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

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
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

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

第一章总论 (1)

第一节项目背景 (1)

一、项目基本情况 (1)

二、编制目的、依据、原则、范围 (2)

三、项目提出的理由 (5)

第二节项目概况 (7)

一、项目建设地点 (7)

二、项目建设目标 (7)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8)

四、建设工期 (8)

五、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8)

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

第三节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 (10)

第二章项目建设区域基本情况 (12)

第一节项目区域概况 (12)

一、自然环境现状分析 (12)

第二节项目建设地概况 (16)

第三节项目建设区域现状概况 (18)

一、现状概况 (18)

二、存在问题 (19)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预测 (24)

第一节客源市场细分及定位 (24)

一、项目客源市场细分及定位 (24)

二、景区市场规模预测 (28)

第二节旅游市场的总体结构 (32)

第三节旅游市场的特点 (34)

一、全国旅游市场的特点 (34)

二、**省旅游市场的特点 (36)

三、项目前景预测 (38)

第五章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建设条件 (40)

第一节建设原则、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40)

一、建设原则 (40)

二、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42)

第二节工程建设条件 (42)

一、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 (42)

二、水文、气候 (43)

三、自然资源条件 (43)

四、社会经济条件 (44)

五、交通条件 (45)

六、施工条件 (45)

第六章工程建设方案 (46)

第一节工程建设方案的规划原则 (46)

一、规划先行原则 (46)

二、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 (47)

第二节建设方案 (47)

一、项目建设布局 (47)

二、建筑、结构工程 (48)

第三节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49)

一、总平面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49)

二、总体规划方案 (50)

第七章分项工程设计方案 (51)

第一节室外绿化工程 (51)

一、道路 (51)

二、混凝土硬质地面 (54)

三、房屋加固方案 (54)

四、房屋外墙立面改造和装饰 (62)

五、广场设计方案 (66)

第二节室外附属工程(水和电) (72)

一、设计参数 (72)

二、排水管渠设计 (73)

三、给水工程设计 (76)

四、弱电工程(综合通信) (78)

五、强电(电力)工程 (78)

六、燃气工程 (79)

七、检查井盖 (80)

第三节室外附属工程(路灯) (80)

一、设计依据及采用规范、标准: (80)

二、道路照明设计概述 (81)

三、节能设计 (83)

第四节室外附属工程(绿化) (83)

一、绿地 (83)

二、绿化施工原则 (84)

三、种植土及地形施工说明 (84)

四、种植施工说明 (85)

五、苗木质量要求 (86)

六、苗木规格说明 (86)

七、养护管理要求 (88)

第八章节能 (88)

一、概述 (88)

二、编制依据 (88)

三、节能措施 (89)

四、节水措施 (90)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91)

第一节环境保护的目的与原则 (91)

一、环境保护的目的 (91)

二、环保的原则 (92)

三、施工期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93)

四、项目运营后对环境的影响 (94)

五、节水措施 (95)

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 (96)

一、环境质量执行标准 (96)

二、治理措施方案 (97)

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 (98)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 (99)

第一节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 (99)

第二节劳动卫生安全措施 (100)

一、项目建设期劳动卫生安全措施 (100)

二、项目运营期劳动卫生安全措施 (100)

第三节消防措施 (101)

第十一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03)

第一节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103)

第二节项目管理 (104)

第三节项目监督 (105)

第四节机构与人员配置 (106)

第十二章建设工期及实施进度计划 (106)

第一节项目建设工期 (106)

第二节实施进度计划安排 (106)

第十三章工程招投标 (107)

一、招标范围 (107)

二、招标的组织形式 (108)

三、招标方式和招标内容 (108)

四、招标公告发布媒体 (109)

五、投标单位资质 (109)

项目招标基本情况表 (109)

第十四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10)

第一节投资估算 (110)

一、编制依据 (110)

二、编制说明 (111)

三、投资估算 (111)

第二节项目资金筹措方案 (112)

第三节资金使用计划 (112)

第十五章财务评价及效益分析 (113)

第一节财务评价 (113)

一、评价原则与方法 (113)

二、成本分析 (113)

三、财务效益分析 (116)

四、不确定性分析 (117)

图1/5-1 盈亏平衡分析图 (117)

第二节效益分析 (119)

一、经济效益分析 (119)

二、社会效益分析 (120)

三、社会效益评价 (122)

第十六章项目营销方案 (124)

一、形象设计、定位 (124)

二、营销规划 (124)

第十七章风险分析 (130)

第一节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130)

第二节风险的定性分析 (130)

第三节风险防范对策 (131)

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 (132)

一、结论 (132)

二、建议 (132)

附表二: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35)

附表三: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36)

附表四:项目单位现金流量表 (137)

附表五: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38)

附表六:建设投资估算表 (139)

附表七: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140)

附表八: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41)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背景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县**镇**至**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县**镇(**至**沿线)

项目性质:旅游开发新建项目

项目业主:**县**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由来:

