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和发展

DNA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和发展
DNA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和发展

DNA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和发展

(刘秀才 2002级刑事科学技术)指导教师:王萍

20世纪80年代中期,DNA分析技术开始应用于法医鉴定,一滴血,一抹唾液,一根毛发,只要是人体细胞,都可用于DNA分析、鉴定。1985年首次应用DNA分析技术,对一起英国移民纠纷案成功地进行了亲子鉴定,并于1986年又首次用于一起强奸杀人的刑事案件中,从数千人中查找并认定犯罪嫌疑人。DNA分析技术从此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随着DNA检验技术的发展,它在法医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亲子鉴定到同一认定,这一技术不断为公安侦查和法庭审判工作提供可靠的证据,伴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及其标准化程度的提高,DNA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DNA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铁路不仅是社会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国家的经济建设的大动脉,在国家、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铁路的重要地位,以及在设备设施、环境复杂、人财物高度聚集、流动性大等方面极具特性,以及与社会的关系,使得铁路线路、列车或车站成为国内外敌对分子和一些犯罪分子实施作案的目标。由于铁路案件有着鲜明的铁路特色,不少犯罪分子流窜作案,给案件的侦破带来很大的困难,DNA分析技术、DNA数据库的建立为侦破此类案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DNA亲子鉴定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特殊应用

亲子鉴定是在侦查工作中的特殊运用,侦查工作中,经常由于犯罪嫌疑人在逃而导致侦查工作的滞结,给物证检验工作带来困难。没有犯罪嫌疑人DNA 进行比对,整个案件不能定性而致使案件侦查不能终结。诸多案件中,犯罪分子在现场遗留精斑,血痕或发现其遗留的其他物证(如毛发,唾液)经常是有明确对象却不能到案,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以往的方法是等抓获犯罪嫌疑人到案后进行比对。但口头阐述的证据往往很难说服犯罪分子,而如今我们却是不等不靠,转变思维模式,让证据说话。用科学技术分析的结果来说明一切。能及时准确的达到我们的侦查目的,对现场的物证进行DNA技术分析。确定案犯的基因型。让其亲属的DNA来证明案犯。根据结果决定是否抓捕嫌疑人。

2002年初,湖北省某市铁路家属区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在逃。遂将该嫌疑人的父、母、妻子、小孩血痕提取,进行亲子鉴定。从现场采集的精斑中提取精子DNA作为假想儿及父的DNA,经与上述人员DNA进行比对,从而确定精斑是上述父母之子、小孩之父所留,从而间接认定该嫌疑人。

2、DNA分析技术对强奸及强奸致孕案件的侦破

在我国,据统计对于暴力性犯罪案件,约有60%遗留有生物学物证。尤其是强奸案件,约有95%遗留有生物学物证,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子代谱带分别来自双亲,据此可以准确的认定嫌疑父亲是否为生物学(亲生)父亲,可以进行DNA检测,达到直接确认或排除犯罪嫌疑人的目的。

一天深夜,外地务工女青年向某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家加油站附近被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拦住了,在草丛里她惨遭蹂躏。兽行之后,这个男子竟还不满足,让向某次日晚上再在这里等他。第二天晚上,犯罪嫌疑人果然又来到案发现场。在众人的帮助下,他被当场抓获并被扭送归案。被害人向警方提供了她随身穿的带有嫌疑人精液的内裤作证据,可是因为保管不善,这个重要证据怎么也找不到了。嫌疑人拒不供认犯罪事实,谎称自己根本没见过被害人,加上证据不足,他没有被逮捕,这起强奸案一时成了悬案。

就在遇害后不久,向某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时惟一可以指认罪犯的方法就是对她腹中的胎儿进行亲子鉴定。向某怀着罪犯留下的“恶果”苦熬了4个月做引产手术,经过DNA鉴定,证实嫌疑人就是胎儿的父亲。逍遥法外的嫌疑人这才被抓捕归案,被法院以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

DNA分析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物证。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如果DNA 证据的发现、提取、保管、鉴定过程不严谨、不科学,不但无助于破案,反而会制造冤案。

在2004年夏季各媒体爆炒的“湖北鄂州市离奇强奸案”中,当地警方提取了歹徒现场留下的精斑与15名嫌疑人的血样做DNA鉴定,但是采血程序很不严谨,采完的血样没有进行严格封存,存在血样搞混甚至被人调包的可能,由此导致无辜村民李某被冤屈的案件产生。后经湖北省高院重新对李某进行血样DNA鉴定,排除了作案嫌疑,才最终使这起冤案得以昭雪。

3、DNA分析技术对碎尸案同一认定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普遍发展,道路、交通日益发展、完善,使得不少犯罪分子作案范围越来越大。由于铁路线路长,流动人员多而杂,不少犯罪分子利

用这些因素把站车地作为抛尸现场,有的甚至将尸体分成数块,用塑料袋,行李箱等包装好,乘火车沿途抛尸。或者寄存在行李房,给我们的案件侦破带来很大困难,我们得根据不同碎块DNA检验图谱是否一致,判断是否为同一个体。 1992年8月10日21时,广州至成都的52次特快列车到达成都站,两名捡破烂的妇女蹿上车厢搜寻啤酒瓶等杂物。在8号车厢中部的行李架上,发现一黄一黑两只提包,两人在争夺提包过程中被巡查车厢的乘警发现,经开包检查,发现提包内竟然分别装着两条人体下肢。案情迅速报到成都铁路公安处,很快成立了专案组。

52次列车途经广东、湖南、贵州、四川四个省,大小停靠23个站,碎尸从何而来,其余的碎尸又在何方?这个问题一下子摆在专案组每一个成员面前。 8月11日下午,成都公安处接到通报:重庆至上海的72次列车到达终点站后发现一尸体躯干,上肢还连在上面。尸块外用红色“牡丹”牌皮箱包装。很快成都公安处得到了上海铁路警方协助侦查,经两地铁路公安机关法医进行了DNA检验。证实了两列车上发现的尸块为同一人所有。案件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很快将犯罪分子归案。

DAN分析技术不仅在碎尸案同一认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还可以应用亲权鉴定和电脑网络技术,根据尸体DNA检验图谱与失踪亲属DNA图谱作对比,可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鉴别死者身份,进行尸源认定,为死因判断、案件侦破提供重要线索。严厉打击铁路上不法分子。为保障铁路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DNA分析技术对凶杀案的认定

一些案件,特别是凶杀案件,现场能提取的生物检材非常之多,最容易留在现场,并能揭示案件性质的生物学检材就是精斑、阴毛和血迹。当事人或罪犯在仓皇之中很难将这些细微检材及其痕迹收拾干净,难免会留下蛛丝马迹,这就为提取物证侦察破案提供了有利条件是否被我们所用,具有多大的价值,我们通常利用DNA分析技术来取舍和作为排查手段。避免走弯路,以有力的证据尽快打击违法犯罪人员。

