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窗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临床研究· 2012年10月第9卷第29期 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 高血压脑出血(HICH )占脑卒中的10%~15%,一半以上死于发病后48h [1]。本病因血压增高致脑血管破裂脑实质内出血,症状体征短时间内可达到高峰[2]。致死和致残主要原因为急性血肿导致的占位及出血对脑组织的损伤等[3]。目前临床应用较多且创伤较小的手术方式主要有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以及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两种[4]。笔者回顾性分析68例HICH 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HICH 患者68例,其中男46例,女22例,平均年龄(56.3±9.4)岁。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且经头颅CT 、MRI 等确认脑出血。肢体瘫痪37例,意识障碍14例,格拉斯哥(GCS )评分均≥6分。脑出血量根据多田公式计算为15~56mL 。出血 位于基底节42例,丘脑13例,皮质下4例,小脑2例,脑室内或破入脑室7例。除外昏迷、瞳孔散大、呼吸不规则及脑血管瘤、脑血管畸形等其他原因导致脑出血患者。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血压、GCS 评分、脑出血量、临床表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且同意进入研究。1.2方法 1.2.1观察组给予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于头颅CT 显示的血肿层面最大处中心点与颅骨最短连线交点局麻下头颅钻孔,避开功能区和重要血管。钻孔成功后将引流管置入血肿,液化血肿可自行流出,适当抽吸,术后予2mL 等渗盐水+尿激酶1万~2万U 注入血肿腔,夹闭引流管30min 放开。之后根据头颅CT 、引流情况及临床表现可再次予3mL 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张永兵 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目的比较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HICH )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 组给予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及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远期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HICH 显著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颅骨钻孔引流术;尿激酶;小骨窗开颅术[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0(b )-0070-02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skull drill drainage -urokinase perfusion and small bone flap craniotomy for removing the hematoma in hy -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ZHANG Yongbi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an'an City,Shaanxi Province,Yan'an 716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ntrast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application of skull drill drainage-urokinase perfusion and small bone flap craniotomy for removing the hematoma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HICH).Methods 68patients with HICH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09to April 2011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 =34)and control group (n =34),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kull drill drainage-Urokinase perfus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mall bone flap craniotomy,then the operating time,hospital stays,rehaemorrhagia rate,short term effects and long-term effects were contras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Operating time and hospital stays in obser -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1),the difference of rehaemorrhagia rate was not significantly significant (P >0.05);the difference of short term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significant (P <0.05),the difference of long-term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significant (P <0.01).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kull drill drainage-urokinase perfusion has a better effects for removing the hematoma in HICH than small bone flap craniotomy and it is safe,reliable and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HICH;Skull drill drainage;Urokinase;Small bone flap craniotomy 70

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探讨小骨窗开颅术的优缺点。方法:2010年1月~2011 年1月收治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血肿清除治疗,对照组给予大骨瓣开颅术血肿清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gcs评分,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比较两组gos分级情况。结果:患者入院时进行gcs评分,其中研究组平均5.12±2.31分,对照组平均4.97±1.9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平均13.15±5.10分,对照组平均9.96±4.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分别与其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3个月后,研究组gos评分良好14 例(46.7%),与对照组8例(2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中度致残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重度致残的例数、植物生存的例数、死亡的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脑出血,具有创伤小、预后较好等优点。 关键词脑出血大骨瓣开颅术小骨窗开颅术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常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常见致死性疾病之一【sup】[1]【/sup】。目前在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手术治疗脑

出血具有彻底清除血肿、解除占位效应、迅速降低脑压等优点。但传统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有创面较大、恢复时间长等缺点。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脑出血患者30例,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进行血肿清除治疗,并与同期行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发现,小窗口开颅术具有创伤小、远期效果好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脑出血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8~61岁,平均50.7±8.5岁。其中合并高血压46例,合并糖尿病23例,发病到入院时间30分钟~2小时。血肿部位:丘脑28例,基底节32例。入院时浅昏迷4例,昏迷3例,余神志清。入院均经ct或mri证实诊断。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治疗方法:①入院常规治疗:入院后两组均根据病情,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降低血糖、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纠正酸中毒、预防消化道溃疡、吸氧等支持对症治疗,并为手术做准备。②研究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进行血肿清除。术前根据ct或mri检查结果,确定血肿具体位置。手术采用全麻,纵向切开头皮各层,切口长度约5cm。切开头皮后,应用小乳突撑开器暴露颅骨,然后用电钻钻开颅骨后,使用硬脑膜针穿刺进入血肿,并抽吸血肿内的血液,

脑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配合常规(可编辑修改word版)

