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作业纸12,13章

大物作业纸12,13章
大物作业纸12,13章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1)

一、填空题

1.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NkT pV =,也可写成其他三种形式:RT pV ν=,

RT M

m pV '

=,nkT p =。

2.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为k n p ε3

2

=

。 3.理想气体的分子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式为:kT kt 2

3

=

ε。 4.一体积为3

3

100.1m -?的容器中,含有kg 5100.4-?的氦气和kg 5100.4-?的氢气, 它们的温度为C ?30,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为:Pa 4

1056.7?。

5.在K 300温度下,氢、氧蒸汽分子的方均根速率和平均平动动能分别为:1

1934-?s m ,

1484-?s m ,J 211021.6-?,J 211021.6-?。

二、选择题

1.标准状态下,若氧气和氦气的体积比

2

121=V V , 则其内能21E E

为( B )

(A )

21

(B )65 (C )23 (D )4

5 2.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

( C )

(A )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B )温度、压强都不同 (C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D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3.处于平衡状态的 A 、B 、C 三种理想气体,储存在一密闭的容器内,A 种气体分子数密度为1n ,其压强为1p , B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12n , C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

13n ,则混合气体压强为:( A )

(A )16p (B )14p (C )17p (D )13p

4.阿佛伽德罗常数为A N ,某理想气体摩尔质量为M ,则该气体压强为p ,气体质量为m ,体积为V 时的平均动能为( A ) (A )

m N pVM A 23 (B )m N pVM A 25 (C )m N pVM A 43 (D )m

N pVM

A 54

三、计算题

1.质量为kg 2100.2-?氢气装在2

3

100.4m -?容器中,当容器中的压强为Pa 5

1090.3? 时,氢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多大?

解:由RT M m pV '

=可得T 表达式,代入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关系式可得 J mR

pVMk kT kt 221089.32323-?===ε

2.温度为C ?0和C ?100时,理想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各为多少?欲使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等于eV 1,气体温度需多高? 解:由kT kt 2

3

=

ε可得,温度为C ?0和C ?100时, 理想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各为J 211065.5-?,J 21

1072.7-?; 欲使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等于eV 1,

气体温度为 K k

T kt

31073.732?==ε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2)

一、填空题

1.能量均分定理为:气体处于平衡态时,分子任何一个自由度的平均能量都相等,均为:

kT 2

1

。 2.单原子分子的自由度为 3 ,刚性双原子分子的自由度为 5 ,刚性多原子分子自由度为 6 。 3.mol 1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RT i

2

。 4.最概然速率、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的表达式分别为M RT 41

.1 ,M

RT

60.1, M

RT

3。 5.三个容器内分别装有mol 1氢气,mol 1氦气,mol 1氨气,若它们的温度都升高K 1,则三种气体的内能的增加值分别为 20.775J , 12.465J , 24.93J 。

二、选择题

1.已知n 为分子数密度,)(v f 为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则dv v nf )(表示( B ) (A )速率v 附近,dv 区间内的分子数

(B )单位体积内,速率在dv v v +~区间内分子数 (C )速率v 附近,dv 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字数的比率

(D )单位时间内碰到单位器壁上,速率在dv v v +~区间内的分子数

2.一定量气体,体积不变而温度升高时,分子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变化为( A ) (A )碰撞频率增大,平均自由程不变 (B )碰撞频率不变,平均自由程增大 (C )碰撞频率增大,平均自由程减小 (D )碰撞频率减小,平均自由程不变

3.两容器内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双原子理想气体,若它们的压强和体积相同,则两气

体( A )

(A )内能一定相同

(B )内能不等,因为它们的温度可能不同 (C )内能不等,因为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

(D )内能不等,因为它们的分子数可能不同

三、计算题

1.在容积为3

3

100.2m -?的容器中,有内能为J 2

1075.6?的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求(1)气体的压强;(2)若容器中分子总数为22

104.5?个,求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及气体的温度。 解:(1)由RT M m pV =

,RT M m i E 2=可得,Pa iV

E

p 51035.12?== (2)K Nk pV T 362==

,J kT kt 211049.72

3

-?==ε

2.容器内储有mol 1的某种气体,今从外界输入J 2

1009.2?的热量,测得其温度升高

K 10,求该气体分子的自由度。

解:由RT i E 2=

得,52=?=T

R E i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自测题)

