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讲 30年代诗歌:臧克家与戴望舒

第21讲 30年代诗歌:臧克家与戴望舒
第21讲 30年代诗歌:臧克家与戴望舒

第21讲30年代诗歌

第十六周2008-12-15星期一

教学要求

了解各流派诗歌的主要内容,研读代表作品。

教学重点

研读代表作品,分析臧克家、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左翼诗歌潮流

为什么不用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是因为中国诗歌会只是这一诗潮的一个群体,在20年代末和30年出现过以殷夫为代表的早期普罗诗歌(和普罗小说同时),在中国诗歌会这一群体之外还有倾向于左翼的臧克家的诗歌等。

(一)、殷夫的红色鼓动诗

几乎与普罗小说躁动同时,在诗歌领域也涌现出高举无产阶级战旗的普罗诗歌。除郭沫若、蒋光慈等诗人外,一些年轻诗人也加入了这种高亢的歌唱,如冯宪章、钱杏邨等,以粗犷的音调、奔涌的激情表现了大革命失败后严酷的阶级对立与斗争,表达了对“明天”的向往与追求。但只满足于热情的宣泄和观念的倾诉,甚至甘愿以“标语口号人”自居,因而诗味淡薄。较早意识到这一缺陷并自觉加以改进的是殷夫。

殷夫(1901~1031),浙江象山人。本名徐析庭,笔名殷夫、白莽等,“左联五烈士之一”。1922年到上海读书,1927年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捕。1929年从事工人运动和青年工作,成为职业革命家。在他编的《列宁》和“左联”的《萌芽月刊》、《拓荒者》、《巴尔底山》等刊发表了许多被称为“红色鼓动诗”的政治抒情诗。曾结集为《孩儿塔》,但直到1958年才出版。

殷夫的诗充满了为人类解放事业献身的热情(将个人/“小我”融入时代的“大我”——如《一九二五年五月一日》教材P273页),而且由于它来自诗人切身的革命体验,因而虽然使用政治术语却较少空泛之感。如《血字》讴歌“五卅”运动:“‘五卅’哟!/立起来,在南京路上走!/把你血的光芒射到天的尽头,/把你刚强的姿态投映到黄浦江口,/把你的洪钟般的预言震动宇宙!”同时诗人在真切的基础上还力求形象与生动。如“我在人群中行走,/袋子中是我的双手,/一层层一叠叠的纸片,/亲爱的吻我的指头”(《一九二五年五月一日》)。传单仿佛成了一个活的生灵,沟通了“我”与革命的情感。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诗都能保持这种特色,一些受左倾思潮影响明显的诗,如《前进吧,中国》也流于政治概念的空洞叫喊。

(二)、中国诗歌会的“新诗歌派”

1、中国诗歌会的成立及艺术追求

继殷夫之后,将左翼诗歌推向高潮的是1932年9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国诗歌会。这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诗歌团体。发起人有穆木天、蒲风、杨骚、任均等人。1933年出版机关刊物《新诗歌》,因而又被称为“新诗歌派”。这是一个自觉与新月派、现代派相对立而追求反映现实并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服务的诗歌团体。他们明确反对诗歌“沉醉在风花雪月里”,要求诗歌“捉住现实,歌唱新世

纪的意识”,成为“大众歌调”。“捉住现实”使他们抓住时代的重大题材,及时地摄下革命斗争的面影,强化了诗歌反映现实的力度及其现实鼓动性。另一方面他们又提出了的主张,来实现“大众歌调”的目标。虽然这种努力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但其方向却为以后的民歌运动做了准备。

2、中国诗歌会的代表诗人蒲风

蒲风(1911~1942),广东梅县人。1927年开始写诗,先后出版有诗集《茫茫夜》(1934)、《生活》(1936)、《钢铁的歌唱》(1936)以及长篇叙事诗《六月流火》等。他认为诗歌必须“暴露现实”,并且要有“预言社会、指导社会、鼓舞社会的职责”。他的诗主要描绘农民的苦难生活及其烈火般的反抗斗争情绪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如《茫茫夜》以母亲在雷鸣风吼的茫茫夜对参加穷人军的儿子的思念与问询为抒情框架,然后以“沙……沙……沙,号,号,号!”的风声代替儿子作答,表现农村年轻一代的觉醒与反抗,气氛悲凉而激越。《茫茫夜》叙写白匪军对苏区的“围剿”,侵占农民土地修筑公路,激起农民的反抗:“呵呵,原始的武器在挥,在舞/田野里伸出了反抗的手!”在雄壮的场面中展示出农村革命的燎原之势,且能口语入诗,给人新鲜感。

总起来看蒲风的诗歌质朴刚健,富有气势与力度,但也存在艺术粗糙、提炼不足的毛病。这也是整个左翼诗群的共同的弱点。

其它“新诗歌派”诗人还有穆木天、杨骚等。(教材P271)

(三)、“农民诗人”臧克家的诗歌

30年代诗坛的臧克家是一个另类。一方面他在艺术上直接师承了新月派的闻一多,但另一方面,他在思想倾向上又和新月派明显区别开来,而是执着于表现乡土生活与农民的关怀,因而赢得了“泥土诗人”和“农民诗人”的称号。

臧克家(1905~),山东诸城人。在胶东农村生活了18年,1930年考入青岛大学中文系,师从闻一多。1932年在《新月》上发表《难民》之后引起诗坛注意。1933年出版诗集《烙印》,以其质朴、严谨、含蓄、凝练的诗风而被喻为“文坛新人”。以后又陆续出版了《罪恶的黑手》(1934)、《运河》(1936)等诗集和长诗《自己的写照》(1936)。

臧克家的诗继承和发展了闻一多抒情客观化的倾向,突破后期新月诗派囿于自我的局限,进一步转向客观社会生活,特别是农村生活的描绘,——从不同侧面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破产与苦难的凄凉景象——被灾荒感触家乡的难民,风烛残年被无情辞退的老长工,风雨夜守着一盏孤灯苦苦等候着客人的洋车夫,挣扎在黑井筒里的炭鬼,死了丈夫的当炉女,寒夜沿街乞讨的老头儿,强颜欢笑卖淫为生的神女……,表现了农民在离乱中的痛苦、挣扎与希冀。不过他的这种描绘又不同于早期白话诗和左翼诗歌直白的描写,而是把情感、倾向性凝聚、隐含在诗的客观形象之中,以暗示代替说明,因而经得起咀嚼与回味。代表作《老马》刻画了一匹身衰力竭疲惫不堪忍受着沉重的重负和鞭打,但仍然拖着大车,坚韧地跋涉在人生的道路上的老马形象。——实际上这已不仅仅是一匹老马,而且是一个沉默寡言、但又坚韧地支撑着民族命运的北方农民的形象(甚至可以看到鲁迅笔下《故乡》的闰土的形象)。当然这样一种坚韧的精神也表达了作家面对生活的磨难与困苦,坚韧奋斗的精神意向(诗人自己概括为“坚忍主义”——《生活》“在人生的剧幕上,你既是被排定的一个角色,/就应当拼命地来一个痛快,/……/当前的磨难就是你的对手,/运尽气力去和它苦斗/……”)。

同时他又继承了闻一多“苦吟”的作风,注重格律的锤炼。特别善于提炼动词,创造出韵味深长的意境,如“日头坠在鸟巢里,/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难

民》),既细腻地再现了难民入夜的过程(“黄昏里煽动着归鸦的翅膀”——“黄昏还辨得出归鸦的翅膀”——“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溶”凸显了渐渐的过程),又隐喻出他们心绪的变化。又如“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老马》)之“扣”字既形象真切,又含蓄蕴藉,且在音韵上与“够”相呼应(同为第四声),给人沉重压抑之感。臧克家的诗歌之所以获得成功,除艺术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感情与他笔下的农民兄弟是息息相通的(诗人自称是“一条嚼着苦汁不松口的巴豆虫”)。如前所述,那坚忍沉默的“老马”既是千百万旧式农民的形象写照,也是诗人自我人生态度的表达。因而如同朱自清所说,从臧克家开始,“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

二、后期新月诗派

如前所述,新月派诗人南下之后,他们重新汇聚在上海,1928年出版《新月》月刊,后又创办《诗刊》(1931),被称为后期新月诗派。不仅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闻一多淡出,以徐志摩为领袖,以陈梦家的等青年诗人群为主体),而且在在艺术探索方面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相对于闻一多谨严的格律来说,他们已不再坚持“非格律不可的论调”(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而出现向自由诗发展的倾向。当然在诗歌的基本精神——注重内在抒情(回到自我内心世界与左翼诗歌注重外部叙事构成明显分野)和形式创造仍是一脉相承的。除徐志摩是一个杰出的代表外,还有借鉴西方的十四行诗(当时称为“商籁体”)也取的了成功,涌现了孙大雨的《决绝》等十四行诗。孙的另一首近千行的长诗《自己的写照》则“从整个的纽约城的严密深切的观感中,托出一个现代人错综的意识。新的词藻,新的想象与那雄浑的气魄,都是给人惊讶”的创造。还有徐志摩等都表现出现代(都市)社会的病态与人的精神异化的倾向——呈现出与现代诗派汇合的趋向。如陈梦家的《自己的歌》(教材《三十年》P278)