1995年元月28日9时,成都铁路分局铁路医院火车东站卫生所发生一起凶杀案。现场勘察后,提取尸体血纱布一块和粘附有血迹的医用手术剪一把。专案组很快找到了犯罪嫌疑人李某,对李某穿过的皮衣进行检查,发现有血迹,并利用了DNA分析技术证实了手术剪、皮衣上的血迹和被害人的血型一致.在铁的证据面前李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5、串并案件

近年来,系列杀人案件、系列强奸案件不断增多,对社会治安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犯罪分子往往是跨市甚至跨省大范围跳跃作案,这也给侦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侦破系列案件,除了要运用个案侦破的一般方法外,特别要注意现场的生物物证的客观属性的正确分析。系列杀人案和系列强奸案,犯罪嫌疑人的遗留物经DNA分析均有可能成为并案的依据。实践证明DNA检验结果在系列强奸案中的串并案件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2000年10月至2001年9月,湖北省恩施市发生数起强奸幼女案,其中三起检出了精斑,三者的DNA分型一致,从而并案侦查,节省了大量的警力和经费,为破此案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00年10月的案件与2001年7月的案件时隔较长,如此简单地割裂这几起案件的本质联系,不能发现其中的共同性,犯罪分子可能将逃脱法律的制裁。

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紧随时代的发展潮流,1999年开始建立了法医DNA数据库,经自动比对成功的案例不断出现,不仅为侦查提供了方向,提高了效率,还为案件的串并提供了线索,为侦查破案提供证据。应用数据库先后成功认定、串并案件100余起,并为天津、浙江、江苏等地协查信息。

2002年10月22日、31日,在北京市丰台地区发生两起强奸杀人案。在死者的阴道内均检出精斑,并对精斑进行了STR分型,并将结果录入了未破案件现场数据库,发现精斑分型结果相同,证明两案为同一案犯所为。2002年11月6日,经侦查提取犯罪嫌疑人于某血液,经数据库比对其DNA分型与两起强奸杀人案件现场所留精斑的DNA分型结果一致。11月7日,海淀分局送检一起抢劫案件现场遗留的带血毛巾。血迹的DNA分型,与被害人不同,怀疑为罪犯所留。毛巾血迹结果输入DNA数据库后发现与于某血的DNA分型完全相同。DNA分析技术为上述三起案件的跨区侦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6、DNA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其它用途

1991年我国有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电气化铁路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铁路接触网点损伤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有的是意外触电有的是贪便宜而送命,在这类案件上,我们可以根据活细胞的核DNA 含量是恒定地,躯体死亡后,细胞核DNA含量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而呈现规律性递减。血液中小淋巴细胞的DNA含量在死后的2、3、4昼夜分别降至第l 昼夜的80%、70%、63%。我们可以判断躯体死亡时间,在侦查破案中也起

着很好的作用。此外DNA分析技术.还应用于碎尸案同一认定;性别鉴定等案件中。

(二)DNA分析技术的发展

1、法医DNA分析技术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

DNA分析应用于法医学鉴定是近十年来的事,目前发现的DNA多态位点越来越多,分析技术也越来越精巧、简便、快速、经济、实用。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应用DNA分析技术办案。DNA分析的法医学应用使以往只能检测基因编码的酶或蛋白质水平飞跃到直接检查基因的分子水平,是法学物证检验史上的一场重大的革新。

随着DNA的分析技术认识的不断深入,法医DNA分析技术必须实现标准化已成为国内外法医学者的共识。在实践中已认识到法医DNA分析技术标准化的重要性,为了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鉴定报告能够被法庭接受。国内外学者正在致力于法医DNA检验质量保证体系和实验室规范化方面的建设。设计法医DNA检验质量保证体系方案,制订各类法医DNA分型的标准化手册,对法医DNA 实现从人员组成、实验室设臵、仪器、试剂、分析过程、数据分析、鉴定报告等环节提出规范,使实验室的所有环节处于质控范围内。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法院、检察院系统通常也有和公安系统平行的司法物证鉴定机构,本意是要建立互相监督、互相约束的司法机制,但在实际中经常出现侦鉴不分、审鉴不分的现象。2000年8月14日,司法部第62号令《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颁布执行,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其他组织或机构均可申请设立司法鉴定机构。华大方瑞便是顺应这一司法进步和改革精神的产物。

DNA本身并不具备自动成为客观证据的功能,而是必须经过以人为主导的采样、实验、对比、分析及数据解释等程序后,方可得出结果。也就是说,DNA 证据必须通过人的行为才能得到。那么从采样到实验,再到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报告,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影响DNA证据可信度的行为,再加上我国各地DNA鉴定水平参差不一,导致这个“最能接近事实真相的证据武器”有时并不能揭示事实真相,湖北鄂州市离奇强奸案表明人们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2004年11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人民警察学院举行首届法医DNA证据规则国际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围绕三个主题:犯罪现场DNA证据的发现和收集;DNA实验室分析技术及各国DNA数据库概况;合格DNA证据鉴定报告的基本要

素及法庭质证技巧。由北京华大方瑞司法物证鉴定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共同发起,并得到全国十多个省市地方司法机构的配合与支持。7位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国际顶级DNA物证、法律、刑事鉴识问题专家、我国高法、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公安大学、政法大学、人大、北大、清华的有关专家也应邀参加研讨。

美国高等法院法官史蒂芬〃布雷尔在关于科学与法律相互依赖的文章中写道:“法律本身日益需要使科学健康合理,而且用科学的方法来完成技术成为法律对我们日趋重要的基础。法官不是科学家,法庭也不是科学实验室。但是,要做好法律工作,我们需要培养见多识广的,虽然只是略有了解的、对相关科学政策能理解的人。”首届法医DNA证据规则国际研讨会用意正在于此。

2、法医DNA数据库

目前,DNA分析技术正朝着物证检验全自动化、DNA数据库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和完善。DNA数据库实质是犯罪对策DNA数据库,包括现场库和罪犯库。当有案件发生时,用现场采集的血迹、精斑或唾液等检材进行DNA检测,分析结果与数据库比较。两者完全吻合时,直接为侦查提供犯罪嫌疑人的线索;两者不吻合时,排除库内人员是犯罪嫌疑人,缩小侦察范围,提高破案效率。如果全国乃至世界数据库能够共享,建立了世界犯罪数据库,这样就为违法犯罪编制了一个恢恢法网,不管是跨省是还是跨国作案,只要留下蛛丝马迹,就会在这个法网中显露原形。法医DNA数据库是国内外法医物证检验重要的发展方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基因频率各不相同。即使是汉族,不同聚居群体的基因频率也不完全相同。基础DNA数据库建立于群体调查、家系调查、法医学应用评估之上,给各区域或跨省市的计算机比对识别提供了必要的统计学基础。基础数据库建立后,某一群体某一基因信息的某个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可以很快得到查询。例如在办案实践中进行亲子鉴定比对识别,就必须充分考虑突变(或重组)的可能性,才有可能避免误判,而基础数据库的建立,是保证正确比对识别的重要前提。

在国际国内广泛交流地今天,建立与国际接轨地DNA数据库是公安事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加入WT0的要求,建库是大势所趋。从公安部到各级公安机关,很多单位都开展了DNA数据库的相关研究工作,逐步尝试建立了数据库。这些都为国家DNA数据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①王萍编著.法医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240-250.

