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黑臭水体修复技术比选方案

河道黑臭水体修复技术比选方案
河道黑臭水体修复技术比选方案

河道黑臭水体修复技术比选方案

按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基本技术路线,从物理、化学、生物法三个方面分析,物理法中可有效去除水体黑臭的方法分别有河道曝气、底泥疏浚、生态补水等;化学法强化混凝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质;生物法包括微生物强化技术、酶制剂法、生物膜法等。

1、物理修复法

1.1、河道曝气

河水自净能力与溶解氧浓度有关,当河流受到污染,过剩的有机物厌氧分解,导致黑臭物质突增。人工曝气利用天然河道就地处理污水,在氧传递、迁移、扩散过程中使河道从单纯的大气复氧过渡到主动复氧,有毒污染物被大量降解,水体黑臭减少,藻类也开始生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人工曝气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且无二次污染的河流污染治理技术。

气体的转移是人工曝气系统技术的重点,曝气系统通过气体扩散至气液面或溶解气体透过半渗透膜两种方式转移氧到缺氧水体,由机房、空气扩散器和相关管道组成的曝气装置,通常气液面由搅拌或涡流形成,或者分布器和多孔材料释放气体,其中微孔还可以减少挥发性有机物剥离和曝气过程中的热损失,常见的曝气系统装置有纯氧增氧系统、鼓风机-微孔布气管曝气系统、叶轮吸气推流式曝气器、水下射流曝气等。河道人工曝气技术按照建立模式不同有固定式充氧站和移动式充氧平台两种形式。固定式充氧站一般是固定曝气装置,在河段上定点曝气增氧。移动式充氧平台则是在河段上安装类似曝气船的可自由移动的曝气增氧设施。在1980年英国有关部门向河流中放置30t/d曝气船,平均每天有5~7t 的纯氧溶于河水中,高效地解决河流急剧缺氧的现状。

1.2、底泥疏浚

被污染河流河床、湖泊毒害有机物不断积累,有外界影响时,底泥大量溶出污染有机物,河流水质被严重污染。研究表明,底泥的有效治理直接影响河道治理效果,底泥疏浚通过人工机械的方法对底泥负荷较大、污染严重的河段、湖泊进行清淤,快速转移大量营养盐、难降解有害化学品及细菌的表层沉积物,水体自净能力逐渐恢复。

河道和湖库疏浚已有大规模的使用,国外的生态疏浚主要是去除河流、浅水湖库和港湾的重金属及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美国对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南部进行了局部或大规模的底泥疏浚工程,快速的减少湖泊的黑臭。

在疏浚实施过程中,疏浚过程中的外界条件干扰颗粒再悬浮程度和污染物的释放量。研究人员通过模拟试验,预测底泥疏浚潜在的释放风险,试验按照不同的土水比配制了7种沉积物和湖水悬浊液,土/水比越大水中的多环芳烃浓度越高,结果表明,再悬浮程度越大,污染物解吸量就越多。

疏挖形式对底泥疏浚也有很大影响。螺旋式环保绞刀的疏浚船,疏挖精度达

5 cm,有效的防止污染扩散,底泥释放速率较低,适应不同土质,效率高、能耗低,得到国内外最为广泛应用。排干式疏浚精度大、污泥的残留率高,疏浚质量难以保证。

水体中底泥污染物成分变化大且厚度不均,考虑到湖泥层保护层和污染泥的处置量及处理成本,施工精度一般在5~10 cm之间。疏挖的底泥可用泥泵推送到远处堆积区。研究人员曾使用标准化的沉积物净化底泥,评估疏浚对浮游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浚底泥浓度过大会影响藻类光合作用,同时也会影响沉积物释放的可溶解成分的生物利用率。

不论疏浚方式如何,底泥疏浚虽通过转移快速削减了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含量,但不能长效控制水体污染有机物,底栖生物种类、生物量不断减少,有的河流污染比处理前还严重。

1.3、生态补水

生态补水是一种临时水质改善技术,主要作为应急措施应用。如太湖、巢湖蓝藻爆发,紧急采用长江水换水稀释,减缓压力。生态补水基本属于物理方法,污染物只是转移而非降解。此外,它需要大量的清洁水,适用有充足水资源的地区,但对于清洁水资源紧张的地区并不适用。

2、化学修复法

2.1、强化絮凝技术

强化混凝法被美国环保局推荐为最佳去除有机物的方法。自然水体存在的混凝现象对水质转变有十分显著的影响。水体颗粒物及溶解性的毒害物质通过自然

混凝沉淀、迁移、转化,逐渐恢复水体健康。混凝过程分为压缩双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和沉淀物网捕4种。

通过增加混凝剂的投加量来提高有机物去除率的方法即强化混凝技术,相对常规混凝不同,强化混凝可高效地去除有机物污染物、浊度。引起水体黑臭原因分别有腐殖质、硫化铁胶体和悬浮颗粒等。混凝剂通过中和带负电腐殖质,吸附架桥、共沉淀作用,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污染和黑臭现象。

不同的化学混凝剂,胶体脱稳、凝聚或絮凝方式也不同。常见的絮凝剂分为无机、有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三种,如聚丙烯胺、聚合氯化铝(Polyaluminium Chloride,PAC)。氯化镁较少使用,主要是因为可能引入杂质,但可添加助凝剂石灰、卤素等很好地去除镁离子,并促进混凝沉淀。聚合氯化铝在工业中常用作表面活性剂、润滑剂等,在水处理混凝去除浊度和可溶有机物。往往阳离子水解盐比铝盐或铁盐更有效。因为胶体在自然水体以负电荷的形式存在。强化混凝沉淀能够有效移除有机污染物,但混凝效果与有机物分子量有关,常用于富营养化水体,急性有机物污染,高效且短期效果明显,但混凝剂增加底泥负荷,且不利于生态修复,也易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适用于水质和水量经常发生变化的河道。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室和小试实验采用混凝工艺处理鲁尔区河,结果显示,河流的恢复率高达96.6%。其他研究人员通过混凝方法处理污染河流,并且对比使用三种混凝剂FeCl3、Fe2(SO4)3和Al2(SO4)3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在超滤前投加混凝剂可极大地提高有机物去除率,而且混凝剂的选择对有机物去除率也有很大的影响,混凝去除率对比分别为Al2(SO4)3> Fe2(SO4)3 > FeCl3。

