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齐华平均数教学设计

张齐华平均数教学设计
张齐华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张齐华《平均数》教学实录

(请注意他的语言表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初步建立平均数的意义

师: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

生:(齐)喜欢!

师:如果张老师告诉大家,我最喜欢并且最拿手的体育运动是篮球,你们相信吗

生:不相信。篮球运动员通常都很强壮,就像姚明和乔丹那样。张老师,您也太瘦了点。

师: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不过还别说,和你们一样,我们班上的小力、小林、小刚对我的投篮技术也深表怀疑。就在上星期,他们三人还约我进行了一场“1分钟投篮挑战赛”。怎么样,想不想了解现场的比赛情况

生:(齐)想!

师:首先出场的是小力,他1分钟投中了5个球。可是,小力对这一成绩似乎不太满意,觉得好像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想再投两次。如果你是张老师,你会同意他的要求吗

生:我不同意。万一他后面两次投中的多了,那我不就危险啦!

生:我会同意的。做老师的应该大度一点。

师:呵呵,还真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不过,小力后两次的投篮成绩很有趣。

(师出示小力的后两次投篮成绩:5个,5个。生会心地笑了)

师:还真巧,小力三次都投中了5个。现在看来,要表示小力1分钟投中的个数,用哪个数比较合适

生:5。

师:为什么

生:他每次都投中5个,用5来表示他1分钟投中的个数最合适了。

师:说得有理!接着该小林出场了。小林1分钟又会投中几个呢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师出示小林第一次投中的个数:3个)

师:如果你是小林,会就这样结束吗

生:不会!我也会要求再投两次的。

师:为什么

生:这也太少了,肯定是发挥失常。

师:正如你们所说的,小林果然也要求再投两次。不过,麻烦来了。(出示小林的后两次成绩:5个,4个)三次投篮,结果怎么样

生:(齐)不同。

师:是呀,三次成绩各不相同。这一回,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小林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

平呢

生:我觉得可以用5来表示,因为他最多,二次投中了5个。

生:我不同意川、强每次都投中5个,所以用5来表示他的成绩。但小林另外两次分别投中4个和3个,怎么能用5来表示呢

师:也就是说,如果也用5来表示,对小力来说——

生:(齐)不公平!

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生:可以用4来表示,因为3、4、5三个数,4正好在中间,最能代表他的成绩。

师:不过,小林一定会想,我毕竟还有一次投中5个,比4个多1呀。

生:(齐)那他还有一次投中3个,比4个少1呀。

师:哦,一次比4多1,一次比4少1……

生:那么,把5里面多的1个送给3,这样不就都是4个了吗

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移完后,小林每分钟看起来都投中了几个

生:(齐)4个。

师:能代表小林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吗

生:(齐)能!

师:轮到小刚出场了。(出示图)小刚也投了三次,成绩同样各不相同。这一回,又该用几来代表他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我觉得可以用4来代表他1分钟的投篮水平。他第二次投中7个,可以移1个给第一次,再移2个给第三次,这样每一次看起来好像都投中了4个。所以用4来代表比较合适。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们先把小刚三次投中的个数相加,得到12个,再用12除以3等于4个。所以,我们也觉得用4来表示小刚1分钟投篮的水平比较合适。

[师板书:3+7+2=12(个),12÷3=4(个)]

师:像这样先把每次投中的个数合起来,然后再平均分给这三次(板书:合并、平分),能使每一次看起来一样多吗

生:能!都是4个。

师:能不能代表小刚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

生:能!

师:其实,无论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这回的先合并再平均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

生: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

师:数学上,我们把通过移多补少后得到的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比如,在这里(出示图),我们就说4是3、4、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那么,在这里(出示图),哪个数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呢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生:在这里,4是3、7、2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师:不过,这里的平均数4能代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个数吗

生:不能!

师:能代表小刚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个数吗

生:也不能!

师:奇怪,这里的平均数4既不能代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个数,也不能代表他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个数,那它究竟代表的是哪一次的个数呢

生:这里的4代表的是小刚三次投篮的平均水平。

生:是小刚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

(师板书:一般水平)

师:最后,该我出场了。知道自己投篮水平不怎么样,所以正式比赛前,我主动提出投四次的想法。没想到,他们竟一口答应了。前三次投篮已经结束,怎么样,想不想看看我每一次的投篮情况

(师呈现前三次投篮成绩:4个、6个、5个)

师:猜猜看,三位同学看到我前三次的投篮成绩,可能会怎么想

生:他们可能会想:完了完了,肯定输了。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你们看,光前三次,张老师平均1分钟就投中了5个,和***并列第一。更何况,张老师还有一次没投呢。

生:我觉得不一定。万一张老师最后一次发挥失常,一个都没投中,或只投中一两个,张老师也可能会输。

生:万一张老师最后一次发挥超常,投中10个或更多,那岂不赢定了

师:情况究竟会怎么样呢还是让我们赶紧看看第四次投篮的成绩吧。

(师出示图)

师:凭直觉,张老师最终是赢了还是输了

生:输了。因为你最后一次只投中1个,也太少了。

师:不计算,你能大概估计一下,张老师最后的平均成绩可能是几个吗

生:大约是4个。

生:我也觉得是4个。

师:英雄所见略同呀。不过,第二次我明明投中了6个,为什么你们不估计我最后的平均成绩是6个

生:不可能,因为只有一次投中6个,又不是次次都投中6个。

生:前三次的平均成绩只有5个,而最后一次只投中1个,平均成绩只会比5个少,不可能是6个。

生:再说,6个是最多的一次,它还要移一些补给少的。所以不可能是6个。

师:那你们为什么不估计平均成绩是1个呢最后一次只投中1个呀!

