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知识分享

环境行为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知识分享
环境行为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知识分享

《环境行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分,5个单词)

1、应激:令人不愉快的环境刺激所引起的紧张反应,包括主观反映、客观刺激

2、情绪:是由行为、心理变化和主观体验组成的非常复杂的概念

3、个人空间:是指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不见边界的、不容他人侵犯,随我们移动而移动,并依据情境扩大和缩小的领域

4、人际距离:一般人与人接触时,两者之间都要保持着一定的领域范围。这种领域是看不见的,一旦他人进入该领域,自己便会有意无意地转身避开对方,或离开,向对方传递某种信息:这种领域称之为人际距离,也称移动式领域

5、拥挤:拥挤是对导致负性情感的密度的一个主观心理反应。

6、空间:是指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7、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1 4 10

8、小群生态:一般情况下,人总是三三两两﹑三五成群地交谈,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谓的小群生态

9、领域: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而拥有或占用的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该场所或区域就是拥有或占用它的某个人或群体的领域

10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它是感觉相互作用的另一种表现。

11归属感:指个人自己感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亦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

12、密度:是指每单位面积个体数目的客观测量,具体来说,它是指个体与积的比值

13、感知:是行为空间的一部分,是由外界的刺激引起的而被经验环境所修正。

1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各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16、认知(cognition):是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的过程。

17、图式: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称为图式

18、意象:人们头脑中的地图,作用在于帮助人们认路。

19、领域性(Territoriality):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20、知觉定势: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别人的言语指导或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知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具有某种倾向性,心理学中称这种倾向性为知觉定势

21、负载:人们在单位时间内感到来自环境中的刺激量就是信息量,也就是负载。

22、唤醒:指在刺激作用下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同时加强肌肉的紧张状态;

23、认同感: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的判断和评估

24、行为场合:任何空间或场合只要被其使用者意识到最适合某种活动,不管是不是建筑师有意识地设计出来的,都可称之为行为场合。

25、最优唤醒水平即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正在从事某项任务的人都需要维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唤醒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能获得理想效率,处于中等水平时(环境刺激适中时)达到最高绩效,即任务绩效与唤醒水平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这一最适宜的唤醒水平称最优唤醒水平。

二、填空题(共20分,20个空)

1、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理论由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默等人首创,主要代表人物还有苛勒、考夫卡。他们认为人的大脑里生来就有一些法则,对图形的组合则有一套心理规律(七定律)(包括图形与背景原则、接近原则、类似原则、连续原则、求简原则、闭合原则和大小恒常

性。

2、环境心理学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是人类学家霍尔,心理学家巴克,城市规划师林奇等

3、噪音对人行为的影响起决定作用的三个重要的变量是音量、可预测性、知觉的可控制性

4、人看人、从众习性、围观、安静与凝思是体验性行为习性的几种类型。

5、认知性行为习性包括靠右(左)侧通行、归巢性与兜圈子行为、探索性行为三种类型

6、动作性行为习性包括抄近路、逆时针转向、依靠性三种。抄近路逆时针转向依靠性

7、人在城市中的活动类型包括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三种。对对环境设计、物质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

8、一个完整的空间由三部分构成:即水平面、垂直面、顶平面。

9、霍尔(Hall)将人际距离划分为四类,即亲密距离、个人间的距离、社交距离、公共空间。

10、防卫与个性化是领域性的两项行为标准。

11、按照Lynch(林奇)的观点,城市意象有路径、边界、区域、中心与节点、标志物五种要素构成。

12、造成人们乱扔垃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垃圾产生垃圾。

13、对人类认知地图的研究源于凯文·林奇对“城市的表象”研究。

14、环境体验的特点有综合性、指向性与选择性、差异性和直觉性。

15、环境问题可分为三类,包括资源问题、环境美化问题和健康问题。

16、人类对聚居地的基本需要包括安全和选择与多样性。

17、在较大的公共空间中,人愿意在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中逗留。

18、影响个人空间大小的个体因素除了文化和种族因素之外,还有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和人格因素。

19、领域性有认同感、安定和家的感觉和自我认同三方面的作用。

20、人类的领域行为有安全(窝,家)、相互刺激、自我认同和管辖范围四种作用。

21、知觉有四个基本特征是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22、环境行为学的特点有整体性、交互性、真实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23、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为物质世界与人类感知经验之间架起了桥梁,为人类科学的研究提供了起点,是“精神”与“物质”世界之间的联系。

根据C·A·佩里的论述,邻里单(位))由六个原则,即规模、边界、开放空间、机构用地、地方商业和内部道路系统。

27、易识别环境的特征有三点:即同一性、结构、意义。

28、“家”的特征有个性化、安全防卫、特色和刺激。

29、造成人们乱扔垃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垃圾产生垃圾。

30、根据马斯洛的层级论观点,人的基本需要从低级的需要到高级的需要排成梯级可分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学习与美学的需要六个等级。

三、单选题(共10分,10个单选)

1、人们以既往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赋予一定的意义。这体现(③)知觉特点。

①选择性②整体性③理解性:④恒常性

2、两人在同一空间各干各的工作时一般选择以下(③)种空间关系

①④

①感觉②知觉③认知④幻觉

4、据统计,小群在多数情况下是很小的,大部分由(①)人组成。

①2 ②3 ③4 ④5

5、“城市让人感觉美好,有时是因为具有风光绮丽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反映了环境体验的(①)特点。①综合性②指向性与选择性③差异性④直觉性

6、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这体现(②)的知觉特点。

选择性②整体性③理解性:④恒常性

7、领域性的作用之一是(④)

①刺激性②复杂性③一致性④认同感

8、经研究证明,人在对数目判断中(③)是个临界值。

①5 ②6 ③7 ④8

9、人们在单位时间内感到来自环境中的刺激量就是信息量,也就是(④)。

①感觉②知觉③认知④负载

11、人在纷繁众多的环境刺激作用下,只能对部分事物清晰感知,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