2.2、化学氧化

化学氧化技术通常用于点源污染的治理。采用折点加氯法可以削减水体的高基涌和COD,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可以削减水体的有机物,降低COD。化学氧化技术具有见效快,易控制等特点。但对于水体水质提升工作,该技术一方面需要工程场地以建设工程措施,另一方面运行费用高。另外,化学氧化法会带入一定量的化学品进行水体,生态效应较差,甚至有可以产生二次污染物,给水体环境带来长久的负作用。

2.3、药剂杀藻

当水体富营养时,藻类大量繁殖代谢产生嗅味导致水体黑臭严重。藻类是典

型的氯化消毒副产物前驱物质,所以控制藻菌可使用杀菌灭藻剂。化学杀菌剂除藻快速高效,但除微囊藻外,其他生物副作用较大且会加速释放藻毒素,造成二次污染也破坏了生态平衡。

杀菌剂除藻又分氧化型和非氧化型,氧化剂杀菌剂中,液氯最为普遍,次氯酸钠、二氯或三氯异氰尿酸等也有使用。非氧化型杀菌剂主要是金属化合物及重金属制剂,例如铜、汞、锡、铬酸盐等。这些会对鱼类水草等产生一定程度伤害有致死致癌作用,只能作为应急处理。我国研究人员通过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处理藻污染水体,结果显示高锰酸盐复合药剂极大地提高了除藻效率,降低了紫外吸光度。

3、生物/生态技术法

3.1、微生物强化技术(投菌法)

微生物菌剂指通过一系列的驯化、筛选、诱变和基因重组等技术而制得的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的微生物。当原处理系统中存在少量高效菌种,再投加高效菌种后,微生物驯化的时间大大缩短,因为水体生态系统内的竞争与环境风险降低,河流也可长效保持生态健康。

微生物在污染水体中分别以游离态和附着在载体上形成高效生物膜的形式降解有机污染,可分为土著微生物、外来微生物和基因工程菌等,其中土著微生物菌剂恢复水生态系统的效率最佳和净化效果持续性更好。在河流治理中微生物菌剂种类有多种,如有效微生物菌群(EM)技术、甲壳素包裹微生物菌剂、液可清等。

我国研究人员曾以pH为7.0、温度30°C,培养微生物菌株去除酚废水,废水经过72h后酚去除率高达99.96%,对含酚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他研究人员通过采用梅花接种的方式将微生物菌剂接入无锡市浒溪河污染水体,结果显示,河道溶解氧提升到2 mg/L,COD Mn、TP和NH3-N降解率分别为43%、56%和58%,治理黑臭河流效果明显。也有研究人员利用微生物菌剂处理白云人工湖,在投加菌剂第9天后,COD去除率高达64%,12天后高基涌去除率达97%,10天后浊度去除率达98%。

微生物菌剂能够快速治理河道有机污染,减少底泥负荷,操作简便,大部分国外的微生物产品被运用到河道污染治理当中,但当环境中的河流微生物充足时,

再添加过量的微生物菌剂处理河流污染效率也不高。

3.2、酶制剂法

微生物菌剂在生物修复中,因河水的流动性,以及水生态体系内、土著微生物与外源微生物间的竞争、拮抗等关系,导致微生物菌剂持续净化效果不佳。酶制剂通过催化降解河道有机污染,并且消除或者转移这些可能的限制作用,加强水体生物降解效果。

酶处理河流污染通过激活土著微生物,有效激发水体生态的内循环供氧机制,促使水体中溶解氧的自然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增强,实现从受损生态系统向良性生态系统的演替。

酶是具有催化降解功能的生物大分子,根据国际标准,酶可划分为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解酶、异构酶、合成酶,按照不同化学组成可分为蛋白类酶、核酸类酶。与非催化剂相比,具有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效率高等特点。在污染控制中,它无明显的环境健康遗传毒性,属于易生物降解性型环境友好物质,不会引入外来微生物,无二次污染或污染物转移,在环保领域广泛应用。适用于突发河道有机污染如高油脂类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人工合成有机物、大分子聚合物。一般可使用冻干的酶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净化水体。研究人员在间歇式反应处理污水时中投加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葡糖苷酶、蛋白酶、脱氢酶等,在观察到酶的活性的同时,水体TOC也降解了90%。

酶催化活性受底物浓度、生物量影响,当底物浓度过高时,酶反应速度受到抑制反而下降,且单一酶稳定性差,降解物质少,为了克服单一酶不足,复合酶、固定化酶等改造酶制剂逐渐出现。固定化酶是指酶与载体结合,以水不容状态催化降解水体污染当废水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有机污染物时,均可在有氧和无氧状态下利用固定化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处理。含酚废水也可以运用固定氧化酶进行处理。含有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废水同样也可采用固定化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一氧化氮还原酶处理。

复合酶主要由多种酶类组成,表面活性剂作为溶剂,形成液体复合酶制剂,可催化降解多种物质且高效。研究人员通过投加从固态发酵得到的酶制剂预处理乳制品厂废水,水解14小时后反应出水COD降低了90%。通过添加蛋白质、无机营养物等构成生物促生剂,不仅降低降解成本也大大增加了微生物新陈代谢

和提高微生物酶活性,快速降解污染物,促进黑臭水体恢复好氧状态,在城市河道污染治理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研究人员对南宁市竹排冲河流生态修复,在添加酶制剂后COD先升高后降低,在60天后COD去除率达42.6%,对比实验,曝气和促生剂同时作用效果最佳,COD、高基涌、总磷的去除效率分别为46.8%、98.7%和73.37%,底泥有机质也削减了10.5%。

3.3、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是指根据自然湿地的功能、特点,由人工建造并控制运行的湿地的总称。人工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是人工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利用系统中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的三者协同作用,通过基质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人工基质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稳定的依附表面,为水生植物提供载体,并通过一些物理和化学途径净化污水;水生植物除直接吸收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吸附、富集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外,还有输送氧气到根区和维持水力传输的作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是污水中有机物降解的主要机制。人工湿地水体修复技术具有技术投资少,成本低,对污染物处理的生态性、多样性,并且具有独特的绿化环境功能。

