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盾构渣土池施工方案

(完整word版)盾构渣土池施工方案
(完整word版)盾构渣土池施工方案





















盾构分体始发掘进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天平架~燕塘~天河客运站】盾构区间土建施工项目招标文件、招标图纸、地质勘查报告、补遗书及投标文件。 2、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天平架~燕塘~天河客运站】盾构区间土建工程承包合同。 3、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补充地质勘测资料、管线调查及现场调查资料。 4、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施工设计图纸。 5、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广州地区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 6、我公司在广州地铁建设中的成功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及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能力。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始发端头工程地质、水文概况 ㈠工程地质 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岩土工程勘察总体技术要求》的地铁沿线岩土分层系统和沿线岩土层的成因类型和性质、风化状态等,本基坑内各岩土分层及其特征如下: <1>人工填土层(Q4ml) 主要为杂填土和素填土,颜色较杂,主要为褐黄色、灰色、灰褐色、褐红色等,素填土组成物主要为人工堆填的粉质粘土、中粗砂、碎石等,杂填土则含有砖块、砼块等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大部分稍压实~欠压实,稍湿~湿。本层标贯击数6~18击,平均击数11击。 <4-2>河湖相沉积土层(Q3+4al) 呈深灰色、灰黑色,主要为淤泥及淤泥质土组成,组成物主要为粘粒,含有机质、朽木,饱和,流塑状,局部夹薄层细砂。标贯实测击数1~2击,平均击数为1.5击。 <5H-2>硬塑~坚硬状花岗岩残积土层 黄褐色、红褐色、灰白色、灰褐色、黑褐色等色,组织结构已全部破坏,矿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已风化成土状,较多细片状黑云母,以粉粘粒为主,含较多中粗砂、砾石。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主要为砾质粘性土、砂质粘性土、粘性土,呈硬塑~坚硬状。

渣土池施工方案

目录 1渣土池概况 (2) 2渣土池施工 (2) 2.1渣土池施工技术控制 (2) 2.2施工工艺流程 (4) 2.3施工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5) 2.4钢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 2.5模板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 2.6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 3安全文明施工 (7)

九龙山站~大望路站 盾构工作井渣土池施工方案 1渣土池概况 九大区间盾构渣土池位于盾构始发井北侧,外皮尺寸为18m×18m,占地面积324m2,有效面积约208m2,地面以下深1m,地面以上高4米,能容纳渣土约900m3。东西两侧距45t龙门吊轨道1m,南侧紧靠盾构井围护结构。渣土池南侧设7.5m×4m宽出土平台,用于挖机行走,渣土池平面位置见图1。渣土池为钢筋混凝土挡土墙+0.4*1.5m梯形柱;渣土池混凝土结构上为工字钢立柱+钢板围挡,高2米。 2渣土池施工 2.1渣土池施工技术控制 渣土池开挖范围内有自来水闸井2个、排气井1个,热力小室井盖6个,地面以下1.8m左右有自来水管,东侧地面以下0.5米有热力小室,并存在通信光缆。开挖采用人工挖探和PC220挖机开挖,开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地下管线,避免挖断水管和电缆。开挖到基坑底部后将所有井盖砌筑到渣土池底板标高。开挖到设计深度后回填夯实并浇注10cm砼垫层。 渣土池挡土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混凝土等级为C30.,挡土墙厚40cm,底板厚35cm。侧墙设梯形柱,间距3.5m~4.5m,宽400cm下部长150cm,上部长100cm,横筋锚入挡土墙内。挖机平台加强同侧墙,地面用C30混凝土硬化30cm布置一层Φ16@200*200mm钢筋网,钢筋网锚入挡墙。

盾构施工场地布置方案(建筑类别)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施工场地现状 (1) 3盾构施工场地布置计划 (2) 3.1 场地整体硬化 (2) 3.2 新设工地大门布置 (2) 3.3 地面办公室和生活区布置 (3) 3.4 拌浆系统布置 (3) 3.5 机加工场地和仓库布置 (3) 3.6 集土坑布置 (3) 3.7 45T行车布置 (3) 3.8 管片堆场 (4) 3.9 充电间布置 (4) 3.10 推进所需材料堆放区布置 (4) 3.11 水电布置 (4) 4主要工程量统计 (4)