新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始终坚持服务民生,旅游业的增收富民功能越来越凸显。特别是西部旅游资源广泛分布于广大农村地区、贫困山区、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农村脱贫奔小康的新引擎。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推动扶贫攻坚、农村就业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代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之一的‘**模式’得到了世界旅游组织的高度认可,**乡村旅游成为世界旅游组织重要观测点。”

旅游扶贫是开发式扶贫的一种创新方式。**省扶贫办主任叶韬说:“旅游业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业,每实现1人直接就业,可以带动5人间接就业;每增加1元收入,可以带动相关产业7至10元的收入。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农民可以通过劳务投入、旅游服务和直接就业增加收入。”

邵琪伟认为,**是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后发赶超”的典范,“十一五”以来,**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速达34.3%,这么快的增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很少有的。

旅游扶贫专项实施方案

旅游扶贫专项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围绕《X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规划》,结合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旅游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出发点,以“十百千”工程为抓手,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要形式,以90个“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重点,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和相关产业要素,不断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改善生态人文环境,提升旅游产品,拓宽品牌营销渠道,做到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提供平台,使旅游产业成为我市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 二、工作目标 近期目标 到XX年,旅游扶贫涉及农村人口年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个百分点以上。平均每年提供6000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到XX年,围绕十大产品体系,建设10个旅游扶贫示范引领项目,40

个重点旅游扶贫镇,300个旅游扶贫示范点。通过培育一批美誉度高的旅游产品及项目带动的综合产业区,初步形成旅游扶贫产业格局。 远期目标 到2020年,旅游扶贫涉及农村人口年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个百分点以上,平均每年提供8000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到2020年,建成30个旅游扶贫示范引领项目,100个重点旅游扶贫镇,1000个旅游扶贫示范点。构建成以核心项目引领、重点项目支撑、示范点全面发展为坚实基础的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 行动计划 根据以上目标,每年度制订当年旅游扶贫行动计划,推进旅游扶贫落到实处。 三、主要措施 建设旅游大项目带动就业扶贫。着力推进3A级以上景区、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三星级以上酒店及大型观光农林业等旅游项目建设,扩大贫困人口直接从业和间接从业人数,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实现旅游扶贫目标。 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创业扶贫。按照我市乡村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和分布情况,充分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和地形地貌特点,深入开发

旅游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于在北碚区偏岩镇胜天湖 建“中国知青部落园”旅游项目的 概念规划提纲 绪论 “中国知青部落园”是依照北碚区委区政府2005年“整合资源,形成特色旅游”的工作精神和“深入推进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全面启动‘十百千’工程”具体要求,在北碚区偏岩镇胜天湖以中国知青文化和生态旅游为主题进行规划的一个旅游项目。 本规划提纲集中了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北碚区旅游局、偏岩镇镇政府、重庆新综艺图文广告有限公司、重庆广来策划广告公司的专家们,从胜天湖的差不多情况,偏岩镇及胜天湖的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胜天湖旅游开发分析、规划总则、开发原则、规划布局、环境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市场分析和市场策划,投资匡算及经济效益、居民参与旅游机制规划、竞争与合作关系分析、社会经济协调进展等十五个方面进行了对北碚区偏岩镇胜天湖“中国知青部落园”旅游项目比较全面的概念性规划。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中国专门年代的产物,当年全国三千多万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同意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到祖国的边疆和农村。知青文化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形成了一个专门年代的专门文化。 利用北碚区胜天湖的资源,运用生态旅游理念,融合“中国知青文化”与“传统巴渝文化”将现代旅游意识组合为一体,形成以生态

资源为要紧旅游载体,观赏大自然风光,同意科普教育与生态旅游和知青文化构成一种新的旅游类型是我们开发北碚偏岩镇胜天湖“中国知青部落园”的目标。 通过二到三年的滚动开发,我们相信我们必定将北碚偏岩镇胜天湖的“中国知青部落园”旅游项目打造为中国最具有中国知青文化特色和生态旅游的品牌旅游名胜风景区。 第一章引言 一、项目范围 依照重庆市北碚区政府2005年“整合资源形成特色旅游”的工作精神和“深入推进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全面启动十里温泉城,百里花卉长廊和千户星级农家乐‘十百千’工程”的具体要求。重庆勿忘我科技(集团)进展有限公司有意在北碚区偏岩镇胜天湖建设“中国知青部落园”旅游项目。 二、研究人员和研究方法 本规划提纲由西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北碚区旅游局、胜天湖水库治理处、偏岩镇镇政府、重庆新综艺图文广告有限公司、西南农业大学出版部、重庆广来策划广告公司等部门、单位共同组成人员进行研究。 在进行本规划提纲的研究过程中,要紧采纳旅游规划中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进展理论、区位论原理、生态学原理与环境爱护、系统理论等方法对“中国知青部落园”旅游项目进行规划研究。 三、旅游开发的目标 在胜天湖开发“中国知青部落园”的目标是:利用胜天湖的资源,

