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微生物学教案

农业微生物学教案
农业微生物学教案

三、单元教学计划

农业微生物学复习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 细菌个体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型。 2. 鞭毛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即(单生鞭毛)、(丛生鞭毛)和(周生鞭毛)。 3. 从应用角度,把真菌分为(霉菌)、(酵母菌)、(蕈菌)三类。 4. 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共生关系)、(拮抗关系)、(互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猎食关系)。 5. 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主要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等4种方式。 6. 真菌菌丝体形成各种特化结构,主要有(假根)、(吸器)、(菌核)、(菌环)等。 7.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进行增殖的过程分为(吸附)、(侵入)、(复制)、(聚集)、(装配)等步骤。 8. 纤维素酶分为(C1酶)、(Cx酶)、(β—葡萄糖苷酶)等3类。 9. 无隔膜菌丝产生(孢囊孢子),有隔膜菌丝产生(分生孢子)。 10.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多少一般规律是:(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11. 真菌的有性孢子分为4种,即:(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12. 培养基的类型按成分不同划分成(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三大类。 13. 霉菌菌丝从功能上划分有:(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繁殖

菌丝)。 14. 病毒的结构主要有(衣壳粒)、(衣壳)、(核髓)、(核衣壳)。16.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受(土壤类型)、(深度)和(季节)的影响。 17. 细菌的生长曲线可以划分为(延迟期)、(对树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等4个时期。 18.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根据生理作用划分为:(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等六大类。 19. 原核生物的三菌是指(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 20.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有:(无性孢子)和(菌丝断裂)。 21. 通常根据宿主范围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与(微生物病毒)。 22. 微生物的特点有:(形态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种类多)、(生长繁殖快)、(代谢能力强)、(易发生变异)。 21. 放线菌为分枝状细菌,宽度和(细菌)类似,但(长度)和(分支)则是无限制的。 22. 杀虫真菌侵入寄主的过程有:(附着)、(萌发)、(侵入)、(增殖)等4个过程。 23. 根据产物的不同,乳酸发酵有三种类型:(同型乳酸发酵)、(异性乳酸发酵)和(双歧杆菌乳酸发酵)。 24. 微生物细胞化学组成中(C)、(H)、(O)、(N)、(P)、(S)等6种元素占菌体细胞干重的97%。

农业微生物学复习提纲

农业微生物学复习提纲硝化作用, 根圈效应, 一步生长曲线, 毒性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 溶原细菌, 原噬菌体, 卫星病毒, 芽孢, 朊病毒, 噬菌斑, 纯培养, 分批培养, 质粒, 转化作用, 选择培养基, 生长因子, 光复活现象, 有氧呼吸, 光合磷酸化, 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Tm, 冈崎片段, DNA半保留复制 简答题 1、以T4噬菌体为例,说明烈性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2、菌丝的类型有几种?特异化结构有哪些? 3、微生物的分类单元和学名的命名方法是什么? 4、画出细菌的生长曲线,说明细菌生长各阶段的特点,生长曲线在 生产实践中有何应用? 5、微生物学中培养基的配置需要遵守什么原则?具体操作过程如何?实验室常用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哪些?实验室高压蒸汽灭菌锅使用的具体步骤以及常用温度和时间 各是多少? 6、微生物产生ATP的方式有哪些?微生物细胞通过哪几种方式吸收 外界营养物质?各有何特点? 8、试述细菌基因转移的3中主要机制,根据F质粒的有无,可以把 大肠杆菌分为几种类型菌株,请对它们进行简要说明 9、真菌无性繁殖产生哪些孢子类型?有性繁殖产生哪些孢子类型? 分别有哪些门?每个门举一个例子说明。 12、病毒的外壳蛋白有几种排列方式?

