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1

08 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1
08 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1

八、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

1目的

对使用的仪器设备实施管理和质量控制,以保证仪器设备功能完好、性能正常,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范围

仪器设备包括硬件、软件、参考标准、标准样品、消耗性材料等。

本程序适用于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建档、标识、流转、使用、检定、期间核查、保养、维护、报废等过程的管理。

3 职责

3.1技术负责人负责本公司的仪器设备,市场部为具体管理部门。

3.2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购置、验收、建档、标识、流转、检定/校准,制定计划和实施检查等。

3.3检测组负责本组仪器设备的购置申请、使用、维护保养和期间核查。

4 程序、内容和要求

4.1仪器设备购置

执行《服务和供应品程序》。

4.2仪器设备验收

4.2.1仪器设备到货后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和相关检测人员,必要时与供应商一起进行验收。工作如下:

检查仪器外观是否完好,附件、零备件、说明书、合格证、随机文件及各种手续是否齐全。

4.2.2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后,检查功能是否正常,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确认合格后,由仪器设备管理员编写验收报告,参与验收的人员签字,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建立仪器档案。

4.2.3仪器设备验收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仪器设备及其软件的标识(仪器型号、出厂编号等);

②制造商名称;

③验收地点;

④检查验收记录:

a外包装检查结果;

b外观检查结果;

c备品、备件、工具、说明书、合格证、软件等清点结果;

d安装、调试记录;

e结论;

f验收人、批准人签字

4.3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4.3.1建立仪器档案总目录

4.3.2建立本公司仪器设备统一编号(自编号);

4.3.3每台仪器设备的档案尽可能应包括如下内容:

a仪器的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技术指标;

b制造商信息,包括名称、厂址、通讯联系信息;

c供应商清单;

d 调试验收记录

e使用说明书

f 检定/校准或检测记录

g 维护计划和记录

h 故障及维修记录

4.4仪器设备的标识管理

4.4.1仪器设备的唯一性标识。可能时对仪器设备加以唯一性标识,可固定在仪器设备的机身上或用其他方法标识,以表明仪器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出厂日期、编号等信息。

4.4.2仪器设备的状态标识。仪器设备采用“合格”、“准用”、“停用”三种标识明其所处状态。每个标识上均有仪器设备名称、自编号、检测日期及有效期、检测单位等内容。标识颜色的含义为:

①合格标志(绿色):经计量检定/校准或验证合格,确认其符合检测/校准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要求的。

②准用标志(黄色):仪器设备存在部分缺陷,但在限定范围内可以使用的(即受限使用的),包括:

a 多功能检测设备,某些功能丧失,但检测所用功能正常,且经检定/校准合格者;

b测试设备某一量程准确度不合格,但检测(检测)所用量程合格者;

c 降等级后使用的仪器设备。

③停用标志(红色):仪器设备目前状态不能使用,但经检定/校准或修复后可以使用的。包含:

a仪器设备损坏者;

b仪器设备经检定/校准不合格者;

c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

d仪器设备超过周期未检定/校准者;

e 不符合检测/校准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要求者。

4.4.3 实验室配制的所有试剂(包括纯水)加贴标签,并根据适用情况标识成份、浓度、溶剂(除水外)、制备日期和有效期等必要信息。

4.5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

4.5.1仪器设备以本公司自编号为唯一性标识。

4.5.2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检定/校准。使用期间应进行周期检定/校准并根据需要进行期间核查。

4.5.3仪器设备必须由授权使用人使用,使用人必须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操作,使用前后均应检查其状态和环境条件(必要时),作好使用记录。

4.5.4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制定仪器的维护保养计划。使用人员应根据计划和仪器的使用说明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填写维护保养记录。维护保养的具体要求是:

⑴保持设备及周围环境的整洁。随时检查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仪器应避免高温、潮湿、化学气体、灰尘及日光立射的环境。使用完毕应清理干净,断开电源并恢复原状。

⑵长期不使用的仪器设备在停机期间要经常通电保持一定时间,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或校验。

⑶操作人员可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比较简单的维护,如易损易消耗件的更换,加注润滑油和一般故障排除。

4.5.5如需要进行现场环境检测时,必须对可移动设备进行出厂前的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4.6设备维修

4.6.1仪器需维修时,由仪器操作人员填写仪器设备故障维修单,经检测组负责人批准后报市场部,如外修需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仪器设备管理员组织维修。仪器设备故障维修单作为检修记录存入设备档案。

4.6.2检修人员作好详细检修记录,事后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归档。

4.6.3由检测组负责人负责检修的质量验收,无检修记录不予验收,未经验收的设备不准投入使用。对维修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检测组有权要求重修。

4.7仪器设备的停用和启用

以下情况应停止使用或重新启用仪器设备:

4.7.1使用人在使用仪器设备或在维护保养、期间核查中发现故障或缺陷或其它问题后,立即向仪器管理人员反应,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及相关人员查找问题所在及原因。使用人报市场部申请停用并贴红色标志,与其它仪器设备隔离,待故障或缺陷排除后,若需检定/校准才能投入使用的,要先检定/校准再使用;如维修后不妨碍数据的可靠性,可继续投入使用。两种情况在使用前均要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办仪器启用手续。对故障或缺陷发生前的数据进行追踪检查,如发现对其质量有影响,执行《不符合工作的处理程序》。以上工作需填写和保存相关纪录。

4.7.2由于任务不足或其他原因,仪器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为减少浪费、节约开支可以暂时停用该仪器设备。使用人报市场部申请停用并贴红色标志,以后启用时同样按4.6.1条程序处理。

4.8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

4.8.1国家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机构检定或有校准资格的机构校准;

4.8.2无法检定的仪器,公司编写校准方法自行校准或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

4.8.3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检定/校准;

4.8.4必要时进行期间核查;

4.8.5应使用国家有证标准物质;

4.8.6参考标准不得用于非检定/校准目的;

4.8.7对仪器设备校准,要绘制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量值溯源框图,并需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4.8.8按检测方法的要求建立校准曲线。所用标样要覆盖被测样品的浓度范围,最低浓度的标样应在接近检测方法报告限的水平。对非线性校准函数,要有更多的校准标样。如适用,应使用插入法技术。

4.8.9 在分析过程中,定期使用中间点的校准标样检查校准曲线。

4.8.10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验证)和确认的总体计划(总体要求)

