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分离式建模

钢筋混凝土分离式建模
钢筋混凝土分离式建模

一、简介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建模的方法与结果评价(前后处理),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的重要步骤,能否把握模型的可行性、合理性,如何从计算结果中寻找规律,是有限元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关键一环。Blackeage以自己做过的一组钢筋混凝土暗支撑剪力墙的数值模拟为例,从若干方面提出一些经验与建议。希望大家一起讨论、批评指正(wang.jian@https://www.360docs.net/doc/853182622.html,)。

程序:ANSYS 单元:SOLID65、BEAM188 建模方式:分离

暗支撑剪力墙结构由北京工业大学曹万林所提出,简言之就是一种在普通钢筋配筋情况下,加配斜向钢筋的剪力墙结构。

二、单元选择

以前经常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建模方法是通过SOLID65模拟混凝土,通过SOLID65的实常数指定钢筋配筋率,后来发现这种整体式的模型并不理想,而且将钢筋周围的SOLID65单元选择出来,再换算一个等效的配筋率,工作量也并不小。最关键的是采用整体式模型之后,得不出什么有意义的结论,弄一个荷载-位移曲线出来又和实验值差距比较大。只有计算的开裂荷载与实验还算是比较接近,但这个手算也算得出来的东西费劲去装模作样的建个模型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这次我尝试采用分离式的模型,钢筋与混凝土单元分别建模,采用节点共享的方式。建模时发现,只要充分、灵活地运用APDL的技巧,处理好钢筋与混凝土单元节点的位置,效率还是很高的。

[center]

暗支撑剪力墙数值模型[/center]

看过很多的资料,分离式模型是用LINK8与SOLID65的组合方式,这样做到是非常直观,因为LINK8是spar类型的单元,每个节点有3个自由度,这与SOLID65单元单节点自由度数量是一致的。但是问题也就由此产生,当周围的混凝土开裂或是压碎时,SOLID65将不能对LINK8的节点提供足够地约束(如下图箭头方向),从而导致总刚矩阵小主元地出现影响计算精度,或者干脆形成瞬变体系导致计算提前发散。

[center]

LINK8+SOLID65的问题[/center]

如果采用梁单元模拟暗钢筋,就算包裹钢筋的混凝土破坏了,钢筋单元本身仍可对连接点提供一定的侧向刚度(其实钢筋本身就是有一定抗弯刚度的),保证计算进行下去。ANSYS中的梁单元比较多,建议选取beam188单元。beam188支持弹塑性分析、自定义截面。可以用内力计算结果按截面插值得出应力结果,这样,SOLID65+beam188不仅解决了SOLID65+beam188的小主元问题,而且可以方便地控制钢筋单元的划分密度,也扩充了钢筋单元输出信息。

三、单元组合方式

将剪力墙中所有钢筋单元(包括暗柱、梁的纵、箍筋、暗支撑钢筋、暗支撑箍筋、暗分布筋)单独建模,为了能够与混凝土单元节点共享,将混凝土单元细化,单元高度设为暗柱箍筋间距与墙片分布筋间距的最大公约数。

钢筋与混凝土单元节点共享。不考虑粘接-滑移影响。其实由于混凝土单元已经细化过了,钢筋周围的混凝土由于钢筋作用而开裂之后,钢筋节点受到混凝土的约束降低,这也相当于引入了一部分粘接-滑移的力学作用,只不过没有考虑进大变形、大滑移时的几何非线性及边界非线性因素。

四、混凝土开裂与压碎判定

采用最大拉应力准则判定混凝土开裂,采用WW准则判定混凝土压碎。在许多文章中都建议关闭混凝土压碎判定以改善收敛,个人认为得不偿失,关闭了压碎特性将过高地估计构件的承载力及后期刚度,一个错误的、与实际出入很大的计算结果的收敛性再好,即使弹出了激动人心的solution is done又有什么意义呢?至于收敛性,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来改善。

五、本构关系

经试算发现,混凝土单元选用随动强化模型时将难以收敛,选用等向强化模型则好得多,而且混凝土的随动特性并

不明显。所以注意选用等向强化模型。由于已经打开了压碎判定,所以,材料特性中只给出一个初始弹性模量即可,当然也可采用多线性等向模型,但对结果影响不大。

六、改善收敛的方法

ANSYS中的SOLID65单元收敛性并不是太好,有时甚至很难得到收敛的计算结果,所以保证数值模型的收敛成为用ANSYS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数值模拟中至关重要环节。经反复计算,并汇总大家总结的规律,罗列如下:

1.打开自动时间步长。

2.钢筋采用beam188梁单元。

3.水平加载时采用残余位移收敛准则。

4.虽然混凝土与钢筋单元单独建模,但可以在混凝土单元中加入一个很小配筋率的弥散钢筋,这些钢筋并不是实际的,而是数值的,它可以在混凝土单元破坏时对节点提供一点约束,减少总刚突变。

5.采用等向强化的弹塑性模型。

清华大学江见鲸在其有限元讲义当中提到SOLID65单元尺寸不能太小,否则会引起单元的提前破坏,但我觉得,这到是一个适当地引入粘结-滑移影响的方式,而且强行的限制单元的尺寸,也使得分离式建模难以实现。当然,一定要保证SOLID65的单元是长方体,且网格疏密过渡平缓。

七、关于裂缝分布、裂缝宽度分布

在ANSYS中,裂缝的模拟采用弥散的形式,弥散裂缝模型在宏观上结构等效,但它基于最大拉应力准则,一但某一单元开裂,将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大面积开裂,这与实际的情况是不相符的,所以,弥散裂缝的分布与试验中试件的实际裂缝没有可比性。但是通过观察暗支撑暗力墙与传统剪力墙的数值裂缝分布,仍然能发现某些规律。[center]

左:无暗支撑,右:带有暗支撑[/center]

由上图可见,在相同的荷载水平下(190kN)传统剪力墙的数值模型已经大面积开裂,而配有暗支撑的剪力墙开裂面积较小,在墙体中央部位产生局部裂缝,这说明暗支撑钢筋对于抑制大面积裂缝开展,以及改善裂缝分布有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这种裂缝分布图的信息量还是太少,有时无法从中比较出结果,比如我做的另外两个高耸的暗支撑墙。[center][/center]