南京地铁四号线土建工程D4-T A11标 汇通路站~灵山站区间盾构施工场地布置方案 1 工程概况 南京地铁四号线土建工程D4-TA11标盾构区间(汇通路站—灵山站)左、右线起止里程为均为DK33+352.900—DK34+239.500,左线全长885.444m(含1.156m的短链),右线全长886.6m。 根据线路、给排水和防灾疏散要求,在左线DK33+801.156(右线DK33+800.000)处设联络通道兼泵站。 南京地铁四号线土建工程D4-TA11标汇通路站~灵山站区间位于栖霞区仙林汇通路至江宁 区麒麟灵山根村,线路出汇通路站后沿规划麒麟路东行到达灵山站。 根据工程特点,区间隧道采用2台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掘进施工,盾构切削直径6340mm,管片外径6200mm,管片厚度350mm,管片长度1200mm,每环管片由六块管片组成,采取错缝拼装的形式进行拼装。 区间线路走向基本呈东西走向,区间左、右线各包含半径为1500m的一段曲线,左右线间距为13.5~16m。 根据施工进度,本标段区间隧道施工筹划如下: 图1.1-1 区间隧道施工筹划示意图 2施工场地现状 根据施工筹划,将汇通路站作为盾构始发站,先施工车站东端始发井,车站结构长度满足盾构始发要求(底板浇筑115m)时即可进行盾构始发。 目前车站结构正在施工中,计划2013年11月29日完成东端头始发井施工,目前端头井东侧为未硬化场地,须提前进行盾构下井前的相关井下准备工作。 3盾构施工场地布置计划

盾构施工组织设计

盾构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工程范围 本标段盾构隧道包括三个区间,分别为长隆隧道进口明挖段至长隆车站、长隆车站至番禺大道车站、番禺大道车站至长隆隧道出口明挖段区间。 长隆隧道进口明挖段至长隆车站盾构区间起止点里程为:左线DK0+225~DK4+840,长4615米;右线YDK0+165~YDK4+840,短链27.05米,长4647.95米。区间设置联络通道10座,里程分别为:1#联络通道DK0+490.1、2#联络通道DK0+874.1、3#联络通道DK1+365.3、4#联络通道DK1+954.9、5#联络通道DK2+254.9、6#联络通道DK2+637.3、7#联络通道 DK3+131.7、8#联络通道DK3+525.3、9#联络通道DK3+989.3、10#联络通道DK4+400.5。 长隆车站至番禺大道车站盾构区间起止点里程为:左线DK5+375~DK9+345,长3970米;右线YDK5+375~YDK9+345.617,长链12.93米,长3983.547米。区间设置联络通道8座,里程分别为:11#联络通道DK5+830.4、12#联络通道DK6+320、13#联络通道DK6+790.801、14#联络通道DK7+300.8、15#联络通道7+785.6、16#联络通道DK8+275.2、17#联络通道DK8+750.4、18#联络通道DK9+180.8。此区间还设置两个临时工作井,其中1#工作井设置在左线,起止点里程为DK8+457.96~DK8+465.96; 2#工作井设置在右线,起止点里程为 YDK8+485.31~YDK8+493.31. 番禺大道车站至长隆隧道出口明挖段盾构区间起止点里程为:左线DK9+615~DK10+370,长链24.21米,长779.21米;右线YDK9+614.23~YDK10+371.641,长链17.18米,长774.591米。区间设置联络通道1座,里程为:19#联络通道DK10+070.590。 2、主要工程量清单 本合同段盾构施工主要内容有: ?长隆隧道进口明挖段至长隆车站、长隆车站至番禺大道车站、番禺大道车站至长隆隧道出口明挖段区间盾构掘进。 ?联络通道施工 ?临时工程的施工、安装及拆除,施工用水用电等 ?工程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管线的保护等。 3、工程地质、水文及气象等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本标段地处珠三角地区的中南部,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和丘坡地貌,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相对较低。

地铁盾构施工总结

盾构工作总结 2015年在各位领导和部门的帮助,盾构工区顺利的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与归纳,并对新一年的工作作出展望,如有不妥之处恳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2015年盾构工区工作总结 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公司首次购置两台土压平衡盾构机,规格型号为CTE6250,投入到合肥地铁项目中。 盾构工区在项目部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4月1日两台盾构机经过15天时间组装、调试完成。6月24日“铁兵一号”118#盾构机顺利始发;7月16日“铁兵二号”119#盾构机顺利始发,9月24日顺利到达接收,10月18日119#盾构机二次顺利始发。 2016年1月25日“铁兵一号”118#盾构机顺利接收,2016年3月11日“铁兵一号”118#盾构机在广德站二次顺利始发,3月27日“铁兵二号”119#盾构机在和县路站顺利接收。截止到2016年4月19日118#盾构机掘进里程1005米,119#盾构机掘进里程1905米。 1 盾构施工管理 项目部内部设置盾构施工组织机构,成立了盾构工区。盾构施工管理人员、盾构机操作司机、土木工程师、盾构机维修保养、地面调度、测量作业等为项目部自主配置人员;盾构施工管片粘贴止水条、龙门吊司机、盾构管片运输与拼装、洞内文明施工等进行临时招工,项目部统一管理。 在这种管理组织模式下,优缺点并存。 1.1 管理模式缺点: 1)项目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培训时间,同时需要投入施工的人员较多,增加管理成本和人员投入。 2)前期施工经验不足,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摸索施工经验,存在较大的安全、质量风险。 1.2 管理模式优点:

