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计算机原理平时作业

2018计算机原理平时作业
2018计算机原理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

1.请简要概述冯。诺伊曼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主要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功能。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数字计算机的数制采用二进制;计算机应该按照程序顺序执行。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出设备

2.请给出下列数的原码,补码,反码和移码。

a.27/64

b.-27/64

将27/64分解成16/64+8/64+2/64+1/64 ,就是2的-2次方,2的-3次方,2的负-5次方,2的-6次方。

小数点之前用1表示该数为负数。则原码是:0.01101. 正数补码就是原码:0.011011.

移码:1.011011.

负数同理,不同的就是求补码。

将-27/64分解成-(16/64+8/64+2/64+1/64),就是2的-2次方,2的-3次方,2的负-5次方,2的-6次

方。小数点之前用1表示该数为负数。则原码是:1.011011. 负数补码就是除首位外取反,在末尾加1:

1.100101. 移码:0.100101.

3.已知x和y,用变形补码计算x+y,同时指出结果是否溢出。

a.x=11001,y=01011;

b.x=11001, y=-01011;

c.x=-11001, y=-01011;

a. 0011001+0001011=0100100 正溢出

b. 0011001+1101011=0000100 没有溢出

c. 1111001+1101011=1100100 没有溢出

4.请概要描述进行浮点算术运算的几个主要步骤。

1、浮点加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对阶操作:小阶向大阶看齐

②进行尾数加减运算

③规格化处理

④舍入操作

⑤判结果的正确性

2、浮点乘除法的运算步骤

①阶码运算:阶码求和(乘法)或阶码求差(除法)

②浮点数的尾数处理:浮点数中尾数乘除法运算结果要进行舍入处理

5.请概要描述计算机多级存储体系结构的工作原理。在多级存储体系中,如何进行字容量扩充?如何进行位宽扩充?

计算机系统中通常采用三级层次结构来构成存储系统,主要是由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组成。主存储器用来存放需CPU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可由CPU直接编程访问,采取随机存取方式。Cache位于CPU

与主存之间(有些Cache集在CPU芯片之中),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设置在CPU和主存之间,可以放在CPU

内部或外部。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它的内容是主存某些局部区域(页)的复制品。其作用也是解决主存与CPU的速度匹配问题,辅助存储器用来存放暂不运行但需联机存放的程序和数据。从CPU看来,这个整体的速度接近于Cache和寄存器的操作速度、容量是辅存(或海量存储器)的容量,每位价格接近于辅存的位价格。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存储器中速度、容量、价格三者之间的矛盾,满足了计算机系统的应用需要。可以缩小主存和cpu之间的速度差距,从整体上提高存储器系统的存取速度。

进行字容量扩充扩展每个存储单元的位数,进行位宽扩充扩展存储单元的个数。

6.一个Cache存储器的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cache/主存平均访问时间和cache的命中率,请简要描述这两个指标的推导过程。

Cache的命中率

基于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增加Cache使得要访问的数据绝大多数都可以在Cache中找到,这样才能在性能上使主存的平均读出时间尽可能接近Cache的读出时间。Cache的工作效率通常用“命中率”来表示。

命中率指的是CPU要访问的信息在Cache中的概率,Cache的命中率越高,CPU访问主存的速度就越接近访问Cache 的速度。通常Cache的容量越大,存储的块也越多,CPU的命中率就越高。但是,当Cache的容量达到一定值时,命中率并不会随着容量的增大而增加,而且Cache容量的增大将导致成本的增加,所以,Cache的容量一般是命中率与成本价格的折中。

在一个程序执行期间,设Nc表示Cache完成存取的总次数,Nm表示主存完成存取的总次数,h定义为命中率,则有

若tc表示命中时的Cache访问时间,tm表示未命中时的主存访问时间,1-h表示未命中率,则Cache-主存系统的平均访问时间ta为:

设e表示访问效率,则有

为提高访问效率e,命中率h越接近1越好。命中率h与程序的行为、Cache的容量、组织方式、块的大小有关。

7.请列出至少五种操作数寻址方式。

1:隐含寻址

2:立即寻址

3:直接寻址

4:间接寻址

5:寄存器寻址

6:寄存器间接寻址

7:相对寻址

8:基址寻址

9:变址寻址

8.请简要描述流水线的基本工作原理。对于一个五级流水线系统,在理想情况下,与非流水线设计相比,系统性能最多能提高多少倍?为什么?

对于一个五级流水线,如果流水线各阶段操作平衡,那么在流水线上指令执行时间为(在理想情况下):指令执行时间(流水线)=指令执行时间(非流水线)/流水线步骤数

即在理想的情况下,流水线所带来的加速比与流水线的执行步骤的数目相同。系统性能可以从加速比来分析,一个有五个执行步骤的流水线能获得加速比也是五。

然而,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各个步骤间并不是完全的平衡的。另外,流水线中还包括一些常规的额外开销。所以,在流水线机器中每一条指令的执行时间会超过这个最小的可能值,因此流水线能够获得加速比也就小于流水线的步骤数。。9.请简要描述总线系统中,集中式仲裁方式的几种工作模式。

集中式总线仲裁的控制逻辑基本集中在一处,需要中央仲裁器,有三种工作方式:

