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作用

论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作用
论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作用

论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作用

目录

1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1.1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1.2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2非政府组织与公共事业管理

2.1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2.2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地位

3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作用

3.1承担社会服务和部分管理职能,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3.2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

3.3制约政府权力,克服政府合法性危机

3.4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成为多元化治理的重要力量

3.5吸纳就业人员,扩大就业

4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问题

4.1社会公信力低,法制体系不健全

4.2资金不足

4.3人员水平偏低

摘要:

非政府组织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一股新生力量,影响着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人类活动。非政府组织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它在提供公共事业产品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自身的不足和外部环境的弊端影响着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发挥。而非政府组织在中国作为体制改革不可缺少的组织形态确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力量。管理和培育好非政府组织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公共事业管理

当前,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思想观念的变化,利益格局的调整,这些变革在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在这矛盾凸显、困难重重的关键时期,仅靠原来的行政手段和工作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了。这就需要新的治理模式来应对当下复杂的公共事务。而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形态,在弥补政府缺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了除政府和企业之外支撑社会发展的“第三支柱”。正是因为其在人类的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人们开始重视非政府组织,重视其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作用。

1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最早见于1945年6月签订的《联合国宪章》

1.1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关于非政府组织的概念世界各国依据不同的标准有着不同的界定。我国学者崔运武认为所谓非政府组织,就是依靠社会权力,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的非官方的、非营利的社会中介组织。如根据中国《非营利组织法的立法原则》,对非政府组织可作如下界定:“在特定的法律体系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团体、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而且不以盈利为目的”

1.2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虽然对什么是非政府组织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而且各国的非政府组织的设立和职能作用不同,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体系,非政府组织还是有共性特征的。

目前被国际广泛认可的是美国学者莱斯特.萨拉蒙对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特征的归纳,包括以下五项核心特征:

1.2.1 组织性

指非政府组织必须具有正式注册的合法身份、有法人资格;有内部规章制度;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固定的人员;有职权等级体系等。

1.2.2 非政府性

这是区别于政府的根本属性,是指非政府组织不是政府及其附属机构,在决策行为上不受政府控制,但可以接受政府的资助。

1.2.3 非营利性

指的是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不进行利润分配,其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这是与企业的根本区别。

1.2.4 自治性

指的是非政府组织作为独立的组织,其在人事、财务、决策等方面不依附于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而是组织内部成员进行自我管理。

1.2.5 志愿性

指的是成员参与组织以及组织资源集中不是强制的的,而是自愿的。这是非政府组织最具特征的一个属性。

从其鲜明的组织特征可以看出非政府组织以增进共公共利益为目标。其目标的设立、活动方式、组织管理等方面适应了公民社会的自我管理打得需求,是社会管理中公共权力的主要实施者之一。

2非政府组织与公共事业管理

2.1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计划经济成为主导,政府职能也开始全面调整由“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与此同时,社会矛盾凸显,社会伦理道德观也在发生着变化。而中国的非政府组织玉成于斯,必将会为时代带来不可磨灭的印记。

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38.7万个。这些社会组织业务范围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民政、体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表1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情况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情况单位:万个、%

资料来源: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3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数量迅速增长,规模不断壮大,且其活动的领域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从以下表中可以略知一二。

表2 中国的非营利组织活动领域分布(注:多项选择,总比例超过100%)

资料来源: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 [J]. 管理世界,2002(8)

2.2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地位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得知:非政府组织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其在这过程中是重要的参与者,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明确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地位是分析其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作用的前提和基础。那么,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地位如何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角色定位:

2.2.1 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政府职能转变,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必须将其一部分功能分割给社会,而这些是企业所不愿承担或不能承担的,这就给非政府组织创造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

2.2.2 公共政策的参与者

非政府组织是影响公共政策的社会力量之一。它们直接参与社会事务的处理,能及时发现社会问题,继而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最终影响政府的决策行为。还有的是,它们可以通过分析研究为政府的长期政策的制定提供意见、建议。

2.2.3 公共关系的协调者

我国处于一个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利益矛盾尖锐化的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事件频发,造成公共关系极度脆弱。而非政府组织却是这繁杂交错的公共关系的最佳协调者,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剂。

3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作用

在当今逐步形成的公共事业管理市场模式下,非政府组织在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3.1承担社会服务和部分管理职能,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行政体制改革也被提上了改革的日程。我国政府由原来的“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为此必须将一部分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转嫁给社会。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不会去承担,非政府组织责无旁贷的承担了下来。

另外,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同时,政府与市场之间逐渐出现了一个“空白地带”,而这“空白地带”关系到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客观上需要一个联接政府与市场的桥梁,非政府组织也就顺应时代要求成为这联接政府与市场的中间层。再则是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使政府从微观的管理中解脱出来,从而能够全力的进行宏观管理。