脑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配合常规 一、适应症 1.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2.脑血管意外或畸形 3.自发性脑出血 4.严重颅脑外伤伴脑疝 2、用物准备 开颅器械手术衣剖腹包冲洗器头皮夹硅胶引流管双极电凝电钻电钻套吸引器 1.4#线骨蜡缝针脑棉(若干)绷带备止血纱布明胶海绵 三、手术体位 根据手术部位而定,有仰卧、侧卧、侧俯卧、俯卧和坐位

四、手术切口 根据手术部位常有冠状切口、额部和额颞部切口、颞部和颞顶部切口、额顶部切口、顶枕部切口、翼点入路切口。 五、麻醉方式 一般是气管内全身麻醉。 六、手术步骤及配合 1.手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单:碘伏消毒皮肤,递治疗巾、中单(第一块呈 U 形环绕头部尾端搭于胸前、第二块直接铺于胸前),铺大洞巾,粘贴脑外科手术切口膜。递巾钳 2 把,治疗巾一块做一口袋,橡皮筋固定吸引器,双极电凝。 2.切开皮肤、皮下及帽状腱膜。 递手术刀切开皮肤及帽状腱膜层,递头皮夹钳上头皮夹,头皮止血。或递双极电凝止血,递手术刀或纱布,钝性或锐性分离,帽状腱膜下疏松组织层,向皮瓣基底部翻

转。用双极电凝于皮肤腱膜瓣内面止血,用纱布垫于基底部外面,递湿的盐水纱布覆盖于其内面,头皮拉勾牵引固定皮瓣。 3.去骨瓣。 递骨膜剥离器,沿切口内侧切开和剥离骨膜。递电钻钻孔,血管钳去除颅骨内板碎片。递脑棉填塞在骨孔内暂时止血,递线锯导引板引导线锯依次于两孔中锯开颅骨。递骨膜剥离器插入骨瓣下,向上翻起骨瓣。递咬骨钳咬平骨缘,骨蜡涂抹骨窗、脑棉片或双极电凝脑膜止血。骨瓣用盐水纱布包裹保存。 4.切开硬脑膜,准备冷光源。 用冲洗器吸生理盐水冲洗硬脑膜。递双极电凝或明胶海绵脑棉片彻底止血后,递脑膜镊提起脑膜、11#刀片在脑膜上切一小口,脑膜剪扩大切口,剪开硬脑膜并用 1#线小圆针悬吊硬膜。 5.颅内血肿处理。 根据具体手术进行相应配合

开颅血肿清除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适应症:1外伤性硬膜下血肿 2脑血管意外或畸形 3自发性脑出血 严重颅脑外伤伴脑疝 用物准备:开颅包、开颅辅助、脑外显微器械、大衣、小单、大单、冲洗器、头皮夹硅胶引流管双极电凝脑外专用电钻及钻套吸引器0、4、7号丝线、骨蜡 缝合针脑棉(1厘米、1/3、整块棉片)明胶海绵(若干)头网帽输血器 20毫升注射器、伤口敷料 手术体位:根据手术部位而定,有仰卧、侧卧、侧俯卧、俯卧和坐位 手术切口:根据手术部位常有冠状切口、额部和额颞部切口、颞部和颞顶部切口、额顶部切口、顶枕部切口、翼点入路切口。 麻醉方式:一般是气管内全身麻醉 手术步骤: 1.手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单:碘伏消毒皮肤,递大单、小单,铺大洞巾,粘贴手术巾。递布巾钳2把,治疗巾一块做一口袋,固定吸引器,双极电凝。 2.切开皮肤、皮下及帽状腱膜。递手术刀切开皮肤及帽状腱膜层,递头皮夹钳上头皮夹,头皮止血。或递双极电凝止血,递手术刀或纱布,钝性或锐性分离,帽状腱膜下疏松组织层,向皮瓣基底部翻转。用双极电凝于皮肤腱膜瓣内面止血,用纱布垫于基底部外面,递湿的盐水纱布覆盖于其内面,头皮拉勾牵引固定皮瓣。 3.去骨瓣。递骨膜剥离器,沿切口内侧切开和剥离骨膜。递电钻钻孔,血管钳去除颅骨内板碎片。递脑棉填塞在骨孔内暂时止血,递线锯导引板引导线锯依次于两孔中锯开颅骨。递骨膜剥离器插入骨瓣下,向上翻起骨瓣。递咬骨钳咬平骨缘,骨蜡涂抹骨窗、脑棉片或双极电凝脑膜止血。骨瓣用盐水纱布包裹保存。 4.切开硬脑膜。用冲洗器吸生理盐水冲洗硬脑膜。递双极电凝或明胶海绵脑棉片彻底止血后,递脑膜镊提起脑膜、尖刀片在脑膜上切一小口,脑膜剪扩大切口,剪开硬脑膜并用0号丝线小圆针悬吊硬膜。 5.颅内血肿处理。准备明胶海绵若干块,片薄、剪小块备用,小圆针0号线备用,其余根据具体手术进行相应配合 6.血肿处理后,见无出血点,核对缝针和脑棉,递小圆针0号丝线缝合硬脑膜。置硅胶引流管于硬膜下或硬膜外。 7.缝合骨膜。放回骨瓣,递7号丝线角针缝合骨膜。 8.缝合帽状腱膜(圆针)、皮肤(4号丝线)。递碘伏棉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递4#丝线,依次圆针缝合帽状腱膜,角针缝合皮肤。切口再次消毒。 9.包扎伤口。覆盖敷料,包扎。 10.器械护士配合要点(1)按常规开颅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应精力集中, 传递手术用物时准确到位,动作轻柔迅速,切忌碰撞医生手臂。 (2)及时擦净双极电凝镊的尖端(勿用刀片刮),保证有效电凝, 根据手术要求调节双极电凝的大小。 (3)术中保持负压吸引通畅,大小适度,根据手术要求及时更换 大小不同的吸引器头,避免吸力过大损伤脑组织。 (4)根据手术要求准备适当规格的棉片并准确清点计数,使用后 及时收回清理,确保无遗漏。