13、根据微生物获得能源和碳源的方式可以分为哪几种营养类型?各有何特点? 14、比较微生物学中常见微生物的个体及菌落特征 7、试述古菌与真细菌的主要区别。 10、比较真核和原核细胞的区别,常见的简单细菌的形态有几种?并说出细菌的主要特殊结构。 11、从细胞壁结构方面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步骤及结果。

农业微生物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农业微生物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作业题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生长曲线:在分批培养中,以细胞数目的对数值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就可以画出一条有规律的曲线,这就是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氨化作用:就是微生物将有机氮化物转化成氨的过程。 培养基:培养基是一种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拮抗作用:由某种微生物的生长而引起的其他条件改变抑制或杀死他种生物的现象。 菌落: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局限一处大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即称为菌落。 朊病毒:朊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杆状颗粒、直径26nm,长100~200nm(一般为125~150nm)。 生物固氮:生物固氮是指分子氮通过固氮微生物固氮酶系的催化而形成氨的过程。 衣原体:衣原体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能量寄生的小型革兰氏阴性原核生物。 根瘤:是根瘤细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在植物根部共生发育形成的特殊结构。 互生作用:一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可以创造或改善另一种微生物生活条件,彼此促进生长。 二、填空(20分) 1.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 2. 放线菌的菌丝有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3. 霉菌的无性孢子有节孢子、胞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 4. 微生物的呼吸类型有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兼性呼吸 5. 地衣是蓝细菌和真菌的共生体。 6. 常用的微生物杀虫剂包括细菌、真菌、病毒 7. 根据固氮微生物与高等植物间关系,可以把固氮作用分为自生、共生、联合 三、简答题(30分) 1、举例说明微生物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及其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实例 五个共性对人类来说是既有利又有弊的。我们学习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能兴利除弊、趋利避害。人类利用微生物(还可包括单细胞化的动、植物)的潜力是无穷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自己努力达到能在细胞、分子和群体水平上认识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并设法联系生产实际,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或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打好坚实的基础。 2.简述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⑴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大多数微生物对低温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当微生物所处环境的温度降低到生长最低温度以下时,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逐渐降低,最后处以停滞状态,但微生物仍能维持较长的生命,当温度恢复到该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时,又开始正常的生长繁殖。所以可以采用低温保藏菌种,用冷藏方法保藏食品,以期限制其中的微生物活力,防止腐败。 ⑵高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高温可以死微生物,主要是由于它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生物高分子发生变性、破坏。所以可以采用高温进行灭菌和消毒。 3.简述革兰氏染色方法及其机理 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于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和其分子交联度较紧密,在用乙醇洗脱时,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明显收缩,再加上它基本上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能在壁上溶出缝隙,因此,结晶紫与碘复合物仍能牢牢阻留在其细胞壁内,使其呈现紫色。反之,革兰氏阴性细菌因其壁薄、肽聚糖含量低和交联松散,故遇乙醇后,肽聚糖网孔不易收缩,加上它的类脂含量高,所以当乙醇把类脂溶解后,在细胞壁上就会出现较大的缝隙,这样,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就极易被溶出细胞壁,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细胞又呈无色。这时,再经番红等红色染料进行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细菌出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菌则仍呈紫色。 四、论述题(30分) 1.论述氮素循环途径及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农业微生物学试卷B及答案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农业微生物学(B)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菌毛 2.芽胞 3.消毒: 4.灭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我国规定饮用水每毫升的菌数不超过个,每升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个。 2. 采用50~60℃温度处理产品一定时间,则可以达到防腐的目的,这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发明的______________灭菌法。 3. 细菌的运动器官是,其具有抗逆性的休眠体是。 4. 真菌菌丝的变态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和附着枝。 5. 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包括、、芽孢、鞭毛、纤毛和糖被。 6. 病毒的对称包括、、复合对称和复杂对称。 7.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包、、和化能异养型。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 氨基酸的分解主要是通过脱羧作用和脱氨作用。() 2. 细菌DNA分子有2个复制点,而真核生物染色体有多个复制点,彼此会完成DNA复制。() 3. 一定时间内(一般10min)杀死微生物所需要的最高温度称为致死温度。() 4. 准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发生在重组体细胞,而后者性细胞的结合。() 5. 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能产生外毒素,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产生内毒素。() 6. 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生理防御机能,没有选择性。()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7. 专性厌样养微生物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8. 朊病毒是一种只含RNA,不含蛋白质的病毒。( ) 9. 在微生物中,冷冻温度多指-18℃以下的温度。( ) 10. 有极少数消毒剂可以用作防腐剂。() 11. 原核微生物一般有1个以上的复制起点。() 12. 植物病原微生物对人类而言都是有害的。 ( ) 13. 立克次氏体是一类能独立营养、已知最小的原核微生物。() 14. 细菌的荚膜具有保护菌体、贮藏养料、堆积某些代谢废物、作为主要表面抗原及是某些病原菌必须的粘附因子。 ( ) 15. 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都有质配和核配阶段。( )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成分有何差异? 2.病毒核酸可分哪几种类型?其复制以什么链为摸板。