一、填空题

1.两种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其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但分子数密度不同,则它们的温度 相同 ,压强 不同 。如果它们的温度、压强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它们的分子数密度 相同 ,单位体积的气体质量 不同 ,单位体积的分子平动动能 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 2.若某种理想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

s m 4502

12

=/v ,气体压强为Pa 1074?=p ,则该

气体的密度为=ρ304.1-?m kg 。

3. 已知一容器内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为273K 、压强为 atm 101.02-?时,其密度为32m kg 101.24--??,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mol M 13m ol kg 1028--??;容器单位体积内

分子的总平动动能=J 105.13?。(普适气体常量11K m ol J 31.8--??=R )

二、选择题

1.根据气体动理论,单原子理想气体的温度正比于( D ) (A )气体的体积 (B )气体分子的平均转动能量 (C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量 (D )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2.如果在一固定容器内,理想气体分子速率都提高为原来的二倍,则( D ) (A )温度和压强都升高为原来的二倍

(B )温度升高为原来的二倍,压强升高为原来的四倍 (C )温度升高为原来的四倍,压强升高为原来的二倍 (D )温度和压强都升高为原来的四倍

3.一容器内装有1N 个单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和2N 个刚性双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当该系统处在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其内能为( C )

(A) )2

5

23)((21kT kT N N ++

(B)

)25

23)((2121kT kT N N ++ (C) kT N kT N 2

52

321+ (D) kT N kT N 2

32

521+

三、计算题

1.一密封房间的体积为 33m 35??,室温为C 20 ,室内空气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平动动能的总和是多少?如果气体的温度升高K 0.1,而体积不变,则气体的内能变化多少?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增加多少?已知空气的密度3m kg 29.1?=ρ,摩尔质量13m ol kg 1029--??=mol M ,且空气分子可认为是刚性双原子分子。

解:(1)密封房间内空气分子个数:A V

N N M

ρ=

单个空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kT kt 2

3

=ε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的总和:

63

7.31102

k A k A

V

V

N N N kT J M

M

ρρεε=

=

=? (2)气体的内能:2

i E RT ν=

温度升高1.0K ,气体的内能增量4

5 4.161022

i E R T R J νν?=?==?

(30.856/m s ==

2. 水蒸气分解为温度为T 的氢气和氧气,既2221H 2

O H O →+;也就是mol 1的水蒸

气可分解为同温度的mol 1的氢气和1

2

mol 氧气,当不计振动自由度时,求此过程

中内能的增量。 解:由vRT i E 2=

可得,RT RT RT E 75.02

6

)5.01(25=-+=?

第十三章 热力学基础(1)

一、填空题

1.当一热力学系统的状态随时间改变时,系统就经历了一个热力学过程。由于中间状态的不同,热力学过程分为: 非静态过程 和 准静态过程 。

2.准静态过程的特点: 每个中间态都近似看作平衡态 。

3.内能是状态量,热量与功是 过程量 。

4.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Q W E =+?。其物理意义是: 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对外作功,另一部分用来增加系统的内能 。

5.摩尔等体热容的理论值:V C =

R i 2;摩尔等压热容的理论值:P C =R i 2

2+。 二、选择题

1.气体的定压热容量大于同种气体的定体热容量,这是由于在定压膨胀过程中( B ) (A) 气体的膨胀系数不同 (B)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 (C) 分子引力增大 (D) 分子体积膨胀

2.把一容器用隔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左边装CO 2 ,右边装H 2,两边气体质量相同,温度 相同,如果隔板与器壁无摩擦,则隔板应( B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动 (D) 无法判断是否移动

3.用公式?E =νC V ?T (式中C V 为定容摩尔热容量,ν为气体摩尔数)计算理想气体内能增 量时,此式( D )

(A )只适用于准静态的等容过程 (B )只适用于一切等容过程 (C )只适用于一切准静态过程

(D )适用于一切始末态为平衡态的过程

三、计算题

1.一定量的空气,吸收了J 3

1071.1?的热量,并保持在Pa 5

100.1?下膨胀,体积从

32100.1m -?增加到32105.1m -?,问空气对外作了多少功?它的内能改变了多少?

