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焦虑状态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论文

护士焦虑状态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论文
护士焦虑状态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论文

护士焦虑状态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摘要】介绍调查对象、研究方法和调查结果之后,对影响护士焦虑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身体健康状况、付出与收入的失衡、对医疗纠纷的担心等因素会增加护士的焦虑感。

【关键词】护士焦虑感;心理健康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1020-02

1 前言

由于护士工作多是轮流倒班制,所以,上夜班的情况经常出现,这是对人类生物规律的破坏。事实上,很多护士也表现出了焦虑和压抑等反应,这对于护士本身的健康和她们所从事的工作都会产生消极影响。不过,值夜班只是引起护士焦虑状态的一个因素,还有很多因素也会引起或者增加护士的焦虑。本文以某医院的护士为样本,对她们的焦虑状态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希望能够为护士的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所选取的112例调查对象来自于绵阳某医院,向她们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全部收回。经过统计,问卷填写的有效率符合统计要求,有效率为0.9375(105/112)。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5.2岁;受教育程度都在中专及以上,其中中专学历的有37名,大专学历的有54名,本科学历的有14名;科室来源分布如下:内科护士有50例,外科护士有20例,妇儿科护士有19例,危急重科(icu)护士有16例;结婚与否:已婚者为67例,

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关键词】焦虑症护理 焦虑是一种从轻度紧张和微弱的不适感到恐惧、忧郁或惊慌内心体验。以焦虑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称为焦虑症。焦虑症除有焦虑心情外,还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如头晕、心悸、胸闷、口干、尿频、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且紧张惊恐的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临床上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焦虑症患者27例,其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23?55岁,平均(36.5 士10.6)岁。病程最小3年,服抗焦虑、抑郁药物最短6个月。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躯体疾病。 1.2临床表现广泛性焦虑症起病缓慢,常无明显的诱因,病程可迁延数年。惊恐发作多起病突然,但并非由重大事件刺激而引起发病,病程呈间歇发作,发作间期精神状态正常。为客观上并不存在某种威胁或危险和坏的结局,而患者总是担心、紧张和害怕。尽管也知道这是一种主观的过虑,但患者不能控制使其颇为苦恼。此外尚有易激惹、对声音过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好。由于焦虑常伴有运动性不安,来回

踱步或不能静坐。常见患者疑惧,两眉紧蹙,两手颤抖,面色苍白,或出汗等。有的伴有显著自主神经症状,如过度换气、头晕、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也可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等痛苦体验。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首先做好心理咨询与支持性心理护理,促使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做好科普宣教工作,可以采取集体听课、交谈、讨论的方式,使病人了解病情,有助于接受暗示、鼓励、支持, 克服消极情绪、孤独感,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能力。鼓励病人回忆或描述焦虑时的感觉,根据患者的焦虑感受,与病人讨论处理焦虑的方式,谈话态度和蔼,提出的问题要简明、扼要、并给予简洁明确的指导,表明对患者的理解和同情。用支持性语言帮助患者度过危机,指导患者有效的适应和面对困难。鼓励病人按可控制和可接受的方式表达焦虑,激动和愤怒。鼓励病人参加工娱疗活动和各项体育活动,劳动锻炼,做到劳娱结合,分散注意力。根据患者的特点,培养其在实践中增强适应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增强应激能力,降低恐惧的程度。逐渐缓解和消除病人抑郁心情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应关心、尊重、同情、理解患者,取得患者的信赖,建立信任协调的护患关系并鼓励患者以适当的方法表达其感受,以减少心理负担。 22患者焦虑症状发作时,可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缓解症状。对焦

女孩焦虑的因素分析

女孩焦虑的因素分析 在平常人想来,小孩子即使有什么不痛快,哭一场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如今巨大的社会压力已经传导到小孩子身上,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焦虑的怪圈。而一些小女孩由于天生敏感、内向,焦虑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中,学习和朋友这两个问题最易让小女孩感到焦虑。 “也不知道怎么了,这孩子成绩原来一直很好,心理素质也不错。可最近一段时间,一到考试前就生病,老喊肚子疼,要上厕所。”对于抱着此类问题前来求助的家长,心理咨询师提醒:“最近几年,有这类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是儿童焦虑的典型表现。学习焦虑已经影响到很多孩子的日常生活。” 在那些平时成绩很好的或是把成绩看得很重的孩子身上,这种焦虑表现得尤为突出,女孩通常会比男孩更加早慧,因此也更容易出现问题。她们上课时害怕老师提问,总担心考试失败,有的对考试感到恐惧,甚至一进考场就发晕。考试前有些焦虑是正常的,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两三个月仍不能缓解,就是一种病态了。 另外,女孩对人际关系的焦虑往往比男孩严重得多。由于她们天生多愁善感,自尊心又容易受到伤害,在人际关系上就容易表现出过分紧张与不安,害怕生人或不敢与人交往。这一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终将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当然,由于孩子还没有完全定性,想要摆脱焦虑的困扰也是完全可能的,最主要的还是家长要摆正心态。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用全部的情感来呵护孩子。鼓励孩子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遇到问题时,告诉孩子解决的方法并让她自己去解决,但同时应不断关注其进程。 其次,对孩子的能力要有一个准确的预期,要不断告诉孩子“只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就好”,更多地关注其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一次两次的成绩。最后,如果孩子真的已经开始焦虑,应尽量帮她们放松,做一些呼吸训练,如果还是不能缓解焦虑,一定要及时征求专科医生的意见。

