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较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4分) 4高聚物应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其熔点或软化点应比允许使用温度高得多。(4分)三、简要答案(16分) 1过滤时,气泡会破坏滤材的毛细结构,使凝胶粒子渗漏;(8分) 2成型时,气泡会使纤维断头和产生疵点,而微小的气泡则容易形成气泡丝,降低纤维强度。(8分) 四、简要答案:(16分) 1、NMMO无毒,并可回收循环使用,生产对环境不产生污染。(4分) 2、生产工艺流程短,生产能耗低。(4分) 3、容易控制高浓度纤维素溶液,适合于干法纺丝和湿法纺丝,提高了生产效率。 (4分) 4、NMMO溶解纤维素能力极强,能溶解聚合度较高的纤维素,由此可以生产出物理机械性能优良的高湿模量纤维素纤维。(4分) 五、简要答案(16分) 纺丝头组件由喷丝板、熔体分配板、熔体过滤材料及组装套的结合件组成。(8分)其作用是:过滤熔体,混合熔体和形成熔体细流。(8分) 六、简要答案(16分) 聚丙烯纤维特点:(8分) 质轻,强度高,耐磨,耐腐蚀性好,具有电绝缘性和保暖性,耐热及耐老化性差,吸湿性和染色性差。 聚丙烯纤维的用途:(8分) 可用于产业,室内装饰,服装和香烟过滤嘴,一次性卫生用品等。 。 《化学纤维概论》试题(A) 第5页共4页《化学纤维概论》试题(A) 第6页共4页

氨纶基本介绍

氨纶(spandex ) 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 2 基本特性 Spandex 译名"斯潘德克斯" ,是一种弹性纤维,学名聚氨酯纤维(Polyurethane),简写(PU)。中国大陆称为"氨纶" ,它具有高度弹性,能够拉长6~7 倍,但随张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其分子结构为一个像链状的、柔软及可伸长性的聚氨基甲酸酯,通过与硬链段连接在一起而增强其特性。弹性纤维分为两类:一类为聚酯链类;一为聚醚链类。聚酯类弹性纤维抗氧化、抗油性较强;聚醚类弹性纤维防霉性,抗洗涤剂较好。 3 优点 氨纶弹性优异。而强度比乳胶丝高2~3 倍,线密度也更细,并且更耐化学降解。氨纶的耐 酸碱性、耐汗、耐海水性、耐干洗性、耐磨性均较好。[1] 4 合成纤维化学纤维是指那些以天然或者合成的高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方法加工制造出来的纤维,它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人造纤维有两种,即人造纤维素纤维(如粘胶纤维,富强纤维等)和人造蛋白质纤维(如大豆纤维,花生纤维等),而合成纤维的阵营比较庞大,有聚酯纤维(即涤纶),聚酰胺纤维(锦纶6,锦纶66 等),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纶),聚丙烯纤维(丙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氨纶)。组成物质含有85%以上组分的聚氨基甲酸酯,商品名称有莱卡(Lycra 、美国、英国、 荷兰、加拿大、巴西)、尼奥纶(Neolon 、日本)、多拉斯坦(Dorlastan 、德国)等。首先由德国Bayer 公司于1937 年研究成功,美国杜邦公司于1959 年开始工业化生产,现已将其氨纶产业卖给美国科氏工业集团,总产能约为10万吨左右。现全球氨纶总产能约60 万吨,而韩国晓星公司的氨纶产能接近12 万吨,成为全球第一。中国第一家氨纶企业是烟台氨纶厂,1989年开始生产。中国大陆现有生产能力35 万吨左右,为全球最大氨纶生产国。 氨纶共有两个品种,一种是由芳香双异氰酸酯和含有羟基的聚酯链段的镶嵌共聚物(简称聚酯型氨纶),另一种是由芳香双异氰酸酯与含有羟基的聚醚链段镶嵌共聚物(简称聚醚型氨纶)。氨纶纤维与弹力聚烯烃纤维和弹力复合纤维统称弹力纤维。 5 物理特性 具有高断裂伸长(400%以上)、低模量和高弹性回复率的合成纤维。多嵌段聚氨酯纤维的中国商品名称。又称弹性纤维。氨纶具有高延伸性(500%~700%)、低弹性模量(200%伸长,~克/ 旦)和高弹性回复率(200%伸长,95%~99%)。除强度较大外,其他物理机械性能与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