1)管理体系健全,能够直接有效的对现场进行管理,能够最直接掌握盾构施工信息并及时处置。 2)对于公司盾构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提高有极大的帮助,有助于形成专业系统的盾构施工经验,有利于提高公司在地铁施工市场的竞争力。 3)可以有效的控制施工耗材的使用量。 2 盾构机日常维保 盾构施工设备是关键,盾构施工的正常进行,离不开盾构机及相关配套设备的正常运行,要想维持设备的良好的运行状态,使设备能够及时满足盾构施工的需要,则少不了机电技术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2.1维保方式 盾构工区成立维修保养班负责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根据施工要求配置盾构机操作及维护保养人员,盾构机操作以自有员工和少量外聘人员结合的方式组成,盾构机维保全部为自有员工,掘进过程中由项目部领导带班负责,及时发现隐患及时进行处理。 盾构施工过程中盾构机维保以“养修并重,预防为主”为主要原则,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既要注重平时的保养维护,又要及时维修处理,这样才能保证盾构施工的顺利进行。盾构机及相关配套设备的日常保养分为日检、周检、月检等,具体内容根据物资设备部的设备保养计划,由机电技术人员按时进行保养,施工负责人负责督促检查。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会及时通知当班维保人员,同维保人员一起做好设备的维修工作;故障难以排除时,由机电工程师组织进行设备维修工作。盾构机完成广龙区间的施工后,对盾构机状况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并对处理困难大的故障,利用转场时间进行专项维保。转场期间主要对刀盘主轴承密封圈进行了检修,因在掘进过程中处理难度大,无法维修。 2.2优缺点 项目部机电技术人员多数为刚毕业的学生,工作经验少,形式较单一,相对地铁施工综合性较高,大部分年轻人达不到独挡一面的程度,仍需要大量经验的积累。对于盾构机来说,若得不到机电技术人员的合理养护,随着盾构机使用年

【隧道方案】盾构渣土池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 ..................................................................................................... 1
1.1 编制依据 ............................................................................................................. 1 1.1.1 相关文件.......................................................................................................... 1 1.2 主要规程规范 ..................................................................................................... 1 1.3 编制原则 .............................................................................................................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3 2.1 工程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站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总体施工部署 .............................................................................................. 4 3.1 施工部署 ............................................................................................................. 4 3.1.1 人员配置.......................................................................................................... 4 3.2 施工准备 ............................................................................................................. 4 3.2.1 施工用水用电.................................................................................................. 4 3.2.2 资源配置.......................................................................................................... 4 第四章 渣土池施工.................................................................................................. 6 4.1 渣土池设计概况 ................................................................................................. 6 4.2 施工工艺 ............................................................................................................. 6 4.2.1 测量放线.......................................................................................................... 6 4.2.2 钢筋工程.......................................................................................................... 6 4.2.3 预埋件施工...................................................................................................... 8 4.2.4 操作平台搭设.................................................................................................. 9 4.2.5 模板工程........................................................................................................ 10 4.2.6 混凝土工程.................................................................................................... 12 4.2.7 混凝土养护.................................................................................................... 13 第五章 质量保证措施 ............................................................................................ 14 5.1 模板质量控制................................................................................................... 14 5.2 钢筋质量控制................................................................................................... 14 5.3 混凝土质量控制............................................................................................... 14 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 16

(完整版)盾构施工场地临建布置方案

昆明轨道交通* **盾构区间临建方案 1.编制说明及依据 为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好* **盾构区间工程,按照总体施工方案的要求,根据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管理标准及要求,编制了《昆明轨道交通* **盾构区间临建方案》,以实现施工现场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主要编制依据如下: (1)昆明地铁建设工程安全和文明工地标准; (2) 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管理手册; (3)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 (4)施工设计图纸及其他收集的工程资料等。 2.工程概况 2.1区间概况 昆明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西标段起点石咀站,终点市体育馆站,线路沿春雨路、人民西路敷设,全长7.89km。 盾构区间施工 场地人民西路 春雨路 图2-1 **盾构区间位置示意图

