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重点

什么叫排列、道距和炮检距?

对于每一个炮点,都要布置许多接收点. 一个接收点就叫做一道,所有的接收点就构成一个排列.一个排列常用120道.道与道之间的距离叫做道距,接收点与炮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炮检距,炮点与最近一个接收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偏移距, 炮点与最远一个接收点之间的距离则叫最大炮检距. 如何计算炮点和排列移动的道数?

炮点和排列移动的道数是相同的,用公式:V=M/2n,可计算炮点和排列移动道数V。式中n为覆盖次数,M为排列的记录道数

组合检波的作用如何?

组合检波对反射波和干扰波的使用是不同的.组合后干扰波互相抵消.而反射波由于到达接收点时差很小,组合后反射波增强了.所以,组合检波可以压制干扰波,增强反射波.

什么叫水平迭加?

对于共反射点道集记录,经动校正后所进行的迭加,称为水平迭加

水平迭加时间剖面是怎样构成的?

共反射点道集记录时间,经过动校正后都校正成为垂直反射时间.所以,迭加后的记录时间为t。时间.如果,沿测线将所有的共反射点道集记录,都经过动校正和水平迭加,把迭加记录道依次排列在一起,就变成水平迭加时间剖面,又叫做垂直反射时间剖面,简称t。时间剖面

折射波的共炮点时距曲线方程和特点?

在均匀介质水平层的情况下, 折射波的共炮点时距曲线方程为t=(2h/V1)·cosi+(X/V2)它的图象为两条直线

通放带:当Y=0时,P(Y)=1;当Y=1/2n时,P(Y)=0.7,我们称区间[0,1/2n]为通放带.为了使反射波在组合后得到加强,必须使反射波的组合参量Ys位于通放带内,即Ys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2n. 压制区:区间[1/n,(n-1)/n]称为压制区.为使干扰波在组合后得到大压制,必须使干扰波的组合参量Yn位于压制区内,即YN大于等于1/n,小于等于(n-1)/n.

什么是共反射点迭加法?

共反射点迭加法简称迭加法,它是对地下同一反射点进行多次观测,得到共反射点道集记录,经过动校正和水平迭加,使一次反射波得到加强,多次反射波和其它干扰波相对削弱,从而提高信噪比.

均匀介质共中心点时距曲线的特点?

均匀介质倾斜界面反射波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是一条对称于t轴的双曲线,它和水平界面共反射点时距曲线,在形式上完全相同,所不同的只是速度有差异,水平界面时,速度为常数,秒为均一速度;倾斜界面时,为等效速度Vφ,等效速度恒大于上覆介质中的速度V,其大小与界面倾角ψ有关,倾角越大,Vψ越大,当ψ=0时,Vψ=V。

均匀介质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均匀介质倾斜层情况下,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为:(式08BC-5),式中:t0=2h0/V为共中心点M的垂直反射时间。

Vψ=V/cosψ叫做倾斜界面反射波的等效速度。ψ为地层倾角。

速度谱的原理是什么?

我们知道,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是一条双曲线,即(式08BC-9)式中Vα为迭加速度。如果,我们固定t0时间,选择一个速度V值,用下式:(式08BC-10)计算反射波的到达时间ti,按ti时间取出各道记录的振幅,并进行迭加。这样可得到一个对应于速度V值的迭加振幅A(V)。显然,迭加振幅的大小和选择的速度值紧密相关。如果速度值选择正确,即V=Vα,按上式计算出来的反射波的到达时间,和实际记录同相轴的相位相一致。由于同相位迭加,因而迭加振幅最大(图5-12)。如果速度值选择不正确,即V≠Vα,按上式计算出来的反射波到达时间,和实际记录同相轴的相位时间不一致,因而迭加振幅就小。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用速度谱求取迭加速度。

用速度谱怎样计算层速度?

当地下界面为水平时,由速度谱求得的迭加速度等于均方根速度,即Vα=VR0。用迪克斯公式:(式08BC-11),已知第n层的均方根速度VR,n,垂直反射时间t0,n和第n-1层的均方根速度VR,n-1,垂直反射时间t0,n-1,就可以计算出第n层的层速度。

折射波的共炮点时距曲线方程和特点?

在均匀介质水平层的情况下,折射波的共炮点时距曲线方程为:t=(2h/V1) ×cosi+x/V2,式中i 为临界角,它的图象为两条直线.当x=0时,得t(i)=(2h/V1)×cosi.称为折射波的交叉时.

什么是共中心点迭加?

当地下为均匀介质倾斜界面时,对称于共中心点M进行激发和接收观测的地下反射点, 不再是同一个反射点R,而是界面上不同的反射点R1-R2, 将各次观测的地震记录,经过动校正之后,同样进行迭加,这种迭加就叫做共中心点迭加.

地震勘探原理总结

《地震勘探原理》各章节的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不作为考试内容) 第二章地震波运动学理论 §2.1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如地震子波:具有多个相位、延续60~100毫秒的稳定波形称为地震子波。几何地震学: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关系,他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引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又叫几何地震学. 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力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波面:介质中每一个同时开始振动的曲面。 射线:在几何地震学中,通常认为波及其能量是沿着一条“路径”从波源传到所考虑的一点P,然后又沿着那条“路径”从P点传向其他位置。这样的假想路径称为通过P点的波线或射线。 振动图:在地震勘探中,每个检波器所记录的,便是那个检波器所在点处的地面振动,它的振动曲线习惯上叫做该点的振动图。 波剖面:在地震勘探中,通常把沿着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叫做“波剖面”。 视速度和视波长:如果不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而是沿着别的方向来确定波速和波长,得到的结果就不是波速和波长的真实值。这样的结果叫做简谐波的视速度和视波长。 全反射:如果V2>V1,则有sinθ2>sinθ1,即θ2>θ1;当θ1增大到一定程度但还没到90°时,θ2已经增大到90°,这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滑行”,出现了“全反射”现象,因为θ1再增大就不能出现透射波了。 雷克子波: 2、基本原理 反射定律:反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 透射定律:透射线也位于入射面内,入射角的正弦与透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第一、第二两种