三、现代诗派

(一)、现代派诗潮的形成与特征

所谓“现代派”是继象征派之后,更多地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同时又融合了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精神,特别是晚唐五代以李商隐、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派婉约诗风,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初期形成,至30年代中期发展到鼎盛的一个追求“纯诗”的诗歌潮流和流派。其名称源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虽然这个刊物所刊诗歌的作风不尽相同,但其中相当多的诗歌,还是体现出若干共同的倾向,因而当时就有评论称之为“现代派”。不过在《现代》之前的《新文艺》月刊(1929.9~1930.4)便开始了这种探索。其代表诗人戴望舒也已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我的记忆》(1929年4月)。从总体运行的轨迹来看,它大致是与“现代派小说”结伴而行的。不过在《现代》停刊之际,卞之琳等在北平编辑《水星》(1934.10~1935.3)继续了这种探索。1936年戴望舒与徐迟、路易士创办《新诗》杂志(邀请卞之琳、冯至、孙大雨、梁宗岱参与编辑),更把这种诗潮推向高潮。与之相呼应的,还有《现代诗风》、《星火》、《今代文艺》、《菜花》、《小雅》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诗人群体。其著名诗人除戴望舒外,还包括何其芳、林庚、金克木、路易士(后赴台易名为纪弦,成为台湾现代派诗的宗师之一)、施蛰存、徐迟等。原象征诗派的李金发、侯汝华也加入了这个阵营,原新月派的卞之琳则成为现代派的一员主将,其它如林徽因、孙大雨也转向现代派,标志着原来的象征诗派与新月诗派的合流与发展。

施蛰存说:“《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纯然是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

现代生活中感受到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可以说这构成了现代派诗的纲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审美意识的强化:对现代都市文明的歌唱与“逃亡”——世俗/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

现代诗派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畸形发展的现代都市环境中生长起来的一个诗歌流派,因而同现代派小说一样,他们首先对光怪陆离的都市风景和意象给予了兴奋的表现和歌唱。如施蛰存的“横陈在菜市里的银鱼,/土耳其风的浴场。/银鱼,堆成柔白的床巾,/魅人的小眼睛从四面八方投过来”(《银鱼》)以跨时空的跳荡意象展示出现代都市的一角。而陈江帆的《都市的版图》则以沧海桑田的变化展现出都市扩张的力度和速度:“都市的版图是无厌性的,/昔日的海成了它的俘虏,/起重机昼夜向海的腹部收寻,纵有海的呼喊也是徒然的”。还有《夜的舞会》(郁琪)、《在公共汽车中》(洛依)、《繁花道上》(徐迟)等也都表现了现代都市特有的景象与情绪。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现代派的开拓,现代都市才进入了中国诗的疆域。

不过这种都市的繁荣又是畸形与病态的。不仅渗透着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而且以高速旋转膨胀的物质文明构成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挤压,从而激起了长期侵淫于农业文明田园牧歌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心灵的抗拒与逃避。因而在现代派诗歌中更集中地响起了回乡的旋律。这个“乡”不仅指历史与现实的故乡,更指精神依托的家园,并常常凝结成“梦”的形式出现(沈从文等“乡下人”)。“还乡病,还乡病/这也许是一切/有一张有些忧郁的脸,/一颗悲哀的心,/而且老是缄默着的/还抽着一支烟斗的/人们的生涯吧”(戴望舒《对于天的还乡病》)。“当你鬓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戴望舒《寻梦者》)“我是梦着,忆着,怀想着秋天!/九月的晴空是多么高,多么圆!/我的灵魂将多么轻轻的举起,飞翔,/穿过白露的空气,如叹息的月光!”(何其芳《季候病》)然而这精神的“家园”却“深闭”了,连篱门的锁也锈了(戴望舒《深闭的园子》)。因而这种追寻带来的只能是无尽的感伤与疲惫。“像观察繁星的天文家离开了望远镜,/热闹中出来听见了自己的足音。/莫非在外层而且脱出了轨道?/伸向黄昏的路像一段灰心”(卞之琳《归》)。正是这种无归宿的迷茫,使“我颓唐地挨度这迟迟的朝夕,/我是一个疲倦的人儿,我等待着安息”(戴望舒《忧郁》),表现出浓重的寂寞与感伤,并折射出一代知识青年的精神追求及其面对人类现代困境的时代苦闷、疲惫与创伤。

2、继承和发展了象征诗派对“纯诗”的艺术追求

“纯诗”是源于爱伦·坡,后经波德莱尔和马拉美发展起来的诗歌观念。法国后期象征主义诗歌大师瓦雷里将它作为诗歌追求的理想目标。按照他的解释,所谓“纯诗”,就是完全排除了非诗情成分,那“不含散文成分的作品”。“在这种诗中,旋律毫不间断地贯穿始终,语义关系始终符合于和声关系,思想的相互过渡好象比任何思想都更为重要,主题完全溶化在巧妙辞采之中”。他认为这种“纯诗”境界是永远也无法达到的,但是却显示了一种追求的目标与理想。实际上“纯诗”就是对诗歌自身特质的艺术追求。前引施蛰存“《现代》中的诗是诗”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应该说象征诗派和新月诗派虽然没有打出公开的旗号,但其目标是大体一致的,只是具体路径不同而已。所以现代派的艺术追求实质上是象征诗派和新月诗派的继续,只是由于参照系的变异,而形成了诸多不同的具体艺术特征:

(1)意象朦胧却又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在意蕴,因而创造出一种“透明的朦胧美”。现代派总体上继续了象征诗派的意象追求,追求“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的朦胧,但却并不满意于他们的“神秘”与“看不懂”(杜衡)。因而他们的意象具有一种恰如其分的隐藏度。与此同时他们从20世纪初期的美国意象诗中看到了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精神的契合,从而返身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长河中去吸取艺术的灵感和营养。因而他们的意象不像李金发诗那样奇异与怪诞,而体现出新月派式古典意象的“亲切”与“含蓄”,蕴含了更多可理解的公共信息。如戴望舒的名诗《雨巷》便化用了“丁香空结雨中愁”的传统意象,传达出一种富有历史亲切感的迷茫与朦胧。(“丁香姑娘”: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显示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典诗词惯用的手法。“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代赠》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浣溪

/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 青鸟不

/ 丁香结是愁思的传统意象)。其它如“孤馆寄居”、“雁声”、“独上高楼”、“咸阳古道”、“春花秋月”等古典诗歌意象与情调也常常被化用在现代派的诗歌中。可以说李金发未能实现的、调和、与沟通中外诗歌的“根本处”的艺术理想,在这些诗人的艺术创造中获得了初步的实现。

(2)由追求诗歌抒情的客观化而“放逐”抒情,从而开创“以智能为主脑”的主智诗潮流。相对于李金发等初期象征诗派主要取法于法国早期象征主义诗歌来说,现代派更多地受到20世纪以来的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对诗歌智性的追求,也就是在非个人、非情感的客观化过程中达到诗与哲学更高层面的融合。艾略特关于“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的名言正是这种追求的理论宣言。这种倾向在瓦雷里、庞德、叶芝等人的诗论与诗歌中也有明显的表现。特别是艾略特1922年发表的长诗《荒原》将这种探索推向了世界各地诗坛,激起了阵阵的冲击波。这样现代派诗人就在用“理智”来克制与陶冶情感的过程中,加强了对诗歌的智性追求。在具体的艺术手段上,则往往以“戏剧性处境”和“戏剧性台词”来创造出一种融客观冷峻与朦胧深沉为一体的“新的智能诗”。这在卞之琳、废名等人的诗歌中有突出的表现。实际上如果追溯中国诗歌的渊源的话,这种倾向正是新月诗派的发展。准确地说是新月诗派以理节情的客观化倾向与象征诗派的象征意象结合的产物。其主要代表卞之琳正实际经历了这种发展与融合。不过相对主情诗来说,这种“新的智能诗”除隐晦了情感的联络之外,更省略了观念的锁链,需要“有和作者同样的智能程度”来理解,因而造成了比主情的象征诗更深的晦涩。

(3)散文美的诗歌体式。虽然初期象征诗派、新月诗派到现代诗派都追求诗的“纯粹性”,但是这种“纯粹性”本身却有不同的内涵。新月诗派认为诗不同于散文的主要特质在于它特有的形式格律。而象征诗派受法国早期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马拉美的影响,认为“纯粹诗歌”的形式应有统一性和持续性的时间空间律动,兼具造型美和音乐美。其核心都强调了音乐性。现代派则认为“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因为“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为畸形的”。因而“新的诗应该有新的情绪和表现这情绪的形式”。这种新的形式就是追求打破韵脚和节奏限制以便自由地表达诗情的自然感应的散文美。如戴望舒的《我的记忆》等诗便以亲切舒卷的说话调子,自然流动的口语,比格律诗更有韧性和弹力,更适宜于表现复杂细微、动荡的现代诗情。艾青也认为从

欣赏韵文到欣赏散文是一种进步,韵文有雕琢、虚伪和人工气之弊,而散文则以没有经过脂粉涂抹的颜色,充满生命的健康气息,肉体地诱惑我们。这样散文美的诗歌体式便取代了新月诗派的格律诗,而成为诗坛的主潮。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散文美的诗歌体式并不是早期白话诗的回归。如果说早期白话诗实质上是散文的分行抒写的话,那么散文美的诗歌体式则是给诗的灵魂(诗情)穿上散文的外衣。因而在它自然、质朴、舒展的外形中含蕴着富有青春活力的内在诗美。正如番草所说,从戴望舒起,中国新诗从“白话入诗”的白话诗时代进入到“散文入诗”的现代诗时代。