新常态下旅游扶贫发展分析与建议

新常态下旅游扶贫发展 分析与建议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新常态下我国旅游扶贫发展分析与建议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出现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扶贫问题成为了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旅游扶贫更是被很多地方大力开发。本文研究了我国旅游扶贫的发展状况,结合我国国情及经济转型期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如何加强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旅游与贫困;旅游扶贫 减少和消除贫困是一项长期且困难的世界性难题。近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及贫困地区人口脱贫方面上的作用日益凸显,而旅游与贫困的关系也成为了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性课题。受整体发展背景及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旅游业近年来才开始出现迅猛发展的势头,而旅游扶贫也逐渐被各地各级政府所采纳及发展。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提出并阐释了中国经济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由过去三十多年的年增长率接近10%的“中国奇迹”,将调整为年增长率6%-7%的中高速增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

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经济增长放缓无疑会对中国及各行各业都造成很大影响,且现阶段中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重要阶段。2014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友人宣布:“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2]在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是历史性的时刻,是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而在这最后阶段,在这特殊时期里,扶贫问题将是重中之重。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我国要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 一、旅游扶贫概念及实践 (一)旅游扶贫概念 旅游扶贫政策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所谓旅游扶贫,即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的政策。而旅游扶贫的理论研究则是随着国家扶贫实践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些地方政府响应“扶贫”政策,整合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提出旅游扶贫的概念。 (二)旅游扶贫实践 就今天而言,我国旅游扶贫仍属于探索发展阶段。在实践旅游扶贫的理念过程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是:2000年8月,国家旅游局试办了全国第一个旅游扶贫实验区-六盘山旅游扶贫实验

12部门联合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 旅发〔2016〕1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委(局)、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局)、环保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交通运输厅(局)、水利厅(局)、农业厅(局)、林业厅(局)、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分行: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厅字〔2016〕4号),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联合制定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016年8月11日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 “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016-2018年减少1.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400万贫困人口脱贫; ——2019-2020年减少1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347万贫困人口脱贫。 ——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中央统筹、地方负责。按照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县(市、区、旗)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中央各相关部门负责制定配套方案,明确工作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负责本辖区内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整合省内资源予以支持。各县(市、区、旗)政府要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

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方案

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12部委《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我省于20XX年启动实施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全省共有35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纳入该工程,村列入其中并被列为20XX年重点推进村。 一、基本情况 村做为省级贫困村、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辖3个居民组,104户居民,人口374人,耕地面积583亩,林地面积14070亩,该村森林茂盛、水源丰富、山峰秀美、文化氛围浓厚。贫困人口建档立卡21户、27人。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结合自身实际,迅速行动,聚焦精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精准脱贫,对于自身和家庭成员都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社会保障兜底,做到“定人”、“定户”、“定时间”,做到“一户一策”、“一户一档”。 二、项目建设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村民委员会 建设背景:近几年,全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进步的生力军,在旅游业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助推我区特色旅游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村做为省级贫困村、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在国家大力开展精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的大方向下,享有各种国家优惠政策扶持。 区位优势分析:村位于市东南部,距市区35公里,与山庄紧邻,其突出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空气优势,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进行消夏游、生态游、乡村自驾游等旅游项目,打造新型盛夏避暑休闲旅游模式。 科学统筹规划,定准项目,画好蓝图。 项目总投资预计120万元,资金来源于国家、省级补助。项目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新修油渣道路260米,面积910平方米;新建餐饮房屋424平方米,用于农家乐餐饮项目;新建木屋2个、遮阳棚8个及购买相关配套设施;新建园林景观、美化绿化工程;安装木制栅栏、安置照明灯5盏及相关配套设施;购买餐桌餐椅、展示柜、冷柜等配套

我国旅游可行性分析报告

旅游开发可行性分析报告 目 录 1项目总论 .1.1项目背景 (1) 1.2研究工作依据 (2) 1.3项目研究的范围 (2) 1.4项目投资回报 (3) 1.5可行性研究初步结论 ............................................................................................. 3 2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4)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4) 2.2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4) 2.3.本市工业旅游资源调查及分析 (5) 2.4投资的必要性 (6) 3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7) 3.1概述 (7) 3.2周边出游市场概述 (7) 3.3市场调研的基本结论 (10) 4建设条件 (12) 4.1资源禀赋状况 (12) 4.2区位条件 (12) 4.3交通状况 (12) 4.4文脉分析 (13) 4.5自然情况 (14) 4.6人力资源条件 (14) 5总体规划 (15) 5.1主题定位: (15) 5.2总体项目布置 (15) 5.3矿道旅游-本市嘉年华 (15) 5.4本市往事 (21) 5.5本市1900 (21) 5.6 山顶休闲区 (22) 5.7项目设计容量 (22) 6环境保护 (25)

6.1环境保护原则 (25) 6.2生态环境保护 (26) 6.3废物处理方法及达标要求 (26) 6.4大气环境保护 (27) 6.5噪声污染 (27) 6.6消防、安全与卫生 (28) 7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29) 7.1组织机构 (29) 7.2企业组织形式 (29) 7.3劳动定员 (30) 8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1) 8.1项目总体进度计划 (31) 8.2项目建设方式 (31) 8.3项目建设依据 (31) 8.4项目产品规格及质量标准 (32) 8.5项目组织管理 (32) 8.6开发第一阶段的详细时间安排 (32) 8.7项目总体开发步骤 (33) 9项目运作及风险规避 (33) 9.1项目资本运作基本思路 (33) 9.2项目运作结构 (35) 9.3项目运作模式 (35) 9.4方案设计 (36) 10投资估算与经济分析 (37) 10.1投资估算依据 (37) 10.2项目总投资估算 (37) 10.3测算说明 (38) 10.4损益估算 (39) 10.5现金流量表 (40) 10.6财务评价 (41) 10.7不确定性分析 (41) 10.8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42) 10.9风险与对策 (44) 11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46) 11.1结论 (46) 11.2建议 (47)

