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试验室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

无损检测试验室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
无损检测试验室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

无损检测试验室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

标准的变更与确认

o 标准查新

o 标准变更

o 变更确认

标准查新

查新渠道——国家权威的标准管理部门(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确定),如:国家有关标准管理中心、中国标准化馆和有关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查新间隔时间——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时间

查新前的准备——提供查新标准目录清单(详细列出准备查新的标准名称、含有年代号的标准编号)

标准变更

变更来源—查新报告、其他渠道(公告)

变更手续—标准管理员拿到查新报告后,首先对变更情况进行确认,根据变更标准的更新情况依据中心的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履行相关的确认程序。

新标准文本的获取—标准化、中国农业等以及相关(下载需要认真校对!)。

变更确认

一般性变更的确认:标准的编号、文字和产品标准质量要求变更,由标准管理员按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填写变更确认表,由业务室主任、技术负责人逐级签字确认后,按受控文件要求,通知到与该标准有关的人员。

重大变更的确认:标准的仪器设备、技术方法、技术流程、试剂和环境条件等关键容变更,由标准管理员商有关技术人员填写标准变更表,详细列出标准的变更容,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采用新标准的可行性论证,提出方案,配备仪器、改造环境、购置试剂、培训人员、开展技术练兵、试验验证、修改相应的质量体系文件,直到满足要求后再进行确认,由标准管理员按受控文件的相关要求,通知到相关人员。

注:按国家认监委要求,标准重大变更须报发证机关确认。

送检仪器设备性能确认

o 检定证书的确认

o 测试/校准证书(报告)的确认

检定证书的确认

检定证书:证明计量器具已经过检定,并获得满意结果的文件。主要包括:送检单位、计量器具名称、型号、出厂编号、检定结论、主管、复核、检定员、有效期和检定结论等容。

确认:拿到检定合格证书后,对照该仪器在检测过程中涉及的标准对仪器的精度要求进行核准。在标准要求围、满足标准要求的对检定证书进行确认。

测试/校准证书(报告)的确认

测试/校准:不具有法律强制性,是用户为实现量值朔源的自愿行为,测试/校准证书(报告)无测试/校准周期与合格评定,由用户根据测试/校准结果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评定。测试/校准会产生修正值或修正因子。

确认:用户拿到测试/校准证书(报告)后,应对照该仪器在检测过程中所涉及标准对仪器精度及稳定性要求进行比较,如在围可以使用。对于测试/校准过程中产生的修正值或修正因子要进行计算,变成可操作的数据或一组数据,明示在该仪器的显著位置,便于操作者使用。

质量监督

质量监督的目的

o 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重要手段

o 规部门或个体行为的有效措施

o 保证重要任务落实的重要基础

o 实施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

质量监督的对象

o 所有部门

o 所有人员(岗位)

o 所有活动

质量监督的重点

o 正在培训中的人员

o 使用的合同制人员

o 实验室执行重要任务、实施重要工作时进行重点监督(如:监督检验、仲裁检验或重要科研任务)

质量监督的实施

o 质量监督员实施质量监督

o 质量监督要有计划(如:年度计划等)

o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报告

o 监督要有记录(按质量体系文件中规定的格式填写)

监督结果的使用

o 管理评审的重要输入

o 人员培训的依据

o 岗位调整的依据

o 人员考核的容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意义

o 保证检测数据尽可能符合样品特征(贴近真值)

o 保证同一实验室检测数据一致性(可比较性)

o 保证同一样品在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再现性

质量控制的途径

o 实验室部质量控制途径

o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途径

实验室部质量控制途径

o 人员比对实验

o 仪器比对实验

o 增加重复

o 加入质控样

o 加标回收

o 再现性检验

o 盲样考核

o 分析同一样品的不同属性

o 绘制质控图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途径

o 参加能力验证(国际与国、国家与行业)

o 实验室之间比对试验(自行组织类型相同、能力相当)

质量控制结果应用

o 验证实验室技术水平

o 管理评审的重要输入

o 发现实验室的不足与问题

质量控制计划

o 质量负责人负责制定质量控制计划

o 质量控制计划按年度制定

o 质量控制计划:拟采取的方式、实施时间、实施部门、具体项目、涉及的人员、主要仪器、结果评价等容。

o 及时对质量控制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必要时应对计划进行调整。

质量体系审

o 审依据

o 审目的

o 审组织

o 审报告

o 注意事项

o 资料归档

审依据

o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o 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o 有关法律法规

o 有关标准

审目的

使质量管理体系满足管理或文件的要求。在建立了文件化的体系之后,需要通过部审核检查体系的质量活动是否符合标准等约定文件的要求,如不能满足要求,就难以对、对外提供质量保证。

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组织力量加以纠正或预防。实验室的领导应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管理手段来加以运用。平时用例行部审核来及时发现问题,遇到出了事故或用户有重大申诉/投诉时,更要及时组织特殊审调查原因,加以纠正。

在第二、三方部审核前,通过部体系,及时发现一批问题,加以纠正。

作为一种自我改进的机制,使体系持续地保持其有效性,并能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这是部体系部审核的最根本的目的。

审组织

质量负责人全权负责审工作,审工作有有资质的审员实施。

质量负责人制定审计划、组成审组、确定审组长,审定审实施计划、对审情况进行跟踪评估、跟踪审发现缺陷的整改落实、审定审报告、向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汇报审情况。

审组长根据审实施计划组织审:明确审员分工、召开会议、确定审核方式、发现缺陷的确认、开具缺陷项报告、起草审报告。

审员按审实施计划分工进行负责条款的审查,审查形式包括:会议、座谈、查看档案、实地核查、现场试验等方式进行,开具的缺陷项一定要说明原因,并经所在岗位和部门的确认。(只要资源许可应实施交叉审核)

年度计划:审时间、审核条款(一般要覆盖《实验室资质认定》全要素)、审核依据等容。

实施计划:审核目的、审核依据、审核围、审核方式、审核具体实施时间、日程安排、审组组成、人员分工等。

审报告

完整的审报告:审核目的、审核依据、审核围、审核日期、审核过程和有关情况的描述、审核发现缺陷项的描述、整改情况的描述、审核结论和建议等容。

审核报告由审组长起草、质量负责人批准。

注意事项

无计划或计划不具体:典型情况为未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制订年度计划或具体审实施计划。

