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俄两国的战略共识

论中俄两国的战略共识
论中俄两国的战略共识

论中俄两国的战略共识

邢广程

从解体至今, 中俄关系一直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两国关系不断深入发展。1996年4月中俄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既是根据对双边关系历史和当今世界现实的深刻思考, 也是基于就国际形势发展和两国合作前景所达成的共识。中俄两国建立战略协作关系不是结盟, 也不针对任何第三国, 而是在两国相互关系中摒弃对抗, 并为双方在各个领域进行最广泛的平等互利合作创造条件。

进人21 世纪, 国际局势一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中俄两国面临着进一步深

化两国关系, 共促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中俄在观察世界和国际事务方面有着很多共识和理解, 这些共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共识, 而是战略共识。这些战略共识在两国签署的一系列文件中得到明确的阐述, 成为两国在国际舞台上战略协作的共同理念。《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1997年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200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等纲领性文件充分阐述了两国在对国际事务的系统观点和看法。

关于建立21世纪国际秩序问题

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成为中俄两国所追求的国际战略目标。在这个问题上, 中俄两国达成了高度的战略共识。

建立国际经济和政治新秩序不是一国或者几国的事情, 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和集体创造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所有国家的社会稳定, 公正合理地维护各国人民的利益。中俄两国愿意为建立国际经济和政治新秩序贡献力量。

对话是建立合理和公正的21世纪国际秩序的重要途径。在中俄看来, 世界的未来、人类进步及应对挑战与威胁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对话的结果。因为新的国际秩序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寻求各方都可接受的立场和决定的过程。只有在国际社会所有成员都认识到国际新秩序对自身的战略利益并赞同其宗旨和准则, 国际新秩序才真正具有普遍性。因此, 国际社会应就建立21世纪国际秩序问题开展广泛对话。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主决定, 世界上的事情应以多边集体为基础通过对话和协商决定, 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国际事务中存在的原则性问题。

中俄两国在分析冷战后国际局势的教训时多次强调, 国际社会应彻底摒弃对抗和结盟的思维, 不寻求对国际事务的垄断和主导权,不将国家划分为领导型和从属型。冷战后大国关系的明显改善为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注入了积极因素。为了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就需要各大国不扩大现有的或建立新的军事政治联盟, 不搞对抗或相互遏制, 放弃瓜分各地区势力范围的意图。

那么什么是国际新秩序的基础呢, 中俄两国认为,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应该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各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 独立自主地选择其发展道路,别国不应干涉。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差异不应成为发展正常国家关系的障碍。

在总结国际社会的组织架构作用和改革时, 中俄两国一致认为,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其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联合国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成为制定和执行国际法基本准则的核心。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俄罗斯是转型国家。中俄两国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不结盟运动抱着合作的态度, 都认为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是促进世界多极化、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 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振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和加强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建设性作用, 对推进人类和平与繁荣至关重要。中俄重申, 愿意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并呼吁发达国家更积极地促进亚、非、拉各国的不断进步。

中俄两国十分重视人权问题,认为人权具有普遍性。国际人权保护应建立在坚定维护各国主权平等和不千涉内政的原则基础之上。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

中俄两国都认为, 应促成国际社会达成共识, 使和平与全面协调发展成为人类在新世纪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

中俄两国在时代主题这个重要的问题上具有高度的共识, 一致认为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中俄两国强调,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中心任务是维护全人类和平、稳定和安全, 在平等、维护主权、互相尊重、互利和确保子孙后代发展前景条件下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发展问题在中俄两国的战略共识中包含三种涵义:第一种涵义, 发展问题依然是中俄两国所面庙的最重要的任务。进入21世纪以后, 中俄两国在发展本国经济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一直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条基本原则。中国正在努力发展生产力, 提出以人

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肖查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和诗绝国发展阶段胜目寺征的基础日是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般规律认识的深化, 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通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又鲡州句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最近几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未来况年社会经济政策的重点目标。2003年普京总统在国情咨文中首次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年翻一番的任务, 争取高速发展经济。俄罗斯正在把主要精力放在直接决定公民生活质量的那些领域。在教育、卫生、农业和住房建设领域实施大规模的国家规划。普京提出“强国富民”的战略。普京总统强调, 人民是俄罗斯富足和繁荣的源泉。这些都表明中俄就将发展不压玫革作为两国的重要任务, 致力于发展各自本国的社会经济。简言之, 中俄两国都将发展作为自己国家的第一要务。

第二种涵义, 中俄两国的国内发展离不开与世界的总体发展。中国和俄罗斯的发展关乎中国和俄罗斯人民的根本利益, 也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紧密相关。中国和俄罗斯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 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人民和俄罗斯人民彻底摆脱贫困、走向繁荣,有利于促进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这就是中俄发展与世界和平之间关系的实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作为当前人类发展阶段的重要趋势, 其发展进程存在不平衡和矛盾的现象。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大大加强。目前, 中俄各自的国内发展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中国已经加入了WTO, 俄罗斯正在为加入WTO作最大的努力。21世纪,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越来越迅猛,正在成为决定世界经济状况的重要因素。各国

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一方面要保护主权国家的经济安全, 另一方面要寻求开放政策,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在国际经济经贸关系中恪守平等互利和地区开放原则是非常重要的。目前, 国际贸易中还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歧视现象、还存在着利用货币金融杠杆损害一些国家合法民族利益的情况。区域一体化是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特征。中俄两国在区域一体化问题上的观点是一致的, 即多边区域组织应以开放、平等合作和不针刘其他国家为原则。在经济领域, 地区倡议应促进贸易共同体更加开放和富有成效。在地区安全领域, 建立兼顾各参与方利益的、开放的、不针对其他国家的安全合作机制具有根本性意义。中俄双方支持各地区一体化组织建立横向联系, 营造互信、合作的氛围。

