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怎么办 采用正确的方法来治疗

网络成瘾怎么办 采用正确的方法来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网络成瘾怎么办采用正确的方法来治疗

导语: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成瘾的少年可谓是越来越多,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要尽早的采取方法进行制止,治疗。主要的方法有平常的时候尽量克制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成瘾的少年可谓是越来越多,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要尽早的采取方法进行制止,治疗。主要的方法有平常的时候尽量克制自己的行为进行心理治疗,如果有必要的话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

1、使用闹钟:借助外力的作用,使用闹钟在需要下线的时候闹响或请他人在适当的时候阻止其上网。

2、时间指示:明确的时问指令。

3、彻底的戒断:如果网络某种特殊的应用已被证明且节制失败,则必须停止与该项目相关的活动,这对那些有成瘾史如酒精成瘾或药物滥用的个案是最适用的。

4、提醒卡片:让患者列出一个清单,包括5 个由于网络成瘾所导致的主要问题;由于介绍或戒绝使用某个特殊功能而能带来的 5 个主要好处–再让成瘾者将清单做成卡片并随身携带,让成瘾者每周反复多次把卡片拿出来看,这样可以在他们想要使用网络的时候,帮助他们树立戒绝的决心。

5、清单:让成瘾者列出自成瘾以来被忽略和减少的其他日常活动并排序:列为最重要、重要、并不重要等,在给这些活动定等级的时候,让成瘾者真实地回答一下在网络成瘾以前生活是怎样的。特别要考察一下被列为最重要的活动,问成瘾者这些活动如何充实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6、社会支持:如果发现存在令成瘾者不适应或不愉快的环境。治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网络成瘾症的治疗方法

病种:网络成瘾症 “网瘾”具体可分为网络交际瘾、网络色情瘾、网络游戏瘾、网络信息瘾和网络赌博瘾等类型。如何识别网瘾呢?每天上网超过8小时以上。且越来越长,无法自控、特别是晚上,常至深夜;行为反常,上网成瘾的青少年不仅会有视力下降、生物钟紊乱、神经衰弱等生理特征,逃学、废寝忘食、不与人交往,对人冷漠、暴躁、关机后急躁不安;经常在网上与陌生人聊天、通电话、约会等;电脑里常出现暴力、色情、赌博等图片;有说谎隐瞒上网的情况及程度等行为; 网络成瘾的治疗措施: 建议先把关于网络的东西收起来。多去外面玩玩。或者去旅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用转移和替代的方式摆脱网络成瘾。用每个人所特有的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转移注意力,使其暂时忘记网络的诱惑。例如,喜欢体育运动的人可以通过打球、下棋等方法有效地转移注意力,以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达到治愈的目的: (1)是直接隔断与网络的联系。成瘾程度较重的人往往是在下意识的状态下上网的,对于那些明知过度上网只会加重症状而不能自制的成瘾者可以在他们的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将其与电脑完全隔离一段时间让他们在这段时间里培养其他的兴 趣爱好或者重新安紧张有序的生活,待到他们能够完全摆脱网络成瘾的困扰后,再针对性地帮助他们科学地安排上网时间。 (2)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让心理医生与网络成瘾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样做一面可以从精神上给成瘾者理解和支持,调动他们积极性,

树立治愈的信心;心理医生会根据成瘾者的痴迷程度,用准确、生动、专业、亲切的语言分析“电子海洛因”的危害、网络成瘾形成的原因、过程及治疗措施,逐步帮助患者摆脱网络成瘾综合症