①凡列入国家依法管理计量器具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均送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或授权机构进行检定。参考标准、参考物质按计划依法实施强制检定。

②专用测量仪器送有资格的外部校准机构校准或本公司自行校准。

③对无法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仪器通过实验室间比对试验或采用标准物质或标准样品证实其可信度。

④对非计量器具但有量值控制要求的设备由本公司进行检查。

总体计划要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4.8.11仪器设备的周期检定/校准

4.8.11.1仪器设备管理员根据总体计划编制仪器设备的年度周期检定/校准计划,该计划包括仪器设备名称,编号,检定/校准周期,上次检定/校准日期,下次检定/校准日期,检定/校准单位或部门,仪器设备保管人,送检人等信息。

4.8.11.2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按计划将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参考标准、标准物质送检定或校准,检定合格后更换标识,将证书/报告复印一份,原件存档,复印件放入仪器设备盒中。4.8.11.3校准结果需要经过确认,对是否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作出判定。对校准产生的修正值或修正因子,须将其标识在显著的地方,以引起使用人员的注意。原有修正值或修正因子需更新。

4.8.11.4检测人员负责按计划将专用计量器具、无法溯源的仪器分别进行自校准或开展比对,校准或比对的结果应形成记录,记录的管理方法与检定证书相同。

4.8.11.5 检测人员不得使用未经检定/校准的,或已超过有效期的,或不合格的仪器设备。监督员负责监督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标识、收回或隔离、封闭不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

4.8.11.6 开展自校准的条件包括:

1)有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校准人员;

2)有进行校准的参考标准或有证标准物质;

3)校准方法编制成文件并经批准发布;

4)有合适的校准环境条件

5)有参考标准的管理制度。

4.8.12期间核查

4.8.12.1期间核查的范围

1)量值易发生变化的仪器设备;

2)使用频次特别高或环境条件恶劣的仪器设备;

3)量值可疑的仪器设备。

4)标准物质

4.8.12.2期间核查的目的

检查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8.12.3期间核查的方法

采用核查标准。核查标准可以是:

1)高一精度等级的仪器设备或标准物质;

2)同精度等级但稳定性好的仪器设备;

3)一个稳定可靠的被测样品;

4)一个理论值或已知的参数。

4.8.12.4期间核查的时机和计划

在仪器设备校准后即进行第一次核查,以后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后续核查。每种仪器设备、核查的时间间隔可能不同,须分别制定核查计划,确定核查标准和方法。

4.8.12.5期间核查的结果判定

用E

n 值判定,若E

n

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1,则核查结果满意,否则为不满意,需要重新

检定或校准。

4.8.12.6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在使用期间应按计划进行期间核查,核查可根据检测工作的实际,从标准物质的性状是否有异常变化、储存环境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着手。如果在期间核查中发现标准物质已分解、产生异构体、浓度降低等变化,应停止使用,并追溯对之前检测结果的影响,执行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追溯对之前检测结果的影响。

4.8.12.7标准溶液管理

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按标准进行,规定标准溶液和其他内部标准物质的制备、标定、验证、有效期限、注意事项或危害、制备人、标识等要求,并保存详细记录。标准溶液的配制应有稀释记录。

4.8.12.8仪器设备校准状态的保护

仪器设备经过检定/校准,其校准状态应受到保护,以防止无意或有意的可能造成失效的调整。保护包括硬件方式保护(如加封印)或软件方式保护(如设置密码)。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实施。

4.9仪器设备的安全处置、运输、储存和保管

所有的仪器设备,包括参考标准、标准物质都应妥善保存。在用仪器设备由使用人负责保管,长期不用的仪器设备由仪器设备管理员保管。仪器设备应放在干燥、通风、常温下保存,防止受潮、霉变、磕碰、暴晒、强烈冲击震动。所有的仪器设备,包括参考标准、标准物质都只能用于规定的检测或校准工作,不得作为其它用途。

本公司的仪器设备一般不对外借出,确实有需要,必须经公司总经理书面批准。外单位人员在公司内学习培训时可以使用相关的仪器设备,但也须经过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同意。任何人不经允许不得将本公司仪器设备携带至实验室外,不得擅自拆卸或组装仪器设备的零部件,不得移动已安装固定的大型仪器设备。

4.10仪器设备的降级和报废

当仪器设备经检定/校准不合格或发生故障或缺陷且不能修复时,使用人可提出降级或报废申请,由仪器设备管理员检查并办理手续,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报公司总经理批准。

4.11用于本公司试验室的设施和环境条件需满足:

1)仪器设备用电和空调、照明等用电分系统供给;

2)检测组设置良好的上、下水系统;

3)在检测过程中可能产生少量有毒有害气体的试验室,安装通风排气系统,个别危害程度较大的项目参数需在安全柜内进行;

4)对温度、湿度有要求的试验室,例如样品间、力学室、天平室等,需配置温、湿度控制装置和监督、记录仪器设备,

5)对发生较大振动、噪声的检测项目,需采取隔离措施;

6)相互间有干扰的项目,例如高湿度要求的和干燥要求的,需安排在不同的房间;

7)有易燃物品的场所需配置消防器材,消防器材须保持完好、有效;

8)实验室设施为自有设施,并拥有设施的全部使用权和支配权;

9)有充足的设施和场地实施检测活动;

10)对相互干扰的设备必须进行有效隔离。

4.12 设施和环境条件资源配置方案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由办公室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的具

体问题由技术负责人解决或确认。

4.13环境条件的监视与控制

4.13.1检测组环境条件日常监视、控制和记录由该组指定人员负责。

4.13.2操作人员在进行检测时根据标准、规范、作业指导书要求对环境条件进行测量并记录,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及时调整。

4.13.3当环境条件影响到检测结果时,操作人员应停止检测,待条件满足后再恢复检测。如不能在短期内恢复,或将影响到合同或任务的执行,须向技术负责人报告并由办公室通知客户,商议解决办法。

4.13.4痕量分析的实验室是否确认检测设施和环境不对检测结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4.13.5 公司配备与检测范围相适应并便于使用的安全防护装备及设施,如个人防护装备、洗眼及紧急喷淋装置、灭火器等,定期检查其功能的有效性。

4.14在公司的相关区域分别设置明显的导向、服务、警示等标识。试验区、样品间、资料档案室以及有危险的场所地区均设置区域标识,非本公司人员经过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批准方可进入这些区域。

