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六单元讲学稿

八下第六单元讲学稿
八下第六单元讲学稿

《三峡》讲学稿

课型:新授课时:三课时主备人:傅潇怡审核:郭娜范曙光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第一课时】

1、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汇,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体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收集作者及作品的相关知识

2、读准字音

良多趣味乘奔御风略无阙处不见曦月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属引凄异

3、背诵课文

二、学习探讨

1、交流预习情况

2、导入新课:滚滚东逝的长江犹如一条艺术的长廊,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换的四季,涌动的江流,耸峙的山峦,无不激发着诗人、画家的情思与灵感。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那令人心驰神往的三峡吧。

3、背诵默写练习(第一、二自然段)

4、勾画重点实虚词。

5、译文:

6.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概括两段段意

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四、作业巩固:译文,背诵

【学习目标】【第二课时】

1、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汇,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体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小组背诵第三、四自然段,组长检查

3、默写第三、四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译文

5、深入理解课文,看看能否回答下列问题。

概括两段的段意

为什么作者写水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替顺序写?

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我测评

读下文,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

2、从内容上看,第一节写,第二、三、四节写。

3、从文中可以看出,三峡的突出特点是:峡——,山——,水——,树——。

4、翻译下列句子: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整理译文

【学习目标】【第三课时】

1、复习课文背诵、默写

2、复习重点实虚词及句子翻译

3、以试卷的形式进行考核

【学习过程】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湍()涧()曦()()啸()溯()漱()

嶂()襄()奔()属()

2.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三峡是、和的总称,

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字,(朝

代)学家。

②《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 , 。

③故渔者歌曰:“,。”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③绝.多生怪柏()()

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

..阻绝()()

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⑥猿鸣三.声泪沾裳()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⑧自.三峡七百里中()

4.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今义:

5.解释下列词句:

①重岩叠嶂:

②素湍绿潭:

③清荣峻茂:

④林寒涧肃:

⑤晴初霜旦:

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解释词语含义。

①略无②嶂③蔽④曦

7.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

9.“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10.“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二)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

12.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13.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1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15.《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16.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原题重现:10.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涧肃(肃:严肃)

11.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13.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答:

自测:

1.《三峡》选自,作者是地理学家、散文家。(3分)

2.课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试找出相关的语句。(4分)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8分)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曦月:)

⑶沿溯阻绝(沿:)

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

⑸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

⑹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

⑺每至晴初霜旦(旦:)

⑻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响:)

4.译句:(4分)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⑶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⑷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4分)

⑴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⑵长:常有高猿长啸()

巴东三峡巫峡长()

6.文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含义是

。(4分)

7.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4分)

⑴略无阙处通,意思是。

⑵哀转久绝通,意思是。

8.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4分)9.《三峡》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什么特点?(4分)

10.“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意思是,这使我们想到

这两句诗。(4分)

第二部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11、在文中空白处补写原句。(2分)

12、用简短的话归纳各段的大意:(4分)

第一段:第二段:

第三段:第四段:

13、第一段画线的两句,描绘出了。(4分)

14、“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八个字,写出了。(4分)

1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4分)

17、在第三段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4分)

18、本文布局巧妙而妥贴,它的特点是先大后,先后,即先用粗线条勾画山川的形势,再用工笔描绘林峦的景色。每一段开头,都是先点出或季节,中间是描写,结尾以“我”的感觉来之。(3分)

《答谢中书书》讲学稿

课型:新授课时:两课时主备人:傅潇怡审核:郭娜范曙光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第一课时】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同上)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給加点字注音。

夕日欲颓()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

2.释词义:

①交辉②将歇③夕日欲颓

④沉鳞竞跃⑤欲界之仙都

3资料助读: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4练习背诵

二、学习过程:

1:导入新课

2:新课学习

(1)反复朗读课文,达到熟练程度。

(2)同组齐读。

(3)背诵默写练习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翻译句子: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业:背诵默写,整理译文

【学习目标】【第二课时】

1、熟读成诵。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熟读成诵,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1、复习导学

(1)检查背诵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③实是欲界之仙都。

(3)《答谢中书书》选自《》,作者,字,号。

2、内容研讨

(1)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4)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5)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川,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

(6)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

(7)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课堂检测

1.“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本文分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业:背诵练习

预习《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讲学稿

课型:新授课时:两课时主备人:傅潇怡审核:郭娜范曙光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第一课时】