地震勘探原理知识点总结讲解

第三章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 一.野外工作概述 1.陆地石工基本情况介绍 试验工作内容:①干扰波调查,了解工区内干扰波类型与特性。 ②地震地质条件调查,了解低速带的特点、潜水面的位置、地震界面的存在 与否、地震界面的质量如何(是否存在地震标志层)、速度剖面特点等。 ③选择激发地震波的最佳条件,如激发岩性、激发药量、激发方式等。 ④选择接收和记录地震波的最佳条件,包括最合适的观测系统、组合形式和 仪器因素的选择等。 生产工作过程:地震队的组成 (1)地震测量:把设计中的测线布置到工作地区,在地面上定出各激发点和接收排列上各检波点的位置 (2)地震波的激发 陆上地震勘探的震源类型:炸药震源和可控震源。激发方式:炸药震源 的井中激发、土坑等。激发井深:潜水面以下1-3m,(6-7m)。 (3)地震波的接收 实现方式:检波器、排列和地震仪器 2.调查干扰波的方法 (1)小排列(最常用) 3-5m道距、连续观测 目的:连续记录、追踪各种规则干扰波,分析研究干扰波的类型和分布规律。 从地震记录中可以得到干扰波的视周期和视速度等基本特征参数 (2)直角排列 适用于不知道干扰波传播方向的情况 Δt1和Δt2的合矢量的方向近似于干扰波的传播方向 (3)三分量检波器观测法 (4)环境噪声调查 信噪比:有效波的振幅/干扰波的振幅(规则) 信号的能量/噪声的能量 3.各种干扰波的类型和特点 (1)规则干扰 指具有一定主频和一定视速度的干扰波,如面波、声波、浅层折射波、侧面波等。 面波(地滚波):在地震勘探中也称为地滚波,存在于地表附近,振幅随深度增加呈指数衰减。其主要特点:①低频:几Hz~20Hz;②频散(Dispersion):速度随频率而变化;③低速:100m/s ~1000m/s,通常为200m/s~500m/s;④质点的振动轨迹为逆时针方向的椭圆。面波时距曲线是直线,记录呈现“扫帚状”,面波能量的强弱与激发岩性、激发深度以及表层地震地质条件有关。(能量较强) 声波:速度为340m/s左右,比较稳定,频率较高,延续时间较短,呈窄带出现。 浅层折射波:当表层存在高速层或第四系下面的老地层埋藏浅,可能观测到同相轴为直线的浅层折射波。 工业电干扰:当地震测线通过高压输电线路时产生,整张记录或部分记录道上出现50Hz的正弦干扰波。 侧面波:在地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进行地震勘探时,常出现侧面波干扰。

地震勘探原理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地震勘探原理》 本《地震勘探原理》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勘探地球物理学专业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解决油气勘探问题最有成效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地震波的运动学、地震波的动力学、地震资料采集和地震资料处理等内容。要求考生深入理解基本概念,系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地震波的运动学 1、地震波的基本概念 2、时间场与视速度定理 3、反射与折射地震波的运动学 4、垂直时距曲线方程 (二)地震波的动力学 1、地震波的波动方程 2、介质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 3、弹性波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与透射 4、薄层效应与地震面波 5、波动地震学与几何地震学的关系 (三)地震资料采集 1、地震勘探中的有效波与干扰 2、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 3、地震观测系统 (四)地震资料处理 1、地震资料校正与叠加 2、地震信号数字滤波 3、地震资料反褶积 4、地震偏移成像 5、地震波的速度 6、地震多次波压制 考试要求 (一)地震波的运动学 1、理解波前面、波射线、直达波、反射波、透射波、折射波、绕射波、多次波、斯奈尔

定律、惠更斯原理、正常时差和倾角时差的物理意义。 2、理解时间场、费马原理、时距图和视速度的物理意义。 3、掌握直达波、反射波、绕射波、多次波与折射波的时距曲线。 4、理解垂直时距曲线的概念,掌握直达波、反射波、透射波和折射波的垂直时距曲线。(二)地震波的动力学 1、掌握弹性波波动方程、平面波、球面波和克希霍夫积分公式,理解地震子波、P波和 S波的偏振原理。 2、理解地震波能流密度、几何扩散、吸收和频散的物理意义。 3、掌握Zoeppritz方程简化公式和反射系数公式。 4、理解薄层的定义与调谐效应、面波的主要类型与物理意义。 5、理解波动地震学与几何地震学的物理意义,掌握波动方程向程函方程的过渡条件与推 导过程。 (三)地震资料采集 1、理解地震有效波与干扰波的概念、地震干扰波的类型与特征。 2、理解地震波的激发震源类型、道间距的选择、空间假频、震源组合和检波器组合的概 念。 3、理解简单连续观测系统和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原理。 (四)地震资料处理 1、理解动校正、野外静校正、剩余静校正、折射静校正和共中心点叠加的原理。 2、理解滤波器的分类、子波的相位延迟、理想滤波器、理想低通滤波器、理想带通滤波 器、理想高通滤波器、伪门现象、吉普斯现象和二维视速度滤波原理。 3、理解最小平方反褶积、脉冲反褶积、预测反褶积、同态反褶积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的 原理,提高纵向分辨率存在的困难,提高纵向分辨率与提高信噪比的关系,用预测反褶积消除鸣震干扰。 4、理解偏移概念、叠后与叠前偏移、时间与深度偏移、二维与三维偏移、Kirchhoff积 分偏移、F-K域波动方程偏移和有限差分法波动方程偏移优缺点。 5、理解速度分析、速度谱、速度扫描、真速度、层速度、平均速度、均方根速度、射线 速度、叠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各种速度之间的关系和层速度的计算。 6、理解多次波分类和表面多次波的常用压制方法。 主要参考书目 何樵登,地震勘探,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陆基孟,地震勘探原理,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牟永光等,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考试大纲编写人: 2013年7月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

