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和声的进行规律与常用技法

爵士和声的进行规律与常用技法
爵士和声的进行规律与常用技法

爵士和声的进行规律与常用技法,初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数项。早期爵士乐(如拉格泰姆、十二小节蓝调等)只是表现出节奏上某些特性以及较强的即兴性,爵士乐特有的和声还未形成。发展至中前期(20 世纪20~30 年代,格什温《蓝色狂想曲》前后),爵士乐的和声体系初具雏形。及至中期(Bebop 的发展)以后,经过实践与归纳,爵士乐的和声理论体系才真正形成。在中后期,爵士与流行(Pop)、舞曲、西洋古典等风格的融合的作品大量涌现,并衍生出新的风格,例如Pop-Jazz、Bossa Nova 等,奠定了现当代爵士音乐的基础。现代爵士音乐,范指纯粹爵士乐以及融合了爵士乐的某些特点的流行(Pop)、电子(Eletro)音乐等,主要呈现流行与爵士相互融合的趋势,爵士乐的和声、节奏等已渗透到其它风格的音乐领域,爵士与了流行、电子等其它风格间的屏障正在被逐步打破。以下列举的和声进行规律与常用技法,主要基于现代爵士音乐。

1. 和弦富化(Chord Extensions,又称“和弦延伸”、“变体和弦替代”,同时在浪漫派音乐和流行中多用);

2. 五度圈进行(包括“连续的五度圈进行”与“片段式的五度圈进行”)与五度圈脱出(分为“三全音替代性脱出”与“线索性脱出”,后者同时在流行中多用);

3. 变化的延伸音;

4. 趋势结构、逼近法与目标进行(同时在浪漫派音乐中多用);

5. 瞬间和弦(经过和弦、辅助和弦等);

6. 复合和弦(爵士中称为Slash Chord——“斜线和弦”,因为复合和弦的字母标记皆带有斜杠或者“on”字样。复合和弦同时在二十世纪现代派音乐中多用);

7. 平行和弦(同时在印象派音乐中多用);

8. 和弦—音阶统合即兴;

9. 同中音变换与同中音和弦进行(同时在浪漫派音乐中多用);

10. 等音接续(无内部色彩变换的等音变换不属于此范畴);

11. 中音关系、大小三度关系的循环与等距叠置和弦(三度关系的循环同时在浪漫派音乐中多用,小三度循环更在流行中多用;等距叠置和弦同时在二十世纪现代派音乐中多用);12. 内部色彩变换(爵士中使用非常广泛,但因其在流行、西洋古典中也多见,故不是爵士的特色进行。)

此外蓝调还有Blue Note(蓝调大音阶的降低的Ⅲ级,蓝调小音阶的降低的Ⅳ级)的运用。简单举例和说明(与以上条目一一对应)

1. CΔ9—Em9—Dm9—G13b9—C6……[本体:C—Em—Dm—G7—C……]

2. a. 五度圈的进行

连续的:(1) CΔ—FΔ—BbΔ—EbΔ—AbΔ……;

(2)C6—Gm7—C7—Fm7—Bb7—EbΔ……[Ⅱ—Ⅴ—Ⅰ的连锁进行]

片段式的:C6—Gm7—C7—Fm7—Em7—Am7—Dm7……[Gm7—C7—Fm7、Em7—Am7—Dm7 各成独立片段]

b. 五度圈的脱出

三全音替代进行:形如G7—Db7 的进行,两和弦共用一对互为倒置的等音关系的三全音(减五度/增四度)。替代前后,和弦的三音与七音互换。

三全音替代性脱出:[FΔ—B7]—Em7—A7—Dm7—G7……;CΔ—FΔ—BbΔ—EbΔ—[DbΔ—G7(13)]—C69……等。

线索性脱出:参考大塚爱《恋爱写真》2:35~2:42 的片段。其中的和弦进行:GΔ—[F#m7—BbΔ]—Em,线索:A—G—[F#—F]—E。不脱出则为GΔ—[F#m7—B7(或Bm7)]—Em,此与线索相违。

3.如[FΔb5]—[E7#5#9]—Am9—[A7b9#11]—Dm9……等。和弦的根音、三音、七音无可用变化。升五音有时可看做降十三音使用,如G7#5(此时#5 看做b13,进行到Em7 和弦的七音)—Em7。

4.趋势结构中的逼近法分为“和声逼近(类线性和声)”和“交错进近”两种,它们的原理和方法完全不同,其中因后者较为复杂,此处从略。

和声逼近(类线性和声):参考拙作《即兴小曲24首之9》第11~15 秒的片段。

目标进行:参考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第18变奏1:13~1:24 的片段。其中的和弦进行:[Gb—Bbbm]—Ab7(13)—Db,与0:36~0:48 的片段相比,该片段强调目标音(Bbb)而消隐前片段相应位置的Dbm7 中含有的Db 音,且使用目标色彩(小和弦色彩——Bbbm 为小和弦)替代了前片段相应和弦的色彩(大和弦色彩——Dbm7 [在分析中-Db 音=] Fb 为大和弦),更结合织体及配器因素,赋和声予更大的动力,把乐曲推向更高的高潮。

5.(1) 经过和弦:CΔ—[C#7(短时值)]—Dm7—[D#m7(短时值)]—Em7……

(2) 辅助和弦:Em9—[Db9(短时值)]—Em9……

6. 如DbΔ—[Ab7#9/B]—E9……等。在复合根音(下方和弦的根音)、上方和弦两个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须与其后连接的和弦成四五度关系或三度关系,以保证连接的流畅性。

亦常用类似的持续音进行,如Am7—Gm7—C#7—[F#m9/E—Em9]—B9……[持续音:E]

以及持续层,如:(首调,分解和弦织体,第一个音为低音) 47125—37125—27125—67125……[持续层:7125]等。持续音与持续层多用与流行中。

7.平行和弦:(1) G13—Gb13—F13—B13……[爵士用法]

(2) 参考拙作《荷塘月色》开篇引子部分[印象派用法]

8.参考拙作"Listen to the Radio"。

9.(1) 高位同中音变换:CΔ—C#m7 等,多与五度圈进行连用,如CΔ—C#m7—F#m7—B7……等。

(2) 低位同中音变换:Dm7—DbΔ 等,当目标和弦为那不勒斯系和弦时与那不勒斯进行连用,如在C 大调上的Dm7—DbΔ[那不勒斯大七](—Db(+6)[那不勒斯增六])—CΔ 等。亦可与五度圈进行连用,如C6—Am9—D……等。

同中音变换也是调性扩展的一种手法。

10. CΔ9—A7b9—D7—[DbΔ=C#Δ—C#m7]—B9……[D7—DbΔ 类低位同中音变换,DbΔ=C#Δ 等音变换,C#Δ—C#m7 内部色彩变换,完成接续]

11. a. 中音关系、大小三度关系的循环

(1) 中音关系循环(普罗科菲耶夫循环):C6—Eb6—Ab6—CΔ……[结合五度圈进行和增六解决:C6—Eb6—Ab7—Db(+6)—C……、C6—Eb6—Ab(+6)—CΔ/G—G7(13)—C6……]

(2) 大三度循环:CΔ—E6—G#6=Ab6—CΔ……[CΔ—[E7—Ab7]—CΔ……同时为三全音替代进行]