与程序规定不一致,最高管理者越俎代庖:质量体系文件规定质量负责人负责审,但在实际操作中,是由最高管理者负责并批准。

审不符合事实描述不当,无法追溯:这是许多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如将某一不符合项描述为“记录有涂改现象”,无法查证。

未覆盖整个体系:如管理层,许多实验室误认为只是审核检测部门和支持部门,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不需要被审核。

对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时,只找客观原因,不找主观原因:如对于“未对所用方法标准进行查新”的原因分析为“工作太忙”,而不是找主观原因,思想上不重视,没有按照文件要求进行工作等。

审报告不全面:不评价上次部审核情况整改效果,不评价本次是否进步。

审发现缺陷避重就轻:只提一般性问题,规避重大问题。

资料归档

归档容:评审活动结束后,要将与评审有关的记录分类整理,完整地归档保存。保存的记录应包括:审计划、审实施计划、会议签到、评审会议记录、按要素审核记录、审发现缺陷情况记录表、整改实施情况记录、审审报告等容。

每一次审单独建档。

管理评审

o 管理评审的目的

o 管理评审计划

o 管理评审输入

o 管理评审实施

o 管理评审输出(报告)

o 改进和验证

o 注意事项

o 归档

管理评审的目的

o 通过检查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情况,确保持续不断地满足客户和社会的期望;

o 发现质量体系薄弱环节,识别改进需求;

o 评估质量体系因应市场环境变化而改进需求;

o 当质量体系发生重大变更后,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o 向上级机构汇报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

管理评审计划

组织: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组织

制定计划:质量负责人负责制定管理评审计划

计划容:具体计划应包括:评审目的、评审围、评审方式、参加人员、所需材料、人员分工、评审时间和地点等容。

管理评审输入

o 质量方针和程序的适用性;

o 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

o 近期审的结果;

o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o 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

o 上次管理评审采取决策实施情况及效果;

o 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

o 可能影响质量体系变更的因素,如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能力扩充等;

o 客户的反馈;

o 投诉/申诉;

o 其他因素,如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人员培训和日常管理会议中有关议题的研究;

管理评审实施

评审策划准备。在评审前应进行策划,确定评审的目的、组织、容、重点、方法、时间安排及评审输入的准备工作要求,并以书面形式分发至参加评审的部门和人员。

制定评审实施计划。按评审策划的要求收集评审输入信息后,要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列出需要评审的全部议题,形成评审实施计划,提前发给参加评审的人员。

召开评审会议。由实验室的第一把手亲自或委托其代理人以其名义主持召开评审会议,全体评审人员参加。先由质量负责人汇报上次评审以来质量体系的运行状况、部质量审核的汇总分析结果,再由与会人员根据评审实施计划的容进行逐项研讨、评价,最后由会议主持人进行总结,并形成决议。

管理评审输出(报告)

由指定人员根据评审实施计划、评审会议记录、分析报告等编制评审报告,经有关领导会签后,由最高领导人批准发布(纪要、专题报告)。评审报告一般应包括评审的目的、依据、容、方法、日期、人员;每一评审项目的简述和结论;质量体系有效性和适应性的总体评价;质量方针和目标适宜性的评价;质量体系的改进措施及其实施要求、责任部门和完成期限。

改进和验证

评审的结果可能导致质量体系文件的更改和补充、组织机构和职能调整和完善、过程的改进和优化、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充实等,这些调整和改进大多数是较重要的事项,对其实施过程和效果应进行跟踪验证,以防止措施落实不到位或产生副面效应。验证的结果应进行记录并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注意事项

无计划:未按要求定制订管理评审计划。

输入不全:如质量监督、供应商评审、申诉等容易被忽略。

无损检测技术,原理,方案。

第1章无损检测技术 1.1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无损检测NDT (Non-destructive testing),就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NDT 是指对材料或工件实施一种不损害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如合格与否、剩余寿命等或不影响其未来使用性能或用途的检测手段。 通过使用NDT,能发现材料或工件内部和表面所存在的缺欠,能测量工件的几何特征和尺寸,能测定材料或工件的内部组成、结构、物理性能和状态等。如无损检测方法分类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有超声检测Ultrasonic Testing,射线检测Radiographic Testing,磁粉检测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渗透检验Penetrant Testing ,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非常规无损检测技术有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泄漏检测Leak Testing,光全息照相Optical Holography,红外热成象,微波检测Microwave Testing。 1.2无损检测的发展 (1)由定性检测逐步向定量检测与评价过渡和发展 用断裂力学等原理来确定极限寿命设计思想的出现,导致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在近年来较大幅度地增加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的研究经费,以开展缺陷的定量测定。由原来的探伤技术发展成测伤技术。检测时不仅要求探测出缺陷的有无及位置,而且还要测定出缺陷的类型、尺寸、形状和取向。 (2)发展新材料和新的无损检测与评定方法和技术 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不断涌现出一些新材料和异型结构件。对它们的无损检测与评价,用原有的技术和方法常常难以进行或达不到要求。 (3)发展自动化无损检测与评价系统 自动化无损检测技术比非自动化无损检测能提供更好的重复性、结果一致性和检测的可靠性,降低了对操作人员操作技术高度熟练的要求,减少人为误差的几率。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判断的复杂性,无损检测与评价的自动化,在目前并没有达到完全可以取代人工操作的地步,实现完全自动化还是人们长远的奋斗目标。