(1) 链式查询方式

(2)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

请简要描述一个计算机系统与输入输出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的几种主要方式。

1程序控制方式

2程序中断方式

3 DMA方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

1.简述启动控制面板的常用方法。(至少列出三种) 答:常用打开控制面板的方法:1)点开始,选择控制面板打开;2)打开我的电脑,选择控制面板;3)点开始运行,输入命令control,回车打开控制面板。 2. 什么是存储器?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之间有什么异同点? 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之间有什么异同点? 答:计算机存储器是记忆部件,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中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它可以分为: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 外存一般用于掉电存储,比如软盘、硬盘、CD/DVD/U盘,移动硬盘等。可以存储程序代码或用户数据资料等。 主要区别在于:1)速度不同2)容量不同3)成本不同4)易失性不同。 3. 简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答: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去等步骤。 4. 如何设置远程桌面连接,请写出具体过程? 答:首先,远程访问有一定的风险,所以一定要设置好服务器用户的权限。建立远程访问用户;到用户属性下面设置用户的权限。设置服务器远程连接参数,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在弹出的系统属性窗口中选择“远程”,弹出远程参数设置窗口;把“启用这台计算机上的远程桌面”打上勾,并点击“选择远程用户”,选择刚新建的远程访问用户添加到访问窗口里面,点击确定即可。 5.将以下素材按要求排版。 (1)设置第一段首字下沉。 (2)将第一段(除首字)字体设置为“楷体”,字号设置为“四号”。 (3)将第二段字体设置为“方正舒体”,字号设置为“小四号”,加单横线下划线。 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素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新微型计算机原理答案(1)

微型计算机原理答案 (1)

微型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参考答案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系统慨论 一、选择填空题 1.B 2.B 3.D 4.C 5.C 6.A 7.A 8.A 9.C 10.B 11.D 1.分析: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系统是微机三个层次的底层和最高层。 3.分析:此题是求最小值,所以必定是负数,符号位为1。补码负数的特点 是数值位对应的真值越小,其绝对值越大,即负得越多,真值越小。所 以,由4个1和4个0组成的补码数中,真值最小的补码数为:10000111,即真值为:-121。 4.分析:在微程序控制器中,每条指令的操作步骤由执行一个微操作序列完成,每个微操作对应一条微指令。所以,A、B均不合题意。 5. 分析:计算机运算的“溢出”与操作数的存储格式(或表示方式)有关,只 有C含有题意。需要说明的是任何类型的数据,无论定点数还是浮点数,其存储格式一旦确定,它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有限的。 6. 分析:程序计数器存放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而指令是预存在存 储器中的,所以它的位数取决于存储器的容量。 7. 分析:有符号补码数的扩展,是用符号位充填高位,其真值保持不变。 9. 分析:无论是具有还是不具有指令流水线结构的CPU,其指令的执行时 间主要取决于CPU的时钟周期。

10. 分析:程序设计语言有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个层次。机器 语言和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的编程语言,统称为低级语言。高级语言不依赖于具体机器,它是采用接近于习惯的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编写程序。机器语言程序是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程序,而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程序则是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需对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程序进行加工处理生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执行,这一加工处理过程分别叫作汇编和编译。 11.分析:Cache存储器常采用高速SRAM,存取速度快,在CPU与内存间设置这样的存储器可以保证CPU以尽可能快的速度与内存打交道。 二、对错判断题 1.× 2.√ 3.√ 4.× 1.分析:指令操作码需显式给出,但操作数可以是显式的也可以是隐含的。 4.分析:运算和控制功能是任何微机处理器必不可少的功能。存储功能也 是微机处理器的功能之一,但不是必备的功能,如单片机有存储功能, 高档微机80486、80586也含一定数量的Cache存储器具有存储功能。三、填空题 1.程序计数器、字节数、转移指令、调用指令、中断指令 分析:计算机每读一条指令,总是自动调整程序计数器到下一条指令的存放地址,只有遇到控制转移类指令,才会改变指令的执行顺序。 2.数据传送与交换指令、算术与逻辑类指令、程序控制类指令

微机原理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 1、在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 D A、算术运算 B、逻辑运算 C、算术、逻辑运算 D、算术、逻辑运算及全机的控制 2、Pentium I属于()位CPU C A、16 B、8 C、32 D、64 3、Intel 8086属于()位CPU A A、16 B、8 C、32 D、64 4、CPU与I/O设备间传送的信号通常有( ) D A、控制信息 B、状态信息 C、数据信息 D、以上三种都有 5、存储器用来存放计算机系统工作时所需要的信息,即( )。 D A、程序 B、数据 C、技术资料 D、程序和数据 6、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 )。 D A、加法器 B、累加寄存器 C、多路开关 D、算逻运算单元 二、填空 1、内存可分为2大类:随机存储器RAM 和 2、数据总线是向的,地址总线是向的。 3、计算机的五大部件是:、、、、输出设备 4、总线可分为三类:、、 5、存储程序工作原理最先由提出 6、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送都是以形式进行的。 1、只读存储器ROM 2、双、单 3、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 4、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5、冯·诺依曼 6、二进制 三、简答 1、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1).以二进制表示指令和数据 (2).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从存储器中取指令并执行 (3).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 一、选择 1、在机器数______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BD A、原码 B、补码 C、反码 D、移码 2、计算机内部表示带符号整数通常采用()。C A、原码 B、反码 C、补码 D、移码

