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  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  文献综述

连云港市“十二五”中长期课题批准文号:C/2011/09/043

《农村中学“情境作文”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摘要】

本课题组通过电脑关键词搜索与人工查阅的方式,查阅、分析了近80篇“情境作文教学研究”的相关论文,从情境作文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两方面对所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文献概述,结合《课标》(2011版)、现行教材,从多个角度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评论,从而得出本课题研究的方向、内容与价值。

【关键词】

情境作文研究历史研究现状文献评述

一、前言

(一)情境作文的由来

早在2009年,我在板桥中学主持了“视听天空”的校本活动课程。“视听天空”的主要活动流程是为学生播放一些励志电影、记录片和以积极进取为主题的歌曲,并要求学生在交流、讨论观后感(听后感)的基础上,自由写成作文,并将优秀习作发表于校刊《春水流》。2011年改名定为“情境作文”,到2012年8月我调离板桥中学,这一校本活动得到校领导的表扬,更是深受全体学生的喜爱。

(二)情境作文的界定

“情境作文”这一概念至今没有明确的界定,它通常是指教师通过创造性预设或组织呈现某种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将个体生发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自由地表达出来,从而实现“入境写情”的一种作文教学模式。农村中学的“情境作文”,是指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根据校园内外所特有的人文和地理环境,通过预设或随机生成的作文情境,来激发学生进行“入境写情”式作文创作的教学模式。

二、文献概述

2011年9月,我的《农村中学情境作文的实践研究》课题申报了连云港市“十二五课题研究·中长期课题”,获得首批立项。一年多以来,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课题研究的文献搜集、整理、分析工作也不断更新,到目前(课题研究中期)为止,通过对“中国知网”、“百度广库”的电脑搜索与对校内外图书馆的人工查阅等多种方式,本课题组共初步查阅了近40篇相关论文,其中包含6篇调查报告,占总检索率的61%。

(一)情境作文的研究历史

20世纪70年代初,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Georgi Lozanov)将心理治疗中的“暗示”理论转用到教学法领域,首创“暗示教学法”。我国儿童教育家李吉林同志借鉴这一教法,创立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理论。1978年,李吉林老师将这一理论投入实验,历时五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到了1996年12月,中央教科所与江苏省教委联合举办了“全国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学校研究会”,从此,“情境教育”从小学语文走向中学多个学科的教育教学,也成为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2001年以来,多位教师将“情境教学”引入到中学的作文教学中,开创了“情境作文”时代。2008年,《中国教育报》组织了“作文教

育的经典讨论”,“情境作文”成为了讨论的最热点话题。

纵观“情境作文”的发展历史,她的创始人为李吉林老师,在李吉林老师与其高徒施建平、吴云霞老师的大力推广下,我国小学的语文教育走向一个新时代;而上个世纪的90年代后期,“情境作文”从小学语文辐射到中学语文的教育教学,2000年以后,中学的“情境作文”研究出现了井喷式的局面。

直至今天,中小学的情境教学仍然是许多老师的研究重点。以中国知网主办的《知网空间》为例,输入关键词“作文教学”,日期设置为198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通过CNKI搜索前10页中的100篇论文,与“情境作文”密切相关的论文竟然达到41篇;再以理论研究著称的《江苏教育研究》为例,近三年的《江苏教育研究》中,论及作文教学的共有18篇,其中与“情境作文”密切相关的论文有8篇。

(二)情境作文的研究现状

从本课题组查阅到的近40篇“情境作文”的研究论文来看,“情境作文”的研究现状可以概括为:三多二少二变。

1.“三多”指的是研究情境作文的作者群体中,小学教师多,高校教师多,理论研究多。还以中国知网主办的《知网空间》为例,输入关键词“情境作文”进行自动检索,在随机出现的前50篇相关论文中,作者群体为小学教师的有23篇,占检索论文总数的46%;高校教师的有17篇,占检索论文总数的34%;以理论研究为主的论文有31篇,占检索总数的62%。

2. “二少”指的时研究情境作文的作者群体中,中学教师少;情境作文的研究内容中,涉及农村中学的论文更少。在《知网空间》里随机检索的50篇论文中,中学教师的只有10篇,只占检索论文总数的20%;在《知网空间》里明确输入关键词“农村中学情境作文”,随机出现的100篇论文中,真正论及农村中学情境作文研究的,只有3篇,占检索论文总数的3%。