解:该气体等压膨胀作的功为: J V V p W 212100.5)(?=-=

其内能的改变为:J W Q E 31021.1?=-=?

2.一压强为51.010a P ?,体积为33

1.010m -?的氧气自0

C ?加热到100C ?,问:(1)当压强不变时,需要多少热量?当体积不变时,需要多少热量?(2)在等压或等体过程中各作了多少功? 解:物质的量 m o l RT V p 21

1

11041.4-?==

ν (1)J T T C Q m p p 1.128)(12,=-=ν J T T C E Q m V V 5.91)(12,=-=?=ν (2)0

1.36==?-=V p p W J E Q W

第十三章 热力学基础(2)

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

1. 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所述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D )

(A) 从外界吸热,但温度降低 (B) 对外做功且同时吸热 (C) 吸热且同时体积被压缩 (D) 等温下的绝热膨胀

2.理想气体卡诺循环过程的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大小(图中阴影部分)分别为S 1和S 2 , 则二者的大小关系是( B ) (A) S 1 >S 2 (B) S 1 = S 2 (C) S 1 < S 2 (D) 无法确定

三、计算题

1. 1mol 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循环过程,A →B 和C →D 是等压过程,B →C 和D →A

是绝热过程。己知:T C = 300K ,T B = 400K ,试求此循环的效率。

解:A →B p,m B A (T T )AB Q c ν=- 吸热 C →D ,()CD p m D C Q c T T ν=- 放热

CD C

D

AB B A

|Q |T T 11Q T T η-=-

=-- B →C :11B B C C p T p T γγγγ----= D →A :11A A D D

p T p T γγγγ

----= A B p p = C D p p =

C C D

D B A B A

T T T T T T T T -==

- C D C B A B T T T 300

11125%T T T 400

η-=-

=-=-=-

2.奥托机是德国物理学家奥托发明的一种热机,以其原理制造的发动机现仍在使用。

奥托机的循环是由两条绝热线和两条等体线构成。证明:热机效率为1

121V V γη-??

=- ?

??

(式中的γ为摩尔热容比

)

证明:由绝热方程

1112A B T V T V γγ--= 1112D C T V T V γγ--=

由上两式得:

1

21

()D A D A C B C B T T T T V T T T T V γ--===- B C →等体增压过程,吸收的热量: 1,()V m c B Q vC T T =-

D A →等体减压过程,放出的热量: 2,()V m D A Q vC T T =-

热机的效率:121Q Q Q η-=

121

111()D A A C B B T T T V

T T T V γ--=-=-=--

第十三章热力学基础(3)

一、填空题

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不可能制造出这样一种循环工作的热机,它只使

单一热源冷却来做功,而不放出热量给其他物体。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休斯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自动传到高温物体而

不引起外界的变化。

二、选择题

1.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正确的表述是( A )

(A)自然界中的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B)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C)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传到高温

(D)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量,但热量不能完全转化为功

2. “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作功。”对此说

法,有以下几种评论,正确的是(C)

(A)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B)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C)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十三章 热力学基础(自测题)

一、填空题

1.氢气摩尔等体热容的理论值:=v c 52R ;氦气摩尔等压热容的理论值:=p c 5

2R ;二氧化碳摩尔热容比的理论值:=

γ3

4。 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物理意义: 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对外作功,另一部分用来增加系统的内能 。

3.提高卡诺热机效率的方法: 提高高温热源温度、降低低温热源的温度 。

4.1mol 刚性双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在温度为T 时,其内能:

2

5RT

。 5.在600K 的高温热源和300K 的低温热源间工作的卡诺热机,理论上最大效率可达 到: 50% 。

二、选择题

1.在绝热容器中,气体分子向真空中自由膨胀,在这过程中( A )

(A)气体膨胀对外作功,系统内能减小 (B)气体膨胀对外作功,系统内能不变 (C)系统不吸收热量,气体温度不变 (D)系统不吸收热量,气体温度降低 2.氦、氮、水蒸汽(均视为理想气体),它们的摩尔数相同,初始状态相同,若使它们在体积不变情况下吸收相等的热量,则( C ) (A)它们的温度升高相同,压强增加相同 (B)它们的温度升高相同,压强增加不相同 (C)它们的温度升高不相同,压强增加不相同 (D)它们的温度升高不相同,压强增加相同 3.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 D )

