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

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
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

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在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之后的第四高,并且发病年龄年轻化。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代谢综合征,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应引起足够重视。现选取100例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血尿酸增高且伴有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增高的人员,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本院体检中心2011年体检人员100例,其中男7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1±17)岁。

1.2 方法均为禁食8 h后次日清晨空腹采静脉血5 ml。以比色法测定血尿酸,同时以COD—CE—PAP法测定TC,以GPO—PAP法测定TG,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

1.3 标准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男性、绝经后女性>420 μmol/L,绝经前女性>350 μmol/L;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胆固醇TC≥6.22 mmol/L,甘油三酯TG≥

2.26 mmol/L。

2 结果

100例均为尿酸增高者,其血脂检验结果见表1。

3 讨论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人体嘌呤来源有两种,80%为内源性,为自身产生,20%为外源性,为饮食摄入。在正常状态,人体尿酸30%从肠道和胆道排泄,70%经肾脏排泄。正常人每天产生的尿酸与排泄的尿酸量维持在平衡状态,如产生尿酸代谢的原因(占10%)增加,或肾原性排泄尿酸不良(占90%),则可产生高尿酸血症[1]。高尿酸血症可以无症状,但可以促发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也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人体组织中,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变或肾结石。高脂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常伴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亦常伴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表1显示血尿酸增高男性多于女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尤为明显,尿酸增高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高尿酸血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约占75%~85%的比例,存在高甘油三脂血症;同时在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中,约有82%的比例,伴发高尿酸血症。尿酸长期偏高,尿酸盐结晶在冠状动脉壁上沉积,直接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尿酸盐结晶可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的凝集亢进,促进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作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一个组分,高尿酸血症常合并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和甘油三酯代谢紊乱,通过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尿酸影响心血管系统。有报告指出,血清尿酸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2]。高TG是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的主要表型之一,也是心血管剩留风险的重要组分之一,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关系密切。高尿酸血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是代谢紊乱的重要指标,二者共同增高可增加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3]。

尿酸长期升高,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引起痛风性关节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

高尿酸血症对肾脏损害要明了

高尿酸血症对肾脏损害要明了 *导读:约20%痛风病人患肾结石,血中尿酸浓度越高,发 生尿路结石的可能性越大。结石梗阻输尿管,可引起剧烈腰痛和血尿。腹部X线检查往往不能发现结石,静脉肾盂造影可证实结石。…… 高尿酸血症肾损害高尿酸血症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 致的疾病,身体肥胖者非常多见,约85%患者在30岁以后才开 始发现肾脏病变,病情进展缓慢,10-20年后达慢性肾功能衰竭而威胁生命。 尿酸沉积在肾脏,对肾组织造成炎症和破坏称为痛风性肾病。尿酸主要沉积在肾间质和肾小管,肾小管上皮萎缩、退变,并损害肾小管功能,病人常有夜尿增多、多尿、尿比重降低。肾间质可出现水肿和炎症反应,甚至发生纤维化,临床上称之为间质性肾炎。临床上可出现少量蛋白尿、镜下或肉眼血尿、浮肿、中度高血压等。 尿酸沉积在肾脏,对肾组织造成炎症和破坏称为痛风性肾病。尿酸主要沉积在肾间质和肾小管,肾小管上皮萎缩、退变,并损害肾小管功能,病人常有夜尿增多、多尿、尿比重降低。肾间质可出现水肿和炎症反应,甚至发生纤维化,临床上称之为间质性肾炎。临床上可出现少量蛋白尿、镜下或肉眼血尿、浮肿、中度高血压等。