名词解释(4X 5') 地震测线:观测点(接收点)以线性方式排列成线。一个震源用一条 测线接收,称二维地震观测;用多条测线接收称为三维观测。 均方根速度:把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的当作双 曲线,所求岀的地震波速度称为均方根速度,这种近似在一定程度上 考虑了射线的偏折。 时距曲线:表示某一波阻抗差界面反射波传播时间与炮检距关系的曲 线 倾角时差:当界面倾斜时,在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处,观测到来自该 倾斜界面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称为倾角时差 NMO 校正:当界面水平时,将有炮检距的反射波旅行时,校正到零炮 检距反射旅行时的过程,称为正常时差或动校正。 DMO 校正:又称倾角时差校正,由于在反射界面倾斜的情况下,激发 点两侧对称位置上接受到同一反射界面的时间不一样, 存在倾角时差, 对其进行的校正称为 DMO 校正。 叠加速度:对一组共中心点道集上的某个同相轴,利用双曲线公式选 用一系列不同 速度来计算各道的动校正量,并进行动校正;当某个速 度能把同相轴较成水平直线 时,则这个速度就是这条同相轴对应的反 射波叠加速度。 射线平面:由入射线、反射线和过反射点界面法线所组成的平面称为 射线平面。 地震绕射波: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传播时,当遇到岩性突变点,如断层 的断棱,地层 尖灭点,不整合面上起伏点等,这些点会成为新震源, 而产生一种新的球面波,这 种波称为绕射波。 地震干扰波:在地震勘探中模糊干扰反射波的其他波,分为无规则干 扰波(随机噪 声、地面威震等)和规则干扰波(面波、声波、浅层折 射波、侧面波、多次波等) 地震横波:地震波中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地震分辨率:分为垂直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指在纵向上 能分辨岩层的最小厚度;横向分辨率指在横向上确定地质体位置和边 界的精确程度。 RVSP 叠加:逆垂直叠加剖面,由于常规的VSP 必须在不同深度进行 记录,放置检波器和防水电缆等既费时又昂贵,给实用化带来很多困 难。RVSP 把震源放在井下,通过设置地面检波器并改善耦合条件,降 低噪声,只要有适当井下震源,就可以取得足够分辨率记录资料。 正常时差:在水平界面情况下,各观测点相对于爆炸点纯粹是由于炮 检距不同而引起的反射波旅行时差。 地震水平时间切片:就是用一个水平面去切三维数据得出某一时刻 t 各道的信息。 地震连续介质:在界面两侧介质的速度是不相等的,有突变,但界面 上部的覆盖层的波速不是常数,而是连续变化的。 多次覆盖:对被追踪的界面进行多次观测的野外工作方法 多次波记录:从震源岀发,到达接收点时,在地下界面之间发生了一 次以上反射的 波。多次反射波、反射 -折射波、折射-反射波和绕射-反 射波等等统称为多次波。 反射定律:反射线位于入射面和界面法线组成的法平面内,反射角等 于入射角。 地震采样间隔:地震勘探中检波器接受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储 存,需要采样离散化,这个采样间隔就称为地震采样间隔。 均匀介质:反射界面以上的介质是均匀的,即地震波传播速度是一个 常数。 时间域和频率域:把信号表示为振幅随时间变化的函数,称为信号在 时间域的表现形式,把信号表示为振幅和相位随频率变化的函数,称 为信号在频率域上的表现形式。 天然地震:由地球内部的构造力、火山活动、塌陷等引起的地震。 人工地震:人们通过炸药爆炸、敲击振动引起地动产生地震波。 地震波:由震源激发的机械振动在地下岩层中向四周传播的运动过程, 这一过程就是机械波,习称地震波。 弹性:介质在外力作用下,岀去外力,能恢复原状的性质。 塑性:介质在外力作用下,岀去外力,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 弹性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波。 波振面:振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点组成的面。 波线(或射线):在适当的时候,认为波及其能量沿着某一条 路线”传 播,这条路线称为射线。 正常时差:地震波的旅行时和自激自收时间的差别主要是由炮检距 x 引起的,这种由炮检距引起的时差定义为正常时差。 动校正:在水平截面的情况下,从地震记录中减去正常时差,记得到 X/2处的自激自收时间tO ,这一过程称为正常时差的校正,或者动校正。 动校正与界面倾角无关 地震测线的概念:根据地震勘探的程度、目的和要求,在地面确定下 来的地震勘探野外工作的路线。可分为炮点线和接收点线。 偏移距:炮点到最近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道间距:检波器之间的距离。 炮检距:炮点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一(多)次覆盖:对地下某点观测一(多) 纵测线:激发点和接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非纵测线:激发点和接收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多次覆盖:指对被追踪的界面观测的次数 地震子波:由震源激发、沿着地层向下传播,传播一段距离后波形 逐渐稳定下来,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延续时间的波形,在地面、井 中接收,接收到的振动信号就称为地震子波。 地震组合:把多个检波器的信号迭加在一起作为一道输岀 共反射点叠加:将不同接收点接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地震 记录,经过动校正后叠加起来。 共中心点叠加:将不同接收点接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中心点的地震 记录,经过动校正后叠加起来。 水平叠加技术: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 在室内处理中进行 共中心点叠加技术,获得水平叠加剖面的过程。 射线平均速度:当地震波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时, 沿不同的射线路 径有不同的传播速度,我们把沿不同路径传播求得的速度叫射线平 均速度。 地震切面的含义:3D 水平切片是利用平行于时间(或层位)基准 面的平面切割3D 数据体得到的。 同相轴:一串套得很好的波峰(谷) 相位:通常用波峰(谷)的数量来描述 复波(波组):地震记录上的反射同相轴,往往是一组相邻反射波 叠加形成的。 波系:相邻几套稳定的波组 面波:近地表传播,视速度等于真速度,频率低 (20〜30Hz ),速度 低(100〜1000m/s ),强度大,延续时间长(衰减慢),时距曲线为直线, 速度与频率有关。 声波:速度稳定(v=340m/s ),频率高(呈窄带状分布),延续时间短, 记录上 呈尖锐的初至。在土坑、浅水池,干井激发产生声波(措施: 埋井,大偏移距)。 组合的方向特性曲线 ①(“,△ t )定义:当频率一定时,讨论组合后 波的振幅和射 线传播方向的关系 填空题(20 X 1' 1、 目前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的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地震勘探、重力 勘探、磁法勘探 (最有效)以及电法勘探 2、 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就形成波,地震波是一种弹性 __________ 3、 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通过检波器将机械振动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通过电缆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带上,这就成 为数字磁带的地震记录 4、 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处理,得到 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解释, 做出地震构造图, 并提岀井位进行钻探,这样就完成了地震勘探工作。 5、 三维地震勘探工作中沿构造走向布置的测线称为联络测线,垂 直于构造走向的 侧向的测线称为主测线 6、 波阻抗是密度和速度的乘积 7、 反射系数的大小取决于界面上下地层的波阻抗差异的大小 8、 一般进行时深转换采用的速度为平均速度,研究地层物性参数 变化需采用层速度 9、 求取动校正量的速度称为叠加速度,它经过倾角校正后为均方 ___________ 根速度 10、 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地表产生振动,振动在地 下介质形成地震波 — 11、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主要为两个方面球面扩散、吸 — 收衰减 12、 观测系统是指:激发点和接收点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13、 根据炮点、检波点和地下反射点三者之间的关系,要连续追踪 反射波,炮点和接收点之间要保持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 这种关系 成为观测系统。 14、 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 地震测线分为纵测线和非纵测 线两大类 15、 静校正包括地表高程校正和低速带校正 16、 水平叠加剖面上的背斜比地质剖面上的背斜, 两翼要缓顶点无 偏移 77、震源是反射线反向延长线与过反射点界面法线反向延长线的 交占 亦、震传播路径应满足所用时间最少条件, 该条件称为费马原理 19、 平行不整合在水平叠加剖面上的响应特征是: 反射波强度和波 形变化大、不稳定;通常会岀现绕射波 20、 泥底辟在地震剖面上的主要响应特征是:外形丘状、柱状或不 规则形状;内部波形杂乱,同相轴不连续或空白;翼部反射同相轴 明显上翘;顶部以上反射层多 呈隆起状。 21、 盐底辟在地震剖面上的主要响应特征是:外形丘状、筒状或不 规则形状;内部波形杂乱,同相轴不连续或空白;翼部反射同相轴 明显上翘;顶部以上反射层多呈隆起状。 22、 反射界面空间校正中所指的三个深度分别是:真深度:视铅垂 深度;界面法 线深度 23、 反射界面空间校正中所指的三个角度分别是: 真倾角、视倾角、 测线 方位角 24、 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和追踪同一反射波的三个对比标志是: 振幅 显 著、波形相似标志、相位数基本相同标志。 25、 地震勘探分辨率分为横向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 26、 影响地震水平叠加效果的因素主要有界面倾斜、动校正速度 27、 经过动校正和水平叠加,并将所有的新地震道放在相应的反射点 位置,就构成了该测线的水平叠加时间剖面。 28、 在to 平面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地层倾角越大。 29、 地震测线布置的基本要求:测线应为直线;测线垂直构造走向; 界面被连续观测;覆盖次数均匀。 30、 地震组合目的:压制干扰波,提高信噪比 31、 地震组合方式:检波器组合、震源组合、混合组合 32、 影响地震波速度的主要因素:弹性常数、岩性、密度、埋藏深度、 构造历史和沉积年代、孔隙度及流体性质 33、 地震切片的分类:等时切片、沿层切片 34、 地震剖面的显示方式:波 _______ 形+变面积、波形 +变密度 35、 当采用炸约震源激发地震波时,在药包附近爆炸产生的__高压__热 气球,爆炸前沿_压强_,经测定达几十万个大气压,大大超过岩石的 — 抗压_温度,岩石遭到破坏,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复习