1、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并做积累。

2、反复诵读,欣赏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3、领略文中月色的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

【学习重难点】背诵默写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一、走近苏轼

1、苏轼,字子瞻,号,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弟弟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在7年级,我们曾学过苏轼的词、。请一位同学背诵。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写于他被贬在湖北黄州之时。在文中我们看不到一般人被贬官的挫折、苦痛和郁闷,我们却只看到夜晚游历快乐和闲适。似乎是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我们不妨来一起耐心寻味。

二、叩开生字之门

1、读准字音

遂()寝()藻()荇()

2、读出节奏和感情,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可根据朗读录音划分)

①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背诵练习

学习过程

1、导入新课

2、自主交流预习情况

3、听示范录音朗读,学生试读,指读,学生齐读

4、背诵默写练习

叩开词句之门

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①月色入户.()②欣.然.起行()()

③念.无与乐者.()()④遂.至承天寺()

⑤相与

..步.于中庭()()⑥水中藻荇交横.()

⑦庭下如积水空明

..()⑧盖.竹柏影也()

⑨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2、翻译下列句子

(1)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练习

整理译文

【学习目标】【第二课时】

1、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并做积累。

2、反复诵读,欣赏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3、领略文中月色的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

【学习重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本文选自《》,作者。(2分)

2.填空:(3分)

⑴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苦闷心情。

⑵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二、初步理解课文

文章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一谈?

三、研讨,寻“乐”:

1、找原因:东坡为何深夜起行?

2、寻人物:他有很多朋友,为何独寻张怀民?

3、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

四、“闲”的深究

1、看着这样的美景,作者发出了什么感慨?

2、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作者和朋友的“闲”,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3、闲人为何意?

4、王国维语:“一切景语皆情语”。东坡的景语透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七、拓展迁移

1、从《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2、再读课文,写一句阅读小结(启示或收获):“读《记承天寺夜游》,我懂得了。”

八、课后作业。

1、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2、人人的家乡都有美景。你知道你的家乡在月夜里是什么样子吗?请以“月夜里的家乡”

为题写一篇短小的游记。要求大胆想象和联想,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3、课外文言文练习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2分)

A、惧而谋诸医(谋划)

B、甚将延乎肝膈(蔓延)

C、疾未易为之(变换)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消除)

2、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2分)

A、以: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徐以杓酌油沥之

B、且:不速治,且能伤身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虽: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D、而:终日而愈,艾可治也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忧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

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发的道理”)

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指代“祸患”)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5、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19.AC20.AB21.C22.①郑君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看的人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②开始认为不值得整治,最终到了不能够整治。23.世上的事情,常起于极细小的地方,但不加关注,就可能酿成无可挽救的大祸。(意思符合即可

《观潮》讲学稿

课型:新授课时:三课时主备人:傅潇怡审核:郭娜范曙光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能够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诵课文;

3、能够弄清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作者写潮的顺序。

学习重点:1、朗诵课文;2、积累文言词语;3、翻译句子。

学习难点:翻译句子,了解顺序。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将读不准的字标出来。

3、结合文下的注释,尝试翻译课文,把还不能解释的词语、不能翻译的句子标出来。

学习研讨

1、导入新课

2、把你在自学中的疑难。

3、指读课文

4、翻译课文,解释下面加点字

观潮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

..远出.海门,...也。自既望以至

.....十八日为.最盛.。方其

仅如

....,..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银线;既而

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

...奔腾分合

...百,分列两岸;既而尽

五阵之势

..平地。倏尔

..黄烟四...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

....,并.有乘骑弄

起,人物略

...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译文:

吴儿善泅者数

....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

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

江干

....时,..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

而僦赁

..看幕,虽.席地不容闲

..也

译文:

-------------------------------------------------------------------------------- 5、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交流展示:

合作探究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品读交流

1、第一段的开头和结尾两句分别有什么作用?

2、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第一段写海潮采用的是什么顺序?

4、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5、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彼静\'的静景上,这是采用了什么写法?采用这种写

法有什么作用?