②刘开会李宗亮编著.实用法医DNA检验学.西安出版社,2000.

③王萍肖发民主编.铁路接触网电损伤的法医学勘验与研究.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7.

④成都铁路公安局刑侦处.成铁刑事案例选编(一)1996.29—30.

⑤王海生刘军训等.强化证据意识正确发挥DNA作用.刑事科学技术,2003,1.

⑥刘雅诚唐晖等.法医DNA数据库初见成效.刑事科学技术,2003,1.

⑦中华企管网《法医DNA指纹技术》公安部二所(www.wiseman.com.cn)

⑧广州金盾网《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DNA技术揭秘》(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827059249.html,)

⑨DNA技术及其法医学中的应用(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827059249.html,)

⑩南京公安网《揭开DNA神探的面纱》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827059249.html,)

基因表达的分析技术

第二篇细胞的遗传物质 第三章基因表达的分析技术 生物性状的表现均是通过基因表达调控实现的。对基因结构与基因表达调控进行研究,是揭示生命本质的必经之路。在基因组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可建立不同的研究路线。 第一节PCR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是一种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具有特异、敏感、产率高、快速、简便等突出优点。。PCR技术日斟完善,成为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技术。应用PCR技术可以使特定的基因或DNA片段在很短的时间内体外扩增数十万至百万倍。扩增的片段可以直接通过电泳观察,并作进一步的分析。 一、实验原理 PCR是根据DNA变性复性的原理,通过特异性引物,完成特异片段扩增。第一,按照欲检测的DNA的5'和3'端的碱基顺序各合成一段长约18~24个碱基的寡核苷酸序列作为引物(primer)。引物设计需要根据以下原则:①引物的长度保持在18~24bp之间,引物过短将影响产物的特异性,而引物过长将影响产物的合成效率;②GC含量应保持在45~60%之间;③5'和3'端的引物间不能形成互补。第二,将待检测的DNA变性后,加入四种单核苷酸(dNTP)、引物和耐热DNA聚合酶以及缓冲液。通过95℃变性,在进入较低的温度使引物与待扩增的DNA链复性结合,然后在聚合酶的作用下,体系中的脱氧核苷酸与模板DNA链互补配对,不断延伸合成新互补链,最终使一条DNA双链合成为两条双链。通过变性(92~95℃)→复性(40~60℃)→引物延伸(65~72℃)的顺序循环20至40个周期,就可以得到大量的DNA片段。理论上循环20周期可使DNA扩增100余万倍。

现代刑侦技术的应用

现代刑侦技术的应用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刑侦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另一类言语材料,如电子邮件、BBS公告版、网上聊天室等已经逐渐进入司法领域。 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起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信息应用为主导、以信息人才为依托、以信息安全为保障的综合体系,实现了办案现代化、办公自动化。 我国现代刑事侦破技术在几年的时间内由一片空白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稳定学术队伍,掌握了较先进的技术,高科技设备达到国际中等先进水平的新兴学科领域,侦查信息化在侦查系统的实际工作中已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是侦破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没有先进的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就不可能有效地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经济秩序和国家利益。 (二)现代生物技术在刑侦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的不断发展,针对人体某些器官和行为具有唯一性、人各不同的特性,刑技工作者运用生物学知识来鉴别人身,从而使血痕检验朝着人身同一认定的方向迈出了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侦破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三)自动化现代技术在刑侦中的应用加强自动化技术在案件侦破中的应用,借助高科技产品、技术来完成社会的安全稳定,把高科技产品、技术应用于刑侦领域已成为必然趋势。 国家刑侦部门加大汽车、电器机器人及柔性配生产线,物流与仓储自动化设备,激光成套加工设备,真空冶炼及磁控检测,无损危险品检测,金融自动化设备,智能无纺布生产线,医学影像诊断设备,手术导航系统,高能源超声聚焦系统,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设备,压力、温热、位移传感器,低耗磁敏感器,总线式工业控制仪表,检测仪器仪表等自动化产品的投入与研究,并取得了巨大发展。

刑事科学技术

刑事科学技术 讲 稿 西南政法大学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刑事案件与刑事科学技术 一、刑事案件 刑事案件,又叫刑事犯罪案件。是指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享有侦查权的机关(公安、国安、检察等)立案侦查处理或被害人自诉的,触犯刑律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案件。 刑案构成两个基本条件: 所发生事件必须是犯罪事实。即必须存在我国刑法规定的应予处罚的行为事实(作为和不作为),这些事实已经触犯了我国刑律应该追究刑事责任; 这种行为事实必须经过有侦查管辖权的国家侦查机关审查、立案、侦查的犯罪事实。 根据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行为过程,刑案存在的形式有三种: 1,预谋犯罪案件。 2,现行犯罪案件。 3,既遂犯罪案件。 根据诉讼程序,刑案可以分为公诉案件、自诉案件。 二、刑事侦查 是指侦查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为了查明案情、收集证据、查缉犯罪人,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的总称。又被称为侦查、犯罪侦查。 1,它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只能由法定的侦查机关行使。 《宪法》、《刑诉法》规定三机关:国安、公安、检察的侦查部门和海关反走私犯罪侦查部门,分别行使各自职能范围内的侦察权,对各自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并侦查。 2,它是侦查机关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所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专门调查工作主要指:勘验、检查、搜查、侦查实验、侦查辨认、询问证人、讯问犯罪嫌疑人等。其目的、方法、程序、结果都与一般性调查工作有严格区别。 侦查行为中的强制性措施仅限于刑诉法规定的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等只有侦察机关有权使用的措施。 1、侦查行为是一项法律行为,侦查活动只能依法进行。 《宪法》、《刑诉法》、《刑法》和部门法规。

短波通信技术发展与分析解析

技术市场 从1924年实验室发现了电离层及短波通信实现以后,短波通信以其远距离通信、良好的机动性能、顽固性强及同时具备多种通信能力的特点在战术通信、军事领域、生产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技术、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高速度数字信号处理器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发展,短波通信正式进入现代化的数字通信时代。就目前形势而言,短波通信技术虽然大量的应用低速跳频、低速数据传输、声码等,自身的通信能力拥有了一定的抗干扰性,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随着数字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扩频通信技术及自适应技术的应用,短波通信技术中长期处于研究阶段的成果正在逐步地迈向实用阶段。 一、短波通信技术的特点分析 1.波形 短波通信西洞中的自动链路及数据传输将使用相同的突发波,进而起到提高系统灵活性的作用。 2.信道分离 短波通信系统把呼叫信道及数据流信道进行分离并让二者之间相邻,以便他们保持传输特性上相近。信息分离一方面可以让信息流量各自承担,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信息传送过程中的高效率性及链路建立的快速性。 3.链路建立的同步性 第二代短波通信以异步方式建立链路系统,而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将异步方式和同步方式都采用。同步方式相比之于异步方式具有延时更小的特点,电台的驻留信道在在这种方式下某一时间内是确定的。 4.管理业务能力强