生:也不可能。这次尽管只投中1个,但其他几次都比1个多,移一些补给它后,就不止1个了。

师:这样看来,尽管还没得出结果,但我们至少可以肯定,最后的平均成绩应该比这里最大的数——

生:小一些。

生:还要比最小的数大一些。

生:应该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是不是这样呢赶紧想办法算算看吧。

[生列式计算,并交流计算过程:4+6+5+1=16(个),16÷4=4(个)]

师:和刚才估计的结果比较一下,怎么样

生:的确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现在看来,这场投篮比赛是我输了。你们觉得问题主要出在哪儿生:最后一次投得太少了。

生:如果最后一次多投几个,或许你就会赢了。

师:试想一下:如果张老师最后一次投中5个,甚至更多一些,比如9个,比赛结

果又会如何呢同学们可以通过观察来估一估,也可以动笔算一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生估计或计算,随后交流结果)

生:如果最后一次投中5个,那么只要把第二次多投的1个移给第一次,很容易看出,张老师1分钟平均能投中5个。

师:你是通过移多补少得出结论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是列式计算的。4+6+5+5=20(个),20÷4=5(个)。

生:我还有补充!其实不用算也能知道是5个。大家想呀,原来第四次只投中1个,现在投中了5个,多出4个。平均分到每一次上,每一次正好能分到1个,结果自然就是5个了。

师:那么,最后一次如果从原来的1个变成9个,平均数又会增加多少呢

生:应该增加2。因为9比1多8,多出的8个再平均分到四次上,每一次只增加了2个。所以平均数应增加2个。

生:我是列式计算的,4+6+5+9=24(个),24÷4=6(个)。结果也是6个。

二、深化理解,延伸思维

师:现在,请大家观察下面的三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师出示三图,并排呈现)

(生独立思考后,先组内交流想法,再全班交流)

生:我发现,每一幅图中,前三次成绩不变,而最后一次成绩各不相同。

师:最后的平均数——

生:也不同。

师:看来,要使平均数发生变化,只需要改变其中的几个数

生:一个数。

师:瞧,前三个数始终不变,但最后一个数从1变到5再变到9,平均数——生: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师:难怪有人说,平均数这东西很敏感,任何一个数据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平均数发生变化。现在看来,这话有道理吗(生:有)其实呀,善于随着每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这正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将就此作更进一步的研究。大家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我发现平均数总是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师: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

生:很简单。多的要移一些补给少的,最后的平均数当然要比最大的小,比最小的大了。

师:其实,这是平均数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利用这一特点,我们还可以大概地估计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生:我还发现,总数每增加4,平均数并不增加4,而是只增加1。

师:那么,要是这里的每一个数都增加4,平均数又会增加多少呢还会是1吗

生:不会,应该增加4。

师:真是这样吗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展开研究。或许你们还会有更多的新发现!不过,关于平均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隐藏在这几幅图当中。想不想了解

生:想!

师:以图6为例。仔细观察,有没有发现这里有些数超过了平均数,而有些数还不到平均数(生点头示意)比较一下超过的部分与不到的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生:超过的部分和不到的部分一样多,都是3个。

师:会不会只是一种巧合呢让我们赶紧再来看看另两幅图吧

生:(观察片刻)也是这样的。

师:这儿还有几幅图,情况怎么样呢

生:超过的部分和不到的部分还是同样多。

师:奇怪,为什么每一幅图中,超出平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平均数的部分都一样多呢生:如果不一样多,超过的部分移下来后,就不可能把不到的部分正好填满。这样就得不到平均数了。

生:就像山峰和山谷一样。把山峰切下来,填到山谷里,正好可以填平。如果山峰比山谷大,或者山峰比山谷小,都不可能正好填平。

师:多生动的比方呀!其实,像这样超出平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平均数的部分一样多,这是平均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把握了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巧妙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师出示如下三张纸条)

师:张老师大概估计了一下,觉得这三张纸条的平均长度大约是10厘米。(呈现图10)不计算,你能根据平均数的特点,大概地判断一下,张老师的这一估计对吗生:我觉得不对。因为第二张纸条比10厘米只长了2厘米,而另两张纸条比10厘米一共短了5厘米,不相等。所以,它们的平均长度不可能是10厘米。

师:照你看来,它们的平均长度会比10厘米长还是短

生:应该短一些。

生:大约是9厘米。

生:我觉得是8厘米。

生:不可能是8厘米。因为7比8小了1,而12比8大了4。

师:它们的平均长度到底是多少,还是赶紧口算一下吧。

……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师:下面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借助平均数的特点来解决。瞧,学校篮球队的几位同学正在进行篮球比赛。我了解到这么一份资料,说李强所在的快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那么,李强的身高可能是155厘米吗

生:有可能。

师:不对呀!不是说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吗

生:平均身高160厘米,并不表示每个人的身高都是160厘米。万一李强是队里最矮的一个,当然有可能是155厘米了。

生:平均身高160厘米,表示的是篮球队员身高的一般水平,并不代表队里每个人的身高。李强有可能比平均身高矮,比如155厘米,当然也可能比平均身高高,比如170 厘米。

师:说得好!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出示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的合影)画面中的人,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

生:姚明!

