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青春舞曲》教案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王洛宾收集、整理的维吾尔族民歌,使学生对维族音乐有初步的认识,了解和熟悉维吾尔族音乐。

2.通过学唱《青春舞曲》一歌,让学生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并从中领悟青春易逝的道理,从而更加珍惜时间,爱惜时间,个个争做勤奋向上的好学生。

3.通过创编活动引导学生,自己设计节奏型为歌曲伴奏。能用简单的维族基本动作进行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即兴创作和歌表演活动。

教具准备:课件、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猜歌曲导入(5分钟)

1.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接下来我来唱你们来猜,老师演唱的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教师演唱,学生回答)

2.同学们回答得不错,掌握的歌曲还挺多,下面我再播放一首音乐,请你们认真聆听后并告诉我是哪个民族的?(多媒体放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请大家随着音乐击拍或者律动吧!(师生随音乐律动)

提示: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曲,是我国哪个地方的音乐呢?(新疆)

3.师: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神秘而又美丽的新疆。

(设计意图:引出本课主体)

二、感受、体验歌曲 10分钟

1.初听歌曲。

问题:听后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们谁能说说都知道新疆的什么?(民族信仰,服饰,小吃,土特产,乐器,民族舞蹈等)

随机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乐曲欣赏后,让学生初步了解维族的风土人情和有关知

识。)

2.介绍王洛宾先生及其作品

王洛宾(1913-1996)在他的一生中,有62年致力于音乐艺术的创作与实践,由他创作的歌曲流传了一代又一代.大家知道他创作过哪些歌曲吗?(《达板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出来》,《在那遥远的地方》)他创作过这么多的描写西部的歌曲,“西部歌王”的称号对于他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创作的《青春舞曲》。

三、歌曲学唱 12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会唱本课时教材歌曲,从中知道时间易逝的道理,进而懂得珍惜、爱惜时间)

1.复听歌曲。学生再次感受新疆歌曲的特点。

2.按节奏读歌词。(随机出示歌谱)

(1)教师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特别是难点的节奏,师带领学生多读几遍。

(2)请生范读,师指导

(3)全体学生按节奏,有感情朗诵歌词

3.处理节奏。(随机出示节奏谱)

4.学生用“拉”模唱歌曲

5.学生随录音范唱小声学唱两遍。(指导学生“别”字语气要加重,老师可以范唱。要求吐字清晰有弹性,唱出欢快情绪。)学唱中找出自己学唱中的难点。

6.教师弹琴解决难点。

7.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8.歌曲接唱。采用师生、生生接唱的形式检查学生歌曲掌握情况,对学生反馈的问题及时解决。

9.师:歌中唱出了什么?引导生分析对比两个“青春不会来”的旋律走向。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肯定学生),从歌曲形象的比喻中我们清楚的知道时光易逝和青春一去不复返的道理…

10.师生讨论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

出示课件

四、拓展 13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创编活动引导学生,自己设计节奏型为歌曲伴奏。能用简单的维族基本动作进行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合作精神)

1.师:在维族有歌的地方必定有舞,歌舞不开。请你们想想,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歌曲?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舞蹈视频,从中你可以借鉴哪些动作来完成歌表演?

2. 维吾尔族基本动作的学习

(1) 学习进退步。指导学生在基本步伐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加上手上动作,然后有表情愉快的参与表演活动。体态贯穿其中:昂首、挺胸、直腰(2)全体同学做统一的舞蹈动作,为歌曲伴舞

(3)分组创编活动

师:按照平时的位置进行分组

3.分组进行创编,各组以抽签来决定本组的创编活动。

(1)表演组(2)伴奏组

4.各组进行编创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5.各组进行展示。(学生间评价、教师评价、小组间评价)

展示要求:歌唱:把歌曲升华,唱得更美更好听;

舞蹈:创编舞蹈动作,进一步丰富歌曲;

伴奏:创编伴奏型铃鼓、三角铁a X x-

五、教师小结 2分钟

师:通过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生:畅谈

师归纳....维吾尔族歌舞热情、欢快、奔放……由此可见我们的民族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新疆民歌《青春舞曲》,它不仅令我们向往美丽富饶的新疆。而且让我们也更加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同时也让我们感悟到: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稍纵即逝。我们应该好好把握青春,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因此只有在充实的人生中,青春才会流光溢彩。真诚地祝愿同学们明天会更好,一天更比一天充满青春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