大学生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大学生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调研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焦虑发生率高于男生;二、三年级学生的焦虑发生率较高于其他年级;各种外界因素不同程度不同比例地刺激学生发生焦虑,焦虑情绪与性别、年级、生活经历等因素密切相关。建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多给予子女鼓励,注重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标签:大学生;焦虑状况;相关因素;调查研究 一、引言 焦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对个体的心理调适具有阻碍作用[1]。焦虑症曾被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激惹心脏、神经循环衰竭、血管运动性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各种名称。经外部研究数据的表明人们患焦虑症的机率为1.48‰,女性多于男性,约2:1[2]。美国的资料显示,广泛性焦虑症患病率男性为2%,女性为4.3%。惊恐发作的患病率男性为1.3%,女性为3.2%,广泛性焦虑症大多起病于20-40岁,而惊恐发作多发生于青春后期或成年早期[3]。焦虑症的具后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体素质有关,如处理得当,大多数患者能在半年内好转。一般来说,病程短、症状较轻、病前社会适应能力完好、病前个性缺陷不明显者预后较好,反之预后不佳。也有人认为,有晕厥、激越、现实解体、癔症样表现及自杀观念者,常提示预后不佳。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较高智力和追求的社会群体,在新的教育体制和就业形势下,比普通群体面临更的多的机遇和挑战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冲突,他们是更易于遭受侵袭的群体。 二、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随机抽取广州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一共发放了500份调查文件,收回有效问卷49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75%。其中男生252人,女生239人,大一145人,大二143人,大三101人,大四91人。 2、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1971),SAS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共20个条目,得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4]。 (2)研究程序。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以宿舍为单位抽取被试,当场发放问卷当场收回,数据统计为excel软件。

不安全心理因素(2021年)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不安全心理因素(2021年)

不安全心理因素(2021年)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作为一名变电值班员,深知安全的重要,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同样,事故的发生,人为的因素也是最常见的,所以,要预防、杜绝生产事故、习惯性违章和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就必须充分认识到人的行为对安全的重要性。而人的行为的产生,却是由人的心理所决定的。 对于在变电运行岗位上工作的人员来说,通常最容易产生或影响安全生产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惰性,二是凭经验。产生这两种心理因素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 惰性也可以算是人的一种天性,而散漫的工作作风,缺乏激情的工作氛围,一成不变的工作方式,这些都容易培养人们的惰性。该办“工作票”的工作,只因怕麻烦而不遵守相关规定,发现习惯性违章而睁只眼闭只眼懒得去制止,该做的安全措施不做,或者做的不够彻底,不够仔细,敷衍了事,事故也常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夸张点说,盲目依赖于经验,是一种思维缺陷,不过,这种缺陷