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西 标段**盾构区间,区间工程起点 为云南冶炼厂专有铁路线东侧的 眠山站,沿人民西路向西南方向 左拐,经过春雨路、昆瑞路和人 民西路三路交汇处,进入春雨路, 并沿春雨路行进, 绕过大沙沟桥后抵达西山盐政管图2-2 **盾构区间线路示意图 理所东侧的马街站。 区间线路右线起止里程为YCK6+943.950~YCK8+605.950,长1650.121m(含11.879m短链),左线为ZCK6+943.950~ZCK8+605.950,长1668.055m(含6.055m长链)。全线长3318.176m。 3驻地建设 3.1 **盾构区间项目经理部驻地建设 驻地建设分为现场驻地与经理部办公驻地,现场驻地主要用于现场管理人员住宿、工作,经理部驻地为生活区和办公区。 **盾构区间经理部办公及生活区租赁昌源中路路与石武客运专线交汇处的高新综合执法大楼5、6层。 办公及生活 区所在地

施工方案-盾构下穿河道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中和村站~元通站区间,设计里程为K2+983.05~K4+392.099,为单圆盾构区间,右线长度为1431.81m,左线长度为1453.491m,在K3+350和K3+908.500处分别有一个河道,盾构机在此两处将下穿河道近距离桩基施工。K3+350处河道长约m,宽约m,盾构与桥桩基距离约2m K3+908.5处河道长约m,宽约m,盾构与桥桩基距离约2m。二、工程地质水文情况 K3+350处隧道埋深13m,洞身经过地层为粉细砂层(②-3d2-3,中密,局部稍密);K3+908.5处隧道埋深15.8m,洞身经过地层为粉细砂层(②-3d2-3,中密,局部稍密),赋存与地下的水具有一定的承压性,但对砼不具腐蚀性,对砼结构中钢筋不具腐蚀性。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生产、生活用水的入渗。 粉细砂层中分布有承压水,盾构推进时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盾构掘进管理 1.加强同步注浆管理,控制注浆量。 2.充分压注盾尾油脂,防止泥水从盾尾进入。 3.加强盾构补压浆系统管理。由于土体已扰动,需要不断地调整各项参数,进行补压浆。 4.确保螺旋机的密封性能。 加强对施工范围的监测,及时反馈,调整施工参数。 三、桩基础情况 两处桥的桩基为钢筋砼结构,桩长约m,直径约m, 四、沉降控制措施 1.到达河道前的准备工作

1)准备支顶加固材料、注浆加固材料、抢险机具设备、车辆、警戒标识物等以备用。 2)在到达特殊段前选择一开挖面自稳性较好的地段对盾构机进行全面检修,减少在特殊地段停机检修的风险。 3)对破损较大的盾尾刷进行更换。 4)全面检测刀具,对磨损超标的刀具进行更换。 5)对堵塞的注浆管进行疏通处理。 6)对分别通往开挖面、土仓、螺旋输送器的主从泡沫管进行疏通,并在刀盘面中心附近增设1根泡沫管。 2.盾构机通过技术措施 1)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提前对盾尾密封进行检查。 2)调整同步注浆浆液的配合比,缩短凝结时间,同时增大注浆量和注浆压力。 3)在盾构机通过后及时进行二次双液注浆,通过调整水泥水玻璃的配比参数,控制双液注浆的凝结速度,达到加固土体和加固充填溶洞的目的。 4)加强掘进姿态控制,全面贯彻信息化施工。 5)同时备好抽排水设备等应急设备和物资,制订应急抢险预案。 3.盾构掘进过程的施工技术 掘进过程的施工技术:要求盾构在通过该特殊段时有序、平衡、平稳。

盾构施工场地临建布置方案

昆明轨道交通 * **盾构区间临建方案 1. 编制说明及依据 为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好 * **盾构区间工程,按照总体施工方案的要求,根据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及 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管理标准及要求,编制了《 昆明轨道交通 * **盾构区间临建方案》,以实现施工现场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主要编制依据如下: (1)昆明地铁建设工程安全和文明工地标准; (2) 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管理手册; (3)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 (4)施工设计图纸及其他收集的工程资料等。 2. 工程概况 2.1 区间概况 昆明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西标段起点石咀站,终点市体育馆站,线路沿春雨路、人民西路敷设,全长7.89km 。 图2-1 **盾构区间位置示意图 盾构区 间施工场地 人民西路 春雨路