3.4、河道植物浮床(或称人工浮岛)净化技术

人工浮岛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消波等综合性功能。它的净化机理基本上与湖沼沿岸植物带的水质净化机理相似。通过减少COD、N、P的浓度来抑制赤潮的发生,提高水的透视度。根据有关研究资料,湖沼沿岸植物带的水质净化要素有七个:①植物茎等表面对生物特别是藻类的吸附,②植物的营养吸收,③水生昆虫的摄饵、羽化等,④鱼类的摄饵、捕食,⑤防止已沉淀的悬浮性物质再次上浮,⑥日光的遮蔽效果,⑦在湖泥表面的除氮。

河道植物浮床技术主要功能是改善水质,兼具有一定的改善景观、改善生态的作用。该技术适用于河道河床很宽,流速很慢,防洪标准低的河道。

3.5、稳定塘技术

稳定塘技术主要功能是净化水质。用于河水处理的稳定塘可以利用河边有洼地可供利用,或具备筑坝条件的中小河道。该技术利用细菌和藻类等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净化水质。

3.6、渗流生物膜净化技术

渗流生物膜技术主要功能是净化水质,主要适用于有机污染不太严重,河床较宽,防洪标准较低,或河岸有较多空地的的小型河流。

3.7、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人为干预,选择性地引植水生生物以修复水生生态,缩短自然修复周期。该技术主要适用于水质已改善,透明度较高的水环境中。在水生植物修复中,沉水植物修复是主体。菹草、眼子菜、狐尾藻、苦草都是修复工程中常用的沉水植物。

3.8、水生动物修复技术

水生动物修复技术主要功能是平衡水生生态系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对于溶解氧含量较高,相对封闭的景观河道特别适用。水生动物包括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和底栖动物,它们以水体中的游离细菌、浮游藻类、有机碎屑等为食,可以有效减少水体中的悬浮物,提高水体的透明度。

3.9、生物膜法

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水体本身存在由多种微生物构成的生物膜,生物膜法则是对河流生物过程的强化,生物膜附着在天然河床,或者附着在人工投加滤料或细菌絮凝颗粒,再加上生物膜表面的原生动物,可迅速降解高浓度有机物。河水流过生物膜时,物理电荷、化学氢键吸附、生物胞外酶吸附污染物进入膜内部,微生物分泌的酵素和生物胞外酶共同降解污染物,新陈代谢后直接排出生物膜外。

生物膜分为好氧、厌氧,好氧生物膜法可高效处理有机污染。生物膜中的细菌世代生长的时间较长能够持续降解河流中的有机污染物。好氧生物膜一般控制在0.09~0.13 mm的薄层范围内。膜载体分为固体载体、悬浮颗粒载体。固体载体适用于小河流,悬浮载体适用于大河流和湖泊,既可以补充源头截污不完全,又可以减轻末端治理压力。

我国研究人员通过生物膜结合人工水草藻净化武汉市汉阳区月湖湖水,布设过人工水草的湖水藻类生长明显抑制,11天后透明度由6cm提高到62cm,COD Mn、总磷、总氮和高基涌的削减率分别为92.89%、49.25%、94.97%和70.15%。生物膜易受溶解氧、营养物的浓度、微生物源、温度、pH等因素影响,适用于受有机物及高基涌轻度污染水体。

4、技术筛选表

适用技术筛选表

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新)

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城市黑臭水体防护治理工作,巩固防护治理成果,加快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建城〔X〕10X号)、《X省水污染防治X年度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X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X年底,全面杜绝建成区黑臭水体,完成排洪渠道治理及雨污分流改造,确保示范区城市建成区内不再出现黑臭水体,基本实现长制久清。 二、加快实施黑臭水体防护治理工程 (一)实施控源截污。进一步推动示范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提质增效。加快示范区排洪渠截污工程建设进度,推动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以及老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所截生活污水纳入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统一处理达标排放;建成区内未接入污水管网的新建建筑小区或公共建筑,不得交付使用。新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要与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协调一致。(X区政府,示范区环保局、住建局、城管局、发改局、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

深入开展三河两渠河道沿线排污口整治。研究制定排污口管理相关措施,对河道排污口进行统一编码和管理。进一步摸清底数,明确责任主体,逐一登记建档。通过取缔一批、清理一批、规范一批入河渠排污口,不断加大整治力度。(示范区水务局、环保局分别牵头落实,X区政府、示范区住建局、城管局配合)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控制。城市建成区内排放污水的工业企业应依法持有排污许可证,并严格按证排污。对超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新建冶金、电镀、化工、印染、原料药制造等工业企业(有工业废水处理资质且出水达到国家标准的原料药制造企业除外)排放的含重金属或难以生化降解废水以及有关工业企业排放的高盐废水,不得接入X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入园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预处理,达到工艺要求后,接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处理。(示范区环保局牵头,X区政府、示范区发改局、经贸和安监局、住建局配合) 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控制。严禁城镇垃圾和工业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管理,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当持有排污许可证,并严格按证排污。推进X镇、X镇等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村镇延伸覆盖。积极完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体系,防止垃圾直接入河入渠或在水体边随意堆放。(X区政府,示范区农业