约20%痛风病人患肾结石,血中尿酸浓度越高,发生尿路结石的可能性越大。结石梗阻输尿管,可引起剧烈腰痛和血尿。腹部X线检查往往不能发现结石,静脉肾盂造影可证实结石。 肾脏没有像心脏般跳动的状态,也不像胃会因吃得过饱而有胀痛的感觉;它任劳任怨,默默地扮演着体内"清道夫"的角色,过滤并清除代谢产物。正因为如此,它所受的伤害也是无声的;等到出现症状时再就诊,肾功能可能已丧失大半,影响的范围不仅只是泌尿系统,也会传至循环系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曾有多少次,当人们出现症状找到我们医生时,一检查就是“晚期肾脏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而遗憾终生。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肾脏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而且多没有什么特异性。病人得病初期,可以无任何不适,即使有些不适,也不容易引起注意。许多病人常常到肾内科以外的科室就诊或自行服药治疗;有些病人不认为自己患病,也从未看过病,第一次知道自己患了肾脏病,就已经到了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了。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万人靠透析生存,且正以每年平均8%的速度增长。临床表明,慢性肾脏病发病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不少尿毒症患者年龄仅有二三十岁,最小的年龄只有几岁。笔者就诊治过由8岁开始透析至现在23岁的尿毒症病人,该类病友往往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有的最终不得不放弃治疗。 哪十种男人最易患上肾虚六种信号暗示女人肾虚结石,营养过剩是祸根补肾食疗十方肾结石患者不能吃的7类食物食疗

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高脂血症与调血脂药·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一、单选题: 1、转运胆固醇至肝外组织的脂蛋白是: A.CM B.VLDL C.LDL D.HDL 2、血浆胆固醇降低1%可使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性降低: A.1% B.5% C.2% D.3% 3.胆汁酸结合树脂的调脂机制是: A.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促进胆固醇的降解 B.阻止胆汁酸从肠道吸收,促进胆汁酸随粪便排泄,促进胆固醇降解 C.增强脂蛋白酯酶活性,促进VLDL水解 D.促进胆固醇随粪便排泄 4.HMG-GoA还原酶抑制剂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A.胃肠道反应 B.横纹肌溶解症,它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C.胃肠道损害 D.低血压 5、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的脂蛋白是 A.CM B.VLDL C.LDL D.HDL 6.秋水仙碱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凝血障碍 B.锥体外系反应 C.水杨酸反应 D.消化道反应 7、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机制是: A.减少尿酸的生成 B.促进尿酸的排泄 C.抑制黄嘌呤投氧化酶 D.选择性消炎作用 二、多选题: 1、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A.高血脂 B.肥胖 C.高血压 D.糖尿病 E.吸烟 2、苯扎贝特降血脂的作用是: A.能明显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B.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 C.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促进甘油三酯代谢 D.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增强抗凝作用 E.抗血小板聚集 3、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中,口服后在肝转化成活性物质才能产生作用的是: A.洛伐他汀 B.辛伐他汀 C.普伐他汀 D.氟伐他汀 E.普罗布考 4、阿昔莫斯的优点是: A.半衰期较烟酸长

血脂与血尿酸的关系

血脂与血尿酸的关系 【摘要】目的:总结血脂和血尿酸的关系。方法:对有关血脂与血尿酸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与归纳。结果:大部分作者认为血尿酸与血脂有密切相关性,且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且血尿酸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高脂血症是痛风发病的高危因素,而尿酸增高也是高脂血症产生的高危因素。 【关键词】血尿酸;血脂;高尿酸血症;痛风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迅速上升,尤其在发达国家,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患病率也在上升。近期许多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高脂血症是痛风发病的高危因素,故就此关系探讨如下。 1 甘油三酯(TG)与血尿酸 孙丽英[1]等对2004年沧州市1215例男性血尿酸、血脂及痛风进行相关调查。结果:血脂正常组578例,血尿酸增高者49例,占总数的4%;血脂异常组637例,血尿酸增高者143例,占总数的11.8%。血尿酸增高者中,伴TG增高者占31.2%、伴胆固醇(TC)增高者占10.4%、伴TG、TC同时增高者占32.8%,故认为血尿酸含量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呈明显正相关。王东升等[2]对136例代谢综合征(MS)和195例非M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MS组血脂、尿酸明显高于非MS患者,其尿酸水平与TG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 C)呈负相关。谭庆华[3]为观察和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