人的知觉对象受注意指向和知觉定势的影响。这体现(①)的知觉特点。

①选择性②整体性③理解性:④恒常性

12、两人合作时一般选择以下(①)种空间关系

13、人类对聚居地的基本需要是(④)和选择与多样性:。

①一致性②清晰度③复杂度④安全

14、(②)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①触觉②感觉③知觉④认知

15、(③)指一种感觉引发另一种感觉的想象。

①触觉②感觉③联觉④幻觉

16、(③)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①私密性②个人空间③领域性④群体性

17、(①)是指个人自己感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

①归属感②认同感③幸福感④责任感

18、按照霍尔(Hall)对人际距离的划分,亲密距离是(①)。

①0-45 ②45-122cm ③122-366cm ④366-762cm

19、按照霍尔(Hall)对人际距离的划分,122-366 cm是(③)。

①亲密距离②个人距离③交往距离④公共距离

20、按照霍尔(Hall)对人际距离的划分,45-122cm是(②)。

①亲密距离②个人距离③交往距离④公共距离

21、按照霍尔(Hall)对人际距离的划分,交往距离是(③)。

①0-45 ②45-122cm ③122-366cm ④366-762cm

22、按照霍尔(Hall)对人际距离的划分,0-45cm是(①)。

①亲密距离②个人距离③交往距离④公共距离

23、建筑师对城市的体验重在建筑空间,美食家体验重在地方美食,这体现了环境体验的(②)特点。

①综合性②指向性与选择性③差异性④直觉性

24、噪音对人行为的影响起决定作用的三个重要的变量中不包括(②)。

①音量②声音的复杂性③可预测性④知觉的可控制性

25、人们对于变化着的事物的知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知觉条件发生一定范围变化时,知觉映像会保持相对不变。这体现知觉的(④)特点。

选择性②整体性③理解性:④恒常性

26、周围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是通过(②)作为中介变量的。

①拥挤②情绪③噪音④空气污染

27、(③)的心理物理学为物质世界与人类感知经验之间架起了桥梁,为人类科学的研究提供了起点,是“精神”与“物质”世界之间的联系。

①林奇②皮亚杰③费希纳④柯勒

28、下列四个人中,(②)不属于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①惠太海默②林奇③考夫卡④苛勒

29、为了整治城市生态环境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898年,英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艾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有针对性地提出了(②)的理论。

①邻里单元②田园城市③生态城市④园林城市

30、、1968年6月,一个综合性专业团体(①)在北美宣告成立,并于1969年举行了第一次年会。

①环境设计研究协会②环境与行为③环境研究国际协会④环境研究协会

31、“田园城市”(Garden City)的概念由(①)最先提出的。

①霍华德②佩里③费希纳④柯勒

四、判断题(共10分,10个判断)

1、环境行为学研究目的之一是了解“人-环境”的相互作用。√

2、唤醒是由行为、心理变化和主观体验组成的非常复杂的概念×

3、刺激物的强度越强越会引人注意。×

4、靠右(左)侧通行是人的认知性行为习性之一。√

5、微光刺激会降低听觉的感受性。×

6、微痛刺激或某些嗅觉刺激都可能使视觉感受性有所提高。√

7、人偏爱“靠窗而坐”是人偏爱复杂刺激的体现。√

8、探索性行为是人的体验性行为习性之一。×

9、感觉过载与被剥夺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被试验者宁可过载的刺激而不愿被剥夺。√

10、在大城市的中心区,由于人很多,人们常把其他人当成一种“物”来看待。√

11、一个有特色的区域,可使住在这里的居民更易形成认同感、归属感√

12、人在真实世界里的任何行为,不仅取决于这一环境的客观性质,更取决于他主观上对环境的认识。√

13、微痛刺激可使视觉感受性有所降低。×

14、某些嗅觉刺激可使视觉感受性有所降低。×

15、高密度对人的影响可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现象。×

16、人在城市中的社会性活动对环境设计、物质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17、围观是人的体验性行为习性之一。√

18、抄近路是人的动作性行为习性之一√

19、环境行为学释义是直观表述一种客观存在的行为关系,并通过其内容进行理论分析√

20、Argyle认为,个人空间是把两个人之间的交流维持在最佳水平上的一种机制,√

21、—般来说,性格内向的个体所需个人空间比外向的个体小。×

22、现代环境设计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一切设计都要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

23、人在真实世界里的任何行为,不仅取决于这一环境的客观性质,更取决于他主观上对环境的认识。√

24、人“偏爱复杂刺激”就是刺激“越多越好”,“靠窗而坐”就是很好的体现。×

25、人看人是人的动作性行为习性之一。×

26、感觉剥夺实验结果说明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漫不经心”地接受的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觉是多么重要。√

27、归属感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的判断和评估×

28、感知是行为空间的一部分,是由外界的刺激引起的而被经验环境所修正。√

2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各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31、吉布森是格式塔知觉理论的代表及创始人×

32、环境所提供的信息是行为发生的前提,而环境本身又是行为发生的场所。√

33、环境就是指客观世界本身。√

34、“家”的特征之一是具有领域性。×

35、环境刺激对人产生的直接效果是提高唤醒水平,唤醒水平决定了情绪的强度√

五、简答题(共30分,共4题)

1、环境行为学研究内容和目的是什么?(5分)

研究内容: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与概念来研究人在城市与建筑中的活动及人对这些环境的反应,由此反馈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去,以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

研究目的:一是了解“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二是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复杂;三是多样的环境问题

2、个人空间和领域的区别:(5分)

个人空间与领域的区别:个人空间是无形的、不见边界的、可移动的、以个人为中心的、调整与自己进行交互对象的远近距离;领域是可见的、划分好的、相对静止、以家为中心或居住地为中心、调整与自己进行交互作用对象是谁。个人空间是指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不见边界的、不容他人侵犯,随我们移动而移动,并依据情境扩大和缩小的领域。

3、人类有哪些基本需要?马斯洛的层级论观点:(10分)

人的基本需要可分为若干等级,从低级的需要到高级的需要,排成梯级如下;

①生理的需要:如饥、渴、寒、暖等

②安全的需要:安全感.领域感.私密性等

③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情感.归属某小团体.家属.家庭.朋友等

④尊重的需要:威信、自尊、受到人们的尊重等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⑥学习与美学的需要

4、人类对聚居地的基本需要(5分)

①安全:安全是使人类能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人要有土地,空气,水源,适当的气候,地形等,以适合人类抵御来自大自然与其他人类的袭击。

②选择与多样性:在满足了基本生存条件的前提下,就要满足人们得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与意愿进行选择的可能。“钟爱多样性”(物质与精神需要)

5、简述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

答案:即最优唤醒水平:正在从事某项任务的人都需要维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唤醒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能获得理想效率,处于中等水平时(环境刺激适中时)达到最高绩效,即任务绩效与唤醒水平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这一最适宜的唤醒水平称最优唤醒水平。

6、简述人类领域性的种类。(10分)

⑴主要领域是指被个体或群体完全拥有和控制,并受使用者和他人共同确认的领域,它是建立在长期使用的基础之上,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

⑵次要领域不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使用者对它的控制力较弱,没有明确的归属。如酒吧、教室里的座位等。

⑶公共领域是指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极为临时的领域,人一旦离开就对它失去了控制。不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使用者也不会因为他人的占用而采取强硬措施。如电话亭、公共汽车座位等。人类通过使用的物品或自己的行为,使领域个人化或保护自己的领域,这称为给领域注上标记。主要领域的标记形式多为物理标记,次要领域和公共领域的标记形式,比较多的表现为一些精细的行为或简单直接的方式,如放置一些物品等。

