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编程的概念与方法(教学简案)

可视化编程的概念与方法(教学简案)
可视化编程的概念与方法(教学简案)

可视化编程的概念与方法(教学简案)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什么是可视化编程。

2、认识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驱动等概念并学会运用。

3、培养利用VB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编写小程序体验可视化编程的过程与方法。

方法与过程

通过阅读和讨论,认识可视化编程的概念,通过编写小程序,进一步熟悉VB程序的开发环境,通过属性窗口更改对象属性,理解事件和事件过程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VB游戏操作及理解,引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程序的兴趣,从而形成积极主动学习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用VB工具箱中的工具设计程序界面。

2、了解两种方法修改对象属性。

3、理解事件与编写程序代码。

教学难点

理解事件与编写程序代码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任务驱动

二、新课讲解(20分钟)

①介绍VB中的工具箱中的控件,告诉学生这些在VB中的被称为对象,而正是因为有这些对象,让人们在编程时不用编写大量的程序去设计界面,直接拖拉这些控件就可以,从而提高了编程效率,这就是VB的可视化编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接明白什么是可视化编程。

教学方法:讲解法

②打开一个已经做好的登录界面,按照这个界面,教师演示如何完成这个界面的设计。其中涉及到控件的添加,控件属性的修改还有界面的合理设计。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如何使用那些控件,设计合理的界面。

教学方法:演示法和对比法

三、实践练习(20分钟)

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所以布置以下两个作业:

将工程文件和窗体文件分别命名为座号.vbp和T+座号.frm保存到teacher//3班文件夹中

2、用文本框,标签,按钮控件设计一个解决已知半径求圆周长与面积问题的合理界面。思考算法中涉及变量的类型。

将工程文件和窗体文件分别命名为r+座号.vbp和r+座号.frm保存到teacher//3班文件夹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操作练习,加深对VB可视化编程的理解。

VB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其中的对象主要是系统设计好的对象,包括窗体(Form)、控件、菜单、打印机、剪贴板和数据库等,使用得最多的对象是窗体和控件。控件包含在窗体内部,是指用工具箱中的工具在窗体中画出的、能实现一定功能的部件,如用于输入和编辑文本内容的文本框、用于执行操作的命令按钮等。

⑴对象的建立

不同类型对象的建立方法不同,下面以命令按钮控件为例,介绍控件对象的建立方法:单击工具箱中绘制命令按钮控件的工具。

②将指针移到窗体上适当位置,此时指针变成十字线,拖动指针画出一个大小合适的方框,释放左键,就形成一个命令按钮,

建立控件以后,工具箱中的相应工具和指针均恢复原状。刚建好控件的四周有8个小

方块,表示该控件为活动控件。单击控件可选定该控件并成为活动控件,拖动控件可改变控件的位置,拖动控件四周的小方块可改变控件的大小。

⑵对象的命名

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名字,有了名字才能在程序中引用该对象。在建立对象时,VB会自动提供一个形如Command1、Command2、Label1、Label2之类的缺省名。为了使程序容易阅读、理解,最好给对象设置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如cmdOk等。一般约定对象名由3个小写字母组成的前缀(指明对象的类型)和表示该对象作用的缩写字母组成,表6-2列出了常用控件的前缀和名字举例。

名字是对象的属性之一,可以通过在属性窗口设置名称属性来给对象命名。

1

VB中的对象具有自己的属性、方法和事件。可以把属性看作对象的性质,把方法看作对象的动作,把事件看作对象对外部操作的响应,它们构成了对象的三要素。

日常生活中的对象,如小孩玩的气球同样具有属性、方法和事件。气球的属性包括可以看到的一些性质,如它的直径和颜色,以及其它一些描述气球状态的属性,如充气或未充气。气球还具有本身所固有的动作,如放气方法(排出气球中的气体)和上升方法(放手让气球飞走)。气球还有预定义的对某些外部事件的响应,例如,气球对刺破事件的响应是放气,对放手事件的响应是升空。

⑴属性

属性是对象的性质,对象的许多属性会影响对象的外观及功能,如窗体的Caption属性决定窗体标题栏中显示的内容,Name属性设置窗体的名称,Height和Width属性决定窗体的初始大小,Top和left属性决定窗体的位置,MaxButton和MinButton属性决定窗体能否最大化或最小化等。不同的对象有许多相同的属性,也有许多不同的属性。对象的属性可以在设计程序界面时通过属性窗口设置,也可以在运行时通过程序代码设置,方法如下:对象.属性=属性值

例如,给文本框“txtSource”的“Text”属性赋值为字符串"20",代码如下:txtSource.Text="20"

如果要获取对象的状态或特性,这时就要读取对象的属性值,方法如下:

变量=对象.属性

例如,读取文本框“txtSource”的“Text”属性的代码如下:

a = txtSource.Text

当然,属性也可以作为表达式的一部分直接参与运算,而不必先将其赋给变量。

⑵方法

在VB中,将一些通用的过程和函数编写好并封装起来,作为方法直接调用,方法是针对特定对象执行一项任务的特殊过程或函数,是对象本身所固有的动作。调用对象方法的格式如下:

[对象].方法[参数名表]

例如:

Form1.Print "欢迎使用Visual Basic"

此语句使用Print 方法在Form1窗体中显示字符串“欢迎使用Visual Basic”。

在调用方法时,可以省略对象名和参数。省略了对象名,表示为当前对象,一般指窗体。

⑶事件及事件驱动

事件是对象对外部操作的响应,如在程序执行时,单击命令按钮会产生一个Click事件。每个对象都有一系列预先定义的事件集,例如,命令按钮能响应Click(单击)、GotFocus (获取焦点)、LostFocus(失去焦点)等事件。

尽管系统对每个对象都预先定义了一系列的事件集,但要判定它们是否响应某个具体事件以及如何响应事件,就是编程的事情了,例如,需要命令按钮响应Click事件,就把完成Click事件功能的代码写到Click事件的事件过程中,事件过程是事件的处理程序,与事件一一对应。事件过程的形式如下:

Private Sub 对象_事件名()

…(事件过程代码)

End Sub

VB程序没有明显的开始和结束,程序的执行是由事件控制的,代码不是按照预定的路径执行,而是在响应不同的事件时执行不同的代码,事件的顺序决定了代码的执行顺序,这就是VB的事件驱动(event driven)的程序设计思想。

需要注意的是,VB虽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B程序主要由界面和代码组成,界面是程序与使用者交互信息的窗口,而具体到解决特定问题或实现事件处理过程时,要编写代码,编写代码时仍然要遵守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仍然必须依据一定的算法,所以,在学习VB时,除了要学习界面设计,还要学习灵活运用VB实现各种算法。

⑴对象:从广义上来说,对象是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在可视化编程语言中,对象分为两类,一类由系统设计,可以直接使用或对其进行操作,如工具箱中的控件,窗体和菜单等,另一类由用户定义.

⑵属性:属性是一个对象的特性,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对象常见的属性有标题(Caption),名称(Name),颜色(Color),字体(Font) ,是否可见(Visible)等.通过修改对象的属性,可以改变对象的外观和功能.

⑶事件:所谓事件就是发生在对象上的事情.在VB中,系统为每个对象预先定义好了一系列的事件.例如单击(Click) 事件,双击(Dbclick)事件,装入(Load)事件,改变(Change)事件,鼠标移动(MouseMove)事件,获取焦点(GotFocus)事件等.对象的事件是固定的,用户不能建立新的事件.当事件由用户触发(如单击)或由系统触发(如装入时),对象就会对该事件作出响应,响应某个事件后所执行的程序代码就是事件过程.

例如:命令按纽Command1的Click(单击)事件过程为: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Form1.BackColor=vbRed

End Sub

过程中的代码Form1.BackColor=vbRed表示将窗体的背景颜色设置成红色.运行时,用鼠标单击命令按纽Command1,就会执行该事件过程,将窗体的背景颜色设置成红色.

⑷方法: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引入了称为方法(Method)的特殊过程和函数供用户直接调用.如对象打印(Print)方法,显示窗体(Show)方法,清除(Cls)方法,移动(Move)方法等.用户可直接调用,不能进行修改.

例如:FirstForm.print"欢迎使用Visual Basic"

该语句使用.print方法在名称为FirstForm的窗体上显示字符串"欢迎使用Visual Basic".

搞清楚了上面4个概念后,我们就可以回答对象,事件和方法三者之间的关系了.

答案:

在VB程序设计中,完成某种功能可通过触发对象事件和调用对象方法,而触发事件和调用对象方法都必须基于某个对象.触发某个事件实际上就是执行一个事件过程代码段,在该代码段中又可以随意调用对象方法,而调用对象方法不可能触发某个事件.

例如:在窗体上添加一个命令按纽,编写一个响应Command1的单击(Click)事件过程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Command1.Caption="显示窗体"

Form2.Show

End Sub

上述代码段表明单击对象按钮Command1触发单击事件,即执行上述代码.在执行上述事件过程中又调用了显示窗体(Form2)的方法.

3.简述事件驱动机制与传统编程方法的不同.

此题的考核知识点是:第一章的可视化编程的概念和特点.

答案:

传统的编程方法使用的是面向过程,按顺序进行的机制,其缺点是程序员始终要关心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情,应用程序的界面都需要程序员编写语句来实现,对于图形界面的应用程序,只有在程序运行时才能看到效果,一旦不满意,还需要修改程序,因而使得开发工作非常烦琐.用VB进行应用程序开发主要有两部分工作:即设计界面和编写代码.在开发过程中所看到的界面,与程序运行时的界面基本相同,同时VB还向程序员提供了若干界面设计所需要的对象(称为控件),在设计界面时,只需将所需要的控件放到窗口的指定位置即可,整个界面设计过程基本不需要编写代码.

