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

摘要: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新形势以及计算思维的重要性,重点讨论计算思维的培养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相结合,提出了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型。

关键词:计算思维;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型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新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涵在快速提升和不断丰富,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是国家创新战略对计算机教学提出的重大要求。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上达成共识:要旗帜鲜明地把“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1]。

一、计算思维、计算透镜、计算社会科学

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 m. wing)教授提出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2,3],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的思维活动。她在2010年给出了计算思维的正式定义[4]:计算思维是与形式化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相关的一个思维过程,其解决问题的表示形式应该能有效地被信息处理代理执行。

李廉教授指出:计算思维是人类科学思维固有的组成部分,以可

行和构造为特征。计算思维表达构造和操作,因为对于人的集体行为,需要一个群体的共同理解,因此要具有以下的特征,有限性(可表述性)、确定性(无歧义性)、机械性(不因人而异)[5]。richard m. karp教授提出的“计算透镜”(computational lens)理念也提出要将计算作为一种通用的思维方式[6],通过这种广义的计算(涉及信息处理、执行算法、关注复杂度)来描述各类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从而解决各个学科的问题。这一理念试图将计算机科学由最初的数值计算工具、仿真与可视化技术以及后来基于网络、面向多学科的e-science平台,变成普遍适用于自然和社会领域的通用思维模式。计算科学是一门正在兴起的综合性学科,它依赖于先进的计算机及计算技术对理论科学、大型实验、观测数据、应用科学、国防以及社会科学进行模型化、模拟与仿真、计算等。特别是对极复杂系统进行模型与程序化,然后利用计算机给出严格理论及实验无法达到的过程数据或者直接模拟出整个复杂过程的

演变或者预测过程的发展趋势。对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国防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科学作用与经济

效益。karp的计算透镜是对计算机科学及计算思维的重要拓展。

目前人们普遍地以各种不同形式和方式生活在各种网络中。人们频繁地收发电子邮件和使用搜索引擎,随时随地拨打移动电话和发送短信,每天刷卡乘坐交通工具,经常使用信用卡购物,写博客,发微博,通过sns来维护人际关系……以上的种种事情都留下了人们的数字印记。海量的数字印记汇聚起来就成为一幅复杂的个人和

集体的行为图景,这些都是对现实社会的人及组织行为的映射,网络数据可用来分析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模式,从而深化人们对生活、组织和社会的理解。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不断普及与深入,社会动态变化的速度和规模已经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也迫切地希望利用海量数字印记掌握社会变化。从这个角度出发,将计算科学应用于社会科学便自然而然提出了计算社会科学,其主要特点是让社会科学的研究走向基于数据驱动和定量分析的道路。2009年lazer等在science杂志上提出了计算社会科学概念[7],指出计算社会科学的研究涉及如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人们的交互方式、社会群体网络的形态及其演化规律。这三个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解答很多社会问题。计算社会科学是计算思维在推动其他学科发展的典型示范。

计算思维、计算透镜、计算社会科学等概念的提出对计算机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并指明了方向:一方面要从计算思维、计算透镜、计算社会科学获取新颖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从计算机学科的本质和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学科特点出发组织教学。理解好计算思维,围绕计算思维改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是解决上述两方面的根本。笔者认为可以将计算思维从算法思维角度简化成“合理抽象、高效算法”,从工程思维角度简化为“合理建模、高效实施”。通过这样的简化可加深对计算思维的理解,增强在学习及教学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二、国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计算思维

国外著名高校已经对计算思维的培养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行动。斯坦福大学在“下个十年计算机课程开设情况”方案中提出了新的核心课程体系,包括计算机数学基础、计算机科学中的概率论、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理论核心课程,以及包括抽象思维和编程方法、计算机系统与组成、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原理在内的系统核心课程。强调将计算理论和计算思维的培养纳入课程全过程。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学院也正在计划对其入门课程系列进行大的修订[8],这不仅会影响计算机专业学生,也会影响到全校范围内选修计算机科学相关课程其他学生。修订包括:为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入门课程要推广计算思维的原理;针对软件的高可靠性加强高可信软件开发及方法的学习;考虑到未来程序主要利用并行计算实现高性能,着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课程体系中,其入门课程共有3门,分别是15-110、15-122、15-150,如下图所示。这3门课程要围绕着计算思维进行调整。15-110 计算机科学原理作为大学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是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础。计算机科学原理以培养计算思维为主,不要求过多的计算机专业背景或是编程经验,计算机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选修。15-110已于2011年秋季开出。

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图

三、计算机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

1.计算机使用能力(computer literacy)。即基本的使用计算

机和应用程序的能力,例如使用word编辑器,读写文件以及使用浏览器等。现在高中阶段计算机基础教学普及率逐渐提高,这类教学内容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早已经十分熟悉,如果在大学阶段再安排这类课程的重复教学,既浪费宝贵的教学资源又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之前没有接受过计算机教育的大学新生,完全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自学相关操作。故笔者认为,计算机使用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大学计算机教学体系中压缩甚至移除。

2.计算机系统认知能力(computer fluency)。这是一种较高水平的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主要包含在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知识和原理的课程中,如计算机网络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这类课程位于计算机教学体系较高层次,不宜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来讲授。

3.计算思维能力(computational thinking)。计算思维反映了计算机学科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核心的解决问题方法。计算思维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发明和创新的能力及处理计算机问题时应有的思维方法、表达形式和行为习惯。信息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对获取的各种信息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处理,从而产生新信息。因此,在大学里推进“计算思维”这一基本理念的教育和传播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计算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像是教学生“怎么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维”,这应当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任务。

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型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本科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9],它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1+x”课程设置方案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指委的“基本要求”文件中规定了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技术四大领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