乡村旅游可行性报告

打造精准扶贫示范点——慕家沟民俗文化旅游村 可行性报告 申报单位:西吉海宇农业发展集团 项目主持人:郭彦飞 项目建设负责人:杨少青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慕家沟民俗文化旅游村 (2)项目地点:西吉马建土窝村慕家沟 (3)项目性质:新建 (4)建设目标: 本着开发慕家沟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发展以乡村文化交流为中心,乡村休闲旅游度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围绕乡村旅游提出很多原创新概念和新理论,如:游居、野行、居游、诗意栖居、第二居所、轻建设、场景时代等,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提出使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即促进了慕家沟乃至周边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环境美化效益。 二、项目背景

根据《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走势分析报告》指出: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并以文化为底蕴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也可以观赏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故事。旅游者可在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并以土窝村慕家沟作为文化;写作;旅游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 本项目符合国家精准扶贫及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政策,加快乡村旅游发展要求。本项目通过绿化林地,文化大院,游客休闲娱乐中心,大棚采摘等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慕家沟生态环境及旅游环境,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以合理保护生态环境和开发马建乡土窝村慕家沟及周边旅游,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工程建设项目及内容 (1)建设项目:

关于创建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实施方案

关于创建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内江市委办公室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17个扶贫专项2016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办发〔2016〕47号)和《内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创建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内旅委办发〔2016〕21号)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强化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引领作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内江市东兴区旅游扶贫2016年工作计划》,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引导和推动全区旅游扶贫工作向深度与广度拓展,促进旅游扶贫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推动贫困村脱贫摘帽。 二、创建标准 旅游扶贫示范村是指旅游业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具有明显示范效应,开展丰富多元的乡村旅游活动,具备为游客提供相应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条件和服务的设施,并能够为游客提供高质量旅游服务的行政村。基本条件是: (一)科学编制乡村旅游专项规划或其他规划中涉及有“乡村旅游”的章节。 (二)成立有管理机构(村级集体组织、乡村旅游合作社、旅游协会)。 (三)贫困人口因发展旅游获得的收入占其纯收入的比重不低于10%。 (四)整合各项扶贫资金用于旅游设施和旅游品牌建设。 (五)近三年内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重大旅游质量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三、创建目标 按照有一定建设基础与规模、发展潜力大、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提升能够在全区范围内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等要求,将新店乡双流村作为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创建目标。2016年启动创

建工作,2017年完成双流村的创建任务,发挥旅游扶贫示范村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区3个旅游扶贫村(富溪镇天赐村、高梁镇慈花村、小河口镇红林村)在2019年以前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实现脱贫。 四、创建措施 (一)突出特色,开展创建活动。实现旅游扶贫示范村各类资源景观化,推进农业园区、森林景观、乡村聚落、水利风景、古镇新村等各类乡村资源创建国家A级景区和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旅游品牌,力争创建精品村寨,扶持培育创建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民宿达标户和休闲农庄、养生山庄、花果人家、生态渔庄、民族风苑等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经营点,推动示范村旅游产业发展。 (二)因地制宜,开发乡村旅游商品。充分挖掘乡村物产、环境、生产劳动、生活起居、社会文化、民风民俗、人物故事,坚持创意开发,推出一批特色农产品、民间工艺品、农村生产生活用品等乡村旅游商品。通过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实现旅游商品的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要在乡村旅游点开设一批诚信规范的购物实体店,形成乡村旅游商品和地方特色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体系;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覆盖旅游扶贫示范村,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线下销售网络销售旅游商品。 (三)夯实基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申请专项资金,整合扶贫资金,用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通讯、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消防、报警、医疗救助等公共安全设施,旅游咨询点、旅游标识标牌、厕所、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积极发展乡村民宿、特色餐饮等接待设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四)加强宣传,打造特色品牌。建立乡村旅游营销联动机制,积极构建各类网络、微博、微信、短信、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等全方位信息传播体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农事节庆、民俗活动、赏花采摘等节会活动。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类旅游节庆展会活动,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

疏勒2019年脱贫攻坚项目实施方案

疏勒县2019年脱贫攻坚项目实施方案 疏勒县2019年脱贫攻坚项目计划紧紧围绕中央“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自治区“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地区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和“五个全覆盖”的要求,紧密结合县级脱贫攻坚规划,贫困村资源禀赋,扶贫对象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依据“村申报、乡镇审核、县审定”的原则,按照自下而上申报、自上而下的审核反馈程序,反复修改完善脱贫攻坚计划,科学编制疏勒县2019年脱贫攻坚项目计划九大类61个明细项目,投资估算144689.63万元。为确保项目当年完工、当年见效,贫困户当年受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编制原则 按照《疏勒县脱贫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和年度脱贫攻坚任务,紧紧围绕贫困人口“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贫困村“一降”、“五通七有”退出标准,结合我县脱贫攻坚实际,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脱贫需求走”的原则,立足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项目编制围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住房安全保障、基础设施配套、综合社会保障兜底、生态环境保护、易地扶贫搬迁、扶志扶智工程、其他类等九大类61个明细项目进行安排设计。一是坚持政府引