网络成瘾的危害

网络成瘾的危害,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进行干预 少年时期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追求自我价值,形成自我调控能力的时期,这个时间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也是最危险、最脆弱的时期。此时,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很难体验到成就感和价值感。网络凭其自身的自由性、挑战性、虚拟性,迎合青少年的心理,客观上成为他们逃避现实、寻找自我的手段。但由于缺乏判断力和自控力,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症”。网络成瘾对中学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损害身体健康。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长时间僵坐在电脑前缺乏适当的锻炼,会引起他们视力下降、精神疲惫,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经常上网的青少年会造成左脑发育不良,语言表达力下降,甚至思维混乱。 (2)人格异化,影响社会交往。过多使用互联网会导致孤独和抑郁的增加,并会导致社会卷入的减少与心理幸福感降低。研究表明,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个体常常是孤独的和抑郁的。沉缅于网络游戏的中学生,往往过度依赖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不能面对现实世界,而且长时间进行网络游戏,其虚幻的情节和侠义精神容易误导中学生,产生价值偏颇,淡化他们在现实社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社交面变窄,人际关系冷漠,与真实的人际关系隔绝。 (3)引起角色混乱,诱发犯罪行为:网络游戏给了中学生扮演各种各样角色的机会,同时也为中学生的角色混乱埋下隐患。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长期玩赛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火爆刺激的内容容易使游戏者模糊道德认知,迷失了自我,以至不能理性地行使现实社会中的角色。他们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一旦形成了这种错误观点,便会不择手段,欺诈、偷盗甚至对他人施暴。目前,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网络中的暴力色彩极易触及中学生内心深处的攻击本能。当他们在现实生活里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多解决时,往往马上想到游戏里的暴力手段。 (4)阻碍学业的完成。根据个人调查发现:在我校退学、试读和留级的学生中,约有80%是因各种类型的网络依赖而延误了正常的学习,荒废了学业;58%的学生网络的过度使用导致学习兴趣减弱,成绩下滑,并使逃课现象日益增多。究其原因网上信息过于杂乱无章,而且与学校课程和教材毫不相干,无助于学生在标准化测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不难得出结论:网络的过度使用侵占了学习时间,削弱了学习兴趣,破坏了学习习惯,降低了学习效率,从而影响了学习成绩。(5)淡化道德约束,在网络上肆意漫骂和攻击。中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在上网的时候,面对网络这一“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出等级、没有贵贱、没有岐视”的“世外桃源”,他们不能很好地做到“慎独”,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顾任何后果。不少中学生将网络当作发泄自己不满的窗口,肆意漫骂,什么不文明的话都敢说毫无自律意识。 如何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消极影响呢? 因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绝不能“因噎废食”应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尽可能地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学校家庭甚至包括网吧,都应该加强对青少年利用网络的引导和监督,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的监测和监管,并推进网络法治化管理,尽可能丰富青少年的网外话题活动,让其感受外界的美好,而不沉溺于网络。

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和预防教学提纲

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 策和预防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网络成瘾是指由重复的对于网络的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还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得快感会一直有心里上与生理上的依赖。 大学生网络成因现象的产生是网络使用者的个人特性与网络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我认为造成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的原因有一下三个;第一,网络的可获得性,很多学校给学生提供上网的条件,而且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来上网。第二,大学生普遍存在发展性问题。有些具有社交倾向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便向网络寻求网上友谊。第三,另一相关的发展性问题是同一性的建立;即大学生更加注中自己的价值,人生目标,生活方式,需要及其他相关方面。有些大学生可能利用网络来建立一个积极的自我感,在虚拟的现实中,他们把自己定位的更加积极,甚至相信这种新的特征会变为现实。 所以,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完全没有烦恼的新天地,他们喜欢上网,慢慢成瘾。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一是因为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容易沉溺于某一新鲜事物不能自拔的身心特点有关,抵御网络诱惑的能力不强。二是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不完善,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社会交往能力,经常与周围人“格格不入”,进而封闭自己。三是目前的游戏软件产品大多来自境外,很多涉及暴力、色情等,这种电子游戏被称为“电子海洛因”。在游戏玩家中青少年是主体,网络游戏等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上瘾的心理疾病。 二、防治措施 1心理干预 首先要了解成人网络成瘾者的早期经验,特别是重大生活事件对成瘾者的影响,推究其不良性格和负性情绪的根源;其次,由于成人网络成瘾者都具有比较强的自我认识能力,因此,可以与去其一起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网络技术、网络人际交往、网络信息和网络游戏,同时对比他们的过去与现状,转变网络成瘾者对网络的依恋和依赖的认知成分;第三,协助网络成瘾者恢复自身生活的规律化,恢复生物钟,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寻找有益的兴趣生长点,扩大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面;第四,对于部分严重的成人网络成瘾者,要辅以适当的心理治疗技术,如强化法、森田疗法等进行治疗。 2 自我效能 由于在成瘾行为方面,自我效能是一个关键变量,因而能对成瘾行为的预防、戒除和改变做出合理性的说明和解释。(1)抵抗性自我效能。它是对于还未成瘾的个体来说,能够抵制网络的能力的信念。这就要求成瘾者训练抵抗来自网络对自己内心的诱惑的能力的决心。(2)减少伤害型自我效能。它是指个体已经卷入到网络成瘾行为之中,并对此

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策略研究综述(精)知识分享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网络也迅速发展起来。网络为我们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娱乐产生了负面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因为网络使用不当带来的网络成瘾现象。这种现象已引起许多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并做了大量研究,将之命名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失调症”或“病理性网络使用”等,名称虽然不同,但所描述的都是同一现象[1]。大学生网络成瘾是指由于大学生反复使用网络不断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以精神症状、心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从而导致社会功能活动受损的一组症候群,并产生耐受性和戒断反应[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从 1997年10月至2004年7月,中国网络用户从62 万猛增至8700万,到2006年1月中国已拥有网民 1.11亿人,其中大专学历以上的占56.8%,18—24 岁的网民占36.8%,大学生中约84%在上网。专家估计,大学生中大约有5%—10%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成瘾倾向。研究表明,过度使用互联网常常会导致情绪障碍和社会适应困难,心理上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记忆力减退,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对互联网有心理依赖感,从而不断增加上网时间;躯体上会出现不能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停止上网时出现失眠、头痛、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严重的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及眼睛方面的疾病等;行为上会出现品行障碍,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等[3]。本文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策略,讨论了目前网络成瘾 干预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网络成瘾干预研究展望。 1心理学视角的网络成瘾干预策略1.1 认知一行为疗法 认知一行为疗法是心理治疗中的常用方法。近

