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

532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
532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

532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临床。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3年2月~6月所收治的532例中老年心血管疾患者,基于年龄所存差异,将其划分为中年组(对照组)与老年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病例为256例,观察组病例为276例,借助于三通道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检测532例中老年患者,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变化情况、心率变异、心律失常、平均心率以及缺血时间。结果通过24h的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例数明显比对照组高,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患者心肌缺血时间主要上出现于早上0:00~8:00。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等疾病病发率也会相应的增加,在临床中对中老年心血管患者实施24h的动态堤心电图检测,便于早期发现患者心肌病变,以此实施早期干预,使患者得到及时且合理的治疗,继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标签:心电图;中老年;动态;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

心血管疾病为脑血管与心脏血管疾病的统称,在临床上是威胁人们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一般发生于老年患者[1]。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检测中,目前常用方式为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其检测的内容主要为患者24h内心电活动信息,利用这种方式便于及早发现患者各时段心律失常与心律缺血变化情况,可提高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3年2月~6月所收治的532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300例男性,232例女性,年龄为39~80岁。根据年龄所存差异,将532例患者划分为中年组(对照组)与老年组(观察组),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与病症等方面所存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故有很好的可比性[2]。

1.2方法借助于三通道动态心电图仪对两组患者实施24h心电图检测,接着借助于计算机来回放,通过计算机中Holter分析软件系统的应用,对所记录的各数据资料实施动态性分析。

1.3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

1.3.1心律失常①房性心律失常:阵发或者持续心房颤动以及心房扑动,频发或者偶发反房性期前收缩;②室性心律失常:频发或者偶发室性期前收缩,且短阵室性的心动过速,收缩数30次/h属于频发[3]。

1.3.2心肌缺血①ST段为下斜型或者水平型移超过1mm,且持续时间超过1min;②两次心肌缺血之间相隔时间超过1min,比如心前区疼痛或者胸闷症状

心血管疾病现状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 心血管疾病现状分析 V01.15 No.3 第 15 卷第 3 期井冈山医专学报 M 丑 v.2008 2008 年 5 月 JoURNAL OF JINGGANGSHAN MEDICAL COLLEGE 我国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林玉川(福建农林大学体育部,福建福州 350002)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心血管疾病的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 根据其发病原因,从营养学、体育保健和临床医学三方面提出老年人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措施,有利于老年人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推进国民体质建设,缓解人 12 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关键词】老年人;性血管疾病;健康保健 [中围分类号】R5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35(2008)03001202 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全世界范围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现状 1.1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现状中国是目前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老年人口五分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的划分标准(见表 1),当前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 1 亿 4 千多万,占全国总人口的 l1%左右表 1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老年人划分标准 (引自耿德章,1994) 自1999年以来中国进入老龄社会开始,老年人口数量就不断增加。 据估算 210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将高达 3.18 亿,总人口的 1 / 6

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特点

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特点 发表时间:2017-05-26T14:04:21.99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6期作者:刘书娟段彬彬 [导读] 探讨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特点。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心电图室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380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中年患者(150例),观察组为老年患者(230例),均采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监测系统对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心率、心率变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监测能够提高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并提高对心律失常及心机缺血的诊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老年心血管疾病;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078-02 心血管疾病为中老年人的高发疾病,常规的心电图检查无法全面观察患者心电活动信息,容易对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异常变化发生误诊漏诊。24h动态心电图的应用,能够检测患者24h内全部的心电活动信息,提升临床诊断率,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1]。本研究分析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特点,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380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0例,男121例,女109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68.4±4.7)岁;对照组150例,男81例,女69例,年龄35~58岁,平均年龄(43.3±4.6)岁;所有患者均为心血管疾病者,均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仪器采用美国MORTARA公司产的全息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仪;监测前对患者进行常规使用注意事项及心理引导,指导患者根据平时生活习惯进行作息,监测期间不可饮用咖啡、酒精等,避免剧烈运动。使用时医师将电极黏贴在规定位置,插入存储卡,连续24h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观察结束后由自动操作系统对其监测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再由心电图室医师进行进一步分析评估。 1.3 观察指标 ①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②心肌缺血,ST段下斜或呈水平,下移距离≥1mm,下一次发作时其基线恢复多于上一次ST段基础的1min,ST段改变持续超过1min[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率比较,见表1 观察组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58例心肌缺血中,无症状心肌缺血131例(82.19%),有症状心肌缺血27例(17.09%);对照组78例心肌缺血中,无症状心肌缺血33例(42.31%),有症状心肌缺血45例(57.69%);观察组有症状心肌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肌缺血症状均在0:00-8:00时段发生率最高。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心血管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其起病隐匿,使用常规的心电图检查无法多层次全方位的监测各个时段的血压及心率变化,对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不确定因素。24h动态心电图的应用,具有自动分析、监测、多画面展示、打印等功能,能够准确记录患者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意义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意义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状况。包括:ST水平趋势图,心率变异,身体运动后的数据及各种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对心率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诊断,对阵发性晕厥、眩晕和心悸原因及性质的确定,对药物疗效的评定及起搏器的功能评定。能够记录全部的异常电波,能检出各类心律失常和病人在24h内各状态下所出现的有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能为各种心脏病的诊断提供精确可靠的依据,在临床应用中,尤其对早期冠心病有较高的检出率。 一、对于许多隐藏心脏病可以做出快速诊断 1.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短暂的、特定情况下始出现的心律失常,常规ECG易漏诊,而DCG可以捕捉到短暂的异常心电变化,了解心律失常的起源、持续时间、频率、发生与终止规律,可与临床症状、日常活动同步分析其相互关系。 2.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进一步了解其发生与终止规律,是否伴有SSS综合征或预激综合征(尤其间歇性)以及其分型。 3.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了解其主要表现形式及有无窦房结功能不全。对快一慢综合征,通过DCG观测、协助选择抗心律失常药,调整剂量或考虑其它治疗方法,为安装起搏器及类型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4.协助判断不同类型异位节律或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通过DCG检测其发生频度与严重程度和生活或活动的相应关系,确定治疗方针。