师:没错,这是以姚明为首的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老师从网上查到这么一则数据,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00厘米。这是不是说,篮球队每个队员的身高都是200厘米

生:不可能。

生:姚明的身高就不止2米。

生: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

师:看来,还真有超出平均身高的人。不过,既然队员中有人身高超过了平均数——

生:那就一定有人身高不到平均数。

师:没错。据老师所查资料显示,这位队员的身高只有178厘米,远远低于平均身高。看来,平均数只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并不代表其中的每一个数据。好了,探讨完身高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池塘的平均水深。

(师出示图)

师:冬冬来到一个池塘边。低头一看,发现了什么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

师:冬冬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是13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

生:不对!

师:怎么不对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池塘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比如150厘米。所以,冬冬下水游泳可能会有危险。

师:说得真好!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

(师出示池塘水底的剖面图)

生:原来是这样,真的有危险!

师:看来,认识了平均数,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助呢。当然,如果不了解平均数,闹起笑话来,那也很麻烦。这不,前两天,老师从最新的《健康报》上查到这么一份资料。

(师出示:《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1岁)师:可别小看这一数据哦130年前,也就在张老师出生那会儿,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只有68岁。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

生: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比原来长了。

师:是呀,平均寿命变长了,当然值得高兴喽。可是,一位70岁的老伯伯看了这份资料后,不但不高兴,反而还有点难过。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我想,老伯伯可能以为平均寿命是71岁,而自己已经70岁了,看来只能再活1年了。

师:老伯伯之所以这么想,你们觉得他懂不懂平均数。

生:不懂!

师:你们懂不懂(生:懂)既然这样,那好,假如我就是那位70岁的老伯伯,你们打算怎么劝劝我

生:老伯伯,别难过。平均寿命71岁,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只能活到71岁。如果有人只活到六十几岁,那么,你不就可以活到七十几岁了吗

师:原来,你是把我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呀!(生笑)不过,还是要感谢你的劝告。别的同学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老伯伯,我觉得平均寿命71岁反映的只是中国男性寿命的一般水平,这些人中,一定会有人超过平均寿命的。弄不好,你还会长命百岁呢!

师:谢谢你的祝福!不过,光这么说,好像还不足以让我彻底放心。有没有谁家的爷爷或是老太爷,已经超过71岁的如果有,那我可就更放心了。

生:我爷爷已经78岁了。

生:我爷爷已经85岁了。

生:我老太爷都已经94岁了。

师:真有超过71岁的呀!猜猜看,这一回老伯伯还会再难过吗

生:不会了。

师:探讨完男性的平均寿命,想不想了解女性的平均寿命有谁愿意大胆地猜猜看生:我觉得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有65岁。

生:我觉得大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课堂教学实录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课堂 教学实录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过程: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数摆了几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还有吗? 2排。也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2个,摆6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每排能摆5个吗?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咱们就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3×4=12,数学上把3是12的因数,以往我们把他叫约数,现在叫因数,3是12的因数,那4(也是12的因数,)倒过来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同学们很有迁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 师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先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行不行? 师:谁先来? 生说略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啊? 生: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 师: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12的确是12的因数,12也是12的倍数。为了研究方便,以后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都是什么数啊? 生:自然数 师:而且谁得除外。 生:0 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初步研究了因数和倍数,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因数和倍数?行不行?先自己试一试。 3、5、18、20、36 生说略。 二、探索找因数倍数的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因数和倍数已经掌握的不错了。不过刚才张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一个奥秘,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你发现了吗?谁能在五个数中把哪些数是36的因数一口气说完? 生1:3、18 师:还有谁? 生2:36

《平均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平均数 织金县中寨乡核桃小学李红霞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9~50页例3和“练一练”,练习八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操作和思考初步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应用平均数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比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应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 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 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计算方法。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简要解析:该知识点是本课时的重点,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里所讲的平均数是指算数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课前准备:课件、教案、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例3的教学情境图。 谈话:四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你想了解他们的比赛情况吗?