用VB开发的应用程序,代码不是按照预定的路径执行,而是在响应不同的事件时执行不同的代码片段.事件可以由用户操作触发,如单击鼠标,键盘输入等事件.也可以由来自操作系统或其它应用程序的消息触发.这些事件的顺序决定了代码执行的顺序.

4.简述事件驱动的工作过程.

事件驱动的工作过程为:

⑴启动应用程序,装载和显示窗体.

⑵窗体或窗体上的控件等待事件的发生.

⑶当某个事件发生后,执行其对应的事件过程代码.

⑷重复执行第2和第3步,直到遇到End语句或单击结束按钮停止程序的运行.

1.下列不属于对象的基本特征是。

A、属性

B、方法

C、事件

D、函数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件的是。

A、Dblclick

B、Load

C、Show

D、KeyUp

1.Visual Basic是以结构化的Basic语言为基础、以事件驱动作为运行机制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

2.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是一种以对象为基础,由事件驱动对象的编程技术。

3.事件是由Visual Basic预先定义的对象能够识别的动作。

4.新建工程时系统会自动将窗体标题设置为Form1。

5.控件的属性值不可以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地修改。

6.“事件过程”是用来完成事件发生后所要执行的程序代码。

算法初步比较经典的教案

算法初步与框图 一、知识网络 二、考纲要求 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 (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 (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 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 三、复习指南 本章是新增内容,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考查,常与数列、函数等知识联系密切.考查的重点是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以基础知识为主,如给出程序框图或算法语句,求输出结果或说明算法的功能;或写出程序框图的算法语句,判断框内的填空等考查题型.难度层次属中偏低. 第一节 算法与程序框图 ※知识回顾 1 2..

3. 4. 5.算法的基本特征:①明确性:算法的每一步执行什么是明确的;②顺序性:算法的“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后一步”是“前一步”的继续;③有限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任务,不能无限制的持续进行;④通用性:算法应能解决某一类问题. ※典例精析 例1.如图所示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则该程序框图所表示的功能是 解析:首先要理解各程序框的含义,输入a,b,c三个数之后,接着判断a,b的大小,若b小,则把b赋给a,否则执行下一步,即判断a与c的大小,若c小,则把c赋给a, 否则执行下一步,这样输出的a是a,b,c三个数中的最小值.所以该程序框图所表示的功能是求a,b,c三个数中的最小值. 评注: 求a,b,c三个数中的最小值的算法设计也可以用下面程序框图来表示. 例2.下列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功能是() (1)计算小于100的奇数的连乘积 (2)计算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连乘积 (3)计算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连乘积, 当乘积大于100时,计算奇数的个数 (4)计算L≥ 1×3×5××n100成立时n的最小值 解析:为了正确地理解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可以将执行过程分解,分析每一步执行的结果.可以看出程序框图中含有当型的循环结构,故分析每一次循环的情况,列表如下: 第一次:13,5 =?=; S i 第二次:135,7 =??=; S i 第三次:1357,9 S<不成立,输出结果是7,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功能是求使=???=,此时100 S i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新兴县实验小学盘水杰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一、本课题的提出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通过良好的数学概念学习促进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进一步培养数学能力;通过有效的概念教学,使学生顺利地获取有关概念。在新课程标准下,优化数学概念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都有极其重要作用。 本课题组成员结合近几年来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在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目前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比较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往往把一个新的概念和盘托出,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定义;比较忽视概念间的联

系,许多本来是有联系的概念,却分散、孤立不成系统,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比较忽视概念的灵活应用。基于对以上现象的认识和思考,就确定了这个研究项目:《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旨在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 本课题通过研究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探究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构建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并通过课例研究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实验的预期目标主要有: 1、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达到对概念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 2、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对概念教学的教材处理方法,达到对概念教学的教学设计有效性。 3、从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巩固、概念的应用等方面入手,提高概念教学教、学方式与方法运用的有效性。 三、本课题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1月) 1、实施步骤及目标:通过调查分析,搜集数据,制定课题方案,申报课题,并学习有关文献资料。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实践探讨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实践探讨 小学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数学知识的综述。是源于实践的积累从而形成的理论知识,经过反复考察验证才得以应用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可以为教师提供全新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透彻、深入的了解数学课程。本文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实践进行探讨分析。 标签: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时期的教学是帮助学生形成学习习惯的关键,对于逻辑思维较为薄弱的小学生而言,想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付出更多的辛劳。概念教学就是应用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阶段的一种教学手段。 1、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1.1数字计算中的概念教学 所谓数字计算概念教学总结而言就是“数与代数”,这是小学数学的一大模块。按照小学数学教材编写,小学生的数字概念是从整数开始,然后深入到分数概念,最后在引入小数概念。在这一模块的教学任务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还要会相关的数字计算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判断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数量问题。此外,经过知识整合,学生最终还要具有混合应用的能力,并懂得利用已有知识进行举一反三。 1.2图形几何与统计的概念教学 图形几何教学模块主要要去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相关内涵。其中,平面图形是基础,学生从这之中开始接触到实际到抽象的转变,然后深入了解与图形有关的角、面积、周长等一系列知识。平面图形知识继续深入便是相关的立体图形教学。值得一提的是,立体图形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点,也是难点。对于统计教学,小学阶段学生只需要掌握基础的概率知识以及基本的数据处理知识即可。 2、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重视数学概念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从概念的“引入——理解——应用”三个基本环节出发,谈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性策略。 2.1引入概念 (1)直观引入。数学概念很抽象,而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逐步上升、逐步发展的。因此,我们在教学