左侧的剪力墙无暗支撑,后侧底部配有暗支撑,从上面的分布来看,似乎比较不出什么优劣。而且,这只是裂缝的分布,我们更关心的是裂缝“强度”(宽度)的分布。

即然开裂准则是基于最大拉应力的开裂准则,高斯点开裂之后,弹性变形引起的应变与裂缝引起的应变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混凝土单元第一主应力也就反应了裂缝的强度(宽度),而且确实有很多的计算程序就是根据第一主应变来计算裂缝宽度。这样,就可以通过做出混凝土单元第一主应力分布图来从另一侧面反映裂缝强度分布规律。[center][/center]

取相同荷载水平下(约165kN)的HSW(传统)与HSIIW(暗支撑)的第一主应变分布作图对比,计算得出HSW 的最大第一主应变为0.0672,而HSWIIW为0.0182,说明设有暗支撑的剪力墙其裂缝强度(宽度)要小于传统剪力墙,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设有暗支撑的剪力墙第一主应力分布更为分散,且变化梯度较小,而传统剪力墙则相对比较集中,变化梯度大,这说明加设了暗支撑,使得剪力墙的裂缝更趋分散,而裂缝宽度变小。

从图中还可看出,没有暗支撑的传统剪力墙,第一主应力的分布有明显的条带状,这对应了长、贯通裂缝的出现。而暗支撑剪力墙对于抑制这种贯通裂缝有明显的作用。

八、关于钢筋应力应变分析

[center][/center]

由钢筋等效应力分布图可以看出,在达到极限荷载之时,传统剪力墙暗柱的纵筋与暗片分布筋基本完全屈服。而暗支撑剪力墙除暗柱的纵筋外,墙片的分布筋依然保持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应力分布梯度。说明虽然已经达到了最大荷载,

但暗支撑剪力墙的墙片仍然具有一定承载及变形储备,计算终止只是由于受压一侧暗柱底部的混凝土压碎导致的总刚矩阵的病态所造成。而墙片钢筋没有完全屈服也从一个侧面定性地反应出了暗支撑剪力墙的延性要好于传统剪力墙。暗支撑钢筋一部分屈服,说明暗支撑钢筋有效地发挥了作用。

[center][/center]

上图为受拉一侧暗柱底部的纵筋与箍筋的等效应力分布。

箍筋可以约束混凝土,当构件受压时可使得混凝土处由三向受压的有利状态,提高构件的受压承载力,同时也对受剪的斜裂缝起到抑制作用,它是斜截面承载的重要受力元素。

在受拉一侧暗柱的位置处,箍筋不存在约束混凝土的作用,所以,此时暗柱箍筋的应力水平,恰恰反应了此处斜裂缝的发展情况。很明显的,传统剪力墙此位置的箍筋应力要高于同位置的暗支撑剪力墙,这说明传统剪力墙此处的裂缝发展程度比暗支撑剪力墙要高得多。受拉一侧贯穿暗柱的裂缝是剪力墙结构进入破坏的一个标志,这说明暗支撑钢筋对于抑制这种贯穿裂缝有着有利的作用。

[center][/center]

上图为最大荷载下暗支撑受拉及受压钢筋的应力分布,横坐标为钢筋长度,左端对应剪力墙底部。

观察钢筋应力分布,可得出下面的规律:

1.无论受压钢筋还是受拉钢筋,从底部到顶部均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在顶部达到最小值。

2.受拉钢筋的应力数值比受压钢筋要大,应力下降也较快,下降前的分布曲线由于受拉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变化规律很不明显,在中部偏下的位置达到最大值,且屈服,在顶部进入非开裂区,迅速下降到一极小值。这也反证了受拉暗支撑钢筋对抑制受拉区裂缝的作用。

3.受压暗支撑钢筋与混凝土粘接相对较好,由底部到顶部基本呈现了单调减小的趋势。

4.在两钢筋交叉部位(约620mm处),由于应力集中使得钢筋应力有一突变。

九、总结

由上面结果可以看出,分离式的模型信息量丰富,后处理方便。由于钢筋混凝土这一材料本身的离散性比较大,有时很难对其做出精确的“定量”计算,但是只要模型建立合理,仍然能得到充足的“定性”结论。