黑臭水体治理 如何让水活起来(借鉴材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何让“黑臭死水”恢复生机,摇身变为“源头活水”? 早些年针对水环境治理政府并非没有行动,一些河道治理后,没多久又反弹。治理易,久清难,问题出在哪儿? 水环境治理是一项投入巨大的工作,历史欠账多,真正治理需要面临的建设投资和运管费用巨大的工程。 “黑臭水体的问题,本质是污水直排环境的问题,再往上追,是城市环境水利设施不配套的问题,包括管网不配套、污水处理厂不配套等问题。”张波曾说过,黑臭水体整治有其复杂性,尤其是在一些老城市,其城市建成区管网欠账较多,建设管网时涉及到拆迁等问题,比较复杂。 大政策、大收益 如今,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引入全过程治水责任主体对最终效果负责。国家对环境绩效进行相应考核以及吸引社会资本进行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模式逐渐被颠覆,转而由专业的大型水务企业对一片区域甚至城市的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正在成为趋势。这种模式在纵向上由企业设计、建设、运管,具有责任可追溯性,同时也能保障机制长效性。横向上,这种模式将打破政府条块分割的壁垒。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上确立的改革政策之一,也是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到目前为止,PPP模式已经取得很大的作用,据调查总结:自2017年初至目前,多家公司捷报频频,纷纷发布公告称获得河流治理大金额订单。 图 谈治理易、实施难 城市河道的黑臭治理应遵循“外源减排、内源清淤、水质净化、清水补给、生态恢复”的技术路线。 外源减排和内源清淤是基础与前提。 水质净化是阶段性手段。 水动力改善技术和生态恢复是长效保障措施。 一是外源阻断技术。包括城市截污纳管和面源控制两种情况。针对缺乏完善污水收集系统的水体,通过建设和改造水体沿岸的污水管道,将污水截流纳入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对尚无条件进行截污纳管的污水,可在原位采用高效一级强化污水处理技术或工艺,避免污水直排对水体的污染。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各种城市低影响开发(如海绵城市)技术、初期雨水控制技术和生态护岸技术等。水体周边垃圾的清理是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措施。 二是内源控制技术。 (1)清淤疏浚技术,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抽干湖/河水后清淤;另一种是用挖泥船直接从水中清除淤泥。后者的应用范围较广。清淤

工作方案: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根据住建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公布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情况的通知》,全省设区市共有城市黑臭水体148条。到201X年底,全省50%的城市黑臭河道疏浚一遍;X市建成区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其余设区城市建成区实现河(湖)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全省设区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80%。全省设区市污水处理厂全面实施、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全省设区市均要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或永久性处理处置设施,并完成达标改造,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到2019年底,全省设区市75%的城市黑臭河道疏浚一遍,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到2020年底,全省设区市100%的城市黑臭河道全部疏浚一遍,建成区内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或永久性处理处置设施全覆盖,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90%。 二、工作措施 (一)深化黑臭水体整治方案。全省设区市要建立建成区内水体台账,摸清水体本底环境质量,开展点源、面源、内源污染情况调查分析,并根据《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进行识别判定,对新排查出的疑似黑臭水体,识别结果经省级住建、环保部门核查认定后上报,并列入黑臭水体整治名单。建立城市黑臭水体档案,

按照“一水一策”原则,编制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目标、重点任务、整治措施和实施周期,并排定各年度整治计划。各设区市要在201X年7月底完成实施整治方案编制、审批、报备。各地要按照年度计划,对列入整治的黑臭水体,制定详细的整治工程设计方案,做到整治任务项目化、项目工程化、恢复生态化、运营长效化;对于已确定的工程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完善审批手续,力争尽早开工;同时加强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储备,实行挂图作战。 (二)开展河道排水口专项整治。把控源截污作为整治黑臭水体的基础性工作和根本性措施,按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要求,彻底查明河道两侧排放口的位置、排放量,通过改造排水管道、封堵排水口、敷设截污管道、设置调蓄设施等措施,做到旱天污水不入河,控制雨天溢流频次。环保、建设(水务、城管)等部门要加强对路边餐饮、洗车、绿化等排污、排水的执法管理,加大乱排乱倒、偷排偷倒行为的整治和查处力度。强化道路保洁作业管理,严禁将餐厨垃圾、树叶、机扫残液等,向雨水管道(管井)中倾倒。 (三)加强黑臭水体内源治理。科学确定疏浚范围和疏浚深度,合理选择底泥清淤季节,利用生态清淤方式清理水体底泥污染物,妥善运输和处置底泥,严防二次污染。到2020年底,各设区市黑臭水体全部疏浚一遍。清理城市水体沿岸积存垃圾,做好河岸、水体保洁和水生植物、沿岸植物的季节性收割,及时清除季节性落叶、水面漂浮物,严厉查处向河湖倾倒垃圾、污水的行为。 (四)推进水系沟通和活水循环。加强城市“蓝线”规划管控,新建城区严禁随意填埋河道沟塘,严控侵占河道水体行为,保持城市现状水面不减少。创造条件

黑臭水体整治方案 (终板)

衡阳市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 幸福河改造项目 黑臭水体整治方案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二0一七年一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2 二、整治目标---------------------------------------------------4 三、整治方案---------------------------------------------------4 (一)截污工程-------------------------------------------------4 (二)河道清淤处理---------------------------------------------9 (三)河床铺底及护坡------------------------------------------12 (四)河道拓宽、开挖-------------------------------------------16 四、劳动力及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19 4.1、劳动力计划----------------------------------------------19 4.2、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20 五、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20 5.1、安全保护措施--------------------------------------------20 5.2、文明施工措施--------------------------------------------22 5.3、环境保护措施--------------------------------------------23

(推荐)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

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 为推进我县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xx号)、《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的通知》、《xx省水污染防治整治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打造创新性“五个xx”,即实力xx、宜居xx、生态xx、活力xx、幸福xx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属地负责、综合整治、协调推进、确保达标”的工作原则,遵循“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河道清淤、活水循环,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科学治理路径,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和长效管理,全面提升水体环境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二、工作目标 以“消除城区黑臭水体”为核心,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用4年时间对城区排查出的7条黑臭河道进行综合整治,确保达到一般景观用水标准,确保到2020年底前,我县城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实现城区河道水循环正常、水生态良好。 三、工作内容 (一)制定整治计划 20xx年12月30日前,编制完成7条黑臭河道基础资料清单,绘制黑臭水体分布图,明确水体名称、起始边界、类型、面积、长度、所在区域、黑臭级别、水质现状、整治责任主体及具体责任人、达标期限等。

根据已掌握的水体污染和投诉情况,对7条黑臭河道进行民意调查,进一步判别水体黑臭状况,聘请具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对所确定的水体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照《黑臭水体污染程度分级标准》,划分该水体的黑臭等级,制定详细的整治计划。 (二)确定整治方案 在系统分析黑臭水体水质水量特征及污染物来源的基础上,结合环境条件与控制目标,筛选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果明显的技术方法,初步确定黑臭水体整治的技术路径,预估所需的工程措施、工程量、项目总投资、项目概算、年度资金需求和实施周期,预测水体整治效果,“一河一策”确定黑臭水体整治方案。整治方案的编制要与防汛排涝相结合;充分考虑每条黑臭河道实际,结合地区规划和周边环境景观,努力彰显特色。20xx年11月前完成整治方案编制工作,组织专家技术论证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三)有序推进整治 从现在起至2020 年,分阶段对7条河道实施整治,20xx年5月底前,县城管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完成列入20xx年度整治的4条黑臭河道的工程设计方案,每年10月底完成将列入下一年度的黑臭河道工程设计方案,由专家进行论证后报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备案。 各镇园区、环保局、城管局、住建局、水务局、农委,根据黑臭水体整治计划和论证后的工程设计方案按进度、职责组织实施。 四、职责分工 各园区:负责根据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要求确定黑臭水体名单,制定辖区内黑臭水体整治方案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黑臭河道治理-黑臭河道方案-臭水沟治理-太臭了不能开窗