GB-T9445-2008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 9445—2008/ISO 9712:200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损检测(NDT)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本标准适用于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 a) 声发射检测; b) 涡流检测; c) 红外热成像检测; d) 泄漏检测(不包括水压试验); e) 磁粉检测; f) 渗透检测; g) 射线照相检测; h) 应变检测; i) 超声检测; j) 目视检测(不包括直接目视检测以及应用其他无损检测方法时所采用的目视检测)。本标准的认证,提供了NDT操作人员通用能力的证明。但这并不代表操作授权,因为那是雇主的责任——经认证的雇员可能需要补充雇主方面的诸如设备、NDT工艺规程、原材料和产品等特性的专门知识。当法规和规范有要求时,操作授权由雇主根据质量工艺规程签发,该质量工艺规程规定了雇主必需的职位专业培训和考试,以验证持证人员了解被检产品所涉及的工业规范、标准、NDT工艺规程、设备和验收准则等相关知识。 本标准规定的体系也适用于具有独立认证程序的其他NDT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7024 合格评定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GB/T 27024—2004,ISO/IEC 17024:2003,ID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授权的资格鉴定机构authorized qualifying body 独立于雇主的、经认证机构授权的负责准备和管理资格鉴定考试的机构。 3.2报考人candidate 提出申请资格鉴定与认证、并在有适当资格人员监督下取得工业经历的个人。 3.3证书certificate 由认证机构按本标准规定颁发的书面证明,证书上表明了持证人员所具有的能力。 3.4认证机构certification body 按本标准的要求,对认证过程进行管理的机构。 3.5认证certification 认证机构所实施的确认达到相关方法、等级、门类等资格鉴定要求以及颁发证书的过程。 注:颁发证书并不是授权操作,授权操作的权力只能由雇主授予。 3.6雇主employer 报考人的工作单位。 3.7考试中心examination centre 经认证机构认可的执行资格鉴定考试的中心。 3.8监考人invigilator

管道无损检测方案

管道无损检测方案 1.概述 本工程各种管道约15000米,分不锈钢SS304、SS316、碳钢、合金钢、PP/GRP、CS+PTFE等多种材质。根据工艺、技术的不同要求,现场需拍片约40000张,硬度试验900点。 本方案编制参考了招标文件中技术说明S-00-1540-002以及美国ASME标准(1986)。 2.检验项目 2.1射线探伤 ⑴射线探伤的检查比例,按照JGC在“技术说明”中的要求执行。 ⑵射线探伤的检查比例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⑶要求100%检查的管道应逐个焊口整圈100%检查,确保不漏检。 ⑷要求10%抽检的管道应按相应焊工的相应焊缝按10%比例整圈检查。 ⑸管径≤3″厚度δ≤7.62mm采用双壁双影椭圆透照,每个焊口间隔 90°各拍一张,共两张。 ⑹管径=2″厚度≥8.74mm;管径=2-1/2″厚度≥9.53mm;管径=3″厚度≥11—13mm时应采用双壁单影分段透照,拍摄四张。 ⑺管径≥4″采用双壁单影或单壁单影透照,每个管口至少拍摄四张,T各种规格管道焊缝的拍摄数量应与现场测试检查程序中的要求一致。 ⑻胶片选用FUJI“100”型。采用的铅箔增感屏,当采用X射线探伤时,前屏厚0.03mm,后屏厚0.1mm;当采用γ射线探伤时,前后屏厚均为0.1mm。 ⑼10″以下包括10″的管道探伤时,胶片规格为10″×4″;12″-72″的管道探伤时,胶片规格为12″×3-1/3″。有特殊要求的按要求执行。

⑽ 所摄底片应无划伤,水迹,伪缺陷,当采用X 射线时AB 级的底片黑度D=1.8-3.5,当采用γ射线时底片黑度D=2.0-3.5,底片象质指数均应满足不同厚度的要求。底片上标识应齐全(包括管段号,焊口号,焊工号,拍摄日期,返修次数)。 ⑾ 用Ir192γ射线探伤时,应加装准直器,以减少散射线对底片像质的影响。 ⑿ 大口径管预制时,对接焊缝可采用环焊缝内透法或环缝外透法。现场组对焊缝,可采用双壁双影或双壁单影法,具体方法见图示。 探伤设备的选用:当穿透厚度<20mm 时用X 光机探伤,其穿透力应能满足透照工件的要求;当穿透厚度≥20mm 时用Ir192γ探伤机,其影像应与X 光底片相同。探伤机的操作机构应安全可靠,源强应能满足探伤工艺要求。 ⒀ 环焊缝透照的最小焦距: L AB 级=10d ×L 22/3 k=T ′/ T ≯1.1 小口径管环焊缝椭圆透照的最小焦距 Lmin=d ×δ/ug+δ 射线源射线源 胶片 胶片 胶片 射线源 双壁单影 单壁单影 胶片射线源 胶片 胶片 射线源 射线源 双壁双影 (椭圆

无损检测方案隧道质量

隧道质量的无损检测方案 一、隧道质量无损检测的内容 隧道质量无损检测分为以下几项检测内容:浇灌混凝土的强度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混凝土衬砌质量检测和锚杆拉拔力、长度、饱满度检测。 二、隧道无损检测方法 2.1 地质雷达检测混凝土衬砌质量 2.1.1 检测内容、方法的选定 隧道混凝土衬砌质量检测包括:①隧道衬砌厚度,②隧道衬砌背后未回填的空区,③复合式衬砌中两层衬砌间较大的空段,④施工时坍方位置及坍方的处理情况,⑤衬砌混凝土强度。有时还可检测围岩中地下水向隧道侵入的位置。衬砌混凝土质量的现场检测,曾经常采用电阻率法、瑞利面波波速法等来检测前面的①-④项,近年来采用地质雷达检测混凝土质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地质雷达检测混凝土衬砌质量。 2.1.2 检测仪器选定 检测采用SCCI公司出产的SIR-3000型地质雷达,根据需要探测的深度选定天线的频率,天线选用450~500MHz的工作天线检测厚于20~30cm的衬砌厚度。 2.1.3 检测步骤 2.1. 3.1 测线布置 隧道的轴向检测:沿隧道拱部轴向布置5条测线:拱顶、左拱腰和右拱腰、以及左边墙和右边墙。检测其中的3条线,拱顶必须检测,当检测的其它两条线在隧道拱顶的一侧时,每测300m应换边检测。 隧道的横向检测:沿隧道每50米布置一条剖面线,检测该条线。 本次检测的隧道长8317m,检测的轴向长度为8317m×3=24951m,横向共设166条剖面线,检测的横向长度为166×24m=3984m,共需测28935m。 2.1. 3.2 介质参数标定 检测前对衬砌混凝土的介电常数或电磁波速做现场标定,对隧道长度小于3km 的隧道,取一处进行实测,实检不少于3次,取平均值为该隧道的介电常数或电磁波速。当隧道长度大于3km,应适当增加标定点数。标定采用以下方法的其中一种:①在已知厚度部位或材料与隧道相同的其他预制件上测量;②在洞口或洞内避车洞处使