如何在ANSYS中模拟钢筋混凝土的计算模型

如何在ANSYS中模拟钢筋混凝土的计算模型 最近做了点计算分析,结合各论坛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就一些问题探讨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关于模型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根据钢筋的处理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即分离式、分布式和组合式模型。考虑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和滑移,则采用引入粘结单元的分离式模型;假定混凝土和钢筋粘结很好,不考虑二者之间的滑移,则三种模型都可以;分离式和分布式模型适用于二维和三维结构分析,后者对杆系结构分析比较适用。裂缝的处理方式有离散裂缝模型、分布裂缝模型和断裂力学模型,后者目前尚处研究之中,主要应用的是前两种。离散裂缝模型和分布裂缝模型各有特点,可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选择使用。随着计算速度和网格自动划分的快速实现,离散裂缝模型又有被推广使用的趋势。 就ANSYS而言,她可以考虑分离式模型(solid65+link8,认为混凝土和钢筋粘结很好,如要考虑粘结和滑移,则可引入弹簧单元进行模拟,比较困难!),也可采用分布式模型(带筋的solid65)。而其裂缝的处理方式则为分布裂缝模型。 二、关于本构关系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可以分为线弹性、非线性弹性、弹塑性及其它力学理论等四类,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非线性弹性和弹塑性本构关系,其中不乏实用者。混凝土破坏准则从单参数到五参数模型达数十个模型,或借用古典强度理论或基于试验结果等,各个破坏准则的表达方式和繁简程度各异,适用范围和计算精度差别也比较大,给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就ANSYS而言,其问题比较复杂些。 1 ANSYS混凝土的破坏准则与屈服准则是如何定义的? 采用tb,concr,matnum则定义了W-W破坏准则(failure criterion),而非屈服准则(yield criterion)。W -W破坏准则是用于检查混凝土开裂和压碎用的,而混凝土的塑性可以另外考虑(当然是在开裂和压碎之前)。理论上破坏准则(failure criterion)和屈服准则(yield criterion)是不同的,例如在高静水压力下会发生相当的塑性变形,表现为屈服,但没有破坏。而工程上又常将二者等同,其原因是工程结构不容许有很大的塑性变形,且混凝土等材料的屈服点不够明确,但破坏点非常明确。 定义tb,concr matnum后仅仅是定义了混凝土的破坏准则和缺省的本构关系,即W—W破坏准则、混凝土开裂和压碎前均为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而开裂和压碎后采用其给出的本构关系。但屈服准则尚可另外定义(随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如tb,MKIN,则定义的屈服准则是Von Mises,流动法则、硬化法则也就确定了)。 2 定义tb,concr后可否定义其它的应力应变关系 当然是可以的,并且只有在定义tb,concr后,有些问题才好解决。例如可以定义tb,miso,输入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多折线实现),这样也就将屈服准则、流动法则、硬化法则等确定了。 这里可能存在一点疑问,即ANSYS中的应力应变关系是拉压相等的,而混凝土材料显然不是这样的。是的,因为混凝土受拉段非常短,认为拉压相同影响很小,且由于定义的tb,concr中确定了开裂强度,所以尽管定义的是一条大曲线,但应用于受拉部分的很小。 三、具体的系数及公式 1 定义tb,concr时候的两个系数如何确定? 一般的参考书中,其值建议先取为0.3~0.5(江见鲸),原话是“在没有更仔细的数据时,不妨先取0.3~0. 5进行计算”,足见此0.3~0.5值的可用程度。根据我的经验和理由,建议此值取大些,即开裂的剪力传递系数取0.5,(定要>0.2)闭合的剪力传递系数取1.0。支持此说法的还有现行铁路桥规的抗剪计算理论,以及原公路桥规的容许应力法的抗计剪计算。 2 定义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单向应力应变曲线很多,常用的可参考国标混凝土结构规范,其中给出的应力应变曲线是二次曲线+直线的下降段,其参数的设置按规范确定即可。当然如有实测的应力应变曲线更好了。

钢筋混凝土梁的ansys分析

摘要 本文介绍ANSYS 模拟钢筋混凝土梁的过程,讨论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以及在 ANSYS 中的实现,给出了用分离式配筋方法对混凝土梁的分析的一般过程。并给出了详细的命令流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在力的作用下混凝土梁的塑形变形和裂缝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Ansys 混凝土梁 分离式配筋 The analysis of mechanics of a reinforced concrete based on ANSYS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SYS simulation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process, discus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the realization, and gives the ANSYS reinforcement method with separate the analysis of concrete beams of the general process. And gives the detailed command flow proces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ncrete beams, and discussed the concrete beam under the action of forces of the body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process. Keywords Ansys concrete beams reinforced separated 1 引言 由于钢筋混凝上材料性质复杂,使其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行为[1]。长期以来采用线弹性理论的设计方法来研究钢筋混凝上结构的应力或内力,显然不太合理,尽管有此理论是基于人量试验数据上的经验公式,还是不能准确反映混凝上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受力复杂的重要结构,必须采用三维钢筋混凝上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才能很好地掌握其力学性能。利用ANSYS 对钢筋混凝上结构弹塑性的仿真分析,可以对结构自开始受荷载直到破坏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获得不同阶段的受力性能。本文将以混凝土梁的弹塑性分析为例,介绍在Ansys 中分析材料非线性问题的具体实现方法。 2 问题介绍 如图所示的钢筋混凝土梁[2],横截面尺寸为200400b h mm mm ?=?,梁的跨度为3.0L m =,支座宽度为250mm 采用C20混凝土,梁内受拉纵筋3φ20,架立筋采用2φ12, 箍筋采用φ6@150,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5mm 。如图一。 图一 对于梁中所采用的所有钢筋,弹性模量为5 2.11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210MPa , 密度33 7.810/kg m ?,泊松比为0.3。

(完整版)ANSYS钢筋混凝土分离式建模

!跨中施加110KN的集中力FINISH $/CLEAR$/PREP7! AS0=380.1 $AS1=50.3 $A=30 $B=150! H=300 $L=2650 $L0=125! ET,1,SOLID65! KEYOPT,1,1,0! KEYOPT,1,5,1! KEYOPT,1,6,3! KEYOPT,1,7,1! ET,2,LINK180! ET,3,SOLID185,,3 R,1,AS0$R,2,AS1$R,3 MP,EX, 1,2.4E4 $MP,PRXY,1,0.2$FC=25! TB,CONCR,1,1,9! TBDATA,,0.35,0.75,3.1125,-1! TB,MISO,1,,15! TBPT,,0.0002,4.8$TBPT,,0.0004,9.375$TBPT,,0.0006,13.51! TBPT,,0.0008,17.02$TBPT,,0.001,19.83,$TBPT,,0.0012,21.95! TBPT,,0.0014,23.43$TBPT,,0.0016,24.365$TBPT,,0.0018,24.856! TBPT,,0.002,FC $TBPT,,0.0038,FC ! TBPLOT!