6、第三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7、第四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

达标检测:

1、解释句中家点的词语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吞天沃.日()

略.不相睹()皆披发文.身()

江干

..上下十余里()倍穹.常时()

倏.尔黄烟四起()

2、注音艨艟

..()()泅.()舸.()..()()僦赁

3、翻译句子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课外阅读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1、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今者臣.来臣:我

B 方北面

..而持其驾北面:向着北方;面向北方。

C 我欲之.楚之:往,去

D 吾用.多用:用处

2、翻译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3、概括地写出这则___________________体裁)的寓意或给你的启示。

《湖心亭看雪》讲学稿

课型:新授课时:两课时主备人:傅潇怡审核:郭娜范曙光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2.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3.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4.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5.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点】

1.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作者介绍: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

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

2、朗读练习:读准字音

3、背诵练习

学习研讨

1、导入新课

2、自主交流预习情况

3、朗读课文,指读,学生齐读

4、背诵默写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解翻译课文

6、质疑答疑

7、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说说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布置作业:背诵默写翻译课文

【学习目标】【第二课时】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2.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3.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4.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5.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点】

1.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学

1.解释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2)是.日,更定矣________(3)惟.长堤一痕________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________(5)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6)及.下船________

(7)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 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解释加点的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上下一.白________ 长堤一.痕________

更:是日更.定________ 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

是:是.日更定________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________

绝: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

4.填空:张岱,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籍贯)人。有著作《_______》和《________》等。

二、阅读

4.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7.“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8.找出文中写雪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

11.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仁爱版八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八年级英语(仁爱版)下册语言知识点归纳 Unit 6 Enjoying Riding Topic 1 We’re going on a spring field trip 一、重点词组 1.go on a spring field trip 去春游 2.a two-day visit to Mount Tai为期两天的泰山游 3.make a decision 做出决定 4.find out 查找;弄清 5. bring back 带回 6.decide on sth.对某事做出决定 7.book some tickets/rooms 预定车票/房间 8.the hard/soft sleeper硬卧/软卧 9.pay for 付款10.make hotel reservation 预定酒店房间11.many kinds of rooms 许多类型的房间 12.the best time to do sth.做某事的最佳时间13.work out the cost估算/算出费用 14.do/go fund raising = raise money/ funds 筹集资金https://www.360docs.net/doc/836047373.html,e up with 产生;想出;赶上 16.get to (call home) 达到(打电话回家)的程度17.sell newspapers/ old books/ flowers 卖报/旧书/花18.not…any longer = no longer 不再19.enjoy a good trip 享受愉快的旅行20.at the foot of…在…的脚下 二.重点句型及重点语言点 1. … , we will go on a two-day visit to Mount Tai, …我们将去泰山进行为期两天的旅行。 two-day “两天的” , 这是带有数字的复合形容词,复合形容词用连字符号连接时,名词要用单 数。如:a 14-year-old boy 一个十四岁的男孩 a 100-meter race 一百米赛跑 a two-day visit 为期两天的旅行 2. We will make the decision together. 我们将一起作出决定make a decision = decide 做决定 decide (not) to do sth. 决定(不)做某事 decide on sth. 对某事做出决定 3. Going by train doesn’t cost as much as by plane, and going by bus is not as comfortable as by train. 搭火车的费用没有搭飞机的高,搭公车不如搭火车舒适。“going by train”动名词短语在句中做主语。 cost 表“花费(金钱/时间)”时,主语必须是事物。常用句型“ sth. costs (sb.) some money/time”如:This bike cost me 300 yuan. 这本书花了我三百元钱。 Finishing the homework costs me two hours a day. 通常,每天做完作业花了我两个小时。 4. We’ve got tickets at ¥ 120 for the hard sleeper and ¥ 180 for the soft sleeper.我们的的票价是硬卧票120元,软卧票180元。at 在句中表“以……的价格”. 如: We’ve got tickets at ¥80 for The Sound of Music.我们有80元一张的《音乐之声》门票。 5.I want to book 10 rooms with two single beds …我想订10间有两张单人床的房间… with 结构在句中作定语,修饰前面的名词,表特征。如:a girl with light hair 一个金发女郎 a boy with big eyes 一个大眼睛男孩 6 My school in America raised a lot of money for our band trip last year. 去年, 我在美国的学校为我们的团队筹集了很多钱。raise 及物动词,表示“筹集”外,还表“举起;使升高”,一般指把某物从低处抬高到高处。如:She raised her hand. 她举起了她的手。He raised his glass to Mr. Li.他举杯向李先生祝贺。 rise 不及物动词,表示“上升;升起;上涨”一般指事物本身由低处移到高处。如: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太阳从东边升起。The river/ price rose. 河水上涨了。 7. Some schools come up with great fund raisers , …一些学校产生出伟大的集资者,…… come up with 表示“想出;产生;赶上”如:Suddenly he came up with a strange idea. 突然间他想出了一个奇怪的主意。 We came up with the train in time. 我们及时赶上了火车。 8. It takes students one yuan each to buy tickets for a draw to become king or queen for a day. 学生要想成为“一日国王”或“一日王后”, 就要花一元钱买票才可以参加抽奖。 此句型为“It takes sb. some money/ time to do sth.”花了某人多少钱/时间做某事。 三. 重点语法 (一) 结果状语从句 1) … , so …“因此”, 常与because 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转换. 如: We don’t have much money, so we should go fund raising. = Because we don’t have much money, we should go fund raising. Helen is worried about her trip cost, so she is sad.海伦担心她的旅行费用,因此她很难过。 = Helen is sad because she is about her trip cost. 海伦很难过是因为她担心旅行的费用。