无损检测—材料与工艺

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焊缝中常见的缺陷是下面哪一组?(b) a.裂纹,气孔,夹渣,白点和疏松 b.未熔合,气孔,未焊透,夹渣和裂纹 c.气孔,夹渣,未焊透,折叠和缩孔 d.裂纹,未焊透,未熔合,分层和咬边 2.下面哪种缺陷不是滚轧产品中常见的缺陷?(c):a.缝隙 b.疏松 c.冷隔 d.裂纹 3.下面哪种缺陷不是锻造产品中常见的缺陷?(b):a.折叠 b.疏松 c.裂纹 d.白点 4.下面哪种缺陷通常与焊接工艺有关?(a):a.未焊透 b.白点 c.缝隙 d.分层 5.下面哪种缺陷是由于锻造工艺引起的?(b):a.缩管 b.折叠 c.分层 d.以上都是 6.下面哪种缺陷是由于滚轧工艺引起的?(b):a.气孔和缩管 b.分层 c.裂纹 d.以上都是 7.下面哪种缺陷属于锻件缺陷?(b):a.冷隔 b.折叠 c.未熔合 d.咬边 8.下面哪种缺陷属于铸件缺陷?(a):a.冷隔 b.折叠 c.未熔合 d.咬边 9.下面哪种缺陷属于焊缝缺陷?(c):a.冷隔 b.折叠 c.未熔合 d.分层 10.下面哪种元素属于钢中的有害元素(c):a.镍 b.铝 c.硫 d.铬 11.下面哪种元素属于钢中的有害元素(c):a.钨 b.铝 c.磷 d.钛 12.属于制造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缺陷为(d):a.疲劳裂纹 b.腐蚀裂纹 c.残余缩孔 d.焊接裂纹 13.属于制造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缺陷为(c):a.疲劳裂纹 b.应力腐蚀裂纹 c.热处理裂纹 d.疏松 14.下列缺陷中的(e)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缺陷:a.疲劳裂纹 b.气孔 c.发纹 d.应力腐蚀裂纹 e.a和d 15.下列缺陷中哪个是金属材料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缺陷?(d) a.残余缩孔 b.非金属夹杂 c.条带状偏析 d.冷作硬化 16.下列哪种缺陷是原材料缺陷?(d):a.疲劳裂纹 b.腐蚀裂纹 c.淬火裂纹 d.疏松 17.下列缺陷中的(d)是原材料缺陷:a.疲劳裂纹 b.应力腐蚀裂纹 c.热处理裂纹 d.疏松 18.下列缺陷中哪种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缺陷?(a):a.疲劳裂纹 b.气孔 c.热处理裂纹 d.疏松 e.发纹 19.下列缺陷中的(b)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缺陷:a.淬火裂纹 b.腐蚀凹坑 c.未熔

无损检测方案

广西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隆安-武鸣天然气支线施 工无损检测服务 无损检测方案 新疆鑫泰材料设备检测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 2018年7月5日

目录 无损检测方案摘要 (1) 1.0 编制依据 (2) 1.1招标文件提供的资料 (2) 1.2国家现行的法令、法规,地区颁发的安全、消防、环保、文物等管理规定 (2) 1.3无损检测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 (2) 2.0 工程概况 (3) 2.1工程名称、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开竣工时间 (3) 2.2自然条件、社会依托 (3) 2.3主要工程量 (3) 3.0 检测部署 (4) 3.1检测资源准备 (4) 3.2现场检测部署 (4) 4.0 主要工作程序 (5) 4.1概述 (5) 4.2射线检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程序(框图) (7) 4.3超声波检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程序(框图) (8)

4.5射线底片的保管、储存和查阅管理程序 (11) (1)射线底片的保管 (11) (2)底片的储存 (12) (3)底片的查阅 (13) 4.7射线检测工艺规程、工艺卡(现场准备执行的X射线检测工艺卡)射线检测质量保证措施 (13) (1)射线检测工艺规程及工艺卡 (13) (2)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及工艺卡 (26) (3)射线检测质量保证措施 (45)

无损检测方案摘要: 本无损检测方案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及工程概况,结合新疆鑫泰材料设备检测有限公司以往参与建设的同类型工程检测经验,罗列了无损检测方案编制依据、工程概况,详细叙述了该工程中标后将要采取的检测部署、主要工作程序、资源进场计划、检测质量保证措施、保证焊接进度措施和信息及文件管理。对业主特别关注的 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我公司将以科学、公正、优质、及时的检测服务为宗旨,以求真务实,严格诚实为指导,本着优化工艺、优选人员、优化设备、材料的原则,并制定详细的质量保证措施,规范检测行为,加强过程管理,保证检测科学、及时、准确、公正。1.0 编制依据 1.1招标文件提供的资料 1)《广西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隆安-武鸣支线施工无损检测招标文件》。 1.2国家现行的法令、法规,地区颁发的安全、消防、环保、文物等管理规定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09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Q/SY1002.1-2007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国务院第449号令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防护标准》GB18871-2002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57-1996 《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SY/T6276-1997) 1.3无损检测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 《钢制管道焊接及验收》SY/T4103-2006 《天然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69-2006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2013 上述要求及标准具体以施工图纸及总说明为准。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

青岛东方影都万达茂幕墙外装修工程无损检测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编制单位:苏州柯利达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日期: 2016年9月20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工程建设概况 (2) 工程施工条件 (2) 第三章施工安排 (3) 管理人员配置及职责 (3) 探伤流水段的划分 (4) 工程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4) 施工进度安排 (5) 第四章施工准备计划 (5) 劳动力配置计划 (5) 探伤仪器配置计划 (5) 施工机具配置计划 (5) 技术复核和隐蔽验收计划 (6) 第五章施工方法 (7) 工艺流程 (7) 施工要点 (8) 施工方法详细 (8) 第六章各项管理措施 (10) 质量管理措施 (10) 工期管理措施 (11) 安全管理措施 (11) 成品保护管理措施 (11) 环境管理措施 (11)