(3) 小三度循环:CΔ—EbΔ—Gb7=F#7—Am7……[流行中多用单个上小三度进行和上小三度转调,而爵士中多用连续的小三度循环进行]

b. 等距叠置和弦

字母标记为“〈起始音音名〉eq(m,n)(下标m 为叠置距离,以半音数为单位,理论上在十二平均律下m 为 1 或 2 或 5 或6(m=3 或m=4 时分别与增和弦系列、减和弦系列相同,理论上与实践上皆无指导意义),但由于实践中m=7 的等距叠置和弦非常多见,若记为m=5、n 为负(向下叠置)的倒置形式则显繁琐且不易读,故实践中可标记m=7;上标n 为该和弦的构成音个数,在十二平均律下n 为 3 至nmax=12/m 间的整数,特别地,当m=5(亦即“m=7”)时nmax=12。在音乐实践中m 亦可用与其等价的自然音程的形式记写)”,如和弦〈C—F—Bb〉记为Ceq(5,3)(或Ceq(P4,3)),和弦〈E—A—D—G—C〉记为Eeq(P4,5) 等。等距叠置和弦只能以等距方式排列,无转位形式。

等距叠置和弦具有固定的排列方式,因此无论在理论上抑或实践上都是一组具有独立意义的和弦。某和弦是否为真正意义上的等距叠置和弦,须根据实际作品的风格和上下文判断。例如在汉族调式的调式和声中,由于其最早产生于五度相生律乐器,存在一定量与等距叠置和弦类似的和弦,如五声聚合和弦C69(等距排列):〈C—G—D—A—E〉等,但由于此类和弦可以自由改变排列方式,且在汉族调式和声的风格背景下,故可认为它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等距叠置和弦,但是不可否认地,这些和弦都具有等距叠置的音响效果。部分全音阶(梅西安第一有限移位调式)和弦与Ceq(2,n)/Dbeq(2,n) 系列、部分半音音簇与eq(1,n) 系列同理:以调式和声相关的作品,先用后者来分析。

在爵士和声中多用等距叠置和弦的变体(不完全等距)。如产生于吉他空弦拨奏的"So What chord"(Eeq(P4,4)(P5)〈E—A—D—G—B〉,依据不同的上下文可标记为C69、Em7sus 等)等。

12. Dm7—DΦ—Em7—A7—Dm7……[DΦ 为借用和声大调的降低的Ⅵ级对Dm7 进行的内部色彩变换]

现代和声中的一些常用和弦(推荐收藏)

现代和声中的一些常用和弦(推荐收藏) 一、和弦新论 传统和声学把所有的和弦都归为三度关系来解释,并且力求和声进行的完美和规范。但是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爵士音乐的和声已经高度复杂化和自由化,三度叠置虽然仍是和弦构成的基本原则,但已不是重要的解释手段。这年头可以这样说:把几个音合在一起发音就构成和弦。和声的进行是否规范属于次要问题,平行五,八度的错误基本上不予考虑。唯一的准则是:听起来是否舒服,到位。爵士音乐中复杂的加音和弦几乎使你分不清和弦的功能性,布鲁斯和弦同名大小调搅和在一起,莫名其妙的模进进行很难用经典的和声理论来解释。我们现在就进入现代和弦的奇妙世界。 二、和弦的变化 关于变化和弦在经典和声学里有复杂的一套理论,这些理论是有实际意义的,在此我采用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说法,谈一下常用和弦。 1、主四六和弦(K46和弦) 这是一个在古典音乐中很常用的和弦,但它在流行音乐中仍然有很重要的作用。它的形式是主和弦的第二转位,以C大调举例就是C/G和弦,即5-1-3和弦。这种和弦的特点是,虽然算是主和弦,但因为它以SOL为根音,所以一点也不稳定,有着极强的向属和弦去的倾向。试验一下,如果一首大调歌曲结束时贝司手不弹DO音而弹SOL音,你肯定会感觉很奇怪,你会觉得这首歌曲根本就没有结束。这充分体现了主四六和弦的不稳定性。因此在编曲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如果有一首歌曲的结尾是C-G7-C(这可是很常用的结尾哦)我们就可以改为C/G-G7-C。由于C/G(主四六和弦)倾向与属和弦G7,而属和弦G7又倾向于主和弦,这样从C/G开始一系列的和弦都顺着它的倾向性行进,音乐就变得流畅了。在古典音乐中,C/G-G7-C的进行是最经典的终止式。 2、二级六和弦 二级六和弦是二级和弦的第一转位,在C大调中是Dm/F。它的构成音是FA,LA,RE。大家会发现它与F和弦(四级和弦)只差一个音,前者是FA,LA,RE,后者是FA,LA,DO。所以,二级六和弦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四级和弦的一个替代品,也就是说某些地方本来用的是四级和弦,现在就可以用二级六和弦代替,C大调中就是用Dm/F代替F和弦。二级六和弦保持了二级和弦柔和的特性,不象四级和弦那么硬,也没有强烈的“飞”起来的感觉,所以如果你想要使1-4级的进行不要那么强硬,但又要保证有1-4级进行的和声效果,你就可以用二级六和弦代替四级和弦。如果大家听过电影《红河谷》的主题曲,它的第二个和弦就是二级六和弦,而这个地方的和弦功能和听上去的感觉实际上是四级的,这就对了!这就是二级六和弦要达到的效果。

爵士音乐音节介绍

爵士乐常用的音阶 1蓝调音阶: 如C蓝调大音阶:1 2 b3 4 b5 6b7 1 如C蜜克索里底亚蓝调音阶:1 2#2 3 4 5 6 b7 如C多利亚蓝调音阶:1 2 b3 4 b5 还原5 6 b7 2.利底亚属七音阶: 如:1 2 3 #4 5 6 b7 3变属七音阶: 如:1 b2 b3 还原3#4 b6 b7 4.利底亚小音阶: 如:1 2 b3 #4 5 b6 7 5.减音阶: 如:1 2 b3 4 b5 b6 还原6 7 b2 b3 还原3 b5 还原5 6 b7 1 b2 2 3 4 5 b6 b7 b1 b2 还原2 6.全音阶: 如:1 2 3 #4 #5 #6 1 b2 b3 4 5 6 7 b2 7.半音阶: 这个例子省略,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半音阶了 在这里想谈谈一些关于爵士音阶使用时的看法,对于爵士乐总感觉苦涩难懂,学习资料偏少,不知如何下手,甚至入门都觉得很难。我一位吉他龄有15年的朋友聊起爵士乐时,他也是连连摇头说:blues能弹的很有味道,但爵士真不知该如何入手!最初自己也感到这样的问题,后来粗浅的总结了一些,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Jazz的几大要素:节奏,和声,即兴。在这里主要浅谈即兴演奏问题。 即兴的关键在音阶的掌握上。以下音阶是爵士音乐中最常用的。 一,首先是调式音阶,在调式音阶中分为2种,1是自然大调音阶的7种调式音阶,2是旋律小调的7种调式。加在一起就有14个音阶。 1,自然大调调式音阶的第一种模式是我们一般所讲的1,2,3,4,5,6,7 。C D E F G A B,也叫Ionian音阶。音程的关系在3和4。7和1上是半音(小2度)。在其他的音上是全音(大2度)。我这样写出来大家更能明白:1 2 34 5 6 71。以大调自然音阶的下一个音D开始的音阶叫做dorian,用字母表示是D E F G A B C,但这时的音程关系发生了变化,以D为1时,1 2 b3 4 5 6 b7(1 23 4 5 67)。以再下一个音E开始的E F G A B C D的音程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以E为1时,1 b2 b3 4 5 b6 b7(12 3 4 56 7)。用这种方法推导出了所有的7种音阶。