二、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DCG是研究评价抗心律失常药可靠的临床指标 三、发现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 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室速或室颤,发生前常有心电活动不稳的室性心律失常,它仅能依靠holter才易发现其发生规律,对有可能发生猝死的二尖瓣脱垂,肥厚性或扩张性心肌病,Q-T延长综合期患者,holter可及时并比较全面的发现猝死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时采取有力治疗措施。 四、协助判断间歇出现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眩晕,黑朦或晕厥是否心源性。 五、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 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还可进行定位诊断,此外还能检出心肌缺血时伴随的心律失常类型及频率,及时预测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便于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六、检测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功能 DCG可监测患者在活动或休息时的起搏心电图变化,了解起搏器的脉冲发放与感知功能,以及有无心律失常的发生。

动态心电图软件简介

软件介绍 1. QRS波群逐波标记法准确标记每一次心博,不漏掉、无误判心博,确保24h总心博数、最长间歇、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平均心 率的准确性。确保心率变异分析的客观性。 2. 不应期在分析心律失常中的应用设定不应期,拒绝R波后不应期内发生的干扰伪差;高尖T波 不再判为一次心博。 3. Demix分析技术将不同模版中的QRS波群进行快速叠加分析,从中找出形态不同的QRS波群进行定义,宽QRS波群漏 诊率降至零。经过demix分析N,V清晰可辨 4. 记忆分析心律失常如遇到误判的各种心动过速,只需修改第一个心搏,以后相同期间、相 同波形的QRS-T波群自动修正。 5. 检索心律失常的功能有3种以上在12导动态心电图中划分心律失常;在微缩图中划分心律失常;在心律趋 势图中划分心律失常。在12导动态心电图中划分心律失常 1 在微缩图中划分心律失常在心律趋势图中划分心律失常 2 房速:2阵,共7次(0.0%)最快:150bmp,发生时间:22:32:36 总时长:0h 0m 2s,占总长的: 0.0% 房颤:17阵,共4453次(4.5%)最快:123bmp,发生时间:22:07:00 总时长:1h 37m 39s,占总长的:6.6% 3 房扑:2阵,共10117次(10.2%)最快:128bmp,发生时间:13:11:49 总时长:1h 28m 51s,占总长的:6.0% 6. 30余种直方图的应用,可判 别46种心律失常?在R-R间期直方图上搜索心脏停搏? 在S-N间期 直方图上搜索窦房结恢复时间? 在N-N比直方图右侧搜索游走节律? 在N-N比直方图左侧检查是否有漏掉的房早? 在N-V间期直方图上研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浅析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浅析 发表时间:2018-08-20T14:53:01.8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4期作者:孙有臣 [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医疗领域与过去相比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与创新 鹤岗市大陆人民医院 1541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医疗领域与过去相比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与创新,除了很多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手段会被应用到临床治疗中,相应的仪器设备也得到更新,从而为国家医疗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作为临床治疗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对老年人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需要医疗领域对这类疾病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就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方面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对相关学者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临床治疗 心血管疾病对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是医疗领域发展中一直关注的重点内容。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很多医疗科研团队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方面是由于国家老龄化趋势明显,很多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对医疗领域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需要医疗领域能够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高重视。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临床治疗措施还不能真正的落实到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治疗中,需要相关医学团队能够注重新型治疗方式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 一、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概述 1、表现特点 机体年老,易有多器官、多系统疾病并存,使病情复杂化和加重,使诊断和处理问题更加复杂。