1、油气勘探的三种方法:1、地质法:(Geology Method) 2、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 Meth 3、钻探法:Drill Way (Log/Well) 4、综合方法:地质、物探(物化探)、钻探结合起来,进行综 合勘探。 2、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概念及分类:它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 仪器设备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叫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 相应的各种勘探方法,叫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为物探方法。 分类:地震勘探弹性差异 重力勘探密度差异 磁法勘探磁性差异 电法勘探电性差异 地球物理测井 3 地震勘探: 在油气勘探中,地震勘探已成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地震勘探方法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地震勘探所获得的资料,与其它的地球物理资料、钻井资料及地质资料联合使用,并根据相应的物理与地质概念,能够得到有关构造及岩石类型分布等信息 4、地震勘探基本原理: 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Elasticity Property Difference ) 引起弹性波场变化 (Elasticity Filed) 产生弹性异常(速度不同)(Elasticity Waves Abnormal) 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 (Seismograph ) 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Inversion Geological Structure 5、自激自收: 6、地震勘探的主要工作环节。 野外数据采集 室内资料处理

地震勘探原理期末总复习 4 (共四部分)

第四章 地震波的速度 1影响速度的各种因素 还有: 与温度的关系: 随着温度的增加, 波速地降低 与频率的关系 频散是液体在孔隙空间中流动造成的; 随着孔隙度或压力增大,频散变 弱; 含泥量或流体粘滞性增加,频散增大。 2 速度各向异性 地震速度各向异性:地震波速度随测量方向变化。 3 几种速度概念 1》、平均速度Vav 平均速度定义为:“一组水平层状介质中某一界面以上介质的平均速度就是地震波垂直穿过该界面以上各层的总厚度与总的传播时间之比”。n 层水平层状介质的平均速度是 另一定义:在水平层状介质中,波沿直线传播所走过的总路程与所需总时间之比。 但此时要注意:这里的地震波传播,真正遵循的是“沿最小时间路程传播”,在非均匀介质(如层状介质)中,最小时间路程将是折线而不是直线。 可见这样引入平均速度时所作的“地震波沿最短路程直线传播”的假设就是对一种实际介质结构的近似简化。 2》、均方根速度VR (对于水平多层介质) 问题引出:水平层状介质的反射波时距曲线是否还是双曲线?如果不是的话,能否近似地把它看成双曲线? 均方根速度的假设条件:把不是双曲线关系的时距方程简化为双曲线关系 均方根速度定义:把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地当作双曲线,求出的波速就是这一水平层状介质的均方根速度。 在一定的近似之下,便可得到在形式上与均匀覆盖介质情况下完全一样的双曲线型的时距 曲线方程: VR 就相当于均匀介质情况下的波速,称为n 层水平层状介质的均方根速度: ∑∑∑∑----==n i i n i i i n i i i n i i av t v t v h h v 1 1 11 2 2 2 02R v x t t +=∑∑ ===n i n i i i i R t v t v 11 2 /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