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6-04-26T11:32:21.51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8期供稿作者:刘淑兰 [导读] 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随着人类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导致焦虑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 刘淑兰 (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内蒙古霍林郭勒 029000) 【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了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给予了综合心理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分,并统计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各类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14%),它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焦虑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焦虑症;心理护理对策;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8-0164-02 目前,随着人类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导致焦虑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但是临床上对于该类疾病的发病机理尚未清楚,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与生活环境、遗传、自身调节等因素相关。如今,医疗界公认的是焦虑症属于患者的心理疾病,如果未对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很容易造成疾病的复发,加重患者病情的恶化,因此我院为该类患者提供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年龄在26~54岁,平均年龄为(40.5±2.5)岁,其中急性焦虑症23例,广泛性焦虑症47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年龄在25~54岁,平均年龄为(41.5±2.2)岁,其中急性焦虑症24例,广泛性焦虑症4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但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对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病情变化给予详细观察和记录,并告知患者和家属焦虑症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以便他们能够更好的配合医院的相关工作。而观察组患者给予了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对策如下:(1)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焦虑症的基本治疗流程和最终可能达到的治疗效果,以便患者愿意配合医院的治疗工作。(2)护理人员最好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鼓励患者家属与患者进行沟通,因为大部分焦虑症患者内心会存在很多的想法,只有通过与其不断的交流,才能够使其表达出来。护理人员在倾听患者诉说的时候,要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让患者体会到来自于家庭般的温暖,从而提高治疗疾病的自信心。(3)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患者一般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认识,此时护理人员就需要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情况,并将一些成功治愈的案例讲解给患者听,从而帮助其对疾病有个正确的认识。(4)护理人员要尽可能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和居住环境,对病房每日定时通风。待患者情绪稳定之后,可以鼓励他们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以更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1.3 临床指标观察 (1)焦虑评分:借助SAS焦虑状态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分,如果焦虑评分<40分,则说明患者无焦虑症状;焦虑评分在40~47分,则说明患者表现为轻微焦虑; 焦虑评分在48~55分,则说明患者表现为中度焦虑;评分>56分,则说明患者表现为重度焦虑。(2)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70~79分为一般满意,<70分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7.0 统计包对两组患者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和%表示,组间比较借助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对比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各类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的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引起焦虑的五种因素

引起焦虑的五种因素 焦虑是一种困扰着各个年龄段的人精神性疾病,患者对待事情经常会表现出忧愁思虑,忧愁担心的状态。通常表现为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焦虑通常情况下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表现出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以至于难以自制,严重时会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焦虑症患者在事情解决的情况下还会考虑担忧这些事情,比如说害怕以后还会出现这种情况等等。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大多数人关心的是其成因和解决办法,其成因又是解决办法的前提,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从各个角度去寻找焦虑症成因。只有找到焦虑症的成因,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治疗。 据了解,引起焦虑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流派都有不同的观点。据我所知焦虑症包括几种具体形式其中主要有泛虑症、恐惧症和强迫症。而其成因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环境因素:剧烈变化或未知的充满风险的新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此时个人的惯常行为方式无法适应这一特殊情景,易使人感到焦虑。 意外刺激:如失去挚爱或遭受失败等。意外的天灾人祸会引起紧张、焦虑、失落感、绝望感,认为自己一切都完了。 精神因素:轻微的挫折和不满等精神因素可为诱发因素。心理分析学派认为,焦虑症是由于过渡的内心冲突对自我威胁的结果。基于“学习理论”的学者认为焦虑是一种习惯性行为,由于致焦虑刺激和

中性刺激间的条件性联系使条件刺激泛化,形成广泛的焦虑。还有学者提出,遗传素质是本病的重要心理和生理基础,一旦产生较强的焦虑反应,通过环境的强化或自我强化,形成焦虑症。 遗传因素显示遗传在焦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缘亲属中同病率为15%,远高于正常居民;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2.5%,而单卵双生子为50%。有人认为焦虑症是环境因素通过易感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易感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 性格认知因素:有的人自卑、自信心不足,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对轻微挫折或身体不适容易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有的人在工作、生活健康方面均追求完美化。稍不如意,就十分遗憾,心烦意乱,长吁短叹,老担心出问题,惶惶不可终日。 以上五种因素都很重要而我个人认为其中环境因素最为重要,我们都知道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处在一个个不同的环境中,它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在以上五个因素中环境因素最为重要。 下面我以大学生这个群体为例,主要简述一下影响大学生焦虑情绪产生的环境因素:我们知道如今社会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加大"使人们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尤其对于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历较少的大学生来说"更易出现各种心 理障碍,他们不良情绪的产生既有个体自身内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当然我这里说的都是关于生理和心理环境的方面。