老龄患者对疾病的反应:衰老导致多脏器退行性改变,使老年人的反应性降低,感觉迟钝,发病时自觉症状可能较不明显,易被误诊而耽误处理。老年人记忆或认知功能减退,可能无法准确反映疾病的症状,忘记用药,致使临床医生较难采集完整、准确的病史,导致较高的误诊和漏诊率。 2、症状特点 老年人由于感觉迟钝,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无痛性病例增多,可突然出现气急、头晕、咽部堵塞感或濒死感。而且老年人胆道疾病发生率较高,原有的胆石症病史可引起误导。老年人心脏储备功能差,不但心脏疾病会引起呼吸困难,一些心外因素也常导致呼吸困难。心律失常会引起晕厥或意识障碍,但是老年人常见的急诊脑动脉供血不足或颅内出血常会发生上诉症状,心电图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极其重要。 老年人压力感受器随增龄有所下降,且自主神经功能不全,突然改变体位,易发生低血压晕厥。必须指出,不少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晕厥倒地时,紧急测量血压可能不低,甚至高于正常,医生需注意测量立位或坐位的血压,以免漏诊。又称潮式呼吸,见于中枢神经病变或心力衰竭,常见于65岁以上的患者,提示病情严重。 老年患者极易发生疲劳,这种症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一个共有症状。患者出现下肢或全身出现水肿比较常见,也有一部分患者因心功能下降会出现胸腔积液等。通常老年患者都会有心悸的症状,尤其是在运动、情绪激动、饱餐后等较为明显。 二、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要点 1、药物治疗方面 由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伴有生理功能下降特点,在用药过程中不容易将有效的成分进行吸收,而且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比较明显。因此在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用药的过程中,需要临床治疗团队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治疗团队需要对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器官情况以及年龄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从而为后续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其次,临床医疗团队需要对老年人的药物敏感程度以及过敏史进行调查,针对老年人的血浆蛋白情况进行合理的配药,从而降低不利因素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最后,临床医疗团队需要对老年人的用药量以及药物浓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对药量进行增减,以此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另外,对于患有听力障碍或视觉障碍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还需要医疗团队能够对其进行用药叮嘱,在家属的协助下对患者用药进行监督。对于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患者,还需要医生能够选择合适且有效的药物。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与经济负担,还会对患者长期接受治疗有着间接的作用。 2、心理治疗方面 心理治疗因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抵抗疾病的能力也在逐渐降低,会将自身的症状转化为心理反应,出现紧张、抑郁的不良情绪,消极的面对周围的事物,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以及对疾病的治疗也产生一定的难度,严重时会加重疾病的发展,降低治疗效果。而且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引起心理问题后发生意外事件的频率也增高,容易造成家庭社会的重大负担。所以,针对患有不良心理反应的老年患者必须要开展心理治疗措施具有重大的意义。 由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速度快,通常在确诊后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压力比较大,这时需要医护人员及时与患者和患者家属做好沟通交流,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详细耐心的讲解,并重点介绍治疗措施的临床获益和潜在的风险等方面知识,说明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消除紧张的心理反应,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必要时可建议患者就诊心理咨询门诊进行心理治疗和疏导。 3、饮食治疗方面 饮食护理老年化往往伴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其中膳食营养因素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可导致代谢进一步紊乱,从而加速老化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所以,老年患者合理膳食有助于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老年人合理的日常饮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遵循平衡膳食基本原则,长期坚持不懈;第二,符合老年人生理变化特点,易消化,粗细搭配。保持清淡,多食用低脂、低盐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保持少食多餐。为了补充维生素可多吃水果。禁止饮酒、抽烟和食用刺激性的食物。第三,合理烹调,合理膳食制

动态心电图分析软件使用说明书

TLC5000动态心电图仪分析软件使用说明书 分析软件操作说明 点击"分析数据"按钮,进入TLC5000界面,本菜单提示是否进行心律失常分析。如图1-1点击键,进入分析界面如图1-3所示菜单。 图 1-1 注意:如果是起搏病历,先进入图1-2所示对话框,医生根据病人的起搏器参数修改下面各项。其中起搏脉冲分析精度是相对于起搏脉冲高低而言,一般情况下选择“中”,如果脉冲很低可以选择“高”。 图 1-2 点击键,进入模板编辑(已经分析过的)或者是顺序回放(没有分析过的)。 图 1-3