第三种涵义, 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中俄双边关系呈良好的发展态势, 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今后中俄两国的重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 进一步拓展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空间, 丰富两国关系发展的内容。

关于和平问题。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没有改变,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态势也没有改变。但要看到, 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交织在一起, 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单边主义倾向抬头, 地区冲突时起时伏, 南北差距仍在扩大, 人类还面临着一些深刻矛盾和突出问题, 例如国际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贫富差距、环境恶化、传染病、有组织跨国犯罪、贩毒等诸多全球性挑战。在和平这个问题上, 中俄主张确立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安全观,建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型安全架构。新型安全架构应建立在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的政治基础上, 建立在应对立在互利合作和共同繁荣的经济基础上, 建立在尊重各国平等安全权利的基础上。

中俄两国在处理观察当今世界和处理国际事务方面十分尊重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及其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问题。两国都强调, 任何旨在分裂主权国家和煽动民族仇恨的行为都是不能接受的。不能无视主权国家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 不能从外部强加社会政治制度模式。

中俄两国之所以这样看待问题, 是因为世界文化和文明呈多样性, 这就决定了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应成为世界各国相互充实而不是相互冲突的基础。当今世界的主流要求不是搞“文明冲突” , 而是必须开展全球合作。应尊重和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各国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社会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道路的差异不应成为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应在相互尊重和包容中开展文明对话与经验交流, 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 以求共同进步。应加强人文交流以建立国家间友好信任的关系。中俄两国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民族传统, 中俄两国为促进世界的和平就必须更多地进行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与世界的文化交流。

中国在国内倡导和谐社会, 在国际上倡导和谐世界。在中国看来,和谐世界, 应该是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 是一个民主, 公正的世界, 一个互利、合作的世界, 是开放的、包容的世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也是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选择。这条道路的精髓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 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国际和平。中俄两国都强调, 世界各国的和谐并存和多样性、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助于加强全球稳定与安全。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总趋势加强的情况下, 公正合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是所有国家的持续发展和平等安全的保障。

(本文责任编辑:王栋)

《当代世界》2006年第11期

卢曼和哈贝马斯的争论

要了解卢曼与哈贝马斯之争,考察其各自的人生履历和师承关系是一个有趣的切入点。 卢曼是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大师帕森斯的学生,而帕森斯则是第一个将马克斯?韦伯的作品译介到美国的学者。与卢曼不同,哈贝马斯则被认为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当代传人,而“批判理论”的思想源头可追溯至马克思。卢曼早年曾经担任政府公务员,而哈贝马斯则做过短时间的记者。 从这个意义上讲,来自政治系统、弃官从学的卢曼夹带着马克斯?韦伯的“价值无涉”和对现代性的悲观立场,与来自公共领域、立意接续现代性香火的哈贝马斯碰撞到了一起。这种碰撞所引燃的思想烈火注定要照亮法学理论的琐碎争论所带来的昏暗。 比起当代后现代潮流中纷繁复杂的社会学主分支的碎片化解释中,卢曼思考的出发点显得更为坚实。卢曼看到了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即当代社会是一个在规模和复杂性上都无比繁复的时代,社会已经不仅是能够用“分割”或“分层”来解释的,而是一个不断进行“功能分化”的时代,其背后的根据就在于社会复杂性的持续增长和级数级增长。 卢曼吸取了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教训,将“结构——功能”的逻辑关系倒转了过来:社会的形成并非因结构分配了功能,而是在功能的需求上逐渐凝聚出结构。在他的系统论功能主义看来,现代社会的复杂性根源于一种日益明晰的功能分化形式。 卢曼之社会系统理论的基本因素在于沟通。 在卢曼看来,网络的自我再制是那些被界定为统一体的系统,界定为构成要素的生产网络(network)的系统,这些构成要素透过它们的互动往复地生成与实现(generate and realize)这种网络,这种网络产生了这些构成要素,而且这种网络在这些构成要素存在的空间中,构成网络的界限,此界限作为网络的构成要素,参与在网络的实现过程中。 沟通的过程不仅是在它是所是者的意义下的自动指涉(auto-referential)的过程,它被自己的结构所驱迫去分离及再结合异己指涉性和自我指涉性,并再将两者重新结合起来。当其指涉到自己时,这个过程就必须区分讯息和告知,而且必须要指出这个区分的那一个面向,被用来作为进一步的沟通的基础。自我指涉性可以被视为单一价值的事物,而且只可以被具有二致的逻辑所描述,亦即真和假。 卢曼用系统与环境这一对“区划”来描述功能分化的社会图景,这一区划是卢曼自己对现代社会进行观察时所采用的“二值代码”。卢曼洞彻了这样一条真理,任何信息在实质上都是由某种类型二值代码构成的。