课件出示空白的男、女生套圈成绩图,谈话:我们来看两个小组同学的套圈情况,第一出场的分别是李小刚、吴燕(分别出示表示李小刚和吴燕套中个数的直条),他们两谁套的准一些? 谈话:第二、三个出场男生分别是张明和王宇(分别出示两人套中的直条),女生分别是刘晓娟和史敏敏(分别出示相应直条),比较每组中同学的比赛成绩,你认为是男同学准些还是女同学准些?你是用什么方法比出来的? 谈话:第四个出场的男生是陈晓杰,第四五个出场的女生是孙芸和沈明芳(出示完整的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现在,你能比较男同学套的准些,还是女同学套的准些?你们是怎样比较的?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们交流。

张齐华老师经典课例

《倍数和因数》课堂实录 有幸去南京聆听了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因数和倍数》,感触颇深。张老师那崭新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文化底蕴,风趣幽默的谈吐,深深打动了我。他那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令我感触很深。 感触一:充满人性化的评价语 听张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尤其是聆听他那自然、精炼的评价语。如评价作业纸时,张老师说“关于A 这种方法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纷纷举手想要指出错误)可张老师是这样引导的:“能不能从正面的角度说一说,这个同学找出的因数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还有,尽管学生是找错了,他这样说:“其实这个同学挺不容易的,他已经找出不少了,对不对?”……这些人性化的评价语在课堂中还有很多,这些朴实的语言,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的是成功,是对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 感触二: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 关于本堂课的文化气息,是相当浓厚的,张老师一定查阅了不少的资料,进行了创造性的组合和优化,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有好处的。“计数器’九颗珠子的奥秘;神奇的完美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数学的奥秘。只有有了文化气息,数学才变得有了灵魂,而再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只会乐在其中。 感触三:善于引导,让学生学会思考 张老师善于捕捉学生发言过程中的信息,教师大胆地让学生自己找出36的因数和3的倍数,再通过对几份不同作业的比较,一步又一步,层次清晰地得出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联系,交流想法,形成意见,真正做到了“教育的引导者。”如:“看来这个同学是没有找全,没有找全仅仅是因为粗心吗?是因为什么?”、“他的意思是说用除法来做的话,找一个数的因数,一个个找,还是两个两个找?”……老师亲切的话语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 只是这一堂课上了55分钟,这在日常的教学中是不允许的,但在这节课中,没有这增加的十几分钟,

平均数教学设计课题

实用标准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 1.平均数(第1课时) 一、学情与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学习过算术平均数的概念,会简单地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并会单一地用算术平均数理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统计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获得了从事统计活动所必须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教材分析 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六章《数据的分析》第一节第1课时.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理解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达成有关的情感态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求一组数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如何求一组数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四、教法建议 总体思路是:实际问题→平均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先从学生熟悉的现实背景抽象出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然后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设计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任务1:回忆平均数,还记得怎么求平均数吗?那什么又是算术平均数呢? (观看《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新知讲解00:00-01:42) 任务2:做一做课本p137例题,结合例题,你理解了什么是加权平均数吗?

四年级平均数公开课教案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公开课教案 《平均数》教学设计 开课时间:2017.04 开课班级:四(1) 执教老师:邓晶晶指导老师:李淑萍、付玉琴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0页例1 教材分析: 教材把平均数与统计编排在一处,可以看出平均数与统计知识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平均数是统计知识中的一个信息数,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测、探究等活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这对学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复杂的统计知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数学思想。 3、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怎么分,两人的钱一样多? 2、感知课题。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提问:这个8是它们的什么数? (3)揭示课题。(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方法一:移多补少 求出小红等四位同学收集的平均个数 课件演示并板书:移多补少同样多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1)“13”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 (2)平均数13表示每个人都收集13个吗?那它表示什么? (3)猜测:如果小明只收集了7个,平均数会发生变化吗?变多还是变少? (4)猜测:如果小明收集了19个呢? 小结:这样看来,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缺点: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吴正宪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吴正宪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案例吴正宪【案例背景分析】案例背景分析】统计初步知识——平均数选自北京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本课的教学目的有以下三点:⒈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估算和说理能力⒊渗透统计初步思想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应该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求平均数的方法也就在学生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另外,平均数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那么当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就应该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孩子身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我没有按照原有教材编排,先让学生动手摆圆片,通过移多补少使每一行的圆片个数同样多,得到3、7、6、4的平均数是5而是通过创设情境、产生需求——解决问题、理解平均数——联系实际、拓展应用这样一个教学结构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安排此课,给孩子们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下面是我这一节课的【教学实录教学实录】教学实录课前谈话:课前谈