部编人教版册语文 六年级 上册语文第8单元精品教案

第八单元走近鲁迅 鲁迅是谁?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和民主战士,也是一个真诚、善良的普通人。他对朋友情真意切,对孩子亲切和蔼,对穷苦人民关心惦念,对自己却苛刻严谨,践行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信条。“鲁迅”绝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让我们走近鲁迅,去看一看碧绿的西瓜地里闪现的闰土形象,去听一听好的故事,体会一代文豪朴实的文笔;分别认识亲人和诗人笔下的鲁迅形象,感悟革命斗士炽热的情怀和高尚的精神。鲁迅先生挥着如椽大笔,毕其一生,不断地对专制社会进行毫不妥协的批判;他坚持社会正义,为劳苦大众伸张正义。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去走近鲁迅先生。 本单元以人物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透过鲁迅的笔触和别人眼中的鲁迅,初步认识和了解鲁迅,感受鲁迅这位“文学巨匠”“民族旗帜”高尚的品格和伟大的成就。让我们透过本单元的课文,比较全面、深刻地了解鲁迅其人,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

24 少年闰土 文本分析: 本文节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珍贵的友谊以及“我”对他的思念之情。课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其中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最后写了两人的分别和友谊。一般来说,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于小学生是较为深奥的,这不仅是由于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离他们较为久远,而且还因为鲁迅先生文中的某些词语、语言习惯与今天学生掌握的略有差别。一些事物的名称,不影响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就不必深究;一些半文半白的词语,给学生理解课文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帮助学生加以理解。教师应在加强这方面的指导的同时,引导学生领会少年闰土的形象的

八下第六单元选择题

八下第六单元选择题汇总 《小石潭记》 考题一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篁( huáng )冽( lia)坻( dǐ) B. 屿( yǔ)佁( yí)翕( xī) C.邃( sùi )寥( liáo )俶( chù) D.怆( chuàng )嵁( kān )卷(juǎn)石底以出 2.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全石以为底②以其境过清 B.①谭中鱼可百许头②不可久居 C.①心乐之②乃记之而去 D.①如鸣佩环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 选出没有比喻意义的一句是() A、如鸣佩环,心乐之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卷石底以出 4.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 A、深秋时节出游,天气凉了B、游的时间长了,接近黄昏,下了寒气 C、小石潭四周没有多少游人,潭水很凉D、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为山水游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写的一组游记中的第四篇。这组游记名为“永州八记”。 B.《小石潭记》按游览顺序写景,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值得借鉴。其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C. 在文中作者着力描写了小石潭的幽静,而这幽静给作者的具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D. 文章一开头便写道“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其中的“心乐之”三个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为山水游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写的一组游记中的第四篇。这组游记名为“永州八记”。 B.《小石潭记》按游览顺序写景,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值得借鉴。其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C. 在文中作者着力描写了小石潭的幽静,而这幽静给作者的具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D. 文章一开头便写道“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其中的“心乐之”三个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考题二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教案设计)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 教案设计) 王建升 一、设计思路 本单元介绍了航天、克隆、基因等高新科技知识,在内容上,可以让学生对某些高新科技作一些了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热情。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更新的未知领域,必须借助于网络、多媒体教学,以补充课本内容并提供形象的音像资料。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设计好实践活动,可以使这些知识更生动活泼,从而让学生更有兴趣了解和探究。 与其他单元不同的是,本单元为自由读写单元,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浏览、略读、精读等多种阅读方法,也不要拘泥于课本的编排顺序,还可以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同类文章进行阅读。但自由读写并非是放任学生无组织无计划的学习,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所以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至关重要。在开始学习本单元之前,先要了解学生现有的阅读方法和水平,再进行一定的指导。