算法的概念 优秀教案

算法的概念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 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教学重点】 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教学难点】 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算法作为一个名词,在中学教科书中并没有出现过,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没有接触算法概念。但是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熟悉许多问题的算法。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我们知道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算法,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算法等。因此,算法其实是重要的数学对象。 二、探索研究 算法(algorithm)一词源于算术(algorism),即算术方法,是指一个由已知推求未知的运算过程。后来,人们把它推广到一般,把进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比如解方程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的算法,等等。 三、例题分析 例1.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整数n,试设计一个程序或步骤对n是否为质数做出判定。 解析:根据质数的定义判断 解:算法如下: 第一步:判断n是否等于2,若n=2,则n是质数;若n>2,则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依次从2至(n-1)检验是不是n的因数,即整除n的数,若有这样的数,则n

小学数学“周长”的概念教学课例研究.doc

小学数学“周长”的概念教学课例研究 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 前提。学生建立概念主要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这两个基 本形式。概念形成主要是从大量的具体事例出发,以学生的 感性经验为基础,形成表象,进而抽象、概括出一类事物的 本质属性。概念同化是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 或描述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而获得 新概念的过程。本文就周长的概念所做的教学探索就教于方家。围绕“如何有效开展概念教学”开展研究,我选择的执 教内容是北师大版第五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什么是周长》,周长的概念在小学阶段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材将它置于长方 形、正方形认识之后,目的是要为将要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作铺垫,教材结合具体的实物,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步抽象出周长的概念,再通过数学化的过程加深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和掌握。基于对教材的分析,这节课教学主要采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帮助学生建构周长概念。为了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以昆虫运动会为主线设计本节课。基本流程是: 1.引入 2.建立概念

①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身边的周长。观察蚂蚁沿着 树叶边跑步练习。初步直观感知周长。②昆虫运动会开幕, 三只蚂蚁分别绕着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周长跑,先猜测 谁会赢,再小组合作验证。③动手操作,丰富对周长的感性 认识。在测量中进一步建立周长的意义,并能运用多种方法 测量图形的周长。 3.巩固 用四个正方形拼出不同的图形,猜测、测量图形的周长。 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深化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第一次试教下来,我进行了认真地反思。主要收获:①在 概念引入时运用课件动态演示蚂蚁沿着树叶边练习跑步的过 程,学生很感兴趣。只让学生观察一下就引出了树叶一周的长 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学生体验不充分。②从学生的回 答中,可以看出对周长这个概念似懂非懂。原因在于“周长”的概念出现太早、太匆忙,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不深刻。③巩固、应用环节,材料比较单一,学生缺乏兴趣。 主要问题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周长的意义。为什么学 生没有理解周长的意义?从教学流程看,一开始通过让学生 观察蚂蚁沿着树叶边练习跑步的过程,就引出了树叶一周的 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学生对周长的感知不充分,没有建立 清晰的表象。这样即使得出周长的概念,学生还是没有理解

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掌握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前提.而传统的教学大多是对概念进行字面的解析,使学生进行机械记忆,再由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处理问题,这会导致学生感觉到疲惫、枯燥乏味,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呢? 一、联系生活,认识概念,一点就明 新课程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只有当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是有价值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教师在授课时,将生活融进数学课堂往往事半功倍. 例如在讲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时,学生经常将互余互补混淆.为此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讲解:补角,联系到补路;补路,即把路补平,补角也要把角补成平角.如此一来,学生就把互补记得十分牢固了,互余自然就很容易掌握了.又如在多项式次数概念的讲解时,部分学生会把各项次数相加作为多项式的次数.为解决此问题可以用这样的例子:一座山往往有多个山峰,问这座山的海拔时,以最高山峰为准.把多个山峰理解为多项式的各项,把最高山的海拔理解为多项式的次数,这样学生就可以较好地理解多项式的次数了. 再如,在学习“平行线”的时候,可以把火车铁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平行线.当学生头脑已经有平行线的形象时,再讲解平行线的概念,学生就容易掌握了. 二、巧设问题,激活思维,一想就通 教师无论是在教学全过程,或是在教学过程的某个阶段都应该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醒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创新思维的目的.把数学概念巧妙地设计为问题的形式展示,让学生积极思考,激发思维,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处理相似形的概念的时候,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图,并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看到什么?请用你的语言描述图中的人,与画中的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思考完后作了回答,再把学生的回答作归纳,这样相似形的概念就已经讲清楚了. 又如在讲解分式的概念时,学生经常会把分母是数字的式子也当成分式,为此我提了两个问题: 1.没有分母的式子可以是分式吗? 2.有分母但分母没有字母的式子可以是分式吗? 三、巧选练习,形成经验,一看就懂 新课程明确指出:“练习是数学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练习之所以成为中学生数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因为习题中存在多种功能,当学生一旦进入了解题情境中时,他就能从其中使自己的素质得到提升.同时通过解题训练也能及时地捕捉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好课堂练习,可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