7、简述城市意象中心的涵义(5分)

城市意象中心是城市里道路的汇聚点;是不同层次空间的焦点;是交通的转换地;是城市人类活动集中、人群集聚的地点;人能够进入,并被吸引来参加活动;象征意义的中心(布达拉宫、北京天安门、莫斯科的红场…)

8、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异同。(10分)

共同点: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一旦客观事物在人的感觉器官所及的范围内消失,感觉和知觉也就停止了。

不同点:感觉是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介于心理与生理之间的活动。知觉是对物体整体的反映,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主观因素的参与。但是,若没有对物体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事物整体的知觉。

9、从改变行为入手,有哪些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减少乱扔垃圾的行为?(10分)

答:1)。造成人们乱扔垃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垃圾产生垃圾”。就是说,在一个有垃圾的地方容易产生更多的垃圾。

2)。先行干预的方法包括提示、呈现榜样和适当设置垃圾箱。在适当的地方呈现垃圾箱,乱扔垃圾行为会有所减少,垃圾箱作用的大小在于它是否引人注意和有特点。

3)。随后策略在短期内的效果比先行干预显著。如安装会说”谢谢”的垃圾桶。

10、环境体验与环境认知的根本区别在于(5分)

,环境体验是刺激在场or紧接刺激之后发生的。认知对环境体验当然有所影响,但体验程度主要取决于实际刺激的性质,反应者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11、简述主要领域的涵义(5)

是使用者使用时间最多、控制感最强的场所,包括住宅、办公室等。主要领域为个人或群体独占和专用,并得到明确公认和法律的保护,外人未经允许闯入这一领域被认为是侵犯行为,会对使用者构成严重威胁,必要时使用武力保卫也被认为是无可非议的。

12、试述拥挤与密度的关系(10分)

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去考虑,Rapaport认为拥挤与密度是密切关联的:拥挤从来被认为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过载,密度似乎是一种客观描述性的尺度,但是实际上人对不同密度地区所真正感觉

动物行为学,星期二

宁夏大学 动物行为学公共课 动 物 行 为 习 惯 学院:人文学院 年级:10级 专业:广告学 学号:2010242151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七日

动物的各种行为习惯 摘要: 动物是自然界生物中的一类,主要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等,约一百三十万种。自身无法合成有机物,须以动植物或微生物为营养,以进行或维持生命活动的生物。动物千千万,但是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都有一些共同的行为习惯,接下来就让我来论述下动物的行为。 关键词:动物行为、攻击、防御、、体外受精、海洋动物、软胎生 正文: 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可分为觅食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同类)、防御行为,(不同类)、繁殖行为、节律行为(洄游行为,迁徙行为)、社群行为、定向行为、通讯行为等。各种行为都是动物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表现。行为帮助动物更好的生存繁衍。 一:觅食行为是通过自身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与之密切相连的是贮食行为,各种动物都有贮食行为,如蚂蚁。这对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是十分有利的。所有的动物都是异养生物,必须从环境中摄取食物,否则不能生存。觅食是动物生存的最基本的行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各种动物都形成了各自的“习惯”:以什么为食,如何获得食物,这些行为统称为觅食行为。有些觅食行为是很简单的,如青蛙捕食飞过的昆虫,这是一个固定动作格局,飞过的昆虫是其引发者。有些觅食行为要复杂得多。动物觅食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一些海洋固着动物如藤壶,从流过本身的海水中滤食细菌及其他小生物;一些鱼类做逆水流运动获取食物;有些动物筑造陷阱捕获猎物,如蜘蛛织网捕获昆虫;有些动物可用诱物诱捕猎物,如一种鱼可摆出形似小鱼的诱物,诱捕游近的其他鱼类。大型肉食动物,用各自的手段追捕猎物,狮、狼等分工协作,集群捕食猎物,而老虎则单独猎食。植食动物直接啃咬植物 二:动物的贮食行为是指动物在资源丰富时期把食物贮藏起来,以供资源短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探讨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容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心理 核心是激励及核心创造力的问题,即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问题。涉及到个体的需要、动机、态度等;同时还涉及到人的认识差异、能力差异、个性差异等。 群体心理 核心是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的测评、人际关系的条件、人际关系的障碍与改善等。还涉及工作团队与团队精神、团体凝聚力、团体士气、团体信息交流与意见沟通、团体的决策、团体的竞争与合作、团体意识等。 领导心理 领导的素质、结构、功能与影响力;领导者的选择、考核、培训;领导体制的演变等。 组织心理 组织理论及其变革;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容、特点及管理原则;组织改革的心理分析(比如改革的目的、过程、动力、阻力及其克服);组织发展与组织效能(组织气氛、形象、文化建设)等。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 2.激励问题 3.领导科学问题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除了实验室实验或现场实验等传统方法外,还有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测验法、研究者与实践者相互参与的准实验方法、案例比较法、现场研究法等。 观察法:也叫自然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任何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观察者以感觉器官(眼、耳等)为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的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推测人们的心理状态。 优点:目标明确、简单易行、真实有效缺点:难以深入、无法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法: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通过有效因素的变化来分析发

《昆虫记》练习题 (含答案)