(二)戴望舒和他的诗歌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1918年入杭州宗文中学,与施蛰存、杜衡、张天翼等组织文学团体兰社,办《兰友》半月刊。1925年考入上海大学,后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与施蛰存、杜衡一起被称为“文坛三剑客”,并编辑出版《璎珞》旬刊。1928年参与刘呐鸥创办的水沫书店、第一线书店和《无轨列车》杂志的编辑工作。11月,成名作《雨巷》在《小说月报》发表而成为传诵一时的“雨巷诗人”。1929年4月出版诗集《我的记忆》,成为现代诗派的奠基之作。1932年参与编辑《现代》杂志。11月赴法国学习。1933年出版诗集《望舒草》。1935年回国。1936年与徐迟、路易士合作创办《新诗》杂志,将“现代”诗潮推向高潮。

总起来看,戴望舒诗歌艺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一些阶段:

1、“旧锦囊”阶段:诗集《我的记忆》的第一辑“旧锦囊”收诗12首,是诗人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的作品,主要以感伤的情调来表现爱的想往与不得所爱的哀伤以及生活的烦闷,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世纪末的颓废情调。同时又善于敏锐地捕捉心灵的微妙和感觉的微妙,来“泄露隐秘的灵魂”,显露出与象征诗派相近的作风。

2、“雨巷”阶段:《小说月报》上发表诗6首,写作于己于1925-1927(震旦大学法文班,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的影响),追求诗的音乐美、形象的流动性和主题的朦胧性。

《雨巷》分析

《雨巷》全诗由7节组成。首节首先凸现“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意象,并在这种孤寂中展开“我”心中的想往与希望“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然后在第二节进一步展开关于这一“丁香姑娘”的想象:“丁香”作为一种素质已经浸透了她的“颜色”、气味(“芬芳”)气质(“忧愁”),并且和“雨”不相分离。(传统经典意象、见前;又见施蛰存:《梅雨之夕》)

第三节描写这梦寐以求的“丁香姑娘”竟然也出现在这“寂寥的雨巷”,并且“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彷徨,“默默彳亍着”,也表现出同样的“冷漠、凄清,又惆怅”的情调。第四接展开了“我”与“丁香姑娘”在这雨巷的相遇。虽然“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但是我们终于却失之交臂,转瞬间,她便“飘过”,“像梦一般地”飘过。当然也“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虽然“我”转过身,目送着她的离去,并期望能留住她的身影,但是随着她“走尽这雨巷”,连她的“颜色”“芬芳”,“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也都消散在这“雨的哀曲里”。

所以最后第七节“我”又回到那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而独自彷徨。当然要再次“逢着”那“丁香姑娘”十分渺茫,但是“我”不能退而求其次——

“飘过”那“梦”吗?虽然那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梦,但是那“梦”也能给“我”一种甜蜜的慰籍与忧伤。

实际上“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正是诗人所创造的一个象征形象。“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本身就是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一圈模糊的光晕;而她所象征的意蕴更是扑朔迷离,既可说是爱情,也可以说是理想,还可以说是诗人刚刚经历过的革命的憧憬(该诗写作于白色恐怖中的1927年夏)。教材王嘉良:(1)诗人把握不定的理想和希望——“丁香姑娘”意象;(2)当时中国社会的象征性缩影——“雨巷”意象。(P249)

虽然“丁香姑娘”是朦胧多义的但是比较起李金发的《弃妇》来,对读者来说,却无疑要亲切熟悉与明朗得多。其原因便在于他注重对中国诗歌传统的自觉承传与融合。如前所述,“丁香姑娘”的“丁香“这一意象就来源于一种悠久的诗学传统。李璟、李商隐的诗作外,杜甫也有“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江头五韵》)等诗句。同时”油纸伞”、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丁香般的“愁怨”、“颓圮的篱墙”既是江南小城的写真,也暗示着一个“杏花春雨江南”的古典文化传统。正是在对传统意象的点化中,《雨巷》才达到了一种“透明的朦胧美”。

不过使戴望舒一举成名而赢得“雨巷诗人”称号的还不仅仅是这种朦胧多义的象征意象的创造,还在于他在诗歌音韵(美)上的创造。开首“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将一个长句(我/独自撑着油纸伞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切分为多个短句,并且形象矗现:手/点、身影/面、环境/空间——的顺序分离-组合成一种跌宕起伏的节奏,既表达了“我”孤独彷徨寂寞而又有所期待与追求的复杂心绪,又营造出时断时续、淅淅沥沥的雨声和不绝如缕而又惆怅迷茫的情绪氛围。其中腹中ang韵/江扬韵的重复出现,呈现出音乐般的交响与回环。在每节重复二三次,并且多运用顶真、重复与回环等修辞手法贯通,构成一种回荡往返、流畅圆润的格调。如第二三节交接(顶真)“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又如第四五节:“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重复:“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同时还利用汉语的双声叠韵词,来构造一种音韵的美。如“彷徨”、“忧愁”——叠韵;“芬芳”、“彳亍”、“凄清”、“惆怅”——双声。而首尾两节的重复则构成了全诗诗情与音韵的大回环,既延展了诗歌内在情绪,也深化了全诗的主题意境。

当然以上无论是诗的构思和意境,还是音乐节奏,《雨巷》都深受魏尔伦诗歌(《我心中在哭泣……——城中飘着细雨》和《我熟悉的梦》)的影响,见王泽龙《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

正是以上的成就,叶圣陶在编者按中称赞《雨巷》“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3、“我的记忆”阶段:不过就在他名声大噪的时候,诗人就已经转换了方向。所以杜衡在《<望舒草>序》中说“就是在他写成《雨巷》的时候,已经开始对诗歌底他所谓‘音乐的成分’勇敢地反叛了。”这便是《我的记忆》阶段(包括第二部诗集《望舒草》、1933,代表着戴望舒诗歌和现代派诗歌的成熟)。其核心便是以诗的内在情绪来取代诗歌语言的外在音乐性。(从师法魏尔伦转向师法后期象征诗派福尔、果尔蒙、耶麦那种更加朴素、自然、亲切的现代诗风。)这鲜明地体现在他称为“我的杰作”的《我的记忆》中。

代表作《我的记忆》分析:

全诗由五节组成。开首把“我的记忆”生命化为“我的友人”之后,就不再有起伏跌宕的旋律与节奏,而是很平和、随意的书写它的存在、情态、对我的“拜访”和我与他的关系。这种平和与随意正是对那种人工制作的匀称、均齐的韵律节奏,以及古典的青铜气的摒弃。实际上比较《雨巷》的第一句诗句,“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人”与“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两者的差异就明显的凸显出来了。一个是随意自然的口语,一个是经过精心构造的典雅诗句。但是这种口语并不是日常的口语,而是跃动着一种内在的情绪的节奏。如第二节,是一段回忆性描述,抒写“记忆”无处不在。诗歌情绪呈发射性扩散,先用相同的排比节奏句式,抒写“记忆”最容易在那些引人伤感的对象物上生存,情绪缓缓流淌。而随着思绪的纷至沓来,心灵海洋兴起波澜,情绪起伏加快,积蓄的能量渴望爆发,节奏便由舒缓而变急促:(开头的“它存在”三字略去)“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而在激动的思绪与诗情得到宣泄后,节奏又转入舒缓:“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在形式上则趋向散文化,在日常会话的语调中显示出一种潇洒自如而又简洁淳朴的散文美;并进一步强化了诗的感觉,强化了对各种感觉及通感与情绪微妙对应的艺术表现。(表面看来充斥着多个单句的重复、说明,但正是这种琐碎、啰索,展示出现代生活的韧性与张力)所以借用卞之琳的评价的话,这种方式就是“以亲切舒卷的说话调子,自然流动的口语,比格律诗更有韧性和弹力,更适宜于表现复杂细微、动荡的现代诗情。”

与此同时,这种平和与随意还表现为以日常生活的新鲜意象代替远离生活的浪漫意象。艾略特曾评论波特莱尔说,他“使用了当代生活新鲜的意象材料,从而给诗以新的可能。”移用来评价戴的《我的记忆》也同样恰当。《我的记忆》以日常生活的琐碎事物入诗,拓展了现代诗歌的表现领域。“燃着的烟卷上”、“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破旧的粉盒上”、“喝了一半的酒瓶上”、“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压干的花片上”……,它不约而至,随时随地撞上门来。而它那琐细不休的絮叨,更常常使“我”“凄凄地哭”,或者“沉沉地睡”。正是通过这些琐碎、繁杂的日常事物的暗示与想象,诗人建立起主观诗情与客观事物的新鲜联系,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感受与想象的空间。

卞之琳:“《雨巷》读起来好象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或者“稀释”。一种回荡的旋律和一种流畅的节奏,确乎在每节六行、各行长短不一,大体在一定间隔重复一个韵的一共七节诗里,贯穿始终。用惯了的意象和用滥了的词藻,却更使这首诗的成功显得浅易、浮泛。相反,较有分量,远较有新意的《断指》却在亲切的日常说话调子里舒卷自如、锐敏、精确,而又不失它的风姿,有节制的潇洒和有功力的淳朴。日常语言的自然流动,使一种远较有韧性因而远较适应于表达复杂化、精微化的现代感应性的艺术手段,得到充分发挥。”(《戴望舒诗集?序》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三)、其它著名现代派诗人:卞之琳、何其芳等

1、卞之琳的诗歌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少年时代即爱好古典诗词和新诗。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开始写诗。

新月时期(1930-1932)主要受新月派的影响,用格律体来表现他所感触到的北方荒凉境界,但已有别于其它新月派诗人醉心于梦幻与爱情;在艺术上则倾向于小说化、戏剧化和非个人化。如《酸梅汤》以街头顾客与卖酸梅汤的老头及洋车