$ 图1-3所示界面是让用户选择一个具有诊断意义的波形,并调整ST段的值,如图所示,左侧视图从左至右三条彩色的线分别代表静止电位、ST段起始点、ST段结束点,鼠标点击,离点击点最近的线就会被选中,使用键盘的“← →”键就可改变被选中线的位置。 右边是控制视图,其中人工干预,为以后扩展功能所设计。 如果当前的波形比较好,可以点击“接受”按钮,系统则进入心律失常分析。如图1-4如果用户这时候想退出程序可以直接关闭。 如果当前的波形不好,可以点击“拒绝”按钮,系统将继续显示波形,直到有好的波形出现为止。然后点击“接受”按钮,系统则进入心律失常分析。 点击主分析导联右边的下拉框,选择主分析导联。 RR不应期:此参数一般为300ms,表示两个心搏之间的最短时间,默认为300ms,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如果病人心率很快,应尽量将其调低,以免分析漏搏。 点击“分析导联”的各项,可以选择任何几导分析,默认值是采集的八导联。 当病历的波形幅值太低,可以在识别精度一项选择“高”。 当病历干扰很多时可以在判干扰精度一项选择“高”,分析精度,和判干扰精度一般可以不调整,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效果选择。 点击按钮以后,进入图1-4所示。 ( 图 1-4 点击按钮,分析可以暂时停止,用户可以通过键盘上的“↑↓← →”键浏览十二导心电图形。此时在心率趋势图上方会出现一绿色的标志线,它代表当前波形的位置。用户可以回退到一点,改变条件(分析导联、识别精度、判干扰精度)点击按钮,绿色标志后面的开始重新分析。见图1-5。

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79533

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 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ST段改变的诊断一般应根据心电图的诊断方法及标准进行。由于动态心电图具有长时程连续记录、计算机定量检测分析等特点,对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药物疗效评价、心率变异性分析等可参照以下标准做出诊断和评价: 1. 心律失常诊断评价标准 正常人室性早搏≤100次/24小时,或5次/小时,超过此数只能说明有心脏电活动异常,是否属病理性应综合临床资料判断。 室性早搏以Lown法分级,3级及3级以上,即成对室性早搏、多形性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个以上持续时间<30s)、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3个以上,持续时间≥30s)均有病理意义。 室性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评价,可采用ESVEN标准,即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达到以下标准才能判定治疗有效; 室性过早搏动减少≥70%; 成对室性早搏减少≥80%; 短阵室性心动速消失≥90%,15次以上室性心动过速及运动时≥5次的室性心动速完全消失。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经动态心电图复查,若室性早搏增加数倍以上或出现新的快速心律失常抑或由非持续性心动过速转变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出现明显的房室阻滞及QT间期延长等,应注意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窦房结功能不全诊断标准 窦性心动过缓≤40bpm持续1 min;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窦性停搏>3.0s,窦性心动过缓伴短阵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停止时窦性搏动恢复时间>2s。 要注意药物引起的一过性窦房结功能异常。 2. 心肌缺血诊断及评价标准(应密切结合临床资料)。诊断心肌缺血标准: ST段呈水平或下垂型压低≥1.0mV(1.0mm),持续≥1.0min,2次发作间隔时间≥1.0min。 对于这个标准,目前尚有不同意见。 心率对ST段变化的影响及校正: 正常心率时,ST段下移点(L点)在J点之后80ms,如心率增快120bpm 以上L点应自动转点J点之后5ms; 可以ST/HR消除心率的影响,ST段为μV(1mm=100μV),HR为bpm,ST /HR≥1.2μV/bpm为异常。 心肌缺血负荷测算: 根据ST段异常改变幅度、阵次、持续时间计算:ST段下降幅度×发作阵次×持续时间 描记ST段趋势曲线的基础上,计算ST段下移的面积(min×min) 根据心肌缺血及缺血负荷检测,可评价冠心病心肌缺血情况及疗效。 3. 心率变异性分析 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评价标准: 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作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主要诊断指标有: 24小时RR间期标准差(SDNN)<50ms,三角指数<15,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 SDNN<100ms,三角指数<20,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 心率变异性频域分析评价标准: 以500次心搏、5min短程记录或24h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作心率变异性频域分析,以下指标提示心率变异性降低: 所有频带均有功率下降;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一、技术特点及实现原理: 十八导联动态心电图是指在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V6导联基础上,以心脏横面胸导联的延伸作为理论根据,扩展出向左、向右各三个导联,从而形成由六个肢体导联、十二个胸前导联共同组成的同步十八导联心电图系统。具体的做法是:以V6导联为基础向左后方按一定角度推衍出V7、V8、V9 导联,用以检测左心室正后壁心肌缺血、损伤情况;以V1导联为基础向右后方按一定角度推衍出V3R、V4R、V5R 三个导联,用以检测右心室心肌缺血、损伤情况。十八导联动态心电图仪导联系统以经典的心电二次投影理论为依据,以校正Frank 导联体系为基础,对其导联轴转向角度根据需要进行一系列校正(关于心电向量产生的基本理论和Frank体系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二、十八导联动态心电图的特点: 心电图的改变总的大致分为心律失常和缺血、损伤、坏死引起的ST、T 及异常Q波等改变两大类,早期的动态心电图类仪器,由于科学技术水平面所限,一般为2-3导联同步记录形式(如V1、V5;V1、V3、V5;V1、V5、Ⅲ;V1、V5、avF等)作为单纯心律失常检测而言,二至三导联同步记录动态心电图已足以作为医生临床一般诊断应用,长时间来医学界专家一般认为动态心电图主要用于心律失常的检测原因皆于此。 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分布部位特征所决定,作为心肌缺血、损伤等引起的ST-T 改变和心肌坏死引起的异常Q波等,有发作部位广泛、表现的心电图现象有部位特征性等特点,一块由某枝冠状动脉供血的心肌所产生的心电图改变往往只用1-2个导联难于正确、全面反映心肌缺血情况。因此,在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专家总结了各种方式的依靠组合导联方法来判断心肌缺血程度。如在各种不同类型专业文献和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的心肌缺血、损伤、坏死部位诊断法,如:下壁缺血常观察Ⅱ、Ⅲ、avF导联ST-T情况、前壁损伤常观察V3、V4、V5导联ST、T情况等等,不一而评。 如根据黄宛教授所著《临床心电图学》第五版中所提出心肌梗死区的定位划分,目前采用是根据Meyer氏临床病理对比研究,将心肌梗死分为前壁(含前壁、前间壁、前側壁、高側壁四个分区)及下壁(心室后側和膈面)