经过几年实践,出现了一些问题: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是计算机学科知识的一个“压缩饼干”,大量教材基本上是有关领域的浓缩版;在实践环节强调了工具的使用,导致了“狭义工具论”的说法,使很多人认为教计算机基础就是教些计算机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学生进入大学后,对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兴趣不大,逃课率相当高。其根本原因是第一门课程的定位及设计出现了偏差,缺乏类似“计算思维”等先进理念的指导。

笔者认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不是程序设计课程,不是信息素养课程,更不是计算机硬软件知识介绍课程,不介绍面向对象的构造方法。第一门课强调的是思维训练而不是具体实现(mental not metal)。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型。

总体思想是以计算思维来替代计算机技术四大领域的基础作为

大学新生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让新生认识到计算机学科之美。

教学目的是从培养学生科学认知能力出发,让学生理解和建立“信息、计算、智能”这三大核心科学概念;围绕计算思维的精髓培养学生掌握以“合理抽象、高效实现”为特征的构造性过程的能

力;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展示计算之美。

教学内容分为数学基础篇、科学篇、构造篇和展望篇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数学基础(描述性)

第一章符号模型的数学描述——表示抽象

1.1模型及形式化;1.2常用数学描述

第二部分科学篇(学科基本科学问题和科学概念)

第二章什么是计算

2.1计算机的历史及人类对计算本质的认识过程;2.2计算理论;

2.3冯?诺依曼计算机模型

第三章什么是信息

3.1信息概念与定义;3.2信息量数学表达与物理解释;3.3信号的数字化表达;3.4编码和信息

3.5熵的计算及应用举例

第四章什么是智能

4.1智能的定义;4.2人工智能(ai);4.3知识的表示;

4.4逻辑推理和认知;4.5博弈(搜索空间和启发式);

4.6 watson和机器学习;4.7遗传算法

第三部分构造篇

第五章问题求解

5.1问题求解基础;5.2常见问题求解策略

第六章算法及数据结构

6.1算法基础;6.2常见算法举例;6.3数据结构;

6.4流程图工具raptor应用举例

第四部分展望篇

第七章广义计算

7.1计算思维;7.2计算透镜;7.3社会计算

第八章计算机科学前沿

8.1并行计算;8.2物联网;8.3云计算;

8.4情感计算及绿色计算

五、问题讨论

1.语言选择。计算思维的教学一定会涉及算法。但是大学新生在计算机语言方面多数是零起点,程序设计语言包含了很多新概念,又包含了大量的技术细节,因此选择一个让学生能接受的算法描述方法是很重要的。在这方面国外有许多成功的实践,例如选择简单一些的高级语言python、ruby,抽象程度更高的语言haskell,专门设计的教学语言logo、scratch、alice等。

笔者经过实践发现使用raptor来表示算法是一个合适的选择。raptor是一种基于流程图的编程环境,它主要被设计用来帮助学生绕过编程语言来实现算法。raptor通过流程图的跟踪和执行直观地创建和执行算法,并且可以显示计算结果。raptor注重思想胜于实现,将依附程序设计语言的程度减至最低。可以最大限度让学生自由地表现算法,和传统程序设计语言相比,更容易上手,非常适合用于计算思维的教学。另外该工具也可将流程图自动生成为c,c++,

java等多种形式代码。

2.不同专业有无可选的模块和侧重。笔者认为各个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适当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例如:面向文科、经济、医学、商科,计算思维教学可以更偏重数据中发现知识,如数据收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而面向理工科,可以更偏重于基础算法及拓展知识,如高性能计算、并行算法等。3.计算思维的培养不能指望一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完成。计算思维的培养应该贯穿计算机教学的所有课程。算法思维是计算思维的一个核心内容,后续课程如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更要体现计算思维。大学计算机基础是第一门课程,主要承担导论性和基本性的教学任务,力争在有限课时内实现预期的有限目标。4.如何激发学生。问题驱动是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方式,但核心是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应该从计算机发展的历史中找出经典的问题,例如图灵测试、香农定理、纠错编码、汉诺塔问题、四色问题、人机交互等。

参考文献:

[1] 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j]. 中国大学教学,2010(9).

[2] jeannette m. wing. computational thinking[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march 2006.

[3] jeannette m. wing. computational thinking and thinking about computing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j]. series a,

july 2008.

[4] jan cuny, larry snyder, jeannette m. wing. demystifying ct for non-computer scientists[j]. work in progress, 2010.

[5] 李廉. 计算思维——概念与挑战[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1).

[6] karp r m. understanding science through the computational lens[j].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uly 2011, 26(4).

[7] david lazer, et al.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j]. science, february 2009.

[8] r. e. bryant. introductory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at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a dean’’s perspective[r]. technical report cmu-cs-10-140.10.1007/s11390-011-1157-0.