夫的对话与独白来表现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也可以说是新月派“抒情客观化”的发展。

现代时期:受艾略特的影响。注重以经验代替情绪的智性探索,从而以冷静的哲学沉思与深邃的智能凝聚而与其它现代派诗人区别开来,与废名等一起开创了“以智能为主脑”的“新的智能诗”。

具体说来,首先是他善于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哲学的穿透与开掘,特别重视历史与人、时间与空间、表像与实体、绝对与相对等关系的思考,重视他人与自我、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思考。如由小孩扔石头,而思及“人”被自己不能把握的力量“好玩地捡起”,“向尘世一投”的命运(《投》)。由衣襟的“空”眼插入爱的小花,悟及世界上“无之以为用”(《无题之五》)(庄子)。

代表作《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李健吾曾评论说,该诗重在“装饰”二字,暗示人生不过是相互装饰,寓含人生“无限的悲哀”。但诗人自己解释说该诗着重一种“相对的关联”(卞之琳《关于<鱼目集>》1936)。两个理解均可成立,但都传达了一种哲理的思绪。在这两组具体物象构成的图景中,“看风景”的“你”、“看风景人”、被“明月装饰了”窗子的“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的“你”,虽然是相互区别的不同的“你”,但又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你”。(当然这两组“风景”可以是同比关系,着重“被”的思考;也可以是延续关系,着重于“相互”的思考。还可以用“他”/“她”分别,贯穿一种爱情关系。)实际上他们都既在“看”别人,也同时在被别人“看”;既在欣赏月亮成为“装饰”(李白《静夜思》),自己也在同时成为别人的“装饰”。从而升华出关于人、人生和社会存在的哲学沉思。

其次是“诗的非个人化”。早在《酸梅汤》等诗中,卞便在我国古典诗歌重意境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戏剧性处境”之间,在我国古典诗歌重含蓄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重暗示之间找到了契合点,从而使他的诗歌达到了“化古”与“化欧”相统一的境界。在艾略特理论的影响下,他进一步将西方的小说化、典型化、戏拟化的“戏剧性处境与中国古典艺术的“意境”想融会,达到“个人”的隐匿。他说“人非木石,写诗的更不妨说是感情动物。我写诗,而且一直是写抒情诗,也总是在不能自已的时候倾向于克制,仿佛故意要做冷血动物”。所以他的诗歌(并且是抒情诗),往往很冷静,并隐藏在一种客观的“戏剧性处境”中。例如上面的《断章》其多义的哲思隐含在两组若即若离、又可交叉互动的图景中。《距离的组织》也在短短的十行诗歌中既展开了诗人“我”跨越时空(古罗马-现代中国、远人-我)的思绪和想象,同时交织了一个“我”与友人的戏剧性相逢的框架。还穿插了友人的戏剧性独白(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另外还设计两个典故“验一把土”、“盆舟”并行展开了“梦”与非梦、神话与现实的多重关系。

附:“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报上。/报纸落。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咐。/寄来的风景也暮色苍茫了。/(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哪儿了?我又不会向灯下验一把土。/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好累呵!我的盆舟没有人戏弄吗?/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

2、何其芳的诗歌

何其芳(1912~1977),重庆万州人。少年时代便喜爱诗歌。读高中时开始写诗,主要是学习新月诗派的格律诗体。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开始在《现

代》、《文学季刊》发表诗作。这时他放弃了“一边写着,一边还要计算字数”的格律诗制作,而转向象征主义诗歌的幽微与奇异。他说:“这时我读着晚唐五代时期的那些精致的冶艳的诗词,蛊惑于那种憔悴的红颜上的妩媚,又在几位班纳斯派以后的法兰西诗人的篇什中找到了一种同样的迷醉。”在1932年夏秋之间形成了他诗歌的暴发期(“有时一天之中,清早也写,晚上也写。过去做旧诗的人,常常有梦中得句的经验。我那时也就入迷到那样的程度,有一次就梦见在梦里做成了一首诗,而且其中有些奇特的句子。醒来只记得几行,但我把它补写成了。”)。这些诗歌与他的北大同学卞之琳、李广田的诗一起于1936年编为《汉园集》出版。他们也因此被称为“汉园三诗人”。后来何其芳又将这些诗编为《预言》集出版。

何其芳说“我不是从一个概念的闪动去寻找它的形体。浮现在我心灵里的原来就是一些颜色,一些图案”。的确,《预言》集虽然集中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孤独、寂寞和对爱情的想往与梦幻,但直接呈现出来的却是华美冶艳的意象,并且被打磨得近乎无懈可击的完美。如“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欢乐是什么声音?像一声芦笛?/还是从簌簌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欢乐》)以一连串闪动的意象来追摹欢乐,以达到对寂寞的烘托。又如“今宵唯有银色的梦了,/如白鸽展开着沐浴的翅膀,/如素莲在水影里坠下花片,/如从玻璃似的梧桐叶流到,/积霜似的瓦上的秋声”(《月下》)都体现出中国古典诗词的妩媚精致与现代艺术超脱抽象的融合。在熟悉的温馨中又给人以多义的想象。名诗《预言》中那“年轻的神”,既有理解为爱情的,也有解释为友谊、青春的。实际上它是诗人青春心灵的幻影,有着丰富的内涵,这也是现代派诗歌的特征。

现代派的著名诗人还有林庚、废名等。

臧克家的第一首诗

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考试卷 (2013----2014学年第1学期) 一、阅读张天翼小说《华威先生》,分析华威先生这一人物形象及其艺术塑造(至少300字,25分)。评阅参考:此答案供参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敏锐的眼光、精练的笔墨,塑造了华威先生这一抗战初期国民党官僚的典型形象。华威先生到处叫忙,时间不够用,他要把所有的抗战工作一一“领导”起来。可是,他的神气活现,颐指气使,自命领导、领导中心之类,除了虚伪、空话连篇,趋炎附势,威胁恐吓下属之外,别的什么也没有,有的仅是强烈的领导欲和表现欲,他是抗战初期那个特定时代的畸形产物。 小说没有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没有具体详尽的环境描写,也没有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有点类似于人物速写。华威先生的性格、灵魂、专制本质是通过一连串不同的场面逐步深入显示出来的,他不办实事,却处处要抓权,当领导中心,稍不顺心就用可以置人于死地的政治帽子威胁恐吓青年。小说虽然只是写了一个小角色,却能从中反映出那个时代的面貌。 小说以华威先生开会、奔走和演讲为主线展开故事情节,选材高度集中,情节主线清晰。小说的语言生动简洁,幽默含蓄。 二、本文节选自丁西林《压迫》,请围绕人物、情节、主题、台词写一份导演阐述(至少300字,25分)。评阅参考:此答案供参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房东太太回家后,男客和房东太太间的冲突正面展开。两个古怪的人一见面,很快就形成僵局。男客头脑灵活,能言善辩,他巧妙抓住房东母女间的矛盾,利用自己已付定金的有利条件,坚持要租房,房东太太则凭着自己是房子主人的有利条件坚决不同意。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辩论中,男客抓住房东太太和她女儿间的矛盾大做文章,“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找出房东太太话中的漏洞,将房东太太的理由一一驳回。房东太太在万般无奈中只好打发老妈去找巡警,想借警察之力赶走男客。但出乎预料的是,紧接着到来的并不是巡警而是一个想租房的女客。这样,这对萍水相逢的男女在新的戏剧情景里发生了预想不到的喜剧波折。 剧作中人物的对话既机智风趣,又不失礼貌,并且符合人物的性格。在这部剧中,男客是一个颇有趣味的角色。 男客接受过先进思想教育,才会在对待房东太太无家眷不租房的问题上有不解与争辩,他说:“你们太太的脾气太古怪了,我的脾气也太古怪了,这一回两个古怪碰在一块儿,所以这事就不好办了。” 房东太太,男客认为“一个人过了四十岁,他的脑子里就已经装满了旧的道理,再也没有地方装新的道理”,表达对房东太太不合理要求的不满,更是新旧思想冲突中新思想对旧思想糟粕的鄙夷,而且要改造旧思想,这道路是曲折的。 三、臧克家诗歌《难民》如何塑造难民形象(至少300字,25分)。评阅参考:此答案供参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难民的命运是悲惨的!他们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被迫背井离乡,漂泊流浪,过着风餐野宿的日子。他们得默默承受着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无尽伤害。生理上不可抵抗的饥饿,精神上的孤寂无助感,无归宿感,使他们成了异端人群。一群被故乡容纳不下,又被异乡拒绝的人,只能永无停止的流浪。 “陌生的道路,无归宿的薄暮”是他们命运的最好写照。他们沉重的脚步只能从这条陌生的道路踱到另一条陌生的道路,世界很大,却永远也没有一寸肯收留他们!“人到那里,灾难到那里。”也许就是这个理由,故乡把他们抛弃了,异乡也因此拒绝了他们。难民就像海里无根的浮萍,无依无靠。