导,贫困户为主的原则。充分发挥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尊重贫困户发展意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疏勒县毗邻喀什地缘优势,瞄准蔬菜、畜牧养殖产业发展,明确产业发展定位,科学谋划产业发展,编制产业扶贫项目31个,投资54006.58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37.32%。二是继续巩固提升扶贫就业成果原则。坚持把转移就业作为贫困人口脱贫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科学谋划就业方式,主要通过卫星工厂就近就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积极引导贫困户自主创业的方式,编制就业扶贫项目4个,投资6037.46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4.17%。三是坚持住房作为解决“三保障”的重点原则。在解决住房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编制项目4个,投资7147.1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4.94%;四是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缺项短板原则。按照贫困村“五通七有”脱贫指标,主要解决水质水量不达标、村组或巷道、公共服务提升方面基础设施配套项目8个,投资61342.8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42.4%;五是加大综合保障兜底工程扶持原则。用于贫困大学生救助项目,投资5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0.35%;六是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原则。大力整治村、户生产生活环境,按照硬化、绿化、净化、亮化顺序,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项目4个,投资8429.54万元,占投资总额的5.83%;七是巩固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成果原则。用于1526套住房建设及其配套设施,投资61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

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编写时间: 主管部门: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介 1、区域及自然条件 (1)历史沿革 项目景区旁边原有一某某关,为明洪武年所建,“悬壁临水,盘折而上,口开一罅,十里蚊行,为往省治要隘”。明代为防“安奢之乱”,设九关,派重兵于某某驻守。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著名的战斗。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明军参将谢崇爵产与播州宣慰使 杨应龙部在某某激战,“争浮桥,桥断,杀溺死者数千人”,四川总督李化龙“用尚方剑斩崇爵”。某某总兵官童元镇率军平播,杨应龙令其部下着水西衣甲,混入童元镇部营中“内合外发,官军大 ,进至某某,断浮桥,官兵溺死无算”。杨应龙后为刘廷所败。据考,项目景区为“官”渡,原属贵阳府,设厘金卡,收入为“官”渡之 费。早先渡人,后来摆渡汽车。1935年1月,红军长征突破某某天险,到某某召开了著名的“某某会议”。 2、资源评价 (1)季节:终年四季如春,从三月至十月是黄金季节,冬暖夏凉。 (2)污染:旅游开发项目无工业污染,环境安静无噪声,无放射源,

森林植被繁茂,空气洁净清新。游客活动产生的三废可以控制、回收,净化达标处理后排放。 (3)联系:该旅游开发项目毗邻某某河边,有三桥飞渡,大坝屹立,晚间灯火,摩崖石刻,库区风光以及被誉为“中国一绝、项目地区 一技”的某某豆腐鱼等景观,相互辉映,可参观点能形成旅游开发线。从外围讲,旅游开发项目景区南可依托息烽温泉、集中营旧址 以及省府贵阳,北靠历史文化名城某某,沿库区而上有已初步形成 的“某某大坝-傣族公园-神石山庄-三沙大桥”和“某某电站- 小溪-化觉-六广”两条黄金旅游开发线。 (4)可进入性:210国道、贵遵高等级公路、川黔铁路从境区穿过,景区背靠某某、面向贵阳,濒临某某,俯视长江,内有火车站2个,客运航运码头1个,规划中水运的客运、货运及自用码头各1个。 形成了公路、铁路、航运纵横交错、航空港近距离呼应的交通网络, 游客进得去,散得开,出得来,可以做到旅短游长,其资源利用价 值因交通方便而大为提高。 (5)基础设施:景区水电路通讯具备。有山、河、桥、瀑布、森林、溶洞、风景资源丰富独特,环境容量大,发展空间广阔,搬迁工作 量小,土地肥沃,能提供新鲜果品、蔬菜、肉食、蛋禽、鱼类。农 村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建筑材料产地近,价格低,未开发旅游开发

乡村旅游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乡村旅游业建设 项目实施单位:松桃县乌罗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单位法人代表:联系电话: 项目主管单位:松桃苗族自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项目主管单位法人代表: 技术依托单位:松桃县旅游局 技术依托单位技术负责人: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类别:乡村旅游 项目建设地点:松桃县乌罗镇黔龙村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修建蓄水池400立方米,铺设供水管道1000米,修建通组公路30公里,硬化人行道路10千米,农电改造310户,平整停车场2000平方米,硬化停车场1000平方米,修建卫生公厕600平方米,农家乐示范户建设10户,“三改”工程200户,培训从业人员100人。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1000万元,其中县水务局120万元,县交通局运输管理局216万元,县供电局155万元,县发改局300万元,县旅游局209万元。 项目建设期限:壹年