3. “两变”指的是情境作文的研究方向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从2007年左右,随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碰撞、整合,信息技术(电教媒体)开始进入情境作文领域,许多研究者把研究目光聚焦到信息技术与情境作文的整合,关注信息技术在情境作文中的运用,如于滢慧老师的《充分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作文教学——浅谈电教媒体在情境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如刘志强老师的《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年32期);二是从2009年左右,随着心理学理论在中学教育中的强势推广,情境作文的研究者把研究对象从个体的经验总结、实践探索转向心理学与情境作文的结合研究,如陈兴盛老师的《基于建构主义的初中作文教学探索》(《华东师大》,2010年05期),如晓棣老师的《“经验之塔”理论对作文情境教学策略的启示》(《中学语文》,2011年第34期),再如夏秋霞老师的《多元智能理论要义下的情境作文教学》(《写作》,2002年24期)最值得指出的问题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本课题组未能搜集到我们连云港市老师的有关“情境作文”的研究论文,这让我们十分遗憾。

三、文献评论

通过对电脑自动检索到的50篇相关论文与人工查阅的20篇相关论文的初步分析,个人观点如下

1. 对于所有查阅到的文献资料而言,时间跨度虽然比较长——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至今,但论文研究的重点、核心内容却大同小异,变化不大,这导致了这些文献的相似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分析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存在问题)

②强调“情境作文”实施的意义(实践价值)

③论述的视角不同,但研究的方向一致。

④未能对“情境作文”教学模式作系统性的研究说明

对于“情境作文”研究的主体作者而言,高校教师偏重于“情境作文”的相关理论研究,如“情境作文”的理论支撑、实施意义、教学模式;小学教师偏重于“情境作文”的实践研究,如“情境创设”的方法、技巧,“情境导入”的设计、组织,“情境作文”的批改方式等。

遗憾的是,这种要么从宏观上进行研究,要么从微观上进行实践的研究论文,对于我们中学一线的语文教师而言,借鉴价值并不大,实践起来感觉很别扭。倒是“非主流”的中学教师研究者,由于适当借鉴了“两端”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对于“情境作文”的情境创设、练习方式、注意事项的研究观点,显得更为切合中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可操作性较强。只是,中学教师对于“情境作文”的研究仅限于个体式研究,数量极少。

2. 相对于“情境作文”研究的辉煌而言,“农村中学的情境作文研究”则显得极为可怜,让人叹息。以此为主题的研究论文,不仅数量极少,而且出现的时间较短。早在2001年,就有多位教师将“情境教学”引入到中学的作文教学中,开创了“情境作文的中学时代”。但是,直到2003年的下半年,才出现了一篇研究农村中学情境作文的研究论文——《情境作文——农村中学作文的新天地》(黄文秀,《安徽教育》,2003—07—30)。这篇论文,也是笔者所能查阅到的研究农村中学情境作文的最早的一篇论文。

3. 从今天的研究视角回看,一些论文的研究价值和主要观点值得商榷。如《改进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五种策略》(赵君平,《作文教研》,2007—08)一文中,作者所提出的五种策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积累素材、不断加强读写训练、指导学生提高技巧、改进作文评改方式”,这些策略都是泛泛而谈,且理论论述深度不足,对现实的作文教学并无多大帮助,研究价值不大;如《作文情境教学初探》(郭辉,《语文教学》,2009—11)一文中,从“用形象化的语文创设情境、通过有意活动创设情境、抓住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抓住生活瞬间写作情境、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五个角度,论述“情境创设”的方法。事实上,情境创设,它只是情境作文的早期教学手段,中后期基本上不用,而且对于情境作文的系统性而言,教师有意的情境创设,意义远不如教会学生主动去寻找情境的素材,让学生在搜集、整理写作素材的过程中,自己给自己创设情境;再如《“生活作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王晓秀,《江苏教育研究》,2011—05B)一文中,作者在“反思”部分中结论说“正因为生活作文(可看作情境作文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注)摆脱了现在作文教学上的系统性和程序性的束缚,使得其自身处于无序和随意状态,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有没有将生活作文教学规范化和理论化的必要……”。暂且抛开情境作文不谈,我个人总觉得作者的论断存在逻辑上的问题——生活作文摆脱传统作文的系统性和程序上的束缚,这只能说明两个问题:1. 现行的作文教学的系统性和程度性是伪科学的,退一步来说,现行的作文教学体系已过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2. 生活作文很有生命力,有突破,有创新,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这怎么能证明其自身的“无序和随意状态”?谁说突破了旧的体系就是“无序和随意”的?为什么不说生活作文是建立了自己的新体系,而且这种新体系的系统性和程序性是科学的,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事实上,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不可能永远使用,因为它不可能

永远适用,时代在发展,必然要求教育教学要作相应的调整与变革。

4. 必须要说的问题是,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体系编排是违反新课标(2011版)精神、课标要求的。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体系编排上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与教材“单元教学”相对应的“单元写作”:如果本单元是记叙文,作文教学的要求就必然是“写好人和事”;如果本单元是说明文,作文教学的要求就必然是“写简单的说明文”;如果本单元是议论文,作文教学的要求就必然是“写简单的议论文”……简单地说,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体系的编排原则是:教材上有什么,就让学生写什么。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写作教学·教学建议”部分,是这样表述的: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