8年级名著阅读《昆虫记》 ●亨利·法布尔(1823—1915) ●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儿” ●外国评论家将其誉为“昆虫的史诗”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鲁迅先生把它奉为“讲昆虫的楷模” ●彭建德“法布尔的文风旗帜鲜明的区别于某些‘散文’搔首弄姿的架势:仿佛张开双臂,恨不得 把心掏出来,对着你不断抒情不断,不断感悟……那些关于花鸟鱼虫的文字清新平实,充满爱 心.这种爱是心怀大爱而不言的含蓄” 主题思想 ●主要描写昆虫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之情, 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不仅浸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 相。这就是法布尔精神。 《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 作者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人文精神统领自然科学的庞杂实据,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没有哪位昆虫学家具备如此高明的文学表达才能,没有哪位作家具备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虫学造诣。 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对上千种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你能从下面的文字中看出他写的是什么昆虫吗? 1、《昆虫记》共有:(C)C.十卷 2、法布尔被誉为:(A)A.昆虫界的荷马 2、3、《昆虫记》是一部A.文学巨著,科学百科 4、法布尔为写《昆虫记》:(D)D. 一生都在观察虫子 5、法布尔的《昆虫记》曾获得:( B.诺贝尔奖提名) 6、法布尔曾担任:( C.物理教师) 7、塔蓝图拉蜘蛛易于:(D) D.驯服 8、法布尔的生活十分:(A)A.贫穷 B.富裕 C.忙碌 D.悠闲 9、《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C)A.历史 B.社会机制 C.社会人生 11、菜豆象是一种( B )。 A、大象 B、昆虫 C、鸟类 12、舍腰蜂喜欢将巢筑在( C )的环境中。 A、干燥 B、寒冷 C、温暖 13、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是( A )。 A、蝉 B、蟋蟀 C、蝈蝈 14、( B )是毛虫的天敌。A、黑步甲B、金步甲C、被管虫 15、天生攀岩家是( B )。 A、狼蛛 B、蜣螂 C、蚱蜢 16、如果旁边稍有动静,意大利蟋蟀会( B )。 A、喉咙发音B、腹部发音C、嘴巴发音 17、《昆虫记》中蟹蛛爱吃( A )。 A、蜜蜂 B、蝎子 C、蝴蝶 18、蜣螂认为绵羊的天赐美食是( B )。 A、绵羊的毛 B绵羊的粪便 19、大孔雀蝶是( C )。 C、欧洲最大的蝴蝶 20、蜜蜂在《昆虫记》中被称为( B )。 A、勤劳的使者 B、不会迷失的精灵 21、黑步甲擅长( A )。 A、装死 B、耍伎俩 22、蟋蟀舒服的“住宅”是( B )建造的。 A、利用现成的洞穴 B、自己挖掘的 23、《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下列不是书中的动物是:( D ) A、象鼻虫、蟋蟀 B、蜘蛛、蜜蜂 C 螳螂、蝎子 D 、骆驼、恐龙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概况整理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概括) 17、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 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18、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19、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20、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21、价值观的分类:1)按人员的不同对象来区分。有个人价值观、集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 观。2)按有无价值的不同标准来区分。3)按不同行为方式来区分(行为方式可分为:反应性、忠诚型、自我中心型、顺从型、权术型、社交中心型、现实主义型。)4)按经营管理所追求的不同目标来分(最大理论价值观、委托管理价值观、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 22、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树立和培育健康的价值观,是促使企业、组织各项事业成功的 保证之一。 23、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24、态度由3种因素构成:1)认知2)情感3)意向 25、态度的特性: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针对性、态度的协调性、态度的稳定性、态度的两 极性、态度的间接性。 26、工作态度的概念:共走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27、工作态度的功能:作为工作的内在心理动力,引发各种工作行为,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一致性关系。 28、组织认同感的概念: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组 织认同的程度,包括三个方面1)对组织目 标和价值观的信任和接受。2)愿意为组织的利 益出力3)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 29、组织认 同感对组织的作用:1)有认同感的员工很少离 开自己的工作岗位(组织认同感 与员工的辞职率成反比关系)2)有组织认同感 的员工通常表现比较出色3)有组织认同感的而 员工会坚持支持组织的政策,他们会自觉贯彻执 行这些政策。4)有组织认同感的人能充分发挥 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组织绩效。 30、工作参与程度决定于工作的特征。投入工作 能让员工暂时忘记对失业的担心。 31、管理者如何才能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 作参与度:1)表明他们真诚地关心着员工 的利益2)为员工创造实现个人目标的机会3) 改善工作,是更多的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 自主权4)寻找机会及时奖励员工5)同员工一 起设置目标。 32、个性的概念:个人在认知、情感、意志等心 理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却 别与他人的心理特点,也叫做心理特征。 33、个性的性质:组合性、独特性、稳定性、倾 向性、整体性。 34、个性的结构与内容:个性结构是由个性倾向 性和个性心理特质两大部分所组成。 35、个性倾向性是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 定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性质、方向和大小。 36、动机强度的不同,均会直接影响他从事该项 活动的水平。 37、理想可分为:政治理想、工作职业理想、生 活理想、道德理想等。 38、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态度,它 对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都起着指导和调 节作用。包括: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 39、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 联系的行为特征。神经过程可分为兴奋过程 和抑制过程。 40、气质差异表现为气质类型及其行为特征的差 异。 41、气质类型的划分及其特性:1)多血质(活 泼型、均衡灵活-善于管理夕阳企业)2)胆 汁质(兴奋型、不均衡不灵活-善于管理逆境企业) 3)粘液质(安静型、均衡或不均衡不灵活-善于 管理顺境企业)4)抑郁质(抑制型、不均衡不 灵活-善于管理照样企业。) 42、能力的概念: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 所必备的心理特征。一般总是以工作绩效来 衡量能力的强弱。 43、能力按其适应性,可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 创造力三类。 44、智力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注意力、 想象力所综合构成的。 45、能力水平可分为4个等级:能力低下、一般 能力、才能、天才。 46、性格的概念: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 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47、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气质是心 理过程的动力特征,能力则是完成某项活动 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48、性格分类: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混合 型。 49、按心理活动可分为外倾性和内倾型。 50、按思想行为可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 51、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先天遗传因素、后天 社会环境因素。 52、社会环境对个性特征起决定性作用。 53、后天因素主要有家庭影响、文化传统因素影 响、社会阶级和阶层影响。文化传统从多个 方面影响着个性的形成。 54、控制方位论的含义: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 某种结果靠哪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 55、控制方位论的分类:内因控制论(个人主观 努力和能动性的发挥)和外因控制论(个人 所处客观环境)。 56、控制方位论与工作行为之间的关系: 内因控制论:能充分发挥员工主动能动性、让员 工相信所取得成绩是个人努力的表现,使员工在 今后工作中能够更加积极,主观能动性提 高。外因控制论:使员工暂时的失败和挫折解 释为客观环境所造成并非员工本身主观能动性 不足而造成,以防员工产生消极心理。 第四章: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 1、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综合各方面的信息 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解客体过程中产 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 种行为。 2、创造性行为的产生,主要取于人们内在主观