最后,非政府组织在当代公共事务中还可以有效地监督政府部门依法行政。通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有效地解决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时出现的低效率、资源浪费、服务态度差和“寻租”等丑陋现象。

3.2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

政府很难摆脱官僚主义的诟病。政府行为受到各种社会势力的牵制,加上政府本身也存在缺陷,所以,政府往往对新的社会需求反应迟钝。在官僚体制内,政府官员又缺乏降低成本,增加产出的内在激励。因此,政府的工作效率是低下的。考虑到这种现实的存在,许多国家开始鼓励非政府组织介入,将越来越多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转移给政府组织,政府做适当的资助,而非政府组织在市场基础上可以形成相互间的竞争,这就提高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各国的实践证明,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方面,非政府组织往往比政府部门更具效率。

3.3制约政府权力,克服政府合法性危机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任何公共权力都需要制约。政府是公共权力的最大拥有者,对其约束只靠政府组织内部的约束机制是不够的,要有独立于政府的强

大的社会权力对其制约。非政府组织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着公众的意志和利益,是比较好的制约政府权力的社会组织。

政府合法性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接受和认可。面对公众多层次、多种类的需求,且需求不断扩张,政府的职能受到严峻的考验,政府的合法性也陷入危机中。而非政府组织在克服政府合法性危机中起到的作用就是分担政府的部分服务功能,满足公众的利益要求,分担政府背负的合法性压力。

3.4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成为多元化治理的重要力量

现代社会是多元的社会。公众的兴趣、价值观念、经济利益都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也分化出不同的阶层和利益集团。因此政府必须面对种种不同的社会需求,但政府服务的对象时全体公民,其行为具有普遍性,很难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而非政府组织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利益集团和阶层,提出不同的行动方案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3.5吸纳就业人员,扩大就业

当前,作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的国企在经济结构转型及企业改革的情况下,员工数量逐年下降;政府机构精简,人员需求量也在缩减。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疲软。随着非政府组织的迅速发展壮大,它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压力。

4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迅速发展,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4.1社会公信力低,法制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对非政府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结构等进行全面的定位,且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缺乏严格的规范,相关立法滞后已是不争的事实。

法律地位的不明确,自身身份的模糊,管理机制的不顺等均影响着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导致其社会公信力低。

4.2资金不足

这是制约非政府组织的最大瓶颈。目前我国大多数非政府组织在财政上捉襟见肘,处于困境。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缺乏多元的资金来源渠道造成的。

4.3人员水平偏低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以非专职人员和中等文化程度的职员为主,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其留不住高素质人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非政府组织从业人员工资水平低;(2)非政府组织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待遇远不如政府工作人员。

虽然,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其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阵痛。相信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民主政治的进步,法律体系的完善,以及其自身的努力这些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的。不容置疑,非政府组织已成为我国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同样它也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主体。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非政府组织正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三只手”。

参考文献

[1]林修果.非政府组织管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2]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

[4]俞可平等. 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和治理的变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外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综述及比较研究

课程论文 课题:外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综述及比较研究 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班级:行政管理 学号: 113115001132 姓名:赵丽莎 任课老师:马蕾 点评: 成绩:

外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综述及比较研究 赵丽莎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94)摘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管理对促进社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美 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美国家和日本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状况进行综述 和比较研究,有利于借鉴其发展经验,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更好的管理和发展。 本文从各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理论概述、社会作用、管理体制及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几 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总结了近年来外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政府;管理;发展 1.外国非政府组织的概述 1.1非政府组织的分类 美国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分为三个类型:一是“思想库”等独立研究机构。一般指独立与政府和企业(甚至是大学)之外,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机构。最早出现在二战时期的美国。据统计,二战爆发前,全美仅有20个左右的思想库,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该数字达到了1600个之多。其涵盖范围也从战略、军事、国际关系的研究扩展到了当代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其典型代表为:美国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二是基金会。美国基金会中心对“基金会”的定义是:非政府的、非营利的、自有资金(通常来自单一的个人、家庭或公司)并自设董事会管理工作规划的组织,其创办目的是支持货援助教育、社会、慈善、宗教或其他活动以服务于公共福利,主要途径是通过对其他非营利机构的赞助。三是社会基层组织。该组织种类繁多、涵盖面相当广,一般包括社会服务组织、卫生保健组织、健康研究组织、教育研究组织、社会运动组织、艺术和文化组织、互助性组织等等。美国大概有33万个社会服务组织。他们获得政府、基金会、公司和个人的广泛支持,美国政府的资助占社会服务组织收入60%。 在英国,官方和大众媒体较少使用“非政府组织(NGO)”这个术语,使用最多的是“慈善组织(Charity Organization)”,其次是“志愿和社区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再次是非营利组织。主要区别在于:非营利组织除了包括民间公益性组织以外,还包括各种形式的互益性组织(如各种行业协会),而慈善组织则主要强调公益性的一面。非营利组织的涵盖面广,只要“不是家庭,不是企业,也不是政府的一部分,都可以纳入其中”。“志愿和社区组织”一词是近些年,特别是1994年以来官方文件中通用的提法,其范围略小于非营利组织。慈善组织是指从事公益活动且在慈善委员会登记的组织,它是英国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慈善组织是慈善组织的核心。 德国的非政府组织简单来说可以社团和财团两大类型。其中社团在德国的非政府组织中数量最多。严格的意义上,依据非政府组织的产生、资金来源和成员结构三项标准有不同的划分。非政府组织依其非政府程度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所谓的真正的非政府组织,他们是非政府组织的最初形态。其产生源于公民社会的倡议,没有政府的推动,成员仅是个人。资金来源只有个人捐助和成员会费,不依赖公共资金,一些组织甚至根本拒绝公共资金;另一种是所谓的非政府组织的偏离组织,他们依赖于政府,资金大部分、甚至全部来自于公共资金。 法国根据法律规定,社团基本可分为三个体系:一是注册社团和不注册社团。1901年的法律没有规定社团必须到市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但是只有注册的社团,才具有法人资格,能够以法人的身份从事活动,购买、持有和管理财产(例如社团的场馆或者银行户头)。二

我国地方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地方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伴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规范化问题,已经提到政府管理的议程上来。迫切要求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大力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并同政府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的非政府组织,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更加有利发展机制。本文从非政府组织存在的数量、规模、非政府组织自身能力、特点以及国际化程度等方面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政府在法律环境、规范化的管理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非政府组织的自律机制等方面提出应对的措施,使之推动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发展政府管理 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管理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由于地方政府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能力有限,地方政府不得不考虑如何面对繁重的社会性事务来加强管理。总结世界各国经验,成功的途径就是输出政府职能,为地方政府寻求合适的职责伙伴,在政府的监控下,由社会为政府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来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以提高政府本身的治理能力和竞争力。为此,发展非政府组织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所谓非政府组织,“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1]我国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互益性社会中介组织)与民办非企业单位(公益性服务实体社会中介组织)。 一、我国地方非政府组织发展现存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政府组织迅速得到发展,据民政部2004年统计,截止到2003年年底,中国民政部门共登记各类非政府组织26.66万个,年均增长34%;其中社会团体与基金会合计14.2万个,基金会1300多家;民办非企12.4万个,年均增长23%。[2]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的了前所未有的作用。但与社会发展相比,还远未能满足社会各种群体、和各种利益集团的需要;而且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非政府组织总量、质量、作用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且发展不平衡,速度较慢,国际化程度不高。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主要和突出问题如下: (一)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数量和规模不平衡 从绝对数量和组织规模上看,我国地方非政府组织不仅远少于发达国家,而且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差距也较大。如中国每万人拥有非政府组织数量仅2.1个,这些年虽然一些地方开始重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培育工作。但相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非政府组织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结构上,都远不能满足需要。而且,我国目前现有的非政府组织大多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和大中城市中,而广人的内地和乡镇仍是社会组织的稀疏地带,非政府组织力量比较弱小。发展呈现出严重的不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摘要: “公共事业管理”在中国是个舶来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这个概念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时间都很短。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当我们把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放在改革的高度去思考,把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当作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继续和深化,特别是随着“新公共管理”或“新公共行政”时代的到来,公共管理职业化的发展,对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研究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新视点。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管理观念管理内容公共管理学 正文: 1. 公共事业管理在国外的起源 早在20 世纪,美国就提出了公共事业管理,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将各种科学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管理中,结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就此形成了公共管理,其主要的理论说明来自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虽然前期的公共管理带有官僚制的发展本色,但其发展速度快,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政府管理的深入,公共事业管理范围也逐渐扩大。在上世纪的70 年代,全球石油危机爆发,人们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时,政府不断面临着财政危机,还面临着信任危机和管理危机,从而各国开始着手改革公共事业管理工作,试图用市场管理替代政府管理;政府设法控制财政开支,鼓励人民投资;精简政府人员;鼓励企业之间的竞争,并逐渐实现公共管理市场化。这次改革促进了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生成,而这股潮流也持续到了今天,它所提出的企业化政府、学习型政府的改革理念与现实发展环境相符,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的完善带来新景象。事实上,这次改革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是分不开的,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公共事务:发展经济、维护社会正义、提供社会保障、增加国民福利、充分就业、改善环境、制止犯罪等,如今,公共事业管理越来越复杂,如果增加政府职能,又会削弱市场的能力,带来官僚制的异化,各种矛盾的出现,需要我们积极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化。这种想法一经提出,公共事业管理就开始了新的发展,它不再受制于传统行政管理理念,建立起与时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政府管理制度。在即将步入21 世纪的几年中,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建立,经济贸易实现全球化,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例如政府绩效评估、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开发、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电子政务管理等,但这也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开拓了空间。 2. 公共事业管理在国内的发展 教育部根据1997年,北大学和云南大学的申请,于1998年将其列入本科专业目录的,其专业代码为110302。1999年秋季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随之,2000年,全国57所高校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能及管理手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国家培养现代公共管理人才,加强公共政策与管理的深入研究,以促进国家的改革与发展。 本专业具有研究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研究性表现在必须对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加强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历史与现状的比较研究,并对当前国内公共管理的热点、重点问题与对策加以研究;实用性则表现为学生必须具有善于学习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和创业竞争的能力、与他人协作和国际交往的能力;综合性即以政治学和经济学为主,以法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工程科学等学科为辅,培养学生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综合素质。 该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它主要反映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规律