二、项目申请理由和条件 (一)项目县和项目区基本情况: 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边缘,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交界处,东邻湖南,北接重庆。全县土地总面积3400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503个村,总人口69.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05万人,有习惯耕地40.87万亩,人均耕地不足0.7亩。 项目区位地我县乌罗镇黔龙村,距乌罗镇政府驻地5公里,距松桃县城65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15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126亩,393户1830人,人均耕地0.62亩.该村是新阶段扶贫开发二类重点村,2010年末有贫困人口47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050元。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发展乡村旅游是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潜龙洞景区自2010年试营业以来,已接待游客10000人次,创旅游收入300万元,2011年国庆长假每天接待游客上千人,仅国庆长假就接待游客7000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万元。当地农民可从餐饮服务业和销售旅游小商品获得增收。 2、发展乡村旅游是适应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休闲娱乐需求。潜龙洞是梵净山东线旅游的著名景点,既有风光秀丽的奇山秀水,又有奇特无比,堪称绝境的古老溶洞群,洞内千姿百态应有尽有,是现代都市人们休闲娱乐的最佳旅游胜地。 3、发展乡村旅游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通过旅游开发可改变当地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实现城市乡村协调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业扶贫方案

发展乡村旅游业扶贫方案 为贯彻落实(xx政办〔xx〕xx号)《关于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特点,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坚持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积极探索 __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分享旅游发展红利。到2018年,全县建成3个重点乡村旅游扶贫乡镇,5个旅游扶贫示范点。平均每年提供50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通过乡村旅游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一)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一步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乡镇、村和村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各自的作用,理顺关系,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并推广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协会+农户”、“景区景点+农户”等乡村旅游组织管理模式。成立xx乡村旅游经营者协会或联盟,制定卫生、安全标准,规范服务,提高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到2018年,新增民宿客栈20家。 (二)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加大重点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条件。优化重点村乡村公路、停车场、标识牌等交通服务体系,支持重点村建立、提升游客服务中心、

游步道、摄影观光台、旅游购物点、休憩场所等乡村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每个重点村至少建成1座。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加强重点村村容村貌整治,改善供电、供水、通讯、消防、环境卫生等基础条件。 (三)丰富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因地制宜发展民宿客栈、农家乐、生态农庄、森林旅游人家等休闲度假产品,推出乡村旅游“春季赏花踏青、夏季避暑亲水、秋季赏叶晒秋、冬季观雪看民俗”等四季旅游产品线路,开辟自驾、摄影、研学、徒步、养老养生等特色线路,以xx桃源文化为主题、乡土乡情和农事体验为特色的观赏体验型的乡村旅游活动。深入挖掘我县手工技艺及徽雕工艺,利用丰富的农副产品等资源,采用公司带农户的模式,开发土特产和旅游手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旅游商品企业和品牌,开辟主要景区贫困村农副产品直销点,促进农副产品增产扩销,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积极开辟旅游商品电子商务,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旅游商品销售,做到网店与实体店销售齐头并进,提升我县旅游商品流通市场竞争力。 (四)强化乡村旅游宣传营销。依托央视、知名网站、知名电商等,加大我县乡村旅游形象宣传力度。支持、引导重点村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提高在线营销能力。将重点村纳入我县旅游精品线路,每年组织国内媒体和旅行商赴乡村旅游点开展踩线采风活动。依托我县良好生态、丰富农特产品、特色民俗活动,大力开展“油菜

某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景区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旅游局

目录 第一章总论 (5) 1.1项目概况 (5)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8) 1.3编制原则 (9) 1.4研究结论与建议 (9)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1) 2.1项目建设背景 (11)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12) 第三章 XX县旅游市场分析 (14) 3.1市场规模预测 (14) 3.2景区游客容量与环境容量估算 (15) 3.3客源市场定位 (16) 第四章建设条件、施工条件 (18) 4.1建设条件 (18) 4.2施工条件 (19) 4.3建设内容 (20) 第五章工程建设内容 (20) 5.1 游客服务中心 (20) 5.2 露营基地 (21)

5.3 云杉林观景台及栈道 (22) 5.4 盆景园观景台及栈道 (22) 5.5 柏树林观景区 (23) 5.6 万佛崖登山栈道及观景台 (23) 第六章游憩配套设施工程 (24) 6.1旅游标识系统 (24) 6.2生态旅游厕所 (26) 6.3桥梁系统 (27) 第七章景观绿化建设工程 (29) 7.1 景观工程 (29) 7.2 绿化工程 (30) 第八章综合管网工程 (32) 8.1道路与竖向工程 (32) 8.2管线综合工程 (34) 第九章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39) 9.1生态保护工程 (39) 9.2环境卫生工程 (41) 第十章项目招投标管理 (42) 10.1 概述 (42) 10.2 招标范围 (42)