动物行为学习题

动物行为学习题 选择题 1、下列属于后天获得的行为是: A.候鸟迁徙B.鸟类筑巢C蜘蛛结网D.复杂的“鸟语” 2、生活在离海边50公里的某种小鸟,每天飞到海边取食时间都比前一天迟到50分钟。这种现象叫: A.日节律B.潮汐节律C。月节律D。无规律 3、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最终对动物行为起支配作用的遗传物质是: A.染色体B.DNA C.基因D.RNA 4、蜜蜂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性昆虫,它们的社会生活高度发展主要表现在个体形态和职能分工上的高度专门化,在蜜蜂群体中表现出明显的利他行为。 A.蜂王B.蜂后C。工蜂D。雄峰 5、城市中喜鹊的巢与巢间距很近,远小于市郊野外种群的巢间距离,其原因是(多选): A.合适的巢址分布密集B.食物充足C。利于繁殖D。喜鹊喜欢群居 6、下列行为中哪种行为属于后天学习来的行为?(多选) A.小鸭子出生后跟随首先看到的移动物体 B.小狗看到装食物的空盘子时也会分泌唾液 C.幼猴将马铃薯放在水中后洗净后再吃 D.山雀喜好取食个体较大的毛虫 7、无毒的拟斑蝶外观酷似色彩鲜艳、身体有毒的王斑蝶,这—现象属:(多选) 拟态中贝茨拟态是指可食性物种模拟有毒、有刺或味道不佳的不可食物种的拟态现象;缪勒拟态是指一种生物模仿其他生物以便于接近进攻对象的拟态如蚁蛛。 A.贝茨拟态B.缪勒拟态C.警戒色D.保护色 8、根据动物行为的定义,你认为下列哪项不是动物行为: A.黑猩猩为另一只黑猩猩梳理毛发B.雄螽斯在交配时,给雌螽斯提供食物C.地松鼠在洞穴附近直立,观察周围环境D.郊狼盘算如何阻止同伴来争夺猎物 9、动物的警戒色是用来: A.吸引配偶B.提醒捕食者自己是不可食的 C.保证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一致D.吸引传粉昆虫 10、Lehrman设计了一个关于斑鸠的实验,实验分三个组:(1)全为雌鸟,单独饲养;(2)雌鸟与雄鸟配对饲养,不提供筑窝材料;(3)雌鸟与雄鸟配对饲养,提供筑窝材料。然后给各实验组每只雌斑鸠一窝卵,检查它们的孵窝情况。结果发现:第(1)组的雌斑鸠没有一只孵卵;第(2)组的雌斑鸠,从第6,7和8天,孵卵的雌性斑鸠比例越来越高,但不是所有的雌斑鸠都孵卵;第(3)组中,第8天,所有的雌斑鸠都开始孵卵。基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认为: A.雄性配偶能够引起雌鸟的全部孵卵行为 B.筑窝材料能引起雌鸟的全部孵卵行为 C.雄性配偶和筑窝材料是雌斑鸠孵卵的前提条件 D.实验设计不合理,不能得出任何结论 11、在繁殖季节,个体小的雄鸟对同类的鸣唱反应强烈,它们会靠近播放类似鸣唱录音的设备,并将回应播放的录音而发出鸣叫。通过这一技术可以确定该物种的种群密度。这项技术的理论依据是: A.个体小的鸟傻,它们会接近任何陌生的声音 B.个体小的鸟聪明,它们会接近任何陌生的声音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归纳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概述 一、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1.组织行为是指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三者之间以及整个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行为。 2.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研究对象: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 4.本质:1)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方式 2)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5.研究组织行为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员工的行为 二、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1.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特征有:1)边缘性、综合性、跨学科性 2)两重性:艺术性,科学性 3)实用性 2.相关学科和组织行为学的关系:p8 3.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内容

5.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p10 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1.管理科学的发展p2 19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主要理论有: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侧重于企业基层人员的操作分析、组织原则和工作监督; 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主要集中于高层的管理原则,如企业的计划、不同层次组织的协调、控制等 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应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结构,为“直线式”组织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缺点是,轻视或忽视组织中人的因素,仅仅把人看成是一台机器,而完全没有考虑人的思想、情感、主观能动性。 2.行为管理理论的产生p4 产生原因——古典管理学派缺陷:强调物质因素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强调物质鼓励,忽视了社会需要;强调正式组织,忽视非正式组织。单纯科学设计、奖金刺激、等级分明指挥系统不能带来持久活力。紧张而单调劳动和日益严重剥削激起工人们有组织反抗。 标志性事件——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1924年~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电话机工厂中进行的试验。) 试验背景:1)霍桑工厂的状况:工资较高、福利待遇好但工作效率低下 2)劳资矛盾日益突出 3)工人不是经济人——只追求经济利益 4)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使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 5)工人的文化水平提高,脑力劳动比例增加,简单的管理方式越来越不可行。 6)希望对工人行为的研究掌握其规律,提高管理水平。 霍桑试验的结果: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 霍桑试验结论: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2)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3)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和他周围人的关系。 满意的员工是高效的员工。 3.人群关系理论(行为学派时代)p5 主要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 主要代表人物: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 主要理论:x理论与经济人假设、霍桑实验与社会人假设、Y理论与自我实现人假设、行为科学理论、超Y理论与复杂人假设(权变的观点) 人权关系理论——人力资源学派——组织行为学兴起 4.积极组织行为学:对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的研究和应用,从而实现提高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绩效。 概念:它强调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可测量、可开发和绩效相关性。 积极心理因素: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和恢复力P17 研究对象: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社会环境p16 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p19 四、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案例法、情景模拟法、系统法p12 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 一、个体的知觉与认识过程

动物行为学 自作答案

《动物行为学》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动物行为和动物行为学?动物行为学研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为了满足个体生存和种群繁衍的要求,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动物的个体和 群体所做出的有规律、成系统的适应性活动就是动物行为。 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对环境和其他生物的互动等动物行为问题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繁殖行为等。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类不断探索我们所处的世界,这不仅仅是出于好奇心,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人类也希望通过了解动物的行为来理解自己的行为。 更好地了解动物行为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保护濒危稀有动物物种。濒危动物迁地保护时,需要研究、掌握动物的行为;研究动物行为有利于澄清关于动物疼痛和动物福利等方面的问题。 2.简述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亚里士多德《动物记》----行为的基本观察、记录。 法布尔《昆虫记》----昆虫行为的系统观察和记录。 达尔文《物种起源》和《人类及动物的表情》等----行为的进化。 1947. 行为学期刊《Behaviour》(行为) 1953. 《Animal Behaviour》(动物行为) 1954. 《Insect Society》(昆虫社会) 1956. 《Behavioural Science》(行为科学) 1963. 《Experimental Journal of Animal Behaviour》(动物行为实验杂志) 1964.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Journal of Animal Behaviour》(行为实验分析) 1966. 《Physiology and Behaviour》(生理学和行为) 1970. 《Brain, Behaviour and Evolution》(脑,行为与进化) 1971. 《Behaviour Genetics》(行为遗传) 1978. 英国出版第一本行为生态学论文集《Behavioural Ecology—an Evolutionary Approach》1982. 第一本行为生态学理论专著《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 Ecology》 1983. 在Mainz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性动物行为学讨论会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ur Ecology》第四版(Krebs & Davies) 1973. 《Learning and Behaviour of Animal》(动物的学习与行为) 1975. 《Applied Ethology》(应用行为学) 1975. 《Animal Behavioural Process》(动物行为进程) 1977. 《Bird Behaviour》(鸟类行为) 1977. 《Behaviour,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行为、生态和社会生物学) 1978. 《Behaviour and Brain Science》(行为和脑科学) 1980. 《Ethology and Sociobiology》(行为学与社会生物学) 1998. 《行为生态学》尚玉昌,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动物行为原理与物种保护方法》蒋志刚,科学出版社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对动物的行为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即行为生态学和社会生物学研究法。行为生态学和社会生物学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它们都进行大量的野外工作,以野外工作为主,但也在实验室进行试验。它们都十分注意推理过程,包括所研究动物生态学方面和自然选择对动物行为作用方式方面。