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制化、合理化、规范化和时代化进程。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机技能;熟悉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技能和写作能力。 毕业生应掌握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 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课程 该专业除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讲授的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人

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2019尔雅答案

1.1 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 1 非典期间,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公共治理措施?()B ?A、发放口罩 ?B、禁止人员流动、到北京人员进行隔离等 ?C、公布疫情 ?D、招募医师 2 非典期间,公共治理的主体有哪些?()ABC ?A、政府 ?B、企业 ?C、非政府组织 ?D、公益机构 3

公共治理是指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管理共同事物方式的总和。()√ 1.2 非政府组织的重要性 1 《官场病:帕金森定律》的作者是谁?()B ?A、柯南道尔 ?B、帕金森 ?C、亚当斯密 ?D、曼昆 2 非政府组织是()的需要。ABCD ?A、国家现代化的需要 ?B、有助于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参与 ?C、完善社会自律机制的有效手段 ?D、是增强政府合法性的基础 3 我国六十年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包括?()ABCD ?A、农业现代化

?B、工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技现代化 4 帕金森定律说明政府机构往往演变得臃肿低效,故非政府组织是国家现代化的需要。()√ 1.3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1 狭义的社会组织不包括()。C ?A、社会团体 ?B、民办非企业单位 ?C、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D、基金会 2 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我们称之为()。B ?A、免税组织

?B、基金会 ?C、民间组织 ?D、社会团体 3 志愿组织有哪些类别?()ABD ?A、组织志愿性 ?B、服务志愿性 ?C、有偿服务性 ?D、活动志愿性 4 社会团体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5 慈善组织与公益组织的区别在于,慈善组织解决人的基本生存,公益组织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1.4 非政府组织的特性与分类 1

公共事业管理试题库

《公共事业管理》试题库(思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试题类型及分值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 (计10 分,每题1分) 二、填空题 (计30 分,每空1分) 三、名词解释题 (计10分,每题2分) 四、简答题 (计30分,每题6分) 五、论述题 (计20分,每题10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准公共物品:是指部分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 2.准公共事务:是生产准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指涉及部分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 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部分的“非排他性”。 3.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社会准公共事务进行协调,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目标的活动过程。B 二、填空选择 1. 公共事业管理最突出的特征是公共性或公益性。(选)* 三、简要说明 1.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答: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在内容和管理主体等方面有交叉,原因是前者是从管理对象和范围进行学科建构的,而后者则是从管理主体入手形成学科的;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在管理主体、目标和对象上有本质的不同,因而两者的区别十分明显。 2.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答:1跨学科和专业化的统一;2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统一;3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4公共性与管理性的统一。 3. 公共事业管理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公共事业管理有自己确定的研究对象,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学科体系。公共事业管理通常的研究方法是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实验法。 4.当前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有什么意义?A1 答:当前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开展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和学习,能直接促进我国科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并极大地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主体 一.名词解释 1.组织:是特定的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按照特定的原则通过组织设计,使得相关资源有 机组合,并以特定结构运行的结合体。 2.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或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以独立、公正为原则, 并凭借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A1 3.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 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B1 4.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