10.3 招标组织形式 (42) 10.4 招标方式 (43) 10.5 招标情况 (43) 10.6 招标信息发布 (43) 10.7 评标 (44) 10.8 授予承包人施工合同 (44) 第十一章工程实施方案 (45) 11.1 工程实施条件 (45) 11.2 建设期安排 (45) 11.3 工程管理的实施方案 (45)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7) 12.1投资估算 (47) 12.2工程总投资资金筹措 (50) 第十三章工程效益评价 (51) 13.1 工程效益 (51)

安康市生态旅游扶贫的可行性研究

安康市生态旅游扶贫的可行性研究 本文从安康市的实际出发,对安康市生态旅游扶贫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安康具有旅游资源特色,交通区位优势,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丰富的旅游人力资源,以及广泛的客源市场。因而,开展生态旅游扶贫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标签:安康市;生态旅游;扶贫;可行性 生态旅游扶贫是在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以保护好当地旅游资源为目的,坚持可持续发展为战略,通过生态旅游扶贫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脱贫致富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投入少、效果好、返贫率低的新型扶贫方式。借鉴国内外经验,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展了旅游扶贫的工作,一些贫困地区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实现了脱贫致富。安康市作为文明生态城,有着先天性优越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同时也奠定了良好的旅游环境,但没能将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到极致,地方经济一直受到制约。因此,安康市最好的脱贫致富途径就是生态旅游扶贫。 一、安康市概况 安康是西北地区少有的亚热带资源区,又是全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和气候过渡地带,独特的地域特征造就了丰富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在秦巴汉水风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已探明景区32处,景点78处,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有29处,其中有南宫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瀛湖、香溪洞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千家坪、神河源、平河梁、岚河漂流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风景名胜区或旅游项目。境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有千家坪、擂鼓台、凤凰山、灵崖寺、鬼谷岭、天华山等省级森林公园。安康不仅自身旅游资源丰富,而且还是连接国家规划的“西安-三峡、西安-张家界绿色生态旅游长廊”中的重要驿站,是以人文资源为主要特色的陕西旅游资源的重要补充,是连通过境旅游的中转站。 二、安康市生态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分析 旅游消除贫困的研究,是近年来国际关注的热点,也是我国研究的新重点。发展旅游经济不仅能为贫困民族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亦是落后地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层次及快速摆脱贫困的捷径之一。我国的一些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在较短时间内脱了贫。如张家界、丽江、大理、德宏、九寨沟等贫困地区。安康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形成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集群。随着2010年6月安康市被评为全国“十佳宜居小城”,安康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其原始、生态、神秘、壮美、古朴的魅力吸引着省内外游客。通过挖掘资源,打造品牌,可以实现旅游扶贫的目标。 1、安康市旅游资源的特色

如何破解乡村旅游规划同质化

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对我国改变农村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战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地政府从中尝到甜头,争先恐后发展起乡村旅游。但全国许多地方在编制乡村旅游规划时,缺乏创新,照搬其他地区旅游项目,发展思路与理念大同小异,使得乡村旅游失去了个性和特色。本文以《重庆梨博园旅游总体规划》为例,对同质化竞争下的乡村旅游规划编制进行经验总结,对乡村旅游的项目创新进行探讨。 独具魅力的梨文化主题博览园 梨博园位于永川区海拔600米的黄瓜山上,黄瓜山近几年正在重点打造中华梨村景区。项目地位于中华梨村北部,其规划用地903亩。有箭竹湖、斧头山、梨树等资源。项目地面积不大、海拔不高、资源不丰、文化不深,如何在这样一片相对贫瘠的土地上做成一个出色、出彩的规划成为摆在每个项目组成员面前的难题。如何在众多乡村旅游景区中脱颖而出?如何对项目地进行定位?如何既能让甲方满意、政府满意,又能让当地居民受益?这几个问题能否找到答案,也成了我们规划成功与否的关键。 通过对项目地资源的梳理,文化内涵的挖掘,项目组认为,梨文化是旅游区的核心文化,需要进行深入挖掘,要将梨文化的内涵做足、做够、做精。把梨文化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整个项目的始终,并将文化内涵延伸,涉及爱情文化、养生文化、乡村文化、戏曲文化。 确定文化主线后,使得规划脉络更清晰,但仅有文化还不够,还必须将这种文化进行物化,通过一定的硬件载体和软件载体展现出来。在梨文化主题的开发上,项目组确定从时间、空间、文化维度进行三维立体开发。 腹有诗书气自华

通过对文化内涵的解析,立足于资源分布现状和开发建设条件,将旅游区空间布局确定为“一心五区”。一心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五区分别为知书达“梨”——梨文化体验区、梨园春色——梨园观赏区、诗“梨”人家——农业观光体验区、杏雨梨云——休闲养生区、万“梨”长征——时尚运动区。 在“一心五区”的空间布局上,项目组策划了一系列与梨相关的旅游项目,并将旅游区定位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梨文化主题博览园。 六大策略破解乡村旅游规划同质化 目前,我国各地乡村旅游可谓遍地开花,乡村旅游规划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规划项目创新性不够,项目雷同,规划思路和规划原则通用,发展思路与理念近似,区域旅游形象、目标、定位、产品同化,失去了个性和特色。在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今天,新形势下的乡村旅游规划如何创新,笔者通过对梨博园的总体规划,以及以往乡村旅游规划编制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与读者交流探讨。 1、沟通是前提 良好的沟通能提高效率,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沟通又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方面是指既要在前期打标阶段多与甲方沟通,又要在中标后规划编制的整个过程与甲方多交流,贯穿于整个规划的始终。纵向方面是指既要与甲方、业主多探讨,又要向旅游局、规划局、环保局、建设局等各个部门多汇报,涉及旅游相关的各个职能部门。 2、资源是基础 腹有诗书气自华