血脂紊乱的特点,按不同糖耐量将9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28例,糖调节受损组31例,糖尿病组37例。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以高甘油三酯血症和LDL C水平升高为主的血脂紊乱,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脂代谢紊乱更严重。朱文华等[4]对1249名体检人员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血尿酸增高364例中,甘油三酯增高281例,占77.2%,胆固醇增高44例,占12.1%,血脂正常40例,占10.9%,表明血脂增高尤其甘油三酯增高与尿酸增高呈正相关。程薇莉等[5]根据血脂水平分为高脂血症组161例和健康对照组217例,结果:161例高脂血症患者尿酸(U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对UA与TC、TG的相关分析中发现:UA含量与TG含量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而UA与TC虽呈正相关,但无显著性差异,且在各年龄组中,单纯TG升高者的血UA含量较单纯胆固醇升高者的血UA含量为高。赵珊珊等[6]对60岁以上已知病史的健康体检老年人血脂异常组1058例、糖尿病组1015例、健康组1298例的血尿酸分别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血脂异常组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血尿酸与甘油三酯存在显著性正相关,与HDL C呈显著性负相关,而与其他指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2 广义的血脂与血尿酸 黄麦华[7]等选用120例高尿酸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正常尿酸组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①高尿酸组TC、TG、尿素氮(BUN)、肌酐(Cr)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②高尿酸组的高血脂病和肾损害病的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 发表时间:2011-05-27T09:48:30.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8期作者:陈红英常学伟夏艳丽[导读]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之间的相关性。 陈红英常学伟夏艳丽(洛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河南洛阳 471000)【中图分类号】R58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8-0023-02 【摘要】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体检者225例,其中高尿酸血症组125例,对照组100例,测定并比较两组的血压、血肌酐、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体质量指数等指标。结果 HUA 组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史、收缩压、舒张压、TG、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舒张压、TG、Cr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密切相关。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高血压高脂血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膳食结构的不断改变,人群中血清尿酸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1],高尿酸血症(HUA)日益成为公共卫生问题。HUA作为多种常见病的危害因素,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与其相关的高血压病、高血脂症、肾功能不全患者明显增加,为探索HUA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本文对2010年3月-2010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225例受试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0年7月在我院体检确诊为HUA患者125例作为研究组,另随机入选10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52例,女73例,年龄37-76岁,平均56.1±10.7岁,排除有血液病、肿瘤、糖尿病及激素类药物应用等。 1.2方法 1.2.1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按照ESC(2007年)诊断标准,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为高血压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服降压药物血压降至正常也应诊断为高血压病。 1.2.2试验相关指标检测对所有受试者晨起空腹用真空管抽取肘正中静脉血3ml,3500r/min离心5分钟分离出血清,采用日本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试剂由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按照仪器和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尿酸正常值142-420mmol/L,大于420mmol/L 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变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分类资料用x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脂、血压比较两组性别构成、年龄、体质量指数、TC、HDL-C及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SBP、DBP、TG、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以是否高尿酸血症为因变量,以性别构成、病史、年龄、体质量指数、SBP、DBP、TC、TG、HDL-C、LDL-C及Cr等基线资料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BP、Cr为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3 讨论 尿酸是人体细胞代谢及饮食中核糖核酸嘌呤代谢的终产物。高尿酸血症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多由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等集聚发生,后者则由某些系统性疾病或者药物引起[2]。本组资料表明高尿酸血症组血压、Cr、TG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舒张压、TG、Cr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独立的相关关系,但还没有直接证据说明二者具有因果关系。近年的研究认为高血压伴有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使用利尿剂,特别是双氢克尿噻和呋塞米,可引起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增加,还可导致血乳酸过度产生,从而抑制尿酸盐在肾小管的分泌,使尿酸排泄减少。为减少心脑血管梗塞的发生,阿司匹林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广泛,小剂量阿司匹林(≤0.2g/d)可抑制尿酸盐在肾小管的分泌。②高血压可造成微血管损害,微血管病变导致组织缺氧,抑制离子交换转运系统,使肾小管分泌尿酸被抑制,而导致高尿酸血症。③高血压性肾动脉硬化、肾血管阻力增加、有效血流量减少及肾小管受损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尿酸升高可导致血小板吸附、聚集、炎症反应,并且尿酸结晶会损伤动脉内皮细胞,并通过嘌呤代谢和脂质代谢的相互关系,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加重高血压,造成恶性循环。 本资料显示:高尿酸血症与甘油三酯密切相关,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增高的主要机制为脂质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与肥胖密切相关,因其摄入能量增加,嘌呤合成增加,使尿酸生成增加,进食过多、消耗少,造成过多的脂肪储存,当劳累、饥饿时,动用存积的脂肪来产生热量供机体活动的需要,此时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阻碍血尿酸的排泄,间接使血尿酸水平增高;同时游离的脂肪酸代谢诱导代谢综合症转变为副产物,降低尿酸的排泄,使血尿酸增高。血尿酸水平升高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和脂质过氧化,导致血脂增高。控制体重,可使血尿酸水平下降。 近些年来,尽管对高脂血症、高血压的治疗获得重要进展,但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仍在上升,因此迫切需要在这些人群中确定高度流行且容易监测并能够治疗的新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高尿酸血症可能是这样一种危险因素,因此对高尿酸血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对血尿酸的监测,应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尽可能减少进食含嘌呤丰富的食品,以减少尿酸的生成,对于降低心血管事件,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钟丽娜,李常贵,等.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临床分析.中国医药,2007,2(3):129. [2]陆再英,钟南山,等.内科学(第7版).2009,5.