企业战略综述

绝大多数企业家对战略这个词一点都不陌生,但对战略的确切含义却存在混淆。很多人把经营目标当成战略,把梦想追求当成战略,把点子策划当成战略,把想法思路当成战略,结果出现了各种的误解和误读。另外,很多老板误以为战略就意味着放弃,说服自己放弃很多赚快钱的机会很困难。其实,战略意味着聚焦,是为了聚焦而暂时放弃一些会分散精力、与聚焦领域不相关的业务,从而集中精力做大事。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企业家会不停地纠结。 战略规划的四个原则 可以说,靠小聪明、好点子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靠关系做生意的模式永远也做不大。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未来十年一定是优胜劣汰、大浪淘沙。在过去,没有战略也能混口饭吃,但在未来,没有战略的企业看不到未来、无法凝聚人心、不能形成合力,只会不断地试错。所以,企业的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认清现实,从基础工作入手,好好地梳理企业战略,并坚持以下四项原则:以利他为基准,以营销为核心,以竞争为导向,以共识为目的。 以利他为基准是让企业家回到经营企业的原点,即明确企业存在的价值是:要么帮助客户提高幸福指数,要么降低痛苦指数。换句话说,必须有其独到的价值来帮助客户,否则企业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一个老板只有树立了明确的利他理念,企业才会有生命力,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和信任,老板才能从商人晋升到企业家。 以营销为核心是让企业从推销模式上升到营销模式,即从发现、识别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入手,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寻找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源泉;同时,根据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客户价值创新,从而给消费者带来与众不同的差异化体验和价值,成为有个性、有特色、令人尊敬的品牌。 以竞争为导向是让企业有一个清晰的市场定位,即在选定的目标市场上出类拔萃、鹤立鸡群,给小众化的目标客户一个非买我们品牌产品(或服务)不可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 普世性的价值观念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它来源于许多民族的共同参与和贡献.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普世价值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和接受,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那就是普世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反弹.普世主义和民族主义都是极端主义的表现,为避免极端主义,有必要理清普世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在多样性的视域中,澄清人们对普世性的认识。 普世伦理并不是一个后工业时代才出现的新事物,它反映了人类普遍道德的历史传统,而全球化进程中的全球问题和全球道德危机强化了人们对其的追求,使之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时代性的课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学者对普世伦理不同理解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普世伦理应是人类在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上达成的基本共识,是多样化民族伦理文化"共同点"的提升和发展.并认为,普世伦理具有平等性、公约性、多惟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普世伦理对中国来说,完全是个舶来品,但对学界却影响很大.在对中国学界对普世伦理的不同反响、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与普世伦理的关系及普世伦理的可能性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归纳和思考,以期使人们对普世伦理的研究状况有较深入的了解. 1."文化"概说 "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文colore,原义是耕作,对大地加工。后来根据这个词的原义引申,文化意味着与自然、与天然状态相反,指人为的产物。在"人为的"这一基本含义上,人们对文化有着充满歧义的多种理解。其中,马修.阿诺德在对文化进行伟大辩护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一书中将文化界定在艺术、哲学、宗教、优秀的道德价值观的范围内,认为文化是具有超越性、前瞻性,向社会传播美和真的人类优秀思想、精神遗产,是在工业化时代对抗机械性和物质主义从而维护人的完整性的伟大力量。阿诺德赋予文化以正面价值的看法在19世纪以前很有代表性,至今也构成关于文化的主要见解之一。但这种与人的教养相联系,从思想、精神优秀遗产角度界定的文化,相对于后来由人类学家扩展了的文化概念,只是狭义的文化,而且主要属狭义文化中的精英文化。 同样在"人为的"基本含义上,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泰勒提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这个定义消除了"文化"一词带有的价值色彩而使之中性化。作为包含了以上诸因素的复合体,一种文化,实际上是一个人类群体生活方式的总和,它是该群体适应和改变环境或者说与环境互动这一过程的历史凝结,其间积淀着群体的经验、智慧、理想、迷误、偏见或强势集团的偏私意图。这正是本文论域内要讨论的文化。⑴在这个意义上,对特定群体的人们来说,文化作为通过社会来传续的共同遗产,构成了每个置身其间的人的客观背景。一般说来,文化通过体现着某种价值观的传统、习俗和教育以常规的方式对个人施加着影响,提供相对稳定的沟通方式和评判标准,使群体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上呈现出某种倾向性。就此而言,文化象征着秩序,文化的领域是正常秩序的领域,也是一定群体中人们相互沟通和社会认同的基础。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无形而深刻,不过既然文

参与民主与协商民主之辨

参与民主与协商民主之辨 (二)定期投票与常态参与 自由代议制成为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之后,定期的投票成为民主的最主要方式和标志,甚至很多学者直接以定期投票来定义民主,亨廷顿就认为“评判一个二十世纪的政治体制是否民主所依据的标准是看其中最有影响的集体决策者是否通过公平、诚实和定期的选举产生,在这种选举中候选人可以自由地竞争选票,而且基本上所有的成年人都可以参加选举”。 当然,定期投票的制度设计有助于实现精英间政治权力和平交接,也在一定程度上使选民可以对政治精英施加民主监督和民主否决的压力。但是正如有的学者精辟指出的那样,选民的自由投票和平等参与仅限于选举当日,在漫长的选举间隔中,选民既无力监督政治精英间的协定与交易,也难以撼动漠视公众利益的政治决策。定期的“主人”和常态的“奴隶”成为选民的真实写照,选举仅仅是“一个有助于使民众归顺既定秩序的象征性形式”。 参与民主针对自由代议制民主的形式性、虚伪性以及保守性,基于从古典共和主义理论中汲取的营养,认为当代政治虽然不能像雅典城邦一样成为一种“生存”方式,但至少应该成为不再专属于政治精英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一旦公民将政治参与内化为日常生活的有机构成,不仅选举之间的参与空白可以被有效填补,而且选举参与的质量也会因为公民利益意识、包容意识、公共意识的增强而提升。此外,参与民主强调除了选举参与以外,还应该将民主参与扩展到更加广阔

的范围,“如果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人民一定要在社会的各个部分中都统治”。其中,参与民主尤其强调“在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层政府、社区、工厂、自治团体和学校等底层‘有限网络’内部实行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和决策的民主制度”。有的学者针对国际领域的无政府主义和霸权主义,开始尝试探讨公民广泛参与国际人权、医疗、和平以及环境事务的可能性,并认为“在世界范围内,这(无序状态)意味着人们应当管理自己,否则他们就像陷入绝境的人一样,走入充满绝境的死胡同。在这种情况下,无权无势将会产生愤怒,而愤怒只能通过暴力和恐怖主义来发泄”。 与参与民主类似,协商民主也将公民广泛、公开、自由、平等以及理性民主参与作为自己的核心主张。为了得到“大量不断增长的民主真实性”,很多协商民主论者主张,公众的民主参与应该扩展至社会组织、企业工会、地方团体、朋友网络、家庭内部,因为“这种范围的扩展是一种公共福祉”。其中哈贝马斯尤其主张在国家领域与私人领域之外的公共领域中开展以积极公民为基础,以共同公共事务为内容,以广泛的协商为方式,以基本共识为目标的广泛民主参与,其认为这种参与并非无效或空谈,通过一定的制度构建,“司法和立法活动中正式决策领域的协商程序,(可以)与发生在公共领域中由意见组成的非正式程序相互补充”。广泛的协商参与不仅可以提升政策的合法性,而且公民在广泛的参与历练中也可以迅速成长,并为民主价值的回归与持续繁荣夯实发展的基础。值得关注的是,也有协商民主论者关注国际关系和全球问题领域民主参与的可能性,很多学者认为