微机原理课后练习题-答案

1、 2、B 3、十,非压缩的BCD码 4、 5、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 6、,, 二、 B D B 三、 1、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答案: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相应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外部设备之后,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 2、简述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基本组成。 答案:冯.诺依曼型计算机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的。其中,运算器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运算的部件;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控制中心,所以数值计算和信息的输入,输出都有是在控制器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的;存储器是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它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每一个存储单元可以存放一个字节;输入设备是把人们编写好的程序和数据送入到计算机内部;输出设备是把运算结果告知用户。 3、什么是微型计算机 答案:微型计算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构成。 4、什么是溢出 答案:在两个有符号数进行家减运算时,如果运算结果超出了该符号数可表示的范围,就会发生溢出,使计算出错。

1、4、100ns 2、Ready ,Tw(等待) 3、ALE 4、INTR 5、85010H 6、存储器或I/O接口未准备好 7、非屏蔽中断 8、指令周期 9、4 二、 1、在内部结构上,微处理器主要有那些功能部件组成 答案:1) 算术逻辑部件2) 累加器和通用寄存器组 3) 程序计数器4) 时序和控制部件 2、微处理器一般应具有那些基本功能 答案:1.可以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2.可保存少量数据 3.能对指令进行译码并完成规定的操作4.能和存储器、外部设备交换数据 5.提供整个系统所需的定时和控制6.可以响应其他部件发来的中断请求 3、什么是总线周期 答案:CPU通过外部总线对存储器或I/O端口进行一次读/写操作的过程;一个基本的总线周期包含4个T状态,分别称为T1、T2、T3、T4。 三、×、×、×、×、×、√、√

计算机组成原理-平时作业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平时作业一 (注意:请独立完成作业,若作业为雷同将有可能被评为0分。为保证特殊字符的准确识别,如您的作业需要用到“ √ 或× ”的字符,请您直接在答题处复制。)1、解释下列概念:总线宽度、总线带宽、总线复用、总线的主设备(或主模块)、总线的从设备(或从模块)、总线的传输周期和总线的通信控制。 答:(1)总线宽度:指的是总线能同时传送的数据的二进制位(bit)数; (2)总线带宽:指的是总线本身所能达到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是兆字节每秒(MB/s),这是衡量总线性能的重要指标,总线带宽越宽,传输效率也就越高; (3)总线复用:指既传送地址信息,又传送数据信息,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中完成传送地址和传送数据的任务; (4)总线的主设备(主模块):指一次总线传输期间,拥有总线控制权的设备(模块); (5)总线的从设备(从模块):指一次总线传输期间,配合主设备完成数据传输的设备(模块),它只能被动接受主设备发来的命令; (6)总线的传输周期:指总线完成一次完整而可靠的传输所需时间; (7)总线的通信控制:指总线传输过程中双方的时间配置方式。 2、控制器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各自有什么特点? 答: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可以分为3种,分别有:同步控制方式、异步控制方式和联合控制方式。 (1)同步控制控制方式的各项操作都由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在每个机器周期中产生统一数目的节拍电位和工作脉冲; 特点:这种控制方式设计简单,容易实现;但是对于许多简单指令来说会有较多的空闲时间,造成较大数量的时间浪费,从而影响了指令的执行速度。

(2)异步控制方式的各项操作不采用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而根据指令或部件的具体情况决定,需要多少时间,就占用多少时间; 特点:异步控制方式没有时间上的浪费,因而提高了机器的效率,但是控制比较复杂。 (3)联合控制是同步控制和异步控制结合的方式; 特点:一种情况是,大部分操作序列安排在固定的集齐周期中,对某些时间难以确定的操作则以执行部件的“回答”信号作为本次操作的结束。另一种情况是,及其周期的节拍脉冲数固定,但各条指令周期的集齐周期数不固定。 3、什么是微指令和微操作?微程序和机器指令有何关系?微程序和程序之间有何关系? 答:(1)微指令:是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完成某个基本微操作的命令,是微程序级的命令,属于硬件; (2)微操作是指计算机中最基本的、不可再分解的操作; (3)微程序是机器指令的实时解释器,每一条机器指令都对应一个微程序; (4)微程序和程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微程序是由微指令组成的,用于描述机器指令,实际上是机器指令的实时解释器,微程序是由计算机的设计者事先编制好并存放在控制存储器中的,一般不提供给用户;程序是由机器指令组成的,由程序员事先编制好并存放在主存放器中; 4、外部设备在系统中如何编址,如何与主机连接? 答:通常根据与存储器地址的关系,有两种编址方式。 (1)统一编址:指外设接口中的I/O寄存器和主存单元一样看待,将它们和主存单元组合在一起编排地址;或者说,将主存的一部分地址空间用作I/O地址空间。这样就可以用访问主存的指令去访问外设的某个寄存器,因而也就不需要专门的I/O指令,可以简化CPU的设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业(含答案)剖析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作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第2章P52 2.80C51单片机引脚有哪些第二功能? 第一功能第二功能 P0.0~P0.7 地址总线Ao~A7/数据总线D0~D7 P2.0~P2.7 地址总线A8~A15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2 INT0外部中断0) P3.3 IINT1(外部中断1) P3.4 TO(定时器/计数器0的外部输入) P3.5 T1(定时器/计数器0的外部输出) 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或I/O的写选通) 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或I/O的读选通) 4.80C51单片机的存储器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各有哪几种地址空间?访问片内RAM和片外RAM的指令格式有何区别? 1、80C5l单片机采用哈佛结构,即将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截然分开,分别进行寻址。不仅在片内驻留一定容量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及众多的特殊功能寄存器,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外部存储器扩展能力,扩展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寻址范围都可达64 KB。 2、在物理上设有4个存储器空间 ·片内程序存储器; ·片外程序存储器; ·片内数据存储器;. ·片外数据存储器。 在逻辑上设有3个存储器地址空间 ●片内、片外统一的64 KB程序存储器地址空间。 ●片内256字节(80C52为384字节)数据存储器地址空间。 片内数据存储器空间在物理上又包含两部分: ●对于80C51型单片机,0~127字节为片内数据存储器空间;128~255字节为特殊 功能寄存器(SFR)空间(实际仅占用了20多个字节)。 ●对于80C52型单片机,O~127字节为片内数据存储器空间;128~255字节共128 个字节是数据存储器和特殊功能寄存器地址重叠空间。 片外64 KB的数据存储器地址空间。 3、在访问3个不同的逻辑空间时,应采用不同形式的指令,以产生不同存储空间的选