王建中钢琴作品的和声手法(一)

王建中钢琴作品的和声手法(一) 论文关键词]王建中钢琴作品和声手法三度叠置非三度叠置音程和弦五声性 论文摘要]王建中钢琴作品主要运用5种和声手法和表现形式;三度叠置和弦;五声式音程与和弦;附加音和弦;复合和弦;多音和弦。其和声的运用基本特点是根据音ft.作品内涵揭示、风格表现、意境渲染、情绪抒发和韵味体现的需要,大胆运用三度和非三度叠置的不同结构不同色彩的和声,充分发挥和声艺术在多声音乐中的结构组织作用及色彩性功能性,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随意调遣,尽情挥洒。 王建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钢琴音乐作曲家。他根据民族民间乐曲、歌曲旋律、外国乐曲改编和自己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在中国钢琴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钢琴独奏曲无论是根据民歌改编或是创作的,无论是采用何种技法,均具有既丰满又细腻、既浓郁又清新的和声色彩和民族风格。他以娴熟的钢琴写作技巧,流畅自如的乐思,将每首乐曲编织得充满生机,独具个性,媚媚动听,极富听赏效果。”…由于他的钢琴作品在广大听众中具有较高的演奏率和广泛的影响力,所以王建中的名字总是同中国钢琴音乐联系在一起。“他的作品不仅被音乐院校作为常用教材,而且已成为国内音乐舞台的保留曲目,有的还被作为代表中国风格的经典在国际舞台上演出。”在演奏和学习这些钢琴作品的同时,探讨和挖掘其钢琴音乐的创作理念与表现技法、个性化和声语言与民族韵味,对于宏扬先进的民族文化艺术,发展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事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和声学是关于多声结合的音乐游戏规则,是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均须遵循的基本结构原则。人类音乐的发展历史就是和声艺术不断进化不断更新的历史。尽管音乐流派几经更迭、艺术风格纷繁变化、和声语言层出不穷,但是,作曲家用以音乐创作、理论家用以作品分析的和声学范畴中两个基本问题仍然是和声的结构与和声的连接。欧洲大小调体系音乐的和声结构原则是三度叠置,连接方法是功能序进,这一多声结合的基本宗旨贯穿了巴洛克时期、古典派、浪漫派乃至于印象派和部分现代派音乐。由于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和创作音乐在调式方面是五声性体系与大小调体系并存,由于三度叠置结构原则自身的合理性,我国音乐作品中普遍存在着三度结合与二度四度五度结合同在、和声连接的功能性与色彩性并重的情况。这种和声特点是广大音乐家教育家反复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果,是符合中国音乐风格和人们的审美心理并在音乐表现的深度和特色等方面行之有效的和声语言。王建中钢琴作品主要运用以下和声手法和表现形式: (一)三度叠置和弦。自上一世纪初以来,三度叠置的大小三和弦和七和弦九和弦在我国音乐作品中就被广泛运用,但是一直存在着争议。黎英海认为:“因此就有人认为五声音阶的和声只能用五声,不能在和声中出现非五声音阶音,像只在钢琴黑键上弹那样。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办法,反正只用五声的结合,没有半音及增减音程,随便几个音碰在一起也不是太紧张刺耳,这种看法和‘四度和声’一样,果然是很容易地避免了和声中的洋味,但是带来的却是和声的单调贫乏,缺乏推动力和开展性,色彩也没有更多的变化,这是不能作为基本的和声手法来应用的。三度叠置的和弦,音响丰满,色彩对比显著,和弦的形态变化也很多,同调中各音级的从属关系相结合时,和弦的功能作用比单音更为确定并可加强调性逻辑。”前苏尤·霍洛波夫在其《论西方的三种和声体系》一书中论述兴德米特和声理论时,对各种音程结合的和弦的音响效果、谐和程度和声音色彩进行分析比较之后,将和弦划分为六组,结论是:“大调三和弦与小调三和弦(第1组1是‘所有和弦音中最优美的和弦’),是所有和弦中最有独立性的,并且最适用于结束。它们可以同任何一个和弦进行连接。”其实,用谐和的大小三和弦为五声性曲调配置和声的做法并非自国人始。浪漫派大师肖邦在其著名的黑键练习曲(Op.10Nr5)中,印象派大师德彪西在其前奏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中,均有成功运用的范例。毋庸置疑,在这两首名作中,五声性的旋律与三度迭置的大小三和弦结合得自然而和谐。可不知是由于听力的误差还是思想的误区,总有人对我国音乐创作中大小三和弦七和

基本功能和声编配法

基本功能和声编配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最基本、最主要,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三个主和声:一级、四级和五级(Ⅰ、Ⅳ、Ⅴ)。 一级(Ⅰ)和声:他是和声中的主和声,也就是说,它是和声中的“老大”,他的作用是明确调性,给人一种钢硬、明亮的感觉,常用于音乐的开头、一句话的开头和音乐的结尾。(传统和声学中,开头和结尾必须用一级(Ⅰ),但现在的流行和声学中对此没有特别规定,所以也可以不使用,但我个人以为,最好还是用一下。)它被称作主和声 四级(Ⅳ)和声:它是和声中的下属和声,它是可以说是一个音乐中的领路人,让音乐从陈述一下子飞到高潮,它给人的感觉非常明亮、开放,有一种一下子飞起来的感觉,通常用在陈述与高潮的连接处,或音乐有明显变化的地方,并且在音乐需要大起大落时一般也用它,如果用它来连接五级(Ⅴ)就非常好听,让人有回味的感觉,四级(Ⅳ)到五级(Ⅴ)这个和声组在一句话的结尾常用到。它别称作下属和声 五级(Ⅴ)和声:它是和声中的属和声,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和声,他的作用是给音乐结尾,它的感觉是跟一级(Ⅰ)非常相像的,也是明亮、生硬的感觉,所以他对一级有倾向感,一般常用在一句话的结尾,另外,音乐得倒数第二和声一般也是他。(注意一下,传统和声学中,一句话里,四级(Ⅳ)可以到五级(Ⅴ),但五级(Ⅴ)不可以到四级(Ⅳ)虽然在流行和声学中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最好也不要这么编配,因为这样编配很难听,不和谐。)它被称作属和声 如果你能很好的用以上的三个主和声,那么你就可以给你喜欢的音乐配合声了,这是你迈出的第一步,可是,你会发现,长期只用这三个和声听上去会很死板、单调、不好听,于是,我们的副和声就出场了。 二级(Ⅱm)和声:它属于下属功能组,作用是代替下属和声,它与下属和声最大的不同就是四级(Ⅳ)和声给人的感觉是一下子飞起来,而二级(Ⅱm)和声给人的是向下滑的感觉,所以他在替代四级(Ⅳ)时一般用他的第一转位:“4 6 2”让他尽量的像四级,另外,二级(Ⅱm)也常跟在五级(Ⅴ)的后面,构成强进行,因此就出现了四级(Ⅳ)到二级(Ⅱm)再到五级(Ⅴ)这个非常好听的组合。(特别提醒一下,二级(Ⅱm)到五级(Ⅴ)这个强进行还可以换成二级七(Ⅱ7)到五级(Ⅴ),这样可以使音乐变得更加激烈、高昂,这个和声进程被称为“重属”。) 三级(Ⅲm)和声:这个和声很有趣,它既是主和声组的也是属和声组的,它的主要作用事柔化音乐,是音乐不至于那么生硬,如果把它看作住功能组的,它的作用就是代替一级(Ⅰ),因为一级(Ⅰ)虽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主和声,但他过于生硬,这对柔和的音乐很伤美感,所以我通常有三级(Ⅲm)来代替它。如果把它看成熟功能组的成员,则是用来代替主属,常常在音乐的半句话中替代属,并且很好听。 六级(Ⅵm)和声:六级和声也是有两个功能组,它既属于主功能组,也属于下属功能组,这个和声的只要工作是搭桥,任何一个和声都可以通过它到另一个和声,如果你想不出用哪个和声,不妨试试它,它还有一个工作,就是代替主和声,因为很有可能连着许多小节