第一章编制依据 依据标准 (1)GB/T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2)GB/T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3)JG/T203-2007《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 (4)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设计说明 (6)施工组织设计 (7)地方及行业规范 第二章工程概况 工程施工条件 1、本工程工地连接的节点焊接量大,弯弧方管-直线方管、折线龙骨-水平横杆连接均为全熔透焊接,现场焊缝均为二级。 a.采用钢龙骨的地方主要受力骨架均采用国产Q235-B或Q345-B碳素结构钢, 表面氟碳喷涂处理。焊缝金属应与主体金属相适应。当不同强度的钢材连接时,可采用与低强度钢材相适应的焊接材料。 b.焊缝宽度满足设计要求,不得任意加大焊缝,避免焊缝立体交叉和在一处集

浅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论文【最新版】

浅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论文 1 概述 复合材料之所以能够成为20 世纪迅速地在工业部门推广应用的新材料、新结构, 无损检测技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反过来, 复合材料也为无损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研究空间。一些过去在金属材料无损检测中因技术障碍而面临困境的检测技术, 在复合材料对无损检测技术的需求牵引下, 得到了新的飞速发展。如针对初期基于金属材料及其结构在负载作用下产生应力波的物理现象的声发射检测技术、基于物理波相干原理的激光全息干涉检测技术、激光超声检测技术等, 几乎都是70 年代问世, 80 年代在应用中由于物理信号特征解释困难、环境条件要求苛刻或技术上有待进一步突破等原因, 难以在工程上找到用武之地, 自90 年代后则得到了迅速的应用发展。 由于复合材料的先进性与其质量的离散性和高成本并存, 在实际应用中, 即使是经过研究和试验制订的合理工艺, 在结构件的制造过程中还可能会产生缺陷,引起质量问题, 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结构件的报废,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 国外自70 年代以来, 就针对复合材料的研究、应用开展了全方位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早期主要是沿用金属材料所采取的一些检测方法, 进行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

术探索,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 人们对复合材料的内部规律和缺陷特征有了更深的认识, 发现完全采用常规金属材料无损检测的方法不能解决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问题。因此, 进入80 年代后, 才真正走向复合材料无损检测, 研究出了许多适应复合材料特点的无损检测新技术、新方法, 从而为解决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促进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复合材料无损检测已经应用于材料、结构件和服役无损检测3 个方面。技术上已从初期的检测方法探索发展到目前的检测方法研究、信号处理技术、传感器技术、缺陷识别技术、成像显示技术、仪器设备技术、结构件检测技术、定量检测与评估、服役结构寿命评估、强度评估和性能测试等。无损检测技术已经成为复合材料研究和应用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融入复合材料从研究到最终装机应用的全过程。 2 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 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主要应用于以下3 个方面:(1)材料无损检测;(2)结构无损检测;(3)服役无损检测。 2.1 材料无损检测 材料无损检测主要解决材料研究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诸如材料内

CNAS-CL01-A006: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准则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CNAS-CL01-A006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Guida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Laboratory Competence Accreditation Criteria in the Field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目次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2) 4 通用要求 (2) 5 结构要求 (2) 6 资源要求 (2) 6.1 总则 (2) 6.2 人员 (2) 6.3 设施和环境条件 (3) 6.4 设备 (3) 6.5 计量溯源性 (4) 6.6 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4) 7 过程要求 (4) 7.1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4) 7.2 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 (4) 7.3 抽样 (4) 7.4 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置 (4) 7.5 技术记录 (4) 7.6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4) 7.7 确保结果的有效性 (4) 7.8 报告结果 (4) 7.9 投诉 (4) 7.10 不符合工作 (4) 7.11 数据控制和信息管理 (4) 8 管理体系要求 (4) 8.1 方式 (4) 8.2 管理体系文件(方式A) (4) 8.3 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方式A) (4) 8.4 记录控制(方式A) (4) 8.5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方式A) (4) 8.6 改进(方式A) (4) 8.7 纠正措施(方式A) (4) 8.8 内部审核(方式A) (4) 8.9 管理评审(方式A) (4)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 1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相关规范(标准)确定无损检测内容后,施工单位应办理检测委托,填写《检测委托书》,并依据委托书的要求,实施委托检测,并确定检测部位,作好受检产品、材料、配件等受检部位的识别标记。 2在检测过程中如有与检测相关的变更,施工单位应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相关检测组,检测组根据变更对检测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 3检测准备和实施 3.1检测人员按照每一类检测对象,依据委托书、检测标准、作业指导书等技术资料,编制工艺卡,确定检测技术参数,。 3.2检测组成员应做好设备、仪器、材料、工具及防护用品的准备,并负责就检测条件(如检测时间、水源、电源、通风、照明、脚手架、安全围护等)与施工单位及时联系,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3.3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及时作好检测原始记录。 3.4在进行射线检测前,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检测区域内的安全标识和围护,并在施工单位工程部办理入场手续和射线作业许可证(票),检测人员应将此证(票)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4检测结果 4.1检测人员第二天必须根据标准规范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及时填发检测报告,作好各种原始记录。 4.2检测责任师对检测数据及评定结果进行校核,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结果有误时,应及时更正,必要时重新检测。 4.3因检测工作量大等原因不能及时填写检测报告时,可先填写《检测结果通知书》,不合格需返修部位以《返修通知书》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 4.4如有不合格部位的工件应按有关验收规范、标准或技术要求进行扩探,并以《扩探通知书》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 5底片质量; 5.1所有底片上,定位和识别标记影像应显示完整、位置正确。 5.2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应符合AB级要求:2.0-4.0之间。 5.3底片本底灰雾度D0<0.3。 5.4底片的像质计灵敏度应符合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要求。 5.5底片评定范围内不应存在干扰缺陷影像识别的水迹、划伤、斑纹等伪缺陷影像。 5.6资料的归档:所有检测工程结束后,检测报告和底片图纸及各种原始记录应整理交公司存档,若用户需要,也可交用户保管,底片保存期为7年。 5.7随时接受并积极配合业主、监理、施工单位、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的监督检查,并提供所需的检测资料和相关材料。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无损检测方案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改造项目(燃料乙醇) 无损检测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二0—七年三月六日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 1.1工程概况 (1) 1.2编制依据及验收规范 (1) 1.3检测工程要求 (1) 二、主要检测项目的保证措施 (1) 2.1概述 (1) 2.2射线检测方案 (1) 2.3超声检测方案 (6) 2.4渗透检测方案 (7) 2.5磁粉检测方案 (10) 2.6保证措施 (13) 三、安全技术措施 (16) 3.1人员要求 (16) 3.2设备要求 (16) 3.3人员防护 (16) 3.4现场防护 (16) 四、应急预案 (17) 五、无损探伤JSA分析及防护方法 (18)