MP,EX,2,2E5$MP,PRXY,2,0.25! TB,BKIN,2$TBDATA,,360! MP,EX,3,2E5$MP,PRXY,3,0.25! TB,BKIN,3$TBDATA,,210! N,1,,B $N,9$FILL,1,9! NGEN,11,9,1,9,1,,,A! NGEN,2,1000,1,99,1,75! NGEN,3,1000,1001,1099,1,50! NGEN,7,1000,3001,3099,1,75! NGEN,7,1000,12001,12099,1,75! NGEN,2,1000,18001,18099,1,50! /VIEW,1,-1,-1,1! TYPE,2 $REAL,2$MAT,3! *DO,II,11,16,1$E,II,II+1 $*ENDDO! *DO,II,83,88,1$E,II,II+1 $*ENDDO! *DO,II,11,74,9$E,II,II+9 $*ENDDO! *DO,II,17,80,9$E,II,II+9 $*ENDDO! EGEN,20,1000,1,28,1! *DO,II,83,18083,1000$E,II,II+1000$*ENDDO! *DO,II,89,18089,1000$E,II,II+1000$*ENDDO! TYPE,2$REAL,1$MAT,2

钢筋混凝土梁步骤

1、menu>preferences>选structural 2、定义单元类型。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1号单元定义 SOLID65,为混凝土模型,2号单元为PILE20,为钢筋模型,3号单元为PLANE42。 3、定义实常数,Menu>preprocessor>real constants> add/edit/delete,选PIPE20, OK,输入OD=18,WTHK=8.99定义受拉钢筋定义,单击OK。再定义受压钢筋和箍筋实常数OD=8,WTHK=3.99。再选SOLID65单元,单击OK,不填入数值,单击OK。 4、定义材料属性。 Menu>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 在对话框中选MATERIAL,并两次单击NEW MODEL1,增加两个材料模型,选material models number1,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 >structural >linear>elastic>isotropic,设置弹性模量2.4e4,泊松比0.2,OK。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structural>nonlinear>inelastic>non-metal plasticity>concrete,,前四个位置输入0.4,1.0,3,-1数值,OK。 选material models number2, 执行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 >structural >linear>elastic>isotropic,设置弹性模量2e5, 泊松比0.3, 执行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structural>nonlinear>inelastic>rate independent>kinematic hardening plasticity>bilinear,在yield stss中输入350,OK。选material models number3, 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 >structural >linear>elastic>isotropic,设置弹性模量2e5, 泊松比0.,25,执行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structural>nonlinear>inelastic>rate independent>kinematic hardening plasticity>bilinear, 在yield stss中输入200,OK。退出材料属性定义框。 5、建立半个模型的所有节点 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nodes>in actives cs,建节点1(0,0,0),节点9(150,0,0) 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nodes>fill between nds,选择1和9号节点,在弹出对话框中单击OK。 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opy>nodes>copy 选择所有节点,单击OK,在copy nodes框中,itime=11,dy=30,inc=9,OK. 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opy>nodes>copy ,选所有节点,单击OK,itime=19,dz=-75,inc=1000,OK,得到半个模型节点。6、创建受压钢筋和箍筋单元, type,2 real,2 mat,3 建立水平箍筋模型 *do,ii.11.16,1 e ,ii,ii+1 *enddo *do,ii,83,88.1 e , ii,ii+1 *enddo

钢筋混凝土建模参考

!建模 finish$/clear$/prep7 ET,1,SOLID65 ET,2,LINK8 k,,60,210,0 k,,-60,210,0 k,,-60,-210,0 k,,-20,-210,0 k,,20,-210,0 k,,60,-210,0 k,,60,210,50 k,,-60,210,50 k,,-60,-210,50 k,,-20,-210,50 k,,20,-210,50 k,,60,-210,50 *do,j,0,58,1 *do,i,7+j*6,12+j*6,1 kgen,2,i,,,,,100,,, *enddo *enddo k,,60,210,6000 k,,-60,210,6000 k,,-60,-210,6000 k,,-20,-210,6000 k,,20,-210,6000 k,,60,-210,6000 *do,i,1,367,6 l,i,i+1 l,i+1,i+2 l,i+2,i+3 l,i+3,i+4 l,i+4,i+5 l,i+5,i *enddo *do,i,1,6,1 *do,j,i,i+360,6 l,j,j+6 *enddo *enddo !附加点 k,,100,250,0 k,,-100,250,0

k,,-100,-250,0 k,,100,-250,0 k,,60,250,0 k,,-60,250,0 k,,-60,-250,0 k,,60,-250,0 k,,100,250,6000 k,,-100,250,6000 k,,-100,-250,6000 k,,100,-250,6000 k,,60,250,6000 k,,-60,250,6000 k,,-60,-250,6000 k,,60,-250,6000 !粘体 v,1,2,3,6,367,368,369,372 v,373,377,380,376,381,385,388,384 v,378,374,375,379,386,382,383,387 v,377,378,2,1,385,386,368,367 v,6,3,379,380,372,369,387,388 vglue,all NUMMRG,KP, , , ,LOW !参数 R,1,1256, R,2,113.04,0, MPTEMP,,,,,,,, MPTEMP,1,0 MPDATA,EX,1,,1.8145e10 MPDATA,PRXY,1,,0.2 TB,kinh,1,1,13,0 TBTEMP,0 TBPT,,0.0002 , 3629000 TBPT,,0.0004 , 6876000 TBPT,,0.0006, 9741000 TBPT,,0.0008, 12224000 TBPT,,0.001, 14325000 TBPT,,0.0012, 16044000 TBPT,,0.0014, 17831000 TBPT,,0.0016, 18336000 TBPT,,0.0018, 18909000 TBPT,,0.002, 19100000 TBPT,,0.0024, 19063032

ANSYS 钢筋混凝土建模

ANSYS 钢筋混凝土建模 一、简介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建模的方法与结果评价(前后处理),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的重要步骤,能否把握模型的可行性、合理性,如何从计算结果中寻找规律,是有限元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关键一环。Blackeage以自己做过的一组钢筋混凝土暗支撑剪力墙的数值模拟为例,从若干方面提出一些经验与建议。希望大家一起讨论、批评指正(wang.jian@https://www.360docs.net/doc/853182622.html,)。 程序:ANSYS 单元:SOLID65、BEAM188 建模方式:分离 暗支撑剪力墙结构由北京工业大学曹万林所提出,简言之就是一种在普通钢筋配筋情况下,加配斜向钢筋的剪力墙结构。 二、单元选择 以前经常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建模方法是通过SOLID65模拟混凝土,通过SOLID65的实常数指定钢筋配筋率,后来发现这种整体式的模型并不理想,而且将钢筋周围的SOLID65单元选择出来,再换算一个等效的配筋率,工作量也并不小。最关键的是采用整体式模型之后,得不出什么有意义的结论,弄一个荷载-位移曲线出来又和实验值差距比较大。只有计算的开裂荷载与实验还算是比较接近,但这个手算也算得出来的东西费劲去装模作样的建个模型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这次我尝试采用分离式的模型,钢筋与混凝土单元分别建模,采用节点共享的方式。建模时发现,只要充分、灵活地运用APDL的技巧,处理好钢筋与混凝土单元节点的位置,效率还是很高的。 暗支撑剪力墙数值模型 看过很多的资料,分离式模型是用LINK8与SOLID65的组合方式,这样做到是非常直观,因为LINK8是spar类型的单元,每个节点有3个自由度,这与SOLID65单元单节点自由度数量是一致的。但是问题也就由此产生,当周围的混凝土开裂或是压碎时,SOLID65将不能对LINK8的节点提供足够地约束(如