(完整版)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2、完成下列数制之间的转换。 (1)01011100B=92D (3)135D=10000111B (5)10110010B=262Q=B2H 3、组合型BCD码和非组合型BCD码有什么区别?写出十进制数254的组合型BCD数和非组合型数。 答:组合型BCD码用高四位和低四位分别对应十进制数的个位和十位,其表示范围是0~99;非组合型BCD码用一个字节的低四位表示十进制数,高四位则任意取值,表示范围为0~9。 组合型:254=(001001010100)BCD 非组合型:254=(00000010 00000101 00000100)BCD 7、计算机为什么采用补码形式存储数据?当计算机的字长n=16,补码的数据表示范围是多少? 答:在补码运算过程中,符号位参加运算,简化了加减法规则,且能使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可以简化机器的运算器电路。+32767~ -32768。 9、设计算机字长n=8,求下列各式的[X+Y]补和[X-Y]补,并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1)X=18,Y=89 [X+Y]补=00010010+01011001=01101011B=107D 正确 [X-Y]补=10111001B=00010010+10100111=(-71D)补正确 (2)X=-23,Y=-11 [X+Y]补=11101001+11110101=11011110B=(-34D)补正确[X-Y]补=11101001+00001011=11110100B=(-12D)补正确 (3)X=18,Y=-15 [X+Y]补=00010010+11110001=00000011B=(3D)补正确 [X-Y]补=00010010+00001111=00100001B=(33D)补正确 (4)X=-18,Y=120 [X+Y]补=11101110+01111000=01100110B=(102D)补正确[X-Y]补=11101110+10001000=01110110B=(123D)补由于X-Y=-138 超出了机器数范围,因此出错了。 13、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答:CPU字长、存储器容量、运算速度、CPU内核和IO工作电压、制造工艺、扩展能力、软件配置。 第二章 2、8086标志寄存器包含哪些标志位?试说明各标志位的作用。 答:进位标志:CF;奇偶校验:PF;辅助进位:AF;零标志:ZF;符号标志:SF;溢出标志:OF。 5、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有什么区别?如何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答:物理地址是访问存储器的实际地址,一个存储单元对应唯一的一个物理地址。逻辑地址是对应逻辑段内的一种地址表示形式,它由段基址和段内偏移地址两部分组成,通常表示为段基址:偏移地址。 物理地址=段基址*10H+偏移地址。 6、写出下列逻辑地址的段基址、偏移地址和物理地址。 (1)2314H:0035H (2)1FD0H:000AH 答:(1)段基址:2314H;偏移地址:0035H;物理地址:23175H。 (2)段基址:1FD0H;偏移地址:000AH;物理地址:1FD0AH。 8、设(CS)=2025H,(IP)=0100H,则当前将要执行指令的物理地址是多少? 答:物理地址=(CS)*10H+(IP)=20350H 9、设一个16字的数据区,它的起始地址为70A0H:DDF6H(段基址:偏移地址),求这个数据区的首字单元和末字单元的物理地址。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李伯成《微机原理》习题第一章 本章作业参考书目: ①薛钧义主编《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Intel 80X86系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②陆一倩编《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十六位微型机)》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四版 ③王永山等编《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1.1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X=10010110B= 1*27+0*26+0*25+1*24+0*23+1*22+1*21 +0*21 =128D+0D+0D+16D+0D+0D+4D+2D=150D X=101101100B =1*28+0*27+1*26+1*25+0*24+1*23+1*22+0*21+0*20 =256D+0D+64D+32D+0D+16D+4D+0D=364D X=1101101B= 1*26+1*25+0*24+1*23+1*22+0*21 +1*20 =64D+32D+0D+8D+4D+0D+1D=109D 1.2 将下列二进制小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X=0.00111B= 0*2-1+0*2-2+1*2-3+1*2-4+1*2-5= 0D+0D+0.125D+0.0625D+0.03125D=0.21875D (2) X=0.11011B= 1*2-1+1*2-2+0*2-3+1*2-4+1*2-5= 0.5D+0.25D+0D+0.0625D+0.03125D=0.84375D (3) X=0.101101B= 1*2-1+0*2-2+1*2-3+1*2-4+0*2-5+1*2-6= 0.5D+0D+0.125D+0.0625D+0D+0.015625D=0.703125D 1.3 将下列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X=254D=11111110B (2)X=1039D=10000001111B (3)X=141D=10001101B 1.4 将下列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X=0.75D=0.11B (2) X=0.102 D=0.0001101B (3) X=0.6667D=0.101010101B 1.5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 100.25D= 0110 0100.01H (2) 680.75D= 0010 1010 1000.11B 1.6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 X=1001101.1011B =77.6875D