5 相关文件

1.《服务和供应品程序》

3.《不符合工作的处理程序》

6 相关记录

1.《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2.《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3.《仪器设备故障和维修记录》

4.《仪器设备周期检定计划》

5.《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6.《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

7.《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

最新变更管理制度(年修订)资料

注 精品文档 Q/JXQF.GL.AQ-26-2018 Q/JXQF 吉林奇峰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及时进行控制,规范相关的程序和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防止因为变更因素发生事故,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奇峰公司各种变更的适时性动态管理。 3规范性引用文件 《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导则》 4 定义 4.1 变更:是指工艺、设备、环境和管理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 4.2 变更管理(Management of Changing 英文简写MOC):指对化学品、工艺技术、设备、程序以及操作过程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更进行有计划的控制,避免因变更风险失控导致事故的过程。 4.3 同类替换:是指符合原设计参数、规格型号、材质、生产工艺、操作方式和环境条件、管理标准相同的更换。 4.4 微小变更: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参数、设计参数等的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4.5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变更: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改变(如压力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 5 职责 5.1 各单位、部门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变更管理,各分管领导按照审批权限,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变更管理。 5.2 安全环保处:负责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方面的变更管理,建立完善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方面的变更管理台帐,定期监督检查各单位的变更管理执行情况,对变更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分析提供技术指导,组织公司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变更管理过程风险分析及对落实风险措施进行监督检查,每半年汇总各部门变更管理台帐及记录并向公司档案室存档。 5.3 生产处:负责组织生产工艺方面的变更管理及审批工作,对工艺变更进行风险分析及辨识,并建立完善统计生产工艺变更方面的变更台帐,负责生产作业区域等变更管理,每半年将生产工艺变更的台帐及记录向安全环保处备案。 5.4 设备处:负责组织设备设施方面的变更管理及审批工作,对设备设施变更进行风险分析及辨识,并建立完善统计设备设施变更方面的变更台帐,负责项目工程施工方案、工作措施等方面的变更管理,每半年将设备设施变更的台帐及记录向安全环保处备案。 5.5 综合管理处:负责各级组织机构、劳动组织和岗位人员的变更管理;负责识别法律、法规的变更并及时更新,针对法律、法规的变更开展符合性评价;组织进行变更管理的有关知识培训,促使岗位人员及时得到有关变更的生产安全信息,每半年将负责管理的变更台帐及记录向安全环保处备案。 5.6 各车间:负责与本车间相关的变更管理,建立本单位的变更管理台帐,进行变更风险分析与辨识,落实变更的风险控制措施,对本单位人员进行变更管理知识培训等,每半年向主管部门上交本单位的变更管理台帐及变更有关记录表。 6 变更类型、级别 6.1 变更类型:分为工艺技术变更、设备设施变更和管理变更、作业过程变更等。工艺控制范围内的调整、设备设施维护或更换同类型设备不属于变更管理的范围。 6.1.1 工艺技术变更:如工艺技术的改进、新项目的实施、原料及介质改变、操作条件或步骤变化等。

《基础设施管理程序》

基础设施管理程序 1.0目的 使企业的基础设施得到合理配置与优化,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以及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设施和工作环境等资源的管理。 3.0职责 3.1装备部负责物资、设施配置管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和正常生产所需能源和 工作环境; 3.2装备部负责生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3.3生产部负责现场的设备日常维护。 4.0定义 4.1工作环境:包括基础环境、工作纪律、各种规章制度、职工的劳防用品等; 4.2设施:为维持正常生产所需的生产办公设施,包括厂房、硬件、软件、工作 场所等。 5.0程序 5.1设施管理 5.1.1确定与提供 a)在进行产品实现策划或项目策划时,主管部门应召集各部门代表以多学科 的方法进行工厂、设施和设备布局策划,根据产品过程流程图,考虑最大限度的增值使用场地空间、减少材料移动和搬运,形成《工厂平面布置图》,并确定相关设施设备的需求。 b)装备部应以策划的结果指导设施设备的选型、采购、安装、调试、验收和 使用,以求以较小的投入,合理的布局,最佳的运作获得最大的效益。 c)如运行过程中各部门发现设施不足,各部门填写采购申请信息,报总经理 批准后交采购部采购。 5.1.2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应做到5S+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教养加安全),保证提供

合格产品需要的良好工作环境。 5.1.3设施保持 5.1.3.1工作场所相关设施的保持和维护由装备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 5.1.3.2硬件、软件等维护与保养由使用部门按5.2条款执行。 5.1.3.3支持服务 运输设备:货车,通讯设备:电话、传真; 当发生故障、异常时请操作人员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5.2生产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5.2.1设备的采购和验收 a装备部主管根据企业制程状况,需要添置新设备时,与有关部门研讨,填写采购申请信息,总经理批准后交采购实现; b采购部接采购申请信息后,按采购要求进行采购,并将设备交相关使用部门; c设备到货后,装备部管理人员负责建立《生产设备履历卡》,并组织有关人员对设备的功能、技术性态进行检验: (1)如设备满足请购单及合同要求,由装备部在《设备验收单》上签字确认接收。 (2)设备验收后,装备部收齐有关技术资料存档,并移交生产车间投入使用。 技术资料包括:该产品的出厂合格证,验收清单,各种资料,图纸等。5.2.1验收合格的设备由设备管理员填入《设备管理台帐》 5.2.2设备维护修理 本公司所有生产设备的管理执行以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修理、维护为核心的全面设备管理。 5.2.2.1日常检查: 装备部根据设备制造商的建议,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订《设备保养计划》,由操作人员每天按该计划中的日常保养项目进行检修,填写《设备点检卡》,由专业维修人员巡视督促。 5.2.2.2定期检查、维护: 由装备部组织设备使用人员按《设备保养计划》中的定期保养项目进行检修与维护,装备部负责督促、检查。

企业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场所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及时进行控制,规范相关的程序和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防止因为变更因素发生事故,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各种变更的适时性动态管理。 3、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行政部。适时地组织各相关部门对公司内发生的各项变更进行评价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关部门:生产车间。响应主管部门号召,对各项变更采取动态管理。 4、内容与要求 4.1 本文件的变更指管理变更、人员变更、工艺变更、设备设施变更、场所变更;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4.1.1 管理变更: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变更,公司机构和人员的变更、管理体系的变更等。 4.1.2 人员变更:新入厂职工、内部岗位调动、离岗复岗、临时来厂人员等。 4.1.3 工艺变更:因新、改、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原料及介质变更,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等变更,工艺设备的改进,操作规程的变更等。

