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点摩擦力专题

高考热点摩擦力专题
高考热点摩擦力专题

摩擦力专题

摩擦力受力情况分析:

例1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力F作用在c物体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个接触面间都存在静摩擦力

(B)只有b与c间和c与地间有静摩擦力

(C)只有c与地面之间存在静摩擦力

(D)各个接触面间都无静摩擦力

解析从相对运动趋势看,因c上有外力F作用,c相对地有运动趋势,因此c和地面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当c静止时a、b相对c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a、b不受静摩擦力作用。从力的效果上看,若a与b有静摩擦力,则a、b会运动,而现在a与b静止,所以a与b不受静摩擦力作用。又因c静止,则c一定受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才能使之平衡。显然,只有选项(C)正确。

例2如图所示,一木块所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个力: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外力为()

(A)10N,方向向左(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D)0

解析由于木块原来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依据平衡条件有F1-F2-f=0,此时静摩擦力为f=8N方向向左,据此可知桌面对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小于8N。当撤去F1后,木块水平方向受到向左2N的力,有向左的运动趋势。由于F2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故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这就是本题的隐含条件。所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D)选项正确。

例3如图。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现用水平外力F推物体,在外力F由零逐渐增加的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物体所受摩擦力怎样变化?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确定摩擦力的方向。由于外力的变化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趋势有所变化。如图,当外力较小时(Fcosθ<mgsinθ)物体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F增加时f减少;当Fcosθ=mgsinθ时,摩擦力为零;当外力较大时(Fcosθ>mgsinθ)物体有向上的运动趋势,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外力增加,摩擦力增加。所以在外力由零逐渐增加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

例4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粗糙的长木板上放置一个物体m,当用力缓慢抬起一端时,木板受到的压力和摩擦力将怎样变化?

解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如图。物体受重力mg、摩擦力f、支持力N。物体在斜面缓慢抬起过程中先静止后滑动。在没有出现滑动之前,受静摩擦力的作用:N=mgcosθ,f=mgsinθ。可知θ增加,压力减小,静摩擦力增加。当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据f=μN,而N=mgcosθ,θ增加,N减小,滑动摩擦力减小。所以抬起木板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小,压力一直减小。

例5如图,两块固定的竖直平行板A、B间夹着一块长方体木块C,C重6N,A、B对C 的压力大小都是N=10N。现对C施一外力F,将C从两板间水平匀速拉出,求F的大小和方向。已知C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

解答可见,要将物体水平匀速拉出,拉力F必斜向上,F的一个分力克服重力,F另一个分力克服摩擦力。从侧面看受力如图所示。

f=2μN=2×0.4×10N=8N,

拉力F斜向上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摩擦力做功情况分析:

一、摩擦力做功

1.静摩擦力做功:可以做正功、做负功、也可以不做功。

例如手握一物体匀速向上、匀速向下及水平匀速运动时,静摩擦力分别对物体做正功、做负功和不做功。

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静摩擦力起着传送机械能的作用),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一对静摩擦力所做的总功总是为零。可以从做功和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理解:(1)做功角度:因为这对静摩擦力的位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一个静摩擦力做正功,另一个静摩擦力做负功,总功为零。(2)能量转化角度:没有机械能与其它形式的能的转化,只是物体间机械能的转移。

2.滑动摩擦力做功:可以做正功、做负功,也可以不做功。

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的总功总是为负。因为这对滑动摩擦力的位移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同,滑动摩擦力做功要生热,在机械能的减小时产生的热量为:ΔE=Q=f滑×S相

例如滑动摩擦力不做功和做负功的情况,见图。

典型问题:子弹击木块问题中摩擦力做功与相应的能量的变化。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木块A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长木板B的左端,最后A、B一起以速度v匀速运动。试分析A、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的做功情况及相应的能量变化。

对A物体:

对B物体:

对A、B物体系:

即:

例6 一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若子弹进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s1,与此同时木块沿水平面移动的距离为s2,设子弹在木块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不变,则在子弹进入木块的过程中:()

(A)子弹损失的动能与木块获得的动能之比为(s1+s2)∶s2

(B)子弹损失的动能与系统变热损失的动能之比为(s1+s2)∶s1

(C)木块获得的动能与系统变热损失的动能之比为s2∶s1

(D)木块获得的动能与系统变热损失的动能之比为s1∶s2

解:由动能定理得,子弹损失的动能ΔE k1=f·(s1+s2),木块增加的动能ΔE k2=f·s2,系统变热损失的动能

ΔE k=Q=f·s1。故答案为(ABC)。

二补充:作用力、反作用力做功

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可以做正功、做负功和不做功。

作用力做负功,反作用力可以做负功、做正功和不做功。

作用力不做功,反作用力可以不做功、做正功和做负功。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能同时做正功,做负功和不做功。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做的总功:可以为正,可以为负,也可以为零。