大学生焦虑及影响因素

大学生焦虑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段琳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得到完善,但部 分学生的适应能力减弱,大学生焦虑成为了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影响因素需要探究,以找 出合适的应对策略,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焦虑状况给与适当的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焦虑;焦虑影响因素;焦虑应对策略 焦虑是变态情绪之一,又称心理异常。一般认为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 一、大学生焦虑影响因素 焦虑和焦虑症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由于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上学费用的增高,学业竞争力增大,人际关系复杂,就业困难等给大学生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压力,大学生已经作为焦虑症表现者的主要群体而备受社会关注。在籍大学生中,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大学生在经济、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影响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经济困境与生活环境 一方面目前有3.1%的学生表示“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是其目前焦虑的最大原因。进入大学以后,学费、生活费对于生活在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中的学生无疑是一笔高昂的费用,沉重的经济负担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是不容忽视的。沉重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心情抑郁、内心焦虑。为了缓解经济压力,部分学生会选择勤工俭学,但勤工俭学会使许多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害怕同学知道,而且勤工俭学会占用学生很多时间,耽误学业。安心的学习和打工之间的矛盾是贫困学生焦虑情绪的主要来源。大学生之中也不乏有很多攀比现象,而有些贫困的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便向家里索要,但看到自己父母辛勤操劳又内心不安,一系列的矛盾都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前父母对自己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事事考虑周到,而大学生需要培养独立自主的生活意识,遇事需要自己独立思考与解决,但部分学生适应能力差,远离父母后,生活、学习难以协调,则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心理。 (二)人生目标及价值观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较自由,初入大学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以前大部分事不需要自己规划,只需要按部就班,而现在学习很自由,没有人会干预,会使部分大学生一时迷失了方向,生活和学习目标变的不明确。当意识到应该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时,问题又会连续出现,应该确立怎样的目标、确立目标后如何进行实践和发展、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怎么合理解决,一系列的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会导致大学生内心深层焦虑。上大学以前,由于生活圈子的狭窄,对社会的理解和涉及面受限,学生没有时间思考价值观的问题,所以对于价值观的看法也很狭隘。而进入大学后,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妥善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于价值观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对于自己生活的世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311269014.html, 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祝纳杰薛兰 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年第05期 焦虑是个体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危险出现而自觉难以应付时,由紧张、忧虑、烦恼、恐惧、焦急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当前,大学生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常以焦虑、抑郁等形式反映出来。调查显示,有16.51%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已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探析造成大学生产生焦虑心理的家庭、学校以及其他社会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是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一股经商热潮涌入学校。不容否认,经商使大学生在经济上、人格上向“自立”迈进了一大步,也使其观念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然而,这股“商风”也使得一些大学生走入歧途,高消费、攀比风、弃学经商等并不罕见,为钱而以身试法者亦有人在。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能处理好经商、打工等活动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考试前临时抱佛脚,从而引发考试焦虑的发生。二是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大学生”而已,除了对专业素养要求之外,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水平、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是衡量人才的重要砝码。大学生为了能在社会上有充分的竞争力,纷纷自觉加强了对学习的要求。不少学生一下很难适应如此高强度的要求,出现了应激方面的问题,如紧张、焦虑、不安和疲劳。三是大众传媒对个体的社会化和群体心理的影响作用非常大,特别是其中的一些不健康的内容或倾向,对大学生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如过多的色情、凶杀内容宣传,对某些所谓“时尚”的推波助澜,对某些黑色、颓废思想的不正确宣传等,都会使那些自控力差、批判力不强的大学生盲从并趋之若鹜。而当他们在某些方面不能获得满足,就会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同时,舆论导向过多、过频的转向,甚至前后矛盾,则更使得某些大学生不知所措,增加了焦虑心理。 二、校园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是生活空间的拥挤。有学者的调查报告指出:在同样大的房间内,三人居住比两人居住有更多的不满,女生比男生的不满倾向更明显。二是噪音的干扰。在噪音条件下,人们易出现烦躁不安、疲劳、迟钝,甚至严重的焦虑状态。在高校周边环境区内,交通、商店、饭店、商贩等噪音源及学校扩展基建的工业噪音等,对大学生的情绪影响不小。三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术前焦虑的相关因素与干预措施

术前焦虑的相关因素与干预措施 术前焦虑越来越成为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学者们对术前焦虑的相关因素与干预措施的研究,以期医护和卫生保健人员及时进行入院、术前、出院前的全面预防,最大限度的降低术前焦虑的发生率。 标签:术前焦虑;相关因素;预防 手术对患者来讲是一种应激源。这种应激引起的应激反应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本文讨论的是因手术而引起的焦虑。即个体所体验到的焦虑其原因不是来自于外界的危险事物,而是由于意识到因自己的本能冲动有可能导致某种危险所产生的。可见,这种焦虑的来源是潜意识的本能[1]。因此术前焦虑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术前焦虑对人体有危害。不少学者进行了探讨及干预措施的研究,等者给予归纳综合,以期最大限度的降低术前焦虑的发生率。 1术前焦虑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11手术所致焦虑因人而异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有顾虑和害怕,特别是越临 近手术日期,患者的心理负担越重,焦虑和恐惧愈明显,甚至坐卧不安,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焦虑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躯体疼痛,乏力,手足刺痛,多汗,胃痛,消化不良,头晕等[2]。 12手术创伤是一种威胁性刺激,对个体来说,无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会产生更强烈的反应。已有的神经电生理学证据验证了这一负性偏向[3]。 2术前焦虑的相关因素 21生理因素手术创伤与焦虑情绪均可作为应激源引起患者的应激反应, 并与手术存在协同增加患者的应激水平使患者的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升高幅度更大。从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及疾病的预后[4]。 22心理因素患者术前存在复杂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手术的恐惧、焦虑, 担心手术的效果,疾病的性质,要不要输血,手术费用,术后是否疼痛以及身体形象的改变等。近代的研究证明,中枢神经结构在情绪发生中起着极大的作用,特别是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网状结构的机能,任何因素影响到这些结构均会引起患者情绪变化,甚至出现强迫症[5]。 23家庭及社会因素家庭支持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它包括家人的支持,