谈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谈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摘要: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9例,CT扫描出血量为30~50 ml,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术后尿激酶冲洗血肿腔1~2 d。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ADLⅠ级3例,Ⅱ级9例,Ⅲ级4例,Ⅳ级2例,Ⅴ级1例,无死亡。恢复良好(ADLⅠ~Ⅲ级)16例,好转率为84.2%(16/19)。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成功率较高,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需掌握好适应证。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微创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目的是及早地清除颅内血肿,解除占位效应,有效降低明显升高的颅内压,减轻或阻断继发性损害,挽救血肿周围受压脑组织的功能[1]。2006年6月~2008年6月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出血量<5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9例,手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6月~2008年6月收治出血量30~50 m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43~65岁,平均55.5岁。患者均有明确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史,病程2~15年,平均8年。患者入院后均行头颅CT扫描检查以明确血肿部位及出血量。血肿部位:基底节区16例,丘脑3例;GCS计分3~5分1例,6~9分17例,10~12分2例。 1.2 方法 患者均于发病后7 h内手术,全身麻醉,根据CT定位选择血肿量最大且距皮层最近处层面为切口位置。纵行切开头皮约4 cm,小乳突拉钩撑开后,妥善止血。颅骨钻1孔,扩大骨窗直径至3 cm左右,骨缘用骨蜡止血之后电凝硬脑膜血管。悬吊硬脑膜后呈十字切开。选择脑皮层表面相对血管少的区域,用脑穿针依CT片上血肿定位及深度穿刺以探明脑内血肿部位、方向及离皮层的距离。电凝烧灼脑皮层之后,在小型脑压板协助下,用湿盐水脑棉保护脑组织,逐渐进入血肿腔,清除全部或大部分血肿(至少80%以上)。对于活动性出血用双极电凝器止血,小的渗血用明胶海绵轻压之,不必要求彻底清除干净,尤其是血肿壁的血