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

二者一对比,矛盾一目了然。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的方向为农村中学情境作文的实践研究,研究内容主要为农村中学情境作文的系统性研究,包括教师对情境的主动创设和无意生成,学生对情境素材的有意寻找或无意搜集,情境素材的多次加工和有机组合,入境写作训练的流程和方式指导等。本课题针对连云港地区的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人文价值。

主要参考资料

[1]李吉林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版

[2]韦志成主编:《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刘志强,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32期

[4]温彭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5]夏秋霞,多元智能理论要义下的情境作文教学,写作,2002年24期

[6]黄文秀,情境作文——农村中学作文的新天地,安徽教育,2003年12期[7]姜红娟,作文情境全程优化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08期

[8]《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2,2,2

最新-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精品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 一、课题的确定以及其重要性 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改以来,学校也相应设置了有关探究性学习的课程。 这次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是我校六安一中贯彻这种教育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 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我校师生都是一个挑战,通过对素质教育的要义进行深入理解,并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我们小组将课题定为高一、二、三年课级课余活 动调查分析。 就目前中国学生尤其是即将步入大学走入社会的高中生而言,课余生活最多的就是补课,即使有一些学生拥有比较好的兴趣爱好,但苦于家长和学业的压力不得不选择放弃,这就导致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进而导致心理承受能力也降低主要因为除了学习便所知甚少,最后当面临社会的检验之时,学而不会用的学生自然会在优胜劣汰的现实中被扫地出局。 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作为与国际接轨在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中国更加需要高素质的人材来作为强大的支撑,而这些人材便大多来源于拥有无限潜力和激情的学生,所以我和我的学习小组做了这个关于高中生 课余生活的研究课程。 二、调查研究的方式和过程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以调查问卷为主,辅以随机采访高中各级学生的方法,发出调查问卷150张,收回有效答卷127张,共采访了30位学生,成功采访了27名各年级高中生,为我们的论文获取了充分的、有足够代表性的数据支持。 三、问卷与采访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与采访我们发现,在接受调查的45名高一学生中有25名学生的课余生活以上网游戏为主占总人数55,11名学生选择阅读课外书占总人数24,9名学生选择辅导班占总人数20,其中有20名学生占总人数40受到家长要求和影响,而选择辅导班的10个人中只有3个人是自愿,占总人数的6。 上述数据表明,高一学生虽然受家长和学习影响,但还不是太过紧张,有自由选择课余活动的权力,但多数人却选择了以上网玩游戏的方式度过,这让人不免担心沉迷于此会影响身心健康。 据采访员李程回报的结果,多数上网玩游戏的学生是受到家长的外出管制,

课题研究报告模版_最终版

课题研究报告 学号: 姓名: 课题名称: 学院: 导师签名: : 联系方式: 手机:

年月日

填写说明 课题研究报告包括以下容: 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要求用500字左右概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2、文献检索围及检索策略 列出检索系统名称:要求尽可能使用所有和所查专业相关的数据库及搜索引擎,国外检索系统均不少于5个(可以使用上课未讲授,但与专业相关的检索系统)。 国必查数据库国外必查数据库 检3、检4、检6、检7 读秀、CNKI总库平台、国 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 库 EI、web of science、欧 洲专利局数据库、 Elsevier 检5、检8 读秀、CNKI总库平台、国 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 库 EI、web of science、 Scifinder、Elsevier 检9 读秀、CNKI总库平台、国 研网(经管学院必查) EBSCO、Google scholar、 PQDT 列出每个检索系统使用的检索策略(包括检索词和检索式) 写出检索思想和检索策略的演变 给出每个检索系统采用的最终检索策略截图以及检索结果。 例: 3、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要求用2000字左右综述课题的国外研究现状,并参照参考文献格式列出相关文献信息(参考文献不得低于20篇)。 参考文献格式:

期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图书: [序号]作者.图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国钧,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高等教育,1957.15-18. 网络信息: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 [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8510540487.html, /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学位论文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1]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课题创新点及文献分析 逐条列出课题的创新之处,并通过相关文献的分析给出文献支撑,每条创新点给出的相关文献不少于7篇。 例:课题名称:膜集成技术分离与提纯银杏叶中的有效成分 课题背景:课题对银杏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及精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细胞结构和浸取传质过程的分析,对细胞通透性技术进行优化和集成;通过对浸取液体系的筛选与对浸取过程的优化,提高活性物质的提取收率。其中为了增强细胞的通透性,将酶法提取技术和超声技术结合,提高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释放速率和程度。 创新点1:将酶法提取技术和超声技术结合用于银杏叶提取过程。 相关文献对比分析:文献[1]采用超声波技术对银杏叶进行提取并进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文献[2]重点研究了银杏叶黄酮的酶法强化提取过程的最优工艺条件;……上述文献分别将超声技术和酶法强化技术用于银杏叶提取过程,而本研究课题将酶法提取技术和超声技术的结合用于银杏叶提取过程。 5、对《计算机信息检索》课程的评价、意见和建议