“网事如梦”中学生网络成瘾治疗小组

网事如梦中学生网络成瘾治疗小组计划书 计划人:李明珠赵小林 2012/5/15 Tuesday

“网事如梦”中学生网络成瘾治疗小组 一、背景资料 引导者:zhu1990zhu83(社工) 协助人:xxx(助理) 地点:XX市高级中学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不少青少年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习成绩、道德意识、人际交往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可能造成重大影响。而此次小组就是针对在这方面问题突出的中学生学生开展的,主要作用是预防他们的网络成瘾问题化、严重化,从而使其认识到沉溺于网络的害处,将注意力转移至生活、学习、社交等各个方面,最终能够健康成长。 二、设计理念 (一)问题界定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另一方面又给这些孩子带来了极大是危害:性格孤僻、学习恐惧、精神不济、焦虑、失眠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等。他们作为祖国的未来,担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青少年沉溺于网络问题的出现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自我发展,因此,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疗是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二)分析问题成因及可导致的后果 网络成瘾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引起网络成瘾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课余生活单调,缺乏自律,自控能力差;摆脱孤寂,宣泄压抑情绪;逃避学习,逃避现实;低自尊、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满足好奇心等几方面的内容。我们这次小组主要是从认知的角度鼓励小组成员就网络成瘾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成瘾状况,看到自己的问题,并希望解决它。从认知的层面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关键阶段,进而根据自己的实际网络成瘾程度确定目的,制定行动目标和计划,对每个成员的行为变化给予反馈。最终使成员合理上网,将注意力转移至生活、学习、社交等各个方面,并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近日,广州举行第十一届“穗港台澳新”青年辅导研讨会,调查显示,80.68%的广州市中学生在小学甚至幼年期就开始接触网络游戏。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网络,笔者就此走访了湖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硕士,慧腾戒网瘾学校甘灵杰老师。 甘老师表示,青少年对网络的病态依赖,会导致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下降,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孤独、焦虑、食欲不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甚至消极自杀。 首先,影响人际交往。青少年直接通过互联网获得了特殊的体验并产生快乐和解脱的感觉,这使他们对网络产生依恋,逐渐脱离现实世界,进而可能直接用网络虚拟人际关系来取代现实人际关系。处于社会性发展高峰的青少年应多参加社会活动,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真切体会生活。但是,大量时间使用互联网,直接减少了与父母、同学、朋友的交流时间,形成对现实情感交往的冷落。网络交往阻碍了青少年社会化的发展,导致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的不适应,反过来更加依赖互联网,此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影响人格发展。青少年时期重要的任务是发展人格的自我同一性,青少年认知水平有限并且协调能力较差,有时难以顺利地进行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角色转换。网络虚拟的角色常会与现实脱节,很容易出现人格的分裂,导致自我同一性混乱。而这种长期的角色混乱会使得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的人格发生转变,形成抑郁、封闭、情绪化、低自尊的网络化人格特征,甚至最终导致诸如分裂型人格、癔病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等人格变异。 最后,引发道德问题。虚拟的网络世界没有现实世界的法律、道德的约束,青少年在互联网上放松了对自己的束缚,责任感减弱并且自由意识泛滥。此外,青少年还缺乏一定的辨别和自控能力,网络上各种负面信息会对他们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长期接触一些不良信息,会使青少年迷失自我,并丧失一定的道德规范。诸多游戏中,攻击、暴力等成分可能会让一些青少年认为在现实世界中那些行为也是合理的,从而产生暴力等违法犯罪行为。另外,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独特性使他们开始关注性问题。而网络上存在大量不健康甚至色情的内容,受到这些内容影响,青少年的性观念非常容易被误导,以致出现性犯罪。青少年经济没有,为了不断满足自己的网瘾需求,还会产生盗窃、抢劫等许多不法行为。 网络为何对青少年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甘老师从个体、家庭以及社会环境三方面做出了如下分析。 网络成瘾者往往敏感、抑郁、低自尊、喜欢独处等。此外,青少年网瘾的部分动机是对消极生活事件的逃避,如学业成绩不如意、人际关系淡漠、有情感问题等。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低效、情感反应淡漠、介入行为控制方式粗暴单一等都与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呈显著相关。当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过于粗暴时,子女会逐渐减少寻求家人支持,转而求助于网络。父母不良的婚姻质量会导致孩子低自尊、抑郁等问题。这些青少年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现实生活中难以体验到的成功感和满足感,进一步导致了网瘾的形成。网瘾认同很重要,家长与孩子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把道理用浅显的方式讲给他听,而不是逼他接受,成立家庭俱乐部,这样戒除网瘾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独生子女成为青少年的主体人群,一些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交往,导致孩子生活圈封闭,也就造成了青少年孤僻、封闭的心理。另外,以考分定终生的应试教育,使得一些父母逼迫孩子参加各种培训课程,使孩子产生逆