哈贝马斯

(魅力中国2010年4月(下)第83页) 浅析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 常婧 (兰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730020) 【摘要】哈贝马斯是当代西方哲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其思想深处满怀着对政治的无限热情和对世界格局的无限担忧。1981年《交往行动理论》发表,它代表了哈贝马斯学术生涯的一个高峰。在这本书里,哈贝马斯提出了他的交往行动理论。本文作者先对国内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做了一个简单的研究综述,然后从交往行为的缘由、概述及合理等分析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最后笔者为了更深刻的了解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将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做简单的辨析。 【关键字】哈贝马斯交往理论交往异化批判 研究综述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当代欧美哲学和社会理论领域中最富有原创性、体系性的思想家之一。尤其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建构起来的交往行为理论,普遍被认定为能代表哈贝马斯个人学术成就的标志。他的交往行为理论,在对交往异化的批判、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及其途径探索等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他的《交往行为理论》一书问世以来,国内外研究他的交往理性理论

的著作及论文可谓层出不穷,铺天盖地。目前,国内研究成果主要有: 曹卫东在《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中认为,哈贝马斯在建构他的交往理性过程中,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话语体系,始终都在他的关怀视野之中。他根据哈贝马斯思想的发展轨迹,将其交往理性的建立大体分为了三个阶段—确立交往理性的活动空间、明确交往行为在生活世界中的功能及其把交往理性提高到文化现代性的高度加以阐释,最后对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作了文学化的解读1。 陈学明在他的《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论述评》一书中对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论进行评述,包括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论科学技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功能及其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2。 章国锋著有《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在此书中他认为,在这个形而上学批判盛行,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和科学万能主义甚嚣尘上,理性、真理、主体性等遭到颠覆和解构的时代,哈贝马斯依然执着地捍卫启蒙的理性,希望用他设计的,以“交往行为理论”为核心的一套方案来改善当今世界的现状,实现启蒙思想家的理想的做法十分值得尊敬3。 欧力同在《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中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交往行为”概念,是哈贝马斯理论的核心概念,哈贝马斯“批判理论”不仅摆脱了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猛烈批判和断然否定的态度,而且直接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相对立,企图全面

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专业:会计学 课程名称:财务管理理论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任课教师:刘静 开课时间:2014年9月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财务战略是整个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维持企业经营的正常运转以及提高资金运转效率的主要动力,在企业各个发展周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选择以及其与企业盈利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都引起了相关人士的关注。如何发挥企业财务战略在其整个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为企业的长远以及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是企业财务战略在多年研究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借以对企业财务战略相关研究的梳理,进一步不断的深入财务战略在企业各个层面的作用,不断突破财务战略对现有企业发展的影响力,促进企业全面,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企业发展财务战略环境 一.财务战略研究的发展历程 关于企业财务战略的发展渊源是随着企业战略发展而来,基于对企业战略的不断重视以及企业战略中财务分析的重要作用,财务战略才得以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被不断的细化和研究。 美国学者Ansoff 教授(1976)首次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之后,企业战略在企业大局发展中的作用不断的被研究界关注,在之后的14年,Tom Copeland (1990)学者再次指出,公司财务和战略伴随公司管理的不断发展已经在思维和行为上不断的得以融合和发展。[1]在此之后,西方学术界开始了对企业战略中财务战略的研究,财务战略在企业战略中发挥的作用不断的被提到了新的研究层面,关于财务战略的定义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完善。E.F.Harrison 与C.H.John (1985)等在《组织战略管理》一书中将财务战略定义为“企业为配合其发展与竞争战略的实施而须提供的资本结构与资金的计划”[2],。J.A.Pearce和R.B.Robinson(1988)在其《战略管理学》一书中提出了“财务策略”的概念,并指出企业财务策略包括资金筹集、资金分配(投资)与分红、营运资金管理三大方面[3]。我国学者杨学义, 武笑坷(2009)指出,广义的财务战略包括资金的筹集战略和所筹资金的管理战略, 狭义的财务战略仅指筹资战略, 包括资本结构、筹资来源和股利分配等政策。[4]之后随着对财务战略定义的越来越广泛

战略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战略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企业战略管理是管理学科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在以往管理理论的发展中,反映企业生产、营销、财务、人事等方面的职能管理的理论发展较快,而反映企业全面的、战略性和方向性的整合性管理理论则显得比较落后。企业管理技术系统在美国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长期计划、60年代的战略规划之后,直到70年代顺应时代要求才告诞生战略管理。因此,美国是战略管理研究的发源地也是领头羊,战略管理理论基础雄厚,发展脉络清晰,渗透领域广泛:产业战略、联盟战略、制度战略以及知识战略。而我国的战略管理研究还处于基础和学习阶段,尤其在本土企业案例研究方面却存在很多问题:1、科研工作者缺乏“出野外”的精神,对于企业的研究不够深入。2、对于研究过于注重方法论而忽视了从本质的层面上去研究。3、中国的案例研究水平仍落后与发达国家。我国管理学术界同样面临如何推进我国管理科学化进程、提升我国管理科学研究水平、构建我国管理学科学理论和方法论体系的任务。二选择匹兹堡大学商学院原因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是美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在美国学界的声望颇高;匹兹堡大学是美洲大学联盟〈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简称AAU〉的成员学校之一。AAU的成员是由美国、加拿大共63个顶尖的研究机构所组成的联盟团体,在北美洲学界享有