微机原理作业答案

微机原理作业 1.8086C P U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8086CPU由总线接口单元(BIU)和指令执行单元(EU)组成。总线接口单元(BIU)的功能是:地址形成、取指令、指令排队、读/写操作数和总线控制。指令执行单元(EU)的功能是指令译码和指令执行。 2.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和I/O接口等 组成。 3.8086CPU中的指令队列可存储6个字节的指令代码,当指令队列 至少空出 2 个字节时,BIU单元便自动将指令取到指令队列中; 4.8086系统中,1MB的存储空间分成两个存储体:偶地址存储体 和 奇地址存储体,各为512 字节。 5.8086系统中存储器采用什么结构?用什么信号来选中存储体? 答:8086存储器采用分体式结构:偶地址存储体和奇地址存储体,各为512K。用AO和BHE来选择存储体。当AO=0时,访问偶地址存储体;当BHE=0时,访问奇地址存储体;当AO=0,BHE=0时,访问两个存储体。 6.在8086CPU中,指令指针寄存器是 C 。 (A) BP (B) SP (C) IP (D) DI 7.8086CPU中的SP寄存器的位数是 B 。 (A) 8位(B) 16位(C) 20位(D) 24位 8.8086CPU中指令指针寄存器(IP)中存放的是 B 。 (A)指令(B)指令偏移地址(C)操作数(D)操作数偏移地址 9.若当前SS=3500H,SP=0800H,说明堆栈段在存储器中的物理地址(最 大),若此时入栈10个字节,SP内容是什么?若再出栈6个字节,SP为什么值?答:堆栈段的物理地址范围:35000H~357FFH

微机原理(第三版)课后练习答案

微机原理(第三版)课后练习答案

1 思考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计算机硬件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C A.运算器 B.主存储器 C.CPU D.输 入/输出设备 2.微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 )。 A (B——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A.CPU B.主存储器 C.硬盘 D.显示 器 3.计算机中带符号数的表示通常采用( )。 C A.原码 B.反码 C.补码 D.BCD码 4.采用补码表示的8位二进制数真值范围是( )。C A.-127~+127 B.-1 27~+128 C.-128~+127 D.-128~+128 5.大写字母“B”的ASCII码是( )。B A.41H B.42H C.61H D.62H 6.某数在计算机中用压缩BCD码表示为10010011,其真值为( )。C A.10010011B B.93H C.93 D.147 二、填空题

1.微处理器是指_CPU_;微型计算机以_ CPU _为核心,配置_内存和I/O接口_构成;其特点是_(1)功能强 (2)可靠性高 (3)价格低 (4)适应性强 (5)体积小 (6)维护方便_。P8 P5 2.主存容量是指_RAM和ROM总和_;它是衡量微型计算机_计算机数据处理_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构成主存的器件通常采用_DRAM和PROM半导体器件_。P5 P9 3.系统总线是_CPU与其他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_的公共通道;根据传送内容的不同可分成_数据、地址、控制_3种总线。P9 4.计算机中的数据可分为_数值型和非数值型_两类,前者的作用是_表示数值大小,进行算术运算等处理操作_;后者的作用是_表示字符编码,在计算机中描述某种特定的信息_。P12 5.机器数是指_数及其符号在机器中加以表示的数值化_;机器数的表示应考虑_机器数的范围、机器数的符号、机器数中小数点位置_3个因素。P15 P16 6.ASCII码可以表示_128_种字符,其中起控制作用的称为_功能码_;供书写程序和描述命令使用的称为_信息码_。P18 P19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

1、简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以及各阶段所采用的元器件和主要特点、作用。 答: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如下四代: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主要特点:以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主要作用:用于科学计算;第二代(1958年~1963年)是晶体管计算机,主要特点:主要元件由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主要作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第三代(1964年~1971年)是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特点:逻辑元件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这种电路器件是把几十或几百个独立的电子元件集中做在一块几平方毫米的硅芯片上。主要作用:文字、图像、通信;第四代(1971年~至今)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特点: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有的甚至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在硅半导体芯片上集成1000到10万个电子器件。主要作用:社会各领域。 2、简述冯.诺依曼原理的基本内容。 答:a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b将指令和数据顺序都存放在存储器中; c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计算机。 3、简述启动控制面板的常用方法 方法一、依次单击“开始”- - “控制面板”菜单;打开控制面板; 方法二、双击桌面“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单击左侧的“控制面板”,打开控制面板; 方法三、右击桌面“我的电脑”图标,或右击“开始”,单击“资源管理器”菜单,打开【资源管理器】;单击左侧的“控制面板”,打开【控制面板】; 方法四、打开【运行】,输入“”,确定打开【控制面板】; 4、什么是存储器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之间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答:存储器是用来保存程序和数据,以及运算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的记忆装置。计算机的存储系统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 内部存储器中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和运算数据,容量较小,但存取速度快。断电时内存中存放的信息会丢失,只是用来暂时存放数据或程序。内存就像一块可以反复擦写的黑板,它的内容可以改变,是一个可重用的资源。 外部存储器容量大、成本低、存取速度慢,用来存放需要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据,当存放在外存中的程序和数据需要处理时,必须先将它们读到内存中,才能进行处理。特点是断电时存放的信息不会丢失。如软盘、硬盘、光盘、磁带均属于外存。注意之处:内存是暂时保存数据,而外存是长期保存,存取速度比内存慢。 5、在Word2010中,如何为文件设置密码 答:步骤如下: 1) 单击“Office 按钮”Office 按钮,指向“准备”,然后单击“加密文档”。 2) 在“加密文档”对话框的“密码”框中,键入密码,然后单击“确定”。 3) 在“确认密码”对话框的“重新输入密码”框中,再次键入密码,然后单击“确定”。 4) 若要保存密码,请保存文件。 6、在Excel2010中,当输入或更改数据时,会影响到所有选中的工作,那么该如何选择工作表请分类说明。 答:说明如下: 1) 按住shift选中工作表,然后输入和修改,会更改所有工作表 2) 因为公式跨表引用,影响到所有工作表 3) 使用定义名称的引用,影响工作表 4) 因为宏的使用,影响工作表 5) 因为obdc源的变更,影响工作表 7、 PowerPoint2010有几种视图模式简述每种视图模式的作用