黑臭河道治理,黑臭河道方案,臭水沟治理,太臭了不能 开窗 黑臭河道: 由于长期的外源污染输入,尤其是合流制系统雨天溢流、分流制系统雨污混接及降雨初期污染径流等重要的外源污染,使河流理化环境表现为强还原性质,有机无机污染极其严重,水体有异味,已经不适合水生生物生存,水生植被退化甚至灭绝,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只有少量耐污种类存在。食物链断裂,食物网支离破碎,生态系统结构严重失衡,功能严重退化甚至丧失。 城市河流出现黑臭,已成为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共同存在的污染问题,尤其在近海城市和水网地区。因此消除黑臭、改善感观,美化城市,成为我国目前城市河道污染问题中亟待解决的水环境问题。 引起河流水“黑臭”现象的原因 河流水体“黑臭”现象是一种生物化学现象——水体中有机物的厌氧分解。 ⑴“臭”:微生物分解过程中耗氧大于复氧,造成水体缺氧,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过程中产生的如胺类、硫化氢、氨

等使水体发臭。 ⑵“黑”:因为缺氧导致河水中的铁、锰等重金属还原,与水中的硫离子形成硫化亚铁等使水体呈现黑色。 治理方法: 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的命脉,不仅有水体循环、水土保持、贮水调洪、水质涵养等功能,而且还能调节温湿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健康的城市水体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十分突出,甚至出现了季节性和常年性水体黑臭现象。因此,解决城市河流的污染、恢复河流的生态和社会功能问题仍然是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任务之一。以下为黑臭水体治理方法: 1.物理方法: ①引水换水 用“以清释污”方法对污染水体进行稀释,可以使水体黑臭关键性水质指标总磷和有机物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浓度等有所下降。但对于蓄水量较大的水域,补水量太小起不到净化效果,而提高补水量又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费用高昂。所以“引水释污”只是起到一个“治标不治本”暂缓效果,对于富营养化严重的湖泊,采用“引水释污”不是一个长

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统筹协调、部门联动、标本兼治”原则,通过水利调度、截污纳管、雨水利用、生态修复、防洪排涝、智慧水务等六大措施,综合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四大问题,实现水体污染物总量持续削减,水体环境质量有效提升,滨水空间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高,确保xx年年底前完成双龙沟、林园公园2处黑臭水体的整治任务,实现基本消除黑臭的任务目标。 二、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 为统筹我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特成立xx区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指挥部。 (二)指挥部及下设办公室工作职责 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有关要求,统筹、协调、调度我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掌握全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抓好双龙沟、林园公园2处黑臭水体的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办理工程前期手续、督促工程施工进度,管控施工质量,同时完成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责任分工 按照我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总体安排,下列单位承担如下任务:

1.区委宣传部:负责联系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我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2.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负责对各责任单位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情况进行督查。 3.区住建局:负责牵头组织2处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全过程管理工作。 4.区环境保护分局:负责对非法排放污水和畜禽规模养殖排放污水和粪便倾倒进行监管;按照《xx市“河长制”实施方案(试行)》有关要求,对完成治理任务的黑臭水体牵头进行长效管理。 5.区市容环卫局:负责协调组织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涉及的垃圾清理工作;协调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涉及的征拆工作。 6.区农业局:负责对畜禽养殖(散养)进行监管;对双龙沟水得工程进行监管;对双龙沟沿线树木移植砍伐进行审批。 7.区规划分局:负责协调规划设计单位提供黑臭水体治理工程规划条件,帮助办理工程建设相关规划手续。 8.区国土分局:负责协调组织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涉及的土地征收工作及土地手续。 9.区信访局:负责协调解决黑臭水体改造过程中引发的个体访、群体访问题。 10.各镇:负责双龙沟黑臭水体治理工程辖区段涉及的征拆工作;对非法排放污水和畜禽规模养殖排放污水和粪便倾倒进行监管;对畜禽养殖(散养)进行监管;对辖区段工程质量进行监管;做好整

黑臭河道生物治理

黑臭河道生物治理 黑臭河道: 由于长期的外源污染输入,尤其是合流制系统雨天溢流、分流制系统雨污混接及降雨初期污染径流等重要的外源污染,使河流理化环境表现为强还原性质,有机无机污染极其严重,水体有异味,已经不适合水生生物生存,水生植被退化甚至灭绝,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只有少量耐污种类存在。食物链断裂,食物网支离破碎,生态系统结构严重失衡,功能严重退化甚至丧失。 江苏无锡黑臭河道生物修复治理前 城市河流出现黑臭,已成为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共同存在的污染问题,尤其在近海城市和水网地区。因此消除黑臭、改善感观,美化城市,成为我国目前城市河道污染问题中亟待解决的水环境问题。 黑臭河道生物治理方法: Bacto-Zyme 1011系列生物复合酶是一系列天然有机的、含多种酶类的复合产品,并结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天然成分的蛋白质及无机营养物合成的一种高效复合酶类净化剂。 机理: 生物复合酶能刺激加速微生物的反应,同时它能促进水中的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结合氧,增强水体复氧功能,这些简单化合物又很容易被微生