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

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 目的:对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展开研究与分析。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亲情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展开评析。结果:经护理结果得出,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相比无较大差异,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焦虑症患者给予亲情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症状,消除焦虑情绪,使患者心理状态得到好转。 标签:焦虑症;亲情护理;干预效果 焦虑症在医学临床中属于精神类疾病,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惊恐、烦躁等,时常伴随出现呼吸急促、头晕、尿频、心悸等症状。按照疾病的发病类型,该病症又可分为急性与慢性,其病发因素上较为复杂,尤其是由非威胁因素所致,因此治疗十分棘手。对此,为使患者的病症状况得到好转,本文从护理方向着手,在焦虑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开展亲情护理干预,通过护理来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病症得到改善。具体医学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选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经所有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得出,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为23~45岁,按照焦虑程度可划分为:轻度焦虑8例,中度焦虑22例,重度焦虑10例;干预组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为24~45岁,按照焦虑程度可划分为:轻度焦虑10例,中度焦虑23例,重度焦虑7例;在临床基础性资料的比较上,两组患者相比无差异,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临床护理,对患者的日常饮食、住院环境进行合理规划与安排,日常为患者安排一定的活动,转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情绪得到改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亲情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密切沟通,关心和问候患者的身体状态及心情,在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保持和蔼、友好、尊重的态度,语气保持柔和,使患者能够消除陌生感与疏离感,快速与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护理人员的各个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将患者的疾病进

焦虑症的病因

焦虑症的病因 焦虑是人们对情境中的一些特殊刺激而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只是每个人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或程度不同。只有当焦虑原因不存在或不明显,焦虑症状很突出而其他症状不突出,焦虑的持续时间及程度均超过一定的范围,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时,才可以认为患了焦虑,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焦虑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焦虑症这种心理疾病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许多现代人都患有焦虑,致病的原因各不相同,所患的焦虑症也是各种各样。很多人由于对自己的症状不了解而未能对自身的症状进行正确的诊断,从而耽误了治疗,最终使自己终生都活在了焦虑症的阴影之中。那么要想对焦虑症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就要对焦虑的原因进行一定的了解,下面南宁江岭医院失眠科专家为大家具体介绍焦虑的原因。 (1)、遗传因素: 多年来的研究证明,焦虑症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至少有一部分是由遗传决定的;引起焦虑症直接原因是社会或环境因素,但其潜在的原因是遗传;惊恐障碍与广泛性焦虑具有不同的遗传病因学背景。(2)、生化及内分泌因素: 焦虑症患者血中乳酸盐含量增高,而血中乳酸盐含量可能与焦虑发作有关,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同时焦虑症患者肾上腺素能系统、多巴胺、5-HT及R氨基丁酸4种神经递质系统在脑的不同部位存在着

不同水平相互作用,这种复杂的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作用,借助于第二信使在亚细胞水平加以整合在脑和身体的各部位引起不同的变化,形成广泛性焦虑的各种临床表现在对有关受体研究中也发现惊恐发作出现心悸、颤抖、多汗等症状均为肾上腺素受体大量兴奋的征象,而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有减轻惊恐发作与焦虑的作用。(3)、躯体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碍:病人的焦虑症状可以由躯体因素而引发。 (4)、认知过程:或者是思维,在焦虑症状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病人比一般人更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成危机的先兆,更倾向于认为坏事情会落到他们头上。通过上文对于焦虑的原因的相关介绍,相信广大读者对焦虑的原因这一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了解了焦虑的原因之后,就要和自身的病症进行对比,从而找出自己的焦虑的原因,之后再针对病因对其进行有效地治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自身焦虑症的治疗快速而有效。 专家指出: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它在现在社会中越来越流行,日常我们对于紧急时间的焦虑情绪的反应并不属于,只有当人们的焦虑情绪超过了一定的界限与持续时间,才会被判断为焦虑症这种心理疾病,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引起注意。那么焦虑症成因都有哪些?下面就为您具体介绍。 1.焦虑症成因之环境因素: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或未知的充满风险