微型计算机原理课后答案

微机原理 第一章 1.计算机按其使用的逻辑元件的不同被分为哪几代?微型计算机是哪一代计算机的分支? 答: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的分支。 2. 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 答:冯·诺伊曼基本设计思想为: ①以二进制形式表示指令和数据。 ②程序和数据事先存放在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③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3.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 微机系统分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输入输出借口,软件包括软件系统和应用软件。 6.何谓总线?有哪几类?作用如何? 答:总线是计算机中各功能部件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根据所传送的信息的内容与作用不同,总线可分为三类: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这三类总线作用为计算机各功能部件间传送地址、数据、控制信息的。 8.存储器读写操作的不同点? 答:①读操作:由CPU发出的读命令控制。 写操作:由CPU发出的写命令控制。 ②读操作:把数据从内存中读出来,放到DB上。 写操作:把DB上的内容,写入到存储器中。 第二章计算机中的数值和编码 1、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和十六进制 (1) 129.75=1000 0001.11B=81.CH(2) 218.8125=1101 1010.1101B=DA.DH (3) 15.625=1111.101B=F.AH(4) 47.15625=10 1111.0010 1B=2F.28 H 2、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和十六进制 (1) 111010 B=58 =3A H(2) 1011 1100.111B= 188.875= BC.E H (3) 0.1101 1B=0.84375 =0.D8H(4) 11110.01 B=30.25 =1E.4H 3、完成下列二进制数的加减法运算 (1) 1001.11+100.01=1110.00(2) 1101010110.1001-01100001.0011=01110101.0110 (3) 00111101+10111011=11111000 (4) 01011101.0110-101101.1011=101111.1011 4、完成下列十六进制数的加减法运算 (1) 745CH+56DFH=D14B H (2) ABF.8H-EF6.AH=9C28.E H (3) 12AB.F7+3CD.05=1678 .FC H(4) 6F01H-EFD8H=7F29 H 5、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 (1) 128.8125+10110101.1011B+1F.2H=101010101.1010B (2) 287.68-10101010.11H+8E.EH=103.CEH (3) 18.9+1010.1101B+12.6H-1011.1001=36.525 6、选取字长n为8位和16位两种情况,求下列十进制数的补码。 (1) X=-33的补码:1101 1111,1111111111011111 (2) Y=+33的补码:0010 0001, 0000 0000 0010 0001 (3) Z=-128的补码:1000 0000,1111 1111 1000 0000 (4) N=+127的补码:0111 1111,0000 0000 0111 1111 (5) A=-65的补码:1011 1111,1111 1111 1011 1111 (6) B=+65的补码:0100 0001, 0000 0000 0100 0001 (7) C=-96的补码:1010 0000, 1111 1111 1010 0000 (8) D=+96的补码:0110 0000, 0000 0000 0110 0000 7、写出下列用补码表示的二进制数的真值 (1) [X]补=1000 0000 0000 0000 H X=-1000 0000 0000 0000 H=-32768 (2) [Y]补=0000 0001 0000 0001 H Y=+0000 0001 0000 0001 H=+257 (3) [Z]补=1111 1110 1010 0101 H Z=-0000 0001 0101 1011 H=-347 (4) [A]补=0000 0010 0101 0111 H A=+0000 0010 0101 0111 H=+599 8、设机器字长为8位,最高位为符号位,试对下列格式进行二进制补码运算,并判断结果是否溢出。 (1) 43+8 ∵ [43]补=00101011B,[8]补=00001000B ∴[43] 补+[8] 补 =00101011B+00001000B=00110011B=33H 00101011B +00001000B 00110011B ∵ C S=0,C D=0,OF=C S⊕C D=0⊕0=0 ∴无溢出 (1) 43+8 33H (无溢出)(2) -52+7D3 H(无溢出)