[9]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

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

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解读 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计算机基础教学,如何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直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旗帜鲜明地把“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本文是从作者所理解的角度,来解读该声明,分析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核心任务的背景、理由和课程建设的初步思路。 关键词:计算思维;计算机基础教学;九校联盟(C9)

2010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首届“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以下简称C9会议)上,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C9会议讨论并形成了一系列共识,发表了《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声明的核心要点是:必须正确认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地位,需要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并由此建设更加完备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而为全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树立标杆。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善于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手段进行学习、工作、解决专业问题已经是高级人才必备的素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是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用计算思维方式解决专业问题、成为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基础性教育。本文从作者所理解的角度解读C9会议所发表的战略声明,分析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核心任务的背景、理由和初步的思路。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 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组成部分,在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指其所具有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既涉及专业素质,也涉及非专业的人文素质等。对于大学的教育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大学要教学生“四会”,即学会认知(learn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 to do)、学会做人(learn to be)、学会共处(learn to live together)。因此,大学教育最主要的目标还是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实现大学教育目标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现在:计算机不仅为解决专业领域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而且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计算机及互联网有了极其丰富的信息和知识资源,为终生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及良好的学习工具;善于使用互联网和办公软件是培养良好的交流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基础;在信息社会里,计算机使用者的道德规范与社会责任是培养良好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内容。 因此,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目标[1]: (1)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理解计算机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具备在实际应用中综合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具有判断和选择计算机工具与方法的能力。 (2)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地掌握并应用计算机工具、技术和方法,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 (3)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力。熟练掌握与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能够有效地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评价和吸收。 (4)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掌握与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能够有效地表达思想,彼此传播信息、沟通知识和经验;掌握基于信息技术的团队协作方式;充分认识互联网的参与性、广泛性和自律性,自觉遵循并接受信息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并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从这些目标中可以看出,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2.计算机基础教学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在科学研究手段方面,计算科学已经和理论科学、实验科学并列成为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和科技发展的三大手段。不难发现,现在几乎所有领域的重大成就无不得益于计算科学的支持。

智慧树知到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与网络素养》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与网络素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字符“A”的ASCII码值为65,则“C”的ASCII码值为67。 A:对 B:错 答案: 对 2、电子计算机ENIAC的存储能力有限,只能存储简单的控制程序代码。 A:对 B:错 答案: 错 3、ASCII码表中字母对应的大写和小写之间ASCII码值相差32,因此大写字母减去32之后就可转换成小写字母。 A:对 B:错 答案: 错 4、由于数字字符“0”的ASCII码值是48,因此要将字符“5”转换成数值5可以用“5”-48实现。 A:对 B:错 答案: 对 5、当前,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为能够熟练使用OFFICE和网页制作工具操作计算机。 A:对 B:错

答案: 错 6、-127的8位补码为__。 A:1111111 B:11111111 C:10000001 D:10000000 答案: 10000001 7、采用传感器获取信息,涉及到的技术主要有传感技术和__。A:编码技术 B:测量技术 C:压缩解压技术 D:加密解密技术 答案: 测量技术 8、第四代电子计算机是__计算机。 A:晶体管 B:电子管 C: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 D:具有很高的人工智能的新一代 答案: 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 9、对补码的叙述,__不正确。 A:负数的补码是该数的反码加1 B:负数的补码是该数的原码最右加1

C:正数的补码就是该数的原码 D:正数的补码与反码相同 答案: 负数的补码是该数的原码最右加1 10、浮点数之所以能表示很大或很小的数,是因为使用了___。 A:较多的字节 B:较长的尾数 C:阶码 D:符号位 答案: 阶码 11、当今,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包括__。 A:信息 B:文化 C:物质 D:能量 答案: 信息,物质,能量 12、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列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__。A:物联网 B:新一代通信网络 C:高性能集成电路 D:云计算 答案: 物联网,新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集成电路,云计算 13、汉字编码常用的编码有__。

中国大学MOOC《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概述题答案

概述题 第一单元 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利用网络和各种软件工具通过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交流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或进行信息创造的能力。 信息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什么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有哪些主要特征? 信息社会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以信息价值的生产为中心,以信息产品为标志的社会;信息社会是指信息产业高度发展并在产业结构中占优势的社会。 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1、经济领域的特征 (1)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和物质、能量一起构成社会赖以生存的三大资源;(2)在信息社会,劳动者的知识成为基本要求,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从事信息职业的人数与其它部门职业的人数相比已占绝对优势; (3)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它有别于农业社会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导,工业社会是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所创产值与其它经济部门所创产值相比已占绝对优势; (4)能源消耗少,污染得以控制。 2、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特征 (1)社会生活的计算机化、自动化; (2)拥有覆盖面极广的远程快速通讯网络系统以各类远程存取快捷、方便的数据中心;(3)生活模式、文化模式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加强; (4)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5)科技与人文在信息、知识的作用下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 3、社会观念上的特征 (1)尊重知识的价值观念成为社会之风尚; (2)社会中人具有更积极地创造未来的意识倾向; (3)人类生活不断趋向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哲学和逻辑学上,将思维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种主要的思维形态,对于计算思维,你如何理解? 计算思维又叫构造思维,以设计和构造为特征,以计算机学科为代表的。它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其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通过约简、嵌入、转化和仿真等方法,把一个看来困难的问题重新阐释成一个我们知道怎样解决的问题,如同“读、写、算”能力一样,计算思维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 大体来说计算思维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计算思维是一种递归思维。它是并行处理。它是把代码译成数据又把数据译成代码。对于别名或赋予人与物多个名字的做法,它既知道其益处又了解其害处。对于间接寻址和程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期末考试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期末考试 返回 期末考试题型均为客观题,试题来自于单元测验的试题库,本次考试共25题,卷面考试总分25分,计入总成绩的分数按总分设置规则计算,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期末考试与平时每讲测验不同,只有一次提交机会。 倒计时: 01:59:46 1 单选(1分) 已知一个存储器芯片M的4位二进制地址编码为,其8条数据线为 。如果需要构造64个存储单元且每个存储单元的字长为16位的存储器,该存储器的6位二进制地址编码线为,16条数据线为 ,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 A. 总计需要M芯片8个,分成2组,每组4个;将分别连接到8个M芯片的 上;将用一个2-4译码器进行译码形成4条控制线,每2条控制线控制一组M芯片;将分别连接到第一组每个芯片的上,而将分别连接到第2组每个芯片的上 ? B. 总计需要M芯片8个,分成4组,每组两个;将分别连接到8个M芯片的 上;将用一个2-4译码器进行译码形成4条控制线,每一条控制一组中 的两个M芯片;将分别连接到这4个组中的第一个芯片的 上,而将分别连接到这4个组中的另一个芯片的上 ?