概念教学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数学概念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维,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是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数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科学中,数学概念的含义都要给出精确的定义,因而数学概念比一般概念更准确。数学概念的灵活掌握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及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在小学数学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划分概念课、计算课、解决问题课与空间图形课,而几乎在每一个新知识的起始课必然是数学概念。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我们离开了概念,就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有根有据的思考,有条有理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也就谈不上推理能力的培养了。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因此上好概念课对小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数学素质发展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实施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被改变,探究式、体验式、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被广泛运用到数学概念教学中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际的教学中,仍有不少老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对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概念教学中存在着重计算,轻概念;重结论,轻探索;重形象,轻抽象;重课本,轻实践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概念教学脱离现实背景,削弱了概念的教学,缩短了概念形成的过程,并忽视了概念的运用,孤立地对概念进行教学,忽略了概念间的联系,不同年级对同一事物概念的定义不同,上课时如何把握这个度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数学老师上概念课时都会遇到的。本课题的选题来自于现实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体现了当前的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概念理解能力大有益处,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一步探究的需要,有利于数学教师上好概念课,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对于目前的概念教学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二、同类课题研究的情报综述 (一)一百多来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早在1906年,我国学者杨天骥、蒋维乔编校的《初级师范学校教科书——各科教授法》中,关于“算术科”的“教授目的”的第一条就是“要启发数之观念,使知数与数之间关系。若此事不能,不能

算法的概念教学设计

算法的概念教学设计 孙凤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4)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5)会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6)会应用Scilab求解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解方程的一般性步骤,从而得到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这些步骤就是算法,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算法。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个问题也可能有多个算法,能模仿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各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 算法作为一个名词,在中学教科书中并没有出现过,我们在基础

教育阶段还没有接触算法概念。但是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熟悉许多问题的算法。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我们知道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算法,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算法等。因此,算法其实是重要的数学对象。 2、探索研究 算法(algorithm)一词源于算术(algorism),即算术方法,是指一个由已知推求未知的运算过程。后来,人们把它推广到一般,把进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比如解方程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的算法,等等。 3、例题分析: 例1 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整数n,试设计一个程序或步骤对n 是否为质数1做出判定。 例2 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议程x2–2=0的近似根的算法。 小结:算法具有以下特性:(1)有穷性;(2)确定性;(3)顺序性; (4)不惟一性;(5)普遍性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不断建立与总结的反复过程是形成数学知识概念的重要过程。有些教师在进行概念形成的教学的时候太过仓促,在学生还处在初步建构概念的阶段就已经着手归纳总结的环节了。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到小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接纳能力等。小学生在了解新鲜事物时特别关注形象,不经常使用抽象思维来看待事物,在记忆方面也喜欢用直观印象来进行记忆。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记忆数学概念知识时往往使用的是背诵的方法,这样就根本没有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很难将其进行灵活运用。教师可以针对他们的这些特殊的思维方式,科学地安排数学教学内容,而且实践活动中一定要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体。 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一)概念引入的方式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要有一段缓冲的时间,这一缓冲时间就是引入数学概念知识内容的阶段。生动的概念引入可以吸引小学生目光,激发他们学习数学概念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以提升教学效率。 1.生活例子的引入 将生活例子引入数学知识概念,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切感,拉近了数学知识内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在进行“直线和线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拿出一些卡片,让学生

对卡片的四个角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直线和线段之间的联系。 2.旧知识内容的迁移引入 数学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中高年级的概念教学可以将以前的基础知识引入。例如,在学习“质数和合数”这一知识内容时,学生可以借助回想约数的概念来展开学习,学生研究1、2、3、4、9、10、13、14、16的全部约数,教师再给学生一个分类的条件,进而引出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3.情境设疑引入 小学生的思维生动活泼,对于感兴趣的题目会进行认真思考。抓住这一特质,教师要创设数学情境,再提出疑点、难点,指引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概念知识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比如,教学“体积”概念,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放一杯水,再在杯中投入石子,让学生观察并且思考为什么石头投入杯中会有水溢出来。这样学生对于石头占据了水的空间有了详细的了解,进而引出“体积”的概念。情境的创设不只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借由观察客观现实提出有意义的、有价值的问题的好习惯。 (二)概念构建的方式 数学概念的形成往往包括现实感受、构建表面情况、本质属性三个阶段,教师要积极引导,使小学生的具象思维转换到抽象思维。 1.加强认识 数学教学活动会给学生提供有趣的感性资料来协助他们进行