阅读后,写一篇自由作文。即写作的主题、内容、范围、文体等都可以不受限制,写真事,讲真话,抒真情,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 “单元写作”是自由作文。不限体裁,选材自由,立意多向发散。 “语文实践活动”可就高科技方面自行设计。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 掌握课文涉及到的一些高新科技方面的常识,了解高科技给人类的生活、生产、生存和发展带来的种种革命性变化。 掌握序言的写法,能就课文的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点作出自己的分析。 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强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感。 开展了解、学习、展望高新科技的综合实践活动,激发科学创新意识。 明白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掌握或进一步巩固基本的阅读方法,能根据主客观需要自由阅读和写作。 三、单元总课时:12课时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宜采用单元整体教学的形式,把整个单元看作“一篇”课文,而几篇课文是其中的章节。教学进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第八单元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八单元主备人:投放日期2019年12月10日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24少年润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一望无际、家景、郑重、供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 重点 1.关注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感受“我”内心世界的变化。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学会仿写。 难点 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小小少年》,请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了一位怎样的少年。 2.今天,我们也将认识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年纪相仿,不仅健康、 天真、活泼,而且机智勇敢、见多识广,他就是——少年闰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情况。 3.读了课文,少年闰土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 自读要求: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重点词句, 思考: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请再次默读课文,用“_________”画出体现少年闰土性格特点的 相关语句。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三、再读课文,初识闰土 1.自由读课文,思考:“我”与闰土初次见面时,闰土的模样如何? 2.思考:1.文中对闰土的性格特点是怎样描写的? 2.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1)自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思考并归纳其特点。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仿写练笔 1.认清生字的形,描红、临写生字,互相提醒易错的部位。 2.仿照文中描写闰土外貌的方法,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或老师的外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少年闰土》,大家还记得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2.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还有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生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再识闰土 1.学习第l自然段。 小练笔:照片定格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请同学们从自己的照片中选一张,仿照第1自然段写一写吧。 2.学生品读第6~17自然段。 (1)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思考: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事? (2)结合相关语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闰土向“我”讲述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3.闰土向“我”讲述自己的海边生活时,你能想象他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吗? 三、深读悟情,长忆闰土 夏日,海边拾贝的乐趣,令人陶醉;冬季,雪地捕鸟的情趣,令人向往。这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拿起手中的书本,再次跟随闰土一起去感受自由自在的海边生活吧!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课件出示: 1.默读课文第6~19自然段,勾画出你认为有趣的词句,展开丰富的想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一)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给加点字注音。(5分) 谪.(zhé)守霪.(yín)雨霏霏 ..(fēi)翕.(xī) 怆.(chuànɡ)邃.(suì)樯.(qiánɡ)倾楫摧.(jí) 浩浩汤汤 ..(shānɡ)阴风怒号.(háo) 2、用课文原句填空。(2分) ①《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③“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一句照应。 ④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填空。(5分) ①《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文中的脉络关系极为密切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结尾部分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就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的主旨。 ②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③《满井游记》是一篇记游小品。当时作者袁宏道为官清闲,于早春二月出城游玩,感受春回大地的气息。他是明朝“公安派”的代表人物。 4、默写。(3分)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⑤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第六单元精选练习题附答案教学提纲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第六单元精选练习题附答案 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第一课时Section A(1a~2d) 01基础过关 Ⅰ.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填写单词。 1.My good friend is a good c________ in the big restaurant. 2.I want to be a p________ like Lang Lang. 3.David wants to be an e________ to build more beautiful buildings. 4.Her son likes planes very much.To be a p________ is his dream. 5.His father is a famous d________.And he works in the hospital. Ⅱ.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6.Linda is a great ________(violin) and she plays the violin quite beautifully. 7.We should not talk to the ________(drive) when taking a bus. 8.Yu Qiuyu is one of my favorite ________(writer). 9.Does the ________(science) com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10.Yi Jianlian is a Chinese basketball ________(play). Ⅲ.单项选择。 ( )11.—Do you like playing ________ piano? —No.I like playing ________ basketball. A.the;the B./;/ C.the;/ D./;the ( )12.My parents want me ________ a movie actor. A.be B.being C.going to be D.to be ( )13.I think the answer is right,but I'm not quite ________ it. A.sure about B.similar to C.afraid of D.busy with ( )14.Li Yun's father kept on ________ although he was tired. A.to sleep B.sleeping C.to work D.working ( )15.We ________ our holidays in Hong Kong next year. A.visited B.spend C.are going to visit D.are going to spend Ⅳ.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每空一词。 16.我想当一名计算机程序设计员。 I want to be a ________ ________. 17.凯莉可能明天要来。我对此没有把握。 Maybe Kelly is coming tomorrow.I'm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it.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全套教案