最新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组织行为学1、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2、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 3、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3、组织模型: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组织系统水平。 4、因变量:生产率、缺勤率、流动率、工作场所中的偏常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自变量:个体水平变量、群体水平变量、组织系统水平变量。 5、工作场所中的偏常行为:违反重要的组织规则从而威胁组织或者其他成员的利益的主动行为 7、组织行为学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回应经济压力、回应全球化、管理劳动力多元化、改善顾客服务、改善人际技能、激发创新和变革、应对“临时性”、在网络化组织中工作、帮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中的冲突、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改善道德行为 组织多元化1、多元化分层:表面层次多元化,深层次多元化 2、能力:个体能够成功完成工作中各项任务的可能性。智力能力,体质能力,情绪能力 态度1、态度:关于物体、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一对象的内心感受 2、态度的构成: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3、认知失调:个体可以察觉到的两个或更多态度之间或者行为和态度之间的任何不一致 4、态度方面最有力的调节变量:态度的重要性、态度的具体性、态度的可提取性、是否存在社会压力以及个体对于这种态度是否具有直接经验 5、态度的类型: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组织承诺(三个维度:情感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感知到的组织支持,员工敬业度,工作态度间的差异。 6、测量工作满意度方法:单一整体评估法,工作要素综合评价法 7、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工作本身,薪酬,晋升机会,主管,同事,人格 8、满意和不满意的员工反应:退出,建议,忠诚,怠工。 情绪1、情感:一种统称,包括人们体验的所有感情。包括情绪和心境两个部分。

动物行为学练习

《动物行为学》习题 一、选择题 1、动物学家用望远镜观察鸟类在树上的筑巢,并将鸟的动物详细记录,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综合法 D、摄像法 2、最佳摄食理论认为:动物任何一种行为都会给自己带来利益,同时也会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自然选择总是倾向于使动物从所发生的行为中获得() A、最大的利益 B、一般的收益 C、最小的收益 D、毫无收益 3、下列行为哪项是本能行为()A、反射B、条件反射C、操作条件反射D、习惯化 4、下列关于动物攻击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攻击行为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的争斗 B、攻击行为有利于种族的繁衍和生存 C、攻击行为都有身体的直接接触 D、公鸡的争斗就是一个实例 5、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传递信息的是() A、雌蛾分泌性激素 B、工蜂跳8字舞 C、蟑螂昼伏夜出 D、鸟类的鸣叫 6、下列各组动物的行为中都属于先天性定型行为的一组是() A、鱼类的趋光性,蛙的搔扒反射、蚯蚓走T形迷宫、大山雀偷饮牛奶 B、蛙的搔扒反射、蜘蛛织网、蚂蚁做巢、鸟类迁徙 C、蜜蜂采蜜、鱼类洄游、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昆虫的趋光性 D、鸟类迁徙、幼小黑猩猩从洞穴中取出白蚁、涡虫受到光照刺激后产生身体收缩 7、有些海产蟹类,当涨潮时钻入洞穴,退潮时爬出,这种行为称() A、定向行为 B、觅食行为 C、节律行为 D、防御行为 8、每年春天可看到大雁北飞,而在秋天则可看到大雁南飞。大雁的这种行为称为() A、节律行为 B、学习行为 C、取食行为 D、繁殖行为 9、杜鹃常把蛋产在其他小鸟的窝里,由小鸟代其孵蛋喂养小杜鹃。小鸟的这种行为称为() A、学习行为 B、社群行为 C、繁殖行为 D、后天性行为 10、下列行为属于节律行为的是() A、母鸡孵蛋 B、公鸡报晓 C、蛇追捕青蛙 D、公鸡争斗 11、牡蛎和蛤蜊等在涨潮时在水下觅食,有些珊瑚、环节动物和一些鱼类在潮水到达高潮时产卵,这些现象属于()A、昼夜节律B、季节节律C、潮汐节律D、生物钟 12、野兔发现天空有老鹰盘旋时,立刻跑向自己的洞穴,这属于()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迁移行为 D、守巢 13、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的是() A、行为过程是否引起伤亡 B、行为双方是否同种 C、行为双方是否同性 D、行为双方是否得利 14、在北极海滩上,两只雄海豹常发生血战,目的是为了() A、捕获食物 B、争夺食物 C、躲避侵害 D、占领“领域” 15、下列哪种行为既是防御行为,又是利他行为() A、尺蠖的拟态 B、黄鼬释放臭气 C、挪威旅鼠的自杀行为 D、母鸡发现老鹰时的报警鸣叫 16、下列属于典型的利他行为的是() A、三棘鱼的配对行为 B、黄鼠的报警行为 C、清晨森林中群鸟的鸣叫 D、池塘中雄蛙的鸣叫 17、蚯蚓在“T”形管中经多次尝试,学会了如何逃避电击,如何找到食物,这种学习方法叫() A、习惯化 B、印随学习 C、联系学习 D、洞察学习 18、假设动物“沟通”的定义是:发讯息者发出讯息以改变接收讯息者的行为。则下列何者不属于“沟通”() A、亲鸟假装翅膀受伤,以吸引天敌的注意,使其远离雏鸟 B、捕食性萤火虫模拟他种的发光信号,以吸引该种雄虫前来,将之捕食 C、母土拨鼠发出警告叫声,使小土拨鼠即时躲避天敌 D、老鼠在草丛中跑动的声音,吸引天敌注意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考试参考知识点 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 D A.人的心理的规律性B.人的行为的规律性 C.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D.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2.如果对房间内噪音加以不同的改变,以探求噪音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D A.调查法B.观察法C.面谈法D.实验法 3.“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常被称为 A A.首因效应B.知觉防御C.晕轮效应D.投射 4.常年在工地工作的人,对于工地机器的声音往往不是很敏感,几乎听而不见,这是由于错误知觉的 C A.首因效应B.知觉防御C.晕轮效应D.投射 5.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认为,适合于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比如科学家、各类专业研究人员的“人格”是 B A.社会型 B.研究型 C.管理型D.现实操作型 6.根据群体五阶段发展模型,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确定的阶段是 C A.规范化阶段 B.震荡阶段C.形成阶段D.中止阶段 7.在组织中更大众化的沟通形式是 B A.上行沟通B.下行沟通C.平行沟通D.非正式沟通 8.人们在共同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称为 C A.生产关系 B.工作关系C.人际关系D.同事关系 9.一方感觉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消极影响或将要产生消极影响的过程,组织行为学中称为 B A.竞争 B.冲突C.磨合D.协作 10.领导活动三要素中的关键要素是 A A.领导者B.被领导者 C.客观环境D.领导作风 11.对工作高度关心,但对人很少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 B A.乡村俱乐部式管理B.任务式管理C.团队式管理 D.中间型管理 12.我们往往认为大学教授的社会地位优越、举止高雅,这在组织行为学中是B A.角色同一性 B.角色知觉C.角色期待D.角色冲突 13.导致个体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 B A.理想B.动机C.愿望D.信念 14.根据期望理论,反映报酬与满足需要之间关系的是 D A.期望B.工具性C.关联性D.效价 15.认可、赞赏、增加工资、提升等,这些都属于 A A.正强化 B.负强化C.自然消退D.惩罚 16.既保证集中统一指挥,又能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同时还是我国多数企业采用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它是 B (P412) A.直线制B.矩阵制C.直线职能制D.事业部制 17.在勒温程序中,激励个体或群体改变原有的态度,接受新的观念和思想,属于下面哪个组织变革期 A A.解冻 B.改变 C.冻结 D.休克 18.组织结构设计或调整的前提是 B A.战略方向B.组织目标 C.组织使命或目的 D.组织环境 19.我们常常觉得同一个人穿上横条纹的衣服就会显得胖些,穿上竖条纹的衣服就会显得瘦些,这是因为 C A.知觉的主观性B.知觉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 C.知觉对象与背景的不同配合D.知觉归类 20.麦克里兰理论的核心是 A A.成就需要B.成长需要C.权力需要D.合群需要