用下面的图例可以说明作用力、反作用力做功的各种情况。

例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带电小球A、B置于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试分析A、B之间的库仑斥力的做功情况。

例7 如图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导轨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在车上,由图中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则在小球下摆过程中,绳的拉力()

(A)对小球不做功(B)对小球做正功

(C)对小球做负功(D)对小车做正功

解:小球下摆过程中,小车向右运动,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小球和小车动能的增加,整个系统机械能守恒,小车机械能增加了,说明绳的拉力对小车做正功,小球的机械能减小了,说明绳的拉力对小球做负功。故答案为(C、D)。

例8如图,小球m用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拴住后悬于O点,小球置于一个斜面不光滑的斜劈M上,用水平力F向左推动斜劈M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由位置甲匀速向左移动到位置乙,在此过程中,正确说法是()

(A)m与M之间的摩擦力对m做正功

(B)m与M之间的摩擦力对m做负功

(C)M与m之间的弹力对m所做的功与m对M的弹力对M所做的功的绝对值不相等(D)F对M所做的功与m对M所做的功的绝对值相等

解:如图所示,小球m对斜劈及M对地的位移分别为S m和S M,在弹力F N方向上的分位移为S垂,在摩擦力F f方向上的分位移分别为S m1和S M1,小球相对斜劈的位移S相。则:弹力对m做的功为W N1=F N·S垂

弹力对M做的功为W N·=-F N·S垂

弹力的总功为W N=W N1+W N2=0

摩擦力对m做功为W f1=F f·S m1

摩擦力对M做功为W f2=-F f·S M1

摩擦力的总功为W f=W f1+W f2=-F f (S M1-S m1)=-F f·S相

并且|W f2|>W f1

又力F推斜劈M匀速运动,由动能定理得:W F+W mM=ΔE k=0

所以:W F=-W mM。故答案为(A、D)

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不管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可以做正功、做负功和不做功,而一对静摩擦力的总功一定为零,一对滑动摩擦力的总功一定为负;也不管是作用力还是反作用力都可以做正功、做负功和不做功,并且它们可以同时做正功、做负功和不做功。理解了它们做功的特点并记住相应的例子,对解决这一类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摩擦力做功和变力做功

功习题课:变力做功和摩擦力做功 、摩擦力做功1如图2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平板小车,车上放着一个滑块,滑块和平板小车间有摩擦,滑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从车的一端拉到另一端.第一次拉滑块时将小车固定,第 次拉时小车没有固定.在这先后两次拉动木块的过程中, 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块所受的摩擦力一样大 B.拉力F做的功一样大 C.滑块获得的动能一样大 D.系统增加的内能一样大2、质量为M的长木板放在光 滑的水平地面上,如图1-1-10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以某一速度沿木板表面从A端滑到B 点,在木板上前进了L,而木板前进s,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卩求: (1)摩擦力对滑块所做功的大小; (2)摩擦力对木板所做功的大小. (3)摩擦力对滑块和木板做功的代数和 "A# I 「1 图1-1-10 ①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所做的总功等于零。 ②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的功总是负值,其绝对值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即恰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二、变力做功 功的计算公式W=FScosa只能用于恒力做功情况,对于变力做功的计算则没有一个固定公式可 用,对变力做功问题归纳如下: 1、微元法:当力的大小不变,而力的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时,这类变力的功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如: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做功等等。始终垂直呢? (1)马用水平力拉着碌子在场院上轧谷脱粒,若马的拉力为800牛顿,碌子在场院上转圈的半径是10米,求转一圈马对碌子做的功。 (2)用细绳系一小球,在水平面内运动一周,求绳的拉力做的功 (3)如图,设物体的质量为m,放在木板上,木板一端抬高的过程中,物体始终相对木板 静止,设物体升高了h,在这一过程中,判断摩擦力、支持力重力对物体做功情况。