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生命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

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生命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的缘起和目的 本研究的缘起是我国目前中小学学校教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缺失。很多中小学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学生自杀,暴力事件等漠视生命事件曾出不穷,对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比如: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子自杀,有2百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人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5位的原因;在15-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浙江金华的高中生徐力,仅因为母亲的几句啼叨,竟向生育、养育自己17年的母亲举起了砍刀。还有不少青少年,因为一点事情不顺心,而对同学大打出手,学校暴力现象令人震惊。这些青少年说明了我国目前学生生命现实中的某些问题。学生面对各种生活问题时无力接受挫折、自暴自弃,甚至犯罪、轻生,他们不能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及其意义。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借自己的生命。基于这样的现实,在我国青少年中实施生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①]他们十分需要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借生命的教育,从小培养良好的生命观。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国家教育职能部门也非常重视生命教育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的说明中明确指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明确要求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当代教育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是生命关怀,因此,生命教育便愈来愈成为各学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学政治课作为人文学科,旨在培养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教育说到底是生命真谛的探究,是生命教育。通过教育,让学生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从而树立起关注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生命价值观。[②]这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文献综述 国家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提出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普通高中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的开放意识”。同时,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也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些提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 近几年,在社会现实和国家重视的双重压力下,研究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培养学生正确生命观的方法也不断涌现,生命教育研究得到空前的重视。国内对于生命教育研究比较出色的专家有冯建军,刘济良,刘宣文等专家和教授。冯建军在《回归生命的教育》的文章中指出,教育是最具生命的事业,它不仅关注生命的发展,而且要基于生命的需求。那么,人的生命的最基本特性是什么呢?我认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阅读、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2.调查问卷法。我根据J公司员工是否愿意宣传自己的公司、员工是否自愿留在公司为公司效力和员工等方面设计问卷,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做到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科学分析。 3.访谈法。我在J公司三个部门中各选取了1~2名员工,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根据他们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收集文献等相关资料,丰富更多的理论知识,吸取宝贵经验,开拓研究分析思路。 2.调查分析。通过收集h公司管理人员针对工作压力的调查问卷,运用SPSS分析法分析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相结合,做出科学的研究结果。 3.总结归纳。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最终的结论,提出相对的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文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和招聘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目标、任务、胜任力模型理论、结构化面试理论和人才测评,用以上理论作为基础,结合哲博百众(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管理和人才甄选的现状,对其招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优化的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 文献阅读:阅读期刊、著作、论文等文献,研究相关知识理论,学习理论基础,并思考论文的内容核心和写作方式,寻找书籍间内容的相互联系,总结出共通点,加入自己的思考,打开思路。结合实际:收集与研究相关的实际案例,跟阅读总结的文献理论相结合,同时积极做出个人思考,根据实例分析理论。总结归纳:得出最终的结论,从不同方面进行优化和总结,加以个人的观点和意见。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大量阅读、仔细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2.问卷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理论所需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做到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科学支撑。 3.总结归纳。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最终的结论,提出个人看法与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大量阅读、仔细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2.问卷调查。进行问卷的设计和发放,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从得到的数据中得出结论分析问题。 3.总结分析。除了分析已知数据外还要对其提出建议和参考,为其发展提供信息参考。

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坊庄完小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恩是一种本性和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小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但从小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和帮助,应该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3.儿童成长的需要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

人。”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要我学好到我要学好,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塑造儿童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此,我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有的学生景仰科学家,有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暴露出基础道德滑坡,理念信念缺位,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三:一时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备受溺爱,长辈们只知道默默付出,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只是孩子们以为向长辈们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养成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习惯。二是由于分数成为唯一评价标准已又多年,感恩教育缺失就可想而知。三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门打开了,空气更新鲜了,但是拜金主义等一些不健康的思潮也进来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感恩情愫缺失。 基于以上思考,从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我们提前作的感恩教育的相关工作以及取得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创造感恩教育的新模式,对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案,我们设计开展以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为前提,以学校、家庭、