爵士和声的进行规律与常用技法概要

爵士和声的进行规律与常用技法概要 爵士和声的进行规律与常用技法,初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数项。早期爵士乐(如拉格泰姆、十二小节蓝调等)只是表现出节奏上某些特性以及较强的即兴性,爵士乐特有的和声还未形成。发展至中前期(20 世纪 20~30 年代,格什温《蓝色狂想曲》前后),爵士乐的和声体系初具雏形。及至中期(Bebop 的发展)以后,经过实践与归纳,爵士乐的和声理论体系才真正形成。在中后期,爵士与流行(Pop)、舞曲、西洋古典等风格的融合的作品大量涌现,并衍生出新的风格,例如 Pop-Jazz、Bossa Nova 等,奠定了现当代爵士音乐的基础。现代爵士音乐,范指纯粹爵士乐以及融合了爵士乐的某些特点的流行(Pop)、电子(Eletro)音乐等,主要呈现流行与爵士相互融合的趋势,爵士乐的和声、节奏等已渗透到其它风格的音乐领域,爵士与了流行、电子等其它风格间的屏障正在被逐步打破。 以下列举的和声进行规律与常用技法,主要基于现代爵士音乐。 1. 和弦富化(Chord Extensions,又称“和弦延伸”、“变体和弦替代”,同时在浪漫 派音乐和流行中多用); 2. 五度圈进行(包括“连续的五度圈进行”与“片段式的五度圈进行”)与五度圈脱出 (分为“三全音替代性脱出”与“线索性脱出”,后者同时在流行中多用); 3. 变化的延伸音; 4. 趋势结构、逼近法与目标进行(同时在浪漫派音乐中多用); 5. 瞬间和弦(经过和弦、辅助和弦等); 6. 复合和弦(爵士中称为 Slash Chord——“斜线和弦”,因为复合和弦的字母标记皆 带有斜杠或者“on”字样。复合和弦同时在二十世纪现代派音乐中多用); 7. 平行和弦(同时在印象派音乐中多用); 8. 和弦—音阶统合即兴; 9. 同中音变换与同中音和弦进行(同时在浪漫派音乐中多用); 10. 等音接续(无内部色彩变换的等音变换不属于此范畴); 11. 中音关系、大小三度关系的循环与等距叠置和弦(三度关系的循环同时在浪漫派音乐中多用,小三度循环更在流行中多用;等距叠置和弦同时在二十世纪现代派音乐中多用); 12. 内部色彩变换(爵士中使用非常广泛,但因其在流行、西洋古典中也多见,故不是爵 士的特色进行。) 此外蓝调还有 Blue Note(蓝调大音阶的降低的Ⅲ级,蓝调小音阶的降低的Ⅳ级)的运用。 简单举例和说明(与以上条目一一对应)

谈肖邦24首前奏曲的和声手法及其表现意义论文

谈肖邦24首前奏曲的和声手法及其表现意义论文 对于肖邦24首钢琴前奏曲的研究,近几年来国内的文章中较多的涉及到,但大都是从艺术特点、风格特征以及音乐形象方面去探讨这部作品,而深入分析研究这部作品的和声手法以及这些和声手法与音乐表现的关系方面的内容则较少。本文试图从调性、和弦、和声进行、持续音以及和弦外音等方面对肖邦前奏曲的和声进行分析,并对这些和声手法及其音乐表现作用进行研究。 l839年肖邦在地中海上的马约卡岛完成了他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作品28),在肖邦的所有钢琴音乐作品中前奏曲不仅在形式上最为短4,fu独特,在内容上也显得十分深刻和丰富。前奏曲属于肖邦音乐创作的中期作品,在这24首前奏曲中每首作品的情绪及音乐表现都有所不同,有一些是描写明朗而喜悦的心情;另外一些是感伤的悲歌,尽管这些作品表达的是一种十分伤痛的情绪,但其音响效果却是丰富而美妙的。这些与他作品中新颖和富有色彩性的和声手法是分不开的。 肖邦((前奏曲》中的和声技法,体现出他在吸收欧洲古典音乐精华的同时,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的精神。他是浪漫主义和声语言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和声语言为l9世纪下半叶的音乐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肖邦对于新的音响色彩的探索,为后继者展现了新的天地。在这部具有浪漫主义的音乐格言的作品中,作曲家充分发挥了

和声在增强音乐表现力,丰富音乐色彩以及塑造音乐形象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肖邦在选择调性与设计调性布局时均有其表现目的。选择调性方面从总体上来看,24首钢琴前奏曲调性是以不同的24个关系大小调作五度循环的排列,如NO.1的调性是C大调,NO.2的调性是它的关系小调a小调,NO.3的调性就是C大调的五度关系大调G大调,NO.4就是其关系小调e小调。后面的调性依此类推,也就是说24 首短小的前奏曲包含了所有的24个大小调式。 肖邦是l9世纪浪漫主义和声语言的代表人物之一,因此24首钢琴前奏曲在每首作品的调性布局上除其独特之处外,总体上来说还是继承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传统调性布局即:T—D一(S)一T。NO.10的调性布局:C一g一f~C;NO.18中的调性布局等都是一些四五度古典主义传统的调性布局。 但是在这些前奏曲中也有一些作品并不是完全按照传统意义上的调性布局安排,如NO.2的a小调前奏曲,这首乐曲的调性布局很是特别,乐曲开始时并不是在主调上朱玫玫进行的,而是从G大调也就是主调的属方向调性开始,调性布局是G大调一D大调一a小调。从主调的属方向大调G大调开始之后又进入了G大调的属大调即D大调,而且无论G大调还是D大调都不是从主和弦开始,直到最后才通

调式的详解,定义,分类.和音程详解以及各调式和声功能的划分

[学习]调式的详解,定义,分类.和音程详解以及各调式和声功能的划分大调式大调式是由七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大三和弦。 大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大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大调式的色彩。 大调式有三种形式: 1.自然大调是大调式的基本形式。 2.和声大调是降低自然大调中的第六级而成。其明显的特点是第四级与第七级的增二度 音程。 3.旋律大调将主音下行级进行时的自然大调降低第七级和第六级而成。 小调式小调式和大调式一样是由七个音组成的,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和弦。 小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小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小调式的色彩。 小调式也有三种形式: 1.自然小调是小调式的基本形式。