高考物理复习-摩擦力专题

高考物理复习 摩擦力专题(附参考答案) 一、 明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 物体间直接接触 (2) 接触面粗糙 (3) 接触面间有弹力存在 (4) 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这四个条件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显然,两物体不接触,或虽接触但接触面是光滑的,则肯定不存在摩擦力.但满足(1)、(2)而缺少(3)、 (4)中的任意一条,也不会有摩擦力.如一块砖紧靠在竖直墙,放手后让其沿墙壁下滑,它满足条件(1)、(2)、(4),却不具备条件(3),即相互间无压力,故砖不可能受到摩擦力作用.又如,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它满足了条件(1)、 (2)、(3),缺少条件(4),当然也不存在摩擦力. 由于不明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导致答题错误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例1 (1994年全国考题)如图1所示,C 是水平地面,A 、B 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 是作用在物 块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 和B 以相同的速度 作匀速直綫运动,由此可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1μ和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2μ有可能是 (A)=1μ 0,=2μ 0 (B) =1μ0,≠2μ 0 (C) ≠1μ0,=2μ0 (D) ≠1μ0,≠2μ0 解析:本题中选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由于受推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地面对的摩擦力一定水平向左,故≠2μ 0,对A 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不受力,1μ可能为0,可能不为0。正确答案为(B)、(D). 二、了解摩擦力的特点 摩擦力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接触性; (2)被动性.所谓接触性,即指物体受摩擦力作用物体间必直接接触(反之不一定成立)。这种特点已经包括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里,这里不赘述。对于摩擦力的被动性,现仔细阐述。所谓被动性是指摩擦力随外界约束因素变化而变化.熟知的是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例2 (1992年全国考题)如图2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1F 、2F 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图2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1F =10N 、2 F =2N ,若撤去 力1F ,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10N ,方向向左 (B)6N ,方向向右 (C)2N ,方向向左 (D)零 解析;1F 没有撤去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此时静摩擦力大小为8N ,方 向向左.撤去1F 以后,物体在2F 作用下不可能沿水平方向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仍保拧静止.此时地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大小为2N ,方向向右.从上 图2 图 1

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探究

图 1 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探究 一、滑动摩擦力: 1、常见问题:(1)不能正确分析物体是否受滑动摩擦力 (2)认为滑动摩擦力总是等于拉力 (3)混淆压力、重力和质量 2、定义:两个的物体,当它们发生运动时,就会在接 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的力,这就是滑动摩擦力. 3、实验原理: 4、实验器材:带滑轮的长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报纸、毛巾、钩码、铁架台 5、实验探究:如图1所示组装实验器材,将报纸或毛巾平整的铺在木板上,再把木块放在其上,分别探究拉力大小、拉动的速度、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完成表1: 表1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6、实验结论:(1)该实验相比于课本实验有什么好处: (2)向右拉动报纸,报纸相对于木块在向运动,木块对报纸有一个向的滑动摩擦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的,所以,报纸对木块一个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它们是一对;木块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弹簧的拉力总是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它们是一对.(3)滑动摩擦力只能根据原理来判断,一旦判断出来,不管、 如何改变,只要和不变,它就不改变. 7、拓展实验:分别按下图组装实验,缓慢拉动报纸,粗略探究报纸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关系(考虑滑轮重和摩擦)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改变因素缓慢拉动报 纸 缓慢拉动毛 巾 较快拉动报 纸 放钩码后缓 慢拉动报纸 用较大的力 拉动报纸弹簧测力计示 数F/N

图 2 杠杆平衡的实验探究 二、杠杆平衡: 1、常见问题(1)不能正确的寻找力臂、计算力 (2)总是错误的认为竖直方向上的力是最小的 (3)不能正确分析力臂和力的变化 2、实验原理: 3、把杠杆重心作为支点是为了 4、通过调节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 5、如图2所示,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左端15cm 处挂2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应该在右端10cm 处挂 个钩码,实验观察杠杆是否平衡?然后进行表2中的操作并完成表2: 表2 杠杆平衡的条件(选填“左偏”、“右偏”或“保持平衡”) 实验次数 1 2 3 4 实验操作 同时增大一个钩码 同时减少一个钩码 同时靠近支点5cm 同时远离支点5cm 杠杆偏转方向 6、实验结论:判断杠杆的偏转不是力或力臂的变化,应该比较减小或增加的 的乘积,哪边减小的更少(或增加的更多),杠杆就往哪边偏. 7、拓展实验:组装图3、图4、图5的实验装置,进行表3中的操作并完成表3: 图3 图4 图5 表3 力和力臂的变化(力臂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操作 图3测力计缓慢竖直向上拉 图4测力计缓慢垂直杆向上拉 图5杆保持静止测力计垂直拉 图5杆保持静止测力计左偏 图5杆保持静止测力计右偏 阻力臂变化 动力臂变化 弹簧的拉力/N 注:确定最小力的方法:(1)找支点O (2)找杠杆上离支点最远的点A (3)连接OA 就是最长力臂 (4)根据平衡确定力的大致方向后,过A 点作OA 的垂线即为最小力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摩擦力专题