混凝土模型

PQ-Fiber 概述 PQ-Fiber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研究所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开发的一组材料单轴滞回本构模型的集合。主要用于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的弹塑性时程分析中定义杆系结构的材料本构,同时可用于任何只需要定义材料单轴滞回本构模型的情况。 作者以FORTRAN编译文件.obj的形式在网上免费发布PQ-Fiber的最新版本,以供广大科研与工程设计人员使用,发布的版本没有功能限制。请使用者尊重知识产权。 版本信息:v1.3 (下载-单击右键“另存为”) 包含的材料模型(详细介绍见第三节): UConcrete01,UConcrete02,USteel01,USteel02,USteel03 使用过程中如有问题,请与作者联系: 潘鹏(Email: panpeng@https://www.360docs.net/doc/853182622.html,)

曲哲(Email: qz@https://www.360docs.net/doc/853182622.html,) 通信地址:北京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00084 相关下载: 在ABAQUS中使用 1. 在ABAQUS中使用本模型 (1)定义材料 在Properties模块中定义User Material,如图1所示。材料名的前几个字母必须与第三节中定义的某一个材料名相一致。需要分别选择General选项卡中的User Material和Depvar两个选项。 在User Material选项中定义该材料所需要的所有材料属性,如图2所示。在Depvar选项中定义该材料所需的状态变量的个数,如图3所示。

也可以在.inp文件中直接添加用户自定义材料,下面给出了一个例子。 *Material, name=UConcrete01 *Depvar 5, *User Material, constants=4 30., 0.002, 10., 0.005 材料名,短横线之前的字母必须与第三节中的定义相一致。 状态变量选项 用户自定义材料选项

ANSYS钢筋混凝土建模方法概述

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模、计算分析、结果处理是目前 针对钢筋混凝土进行数值模拟的重要步骤。如何采用ANSYS进行钢筋混凝土建模,能否把 握有限元模型的可行性、合理性是将有限元理论应用到实际工程中较为关键的一环。 按照目前在建模中对钢筋的处理方式,ANSYS钢筋混凝土建模方法主要分为三种:整体式、分离式以及组合式,每种方法都具有不同的建模特点,现略做总结如下。 一、整体式建模 ANSYS采用Solid65单元来模拟混凝土,所谓整体式建模也即是在建模过程中,通过对65单 元进行实常数的设置来考虑钢筋对混凝土结构的作用。这种方法将钢筋弥散于整个单元中, 并视单元为连续均匀材料。与其他方法比较,整体式建模的单元刚度矩阵综合了钢筋和混凝 土单元的刚度矩阵,并且是一次性求得综合的刚度矩阵。 因此,在采用整体建模方法时,在建模之前,应首先求得单元各个方向的配筋率,并设置实 常数,一般适用于体量较大,配筋比较规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式建模所得计算结果对 比实验来讲,其计算的开裂荷载误差较小,但开裂荷载后的整体荷载位移曲线与实验相比误 差较大。但采用整体建模方法的主要好处是能有效避免因为单元细分导致的应力奇异问题, 有利于提高整体计算的收敛性性能。 二、分离式建模 与整体式建模方法不同,分离式建模是指在建模过程中,考虑钢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分 别选用不同的单元来模拟钢筋和混凝土。一般而言,钢筋采用线单元link8模拟,混凝土选 用配筋率为0的素混凝土Solid65单元模拟。 由于采用不同单元建模,如果认为结构在受外部荷载作用时,钢筋与混凝土在相互约束情况 下会产生相对滑移,这时可以在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添加粘结单元来模拟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 粘结与滑移,一般采用非线性弹簧conbin39。如果认为两者之间连接紧密,不会出现滑移, 可视为刚性连接,只需通过合并节点即可,也即是相当于两者节点耦合。 从上述表述可见,分离式模型可以揭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机理,而这也是整 体式模型无法做到的。因此在需要对结构构件内的微观机理分析时,应采用分离式模型。但 同时也可预见,由于要分别建立钢筋模型以及混凝土模型,在前期建模时工作量较大。同时,因为在建模时需要划分出钢筋线,很容易导致在网格划分时单元形状的严重扭曲,从而加大 了在非线性计算过程中应力奇异现象出现的概率,整个结构计算收敛性较差。 三、组合式建模 组合式建模综合了整体式建模与分离式建模的建模特点,在实际工程中相比而言更具有操作性。所谓组合式建模也即是当存在形状复杂钢筋线或者预应力钢筋或者有特殊材料制作的钢 筋时,对这部分特殊钢筋采用分离式建模,对其他普通钢筋则采用整体式建模。 该种方法相比其他方法来讲在可以探讨特殊钢筋的微观机理时,工作量适中,同时整体结构 计算的收敛性性能也大为改善。 综上所述,在实际操作中,如果结构体量较大,配筋比较规整,则可以考虑采用整体建模; 如果结构体量较小,划分钢筋线工作量较小或者存在特殊钢筋时,可以考虑采用分离式建模;如果这两种情况皆有,则可以考虑采用组合式的建模。 如果朋友们在进行钢筋混凝土非线性计算时,屡次出现收敛困难,而调整参数又无多大改善时,是否可以考虑换一种建模方式呢?