概念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概念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概念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合肥市蜀山区教育局教研室李德山 对于平时的新课教学,数学概念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经 常要面对的事情;另一方面,我们教师又经常会发现在测验与作业中学生做错的题目会反复的发生错误,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是粗心引起的,粗心是有的,但其实大部分还是因为没把概念弄清吃透。所以与其花大力气扭转学生的错误概念,还不如在一开始就将它解决好。如何上好数学概念课,使学生少走弯路,是数学老师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教学问题。 一、什么是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 属性在人脑中中的反映。数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客观事物的颜色、材料、气味等方面的属性都被看作非本质属性而被舍弃,只保留它们在形状、大小、位置及数量关系等方面的共同属性。在数学科学中,数学概念的含义都要给出精确的规定,因而数学概念比一般概念更准确。 二、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

首先,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数学中有很多概念,包括:有理数、实数的概念、 运算的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方程、不等式的概念,函数的概念以及概率、统计初步知识的有关概念等。这些概念是构成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它们是互相联系着的。只有明确牢固地掌握有理数、实数的概念,才能理解有理数、实数运算的法则,而运算法则的掌握,又能促进方程、不等式、函数概念的形成。 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数学中的法则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概念的基础上的。事实证明,如果学生有了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就有助于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运算和解题技能。相反,如果一个学生概念不清,就无法掌握定理、法则和公式。总之初中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对于今后的学习而言,都是一些基本的、基础的知识。初中数学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学科,也就是说,任何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都离不开概念教学。 其次,数学概念是发展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 概念是思维形式之一,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所以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起重要作用。没有正确的概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更谈不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研究课堂教学是教学研究的永恒话题。我们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作为研究课题,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从现实需要来看 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对全区的小学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调研了解,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还大量存在。因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领悟不够深刻,或课堂目标虚化、内容泛化、过程形式化,或教师迷信于讲、练、迷信于死记硬背,或因循守旧、穿新鞋走老路。在新课改理念下,客观的要求与低效的课堂教学已形成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第二、从改革需要来看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创新能力和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活动。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最终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又必须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来完成。因此,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支撑和归结。 第三、从发展的需要来看 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能促使教师从自身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对于提高课改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

身的素质以及教师专业化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概念的界定 教学:按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活动,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活动;一种认为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互作用,是师生双方的矛盾和依赖的过程。我们认为,教学是由教师引起的、学生主动学习的师生双方的交互过程。 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首先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其次关注教学效益;第三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第四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最后,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方法,获得广泛的知识经验。有效性教学必须为实现这个理念服务,是教师为了实现这个理念而采取的教学措施。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 1、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全面健康成长。 2、引领教师围绕课题学习、思考、实践,在科学观的指导下,寻求有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促进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 3、探索教学管理精细化机制,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有效管理。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不求“面”上全面展开,力求在“点”上有所探究。重点