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对各种业务都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在建立链路的同时可以自动的确定通信的双方所采用的抗干扰及数据体制。同时还具备快速建立链路、同步建立及信息携带的功能。 5.具有可靠地最低限度的通信能力 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技术与极低速技术结合在一起,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实现最低限度通信。极低速的链路建立能力可以达到-20dB,定调频和数据通讯在正常的情况下无法实现的极低速可以完成。 二、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的短波通信技术主要指的是频率自适应技术,而未来的短波通信技术将朝着更全方位的方向发展。 1.短波自适应数字通信技术 (1专用选频和通信系统建立。目前我们常用到的自适应选频与信道建立技术都是与通信结合在一起,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选频质量大大低于专用选频系统的频率质量。为了确保频率质量,为了提高短波通信质量,我们应该将专用选频系统和自适应通信系统结合在一起;(2传输速率技术。短波通信选定工作频率后,前提是采用传输速率自适应技术,才可能随时获得信道上最大数据吞吐量。我们在允许的误码率范围内应尽可能选择高的数据传输率。为便于确保通信质量,系统所采用的编码和调制方法应与信道条件相关联。当信道传播性良好的时候选择较高传输效率发送信息,反之较差的时候,降低传输速率。 2.高速调制解调技术 当前受到广泛应用的窄带短波电台一共有串行调制调解器和并行调制调解器。串行体制的调制调解器使用的是单载波进行信息发送,最高速率可达到9.6kb/s,这种体制的调制调解器对均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行体制的调制调解器主要是将传输

基因表达的检测的几种方法

基因表达检测的最终技术目标是能确定所关注的任何组织、细胞的 RNA的绝对表达量。可以先从样本中抽提RNA,再标记RNA, 然后将这些标记物作探针与芯片杂交,就可得出原始样本中不同 RNA的量。然而用于杂交的某个特定基因的RNA的量与在一个 相应杂交反应中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它取决于多种 因素,包括标记方法、杂交条件、目的基因的特征和序列。所以 芯片的方法最好用于检验两个或多个样本中的某种RNA的相对 表达量。样本之间某个基因表达的差异性(包括表达的时间、空 间特性及受干扰时的改变)是基因表达最重要的,而了解RNA 的绝对表达丰度只为进一步的应用或多或少地起一些作用。 基因表达的检测有几种方法。经典的方法(仍然重要)是根据在 细胞或生物体中所观察到的生物化学或表型的变化来决定某一 特定基因是否表达。随着大分子分离技术的进步使得特异的基因 产物或蛋白分子的识别和分离成为可能。随着重组DNA技术的 运用,现在有可能检测.分析任何基因的转录产物。目前有好几 种方法广泛应用于于研究特定RNA分子。这些方法包括原位杂交.NORTHERN凝胶分析.打点或印迹打点.S-1核酸酶分 析和RNA酶保护研究。这里描述RT-PCR从RNA水平上检查 基因表达的应用。8 f3 f- |2 L) K) b7 ]- ~- | RT-PCR检测基因表达的问题讨论

关于RT-PCR技术方法的描述参见PCR技术应用进展,在此主要讨论它在应用中的问题。理论上1μL细胞质总RNA对稀有mRNA扩增是足够了(每个细胞有1个或几个拷贝)。1μL差不多相当于50-100,000个典型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所含RNA的数量,靶分子的数量通常大于50,000,因此扩增是很容易的。该方法所能检测的最低靶分子的数量可能与通常的DNAPCR相同;例如它能检测出单个RNA分子。当已知量的转录RNA(用T7RNA聚合酶体外合成)经一系列稀释,实验结果表明通过PCR的方法可检测出10个分子或低于10个分子,这是反映其灵敏度的一个实例。用此技术现已从不到1个philadelphia染色体阳性细胞株K562中检测到了白血病特异的MRNA的转录子。因此没必要分离polyA+RNA,RNA/PCR法有足够的灵敏度来满足绝大多数实验条件的需要。 7 H+ F& _* S6 W( a8 p: [, @- d, { 将PCR缓冲液同时用于反转录酶反应和PCR反应,可简化实验步骤。我们发现整个反应过程皆用PCR缓冲液的结果相当于或优于先用反转录缓冲液合成CDNA,然后PCR缓冲液进行PCR扩增循环。当然,值得注意的是PCR缓冲液并不最适合第一条DNA链的合成。我们对不同的缓冲液用于大片段DNA 合成是否成功还没有进行过严格的研究。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应用上的利与弊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应用上的利与弊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应用上的利与弊 20C7-&-5 02:17 vunduodbo 查看:2如评比:0 经潘的发屣和人口ffl勘匸停偵农艺学灵不旦蓉在有柬前耕地1■?生产岀高产、稳产曲农产品?还輙究如何在其僮卑□除营养成硼圧外在性壮等月面提盲产品品氐持基囚■吱术前托舐在醍丸卑廛丄凰抉了这些矛氐司前已皓育出玉米、术稻、胡萝J旳草等西种更畀农作掏葩抗病盍?抗夕、抗降草制莒养品貫大幅虛提高粕转基园曲乐在谕参因农山埋产捨胚申,+」畑基E庶=酉j广巾対輕向-1「一特星因拽*在医学上圖应用也银厂眨.如为颐擒人主产的勝岛耒确于逼焉病方面的治疗*匹頁一种在免疫学上的功闻.就昱通过睨业种第转亘因負品曲力朮b出人用疫苗或功能蛋E打渥恃统曲疫苗土产力式,代才以大田栽唔作物荒得来源广?成国EBS廉价植物疫苜(或叫口昵疫苗)-转基因負伍疫苗具育高熱[氐帚安全、恋易干灿模主产等姑?恨莎辂基画菜可以生吃.盘转基囲撓术对生咖毋悴性M 场响.現代农业SI:)强调以把育紐纺作物品种浙m的的转棊向技术刖两用,便自然界沖旺谣浪谛诸的嫌一件和普芦件音帑日狛严車.如秤粽撐取一种基囚,耙宜睑创睨作物丄.可以使旦列英粪隊草剂产生啦性,図臥衽田中作林就不会豈到童门矶而龙样令參呃到那径完杂甲生存的民虫.吟義和試伽枷「从而药痰田旳生锄麥样「注起砥坏作用. 二是担柱幕基I因的谨隍現象?这种人工會戚的联台星因会由转基医昨愉流敛到具他近紊野生种「可去,也一就是所胃的畐因趣?北希在更气旳传■播说程卩会顎荡很远,野主桓栩恿迅逗样旳卿也完欣了抗除草刊旳基因頤?可能会娈成”翘级臬草“.拟呢成的具育非自然抗逆性的恒恸对那些以具处生的动樹来说,可能会导秋生拗昶的断熟二是隹心转基因作切的育科间题.通过转昂因技术所雇到的作那在绝尢多敌情贰用陋是新的人工种质初秤不容易枝铝多代稳定遽传.如它的种子不发芽「囲而无眩药第二年备秸农艮貝奸莓年邯要和?此外,鞘基內肯品星否对人体有害也存桶_泛的争i讥 转基因农作物的优点: 一、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品质和产量,其抗病抗虫抗除草剂还可以大幅度减少农药用量,利于保护环境。 二、豇豆科植物的孤单特性转移到小麦和玉米等大中农作物中,能够大幅度降低话费用量。 三、部分转基因农作物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可以用来开发生产功能性食品。 四、四季常青的转基因牧草能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牧场的载畜量并防止草原沙化。 五、耐寒耐旱的新品种能够是不能耕种的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变成牧场甚至是良田。 转基因农作物的弊端: 一、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远期不确定性,尽管目前的研究证明其对生态环境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但长期 大规模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尚不确定。 二、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远期不确定性,食物品种和食物结构的长期改变,究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什么影响尚需长期 观察和研究。