极高的声誉。而匹兹堡大学的人文学科,在AAU之中更有龙头的地位。凯兹商学院〈Joseph M. Katz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也被列名为全美前50名的商学院。其次,凯兹商学院的信息管理水平在全美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在攻读战略管理博士期间可以同时学习先进的信息管理和数据 分析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管理学术研究方面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不足。再次,匹兹堡大学是一个国际化背景很突出的学校,比较欢迎国际留学生的加入。与武汉大学经管院有较多的合作和交流项目。三完成博士学位的可行性分析及学习计划在武汉大学经管院攻读硕士期间,本人是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研究员,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有较多的研究经历:(1)《公司治理》第二版,Kenneth A. Kim 和John R. Nofsinger,2008年11月出版,译者之一;(2)《价值链研究白皮书》,Kapinsky and Morris,第二部分译者;(3)国家自科项目“关于‘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升级策略研究”课题号:70772046负责人:谭力文研究小组成员,参与每周课题讨论,负责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价值链升级策略研究;(4)国家社科项目研究“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评价与升级模型”课题号:07CJY009负责人:刘林青研究小组成员,负责组织每周课题讨论,邀请课题相关教授进行论文探讨,研究成果:“武汉市汽车产业价值链升级战略研究”;(5)教育部规划项

战略研究的基本假定

战略研究的基本假定 忧患意识 正因为战略家是理性主义者,所以他也必然是悲观主义者(pessimist )。因以理性为基础,他们也就要比一般人更能较深入地认清人性中阴暗的一面,甚至会宗教所说,相信人类在出生时即已带有所谓原罪(original sin)。这大致是与我先秦的荀子所提倡的性恶论相似,简言之,即假定人类具有自私、自大、贪得无厌易于冲动等劣根性。 基于此种观点,战略家也就很容易于以悲观的眼光来看世界。他们具有强烈的患意识,惯于报忧不报喜,他们在作任何研究判断时,也经常是以最坏情况(the worst case)为基本假定。 早在16世纪,号称近代战略思想之祖的马基雅弗利就曾经指出: 任何政府都不要以为它能选择完全安全的道路,它必须了解只能采取常有疑问的道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每当企图避免某一种困难时,往往就会遭遇到另一种困难。所谓谨慎只不过是知道如何辨别困难的性质,并选择祸害较少的途径而已。 英国学者奥克肖特(M.Oakeshott)曾经这样说: 在政治活动中,人们是在无边和无底的海面上航行。既无港口,也无护;既无起点,也无终点。在做这样的航行时,其要领即为能在海上安全地漂浮。海是友也是敌,航海之道即为善用机会,以求能化敌为友。 而摩根索的话也许更较有力,这位现实学派开山大师说: 从理性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是如此不完善,但那又是由人类天性中力量所造成的结果。要想改善世界,则必须与这些力量合作而不应与其对抗。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中最伟大的战略家之一。凭其卓越的学问,艰辛经验,终于在《后出师表》上作结论时,说了一句千古同慨的名言:“夫难平者事也。”若译为现代语,即事情的变化难于预测。战略家的一切思考都必须具有未来向,简言之,他今日之所为都是为了替明天作准备,但其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又是未的事,有许多是谁都无法预知的。 我国有一句古话说:“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虽然有一点言过其实,但这是历史经验的教训和战略家的共识。不仅在天行和人事之中,随时都可能会有偶然意外因素出现,而且人性又有其内在的弱点。因此,当战略家在进行其一切工作时必然也必须经常抱着高度戒慎恐惧的心情,而绝不敢轻易地表示乐观。有如围墙主的创始者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所形容的:“政治家是一场悲剧中的演员,此种悲剧既非出于他们的创作,也不容许他们修改。” 不过,所谓悲剧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希腊悲剧(Greek tragedy),另一种 是“基督悲剧”(Christian tragedy)。依照奥登(Wystan H. Auden)的解释,腊悲剧是一种必然的悲剧(the tragedy of necessity),当观众看完之后所产生感想是:“它不得不如此,那是多么可怜呀!”而基督悲剧则为一种可能的悲剧(tragedy of possibility),当观众看完之后所产生的感想是:“它本可不如此,却毕竟如此,那是多么可怜呀!”  每当某一事件已经发生之后,历史学家也就惯于假定那是必然会发生的,这种释虽然很简单,但并不一定正确。经过精密的分析,常可发现某些事情虽确有发生可能,但却并非不可设法补救,而使其不至于发生。如果坐视不救,则可能的悲剧