C. 总计需要M芯片16个,分成8组,每组两个;将分别连接到16个M芯片的 上;将用一个3-8译码器进行译码形成8条控制线,每一条控制一组中的两个M芯片;将分别连接到这8个组中的第一个芯片的上,而将分别连接到这8个组中的另一个芯片的上 D. 总计需要M芯片8个;将分别连接到8个M芯片的上;将 用一个2-4译码器进行译码形成4条控制线,每一条控制两个M芯片;将8个芯片任意分成两组,将和分别连接到这2个组中的每个芯片的上2 单选(1分) “树”是一种典型的数据结构,在很多算法中都应用树来组织相关的数据。树是组织层次型数据的一种存储结构,它将每一个数据称为一个数据元素。见下图I.示意,采用三个数组来存储树型数据,一个数组TreeElement[]存放数据元素本身,一个数组LeftPointer[]存放该数据元素的左侧子元素的存放地址(简称为左指针),另一个数组RightPointer[]存放该数据元素的右侧子元素的存放地址(简称为右指针)。参照图I.,回答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思维客观题及答案

245 工具栏、标尺、段落标记的显示与隐藏切换是通过______菜单完成的。选择一个答案 a. 编辑 b. 格式 c. 工具 d. 视图 Question 246 64位系统最多可支持___内存 选择一个答案 a. 8G b. 4G c. 更多 d. 64G Question 247 我国的计算机“曙光5000”和“天河一号”属于() 选择一个答案 a. 微型机 b. 中型机 c. 笔记本电脑 d. 巨型机 Question 248 主存储器容量通常都以1024字节为单位来表示,并以K来表示1024。答案: 对错误 Question 249 Excel中,打印工作簿时下面的哪个表述是错误的? 选择一个答案

a. 可以打印整个工作簿 b. 在一个工作表中可以只打印某一页 c. 不能只打印一个工作表中的一个区域 d. 一次可以打印一个工作簿中的一个或多个工作表Question 250 数字化,实际是指计算机只能处理0到9的数字。 答案: 对错误 Question 251 磁盘存储器存、取信息的最基本单位是_____。 选择一个答案 a. 扇区 b. 磁道 c. 字长 d. 字节 Question 252 数据库设计按6个阶段进行,可分为需求分析、、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维护阶段。 选择一个答案 a. 结构分析 b. 结构建立 c. 概念设计 d. 数据分析 Question 253 工作表共有65536行,用数字表示,其顺序是“1,2,3,…,65536”。 答案:

对错误 Question 254 在关系数据库中,不同的列允许出自同一个域。 答案: 对 Question 255 以下SQL语句,查询姓李所有学生信息的SQL语句是()。 选择一个答案 a. Select * From StudInfo Where StudName like '李_' b. Select * From StudInfo Where StudName like '李%' c. Select * From StudInfo Where StudName like '%李' d. Select * From StudInfo Where StudName='李' Question 256 要把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变成多媒体计算机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1)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2)多媒体数据压编码和解码技术(3)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4)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 选择一个答案 a. (1)(2)(4) b. 全部 c. (1)(3)(4) d. (1)(2)(3) Question 257 在图书借阅关系中,图书和读者的关系是()。 选择一个答案 a. 一对一 b. 一对多 c. 多对多 d. 一对二 Question 258 “即插即用”的USB接口成为新的外设和移动外存的接口标准之一。 答案:

计算机与计算思维读后感

“计算机与计算思维”读后感 科学界一般认为理论科学以数学为基础,实验思维以物理等学科为基础,计算思维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而在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计算机与计算思维也在飞速的发展着。 周以真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然而我所认为的计算思维是有差异的,有层次性,有目的性的一系列运用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层次化、结构化、过程化是它的基础,智能化、工程化、人性化是基于这个基础上的衍生产物,以达到它的客观要求——网络化、移动化、信息化、服务化。这三个层次的各种特征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缺一不可。 计算思维更是多种技能的综合,它需要科学思维,在没有证据时不轻易下结论,以科学严肃认真的态度创建新的知识,但由于知识的不断进步发展,更要求用一种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与结论;它需要逻辑思维,计算思维的主体是人而非计算机,客观要求我们在看待问题时进行逻辑思考,从已知中推出未知,从简单推出复杂,从表面现象中看到本质,而不是轻易下结论;它需要算法思维,在重复同一问题的时候,应用算法会使问题更加简单;它需要效率思维,不但要求提高速率,而且要尽可能大的提高质量;它需要创新思维,在创新无数新的算法后,可以使更多待解决的问题得到解决;它需要伦理思维,任何新技术都是双刃剑,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会带来更多安全问题,更多伦理问题,而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还有待商议。 应用计算思维演化出多种多样的计算理论,其中核心理论便是自动化理论、可计算性理论和计算的复杂性理论,这些理论不同对问题的界定将问题巧妙的分为不同的门类。这其中我认为应用意义最大的便是可计算理论,在该理论中数学建模的巧妙应用可以将许多实际问题轻松解决(例如18世纪的七桥问题),能够定义抽象计算机,把算法应用在其中。它的过程在我看来也较为简单,首先将问题抽象成为算法,其次应用该理论,最后进行自动化设计并实现问题的解答。然而过程虽然可以概括性描述,但是其中牵扯到无数细节仍需注意,例如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如何对问题进行合适的描述以便让参与其中的成分理解问题?如何存储计算数据?等等问题在如今也得到了解决,这就要谈及计算思维与其它学科的交融了。 正如世界上没有一个独立运行的系统,计算科学也不可能脱离其它学科而独立存在。计算思维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满足描述的形式化,可行的算法,合理的复杂程度这三个前提条件后,我们每个人都能应用它,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更对以数学为根本的统计学、经济学和生物科学做出巨大影响。我所认为,计算思维在某一方面是建立在数学思维上的,它的形式和计算过程都是以数学为基础进行的,好比一棵扎根土壤的大树,根茎是数学,计算思维是它的叶,从数学中得到支持。计算思维还与生物信息学有着巨大关联,通过应用计算思维,它衍生出字符串结构、树结构、三维空间点和连接集合结构、图结构,这些结构的使用使生命科学家更直观的研究产生蛋白质的基因、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和蛋白质在代谢和信号通路中的作用。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科学相互依存,相互创新,相互发展。不仅如此,计算科学与仿生计算也有极其密切的联系,例如生活中常见的感染病的传播,应用计算思维我们可以将它拟合成一张网,并从中看出传播源头和传播途径;计算机网络亦然,通过无数个节点,有目的性的将它们连接成为一张网络,像蜘蛛织网般明了。 计算机学科是基于科学和工程的交叉学科,它具有普遍性、持久性的重要思想、原则和方法,并且穿插了由ACM和IEEE-CS提出的12个核心概念,这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便是大问题的复杂性。众所周知,计算机在起步阶段一台计算机足有一个房间那么大,并且运行速度极其慢,然而在70年之后的今天,我国自主研发的天河一号A型巨型机已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每秒超过十亿亿次的浮点运算。这种速度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算法研究,因为一个不好的算法的执行时间可能是呈指数级增长的。