数学广角——算术与图形的转化 1.在实践操作中,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数与形相结合是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2.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3.在研究例题的数形结合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认识,充分感受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1.介绍有关数学史。 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应用大致又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二是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某种关系,即数形结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种情形是“以数解形”,而第二种情形是“以形助数”。“以数解形”就是有些图形太过于简单,直接观察却看不出什么规律来,这时就需要给图形赋值,如边长、角度等。 2.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老师不要加以限制。 1课时 算术与图形的转换 教材第107~111页的内容。 1.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2.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树立数与形相结合是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3.使学生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认识,充分感受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1

重点:感受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树立数与形相结合是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难点:寻找和发现数与形相互转化的途径与方法通过数与形的转化,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实物投影。 投影出示。 计算下面的算式 1+2+3+4+5+6+7+6+5+4+3+2+1=?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尝试独立完成。 (3)介绍解题方法。 如果有的学生能够想出来好的解题方法,就让他们说一说他们的解题思路,老师加以点拨、归纳。 1.出示例1。 (1)学生读题,教师整理。 (2)老师: 1=(1)21+3=(2)21+3+5=(4)2 提问①:算式左边的加数有什么特点?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观察后会发现:算式左边的加数是连续的奇数) 提问②:算式左边的加数与构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仔细观察后,我们会发现:算式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正好是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2

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Unit6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教案 光华二中卫芳霞 teaching content: section a(初二英语上册第十单元) aims and demands: (1)four skilled words and phrases grow;grow up; programmer;computer science;engineer;pilot;professional;act. (2)learn to talk about future intentions(目标) focal & difficult points: master the target language below: (1)—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i’m going to be (成为) a/an … (2)—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i’m gong to … (3)代用动词短语do that 的使用。 teaching tools: pictures; a tape recorder. teaching methods: lead-in method;listening method.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greetings & revision get two ss to greet the class as usual,and then give a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何玉岗)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伯牙绝弦》、《月光曲》、《蒙娜丽莎之约》、《我的舞台》、口语交际.习作八、回顾.拓展八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四篇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伯牙绝弦》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 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蒙娜丽莎之约》向我们介绍了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那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神秘而永恒的美;《我的舞台》娓娓叙述了我国著名评剧演 员新凤霞之女吴霜女士在艺术舞台上成长的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读了这组课文,令人倍感亲 切,深受启发。正如海顿说的那样: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 得到鼓舞和力量。 教学目标: 1、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 热爱艺术的情操;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 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4、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 各种艺术。 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搜集有