2.和声小调由升高自然小调第七级而成。因此和声小调的第七级音的倾向和大调一样尖 锐。为了区别和声小调与自然小调中第七音的不同,自然小调中的第七级音 被称为自然导音。和声小调和和声大调一样,其显著特点是第六级与第七级 间的增二度。 3.旋律小调由升高自然小调中的第六级和第七级而成,一般多用于上行,但在下行时也 偶尔使用。旋律小调下行时多用自然小调的形式,即将第六级和第七级 还原。 大小调式音级的标记和名称 第一级——主音(T)(相当于C大调中的Do) 第二级——上主音(下行导音)(相当于C大调中的re)

第三级——中音,在主音和属音之间(相当于C大调中的mi) 第四级——下属音(S),在主音下方纯五度(相当于C大调中的fa) 第五级——属音(D),在主音上方纯五度(相当于C大调中的so) 第六级——下中音,在主音和下属音之间(相当于C大调中的la) 第七级——导音,向上倾向于主音(相当于C大调中的ti) 大调各调关系大小调小调各调 大调式可以在任何音级上构成,因此除了没有升降号的C大调外,还有包含升音的七个大调和包含降音的七个大调。分别 是: C G(一升) D(两升) A(三升) E(四升) B(五升)升F(六升)升C (七升) F(一降)降B(两降)降E(三降)降A(四降)降D(五降)降G

爵士乐介绍及分类

爵士乐介绍及分类 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的新奥尔良(New Orleans),它吸取了布鲁斯(Blues)和拉格泰姆(Ragtime)的特点,以丰富的切分和自由的即兴为其赢得了流行音乐"王者"的地位。爵士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不了解爵士乐的朋友在欣赏这种音乐时的感觉总是觉得有点乱而且还不知该从何入手,因此无法领会爵士乐的精华所在。所以,要向开启通往爵士乐的大门,首先需要了解爵士乐的各种风格与流派以及它们的基本特点及背景;其次对爵士乐的演唱特点、乐队形式以及节奏、音阶与和声等具体因素也需要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的去熟悉不同时代的爵士名人并分析他们的演奏(演唱)特征。通过这样“分解欣赏法”将它分解之后再将其组装起来,爵士乐的面貌便一目了然了。 一、爵士乐的分支 1、新奥尔良爵士(New Orleans Jazz) 新奥尔良爵士是指三十年代(指二十世纪,下文中如未作注明均指二十世纪)以前的传统爵士乐,兴起于新奥尔良,盛行于芝加哥,是迪克西兰爵士(Dixieland Jazz)和芝加哥爵士(Chicago Jazz)的总称。我们所能听到的最早的爵士乐就是新奥尔良爵士,它出现于1917年(第一张爵士乐唱片诞生于1917年)。从唱片的音质上辨认,这个时期的唱片大多数都是用留声机播放的密纹唱片,音质较差,带有沙沙的噪声,并且缺乏立体感(第一批立体声唱片诞生于1958年)。从音乐形象上辨认,新奥尔良爵士讲究合奏,给人的感觉是激烈、兴奋并充满生机的。乐队编制一般为小号(或短号)一至二人吹奏主旋律,单簧管一人吹奏副旋律,长号一人吹奏固定低音,贝司(或大管)、鼓各一人担任节奏。后来又增加了萨克斯,使其从此成为爵士乐队的一大特色。新奥尔良爵士作为最早的传统爵士乐已被历史永久记载,但是作为有声爵士乐的源头,如今听起来还是别具一番风味。代表人物及乐队: “正宗迪克西兰”爵士乐队(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 查尔斯·博尔顿(Charles Bolden,1868~1931,擅长乐器:短号) 杰利·罗尔·莫顿(Jelly Roll Morton,1890~1941,作曲家,擅长乐器:钢琴)。金·奥利佛(King Oliver,1885~1938,擅长乐器:短号) 西德尼·贝彻(Sidney Bechet,1897~1959,擅长乐器:高音萨克斯、单簧管)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1901~1971,歌手,擅长乐器:小号)比克斯·贝德白克(Bix Beiderbecke,1903~1931,擅长乐器:短号) 范茨·沃勒(Fats Waller,1904~1943,歌手、作曲家,擅长乐器:钢琴) 基德·奥赖(Kid Ory,1886~1973,擅长乐

和声分析351例

和声分析351例 《和声分析351例》和声分析例题是为演奏演唱专业的和声共同课及专业课所编辑的,例题的选择不仅注意到了和声结构的典型性和与技法展示的多样性,且不少曲例在艺术的创意上也具有一定的深度。长期实践证明,《和声分析351例》也适用于作曲、指挥专业的和声课中。和声分析的目的是使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去体验和通晓和声在音乐作品中的艺术价值,由此提高学习者对和声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自身的艺术素养。 三和弦正三和弦(例1~10) 段落与终止(例11~18) 终止四六和弦(例19~25) 六和弦(例26~34) 经过与辅助四六和弦(例35~41) 属七和弦(例42~53) II级三和弦(例54~60) 和声大调(例61~64) VI级三和弦(例65~72) II级七和弦(例73~90) 导音七和弦(例91~100) 九和弦与多音和弦(例101~111) 导音三和弦(例112~116) III级三和弦一六度属和弦(例117~127) 重属和弦(例128~139) 重属增六和弦(例140~157) 离调(例158~183) 连锁进行(例184~189) 副属和弦意外进行(例190~192) 调内(自然音)模进与离调(中音)模进(例193~205) 换调与近关系转调(例206~226) 远关系转调(例227~233) 转调模进(例234~236) 减七和弦与大小七和弦(属七和弦)等音转调(例237~244) 和弦外音(例245~277) 持继音(例278~292) 变音和弦(例293~312) 增三和弦等音转调(例313~314) 变式交替和弦(例315~333) 采用调式交替和弦的转调(例334~340) 自然调式和声手法(例341~351)

“多调式结构中的和声,复功能和声中的调式”

“多调式结构中的和声,复功能和声中的调式” ---德彪西《大提琴奏鸣曲》一、三乐章中的二重性特征 苟琦 摘要 调式与和声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历来都是传统分析视野下的研究课题。从和声中提炼出调式音级构成旋律,或用和弦序进的方式支持旋律的调式调性,是作曲家创作时所遵循的理论依据,其成为调性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两大核心因素。随着创作风格、流派的转型和作曲家个性的发挥,当有调性音乐及和声语言逐渐走向复杂化,由于调性的扩展所形成的多调性叠置和对峙,传统和声的功能性逐渐也被色彩性所取代,和弦结构本身的构成方式也发生了变异。这些创新与发展的技术虽没有逾越调性音乐的范畴,却在拓展其极限性写作的界限。在这种进化的观点指引下,笔者以德彪西《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中调式与和声的技法特征为研究线索,论证在半音化主导思维控制下,调式与和声在结构布局中的纵横结合关系所展示出的二重特性。这种二重特性主要体现在旋律的横向多调式与纵向和声的多调式结构上。即:旋律的调式调性与和声相互作用下的多调式叠置是本曲主要技术手段。 在20世纪上半叶十二音和无调性盛行的写作风格背景下,这首作品被学术界公认为保留了古典主义的传统特征,又融合了德彪西本人的印象主义风格。我们可以从其中复合功能和弦的使用、旋律调式与和声的相互反配、高位调与低位调的半音化调性交织以及平行和弦的应用等几方面觉察到其与传统因素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又不失其新意。基于这种观念,笔者选择的研究视角既兼顾传统的和声分析方法,又结合20世纪以来基本理论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以及借鉴申克式思维分析理论就上述技法的运用为依据,论述二重特性在德彪西这部作品中的结构意义。 关键词:调式交替;复合功能和声;多调式叠置;结构布局;半音化思维;二重性特征 众所周知,20世纪本身就是音乐语言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各种风格和流派呈现出有如万花筒般的光彩。德奥体系中,勋伯格创造性的“十二音技法”以及接踵而至的序列音乐已经完全瓦解了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小调体系,音乐写作的纯理性化“数控思维”展示着作曲家严谨的创作态度。而调性音乐体系虽然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境地,但并没有因此而搁浅,不少作曲家也在挖掘着各种可能性,使之既保持着与古典主义传统的密切联系,又无不体现着作曲家本人的创作个性。法国两个印象主义大师德彪西和拉威尔在世纪之交音乐语言动荡的年代,创造性地运用了全音阶、五声性音阶、平行和弦、附加音和弦、高叠和弦、复功能和声等技术,而这些又没有脱离调性音乐的广义范畴,在他们大部分作品中,调性还是作品中重要的核心因素。因此笔者研究的这首德彪西《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中,尽管各部分调性呈现出游移不稳定或者双调性等特征,并伴随着和声语言的多样性,但总体来说对于控制曲式结构和乐思发展的主导思维依然是围绕在主调性(d小调)上建立并展开的。基于这种观念,作品中调性在各个结构位置上的布局以及在局部多调式叠置的纵向结合手法,将在接下来具体论述。 在近现代作曲理论中,“半音化”越来越受到作曲家的重视与青睐,重点体现在调性布局与和声进行上,这也是区别于古典主义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曲的第一、三乐章,在主导