(A)功可以全部转换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换为功

(B)热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D)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4.刚性双原子分子气体的摩尔热容比为( C )

(A ) 1.2 (B )1.3 (C )1.4 (D ) 1.6

三、计算题

1. 质量为0.02kg 的氦气(视为理想气体),温度由17?C 升为27?C,若在升温过程中,当

(1)体积保持不变;(2)压强保持不变;(3)不与外界交换热量,试分别求出气体内能的改变、吸收的热量、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

解:(1) V =常量,故 W =0 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 W ′=–W=0

Q =?E =( M/M mol )C V (T 2-T 1)=623J

(2) p =常量 W=p (V 2-V 1)=( M/M mol )R (T 2-T 1)=417J 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 W ′=–W=–417J

?E =(M/M mol )C V (T 2-T 1)=623J

Q=W +?E =1.04?105J

(3) 绝热 Q =0 ?E =(M/M mol )C V (T 2-T 1)=623J

W = -?E =-623J

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 W =–W=623J

2. 一热机以1mol 双原子分子气体为工作物质,循环曲线如图所示,其中AB 为等温过

程,1111A T K =,C 111T K =,求热机效率η。(l n

10=2.3)

解:A B →的等温过程(吸热):

ln

ln10B

AB A A A

V Q vRT RT V == B C →等压过程(放热) ,7

()()2

BC p m A C A C Q vc T T R T T =-=

- C A →等体过程(吸热) ,5

()()2

CA V m A C A C Q vc T T R T T =-=

- 3.51000

1136%2.510001300110

BC AB CA Q Q Q n η?=-

=-=+?+?

大物作业标准答案

大物作业答案

————————————————————————————————作者:————————————————————————————————日期: 2

本习题版权归物理与科学技术学院物理系所有,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大学物理》作业 No.5 光的衍射 班级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选择题: 1. 在如图所示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装置中,设中央明纹的衍射角范围很小。若使单缝宽度a 变为原来的 23,同时使入射的单色光的波长λ 变为原来的3 / 4,则屏幕E 上单缝衍射条纹中央明纹的 宽度?x 将变为原来的 [ ] (A) 3 / 4倍 (B) 2 / 3倍 (C) 9 / 8倍 (D) 1 / 2倍 (E) 2倍 解:单缝衍射中央明纹两侧第一暗纹中心间距离为中央明纹线宽度: θtg 2f x =? 由第一暗纹中心条件: λθ=sin a 即 a λ θ= sin 当θ 小时,有 θθsin tg ≈ ∴ a f x λ 2≈? 已知题意:122 3 a a = , 4/312λλ= ,可得 ()()1112 2 2 2 12212x a f a f x ?=???? ??= =?λλ ∴ a 、λ 改变后的中央明纹宽度(?x )2变为原来宽度(?x )1的1/2 故选D 2. 波长 λ=500nm(1nm=10- 9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 =0.25 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面 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d =12 mm ,则凸透镜的焦距f 为 [ ] (A) 2 m (B) 1 m (C) 0.5 m (D) 0.2 m (E) 0.1 m 解:由单缝衍射第一暗纹中心条件: λθ±=sin a 可得中央明纹线宽度a f x λ 2=? 而其余明纹线宽度a f x λ ='? 故中央明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应是其余明纹线宽度 单缝 λa L E f O x y