2.社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综述5000字

社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综述 天津市宝坻区中医院内科崔文浩 摘要:老年人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患心血管疾病机率多。尤其现在中国老年人逐渐增多,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一大问题,因此要让人们知道老年人保健的重要性,老年人社区诊断必要性,老年人疾病的特殊性,老年人心里的变化性,才能在社区引起高度重视,使社区对老年人的生活健康等都有一个明显的介入,使危害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因素得到很好地预防,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关键词:社区卫生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老年人老龄化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研究新进展刘德平《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研究新进展》中国心血管杂志2010年2月第15卷第1期在这里主要介绍了1、流行病学。2、高血压。3、心房颤动的治疗。4、心脏瓣膜病。5、老年人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在美国3亿人口中,每年因心脏病和脑卒中死亡约80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小于85岁的人群中,总的来讲,癌症、心脏病与脑卒中所占的死亡比例相当。在8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心脏病与脑卒中所占的比例是癌症的3倍。心血管疾病在老年人占主导地位,从64岁到74岁的人群开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越来越复杂。 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冠心病是主要的致死和致残的原因,在这个年龄组中占死亡的35%。很多大规模的临床随机试验为新的治疗理念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不幸的是,高龄是许多临床试验的排除标准。高龄人群会有一些年龄相关的改变影响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表现和对治疗的反应。这些改变包括:‘肾功能下降、贫血、认知功能障碍。由于肾功能损伤

在老年人中高发且对药物代谢至关重要,因此肌醉清除率是经常需要监测的。老年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表现经常是不典型的。.早期的介人治疗可以绝对和相对减少老年患者死亡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发病6h内进行介人治疗比3 -5 d后收益更多,但是介人治疗导致出血的风险要高。. 随着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慢性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心力衰竭越来越受到关注。进行性的泵衰竭和碎死是心力衰竭的主要死亡原因,关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主要是针对这两方面进行。一系列关于神经内分泌药物的大型临床试验显示了这类药物能够提高生存率、减少住院率。容量负荷过重和循环淤血是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 在发达国家,冠心病和脑卒中在流行病学所占的比例很高,而在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进步,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比例也会越来越高,因此,也应得到同样的重视。.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对社会经济及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2]。发达国家经历人口年轻型向老年型发展用了大约30~40年,而中国只用了10 年,2025 年中国65 岁以上老人人口比重估计将达到14%。高血压治疗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尤其在高危患者以及已经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更为突出。高脂血症、脑卒中、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不同分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情况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男性、吸烟、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明确的相关性。因此,纠正各种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非常重要,但目前除了降脂治疗,尚无明确的证据显示控制这些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有利于遏制退行性

MIC-12H型十二导同步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

MIC-12H型十二导同步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 快速自动分析/大屏幕显示/多窗口操作模式/波形叠加编辑/26种直方图/40余种心律失常/同步ST-T分析/预告冠心病 心肌缺血总负荷/500点采样/芯片存储/起博器多功能分析 主机配置:19 英寸显示器 主机配置: 方正商祺酷睿双核cpu 1G 内存,160G 硬盘 惠普高速激光打印机 Holter 记录盒外观: 率先采用芯片存储,保证了记录盒的轻便、小巧 记录盒尺寸:102mm X 63mm X 25mm 记录盒重量:125g (带电池重量)

Holter 记录盒特点: *通过10 根导联线采集标准12 导心电图 *500 点/秒采样频率,512m 大容量固态闪存芯片存储记录盒 *起搏记录盒:V6 作为起搏通道 *导联线接头使用瑞士原装进口lemon 航空接头 MIC-12H -O记录盒技术特性: *2 节5 号电池 *国际标准10 芯/12 导联 *存储容量:IG *采样点频率:500 点采样一记录时间≥24 小时 *2.0 高速USb接口直接回放 快速自动分析识别分类模板,准确标记每一次心搏 可选择自动分析导联,并可调整增益 可设置不应期、房早提前率、室早ORS 波宽度等