农业微生物学

农业微生物学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微生物:微小生物的总称,涵括全部细菌和古菌,以及真核生物中的部分真菌(主要是霉菌和酵母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还包括非细胞生物(病毒)。 硝化作用:在有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 根圈效应:植物根圈土壤的微生物在数量、种类和活性上都明显与非根圈土壤微生物不同,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性现象。 微环境:指紧密围绕微生物细胞的环境 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是物质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逐步分解并放出能量的过程。 生物固氮: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成氨的过程,生物界中只有原核生物才具有固氮能力。 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毒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 毒性噬菌体: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侵入相应宿主细胞后,并不增殖,裂解,而与宿主DNA复制而复制溶源细菌:温和噬菌体的宿主称为溶源菌. 原噬菌体:某些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其核酸整合到宿主细菌染色体中。处于这种整合状态的噬菌体称为原噬菌体 卫星病毒:是一类基因组缺损,必须依赖辅助病毒基因才能复制与表达的亚病毒因子。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抗热、化学药物、辐射等)极强的休眠体 朊病毒:又称“普利昂”或蛋白侵染子,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朊病毒是一类小型蛋白质颗粒。 噬菌斑:当一个噬菌体感染一个敏感细胞后,隔不久即释放出一群子代噬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中,它们通过琼脂层的扩散又侵染周围的宿主细胞,并引起它们的裂解,如此经过多次重复,就出现了一个由无数噬菌体粒子构成的群体——噬菌斑,它是透亮不长菌的小圆斑,每一个噬菌斑是由一个噬菌体粒子形成的。 菌落: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细胞分裂后不能分散开来,因此相对地固定在培养基表面生长,形成肉眼可见的群落,称为菌落。 纯培养:只有一种微生物生长的培养物称为纯培养。 连续培养:如果在细菌进入对数期时,一方面以一定速度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培养液,另一方面缓缓地以同样速度移去培养物(包括菌体和代谢产物),可以延长对数生长期,这种培养方法称为连续培养。分批培养:在一个密闭系统内一次性加入有限数量的营养物质后,接入少量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的方法,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除空气的通入和排气,没有物料的加入和取出. 灭菌: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杀死所有微生物及其芽孢、孢子的措施。 消毒:是指杀死或消除所有病原微生物。 防腐: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质粒:凡游离于原核生物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的dsDNA分子,即cccDNA 转化作用:是外源DNA(从供体细胞中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不经任何媒介被直接吸收到受体细胞的过程。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44886--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期末备考题库44886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论述题: (1)论述氮素循环途径及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自然界中氮的三种形态在不断的转化,构成了自然界生物氮素循环,微生物在这个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⑴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将氨态氮、硝态氮转化为有机态氮。 ⑵有机氮化物经微生物的作用,产生氨,即氨化作用。 ⑶氨态氮在有氧条件下,经硝化细菌作用氧化为亚硝酸,再氧化为硝酸,即硝化作用。 ⑷在缺氧条件下,经反硝化细菌的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亚硝酸、氨态氮或氮气,即反硝化 作用。 ⑸空气中的分子态氮经固氮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氨,在合成有机氮化物,即生物固氮。 (2)试述微生物生长曲线及其各个时期的特点 正确答案:⑴延滞期:指少量微生物接种到新培养液中后,在开始培养的一段时间内细胞数目不增加的时期。该时期特点:生长速率常数等于零。 ⑵指数期:是指在生长曲线中,紧接着延滞期的一个细胞以几何级数速度分裂的一段时期。指数期特点:生长速率常数最大。⑶稳定期最高生长期。其特点是生长速率常数等于0,即处于新繁殖的细胞数与死亡的细胞数相等或正生长与负生长相等的动态平衡之中。这时的菌 体产量达到了最高点。⑷衰亡期:在衰亡期中,个体死亡的速度超过新生的速度,因此,整 个群体就呈现出负生长。这时,细胞形态多样。 简答题: (1)简述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正确答案:⑴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大多数微生物对低温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当微生物所处环境的温度降低到生长最低温度以 下时,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逐渐降低,最后处以停滞状态,但微生物仍能维持较长的生命, 当温度恢复到该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时,又开始正常的生长繁殖。所以可以采用低温保藏菌种,用冷藏方法保藏食品,以期限制其中的微生物活力,防止腐败。