程序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思维方式

程序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思维方式 算法思维 逻辑思维 第1章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概述: “整体”与“部分”是一对虽然对立、但并非僵化不变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部分”可以看作“整体”,“整体”又可以看作是另一个“整体”的“部分”,两者相互依存和影响。“整体”与“部分”又可以相互转化的。“整体”的问题可以分割成“部分”来处理,“部分”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整体”来解决。 1.1 整体实现的关键是准确地应用必要条件 A、选择有助于简化问题、变难为易的必要条件 这里面就是说我们要在坚持“简化问题、变难为易”的原则下,尽力寻找“精确”的必要条件,以缩小求解范围,提高出解速度。当碰到一道难题时,总是尝试从最简单的特殊情况入手,找出有助于简化问题、变难为易的必要条件,逐渐深入,最终分析归纳出一般规律。 B、合成必要条件,从整体结构上优化 在搜索和动态规划中,必要条件有期很好的应用价值。一般地,对于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如何限制搜索范围、减少搜索量最有效的手段是“剪枝”。然而由于问题的错综复杂,所以我们要找最高效的优化条件,来提高程序的效率。所以我们可以尝试从多个侧面分析寻找必要条件,把问题分解,根据各部分的本质联系,将各方面的必要条件综合起来使用。 C、必要条件与原有模型比较、更新算法 上面所说的两种优化程序的策略其实是都是在“缩小求解范围”,改进在有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属于局部优化。然而精确选择揭示问题本质的必要条件,与原有的模型比较, 小结:必要条件是逻辑推到的理论依据,也是思考过程的一种取向。解题时,若能寻找出精确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能帮助我们揭示问题的本质,设计出正确的算法;另一种方面又能“缩小求解范围”,提高算法效率。因此,准确地应用必要条件是整体实现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不拘一格,灵活处理;在分析问题时,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 1.2 整体思考的一个重要角度是“守恒” A、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守恒量 守恒量需要通过联想和化归思维将其抽象出来,从问题本身的结构中抽象出守恒量。 B、根据问题的本质构造守恒量 有时候,如果能为每一个元素标一个权值,就可以揭示问题“守恒”规律。在总价值不变的前提下,或许能将整个问题转化成一个简单的、或者是经典的问题。比如构造成Fibonacci数列等。 C、在交互式问题中构造变化中的不变量 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最优策略,找变化中的不变量,运用“守恒”法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小结:守恒是问题分析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整体意识和解题方法,通过联想和化归思维将其抽象出来。 1.3 提高整体实现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和“压缩冗余信息” A.计算过程中充分利用有效信息: 在记忆化搜索和动态规划中充分利用信息,特别指出在动态规划中改变状态的表示含义对优化问题是个很好的策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模拟题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模拟题

————————————————————————————————作者:————————————————————————————————日期:

大学计算机考试模拟题(理工类) 一、简答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什么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 什么是CPU,简述CPU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 什么是操作系统?简述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4. 人类问题求解的一般思维过程是什么?简要说明 5. 什么是枚举法?说明枚举法的优缺点。 6. 什么是浏览器/服务器(B/S)三层体系结构,画图并简要说明。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下列内容不属于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是 (1)信息意识 (2)信息知识 (3)分析能力 (4)信息道德 2. 阿兰·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图灵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密码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 (2)图灵最早提出关于机器思维的问题,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3)图灵创立了二进制。 (4)“图灵奖”是为奖励那些对计算机科学研究与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有卓越贡献的杰出科学家而设立的。 3. 最早的机械式计算机“加法器”的发明人是 (1)帕斯卡 (2)巴贝奇 (3)莱布尼茨 (4)布尔 4. 巴贝奇的“分析机”到他终生都没有制造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设计原理有错误 (2)设计思想太过超前