《网络成瘾的危害与预防》教学设计-最新文档

《网络成瘾的危害与预防》教学设计 ● 学情分析互联网在初中学生中渗透速度较快。我们对本校的424名初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60%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如此长的上网时间很容易形成网络沉迷。了解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如何预防,对于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在初一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发了《网络成瘾的危害与预防》一课。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什么是“网瘾”,并了解其一般标准;掌握预防网络成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测试,能够初步判断自己是否网络成瘾;通过对网络成瘾的信息收集、加工、整理、表达,对沉迷网络的危害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学会科学、理性地使用网络,提高自控力和约束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网瘾”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通过对一个个鲜活案例的直观感受,自觉形成对网瘾危害的认同感,进而自我警醒,在讨论过程中形成清晰的防范意识。 ●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如何预防网络成瘾。 难点:如何预防网络成瘾。●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搜集、整理、筛选信息的任务;各组学生明确信息需求:网络成瘾的危害、预防和戒除,相关视频或文字资料;教师指导查阅及筛选信息的方法。 ● 课时安排 1课时。 ●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上网吗?为什么喜欢?请说说理由。 学生回答问题,列举网络给自己学习和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 师:你的家长会控制你上网吗?既然网络有诸多积极影响,家长为什么还要控制你的上网时间呢? 学生回答。 师:看来在这一点上绝大多数家长的做法是一致的,家长担心长时间上网会影响你们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防止你们网络成瘾。那么,什么是网瘾呢?网瘾有什么危害呢?它为什么会令家长诚惶诚恐?它真的有那么可怕吗?我们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设计意图:借助绝大多数家长都会限制学生上网时间这一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家长的共识——防止学生沉迷网络,从而引出课题。2.讲授新课 (1)网瘾及其判断标准 ①什么叫网瘾? 师:什么叫做网瘾?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幻灯片展示:网瘾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师:你身边有网络成瘾的朋友吗?他们对网络痴迷到什么程度?怎么样才能判定自己是否网络成瘾呢? ②判断网瘾的标准。 幻灯片展示:心理学家提出10项标准可以自我诊断“网瘾综合症”:下网后总是念念不忘网事;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无法抑制上网的冲动;一旦

国内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综述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国内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综述 作者:邵君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234 刊名: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HAI COLLEGE FOR YOUTH ADMINISTRATORS 年,卷(期):2009(2) 参考文献(11条) 1.余仙平基于家庭治疗的中学生网络成瘾矫治的实证研究 2006 2.卓彩琴;招锦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家庭治疗策略分析-基于三个典型家庭治疗案例的质性研究[期刊论文]-河南社会科学 2008(01) 3.霍莉钦家庭治疗简介,2004年全国医学心理 2004 4.杨放如;郝伟52例网络成瘾青少年心理社会综合干预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03) 5.邵智;杨容心理治疗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的临床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4(06) 6.朱坚;孔匡建箱庭疗法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治疗 7.杨彦平;崔丽娟;赵鑫团体心理辅导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矫治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当代教育科学 2004(03) 8.张朝;于宗富认知疗法治疗网络成瘾障碍1例报告[期刊论文]-上海精神医学 2003(06) 9.魏秋香行为矫治与心理干预对网络成瘾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期刊论文]-西南军医 2008(02) 10.张朝;于宗福网络成瘾-种新的心理障碍[期刊论文]-中国学校卫生 2003(05) 11.吴绍兰;郑振宝;杨永信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在网络成瘾治疗中的作用[期刊论文]-山东精神医学 2006(04)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849511409.html,/Periodical_shqnglgbxyxb200902018.aspx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干预策略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第3期,2007年7月 Jour nal of Henan Polytechnic U 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8,N o.3,Jul.2007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干预策略1 郭玉宾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摘要: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益严重,文章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概念、判定标准以及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建议对网络成瘾者通过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和团体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提出了一些预防网络成瘾的干预方法,以期促进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深入。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治疗策略;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O9779(2007)03O0342O04 目前,由于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1]而引发的心理或社会适应障碍的人群随着网络的普及正在逐渐扩大,其中大学生所占比例较高,且该问题已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健康等方面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网络成瘾问题也因此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危机之一。关于网络成瘾的个体与群体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预防等有针对性的干预研究成了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着重提出了可操作性的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策略。 一、网络成瘾概述 (一)网络成瘾的概念 网络成瘾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网络成瘾障碍等,它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明显的社会和心理功能损害[2]。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由Goldberg 提出,后来Young[1]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Davis[3]将其分为特殊性网络成瘾和一般性网络成瘾。特殊性网络成瘾是指成瘾者依赖网络的某种特殊功能,包括过度使用(滥用)在线物质或性服务、在线拍卖服务、在线商品交易、在线赌博等,其依赖的内容原本就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互联网是其成瘾行为的一个中介媒体;一般性网络成瘾是普通的多维度上网过度,包括在网上无明显目的地浪费时间。 (二)网络成瘾的判断标准 目前,在网络成瘾的判断标准上,研究者有不同的观点,国内外的主流倾向是Young(1996年)确定网络成瘾的八项标准:互联网使用成为生活的中心;需要增加互联网的使用;不能成功减少或控制停止互联网的使用;停止或减少互联网使用会导致无聊、抑郁、气愤等消极状态;在线时间超出预期计划;重要人际关系、工作、职业机遇遭到破坏;向别人隐瞒互联网的卷入程度;使用互联网逃避现实问题。Young认为,只要符合判断标准中的五项就可以判定为网络成瘾[4]。 二、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0年12月31日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为处于20)30岁、受到良好教育的年轻人,高校中的大学生群体是IAD的易感者。国外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网络成瘾的发生率约为8.0%~13.0%[5]。 国内最早的专项研究是北京大学钱铭怡教授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的抽测[6],结果表明,网络成瘾者比例为6.4%;其他研究如:林绚晖对福州大学293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表 1收稿日期:2007O04O19 作者简介:郭玉宾(1969O),男,河南鹤壁人,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E O mail:guoyubin@ncw https://www.360docs.net/doc/849511409.html,