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脑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治疗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例数、对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治疗时间分别为(87.39±10.36)min、(9.87±1.5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8.20±23.14)min、(13.42±3.2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仅有2例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的1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防止术后出现各类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机体不仅仅会受到原发性病变的损害,同时伴随着血肿病灶形成、早期血肿量增大等病理学变化,会产生更加严重的损伤,当药物治疗所产生的效果及脑组织自身代偿能力都不足以能够充分满足对损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的时候,就必须通过手术方式对血肿病灶实施清除处理,使颅内压水平降低,对受压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1,2]。本文主要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高血压病史1~18年,平均病史(5.6±4.1)年;脑出血发病时间1~14 h,平均发病时间(4.4±3.2)h;男25例,女17例;患者年龄52~86岁,平均年龄(64.7±7.1)岁。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病史1~19年,平均病史(5.2±4.6)年;脑出血发病时间1~17 h,平均发病时间(4.2±4.3)h;男26例,女16例;患者年龄51~83岁,平均年龄(64.2±6.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脑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①术前: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解注意事项,说明手术优势;术前协助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性检查,准备好必要的器械、药物、工具等;②术中:辅助医生帮助患者选择和更换适宜的体位,熟练准確的进行操作器械的传递和相关设备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邓世强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邓世强 发表时间:2018-12-07T11:11:18.8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32期作者:邓世强 [导读] 目的:讨论小骨窗开颅在高血压脑出血里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讨论小骨窗开颅在高血压脑出血里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8年7月我科收78例经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用多田公式法计算血肿体积,这组血肿清除达85%以上者62例, 70%~85%者16例,术后死亡8例,死亡率达10.3%,70例患者术后存活。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7.5月(3~96月)。按平常生活能力(ADL)分级别统计:1级12例,2级30例,3级20例,4级10例,5级6例。ADL 1~3级者占79.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溢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2-0014-02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value of osseous window craniotomy in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8 cases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treated by craniotomy from July 2010 to July 2018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hematoma volume was calculated by the multi-field formula method. In this group, the hematoma was cleared of more than 85 % in 62 cases, 70 % to 85 % in 16 cases, 8 cases of postoperative death, 10.3 % in mortality, and 70 cases in postoperative survival. The average follow-up time after surgery was 27.5 months(from March to June). According to the ordinary living ability(ADL), the statistics are divided into 1 level 12, 2 level 30, 3 level 20, 4 level 10, and 5 level 6. ADL levels 1 to 3 account for 79.5 %. Conclusion I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treat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by using small bone window craniotomy. 【Key words】Cerebral hemorrhage; Hypertension; Surgical treatment 减压充分和操作相对简单等特点,是其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3]。现将我科室用小骨窗开颅治疗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所进行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 本组78例,男性52例,女性26例。年龄42岁~78岁,平均年龄58.6岁。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 1.2 术前意识情况 按GCS计分:3~5分12例,6~8分52例,9~12分14例。 1.3 血肿量和血肿部位 血肿量依照头颅CT片用多田公式来预算血肿的体积,约在30~85ml,其中30~50ml者62例,50~80ml者16例。出血部位:按马氏分型[1]:浅表型(外囊壳核及皮层下)33例,深层型(内囊、基底节区)45例,深层型中15例破入脑室体系。 1.4 方法 全麻后,按照CT排位,定距血肿最近部位,错开较重要功能区和血管区,头皮拉口长约5cm。钻孔后加大骨窗直径到3.0~3.5cm。先行穿刺所定位并减压,然后显微镜下沿穿刺道切开皮质1.0~1.5cm,直视下进入血肿腔,尽量清除血肿,保留与脑组织黏连的血块,严格止血,手术血肿腔留置引流管。术后严格控制血压,防止再出血。我们术后一般不采用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手术后第二日检查头部CT了解头内的情况。 2.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血肿清除术。术后第二天再复查头颅CT,用多田公式计算血肿的体积,比较评价血肿清理的情况,血肿清理率在85%以上者62例,70%~85%者16例。本组术后死亡8例,死亡率10.3%,死亡原因:术后再出血2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肺部感染死亡3例。70例患者术后存活,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7.5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统计:1级12例,2级30例,3级20例,4级10例,5级6例。ADL 1~3级者占79.5%。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所引起脑损伤有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导致的继发性神经功能损害。生理病理研究说明,30min后一般形成血肿,6h后出现水肿,除了血肿直接压迫而造成一部份微血管缺血梗阻、坏死外,血液凝固过程中所产生的凝血酶、血清蛋白有害毒性作用和局部微血管缺血痉挛、渗漏而造成出现水肿,从而在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基础上出现细胞毒性脑水肿。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12h达到中度水肿.24h 达到重度水肿,从而出现临床症状不断恶化。因此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清除血肿,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阻止脑水肿等一系列继发性改变所致的恶性循环。 常规的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是传统的手术方式,手术显露比较充分,在直视下清除血肿,止血比较彻底。但是手术创面比较大,术后恢复比较慢。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手术方式。皮肤一个直切口,长约8~10cm,一个3~4cm的骨瓣,切开硬膜后,根据术前的定位,在选择离皮质最近的脑组织表面进入血肿腔,逐渐清除血肿。术中吸引血肿时要有耐心。吸力不可太大,太大容易引起出血或小血管的损伤;遇坚固的血凝块,采取瘤钳夹碎再慢慢弄出,边冲洗边吸引,动作要温柔,血肿地全部清理后,冲洗看清血点,尽量少用电凝,电凝如加重脑损伤,术后脑水肿严重。血肿腔壁不要破损,控血纱布贴上彻底控制出血,以免手术后又有出血现象,血肿腔止血效果满意后放置引流,起到引流血性脑脊液,以免术后渗血和脑血管痉挛。对于血肿的清除程度,有作者认为并不一定需要完全彻底的清除血肿,但是我们的经验发现,有时候残余的血肿下面可能就是血肿的出血点,如果不处理出血点,就无法彻底止血,术后容易发生再出血。 小骨窗开颅有骨瓣开颅和微创穿刺引流的特征: (1)手术过程一点不复杂,开颅减压速度快,30分钟内就能手术减压,有部分血肿大的病人,经过脑穿针先吸取有部分血肿快速缓和颅内高压。 (2)手术直视下操作,血肿部清理用度重,止血明确彻底。 (3)在用经颞中回或外侧裂入路同时,经常认为经外侧裂损害不大,不如经颞中回直血肿;在病变优于半球时,常会出现敏感性误