研究课题: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研究课题: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指导老师:符丽芬 小组成员: 组长沈方宇高一20班 组员孙晶晶高一16班 王茵婷高一15班 李婕高一27班 小组分工: 调查人员: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一(26)班沈方宇孙晶晶 统计人员: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一(26)班李婕王茵婷 论文写作: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一(26)班李婕沈方宇孙晶 晶王茵婷 研究目的: 有位学者曾说“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确如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势在必行的。在这个发展飞速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除了应付紧张的学习压力之外,还不可避免地遭遇着各种应激源的刺激,如同学关系紧张,严重的升学压力等影响,如果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可能会导致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等。例如校园冷暴力引起的青少年心理疾病人数猛增了30%。而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随年级升高递增趋势。总体来说,青少年患心理疾病年增30%,而这一数字近年来渐渐增大而烦恼也似乎越来越多。枯燥的数字反映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同时

对青少年也有个启示:那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在心理健康欠佳的青少年中,有相当多的人表现出来的只是轻微心理失调而非心理疾病。我小组为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感到担忧,所以我小组对不同人士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看法以及解决方法做出了调查。 、 调查时间:2009年7月18日至8月10日 调查过程: 一、调查准备: 1.就课题上网搜集资料 2.翻阅有关书籍查找相关资料 3.明确调查对象(高中生、家长、教师)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进行。 1.在网络上对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2.对家长进行现场访问 3.对在校教师进行访谈 4.咨询心理教师 三、问卷及采访内容: 1.您认为现在高中生中普遍存在什么样的心理问题 2.您认为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3.您觉得那些人或机构应当为这些问题的产生负起责任 4.您觉得应当怎样解决这些存在的心理问题 调查结果: 一、您认为现在高中生中普遍存在什么样的心理问题?

科技文献检索课题综述

科技文献检索课综合题 姓名:____赖日舫区队:__ 1121 学号:3G12011017 课题名称:高炮弹丸毁伤机理的研究 一、检索记录 课题主题:高炮弹丸,毁伤机理 检索词:高炮弹丸,毁伤机理, 高炮弹丸毁伤机理,毁伤机理研究, 高炮弹丸毁伤机理研究高炮武器系统杀伤机理 高炮武器系统杀伤边界防空高炮弹药 构建检索式:选择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 主题(高炮弹丸)并含(毁伤机理),检索到1条结果 选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 关键词(高炮弹丸),并且,关键词(毁伤机理),检索得到63条结果

高炮弹丸毁伤机理的研究 引言:随着空中目标(如飞机、导弹)的大量出现,以及性能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目前世界各国的防空武器都确立或正在过渡到以防空导弹为主、高射炮为辅的野战防空战备体系。导弹攻击范围大,可自动寻的,命中毁伤概率高,即使射程(或飞行时间)增大,也并不降低命中概率。但是导弹的技术难度大,价格昂贵,在其射击死区内不能发挥作用,所以只用于对付中空(3~6Km)、高空(6~10Km)、超高空(>10Km)的中远程距离上的空中目标。从发展趋势看,各国不在发展大口径高射炮系统,重点发展双管连发和多管转膛的小口径高射炮系统。因为小高炮可以覆盖防空导弹的射击死区。从实战情况看,航空兵都重视低空(3000m 以下)与超低空(150m 以下)战术。这正是小高炮发挥作用的有效范围。它机动方便、操作简单、反应快,死界小,火力猛,尤其对附近突然出现的快速目标作战效果显著。此外,小口径炮还可和导弹结合构成弹炮一体化系统。因此小高炮弹药受到各国的重视。 1.高射炮弹药的特点 1.1相关概念 1.1.1最大射击范围和射击死区 由于高射炮都可作 360o回转,高低射角的变化范围大(如瑞典波菲 40mm 高射炮为-4o ~+90o),因此,在一定初速下,射弹弹道包络面包围的空间就构成了高炮的最大射击范围,如图 7-1所示,该空间也称之为最大射击空域。但是因高低角<90°,中间出现一个弹丸无法达到的喇叭形区域,称之为射击死区。最大射击空域最高点对应的高度,称为最大射高max Y。 1.1.2有效射击范围和有效斜距离 由于弹丸在弹道顶点附近弹速低,散布大,对于航速高、机动性好的空中目标来说,此时弹丸对目标的命中及毁伤概率都将急剧下降,所以弹丸的有效射击范围仅为最大射击空域内的一个半球,在此半球范围内弹丸可有效毁伤目标,此半球称为火力空域,所对应的半径称为有效斜距离,也称为火力空域半径。一般来说,随弹丸口径不同,有效斜距约为最大射高的 1/2至3/4。 1.1.3有效射高 当目标从高空飞过时,高度越高,目标在火力空域内的时间就短,高炮射击的机会就少;当高度较低时,目标穿越火力空域的时间较长,被击中的概率增大。因而,从实用价值的角度出发,必须在火力区域内确定一个适当的高度,在此高度内,高炮可以对目标进行有效的射击,该高度称之为有效射高,有效射高约为有效斜距的5/6 到5/7。 1.2高射炮弹药的特点 1.2.1高射速