关资料,留心观察身边的艺术,注意了解学生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的真切 感受,在课文教学中做相应安排。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教 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措施: 1.教学中应提出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迅速找到学习的切入点,提纲 挈领地牵动全文的学习。 2.有关艺术方面的题材,学生可能不是很了解,教师可在课前安排学 生通过各种途径查询相关资料。 3.本单元有一篇文言文,一定要充分诵读,让学生熟读成诵,培养语感,激发兴趣。 4.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受“艺术的魅力”因此教学时,要着眼于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引导学生感悟艺术的神奇魅力。 5.本单元所选的文章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因此宜引导学生通过充分 地朗读和画找语句来感知课文,并通过朗读或形象描述把自己的感悟表达 出来。 课时安排: 伯牙绝弦 2课时 月光曲2课时 蒙娜丽莎之约 1课时 我的舞台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3课时 “回顾·拓展”2课时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南冥.(mínɡ)濠.梁(háo)鲦.鱼(tiáo)惠.子(huì) B.嘉肴.(yáo)相长.(zhǎnɡ)修睦.(mù)有分.(fèn) C.祗.辱(zhǐ)骈.死(pián)食.马者(shí)其真无马邪.(yé) D.挂罥.(juàn)漠.漠(mò)翩.翩(piān)三重.茅(chónɡ) 2.指出下列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处,并加以改正。(2分) 在“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精心准备,倾情投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成果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有些设计别有用心,令大家大开眼界,获益匪浅。 使用不当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改换为: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使/老有所终 B.盗窃乱贼/而不作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食之/不能尽其材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说》中“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识别人才的人。 B.作者在《大道之行也》中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C.《马说》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D.《卖炭翁》是一首写景诗,诗中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及其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对画线处进行调整,使句子语意连贯,句式协调。(字数不得增减)(2分) 庄子①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几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受了他的影响,一方面疾恶如仇,嬉笑怒骂;另一方面却又把天大的事,化成一股清风,一弯明月。他那②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深刻的思想,更是时时令人击节赞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5分) (1)在《北冥有鱼》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幻莫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炭翁》中写出了老翁痛不欲生却又无可奈何的悲愤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说》中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文字,并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完成对联。(2分) 龙城常州,人文荟萃,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火热的创业实践,造就了诸多英雄人物。“蓝领精英”邓建军,坚持学习新技术,攻坚克难,完成了数百项技改项目,解决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被誉为知识型、专家型产业工人的楷模。殷雪梅老师,热爱教育事业,视学生为子女。在危急关头,她毅然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的瞬间壮举感动了常州,感动了神州,被誉为“英雄教师”。 上联:蓝领精英邓建军,数百技改成楷模。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根据语境,续写一个句子。(2分)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第六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第26课小石潭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篁.竹清冽.坻.屿. 嵁.佁.然翕.忽幽邃.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水尤清冽尤:格外。 (2)卷石底以出卷:翻卷。 (3)潭中鱼可百许头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4)斗折蛇行斗:象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 (5)以其境过清清:凄清。 (6)不可久居居:停留。 (7)隶而从者隶:随从。 (8)俶尔远逝俶尔:忽然。 (9)皆若空游无所依依:依托。 (10)四面竹树环合环合:环绕合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2)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写溪流曲折的句子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抒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是: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3)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灵活。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小石潭的环境太凄清,不适合久坐,于是记下了它的情景就离开了。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侧面描写潭水清澈的一段话。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是唐(朝)文学家。字子厚,因其出生于河东,故又称柳河东。其人文名远播,与韩愈并称“韩柳”,和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七人并称“唐宋八大家”。 第27课岳阳楼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滕.谪.守浩浩汤.汤淫.雨霏霏 樯.催.岸芷.汀兰嗟.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增其旧制.制:规模。 (2)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状:胜景,好景色。 (3)横.无际涯横:广远。 (4)南极.潇湘极:尽。 (5)连月不开.开:放晴。 6)浊浪排.空排:冲向。 (7)薄.暮冥冥薄:迫近。 (8)春和景.明景:日光。 (9)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10)把.酒临风把:持、执。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 (12)或.异二者之为.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为:(以上)两种心情。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具通俱解释为全,皆 (2)属于作文以记之属通嘱解释为嘱咐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近鲁迅”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包含《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四篇课文。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讲述的事情,了解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性格特点。 2.本单元重点: (1)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少年闰土》通过描写听闰土讲“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等故事,表达了“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好的故事》通过写“我”自身的现实处境,继而切入昏昏欲睡的梦境,最后又由梦中醒来,回到现实中,书写了一种对于美丽的梦的失落和追念。《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两种人的不同表现和不同下场,赞美了鲁迅先生一心为人的高尚品格。 (2)借助相关资料,理解主要内容。了解本单元的这四篇课文,都有可以借助的资料。如,《少年闰土》一课为了看出闰土30年前后的变化可以给学生提供《故乡》中闰土30年后与鲁迅再次见面的一段文字。《好的故事》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当时寂寞孤独的心情,可以给学生提供鲁迅当时关于《新青年》解散的一段文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可以给学生补充鲁迅先生的家人简介,《有的人》可以补充当时的写作背景等。 24.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胯、拜、厨”等13个生字和“一望无际、祭祀、仿佛”等词语。 2.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背诵第1自然段。 3.学习课文写的四件稀奇事,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了解闰土

八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及答案(通用)