(3)设计图纸不够完善 (4)机械加工的工艺水平达不到它要求的精度 5. 以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的第三代计算机出现的时间为()。A A.1965—1970 B.1964—1975 C.1960—1969 D.1950--1970 6. 在计算机中,引入16进制,主要目的是()。 A.计算机中的数据存储采用16进制 B.计算机中的数据运算采用16进制 C.缩短2进制字串的长度 D.计算机的内存地址采用16进制编制 7. 设计算机字长为16位,采用补码表示,可表示的整数的取值范围是()。A.0~65535 B.-32767~32767 C.-32768~32767 D.-32767~32768 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十进制小数都能准确地转换为有限位二进制小数 B.汉字的计算机内码就是国标码 C.所有二进制小数都能准确地转换为十进制小数 D.存储器具有记忆能力,其中的信息任何时候都不会丢失 9. 关于微处理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处理器就是微机的CPU,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存储器组成。 B、微处理器不包含内存储器。 C、微处理器执行CPU控制部件和算术逻辑部件的功能。 D、微处理器与存储器和外围电路芯片组成微型计算机。 10. 关于操作系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户与软件的接口 B.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接口 C.主机与外设的接口 D.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11.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通常分为()。 A. 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B. 编译软件和连接软件 C. 工具软件和应用软件 D.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2. 关于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1)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是由大数学家欧拉提出的。 (2)欧拉将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抽象成了一个图的问题。 (3)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是无解的。 (4)欧拉在解答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同时,开创了一个新的数学分支—图论。13. 关于计算机算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1)算法一定是深奥的,包含了复杂的数学知识。

计算机与计算思维概述习题

习题 一、填空题 1.英国数学家图灵在1936年提出了对数字计算机具有深远影响的___________模型。匈牙利裔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数字计算机的_____________结构。 2.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________诞生于__________。 3.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先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元器件,经历了4代变革。 4.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包括: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________、________、具有自动工作的能力。 5.今后计算机的发展方向趋向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类。 7.当数据以某种形式被处理、描述或与其它数据比较时,它才成为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科学发现三大支柱,正推动着人类文明进步和科技发展。 1.图灵机冯?诺依曼美国 3.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4.具有存储能力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6.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7.信息 8.计算科学理论科学实验科学 二、单项选择题 1.从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到第四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都是相同的,被称为___体系结构。 A.艾伦?图灵C.冯?诺依曼 B.比尔?盖茨D.克劳德?香农 2.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几代的变革,各代主要基于___的变革。 A.处理器芯片B.操作系统 C.存储器D.输入输出系统 3.计算机能够自动、准确、快速地按照人们的意图运行的基本思想是___。 A.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B.采用CPU作中央核心部件

第1章计算机、计算与计算思维练习题答案解析

第1章计算机、计算与计算思维 1、各种自动化设备,如数控机床、自助加油站中有计算机吗? (A) YES;(B) NO 答案:A 解释: 本题考核什么是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的存在形态。 各种自动化设备,都有控制设备工作的控制机构,这些控制机构被认为是自动化设备中的大脑,即可被认为是广义的计算机。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一章课件之“什么是计算机及为什么要学计算机”以及第一章课件。 2、计算机包括_____。 (A)台式机、便携机; (B)嵌入在各种设备中的芯片; (C)软件; (D)以上所有。 答案:D 解释: 本题考核什么是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的存在形态。 台式机、便携机属于计算机;嵌入在各种设备中的芯片也属于计算机;软件也属于计算机,计算机包括硬件和软件。因此(D)是正确的。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一章课件之“什么是计算机及为什么要学计算机”以及第一章课件。 3、人类应具备的三大思维能力是指_____。 (A)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B)实验思维、理论思维和计算思维; (C)逆向思维、演绎思维和发散思维。 (D)计算思维、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 答案:B

大学计算机-计算与信息素养练习题集 解释: 本题考核对计算思维重要性的了解。 人类应具备的三大思维能力就是实验思维、理论思维和计算思维。虽然其他思维也很重要(读者可参阅相关文献了解之),尤其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形成很重要,但相比之下,这三种思维更具有普适性。故(B)是正确的;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一章课件之“什么是计算思维”以及第一章课件。 4、本课程中拟学习的计算思维是指_____。 (A)计算机相关的知识; (B)算法与程序设计技巧; (C)蕴含在计算学科知识背后的具有贯通性和联想性的内容; (D)知识与技巧的结合。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核对计算思维的理解程度,思维与知识和技巧的关系。将各种知识和技巧贯通起来,形成脉络,便被认为是思维。计算思维是指蕴含在计算学科知识背后的具有贯通性和联想性的内容。因此(C)是正确的。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一章课件之“什么是计算思维”以及第一章课件。 5、如何学习计算思维?_____。 (A)为思维而学习知识而不是为知识而学习知识; (B)不断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将思维转换为能力; (C)先从贯通知识的角度学习思维,再学习更为细节性的知识,即用思维引导知识的学习; (D)以上所有。 答案:D 解释: 本题考核对计算思维学习方法的了解。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即应当为思维而学习知识而不是为知识而学习知识;应当不断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将思维转换为能力;应当先从贯通知识的角度学习思维,再学习更为细节性的知识,即用思维引导知识的学习。因此(D)是正确的。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一章课件之“什么是计算思维”以及第一章课件。 6、计算学科的计算研究什么? _______。 (A)面向人可执行的一些复杂函数的等效、简便计算方法; (B)面向机器可自动执行的一些复杂函数的等效、简便计算方法;