《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结题总结

《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结题报告转瞬间,我们申报的课题《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开展到实施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课题从申报、立项以来,得到了市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帮助,得到了课题组全体教师的支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学习理论,通过一些专业书籍对本课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解,并通过兄弟学校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了学习反思,得到一定的成效;另一方面结合我们组教师的课例,对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制定了研究方案,并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尝试了一些做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汇报,以求共同探讨,完善和提高。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课题组成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加强了理论学习,确立了新课程理念;通过集体备课,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合作交流,提高了业务素质;立足课堂,深入研讨,寻求有效教学策略并实践于课堂。课题研究取得一定成效,现将研究进展情况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6年5月—2016年8月) 第一,课题论证及前期准备工作。 本阶段根据课题的具体要求,逐步有序的开展课题各项工作。讨论、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布置课题活动计划以及具体分工,填写申报书,撰写开题报告;学习相关文件、学习理论专著、搜集资料、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就本课题进行论证。 第二,针对课题进行组内讨论与分工,进一步明确任务与职责。

第三,学习相关理论著作,写读书笔记以及撰写论文,提升理论水平 开题以来,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多次理论和专著学习培训,认真研读了《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新课程的教学实施》、《共同应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困惑与思考》、《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及《陶行知教育名篇》等专著以及有关减负增效、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作为开展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每个课题组成员都认真撰写了读书笔记,对于下一步课题研究工作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我们还有效利用网络、公共邮箱上传课题资料,开展课题研究,随时根据需要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课题讲座,如:《如何进行课题研究》、《运用案例解读课程标准》、《加强专业素质提升、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时效性》、《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等订单菜单式服务。通过理论学习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各课题组成员结合教学实践以及理论学习,积极撰写论文,共写有论文六篇。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6年8月—2017年4月) 第一、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和研究课题的活动。

论文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 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3、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4、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5、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6、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7、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

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坊庄完小德育教育研究课题——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恩是一种本性和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小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但从小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和帮助,应该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3.儿童成长的需要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理解帮助他人,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的心, . 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孩子的”人。在学生内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一生。对塑造儿童完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心中激发出要我学好到我要学好,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抽查数据摸底抽查”对此,我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显示:有的学生景仰科学家,有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少数学生表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示景仰自己的父母,“更何况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最多的,对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暴露严重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出基础道德滑坡,理念信念缺位,在家中备受溺一时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三:只是孩子们以为向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爱,长辈们只知道默默付出,二是由于分数长辈们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养成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习惯。年成为唯一评价标准已又多年,感恩教育缺失

《大数据背景下农村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大数据背景下农村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武威第七中学张兴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大数据背景下农村高中生数学学习的现状。众所周知,高中数学在学生学业中是十分重要的,高考分值150分,农村中学高中生考试仅在80分左右,由于农村高中招生的生源较差,,学生的数学素质差异很大,数学基础极差,虽然教师和学生从高一到高三在数学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区域经济不发达,环境条件艰苦,各种信息闭塞,农村学生基础差,学习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学习基础差、兴趣缺乏。具体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大数据背景下农村高中要做好高初中的的衔接教学,微调高中的部分章节,使学生轻松自如进入高中。由于个别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前瞻性不强,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多数农村高一新生进入高中后,初中的二次函数、解不等式、因式分解、解应用题、韦达定理等都掌握不好。因此,学生进入高中后,教师就要利用一至两周的时间来给学生复习、加深这些知识,并熟练掌握,这样既克服了畏难心理,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成功体验建立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了学习的进一步发展。 (2)大数据背景下农村高中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地学习“等”、“靠”。

(3)农村高中教师受于高考升学的压力,不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只照顾班上高考有望的尖子生,缺乏对学困生的关注和指导,致使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多数学生学数学无兴趣。 (4)高中数学教师的负荷太重,一般都是两个班的数学十二节正课,大班额一般60人左右,作业量大。 (5)农村高中教师对大数据背景下农村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理解还不到位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课题研究的意义 面对农村教育基础条件的相对滞后和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对教 育更高要求之间的矛盾,课题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农村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对教师、学生和学校等方面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策略,以期提高农村高中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加强数学科目的教学效果,供广大同仁借鉴。 二、课题研究价值 与城镇教育相比较,农村高中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高中教育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受应试 教育思想的影响,在素质教育方面仍显得有些不足。针对农村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简要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农村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①引导教师不断学习互联网新技术,不断提高运用大数据技术、思维的水平,促进农村教师紧跟时代,树立更先进的教育观、课程观,做创新型的教师。 ②改进农村高中数学教学,促使农村高中生加强和改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提高相对落后的数学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农村高中生高考竞争力。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调查农村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现状,侧重于农村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优劣势与存在问题的分析。 (2)运用大数据的技术和思维,培养和改善农村高中生数学核