自考组织行为学——重要知识点大全

名词 1组织行为;是指社会组织(包括企业),为实现其创立时的宗旨,自行发出动机,采取行动和取得效果的过程,它是动机,行动,效果的统一. 2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 3 科学管理;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主要以美国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主一切管理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认为通过劳动定额和工作标准化等手段可以达到效果最优.泰罗是美国的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4 官僚行政管理;以马克思*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为代表,重点研究组织设计,等级层次,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容。这样一种管理理论又称为行政管理理论。 5 工作专门化;就是进行劳动分工,使不同的人从事不同职位类型的工作。 6 指挥链;又称为命题链,是指一种不间断的权利路线,是层层指令所形成的链条。 7 集权组织;是指决策的制定和权威集中于总部或者某个高层管理者的组织。 8 分权组织;是指决策的制定和大部分权利被转移到下属部门的组织。 9 正规化;是指组织中工作的标准化程度。 10 位:是指某人在组织层次中所处的位置 11 职权;是指由一盯的正 式程序所赋予的某个职位 的权利,是指导或指挥其他 人的权利。 12 职责:是指在组织结构 处于某一职位的某人因完 成某一任务,职能或者接受 委派而被赋予的责任。 13 职位界定;是确定组织 中职位类型与数目的活动, 是对组织中执行一定职务 的位置所进行的分析和设 计 14 正式组织;是指依照有 关管理部门的决定命令指 示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建 立的组织。 15 非正式组织:是指依照 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等自发 建立的组织 16 机械式组织;是指设有 严格的等级层次,决策高度 程序化,权利高度集中化和 操作高度标准化的组织。这 样的一种组织有称为官僚 行政组织 17 有机式组织;是指一种 相对分散,分权化的,具有 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组织。 18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特 定的目标,两个或者两个以 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 个体组合。 19 组织;一般是指为完成 特定目标。按照法定程序设 立的,具有法人资格和系统 性结构的群体。 20 正式群体:是根据目标 和任务的需要,通过上级组 织决定成立的群体。 21 非正式群体;是指自然 或者自发形成的,以共同的 兴趣或者爱好为基础而建 立的群体 22 群体动力;是指一个群 体的成员共同追求群体目 标的力量。它是决定群体功 能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个 人行为方向和强度受到个 人的部动力和所处的外在 环境的影响。 23 群体结构;是指一个群 体中的不同构成要素之间 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模式。群体结构是我们理解 群体性质的核心概念,研究 群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4地位;是指群体中成员所 在的等级层次,所占有的职 位. 25地位结构:指个体地位之 间的区别和相互影响,是指 个体之间的地位关系,是衡 量组织结构的第一维度 26正式地位;是指组织正式 给予个体的头衔或者某类 令人愉快的东西。 27非正式地位;又称为社会 地位,是指通过教育,年龄, 性别,技能,经验等特征而 非正式地获得的一种地位, 是其他组织的成员给予某 个体的地位。 28群体影响;也称为社会影 响,是指由于其他人到场的 影响,人们将从在独自一人 状态下本来想做的某种行 为中转变过来的一种现象。 29群体促进;也称为社会促 进,是指由于有其他人共同 参与做某项工作,往往比单 独一个人完成的更好,更快 和更有效的一种情形。 30群体规;正式群体或者是 非正式群体所期望的行为 模式,以及这些群体所制定 的信条,也称社会规。