浅析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浅析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危害对策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各种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沉迷于网络世界里无法自拔,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作为网民主体的青少年正式“网络成瘾症”的高发人群。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美国至少有14%的在校学生符合网络成瘾的标准,而在中国大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据2002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瘾比例约为13.2%,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数已经超过100万。互联网成为一部分青少年名副其实的“电子海洛因”。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严峻性不容忽视,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判断标准以及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原因分析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ve disorder,简称IAD), 临床上是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组生理性不适,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的损害。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教授Goldberg提出,后来美国教授Young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网络成瘾者与赌博、吸毒等上瘾者无异。患上IAD 的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时间,经常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使网络几乎成为现实社会的替代品,沉湎于网上的虚拟世界,“嗜网如命”而无法自拔,出现一些人格障碍,导致个体心理生理受损。 下列10种情况,一年中只要有过5种以上,便可初步判断为网络成瘾综合症:(1)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2)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3)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4)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焦躁不安; (5)一旦上网就能消散种种不愉快;(6)上网比上学做功课更重要;(7)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事业;(8)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9)对亲友掩盖频频上网的行为;(10)下网后有失落感。 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综合症”的高发人群。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美国至少有14%的在校学生符合网络成瘾的标准。而在中国大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据民盟北京市委提交的报告,北京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者约有13万多人,占14.8%。据北京市150多位政协委员历时4个月完成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学生上网率达到81.3%,有7成学生网民沉溺于网上聊天,有4成多经常光顾色情网站,互联网成为一部分青少年名副其实的“电子海洛因”。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严峻性不容忽视。 (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校因素 校园生活大多单调乏味,容易使学生将娱乐的重心转向网络 教师授课方式有时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与精彩的网络世界相比吸引力略显不足;网络成瘾是一个近期出现的新问题,学校教师对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就存在教育的滞后性,以往学校只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却没有真正教会他们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如何合理安排分配自己的时间,如何提高自身鉴别、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欠缺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单一化,管理无序化,师资力量较弱,投入简单化等也使青少年网络成瘾形势更加严峻。 (二)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不健康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 研究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或家庭环境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期望值特别高,对孩子管教严格、惩罚严厉,孩子的成材压力太大,一旦遇到挫折,容易到虚拟空间找满足感和成就感。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缺乏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使子女倍感孤独,从而被互联网上的一些具有交流功能的网站和聊天工具所吸引,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习惯于去网络世界寻求感情寄托。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干预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干预 发表时间:2011-06-24T09:36:26.797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王兴芳 [导读] 互联网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他们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王兴芳 【中图分类号】R3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304-02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他们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网络成瘾就是这些负面影响中最不可忽视的一种。 1网络成瘾的概念及类型 1.1网络成瘾的概念:网络成瘾,临床上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网络成瘾障等。