姓名: 命题:杨继文编审:姚晓玲 一、单项选择 (15分) 1. The Smiths have been watching English movies ______about two hours . A. since B. for C. in D. during 2. They are singing to _______ money for poor children in poor areas. A. have B. raise C. take D. collect 3. __________ you read the text, _______ you will understand it. A. The more, better B. More, the better C. The more, the better D. More, better 4. The ship was full of people. There was no______ for Elen. A. room B. rooms C. a room D. any room 5.Zhang Li has been working for______ eight hours. A. the whole B. the all C. whole D .all 6.Li Chen _____football an hour ago. A. has been playing B. has played C. plays D. played 7.-How many times_____ to Shanghai since the summer of 2002? -Twice. A. did you go B. have you gone C. have you been D. will you go 8.Miss Wu has taught in the school ______. A. for ten years B. ten years ago C. since ten years D. ten years 9. The baby mice were ______ frightened ________they couldn't move . A. so ...that B. such ...that C. so...many D. such ...much 10.-------- _________ do you take a shower ? ------- Once a week . A. How long B. How much C. How often D. What time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与形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与形教案

【教后反思】 课题数与形 单元第八单元课型练习课时第2课时总第课 时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交流的能力。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3.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水平。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修改调整 一、谈话导入 1.师生谈话。 昨天我们在探究规律时,运用了什么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谁来说 说,你对“数形结合”这种数学思想有哪些认识? 预设学生的认识:“数形结合”就是将“数”和“形”结合起来思考问 题;“数形结合”就是从图形中发现数字里面蕴含的规律;“数形结合”就 是要通过画图来分析问题…… 2.导入练习。 看来同学们对“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 们将继续运用这种思想来分析问题。 二、探索新知 1.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二”第1题。 这道题是将平方米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行结合。32对应边长是 3的正方形的面积,12对应边长是1的正方形的面积,以此类推。第5个 图形最外圈的小正方形个数就是112-92=40。 2.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 (1)投影出示图形,让学生观察图形中圆点排列的规律。 (2)按照发现的规律在教材上画一画。

(3)汇报交流。 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3.教材第110页“练习二十二”第3题。 这道题是通过观察大三角形中包含的小三角形个数的变化情况,以及大三角形周长的变化情况,来分析大三角形包含的小三角形的个数与大三角形的周长之间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三角形的个数等于图形数的平方;大三角形的周长等于图形数乘3;大三角形包含的小三角形的个数等于大三角形周长的三分之一的平方。 4.教材第110页“练习二十二”第4题。 这道题是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行程问题。 先让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然后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最后组织交流汇报。 5.教材第110页“练习二十二”第5题。 这道题是用折线统计图来描述题目中的具体信息,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选择。 6.教材第110页“练习二十二”第6题。 这道题是用连线的方法来分析组合问题。先让学生根据题意进行连线,再结合连线的情况进行判断。 7.教材第110页“练习二十二”第7题。 这道题是介绍“杨辉三角”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图中对应的数字三角形表中各数之间的关系,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进行书写。 8.教材第110页“练习二十二”第8题。 这是一道思考题,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分析完全平方的公式。 三、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四、课堂作业 【教后反思】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与人的品格、志趣、情怀、抱负有关。它们或以睿智雄辩论述人生理想与担当,或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或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或以诗意语言抒写人生感悟与思考。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潜移默化,形成自己的品格。 其中,《〈孟子〉三章》展现了孟子的品格和志趣,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愚公移山》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终于感动了天帝,“移山”成功的故事。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愚公的聪明智慧,坚忍执着。《周亚夫军细柳》叙述汉文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的故事,刻画出了一个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诗词五首》分别表现了陶渊明、杜甫、李贺、杜牧和李清照不同的志趣、情怀,展现了他们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和思考。 教学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预习,落实预习中提出的要求,包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查找相关资料等;重视诵读,把诵读作为整个教学的核心环节;重视古今的沟通,让学生明确诗文传达出的思想与精神。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重视课外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 教学写作部分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写作中能够做到语言表达得体。 教学综合性学习部分时,要带领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内容,并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以此展开活动。让同学们既有思想认识的提升,又有语文素养的多方面训练。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课文22.《孟子》三章 3 1.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 的大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2.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阅读古诗文的方法,反 复诵读品味,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23.愚公移山 2 24.周亚夫军细柳 2 25.诗词五首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