费马原理: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满足所用时间为最短的条件。 时距曲线:地震波从震源出发传播到测线上各观测点的旅行时t与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点的水平距离(即炮检距)x之间关系的曲线。 正常时差:在界面水平情况下对界面上某点以炮检距x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与以零炮检距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 倾角时差:由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观测到的来自同一倾斜界面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 地震组合法:利用有效波与干扰波的传播方向不同来压制干扰波的一种方法。 分辨率:时间间隔的倒数,采用相对值表示。 观测系统:地震波的激发点与观测点的位置关系。 地震构造图:以地震资料为依据做出的平面图件它以等值线(等深线、等时线)及一些符号直观表示出某一层的地质构造形态。 视速度:不沿波的传播方向而沿别的方向来确定的波速。 动校正:在水平界面情况下从观测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中减去正常时差得到相当于x/2处的t0时间,这一过程叫正常时差校正。 炮检距: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的水平距离。 射线平面:入射线、过入射点的界面法线、反射线三者所决定的平面。 同相轴: 一、组合和多次叠加的异同:都压制干扰波增强有效波;1.时差规律不同,组合的时差规律是线性关系,叠加动校正后一般不是线性,2.反映的反射点不同,组合属于共激发点叠加,多次叠加属于共中心点叠加或共反射点,3.压制干扰波的效果不同,组合主要根据反射波和干扰波的视速度不同,他能压制视速度较低的面波干扰等,但不能压制与反射波视速度相近的多次波,多次叠加压制干扰波是动校正后的剩余时差不同,对多次波有很好的压制作用。 二、有效波与干扰波的差异:1.传播方向可能不同,实际上就是视速度有差别2.频谱上有差别,3.经动校正后的剩余时差可能不同4.他们出现的规律有差异 三、提高分辨率:1选择合适的野外采集参数,2提高地震分辨率的各种处理方法;反褶积、反Q滤波、谱白化处理3子波零相位化,4做好地震偏移归位工作5提高速度分析的精度6以提高地震分辨率为目标的各种地震反演方法。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基本内容:1反射波动对比追踪2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3绘制构造图4提交研究成果 四、断层识别标志:1反射波同相轴错断2标准反射波同相轴发生局部变化3反射波同相轴突然增减或消失,波组间隔突然变化,4反射波同相轴产状突变,反射凌乱或出现空白带,5出现特殊波 六、水平叠加剖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问题;在界面倾斜情况下,按共中心点关系进行抽道集、动校正水平叠加,实际上是共中心点叠加而不是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这会降低横向分辨率。同时水平叠加剖面上也存在绕射波没有收敛、干涉波没有分解、回转波没有归为、在二维地震剖面上侧面波无法归为等问题。2水平叠加剖面总是把界面上反射点的位置显示在地面共中心点下方的铅垂线上,当地层倾斜时,反射点位置会偏离共中心点下方的铅垂线,时间剖面上记录点位置与反射点的位置不相符合,记录点的显示位置总是相对于反射点向界面的下倾方向移动。解决途径:1通过数学关系(三个深度与三个角度的转换关系)换算得到地质分界面的正确空间位置。2偏移处理,把反射波和绕射波准确归位到其真实位置的反演过程。3进行空间校正,恢复地质构造的真是形态。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资料整理

与倾斜界面的反射波时距曲线类似,但有差别:倾角大,反射系数不稳定,会出现反相位现象。 地震资料的采集 组合对面波的压制作用:来自地下深处的反射波传到地表时,由于低速带的存在,成近似垂直地面到达接收点,而地震面波等干扰波的传播方向则是沿地表的,组合法能加强垂直传播或近于垂直传播的波,相对削弱水平方向传播的波,这样便提高了信躁比。 观测系统的术语: 基准面:地震剖面在0秒时对应的海拔 检波道数(N):地震勘探施工中,检波器沿测线等距离布置在地面上的个数,(接收点数),如N=24,48,96。。。。。1024。 道间距(Δx)两个检波器之间的距离,一般Δx=25~100米。 接收距(L) :安排检波器的地表长度, L=(N-1)* Δx 放炮形式:(1)中间放炮;(2)端点放炮; 偏移距(X1):检波器离开炮点的距离; X1必须是Δx 的整数倍。 X1=0,零偏移距。 排列长度(X):一个炮点与24或更多道检波器所组成的测线段。 当偏移距X1=0时,排列长度为X=L=(N-1)*Δx 当偏移距X1不等于0时,X=L+X1 最大炮检距(Xmax):炮点到最远检波器的距离,数值上等于排列长度。 多次覆盖 多次覆盖:对地下同一反射点,进行重复多次观测 多次覆盖目的:突出反射波,压制干扰波,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它是提高资料信噪比的另一种方法,主要是压制多次波,也是目前野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动校正速度误差对叠加效果的影响: 1.速度准确→同相叠加→叠加后,能量增强。 2.速度偏大→校正不足→叠加后,能量减弱。 3.速度偏小→校正过量→叠加后,能量减弱。 注:如果速度=多次波多速度,将使多次波不是受到压制而是增强了 地震资料的处理 处理的一般阶段:预处理、参数提取和分析、资料处理 静校正处理:井深校正、地形校正、低速带校正 井深校正: (式中V 0是低速带波速,V 为基岩波速,h 0+h j 为炮井中低速带厚度,h 是基岩中 炸药埋置深度。此式前面取负号) 地形校正:将测线上位于不同地形处的炮点和检波点校正到基准面上 测点高于基准面时为正,低于基准面时为负 ??????++-=?)1)(100h v h h v j j τ00 01h v =?τ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重点