高中物理专题讨论2——摩擦力专题 一、明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物体间直接接触 (2)接触面粗糙 (3)接触面间有弹力存在 (4)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这四个条件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显然,两物体不接触,或虽接触但接触面是光滑的,则肯定不存在摩擦力,但满足(1)、(2)而缺少(3)、 (4)中的任意一条,也不会有摩擦力。如一块砖紧靠在竖直墙,放手后让其沿墙壁下滑,它满足条件(1)、(2)、(4),却不具备条件(3),即相互间无压力,故砖不可能受到摩擦力作用。又如,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它满足了条件(1)、 (2)、(3),缺少条件(4),当然也不存在摩擦力。 由于不明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导致答题错误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例1 (1994年全国考题)如图1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 A. μ1=0,μ2= 0 B. μ1=0,μ2≠ 0 C. μ1≠0,μ2= 0 D. μ1≠0,μ2≠ 0 解析:本题中选A、B整体为研究对象,由于受推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地面对的摩擦力一定水平向左,故μ2≠ 0,对A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不受力,μ1可能为0,可能不为0。正确答案为B、D。 二、了解摩擦力的特点: 摩擦力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接触性; (2)被动性。所谓接触性,即指物体受摩擦力作用物体间必直接接触(反之不一定成立)。这种特点已经包括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里,这里不赘述。对于摩擦力的被动性,现仔细阐述。所谓被动性是指摩擦力随外界约束因素变化而变化,熟知的是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例2 (1992年全国考题)如图2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图2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 10N,方向向左 B. 6N,方向向右 C. 2N,方向向左 D. 零 解析;没有撤去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此时静摩擦力大小为8N,方向向左。撤去F1以后,物体在F2作用下不可能沿水平方向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仍保拧静止。此时地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向右,从上述分析可见静摩擦力是被动力,答案应为D,对于滑动摩擦力同样具有被动性。

高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摩擦力 知识点归纳 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fm 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巩固练习 1.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推出的μ=F F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F越大,μ越大 B.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 N成反比,F N越大,μ越小

高三一轮复习专题__摩擦力

高三一轮复习摩擦力问题专题 何涛重点难点提示] 摩擦力问题既是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重点,又是力学计算的难点和关键.因此,弄清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的判断,掌握相关的计算规律,抓住它的特点,并正确分析、判断它的作用效果,对于解决好跟摩擦力相关的各种力学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分析时,由于摩擦力存在条件的“复杂性”,摩擦力方向的“隐蔽性”及摩擦力大小的“不确定性”,使得对问题的研究往往容易出错.摩擦力的大小在确定摩擦力的大小之前,必须先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 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必须接触;②接触处有形变产生;③接触面是粗糙的; ④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为f=μN,式中μ为滑动摩擦系数,N为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滑动摩擦系数与材料的表面性质有关,与接触面大小无关,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与物体间的相对速度无关。 在滑动摩擦系数μ未知的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也可以由动力学方程求解。 静摩擦力的大小:除最大静摩擦力外,与正压力不成正比关系,不能用某个简单公式来计算,只能通过平衡条件或动力学方程求解。 在一般计算中,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与滑动摩擦力的计算采用同一公式,即f m=μN,并且不区别静摩擦系数与滑动摩擦系数。而实际上前者要稍大于后者。 3.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需要注意的是: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或不做功。滑动摩擦力的功要改变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的机械能将转化为物体的内能。而静摩擦力的功不会改变系统的机械能,不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摩擦力做功特点:

高一物理最新教案-摩擦力做功与能量转化问题 精品

专题 摩擦力做功与能量转化问题 【学习目标】 1.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2.理解摩擦生热及其计算。 【知识解读】 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如图5-15-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 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未动,则桌面对A 向左的静摩擦力不做功,因为桌面在静摩擦力的方向上没有位移。如图5-15-2,A 和B 叠放在一起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在拉力F 的作用下,A 和B 一起向右加速运动,则B 对A 的静摩擦力做正功,A 对B 的静摩擦力做负功。可见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是: (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2)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 (3)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静摩擦力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如图5-15-3,物块A 在水平桌面上,在外力F 的作用下向右运动,桌面对A 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做负功,A 对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不做功。 如图5-15-4,上表面不光滑的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一小铁块以速度 v 从木板的左端滑上木板,当铁块和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相对地面滑动的距离为s ,小铁 块相对木板滑动的距离为d ,滑动摩擦力对铁块所做的功为:W 铁=-f(s+d)―――① 根据动能定理,铁块动能的变化量为: k w =f s+d E ?铁铁=-()―――② ②式表明,铁块从开始滑动到相对木板静止的过程中,其动能减少。那么,铁块减少的动能转化为什么能量了呢? 以木板为研究对象,滑动摩擦力对木板所做的功为:w fs 板=――――――③ 根据动能定理,木板动能的变化量为:k E w fs ?板板==――④ 5-15-1 图 5152 图- -5153 图-- 5154 图--