微机原理习题集以及答案

第一部分 例题与习题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例 题 1.把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P7 解: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时,需要对一个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进行处理,得出结果后再合并。 整数部分:一般采用除2取余法 小数部分:一般采用乘2取整法 余数 低位 整数 高位 2 | 137 2 | 68 × 2 2 | 34 2 | 17 × 2 2 | 8 2 | 4 × 2 2 | 2 1 高位 低 位 (137)10=()2 10=2 所以,10=(.111)2 2.把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P9 解:八进制、十六进制都是从二进制演变而来,三位二进制数对应一位八进制数,四位二进制数对应一位十六进制数,从二进制向八进制、十六进制转换时,把二进制数以小数点为界,对小数点前后的数分别分组进行处理,不足的位数用0补足,整数部分在高位补0,小数部分在低位补0。 (10 1)2=(010 100)2=8 (1 2=(0001 2=16 3.将八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P9 解:8=(010 100)2=2 4.X=,Y=-,求[X -Y]补,并判断是否有溢出P11 解:[X -Y]补=[X]补+[-Y]补 [X]补= [Y]补= [-Y]补= + -------------- 1 -------------- 0 -------------- 0 -------------- 1 -------------- 0 -------------- 0 -------------- 0 -------------- 1 ------------- 1 ------------- 1 ------------- 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李珍香版课后习题6参考答案

习题6 6.1 微型机系统中共有哪几类总线,简述各类总线的应用场合? 参考答案: 按总线功能或信号类型来分,有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按总线的层次结构分来为,有: CPU总线:微机系统中速度最快的总线,主要在CPU内部,连接CPU内部部件,在CPU周围的小范围内也分布该总线,提供系统原始的控制和命令。 局部总线:在系统总线和CPU总线之间的一级总线,提供CPU和主板器件之间以及CPU到高速外设之间的快速信息通道。 系统总线:也称为I/O总线,是传统的通过总线扩展卡连接外部设备的总线。由于速度慢,其功能已经被局部总线替代。 通信总线:也称为外部总线,是微机与微机,微机与外设之间进行通信的总线 6.2 采用标准总线结构的微机系统有何优点? 参考答案: (1)可以简化系统结构,便于系统设计制造。 (2)大大减少连线数目,便于布线,减小体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便于接口设计,所有与总线连接的设备均可采用类似的接口。 (4)便于系统的扩充、更新与灵活配置,易于实现系统模块化。 (5)便于设备的软件设计和故障的诊断、维修等。 6.3为什么要使用标准总线?总线标准一般应包括哪些特性规范? 参考答案: 使用标准总线,不仅可以简化设计,有利于组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缩短研制周期,同时也为灵活配置系统以及系统的升级、改造和维护带来了方便。 总线标准的一般特性规范包含: (1)物理特性定义总线物理形态和结构布局,规定总线的形式(电缆、印制线或接插件)及具体位置等。 (2)机械特性定义总线机械连接特性,其性能包括接插件的类型、形状、尺寸、牢靠等级、数量和次序等。 (3)功能特性定义总线各信号线功能,不同信号实现不同功能。 (4)电气特性定义信号的传递方向、工作电平、负载能力的最大额定值等。 6.4 目前有哪几种典型的系统总线?各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典型的系统总线有如ISA总线、PCI总线、AGP总线、PCI-Express总线等。 ISA总线特点: (1)ISA总线具有比XT总线更强的支持能力。 (2)ISA总线是一种多主控模块总线,允许多个主控模块共享系统资源。 (3)ISA总线可支持8种类型的总线周期。 (4)共包含98条引脚信号。 PCI总线特点: 高速性、即插即用性、可靠性、复杂性、自动配置、共享中断、扩展性好等 ·1·

01-华南理工网络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次作业

提交方式:附件 1、解释下列概念:总线宽度、总线带宽、总线复用、总线的主设备(或主模块)、总线的 从设备(或从模块)、总线的传输周期和总线的通信控制。 答: ●总线宽度:地址总线的宽度指总线能够直接访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范围,数据总线的宽 度指访问一次存储器或外设时能够交换数据的位数。 ●总线带宽:是衡量总线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定义为总线本身多能达到的最高传输速率, 单位是兆字节每秒(MB/s)。 ●总线复用:既传送地址信息,又传送数据信息,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中完成传送地址和传 送数据的任务。 ●总线的主设备(或主模块):总线传输期间对总线有控制权的设备(模块)。 ●总线的从设备(或从模块):总线传输期间对总线没有控制权的设备(模块),只能被动 接受主设备发来的命令。 ●总线的传输周期:总线完成一次完整而可靠的传输所需时间。 ●总线的通信控制:总线传输过程中双方的时间配置方式。 2、控制器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各自有什么特点? 答:控制器有同步控制、异步控制、联合控制三种方式,各自特点如下: a)同步控制是在任何情况下,已定的指令在执行时所需的机器周期数和时钟周期数都 是固定不变的。 b)异步控制的特点是,每条指令、每个操作控制信号需要多少时间就占用多少时间。 用这种方式形成的操作控制序列没有固定的CPU周期数和严格的时钟周期与之同 步。 c)联合控制是同步控制和异步控制结合的方式。一种情况是,大部分操作序列安排在 固定的机器周期中,对某些时间难以确定的操作则以执行部件的“回答”信号作为 本次操作的结束。另一种情况是,机器周期的节拍脉冲数固定,但各条指令周期的 机器周期数不固定。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试题库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 1.数制转换 A)125D=(0111 1101 )B =(175 )O=(7D )H=(0001 0010 0101 )BCD B)10110110B=(182 )D =(266)O=(B6 )H=(0001 1000 0010)BCD 2.下述机器数形式可表示的数值范围是(请用十进制形式写出):单字节无符号整数0~ 255 ;单字节有符号整数-127 ~127 。 (注:微型计算机的有符号整数机器码采用补码表示,单字节有符号整数的范围为-128~+127。)3.完成下列各式补码式的运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设置标志位SF、ZF、CF、OF。指出运算结果 有效否。 A)00101101+10011100=11001001B SF=1 ZF=0 CF=0 OF=0 B)11011101+10110011=10010000B SF=1 ZF=0 CF=1 OF=0 4.十六进制数2B.4H转换为二进制数是_0010 1011.0100B ,转换为十进制数是_43.25。 5.在浮点加法运算中,在尾数求和之前,一般需要操作,求和之后还需要进行和 舍入等步骤。 6.三态门有三种输出状态:低电平、高电平、高阻态状态。 7.字符“A”的ASCII码为41H,因而字符“E”的ASCII码为45H ,前面加上偶 校验位后代码为。 8.数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表示形式称为机器数。 9.在计算机中,无符号书最常用于表示。 10.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等。 11.在计算机中浮点数的表示形式有整数和小数两部分组成。 12.微处理器中对每个字所包含的二进制位数叫字节。 13.MISP是微处理的主要指标之一,它表示微处理器在1秒钟内可执行多少