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29例临床分析

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29例临床 分析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8例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ICP、脑水肿体积和中线移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3],手术切口自颧弓上0.5 cm、耳屏前1 cm处开始,于耳廓上方延伸至顶骨正中线,然后沿正中线向前止于前额发际下,骨瓣采用游离骨瓣或带颞肌骨瓣,旁开正中线矢状窦2~3 cm,钻孔5~6个,形成一个大小约12 cm×15 cm的骨窗,形成骨瓣后咬除蝶骨嵴外约1/3,显露蝶骨平台,以充分暴露颞叶和部分额叶,切开硬脑膜以充分暴露额叶、颞叶、顶叶、前颅窝和中颅窝。彻底清除血肿、挫裂伤坏死脑组织,如伴有颞叶钩回疝则行脑疝复位术,以减少继发性脑损伤。探查同侧大脑中静脉及其属支血栓情况,彻底清除硬膜下坏死脑组织和血肿组织,并切开侧裂蛛网膜以减轻对侧裂血管的压迫。对照组采用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根据颅脑CT检查确定血肿部位,根据其具体部位分别采用额颞、颞顶、顶枕大骨瓣开颅行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所有患者术后均常规放置引流管,围术期脱水降颅压等各项治疗措施均按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要求执行[4]。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的GCS、颅内压(ICP)、脑水肿、中线移位情况。并于伤后3个月按照GOS预后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预后。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2.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ICP、脑水肿体积和中线移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GOS预后评分良好或中残13例(GOS 4~5分),重残或植物生存状态11例(GOS 2~3分),死亡5例,总生存率为82.76%;对照组GOS预后评分良好或中残5例(GOS 4~5分),重残或植物生存状态8例(GOS2~3分),死亡16例,总生存率为44.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在于损伤后的血肿形成、脑水肿、脑肿胀所导致的恶性颅内高压。有研究显示,入院时GCS 3~5分的特重型颅脑伤的病死率超过50%[5]。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患者,由于其解剖上紧邻蝶骨嵴,正好是对冲性脑损伤和其他脑外伤的释力点,同时在侧裂区还有复杂的导静脉和侧裂静脉丛[6],一旦发生脑挫裂伤极易引起血管痉挛甚至完全性闭塞,致使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和血管源性脑水肿,并导致急性单侧脑肿胀[7]。随着肿胀

-颅内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

颅内血肿清除术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手术物品准备: 1、手术器械开颅基础器械包1个、干持物钳1套、蛇型自动拉勾1套、若为小脑出血则再备后颅窝撑开器1个。 2、敷料基础辅料包1个、大腹包1个、手术衣4~6件 3、一次性物品骨蜡、切口膜、止血纱布、明胶海绵、棉片、小纱布、缝针、丝线若干。 4、药品常用生理盐水、平衡液、双氧水、止血用生物胶。 5、仪器双极电凝器1套、开颅电钻1套、中心吸引1套 手术体位:根据血肿的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 手术步骤: 1.皮肤消毒 常规1%聚吡咯酮碘皮肤消毒,铺无菌巾,贴无菌切口膜 2.头皮切开和止血 2.在耳上方做“∩”形切口,切开皮肤,止血后上头皮夹。 2.2切开皮下组织、帽状腱膜。 2.3分离颞肌,剥离骨膜,将皮瓣翻向耳侧,电凝止血。用双2-0丝线或皮肤固定勾固定皮瓣,充分暴露术野 3.打开骨瓣、硬膜 3.1用电钻在颅骨上钻4个孔,孔间插入线锯导板,用线锯将颅骨锯开,骨瓣放入双氧水中浸泡。

3.2骨窗周围用骨蜡封闭止血。用6*17圆针3-0丝线将骨窗周围硬脑膜悬吊于附近的骨膜或帽状腱膜上。 3.3用11号刀片在脑膜沟处切开脑膜,用窄神经剥离子轻松分离后,脑膜剪“∩”形剪开脑膜 4.清除血肿 4.1脑穿针蘸水湿润后探查血肿部位及深度,电凝器止血后用窄脑压板轻轻拉开脑组织,用小号吸引器吸出脑内血肿,电凝器仔细止血,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也可用双氧水小棉片放入腔内止血。 4.2将坏死组织一并切除。可将止血纱布剪成小块铺于出血腔内,再在表面喷可吸收生物胶。 5.缝合硬膜。 5.1清点用物后,用6*17圆针3-0丝线严密缝合硬脑膜。 5.2若硬脑膜从颅骨内分离而有渗血时,可在颅骨与硬脑膜之间垫一明胶海绵,6*17圆针3-0丝线悬吊止血。再次清点用物。 6.放置引流管 同前 7.关颅 7.1将骨瓣复位,8*20圆针2-0丝线缝合骨膜数针以固定骨瓣。9*25三角针2-0丝线缝合帽状腱膜及皮肤。 7.2双氧水或1%聚吡咯碘消毒皮肤,小纱布覆盖切口,绷带包扎切口