中国大学MOOC《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概述题答案

概述题 第一单元 什么就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信息素养就是指人们利用网络与各种软件工具通过确定、查找、评估、组织与有效地生产、使用、交流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或进行信息创造的能力。 信息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分别就是: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什么就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有哪些主要特征? 信息社会就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以信息价值的生产为中心,以信息产品为标志的社会;信息社会就是指信息产业高度发展并在产业结构中占优势的社会。 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1、经济领域的特征 (1)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与物质、能量一起构成社会赖以生存的三大资源;(2)在信息社会,劳动者的知识成为基本要求,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从事信息职业的人数与其它部门职业的人数相比已占绝对优势; (3)信息社会就是以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它有别于农业社会就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导,工业社会就是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所创产值与其它经济部门所创产值相比已占绝对优势; (4)能源消耗少,污染得以控制。 2、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特征 (1)社会生活的计算机化、自动化; (2)拥有覆盖面极广的远程快速通讯网络系统以各类远程存取快捷、方便的数据中心; (3)生活模式、文化模式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加强; (4)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与活动的空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5)科技与人文在信息、知识的作用下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 3、社会观念上的特征 (1)尊重知识的价值观念成为社会之风尚; (2)社会中人具有更积极地创造未来的意识倾向; (3)人类生活不断趋向与谐,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哲学与逻辑学上,将思维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种主要的思维形态,对于计算思维,您如何理解? 计算思维又叫构造思维,以设计与构造为特征,以计算机学科为代表的。它就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与理解人类行为。其本质就是抽象与自动化,通过约简、嵌入、转化与仿真等方法,把一个瞧来困难的问题重新阐释成一个我们知道怎样解决的问题,如同“读、写、算”能力一样,计算思维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 大体来说计算思维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计算思维就是一种递归思维。它就是并行处理。它就是把代码译成数据又把数据译成代码。对于别名或赋予人与物多个名字的做法,它既知道其益处又了解其害处。对于间接寻址与程序调用的方法,它既知道其威力又了解其代价。它评价一个程序时,不仅仅根据其准确性

大学计算机_所有大学生都应学习的一门计算思维基础教育课程

中国大学教学 2011年第4期 15 战德臣,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聂兰顺,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徐晓飞,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软件学院院长,教授。 “大学计算机”——所有大学生都应学习的一门计算思维基础教育课程 战德臣 聂兰顺 徐晓飞 摘 要:当前,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存在知识型/技能型教学与未来计算能力需求之间的鸿沟,致使计算机教育存在危机。本文分析了这一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应对危机跨越鸿沟的办法应是开展计算思维基础教育,分析了计算学科中的思维特别是可实现思维与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计算思维与计算能力的培养宜采取“1+X ”模式,界定了作为“1”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中计算思维的特征,据此对“大学计算机”课程进行了面向计算思维教学的内容重构——讲授计算学科的普适思维(计算机的思维和应用计算机的思维)以及计算学科的基本素养,探讨了“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思维性教学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上述教学改革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实践及效果。 关键词:计算思维;大学计算机;非计算机专业 大学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在高校基础教育特别是计算机教育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现实中,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第一门计算机课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没有受到重视,反而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普遍质疑此课程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这种质疑不仅来自非计算机专业的学者,也来自计算机专业的学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质疑?非计算机专业第一门计算机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非计算机专业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及教学如何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应对上述危机?这些问题是每一个从事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重新思考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作者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十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特别是自2009年课程面向计算思维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结合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探讨了非计算机专业第一门计算机课程的定位、教学内容重构、思维性教学方法等。 一、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第一门计算机课程的发展回顾 非计算机专业第一门计算机课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普遍在大学中开设,被称为“计算机文化基础”,文化一词多少体现了基础性、思维性的内涵。然而随着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文化的内涵越来越少,基础的内涵越来越大,课程逐渐演变为讲授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以及常用/流行软件产品的使用。随后在20世纪90 年代末期,很多学校便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取而代之,这种改变不仅是名称的变化,更有以下几个显著的内涵上的变化:一是从计算机学科的多门课程和多种重要软件中提炼出共性知识单元进行教学;二是教学方式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开展,比如强调科技文章的排版素养而非排版软件、讲授程序的基本要素与程序设计思想而非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等;三是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之间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工,即课堂教学侧重共性知识的讲授,实验教学侧重流行软件产品的应用技能训练。 现在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已发展到新的阶段,应该将其开设成类似于大学数学、大学英语课程的、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独立课程,本文称其为“大学计算机”课程。这种改变,也不仅是课程名称上的变化,更在于课程内涵上的变化。当前,很多学者都强调,计算科学与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并列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促进科技发展的三大手段。而作为计算科学基础的计算思维是大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计算机”课程应强调计算思维基础教 育,知识讲授与素养培养应贯穿于计算思维的教学中。 二、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第一门计算机课程 面临的危机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今天,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和深度普及以及本科

2019智慧树知到[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与网络素养]章节答案

2019智慧树知到[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与网络素养]章节答案 [第一章测试] 1.【判断题】字符“A”的ASCII码值为65,则“C”的ASCII码值为67。 答案:对 2.【判断题】电子计算机ENIAC的存储能力有限,只能存储简单的控制程序代码。 答案:错 3.【判断题】ASCII码表中字母对应的大写和小写之间ASCII码值相差32,因此大写字母减去32之后就可转换成小写字母。 答案:错 4.【判断题】由于数字字符“0”的ASCII码值是48,因此要将字符“5”转换成数值5可以用“5”-48实现。 答案:对

5.【判断题】当前,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为能够熟练使用OFFICE和网页制作工具操作计算机。 答案:错 6.【单选题】-127的8位补码为______。 答案:10000001 7.【单选题】采用传感器获取信息,涉及到的技术主要有传感技术和______。 答案:测量技术 8.【单选题】第四代电子计算机是______计算机。 答案: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