算法及其实现教学设计

《算法及其实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3.4《算法及其实现》中第1课时的内容。是信息加工的一种重要方法,《算法及其实现》这一节,利用生活经验和常见问题,让学生理解算法的含义、算法的常见表示形式以及对象、属性、类、事件、事件驱动等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也是作为学习VB程序设计的基本前提。 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的学生为慈溪中学高一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在程序设计的体验很少,对算法也没有深入的了解。本节的先行知识是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怎样让学生对此有一个愉快的体验并产生兴趣,如何接受算法与VB面向对象和事件驱动的基本理念,进而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对算法的概念有较为深入的理解,知道算法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的重要地位; 2.能读懂流程图,可以独立设计简单算法的流程图; 3. 通过防沉迷系统的程序界面和自我介绍事件活动,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类、对象、属性、事件、事件处理、方法等概念。 4.通过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方法; 5. 体会计算机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算法的概念,读懂并设计简单的流程图,体会如何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相应算法。 难点:类、对象、属性、事件、事件处理、方法等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课件、学生素材;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投影仪、教学控制软件、VB软件、umu教学网站。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和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计算机能看懂这个流程图吗? 所以要能让计算机帮我们解决问题,必须采用计算机语言来实现这个算法。 的特点面向对象和事件驱动两大核心。 通过未完成版的防沉迷系统界面对 对程序界面直接给出对象和属性的概念,为加深学生对对象和属性概念的 :利用教学网站进行自我介绍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数学概念是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基础。所以,重视概念教学,优化概念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必须认真深入思考的问题。但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 1、教师对概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处理时往往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对概念的认识仅仅停留于概念的外显(即定义的描述),而忽略了概念的内涵(即本质属性与特征),较多的是死记硬背、通过习题的反复操练来巩固概念,学生生厌,而且也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教师对教材的研读和把握不到位。没有真正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致使一些概念的外在特征给学生带来了认知上的偏差。 3、孤立地学习数学概念。教师往往执行于教材编排,把一些概念分课时逐一进行教学,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对一些概念的掌握零零碎碎,缺乏一定的体系,从而使得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概念上增加障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4、概念与应用脱节。学习概念后需要通过应用环节来巩固概念的理解和内化,但发现有时练习的跟进与针对性不强;还发现学生在应用中,往往会忽略概念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去推理辨析,把概念给架空了。 5、重视和优化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师走向智慧型教学的硬功夫和必备能力。引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和能力。教师也在大量的实践中,深刻洞悉、把握规律,勤于反思、创造性驾驭,不断提升教学智慧。> 因此,优化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有不容低估的意义。同时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向智慧型教师发展的一个途径,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2、研究述评: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还是比较重视数学概念的引入,而相对比较忽视概念建立和概念巩固的作用和实效,在后两方面也缺乏相应的理性框架和实践的积累。往往重书本,轻实践;重理论轻探索;重计算轻过程等。目前一线教师还缺失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深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还没有做到具体细化到每一个概念的教学,教学实例比较缺乏。这也将是我们希望通过研究以后有所收获的方面。 1、关于概念建立的教学策略。小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往往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概念形成,二概念的同化。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所以,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大多以“概念形成”的形式为主。而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直观感知、建立表象、解释本质属性三个过程。希望通过一些课堂实例的研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数学概念。 2、概念巩固的教学策略。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掌握的概念不断增加,有些概念的文字表述、内涵会比较相近,学生容易混淆;由于教师没有主动地去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有的学生常常会在变式题或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面前,表现得束手无策;由于概念之间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概念后,教师应该向学生进一步提示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有条理地、系统地掌握这些概念。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教师这一

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案(完整版)

教案首页

第一节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 一、电子商务的作用和特点 二、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内涵 电子商务系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主要是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各类商务获得弄个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 含义: (1)电子商务是一种采用最先进信息技术的买卖方式 (2)电子商务实质上形成了一个虚拟的市场交换场所 (3)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应从“现代信息技术”和“商务”两个方面考虑 (4)电子商务不等于商务电子化 第二节电子商务的分类 一、按照交易对象分类 按照交易对象分类,电子商务可以分为3种类型: 1.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 2.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 3.企业与政府方面的电子商务 二、按照商务活动内容分类 按照商务活动的内容分类,电子商务主要包括两类商业活动。 1.间接电子商务 2.直接电子商务

三、按照使用网络类型分类 根据使用网络类型的不同,电子商务目前主要有3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EDI(电子数据交换)商务,第二种形式是互联网(internet)商务,第三种形式是intranet(内联网)商务 第三节电子商务的基本组成 电子商务的基本组成要素有网络、用户、认证中心、物流配送、网上银行、商家等。 电子商务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3种基本的‘流’,即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一、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 (一)网上商场 (二)物流配送 (三)支付结算 目前在B2C电子商务方式中主要的支付方式有送货上门付款、汇款方式和电子支付方式。 (四)安全认证 采用B2C模式电子商务的企业大致可分为经营着离线商店的零售商、没有离线商店的虚拟零售企业和商品制造商。 二、企业间的电子商务 企业间的电子商务(简称B2B模式)即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产品交易或服务的经营活动。 目前企业采用的B2B可以分为面向中间交易市场的水平B2B电子商务和面向制造业或商业的垂直B2B电子商务两种模式。 第五节企业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

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重要概念的具体内容及内涵等 作了具体描述。围绕重要概念组织生物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研究重要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生物重要概念,形成发散性思维,进而对今后生物课堂发展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20102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针对现代生物学教学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明确教学内容,及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要求、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要求,课程内容在10个一级主题中筛选并呈现了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同时用描述的方式清晰地指出了这些概念在初中阶段的教学深度、范围和难度控制等要求。围绕重要概念来开展教学,既可以突出重点,又可以降低对次要内容的过多要求,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一、重要概念及其教学概述 “概念”与术语、定义不同,更注重于某个概念词所指代的相应背景和相关信息或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如果将注意力集中于词汇而不是理解上,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没有意义的,要理解而不是只记住词汇才是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重要概念针对具体内容以概念内涵或 命题的方式作了具体的描述。之所以采用完整陈述句的形式描述重要概念,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师生以熟悉掌握术语代替理解概念的现象,另一方面是更易于确认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概念内容及其意义,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重要概念教学的重点是对概念内涵的传递,因此教师明确教学内容后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起到关键作用。 二、初中生物重要概念的教学策略 1.善用直观材料,丰富重要概念的感性认识 在初中生物中的50个重要概念中,有些描述较为抽象,对认知结构尚未完善的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相对困难。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恰当地运用一些直观的生物材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直观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概念的清晰表象,有助于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 例如,在学习“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这一部分内容时,其中有一重要概念为“不同动物发育的方式可能不同。