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现象,是与上网有关的包括病态行为和认知适应不良的心理障碍[1]。国外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此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提出了不同术语。Young认为网络成瘾症与病理性赌博(pathological gambling)状态更相似,是冲动控制障碍,并将网络成瘾定义为没有涉及物质依赖的冲动控制障碍,即病态网络使用[2]。Davis从认知行为的角度研究网络成瘾,也认为应该使用PIU的术语,而非简单用网络成瘾的术语[3]。为了与Young提出的PIU区分,故翻译为“病理性网络使用”。 1.2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类型:大学生网络成瘾大致分为以下几种:①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游戏成瘾通常是指沉溺于不同的网络游戏,体验刺激、惊险的过程,获得成就感及自我价值感[4];②网络交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指沉溺于网络聊天来结识朋友;③网络色情成瘾,指沉溺于网络上的色情网站、成人话题的聊天室或者沉迷于网上虚拟性爱活动;④网络信息成瘾,指强迫性地浏览网页和搜索对现实生活没多大意义的资料或者数据,并实施强迫性、偏执性的“快餐式”阅读。 2对造成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的探讨 2.1网络上的某些功能满足了成瘾者的某些心理需求[5]:(1)社会支持网络消除了在线的人与人之间的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网络也给人一种安全感,可匿名、可自由发表意见而不必担心被拒绝、被反对或别人怎么看自己,这正适应了那些低自尊、害怕被拒绝的高度需要支持的人,他们更容易被网络所俘获。 2.2性满足电脑上有很多色情内容,网络群体的匿名及缺乏统一性削弱了社会规范及约束,也促进了成瘾者的网上无拘无束的色情括动。这样的无拘柬的行为并不是匿名的必然结果,也与在线用户群体或个人的人格品质分不开。 2.3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通过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里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允许一个人从心理上、精神上转化为一个全新的自我。自由的全新的自我形象允许他们突破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扩大情感体验范围及对他人表达范围,并使个体获得被认可及充满力量的感觉,这都对网络使用者充满了诱惑。 2.2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网络成瘾的易感性:促进大学生对网络成瘾易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处在青春晚期及成人早期的大学生急剧发展的心理动力因素。此阶段大学生面临两个主要的心理发展任务:发展一个情感上或是生理上有意义的亲密的人际关系“[6]。 亲密的人际关系发展一个亲密的关系是这个阶段第二重要的任务,在这个阶段培养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不管是同同性还是同异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发展一个适当的亲密关系的能力,需要通过充分可能的方式去尝试和体验。这对许多人来说是痛苦的,而他们觉得通过网络交流更安全、更自由。然而,网络交流,尤其是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只提供了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同面对面的或是与电话交流相比,交流质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当一个人同他人的接触大部分是以在线的方式进行的话,就会造成其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困难,这可导致其生活孤独和对生活中同伴关系的不满足,使他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更加被挫败,从而导致他更深地陷入网络成瘾的漩涡中,形成恶性循环。 2.3其他促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大学生网络的易获得性、较多的自由时间、初尝摆脱父母约束的自由、网上的活动没有监督或审查。以及来自于教师和行政人员的支持和期望、逃避大学生活紧张的欲望、社交恐惧及对使用网络所持的态度等,均是促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这些因素常因国家或法律等而异。 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 3.1团体辅导:大量实践证明,团体咨询在治疗网络成瘾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这可以帮助小组成员产生安全、信赖、温暖的感觉,从而摆脱孤独、无助感,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和增强社交能力。同时,团体还给成员自我表达和宣泄的机会,通过团体内的相互交流,可以促进组员的人际交往以及社交技能。 3.2时间管理技术:时间管理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给予适当的支持,帮助个体发展一种积极的应对策略以取代消极的成瘾行为。具体做法是:打乱个体惯常的网络使用时间表,让其适应一种新的时间模式,从而打破其上网的习惯;运用闹钟等外部手段促使个体按照咨询人员的安排准时下网,从而逐步削减上网时间;设定合理的小步子目标. 3.3自我警示法:可以让网络成瘾者分别用两张卡片列出网络成瘾给我们的学习、生活都带来的种种危害和摆脱网络成瘾将会带来的好处.然后让成瘾者随身携带这两张卡片,时时处处提醒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3.4厌恶疗法:这是一种较常用的行为治疗技术,其做法是将要戒除的目标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反射作用,达到使患者最终因厌恶而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常用的做法有橡皮圈拉弹法、系统脱敏法等。 3.5自我目录法:让成瘾者列出网络成瘾之后被忽略的每一项活动,并按照其重要性进行排序。然后,让成瘾者说出最重要的活动对其生活质量有何重要意义。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让成瘾者意识到自己以前在成瘾行为与现实活动之间所作的选择。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成瘾者从真实生活中体验到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降低其从网络环境中寻求情感满足的内驱力。 3.6行为契约法:具体做法是让成瘾者与家人或朋友共同制订行为契约,并接受外界的监督。 参考文献 [1]潘琼,肖水源.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3):237-239 [2]Young KS.Internet addiction:symptoms,evaluation.and treatment[J].Innov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1999,1(7):19-31 [3]Davis R A.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1。17(2):187.195