农业微生物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农业微生物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作业题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生长曲线:在分批培养中,以细胞数目的对数值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就可以画出一条有规律的曲线,这就是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氨化作用:就是微生物将有机氮化物转化成氨的过程。 培养基:培养基是一种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拮抗作用:由某种微生物的生长而引起的其他条件改变抑制或杀死他种生物的现象。 菌落: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局限一处大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即称为菌落。 朊病毒:朊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杆状颗粒、直径26nm,长100~200nm(一般为125~150nm)。 生物固氮:生物固氮是指分子氮通过固氮微生物固氮酶系的催化而形成氨的过程。 衣原体:衣原体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能量寄生的小型革兰氏阴性原核生物。 根瘤:是根瘤细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在植物根部共生发育形成的特殊结构。 互生作用:一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可以创造或改善另一种微生物生活条件,彼此促进生长。 二、填空(20分) 1.球状、杆状、螺旋状 2.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3.节孢子、胞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 4.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兼性呼吸 5.蓝细菌、真菌 6.细菌、真菌、病毒 7.自生、共生、联合 三、简答题(30分) 1、举例说明微生物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及其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实例 五个共性对人类来说是既有利又有弊的。我们学习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能兴利除弊、趋利避害。人类利用微生物(还可包括单细胞化的动、植物)的潜力是无穷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自己努力达到能在细胞、分子和群体水平上认识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并设法联系生产实际,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或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打好坚实的基础。 2.简述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⑴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大多数微生物对低温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当微生物所处环境的温度降低到生长最低温度以下时,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逐渐降低,最后处以停滞状态,但微生物仍能维持较长的生命,当温度恢复到该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时,又开始正常的生长繁殖。所以可以采用低温保藏菌种,用冷藏方法保藏食品,以期限制其中的微生物活力,防止腐败。