公共事业管理试卷3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三套试卷 姓名学号成绩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题分15 10 20 24 31 得分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所谓_____,是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或者说,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价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艺术或技术。 A、战略管理 B、战略规划 C、战略 D、策略 2、从卫生事业活动的表现形式和结果——产品的角度看,卫生事业产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_____。 A、准公共性 B、公共性 C、综合性 D、社会性 3、职业体育活动的主要承担机构是_____。 A、健身俱乐部 B、半职业性体育俱乐部 C、职业体育俱乐部 D、球类俱乐部 4、计划职能是公共事业管理的() A、基本职能 B、首要职能 C、重要职能 D、管理职能 5、长期计划是指实施时间在()的计划 A、五年或五年以上 B、四年或四年一上 C、三年或三年以上 D、两年或两年以上 6、公共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流叫做() A、内部沟通 B、正式沟通 C、非正式沟通 D、外部沟通 7、元政策是指() A、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公共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和。

B、用以指导某一方面公共问题的主导性政策。 C、针对特定而具体的公共问题做出的政策性规定。 D、实施的效果常常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可以直接观察到并可以评估的。 8、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方法可以分为() A、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 B、刚性方法和柔性方法 C、抽象方法和具体方法 D、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 9、科技事业产品属() 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私人产品 D、企业产品 10、目标管理,是以____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 A、科学管理和行为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科学管理 D、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 11、常见的时间预算法有三种,只考虑最少的问题和困难的是:() A、乐观预算法 B、中性预算法 C、保守预算法 D、中和预算法 12、拟订方案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 A、在拟订方案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公共项目实施的客观环境条件,来制订公共项目的运作方案 B、尽可能地拟出包括所有实际上可以实施的方案,不能将有可能通向目标的任一途径遗漏 C、要求所拟订的多个备选方案之间必须要有原则的区别,是不可兼容的,也就是说,各个备选方案在内容上应是各自独立、相互排斥 D、就是必须在拟订方案时有目的、有意识地针对公共项目的目标进行 13、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 A、政府部门 B、公共部门 C、企业单位 D、私人 14、目前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公务人员的监督最重要的是( ) A、法制监督 B、行政监督 C、舆论监督 D、内部监督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是在哪一年正式通过的,标志着我国正式全面实施政府侵权赔偿责任制度。() A、1992 B、1993 C、1994 D、1995 得分评卷人

浅谈非政府组织作用及挑战

浅谈非政府组织作用及挑战 内容摘要:非政府组织在加强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讲座,组织开展项目,翻译出版物等多种形式,将国际上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介绍到中国,促进了中国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向国际社会介绍了中国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事业的进展与成果。 关键字:非政府组织;作用;挑战 一、现状与措施 10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提高,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生活中,为普通民众投身或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平台。这些非政府组织主要从事生殖健康/计划生育和性别的研究与服务,通过热线、讲座、杂志等形式进行宣传和交流。 非政府组织在加强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讲座,组织开展项目,翻译出版物等多种形式,将国际上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介绍到中国,促进了中国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向国际社会介绍了中国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事业的进展与成果。 二、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及其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整个社会越来越趋向多元化。特别是在一些社会问题比较突出、尖锐的领域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尤为活跃和集中,它们往往发挥着政府和企业所没有或难以充分发挥的作用,推动了社会进步。 (一)环境保护领域的非政府组织活动 在中国的环境保护领域里,活跃着一大批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组织。其中较为著名的包括: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绿色家园志愿者、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中华环保基金会、北京环保基金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等。 由这些组织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提供了政府和

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论文参考题目 1、我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公共事业组织的发展研究 2、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初探 3、我国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及其改革路径 4、公共事业组织管理中的财政监管问题研究 5、关于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出路的探讨 6、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与公共事业发展关系研究 7、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8、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发展现状分析 9、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探微 10、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1、公共事业管理的伦理价值建设研究 12、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业管理模式选择 13、公共事务责任的分担与利益分享—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14、试论公共事业存在的制度基础 15、我国传统体制对公共事业组织发展的影响分析 16、新形势下政府与公共事业组织互动关系发展的现实困境 17、我国政府对民间组织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8、浅析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 19、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构成及特点分析 20、公共事业组织在政策执行中的作用分析 21、公共事业组织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分析 22、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特点分析 23、公共事业组织结构的设计探析 24、中国传统文化对公共事业发展的影响 25、公共组织管理研究(例如学校管理,学校各职能管理,科研管理或者教学管理等,也可以是其他事业单位或行政单位的管理). 、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市场化路径研究(比如医疗保障的市场化、消防服务的市场化等)26 、试析公关在公共事业组织工作中的运用27 、浅析公共事业组织公共责任的承担28 、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探析29 、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的必要性分析30 、公共事业管理效率评估中的困境分析31 、试析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2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电子化服务初探33 、关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初步思考34 、试论我国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的障碍及对策35 36、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体制及改革 37、试论教育产品的公共性 38、关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考 39、从教育公正透视中国社会公正的现状与趋势 40、发展素质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41、论教育产品的产品属性42、我国现阶段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43、西方教育券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44、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45、我国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及其完善 46、我国体育事业改革的目标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书目推荐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书目推荐 1.《科学管理原理》,作者:(美)泰勒著,马风才译,出版社:机械工 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1月 管理学之父——泰勒 (费雷德里克·泰勒 (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是 美国著名发明家和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尊 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2.《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作者:(法)法约尔著,迟力耕,张璇译,出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5月 3.《管理行为》,作者:(美)西蒙(Simon,H.A.)著,詹正茂译,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7月 4.《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第三部)作者:彼得·得鲁克著,刘勃译,出 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5.《经理工作的性质》,(加拿大)亨利·明茨伯格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出版时间:1986年11月 6.《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作者:(美)彼得·德鲁克著,许是祥译,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6月 7.《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作者:(美)彼得·圣吉著,张 成林译,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0月 8.《公共政策工具:对公共管理工具的评价》,作者:(美)彼得斯等编,顾建 光译,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1月 9.《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公共管理与政治学系列》,作 者:陈振明主编,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08月