钢筋混凝土建模步骤

在土木工程结构中,最为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各类房屋、水坝、桥梁、道路中都有广泛应用。ANSYS软件提供了专门的钢筋混凝土单元和材料模型。本算例将介绍ANSYS软件分析混凝土一些基本应用。 (1) 首先建立有限元模型,这里我们选用ANSYS软件自带的专门针对混凝土的单元类型Solid 65,进入ANSYS主菜单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选择添加Solid 65号混凝土单元。 (2) 点击Element types窗口中的Options,设定Stress relax after cracking 为Include,即考虑混凝土开裂后的应力软化行为,这样在很多时候都可以提高计算的收敛效率。 (3) 下面我们要通过实参数来设置Solid 65单元中的配筋情况。进入ANSYS主菜单Preprocessor-> Real Constants->Add/Edit/Delete,添加实参数类型1 与Solid 65单元相关,输入钢筋的材料属性为2号材料,但不输入钢筋面积,即这类实参数是素混凝土的配筋情况。 (4) 再添加第二个实参数,输入X方向配筋为0.05,即X方向的体积配筋率为5%。 (5) 下面输入混凝土的材料属性。混凝土的材料属性比较复杂,其力学属性部分一般由以下3部分组成:基本属性,包括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本构关系,定义等效应力应变行为;破坏准则,定义开裂强度和压碎强度。下面分别介绍如下。(6) 首先进入ANSYS主菜单Preprocessor-> 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在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 窗口中选择Structural-> Linear -> Elastic-> Isotropic,输入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分别为30e9和0.2 (7) 下面输入混凝土的等效应力应变关系,这里我们选择von Mises屈服面,该屈服面对于二维受力的混凝土而言精度还是可以接受的。在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 窗口中选择Structural-> Nonlinear-> Inelastic-> Rate Independent-> Isotropic Hardening Plasticity-> Mises Plasticity-> Multilinear,输入混凝土的等效应力应变曲线如下图所示。 (8) 最后输入混凝土的破坏准则,在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 窗口中选择Structural-> Nonlinear-> Inelastic-> Non-metal Plasticity-> Concrete,设定混凝土的裂缝张开剪力传递系数为0.5,裂缝闭合剪力传递系数为0.9,混凝土的单轴抗拉强度为3e6,单轴抗压强度为30e6,开裂软化参数为1,其他空着使用默认值。其参数具体意义参见《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一书。 (9) 接着还要定义钢筋材料性质。在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窗口菜单中选择Material-> New,加入新的材料。添加以下属性: Structural->Linear->Elastic->Isotropic,设定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109, 泊松比为0.27。。进入Structural-> Nonlinear->Inelastic-> Rate Independent->Isotropic Hardening Plasticity->Mises

ABAQUS中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建模

ABAQUS中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建模 曲哲 2006-5-29 一、试验标定 选用ABAQUS中的塑性损伤混凝土本构模型,分离式钢筋建模,建立平面应力模型模拟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单调受力行为。李宏男(2004)本可以提供比较理想的基准试验。然而计算发现,该文中试验记录的初始刚度普遍偏小,仅为弹性分析结果的1/5~1/8,原因不明,故此处不予采用。左晓宝(2001)研究了小剪跨比开缝墙的低周滞回性能,其中有一片整体墙作为对照试件,本文仅以这片墙为基准标定有限元模型。 图1:剪力墙尺寸与配筋 该试件尺寸及配筋如图1所示。墙全高750mm,宽800mm,厚75mm,墙内布有间距φ6@100的分布钢筋,墙两端设有暗柱。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为54.9MPa,钢筋均为一级光圆筋。 (a)墙体分区及网格(b)钢筋网 图2:ABAQUS中的有限元模型 剪力墙采用平面应力八节点全积分单元,墙上下两端各加设100mm高的弹性梁。钢筋采用两节点梁单元,通过Embed方式内嵌于墙体内。模型网格及外观如图2所示。墙下弹性梁底面嵌固。分析中,先在墙顶施加160kN均布轴压力,再在墙上方弹性梁的左端缓缓施加位移荷载。 ABAQUS中损伤模型各参数取值如表1、图3所示。未说明的参数均使用ABAQUS默认值。

表1:有限元模型材料属性 混凝土 钢筋 材料非线性模型 Damaged Plasticity Plasticity 初始弹性模量(GPa ) 38.1 210 泊松比 0.2 0.3 膨胀角(deg ) 50 初始屈服应力(MPa ) 13 235 峰值压应力(MPa ) 44 峰值压应变(με) 2000 峰值拉应力(MPa ) 3.65 注:其中混凝土弹性模量为文献中提供的试验值,其余均为估计值。 (a )压应力-塑性应变曲线 (b )拉应力-非弹性应变曲线 (c )受拉损伤指标-开裂应变曲线 图3:混凝土塑性硬化及损伤参数 ABAQUS 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用两个硬化参数分别控制混凝土的拉压行为,同时可以分别引入受压和受拉损伤指标。本文受压硬化曲线采用Saenz 曲线(式1),可用表1中列出的初始弹性模量、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唯一确定。受拉软化曲线采用Gopalaratnam 和Shah (1985)曲线(式2),并采取江见鲸建议参数k =63,λ=1.01,如图3(b )所示。本文模型只定义受拉损伤指标,损伤指标随开裂应变的变化如图3(c )所示,当开裂应变小于0.0014时,损伤指标线性增大,开裂应变超过0.0014后,损伤指标保持固定值0.6。 02 0000012c c c c E E εσεεεσεε= ??????+?+???????????? (1) e k t t f λ ωσ?= (2) 图4比较了采用4节点单元和8节点单元得到的剪力墙荷载-位移曲线,并同时画出了 文献中提供的荷载-位移骨架线。可见8节点单元模型的计算结果较4节点单元模型更加平滑顺畅,下降段也比较稳定。二者在达到峰值之前差别不大,但软化行为则相差较多。这可能与基于开裂应变定义的损伤指标引入的网格依赖性有关,本文对此不做深入讨论。 与试验曲线相比,有限元分析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初始刚度略大,且墙底开裂(图中1点)时刚度退化不如试验中显著,导致之后的分析结果位移偏小。受拉侧钢筋屈服后计算得到的刚度与试验曲线比较接近,不久主斜裂缝的出现使墙的承载力进入软化段,被主要裂缝穿过的钢筋均进行屈服段。软化过程中墙体形成了新的主斜裂缝并最终沿这条主斜裂缝破坏。图5、6分别展示了剪力墙在受力全过程中关键点处的混凝土主拉应变和钢筋大主应力。 与试验曲线相比,计算结果刚度偏差较大,承载力基本一致。