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高脂血症与调血脂药·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一、单选题: 1、转运胆固醇至肝外组织的脂蛋白是: 2、血浆胆固醇降低1%可使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性降低: % % % % 3.胆汁酸结合树脂的调脂机制是: A.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促进胆固醇的降解 B.阻止胆汁酸从肠道吸收,促进胆汁酸随粪便排泄,促进胆固醇降解 C.增强脂蛋白酯酶活性,促进VLDL水解 D.促进胆固醇随粪便排泄 还原酶抑制剂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A.胃肠道反应 B.横纹肌溶解症,它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C.胃肠道损害 D.低血压 5、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的脂蛋白是 6.秋水仙碱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凝血障碍 B.锥体外系反应 C.水杨酸反应 D.消化道反应 7、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机制是: A.减少尿酸的生成 B.促进尿酸的排泄 C.抑制黄嘌呤投氧化酶 D.选择性消炎作用 二、多选题: 1、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A.高血脂 B.肥胖 C.高血压 D.糖尿病 E.吸烟 2、苯扎贝特降血脂的作用是: A.能明显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B.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 C.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促进甘油三酯代谢 D.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增强抗凝作用 E.抗血小板聚集 3、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中,口服后在肝转化成活性物质才能产生作用的是: A.洛伐他汀 B.辛伐他汀 C.普伐他汀 D.氟伐他汀 E.普罗布考 4、阿昔莫斯的优点是:

A.半衰期较烟酸长 B.抗脂肪分解作用,持续的时间较长,效能较强 C.能明显改善葡萄糖的耐受性,降低空腹血糖,可用于糖尿病患者 D.不引起尿酸代谢变化,可用于高尿酸血症患者 E.服药后有面部潮红及皮肤瘙痒症状者仅6%左右,明显少于服烟酸治疗者 5、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病因包括: A.糖尿病 B.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 C.肾病综合征 D.病因不明 E.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6、治疗高血脂的原则包括: A.继发性血脂异常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B.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为首要的基本的治疗措施 C.治疗血脂异常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D.根据血脂异常患者心血管病危险等级指导临床治疗措施及决定TC和LDL-C目标水平。 E.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控制体重,保持合适的体重指数 7、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应用于下列哪些高脂血症: A.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B.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C.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D.糖尿病性、肾性高脂血症 E.Ⅱa型高脂血症 8、别嘌醇: A. 为次黄嘌呤的异构体 B. 可减少尿酸生成及排泄 C. 不良反应较少 D. 可增强尿酸促排泄药的疗效 E. 可致转氨酶升高 9、对急性痛风有效的药物是: A.秋水仙碱 B.别嘌醇 C.丙磺舒 D.解热镇痛药 E.糖皮质激素 10、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有 A.丙磺舒 B.秋水仙碱 C.别嘌醇 D.保泰松 E.对乙酰氨基酚 11、治疗慢性痛风的药物有 A.保泰松 B.别嘌醇 C.布洛芬 D.苯溴马隆 E.丙磺舒 12、主要降低TC 和LDL的药物包括 A.洛伐他丁 B.非诺贝特 C.考来烯胺 D.烟酸 E.阿昔莫司 13、总胆固醇TC 包括: 答案:

高尿酸血症及慢性肾脏病营养

高钾血症的饮食治疗 高钾血症是慢性肾脏病常见并发症,一般多见于尿量减少的肾脏病患者或慢性肾脏病的中晚期,而肾功能正常的慢性肾炎患者在予以激素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存在低钾风险,因此并不是所有慢性肾脏病患者均需要低钾饮食。慢性肾脏病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生化检验结果,了解自己有无高钾血症,从而决定是否限钾饮食。如果确实存在高钾血症,可参考以下降钾技巧: 1少吃含钾高的食物; 几乎所有坚果类,菌藻类、豆类、深绿色蔬菜以及部分水果含钾较高;干果蜜饯、腌制食品、调味酱、饮料都是富钾食物,应尽量避免(食物钾含量见下表1); 2 绿叶蔬菜应先浸于大量清水中半小时以上,再在水里焯一下后再炒或凉拌; 3不论肉汤还是蔬菜汤均含含有高量的钾,避免食用汤或汤泡饭; 4 限量食用水果,每天不超过半斤,避免高钾水果 5 淀粉类主食含钾量低,对于需要低钾低蛋白饮食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者来说是不错选择;全谷类比稻米和小麦粉含钾量量高,但对于糖尿病及其他代谢相关性疾病可适当选用; 6勿食用以钾代替钠的低钠盐、无盐酱油等; 7避免饮用运动饮料、果汁、咖啡等饮料,水是最好的选择; 8慎进食中草药,许多中药可引起高钾。 附:食物钾含量表

蔬菜类水果类坚果类豆类主食类

高尿酸血症 营养治疗原则为“三低一高”,即低嘌呤或无嘌呤膳食;低能量摄入;低脂低盐膳食;摄入水量高(如果排尿正常),以使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为宜。 1限制嘌呤:急性期应采取低嘌呤膳食,选取几乎不含嘌呤的食物,每天摄入的嘌呤量限制在150mg之内,禁用含嘌呤高的食物。牛奶和鸡蛋属于嘌呤含量较低的优质蛋白,膳食中应以此类食物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对于慢性期或无症状期,适当放宽嘌呤摄入,但仍禁食含嘌呤较多的食品,限量选用嘌呤含量较少的食品。 2限制能量: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应限制能量,适当减重。 3适量蛋白质: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按标准体重0.6~0.8/(kg.d)体重计算,具体可在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动物蛋白可选用牛奶、鸡蛋;选用肉类、禽类、鱼类等时可将肉类经煮沸弃汤后食用;每天肉类限制在100g以内。 4适当限制脂肪:因其可减少尿酸排泄。尽量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如肥肉、带皮禽类;避免煎炸食品。 5足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多供给蔬菜、水果等食品(根据血钾水平选择合适蔬菜水果),保证充足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能促使组织内淤积的尿酸盐溶解)。 6供给大量水分:如果排尿功能正常,没有明显水肿,应多喝水保证尿量以促进尿酸排泄,肾功能不全时水分适量。 7禁止饮酒(酒能够造成体内乳酸堆积,而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禁用刺激性食品。

痛风和高血脂有哪些关系

痛风和高血脂有哪些关系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逐渐提高,饮食方面摄入量高,经常食用垃圾食品,再加上运动量不够,会导致一些身体问题,经常吃海鲜,大量的食用发物,常吃含有金属和铅元素的食物,就会产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痛风的疾病,病情的发病都是有不同原因的,可以分原发性,遗传性,这多数和饮食都有关系,特别是痛风和高血脂的患者,多半都是因为经常食用海鲜,过量吃尿酸高的食物,渐渐的会出现痛风加重和血脂增高的现象。 ★步骤/方法: 1 高血脂,顾名思义就是血脂过高,可以由于平时摄 入含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引起的,如一些红肉:牛肉,油炸食品,