10.《公共管理案例(第五版)》,作者:(美)戈伦比威斯基等主编,汪大海等译, 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06月 11.《企业与社会:公司战略、公共战略、公共政策与伦理(第十版)——公共 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作者:(美)波斯特等著,张志强等译,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11月 12.《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公共管理学和法学的双重视角》(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作者:王丛虎编著,出版社:人民大学 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4月 13.《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公共管理文库》, 作者:张康之著,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出 版时间:2004年10月 14.《中国公共管理案例(第二辑)——中国公共管理案例系列》,作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编著,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02 15.《管理学名著概要——公共管理系列教材》,作者:姜杰主编,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08月 16.《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角色、功能与管理体制——喜玛拉雅学术文库·NGO 论丛——清华公共管理教学参考系列》,作者:贾西津,沈恒超,胡文安等编著,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02月 17.《公共管理定量分析:方法与技术》,作者:袁政编著,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07月 18.《现代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作者:温来成主编,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8月 19.《定量分析方法(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作者:谭跃进主编,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11月 20.《新公共政策:民主制度下的公共政策——公共管理译丛》,作者:(美)英格兰姆编著,钟振明,朱涛译,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09月 21.《职业优势:公共服务中的技能三角——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公共管理实务系列》,作者:(美)鲍曼等著,张秀琴译,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非政府组织的功能

非政府组织的功能、角色及发展 余萍萍10行管05号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仅凭政府组织已不能够很好的处理社会问题,非政府组织随之发展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管理社会,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基于对非政府组织的功能、角色的分析来展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并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角色、和谐 非政府组织是民间社会自发形成的组织,非政府组织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处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那块制度空间”。它是现代社会结构分化的产物,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与其他非政治制度不断趋向分离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自组织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政府组织具备以下五个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 一、非政府组织的功能 1、非政府组织可以代表民众直接参与公共管理,推动政治 民主化,促进行政伦理建设的发展。 非政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民意,其公开宣称的使命和价值观,是公益性的,代表人民的利益。非政府组织的存在可以推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完善行政伦理的发展。 2、非政府组织可以弥补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不足,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伦理的发展。 国家和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总是以主流民众、以大多数人的