4.1.4 设备设施变更:因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和配件,设备材料代用,临时性的电气设备变更等。 4.1.5 场所变更指工作场所、环境发生变化。 4.2 管理变更时,由生技科组织相关部门在全公司范围内培训、学习。 4.3 人员变更管理 4.3.1 新员工入厂和厂内员工调换岗位的,按照《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中有关内容进行三级教育。 4.3.2 外来施工队伍按照《承包商管理制度》中有关内容执行。 4.3.3 进入企业参观、学习的人员,由接待部门负责对其进行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并指派专人负责带队。 4.4 工艺变更管理 4.4.1 由工艺变更的技术负责部门制定所需的新规程、制度,并对使用单位、人员进行工艺变更培训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变更的内容、使用注意事项、新的规程制度等,使使用者掌握变更后的安全操作技能。 4.5 设备设施变更管理 4.5.1 由变更负责部门制定新的技术操作规程、制度等,并对使用单位进行变更培训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变更的内容、使用注意事项、新的规程制度等,使使用者掌握安全操作的技能。 4.5.2 在报废、拆除生产设施时,按照《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中有关内容执行。 4.6场所变更时由场所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其职工进行变更交底和安全注意事项。

机械设备、设施管理控制程序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机械设备、设施管理控制 程序正式版

机械设备、设施管理控制程序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目的和范围 对机械设备、设施的配备、维护和保养进行控制,确保机械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和安全运转,使其符合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本程序适用本公司使用的(包括租赁、外协队自带的)所有机械设备、设施的控制。 2.相关术语 3.职责 3.1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改和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3.2 项目经理部负责编制本项目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负责施工机械设备的验收和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及安全检查。 4.工作程序 4.1 临建和机械设备、设施的确定 4.1.1项目经理部应在产品实现策划过程中确定工程施工所需的临建和机械设备、设施。临建和机械设备、设施包括: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办公室、加工场、工具房、仓库、塔式起重机基础、小型临时设施、各种标牌、施工道路、围墙、临水临电、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设施、临时宿舍等。 4.2 临建和机械设备、设施的配置 4.2.1项目经理部应根据《施工组织设

电气设备设施变更新

电气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我所电气设备设施变更的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变更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特编制本变更管理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所范围内的电气设备设施存有永久性或临时性的变更管理。主要包括:电气设备设施运行变更、电气技术、用电设备、微小变更、同类替换及电气管理变更。 第三条变更管理是指:电气设备设施运行、电气技术、用电设备等永久性或临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第四条电气设备设施运行变更是指:涉及技术、设备设施、参数等超出设计范围的改变。 第五条微小变更是指:用电设备设施负荷在1Kw及以下的改造、安装、同类电器替换的变更。 第六条同类替换是指: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 第七条电气作业人员变更是指:电气作业人员岗位,因永久变动和临时性的变动。其中永久变动包括调离、调入、转岗。 第八条电气设备设施运行变更,主要包括: 4.1 电气设备设施运行方式的变更。 4.2 电气设备设施的变更(是指所内所有变配电系统的变更)。 4.3 负荷的变更。 4.4 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变更。 4.5 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第九条电气技术变更,主要包括: 5.1 新、改、扩建项目规划设计的变更。

5.2 改造、安装、维修的变更。 5.3 设备设施参数的变更。 5.4 操作规程的变更。 第十条电气管理变更,主要包括: 6.1 电气作业人员的变更。 6.2 电气管理机构的变更。 6.3电气岗位职责、规程、制度的变更。 第三章管理职责 第十一条生产安全部是电气设备设施变更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变更管理的监督、检查及考核。 第十二条运营管理部负责电气设备设施新、改、扩建项目规划设计、工艺操作规程、工艺参数及工艺技术改造的变更管理。 第十三条人力资源部负责电气作业人员岗位变更管理,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四章变更管理规定 第十四条变更申请部门应详细阐明需要变更的原因、技术依据和内容,并按规定实施变更程序。 第十五条对由于变更可能导致的风险,在变更实施之前应按《危险源、有害因素标识和风险评估管理办法》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经审批后方可实施变更。 第十六条在变更投用前,各部门应将变更的内容,及时传达给相关方,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第十七条变更管理要求所有的变更事项在投入运行之前,必须履行申请、风险评估、审批、可行性评审及变更验收等程序,办理完所有手续,并编写操作规程和工艺流程之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八条电气设备设施变更的基本类型,包括电气设备设施大型变更、微小变更和同类替换变更。电气设备设施大型变更和微小变更管理执行变更管理流程,同类替换不执行变更管理流程。 第十九条生产安全部对电气设备设施变更管理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及考

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

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 1目的 确保仪器设备和设施的功能和精度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以满足检测要求及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与检测工作有关的仪器设备(包括设施如照明、压力源)的处置、运输、存放、使用、维护的管理。 3职责 3.1 综合办公室 3.1.l 负责仪器设备(包括设施如照明、压力源)的购置、验收、维护和报废管理。 3.1.2 根据检测车间提出的仪器设备(包括设施如照明、压力源)配置申请,编制采购计划并负责实施。 3.1.3 负责仪器设备台帐的建立和档案的管理。 3.1.4 负责仪器设备周期检定计划的编制并组织实施。 3.1.5 负责仪器设备的标识管理。 3.2 检测车间 3.2.1 负责提出配置仪器设备的申请及技术要求。 3.2.2 参与仪器设备的验收、安装、调试检定。 3.2.3 组织编写仪器设备作业指导书。 3.2.4 负责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并做好使用、维护记录。 4程序 4.1 仪器设备的配置、采购 4.1.l 检测车间根据项目需要提出仪器设备配置申请,填写《采购申请表》。 4.1.2综合办公室负责市场调研,编制采购计划报公司经理审核批准。 4.1.3 公司经理审批采购计划,并安排所需经费,综合办公室负责采购。4.l.4综合办公室应首先考察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选择信誉可靠、质量保证、技术先进、服务良好的供应商。供应商必须提供充分的书面证明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a.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授权证书; b.权威机构的产品定型鉴定或质量检验报告; c.体系认证证书; d.供方产品的质量、价格、交货能力等情况;