方便快捷的模板编辑: 一多窗口操作 .真正实现在同一界面同步完成编辑、修改、浏览、打印等多项功能;不需频繁切换画面,大大节约了分析时间 .操作界面均可互动,分析编辑40 余种心律失常 .人工智能分析心律失常的方式有5 种以上 智能联想:误判一段波形,仅需修改一个误判的QRS 类型,自动校正全段波形

编辑过程中可以重新判别早搏、停搏等 全程及阵发性房扑、房颤分析

中老年人常见疾病(正文)

冠心病 近二十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激烈,冠心病的发病率确实在逐渐上升。但当前的一种现象是,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冠心病”、“心肌缺血”成为一种“时尚”,只要患者有胸痛,不管是什么样胸痛,都冠之以“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上只要有T波改变,都诊为“心肌缺血”;中老年人不管有无冠心病的证据,普遍给予复方丹参或复方丹参滴丸,谓之“预防”。这种状况一方面说明对冠心病的警惕性提高,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在冠心病诊治中存在很多误区。这种医源性疾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老年人冠心病症状不典型,往往误诊为其他疾病。如何了解一些冠心病的科普知识,避免误诊误治,对广大中老年朋友来说,不论对自身健康,还是避免走入误区,都有好处;对广大基层医生来说,进一步掌握冠心病的诊治特点和最新进展,对患者会带来更大福音。 一、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心脏是人体的泵,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通过它的收缩泵出血液以供应全身各器官的氧和营养成分。心脏由3条冠状动脉的血来提供心脏做功,即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廻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如果这3条冠状动脉由于多各原因导致管腔内膜增厚、斑块形成,最终使管腔狭窄≥50%,供应心肌的血液不足引起心肌缺血,即所谓的冠心病。正如汽车的发动机发动需要汽油,心脏做功需要冠状动脉提供血液是一样道理。 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心绞痛,中老年人心绞痛主要是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病变所引起,约占心绞痛患者的90%。其他原因包括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左室流出道狭窄、梅毒性主动脉炎、贫血、甲亢等。如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冠脉横截面积狭窄<50%,此时尚不会引起心肌缺血,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当冠脉横截面积狭窄≥50%时,在某些情况下可引起心肌缺血,才称为冠心病。当冠脉狭窄≥70%时,临床才会出现心绞痛症状,因此,现在有入把冠脉造影狭窄≥70%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 目前,我国冠心病发病率有日趋年轻化的趋势,70岁老年男性冠心病的发病率约为15%,女性约为9%。到80岁,老年男性与女性发病率相同,上升为20%左右。 冠心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它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 二、为什么会得冠心病?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现在认为冠心病是一个多因素疾病,许多医学上称之为“危险因素”的都可以引起该病。常说的十大危险因素是年龄、男性、遗传、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或超重、缺少活动、吸烟、社会心理因素。前三大因素是先天性的、不可控的,即无法改变的;后七大因素是后天获得性的,即可控的或可改变的。 (一)遗传因素 无论患任何疾病,内因是主要的,即基因起决定性作用,不管得冠心病或高血压、肿瘤、肝炎等等,都是本身基因存在缺陷或突变。为什么有的人无肉不成餐,烟酒不断,却并不得冠心病或高血压;有的人滴酒不沾,与肉无缘,却照样得冠心病或高血压;临床上我们经常可以见