(完整)高一物理摩擦力典型习题

摩擦力大全 1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滑轮到P 和 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Q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 ) A .mg μ B .mg μ2 C .mg μ3 D .mg μ4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的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滑行,长 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1μ,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μ,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 ) A .mg 2μ B .g m m )(211+μ C .mg 1μ D .mg mg 12μμ+ 3 .如图1-B-8所示,质量为m 的工件置于水平放置的钢板C 上,二者间动摩擦因数为μ,由 于光滑导槽 ( ) A .B 的控制,工件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在使钢板以速度ν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 拉动工件(F 方向与导槽平行)使其以速度ν2沿导槽运动,则F 的大小为 A 等于μmg B .大于μmg C 小于μmg D .不能确定 4 .用一个水平推力F=Kt (K 为恒量,t 为时间)把一重为G 的 物体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如图1-B-5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随时间t 变化关系是中的哪一个? 图1-B-6 P Q F 图1-B-8

5 .一皮带传动装置,轮A .B 均沿同方向转动,设皮带不打滑,A .B 为两边缘上的点,某时刻a 、 b 、o 、o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如图1-B-3所示.设该时刻a 、b 所受摩擦力分别为f a 、f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B-3 ( ) A .f a 、f b 都是动力、而且方向相同 D .f a 、f b 都是阻力,而且方向相反 C .f a 若是动力,则f b 一定是阻力,两力方向相反 D .f a 若是阻力,则f b 一定是动力,两方向相同 6 .如图所示,A 是主动轮,B 是从动轮,它们通过不打滑的皮带转动,轮的转动方向如图所 示,B 轮上带有负载,P 、Q 分别是两轮边缘上的点,则关于P 、Q 所受摩擦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A P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下 B P 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上 C Q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上 D Q 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下 7 .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 A .g m K l 1μ + B . g m m K l )(21++ μ C .g m K l 2μ + D .g m m m m K l )(2 121++μ 8 .如图所示,重物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的物体分别通过细线跨过 定滑轮水平系在重物A .B 上,已知m 1>m 2+m 3,A .B 保持静止.现将m 3解下放在物体A 的上方,发现A .B 仍处于静止.关于A .B 间的摩擦力f 1和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f 2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f 1变大,f 2不变 B .f 1变大,f 2变大 C .f 1变小,f 2不变 D .f 1变小,f 2变大 9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长木板,质量为m 的小物块放在长木板的左端,现 用水平恒力F 向右拉小物块使它在木板上向右滑动,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1mg 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g C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 +m )g A B m 1 m 2 m 3

高三一轮复习专题--摩擦力

高三一轮复习 摩擦力问题专题 何涛 2015.9.122 [重点难点提示] 摩擦力问题既是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重点,又是力学计算的难点和关键.因此,弄清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的判断,掌握相关的计算规律,抓住它的特点,并正确分析、判断它的作用效果,对于解决好跟摩擦力相关的各种力学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分析时,由于摩擦力存在条件的“复杂性”,摩擦力方向的“隐蔽性”及摩擦力大小的“不确定性”,使得对问题的研究往往容易出错.摩擦力的大小在确定摩擦力的大小之前,必须先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 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必须接触;②接触处有形变产生;③接触面是粗糙的;④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为f =μN ,式中μ为滑动摩擦系数,N 为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滑动摩擦系数与材料的表面性质有关,与接触面大小无关,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与物体间的相对速度无关。 在滑动摩擦系数μ未知的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也可以由动力学方程求解。 静摩擦力的大小:除最大静摩擦力外,与正压力不成正比关系,不能用某个简单公式来计算,只能通过平衡条件或动力学方程求解。 在一般计算中,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与滑动摩擦力的计算采用同一公式,即 f m =μN ,并且不区别静摩擦系数与滑动摩擦系数。而实际上前者要稍大于后者。 3.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需要注意的是: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或不做功。滑动摩擦力的功要改变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的机械能将转化为物体的内能。而静摩擦力的功不会改变系统的机械能,不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摩擦力做功特点: 静摩擦力做功:可以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做功代数和为0。(故静摩擦力不损失系统机械能) 滑动摩擦力做:可以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代数和不为0,且为f s -?,s ?为相对位移。 类型一 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 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 、Q 用轻绳连接并跨过定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 悬于空中,Q 放在斜面上,均处 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 时,P 、Q 仍静止不动, 则( ). A.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 分析与解答::物体P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绳上拉力恒等于物体P 的重力,不会发生变化,所以D 选项正确.未加F 时,物体Q 处于静止状态,Q 所受静摩擦力方向不确定,