刑事科学技术对侦查的影响

刑事科学技术对侦查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刑事侦查第一战斗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刑事侦破能力的提高以及侦查观念的转变。 一、科学技术对刑事侦查的影响史。 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先人在刑事断狱中就曾运用了观察、记录和检验物证的手段。强调“察狱之官,先备五听,又验诸证信”,注意发挥证据的作用。近代《刑事侦查学》的诞生也是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的结果。犯罪侦查学被认为是一门“把自然科学应用于法律科学,旨在对物证进行检验、同一认定、具体辨别和判断的学科”。刑事侦查学后来乃至今后的发展,也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制约。 二、刑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融入世界体系,人们的价值观、人文观以及法制观念都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对刑事侦查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总体上看,就是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1、刑侦工作环境发生的变化。 ①法制环境的变化。我国已经进入法制化社会,立法和执法监督日臻完善,公民的法律维权意识普遍增强,侦查受到越来越多的监督和制约。

②人文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引起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的一系列变化,调查取证工作越来越困难。 ③舆论环境的变化。各种媒体特别关注刑事案件的发破新闻。刑事侦查始终处在媒体追踪范围,其中不乏干扰之嫌,对侦查工作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 2、犯罪形式发生的变化。 ①有组织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增加。 ②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增强。 ③犯罪人对抗性加大。 犯罪与侦查、邪恶与正义的较量显得日益复杂。通过加大侦查的科技含量,持续地增强控制、发现、揭露、制服犯罪的能力,无疑是刑侦改革的重要内涵。 三、科学技术在刑侦工作中的发展 刑事侦查中的科学技术是为侦查破案服务的。它既包括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也包括现代化的侦查观念,更需要人的整体科技素质的提高。 1、刑侦技术的开发。刑侦技术属于应用技术,为了引进、借鉴、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最先进手段,为侦查服务。我们必须增强科

刑事侦查学课程教学大纲

《刑事侦查学》教学大纲 Criminal Investigation Science 课程编号:0301010510102 学时:32 学分:2.0 适应对象:本课程教学对象为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先修课程:宪法、法理、刑法学、刑事诉讼法。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法学专业本科生的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类的选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刑事侦查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中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公安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明确刑事侦查学与刑事侦查工作的关系,刑事案件与刑事侦查工作的关系,侦查目的和侦查工作原则,侦查质量、效益的评估依据,侦查办案的基本程序。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刑事侦查概述 1、基本内容: 一、刑事侦查学的对象和体系 二、刑事侦查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三、刑事侦查的任务与原则 四、刑事侦查的概念 2、教学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刑事侦查的概念;刑事侦查学的对象和体系;刑事侦查的任务与原则。 3、教学重点难点:刑事侦查的概念;刑事侦查的任务与原则。 4、教学建议:理论讲授的重点是刑事侦查的概念;刑事侦查的任务与原则。

第二章:刑事技术 1.基本内容: 一、刑事技术鉴定的概念和类型 二、刑事技术鉴定的程序 三、同一鉴定和种属鉴定 四、对证据的勘验和记录 五、刑事照相 六、痕迹勘验 七、文书检验 八、刑事登记 九、现场勘查 十、现场勘查的具体实施 十一、现场分析和结束勘查 2.教学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刑事技术鉴定的概念和类型;对证据的勘验和记录;3、现场勘查。 3、教学重点难点:同一鉴定和种属鉴定 4、教学建议:理论讲授的重点是同一鉴定和种属鉴定 第三章:侦查措施 1、基本内容: 一、侦查破案 二、一般性侦查措施 三、侦查实验 四、辨认 五、询问和讯问 六、搜查和扣押 七、紧急性侦查措施 八、侦缉措施 九、通缉、通报 十、控制赃物 十一、拘留逮捕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作者:党冬梅, 魏晓萍, 惠起源, 符兆英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刊名: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5,3(1)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8条) 1.Velculescu E查看详情 1995 2.Menssen A.Hermeking H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MYC regulated transcriptome by SAGE: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arget genes 2002(09) 3.Levens D Disentangling the MYC web 2002(09) 4.Matsumura H.Nirasawa S.Terachi R Transcript profiling in rice (Oryzn sation L.) seedlings using 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1999(06) 5.Margulies E H.Kardia S L R.Innis J W查看详情 2001 6.Du Z.Scott A D.May G D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UV-and Gamma-irradiated Ambidopsis plantlets through 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2001 7.Inadera H.Hashimot0 S.Dongi H Y WISP-2 as a novel estrogen-responsive gene i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2000(01) 8.Xu L L.Shanmugan N.Sesterhenn I A A novel androgen regulated gene,PMEPAI.Iocated on chromosome 20113 exhibit high level expression in protstate 2000(03)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827059249.html,/Periodical_yadxxb-yxkxb200501045.aspx 授权使用:西安交通大学(xajtdx),授权号:fa53fce6-7ae2-4ac8-b779-9e9900a7d328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日

基因工程的利与弊

基因工程的利与弊 王丽君 3213003964 基因工程是一项很精密的尖端生物技术。可以把某一生物的基因转殖送入另一种细胞中,甚至可把细菌、动植物的基因互换。当某一基因进入另一种细胞,就会改变这个细胞的某种功能。基因工程对于人类的利弊一直是个争议的问题,主要是这项技术创造出原本自然界不存在的重组基因。但它为医药界带来新希望,在农业上提高产量改良作物,也可对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提供解决之道,甚至可用在犯罪案件的侦查。但它亦引起很大的忧虑与关切。当此科技由严谨的实验室转移至大规模医药应用或商业生产时,我们如何评估它的安全性?此项技术是否可能因为人为失控,反而危害人类健康并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 观点:辨证的看待基因工程的利与弊 一.基因工程可用来筛检 遗传疾病乃是由于父或母带有错误的基因。基因筛检法可以快速诊断基因密码的错误;基因治疗法则是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治疗这类疾病。产前基因筛检可以诊断胎儿是否带有遗传疾病,这种筛检法甚至可以诊断试管内受精的胚胎,早至只有两天大,尚在八个细胞阶段的试管胚胎。 二.基因治疗法 目前医学界正在临床试验多种遗传病的基因治疗法。最早采用基因治疗的是一种先天免疫缺乏症,又称气泡男孩症,患病婴幼童因为腺脱胺基因有缺陷,骨髓不能制造正常白血球发挥免疫功能,必须生活在与外界完全隔离的空气罩内。最新的治疗法是由病人骨髓分离出白血球的干细胞,把正常的酵素基因接在经过改造不具毒性的反录病毒,藉此病毒送入白血球干细胞,再将干细胞送回病人体内,则病人可产生健康的白血球获得免疫功能。这项临床试验,在美国的女病童证明很成功。 三.对农业界的贡献 基因转殖的细菌用处也很大,如改造细菌可以消化垃圾废纸,而这些细菌又可成为一种蛋白质的营养来源。基因转殖的细菌可带有人类基因,以生产医疗用的胰岛素及生长激素等。其实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在某些方面而言并不稀奇。自古以来,人们即努力而有计划地进行育种,譬如一个新种小麦,乃是经过上千代重复杂交育成的。目前的小麦含有许多源