(完整版)ANSYS钢筋混凝土分离式建模

!跨中施加110KN的集中力 FINISH $/CLEAR $/PREP7! AS0=380.1 $AS1=50.3 $A=30 $B=150! H=300 $L=2650 $L0=125! ET,1,SOLID65! KEYOPT,1,1,0! KEYOPT,1,5,1! KEYOPT,1,6,3! KEYOPT,1,7,1! ET,2,LINK180! ET,3,SOLID185,,3 R,1,AS0 $R,2,AS1 $R,3 MP,EX, 1,2.4E4 $MP,PRXY,1,0.2 $FC=25! TB,CONCR,1,1,9! TBDATA,,0.35,0.75,3.1125,-1! TB,MISO,1,,15! TBPT,,0.0002,4.8 $TBPT,,0.0004,9.375 $TBPT,,0.0006,13.51! TBPT,,0.0008,17.02 $TBPT,,0.001,19.83, $TBPT,,0.0012,21.95! TBPT,,0.0014,23.43 $TBPT,,0.0016,24.365 $TBPT,,0.0018,24.856! TBPT,,0.002,FC $TBPT,,0.0038,FC ! TBPLOT! MP,EX,2,2E5 $MP,PRXY,2,0.25! TB,BKIN,2 $TBDATA,,360! MP,EX,3,2E5 $MP,PRXY,3,0.25! TB,BKIN,3 $TBDATA,,210! N,1,,B $N,9 $FILL,1,9! NGEN,11,9,1,9,1,,,A! NGEN,2,1000,1,99,1,75! NGEN,3,1000,1001,1099,1,50! NGEN,7,1000,3001,3099,1,75! NGEN,4,1000,9001,9099,1,200/3! NGEN,7,1000,12001,12099,1,75! NGEN,2,1000,18001,18099,1,50! /VIEW,1,-1,-1,1! TYPE,2 $REAL,2 $MAT,3! *DO,II,11,16,1 $E,II,II+1 $*ENDDO! *DO,II,83,88,1 $E,II,II+1 $*ENDDO! *DO,II,11,74,9 $E,II,II+9 $*ENDDO! *DO,II,17,80,9 $E,II,II+9 $*ENDDO! EGEN,20,1000,1,28,1! *DO,II,83,18083,1000 $E,II,II+1000 $*ENDDO! *DO,II,89,18089,1000 $E,II,II+1000 $*ENDDO! TYPE,2 $REAL,1 $MAT,2 *DO,II,11,18011,1000 $E,II,II+1000 $*ENDDO!

ANSYS中混凝土的计算问题(分离式)解析

一、关于模型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根据钢筋的处理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即分离式、分布式和组合式模型。考虑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和滑移,则采用引入粘结单元的分离式模型;假定混凝土和钢筋粘结很好,不考虑二者之间的滑移,则三种模型都可以;分离式和分布式模型适用于二维和三维结构分析,后者对杆系结构分析比较适用。裂缝的处理方式有离散裂缝模型、分布裂缝模型和断裂力学模型,后者目前尚处研究之中,主要应用的是前两种。离散裂缝模型和分布裂缝模型各有特点,可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选择使用。随着计算速度和网格自动划分的快速实现,离散裂缝模型又有被推广使用的趋势。 就ANSYS而言,可以考虑分离式模型(solid65+link8,认为混凝土和钢筋粘结很好,如要考虑粘结和滑移,则可引入弹簧单元进行模拟,比较困难!),也可采用分布式模型(带筋的solid65)。而其裂缝的处理方式则为分布裂缝模型。 二、关于本构关系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可以分为线弹性、非线性弹性、弹塑性及其它力学理论等四类,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非线性弹性和弹塑性本构关系,其中不乏实用者。混凝土破坏准则从单参数到五参数模型达数十个模型,或借用古典强度理论或基于试验结果等,各个破坏准则的表达方式和繁简程度各异,适用范围和计算精度差别也比较大,给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就ANSYS而言,其问题比较复杂些。 1 ANSYS混凝土的破坏准则与屈服准则是如何定义的? 采用tb,concr,matnum则定义了W-W破坏准则(failure criterion),而非屈服准则(yield criterion)。W-W破坏准则是用于检查混凝土开裂和压碎用的,而混凝土的塑性可以另外考虑(当然是在开裂和压碎之前)。理论上破坏准则(failure criterion)和屈服准则(yield criterion)是不同的,例如在高静水压力下会发生相当的塑性变形,表现为屈服,但没有破坏。而工程上又常将二者等同,其原因是工程结构不容许有很大的塑性变形,且混凝土等材料的屈服点不够明确,但破坏点 非常明确。 定义tb,concr matnum后仅仅是定义了混凝土的破坏准则和缺省的本构关系,即W—W破坏准则、混凝土开裂和压碎前均为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而开裂和压碎后采用其给出的本构关系。但屈服准则尚可另外定义(随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如tb,MKIN,则定义的屈服准则是Von Mises,流动法则、硬化法则也就 确定了)。 2 定义tb,concr后可否定义其它的应力应变关系 当然是可以的,并且只有在定义tb,concr后,有些问题才好解决。例如可以定义tb,miso,输入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多折线实现),这样也就将屈服准 则、流动法则、硬化法则等确定了。