浅析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浅析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 危害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析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危害对策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各种方便的同时, 也使一些人沉迷于网络世界里无法自拔,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作为网民主体的青少年正式“网络成瘾症”的高发人群。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美国至少有14%的在校学生符合网络成瘾的标准,而在中国大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据2002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瘾比例约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数已经超过100万。互联网成为一部分青少年名副其实的“电子海洛因”。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严峻性不容忽视,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判断标准以及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原因分析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ve disorder,简称IAD), 临床上是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组生理性不适,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的损害。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教授Goldberg提出,后来美国教授Young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网络成瘾者与赌博、吸毒等上瘾者无异。患上IAD的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时间,经常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使网络几乎成为现实社会的替代品,沉湎于网上的虚拟世界,“嗜网如命”而无法自拔,出现一些人格障碍,导致个体心理生理受损。 下列10种情况,一年中只要有过5种以上,便可初步判断为网络成瘾综合症:(1)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2)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3)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4)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焦躁不安;(5)一旦上网就能消散种种不愉快;(6)上网比上学做功课更重要;(7)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事业;(8)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9)对亲友掩盖频频上网的行为;(10)下网后有失落感。 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综合症”的高发人群。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美国至少有14%的在校学生符合网络成瘾的标准。而在中国大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据民盟北京市委提交的报告,北京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者约有13万多人,占%。据北京市150多位政协委员历时4个月完成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学生上网率达到%,有7成学生网民沉溺于网上聊天,有4成多经常光顾色情网站,互联网成为一部分青少年名副其实的“电子海洛因”。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严峻性不容忽视。 (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校因素 校园生活大多单调乏味,容易使学生将娱乐的重心转向网络 教师授课方式有时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与精彩的网络世界相比吸引力略显不足;网络成瘾是一个近期出现的新问题,学校教师对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就存在教育的滞后性,以往学校只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却没有真正教会他们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如何合理安排分配自己的时间,如何提高自身鉴别、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欠缺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单一化,管理无序化,师资力量较弱,投入简单化等也使青少年网络成瘾形势更加严峻。 (二)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不健康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 研究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或家庭环境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期望值特别高,对孩子管教严格、惩罚严厉,孩子的成材压力太大,一旦遇到挫折,容易到虚拟空间找满足感和成就感。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缺乏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使子女倍感孤独,从而被互联网上的一些具有交流功能的网站和聊天工具所吸引,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习惯于去网络世界寻求感情寄托。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分析 (一) 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 网络的虚拟性,一方面让大学生感受到真实世界所缺乏的乐趣与新奇,同时也会使之认识虚拟的一面,表现出与社会生活中现实人格不同的虚拟人格。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大学生理想角色多,现实信任少,以至导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而且使少数大学生不再相信现实世界,思想意识自由化,没有确切的人生目标,价值取向也变得功利。 (二)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道德人格异化 日常生活中被束缚、被压抑的人性中的假、恶、丑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少约束的网络环境中得到宣泄,人们“说谎”和“说真话”都很方便。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往往会产生道德情感的沮丧,道德意志的无奈,丧失有效的道德判断力,消解传统道德的基础,造成责任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淡漠。近年来,大学生因迷恋网络而引发的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部分上网成瘾大学生为了网费开销,去偷去抢,走上违法的道路;更有甚者为了要钱玩网络游戏,竟然拿起菜刀、剪子等凶器威胁亲人。 (三)网络成瘾影响大学生学业发展 大学生应充分利用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职业技能,培养各方面的能力。而一些大学生却把时间都浪费在网络里,把前途葬送在电脑中。特别是不少大学生在经历了高考的压力之后突然放松,找不到方向目标,被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所诱惑,一门心思扎在里面,导致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课,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下滑,直至旷课逃学,有的甚至辍学。 (四)网络成瘾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沉迷网络的大学生对网络有一种难以控制的迫切的强烈需要。在这种不合理的需要的驱使下,沉迷网络的大学生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时间被网络占用,不能很好地参与和从事其他活动,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适当的休闲娱乐缺少参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完全寄托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首先导致社会交际范围缩小,交际能力降低,出现性格孤僻、情绪抑郁、精神焦虑等心理异常,渐渐地注意力下降,记忆力衰退,麻木冷漠,悲观厌世,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更有甚者会带来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