e.服务和支持能力等。 4.1.5 必要时,还应进一步采用以下方法: a.调查以往供应商交货质量情况; b.调查供应商的服务和信誉; c.现场考察供应商的质量保证体系。 4.1.6 合同签订前,综合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评审,以确保本公司利益不受损害。公司经理审批后签订采购合同。 4.1.7 合同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数量、质量、价格、结算方式及期限、交货方式、交货地点、违约责任、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以及双方协商确定的其他条款等。 4.1.8 合同中质量条款应包括以下内容: a.产品技术要求、质量验收标准、检验方法及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b.产品标记和可追溯性要求; c.出厂检验的规定; d.有关包装、运输、发运和交货方式等方面的条款; e.开箱检验的条款; f.关于质量保证期内质量责任的条款; g.产品质量偏离合同要求时处理的条款; h.索赔、罚款的条款。 4.2 仪器设备的验收 4.2.1 仪器设备进公司后,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开箱。申请单位参加,按装箱单或说明书完整地对、外观、附件、备件、随机工具、说明书、产品合格证等逐一验收,并填写“仪器设备档案履历书”和“仪器设备验收记录”,参与人员签字。对需要进行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应有权威机构出具的检定、校准、检测证书或报告,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出入库手续;验收不合格的仪器设备由综合办公室与供应商联系办理换货、退货,必要时要求索赔。随机技术资料归档保存。 4.2.2 开箱验收应在仪器设备回来一周内完成;需进行安装调试的仪器设备,一月内由综合办公室组织专人进行安装调试,并填写验收安装调试记录,验收人员签字后归档。调试完毕后,须经过检定,交付设备管理员验收签字,方可

工贸企业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工贸企业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 (最新版)

工贸企业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目的 为了规范本公司设备设施变更的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变更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设备设施的永久性或暂时性变化。 三、职责 3.1设备管理部门全面负责设备设施的变更。 3.2变更申请人负责填写《设备设施变更申请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变更申请的审核。 3.3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设施变更实施过程的监督及变更完成后的验收。 四、管理内容 4.1设备变更要求

4.1.1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4.1.2安全设施变更。 4.1.3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4.1.4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4.1.5临时的电气设备变更等。 4.1.6监控、测量仪表的变更。 4.1.7其他需要变更的设备设施。 4.2设备变更流程 4.2.1由车间人员对有需要变更的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对达到变更需求的设备进行记录,填写《设备设施变更申请表》并提交部门负责人。 4.2.2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对需要变更的设备现场审核,确认无误后在《设备设施变更申请表》上签字确认。并提交安全管理部门。 4.2.3安全管理部门接收到《设备设施变更申请表》后审核签字, 4.2.4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对需要变更的设备进行更换。 4.2.5变更实施前,变更的部门对变更实施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后实施变更。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_共4页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目的 为确保公司基础设施的有效管理和利用,确保公司的工作环境能满足质量管 理体系运行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使用于本公司未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确定、提供及 维护。 本公司的基础设施包括: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支持性服务(通讯或信息系统)。 本公司的工作环境与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条件有关,包括物理的、环境的 和其他因素(如温度、湿度、照明等)。 3.职责 3.1管理部负责公司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归口管理。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用基础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工作环境的日常管理。 4.程序 4.1基础设施管理 4.1.1管理部负责对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建立基础设施/设备检修维护 台账。 4.1.2基础设施/设备的使用部门应负责设施/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发现问题及 时报告管理部,并有管理部负责安排处理。 4.1.3支持性服务工具如通讯或信息系统设施等由管理部负责其日常管理。 4.2基础设施维护、保养和维修 4.2.1对正常使用的设施,由使用者负责其日常的维护和保养。 4.2.2对出现问题的基础设施,由管理部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作出维修或报废的 决定。对决定维修的设施/设备,由管理部统一安排由公司内部修理或送外部修理,并保存相关记录。检修好的设施应由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验收方可使用。 4.3基础设施/设备的添加 4.3.1由使用部门填写《采购申请单》,报管理部审核,由总经理同意方可按《采购控制程序》的控制要求进行购买。 4.3.2购进的设施/设备由管理部负责安排检验和验收。

4.3.3经验收合格的设施/设备报管理部备案后,由申请购买的部门使用和维护。 4.3.4需要自制设施的,由使用部门提出并组织设计。设计结构经总经理批准后由 使用部门组织加工制造,并由管理部安排检验和验收,合格后由管理部备案,并 由使用部门使用和维护。 4.4基础设施/设备的报废: 4.4.1对决定报废的设施/设备,由使用部门填写《设备报废记录表》,报管理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4.2报废的处理方式:有转让、作为废品出卖或作为垃圾处理三种方式。 4.4.3设施/设备报废的处理: 当报废的设施/设备采用转让、作为废品出卖时,由使用部门将转让或作废品 出卖后所得金额交财务部,管理部应在《设备报废记录表》中记录相关处理过程 及结果,并由财务部签字后交管理部备案;当报废的设施/设备作为垃圾处理时, 由管理部安排设施/设备使用部门将报废设备送到合法的垃圾堆放处,并在《设备 报废记录表》中记录后交管理部备案。 5.工作环境管理 5.1各部门应保持部门所属工作区域的环境卫生。应对工作区进行划区标识。工 作区域内工位器具摆放合理有序,现场文件包括图样、工艺文件(工艺说明、工艺卡、作业指导书等)、检验文件(检验规程、检验卡)等应保持清洁、清晰并放在指定位置;工作区域外,不准有工件、废料、杂物、脏物等,确保通道顺畅。 5.2管理部负责安排生产区域以外的环境绿化、卫生打扫等相关事宜。 6.表单 《设备报废记录表》