冠心病诊断中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对比

冠心病诊断中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对比 发表时间:2014-07-15T15:02:28.1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7期供稿作者:韩自荣 [导读]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当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 韩自荣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中心功能检查部 750004) 【摘要】目的:研究运动平板心电图( TET )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应用于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运动平板心电图组(TET组)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组(DCG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对应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行心脏冠脉造影检查。结果:78例冠心病患者心脏冠脉造影检查出冠脉狭窄70例,检出率为89.7%。78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确诊73例,其中TET检查出43例,检出率为58.9%。DCG检查出30例,检出率为41.0%。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TET与DCG两种检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均可完成对患者的检测,其敏感性检测与阳性检测效果也比较明显,尤其是TET 方法检测,可在很大程度上检测出患者的病症,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可有效完成冠心病的检测,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临床症状 TET DCG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116-02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当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1]。在检查的过程中,对冠心病患者的确诊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临床诊断时多采用心脏冠脉造影检测,但是此种方法虽然准确率高,然而却非常麻烦而且费用昂贵。近几年来采取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比较检测结果,比较冠脉造影分析结果,也可以检测出患者的病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2]-[3]。本组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旨在分析运动平板心电图( TET )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研究选择的78例冠心病患者,均为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女30例,男48例,年龄38--80岁。全部病例均经心肌酶、血脂、肝、肾功能及血糖等常规检查。主要表现症状为心慌、胸闷或心绞痛等。 1.2 方法: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运动平板心电图组(TET组)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组(DCG)组,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症状表现、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性差异,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全部病例的生理及机体特征差异不大。DCG组患者行DCG 检查与心脏冠脉造影检查。TET组患者行TET检查与心脏冠脉造影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统计:全部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比较应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百分率表示,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两种不同检查方法检测后,比较心脏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心脏冠脉造影检查中78例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70例,检出率为89.7%。78例冠心病患者确诊73例,TET检查出43例,检出率为58.9%。DCG检查出30例,检出率为41.0%。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检测冠心病检出率较为准确,但是TET检测的过程中将部分疑似为冠心病患者检测为冠心病,DCG检测部位患者没有检测确证,因而两组患者检测的敏感性结果有所不同。 3 讨论 DCG与TET是心脏检查较为常见的方法,简单快捷、无创,且费用较低。冠心病临床症状表现与多种病症相似,尤其是对于40岁以上的患者,在检测的过程中准确的确诊极为重要[4]。实际工作中除非经过心脏冠脉造影检查或具有明显症状。但是如果冠心病患者都进行心脏冠脉造影检查,不但检查费用较高,且检测效率也低,为此近几年来临床上出现了DCG与TET方法检查冠心病[5]。本组研究结果,TET 与DCG两种检查方法都可在一定程度上确诊冠心病,前者检查敏感性较高,后者特异性又较大。DCG检查后显示为阳性的患者均为冠心病患者,但却没有完全检查出全部的冠心病患者。 本组研究中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率为41.0%,漏诊率较高,这可能是由于患者进行DCG时多处于较安静状态。因而,为提高阳性率多建议患者做短时间适量的运动负荷。本组研究结果,TET检查出43例,检出率为58.9%。检出率虽然比DCG高,但假阳性也较高,这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1)患者植物神经紊乱,知识女性较为多见。(2)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厚、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心肌病。(3)糖尿病诱发的心肌病变及微血管病变。(4)心肌桥。(5)缺乏运动锻炼。(6)运动中换气过度。(7)患有心尖部肥厚性心肌病。(8)肥胖或心电图电极位置安放不当。综上,对于冠心病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时,TET与DCG两种方法联合检查,可提高临床确诊率,价格也比冠脉造影检查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边晓菊.李兴国.费红均.冠状动脉造影、运动平板心电图对比分析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3):71-72. [2]张双.张爱珍.苗玉梅,活动平板心电图QRS波振幅间期及其乘积诊断冠心病的价值[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 24(23):283-284. [3]周秋霞.运板平板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比较[J].当代医学,2012,18(8):154-155. [4]张春生.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72-73. [5]熊宁.彭志群.王强,活动平板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2):159-161.

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题库1-2-10

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题库1-2-10

问题: [单选,A型题]动态心电图的分析步骤是()。 A.先人工分析心律失常,然后进行ST-T分析,最后由计算机来分析 B.先人工进行ST-T分析,然后分析心律失常,最后由计算机来分析 C.先打印各种报告,然后根据报告结果进行心律失常和ST-T分析 D.先由计算机扫描分析,然后进行心律失常和ST-T回顾分析及编辑 E.由计算机自动分析并直接打印报告即可

问题: [单选,A型题]以下为判断动态心电图ST段偏移的"3个1"标准,其中不正确的是()。 A.ST下移≥1mm B.ST抬高≥1mm C.ST段偏移持续时间≥1分钟 D.ST段的平均偏移持续时间≥10分钟 E.两次ST段事件之间间隔≥1分钟

问题: [单选,A型题]判断动态心电图ST段是否偏移的参考点通常设置在()。 A.P-Q(P-R)段中点 B.QRS波群起点 C.QRS波群终点 D.J点后60~80ms E.T-P段中点 动态心电图系统分析ST段是否偏移时,通常采用P-Q(P-R)段中点为参考点(等电位点),以J点后60~80ms为ST段偏移的测量点,由此来判断是否有ST段偏移,然后根据ST段偏移的斜率来判断是水平型压低还是下斜型压低。 (网络棋牌游戏 https://www.360docs.net/doc/824200574.html,)

问题: [单选,A型题]1999年,ACC/AHA建议将"3个1"标准中两次ST段事件之间间隔时间改为()。 A.≥1分钟 B.≥2分钟 C.≥3分钟 D.≥4分钟 E.≥5分钟

问题: [单选,A型题]具有起搏脉冲分析功能的动态心电图记录器专用通道的采样率为()。 A.400Hz B.500Hz C.600Hz D.800Hz E.1000Hz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摘要: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单一的饮食结构导致了血压血脂普遍偏高,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在中老年人群中是常见疾病。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中老年人群的比例最大,由于心脑血管造成的死亡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给患者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所以在临床和生活中都要对心脑血管患者进行关注,通过有效分方法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关键词:心脑血管;预防;治疗研究 1引言 心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威胁国民生命的”第一杀手”,但是人体中的”C反应蛋白(CRP)”能够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预测,但是科学家发现,我国人民CRP水平只有西方人的50%左右,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CRP水平也在国际标准”低危”范围内。所以,我国中老年人员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2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哪些疾病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供应心脏本身血液的血管和从心脏发出的血管疾病。现在危害最大的是供应心脏本身血管的疾