话:上课的铃声还未响起,面对陌生的学生,我的话题拉开了帷幕“同学们,此时此刻,在伊拉克的国土上正值炮声隆隆,战火纷飞,那里的孩子们已经没有了学校,没有了课堂,整日生活在极度恐慌之中,而我们此时却在安静平和的环境中学习,与他们相比,你有什么感受?”孩子们立时情绪高昂,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示要珍惜和平,热爱和平,要更好地学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教学实录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师:一起看大屏幕,数一数,几个正方形(12)第一个问题是如果老师请你把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会摆吗行不行能不能就用一道非常简单的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1×12 师:猜猜看,他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生:12个,摆了一排。 师:(屏幕显示摆法)是这样吗第二种摆法我们只要把他旋转一下就跟第一种怎么样(一样)。我们可以把他忽略不计。还可以怎么摆同样用一道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三四十二 师:这一次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还有吗 生齐:2×6 师:张老师来猜测一下同学们脑子里怎么想的,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6个,摆2排。也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2个,摆6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每排能摆5个吗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咱们就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3×4=12,数学上把3是12的因数,以往我们把他叫约数,现在叫因数,3是12的因数,那4(也是12的因数,)倒过来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同学们很有迁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 师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先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行不行 师:谁先来 生说略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啊 生: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 师: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12的确是12的因数,12也是12的倍数。为了研究方便,以后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都是什么数啊 生:自然数 师:而且谁得除外。 生:0 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初步研究了因数和倍数,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因数和倍数行不行先自己试一试。 3、5、18、20、36 生说略。 二、探索找因数倍数的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因数和倍数已经掌握的不错了。不过刚才张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一个奥秘,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你发现了吗谁能在五个数中把哪些数是36的因数一口气说完 生1:3、18 师:还有谁 生2:36 师:3、18、36都是36的因数,只有这3个吗 生1:1 生2:4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设计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案例吴正宪【案例背景分析】案例背景分析】统计初步知识——平均数选自北京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本课的教学目的有以下三点:⒈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估算和说理能力⒊渗透统计初步思想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应该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求平均数的方法也就在学生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另外,平均数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那么当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就应该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孩子身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我没有按照原有教材编排,先让学生动手摆圆片,通过移多补少使每一行的圆片个数同样多,得到3、7、6、4的平均数是5而是通过创设情境、产生需求——解决问题、理解平均数——联系实际、拓展应用这样一个教学结构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安排此课,给孩子们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下面是我这一节课的【教学实录教学实录】教学实录课前谈话:课前谈

话:上课的铃声还未响起,面对陌生的学生,我的话题拉开了帷幕“同学们,此时此刻,在伊拉克的国土上正值炮声隆隆,战火纷飞,那里的孩子们已经没有了学校,没有了课堂,整日生活在极度恐慌之中,而我们此时却在安静平和的环境中学习,与他们相比,你有什么感受?”孩子们立时情绪高昂,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示要珍惜和平,热爱和平,要更好地学

平均数(二)教学设计 (优质)

第八章数据的代表 1.平均数(二)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附中许盈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学习活动中,解决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再次感受到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又获得了一些从事统计活动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进一步了解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应用能力,达成有关的情感态度目标。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会求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差异其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的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与态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第三环节:运用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算术平均数?什么是加权平均数? 请同学们各举一个有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实例,并解决之。 在学生的复习交流中引入课题:本节课将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目的: 以旧引新,自然衔接,起到温故知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注意事项:教师对学生所举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实例只要合理,就要给予积极地评价,让他们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但时间不能占用过多,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新课既可。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内容:1.做一做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 11月28号,市教研室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来到我校进行了教学视导。本次教学视导依然像以往一样,主要聚焦老师们最关心的课堂教学,以听评课为主。各科骨干教师是全市教学研究的领头雁,她们走进课堂,和老师们一起听课,一起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促进了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推动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本次视导中,我讲授的是《平均数》一课,本课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信息窗提供的是一场篮球赛的情境,通过创设情境,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在认真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学情基础上来我进行了第一次试讲教学设计与试讲。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这一做法,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在第一次试讲后,数学组的全体老师针对我的课进行了评课。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课件有的地方存在错误,平均数的求法应该在求出7号和8号队员的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等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根据老师们提的建议,我进行了二次备课,在课堂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结合信息窗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小教练,你想让谁上场?”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分显然也不公平;而平均分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水平,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这样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以生为本,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求法 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移多补少,一种是计算。在学习移多补少的方法时,借助课件让学生拖一拖,并说说理由,通过操作理解方法。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能独立做出,在做出后,老师进行概括与总结。在探究出求法,求出两个队的平均分后,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以及相关的数据,通过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是

认识负数 张齐华 课堂实录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T::现在我想叫出每个人的名字,请把你的名字写在纸条上,放在课桌右上角,最近老师总是忘记字,请大家写上拼音。 T: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数类,叫做负数。有谁见过负数?在哪里? (预设)S:电梯;温度计、、、 T:电梯按钮去1层以下的,温度计上0度以下都用负数来表示;…… T:好,谁能在图里面写上负数(叫5个学生)记住,尽量写跟别人不一样的; (学生写负数) T:好的。谁能来说说负数有什么特点? (预设)S:数字前面有减号(负号) T:有人认为这是减号;有人认为这是负号。其实,这个符号在运算过程中是减号,在单独的数字上则是负号。 T:除了这个特点,还有吗? (预设)S:负数都要比0小。 T:好的这位同学不紧看到了负数的表面,还看透了负数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火眼金睛。谁能来总结一下负数的特点。 (预设)S:负数有负号而且比0小。 T:说的不错。谁能再来说一下; (预设)S:负数有负号而且比0小。 T:恩,说的真不错。好,同桌之间说一说。说完以后再纸上写上负数。 (学生说) T:既然有负数,那么相对的,肯定有(S:正数) T:谁能上来写一下正数,一人写一个,有没有跟他们不一样的(直到学生写+)