滑动摩擦力教学设计

滑动摩擦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和产生条件 2.能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3.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过程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应用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向学生渗透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辨证思想 2.培养学生探究勇气、战胜困难的信心以及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的物理学习,对摩擦力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对物理进行主动探究式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能力,能够通过实验来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归纳和概括物理现象及物理规律,由于本节课中实验探究的较多,学生已有的实验能力是学习这节课的优势。但是初中的教学中对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的阐述不够清晰,因此学生对此缺乏认识,对于相对运动的理解造成障碍。 教学重点: 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及规律,并能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初步认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的判断 教学方法: 讲练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摩擦力实验器材,木板,斜面,滑块,细砂纸,刷子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滑块从斜面滑下 (教师)当滑块滑到水平面上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滑块慢慢停下来 (教师)滑块为什么会慢慢停下来? (学生)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教师)在初中同学们对摩擦力有了一定的了解,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涉及到了摩擦力? (学生讨论)用笔写字 在地面上推箱子…… (教师)摩擦力分为很多种,有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等。今天我们这节课将进一步学习摩擦力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滑动摩擦力的定义 (教师)在演示实验中,滑块滑到水平面时受到摩擦力的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 (学生)滑动摩擦力 (教师)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同学能不能想到什么方法感受一下滑动摩擦力? {互动实验}:用手压在桌子上,用力向前推 (教师)同学们感受到一个怎样的力? (学生)感受到一个向后拉扯掌心,阻碍手继续向前滑动的力。 教师总结: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个力就叫滑动摩擦力。 (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教师)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呢? (1){互动实验}:同学们用手感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①手向前移动:感受到力是向后拉扯掌心 ②手向左移动:感受到力是向右拉扯掌心 ③手和桌面之间压本书,手不动,向左拉书:感受到力是向左拉扯掌心(2)[演示实验]:用刷子和木板相互移动,通过刷毛的弯曲观察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①木板B不动,刷子A水平向右滑动 V 木板B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摩擦力做功》

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糙粗斜面向上滑,达到最高点后又滑回出发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上滑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值比下滑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值小 B .上滑过程中重力做功值比下滑过程中重力做功值小 C .上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值比下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值大 D .上滑过程中摩擦力做功值比下滑过程中摩擦力做功值大 答案:A 来源: 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 如图所示,一物块(可视为质点)以 7 m / s 的初速度从半 圆面的A 点滑下,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仍为 7 m / s 。若该物块以 6 m / s 的初速度仍由A 点滑下,则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 为( ) A.大于6m/s B.等于6m/s C.小于6m/s D.无法确定 答案:A 来源: 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 如图,一物块以s m /1的初速度沿曲面由A 处下滑,到达较低的B 点时速度恰好也是s m /1,如果此物块以s m /2的初速度仍由A 处下滑,则它达到B 点时的速度 ( ) A 、等于s m /2 B 、小于s m /2 C 、大于s m /2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B 来源: 题型:单选题,难度:识记 如图所示在北戴河旅游景点之一的南戴河滑沙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 和AB / (都可看作斜面)。甲、乙两名旅游者分乘两个滑沙撬从插有红旗的A 点由静止出发同时沿AB 和AB / 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沙面BC 上.设滑沙撬 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滑沙者保持一定 姿势坐在滑沙撬上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在B 点的速率等于乙在B / 点的速率 B.甲的滑行总路程比乙短 C.甲全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一定比乙全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大 D.甲、乙停止滑行后回头看A 处的红旗时视线的仰角一定相同 答案:D 来源:2004年高考江苏 题型:单选题,难度:应用 如图6甲所示,一质量为m 的滑块以初速度v 0自固定于地面的斜面底端A 开始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A ,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图6乙中分别表示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V 、加速度a 、势能E P 和机械能E 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A B B / C