农业微生物学作业答案

农业微生物学作业答案 农业微生物学作业1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微生物是一大类个体微小、构造简单、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农业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与之相关的理论探索。 3、原核微生物:是指细胞核没有膜包围,不含组蛋白这样的一类微生物。 4、孢子丝:孢子丝是气生菌丝生长至一定阶段,在其上分化出可以形成孢子的繁殖菌丝,也称产抱丝。 5、质粒:质粒是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 6、荚膜:荚膜是包被在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粘性物质, 二、填空题 1、球状、杆状、螺旋状 2、类囊体;异形细胞 3、巴斯德、柯赫 4、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5、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 三、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C 5、C 6、C 7、B 8、D 9、A 四、简答题 1、微生物的特点主要有: (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2)代谢旺盛、繁殖迅速 (3)适应力强、容易变异 (4)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微生物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概念,微生物中即有原核生物,也有真核生物,同样也包括非细胞类的病毒。如原核生物中的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蓝细菌、古菌等,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一些单细胞的藻类等,及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等。 2、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原核等。具内膜系统;原核,也称拟核或核区,质粒是细菌除染色体DNA外的一种遗传物质,某些细菌有:鞭毛、菌毛、荚膜以及芽孢等。 3、 项目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 结构层次单层内壁层外壁层 厚度(nm)20~80 1~3 8~10 肽聚糖含量高,达50层,交联度高含量低,1~3层,交联度低- 磷壁酸+-- 蛋白质+或--+ 脂多糖--+ 对青霉素敏感不敏感 对溶菌酶敏感不敏感

农业微生物学

农业微生物学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农业微生物学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微生物:微小生物的总称,涵括全部细菌和古菌,以及真核生物中的部分真菌(主要是霉菌和酵母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还包括非细胞生物(病毒)。 硝化作用:在有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 根圈效应:植物根圈土壤的微生物在数量、种类和活性上都明显与非根圈土壤微生物不同,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性现象。 微环境:指紧密围绕微生物细胞的环境 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是物质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逐步分解并放出能量的过程。 生物固氮: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成氨的过程,生物界中只有原核生物才具有固氮能力。 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毒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 毒性噬菌体: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侵入相应宿主细胞后,并不增殖,裂解,而与宿主DNA复制而复制溶源细菌:温和噬菌体的宿主称为溶源菌. 原噬菌体:某些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其整合到宿主细菌染色体中。处于这种整合状态的噬菌体称为原噬菌体 卫星病毒:是一类基因组缺损,必须依赖辅助病毒基因才能复制与表达的亚病毒因子。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抗热、化学药物、辐射等)极强的休眠体 朊病毒:又称“普利昂”或蛋白侵染子,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朊病毒是一类小型蛋白质颗粒。 噬菌斑:当一个噬菌体感染一个敏感细胞后,隔不久即释放出一群子代噬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中,它们通过琼脂层的扩散又侵染周围的宿主细胞,并引起它们的裂解,如此经过多次重复,就出现了一个由无数噬菌体粒子构成的群体——噬菌斑,它是透亮不长菌的小圆斑,每一个噬菌斑是由一个噬菌体粒子形成的。 菌落: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细胞分裂后不能分散开来,因此相对地固定在培养基表面生长,形成肉眼可见的群落,称为菌落。 纯培养:只有一种微生物生长的培养物称为纯培养。 连续培养:如果在细菌进入对数期时,一方面以一定速度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培养液,另一方面缓缓地以同样速度移去培养物(包括菌体和代谢产物),可以延长对数生长期,这种培养方法称为连续培养。分批培养:在一个密闭系统内一次性加入有限数量的营养物质后,接入少量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的方法,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除空气的通入和排气,没有物料的加入和取出. 灭菌: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杀死所有微生物及其芽孢、孢子的措施。 消毒:是指杀死或消除所有病原微生物。 防腐: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质粒:凡游离于原核生物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的dsDNA分子,即cccDNA

农业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学》试题Ⅰ 本试题一共2道大题,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名词解释(6×5): 1. Colony 2. Virus 3. Biogeochemical cycle 4. Medium 5. Tansduction 6. Mycorhiza 二、问答题(70分) 1.What are the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gram-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5分) 2.Distinguish between (a) phototrophs and chemotrophs, (b) Lithotrophs and organotrophs. (4分) 3.Yeast can grow both under aerobic and anaerobic conditions. What is the difference in energy production? (8分) 4.Draw a typical bacteria growth curve. Explain each phase. (8分)In what circumstance, filtration and pasteurization methods are useful? (6分) 5.To determine the viable counts of a soil sample, which method is the best? List the procedures.(10分) 6.The donor bacterial cell in a transformation is probably dead. Explain why. (2分) 7.What are the roles of a cloning vector, restriction enzymes, and DNA ligase in molecular cloning? (6分)