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西标 段**盾构区间,区间工程起点为 云南冶炼厂专有铁路线东侧的眠 山站,沿人民西路向西南方向左 拐,经过春雨路、昆瑞路和人民 西路三路交汇处,进入春雨路, 并沿春雨路行进, 绕过大沙沟桥后抵达西山盐政管 理所东侧的马街站。 区间线路右线起止里程为YCK6+943.950~YCK8+605.950,长1650.121m(含11.879m短链),左线为ZCK6+943.950~ZCK8+605.950, 长1668.055m(含6.055m长链)。全线长3318.176m。 3驻地建设 3.1 **盾构区间项目经理部驻地建设 驻地建设分为现场驻地与经理部办公驻地,现场驻地主要用于现场管理人员住宿、工作,经理部驻地为生活区和办公区。 **盾构区间经理部办公及生活区租赁昌源中路路与石武客运专线交汇处的高新综合执法大楼5、6层。 图3-1 **盾构区间经理部办公楼位置示意图办公及 生活区所在 地 图2-2 **盾构区间线路示意图

盾构区间雨季施工专项方案

目录 第1章编制依据 (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 (1) 1.3适用围 (1) 第2章工程概况 (1) 2.1设计概况 (1) 2.2水文情况 (2) 2.3气象情况 (2) 第3章雨季施工措施 (3) 3.1雨季施工影响要素分析 (3) 3.2雨季施工相关措施 (4) 3.3雨季施工应急措施 (5) 第4章雨季施工应急预案 (6) 4.1雨季应急人员组织 (6) 4.2应急材料、设备准备 (9) 4.3应急联络 (10) 4.4应急就医路线 (11)

第1章编制依据 1.1编制目的 为满足xxx站~xxx站区间、xxx站~xxx站区间隧道正常施工的需要及管片防水设计的要求,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和科学施工管理,满足施工质量、安全、生产的需要,做到应急措施稳健有序,特制定本雨季施工方案。 1.2编制依据 1)《地铁设计规》(GB50157-2003);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8); 3)《xxx站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4)《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相关要求; 5)《盾构区间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3适用围 适用于xxx项目部xxx站~xxx站区间雨季施工作业。 第2章工程概况 2.1设计概况 xxx站~xxx站区间,线路出xxx站后,沿xxx路中向东行进至xxx站,线路完全沿xxx敷设。区间隧道左线长度为xxxm(长链2.179m),右线长度为xxxm(长链1.127m);线间距约为13.0~19.2m,区间设2座联络通道。 区间隧道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管片设计参数如下: 管片径:5.5m;管片厚度:350mm;管片外径:6.2m;管片宽度:1.5m,最大单块重量约4.54t。 分块数:6块。管片衬砌环为楔形通用环,楔形量为40mm,衬砌环由一个封顶块、两个邻接块和三个标准块组成。 图2.1 xxx区间平面布置图

渣土施工及运输施工方案

南京市城西干道综合改造工程 (草场门隧道及地面道路段工程) 渣土运输及弃土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南京第二道路排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二年七月十九日

城西干道综合改造工程(草场门隧道及地面道路段工程) 渣土运输及弃土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南京市城西干道综合改造工程四座下穿隧道草场门隧道、清凉门隧道,水西门隧道和集庆门隧道中的草场门隧道。 草场门隧道全长733m,北起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附近(里程K0+275),南至于江苏教育学院附近(里程k1+008)。其中隧道暗埋段全长299m,北端位于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宿舍附近(里程(k0+526),南端位于江苏华宁测绘实业公司附近(里程K0+825)。隧道端面形式采用单箱双孔六车道,横断面宽度为26.6~27.7m,隧道净空5.4m,设计隧道路面高程为3.843m~17.594m(吴淞高程系),最大开挖深度约为10m.隧道北敞开段(里程K0+275~k0+526)长约251m。隧道南敞开段(K0+825~K1+008)长183m,隧道在北京西路(里程K0+712)上穿地铁四号线草场门车站。 道路工程基本沿着既有城西干道中心线布设,北起古平岗立交高架桥,南侧落地点(起点里程K0+000)经过275m的地面交织段,设草场门隧道(敞开段长334m,暗埋段长299m)下穿北京西路(草场门大街)后于草场门南侧出地面,然后经过662m的地平交织段,至此段设计终点)终点里程K1+670),路线总长1.67Km。设计快速路:60Km/h、地面辅道:40Km/h、车道宽度3.5m。道路总宽49m,快慢车道共双向10条车道,中央分隔带宽1.5m,两侧均宽17.25m。 排水工程雨水城西干道东侧现状D500~D600合流管保留并改造为雨水管;城西干道西侧位于快速路车道范围的合流管迁移至西侧辅导内;草场门大街与城西干道交叉口处的形状D1000、D1500、D2000等雨水汇集点与隧道及地铁四号线站体标高冲突,沿隧道东侧合并上述管道为3m×2.5m箱涵,向南绕行后排至草场门大街形状2×D2000雨水管。本工程工期紧、工程量大,按照业主要求, 2013年9月底竣工验收。 第二章渣土运输管理小组 组长:严俊(现场渣土施工总负责) 副组长:徐华 (负责编制渣土施工技术措施及专项施工方案) 组员:严维明、张祥康、余水铭、孔小平(渣土现场施工管理、安全文明、施工标识、方案执行)