戴望舒诗赏析

戴望舒诗赏析 曾经有人说戴望舒诗是诗坛的“尤物”,大概是说它美艳而富于可怕的诱惑性吧,自然这是寓贬于褒的。我愿意在正面意义上使用“尤物”这个词,我认为戴诗美丽而富于感情,有亲切、柔美的抒情风格。戴诗的魅力来自他那诚挚而忧伤的感情。他的诗与20世纪20年代臻于高潮的英语系的现代主义诗的重“知性”不尽相同,他的诗主情,情是他的诗的骨子。尽管他很快就抛开了浪漫派,而倾向于象征派,甚至后来还倾心于后期象征派,但他的诗一直有浪漫主义的情愫。他的《诗论零札》认为诗所表现的,是情绪的抑扬顿挫,是去掉了音乐与绘画成分的纯粹的情绪。他的诗集,无论是《我的记忆》,还是《望舒草》,或者《灾难的岁月》,都是抒情和以情取胜的。如果拿40年代成长起来的穆旦的诗加以比较,一个重知性,一个重感情,区别是很显然的。番草在纪念戴望舒的文章中曾说,当时他们那一批诗人所喜爱的诗,是兼有浪漫主义的情愫与象征主义的意象。戴望舒的诗风大体上可以说是象征主义的,但它没有象征主义的神秘与晦涩,更非只是官能的游戏。戴望舒的诗是感情的,但不是感伤的。感伤是感情的矫饰虚伪,是感情的泛滥,戴诗里没有这样的东西。所以,在《望舒草》出版的那个时候,曾经有朋友说他的诗是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杜衡也说戴诗很少架空的感情,铺张而不虚伪,华美而有法度,的确走的是诗歌的正路。 戴望舒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政治和爱情作理想主义的苦苦追求,但其结果,却是双重的失望。在他的诗中,姑娘的形象往往寄寓着他的理想,而孤独的游子的形象则往往是诗人自己。他的诗常常表现出游子追求理想的命定的徒劳,而这里的特点恰好又是对没有希望的理想付出全部的希望与真情。戴望舒曾熟读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苏联学者契尔卡斯基说过,就多愁善感的气质说,戴望舒也接近魏尔伦。魏尔伦《无言的歌集》表达了巴黎公社失败后,不知所措的知识分子苦闷沮丧的情绪,其基调是对于诗人的理想和他周围的肮脏生活相脱节的悲剧感。戴望舒的诗,则表现了从五四运动激昂地飞腾起来的理想,同淹没于血泊之中的1925~1927年大革命现实相脱节的悲剧感。他的诗自然不是反抗的和战斗的,但也不是环境的奴隶。他的成名作《雨巷》里的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显然受到命运的打击,但她没有乞求或颓唐,她是冷漠和高傲的,她仍然是那样的妩媚动人,她在沉重的悲哀下没有低下人的尊贵的头,像一面旗子一样地忍受着落到头上的磨难。诗人在这里坚持了人的尊严和顽强生命力的思想。人和理想,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就是戴望舒诗的悲剧主题。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臧克家《有的人》赏析

臧克家《有的人》赏析 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先生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先生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从本诗体现出鲁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黑社会主义者进行全面的打击。 作者概括地从鲁迅生前为人民奋斗牺牲而不想到个人,在他死后人民热烈纪念他这两点上来表现他的伟大。为了加强、突出主题的意义,丰富这篇短诗的内容,通篇用了对比的表现方法,题目不写做纪念鲁迅先生而叫做“有的人”。" 深刻地揭示了为了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整首诗歌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节是第一部分;第二、三、四节是第二部分;第五、六、七节是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紧紧抓住参加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即鲁迅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后人民怀念他,从对鲁迅虽死犹存的感受入手,提出了对生与死的不同的观点。第二部分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中,热情赞颂鲁迅先生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第三部分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先生的深厚感情。第一部分是全诗的总纲,第二、第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触最深的两点分别进行解说和深入挖掘,形成了赞颂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精神的情感主线。 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行尸走肉",他们对外不抵抗,对内压迫人民。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第一个"活"字意思是肉体还活着,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意思是精神永存,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第一个"死"字意思是缺少灵魂,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意思是肉体死亡,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戴望舒诗选

戴望舒诗选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市)人。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中国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魏尔伦的译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8年《雨巷》一诗在《小说月报》上刊出引起轰动,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出版。 1932年《现代》月刊创刊,他曾在该刊发表许多著作和译作。同年11月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在继续从事著译活动的同时,于1933年出版了诗集《望舒草》。这一阶段的诗作数量较多,艺术上也较成熟,在创作中最具代表意义,戴望舒由此成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中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1935年从法国回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1937年出版诗作合集《望舒诗稿》。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5月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和英文刊物《中国作家》等。1941年被捕入狱,写下《狱中题壁》和《我用残损的手掌》等作品。这一时期作品后来收入《灾难的岁月》于1948年出版。1949年在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后在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工作,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1989年《戴望舒诗全编》出版。 雨巷忧郁夕阳下古神祠前秋夜思 对于天的怀乡病印象夜蛾白蝴蝶烦忧 秋天的梦偶成断指我的记忆游子谣 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过旧居八重子在天晴了的时候致萤火赠克木夜行者眼我思想 乐园鸟萧红墓畔口占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臧克家《老马》赏析

臧克家《老马》赏析 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来望前面。 (一)《老马》的思想内涵 诗人曾说过:“我曾写下《烙印》,《生活》,《希望》和《老马》表现我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诗人写他所看到的生活:“这可不是混着好玩儿,这是生活,/一万支暗箭埋伏在你的周边,/伺候你一千回小心里一回的不检点。”他又指着“希望”说:“你老是发着美丽的大言,/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红脸。/人类追着你的背影乞怜,/你不曾给他们一次圆满。”在诗人看来,不但不可对生活空抱幻想,还必须处处的、时时,小心翼翼。于是,诗人觉得生命“像粒砂,风挟你飞扬,/你自己也不知道要去的地方”,写出了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苦境况。面对险恶的生活,诗人提出了“个人的坚忍主义”,即不灰心,不颓丧,要能咬紧牙关,忍受困苦的磨难。《老马》就是对这样的生活态度的注释:当前的磨难就是你的对手,运尽气力去和它苦斗。臧克家的特点就是他不同于新月派、

现代派诗人以及中国诗歌会诗人的“坚忍主义”。他能严肃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险恶苦难,“从棘针尖上去认识人生”;他能带着倔强的精神沉着而有锋棱地去迎接磨难。在中国现当代诗人中,没有任何一位能像臧克家一样在精神上与中国农民息息相通,这是他的最宝贵之处。他始终眼光向下,注视着苦难中的中国大地和挣扎在死亡与饥饿线上的底层人民。不仅他的思想和农民的思想相通,而且他写诗的态度也是农民式的,他是认真而执着地提倡“苦吟”,这在中国现当代诗坛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诗作的第一节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悲惨的画面:一匹衰老的瘦马,已经筋疲力竭,不堪驱使了,但在主人的淫威下,他被迫驮上难以承受的重荷,默默忍受着,没有发出任何怨言和抗议,即使“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也只是“把头沉重的垂下”。这样的描写,形象地展示了老马苦不堪言的悲惨处境,揭示了他坚忍的性格特质和渺茫的希望。诗人说:“纵不能有敏锐的眼指示着未来,也应当把眼前的惨状反映在你的诗里,不然那真愧煞是一个诗人了”。(臧克家《论新诗》)实际上诗人通过老马的境遇写自己所看到的人生,那背负超重的生活重压,低头忍耐的形象,就是“坚忍主义”的表现。 显然,诗人受到了农民性格的感染,所创造的形象,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这就难怪有人将此诗看作一首写农民生活的诗。其实,这就局限了诗作的内涵,应该说,诗人表现的这种人生,这种生活态度,在我们这样的国度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诗人本着“不肯粉饰现实,也不肯逃避现实”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对民族精神做作了一种深刻的审视,从而使其诗作“没有一首不具有极顶真的生活意义”。(闻一多《<烙印>序》) (二)《老马》的艺术特色 1、短小精粹,凝炼深邃 《老马》一诗只有八句,马头的一俯一仰,即鲜明地表现了一种人生观。体现了“深刻到家,深刻到浅显的程度”的艺术境界。