如何看待“普世价值”观

如何看待“普世价值”观 当下,“普世价值”之说渐见流行。一些人或宣扬西方自由主义的“普世价值”,或赞颂民主社会主义的“普世价值”,或把所谓儒家经典中的“圣心王意”、“天道性理”奉为“普世价值”。既然是“普世价值”,似乎就符合世间一切人的利益,凡是世人都应趋而奉之,不会说“不”了。这就不免使人有些神秘感。更有趣的是,有的人一面把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内容说成是“普世价值”,一面又把所谓“淡化意识形态”宣扬为“普世价值”,叫人摸不着头脑。本文试图对此作些分析讨论。 一 为了深入地认识问题,阐明我们在“普世价值”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为什么在历史领域不应侈谈“普世价值”,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讨论。 为此,我们要回顾和援引恩格斯对于杜林“永恒道德”论的分析批判。 杜林是一个先验主义者和形而上学者。他为了鼓吹人类历史领域也存在“永恒真理”、“永恒道德”、“永恒正义”,先确定了他的道德观和正义观适用于一切世界,认为道德的原则凌驾于“历史之上和现今的民族特性的差别之上”,而且不容许“对这些原则的绝对适用性表示失望”。他的道德论就是这种普遍适用的“永恒真理”。如果用今天有的人的语言,这些原则显然也就是“普世价值”了。对这种“永恒道德”论,恩格斯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 首先,恩格斯指出道德是具有历史性的。人们的道德观念因历史时代、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变更。就拿道德领域被认为具有绝对意义的善恶来说,其对立就是“在属于人类历史的领域中运动”,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因此,不存在超历史的适合于一切民族和时代的善恶观念。 其次,恩格斯指出,在阶级产生以后,道德又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2)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陈世荣<越南留学生》行研09级 一、关于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研究 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企业战略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指导各行各业企业发展发挥了作用。国际学术界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可将国外企业战略管理发展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的企业—环境综合分析范式阶段。进入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企业出现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变化,国际市场逐步开放,大多数大企业以并购方式采取多元化经营。企业不满足于年度预算,开始采用运筹学和预测技术进行规划,形成了战略规划学派。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应当使企业自身条件与所遇机会相适应,实质上是认为企业战略应当放到如何使公司能力与竞争环境相匹配的框架上,寻求发展商机。 (2)以环境适应范式为中心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环境变化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环境是不确定、不连续的,从根本上动摇了战略规划关于未来可以计划、可以预测的思想。以环境变化分析为中心的战略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仅从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出发制定战略具有局限性,因此开始出现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如价值链理论)的战略理论及基于企业社会关系分析的战略理论(如网络优势理论)。环境适应范式认为战略决策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强调战略的动态变化,认为最适合的战略制定与决策过程依赖于环境波动的程度。这个学派包括:安索夫的企业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及由此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思想,伊丹敬之的战略适应性观点,奎因的逻辑改良主义等。产业组织分析也可以视为一种环境适应理论,只是更重视环境中的产业结构分析。1980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分析竞争战略思想,既可以视为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也可以视为环境适应理论的深化。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内部价值创造过程寻求竞争优势来源,弥补对企业内部因素不够重视的缺陷。 (3)多种范式并存阶段。进入90年代后,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步伐加快,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及产品设计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客观要求企业通过提高自身 能力,全面考虑企业内部要素和企业外部环境要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这种背 景下,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和企业内外部综合分析的战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 包括:①资源论。1984年沃纳菲尔特的发表“企业的资源基础论”,意味着资源论的诞生。

媒体的品牌管理战略和研究综述

媒体的品牌管理战略及其研究综述 1. 前言 中国正在告别“媒体无战略”的年代。媒体战略管理的新潮已经来临。媒体战略管理不同于媒体经营管理和媒体职能管理,它是媒体管理中最高层次的管理,关系到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电影公司、网络公司等媒体组织的兴衰成败,在整个媒体管理体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总体上讲,媒体品牌的经营与其他产品的品牌经营要求一致,如独特的品牌定位,鲜明的品牌个性,有效的品牌推广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媒体竞争的加剧,每一位管理者都在容改革和管理改革上大下功夫。而如何创建一个强有力的媒体品牌以及如何保持这个品牌的话题己经在很多媒体管理者的谈话当中被提及,在“2002中国传媒资本市场与运营高级论坛”上,MTV全球电视网中国区总裁亦非、光线电视公司总裁王长田都不约而同地呼吁媒体应该创建自己的品牌。本文分别对品牌及媒体品牌的相关容进行了综合行叙述,旨在为国媒体品牌的发展提供参考。 2. 品牌概述 2.1 品牌的涵 “品牌”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是企业产品经营的一个概念。它是指某种产品与服务的名称及其标识,用以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是在整合先进生产力要素、经济要素条件下,以无形资产为主要经营对象、以文化为存在方式、以物质为载体、具备并实行某种标准与规,以达到一定目的为原则,并据此设定自身的运动轨迹,因而带有显著个性化倾向的、具备优势存在基础的相关事物,它是由精神、物质、行为有机融合的统一体。[1] 关于品牌的概念,对于不同的组织和个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曾有过不同的说法: 综合说:世界著名广告学大师、奥美的创始人大卫·奥格威不仅被认为是提出“品牌”这个概念的第一人,他给品牌下的定义也最为流行。早在1955年,奥格威为品牌作了如下定义: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的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的无形组合。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2] 符号说:商标、色彩等符号标示是品牌最直观的物化表征,也是品牌最核心的属性之一。美国市场营销协会这样给品牌下定义:“用以识别一个或一群产品和劳务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设计及其组合,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别。”[3] 关系说:在一些品牌专家眼中,品牌的核心是品牌关系。奥美广告公司把品牌定义为:消费者与产品间的关系……消费者才是品牌的最后拥有者,品牌是消费者经验的总和[4]。美国的汤姆·邓肯和桑德拉·莫利亚蒂明确指出:“在很多公司眼中,看到的品牌只是印在产品包装上的名称和商标,他们忽略了以下真象:真正的品牌其实是存在于关系利益人的心和想法中。”[5] 资产说:上世纪90年代,以美国品牌专家大卫·爱格为代表,资产说开始流行。“强势品牌的价值是一组与品牌、名称和符号有关的资产(和负债),这组资产(和负债)可能增加或减少产品或服务(为消费者以及提供这项产品和服务的公司)所带来的利润。”[6] 传播说:中国著名品牌专家余明阳等认为,品牌的关键在于传播,应该从这一层面来定义品牌:“品牌是在营销或传播过程中形成的,用以将产品与消费者等关系利益团体联系起来,并带来新价值的一种媒体。”[7] 2.2 品牌的特征 2.2.1品牌本身没有物质实体。品牌自身是无形的,不具有独立的物质实体,不占有空间,它必须通过一定直接或间接的物质载体表现其自身。其直接的载体多是图形、品牌标记等,间接载体则是与该品牌相关的价格等信息。因此,品牌虽然没有物质实体,但并非没有物质载体,只是以间接形