刑事科学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

刑事科学技术在公安工作 中的应用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面临当今高科技发展飞速迅猛,日新月异,并不断被不法分子广泛应用到各类违法犯罪案件中的严峻形势,刑事科学技术在同刑事犯罪活动作斗争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已然成为刑事侦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犯罪分子越来越多地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犯罪或者进行反侦察活动。因此,为了准确有力地揭露、证实和打击犯罪分子,在刑事侦察工作中运用刑事科学技术手段就显得更加重要。 随着刑事技术工作的迅速发展,通过现场勘查取证、运用犯罪档案查找发现线索、运用刑事技术鉴定为侦察破案提供的线索和证据越来越多,同一认定理论和种属认定理论作为线索和证据的应用的基本理论对物证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具体操作有着根本上的解释和指导意义。 刑事科学技术重点在于物证技术,物证技术是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遗传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查明案件事实,为侦察破案审判提供科学证据为目的,研究发现、记录、提取、显现、分析、检验以及鉴定的各种理论与方法的一门技术。 我们照相、摄像是为了保存犯罪现场的状况,表现事物的特征和细节,供之后的分析研究;我们采集指纹、捺取指印是为了更好的识别,认定犯罪嫌疑人;我们分析提取足迹,是为了推测犯罪嫌疑人走路姿势、习惯,以及脚部生理特征;我们检验各种痕迹,也是希望这些痕迹能告诉我们关于案件的一些情况…… 那么采集物证为什么这么用,可以这样用。这是同一认定理论和种属认定理论来解决的问题。正如指纹是侦破案件的利器,因为每个人的指纹各不相同,并且它在形成后人的一生中基本不变。这其中便是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的原理指导。

刑事侦查技术专业毕业实习周记范文原创全套

刑事侦查技术专业毕业实习周记全套 (本人在刑事侦查技术专业相关岗位3个月的实习,十二篇周记,总结一篇,全部原创,共6500字,欢迎下载参考) 姓名:杜宗飞 学号:2011090118 专业:刑事侦查技术专业 班级:刑事侦查技术专业01班 指导教师:赵晓明

第1周 作为刑事侦查技术专业的大学生,我很荣幸能够进入刑事侦查技术专业相关的岗位实习。相信每个人都有第一天上班的经历,也会对第一天上班有着深刻的感受及体会。尤其是从未有过工作经历的职场大学们。 头几天实习,心情自然是激动而又紧张的,激动是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进入职场工作,紧张是因为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职场环境。刚开始,岗位实习不用做太多的工作,基本都是在熟悉新工作的环境,单位内部文化,以及工作中日常所需要知道的一些事物等。对于这个职位的一切还很陌生,但是学会快速适应陌生的环境,是一种锻炼自我的过程,是我第一件要学的技能。这次实习为以后步入职场打下基础。第一周领导让我和办公室的其他职员相互认识了一下,并给我分配了一个师父,我以后在这里的实习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可以找他帮忙。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原以为实习的日子会比较枯燥的,不过老实说第一周的实习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嘿嘿,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了,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的。生活并不简单,我们要勇往直前!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只要坚持着,总会有微笑的一天。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最大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最大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第2周 过一周的实习,对自己岗位的运作流程也有了一些了解,虽然我是读是刑事侦查技术专业,但和实习岗位实践有些脱节,这周一直是在给我们培训那些业务的理论知识,感觉又回到了学校上课的时候。虽然我对业务还没有那么熟悉,也会有很多的不懂,但是我慢慢学会了如何去处理一些事情。在工作地过程中明白了主动的重要性,在你可以选择的时候,就要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有时候遇到工作过程中的棘手问题,心里会特别的憋屈,但是过会也就好了,我想只要积极学习积极办事,做好自己份内事,不懂就问,多做少说就会有意想

短波通信系统发展及关键技术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27059249.html, 短波通信系统发展及关键技术分析 作者:费玉婷李建龙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第22期 摘要虽然短波频率资源较少,且不具备稳定的通信质量,但是短波能够进行远距离的通信,并且在通信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基础设施和中介。除此之外,短波設备的体积较小,具有较强的机动性,且不需要大量成本的投入,对于环境的要求较低,即使是面对特殊的环境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利用其自身的特点在无线通信中发挥作用。在物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短波通信传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短波通信系统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在民航、紧急通信和军事应用领域等。 关键词短波通信系统;发展;关键技术 引言 受到通信技术持续发展的影响,短波传输的速率也日益增加,短波通信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短波通信不需要借助基础设施和中继设备就可以完成远距离的通信,因此短波通信系统在通信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国通信行业应当重视短波通信系统的发展并科学的应用其关键的技术手段来推动行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 国内短波通信现状 短波通信可广泛用于军事和民用通信。在军事领域,远程通信主要分为两类:卫星通信和短波通信。然而,如果遇到特别危机的情况,卫星系统可能无法稳定的运行,那么这就需要发挥短波通信的作用,相比之下短波通信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以及抗扰动性,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稳定运行。正是因为短波通信具有这样的特性才使得其在军事领域的通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国土面积大,地形较为复杂,常出现自然灾害,因此对于一些复杂的环境来说传统的通信方式无法稳定有效的运行。短波通信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且耗费较低,因此,在民用通信中也经常会运用到短波通信系统。我国在使用短波通信的过程中主要是应用点传递的方式进行通信,这主要是因为点传递式的通信能够在危急的情况以及复杂的现场环境下有效地实现通信。另外,例如在抢险和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就可以直接利用点传递式短波通信将地震灾区的情况传递到地震灾后的指挥中心。此外,由于点传递式短波通信的传播速度较慢所以无法在紧急的情况下得到应用[1]。 2 短波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分析 ①协议体系结构。对于短波组网技术来说,其核心的内容就是能够兼容各种短波电台组网的短波协议栈结构,且对于传输体制来说也有重要的作用。提出协议栈结构以此来制定短波通