慢性硬膜下机化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突发命名性失语1例

慢性硬膜下机化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突发命名性失语1例 发表时间:2013-02-21T14:59:13.9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4期供稿作者:吴雪峰周仲明杨根华[导读] 本文收集的1例79岁女性患者因头部外伤二月伴右侧肢体乏力15天入院。 吴雪峰周仲明杨根华(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 214221) 【摘要】本文收集的1例79岁女性患者因头部外伤二月伴右侧肢体乏力15天入院。入院时查体右侧肢体肌力IV级,左侧肢体肌力V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初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头颅CT及头颅MRI检查示左侧额颞顶枕慢性硬膜下血肿,予以左额顶钻孔引流术,未能冲出暗红色血性液体,改行左侧额颞顶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见硬脑膜下暗红色团块状纤维机化样组织,韧性较好,予以大部清除。术后第三天下午出现命名性失语,右上肢肌力下降,伴有右手指活动受限,考虑为左侧颞上回、顶部下方的脑血管痉挛、水肿或局部的脑软化有关系。 【关键词】慢性血肿伴机化硬膜下术后命名性失语 1. 一般资料 患者,女,79岁,因头部外伤二月伴右侧肢体乏力15天于2012年10月30日就诊。于08月30日患者有头部外伤史,左颞顶部着力,当时无昏迷史。于10月15日患者家人发现其时有胡言乱语,伴有右侧肢体乏力,时有麻木感。神经系统查体:神清,双瞳等大等圆,直径2.5mm,光反应灵敏,右侧上、下肢体肌力IV级,左侧肢体肌力V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原有“高血压”史三年,平时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 qd”降血压,血压控制较为平稳。入院行头颅CT检查示:左侧额颞顶枕硬膜下低密度影,考虑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入院后予积极术前准备,查心脏彩超示左房略大,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早搏,房早连发,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偶发室性早搏部分伴二联律,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请心内科及麻醉科会诊均表示能耐受手术。于11月08日在全麻下行左侧额顶部钻孔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术中取左顶结节及偏前5cm左额切口,颅骨钻孔,“十”字切开硬脑膜,用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未见明显暗红色血性液体引出。术中考虑患者左侧额颞顶枕慢性硬膜下血肿未完全液化,改行左额颞顶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见硬脑膜下暗红色团块状纤维机化样组织,韧性较好,大部清除纤维样组织。术后复查头颅CT示左侧额颞顶枕血肿基本消失。术后第三天下午患者出现命名性失语,右上肢肌力下降,伴有右手指活动受限,立即查头颅CT示左顶叶局部有混杂密度影,未见迟发性血肿形成。立即予解痉扩血管(尼莫地平片40mg 3次/天),脱水降颅压(20%甘露醇注射液125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 静滴q6h),营养神经(维生素B12针500ug 肌注 qod)。于11月13日(术后第五天)出现右侧面颊部、右侧口角抽搐不止,无神志丧失,考虑局灶性癫痫发作,立即予地西泮注射液10mg 肌注,患者抽搐立即停止。以后口服“卡马西平片0.1 tid”抗癫痫。术后第七天患者能说出子女的名字,术后第九天患者语言功能基本恢复。 2.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好发于小儿及老年人,绝大多数都有轻微头部外伤史。由于老年人脑组织有萎缩,头部外伤后脑组织在颅腔内移动度大,最易撕破自大脑表面汇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其次,静脉窦、蛛网膜粒或硬膜下水瘤受损出血[1]。本例患者入院二月前有头部外伤史。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理,有学者认为与患者年龄偏大,病程时间长有关[2]。因血肿内侧膜为胶原纤维,没有血管;外侧膜含有大量毛细血管网。为期较久的血肿,其外侧膜毛细血管栓塞、坏死及结缔组织变性而发生钙化。本例患者术前检查考虑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术中发现患者血肿未完全液化,改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笔者认为:在做钻孔引流术头皮切口设计时,应考虑到骨瓣开颅的可能性。一般取顶结节及额部二处纵形切口,必要时可相连形成马蹄形切口开颅。术中发现左侧硬膜下暗红色团块状纤维机化样组织,韧性好,术中大部清除纤维样组织,与顶叶皮层血管相连处纤维样组织予以保留,未做进一步清除,以免损伤皮层血管导致脑梗塞出现。术中操作未出现医源性损伤大脑皮质。术后第三天患者突然出现命名性失语,右上肢肌力下降,伴有右手指活动受限,急查头颅CT示左顶叶局部有混杂密度影,考虑与左侧颞上回、顶部下方的脑血管痉挛、水肿或局部的脑软化有关系。立即予解痉扩血管、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等处理,经积极治疗六天患者语言功能基本恢复,右上肢肌力恢复接近正常。应该说,术前未曾想到患者术后能出现失语现象。笔者工作以来,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出现失语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以前曾遇到术后失明、对侧出现硬膜下血肿、切口感染等情况,经积极治疗后均取得不错的恢复。所以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前应考虑问题细致、周到,术中有可能改变术式行骨瓣开颅,术后合并出现偏瘫、失语、癫痫、失明等情况,这些应向家属详细交代。术后一旦出现失语现象,作为医生,千万莫慌,应沉着应对,与家属做好沟通工作。若手术中未损伤到优势半球顶叶脑皮质,未损伤到局部血管,及时使用解痉扩血管药物、脱水、激素、营养神经等处理,语言功能均有恢复可能。本例患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语言功能恢复快,家属与医生均感觉到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 北京: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42. [2].郭峰,孙里杨,王列. 骨瓣开颅治疗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71.