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新)

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姚建玲 王艳明 黄立侨 ?摘 要? 目的 探讨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三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焦虑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士共情护理,设身处地理解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三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和负性情绪的变化三结果 两组患者纳入研究时(护理前)的自我效能评分二焦虑评分二抑郁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观察组护理后的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期望评分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结论 护士共情护理能够提高护患之间的沟通效果,明显改善焦虑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三 ?关键词? 护士共情护理; 焦虑症; 自我效能; 焦虑状态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6.08.026 作者单位:51026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理科门诊 焦虑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二心慌二抑郁二失眠等症状,时刻困扰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三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焦虑症的患者越来越多三在对焦虑症的患者进行药物干预的同时,心理护理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三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三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时间较多,护士共情护理属于心理护理的范畴,其能够使护士对患者的感觉和情绪感同身受,了解患者的痛苦,并将这种了解和体会传达给患者,进而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2﹞三我院2014年12月至 2015年3月对焦虑症的患者采用共情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焦虑症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焦虑症的诊断标准,持续症状2周以上;②均志愿参与研究;③实验室检查指标无重大异常表现;④无药物二酒精依赖史;⑤无重大精神二神经病史;⑥智力正常,沟通能力二认知能力良好,能够正确表达主观意见;⑦文化程度小学以上,能完成相关量表调查三排除标准: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②认知功能障碍;③ 神经系统功能性二器质性改变二严重的躯体疾病;④合并有恶性肿瘤二急性感染二免疫性疾病等;⑤躯体疾病所致的焦虑三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三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3~56岁,平均(40.5?1.5)岁;病程8个月~5年,平均(4.2?2.0)年;文化程度:初中17例,高中及中专12例,大专及以上11例;婚姻状况:已婚31例,未婚8例,离异1例三对照组男22例,女 18例,年龄21~55岁,平均(41.2?1.3)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4.3?2.1)年;文化程度:初中15例,高中及中专13例,大专及以上12例;婚姻状况:已婚30例,未婚10例三两组的年龄二性别二病程二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三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合并有失眠的患者给予安眠药,使用药物的类型及剂量无显著性差异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给予患者焦虑症的相关健康知识指导,做好饮食护理和睡眠护理,进行常规的心理安慰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护士提供共情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护士共情护理的培训 组织科室内护士统一学习共情护理的相关内容,包括定义二内容二实施方法二要求二人性关怀理论以及沟通技巧等三要求护士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礼貌服务,尊重患者三强化护士对患者心理认知二情绪体验以及关怀二照顾患者的能力,学会用共情去深刻体会和了解患者精神世界中各种负荷,学会关心人和理解人等三培训结束后对护士进行考核,提高护士将共情理念转换为自觉关