物所利用,在有机物被降解的同时,又有利于微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繁殖能力,达到一种微生态平衡。 在大多数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土著微生物进行的自然净化过程,但该进程很慢,其原因是溶解氧(或其它电子受体)、营养盐的缺乏,而另一个限制因子是有效微生物常常生长缓慢。生物复合酶可有效地刺激和加速自然的生物反应,激发土著微生物的活性,加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同时对浮游生物和环境无害。从而可以快速有效地促进受污染水体向良性生态系统演替,使得水体中的DO得以恢复,COD、BOD5、NH3-N等污染指标迅速下降,水体的黑臭异味现象得以快速消除。 江苏无锡黑臭河道生物修复治理后 特点1——高效消除黑臭恢复生态系统 Bcato-Zyme 1011速效消除黑臭生物复合酶可快速消除水体黑臭;配合Bcato-Zyme 1011削减营养盐生物复合酶可快速削减水体内污染物质,使水体 COD、BOD5、氨氮等污染指标迅速改善。同时,激活底泥中的土著好氧微生物,提高其生化反应效率,减少溶解氧消耗,促进溶解氧恢复,使水体微生态系统逐步完善。即以微生物实施水体生态修复,重建底端生物链,为上行生物链的梯次恢复奠定基础,为底栖生物着床创造底质条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

城市黑臭水体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国务院颁布的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控制性目标。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已经成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改善城市 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城市水体黑臭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整治任务十分艰巨。 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导地方各级人 民政府加快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特编制本指南。 本指南的主要内包括:总则、城市黑臭水体定义、识别 与分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方案编制、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技术、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组织实施与政策保障。 本指南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 业部组织编制。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清华大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和苏州科技学院。

本指南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管理,国家城 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负责技术解释。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一章总则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特编制本指南。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城市建成区内的水体。主要用于指导地方 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城市黑臭水体的排查与识别、整治方案的制定及与实施、整治效果评估与考核、长效机制建立与政策保障等工作。 工作目标 2015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应完成水体排查,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 2017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应实现河面无大面 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路线介绍(定稿)

黑臭河涌治理技术路线介绍

引言 城市内湖泊、河道等景观水体是城市人居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的命脉,不仅有水体循环、水土保持、贮水调洪、水质涵养等功能,而且还能调节温湿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健康的城市水体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其易污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差等特点,很容易成为居民生活污水、雨水及垃圾的受纳体,从而导致水体溶解氧的大量消耗,造成了水体缺氧而呈黑臭状态,使整个生态系统出现危机。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十分突出,甚至出现了季节性和常年性水体黑臭现象。城市河流出现黑臭,已成为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共同存在的污染问题,河流黑臭是我国城市河网的一个普遍现象,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因此,解决城市河流的污染、恢复河流的生态和社会功能问题仍然是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任务之一。 1、河道黑臭原因 城市河道黑臭主要是过量纳污导致水体供氧和耗氧失衡的结果,当河道所接纳的污染负荷远远超过自身净化能力后,就会引起河道黑臭河道黑臭是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是由于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而造成的。水体缺氧乃至厌氧条件下污染物转化并产生氨氮、硫化氢、挥发性有机酸等臭恶臭物质以及铁、锰硫化物等黑色物质。 消除城市河道黑臭、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对保障城市人居健康、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引起河道黑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大量污染源进入河道大量外源性污染物的进入河道是河道黑臭的主要原因。生活污水是导致城市河道黑臭的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污染源,其他污染源还有:生活垃圾、有机工业废水、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水、污水厂尾水、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使河水溶解氧几乎为零,导致河道出现黑臭现象。 不利的水动力条件,在感潮河网地区,每天两潮的潮起潮落,使污水受潮流顶托,长时间回荡、停留在河道中无法顺利排出,容易发酵造成反复污染,同时从上游挟带的泥砂及各种垃圾就在内河床中沉淀下来,经过日积月累较易产生淤积黑臭现象。

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 篇一:黑臭水体整治工程ppp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黑臭水体整治工程ppp项目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ppp项目实施方案是指政府为实施ppp项目编制的计划性文件,由于ppp项目涉及的政府部门较多,专业性较强,实施周期漫长,为保证ppp项目的顺利实施,政府或其授权主体有必要针对ppp项目拟定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的内容逐步推进ppp项目的实施。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或政府部门可以根据经济社会情况发展需求,以及有关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特许经营项目建议等,提出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因此,项目实施方案一般是由政府确定的行业主管部门或政府授权部门负责编制。而实施方案的内容,参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项目名称;(二)项目

实施机构;(三)项目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实施进度,以及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标准等基本经济技术指标;(四)投资回报、价格及其测算;(五)可行性分析,即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效率的分析估算等;(六)特许经营协议框架草案及特许经营期限;(七)特许经营者应当具备的条件及选择方式;(八)政府承诺和保障;(九)特许经营期限届满后资产处置方式;(十)应当明确的其他事项。”虽然特许经营属于ppp模式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操作模式,但其规定项目实施方案的内容涵盖了ppp项目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即实践中ppp项目实施方案一般包括项目概况、风险基本分配框架、项目运作方式、项目合作期限、交易机构、合同体系、监管架构及采购方式选择等内容。 实施方案框架 一、黑臭水体整治工程ppp项目概况 (一)黑臭水体整治工程ppp项目基本情况 (二)黑臭水体整治工程ppp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三)黑臭水体整治工程ppp项目公司股权情况 二、黑臭水体整治工程ppp项目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 (一)风险分担 1、政策风险 2、汇率风险 3、技术风险

黑臭河道治理背景

黑臭河道治理背景 (1)响应国家《水十条》:《水十条》,提出了“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消除”。 (2)恢复河道水生态系统和自净能力、防治绿藻爆发的需求:恢复流域水体的自净能力消纳下水污染负荷,才能保障河道水质达标;同时恢复水域生态系统有利于增加流域生物多样性,保障其生态功能。 (3)提升周边居民幸福感、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的需求:河道黑臭给周边居民带来极大困扰,降低了河道景观、文化等功能品质,而恢复河道水情、水美,提供亲水机会,能大大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市容市貌。 外源污染控制技术: 城市河道污染源:生活废水、工业废水。 农村河道污染源:生活废水、养殖业废水、农田经流水。 内源污染控制技术:底泥疏浚、底质改良、增加曝气。 河道生态修复:生态浮岛、生态护岸。 河道景观设计: 黑臭水体治理难点: (1)黑臭水体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是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难点。 (2)采取有效技术措施,短时间内能消除黑臭现象,但其难点在于治理后的水质长效保持,保证黑臭不反弹。 (3)很多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因重治理轻保持、重短期轻长效而导致水体返黑,水质反复恶化。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过高时,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物分解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使水体转化成缺氧或厌氧状态。在缺氧和厌氧条件下,有机质腐败、分解,产生氨、硫化氢、硫醇、硫醚、有机胺和有机酸等恶臭物质,致使水体变臭。其中腥臭味是由微藻、放线菌、霉菌引起。 在缺氧和厌氧条件下,水体中的铁、锰等金属离子与水中的硫离子形成硫化亚铁、硫化锰等化合物。悬浮颗粒吸附硫化亚铁、硫化锰等,致使水体变黑。 污染源调查 点源污染:污废水直排口、合流制溢流口、管网初期雨水、非常规水源补水