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一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7.2.28 地点:手术室护办室 参加人员:手术室全体人员 主讲人:洪少进 主持人:郑绘 郑绘:大家下午好!颅脑损伤手术基本是急诊手术,病情都比较重,我们护士必须要有良好的抢救技术,以及熟练的手术配合技术。下面请主讲人介绍一下主要内容。 洪少进: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颅脑损伤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1.病史介绍 2.概述 3.解剖 4.分类 5.病因 6.临床表现 7.检查 8.治疗 9.洗手护士配合 10.巡回护士配合 11.PIO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病史: 一;病史介绍 患者郑玉花,男,70岁,住院号:17010099. 因患者今天在工地干活时,突发头痛,被工友送回家休息。8点左右,患者意识逐渐模糊,当地乡村医生予甘露醇静脉滴注。呼120急诊送入我院检查治疗。病程中,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无呕吐,右侧上下肢活动减少。头颅CT示左基底节颅内血肿。 完善相关检查,积极术前准备,于2017-2-25下午3点在全麻插管下行左基底节颅内血肿清除术,于17:00带气管插管转入ICU病房。二:概述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其分类根据颅脑解剖部位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可合并存在。头皮损伤包括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颅骨骨

折包括颅盖骨线状骨折、颅底骨折、凹陷性骨折。脑损伤包括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按损伤发生的时间和类型又可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按颅腔内容物是否与外界交通分为闭合性颅脑损伤和开放性颅脑损伤。根据伤情程度又可分为轻、中、重、特重四型。 洪少进: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解剖: 三:解剖 颅骨 脑颅(8块) 成对:顶骨、颞骨 不成对:筛骨、蝶骨、额骨、枕骨 面颅(15块) 成对:上颌骨、颧骨、下鼻骨、鼻骨、腭骨、泪骨 不成对:犁骨、舌骨、下颌骨 小脑位于大脑半球后方,覆盖在脑桥及延髓之上,横跨在中脑和延髓之间。它由胚胎早期的菱脑分化而来,小脑通过它与大脑、脑干和脊髓之间丰富的传入和传出联系,参与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肌紧张)的调节,以及随意运动的协调。 脑干 脑干(brain stem)属于脑的一部分,即脊髓向颅腔内延伸的部分。脑干位于颅后窝,自枕骨大孔至蝶鞍之间。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 颅骨与脑间有三层膜。由外向内有硬脑膜,蛛网膜与软脑膜,三层膜合称脑膜。它们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并通过被膜的血管使脑和脊髓得到营养。 硬脑膜 由两层合成,外层兼有颅骨内膜的作用,某些部位两层分开构成硬脑膜窦,硬脑膜在颅底处与颅骨结合紧密。 由硬脑膜形成的结构 大脑镰、小脑幕:幕切迹、小脑镰、鞍隔 海绵窦的毗邻与交通 两侧有横支相连,窦内有颈内动脉、展神经通过,窦外侧壁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上颌神经通过。 脑蛛网膜 薄而透明,缺乏血管和神经,与硬脑膜之间有硬膜下隙 软脑膜 是紧贴于脑表面的一层透明薄膜,并伸入沟裂。脑的血管在软脑膜内