论戴望舒诗歌雨港的艺术成就

论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成就 摘要: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非常有特色的抒情诗人,早期代表作《雨巷》是一首既有新月派音乐美,又有现代派朦胧美的象征诗。诗歌抒发了诗人孤独、哀怨和惆怅的典型情绪,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其艺术成就归纳为三方面:第一、诗人采用了象征派重意象、重暗示的手法。第二、诗人吸收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各种艺术技巧,又运用了新的手法,赋予新时代的气息,形成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第三、《雨巷》起结复见,诗行蝉联、复沓,开拓了音乐在新诗中表现的新天地。艺术美的结晶《雨巷》使戴望舒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独树一帜。 关键词:戴望舒、雨巷、艺术成就、象征、丁香结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 的抒情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始于二十年代初期,他是带着中国古典诗歌温庭筠、李商隐那一派诗风的影响进入诗坛的,三十年代则成为“现代派”的中心人物。作为现代派的代表,他主要有三部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和《灾难的岁月》,其中一九二八年八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诗作《雨巷》出自诗集《我的记忆》,《雨巷》称为“现代诗派诞生的先声”。《雨巷》不仅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杰作,也是代表戴望舒前期诗风并名震诗坛的作品,作家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的桂冠。 打开诗篇《雨巷》,首先看到诗人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作品展示出“梦一样的凄婉迷茫”的意境,描绘了一位“丁香一样地结着悉怨的姑娘”形象,通过细腻地描绘,抒发了诗人孤独、寂寞、哀怨惆怅的典型情绪,此诗深受读者的青睐。 《雨巷》作为戴望舒早期的代表作品风靡一时,必然有其独特地艺术魅力和极高的艺术价值,那么,在我看来,它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诗人采用了象征派重意象,重暗示的手法,抒发了浓重的失望、愁怨和彷徨的情绪。我想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第一、诗人不满反动派恐怖统治,想通过《雨巷》排遣郁闷、孤独的情绪。 作者创作《雨巷》的一九二七年,正是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时期,诗人不满反动统治,又不甘于沉沦,他没有放弃追求,等待着希望,但希望又是那样的渺茫,他的内心充满矛盾,深感孤独和寂寞。在诗中,诗人抒发了在大革命失败后的日子里自己那浓重的失望、愁怨和彷徨的情绪,作品不仅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此时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典型地反映出一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苦闷惶惑的心理。 在《雨巷》里,诗人接触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凄惨迷茫”的现实,这个现实要把诗人年轻的心封闭在阴暗狭窄的“雨巷”里,而孤独的心境又迫使他去寻找安慰,这是现实与内心的矛盾,诗人生活在这种矛盾中,最终结果只能是剩下诗人自己在独自徘徊。因为作品的意境正好符合在斗争中找不到出路的彷徨中的青年们,能使他们产生共鸣,排解现实的烦恼,所以此诗风靡一时。 第二、戴望舒深受法国魏尔仑、波特莱尔等象征诗人表现主观感觉与追求朦胧飘忽诗风的影响,把法国象征派诗艺引进到自己的创作中来,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 在当时二、三十年代,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外国诗歌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英美浪漫主义诗歌;二是法国象征派诗歌;三是苏联革命诗歌,其中法国的象征派诗歌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追求一种含蓄美和暗示性。如:魏尔仑、波特莱尔都是法国象征诗人的代表。 当时,戴望舒正在震旦大学学习,他通过法文直接阅读了魏尔仑、波特莱尔、果尔蒙、耶麦等人的作品,对其诗艺产生重大影响。诗人对象征派也由最初的好奇,到产生了终久不衰的爱好。 比如《雨巷》这首诗艺术上显著的特点,是以流动的音韵和朦胧的意象表现诗人的特殊情绪。对于流动的音韵这一点,近似于魏尔仑的《秋》,在《秋》这首诗中,鼻音“on”在诗中频繁出现,传达出诗人在秋日中的哀愁情绪。《雨巷》的用韵与此相类似。 同时,戴望舒也是深得以波特莱尔为代表的法国象征主义精髓的诗人,成名作《雨巷》实际上是对波特莱尔的诗集《恶之花》的继承和发展。戴望舒可以说是一位把西方象征主义诗歌艺和中国传统诗歌艺术创造性地熔于一炉的优秀诗人。诗作《雨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的确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

有的人仿写_初中生仿写臧克家的现代诗有的人很有味道

初中生仿写臧克家的现代诗《有的 人》,很有味道! 简介 有的人仿写 作者:毛志杰 导读:兴趣都是从“模仿”开始起步的,学习诗歌同样如此,您看看这些初中生模仿的诗歌写得怎么样呢?期待您的鼓励! 说起“仿写”诗歌,顾名思义就是“模仿”的意思。 之所以强调“仿写”,也是为了避免一些网友对于初中生过高的要求。 很多时候,过于高的要求就像高高在上的门槛,会阻碍孩子们对于诗歌的兴趣,将一些有潜质的孩子挡在诗歌的大门之外。 更何况,任何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包括一些诗人名家的学习历程也不例外。 如果你不嫌弃这些初中生仿写的文笔稚嫩,可以看看他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写的“大作”。这次老师布置的诗歌是臧克家写的现代诗《有的人》,相信大家都学过并熟记在胸,在此

就仅仅摘录片段,一起回忆回忆: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诗歌通过两种人的对照,表现出了一个哲理:人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活着,还有你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 学习这种诗歌,对于孩子们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而要真正理解,最好的方式就是“仿写”诗歌了。 记得一位哲人所说:理解一件事的最好方式就是用文字表达出来,学习诗歌的方式更是这样。 写诗歌不仅仅可以锻炼人的文笔,对一个人精神上的熏陶才是更重要的。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往往会说这个人“很有趣”或者“很没趣味”,这个“趣”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素质与内涵。而一个会写诗歌、懂得欣赏诗歌的人,一定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懂得生活的人往往就是一个有趣味的人。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能成长为一个有感知幸福能力、懂得生活的人,那么,不妨让自己的孩子爱上诗歌吧。

臧克家诗歌《有的人》赏析

臧克家诗歌《有的人》赏析 《有的人》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这一天,臧克家亲自前往鲁迅先生在北京曾经生活、工作过很多年的故居,缅怀这位中国文坛巨擘。臧克家亲临其境,浮想联翩,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连串的联想,他有感于鲁迅先生在人民心中的份量,于1949年11月1日在北京挥笔写下《有的人》这首诗: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有的人》这首诗,是臧克家诸多政治抒情诗的代表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以高度凝炼的艺术手法,阐述了人的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真谛。全诗分七节,通篇采用对比手法,把两种不同思想的人进行了比较,热情讴歌了“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通过鞭鞑

“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从反面衬托以鲁迅为代表的所有“给人民作牛马”的人的高尚情操和伟大胸怀。 本诗第一节,对人的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进行开门见山的揭示:有的人虽生犹死,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人,虽然肉体生命尚未终结,实际上只是一堆会行走的肉。有的人虽死犹生,那些象鲁迅一样肯给人民当牛作马的人,虽然死了,其精神生命则永垂不朽,永远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本诗第二节,通过两种人对人民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表达了诗人爱憎鲜明的立场。一种人骑在人民的头上,自以为是世上最伟大的人,其实最渺小;一种人甘愿俯下身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实才是真正的伟大。 本诗第三节,写有的人只会欺压老百姓,却妄想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流誉百年,这种人愚蠢至极,诗人对此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与嘲笑。可喜的是,还有鲁迅这样的人,甘愿化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愿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献身。通过丑恶与美好的形象对比,赞颂了鲁迅的高尚品格。 本诗第四节,诗人通过两种人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深刻揭示了两种人对人民不同的态度。一种人靠剥削人民、压迫人民而生存,只要这种人活着,人民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想活都很难活下去。另一种人视人民为父母,他活着就是为了人民能更好地活着。前一种人,带给人民是无穷无尽的灾难,后一种人带给人民的是美好幸福的生活。 本诗第五、第六、第七节,是对前四节所述问题的归纳回应。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称,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立场,决定了两种人不同的命运结局。骑在人民头上的人,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受到人民的唾弃;俯身甘为人民牛马的人,人民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有的人》是为纪念鲁迅而写,但诗中并没有出现鲁迅的名字,这就使本诗的主题并不局限于仅仅为纪念鲁迅而写,而是具有更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社会意义。诗人以凝炼的语言,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活着应该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而活,在讴歌鲁迅的同时,启迪人们向鲁迅学习,为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本诗主题鲜明,富于哲理,既能陶冶情操,又能给人美好的艺术欣赏。

浅析戴望舒诗歌

那掩藏不住的忧郁情怀 ——浅析戴望舒的诗歌情调 【摘要】淡淡的忧伤——似乎总是以一种无形的角色在戴望舒的诗歌中演绎着。戴望舒诗歌的忧郁之情,有五四以后知识分子觉醒后的忧郁;有个人不幸遭遇的烦恼;有大革命失败之后直面人生的惨淡。戴望舒的诗歌整体上承袭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哀愁情调,充满知识分子特有的忧郁气息。透过他诗歌中的忧郁情怀,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那一份字面上的哀愁,更是一份对诗人内心的解读。 【关键字】当时社会,人生经历,忧郁,象征,颓废气息,光明 一人生经历之于忧郁情怀 正如记忆忠实于诗人一样,戴望舒始终忠实于自己的心灵,他的诗歌就是他心灵的自白。而诗人的心灵与他的人生经历又是息息相关,无法割裂。因此,要探析戴望舒的艺术世界,探析他忧郁情怀的源头,还必须得把握他的人生经历。 戴望舒短暂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曲折与坎坷。在戴望舒的前二十年里,他一直处于学习深造的阶段,然在后期的工作中,屡次被捕,并在狱中受尽各种毒刑拷打,当胜利的曙光终于来临,他却在建国后的第二年病逝了。 曲折坎坷的生活经历投影到他的创作上。诗人曾一度为游离于斗争却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而鸣唱,故此时的创作多以爱情为契机,多愁善感。为逃避现实的黑暗与丑恶,诗人曾一度隐居乡下,但尘世的烦恼又使他难以解脱,追求美好而不可得,逃避现实又使诗人走向了更深的抑郁伤感,所以他的作品中留下了种种类似深秋晚暮、残叶凋零的意象,无聊寂寞、伤感苦闷的情调充斥在其中。 此外,戴望舒诗歌中的忧郁情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时社会的西化思潮的影响。书店的倒闭被封、爱情的破灭失望、事业的波折受挫,一件件残酷的事情如一发发炮弹轰击着诗人原本脆弱的心,使他陷入了难以排遣的忧虑痛苦中。而此时,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兴起,其中的迷离情绪,悲愁感觉,进一步强化了戴望舒的忧愁。 戴望舒诗歌中的多愁善感的情绪吟诵,不仅仅由其自身的悲剧性的生活与心理所铸成,更与当时时代的挤压是无法孤立开来的。时代的风暴往往波及人的思想,在那个遍地忧患的时代,正直善良的诗人难免不染上悲凉之气。作为曾参加过革命的诗人,戴望舒厌恶现实的黑暗,渴望光芒的到来,但又看不到人民的力