05-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1、目的 规定了基础设施控制的内容、要求和方法。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基础设施管理的控制。 3、权责 3.1、生产技术部负责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设备的规划、配置和管理,负责检测设备、工装的购置、检定/校准外包管理,负责所用设施、设备、工装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 3.2、生产技术部负责在工艺技术文件中确定产品实现所需加工设备、工艺装备和检测设备。 3.3 、车间负责安装工具和设备的建账和日常维护保养管理。 4、定义 基础设施:司运行所必须的设施、设备和服务的体系。一般包括: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支持性服务(运输或通讯)。 5、工作流程: 5.1、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及产品满足质量要求的重要保证。 5.2、公司的基础设施包括:工房、库房等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工具工装等过程设备及其水、电、气、通讯、运输等支持性服务。 5.3 、设施的提供 5.3.1、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 5.3.1.1、生产技术部负责,根据公司发展规划与生产经营需要,组织设施的规划、实施、验收、调配和维修。 5.3.1.2、财务部协助生产技术部实施设施的配置。 5.3.2 、设备的采购、安装和验收 5.3.2.1、生产技术部负责,根据公司生产经营需求和生产技术部的配置、维修计划,编制公司设备更新、改造和维修计划,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5.3.2.2、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设备的安装、验收和维修工作,负责对设备的采购、安装和验收。设备的控制具体按Q/C03-2017《设备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5.3.3、检测设备 5.3.3.1、生产技术部按照工艺配置和生产经营需求,提出检测设备配置计划和实施采购。 5.3.3.2、生产技术部负责对采购的检测设备委托监视和测量设备外包单位进行验收、编制周期检定计划、定期进行检定/校准和实施管理,确保在用的检测设备满足要求,具体按《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5.3.4 、工具工装 5.3.4.1、生产技术部负责按照工艺配置和生产经营需求,配置为保证产品符合要求的工具工装。 5.3.4.2、自制工具工装由生产技术部组织制造,外购工具工装由生产技术部实施采购,质量部协助生产技术部对工装进行检验和验证。工具工装的控制具体按Q/C04-2017《工艺装置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5.3.5、产品周转运输工具、工位器具 5.3.5.1、生产技术部负责按照产品周转、搬运和防护要求,配置产品周转运输工具、工位器

基础设施与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与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对基础设施与设备管理的术语和定义、职责、设备管理内容和方法、基础设施控制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公司的各种生产设备、检测检验仪器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水电配套设施、消防系统、厂房等基础设施的管理。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基础设施 组织运行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和服务的体系。 2.2 设备管理 专指对基础设施中设备部分的管理,包括对机械制造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的管理,不含厂房、工具、通讯技术和运输设施等。 3 职责 3.1 生技科负责: a.对设备的选择和评价; b.设备购置的申请; c.设备的自制管理; d.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 e.锅炉、压力容器的管理; f.设备的更新、改造管理; g.设备的停用、迁移、报废管理; h.设备技术档案的管理。 3.2 质管科负责: a.检验检测设备的申购; b.检验检测设备的检定、校准; c.检验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修及日常的清洁; d. 检验检测设备的建档管理。 3.3 办公室负责: a.电话、电脑、网络、数据库系统的维护和修理工作。 b.水电配套设施,消防设施、厂房、库房的日常维护和修理工作 各使用部门负责人和使用人员负责: a.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修; b.设备备件贮存。

4 设备管理内容和方法

4.1 设备的选型与购置 4.1.2 设备、仪器的购置应根据生产发展、检验检测需要和结合生产车间提出的设备购置与更新计划,由部门负责人填写《请购单》交总经理审批后,由供销部门统一购置。 4.1.3 设备选型应考虑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国内先进设备。 4.1.4 设备购置时,应要求供方提供相应设备技术标准资料。 4.1.5 设备交付时,设备使用部门负责人应进行仔细查验,有质量问题应立即拒收并更换,设备安装调试后,由使用部门及办公室协同进行验收,直到达到正常使用要求。 4.1.6 新购设备的验收应填写“设备验收单”,验收单需要说明:主机是否完整,附机、配件、专用工具、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是否与装箱单相符。 4.2 设备安装调试 4.2.1 根据设备性能和装置由生技科组织实施设备安装调试。 4.2.2 设备安装应根据设备技术性能要求、安装图纸和其他有关资料进行。 4.2.3 设备的试车均需设备人员参加,并组织车间操作工、维修工、电工、安装人员共同试车。 4.2.4 试车程序: a.检查设备安装是否按图纸和技术要求完成; b.检查电器部分的电机、指示灯等的运转状态和运转方向是否正常; c.连接皮带或联轴器、手动盘车空运转,安装防护装置、清理现场工器具; d.润滑和再次手动盘车空运转; e.试车时检测有没有松动、震动、阻力; f.按规定小时空转 g.压力容器应按规定进行水压试验。 4.2.5 试车完毕后无问题,可填写“设备安装验收单”。 4.2.6 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应将技术资料归档管理,技术资料应做复印件,复印件交生产维修部门管理。 4.2.7 自制设备 4.2.7.1 由生技科进行图纸设计或提出工艺要求外请设计单位设计。 4.2.7.2 设备自制完成后组织安装调试,并写出试验报告。 4.2.7.3 填写有关人员签字的交接记录。 4.2.7.4 办理设备试用和纳入正常检修的相应手续。 4.3 设备的控制、使用、维护、维修及保养 4.3.1 操作工要熟知设备的操作规程和一般技术性能,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做到“三好”和“四会”: a.管好、用好、维修好所操作设备 b.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4.3.2 设备维护的四项要求: a.整齐——工具、工件和附件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b.清洁——设备的内外清洁,各活动面、丝杠、齿轮无油污,无碰伤,无泄漏,渣物除净。 c.润滑——按时加(换)油,油质正确,油具、油杯、油毡、油线清洁齐全,油标明亮。 d.安全——实行定人定员交接制度,熟悉设备结构,遵守操作规程,精心保养,防止事故。 4.3.3 生技科负责对设备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事故的处理提出建议,对设备事故的“三不放过”: a.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IATF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