焦虑现状

国内外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现状综述 摘要: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对外语学习焦虑的文献,描述了焦虑对英语学习所产 生的研究成果与研究现状。 一、焦虑的含义 根据《现代汉语辞典》和《辞海》的解释,焦虑是指处于紧张、担忧的状态和特质,是个体对某件是或问题感到忧惧或烦恼的情绪状态。心理学家把焦虑分为状态焦虑(state anxiety) 和特质焦虑(trait anxiety)。前者指的是遇到具体问题面对某一特定的情景或事件才产生的一种焦虑,是一种心理状态,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后者指的是有些人具有焦虑倾向,对一些本不应当产生焦虑的事情,容易产生焦虑,是一种心理素质。焦虑常常与不自在、沮丧、自我怀疑相联系(Brown1994,P14)。Stern 曾提出“情感对外语教学的作用至少与认知因素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二、国内外外语学习焦虑已有研究成果 国外对焦虑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就。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Horwit 教授,Horwitz MacIntyre & Gardner(1986) 最先把外语学习焦虑看作是外语学习中的一种单独的、特别的现象。 1、导致学生学习焦虑的因素分析 有学者认为导致学生焦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个人的性格, 自我概念外语基础知识与能力、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环境等。也有学者认为应试教学的目标,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经济状况,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性格特点都是造成学生学习焦虑的诱因。Horwitz 认为自尊是诱发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外语学习会对人的自尊构成威胁,因为只有在外语课堂上才会出现学生们一张口就出错的现象,所以许多学生担心出错后会引起别人的讥笑,从而丢失自己的面子和尊严。Young 在回顾前人对焦虑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导致焦虑产生的六大原因:1. 学习者自身及相互之间的因索,主要指学习者之间的相互竞争及学习者对自己的期望过低。2. 学习者对学习语言的看法,如果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会诱发焦虑。3. 教师对怎样教语言的看法,教师关于教语言的看法也会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如教师在课堂上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学生会产生畏惧心理而害怕发言。4.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5. 课堂活动;如学生在课堂上被单独叫起来回答问题很容易导致焦虑产生。6. 语言测试。不管是测试项目还是形式都会让学生感到焦虑。通过对上述产生外语课堂学习焦虑的原因的分析,可以归纳为三类:1. 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对语言学习的认识;例如学习者面对压力时的处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到2. 学习者与教师间的课堂关系;3. 来自管理者等外界对评价结果的错误解释和利用。对于学生课堂学习活动不正确的评价或者偏见会导致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外语学习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关于焦虑与外语学习的关系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认识。Howitz、MacIntyre 等认为焦虑是导致外语学习成绩差的原因之一,而Sparks&Ganschow 则认为是由于外语学习者成绩差导致学习者外语学习的焦虑。Horwitz 认为促进型焦虑只适用于较简单的外语学习任务。而妨碍型焦虑(debilitating anxiety)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考试成绩、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自信心、自尊心等都存在负面影响,不仅会影响学生们的课 堂参与度而且还可能导致学生用逃避学习的方式来回避焦虑。Young 发现外语学习焦虑的典型外在行为表现为“语音变调:不能正常地发出语言的语音和节奏;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有‘冻僵’的感觉;忘掉才学过不久的词汇;根本说不出话,只是保持沉默不语甚至逃课”等等。可以看出,学者们将外语学习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主要归纳为体现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身体反应方面。Horwits 等(1986)设计了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 简称FLCAS。许多国外的研究者都采用了这一量表,他们以不同语言的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但大多都得出一致的结果,即外语焦虑与外语学习成绩呈负相关。国内学者也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但是对于焦虑的影响也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薛利芳的研究认为英语学习焦虑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确有负面影响;发现外语学习焦虑与听力成绩无显著相关。与此同时,国内学者王立飞则认为有益焦虑是一个积极因素,是诸多通往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与竞争紧密相连。适度对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害怕和担心,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应当受到鼓励的。参考文献:[1] 高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情感因素定量分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

老年焦虑心理治疗和护理

老年焦虑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通常是多种因素叠加诱导形成的。焦虑症是神经症中发病率较高的心理障碍而老年患者又是精神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在患慢性躯体疾病的情况下焦虑症的发病率进一步升高,约4%~ 10% 的老年人存在焦虑障碍, 有焦虑症状但未达到诊断标准的约有15% ~ 20%。 1.焦虑症的概念 焦虑症(anxiety)又称焦虑性神经症,它是以持续性紧张、担心、恐惧或发作性惊恐为特征的情绪障碍,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行为特征[1老年焦虑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刘新铁]。通常情况下,老年焦虑与躯体疾病并存,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躯体症状表现更为突出,易忽视焦虑的存在。 由于老年人的特殊生理和心理情况,老年焦虑症有较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躯体化症状较突出,如头痛、头昏、胸闷、游走性麻木或针刺样疼痛感等;常与躯体疾病如中风、心脏病等合并症同时存在[2老年焦虑症漫谈王润芳]。 2.心理治疗 2.1支持性心理治疗 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支持、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提供健康指导,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耐心听患者的倾诉,同情、体贴、安慰患者;提供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患者度过困境,提高应对疾病的能力。

2.2认知行为治疗(CBT) CBT 包括心理教育、自我监测、放松训练、解决问题、暴露于恐惧或消除刺激、行为活化、睡眠卫生和认知重建技巧[1老年焦虑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刘新铁]。结合病历了解患者存在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并与患者共同分析其焦虑症状的非理性、非客观性;提出问题让患者思考,指导患者认识焦虑症状的根源及症结所在,从而产生顿悟,自觉放弃非理性的认知,重建科学、理性的认知。 2.3催眠疗法 通过与患者潜意识交流, 了解深藏于潜意识中的焦虑根源, 使其暴露于意识之中, 让患者了解并进行疏导、发泄, 以利缓解焦虑症状[1老年焦虑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刘新铁] 。 2.4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焦虑的发生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焦虑的一种象征和取代的表现, 被直接体验就表现为焦虑障碍。治疗者通过对患者的联想分析或梦的分析,唤醒患者早年的精神创伤和痛苦经历,使患者在分析中有所领悟,认识到自己为什么害怕、为什么焦虑,从而缓解或消除其紧张和恐怖症状。[3老年焦虑症综合心理干预临床分析竹道平] 2.5音乐治疗 音乐疗法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给患者以心理上的关爱与治疗。音乐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主动性,对症状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作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音乐应该是平静的,并能配合放