戴望舒《雨巷》赏析

戴望舒《雨巷》赏析 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 《雨巷》一诗的音乐感很强,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它的舒缓、低沉而又优美的旋律和节奏,也很容易感受到它所抒发的情感──凄清、哀怨和惆怅。诗一开篇,诗人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图景:白墙黑瓦的建筑物之间,小巷曲折而悠长;正是梅雨季节,天空阴沉沉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小巷里空荡荡的,只有诗人: 撑着油纸伞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诗人一人在雨巷中独行;而他彷徨不定的步态则分明透露着他内心的孤寂和苦闷之情。小巷、细雨、撑着油纸伞的孤独诗人以及他的彷徨步态──这就是这首诗的开头几句所展示给我们的镜头。在上述镜头过后,诗中出现了一段诗人的内心独白: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并非现实世界中的真实人物,而是诗人幻想出来的(他希望碰上的)一个虚拟人物。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呢?诗中接着写道: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丁香花开在仲春时节,花色或白或紫,给人柔弱、娇美而又纯洁、庄重的感觉。丁香花娇美却易凋谢,中国古代的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引愁之物。中国古代的诗歌中有不少吟咏丁香的名句,如:“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南唐李璨《浣溪纱》词);“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由于中国古代诗人们的反复吟咏和广泛传唱,在中国人(尤其是文人)心中,丁香逐渐成为美丽、高洁、柔弱、愁怨之类性质或具有这类性质的事物的象征。《雨巷》中出现的“姑娘”就是全面具有中国古代诗人赋予丁香的上述性质的一个女性形象──她既具有丁 香的美丽姿态和颜色,又具有丁香的高洁和芬芳,还具有(古代诗人赋予)丁香的忧愁与哀怨的特点。 这样一个宛如丁香魂魄所化的“姑娘”,一经诗人的想象而创造出来之后,也就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在诗中,她也象一个现实人物一样活动起来: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戴望舒诗集

古神祠前 古神祠前逝去的 暗暗的水上, 印着我多少的 思量底轻轻的脚迹, 比长脚的水蜘蛛, 更轻更快的脚迹。 从苍翠的槐树叶上, 它轻轻地跃到 饱和了古愁的钟声的水上它掠过涟漪,踏过荇藻,跨着小小的,小小的 轻快的步子走。 然后,踌躇着, 生出了翼翅...... 它飞上去了, 这小小的蜉蝣, 不,是蝴蝶,它翩翩飞舞,在芦苇间,在红蓼花上;它高升上去了, 化作一只云雀, 把清音撒到地上...... 现在它是鹏鸟了。 在浮动的白云间, 在苍茫的青天上, 它展开翼翅慢慢地, 作九万里的翱翔, 前生和来世的逍遥游。 它盘旋着,孤独地, 在迢遥的云山上, 在人间世的边际; 长久地,固执到可怜。 终于,绝望地 它疾飞回到我心头 在那儿忧愁地蛰伏。 秋夜思 谁家动刀尺? 心也需要秋衣。

听鲛人的召唤, 听木叶的呼息! 风从每一条脉络进来, 窃听心的枯裂之音。 诗人云:心即是琴。 谁听过那古旧的阳春白雪? 为真知的死者的慰藉, 有人已将它悬在树梢, 为天籁之凭托—— 但曾一度谛听的飘逝之音。 而断裂的吴丝蜀桐, 仅使人从弦柱间思忆华年。 印象 是飘落深谷去的 幽微的铃声吧, 是航到烟水去的 小小的渔船吧, 如果是青色的珍珠; 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 林梢闪着的颓唐的残阳, 它轻轻地敛去了 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 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 迢遥的,寂寞的呜咽, 又徐徐回到寂寞的地方,寂寞地。 -------------------------------------------------------------------------------- 夜蛾 绕着蜡烛的圆光,

臧克家作品

主要作品有--《运河》、《从军行》、《一颗新星》、《春风集》、《烙印》、《罪恶的黑手》《生命的零度》、《凯旋》、《放歌新岁月》、《宝贝儿》、《冬天》《臧克家诗选》、《忆向阳》、《落照红》、《臧克家旧体诗稿》等诗集和长诗《李大钊》。其中,《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毛主席向着黄河笑》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怀人集》、《诗与生活》等散文集。《学诗断想》、《克家论诗》、《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等论文集。 凝结着他一生汗水和心血的十二卷本《臧克家全集》也于2002年12月出版。 臧克家(1905- ),山东诸城人,中国现代诗人。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 折叠著作书目 烙印(诗集) 1933,(自费印行);增订本,1934,开明;与《罪恶的黑手》合集,1963,人文罪恶的黑手(诗集) 1934,生活;1947,星群自己的写照(长诗) 1936,文学出版社臧克家运河(诗集) 1936,文生 紧浦北线血战记(通讯、报告集) 1938,生活从军行(诗集) 1938,生活泥淖集(诗集) 1939,生活 乱莠集(散文集) 1939,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随枣行(散文、通讯、报告集) 1939,前线出版社淮上吟(报告长诗) 1940,上杂猴子拴(诗集) 1940,上海三通书局呜咽的云烟(诗集) 1940,创作出版社古城的春天(诗集) 1942,秋白书店 古树的花朵(长诗、原名《范筑先》) 1942,东方书社向祖国(长诗集) 1943,三户我的诗生活(散文集) 1943,读书 泥土的歌(诗集) 1943,今日文艺社;1947,星群感情的野马(长诗) 1943,当今出版社国旗飘在雅确尖(诗集) 1943,中西书局十年诗选1944,现代出版社 民主的海洋(诗集) 1945,世界编译所(因错排太多未发行) 生命的秋天(诗集) 1945,建国书店宝贝集(诗集) 1946,万叶书店生命的零度(诗集) 1947,新群挂红(短篇小说集) 1947,读书 磨不掉的影像(散文集) 1947,益智出版社拥抱(短篇小说集) 1947,寰星图书杂志社冬天(诗集) 1948,耕耘出版社 臧克家诗选1954,作家;重编本,1956,增订本,1978,1986,人文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文艺随笔集) 1955,新文艺;新版,1962 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后改名《毛主席诗词讲解》) 周振甫注释,1957,中青杂花集(散文、杂文集) 1958,北京一颗新星(诗集) 1958,作家春风集(诗集) 1959,作家李大钊(传记长诗) 1959,作家

简析戴望舒诗歌的语言特色

简析戴望舒诗歌的语言特色 摘要:戴望舒,作为“现代派诗坛的首领”是一位富有自觉艺术意识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记载了一代知识分子曲折的思想历程,记载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道路。更重要的是,他的诗歌体现着作者自身的现代审美原则与艺术追求。而他的这些原则、追求是通过语言这一载体来呈现的。音乐美、散文美、象征手法和诗歌意向的完美结合,是其诗歌独特的语言特色,正是这些别具美丽的语言特色和诗人独特的审美艺术追求使戴望舒成为我过现代文学史上现代派的著名代表。 关键词:戴望舒;诗歌;语言特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的现代派,是我过现代文学史上一支重要的诗歌流派。它有一个庞大的诗人群有戴望舒,卞之琳,李广田,何其芳,冯至,施蛰存等等。这支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的诗歌流派,有强烈的现代意识。每个作家几乎都受法国象征主义,美国意象派诗歌运动的影响,都有着相似近乎相同的审美原则和艺术追求。特别是在语言方面,他们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诗歌美学。其中,戴望舒诗歌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 一、音乐美 戴望舒诗歌语言最为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它的音乐美。音乐性的表现主要体现在节奏和音调上。如《雨巷》,叶圣陶先生曾认为它的出现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戴望舒也由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首先,全诗气节,每节有六行,且每行长短不一,有五言、七言一行,也有三言一行,五言、七言又有标点断开,使全诗有一种缓慢多停留的特点。其次,韵脚的使用使全诗富有节奏感韵律感。第一节的二、三、六、句押“ang”韵,第二节的二、六句也押“ang ”韵,第三节的一、三、六句押韵,第四节的三、六句押韵,第五节的三、五、六句押韵,第六节的三、五、六句押韵,第七节的二、三、六句押韵。像这样押韵的位置变换不定,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错综复杂的体现。再者,排比句的方式造成首句重叠,像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等构成了节奏低缓深沉,反复回响的艺术效果。再加上“抛词法”(即把下句的某个首词抛入上句句尾)的运用更是使全诗语意似断还连,给人以绵延悠长的美感。如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最后标点符号的运用,首节末节的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周而复始回环复沓的节奏感。这种内在的音乐性与诗人孤寂迷惘的心境相结合,“创造出迷离恍惚,低回杳渺的氛围,从而谱写出了一曲朦胧而神秘、轻柔而沉思的寻梦曲。”【1】戴望舒诗歌的音乐性在其他诗歌中也有具体体现。如《致萤火》,全诗七节,每节行数不同。一句一节,三句一节,四句一节,节奏由急促而舒缓,每节大体押韵,节节韵脚不同,自由而又有规律的形式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美。再如《寻梦者》整

戴望舒的诗

戴望舒的诗 1、《寒风中闻雀声》 枯枝在寒风里悲叹, 死叶在大道上萎残; 雀儿在高唱薤露之歌, 一半是自伤自感。 大道上是寂寞凄清, 高楼上是悄悄无声, 只有那孤零的雀儿, 伴着孤零的少年人。 寒风已吹老了树叶, 更吹老了华鬓, 又复在他的愁怀里, 将一丝的温馨吹尽。 唱啊,同情的雀儿, 唱破我芬芳的梦境; 吹罢,无情的风儿, 吹断我飘摇的微命。 2、《见毋忘我花》 为你开的, 为我开的毋忘我花,