IATF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

————————————————————————————————作者:————————————————————————————————日期: 2

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修订版次 1.0 生效日期 1目的 加强设备和设施管理,保持生产设备和设施处于完好状态和达到规定的精度,确保所加工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3 职责 3.2设备部负责设备全面管理,包括设建档、维护保养、检修、报废及检查考核等。 3.2使用部门(车间)负责人负责管理分管场所内设备的正常使用及日常保养情况,并督促、检查本部门人员执行本制度。 3.4 技术部结合工艺纪律检查,对设备点检、日常保养实施情况进行现场检查。 4 内容 4.1 设备的确定和提供 4.1.1 在以下情况增加设备配置: a)生产经营规模扩大,现有设备资源不足; b)老、旧设备报废; c)为提高生产效率,需采用新型高效设备; d)在进行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中,为满足工艺过程开发需求。 4.1.2根据上述情况,由仪器设备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技术部组织成立设备多功能小组(技术部、设备部、采购部、使用部门)判断添置新设备的必要性,如需要则报总经理批准。设备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经过适用/性能/价格对比选用合适的设备,并填写《仪器设备请购单》,注明设备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数量等,经总工程师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后。由采购部实施采购。 4.2 设备的验收 4.2.1 采购的设备到公司后由设备部组织多功能小组、使用部门/车间验收,核对送货单、查验使用说明书、合格证明书、主机、备品、备件、装箱清单等,验收合格后在送货单上进行签字确认方能进行安装调试,对使用人员进行机械性能交底。 4.2.2 设备部会同使用单位/车间进行安装调试和试运行。如需调整原设备工艺布局或进行新的设备工艺布局设计,应按《工厂、设施和设备策划控制程序》执行,设计的设备工艺布局图报设备多功能小组评审、总工程师批准。新的较大规模的设备工艺布局设计,需由总工程师审核,报总经理批准。 4.2.3设备安装、调试后确认符合各项技术、质量指标,能适应公司生产加工要求后移交使用部门/车间,由使用部门/车间负责人在《设备验收移交单》上签字验收,并记录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交设备部负责存档。 4.2.4 验收不合格的设备,采购部应及时与设备供应商协商解决,并在《设备验收移交单》上记录处理结果。 4.2.5设备部对验收合格的设备进行编号,并登记《设备台帐(清单)》。设备的随机技术文件应交技术部登记并存档,并据此及时转化为相应的操作规程和预防性维护保养作业要求。

基础设施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为满足本公司的生产和服务的要求,对所需的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管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工作设施,生产设备及相关辅助设备设施的配置、使用、维护、维修管理。 3. 职责 办公室负责厂房、办公楼、水电气供应设施,消防及通迅设施、运输车辆(不含公司内部产品运转工具)等的管理。 工程部负责公司主要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备品备件的管理。 相关部门负责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相关设施、设备。 4. 工作程序 工作设施的管理 厂房、办公楼、水电供应设施,消防、通迅设施,信息系统及运输车辆等的购置,根据项目大小类别由总经理或指定项目负责人,成立专门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评审,总经理批准后由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的记录、图纸,资料交文控中心归档保存。 实施投入前,由办公室制定有关的管理规范,操作要求,日常和定期维护保养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 生产设备的管理 设备的分类。 按用途分为: 主要生产设备:指用于生产加工产品的设备。 辅助设备:如模具、周转箱、周转车等。 备品备件:设备上的易损、易耗件。 设备的采购 a.整条生产线,大型复杂、精度要求高或贵重的生产设备的采购,由总经理组织工程负责 人和生产部及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市场调研、可行性论证后再形成文件。由总经理批准 后,同供货商进行谈判,签订采购合同,实施采购。 b.一般生产设备和辅助生产设备的采购,由使用部门提出规格型号,技朮要求,经总经理 批准后实施。 c.自制设备由工程部生产工程组制定设计方案组织制造,需要外购的零件填写<<请购 单>>,经总经理批准后交采购科实施采购。要求难度大、复杂的自制设备要保持完整的 技朮资料。 d.设备备品备件的采购,由使用部门填写<<请购单>>,经总经理批准后交采购科实施采购。

IATF16949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

1目的 加强设备和设施管理,保持生产设备和设施处于完好状态和达到规定的精度,确保所加工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3 职责 设备部负责设备全面管理,包括设建档、维护保养、检修、报废及检查考核等。 使用部门(车间)负责人负责管理分管场所内设备的正常使用及日常保养情况,并督促、检查本部门人员执行本制度。 技术部结合工艺纪律检查,对设备点检、日常保养实施情况进行现场检查。 4 内容 设备的确定和提供 在以下情况增加设备配置: a) 生产经营规模扩大,现有设备资源不足; b) 老、旧设备报废; c) 为提高生产效率,需采用新型高效设备; d) 在进行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中,为满足工艺过程开发需求。 根据上述情况,由仪器设备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技术部组织成立设备多功能小组(技术部、设备部、采购部、使用部门)判断添置新设备的必要性,如需要则报总经理批准。设备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经过适用/性能/价格对比选用合适的设备,并填写《仪器设备请购单》,注明设备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数量等,经总工程师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后。由采购部实施采购。 设备的验收 采购的设备到公司后由设备部组织多功能小组、使用部门/车间验收,核对送货单、查验使用说明书、合格证明书、主机、备品、备件、装箱清单等,验收合格后在送货单上进行签字确认方能进行安装调试,对使用人员进行机械性能交底。 设备部会同使用单位/车间进行安装调试和试运行。如需调整原设备工艺布局或进行新的设备工艺布局设计,应按《工厂、设施和设备策划控制程序》执行,设计的设备工艺布局图报设备多功能小组评审、总工程师批准。新的较大规模的设备工艺布局设计,需由总工程师审核,报总经理批准。 设备安装、调试后确认符合各项技术、质量指标,能适应公司生产加工要求后移交使用部门/车间,由使用部门/车间负责人在《设备验收移交单》上签字验收,并记录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交设备部负责存档。 验收不合格的设备,采购部应及时与设备供应商协商解决,并在《设备验收移交单》上记录处理结果。 设备部对验收合格的设备进行编号,并登记《设备台帐(清单)》。设备的随机技术文件应交技术部登记并存档,并据此及时转化为相应的操作规程和预防性维护保养作业要求。 新购设备在验收、安装、调试及在保修期限内发生的质量问题,由设备部负责向设备供应商联系解决。 设备的建档

基础设施管理程序.doc

VKWY6.3-Z01基础设施管理程序1 1目的 加强基础设施的管理,确保基础设施在提供服务时,达到服务要求。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3职责 3.1公司或各业务部门行政管理负责人负责基础设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3.2各文档管理员或相关设施责任人负责具体的操作、保管工作。 3.3公司品质管理组负责相关设施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4方法和过程控制 4.1办公场地和设施管理 4.1.1办公场所应在相应的位置贴有明显的办公场所标识牌。需设立办公前台和 后堂办公区域。 4.1.2办公前台与后堂办公区域应相对隔离,后堂办公区域不得有非工作人员随 意进出。