文献检索课题报告

《文献检索与利用》 课程报告 姓名:学号: 院系:班级: 课题名称(中英文): 中文: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探究 英文: China rural land circulation of inquiry

指导老师:日期: 一、课题分析 1.为什么选择上述课题 原因:从专业角度出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流转不规范等。所以想进一步了解,学习关于农村土地流转。 2.选题来源(项目或工作选题、学习选题、兴趣选题) 来源:学习选题 3.希望文献调研达到的目的:本领域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通过文献调研,了解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中的问题,找到解决途径,进一步激活土地流转市场。 【摘要】农村土地问题历来是我国“三农”问题所关注的核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农地非农化现象日益显著。我国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低下,导致很多地区的土地被大量抛荒,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低下,难以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目标。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难以满足农村地区土地交易主体对土地市场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热情。目前,土地的家庭分散经营已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农地改革的现实需求。土地是财富之母,如何顺应城镇化之势,革除农村土地分散经营之弊,寻求破解“三农”难题之道,成为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土地信托;土地流转;信托机制;配套措施; 【作者】庞亮;东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 【出版日期】 4.选题过程中是否遇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选题中遇到题目定位问题,最后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决定的。 二、文献检索过程 1.所用的检索词,说明选词的过程。 检索词:流转土地现状对策集体 SU='土地'*'流转'andFT='问题探究' TI='土地'and KY='流转' 所用的数据库名称,说明选库理由。

高中政治课题研究题目

高中政治课题研究题目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讲授有效性的案例研究 《经济生活》新课课堂提问的案例研究 《政治生活》案例分析教学中时事资源与教材整合有效性的研究高中思想政治新授课情境式设问的有效性研究 哲学生活化(课堂讲解)案例研究 微博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文化生活》中的莞香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非人类教学资源开发的策略 《政治生活》中对东莞本土时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政治生活》课堂学习个性化的教学案例研究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中考高效课堂复习的案例研究 构建初中思品教学民主课堂的研究 初中思品问题型情境设计的策略研究 政治课堂讨论教学法的方法运用案例研究 课堂提问的案例研究 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性的研究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案例研究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科问答题评讲有效性的研究 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研究 利用探究园模块进行教学情景设计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科组规范化制度建设研究——教师相互听课制度研究 以镇为单位的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以赛促研的教研方式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对时事材料分析能力的研究 课堂训练的案例研究 促进情感升华的影视资源与教材整合有效性的研究 关于恰当运用课堂表扬和鼓励培养学生学习信心的案例研究 在初中政治课课堂讨论中提升学生思考能力有效性的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新授课导入形式有效设置的方法研究 时事资源与高中《政治生活》教材的整合有效性研究 高中《政治生活》模块教材资源的高效整合研究 科学使用导学案,有效利用错误型生成资源的案例研究 激发问题欲望,关注奇思妙想——政治课堂智慧生成策略探微促进知识理解的时事资源与高中政治教材的整合有效性研究 高三第一轮复习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高中政治课堂体验型教学方式的有效性研究 关于提高学生政治主观题解能力的研究 《生活与哲学》教学内容整合、重组、调整与学习有效性的研究高中政治一例多用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课题文献综述

《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课题研究 文献综述 课题立项编号: 课题研究单位:鹿寨县四排镇第二小学 文献综述作者:梁桂连 摘要:之前,我校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养成课前备好课的习惯,课堂教学不讲究策略,不重视课堂教学效果,教学随意性大,故教学质量上不去。针对我校现状,一年来,我们课题组参加《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研究,各课题组成员努力反思、自查、自省,积极参与研究、学习,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写教学反思;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认真研究,相互学习,收效良好。 关键词:教学现状;研究;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成果 一、前言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2017年春开始我组课题《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立项并开始研究,在全体组员的共同研究下,我们组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长了不少,但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理论学习上还是远远不足的,所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正文 (一)历史发展 2017年春,我们的课题《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在鹿寨县级课题立项,我们马上对我校的部分老师及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很多老师没有意识到课前制定教学目标的意义,不懂得课堂教学策略,很多老师们平时无暇去研读课标,即使有的老师去看一下课标,也是囫囵吞枣,对课标中的理念理解也不到位。有的老师得到教学内容,首先想到的是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有的老师不愿意自己设计,有的教师没有信心或能力去设计。教师没有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去完成教学内容,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学生们不知道什么是学习的目标,很多都不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所以上完一节课,结束的仅仅是时间,不知道所谓的目标,更谈不上是否达成目标。针对老师们的现状,我们的课题《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真的值得我们去研究了。 于是我们开始进行课题研究,首先理解课题,我们向从鹿寨县实验小学来我们学校支教的邹文英老师和韦东丽老师请教。从她们那我们开始了解到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有可行性、可操作性;教学重点可以摘自教学目标中,而教学难点则根据教材、根据学情而定,不一定出自教学目标。有了她们的帮助,顿时我们脑海里的概念清晰多了,我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调研课题实施方案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6946 (方案范本系列)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调研课题实施方案详细版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 For Daily Work Includes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Other Item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调研课题实 施方案详细版 提示语:本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规划,常见结构包含预期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调研目的: 为积极响应团区委创新年度工作思路的号召,结合我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积极推进文教局团委的工作,就感恩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形成工作思路,以更好地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 调研内容: 对我区中小学感恩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调研提纲: 1.全区中小学感恩意识、感恩认知现状调查 2.全区中小学感恩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实施