微生物学-试题库(附答案)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0001 通常链霉菌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繁殖 A. 出芽繁殖 B. 分生孢子 C. 孢囊孢子 D. 芽孢子 答:( ) 10002 Bacillus subtilis 在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能形成: A. 孢囊 B. 芽胞 C. 伴胞晶体 D. 子实体 答:( ) 10003 芽胞细菌的繁殖是依靠: A. 芽胞 B. 裂殖 C. 出芽 D. 藻殖段 答:( ) 10004 细菌的繁殖首先开始于: A. 膜的分裂 B. 壁的分裂 C. DNA 的复制 答:( ) 10005 细菌的繁殖主要靠: A. 二分分裂 B. 纵裂 C. 出芽 答:( ) 10006 下列微生物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A. 细菌 B. 霉菌 D. 酵母菌 D. 单细胞藻类 答:( ) 10007 自然界中分离到的细菌, 形态各种各样, 其中种类最多的是: A. 球菌 B. 螺旋菌 C. 放线菌 D. 杆菌 答:( ) 10008 最主要的产芽胞细菌是:

A. 革兰氏阳性杆菌 B. 球菌 C. 螺旋菌 D. 产甲烷细菌 答:( ) 10009 细菌细胞中的P 素贮藏颗粒是: A. 羧酶体 B. 淀粉粒 C. 聚-β-羟基丁酸 D. 异染粒 答:( ) 10010 原核细胞中特有的C 源贮藏颗粒是: A. 异染粒, B. 肝糖粒 C. 淀粉粒 D. 聚-β- 羟基丁酸 答:( ) 10011 Micrococcus 的译名为 A. 链球菌属 B. 微球菌属 C. 小单胞菌属 D. 四联球菌属 答:( ) 10012 Bacillus 的译名为: A. 假单胞菌属 B. 乳酸杆菌属 C. 梭菌属 D. 芽胞杆菌属 答:( ) 10013 假单胞菌属的拉丁文属名为: A. Xanthomonas B. Nitrobacter C. Pseudomonas D. Escherichia 答: ( ) 10014 放线菌的菌体呈分枝丝状体, 因此它是一种: A. 多细胞的真核微生物 B. 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C. 多核的原核微生物 D. 无壁的原核微生物 答:( ) 10015 在细菌细胞中能量代谢场所是: A. 细胞膜 B. 线粒体

《农业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微生物学复习题 (课程代码212178) 一、单项选择题 1.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差别在于()。 A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 B 真核生物有一个单个染色体C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和细胞器D真核生物不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分裂。 2.肽聚糖物质存在于()中。 A真核生物的核糖体B细菌的细胞壁C真核生物的染色体D细菌的细胞膜3.()不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物质跨膜运动的方法。 A主动转运B促进扩散C渗透D翻译 4.营养菌丝是那些用于()的菌丝。 A产生繁殖结构B吸收营养C形成线粒体D形成隔壁 5.病毒的基因组可以由()组成。 A DNA但无RNA BRNA但无DNA C 同一个病毒中有DNA和RNA一起 D 或DNA或RNA 6.微生物的稳定生长期()。 A 细胞分裂速率增加 B 细胞分裂速率降低 C 群体是在其最旺盛壮健的阶段D群体是在其最少的阶段 7.纯培养是其中()的培养物 A 只有一种微生物 B 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 C 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D没有代谢废物 8.直接显微镜计数法用来测定下面所有微生物群体的数目,除了()之外。 A原生动物B真菌孢子 C 细菌 D 病毒 9.当进行糖酵解化学反应时,()。 A 糖类转变为蛋白质 B 酶不起作用 C 从二氧化碳分子产生糖类分子 D 从一个葡萄糖分子产生两个丙酮酸分子 10.干热法常用于()灭菌。 A 盐溶液 B 细菌培养基 C 油料物质 D 医院的毛毯 11.紫外辐射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 A糖类 B 酶类C核酸D 细胞壁 12.驱动光合作用反应的能量来自()。 A 氧化还原反应 B 日光 C A TP分子 D 乙酰CoA分子 13.被称为腐殖质的土壤物质主要包含()。