4.1.3办公场所的工作人员需交谈时需注意不要影响他人工作,不得交流与工作 无关的内容。 4.1.4办公场地任何工作人员必须树立节约成本的意识,随手关闭照明或其他不 必要的电力浪费。 4.1.5办公场地的设备有行政后勤管理组仓管员或部门负责人指定人员负责管 理。需将工作人员的办公设备落实到责任到头。 4.1.6办公场地工作人员发生工作变化时,办公设备应留在原有部门。到新部门 再另行配置。并填写《资产情况审核单》 4.1.7对办公场地的资产购买、使用、借用、调拨、报废的审批权限及处理流程, 按照程序文件相关资产管理作业指导书文件执行。 4.1.8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和经营管理组每半年至少对办公场所进行检查一次,并 及时将检查结果进行部门内通报。 4.2服务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实施、工具、图纸资料管理

4.2.1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的设备、实施、工具的领(借)用,并对使用过程 进行监督。 4.2.2各类设备、实施、工具必须是专人专用,在第一次使用前须经过专业的培 训。 4.2.3各部门设施、设备的图纸资料必须将原件交文档管理员保存,本部门只能 将复印件备份。其他资料不得备份。 4.2.4各部门因工作需要图纸资料时需填写《借阅登记表》到文档管理员处进行 借用,并按时归还。 4.2.5图纸资料应及时根据完善情况进行更新存档目录及资料移交手续。 4.2.6各部门服务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设施、工具的购买、使用、调拨、报废的 审批权限及处理流程,按照资产管理相关作业指导书文件执行。 4.1.9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和经营管理组每半年至少对办公场所进行检查一次,并 及时将检查结果进行部门内通报。

11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对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更进行有计划的规范的控制,消除和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 本公司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更。 3.职责 3.1 申请变更的个人或部门负责填写《变更申请表》,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审批。 3.2 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负责按变更原因和实际生产的需要确定是否进行变更; 3.3 变更批准后,实施变更的部门应负责根据变更的类型组织相关人员对变更过程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变更产生的风险,制订控制措施。各相关职责的主管部门负责变更内容的实施。 3.4 变更结束后,实施变更的部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变更情况进行验收,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的部门和人员。 3.5 安全员、生产部、技术部等管理部门应做好相关的安全监督工作,做好相关资料的归档工作。 4.内容及要求 公司实施管理的变更类型包括工艺技术变更、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变更三种,具体内容如下: 4.1变更内容 1)工艺、技术变更 (1)工艺变更:因新、改、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原料及介质变更,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等变更,工艺设备的改进,操作规程的变更等。 (2)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 (3)原料介质变更; (4)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5)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6)操作规程的变更;

(7)工艺参数的变更; (8)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等。 2)设备设施的变更 (1)设备设施变更:因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和配件,设备材料代用,临时性的电气设备变更等。 (2)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3)安全设施的变更; (4)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5)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6)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3)管理变更 (1)人员的变更:新入厂职工、内部岗位调动、离岗复岗等。人员的调动,必须由用人单位写出需用人计划、申请,报劳动科审核,主管经理审核,方可人员调动。 (2)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 (3)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 (4)管理职责的变更; (5)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等。 4.2变更管理方法 1) 工艺变更管理:工艺变更由技术科制定所需的新规程、制度。并有技术部、生产部组织对使用部门、人员进行工艺变更培训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变更的内容、使用注意事项、新的规程制度等,使使用者掌握变更后的安全操作技能。 2) 人员变更管理:厂内员工调换岗位的,按照《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中有关内容进行三级教育。 3) 设备设施变更管理 (1) 由技术部制定新的技术操作规程、制度等,并对使用部门进行变更培训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变更的内容、使用注意事项、新的规程制度等,使使用者掌握安全操作的技能。

安全设施管理程序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 安全设施管理程序 S a I时'间H 卜/ / 1 / 6

1目的 对安全设施进行有效地管理,为公司的安全生产提供设施上的支持,预防和减少工伤和意外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类安全设施的管理。 3分类 3.1生产中的工艺指标超限报警装置、安全联锁装置、事故应急装置、高压设备的防爆卸压装置、低压真空密闭装置、防止火焰传播的隔绝装置、电器设备的过载保护装置、机械运转部分的防护装置、火灾报警固定式装置、灭火装置以及气体自动检测装置、事故照明疏 设施、静电和避雷防护装置等均属于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对以上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必须进行维护,保证灵敏好用。 3.2作业过程中佩带和使用的保护人体安全的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防护面罩、过滤式面具、防护眼镜、防毒口罩、绝缘棒、绝缘手套、绝缘鞋等均属于防护器具。对防护器具必须妥善保管,正确使用。 4 职责 4.1工业园建设指挥部负责联系外协承包商对集团建筑消防设施的建造与维护,外协承包商的资质审核工作。 4.2工程预算科负责联系市防雷中心对集团建筑防雷设施的建造与年审工作。

4.3 设备动力部负责集团建筑低压线路的改造安装,并对各高低 压电房的日常维护工作。 4.4 行政物业维修班负责对总部的水电、办公用品、消防设施等 的维修工作 4.5 行政办公室负责对总部车辆日常保养、维修工作。 4.6 生产工艺部设备管理科负责生产中心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4.7 安全环保科负责监督、督促各部门做好各安全设施的维护工作。 5管理制度 5.1 消防设施的管理:本公司建立《消防设施管理规定》,对各 类消防设施策划其管理要求。 5.1.1 各单位安全管理员建立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台帐, 并负责设备检测资料存档、管理。安全环保科定期抽检消防系统的运行状况,发 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各中心安全管理人员立即整改。 5.1.2 现场的消防设施应分派到各车间、班组负责保养,并定期做好检查记录。 5.1.3 安全环保科应对供应商提供的消防器材进行验收、跟踪。 5.1.4 各部门发现消防管道出现漏水应报告安全环保科,由安全环保科通知物业维修班进行维修,需要进行挖地施工的应通知工业园 建设指挥部。 5.1.5 对外来人员借用的消防器材应做好记录负责跟踪,对使用 完的消防器材应及时充装、晾干后放回原来的位置。 5.1.6 各部门的安全管理员应对部门员工进行消防知识、灭火器 材的使用和保养方法进行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