盾构渣土池施工方案

##轨道交通##线一期工程土建 0##段 ##站盾构渣土池施工方案
二 O 一七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 ...................................... 11 1.1 编制依据 ...................................... 11
1.1.1 相关文件 ....................................... 11 1.2 主要规程规范 .................................. 11 1.3 编制原则 ...................................... 22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33 2.1 工程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站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总体施工部署 .................................. 33 3.1 施工部署 ...................................... 33
3.1.1 人员配置 ....................................... 33 3.2 施工准备 ...................................... 33
3.2.1 施工用水用电 ................................... 33 3.2.2 资源配置 ....................................... 44 第四章 渣土池施工 .................................... 55
4.1 渣土池设计概况 ................................ 55 4.2 施工工艺 ...................................... 66 4.2.1 测量放线 ....................................... 66 4.2.2 钢筋工程 ....................................... 66 4.2.3 预埋件施工 ..................................... 99 4.2.4 操作平台搭设 ................................. 1010

盾构始发专项施工方案

盾构始发专项施工方案 四、盾构始发方案 4.1 盾构施工总体安排 4.1.1 盾构施工工期安排 见附图1 盾构施工工期安排。 4.1.2 盾构总体施工方案 盾构采用整机始发。在盾构完成试掘进后,进入正常掘进阶段。拆除盾构井内的负环管片、反力架等。在盾构始发时,管片、管线、砂浆等材料从预留出土口吊入隧道内,然后由电瓶车牵引编组列车将管片、管线、砂浆运抵工作面。泥浆管路及电缆线路均从预留口接入隧道内盾构工作面。在拆除负环管片后,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线均移至盾构工作井,轨线管片等材料从盾构工作井吊入,砂浆从盾构工作井放入编组列车的砂浆车内。 盾构在切入土体时,为确保利用上部千斤顶,整体向前推进,负环管片设置为全环闭口环,错缝拼装。拼装负环管片前先安装反力架和负环钢环。盾构整机始发方案示意图4-1。 4.1.3 盾构始发场地平面布置 见附图2 镇龙站盾构始发场地平面布置图。 渣土坑:设置两个渣土坑,存土高度4m ,总存土量2789m 3。 出土龙门吊:两台45t 龙门吊,布置位置如图,跨度26m 。 出渣道路:宽度为5m ,行车道为车站底板覆土回填后,采用200mm 厚素C20混凝图4-1 盾构整机始发方案示意图 拖车Ⅱ拖车Ⅰ 中体 前体盾尾负环管片 负环钢环 反力架 连接桥拖车Ⅳ 拖车Ⅲ

土铺设。 料库:采用10m*5m活动板房,并设专人管理。 水泥库:采用10m*5m彩钢板房。 砂石料场:采用15.27m*7.2m混凝土硬化场地堆放。 搅拌站场地:采用15m*9m硬化场地。 充电房:采用12m*3m,布置于盾构吊装孔两侧,采用24砖墙砌,内部做防水处理,中部采用12砖墙进行分割成4个3m*3m的水池,可存水冷却。 安全通道:采用标准梯笼,高度应根据现场实际进行设计。 4.1.4 盾构人员准备情况 主要管理人员:项目经理1名,项目总工1名,工区副经理1名,工区土建负责人1名,工区机电负责人1名,技术人员4名,施工队长2名,班长4名,材料员2名,安全员4名,质检人员2名。 主要作业人员:盾构机主司机4名,盾构机副司机4名,管片拼装手4名,电瓶车司机4名,电工4名,电气焊工4名,机械维修保养工12名,线路维护工4名,地下隧道配合工20名,龙门吊司机4名,挖掘机司机4名,盾构砂浆搅拌站8名,地面配合工24名。 4.1.5 盾构设备准备 1、出土用2台45t龙门吊,等待场地具备条件进场安装。 2、出土用电瓶车4列、渣车底盘8节、浆车4节、管片8节车以及渣土斗已整修完成,存放于盾构机整修基地,等待进场; 3、砂浆拌和站,搅拌罐已整修完成,存放于盾构机整修基地,等待进场; 4.1.6 水、电接口 盾构施工用水采用镇龙站自来水接口直接接入使用。 盾构机用电采用10KV高压,由变压器房引至盾构机上接入使用。 4.2 盾构始发流程 见图4-2盾构始发流程图。