利益为出发点,覆盖面有限。事实上,任何政策都不可能代表所有人的利益,覆盖社会的各个层面,有时某项政策的出台会损害到少数人的利益,特别是某些弱势群体和社会边缘性群体的利益。非政府组织就是关注这些群体,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从而促进社会公平。 3、非政府组织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促进经济伦理的发展。 市场的利润原则、功利原则,又极易诱发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导致的经济腐败、贫富不均、社会不公、经济秩序混乱等社会问题,一方面要靠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调整和治理,另一方面也需要依靠非政府组织在经济生活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来解决。非政府组织可以利用其多样化的手段和灵活的机制,以市场为向导,合理利用人才、技术、信息等各种资源,为民众和市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弥补市场的不足,促进经济伦理的发展。 4、非政府组织可以调整国家民族关系,促进国际社会和平、正义、人道主义等国际伦理的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全球伦理的价值诉求,是全人类公共利益的表现。国际间的非政府组织由于范围广泛,人员众多,拥有强大的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组织机构和活动方式灵活机动,触觉敏锐,反应迅速,故而在扩大国际交流、促进国际合作和制度创新、促进人类和平和全球共同利益发展方面,具有政府组织不可替代的重要伦理作用。在全球领域,非政府组织能够帮助建立国际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困境,促进公共利益的发展,可以作为民间组织开展国家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人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摘要: “公共事业管理”在中国是个舶来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这个概念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时间都很短。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当我们把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放在改革的高度去思考,把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当作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继续和深化,特别是随着“新公共管理”或“新公共行政”时代的到来,公共管理职业化的发展,对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研究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新视点。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管理观念管理内容公共管理学 正文: 1. 公共事业管理在国外的起源 早在20 世纪,美国就提出了公共事业管理,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将各种科学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管理中,结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就此形成了公共管理,其主要的理论说明来自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虽然前期的公共管理带有官僚制的发展本色,但其发展速度快,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政府管理的深入,公共事业管理范围也逐渐扩大。在上世纪的70 年代,全球石油危机爆发,人们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时,政府不断面临着财政危机,还面临着信任危机和管理危机,从而各国开始着手改革公共事业管理工作,试图用市场管理替代政府管理;政府设法控制财政开支,鼓励人民投资;精简政府人员;鼓励企业之间的竞争,并逐渐实现公共管理市场化。这次改革促进了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生成,而这股潮流也持续到了今天,它所提出的企业化政府、学习型政府的改革理念与现实发展环境相符,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的完善带来新景象。事实上,这次改革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是分不开的,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公共事务:发展经济、维护社会正义、提供社会保障、增加国民福利、充分就业、改善环境、制止犯罪等,如今,公共事业管理越来越复杂,如果增加政府职能,又会削弱市场的能力,带来官僚制的异化,各种矛盾的出现,需要我们积极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化。这种想法一经提出,公共事业管理就开始了新的发展,它不再受制于传统行政管理理念,建立起与时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政府管理制度。在即将步入21 世纪的几年中,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建立,经济贸易实现全球化,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例如政府绩效评估、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开发、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电子政务管理等,但这也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开拓了空间。 2. 公共事业管理在国内的发展 教育部根据1997年,北大学和云南大学的申请,于1998年将其列入本科专业目录的,其专业代码为110302。1999年秋季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随之,2000年,全国57所高校

《公共事业管理》作业3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作业3 一、单项选择题 1.事业事业单位与企业得以区别的基本特征(B) A.服务性 B.公益性 C.实体性 D.公有性 2.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得以区别的基本特征(C ) A.服务性 B.公益性 C.实体性 D.公有性 3.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基本的取向是(B) A.事业单位运行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B.政事分开 C.事业单位资源配置和服务的社会化 D.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规范化 4.民办非企业单位区别于事业单位的最大特征是(B) A.公益性 B.民间性 C.非营利性 D.服务性 5.民办非企业单位区别于社会团体的最大特征是(D) A.公益性 B.民间性 C.非营利性 D.实体性 1.B 2.C 3.C 4.B 5.D 二、多项选择题 1.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按资金来源划分,事业单位可分为(ABC) A.全额拨款型事业单位 B.差额拨款型事业单位

C.自收自支型事业单位 D.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 2.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按职能划分,事业单位可分为(ABCDE) A.公益性.福利性事业单位 B.准公益事业单位 C.生产经营性或开发性事业单位 D.管理型事业单位 E.中介和服务型事业单位 3.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作用包括(ABCD) A.促进社会交流与沟通 B.政府职能转变 C.创造就业 D.促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1.ABC 2.ABCDE 3.ABCD 三、简答 1.分析我国的事业单位与国际上非营利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答:(1)联系:我国的事业单位与非营利组织都提供非营利性的产品和服务,都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成立的组织。(2)区别: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概念与社会组织类型,大致上,我国的事业范围内的各类组织在国外分属于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 [或称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第三部门组织(the third sector)等]并适用不同的制度。也有部分属于企业组织,适用企业制度,如,我国事业单位范围的新闻出版、机关后勤服务及其他经营开发性的事业单位在国外多属于企业组织。大体上,是否以营利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 开设课程 该专业除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讲授的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运筹学、会计学、应用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行政学原理、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管理伦理学、市政管理学、管理定量分析、财务管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

学、公共政策与分析等。[2] 就业方向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服务系统的办公和管理工作 2011年热门大学,专业排行,志愿填报延伸阅读-------------- 一.填志愿,学校为先还是专业为先? 一本院校里有名校、一般重点大学,学校之间的层次和教育资源配置,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在一本院校中,选学校可能更重要一些。学校的品牌对学生未来就业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你进了名校,但没能进入自己最喜爱的专业,你还可以通过辅修专业等方式,来完善学科知识结构。而且,如今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的比例越来越小了,进入一所积淀深厚、资源丰富的学校,有助于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 二本院校中,大部分学校都有鲜明的单科特色。建议考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专业为导向来选择学校。