农业微生物学复习题--答案

农业微生物学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细菌个体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型。 2. 鞭毛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即(单生鞭毛)、(丛生鞭毛)和(周生鞭毛)。 3. 从应用角度,把真菌分为(霉菌)、(酵母菌)、(蕈菌)三类。 4. 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共生关系)、(拮抗关系)、(互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猎食关系)。 5. 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主要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等4种方式。 6. 真菌菌丝体形成各种特化结构,主要有(假根)、(吸器)、(菌核)、(菌环)等。 7.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进行增殖的过程分为(吸附)、(侵入)、(复制)、(聚集)、(装配)等步骤。 8. 纤维素酶分为(C1酶)、(Cx酶)、(β—葡萄糖苷酶)等3类。 9. 无隔膜菌丝产生(孢囊孢子),有隔膜菌丝产生(分生孢子)。 10.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多少一般规律是:(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11. 真菌的有性孢子分为4种,即:(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12. 培养基的类型按成分不同划分成(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三大类。 13. 霉菌菌丝从功能上划分有:(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繁殖

菌丝)。 14. 病毒的结构主要有(衣壳粒)、(衣壳)、(核髓)、(核衣壳)。16.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受(土壤类型)、(深度)和(季节)的影响。 17. 细菌的生长曲线可以划分为(延迟期)、(对树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等4个时期。 18.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根据生理作用划分为:(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等六大类。 19. 原核生物的三菌是指(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 20.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有:(无性孢子)和(菌丝断裂)。 21. 通常根据宿主范围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与(微生物病毒)。 22. 微生物的特点有:(形态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种类多)、(生长繁殖快)、(代谢能力强)、(易发生变异)。 21. 放线菌为分枝状细菌,宽度和(细菌)类似,但(长度)和(分支)则是无限制的。 22. 杀虫真菌侵入寄主的过程有:(附着)、(萌发)、(侵入)、(增殖)等4个过程。 23. 根据产物的不同,乳酸发酵有三种类型:(同型乳酸发酵)、(异性乳酸发酵)和(双歧杆菌乳酸发酵)。 24. 微生物细胞化学组成中(C)、(H)、(O)、(N)、(P)、(S)等6种元素占菌体细胞干重的97%。

云南 农业大学 农业 微生物学 试题库 及答案

《微生物学》试题Ⅰ 注: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名词解释(6×5): 1. Colony 菌落 2. Virus 病毒 3. Biogeochemical cycle 4. Medium培养基 5. Tansduction 转导 6. Mycorhiza 菌根 二、问答题(70分) 1.What are the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gram-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5分) 什么是主要差异在革兰氏阳性之间,革兰阴性菌? 2.Distinguish between (a) phototrophs and chemotrophs, (b) Lithotrophs and organotrophs. (4分) 区分(一个)光能营养型,化能营养,(b淋巴细胞)无机营养生物,有机营养菌。 3.Yeast can grow both under aerobic and anaerobic conditions. What is the difference in energy production? (8分)酵母能在需氧的,厌氧条件下增长。有什么不同在能源生产? 4.Draw a typical bacteria growth curve. Explain each phase. (8分)In what circumstance, filtration and pasteurization methods are useful? (6分) 画一个典型细菌生长曲线。说明每个相。(8分)在什么环境,过滤,巴氏消毒法方法有用? 5.To determine the viable counts of a soil sample, which method is the best? List the procedures.(10分)要确定一个土壤样品的可行的计数,哪种方法是最好的吗?列出的程序。 6.The donor bacterial cell in a transformation is probably dead. Explain why. (2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