无损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燃料乙醇)项目共有三十台储罐,依据相关规范及标准,对罐体进行无损检测工作。 1.2编制依据及验收规范 1.2.1 GB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1.2.2 NB/T47013.1?6-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2.3 GB50341-2014《立式圆筒型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 1.2.4 SH/T3167-2012 《钢制焊接低压储罐》; 1.2.5 NB/T47015-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1.2.6 HG/T20569-2013 《机械搅拌设备》; 1.2.7计图纸文件要求的其他规范、规程; 1.2.8 GB18871-2005《射线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1.3检测工作要求 1.3.1发酵区储罐探伤要求: 底及次圈罐壁纵焊缝100%射线探伤,川级合格;底及次圈罐壁环焊缝和其余各圈纵焊缝20%射线探伤,川级合格;其余各圈环焊缝2%探伤,U级合格;罐壁所有丁字 焊缝100%射线探伤,U级合格;底圈壁板与罐底内外角焊缝100%磁粉探伤,I级合格; 罐底边缘板(外缘300mm对接焊缝100%射线探伤,U级合格;罐底板T型焊缝根部和表面100%磁粉探伤。 1.3.2乙醇成品罐区及乙醇中间罐区储罐探伤要求: 按GB50341-2014中的第12.2条及GB50128-2014中的第7.2条相关条款规定进行探伤。 二、主要检测项目的保证措施 2.1概述 1无损检测指令由本工程的无损检测业主工程师下达; 2无损检测依据《承压设备无损检测》(NB/T 47013.1 ~47013.6-2015) 为此,我公司制定了以下检测方案:射线检测采用以X射线探伤机检测法为主,对 不适合射线检测的部位采用超声检测;对于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检测:铁磁性的材料采用磁粉检测;非铁磁性的材料采用渗透检测。 针对既定无损检测方案,我公司对人员、设备、材料、工艺、设施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并在本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了详细的措施。 2.2射线检测方案 1. 总则 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燃料乙醇)项目。 1.2依据:GB50128-200《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NB/T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3检测人员:必须由取得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颁发的射线I级及I级

红外热波无损检测

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检测方面的应用 邓淑萍郑海平姜照汉西安非金属材料材料研究所 杨玉孝西安交通大学 摘要:本文阐述了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介绍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以及在非金属复合材料上检测应用的实例。 关键词:红外热波;复合材料 1 引言 由于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低热膨胀系数和高导热性等优良性能,现已在航天航空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复合材料制造过程复杂,在制作成型过程中受设备、环境、人员及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在产品内部易产生空穴、裂纹、分层、多孔等缺陷,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影响极大,因此,对产品的检测尤为重要。 用于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涡流、激光全息及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等,超声、射线检测技术应用最多,但受检测原理影响,射线检测成本高、周期长,不适于现场在线检测,对小分层、脱粘紧贴型缺陷无法检测;超声检测需要逐点扫描、检测效率低,对小、薄及结构复杂的工件检测困难,对复合构件中的脱粘紧贴型缺陷也无法检测;磁粉法只限于铁磁性材料,定量检测缺陷深度较为困难;渗透法检测程序复杂,只能检测表面开口缺陷,不能检测表面多孔性材料;涡流法对工件边缘效应敏感,易给出虚假显示;激光全息检测需暗室防震操作,检测效率低;红外无损检测技术作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一种无损检测新方法,具有快速、直观、准确、非接触的特点,对于提高复合材料构件的研制与防护质量,减少或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2 红外热波无损检测原理及特点 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复合材料无损检测领域发展迅速的一种新方法,与常规的超声、射线等检测技术相比,该项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全场、大面积、快速、直观、易实现检测自动化等优点,采用专用软件对获得的红外图像信息处理后,可直接识别缺陷位置坐标,除此之外,检测时对周围环境没有特殊要求,设备轻便、可移动,特别适合现场应用和在线、在役检测,国外已经用于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结构件的无损检测。 红外热成像技术理论及应用的研究重点是研究热源,产品被加热后,材料内部的缺陷改变复 合材料局部的热性能,导致材料表面温度场的变化,通过材料表面的温度图谱即可判定缺陷,采