什么叫排列、道距和炮检距? 对于每一个炮点,都要布置许多接收点. 一个接收点就叫做一道,所有的接收点就构成一个排列.一个排列常用120道.道与道之间的距离叫做道距,接收点与炮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炮检距,炮点与最近一个接收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偏移距, 炮点与最远一个接收点之间的距离则叫最大炮检距. 如何计算炮点和排列移动的道数? 炮点和排列移动的道数是相同的,用公式:V=M/2n,可计算炮点和排列移动道数V。式中n为覆盖次数,M为排列的记录道数 组合检波的作用如何? 组合检波对反射波和干扰波的使用是不同的.组合后干扰波互相抵消.而反射波由于到达接收点时差很小,组合后反射波增强了.所以,组合检波可以压制干扰波,增强反射波. 什么叫水平迭加? 对于共反射点道集记录,经动校正后所进行的迭加,称为水平迭加 水平迭加时间剖面是怎样构成的? 共反射点道集记录时间,经过动校正后都校正成为垂直反射时间.所以,迭加后的记录时间为t。时间.如果,沿测线将所有的共反射点道集记录,都经过动校正和水平迭加,把迭加记录道依次排列在一起,就变成水平迭加时间剖面,又叫做垂直反射时间剖面,简称t。时间剖面 折射波的共炮点时距曲线方程和特点? 在均匀介质水平层的情况下, 折射波的共炮点时距曲线方程为t=(2h/V1)·cosi+(X/V2)它的图象为两条直线 通放带:当Y=0时,P(Y)=1;当Y=1/2n时,P(Y)=0.7,我们称区间[0,1/2n]为通放带.为了使反射波在组合后得到加强,必须使反射波的组合参量Ys位于通放带内,即Ys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2n. 压制区:区间[1/n,(n-1)/n]称为压制区.为使干扰波在组合后得到大压制,必须使干扰波的组合参量Yn位于压制区内,即YN大于等于1/n,小于等于(n-1)/n. 什么是共反射点迭加法? 共反射点迭加法简称迭加法,它是对地下同一反射点进行多次观测,得到共反射点道集记录,经过动校正和水平迭加,使一次反射波得到加强,多次反射波和其它干扰波相对削弱,从而提高信噪比. 均匀介质共中心点时距曲线的特点? 均匀介质倾斜界面反射波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是一条对称于t轴的双曲线,它和水平界面共反射点时距曲线,在形式上完全相同,所不同的只是速度有差异,水平界面时,速度为常数,秒为均一速度;倾斜界面时,为等效速度Vφ,等效速度恒大于上覆介质中的速度V,其大小与界面倾角ψ有关,倾角越大,Vψ越大,当ψ=0时,Vψ=V。 均匀介质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均匀介质倾斜层情况下,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为:(式08BC-5),式中:t0=2h0/V为共中心点M的垂直反射时间。 Vψ=V/cosψ叫做倾斜界面反射波的等效速度。ψ为地层倾角。 速度谱的原理是什么? 我们知道,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是一条双曲线,即(式08BC-9)式中Vα为迭加速度。如果,我们固定t0时间,选择一个速度V值,用下式:(式08BC-10)计算反射波的到达时间ti,按ti时间取出各道记录的振幅,并进行迭加。这样可得到一个对应于速度V值的迭加振幅A(V)。显然,迭加振幅的大小和选择的速度值紧密相关。如果速度值选择正确,即V=Vα,按上式计算出来的反射波的到达时间,和实际记录同相轴的相位相一致。由于同相位迭加,因而迭加振幅最大(图5-12)。如果速度值选择不正确,即V≠Vα,按上式计算出来的反射波到达时间,和实际记录同相轴的相位时间不一致,因而迭加振幅就小。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用速度谱求取迭加速度。

地震勘探原理各章节的复习要点(重点)

《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不作为考试内容) 第二章地震波运动学理论 §2.1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 1、掌握基本概念,如地震子波、波面、射线、振动图、波剖面、视速度、视波长、全反射、雷克子波。 2、掌握基本原理,如反射定律、透射定律、Snell定律、惠更斯原理、费马原理等。 3、地震波的分类。 §2.2 常速单界面的反射波特征及时距关系 1、基本概念:时距曲线、时距曲面、时间场、自激自收、共激发点、偏移距、初至时间、纵测线、同相轴、正常时差、倾角时差、动校正等。 2、基本原理:虚震源原理、讨论时距曲线的实际意义、直达波时距曲线及方程、反射波时距曲线及方程、反射波时距曲线的主要特点。 §2.3 变速多界面的反射波特征及时距关系 1、基本概念:均匀介质、层状介质、连续介质、参数方程、平均速度、射线方程、等时线方程、回折波、最大穿透深度等。 2、基本原理:水平层状介质和连续介质情况下讨论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基本思路;水平层状介质和连续介质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的主要特点。 §2.4 地震折射波运动学 1、基本概念:折射波盲区、初至波、续至波、交叉时、信噪比等。 2、基本原理:产生折射波的条件;利用折射波法研究地下地层起伏的基本依据;折射波与反射波的主要差异。 3、分析理解:单界面(水平和倾斜)直达波、反射波与折射波时距曲线之间的关系;三层介质情况下折射波的时距曲线及其特点;折射波法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2.5 地震波动力学理论及应用 本节不作为考试内容。 第三章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 §3.1 野外工作概述 1、掌握基本概念:低(降)速带、频散、群速度、相速度、多次波、虚反射、鸣震、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1.油气勘探方法:地质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重,磁,电,地震,地球物理测井),地球化学勘探方法,钻探方法。 2.地震勘探概念:用人工方法引发地震,用仪器在地面以一定的方式记录爆炸发生后 地面各接收点的振动信息,利用原始记录经处理后的成果来推断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 3.地震勘探的环节:野外资料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地震资料解释 第二章 1.地震波动需的研究内容:研究波前面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的关系 2.地震波的本质:一种在岩层中传播的弹性波。 3.波前:某一时刻介质中的各点刚好开始振动,这些点连成的曲面就叫做波前,也叫 波阵面。 4波后:某一时刻介质中的各点的振动刚好停止,这些点连成的曲面叫做波后,也叫 波尾。(注:不指明时刻来谈论波前是无意义的) 5.振动图:在地震勘探中,某个检波器记录的是它自己所在位置的地面振动,它的振 动曲线就叫做该点的振动图。 6.波剖面:沿着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以某一直线为X轴,选定一个时刻t,纵坐标代 表各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这样可作出一条曲线,叫做波形曲线)叫做波剖面 7.反射定律:反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入射线和法线所确定的垂直于分界面的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8.射线平面:入射线,过入射点的界面法线,反射线三者所决定的平面 9.透射定律:透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入射角的正弦与透射角的正弦比等于第1,第2 两种介质中的波速之比(记得把公式写上) 10.斯奈尔定律(书本30页): 11.费马原理: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路径满足所用时间为最短的条件 12.惠更斯原理:波在传播过程中,任一时刻的波前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 的点震源,由它产生二次扰动,形成子波前,这些子波前的包络面(envelope) ,就是 新的波前面。反映了波传播的空间位置、形态。根据这个原理可以通过作图的方法, 由已知t时刻波前的位置去求出t+Δt时刻的波前。 13.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波传播时,任一点处质点的新扰动,相当于上一时刻波前面上 全部新震源所产生的子波在该点处相互干涉叠加形成的合成波。 14.互换原理:震源和检波器的位置可以互换,同一波的射线路径保持不变 15.叠加原理:几个波相加的结果等于各个波作用的和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