T:我也写个数,0,认为是正数的请举手;认为是负数的请举手;没有举手的请举手,好,你来说一下为什么不举手? (预设)S: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T:为什么呢?也就是说正数要怎么样? (预设)S:正数都要比0大。 T:好的,那我这个0应该写在哪里?边上?还是中间? (预设)S:中间 T:写大点,还是写小点? (预设)S:大点 T:好我们来看这些同学写的数,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S:有正号(T:+号在运算中是加号,在单独的数字上则是正号) T:那不写正号还是正数吗? (预设)S:是。 T:既然可以不写;为什么有时候要写上呢? (预设)S:为了看起来方便。 T:看来有没有正号不是正数的关键;那你认为,正数的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预设)S:比0大。 T:好的。刚才说到0,0除了表示数,还能表示什么? (预设)S:表示起点。 T:好的,这是数轴(PPT出示数轴),负数应该写在0的哪边? (预设)S:左边。 T:(PPT数轴显示负数)没有负数的时候,数轴是一条什么线?(射线)有了负数呢?(直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42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统计、观察等活动中,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一):情境激趣(渗透数学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 1、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三年级五班的同学为了备战学校组织的篮球赛,男篮球队队员和女篮球队队员举行了一次投篮比赛。每人投15个球。这是他们投中个数的统计表: 男队:女队: 师:这两个统计表能看得懂吗?从这两个统计表上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 师:投篮比赛结束了,男子篮球队队员说男生投篮准,女子篮球队队员说女生投篮投得准,争执不下。你们觉得,是男子篮球队整体水平高一些,还是女子篮球队整体水平高一些?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是呀,男生输了!可预备队员小锋不乐意了,说:“我上去投一次!”结果投了9个球,小锋心想:哼哼,这次我们男队该胜利了! 男队: 女队: 师:这回请同学们再算一算男队一共投了多少个球? (学生汇报结果) 2、激起矛盾: 师:女队一共投了21个,男队一共投了24个,现在老师宣布:男队获得了这次比赛的胜利,你们同意这种观点吗? (学生回答,及时调控,如果学生看不出来,就说我们班女生说不公平) 3、出现问题: 师:问题出现了,人数不同时,比较总数不公平,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却经常发生,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4、引出平均数 生:既然人数不同,比总数肯定不公平,我们可以比平均数。 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平均数》,(板书课题) 二、自学尝试 师:平均数是怎么回事,请大家看课本42页 师: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90、91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的求法。 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课前谈话: 师:孩子们,马上就要上课了,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放松一下心情好吗( 大屏幕播放视频)这是今年阅兵的镜头,你有什么感受?据新闻媒体报道:“这些解放军叔叔的平均身高是188厘米。”平均身高188厘米是什么意思谁知道你先说,谁还想说。 生:有的叔叔是188厘米,有的叔叔比188厘米高点,有的叔叔比188厘米矮点。 师:奥,也就是说有的叔叔正好是188厘米,有的高于188厘米,有的低于188厘米。 师:可是,他们看起来一样高呀!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谁来猜猜 生:增高鞋跟,让个子矮的高一点。降低鞋跟,让个子高的变得矮一点。师:是呀,教官就是用增高或者降低鞋跟的方法,让每位叔叔都达到188

厘米,我们这才领略到战士们整齐划一的步伐和飒爽英姿的风采。孩子们,对于平均身高你们有点感觉了么?带着这种感觉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生了解增高或降低鞋跟的方法让每一个人的身高都达到188厘米,了解平均身高的意义,让生在脑海中对“平均数”有一个表象。】 情境导入 为争创全国卫生城市,我校四年级同学自发组成环保小组,利用周末去收集饮料瓶。请看,这是其中一组收集的瓶子数量,老师把它绘制成了象形统计图。 师: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1:小红收集了14个瓶子,小兰收集了12个瓶子,小亮收集了11个瓶子,小明收集了15个瓶子。 生2:小亮收集的瓶子最少,小明收集的瓶子最多。 师:观察的真仔细,根据收集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个瓶子? 生:小明收集的瓶子比小亮收集的瓶子多几个?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自己看探究要求。(动画出示探究一要求)要求明白了吗?完成在自主学习单上,开始吧。 好,都完成了,下面自主交流请看要求(你来,读一下) 自主交流:1、小组内按照1-2-3-4的顺序说一说你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案例《平均数教学设计》解析

《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七年级,学生已经经历过一些数据收集的过程,学会了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通过本节课希望学生学会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进而作出判断,而“平均水平”是最为常用的一个评判整体水平的指标,本节课将在算术平均数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理解“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为后面的众数、中位数和方差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学生是我从初一年级就带上来的,从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已经养成了利用课练本进行课前预习、课中交流,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小学的学习中已能计算权数相同的算术平均数。从情感上来说,孩子们认同我的人和课,沟通和配合的效果很好。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数据处理结果让学生经历利用平均数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过程,并能计算出算术平均数,当堂达标率为100%; 2.学生在啦啦操代表的选拔情境中理解一组数据中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并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将问题解决过程表达出来;3.在设计好的三种方案的计算过程中,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理解权及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体验到概念所蕴含的基本思想方法,并能计算出加权平均数,当堂达标率为85%。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权及加权平均数的概念的理解,计算公式的掌握和应用教学难点:加权平均数概念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一)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愉快、练得有效,本节课我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利用工作表的特点线性展示教学流程、致力于常态课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集智”课堂“启、思、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以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分层练习法为主,以生为本,基于生活,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享受幸福和快乐。(二)教学过程及整合点