高中物理摩擦力专题1

专题讲解:摩擦力 掌握要求:1、摩擦力的定义把握 2、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与联系 3、经典题型的理解与把握 1、定义: 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或者存在相互运动 趋势的时候,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 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非光滑接触面) 2、 产生的条件: ①接触面上是粗糙的; ②接触面上要有挤压的力(压力); ③接触面上的两种物体要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分类: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1、静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 但是没有出现相对运动。 经典案例分析: ①、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静摩擦力 B.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可能产生静摩擦力 C.产生静摩擦力的两个物体间一定相对静止 D.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产生 答案:BC (2)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 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ABCD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大小可能等于零 D.大小可能等于F 2滑动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并且产生相对运动。 经典例题: ①2.关于滑动摩擦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滑动摩擦力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受弹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滑动摩擦力 D.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弹力作用 答案:AD 解析:对照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可以看出;选项A、D正确,而C错误.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之一是物体发生相对滑动,但物体并不一定运动.例如物体A用细绳固定在墙上,当把木板B水平向右抽出时(如图所示),物体A保持静止,而此时它却受到木板B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可见,选项B错误 ②下列关于动摩擦因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越重,物体与水平支持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越大B.物体在一支持面上滑动,当支持面倾斜放置时,动摩擦因数比水平放置时小一些 C.两个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由两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

高考备考物理摩擦力公式解析

2019高考备考物理摩擦力公式解析 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以下是摩擦力公式解析,请考生认真掌握。 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m 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

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FN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摩擦力公式解析的全部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考生复习有帮助。2019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关于摩擦力做功的讨论

关于摩擦力做功的讨论 一、滑动摩擦力 当两物体直接接触,接触面上有弹力出现,接触面不光滑,两物体接触面上有相对运动时,二者相互向对方施加阻碍相对运动的滑动摩擦力。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做功情况如何? 1.滑动摩擦力一定做功吗? 由以上对滑动摩擦力的描述,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滑动摩擦力一定做功。其实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尽管出现滑动摩擦力作用的两物体间,肯定有相对运动发生,但计算功的公 式中的s是受力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但两物体不一定全都相对地面有位移发生。 如图1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用细绳将A物体拴接于竖直墙上,两物体间、B与地面的接触处均不光滑,现用水平拉力将物体B匀速拉出,在拉出B物体的过程中,B对A的滑动摩擦力是水平向右的,而A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却是零,所以B对A的滑动摩擦力对A不做功。 判断滑动摩擦力是否做功,首先要搞清是哪个力对那个物体做不做功,关键是看这个物体在摩擦力的方向上相对地面的位移是不是零。 2.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吗? 由于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如两物体中甲对乙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总是与乙相对甲的运动方向对反,这也很容易得出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的错误结论。 判断滑动摩擦力是做负功还是做正功,首先还得搞清是判断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做功,关键是判断该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它相对地面的位移方向间的夹角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90o,与此分别对应的是做负功、不做功、做正功。 如图2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静置一表面不光滑的长木板B,现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体A以水平初速度v o从长木板的左端滑向右端。如图3、图4所示,在A未离开B前,A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f AB水平向左,A相对地面的位移s A方向向右,所以滑动摩擦力f AB对A做负功;B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f BA方向向右,相对地面的位移s B方向向右,滑动摩擦力f BA对B做正功。 3.一对滑动摩擦力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吗?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也不例外,如图2中的A、B两物体间,A对B施加滑动摩擦力f BA的同时也受到了作为此力的反作用力的B对A的滑动摩擦力f AB,由牛顿第三定律知,这两个力大小相等,设它们的大小为f,则上述过程中,这两个 力的功分别为:,。由于|s A|>|s B|,所以,W A+W B≠0。

实验优质课《摩擦力》说课稿

《摩擦力》说课稿 。下面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摩擦力》P 60-63 我从七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教学构思: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中对摩擦力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和弹簧秤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能大大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是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在能力培养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对于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先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再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进而理解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然后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摩擦力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中应使学生能自身体验到摩擦力的三要素,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猜想,设计实验并独立完成实验。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注意学习方法的引领,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⑴知识与技能 a知道摩擦力的定义; b知道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c认识摩擦的利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⑵过程与方法 a观察有关摩擦现象; b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c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d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学生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并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良好习惯 四、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摩擦力的概念 (2)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教学难点: (1)为什么实验时必须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才能测出其滑动摩擦力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五、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探究,学生自主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同时配以实验演示和多媒体视频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六、教学过程设计

高中物理 摩擦力专题讲义

摩擦力专题 一、复习旧知 (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 (3)掌握动磨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磨擦力,掌握判定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4)知道影响到摩擦因数的因素。 二、重难、考点: 1.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静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的大小:m f ~0 2.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时。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N f μ=滑 三、例题讲解 【例1】、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轻绳与物块Q 相连,滑轮到P 和到Q 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质量都是m ,滑轮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力F 拉Q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大小为( ) A 、mg μ B 、mg μ2 C 、mg μ3 D 、mg μ4 【对应练习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的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1μ,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μ,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 A 、mg 2μ B 、g m m )(211+μ P Q F