基因差异表达技术

基因差异表达技术 真核生物中,从个体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到组织的得化、调亡以及细胞对各种生物、理化因子的应答,本质上都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高等生物大约有30000个不同的基因,但在生物体内任意8细胞中只有10%的基因的以表达,而这些基因的表达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有序地进行着,这种表达的方式即为基因的差异表达。其包括新出现的基因的表达与表达量有差异的基因的表达。生物体表现出的各种特性,主要是由于基因的差异表达引起的。 由于基因的差异表达的变化是调控细胞生命活动过程的核心机制,通过比较同一类细胞在不同生理条件下或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差异,可为分析生命活动过程提供重要信息。研究基因差异表达的主要技术有差别杂交(differential hybridization)、扣除(消减)杂交(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of cDNA,SHD)、mRNA差异显示(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DD)、抑制消减杂交法(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代表性差异分析(represential display analysis,RDA)、交互扣除RNA差别显示技术(reciprocal subtraction differential RNA display)、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电子消减(electronic subtraction)和DNA微列阵分析(DNA microarray)等。 一、差别杂交与扣除杂交 差别杂交(differential hybridization)又叫差别筛选(differential screening),适用于分离经特殊处理而被诱发表达的mRNA的cDNA克隆。为了增加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后来又发展出了扣除杂交(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或扣除cDNA克隆(subtractive cDNA cloning),它是通过构建扣除文库(subtractive library)得以实现的。 (一)差别杂交 从本质上讲,差别杂交也是属于核酸杂交的范畴。它特别适用于分离在特定组织中表达

转基因生物的利弊分析

转基因生物的利弊分析 第二临床医学院2012101061 黄俊霖 内容摘要:转基因生物指经遗传基因修饰了的生物体。转基因生物包括转基因 动物、转基因工程药物和转基因作物,用转基因生物材料制成的食品称为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是现代生物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的产物,是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成功。但它也与科学技术一样是柄“双刃剑”,福祸相依,如何趋利避害、化险为夷,在于对其正反两方面的关系和机制有充分的认识,要掌握得法、监管适宜、运用得当。必须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给公众以充分信息,让公众从非理性的恐慌和迷茫中明智地走出来。 关键词:转基因生物、食品安全、基因经济、人类环境与健康 20世纪以来,生物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并在医药、农业及食品工业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基因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核心, 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生物体基因组中,使其生物性状或机能发生部分改变。这一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在中国亦称为“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organism,简称GMO)。 目前, 转基因作物在一些发达国家像美国、阿根廷逐渐推广,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已达几千种,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给疾病的治疗、新药的制造带来了新的契机。总之,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农业、医药的发展与之,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农业、医药的发展与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崭新的空间,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毫无疑问,转基因技术将成为近期内发展最快、应用潜力最大的生物技术领域之一。 一、转基因生物的优点 1、转基因植物 1.1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 杂草是农作物生产的大害,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栽培作物,可以有效地使用除草剂除治田间杂草,保护作物免受药害,从而增产增收。抗除草剂基因植物是最先进入田间生产的转基因植物,也是当前种植面积最大的一类转基因作物。 1.2抗虫转基因植物 害虫是农业生产的另一大患害。全世界每年用于化学杀虫的费用高达数十亿美元。杀虫剂大量使用既增加农业成本又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难降解、亲脂性的农药,其不但残留高,还可以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放大,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将各种抗虫基因导入栽培作物,由植物自身合成杀虫剂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2、转基因动物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特定的外源基因导入动物染色体,使其发生整合并能遗传,这将产生新的动物个体或品系。这些转基因动物作为医学研究的模型,用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转基因动物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用它来培养人体器官,解决人体器官移植供体短缺问题,也可利用这种动物“生产”获得所需的药物,因为某种药品无法或极难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来获得,只能从生

基层刑事技术的现状和拓展

基层刑事技术的现状和拓展 刑事技术是侦查破案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刑侦基础工作。在司法实践中的实际情况表明,刑事技术整体工作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能否在案件侦察中快速,有效的揭露、证实犯罪,而且在案件诉讼、审理、判决的全过程中证实罪与非罪以及犯罪过程等逐多工作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但是,在日益猖獗和智能化犯罪面前,刑事技术也受到人力、财力乃至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滞后于刑侦改革的整体步伐,在为侦查服务,揭露和证实犯罪方面不尽人意。本文就我局刑事技术工作现状与发展作些探索。 一、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技术人员素质、积极性下降。 现我单位刑事科学技术室共有技术人员9名,除去现职技术中队长和法医、照相4名,从事现场勘查的人员为5人,内无一人是刑事技术专业毕业,4名为公安管理专业,1名为计算机专业,且未经过系统专业培训。近4年在技术人员不变的情况下,现场勘查的数量由2012年的1040起、2003年上升到1356起,按平均1200起现场计算,每个技术人员年均需现场勘查240余起,且尚不包括非刑事案件、非正常死亡事件事故和副班搭档出现场勘查数,实际现场勘查数要超出300起,个别民警甚至超出500起,难以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有:一是人员流失,除部分提拔领导干部外,近几年我区先后有4人离开技术队伍。二是一些人认为技术人员工作量大,要求高,责任重,工作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但待遇低,职称不与工资挂钩,出差少,培训机会不多,横向比较反差大,付出和获得不平衡。因此技术工作缺乏吸引力,造成队伍进取性不强。三是技术

工作非上班时间多、加班加点多、误餐多,但又默默无闻,引不起领导重视、关心。四是新技术人员短期内工作不适应,造成人员青黄不接,加重了人员紧张程度。培养出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需要一个培训—实践—再培训—再实践的提高适应过程,一般至少要需要3年左右时间。五是技术工作成效缺乏激励机制,物质上不象信息、情报有上级明文奖励规定;奖励立功在同等条件下又偏重于侦察,有一种失落感。 (二)勘查设备落后,更新缓慢,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我局技术室现有技术装备没有达到公安部一级技术室配备 要求,有时正常的工作器材还得不到保障,其现状大大制约了我局技术工作的开展,也使早在99年公安部宜昌会议上制定的刑事技术业务的“七率一量”工作指标无法实现。在仪器维修方面,由于刑侦器材的特定性,全室甚至全省都无处可修理,使一些设备出现故障就无法使用。还有不少仪器是1995年刑事技术三级点建立时购买,使用了二十几年,设备老化已无法使用。分析原因:一是我局公安经费总体不足,加上局里新建办公大楼,每年技术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刑事技术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在新形势下支援力提升不快、不明显,不如技侦、信息、阵地控制来得实际。三是我局技术一直无自己闪光点、特色点,工作按部就班,引不起领导重视。 (三)现场勘查不细,后期制作不规范,影响了整体破案和办案质量。 我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人少案多,为完成勘查任务,赶时间,在勘查现场中不能按照程序和规范进行,例行公事,造成该发现的痕迹、物证未能发现,发现了能提取的未提取;现场勘查后对现场提取的一些痕迹、物证显现处理、排除工作、分析判断、样