一、名词解释: 1.人工地震:由人工作用产生的地震,人们通过用炸药爆炸、敲击振动,引起地动,产生地震波,用仪器测量这些地震波(速度、到达时间等),目的是了解地下介质的分层情况、界面的埋藏深度,构造分布等。 2.地震子波:由震源激发、沿着地层向下传播,传播一段距离后波形逐渐稳定下来,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延续时间的波形,在地面、井中接收,接收到的振动信号就称为地震子波。3.波前:把某一时刻tk,所有刚刚振动的质点构成的一个空间曲面,叫tk时刻的波前,它是地震波传播的最前沿的空间位置。 4.波尾:由刚停止振动的所有质点构成的空间曲面,叫tk时刻的波尾,在波尾以内的各质点都已停止了振动,恢复了平静,其质点位移也为零,即波已经传过去了。 5.波面:波从震源出发向四周传播,在某一时刻,把波到达时间各点所连成的面,称波阵面,简称波面。 6.振动曲线:质点振动的曲线 7.波动曲线:把介质中某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画在同一图上(某点振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或在同一时刻各点的位移画在同一图上(各点振动位置与各点位置的关系)。 8.波剖面:地震勘探中,沿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 9.惠更斯原理:波在传播过程中,任一时刻的波前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点震源,由它产生二次扰动,形成子波前,这些子波前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前面。 10.费马原理:波沿射线传播的时间是最小的 11.地震波的干射:当来自不同方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震波相遇时,按照叠加原理,发生能量增强或减弱的现象,称为地震波的干涉。 12.地震波的绕射:当地震波通过弹性不连续点时,如果这些地质体的大小与地震波的波长大致相当,则这种不连续的间断点可以看作是一个新震源。新震源产生一种新的扰动向弹性空间四周传播,这种波在地震勘探中称为绕射波,这种现象称为绕射。 13.地震波的衰减:波前扩散(在均匀介质中,波为球面波,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球面逐渐扩展,但总能量保持不变,而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减少,这就称为球面扩散(波前扩散)。其能量(振幅)衰减规律是振幅与传播距离成反比。)吸收衰减(实际介质并非是完全弹性介质,故波在实际地层中传播时,能量的衰减要比在弹性介质中快,这种衰减称为介质对波的吸收衰减。介质吸收的这部分能量主要用于克服质点的内摩擦,变成热能损耗掉了。) 14.时距曲线:波从震源出发,传播到测线上各观测点的传播时间t,同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点(坐标原点)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 15.正常时差:对界面上某点以炮检距x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与以零炮检距(自激自收)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这纯粹是由炮检距不为零引起的,这种由炮检距引起的时差定义为正常时差。 16.动矫正:在水平界面情况下,从观测到的波的旅行时中减去正常时差Δt,得到x/2处的t0时间。t0 = t- Δt 17.倾角时差:界面倾斜,倾角为ф,测线与界面倾向一致,这时虽然还有OS=OS’=x ,但t不等于t’,它们之差称为倾角时差,这是由于界面倾斜引起的。也可以说是由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观测到的来自同一界面的反射波的时差。 18.炮检距:炮点到地面各观测点的距离 19.平均速度:层状介质中地层的总厚度除以波在垂直层面的方向旅行的总时间。(随x增大,平均速度<三层介质的真正速度。) 20.回折波:地震波从震源出发,向地下传播到某一深度,还来不及到达分界面,就沿着

(完整版)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 Methods): 利用各种仪器在地表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 理现象,从而推断、了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它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 特点:精度和成本均高于地质法,但低于钻探方法。 2、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二、简答题 1、了解地下资源信息有那些主要手段。 (1)、地质法(2)、地球物理方法(3)、钻探法(4)、综合方法:地质、物探(物化探)、钻 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勘探。其中,地质法贯穿始终,物探是关键,钻探是归宿。 2有几种主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们的基本原理。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仪器 设备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 和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叫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相应 的各种勘探方法,叫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为物探方法,有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 电法勘探、地球物理测井。 (1)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密度差异,引起重力场变化,产生重力异常, 用重力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2)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磁性差异,引起磁场变化,产生磁力异常,用 磁力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3)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电性差异,引起电(磁)场变化,产生电性异常, 用电法(磁)仪测量其异常,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4)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5)地球物理测井:电测井;电磁测井;放射性测井;声波测井;地温测井;密度测井。 3、地震勘探的主要工作环节。 (1)野外数据采集(2)室内资料处理(3)地震资料解释 4、依据岩石物理性质的差异,可以分为很多的勘探方法,请说出几种物探方法,各 是依据什么样的物理性质差异?(同第二题各种勘探方法的原理)