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实际上就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可以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就是突然死亡等。通常讲的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是两大类:一种叫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还有一种出血性的脑血管疾病,也包括很多,但大家最多见的就是脑出血[1]。脑血管病的主要症状就是半身瘫痪。 3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我们现在不仅有这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而且患患者数在不断的增加。为什么?因为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不断增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胆固醇高、生活方式不良、缺少运动等,这些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由于大量危险因素的存在,因此冠心病、心血管等疾病的发患者数在增加。 此外还有年龄、遗传因素,这些暂时是无法改变的,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刚才讲的那几个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是可以治的,肥胖、抽烟是可以改变的,生活方式的不健康是可以改善的,因此大部分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药物的治疗来改善,改善这些危险因素就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 4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4.1预防 4.1.1加强预防措施心脑血管疾病多是由于平时生

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规范

动态心电图是将患者昼夜日常活动状态下的心脏电活动,用3通道或多导联记录器连续24h,有的可48h或更长时间记录,在专业技术人员干预下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并打印出图文分析报告和各类明细数据。动态心电图则可对日常活动中心脏增加负荷时的心肌供血状况、心肌细胞缺氧后的状况以及夜间深睡时自主神经调节失衡状态的心律状况进行检测。它不仅是心律失常、无症状心肌缺血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而且也可用于药物疗效的评价和起搏器功能的评定。尤其是它可捕捉复杂疑难心电图,是临床心血管疾病诊断无可替代的重要手段。2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范围 ①对间歇性或阵发性的症状进行检测,并对患者有症状时相关的心律失常进行诊断以及对运动时胸痛患者加以评估。②对不明原因的晕厥、先兆晕厥头晕、黑蒙现象以及发作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危险性评估。③协助鉴别冠心病心绞痛的类型,如:变异型心绞痛、劳力型心绞痛、卧位性心绞痛,尤其是无症状性心绞痛。④对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及相对定位分析。⑤对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脏病患者的评估以及生活能力的评定。⑥评定窦房结功能,并可对心脏的变时性功能作初步评估。⑦评定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疗效。⑧评定ICD和起搏器的起搏与感知功能以及起搏器的参数和特殊功能对该患者适宜与否。⑨检测长QT综合征、心肌病等患者出现的恶性心律失常。瑏瑠可进行心率变异性、心室晚电位、TpTe间期、T波电交替、窦性心率震荡、DC(心率减 速力)、DR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检测分析,并可根据这些无创的高危预测指标为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风险评估,以便给予有效的干预性治疗。 3基本技术指标 动态心电图系统是由记录系统、回放分析系统和打印机3部分组成。专业人员应该对记录器影响心电图波形质量的关键指标大概了解,即频率响 应、采样率和分辨率。 3.1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电子学领域中用来衡量线形电子学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目前多数记录器的频响范围是0.5~60Hz,低频下限频率过高时,

532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

532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临床。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3年2月~6月所收治的532例中老年心血管疾患者,基于年龄所存差异,将其划分为中年组(对照组)与老年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病例为256例,观察组病例为276例,借助于三通道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检测532例中老年患者,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变化情况、心率变异、心律失常、平均心率以及缺血时间。结果通过24h的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例数明显比对照组高,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患者心肌缺血时间主要上出现于早上0:00~8:00。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等疾病病发率也会相应的增加,在临床中对中老年心血管患者实施24h的动态堤心电图检测,便于早期发现患者心肌病变,以此实施早期干预,使患者得到及时且合理的治疗,继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标签:心电图;中老年;动态;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 心血管疾病为脑血管与心脏血管疾病的统称,在临床上是威胁人们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一般发生于老年患者[1]。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检测中,目前常用方式为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其检测的内容主要为患者24h内心电活动信息,利用这种方式便于及早发现患者各时段心律失常与心律缺血变化情况,可提高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3年2月~6月所收治的532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300例男性,232例女性,年龄为39~80岁。根据年龄所存差异,将532例患者划分为中年组(对照组)与老年组(观察组),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与病症等方面所存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故有很好的可比性[2]。 1.2方法借助于三通道动态心电图仪对两组患者实施24h心电图检测,接着借助于计算机来回放,通过计算机中Holter分析软件系统的应用,对所记录的各数据资料实施动态性分析。 1.3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 1.3.1心律失常①房性心律失常:阵发或者持续心房颤动以及心房扑动,频发或者偶发反房性期前收缩;②室性心律失常:频发或者偶发室性期前收缩,且短阵室性的心动过速,收缩数30次/h属于频发[3]。 1.3.2心肌缺血①ST段为下斜型或者水平型移超过1mm,且持续时间超过1min;②两次心肌缺血之间相隔时间超过1min,比如心前区疼痛或者胸闷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