微机原理第3章习题与答案

习题 一、选择题 1.寻址方式指出了操作数的位置,一般来说_______。 A.立即寻址给出了操作数的地址 B.寄存器直接寻址的操作数在寄存器内,而指令给出了存储器 C.直接寻址直接给出了操作数本身 D.寄存器直接寻址的操作数包含在寄存器内,由指令指定寄存器的名称 答案:D 2.寄存器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在_________。 A.通用寄存器 B.堆栈 C.内存单元 D.段寄存器 答案:A 3.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在_________。 A.通用寄存器 B.堆栈 C.内存单元 D.段寄存器 答案:C 4.下列指令中的非法指令是______。 A.MOV[SI+BX],AX B.MOVCL,280 C.MOV[0260H],2346H D.MOVBX,[BX] 答案:B 5.设(SP)=0100H,(SS)=2000H,执行PUSHBP指令后,栈顶的物理地址是_____。 A.200FEH B.0102H C.20102H D.00FEH 答案:A 6.指令LEABX,TAB执行后,其结果是______。 A.将TAB中内容送BX B.将TAB的段基址送BX C.将TAB的偏移地址送BX D.将TAB所指单元的存储内容送BX 答案:C 7.下列正确的指令格式有______。 A.MOV[BX],1 B.MOVAL,0345H C.MOVES:PTR[CX],3 D.XLAT 答案:D 8.设(AX)=C544H,在执行指令ADDAH,AL之后,______。 A.CF=0,OF=0 B.CF=0,OF=1 C.CF=1,OF=0D,CF=1,OF=1 答案:C 9.若AL、BL中是压缩BCD数,且在执行ADDAL,BL之后,(AL)=0CH,CF=1,AF=0。再执行DAA后,(AL)=_____。 A.02H B.12H C.62H D.72H 答案:B 10.执行下列程序后AL的内容为_____。 MOVAL,25H SUBAL,71H DAS A.B4H B.43H C.54H D.67H

微机原理[第三版]课后练习答案解析

1 思考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计算机硬件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C A.运算器 B.主存储器 C.CPU D.输入/输出设备 2.微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 )。 A (B——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A.CPU B.主存储器 C.硬盘 D.显示器 3.计算机中带符号数的表示通常采用( )。C A.原码 B.反码 C.补码 D.BCD码 4.采用补码表示的8位二进制数真值范围是( )。C A.-127~+127 B.-1 27~+128 C.-128~+127 D.-128~+128 5.大写字母“B”的ASCII码是( )。B A.41H B.42H C.61H D.62H 6.某数在计算机中用压缩BCD码表示为10010011,其真值为( )。C A.10010011B B.93H C.93 D.147 二、填空题 1.微处理器是指_CPU_;微型计算机以_CPU_为核心,配置_内存和I/O接口_构成;其特点是_(1)功能强 (2)可靠性高 (3)价格低 (4)适应性强 (5)体积小 (6)维护方便_。P8 P5 2.主存容量是指_RAM和ROM总和_;它是衡量微型计算机_计算机数据处理_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构成主存的器件通常采用_DRAM和PROM半导体器件_。P5 P9 3.系统总线是_CPU与其他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_的公共通道;根据传送内容的不同可分成_数据、地址、控制_3种总线。P9 4.计算机中的数据可分为_数值型和非数值型_两类,前者的作用是_表示数值大小,进行算术运算等处理操作_;后者的作用是_表示字符编码,在计算机中描述某种特定的信息_。P12 5.机器数是指_数及其符号在机器中加以表示的数值化_;机器数的表示应考虑_机器数的范围、机器数的符号、机器数中小数点位置_3个因素。P15 P16 6.ASCII码可以表示_128_种字符,其中起控制作用的称为_功能码_;供书写程序和描述命令使用的称为_信息码_。P18 P19 三、判断题 1.计算机中带符号数采用补码表示的目的是为了简化机器数的运算。( )√ 2.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范围不受计算机字长的限制。( )× 3.计算机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内存容量的大小。( )√ 4.计算机键盘输入的各类符号在计算机内部均表示为ASCII码。( )× (键盘与计算机通信采用ASCII码) 2 思考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EU中起数据加工与处理作用的功能部件是( )。A A.ALU B.数据暂存器 C.数据寄存器 D.EU控制电路 2.以下不属于BIU中的功能部件是( )。 B A.地址加法器 B.地址寄存器 C.段寄存器 D.指令队列缓冲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