四年级平均数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平均数公开课教 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公开课教案 《平均数》教学设计 开课时间:开课班级:四(1) 执教老师:邓晶晶指导老师:李淑萍、付玉琴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0页例1 教材分析: 教材把平均数与统计编排在一处,可以看出平均数与统计知识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平均数是统计知识中的一个信息数,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测、探究等活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这对学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复杂的统计知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数学思想。 3、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怎么分,两人的钱一样多? 2、感知课题。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提问:这个8是它们的什么数 (3) (4)

(3)揭示课题。(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方法一:移多补少 求出小红等四位同学收集的平均个数课件演示并板书:移多补少同样多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1)“13”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 (2) (3)平均数13表示每个人都收集13个吗那它表示什么 (4) (5)猜测:如果小明只收集了7个,平均数会发生变化吗变多还是变少 (6) (7)猜测:如果小明收集了19个呢? 小结:这样看来,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缺点: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估算、计算,感受平均数的范围,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再通过一个数据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平均数随着数据的变化二变化一敏感性特点) 方法二:先合再分 (1)提问:你们谁能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试做,学生板演。

平均数【公开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6.1 平均数 1.掌握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重点) 2.会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某校有24人参加“希望杯”数学课外活动小组,分成三组进行竞争,在一次“希望杯”比赛前进行了摸底考试,成绩如下: 甲:80、79、81、82、90、85、94、98 乙:90、83、78、84、82、96、97、80 丙:93、82、97、80、88、83、85、83 怎样比较这次考试三个小组的数学成绩呢?你有金点子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算术平均数 某班10名学生为支援“希望工程”,将平时积攒下来的零花钱捐献给贫困地区的 失学儿童,每人捐款金额如下(单位:元):10,12,13,21,40,16,17,18,19,20.那么这10名同学平均捐款多少元? 解析:利用算术平均数公式x =1 n (x 1+x 2+…+x n )计算即可. 解:x =1 10 ×(10+12+13+21+40+16+17+18+19+20)=18.6(元). 答:这10名同学平均捐款18.6元. 方法总结:利用公式求算术平均数时,要数清数据的个数,求数据总和时不要漏加数据. 探究点二:加权平均数 【类型一】 加权平均数的求法 某学校在开展“节约每一滴水”的活动中,从八年级的200名同学中任选10名同 这10名同学家庭一个月平均节约用水量是( ) A .0.9吨 B .10吨 C .1.2吨 D .1.8吨 解析: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平均节约用水量为(0.5×2+1×3+1.5×4+2×1)÷10=1.2(吨),故选C. 方法总结:在计算加权平均数时,一定要弄清,各数据的权.算术平均数实质上是各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_平均数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8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平均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92页例1、例2。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含义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2.加深对“平均分”和“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收集了一些矿泉水瓶,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例1主题图) 2.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3.你对“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是怎样理解的? (假设每人收集的数量相同,这个数是多少) 师说明:这个相同的数量我们叫它平均数。 (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观察图:横轴分别表示什么?谁收集的个数最多?谁最少?他们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同样多吗?(不一样多) (2)你能想办法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变成同样多吗? 小组内讨论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各自的方法,并在投影前演示。 (3)师边重复演示边归纳:刚才有几位同学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法”。

(4)现在每个人的瓶子同样多吗?是多少个? 师强调13个就是这4个同学收集瓶子数量的平均数,并在课件上做标记。 (5)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指名学生板演计算过程。 你是怎么想的?还有谁和这个方法一样。互相交流一下。 师归纳:我们通过计算先求出总个数,再平均分也能得到平均数是13个。 (6)观察比较平均数13个和每个学生收集的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有的个数比平均数多,有的个数比平均数少。) 刚才求几个比较小的数的平均数我们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或计算的方法得到。如果数字大怎么解决呢?平均数又有什么作用呢? 2.教学例2。 出示例2。 (1)你知道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到底哪个队的成绩好?说看,多指名几个学生回答。 (3)他们的说法你赞同吗?谁的方法比较合理? (4)师说明: 对!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好。哪一队的平均数大那一队的成绩就好。所以我们要先算出每队的平均成绩。 (5)怎样求两个队的平均成绩呢? 小组合作完成,并汇报计算方法和结果。 师用课件展示: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 =19 (6)现在你知道哪个队的成绩好吗?你还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 (7)师小结说明。 平均数可以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三、实践应用