绿色制造的研究现状及几个战略问题

摘要: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 运输和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 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化。综述了绿色制造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绿色制造的研究正在全球制造业兴起,分析和总结了绿色制造研究的阶段特点:然后论述了绿色制造未来发展战略问题,包括绿色制造认识问题,完整理论体系实用技术体系,社会法律,标准及金融体系,绿色制造人才战略。 关键词:绿色制造资源环境现状战略

Abstract: Green manufacturing (GM) is a modern manufacturing mode integrat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with its ultimate goal of minimiz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maximizing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io during product life cycle, which includes design, processing, packaging, transportation, usage, and disposal of discarded products, and harmonizing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he state-of-art of GM is reviewed to show that GM has become a hot issue both in the academy and the industry. Furthermore, the phase attributions of GM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from five aspects.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the future are discussed from four points, including the enterprise understanding of green manufacturing, theory system establishment, practical technology system development, social law and finance system, education of green manufacturing. Key words: Green manufacturing Resource Environment State-of-art Strategies

国内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李鹏飞 10219034 综述国内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 一、争论从何而来?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的表现赢得国际社会的一片喝彩,甚至那些反对中国的人也不得不认同中国政府在震后的作为。在抗震救灾中,中国政府充分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把人的价值提高到从未有过的高度,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顺其自然的成为中国国内的热门话题。而到底有没有普世价值?中国政府在地震中的表现是否是对普世价值的实践?谁有权利解释和定义普世价值?对于此类疑问,国内一些专家和媒体众说纷纭。 二、普世价值对中国有益 (1)有普世价值 首先,普世价是针对人本身而言的一种价值判断,包括人的生活、人的权利等多方面内容。但客观地说,包括普世价值在内,任何一种价值都不是从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的。 其次,普世价值不一定是人人都认同的价值观,而是被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认同的价值观,是“所有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例如《世界人权宣言》,就是不同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开会大成的共识,也是世界和平、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承认普世价值,是因为人类除了各自的个性和特定群体的共性外,还存在着超越一切差别的共同性,就是通常说的“人性”,例如趋利避害、珍惜生命、侧隐之心、对真善美的追求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正是这些共同的本性,产生了对社会生活的共同追求:自由、民主、平等。 第三,我国政府指出:"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1页,2005年10月。)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也强调,民主、自由、人权、博爱等是世界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而以上这些观点,恰好说明,普世价值观不仅是存在的,况且也为温家宝总理所认同。 第四,马克思继承古典自由主义的宝贵遗产,肯定自由是人的本质特征(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0页),“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同上第1卷第67页),自由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的核心内容,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社会将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同上第23卷第649页),在这个联合体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3页)。在他看来,马克思恩格斯所追求的未来的人类社会,正是实现了普世价值的社会,只是当时还没有“普世价值”这个词罢了。 第五,在奥运期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喊得震天价响。对此,人们不禁

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理论浅析

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理论浅析 摘要:协商民主强调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公民的有序参与,通过协商达致共识,以实现政策和法律的科学化制定。哈贝马斯被认为是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奠基人。哈氏从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理论出发,辅之以交往行为理论和法律商谈原则,并结合普通语用学观点,通过对自由主义以及共和主义的批判,逐步构建起了他的双轨制的协商民主理论体系。本文将对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理论进行阐释,分析他提出该理论的时代背景,探究其协商民主理论的法哲学基础。 关键词:民主;协商民主;公共领域;法律商谈理论;交往行为理论 民主历来是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家所不能忽视的问题,从亚里士多德关于最优政体的讨论,到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再到密尔对代议制政府的推崇,民主一直是西方历史上永恒的话题。西方存在着多种民主理论,主要有自由主义民主、共和主义民主以及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哈贝马斯是协商民主理论的集大成者,其作为一名批判主义学者,其协商民主理论是建立在与自由主义民主和共和主义民主的对比之上的,并将法律作为实现协商民主的重要条件。我国古代虽然一直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但是明末清初已经有了民主思想的萌芽。顾炎武就提出了“公天下之法”的思想,提出以“众治”代替“独治”、将权力下放给百官以更好的是实现“众治”的主张。我国目前实行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辅之以包括政治协商在内的多种民主形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当前我国的民主体系已经呈现出了一些弊端,甚至有背离这项制度宗旨的趋势,因此,我党适时地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命题。反思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理论,将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一、哈贝马斯协商民主思想提出的背景 协商民主是哈贝马斯思想体系中后期的理论,但在整个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发展史上看,哈贝马斯却是协商民主理论的集大成者。从现实角度看,上世纪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全球多极化浪潮深入推进,西方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发展使得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价值体系逐渐成为主流的社会

马克思与我们同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壮丽日出,它使哲学的理论主题、思维方式和社会功能发生了根本转换,其思想之深刻、方法之科学、影响之广泛都是无与伦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150多年来,追随者有之,赞同者有之,批评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梅林、考茨基、伯恩施坦、拉布里奥拉、普列汉诺夫等人对马克思主义 哲学进行过深刻论述,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霍克海默、马尔库塞、阿尔都塞、哈贝马斯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新的探索,罗素、杜威、萨特、海德格尔、福科、伽达默尔、德里达等人也直接或间接地研究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中不乏深刻的见解。在这个论述、探索过程中,许多观点不很一致,甚至很不一致,争论持久而激烈。 一个伟大哲学家逝世之后,对他的学说进行新的探讨并引起争论在历史上不乏先例,但像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在世界范围引起广泛、持久、激烈的争论却是罕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含的思想资源为当代哲学家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多维的阐释角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 一 无论是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还是现时代,都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奉者、实践者以及愈来愈多的研究者。在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影响,不仅是通过马克思的理论和实践活动而实现的,而且是通过其后继者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又往往因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不同解读而形成不同的理论倾向和思想流派、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已经成为一种“世界的哲学”,翻译的文本愈