9.【单选题】对补码的叙述,______不正确。 答案:负数的补码是该数的原码最右加1 10.【单选题】浮点数之所以能表示很大或很小的数,是因为使用了_______。 答案:阶码 11.【多选题】当今,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包括______。 答案:物质能量信息 12.【多选题】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列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______。答案:高性能集成电路云计算物联网新一代通信网络 13.【多选题】汉字编码常用的编码有______。 答案:GB2312 UTF-8 Big5 14.【多选题】基本逻辑运算有______。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 摘要: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新形势以及计算思维的重要性,重点讨论计算思维的培养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相结合,提出了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型。 关键词:计算思维;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型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新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涵在快速提升和不断丰富,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是国家创新战略对计算机教学提出的重大要求。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上达成共识:要旗帜鲜明地把“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1]。 一、计算思维、计算透镜、计算社会科学 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 m. wing)教授提出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2,3],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的思维活动。她在2010年给出了计算思维的正式定义[4]:计算思维是与形式化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相关的一个思维过程,其解决问题的表示形式应该能有效地被信息处理代理执行。 李廉教授指出:计算思维是人类科学思维固有的组成部分,以可

行和构造为特征。计算思维表达构造和操作,因为对于人的集体行为,需要一个群体的共同理解,因此要具有以下的特征,有限性(可表述性)、确定性(无歧义性)、机械性(不因人而异)[5]。richard m. karp教授提出的“计算透镜”(computational lens)理念也提出要将计算作为一种通用的思维方式[6],通过这种广义的计算(涉及信息处理、执行算法、关注复杂度)来描述各类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从而解决各个学科的问题。这一理念试图将计算机科学由最初的数值计算工具、仿真与可视化技术以及后来基于网络、面向多学科的e-science平台,变成普遍适用于自然和社会领域的通用思维模式。计算科学是一门正在兴起的综合性学科,它依赖于先进的计算机及计算技术对理论科学、大型实验、观测数据、应用科学、国防以及社会科学进行模型化、模拟与仿真、计算等。特别是对极复杂系统进行模型与程序化,然后利用计算机给出严格理论及实验无法达到的过程数据或者直接模拟出整个复杂过程的 演变或者预测过程的发展趋势。对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国防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科学作用与经济 效益。karp的计算透镜是对计算机科学及计算思维的重要拓展。 目前人们普遍地以各种不同形式和方式生活在各种网络中。人们频繁地收发电子邮件和使用搜索引擎,随时随地拨打移动电话和发送短信,每天刷卡乘坐交通工具,经常使用信用卡购物,写博客,发微博,通过sns来维护人际关系……以上的种种事情都留下了人们的数字印记。海量的数字印记汇聚起来就成为一幅复杂的个人和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第六章 作业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第六章 作业及答案 一、从网络模型,网络协议和网络设备综合理解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过程。 答:网络模型:一般是指OSI七层(应用、表示、会话、传输、网络、数据链路、物理层)参考模型和TCP/IP 四层(应用、传输、internet层和网络接入层)参考模型。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网络协议是由三个要素组成语义、语法和时序。由起初的NCP到现在普遍使用的TCP/IP协议。 网络设备:它是计算机网络链接的物理实体和器件的总称。基本的网络设备有:计算机(无论其为个人电脑或服务器)、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网关、网络接口卡(NIC)、无线接入点(WAP)、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讯协议和网络操作系统等的控制下,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互操

作和协同工作的系统。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过程就是由网络设备通过通讯设备连接起来的通讯网络借助网络协议实现通讯和资源共享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在互联网模式下,应用的网络协议是TCP/IP协议。网络模型就是OSI模型。 二、什么是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三层架构,简述网页浏览的基本过程。答:三层C/S计算模式由客户机、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这三层构成。从本质上说, Browser/Server结构也是一种Client/Server结构,它可看作是一种由传统的二层模式 Client/Server结构发展到B/S和SERVER到数据库服务器的双层架构,进一步发展而来的三层模式Client/Server结构在Web上应用的特例。这种结构不再需要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层与层之间相互独立,任何一层的改变都不影响其他层原有的功能。 它的实现过程就是由用户在web客户端上发起一个程序请求,再发送到服务器端进行解析和派发,

MOOC《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课程考试答案

课程考试 1单选(1分)关于思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B.思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与后天的学习无关。 C.思维是大脑的基本功能,大脑是人体的直接感觉器官。 $ D.思维是人类凭借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的直接和间接反应。 2单选(1分)关于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信息技术无法对工业社会形成的传统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成为智能设备。 B.在信息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使用信息技术。 } C.现代信息技术是指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技术。 D.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3单选(1分)二进制是由下列哪位科学家首先提出来的(D)。 A.图灵 … B.巴贝奇 C.冯.诺伊曼 D.莱布尼兹 4单选(1分)在计算机中,引入16进制,主要目的是(B)。 | A.计算机的内存地址采用16进制编制。 B.简便二进制串的书写。

C.计算机中的数据存储可以采用16进制。 D.计算机中的数据运算可以采用16进制。 … 5单选(1分)关于计算机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计算机字的位数为字长,字长是任意的。 B.一个计算机字就是指两个字节。 C.在计算机中,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保存或传送的二进制字串称为计算机字。 ; D.计算机字都是32比特。 6单选(1分)设计算机字长为16位,一个数的补码为 00000000,则该数字的值是(D)。 B.+0 ¥ 7单选(1分)关于微处理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微处理器执行CPU控制部件和算术逻辑部件的功能。 ? B.微处理器不包含内存储器。 C.微处理器就是微机的CPU,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存储器组成。 D.微处理器与存储器和外围电路芯片组成微型计算机。 8单选(1分)关于计算机运算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每秒钟所执行的加法运算的次数。 B.运算速度即CPU主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