布鲁斯结构的基本特式及其在爵士乐中的应用

布鲁斯结构的基本特式及其在爵士乐中的应用 东南大学文艺指导中心 王世平 安徽铜陵学院 王世光 【内容提要】本文从传统乐理的角度对布鲁斯结构形式及其在爵士乐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说明布鲁斯音乐的独特性以及二者的依存关系。 【关 键 词】布鲁斯 爵士乐 布鲁斯曲式 蓝调和弦 布鲁斯(Blues)是美国黑人独有的音乐形式,这种音乐糅合了非洲式的田野呐喊和教堂唱诗般的神圣特质,黑人音乐家通过布鲁斯吐露他们在白人社会所遭遇的欢喜、悲伤、焦虑与渴望。 20世纪初,布鲁斯发展为3行12小节的结构,这种结构后来成为爵士乐即兴演奏的基础,它与拉格泰姆1(Ragtime)的融合孕育了真正的爵士乐。由于在演唱或演奏时大量运用“布鲁斯变音”——蓝调音(Blue Notes),布鲁斯音乐内部充满了压抑与不协和的气质,听惯了“高雅音乐”的白人往往觉得这种音乐不仅粗糙、庸俗,而且刺耳。今天看来,以文化价值相对论为基础的多元文化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这种明显的“欧洲中心论”思想已经一去不返,布鲁斯音乐的所谓“粗糙”、“刺耳”正是其特色所在。下文将就布鲁斯结构的基本特色及其在爵士乐中的应用作初步的介绍。 下例是标准的布鲁斯结构形式(以F调为例),旋律共3行,每行4小节,对应3句歌词,构成AAB的结构;其和声进行体现出Ⅰ→Ⅳ→Ⅰ→Ⅴ→Ⅰ的格局(9→10小节是属→下属的反功能进行,实际的效果并没有让人不舒服)。布鲁斯音乐家往往严格遵循这种结构,按特定的形式和固定的节拍使用和弦:【例1】 这种简单的结构形式成为以后爵士乐的一个标准模式,早期爵士乐音乐家们在演奏时所遵循的固定乐思就来自于这种简单的布鲁斯曲式,并在它的基础上进行令人眼花缭乱的即兴变奏。 蓝调音的处理方法,从传统记谱法角度看,是把音阶中的Ⅲ、Ⅴ、Ⅶ降低半音,或者即使音高不变,但在演唱或演奏时对这些音级按需要进行上滑、下滑或其他方式的处理。实际应用中,Ⅲ、Ⅴ降低半音的处理方式最为常见:【例2】 1一种钢琴演奏风格,流行于关国19世纪末期-20世纪早明,特点是左手奏出稳键的进行曲式的节奏,右手弹奏较快的、节奏复杂的旋律〔多为切分节奏)。

爵士和声音阶

爵士乐常用的音阶来源:罗杰的日志 1蓝调音阶: 如C蓝调大音阶:12b34b56b71 如C蜜克索里底亚蓝调音阶:12#23456b7 如C多利亚蓝调音阶:12b34b5还原56b7 2.利底亚属七音阶: 如:123#456b7 3变属七音阶: 如:1b2b3还原3#4b6b7 4.利底亚小音阶: 如:12b3#45b67 5.减音阶: 如:12b34b5b6还原67 b2b3还原3b5还原56b71b2 2345b6b7b1b2还原2 6.全音阶: 如:123#4#5#61 b2b34567b2 7.半音阶: 这个例子省略,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半音阶了 在这里想谈谈一些关于爵士音阶使用时的看法,对于爵士乐总感觉苦涩难懂,学习资料偏少,不知如何下手,甚至入门都觉得很难。我一位吉他龄有15年的朋友聊起爵士乐时,他也是连连摇头说:blues能弹的很有味道,但爵士真不知该如何入手!最初自己也感到这样的问题,后来粗浅的总结了一些,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Jazz的几大要素:节奏,和声,即兴。在这里主要浅谈即兴演奏问题。 即兴的关键在音阶的掌握上。以下音阶是爵士音乐中最常用的。 一,首先是调式音阶,在调式音阶中分为2种,1是自然大调音阶的7种调式音阶,2是旋律小调的7种调式。加在一起就有14个音阶。 1,自然大调调式音阶的第一种模式是我们一般所讲的1,2,3,4,5,6,7。C D E F G A B,也叫Ionian音阶。音程的关系在3和4。7和1上是半音(小2度)。在其他的音上是全音(大2度)。我这样写出来大家更能明白:12345671。以大调自然音阶的下一个音D 开始的音阶叫做dorian,用字母表示是D E F G A B C,但这时的音程关系发生了变化,以D 为1时,12b3456b7(1234567)。以再下一个音E开始的E F G A B C D的音程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以E为1时,1b2b345b6b7(1234567)。用这种方法推导出了所有