水平 3.感恩教育的效果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联系 4.感恩教育在促进中小学教育三位一体工作中的作用 5.感恩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联系 6.感恩教育在我区中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特色与品牌性趋势研究 具体做法: 要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争取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主要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课外延伸(家庭、社会活动等)为载体,以角色换位、实践体验为行动策略,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学校德育和学科教育相互结合,创设感恩教育的平台与氛围。感恩教育不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方式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方式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课题组 一.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德育必然要延伸,要发展。正因如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德育,也要现代化。德育的现代化通常是指以先进的生产力和理论为导向,实现德育主体的现代化与德育制度的现代化和德育物质保障现代化的有机统一过程。现代德育是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现代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而“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区别于传统德育的分水岭。 本课题研究旨在探究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中生必备的一项素质——自我管理能力,其培养方式的主要内涵,研究其实施中的操作要领、运行机制和保障体制,以期探索出由一个侧面逐渐扩大为整体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课题研究支撑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是指以建构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核心,全方位培养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柯尔柏格继承了杜威的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相对于灌输、相对于无视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的表述忽视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因而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明确表述了现代德育的主体性,表述了主体德性发展的内容包括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发展。 “主体”不仅是“认知主体”,而且也是“道德”主体;“发展”也不仅是“认知的发展”,而且也是“道德的发展”。 “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其内涵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了现代德育以人为本的精神,突出了主体,突出了主体德性的发展;以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人格为根本。 (2)“主体-发展性”的德育活动是教育者、受教育者能动地自主构建思想道德的对象性活动;在教育者的组织领导下,教育者、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教育者的启发引导、指导与受教育者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是教育者的价值导向与受教育者自主构建相统一的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活动。 三、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界定 该课题界定为“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方式研究”,对其中几个主题词界定如下: 高中生自我管理:管理和自我管理相辅相成,是学校管理统一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自我管理必须以管理为基础,管理又通过自我管理而起作用。自我管理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心理基础,自我意识需要在教育影响下,在活动和交往中发展。青年初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是接受教育到踏上社会工作岗位的转折阶段。如何促进他们在接受教育、管理的同时,培养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能力,对他们造就起方向正确、自主自强、具有创新意识这样的新一代至关重要。 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自我管理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持征。其内容包括:自我评价能力(在认识方面)、自我体验能力(在情感方面)、自我调控能力(在意志方面)和自我修养能力(在行为习惯方面)。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范文1

“案例教学”在现代文献检索课中的应用 Abstract:a literature search was the students must master a skill,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 technology,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facing many new challenges.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case teaching"in the course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摘要:文献检索是大学生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随着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文献检索课的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文章主要探讨了“案例教学”在文献检索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文献检索教学改革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以介绍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查找方法和技巧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获取信息文献、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科研、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服务。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的信息技术、网络信息资源、电子出版物的大量涌现,对读者自如地检索和利用各种(载体)文献信息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积极探索文献检索课教学新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检索信息、获取文献的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1 教学改革的意义 以往的文献检索教学方式,主要采取逐个讲解文献数据库,向学生灌输具体的检索方法及检索技巧。相对来说这是一种比较枯燥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缺乏信息意识和学习兴趣。随着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专业文献数据库越来越多,已经无法也没有必要像以前那样对数据库进行逐个逐个地讲解[1];另外,信息爆炸和信息饥饿之间的矛盾要求学生具有更高的信息筛选能力。所以,现代文献检索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掌握一定的信息筛选和分析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信息素质的人,能有效地查寻、评价和利用信息,并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据此,现有的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革,目的就是为了把枯燥的教学内容用更加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从而最终提高学生文献检索和利用的能力。笔者结合对本校商学院学生的文献检索教学工作,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