钢筋混凝土分离式建模

一、简介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建模的方法与结果评价(前后处理),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的重要步骤,能否把握模型的可行性、合理性,如何从计算结果中寻找规律,是有限元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关键一环。Blackeage以自己做过的一组钢筋混凝土暗支撑剪力墙的数值模拟为例,从若干方面提出一些经验与建议。希望大家一起讨论、批评指正(wang.jian@https://www.360docs.net/doc/853182622.html,)。 程序:ANSYS 单元:SOLID65、BEAM188 建模方式:分离 暗支撑剪力墙结构由北京工业大学曹万林所提出,简言之就是一种在普通钢筋配筋情况下,加配斜向钢筋的剪力墙结构。 二、单元选择 以前经常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建模方法是通过SOLID65模拟混凝土,通过SOLID65的实常数指定钢筋配筋率,后来发现这种整体式的模型并不理想,而且将钢筋周围的SOLID65单元选择出来,再换算一个等效的配筋率,工作量也并不小。最关键的是采用整体式模型之后,得不出什么有意义的结论,弄一个荷载-位移曲线出来又和实验值差距比较大。只有计算的开裂荷载与实验还算是比较接近,但这个手算也算得出来的东西费劲去装模作样的建个模型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这次我尝试采用分离式的模型,钢筋与混凝土单元分别建模,采用节点共享的方式。建模时发现,只要充分、灵活地运用APDL的技巧,处理好钢筋与混凝土单元节点的位置,效率还是很高的。 [center] 暗支撑剪力墙数值模型[/center] 看过很多的资料,分离式模型是用LINK8与SOLID65的组合方式,这样做到是非常直观,因为LINK8是spar类型的单元,每个节点有3个自由度,这与SOLID65单元单节点自由度数量是一致的。但是问题也就由此产生,当周围的混凝土开裂或是压碎时,SOLID65将不能对LINK8的节点提供足够地约束(如下图箭头方向),从而导致总刚矩阵小主元地出现影响计算精度,或者干脆形成瞬变体系导致计算提前发散。 [center] LINK8+SOLID65的问题[/center] 如果采用梁单元模拟暗钢筋,就算包裹钢筋的混凝土破坏了,钢筋单元本身仍可对连接点提供一定的侧向刚度(其实钢筋本身就是有一定抗弯刚度的),保证计算进行下去。ANSYS中的梁单元比较多,建议选取beam188单元。beam188支持弹塑性分析、自定义截面。可以用内力计算结果按截面插值得出应力结果,这样,SOLID65+beam188不仅解决了SOLID65+beam188的小主元问题,而且可以方便地控制钢筋单元的划分密度,也扩充了钢筋单元输出信息。 三、单元组合方式 将剪力墙中所有钢筋单元(包括暗柱、梁的纵、箍筋、暗支撑钢筋、暗支撑箍筋、暗分布筋)单独建模,为了能够与混凝土单元节点共享,将混凝土单元细化,单元高度设为暗柱箍筋间距与墙片分布筋间距的最大公约数。 钢筋与混凝土单元节点共享。不考虑粘接-滑移影响。其实由于混凝土单元已经细化过了,钢筋周围的混凝土由于钢筋作用而开裂之后,钢筋节点受到混凝土的约束降低,这也相当于引入了一部分粘接-滑移的力学作用,只不过没有考虑进大变形、大滑移时的几何非线性及边界非线性因素。 四、混凝土开裂与压碎判定 采用最大拉应力准则判定混凝土开裂,采用WW准则判定混凝土压碎。在许多文章中都建议关闭混凝土压碎判定以改善收敛,个人认为得不偿失,关闭了压碎特性将过高地估计构件的承载力及后期刚度,一个错误的、与实际出入很大的计算结果的收敛性再好,即使弹出了激动人心的solution is done又有什么意义呢?至于收敛性,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来改善。 五、本构关系 经试算发现,混凝土单元选用随动强化模型时将难以收敛,选用等向强化模型则好得多,而且混凝土的随动特性并

钢筋混凝土梁的建模方法

用合并节点的方法模拟钢筋混凝土梁结构问题描述 建立钢筋线 对钢筋线划分网格后形成钢筋单元 b h

建立混凝土单元 合并单元节点后施加约束以及位移载荷 进入求解器进行求解

钢筋单元的受力云图 混凝土的应力云图 混凝土开裂

!建立模型命令流 fini /clear,nostart /config,nres,5000 /filname,071701 /prep7 /title,rc-beam b=150 h=300 a=30 l=2000 !定义单元类型 et,1,solid65 et,2,beam188 et,3,plane42 !定义截面类型 sectype,1,beam,csolid,,0 secoffset,cent secdata,8,0,0,0,0,0,0,0,0,0 sectype,2,beam,csolid,,0 secoffset,cent secdata,4,0,0,0,0,0,0,0,0,0 !定义材料属性,混凝土材料属性mp,ex,1,24000 mp,prxy,1,0.2 tb,conc,1,1,9 tbdata,,0.4,1,3,-1 !纵向受拉钢筋 mp,ex,2,2e5 mp,prxy,2,0.3 tb,bkin,2,1,2,1 tbdata,,350 !横向箍筋,受压钢筋材料属性mp,ex,3,2e5 mp,prxy,3,0.25 tb,bkin,3,1,2,1 tbdata,,200 !生成钢筋线 k,, k,,b kgen,2,1,2,,,h k,,a,a k,,b-a,a

kgen,2,5,6,,,h-2*a kgen,21,5,8,,,,-100 *do,i,5,84,1 l,i,i+4 *enddo *do,i,5,85,4 l,i,i+1 l,i,i+2 *enddo *do,i,8,88,4 l,i,i-1 l,i,i-2 *enddo !受拉钢筋 lsel,s,loc,y,a lsel,r,loc,x,a lsel,a,loc,x,b-a lsel,r,loc,y,a cm,longitudinal,line type,2 mat,2 secnum,1 lesize,all,50 lmesh,all alls cmsel,u,longitudinal cm,hooping reinforcement,line !箍筋,受压钢筋 type,2 mat,2 secnum,2 lesize,all,50 lmesh,all /eshape,1 !将钢筋节点建为一个集合 cm,steel,node !生成面单元,以便拉伸成体单元a,1,2,4,3 lsel,s,loc,y,0 lsel,a,loc,y,h lesize,all,,,8 lsel,all lsel,s,loc,x,0 lsel,a,loc,x,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