传统和声写作中跳进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摘要:跳进是四部和声写作中的重要手法之一,它使得旋律不再作单一级进的平稳进行,而使旋律变得更加的活跃。本文以伊?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第十六章习题五为例,对跳进手法进行详细的归纳,以期在日后的传统和声写作实践中具有更为清晰的思考与方法。 关键词:传统和声跳进手法四部写作 伊戈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斯波索宾(игорьвладимировичспособин 1900-1954)是前苏联著名理论大师,同时也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家。1927年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及其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教授理论课程。写有《和声学教程》等教程,对前苏联作曲技术理论教学体系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和声学教程》对传统和声写作的理论具有详细具体的讲解,本文仅对“跳进”这一技术进行归纳与梳理。在该教材中,对跳进技术的介绍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 一、同和弦与同功能和弦的转换中的跳进手法 1.同和弦转换 和弦在反复时改换另一种形式叫做和弦的转换,这种转换可以是旋律位置的改变,也可以是排列法的改变,或者是二者同时改变。 (1)同和弦在转换时,如果旋律声部是三度或者四度的进行,那么和弦的排列法可以改变也可以不改变(见谱例1-1)。 (2)同和弦在转换时,如果旋律声部作五度或者六度的跳进进行,那么和弦的排列法必需改变(见谱例1-2)。 2.同功能和弦转换 (1)同一功能的三和弦与六和弦(或六和弦与三和弦)的连接(如t-t6,d-d6)构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和弦转换。六和弦的低音由根音换成了三音(或相反),同时上方的某一个声部(例如高音声部)则相对地从三音换为根音(或相反)。如图谱例2-1中主六和弦重复了根音,三和弦也重复根音。同功能三和弦和六和弦的连接形式多种多样,在不出现四部同向,声部超越等写作错误的情况下即可进行连接。 (2)六和弦本身的转换 六和弦还可以本身(没有原位三和弦的参与)转换-通过改变旋律位置、排列法或改变重复音。(见谱例2-2) 二、四五度关系原位三和弦连接时的三音跳进手法 两个和弦的三音在同一声部,并且形成了四度或者五度的跳进方式。三音跳进一定发生在t s、t s、t d、t s的四五度原位三和弦连接中,三音跳进时排列法必改并且必用和声连接法,同时只能发生在女高和男高音两个声部。(见谱例3-1和3-2)。 三、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时的跳进手法 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时会出现根音到根音的跳进、五音到五音的跳进、双跳进、以及混合跳进和d2-t6的跳进。 1.根音到根音的跳进 当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时,和弦的根音发生在同一个声部,并且产生了四度或四度以上的跳进关系,这种方式叫做根音到根音的跳进。在跳进时,上三声部如果能保持共同音就采用和声连接法连接,如果上三声部没有保持共同音的条件,就尽量平稳进行作旋律连接法。(见谱例4-1)。 2.五音到五音的跳进 当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时,和弦的五音发生在同一个声部,并且产生了四度或四度以上的跳进关系,这种方式叫做五音到五音的跳进。在跳进时,上三声部如果能保持共同音就采用和声连接法连接,如果上三声部没有保持共同音的条件,就尽量平稳进行作旋律连接法。

流行音乐和声教程

流行音乐和声教程 本教程的目标是教授为歌曲配和弦,分析流行音乐中和弦的使用及规律。作曲是无法教授的,但配和弦是可以教授的,而且它会对你的作曲有很大帮助。事实上,真正的作曲应当是和弦与旋律一起写出的。 任何一首歌曲如果采用不同的和弦,即使旋律一样,听起来感受绝不一样。本教程主要针对流行音乐,(其实流行乐中的许多手法完全是古典的)采用字母标记和弦手法,比较直观。 第一章和弦新论 传统和声学把所有的和弦都归为三度关系来解释,并且力求和声进行的完美和规范。但是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爵士音乐的和声已经高度复杂化和自由化,三度叠置虽然仍是和弦构成的基本原则,但已不是重要的解释手段。这年头可以这样说:把几个音合在一起发音就构成和弦。和声的进行是否规范属于次要问题,平行五,八度的错误基本上不予考虑。唯一的准则是:听起来是否舒服,到位。爵士音乐中复杂的加音和弦几乎使你分不清和弦的功能性,布鲁斯和弦同名大小调搅和在一起,莫名其妙的模进进行很难用经典的和声理论来解释。我们现在就进入现代和弦的奇妙世界。 第二章和弦标记 本教程采用字母和弦标记法来表示和弦。这是流行音乐中通用的标记法,把它和级数标记法结合使用会感到很方便,能使你很透彻地领悟到不同调的和弦的相互微妙的关系,好象你的脑子里就有一张和弦表。下面我们就来熟悉这个标记法。 1、大三和弦:根音与三音是大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来表示,如DO,MI,SOL和弦用C表示,FA,LA,DO和弦用F表示,降MI,SOL,降SI就用Eb表示,升FA,升LA,升DOL用F#表示。 2、小三和弦:根音与三音是小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小写m表示,如RE,FA,LA和弦用Dm表示,MI,SOL,SI和弦用Em表示,降MI,降SOL,降SI用Ebm表示。 3、增三和弦:根音与三音,三音与五音都是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aug或加一个“+”。如DO,MI,升SOL和弦表示为Caug或C+,FA,LA,升DO和弦表示为Faug或F+。

普罗科菲耶夫的和声手法_下_

作者简介:朴英,女,生于1971年。1994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同年考取本院作曲系和声专业研究生,导师刘学严教授。1997年毕业并获硕士学位。现为本院作曲系助教。 普罗科菲耶夫的和声手法 (下) ○朴 英 调 性 一、变化音调性 普罗科菲耶夫调式和声构思的基本范畴是变化音调性,也可以理解为是对普通的小调的复杂化与丰富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调性内有十二个基本音级与和弦,因此可以说这是十二音级的调性。 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一概念,首先要了解自然音调性中的变化音。在自然音调性中,基本音级有七个,变化音级都依附于这七个基本音级,它们本身不具备独立性。比如C 大调中,E -b E -D 的进行,E 与D 都是基本音级,b E 则是做为过渡而解决到D ,所以这 种进行是属于自然音调性范畴;相反,同样在C 大调中E -b E -b A 的进行,这时b E 已不再是过渡,因为它并未回到自然音级却进行到了变化音级,因此,这里已不属于自然音调性,而是属于变化音调性了。 那么普罗科菲耶夫是通过什么方法使调性由自然音过渡到变化音的呢?下面就以此为基础,说明变化音调性在作品中的运用。 1、调性内部的变化 调性内部的变化是指在自然音调性内,由于变化音因素的增长而形成的变化音调性,最常见的办法是使用线型和弦,这一点已经在前面和弦部分里介绍过,这里仅列举出与之相似的几种其它用法。 例 19《童话》OP.3No. 1 这就是调性内部变化的一种方式,这一片段是D 多利亚调式,它可以分为三个声部,低音部为固定低音进行,上声部为三度音程关系的旋律,体现变化音的部分是在中间声部,这个声部始终处于一种半音阶进行,这一点表现在音乐中出现了许多的变化音,并且,穿插于其中的一些自然音也并没有起到其稳定作用,而是伴随着变化音的进行成为了非自然音体系的特征,由此可见,变化音在这一部分里已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例 20 《托卡塔》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THE NEW V OICE OF YUE -FU (The Academic Periodical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爵士乐的基本特征