材料成型无损检测资料

第一章超声波检测 超声波检测的定义:利用超声波的方向性、穿透能力、能量、反射、折射和波型的转换来检测工件的连续性,完整性,安全可靠性及某些物理性能的检测方法叫超声波检测。 超声波检测的原理:利用被测工件及其缺陷的声学性能差异引发的超声波传播情况和能量的变化来检测工件内部缺陷的原理即超声波检测原理。 超声波检测的应用 典型构件的超声波检测技术 1.大型锻件的检测(常见缺陷,当量法定量)2.铸件缺陷的检测 3.小型压力容器壳体的检 4.复合材料的检测(脉冲反射法,脉冲穿透法,共振法) 5.各类构件焊缝的检测 6. 非金属材料的检测 超声波测量技术 1.声速测量 2.超声波测厚 3.超声波衰减系数的测定 4.超声波测量液位 5.超声波测定流量 6.超声波测量温度 7.其它超声波测量方法(如硬度、浓度、粘度等) 超声波检测的特点 1.方向性好 2.穿透能力强 3.能量高 4.遇到界面时,将发生反射,折射和波型的转换 5.对人体无害超声波检测步骤 1.选择仪器、探头、试块。2.调整探头,试块以保证它们有良好的声耦合,耦合方式有直接接触法和液浸法。3.检测 1.共振法 2.透射法(连续波,脉冲波)3.脉冲反射法 4.液浸法 同一探头发射超声波,传播介质分别为水、铝、钢和有机玻璃,试问,在哪种材料中超声波的扩散角最大?答:铝的扩散角最大,因为超声波在铝中的波长最长。 第二章射线检测 射线检测的定义:利用各种射线对材料的透射性能及不同材料对射线的吸收,衰减程度的不同,使底片感光成黑度不同的图像来观察的检测方法叫射线检测。 射线检测的原理:当射线通过被检物体时,有缺陷部位(如气孔,非金属夹杂)与无缺陷部位对射线吸收能力不同,一般情况是透过有缺陷部位的射线强度高于无缺陷部位的射线强度,因而可以通过检测透过被检物体后的射线强度的差异,来判断被检物体中是否有缺陷的原理即为射线检测的原理。 射线检测的特点 1.适用于几乎所有材料,而且对零件形状及其表面粗糙度均无严格要求。 2.能直观的显示缺陷影像,便于对缺陷进行定性、定量、定位。 3.射线底片能长期存档备查,便于分析事故原因。 4.对气孔,夹渣,疏松等体积型缺陷的检测灵敏度较高,对平面缺陷的检测灵敏度较低。 5.射线对人体有害,需要有保护措施。 射线检测的方法 1.照相法,灵敏度高、直观可靠重复性好。2.电离检测法,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对缺陷性质的判别较困难。只适用于形状简单,表面平整的工件,一般应用较少,但可制成专用设备。 3.荧光屏直接观察法,成本低、效率高、可连续检测,适用于形状简单,要求不严格的产品的检测。 4.电视观察法,自动化程度高,可观察静态或动态情况,灵敏度比照相法低,对形状复杂的零件检查较困难。 射线检测的应用:主要应用于对铸件及焊件的检测。 三章涡流检测 涡流检测的定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测定被检工件内感生涡流的变化来无损的评定导电材料及其工件的某些性能,或发现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称为涡流检测。 涡流检测的原理:由于导电体内感生涡流的幅值,相位,流动形式以及其伴生磁场不可避免要受导电体的物理以及其制造工艺性能的影响,因此通过监测检测线圈阻抗的变化即可非破坏的评价被检材料或工件的物理或工艺性能及发现某些工艺性缺陷,此即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 涡流检测的特点 1.对导电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测灵敏度较高。 2.应用范围广,对影响感生涡流特性的各种物理和工艺因素均能实施检测。3.在一定条件下,能反映有关裂纹深度的信息。 4.不需用耦合剂,易于实现管、棒、线材高速,高效的自动化检测 5.可在高温,薄壁管,细线,零件内孔表面等其它检测方法不适用的场合实施检测。 6.当需要对形状复杂的机械零部件进行全面检测时,效率相对较低。 7.在

无损检测技术简介及发展

无损检测技术简介及发展 窦在镇 机0801-1 20080520 【摘要】【关键字】:无损检测超声波射线激光涡流 无损检测技术是利用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因存在缺陷或组织结构上的差异使其物理量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在不损伤被检物使用性能及形态的前提下,通过测量这些变化来了解和评价被检测的材料、产品和设备构件的性质、状态、质量或内部结构等的一种特殊的检测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的目前具体技术原理分类和应用,同时就我国目前的检测技术做综述。 1无损检测简介 1.1概念 在不破坏的前提下检查共建宏观缺陷或测量工件特征的各种技术的统称。工业领域中的无损检测类似于人们买西瓜时的“隔皮猜瓜”。买西瓜时,用手轻轻拍打西瓜外皮,听声响或凭手感,想猜一下西瓜的生熟,这是人们常有的习惯。如果对猜想有怀疑,则要求切开看个究竟了。用手轻拍,对西瓜是无有损坏的,非破坏性的,听声响或凭手感猜想西瓜生熟,“隔皮猜瓜”,这是生活中的“无损检测”;而“切开看个究竟”,这就是生活中的破坏性检查了。不论无损检测技术如何发展,“隔皮猜瓜”这一主旨内涵不变;对检测结果(猜想)有怀疑时,要解剖(切开)进行验证,这一基本思想也不变。古老而简单的无损检测方法,如敲击器械,听声响,辨别有无裂纹等,是至今沿用的方法;但因它们对缺陷的位置和大小,做不出“基本相符”的判断,而不被视无损检测的技术方法。只有技术方法才可保证无损检测结果如上所述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1.2 无损检测的目的 无损检测的目的大体上可从三个主要方面来阐述。 1.2.1 质量管理 每一种产品均有其使用性能要求,这些要求通常在该产品的技术文件中规定,例如技术条件、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等,以一定的技术质量指标反映。 无损检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对非连续加工(例如多工序生产)或连续加工(例如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产品构件提供实时的工序质量控制,特别是控制产品材料的冶金质量与生产工艺质量,例如缺陷情况、组织状态、涂镀层厚度监控等等,同时,通过检测所了解到的质量信息又可反馈给设计与工艺部门,促使进一步改进设计与制造工艺以提高产品质量,收到减少废品和返修品,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例如,某厂生产45#钢球面管嘴模锻件,对锻件进行磁粉检测发现存在锻造折叠,使得锻件报废或需要返修而成为次品,折叠出现率达到30~40%。通过改进模具设计和模锻前的毛料荒形设计,以及改进模锻时摆放毛料的方式,使折叠出现率下降到0%,杜绝了因为折叠造成的废品和返修品出现,从而大大节约了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节省了返修工时,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艺管道无损检测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准备 (1) 三、检测方法 (2) 四、检测部位 (2) 五、检测标识 (2) 六、检测时机 (3) 七、无损检测工艺方案 (3) 八、无损检测时的安全措施 (4)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址:。 3、施工单位:。 4、检测单位:。 5、检测内容: 5.1、压缩空气管道及蒸汽管道焊缝的射线检测; 5.2、检测执行标准;设计图纸要求、设计变更、及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6、质量标准:按总承包合同要求达到合格标准 7、需检测管道一览表 序号管道编号介质管径材质管壁厚拍片合格 备注比例级别 1 CDA 压缩空气DN700以及若 304 2.8~8mm5% ⅢGC3干小管径管道 2 0.6ST蒸汽DN150~25020# 7mm5% ⅢGC3 3 0.3ST蒸汽DN150~50020# 5~10mm5% ⅢGC3 二、施工准备 1、前期施工准备 1.1、组织检测技术人员了解该工程检测项目、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及特点,学习 相关标准、规范、合同文本、管理制度。 1.2、组织检测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满足现场检测要求。 1.3、编制人员、机械设备材料进场计划,满足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工期的要求, 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2、施工部署 2.1、根据:第8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项目机电安装工程D包段工程5号楼动力站工程的要求,项目部成立一个RT作业组。 2.2、作业组具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有效检测资质证人员组成。 2.3、所有检测工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规定。 3、拟投入的检测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 1 X射线探伤机XXQ2505G 1台