四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

四、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 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障碍,不仅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还成为一种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网络成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潜在威胁。互联网虽然内容丰富却很复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接触的消极思想会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倾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长时间脱离现实,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三、互联网对青少年健康的性心理培养有消极影响。据有关专家调查,在互联网上的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而据不完全统计,有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的色情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会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 青少年学生容易成为IAD患者,这是由学校的外部环境和网络使用者的内在因素综合决定的。在校学生由于学校生活简单,容易将学习和娱乐的重心转移到网络上来。另外青少年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强烈、好奇心强、理想高远,但心理承受力差,容易有挫折感。当竞争压力过大时,或人际关系不和谐时以及生活不顺利时,学生常常会选择网络作为发泄、放松或逃避的方式。然而越是沉湎于网络上,实际遇到的困难就越无法解决。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沉湎者对网络的依赖性日益加重,最终发展成为网络成瘾。青少年学生一旦患上网络成瘾,就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危害。 1.网络成瘾对学生生理健康产生危害 IAD患者由于上网时间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升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体内神经递质分泌紊乱,如:分泌减少,引起神经兴奋性降低等等。这些改变可能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

网络成瘾的危害与预防

络成瘾的危害与预防张林一个真实的故事今年8月2日,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悬赏5万元缉拿在逃犯罪嫌疑人白某某。他涉嫌参与一个抢劫、杀人团伙。该团伙自今年7月12日以来,在贵阳、安顺、毕节等地连续实施抢劫、杀人作案6起,杀死9人。白某某,男,17岁。在公安部站上自2006年1月26日以来公布的25个A级通缉令通缉的犯罪嫌疑人中,他是年龄最小的,是唯一的“90后”。8月4日被警方抓获。白某曾经是个成绩优秀学生,由于家庭问题,开始逃学上,高中辍学后,甚至在吧逗留近一个月不回家。最终离家出走,受到犯罪分子引诱,走上了犯罪道路。络成瘾促使他走上犯罪道路。络成瘾的定义瘾的定义:指特别深的不良嗜好,亦泛指对某项事物的特殊兴趣、癖好。比如毒瘾,烟瘾,酒瘾,球瘾,戏瘾,看书上瘾等。成瘾释义:一般指人对某类事物或东西的依赖性达到一定程度。“成瘾”(addiction) -词在拉丁语中有着“被绑定”(bound to)或者“被奴役”(enslaved by)的意思;现代人多关注“对一种行为的控制能力受损”,同时,我们更关注其对个体、家庭及社会的不良影响。络成瘾定义:指的是人们对上或者络产生依赖性,深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导致社会功能受损,影响到学习、工作和家庭;比如学习成绩下降,工作不能完成,家庭产生矛盾,如果停止上就会出现烦躁、易怒、坐立不安的感觉,即使产生悔意,也还是会控制不住地去上。络成瘾的危害从现在研究的情况看,络成瘾具有较大的危害:个人使用络的频率和时间均已超出正常的限度,使用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或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络生活占据大部分业余时间,导致个人生活与络生活之间失去原有的平衡,从而学习和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易疲惫、困倦、无精打采、效率下降,严重者旷课、旷工,并对日常生活及人际交往有一定影响。过度使用络经常受到他人的批评,甚至为此而与家人朋友发生冲突;个体对上述危害虽有所认识,但仍继续使用。长期上,往往因缺少运动导致身体疲劳,眼睛疲乏,脑缺氧。长期沉迷于络还可导致心境障碍:如对于自己的学业及工作前途感到悲观、自我评价过低、情绪低落、做事情没有兴趣及愉快感下降,常常周身乏力倦怠等。部分患者因与人交流过少,加之在摆脱瘾后现实世界与络世界的脱节,逐渐变得害怕与人交往,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回避社交活动,导致社交恐惧症。有少部分患者因上引起的偏头痛、消化功能不良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迁延,尽管个体戒除瘾后,在以上症状的基础上出现敏感,多虑,烦恼,过分担忧自己的身体,易紧张,易疲劳,做事犹豫不决及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症状。此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物质依赖也是络成瘾较常见的共患疾病。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精神障碍的出现,通常与患者的个性特质、生长环境、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络成瘾的预防(1)络成瘾是一种催眠状态大部分上的人都会产生很专注的状态,对于外界的其他人和事物的关注度就会减少很多,甚至忘记了身边的任何事情,忘记了工作,忘记了学习,忘记了家人,这种专注的状态就是一种催眠的状态。所以,不要抱怨那些络成瘾的人,也不要责怪他们,因为他们处在一种催眠的状态,也就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只有催眠状态被唤醒了,或者用新的吸引注意力的催眠状态来转移。比如我们在下面谈到的体育锻炼。(2)络成瘾往往缺乏体育锻炼络成瘾的人们往往身体会产生疲乏的感觉,长时间地保持一种坐姿会产生疲劳。但是我们在上的时候精神上又会产生愉悦的状态,让我们以为自己有一种很放松的感觉,这是一种很矛盾的状态。我个人和一些朋友在谈话过程中会感受到这种体验,就是工作很辛苦,很累了,就很希望通过玩游戏来获得放松,或者通过阅读一些轻松的小说来获得放松,虽然当时会感觉到很兴奋,但第二天往往会让自己感觉更加疲乏。最后才知道上的方式不能缓解压力和疲劳,而要通过积极的休息比如睡觉和体育锻炼的方式才能够得到彻底的放松。上放松的方式只能让自己的感觉变得混乱,无法判断自己的身体感觉是轻松的还是疲劳的。现代社会,我们对自己的身体的关注越来越少,有些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不舒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