为了你的怀念, 为了我的怀念, 它在陌生的太阳下, 陌生的树林间, 谦卑地,悒郁地开着。 在僻静的一隅, 它为你向我说话, 它为我向你说话; 它重数我们用凝望 远方潮润的眼睛, 在沉默中所说的话, 而它的语言又是 像我们的眼一样沉默。 开着吧,永远开着吧, 挂虑我们的小小的青色的花。 3、《秋天的梦》 迢遥的牧女的羊铃, 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 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 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

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 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4、《我的素描》 辽远的国土的怀念者, 我,我是寂寞的生物。 假若把我自己描画出来, 那是一幅单纯的静物写生。 我是青春和衰老的集合体, 我有健康的身体和病的心。 在朋友间我有爽直的声名, 在恋爱上我是一个低能儿。 因为当一个少女开始爱我的时候,我先就要栗然地惶恐。 我怕着温存的眼睛, 像怕初春青空的朝阳。 我是高大的,我有光辉的眼; 我用爽朗的声音恣意谈笑。 但在悒郁的时候,我是沉默的, 悒郁着,用我二十四岁的整个的心。 5、《忧郁》 我如今已厌看蔷薇色, 一任她娇红披满枝。

心头的春花已不更开, 幽黑的烦忧已到我欢乐之梦中来。我的唇已枯,我的眼已枯, 我呼吸着火焰,我听见幽灵低诉。去吧,欺人的美梦,欺人的幻像,天上的花枝,世人安能痴想! 我颓唐地在挨度这迟迟的朝夕, 我是个疲倦的人儿,我等待着安息。 6、《雨巷》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臧克家主要作品

臧克家主要作品 《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乱莠集》、《从军行》、《淮上吟》、《随枣行》、《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为《泥土的歌》写的序言《当中隔一段战争》、《宝贝儿》、《生命的零度》、《有的人》。 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烙印》,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这部诗集真挚朴实地表现了中国农村的破落、农民的苦难、坚忍与民族的忧患。 这个时期,臧克家的诗篇幅短小,却颇具概括力。他除有意识学习古典诗词的结构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风格之外,还苦心追求词句的新颖、独到、形象化,但又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语化。建国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是他这类诗中的代表作。《有的人》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事实上,这一主题已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而将读者引入对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语言朴素、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除了继续做短小隽永的小诗之外,臧克家还创作了一部人物传记体长诗《李大钊》。这部长诗从多个角度,包括战斗、家庭等方面将一个革命先驱伟大而又平凡的人格展现出来。 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同志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宜昌两分会理事。他满怀激越的爱国热情,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三赴台儿庄前线采访,写成长篇报告文学《津浦北线血战记》;他不畏艰辛率第五战区战时文化工作团深入河南、湖北、安徽农村及大别山区,开展抗日文艺宣传和创作活动;他不顾个人安危组织“文艺人从军部队”;冒死赴随枣前线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宣传工作,曾参加随枣战役。这期间,臧克家同志创作和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及散文集《随枣行》,热情讴歌了抗日军民的伟大爱国精神和英勇抗敌的事迹。1942年7月,他愤而辞职,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1943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候补理事。同年夏,任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编辑《难童教养》杂志至1945年秋。在此期间,创作出版了长诗《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等诗集。臧克家(1905.10.8-2004)山东诸城人。18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胶东半岛的农村。1923年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受五四运动影响,学习写诗。1925年处女作《别十与天罡》载《语丝》。1926年秋,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曾参加讨伐反动军夏斗寅的战役。大革命失败后,逃亡东北。1929年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发表新涛《默静在晚林中》。1934年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在新诗创作上得到闻一多、王统照的鼓励与帮助。1932年在《新月》4卷7期发表第一首诗作《难民》。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出版。接着又出版了《罪恶的黑手》《运河》两本诗集和长诗《自己的写照》。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臧克家是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他从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其一,他推进了新诗对旧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吟唱,在他之前,还没

戴望舒诗歌艺术手法对古典的超越

写作部分的第二十八题: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戴望舒诗歌艺术手法对古典的超越 内容摘要:戴望舒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对古典的突破,即在古典诗歌基础上的现代性重塑。散文化写作向度是戴望舒诗歌明显的艺术特征。戴望舒前期的新月诗派的格律诗创作,是传统诗歌的现代重现,寄托的是现代诗情,但后期的现代派诗歌创作,则显示的是散文化倾向,同时,让诗歌的情感附着在缓慢的音乐节拍之中,绵延出诗歌隐显适度的抒情方式,正是在这种超越之中,戴氏诗歌才显得含蓄朦胧,颇有韵味。 关键词:戴望舒;艺术手法; 戴望舒作为20世纪30年代的诗人,诗歌创作深受传统诗歌的影响。在反对旧文化的同时,吸收了传统诗歌中意象、意境、意绪等方面的精华,并给予了现代诗情,创作了富有古典气息的现代新诗,完成了对新月诗派格律的脱离。戴望舒创作前期受新月诗派的影响,诗歌创作的形式、音律都受到新月诗派的引导,在诗歌形式中追求整饬、和谐、悠长的音乐节奏。但诗歌创作的后期,戴望舒放弃了诗歌的音乐美,开始追求诗歌创作的散文化倾向。摆脱新月诗派的格律制约,把诗歌从传统的格律与整饬的诗形的窠臼之中解脱出来。用不受约束的语句来表达个人的思想,以诗人的情感流动作为诗歌形式,戴望舒以此拉开了与传统诗歌的距离。戴望舒摒弃了前期的音律美,改用情感的流动构架诗歌,追求诗歌的内在韵律,诗歌的层次按情感的流动而生成,并在诗歌角度上,找到了一种隐显适中的抒情方式。戴望舒后期诗歌创作走上了“主知”的线路,摆脱了前期新月时期诗歌的“主情观”。这与戴望舒的家庭因素有关,也与戴望舒的爱情遭遇有很大联系,也伴有对生死的认知与理解。可以说,戴望舒诗歌基于古典,超越古典;运用古典,塑造现代。在现代色基础上重塑了现代诗形。 一、诗歌创作的散文化倾向 从古至今,诗歌都是诗人表达情绪的最为简单的方式。体现在文字的抒写层面,则是内容和形式的合二为一。戴望舒最初的诗歌创作(1922—1929)时期,

戴望舒经典爱情诗歌四首

戴望舒经典爱情诗歌四首(一)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她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二)寻梦者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三)到我这里来 到我这里来,假如你还存在着, 全裸着,披散了你的发丝; 我将对你说那只有我们两人懂得的话。 我将对你说为什么蔷薇有金色的花瓣, 为什么你有温柔而馥郁的梦, 为什么锦葵会从我们的窗间探首进来。 人们不知道的一切我们都会深深了解, 除了我的手的颤动和你的心的奔跳; 不要怕我发着异样的光的眼睛, 向我来;你将在我的臂间找到舒适的卧榻。

臧克家

标题:人物| 爱国诗人臧克家 副标题: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语文书里,《有的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都是臧克家的作品。生活在动荡年代的他富有才情,因此作品中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芒。他的诗被誉为“一部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编年诗史”。 臧克家伏与桌前cr:网易新闻 “没有克家的经验,便不可知道生活的严重。” 臧克家扎根于平民生活,以笔作枪,将接触现实的所思所想吐露于诗,如对苦难人民的深厚同情、对反动势力的刻骨仇恨、对光明前途的热烈渴望、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赞美。臧克家曾写下这样的字:“几时,不再让我为他们悲惨命运发愁、悲伤、愤怒,不再唱这样令人不快的歌?几时,让我替他们——中国农民,出自真情如同他们唱悲哀的歌一样唱一支快乐的、解放的歌?”而尊师闻一多这样评价:“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其顶真的生活的意义。没有克家的经验,便不可知道生活的严重。” 适用主题:体察民情、真切体验生活、站在鸡蛋那方说话等作文立意。 示例: 村上春树言“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臧克家从苦难中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站在鸡蛋那方,将时代的壮丽、人民生命中的悲壮展露于诗。 “这不是校正,这是炼字。” 在诗词创作上,臧克家汲取古典诗歌素朴精练的养分,苦心追求词句兼具形象化与口语化的特点。在毛泽东诗词研究上,臧克家向毛提出将《沁园春·雪》的“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中的“腊”改为“蜡”,因“蜡象”与“银蛇”相对。在89岁校对自己的旧文《老牛校长——王祝晨》时,他将3000字的旧作修改了58处,务求字字珠玑。

适用主题:精益求精、殚精竭虑、庄重对待文字等作文立意。 示例: 臧克家对字字珠玑万死不悔的追求,是波澜壮阔的挥洒,是精彩纷呈的燃烧。这份苦心孤诣,成就了他;这份殚精竭虑,值得世人铭记。 内容延伸——臧克家作品精选 《三代》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埋葬。 《当炉女》 去年,什么都是他一手担当, 喉咙里,痰呼呼的响, 应和着手里的风箱, 她坐在门槛上守着安详, 小儿在怀里,大儿在腿上, 她眼睛里笑出了感谢的灵光。 今年,是她亲手拉风箱, 白绒线拖在散乱的发上, 大儿捧住水瓢蹀躞着分忙, 小儿在地上打转哭的发了狂, 她眼盯住他,手脚不停放, 果敢咬住牙根:“什么都由我承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