长江大学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重点.docx

一、名词解释 1、横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垂直的波。 2、纵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一致的波。 3、地震子波:由震源激发,沿着地层向下传播,传播一段距离后波形逐渐稳定下来,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延续时间的波形,在地面和井中接收,接收到的地震信号就称为地震子波。 4、视波长:振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 5、地震分辨率:所能分辨的最小地质体的大小,分为垂直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纵向分辨率是指在纵向上能分辨岩层的最小厚度;横向分辨率是指在横向上能分辨岩层的最小宽度。 6、共反射点叠加:将不同接收点接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地震记录,经过动校正后叠加起来。 7、共中心点叠加:将不同接收点接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中心点的地震记录,经过动校正后叠加起来。 8、动校正:在水平界面情况下,从观测到的波的旅行时中减去正常时差得到处的时间,这一过程叫动校正或正常时差校正。 9、剩余时差: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波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时间之差。 10、时距曲线:表示波到达测线上任一观测点的时间同观测点与激发点之间距离的关系的一条曲线。。 11、视速度:沿测线方向观测到的传播速度。 12、波前:某时刻介质中刚开始振动的质点。 13、波后:某时刻介质中刚停止振动的质点。 14、惠更斯原理:波在介质中传播所到达的各点,都可以看作是新的子波源,介质中任何一点的振动,是所有子波源产生的振动叠加后的结果。 15、费马原理:地震波沿射线的旅行时与沿其他任何路径的旅行时相比为最小,亦是波沿旅行时最小的路径传播。 16、正常时差:地震波的旅行时和自激自收时间的差别主要是有炮检距x引起的,这种由炮检距引起的时差定义为正常时差。 17、有效波:地震野外工作的目的是获取含有地下地质信息的地震信号一有效波。 18、干扰波:凡是模糊干扰有效波的其他波都被视为噪音,或称为干扰波。 19、无规则干扰波:是指无一定视速度的、无一定频率的、在地震记录上造成杂乱干扰背景的一类干扰波。 20、规则干扰:是指具有一定频率和一定视速度的干扰波 21、炮检距:炮点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22、道间距:检波器之间的距离。 23、偏移距:炮点到最近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24、多次覆盖:对被追踪的界面观测的次数。 25、观测系统:激发点和接收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26、地震测线:根据地震勘探的程度、目的和要求,在地面确定下来的地震勘探野外工作的路线。可分为炮点线和接收点线。 27、面波:是指沿地表方向传播的、视速度小、视速度较低的波,它的能量较强,衰减较慢、具有波散性,常呈扫帚状撒开。时距曲线为直线,速度与频率有关。 压制面波的方法:采用井中激发,当面波较强时要加大井深:采用组合检波和组合激发 28、声波:是指在空气中传播的波沿地表传播引起的干扰。速度低而稳定,频率高,常在地震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LT

一时刻波前面上全部新震源所产生的子波在该点处相互干涉叠加形成的合成波。 费马原理(射线原理):波沿射线传播的时间是最小的 由费马原理可推出:地震波总是沿射线传播,以保证到达时所用旅行时间最少准则;地震波沿垂直于等时面的路线传播所用旅行时间最少;等时面与射线总是相互垂直 十三、背斜在地震剖面上的基本特征: 水平叠加剖面上的背斜,要比地下真实背斜宽、两翼平缓些,但顶点位置不变。 ①两翼越陡,畸变越严重; ②埋深越大,畸变越严重。 十四、向斜在地震剖面上的基本特征: ①在水平叠加剖面上,缓向斜(曲率中心在地面之上)只是宽度比地下实际向斜的宽度稍窄一些,最低点的水平坐标保持不变。 ②当向斜变陡,或形态不变深度增加时,在地震剖面上的宽度将变得更窄。 ③当曲率中心正好在地面时,则向斜在地震剖面上变成一个点。 ④当曲率中心在地面之下,在发生反转现象,向斜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背斜(回转波的一部分)。 十五、不整合在地震剖面上的特征: ①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是平行的,由于明显的沉积间断,沉积间断面是个侵蚀面。在时间剖面上的特征为: Ⅰ、反射波一般较强,但强度、波形变化大,不稳定。 Ⅱ、经常出现绕射波,有时会出现一连串绕射波,平行于反射层排列在整条剖面上。 ②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是不同的,成角度接触关系,它在时间剖面上的特征为: Ⅰ、反射波强度、波形变化大,不稳定。 Ⅱ、不整合面上下反射波逐渐靠拢,不整合面下的反射波的相位依次被不整合面上的反射波相位代替。 Ⅲ、在地层尖灭点附近,由于不整合面上下的反射波十分靠近,形成同相轴的分叉合并,同时有波的干涉。 Ⅳ、在不整合面上有时也会出现绕射波,但一般不如平行不整合的绕射波明显。 十六、断层的解释方法:①结合相邻同相轴的特点(相邻层位)(断层倾向);②结合平行测线断层的特点(同一层)(断层走向);③结合相交测线断层的位置(同一层);④借助水平切片的解释(同相轴中断、错开;同相轴振幅、密度突变;相邻波组同相轴走向不一致);⑤借助地震属性的分析 十七、几种特殊的地震波: 绕射波的形成及特点:断棱绕射波时距曲线方程 A、断楞绕射波时距曲线特点: 时距曲线是双曲线;极小点在绕射点正上方;与反射波的关系。 B、绕射波在水平叠加剖面上的特点:一次覆盖水平剖面上两个绕射尾巴;多次覆盖水平剖面上呈“犄角”状。 C、绕射波的形成机理:波源和子波源发出球面波;把反射界面由一系列小面元组成;反射波是所有面元绕射的总和;几何的点和线不产生绕射现象 弯曲界面反射波: A、凸界面反射:背斜在剖面上被展宽;顶点位置不变;越深畸变越大;能量被发散。 B、弯曲界面绕射波特点:凸界面能量发散;凹界面能量汇聚;凹界面H>R时产生回转波,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