无锡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正式发文)

无锡市市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 为推进我市市区黑臭水体整治,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的通知》、《江苏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行动方案》(苏政办发[2016]44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属地负责、综合整治、协调推进、确保达标”的工作原则,遵循“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河道清淤、活水循环,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科学治理路径,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和长效管理,全面提升水体环境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二、工作目标 以“消除市区黑臭水体”为核心,以各区政府为责任主体,用5年时间对市区排查出的38条黑臭河道进行综合整治,确保达到一般景观用水标准,确保到2020年底前,我市市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实现市区河道水循环正常、水生态良好。 三、工作内容 (一)制定整治计划 2016年3月15日前编制完成38条黑臭河道基础资料清单,绘制黑臭水体分布图。明确水体名称、起始边界、类型、面积、长度、所在区域、黑臭级别、水质现状、整治责任主体及具体

责任人、达标期限等。 根据已掌握的水体污染和投诉情况,对38条黑臭河道进行民意调查,进一步判别水体黑臭状况,聘请具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对所确定的水体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照《黑臭水体污染程度分级标准》,划分该水体的黑臭等级,制定详细的整治计划。 (二)确定整治方案 在系统分析黑臭水体水质水量特征及污染物来源的基础上,结合环境条件与控制目标,筛选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果明显的技术方法,初步确定黑臭水体整治的技术路径,预估所需的工程措施、工程量、项目总投资、项目概算、年度资金需求和实施周期,预测水体整治效果,“一河一策”确定黑臭水体整治方案。整治方案的编制要与当地防汛排涝相结合;涉及航道的,应征求当地航道管理部门意见;充分考虑每条黑臭河道实际,结合地区规划和周边环境景观,努力彰显特色。2016年10月前完成整治方案编制工作,组织专家技术论证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并于12月底前报省住建厅备案。 (三)有序推进整治 从现在起至2020年,分阶段对38条河道实施整治(整治年限详见附件1):2016年5月底前,各区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完成列入2016年度整治的6条黑臭河道的工作设计方案,每年10月底完成将列入下一年度的黑臭河道工程设计方案,由专家进行论证后报市市政园林局备案。 各区政府根据黑臭水体治理计划和论证后的工程设计方案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实施方案【最新版】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实施方案 2015年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在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成效显著。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巩固近年来治理成果,加快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制定本方案。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基本原则 系统治理,有序推进。多元共治,形成合力。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群众满意,成效可靠。 主要目标 到2018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高于90%,基本实现长制久清。到2019年底,其他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显著提高,到2020年底达到90%以上。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城市建成区尽早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加快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控源截污 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提质增效”。推动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以及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和破损修复。全面推进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科学实施沿河沿湖截污管道建设。所截生活污水尽可能纳入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统一处理达标排放;现有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能力不足的,要加快新、改、扩建设施,对近期难以覆盖的地区可因地制宜建设分散处理设施。城市建成区内未接入污水管网的新建

建筑小区或公共建筑,不得交付使用。新建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要与城市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参与,城市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城市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深入开展入河湖排污口整治。研究制定排污口管理相关文件,对入河湖排污口进行统一编码和管理。组织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沿岸排污口排查,摸清底数,明确责任主体,逐一登记建档。通过取缔一批、清理一批、规范一批入河湖排污口,不断加大整治力度。(生态环境部牵头,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参与) 削减合流制溢流污染。全面推进建筑小区、企事业单位内部和市政雨污水管道混错接改造。除干旱地区外,城市新区建设均实行雨污分流,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通过溢流口改造、截流井改造、管道截流、调蓄等措施降低溢流频次,采取快速净化措施对合流制溢流污染进行处理后排放,逐步降低雨季污染物入河湖量。(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 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控制。城市建成区排放污水的工业企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设计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 2015年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在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成效显著。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巩固近年来治理成果,加快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密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要求。 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确保用3年左右时间使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明显见效,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 1、系统治理,有序推进。 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全方位、全过程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好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关系,重点抓好源头污染管控。

坚持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相结合,既集中力量打好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的歼灭战,又抓好长制久清的持久战。 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遵循治污规律,扎实推进治理攻坚工作。 2 、多元共治,形成合力。 落实中央统筹、地方实施、多方参与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体制,上下联动,多措并举,确保工作顺利实施。 强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以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协调好跨区域权责关系。 加强部门协调,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协同联动,加强指导督促。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治理,鼓励公众发挥监督作用。 3、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力戒形式主义。 既严格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的时间节点实现黑臭水体消除目标,又通过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导致水体黑臭的相关环境问题。 4 、群众满意,成效可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黑臭水体治理效果与群众的切身感受相吻合,赢得群众满意。 对于黑臭现象反弹、群众有意见的,经核实重新列入城市黑臭水体清单,继续督促治理。 (三)主要目标。

市黑臭水体治理专项实施方案【模板】

XX市黑臭水体治理专项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和城乡污水处理,更好地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根据省委、省政府《“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苏发〔2016〕47号)要求,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的原则,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XX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行动方案》,采取截污、清淤、活水、保洁、生态修复等措施,系统治理黑臭水体,实现水面无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口、水体无异味。推进各市(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到2020年,各市区建成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二、工作要求 (一)大力推进城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开展城镇建成区污水收集和处理现状排查,制定管网改造计划,优先推动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污水截流、纳管;城镇新区必须全部规划、建设雨污分流管网;加强城镇排水与污水收集管网的日常养护工作。到2020年,各市(区)、XX医药高新区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市新增污水管网长度607公里以上。 (二)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2019年,各区及各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到2020年,建