所以要少吃动物脂肪,少吃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戒烟忌酒,限制钠盐的摄入,饮食宜清淡,避免血液粘稠。宜多吃一些含钾比较丰富的食物,促进钠的排出,如豆类、番茄、乳品、海带、鲜蘑菇及各种绿叶蔬菜等。多食含蛋白的食物,总的原则就是少吃肥腻的东西。 2 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造成的,可以由于摄入嘌呤含量高的食物诱发,像一些动物的内脏,肉类等都是高嘌呤的食物,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低嘌呤的食物如蛋类,蔬菜,水果,乳制品等。忌烟忌酒,少吃海鲜,这些都会诱发痛风的发作。多喝水,促进尿酸的排出。 3 除了饮食方面要注意外,平时的生活起居也很

重要,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痛风的患者急性期发作的时候要注意休息,不要活动,在缓解72小时之后才建议活动,不要加重身体的负担。 ★注意事项: 高血脂可以引起其他的一些心脑血管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痛风不积极治疗也可能迁延不愈转入慢性期,所以在注意平时的饮食方面,也要积极配合治疗,以防疾病的恶化。

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

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在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之后的第四高,并且发病年龄年轻化。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代谢综合征,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应引起足够重视。现选取100例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血尿酸增高且伴有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增高的人员,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本院体检中心2011年体检人员100例,其中男7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1±17)岁。 1.2 方法均为禁食8 h后次日清晨空腹采静脉血5 ml。以比色法测定血尿酸,同时以COD—CE—PAP法测定TC,以GPO—PAP法测定TG,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 1.3 标准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男性、绝经后女性>420 μmol/L,绝经前女性>350 μmol/L;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胆固醇TC≥6.22 mmol/L,甘油三酯TG≥ 2.26 mmol/L。 2 结果 100例均为尿酸增高者,其血脂检验结果见表1。 3 讨论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人体嘌呤来源有两种,80%为内源性,为自身产生,20%为外源性,为饮食摄入。在正常状态,人体尿酸30%从肠道和胆道排泄,70%经肾脏排泄。正常人每天产生的尿酸与排泄的尿酸量维持在平衡状态,如产生尿酸代谢的原因(占10%)增加,或肾原性排泄尿酸不良(占90%),则可产生高尿酸血症[1]。高尿酸血症可以无症状,但可以促发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也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人体组织中,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变或肾结石。高脂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常伴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亦常伴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表1显示血尿酸增高男性多于女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尤为明显,尿酸增高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高尿酸血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约占75%~85%的比例,存在高甘油三脂血症;同时在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中,约有82%的比例,伴发高尿酸血症。尿酸长期偏高,尿酸盐结晶在冠状动脉壁上沉积,直接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尿酸盐结晶可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的凝集亢进,促进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作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一个组分,高尿酸血症常合并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和甘油三酯代谢紊乱,通过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尿酸影响心血管系统。有报告指出,血清尿酸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2]。高TG是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的主要表型之一,也是心血管剩留风险的重要组分之一,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关系密切。高尿酸血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是代谢紊乱的重要指标,二者共同增高可增加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3]。 尿酸长期升高,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引起痛风性关节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