开颅去骨瓣血肿清除术

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 物品准备: 台下: 电刀双极电凝机脑动力系统复方氯化纳溶液若干瓶生理盐水根据病情随时准备输血 台上: 器械:脑外包或大钻孔包 其它:21号刀片11号刀片各1个慕丝线1、4、7号线各2包50ml注射器2个吸引器连接管头皮夹1包普外皮肤贴膜脑外皮肤贴膜骨蜡明胶海绵5袋电刀头双极电凝头及线脑棉片1包脑外科套针止血纱布(普通)橡皮引流管1根引流袋大敷贴5个 术前巡回护士配合: 1、建立静脉留置针,一般选择下肢静脉;麻醉师一般会做股静脉留置针,接三 通连接输血器备用; 2、将双托盘置于患者胸前,双托盘上缘平于患者乳房,并用绷带固定于手术床; 3、将电刀负极板贴于患者肌肉丰富部位,并将患者双手用中单裹于手术床两旁, 用约束带固定患者双膝; 4、将双极电凝脚踏放于手术医生脚旁; 5、协助手术医生用龙胆紫做手术切口标识,用碘酒固定,并协助手术医生将患 者眼耳用棉球及贴膜遮盖; 6、将头圈置于患者头下,两沙袋放于患者颈两旁固定; 7、与洗手护士清点脑棉片及缝针数目。 手术配合: 1、消毒:3%碘酒消毒及酒精消毒; 2、铺单:铺单时,台下巡回护士需将患者头部抬起配合铺单,以及将双托盘盖 盘形成无菌区; 3、洗手护士将脑动力系统组装好,选择合适钻头,连接好手柄,将线尾交于巡 回护士连接于主机,并将铣刀头组装好放于扇形台备用; 4、固定吸引器管(开始选择粗吸引器头)、电刀及双极电凝,巡回护士分别于台 下连接;用布巾钳将小单固定于双托盘上缘,方便放置吸引器头、电刀头及双极电凝; 5、打湿块纱布,交于术者试双极电凝,并调节双极电凝大小; 6、弧形切开皮肤、皮下及腱膜层:递2块干纱垫,21号圆刀于手术医生切开, 并递头皮夹钳持头皮止血,吸引器头持续吸引; 7、游离皮瓣止血:递21号刀游离皮瓣,双极电凝止血,递弹簧拉钩牵开,同时 用两布巾钳或血管钳夹于双托盘下缘,固定协助牵开; 8、切开及剥离骨膜:递21号刀切开,骨膜剥离子剥离; 9、颅骨钻孔:递脑动力系统颅骨钻(巡回护士与术者核对是否钻功能)开颅, 边钻边用50ml注射器滴注盐水浸湿骨孔,骨蜡(捏小团捏软)止血;

颅内血肿清除术

颅内血肿清除术 相关解剖知识: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药。 手术体位:根据手术部位,采用合适的体位。 手术切口:选择血肿距表面最近避开重要的骨瓣开颅。 用物准备:小小手术包,脑外科包,手术衣,布类,大腹单,双极电凝,颅骨钻,一次性用物:吸引管、窥镜辅助套、10ML注射器2具、50ML空针1具、头皮夹、脑棉片、止血海绵、骨蜡、引流管、脑外科贴膜、21#、11#刀片、缝线。 手术步骤及护理操作配合: 一.手术视野皮肤消毒:碘酒、酒精。铺单:对折中单1张铺于头、颈下方。治疗巾3张,用4张小贴膜粘贴。递中单1/3折叠覆盖托盘,斜铺中单2张,中单1张围头及托盘,铺中单覆盖肢体,铺大单。贴脑外科贴膜,做一器械布袋。 二.切开头皮及皮瓣新:21#刀切开头皮及帽状腱膜。头皮夹止血、电凝止血。翻转皮瓣,头皮拉钩牵开固定在托盘上。皮瓣用盐水纱布块覆盖。 三.剥离骨膜,递颅骨钻钻孔。50ML注射器冷却热量。递线据导板和线据锯开颅骨,咬骨钳咬平骨缘,骨蜡止血。 四.切开因硬脑膜:11#刀切开,脑膜镊,脑膜剪切开。如脑膜外或脑膜下有血肿应先清除。 五.清除颅内血肿:递双极电凝切开2—3CM的脑皮质,递脑压板

和吸引器,向脑深部分离直达血肿颅腔内,清除血肿。双极电凝止血、小脑棉片止血、止血海绵。 六.冲洗伤口,放置引流管,递双氧水(双氧水海绵)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彻底止血。6×17圆针1#线缝硬膜边缘在颞肌上,放置12#或14#红尿管或专用引流管,角针固定。 七.缝合切口:清点脑棉、纱块、器械。9×17圆针4#线缝合帽状腱膜及皮下,9×28角针4#线缝头皮。敷料覆盖切口,绑带包扎。器械护士配合重点:动作迅速,双极电凝用湿纱布擦洗,脑棉片数目。巡回护士护理重点:双耳塞棉球,颅骨钻使用,双极电凝使用频率,肾水准备(视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