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污水收集与处理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达到81万吨/日。 (三)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各市(区)、XX医药高新区城镇集中处理设施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2017年底前,完成市级城镇污水处理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基础信息体系、考核评估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 (四)提高农村污水处理率,建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保障机制。组织编制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合理选择就近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就地建设小型设施相对集中处理以及分散处理等治理模式,到2020年实现全市行政村村部所在地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0%以上。 (五)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完善区域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或永久性处理处置设施,强化污泥转运全过程监管。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达标改造;2020年底前,各市(区)实现永久性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全覆盖,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 (六)加强水系沟通,推进城乡断头河整治工程,建立河道轮浚机制。采取区域联合调度、引排结合、生态补水等措施,维持河道生态用水需求,同时改善河道水质。到2020年,全市城乡黑臭河道疏浚一遍。 (七)完善“河长制”管护制度。建立河道管护机构,

针对河道黑臭水体治理的措施研究

针对河道黑臭水体治理的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04-02T02:51:05.625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22期作者:王明业 [导读] 水质影响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消除黑臭现象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胶州市大沽河服务中心山东胶州 266300 摘要:水质影响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消除黑臭现象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分析了河道黑臭水体产生的原因,从物理、化学、生物3个方面总结了常用的治理措施,并结合项目列举了除黑除臭技术措施的工程应用。 关键词:河道黑臭水体治理; 技术措施; 工程实际应用;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后,社会各界更加关注生态文明建设,过去的以牺牲环境换取生产发展的模式已经被彻底淘汰。作为一个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河道水体,不仅直接影响该地区的自然环境,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地区居民的身心健康,其受污染与否及受污染程度得到了极大的关注。 1 河道黑臭水体成因探究 黑臭水体源于水质污染,一般指水体中污染物排放过量导致含氧量低于2.0mg/L,引发水体含氧量减少导致透明度降低变黑、硫酸性物质被硫酸盐还原菌还原成硫化氢从而发臭的现象;或者,当某一地区的水质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级时,也可归为该类水体。 1.1 根本原因 黑臭水体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水中微生物和藻类残体分解有机物、氨氮化合物的速度加快,使水体含氧量减少、硫酸氢含量增多,最终导致河道内水体变黑变臭。这一现象受水体温度影响较为显著,水温升高后,微生物活性增强,无论是耗氧量还是硫化氢转化量都大量增加,易使水体变黑发臭。因此,夏季水体黑臭现象会比冬季明显。研究表明,水温达到25℃时,水体的黑臭现象最为严重。这一现象也使污染物沉积、复氧能力衰退,从而更容易变黑、发臭。 1.2 直接原因 黑臭水体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在于环境污染。具体来讲,各类污水排放是罪魁祸首,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虽然会经过污水处理站的处理,但是常有处理不到位或不达标而蓄意偷排现象,有些地区排水管网设计不合理,管道存在堵塞、变形、破损等缺陷,加之排污系统与雨水利用系统混接、乱接、错接,污水处理厂事故排放等,导致污水与地下水甚至河道水双向渗漏,从而导致各类污物进入河道水体,产生黑臭现象。合流制溢流污染也是产生黑臭水体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合流制排水系统目前已改为截流式合流制,但受资金及施工技术的限制,很多合流制的截流系数并不高,甚至有部分工程降到了零点,一旦遭遇雨水冲袭,会连带引发管道沉积物、地表径流污染等进入河道,产生黑臭现象。 2 河道黑臭水体治理的关键技术措施 各类河道黑臭水体治理的根本原则可以概括为“截污控源、减少污染,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河道的地形地质特点、自然环境和生态特征,系统分析引起黑臭的原因后因地制宜确定科学合理的水体整治和长效保持的技术措施。 目前,针对河道黑臭水体的治理,可以划分为物理疏浚法、化学降解法以及生物修复法3类,每类方法都有独特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在实际中可以考虑综合使用。 2.1 物理疏浚法 物理疏浚法主要是通过各种机械、人力等手段清理水中的污染物,或者降低污染物含量,从而消除黑臭现象。其中,最简单的措施是利用各种机械装置或引入活水冲击,定期清理、冲刷水体中沉积的生物残体、动植物漂浮物、淤泥等,并及时清除河道沿岸的各类垃圾。在清污、清淤之前,要对水体的污染和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实施方案,并结合季节、气候等因素明确疏浚的范围及深度,安排好污物、污泥的运输与处置,避免二次污染。这种措施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作保障,另一方面需要各类行政部门加强管理和监督。 为了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还可以采用截污纳管技术。具体来说,可以沿着河道走向铺设排污管和节流管,在适当位置修建污水处理站或提升泵房,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的效率;可以对雨水污水合流管网进行改造,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重新铺设管道、实现两类管道的分离,在排污与排水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设止回阀减少雨水倒灌的风险。这类方法一次投资大,但是可以长期使用,并且需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最新)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建城〔X〕104号)、《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X年X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计划的通知》(X建城〔X〕14号)要求,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生态优化、绿色发展,紧密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工作目标 (一)以源头污染源收集处理为主要手段,以末端截污为补充,以“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为目标,内外源兼治全面开展污染源整治,打好我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到X年底,我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以上。 (二)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等方式,持续加快未消除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避免水质出现黑臭反弹,确保水质持续达标,如期完成《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生态环境部关于印

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的目标任务。到X 年底,我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三、工作内容 (一)加快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1.控源截污。根据城市发展需要以及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合理设立污水泵站,降低城市污染。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提质增效”,在X年底前完成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在X年完成市第三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在X年底前基本完成建成区内市政道路排水管网普查,加快推进X岛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X山片区管网建设及已超负荷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开展扩容工程。推进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积极推进X、X、X、X山等片区居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科学实施沿河沿湖截污管道建设。所截生活污水尽可能纳入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统一处理达标排放,对近期难以覆盖的地区可因地制宜建设分散处理设施。(牵头单位: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各城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环境保护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深入开展入河湖直排口整治。组织开展城市入河湖直排口排查,摸清底数,以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协调好跨区域权责关系,明确责任主体,逐一登记建档。制定X市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通过取缔一批、清理一批、规范一批入河湖直排口,不断加大整治力度,在X年完成X二组直排口、旦冲2直排口等新发现直排口整治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