来愈多,研究的范围愈来愈广。就研究主体和理论传统分属的国度和地区来说,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路向: 第一种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以及一些既不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也不属于西方马克思学的当代西方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初产生的一股思潮,其基本特征是把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各种学说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在淡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本性的同时,将其理论努力指向文化批判,主要思潮有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分析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等等。西方马克思学则立足文献考证,从事文本解读,强调要用严格的客观态度研究马克思的文献和思想,从而建立一门特殊的严密的科学,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吕贝尔、德国的费切尔、英国的麦克莱伦、美国的胡克等人。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在西方还有一批哲学家如罗素、海德格尔等人,根据不同的理论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过深刻阐述,这些哲学家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问题以及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有启发意义。例如,海德格尔认识到“马克思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颠倒”以及这一颠倒的深刻性、超前性和巨大的优越性,并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断言:“马克思在体会到异化的时候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观点比其余的历史学优越。但因为胡塞尔没有,据我看来萨特也没有在存在中认识到历史事物的本质性,所以现象学没有、存在主义也没有达到这样的一度中,在此一度中才有可能有资格和马克思主义交谈。”

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最新资料推荐------------------------------------------------------ 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关于小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综述摘要: 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学习策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 很多学者认为只有掌握了学习策略才算是真正的学会了学习。 一方面,掌握学习策略已成为衡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根本标志。 另一方面,作为指向认知目标的一种心理操作,策略既是儿童问题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小学生学习策略一、学习策略的界定(一)学习策略的定义学习策略研究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逐渐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对于学习策略的界定,一直以来在各国心理学家以及教育学家中存在很大的分歧,至今没有达成共识。 常常将其与元认知、认知策略、自我调节的学习等概念相互重叠。 概括起来, 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把学习策略看作是促进信息的获得、保持与应用的各种过程和方法。 丹塞雷( Dansereau,1985) 认为, 有效的学习策略是一系列能够促进信息获得、储存以及使用的过程和步骤。 温斯坦( Wein-stein, 1988) 认为学习策略是指那些为有效学习以及为以后使用而保持信息所必须的能力。 1 / 9

另一种观点认为, 学习策略就是对一般学习活动, 如问题解决等进行监控的能力。 也就是说, 学习策略是支持思维活动的操作过程, 它由一系列技能组成, 并指向于头脑中的特定目的( Nisbe etc, 1986) 。 梅耶( Mayer, 1981)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任何被学习者用来促进学习效能的活动。 这些不同看法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根据学习策略所起作用,丹塞雷认为学习策略是由相互作用的基础策略和辅助性策略组成。 1. 基础策略是指直接操作材料的各种学习策略。 2. 辅助策略主要指保证基础策略有效操作的策略,包括计划和时间筹划、注意力分配与自我监控和诊断策略。 这些辅助性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和维持某种内在状态, 以使学生能够有效完成基本策略。 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概括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1.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 其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 2.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浅析普世价值

浅析“普世价值”问题 【摘要】近年来关于“普世价值到底存不存在”“普世价值到底是什么”“普世价值何以存在或何以不存在”等争论有“愈演愈烈”之势。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已不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而是逐渐向意识形态领域发展。基于此,对普世价值进行正确的认识是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普世价值原因实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从2007 年开始,在某些报刊杂志和网站的推动下,“普世价值”在我国开始传播、扩散并悄然蔓延。自此,各种思想派别、文化主张再次登台交锋。在各主流媒体、各理论界“大家”中便掀起了关于普世价值的各种争论。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普世价值是否确实存在、什么是普世价值的问题上。 一、“普世价值”概念的由来 我们当前探讨的“普世价值”并非是即时兴起的,它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它的兴起经历了从基督教的普世主义,到神学家和宗教伦理家倡导的普世伦理,再到当下西方带有强势政治意图的普世价值的历史发展过程。 其实,普世价值的前两个阶段并非带有强势政治意图,只是后来被西方一些国家别有用心地利用,才有了当前具有明显政治攻势的“普世价值”。作为第一阶段的基督教的普世主义只是基督教的一个专门术语,是基督教思想的一个基本原则,意指把基督教

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普及,使其在全世界具有普遍适用性,不受历史、文化和地域等影响,并通过基督教的传播来抑制其它宗教的发展。 20 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着一场空前的生存危机:宗教冲突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阻碍了和平进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越来越多的人遭受失业、贫穷及家破人亡的危险;人类为了寻求眼前的利益,对自然无情掠夺,使生态环境面临崩溃的危险等。面对这种危机,德国神学家孔汉思(HansKung)从基督教的普世主义得到了灵感,认为我们单靠技术性的转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共同的利益意识,在意识领域进行转变,增强全球责任意识,形成一种能被全世界所普遍接受的伦理观念,否则世界不可能变得更好。但他否认基督教普世主义是指超越一切现存宗教的一种单一的统一的宗教,更不是指用一种宗教来支配所有别的宗教。后来孔汉思经过思考、总结提出了普世伦理这一概念,并在他起草的《世界宗教议会——走向全球伦理宣言》中对其作了明确界定,“我们所说的全球伦理,并不是指一种全球的意识形态,也不是指超越一切现存宗教的一种单一的统一的宗教,更不是指用一种宗教来支配所有别的宗教。我们所说的全球伦理,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没有这样一种在伦理上的基本共识,社会或迟或早都会受到混乱或独裁的威胁,而个人也会或迟或早感到绝望。” 到了20 世纪末期,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为了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攻击,便有意歪曲孔汉思的普世伦理思想,演变成了当下带有强势政治意图的普世价值。 二、“普世价值”的多重性内容 (一)哲学维度的“普世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