爵士乐的基本特征 一、爵士乐的产生 在当今世界上,能与古典音乐相提并论的恐怕唯有爵士乐了。因为,爵士乐不仅旋律、和声和节奏方面极具特色,更主要的是它复活了古典音乐失传已久的即兴演奏。因此,经过百年的演变和融合,爵士乐突破了地域、种族和国界的局限, 成为现代世界性的音乐。 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它吸取了布鲁斯(Blues)和拉格泰姆(Ragtime)的特点,以丰富的切分和自由的即兴为其赢得了流行音乐"王者" 的地位。 爵士乐源於非洲黑人传统民谣,这种黑人民谣不受传统古典音乐结构的束缚,没有八股的分析公式,不掩藏人们的内心情感,在歌曲中直陈想法,时而低沉忧伤,如泣如诉,时而强劲高亢,激动奔放,直探听者的心底。同时,那种不追求完美协调音响、喜欢制造嘈杂热闹效果,多变的切分节奏以及即兴加花变奏的黑人音乐风格,是以往以白人为主导的古典音乐中所未曾听闻的,因此,它吸引很多白人音乐家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尝试着将白人的音乐元素揉入黑人音乐里,进而搭建出极为复杂且多层次、多变化的音乐类型,这种音乐类型就是我们现在所说 的——爵士乐。 由此可见,爵士乐是“黑白音乐”交融的产物,而不是单纯的黑人音乐。有位音乐家曾这样概括爵士乐:“简单的说,爵士乐——实际上就是白人和声与黑人节奏相 结合的产物。”当然,这有待大家考证。 二、爵士乐的特征 任何风格的音乐,都离不开旋律、节奏、和声、音乐表现形式等基本元素,爵士乐也是如此。下面,我就从这几个方面来讲讲爵士乐的基本特征。 1、旋律与作用 爵士乐的旋律并无固定,老到传统民歌、新到流行歌曲都可作为爵士乐的旋律,当然,也有专门为爵士风格而创作的比较另类的旋律。所以,旋律在爵士乐中并不起着决定性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节奏与和声。 2、节奏与重音 爵士乐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节奏与重音的多变。爵士乐在节奏上广泛的使用切分节奏,也就是随时随地改变节拍重音的自然规律,节拍重音或先现或延迟,给人一种摇晃不定、灵活多变的感觉。一位香港的爵士乐老师曾让我做过这样的练习:即以四个16分音符为一个节拍单位,然后尝试在每一单位拍不同的16分音符位置上改变休止点,同时将重音移到这个休止点上。总之,多变的切分节奏是爵士 乐的精髓之一。 3、和声与解决 爵士乐和声以七和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泛音列的自然规律融入9度、11度、13度音程,构成9和弦、11和弦、13和弦。根据和声色彩需要,还可以通过添加临时升降记号的手段,将9度、11度、13度音程改变为b9度、#9度、 #11度和b13度音程。 在9、11、13和弦的进行过程中,可根据9、11、13音或者b9、#9、#11和b13音等的自然倾向,做下行二度解决或上行甚至跳进到其他音。它们的解决规

爵士乐基础知识

查看文章 爵士乐基础知识 2008-04-20 18:51 爵士乐基础知识 爵士乐的起源、含义: 爵士乐成形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公认的发祥地是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个亚热带城市―新奥尔良。 在众多流行音乐中,爵士乐是出现最早并且是在世界上影响较广的一个乐种,爵士乐实际就是美国的民间音乐。欧洲教堂音乐、美国黑人小提琴和班卓传统音乐融合非洲吟唱及美国黑人劳动号子形成了最初的"民间蓝调","拉格泰姆"和"民间蓝调"构成了早期的爵士乐。 从17-18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将大批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成为那里白人的奴隶之后,他们被强迫劳动、受尽折磨。在田间、在劳动之余,黑奴们怀念故乡和亲人,常常唱一种哀歌,以表达他们痛苦的心声。这种音乐也渗透在一些宗教歌曲中。由于蓝色在美国人

民中,被看作是忧郁的色彩,这种悲哀的歌曲,也就统称之为Blues(蓝色)。中国音译之为"布鲁斯"。我们常常从美国音乐作品中发现带有Blues的曲名,如《蓝色狂想曲》、《蓝色的探戈》、《蓝色的爱情》等。 爵士乐的另一个起源,是来自一种叫"拉格泰姆"的钢琴音乐。"拉格泰姆"是Ragtime这个词的音译。词意是"参差不齐的拍子"。故又称为"散拍乐"。它也是从非洲民间音乐发展而成。19世纪末,一个名叫司科特·乔普林(Scott Joplin,1869-1917)的黑人钢琴手,创造了一种新风格的钢琴音乐:右手高音声部演奏切分音节奏很特别的主旋律或琶音。一般 4/4拍乐曲,一、三拍为强拍,二、四拍为弱拍,而他在高音声部每一拍半、即三个八分音符时,就出现一次强音,而左手则是规律地演奏由四分音符轻重音组成的节奏,一、三拍为低音强拍,二、四拍为和弦、弱拍。这样左右手形成交错的节拍,使音乐带有幽默、欢乐、活泼的情趣,由于这一创造,乔普林被人们誉为"拉格泰姆之王"。 有人说Jazz这个词,是从非洲土语Jaiza演变而来。

爵士和声的进行规律与常用技法

爵士和声的进行规律与常用技法,初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数项。早期爵士乐(如拉格泰姆、十二小节蓝调等)只是表现出节奏上某些特性以及较强的即兴性,爵士乐特有的和声还未形成。发展至中前期(20 世纪20~30 年代,格什温《蓝色狂想曲》前后),爵士乐的和声体系初具雏形。及至中期(Bebop 的发展)以后,经过实践与归纳,爵士乐的和声理论体系才真正形成。在中后期,爵士与流行(Pop)、舞曲、西洋古典等风格的融合的作品大量涌现,并衍生出新的风格,例如Pop-Jazz、Bossa Nova 等,奠定了现当代爵士音乐的基础。现代爵士音乐,范指纯粹爵士乐以及融合了爵士乐的某些特点的流行(Pop)、电子(Eletro)音乐等,主要呈现流行与爵士相互融合的趋势,爵士乐的和声、节奏等已渗透到其它风格的音乐领域,爵士与了流行、电子等其它风格间的屏障正在被逐步打破。以下列举的和声进行规律与常用技法,主要基于现代爵士音乐。 1. 和弦富化(Chord Extensions,又称“和弦延伸”、“变体和弦替代”,同时在浪漫派音乐和流行中多用); 2. 五度圈进行(包括“连续的五度圈进行”与“片段式的五度圈进行”)与五度圈脱出(分为“三全音替代性脱出”与“线索性脱出”,后者同时在流行中多用); 3. 变化的延伸音; 4. 趋势结构、逼近法与目标进行(同时在浪漫派音乐中多用); 5. 瞬间和弦(经过和弦、辅助和弦等); 6. 复合和弦(爵士中称为Slash Chord——“斜线和弦”,因为复合和弦的字母标记皆带有斜杠或者“on”字样。复合和弦同时在二十世纪现代派音乐中多用); 7. 平行和弦(同时在印象派音乐中多用); 8. 和弦—音阶统合即兴; 9. 同中音变换与同中音和弦进行(同时在浪漫派音乐中多用); 10. 等音接续(无内部色彩变换的等音变换不属于此范畴); 11. 中音关系、大小三度关系的循环与等距叠置和弦(三度关系的循环同时在浪漫派音乐中多用,小三度循环更在流行中多用;等距叠置和弦同时在二十世纪现代派音乐中多用);12. 内部色彩变换(爵士中使用非常广泛,但因其在流行、西洋古典中也多见,故不是爵士的特色进行。) 此外蓝调还有Blue Note(蓝调大音阶的降低的Ⅲ级,蓝调小音阶的降低的Ⅳ级)的运用。简单举例和说明(与以上条目一一对应) 1. CΔ9—Em9—Dm9—G13b9—C6……[本体:C—Em—Dm—G7—C……] 2. a. 五度圈的进行 连续的:(1) CΔ—FΔ—BbΔ—EbΔ—AbΔ……; (2)C6—Gm7—C7—Fm7—Bb7—EbΔ……[Ⅱ—Ⅴ—Ⅰ的连锁进行] 片段式的:C6—Gm7—C7—Fm7—Em7—Am7—Dm7……[Gm7—C7—Fm7、Em7—Am7—Dm7 各成独立片段] b. 五度圈的脱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