农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

农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 农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X市发〔201X〕X号)和《关于开展结对帮扶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X市办发〔201X〕X号)文件要求,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X州是农业大市,贫困村大多地处丘陵山区,发展农业产业是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扶贫立足贫困村、贫困户的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户主体作用,通过3―5年的努力,进一步培植壮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使70%的贫困村加快培育发展能带动贫困户脱贫、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产业,基本形成“一村一品”格局;支持贫困户参与农业产业发展,使70%的有产业发展愿望、有一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二、产业选择 (一)产业选择的原则 1、坚持主导与特色相结合。围绕所在县域、乡域已形成的优势主导产业,确定产业发展重点。也可以根据自身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条件,选择发展前景好、综合效益高的特色产业。 2、坚持长效与短平相结合。既注重培育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项目,又要兼顾发展果树、茶叶等周期较长、长期受益的产业。 3、坚持种养与经销相结合。在引导贫困户扩大种养规模、发展种养业的同时,因地因户制宜,支持有条件的家庭从事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电商等产业。 (二)产业发展的重点 1、高效经作产业。按照适销对路、品种优良的原则,引导贫困村合理确定主栽品种,大力发展蔬菜、茶叶、白莲、烟叶等特色经作种植,脐橙、油茶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另发,培植壮大一批产业专业村。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连片规模种植,推进农业产业标准化基地建设。鼓励大户带动、加入专业合作社等途径,扶持贫困户直接发展高效经作产业。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述评_丁焕峰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述评 * 丁焕峰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感谢文彤对本论文的有益指导! [收稿日期]2004-03-06;[修订日期]2004-04-10[作者简介]丁焕峰(1970-),男,博士,湖北孝感人,研究方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规划、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E -mail :dhfzd @https://www.360docs.net/doc/8412380531.html, [摘 要]本文对我国旅游扶贫开发历程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在此基础上,认为我国近20年旅游扶贫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领域:旅游扶贫含义及其理论基础;特定地区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分析、发展战略和基本思路;旅游扶贫的效应研究;旅游扶贫模式研究;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对策研究;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其他专题研究等。本文认为贫困社区参与旅游、旅游扶贫与当地主导产业的有机结合是现阶段旅游扶贫研究中有待深入分析的两个重点。[关键词]扶贫开发;旅游扶贫;社区参与旅游[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3-0032-05 1 旅游扶贫研究与实践进程 旅游扶贫开发是一种特殊的开发扶贫形式[1~2] ,以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致 富为主要目标。我国旅游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与贫困地区有很大的重合性,旅游资源具有高密集度、高档次、高品位的优势,这样就在“发展旅游业”与“扶贫”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 我国旅游扶贫工作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实践和理论的。20世纪80年代前期和中期,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由于距离中心城市或重点旅游线路景点较近,选择了开发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兴办旅游业的道路,很快取得了脱贫致富的效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80年代后期,“七五”计划将旅游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批贫穷落后、但拥有较高质量旅游资源的地区得 到了国家和地方计划内资金的扶持,开始有计划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工作,在旅游扶贫方面取得了大面积丰收。 这些地区的成功案例引起了旅游部门和理论界的重视,以贵州省旅游局为代表的一些省级旅游局认真总结旅游开发带动脱贫致富的经验,率先在1991年全国旅游局长会议上提出了“旅游扶贫”口号。此后,国家旅游局1996年在旅游发展重要问题调研提纲中也把旅游扶贫问题研究选为重要议题之一;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自1996年10月起,相继召开旅游扶贫工作会议,对旅游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工作总结;一些学者①也开始对旅游扶贫的含义、模式、功能、经验和可行性进行多方面的理论研究。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扶贫开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对旅游开发扶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于2000年8月8日正式挂牌,拉开了我国“三区”建设工作的序幕,其他各省也纷纷开展“三区”建设,如广东省从2002年5月起全面启动旅游扶贫计划,通过省旅游局和各相关部门、各地方政府的密切配合,采取政策扶贫、规划扶贫、信息扶贫、教育扶贫和人才扶贫等多种方式,对粤北、粤西和粤东地区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扶贫工作,以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②。2 旅游扶贫研究述评 ①② 广东全面启动旅游扶贫.《南方都市报》,2002年5月6日, A7。 如,蔡雄,1994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94BJB030);陈 传康,1997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9771037);周歆红,获浙江省 教委《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扶贫的风险研究》;宁德煌,获云南省教委资助《云南旅游扶贫问题研究》;郑本法等,2000年甘肃省社科基金《陕甘宁革命老区旅游扶贫开发研究》;曹新向等,200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00BJY035)等。 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