刑事侦查实习报告

资源县公安局梅溪派出所——侦查系实习报告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大三的实习生活体验增添了许多新的感悟。尤其是大三下学期为期十四周的实习生活,无论是公安实践的业务知识,还是人情交往处理方式中,都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更是生动的一课,加深了我对警察这份职业的热爱,更坚定了我的选择。我在这十四周的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在学校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应该说是受益颇深。在具体的实习过程中,我进一步了解了刑警这个职业,细化了一些以前对刑警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也有了一些思考。 一、实习单位的基本状况 我这次实习的单位是资源县公安局梅溪派出所,该所共有正式民警5人。实习期间为4月10日—6月20日,经历71天。 (一)、梅溪派出所的工作任务是: 1、收集、掌握、报告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大局稳定的情报信息; 2、管理辖区内的实有人口(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和境外在本辖区居住人员); 3、依法管理辖区内的特种行业、公共娱乐服务场所和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 4、配合有关部门预防火灾、爆炸、中毒等治安灾害事故; 5、依法监督、指导辖区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治安保卫工作,组织、指导单位保卫组织和群众开展安全防范;在辖区内开展以治保会为主体的多层次的群防群治工作,预防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6、通过日常治安防范和管理工作发现违法犯罪线索,破应由派出所受现的一般刑事案件。 7、依法查处治安案件,调解治安纠纷; 8、协助上级公安机关做好处置群体性事件作; 9、加强对非法宗教、邪教活动的掌握控制工作; 10、对辖区群众进行法制宣传,对辖区内违法青少年进行帮教,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保外就医的罪犯进行监督、考察和改选工作,对被劳改、劳教、少管人员进行社会协同教育和放回后的接茬帮助教育工作,做好群众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 11、接受群众的报警、求助,为民排忧解难,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二)、梅溪派出所的工作权限: 1、依照国家治安管理法规,对本辖区特种行业、公共场所、民用危险物品、违禁品、户口、居民身份证、暂住人口、出租房屋等,行使治安行政管理权。 2、治安管理行政强制权和处罚权。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可以口头传唤,被传唤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传唤,经派出所上一级领导批准,可以强制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的,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l短波通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l短波通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短波通信(Short-wave Communication),也被称为高频通信,一般指的是利用波长范围为100m到10m(相应的频率范围为3MHz 到30MHz)的电磁波的无线通信。短波的传播方式主有两种:一个为地波,另一个为天波。其中地波沿着地球表面进行传播,这种方式的传播距离主要由地表介质特性决定。因为地波的衰减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强,短波以地波方式传播时,使用常用的发射功率,短波的传播距离最多只有几百公里,所以地波不是短波通信中使用的主要传播方式。然而地波传播不需要经常改变无线通信的工作频率,但需考虑障碍物的影响,这也是其与天波传播方式不同的地方。 1901年,意大利无线电工程师马可尼在英国与纽芬兰之间(距离为3400Km),实现了跨越整个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在这以后,因为无线电短波通信设备的价格低廉、便携性强、操作简单和灵活等优点,无线电短波通信迅速发展成为远距离无线通信的主要技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一直到20世纪6O年代的这一段时间是短波无线通信发展的黄金时期,该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广播、商业、气象等诸多领域,世界上许多国家并建立了覆盖本地区或世界性的专用通信网或公用通信网。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卫星通信等新兴远距离通信技术的出现使得短波通信的缺点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带宽较窄,射频频谱资源紧张,存在信道间干扰问题,易被窃听等等。相反的是,新型卫星通信技术

具有信道稳定、可靠性高、通信质量好、信道容量大等优点,许多本来是属于短波通信的重要业务逐步被卫星通信所取代。在20世纪60至7O年代,短波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陷入低谷。但电子战、卫星战等战争方式的出现,使得人们发现一旦发生战争,各种通信系统都有可能被破坏,就是卫星也不能避免,如果过分依赖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无线通信,在战时卫星一旦被摧毁,那么整个通信系统将瘫痪,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短波自身的特点决定其是唯一不受网络枢纽和有源中继体制约的远程通信手段,该技术的抗打击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超出其他通信方式,再加之卫星通信技术成本很高,而短波通信技术起点较低、价格低廉,一般的国家均能进行部署和使用。短波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一样,都能够实现全球的通信,基于以上原因,人们对短波无线通信的发挥的作用又重新予以重视。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短波无线通信技术在自适应收发信机、自适应调制解调器、自适应均衡及检测、白适应天线阵等方面上取得了突破,使得短波无线通信技术有可能解决高干扰电平、衰落和多径传播等信道时变特性方面的问题,向着数字化、低误码率、高速率的方向继续发展。 2现有短波通信存在的缺陷 2.1地球电离层对短波通信的影响太阳的辐射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氮原子、氧原子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这些离子态的气体在地

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及其所引发的思考基因工程,是指将生物体内控制特定性状的基因作为外源基因,按照人类的意愿在体外进行加工操作后,再引入受体生物,使其在受体生物体内稳定存在并表达,从而生产出人们所期望得到的产物或者达到某种目的的过程。 基因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就是转基因技术,它可以克服物种之间的遗传屏障,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自然界里原来没有的生命形态或者稀有物种,以满足人类的需求。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为人类解决诸多方面面临的困难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令人类措手不及的问题。本文列举了作者在读书过程中总结的转基因技术利与弊的一些方面,同时提出作者对其所进行的一些思考。 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福祉 一.转基因技术给农业带来的革命 由于在提高生产力以及提高产品品质上的突出成绩,转基因技术已经成为正在进行的农业技术改造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1.抗病虫害的农作物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杀虫基因,其中应用最广的是Bt毒蛋白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Bt毒蛋白基因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将该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后,植物体内能合成Bt毒蛋白,被害虫吞食后可导致害虫死亡;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最早从菜豆中分离,

害虫食入它的表达产物后会无法消化某些必需蛋白质从而导致死亡。另外,动物的毒素基因以及植物凝集素基因也被应用于杀虫并且成绩斐然。 在抗病害方面,人们将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病毒的卫星RNA 基因、异种植物编码的抗病基因导入植物体内,利用它们的表达产物对付病毒的侵害;将植物抗毒素基因、几丁质酶基因等导入植物体内使植物获得抗真菌的能力等等。 2.利用植物生产疫苗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类时时刻刻在与疾病做着顽强的斗争,而疫苗是人类在斗争中的重要武器之一。传统的生化方法生产疫苗成本高、危险性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得某些植物具备了产生人类需要的疫苗的能力。 细胞生物学家米奇海因正在培育可以防止霍兰产生的苜蓿苗。他将霍乱的抗原基因切下来,把这些基因导入到能够引起植物冠瘿病的土壤杆菌细胞中,让苜蓿感染这种带有外来基因的冠瘿病毒。通过这种方法将霍乱抗原基因带入苜蓿苗中,当人们食用这些苜蓿苗后,就可以获得对霍乱的免疫力。 种植这种植物来生产疫苗成本低、产量大、危险系数小,而且食用植物疫苗不需要注射器,可以避免注射器传染疾病的威胁。 二.转基因技术给畜牧业带来的变化 1.利用转基因技术实现优质高产 动物品种的遗传改良,即提高其抗性、品质和产量,为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