无损检测施工技术方案

广州南沙泰山石化仓储项目 外管及码头管道工程 无损检测施工技术措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 广州项目经理部 二00六年四月十六日 1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 (1)

1.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 (1) 3无损检测方案 (2) 3.1检测对象和方法 (2) 3.2无损检测施工总体要求 (2) 3.3检测标准 (2) 3.4无损检测委托程序 (3) 3.5无损检测程序 (3) 3.6射线检测(RT)工艺要求 (3) 3.7检测报告及不合格焊缝的处理 (5) 3.8质量保证措施 (5) 3.9无损检测作业安全管理 (6) 4人力机具动员计戈U (8) 4.1人力动员计划 (8) 4.2人力机具动员计划 (8) 5附件 (8)

1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广州南沙泰山石化仓储项目外管及码头管道工程; 建设地点:广州南沙小虎岛石化工业区; 设计单位:广东省石油化工设计院(外管廊管道)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码头管道) 监理单位:广州宏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 建设规模: 广州南沙泰山石化仓储项目外管及码头管道工程,主要工程范围有:(1)燃料油库区至码头各相关泊位的DN6OO/10 L290燃料油保温伴热输油管线3根,DN300/8.5、20#燃料油保温伴热输油管线4根;(2)成品油库区至码头各相关泊位的DN500/10 L290汽油输油管线2根,DN300/8.5、20#汽油输油管线3根;(3)成品油库区至码头 各相关泊位的DN500/10 20#柴油输油管线2根,DN300/8.5、20#柴油输油管线3根;(4)码头各相关泊位至码头根部紧急切断阀(含紧急切断阀)之间的DN250/6 20# 化工品输油管线10根,DN200/6 20#化工输油管线14根,DN200的不锈钢输油管线6根;(5)各油品主管道(燃料油、汽油、柴油、化工品)至各泊位的分支管道闸阀之间的分支管道(不含分支管道闸阀的安装);(6)配套的蒸汽(含保温)、氮气、压缩空气、含油污水等公用工程管道;(7)码头蒸汽冷凝水(含保温)回收系统。 2编制依据 2.1广州南沙泰山石化仓储项目外管及码头管道工程施工图纸 2.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2.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2.4《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02 2.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4-93 2.6 JB/T4730-200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结构用木质材料性能无损检测与评价

3 结构用木质材料性能无损检测与评价 3.1 概述 结构用木质材料主要包括规格化锯材(规格材)和重组型木质结构材,除了集成材、结构用人造板、单板层积材(LVL)、单板条层积材(PSL)、大片刨花层积木(LSL)、定向结构刨花板(OSB)等素材以外,还有一些复合制品,如木质工字梁、三角桁架等。这些规格化的结构材,一般被用在梁、墙体、柱体、屋顶桁架等部位,作为建筑的受力构件使用。木质材料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老化性能)、表面特性等。物理性能包括含水率、密度、吸水率等。力学性能包括弯曲强度、弹性模量、顺纹抗拉强度、横纹抗拉强度、胶合质量、冲击韧性、握螺钉力等。 木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天然材料,一直以来在各个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木材的材性是各向异性,在其生长过程中会形成各种缺陷,各向异性和缺陷使木材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检测才能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木材的无损检测技术能在不破坏木材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做到对木材的使用性能进行评价,因而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检测技术。对于作为结构用材的木材而言,无损检测中的应力分等技术则是使木材达到最佳使用效果的十分关键的技术。因此,无损检测技术在结构材的合理使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结构用集成材、结构用人造板、单板层积材(LVL)、定向结构刨花板(OSB)等都是以木材为基础经过加工成形的木质材料。这些材料正成为当前木结构建筑中的主要应用材料。这些材料在使用前,都有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和缺陷检测的需要和必要性。 木质材料无损检测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可在不破坏木质材料的本身形状、原有结构和原有力学状态的前提下,利用当今的物理方法和手段快速测量出木质材料的尺寸、规格、表面形状和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国外的木质材料无损检测技术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我国在木质材料无损检测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应用X射线检测方法对木材缺陷检测进行了试验性研究,而应力分等技术在近十几年逐步开始发展。木质材料无损检测技术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在木质材料的监控保护和生产加工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

各类实验室对人员资质要求大汇总

各类实验室对人员资质要求大汇总 检测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因此不同的检测实验室对人员资质也会有不同的要求。本文汇总了各类实验室对人员资质的要求,供各位同行参考。 1实验室认可通用要求 实验室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测和/或校准、评价结果、签署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的人员的能力。当使用在培员工时,应对其安排适当的监督。对从事特定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 注1:某些技术领域(如无损检测)可能要求从事某些工作的人员持有个人资格证书,实验室有责任满足这些指定人员持证上岗的要求。人员持证上岗的要求可能是法定的、特殊技术领域标准包含的,或是客户要求的。 注2:对检测报告所含意见和解释负责的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资格、培训、经验以及所进行的检测方面的充分知识外,还需具有: ——用于制造被检测物品、材料、产品等的相关技术知识、已使用或拟使用方法的知识,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或降级等方面的知识; ——法规和标准中阐明的通用要求的知识; ——对物品、材料和产品等正常使用中发现的偏离所产生影响程度的了解。 2实验室资质认定的通用要求 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验室应使用正式人员或合同制人员。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督,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对所有从事抽样、检测和/或校准、签发检测/校准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从事特殊产品的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的实验室,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应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