动物行为学测试题

一、选择题(有些单项,有些多项) 1、动物行为是();植物行为是(); A动物个体或群体的所作所为B动物个体或群体对环境的反应 C植物的生长,生长是不可逆的D植物的生长,生长是可逆的 2、对于攻击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和战斗 B攻击有肉体和非肉体方式 C攻击中双方都受到伤害D攻击中双方都不受到伤害 3、下列属于化学定向的是(多项) A蚂蚁外出觅食B鸽子返回原地 C鱼类的洄游D狗外出活动返回原地 4、下列实例属于先天定型行为的是(多项) A二化螟对波长330~440纳米光的光线趋性最强 B人类的眨眼反射C家燕的迁徙D食物引起狗分泌唾液 5、老鼠的出现,猫发现老鼠,并做好捕鼠的准备,这与( )相关 A外界刺激和动物感官的功能状况B外界刺激与动物的生理特性 C外界和内部刺激D动物的机体结构 6、下列攻击行为的实例中,错误的是(多项) A两只同种的公鸡争一只母鸡 B圆蛛雌、雄交配后,雌性吃掉雄性 C两只家狗为争夺一食物而相互厮打 D鼠见了猫后迅速躲藏起来 7、繁殖行为的程序正确的是 A性别决定→性选择→抚幼B性识别→交配→抚幼 C求偶→交配→抚幼D性选择→交配→抚幼 8、下列实例中不是模仿学习的是 A英国的“山雀偷奶” B幼小猩猩能从石缝中吸水 C小儿随妈妈学跳舞D一雄鸡啼明,百鸡齐鸣 9、下列描述中属于摄食行为范围的是( )。 A采食、饮水、呼吸、排尿和排粪 B采食、饮水、逃避、排尿、排粪 C采食、饮水、移居、排尿和排粪D采食、饮水、移居、分工 l0、下列情况中属干繁殖行为的右有() A雄性马鹿的呼号和牛氐角战斗B雌昆虫分泌性外激素C捕鸟蛛的雌性吃掉雄性D不同种的动物染色体不同 1I、下列实例中属于动物的定向行为的是( ) A雄蛾通过触角感觉雌性的性外激素B蚂蚁利用分泌物而觅食 C大麻哈鱼利用水的电波而洄游D蝙蝠利用超声波而飞翔以避它物 12、大山雀在黎明时总是先鸣叫,然后再捕食,这是与( )的关系。 A适应光线后再捕食B防御行为和对环境适应 C防御行为和对光线的适应D更多的获食 13、下列实例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早概述 一、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1. 组织行为是指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三者之间以及整个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 所形成的各种行为。 2. 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 影响,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 研究对象: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 4. 本质:1)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方式 2)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5. 研究组织行为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员工的行为 、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1.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特征有: 1)边缘性、综合性、跨学科性 2 )两重性:艺术性,科学性 3)实用性 2. 相关学科和组织行为学的关系: p8 3.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内容 4. 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与异同 组织行为学 厂个体行为 f 能力、知觉、性格 1工柞态度、价值观 激励 如何认识人 组织行为学< 群体行为 r 群体规范 J 群休压力 1 群 体决策 群体眾聚力 群体沟通 J 团队 卜如何协调人 领导行为 组织结构 组织设计 组织文化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如何让组织更 利于人的发展

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1. 管理科学的发展p2 19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主要理论有: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一一侧重于企业基层人员的操作分析、组织原则和工作监督; 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一一主要集中于高层的管理原则,如企业的计划、不同层次组织的协调、控制等 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一一认为组织应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结构,为“直线式”组织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缺点是,轻视或忽视组织中人的因素,仅仅把人看成是一台机器,而完全没有考虑人的思想、情感、主观能动性。 2. 行为管理理论的产生p4 产生原因一一古典管理学派缺陷:强调物质因素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强调物质鼓励,忽视了社会需要;强调正式组织,忽视非正式组织。单纯科学设计、奖金刺激、等级分明指挥系统不能带来持久活力。紧张而单调劳动和日益严重剥削激起工人们有组织反抗。 标志性事件一一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1924年?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电话机工厂中进行的试验。) 试验背景:1)霍桑工厂的状况:工资较高、福利待遇好但工作效率低下 2)劳资矛盾日益突出 3)工人不是经济人一一只追求经济利益 4)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使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5)工人的文化水平提高,脑力劳动比

动物行为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繁殖行为、社会行为、求偶行为、生物钟、通讯行为、最适觅食理论、行为适应、遗痕行为、、防御行为、个体适合度、最适觅食理论、广义适合度、生物节律、行为敏感期、子代印记、性印记、动物行为、刺激、亲缘选择、生殖行为、通讯行为、固定行为、抚育行为、觅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地行为、社会行为、迁徙行为、好奇行为、休息行为、玩耍行为、利他行为、迁移、领域、行为的仪式化、夸张行为 二、问答题 1.简述最适觅食理论对动物而言需要涉及到哪些选择? 2.举例说明动物的利他行为及其假说? 3.扼要分析动物在进化过程中行为仪式化形成原因 4.简述行为学研究基本问题包括哪些? 5.阐述行为、生态学和进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6.试分析动物社会生活的利与弊 7.论述比较心理学研究方法和行为学研究方法在行为研究中的优劣 8.简述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9.比较心理学派和行为心理学派的特点? 10.简述为什么要研究动物行为? 11.简述动物的行为是如何形成的? 12.什么是动物的行为动机,并叙述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13.举例说明动物的基本行为类型及其适应意义? 14.以园丁鸟为例说明两性生殖对策。 15.举例说明婚配体制的多样性。 16.查阅资料搜索实例,归纳总结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 哺乳类亲代哺育行为的特征。(举例说明) 17.举例说明生物节律有哪些类型? 18.举例说明动物如何保卫和标记领域 19.举例说明鸟类鸣叫学习的敏感期? 20.举例说明动物发育期间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 21.举例说明基因和环境在行为发育中的作用。 22.了解和掌握动物的学习类型。 23.如何将动物学习的原理灵活地运用到动物训练表演的。 24.设计一个实验,举例说明基因和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25.简述鸟类生殖行为的激素调控途径 26.简述动物通讯信号包括哪些方面?信号发出有何特点? 27.试述动物通讯都有哪些功能? 28.举例说明动物觅食的技能和策略有哪些?

组织行为学整理知识点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16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组织:组织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动词,是指有目的、有系统集合起来。另—种是名词, 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目标建立起来的集体。 2.需要:就是人对实物的欲望和要求 3.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 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4.态度:是指个体对待一类人和社会事物(如事件、团体、制度以及代表具体事物的观念 等)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5.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看法,是个人对某种特定 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久信念。 6.情绪情感:人有喜、怒、哀、乐等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 映,称为情绪情感。 7.从众行为: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相一致的行为,也称随 大流行为 8.人际关系: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交往和联系的状态,称为人际关系。 9.个性: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 10.群体: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更多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 依赖的个体组成的人群集合体。 11.领导: 是关于影响别人来完成某项目标所发生的两个人或更多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过程。 12.权力性影响力:也叫强制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是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 力等所构成的影响力 13.群体规范:又叫群体常模,是影响和约束群体及其成员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群体意 识中的一种,是一种思想观念,具有强迫其成员接受的规定形式。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气质能影响一个人的活动性质和工作效率? 气质类型虽然在一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但往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活动性质和工作效率。由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来承担不同的工作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具有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比较适合于从事那些要求做出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而具有黏液质和抑郁症的人则较适合从事较持久细致的工作。因此,在组织管理工作中了解和识别员工之间的气质差异,利用和扩大个人气质特征积极的一面,抵制和减少其消极的一面,对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对人的激励,为什么要以正强化为主,奖惩结合? 正强化对于影响行为来说是最省力和有效的工具,因为它促进了员工有效行为的发生。因此,在管理中,要以正面引导为主,以表扬为主。正强化能够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精神受到鼓舞,优点和长处能够得到肯定和强化,并能产生较强的驱动力。但是,有时候负强化也能起到正强化起不到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