【2019年整理】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的疾病。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病因除少数由于酶缺陷引起外,大多未阐明,常伴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 约80%高尿酸血症者无症状,少部分发展为临床痛风。高蛋白,高脂肪膳食容易引起痛风,酒精也能诱导高尿酸血症。 据介绍,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肥胖者及脑力劳动者。通常分为四期: 无症状期——仅有高尿酸血症而无症状; 急性期——以急性关节炎为主,第一次发作大拇指的关节者占60%; 间歇期——在两次发作期间有一段静止期,一年内复发者占62%; 慢性期——此期间主要表现为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及痛风性肾炎。 尿酸沉积于结缔组织可以形成痛风石,平均出现时间为10年,经过10~20年累及上下肢许多关节,可出现假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常并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单位体检很多年轻人缺位,殊不知此途径是最容易发现大量长期食用高嘌呤类物质而生成高尿酸血症的方法。 近期,无论是医院门诊、病床看痛风的患者,还是常规体检发现的无征兆高尿酸血症患者,都有增多趋势。春季是痛风病的高发季节。是随着新鲜海鲜、菌类、笋类的上市,人们贪图高嘌呤物质的美味而增加了痛风发病几率。痛风患者必有高尿酸血症基础,控制它还须从饮食入手。 专家介绍,痛风的发病诱因主要是暴饮暴食,尤其是大量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春季,香菇、蘑菇、草菇、芦笋等各类鲜货相继上市,而这些都是临床上已证实的高嘌呤食物,引起痛风的几率较大。据介绍,诱发痛风的食物种类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沿海地区的患者发病常是大量进食动物内脏、蟹、虾以及过度饮酒引起的。而台湾的统计资料显示,啤酒为最常见的诱因,占60%,其次为海产品占18%,内脏食物占14%,而豆类则少见。 所谓高嘌呤饮食主要与食物中嘌呤的含量和进食的总量有关,如豆制品中嘌呤含量不是最高,但进食过多也会诱发痛风的发作。 其它诱因包括酗酒、创伤、外科手术、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受寒、服用某些药物(包括长期应用利尿药、吡嗪酰胺、水杨酸类药物以及降尿酸药物使用之初等)、食物过敏、饥饿、关节局部损伤、感染、受湿冷、穿鞋紧、走路多等。 嘌呤: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5H4N4,无色结晶,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人体尿酸过高就会引起痛风,俗称富贵病。一般在男性身上发病,而且会遗传。海鲜,动物的肉的嘌呤含量都比较高,所以有痛风的病人发病时用药物治疗外(医治痛风的药物一般对肾都有损害),更重要的是平时注意忌口。在人体内,嘌呤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作为能量供应、代谢调节及组成辅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嘌呤的代谢发生紊乱后就会引起痛风。嘌呤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形成的产物叫尿酸。尿酸在人体内没有什么生理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体内产生的尿酸,2/3由肾脏排出,余下的1/3从肠道排出。 体内尿酸是不断地生成和排泄的,因此它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浓度。正常人每升血中所含的尿酸,男性为0.42毫摩尔以下,女性则不超过O.357毫摩尔。在嘌呤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有多种酶的参与,由于酶的先天性异常或某些尚未明确的因素,代谢发生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结果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成了引起痛风和痛风性关节炎的祸根。