分数的意义 张齐华教学实录

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 一、由1到“1” 师:(板书:1)认识吗?瞧,老师往这儿一站,几个人? 生:(齐)1个人。 师:能用1这个数来表示吗?想想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也可以用1来表示? (生答:一个苹果、一张桌子、一把直尺……) 师:看来,能用1表示的物体还真不少。不过,像这样一个苹果、一张桌子、一把直尺能用1来表示,我想一年级的同学一定也会。咱们都几年级啦?五年级学生,就应该有五年级的认识水平嘛。想想看,除了刚才同学们所列举的这一个物体可以用1来表示,还有什么也能用1来表示?看看谁能率先超越! 生:(略有迟疑)一个班级也能用1来表示。 师:嗯,一个班级可不止1个学生哦,40多个同学,能用1来表示吗?谁来评判评判? 生:我觉得能!你想呀,尽管是40多个同学,但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既然是一个整体,当然可以用1来表示啦。 师:说得真好。掌声!(师带头鼓掌)40多个同学一旦看做一个整体,自然就可以用1来表示了。感谢你的思考,一下子给我们打开了局面。谁接着来? 生:一群羊也能用1来表示。

师:呵,思维很有跳跃性嘛,一下就从一群人联想到了一群羊。 (生笑) 生:我觉得一堆石子也能用1来表示。 生:一束花也能用1来表示。 师:这样下去,能说完吗?(生:不能)看来,小小的1还真是无所不包。(师在1上加双引号)不过,这时的l和我们一年级时所认识的1一样吗? 生:不一样。以前认识的1,表示的是1个物体,比如1个人、1瓶水,但现在这个1不但可以表示1个物体,还可以表示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 师:说得真好! 1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变得更丰富了。 二、揭示单位“1” 师:既然这样,(出示3个苹果)这儿有3个苹果,能看做“1”吗? 生:(齐)能。 师:可我怎么看都觉得像3呀。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一眼看上去就像个“1”? 生:装到一个盒子卫,就像“1”了。 生:给它们套个圈,就成了一个整体,也就可以用“1”来表示了。 (师课件演示:将3个苹果圈成一个整体)

张齐华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张齐华《平均数》教学实录 (请注意他的语言表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初步建立平均数的意义 师: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 生:(齐)喜欢! 师:如果张老师告诉大家,我最喜欢并且最拿手的体育运动是篮球,你们相信吗? 生:不相信。篮球运动员通常都很强壮,就像姚明和乔丹那样。张老师,您也太瘦了点。 师: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不过还别说,和你们一样,我们班上的小力、小林、小刚对我的投篮技术也深表怀疑。就在上星期,他们三人还约我进行了一场“1分钟投篮挑战赛”。怎么样,想不想了解现场的比赛情况? 生:(齐)想! 师:首先出场的是小力,他1分钟投中了5个球。可是,小力对这一成绩似乎不太满意,觉得好像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想再投两次。如果你是张老师,你会同意他的要求吗? 生:我不同意。万一他后面两次投中的多了,那我不就危险啦! 生:我会同意的。做老师的应该大度一点。 师:呵呵,还真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不过,小力后两次的投篮成绩很有趣。 (师出示小力的后两次投篮成绩:5个,5个。生会心地笑了) 师:还真巧,小力三次都投中了5个。现在看来,要表示小力1分钟投中的个数,用哪个数比较合适? 生:5。 师:为什么? 生:他每次都投中5个,用5来表示他1分钟投中的个数最合适了。 师:说得有理!接着该小林出场了。小林1分钟又会投中几个呢?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师出示小林第一次投中的个数:3个) 师:如果你是小林,会就这样结束吗? 生:不会!我也会要求再投两次的。 师:为什么? 生:这也太少了,肯定是发挥失常。 师:正如你们所说的,小林果然也要求再投两次。不过,麻烦来了。(出示小林的后两次成绩:5个,4个)三次投篮,结果怎么样? 生:(齐)不同。 师:是呀,三次成绩各不相同。这一回,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小林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1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学生质疑,说一说你的看法。 3、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即0-6岁的儿童,而这就意味着0-6岁的儿童身高普遍不会超

过1.2米,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师:使用平均数可以确定儿童乘车免费标准,在生活中很多地方能用到平均数,平均数具有代表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平均数。 板书课题:平均数的再认识。 二、新课学习 1、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平均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数 选手1 92 94 94 96 100 选手2 97 99 100 84 95 选手3 90 98 87 85 90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题中数据众多,无法直接比较,可以先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这样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指名汇报。 选手1:(92+98+94+96+100)÷5=96(分) 选手2:(97+99+100+84+95)÷5=95.8(分) 选手3:(90+98+87+85+90)÷5=90(分) (3)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 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选手1:(98+94+96)÷3=96(分) 选手2:(97+99+95)÷3=97(分) 选手3:(90+87+90)÷3=89(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复习过程

学习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今天上课前我想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平均分是90分,你猜猜这个班的马莉莉同学可能会得多少分?为什么?(小组学生讨论,全班交流)师:班级平均分是马莉莉的实际分数吗?如果不是,你知道“班级平均分是90分”是什么意思吗?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板书:平均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读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 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 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各种学习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