盾构施工渣土改良专项方案

编制依据 (1)隧道施工图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3)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盾构区间总长度3566.5m,附属工程包括7个联络通道、2个防淹门、12个洞门。盾构区间采用德国进口的两台直径8.84米的海瑞克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施工。 二、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本线地处广东省中部,沿线经过珠江三角洲海陆交互沉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地面高程多为0~10m,仅佛山西站附近有零星剥蚀残丘分布,高程10~20m。区内道路纵横,水网发达,河流纵多,主要河流有汾江、东平水道、吉利涌、潭洲水道、陈村水道等,均为通航河道。 2.2工程地质条件 (1)洞身地层 本标段区间盾构隧道范围地层岩性按成因和时代分类主要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层<1-1>;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沉积层<2-1>、<2-2>、<3-1>、<3-2>、<3-3>、<3-4>、<4-1>;第四系全新统残积层<5>;白垩系下统基岩<7-1>、<7-2>、<7-3>。在里程DK31+439~DK32+260洞身范围地层主要为上软下硬,上部为砂层或全风化或强风化砂质泥岩、砂岩W4、W3(821m);里程DK32+260~DK34+500洞身范围地层主要为弱风化砂质泥岩、砂岩W2(2240m);里程DK34+500~DK35+005.5洞身范围地层主要为上软下硬,上部为强风化砂质泥岩、砂岩W3,下部为弱风化砂质泥岩、砂岩W2(500.5m)。 (2)洞身地层分布统计 根据目前提供的地质断面图,隧道洞身地层统计如下表所示:

全风化砂质泥岩、砂岩W4:灰色,棕红色,原岩结构已经破坏,岩芯呈土状,水浸易软化崩解。 强风化砂质泥岩、砂岩W3:棕红色、深灰色,泥质、铁质胶结,裂隙很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局部短柱状,锤击易碎。 弱风化砂质泥岩、砂岩W2:棕红色、深灰色,泥质、铁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裂隙稍发育,岩芯呈短柱状、柱状。 (4)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根据我司的勘察报告,在岩样中取样进行岩石试验及原位测试,结果如下所示: 岩石(弱风化)的天然抗压强度最大值为53.0MPa,最小值3.7MPa,平均值20.36MPa。 强风化岩层的推荐基本承载力为400kPa。

盾构集土坑施工方案

地铁一号线铁~云区间集土坑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沈阳地铁一号线第九标段项目经理部 2007年10月日

一、编制说明 (1)沈阳地铁一号线第九标段铁云区间施工组织设计。 (2)沈阳地铁一号线第九标段铁云区间施工图。 (3)沈阳地铁一号线第九标段铁云区间现场勘探、调查情况。(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6)《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二、工程概况 本区间从铁西广场站出发,沿建设东路向东延伸,到达应昌街路口后,线路向北偏转,先后下穿新建东环国际小区箱形基础,沈阳油漆厂7层、5层楼筏板基础沿云峰北街到达云峰北街站。其中建设中路、云峰北街为主干道,交通流量较大。沿线环境较为复杂。 区间起止里程为DK9+511.396—DK10+426.095,左右线区间总长1722.803米。右线长度875.399米,左线长度847.404。最小曲线半径400米。最大坡度2.5%。地面高程41.14m~41.93m。 三、集土坑施工方案 集土坑是用于盾构施工时存放掘出渣土的临时性结构。集土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具体形式大小依据盾构施工需要自行决定。 本区间工程考虑到主要掘进地层为砂层,地下水丰富,且沈阳冬季施工时间长,运土车辆运输时间长的特点,设计集土坑的形式如下:集土坑:长:17.6米,宽5.6米。高5米(地下3米,地上2米)。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集土坑的位置考虑运输出土的方便,设在龙门吊东侧,车站南端头处。旁边做一小型废水池过滤抽出坑中废水。具体位置见图1。 图1 集土坑的施工流程为:放线—探槽—挖槽—清底—超平—绑扎底板钢筋—打底板—绑扎侧墙钢筋—支模—安装翻转架—打侧墙混凝土—养生—拆模。 四、集土坑施工需注意事项 1.基坑开挖过程严格按照《基坑开挖安全技术交底》进行。 2.钢筋绑扎依照相关规范进行,保证施工质量。 3.混凝土注意入模温度,注意养生,防止开裂。 4.注意拆模强度,不到达拆模强度严禁拆模。 5.注意电器焊操作安全,注意防火安全。