肥胖与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的相关性

Hans Journal of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 食品与营养科学, 2019, 8(3), 180-186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832652781.html,/journal/hjfn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32652781.html,/10.12677/hjfns.2019.83023 Relation of Obesity and Hyperuricemia, Hyperlipidemia Fujie Wang1, Xianghua Ma1, Ting Zhao1, Jin Wang1, Jinxin Cai1, Qianqian Dai2 1Nutritional Departmen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Nutritional Department, Xuzhou Cancer Hospital, Xuzhou Jiangsu Received: Jul. 19th, 2019; accepted: Aug. 7th, 2019; published: Aug. 14th, 2019 Abstract Objective: Obesity has gradually become a serious epidemic disease and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metabolic disea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esity and Hyperlipi-demia, Hyperuricemia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public attention. Hyperuricemia and Hyperglyce-mia have many common factors, such as age, obesity, insulin resistance and others which are the risk factors of both.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anthropometric indexes, uric acid and lipid metabolism indexes of obesity after weight reduction intervention, and explore their correlation,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and new idea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besity. Methods: This study conducted a pre- and post-control clinical observational study on the overweight/obesity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Nutrition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19. According to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verweight/obesity in China (Overweight: BMI: 24 - 27.9 kg/m2, Obesity BMI >28 kg/m2), 48 patients (age: 10 - 29) were selected for diet intervention and resistance exer-cise in two months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anthropometric indexes such as body weight, fat mass, skeletal muscle mass,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hip circumference, BMI, uric acid, blood li-pid index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 HbAIC,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dexes of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 and uric acid, blood lipid metabolism index was analyzed. Results: In this study, 48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ll of them me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verweight/obesity, and were willing to coope-rate with the examination of obesity-related indicators and accord with their diagnosis. Among them, male:female is 25:23, with an average age of 17.58 ± 4.82. A total of 30 people completed the study (18 out of group/out of group) and 9 people cooperated with the completion of the test project. After 56 ± 7 days of intervention, body weight, waist circumference, hip circumference and other anthropometric indicator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uric acid also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blood lipid indicators (TC, TG, LDL)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HbAIC decreased. Relevance analysis: Body weight was correlated with uric acid (P = 0.031, r = ?0.510), skeletal muscle with uric acid (P = 0.046, r = 0.477),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with uric acid (P = 0.045, r = ?0.478).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Hyperlipidemia and Hyperuricemia. Conclusion: After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and exercise guidance, the indexes of anthropometry, uric acid and blood lipid me-tabolism of obesity have changed; there is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dexes of body mea-surement and uric acid, so further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and mechanism of uric acid and blood lipid metabolism o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obesity can provide some inspiration and guidance for early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利尿剂诱发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利尿剂诱发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Author: Michael A Becker, MD Section Editor: Richard H Sterns, MD Deputy Editor: John P Forman, MD, MSc 翻译: 徐茂锦,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Contributor Disclosures 我们的所有专题都会依据新发表的证据和同行评议过程而更新。 文献评审有效期至: 2019-06 . | 专题最后更新日期: 2017-11-07. 发病机制近曲小管是处理尿酸盐的主要部位;尿酸盐的分泌和重吸收都发生在该段,净效应为大多数滤过的尿酸盐被重吸收(图2和图3)[2,9-17]。尿酸盐通过基底外侧膜上的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 OAT)1和 OAT3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进入近曲小管细胞,并通过位于管腔膜上的溶质载体(solute carrier, SLC)家族成员SLC17A1和SLC17A3、多药耐药性蛋白 4(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4, MRP4)和ATP-结合盒G2(ATP-binding cassette G2, ABCG2)由细胞分泌到小管液。尿酸盐从小管液重吸收回细胞由管腔膜上的尿酸盐转运子1(urate transporter 1, URAT1)、OAT4和OAT10介导,并通过基底外侧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cose transporter 9, GLUT9)返回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 ●利尿剂直接促进近曲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 ●利尿剂引起的容量不足间接促进近曲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

高尿酸血症与血脂的变化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初探

高尿酸血症与血脂的变化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初探 摘要】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与血脂的变化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统 计我院临床患者216例病理组和76例正常组的血尿酸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结果,分析在高尿酸血症和血脂异常双重危险因 素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结果:当患者高尿酸伴血脂异常时,患心脑血管疾 病的风险远高于正常对照人群(P<0.05);当患者有高尿酸时,患心脑血管疾病 的风险高于正常对照人群(P<0.01);当患者有高尿酸伴血脂异常时,患心脑血 管疾病的风险高于高尿酸患者(P<0.05)。结论:(1)当患者有高尿酸血症与血 脂异常的时候,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远高于正常对照人群。(2)高尿酸血 症与血脂异常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血脂;心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1752(2017)10-0038-02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hange of hyperuricemia and blood lipid effects on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Lu Ling feng,Zhong Zhi rong,FanMinwei,WuKun.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County,Yibin,Sichuan64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hyperuricemia and dyslipidemia on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search of clinical information including uric acid,triglyceride,total cholesterol,high density lipoprotein,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sults was performed on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The effect of hyperuricemia and dyslipidemia on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were analyzed in this study. Result Hyperuricemia combined dyslipidemia were related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P<0.05). Hyperuricemia is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P<0.01). Hyperuricemia is a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P<0.05).Conclusion 1.It’s easier for the Patients who with hyperuricemia and dyslipidemia to take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an the normal. 2.Hyperuricemia and dyslipidemia are the indepandent danger factors to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Key words】Hyperuricemia; Lipid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近年的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不仅是以上疾病最重要的生化基础,而且与血 糖及血脂代谢关系密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等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更是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独立预警因子。为了进一步证实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变 化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我们对高尿酸血症和正常尿酸者的各种血脂指标进行 了分析。本研究将重点阐述高尿酸血症与血脂的变化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现 将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变化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材料 292例患者数据均来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住院的临床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5例,女性107例,年龄最大91岁,最小18岁。由于血尿酸存 在性别差异,故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男性>420umol/L,女性>360umol/L[1]。血脂 异常诊断按照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提出的标准[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