二.如何看待专业“冷门”“热门”? 专业的热门与冷门,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有些专业,看起来热门,许多学校都开设,招收了许多学生,导致若干年后人才过剩。有的专业,在招生时显得冷门,但毕业生就业时因为社会需求旺盛,学生成了“抢手货”,而且个人收益也不错。家长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多方信息,对一些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去填当下的高考志愿。同时,学生也要从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出发来选择专业,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日后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高校新专业的产生有不同的“源头”。有的是在老专业基础上诞生的,专业内容变得更宽泛一些,此类新专业的分数线通常与往年差不多。有的是某一老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这类新专业在培养实力方面可能比老专业弱一些。有的是根据社会需求而设置的全新专业,录取分数线可能会在校内处于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现状及围绕现状的一些思考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现状及围绕现状的一些思考 [摘要] 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动用各种资源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的活动与过程。它的理论建立和教育模式都源于西方国家的政府机构的演变与运作。随着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推进、社会公共领域的扩张,公共事业管理人员专业化成为必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中国已经发展了12年,开办该专业的院校近400所,但该专业整体上依然面临着定位难、发展难的状况。今后必须确定好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发展方向,找准发展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现状就业专业建设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事业组织活动和管理过程极其规律的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项国家重点扶持的学科,它应该是以管理、经济、法律为基础,以公共事业的管理要求为框架形成完整体系。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公共事业组织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还要研究在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转型的历史时期,公共事业如何培育和健全自己的特殊职能,即准确的市场定位;如何实现公共事业和政府社会目标、企业经济目标的一致性等问题。那么,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现状怎样呢?我们先来做一些回顾。 一、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催生了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中国的产生,与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国的经济体

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国际新公共理论运动的进程分不开。国际经济一体化迫使中国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的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许多原来由政府统一计划、安排、调度、支配的决策、生产、经营事务都转由企业与市场承担。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意味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职能转变牵动着政治体制进行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都指向同一个公共管理目标——“小政府、大社会”,即政府把应该由企业和社会承担的事务和职能交还给企业和社会。在中国,生产、经营等营利性事务与职能由企业和市场承担,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保和社会保障等非营利性公共事务则由相应的事业单位来承担。其中“政企改革”进程较快,成效较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因此越办越热;“政事改革”起步相对较 晚,首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办,较之工商管理专业的开办整整晚了十六年。这恰恰反映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艰难与迟缓性,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 二、公共管理事业专业的办学现状 (一)专业发展过程与就业形势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从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回国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教育部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专业代码为110302。1999年秋季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大学生。到2000年全国有包括武汉大学在内

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

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导论 掌握1,公共事业管理的含义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和公用企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采取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方式,对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与服务,实现社会公益和互益,提高社会福利和公共生活质量,从而确保政治发展、经济繁荣和社会有序所采取的活动过程。 2、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 a、管理性质的公共性与准公共性 b、管理事务的垄断性与分享性 c、管理任务的生存性与福利性 d、管理资源的消耗性与非营利性 f、管理目的的互益性与公益性 3、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定义: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4、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特征 a,独立性与交叉性相结合。b、理论性与实证性相结合。 c、社会性与专门性相结合。 5、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意义 研究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理论意义:对公共事业管理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其理论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a、构建一个富有逻辑性的体系。b、提出中国特有的公共事业管理学理论。c、针对现实需要,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方案。 研究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现实意义: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具有六个方面的现实意义:a、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b、促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c、加强社会团体管理体制改革。d、加快公用企业组织的民营化进程。e、通过研究,发现和构建一个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f、促进公共事业的有序发展与社会整体进步。 熟悉1、公共事业管理的分类与目的 分类a、以社会功能为视角进行分类:实体类、公务类、公益类和中介类四种。b、按照国民经济行业进行分类c、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进行分类d、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研究生专业和授予的学位进行分类e、从宏观上对公共事务进行分类: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社会公共事务。f、根据公共管理的组织目标进行分类:纯公益性公共事业、准公益性公共事业、半公益性公共事业。 目的通过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公用企业组织的共同努力,从而达到公共事业管理的以下目的:a、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b、保障社会组织和公共的基本需求。c、提升社会的内在凝聚力和文化素质。d、减轻政府管理的财政压力。 2、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导论、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公共事业管理职能、公共事业管理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公共事业管理法制、公共事业管理责任。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任务:a、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然要有责任去梳理公共事业管理的知识体系,揭示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法则,探讨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b、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特征,已经决定了它必然寻找实现公共事业管理最佳职能定位、最佳管理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