C 、mg 1μ D 、mg mg 12μμ+ 【例2】、一皮带传动装置轮A 、B 均沿同方向转动设皮带不打滑,A 、B 为两边缘上的点,某时刻a 、b 、o 、o’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设该时刻a 、b 所受摩擦力分别为f a 、f b ,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f a 、f b 都是动力、而且方向相同 D 、f a 、f b 都是阻力,而且方向相反 C 、f a 若是动力,则f b 一定是阻力,两力方向相反 D 、f a 若是阻力,则f b 一定是动力,两方向相同 【对应练习2】、如图所示,A 是主动轮,B 是从动轮,它们通过不打滑的皮带转动,轮的转动方向如图所示,B 轮上带有负载,P 、Q 分别是两轮边缘上的点,则关于P 、Q 所受摩擦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P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下 B 、P 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上 C 、Q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上 D 、Q 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下 【例3】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A 、g m K l 1μ + B 、g m m K l )(21++ μ

高三一轮复习资料专业题材摩擦力

高三一轮复习摩擦力问题专题 何涛2015.9.122 [重点难点提示] 摩擦力问题既是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重点,又是力学计算的难点和关键.因此,弄清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的判断,掌握相关的计算规律,抓住它的特点,并正确分析、判断它的作用效果,对于解决好跟摩擦力相关的各种力学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分析时,由于摩擦力存在条件的“复杂性”,摩擦力方向的“隐蔽性”及摩擦力大小的“不确定性”,使得对问题的研究往往容易出错.摩擦力的大小在确定摩擦力的大小之前,必须先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 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必须接触;②接触处有形变产生;③接触面是粗糙的;④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为f=μN,式中μ为滑动摩擦系数,N 为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滑动摩擦系数与材料的表面性质有关,与接触面大小无关,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与物体间的相对速度无关。 在滑动摩擦系数μ未知的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也可以由动力学方程求解。 静摩擦力的大小:除最大静摩擦力外,与正压力不成正比关系,不能用某个简单公式来计算,只能通过平衡条件或动力学方程求解。 在一般计算中,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与滑动摩擦力的计算采用同一公式,即f m=μN,并且不区别静摩擦系数与滑动摩擦系数。而实际上前者要稍大于后者。 3.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需要注意的是: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或不做功。滑动摩擦力的功要改变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的机械能将转化为物体的内能。而静摩擦力的功不会改变系统的机械能,不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摩擦力做功特点: 静摩擦力做功:可以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做功代数和为0。(故静摩擦力不损失系统机械能) 滑动摩擦力做:可以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代数和不为0,且为f s -?,s ?为相对位移。 类型一 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 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 、Q 用轻绳连接并跨过定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 悬于空中,Q 放在斜面上,均处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 时,P 、Q 仍静止不动,则( ). A.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 分析与解答::物体P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绳上拉力恒等于物体P 的重力,不会发生变化,所以D 选项正确.未加F 时,物体Q 处于静止状态,Q 所受静摩擦力方向不确定,设斜面倾角为α,则有T p F m g =,sin T f Q F F m g θ+=,即sin f Q p F m g m g θ=-,当 sin Q p m g m g θ>时,f F 方向沿斜面向上,再加水平向左的的推力F ,f F 可能变小,f F

趣味实验探究-------摩擦力教案资料

两个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分类:◎群摩擦力 ◎滾动曆擦力 1定义: 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的摩擦力就叫做静摩擦力。【练习1】下列图中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有静摩擦力的是() 趣味实验探究----摩擦力 、静摩擦力 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时,是不是能产生摩擦力? 小孩推箱而推不动,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这时一定有一个力与推力平 衡。

沿接紐面与扣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3.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区别: 木块运动方向向上,但它相对于皮带有下滑的趋势,它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却是向下的,所以所受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滑动摩擦力 1. 定义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 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⑴两物体间接触且有压力⑵接触面不光滑⑶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3.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轴论:粛动摩據力尢小与接蔽面积没有关痔 - 5?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的方法 ⑴增大:使接触面更粗糙、增大压力 ⑵减小:使接触面更光滑、减小压力、以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接触 悬浮、 加润滑油等) 三、滚动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 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很多。 2.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观看杜老师的演示实验 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很多。 课堂练习 【例 1】 F 、>斥 > 心 结论;镁融表面趁粗糙,滑动摩擦力越丸; 结论;圧力越尢*溝动摩擦办越大。 w ?亠 T 二:Ji :二:m 益 工:二匚: =二15匕二<Z £L * X ” 鼻 liHL ?』JLil 丄■■丄山 I, l~?. J J M v J v M r>*i ri z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