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教学案(含答案)

第一章:直线运动的描述 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考纲下载:1.参考系、质点(Ⅰ) 2.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 主干知识·练中回扣——忆教材夯基提能 1.参考系 (1)定义:假定不动,用来作参考的物体。 (2)特性 ①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 ②统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选同一参考系; ③差异性:选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可能不同。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3.位移 (1)定义: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2)大小:初位置与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 (3)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4.速度 (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一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v=Δx Δt。 (3)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4)分类: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5.加速度 (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a=Δv Δt。 (3)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4)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巩固小练 1.判断正误 (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2)欣赏芭蕾舞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不能把芭蕾舞表演者看做质点。(√) (3)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4)子弹击中目标的速度属于瞬时速度。(√) (5)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6)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就增大。(×) (7)甲的加速度a甲=2 m/s2,乙的加速度a乙=-3 m/s2,则知a甲>a乙。(×) [位移和速度] 2.[多选]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点相遇(图中未画出)。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相同的是( ) A.速度B.位移C.路程D.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3.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速度和加速度]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B.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核心考点·分类突破——析考点讲透练足 题组一 1.(2016·舟山模拟)下列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不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是() A.大江东去B.轻舟已过万重山 C.夕阳西下D.飞花两岸照船红

算法的概念优质课教学设计

课题:算法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算法的概念; (2)会初步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3)能用算法解决数学和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力目标] 尝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算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从具体问题中提炼算法思想的能力。 [情感目标] 用现实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的创新思想。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算法的概念,用自然语言描叙算法。 难点:对算法的描述,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情景引入: 请同学们来一起看屏幕上的图片。大家都认识吗?(电脑,计算机)会用吗?(会)都用来干嘛?(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聊天、打字……)现在生活水平高了,大家对计算机都很熟悉了。我小的时候对计算机的接触的很少,总以为那是科幻电影里无所不知的智能机器。所以当周围有小朋友炫耀起家里买了计算机以后,我请他帮我向计算机问了一个很幼稚的问题:我长大后能长多高?当然,他的计算机没有回答我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我的生活之中。我也会用它来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聊天、打字、处理数据……。那么计算机到底是怎样工作的?我们今天学习的算法就是一个开始。

1 二、算法的概念: 实际上,算法对我们并不陌生。 来请大家解这样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②①1212y x y x , 第一步:2?+②①,得:③??=15x , 第二步:解③,得:5 1=x , 第三步:2-?①②,得:④??=35y , 第四步:解④,得:5 3= y , 第五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5351y x 。 我们可以用上述的五个明确的步骤给出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那么对于其他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呢? 探究一:你能写出求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吗? 对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⑥⑤222 111c y b x a c y b x a , 其中01221≠-b a b a ,可以写出类似的求解步骤: 第一步:12b b ?-?⑥⑤,得:⑦??-=-21121221)(c b c b x b a b a , 第二步:解⑦,得:1 2212112b a b a c b c b x --=,(01221≠-b a b a ) 第三步:21a a ?-?⑤⑥,得:⑧??-=-12211221)(c a c a y b a b a , 第四步:解⑧,得:1 2211221b a b a c a c a y --=,(01221≠-b a b a ) 第五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12211 22112212 112b a b a c a c a y b a b a c b c b x 。 那么上述的五个明确的步骤就构成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算法。 实际上,对于某些数学中和生活中的其他问题,我们也能够给出由有限个明确的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摘要:如果在概念教学中切实贯彻、灵活执行有效的教学策略,就能把概念“教实”“教活”“教好”,从而优化概念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概念教学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而概念是数学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其年龄小,知识不多,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对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只有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旧概念的复习引入新概念 一个概念并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处在一定的概念系统中,处在与其他概念的相互联系中,学生的学习都是通过概念同化习得新概念的。学习复杂概念之前,先学习更一般更简单的概念(即上位概念),以这个上位概念作为新概念的先行组织者,联系学生已学过的有关概念阐明新概念的是教

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利用整除的概念阐明约数与倍数的概念。在公约数与公倍数的概念中,再添上“最大”、“最小”的限制,从而得出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实践表明,用先前的一个概念推导出新的概念,这样的既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新的概念,又能使知识结构更完善,学生掌握得更牢固,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联系的思维方法,形成逻辑思维能力。 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概念 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数学,通过实物、教具、学具让学生观察、演示或操作阐明概念,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让学生只用一把直尺画一个圆,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考验。用圆规学生都能画圆,用一根线固定于一点也能画一个圆,那么为什么要求学生用一把直尺画圆呢?这就是在渗透圆的定义。虽然在小学阶段很多数学概念是描述性的,但也要尽可能让学生的后继学习更有利于知识建构。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会在头脑中留下这样的表象:圆就是所有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虽然学生无法用语言表述,但是头脑中有了这样的表象,对后继知识的学习是相当有利的。 三、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