盾构渣土池施工方案

##轨道交通##线一期工程土建0##段##站盾构渣土池施工方案 二O一七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1) 1.1 编制依据 (1) 1.1.1 相关文件 (1) 1.2 主要规程规范 (1) 1.3 编制原则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 (3) 3.1 施工部署 (3) 3.1.1 人员配置 (3) 3.2 施工准备 (3) 3.2.1 施工用水用电 (3) 3.2.2 资源配置 (3) 第四章渣土池施工 (5) 4.1 渣土池设计概况 (5) 4.2 施工工艺 (5) 4.2.1 测量放线 (5) 4.2.2 钢筋工程 (5) 4.2.3 预埋件施工 (7) 4.2.4 操作平台搭设 (8) 4.2.5 模板工程 (9) 4.2.6 混凝土工程 (11) 4.2.7 混凝土养护 (12) 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13) 5.1 模板质量控制 (13) 5.2 钢筋质量控制 (13) 5.3 混凝土质量控制 (13) 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5) 6.1 安全要求 (15) 6.2 文明施工要求 (15)

1、计算概况 (16) 2、计算依据 (16) 3、荷载计算 (16) 4、墙体承载力计算(不考虑扶壁柱) (17) 5、挖机通道验算 (18)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相关文件 (1)##站围护结构设计图(060438-S-JG-02(01)-01) (2)##站主体结构设计图(060438-S-JG-02(02)-01); (3)##轨道交通##线一期工程土建##段施工组织设计(20170520); (4)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1.2主要规程规范 表1.2-1 主要标准、规范、规程一览表

盾构施工场地平面布置方案

1. 现场概况 深圳地铁7号线工程XX 站至XX 站区间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沿 XX 路,接深 圳地铁 4号线XX 站,途经皇廷居、福强路、XX 大厦、XX 新村、广深高速等,至 百合三路前的 XX 站。盾构始发场地在XX 站。 2. 施工平面布置 2.1布置原则 ⑴施工场地不超出招标文件规定的施工用地范围,以满足施工生产和现场 管理为主,尽量减少对道路、交通等公用设施的干扰; ⑵方便施工组织; ⑶生活、生产区域分开; ⑷ 经济合理、简洁美观,有利于安全生产; ⑸ 合理布置临时建筑,避免重复建设; ⑹ 严格遵守业主及佛山市有关部门的要求、规定; 2.2盾构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 盾构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见附图2.1 — 1 ―r~ 二? i n r n 图2.1 盾构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图 训 glti!們和曲

3.临时设施 临时工程施工及部署严格遵守业主及深圳市下达的各种文件,按照整洁、美观、适用、经济原则进行场地布置和修建各种临时工程,并切实做好场地围蔽、场地排水、场区硬化及生活、生产用电、用水等工作。 3.1场内施工道路 本盾构施工场地在XX站,施工区的主要道路选择原市政道路的同庆路,该路路况良好,可满足施工道路需求,施工区的大门开在围墙的同庆路处。进施工区大门后左侧沿围墙方向设施工便道,宽度为6m,施工区与生活办公区间设施工道路一条,宽度为10m施工道路均已原硬化路面,未硬化区域采用C30混凝土浇筑补充。在渣池附近沿主干道上设两个洗车台,洗车台四周设置排水沟与场内主排水沟连接。 3.2排水和防洪设施 生活区和办公区地面采用C15砼硬化,地面设置0.3%坡度自然排水,另外所有临时房屋四周设置深15cmx宽20cm的排水沟与主排水沟连接,在施工主道路东侧南北方向全场设置深50cmx宽40cm M7.5浆砌砖排水沟,间隔20米设置1 个沉沙井,厨房、厕所及施工污水均按要求设置滤油池、化粪池、沉淀池,经净化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排污管道。场地内主要排污设施为滤油池、化粪池、沉淀池、排污泵、洗车槽。污水处理室主要连接的生产设施为盾构隧道、搅拌站、装渣区和生活区等。防洪设施:在基坑周围砌筑合适的挡墙,防止洪水灌泡基坑和隧道,雨季时配备足够数量的排污泵,保证在洪水灌进基坑能够及时排水,保证基坑和隧道的安全。 3.3临时房屋 临时房屋主要包括:双层办公用房3栋共25间(其中施工队办公室3 间)、双层生活用房6 栋共78 间、备用宿舍楼1 栋共8 间、另外布置有饭堂、仓库、机电车间、充电房等生产用房。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选用可重复拆装的活动房屋,具体面积分配为:项目经理部办公用房计44om,其中会议室loom,驻地业主 代表、驻地监理办公用房60吊。房屋的布置要求紧凑、美观、大方且与周边环境相适应,满足生产人员的日常工作的需要,保证管理、生产人员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具体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