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6-07-29T10:16:46.6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作者:杨娟 [导读] 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除应用必要的药物治疗之外,还应该实施有效的护理举措。 四川南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637000 摘要:目的:针对焦虑症患者应用亲情护理的方式,观察并评价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9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并且每组各45例患者。给予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方式的护理举措,针对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进行评分,同时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以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情况明显的优于参照组(P<0.05),并且其获 得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患有焦虑症患者应用亲情护理的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可以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获得较高的满意度,推动患者康复。因此,在临床实践护理中应推广应用。 关键词:亲情护理;焦虑症患者;护理效果 在临床上焦虑症是精神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变,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口干、尿急和出汗等,同时焦虑症具有急性和慢性两种,在急性发作期,患者常伴有惊恐状态、夸张行为等[1]。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除应用必要的药物治疗之外,还应该实施有效的护理举措。本次的研究针对焦虑症患者实施亲情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较为理想,所作出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9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并且每组各45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18岁-6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0.2±3.4)岁;参照组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在20岁-58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1.4±4.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焦虑症诊断标准》中相关之内容,并且不具有严重精神疾病史、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神经功能缺陷等情况患者,同时分组情况均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年龄等资料的比较拥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针对参照组患者应用抗焦虑药物实施治疗,并且采取常规护理举措,即对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指导、作息指导、建立舒适清洁的住院环境以及心理疏导。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具体方式为:①家庭支持。护理人员向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向其告知亲情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以及用药期间,患者家属能够协助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和治疗工作,通过鼓励患者能够安抚患者的焦虑情绪。并且应该经常陪伴患者聊天及散步,让患者获得关怀以及安全感。②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应该每日对患者病房进行仔细清洁,维持空气流通和清新度,并且将温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可以在室内安放绿植净化空气。③心理护理。通常焦虑症患者会遇到各方面因素导致心情不定,对于治疗效果的发挥造成严重的阻碍。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排解不良思想情绪,倾听并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树立积极的心态,建立治愈的信心。④用药护理。对患者及家属实施用药指导,告知用药方法以及禁忌,指导正确用药。同时组织专门人员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按时用药。⑤娱乐护理。为缓解焦虑症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建立起不同形式的娱乐活动排解压力以及分散注意力。例如下棋、演讲、健康知识交流活动等,保持心情舒畅。 1.3观察指标 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进行总体护理满意度调查,评价标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同时,应用自制焦虑自评量表实施评分:表内包含身体疼痛情况、焦虑症状、睡眠不佳等25个项目。临界值为50分,正常标准为低于或者等于50分,大于70分为重度焦虑,评分在60分至69分范围内为中度焦虑,在51分至59分为轻度焦虑。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于数据展开分析以及处理,并且计数资料应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平均数(±s)表示,应用t检验。在P<0.05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焦虑症状改善比较情况为:研究组护理前焦虑评分为(67.9±11.5)分,护理后焦虑评分为(51.6±12.3)分;参照组护理前焦虑评分为(67.8±11.4)分,护理后评分为(59.9±12.3)分。经比较,研究组明显的优于参照组(P<0.05)。 两组患者总体护理满意度比较情况为:研究组非常满意为25例(55.56%),满意18例(40.00%),不满意2例(4.44%),总体护理满意度为95.56%;参照组有非常满意患者16例(35.56%),满意19例(42.22%),不满意10例(22.22%),总体护理满意度为 77.78%,研究组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 3讨论 作为一种心理性疾病,焦虑症的重要表现为不安、害怕和恐惧,并且治疗后容易反复发作,不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构成影响,同时也会给家属带来一定的压力。据有关资料显示,通常如果性格长期压抑、负面情绪较多等情况,会导致焦虑症的发生率提高,所以性格特征同焦虑症的引发具有重要关联[2]。同时,也有部分患者由于免疫力较低或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等现象而产生焦虑症。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医疗用药是必要方式,但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进一步推动康复。 亲情护理方式能够为患者建立起像家庭一样的温馨氛围,在舒适的环境下接受治疗。患者能够充分的放松心情,并且向护理人员倾诉并袒露情绪,让护理人员获得及时了解其需求,采取针对性的举措进行解决。亲情护理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并且将精神文化情感成分获得提升,向患者提供细致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排解其不良情绪,进而推动患者康复[3]。 结语: 综上所述,对患有焦虑症患者应用亲情护理,可以有效消除患者心中不良情绪,使患者放松身心,将治疗效果提升,进而推动患者康复。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