12《姥姥的剪纸》教学案

12 姥姥的剪纸 主备人:毕秀兰主备研讨人:吉玮曹当妹审核人:吉玮 个案修改人:个案修改审核人:审核时间: 【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善良勤劳,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姥姥很普通,她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平凡朴实,日夜操劳,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姥姥又是不普通的,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 全文总共13 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沿着这条主线,就可以披文入情,走进姥姥和“我”的内心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通过动情地朗读就可以感受姥姥对“我”的深情及“我” 对姥姥的思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习掌握生字词,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这句话包含的意思。 4.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读,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浓浓亲情;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对亲人的怀念、对童年的眷恋之情。【学习重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这句话包含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读,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舐犊情深、浓浓亲情;读出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资料链接】 一、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主要包括四种,即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 1.民间文学的种类很多,它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 2.民间表演艺术包括民间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它们也是历史悠久,从上古时代产生、发展并传承下来。 3.民间美术包括瓷器、泥塑、玉雕、年画、剪纸等种类,它们都是很珍贵的一笔遗产。 4.民俗文化反映了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各种习俗,如庙会和春节等。 二、关于剪纸剪纸,是我国最流行的民间技艺之一,它又称剪花、刻纸、窗花使用的工具一般是剪刀和刻刀。早在汉唐时代,就有民间妇女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精美的图案贴在鬓角作为一种装饰。剪纸艺术真正繁盛是在清朝,那时人们常在节日到来时,把有颜色的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 既把节日的气氛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也代表着欢乐祥和与祝福。 剪纸的种类很多,有黑白剪纸、套色剪纸、分色剪纸、刻金彩衬等。剪纸的内容也很丰富,有花鸟虫鱼、瓜果菜蔬、民间故事、历史人物、戏剧脸谱等。近几年来,剪纸艺术的发展变化更大。现代剪纸不光具有观赏性,还富于时代气息,我国的剪纸艺术正在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

12 姥姥的剪纸2

课题12 姥姥的剪纸课时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a、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b、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的意思。 c、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d、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具 准备 课文插图,部分剪纸。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学习课文4-6小节 1.课文中说,姥姥的剪纸技艺深入人心,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 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你们想见识一下精美的窗花吗?好,现在老师就 满足大家的愿望,欣赏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电脑展示。看了这些剪纸 作品,你有什么话要说? A从.“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得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 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梅'便完成了。”这句中“死死地捂住、摸着剪” 说明剪窗花难度之大,“工夫不大”说明姥姥动作熟练,完成速度快。由此 可见她技艺高超。 B.从“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中“形象生动” 说明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无可挑剔”是说我没有办法找到毛病,说明我 打心眼里佩服姥姥的剪纸技术。 投影展示“喜鹊登梅”的剪纸,这就是姥姥剪的“喜鹊登梅”,我们来欣

赏一下。梅枝、喜鹊形象怎么样?它们的大小和位置安排如何?看到这里,我们对姥姥不由产生了一种什么感情?指导朗读,读出姥姥的技术高超,以及我的敬佩之情。(谁能把作者此时的心情读出来) 2.我服了,可是还找借口,我怎么说的,姥姥又是怎么说的?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 3.出示“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 '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从这段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姥姥说,“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巧的意思是什么?(技巧,巧妙的办法。从第六节中的那句话可以看出姥姥姥姥掌握了剪纸的技巧,手很灵巧?) 熟的意思是?(熟悉。)7、姥姥对什么最熟悉不过?为什么她会对“喜鹊登枝”最熟悉不过?她是怎么剪的呢? (“数九寒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5.对于熟能生巧的道理,你有这样的体验吗?(如打毛衣、包饺子等) 6.姥姥剪纸技艺高超,除了经常练习,熟能生巧,还有什么原因呢? 身心入境(理解:身,指身体,心,指精神,入境是指进入某种状态或境界。) 7、姥姥的专注令我着迷,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之极。 (理解“悦耳之极”,悦耳意思是——动听到了极点。姥姥剪纸的刷刷声,为什么会如同音乐般美妙动听到了极点?手法娴熟,如同行云流水,富有节奏、韵律。) 这句话通过我的感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表现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二、学习7-12小节 1.观察姥姥剪纸简直成了一种享受。密云多雨的夏天,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拴”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什么?(吸引)姥姥的剪纸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可以牢牢的吸引住我,抵挡得住游泳的诱惑!可见姥姥的剪纸技艺多高啊! 2.屋檐下,姥姥剪了几幅图样给我,分别是什么内容呢?它们都表达了姥姥怎样的感情?请同学们默读课文7-11小节,思考一下。 3.讨论交流牛驮着兔子;牛和兔子一起啃食青草——疼爱 4.作者的顽皮可爱愉悦着姥姥,姥姥慈祥疼爱感染着作者,屋檐下洋溢浓浓的亲情。老师请几位同学们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出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

12 姥姥的剪纸

12 姥姥的剪纸 一、教学要求: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导入课题 1.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 2.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 3.亮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刁”下面为提,不是撇。 3.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三、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 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3.交流 A.技艺高超“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邻居的赞叹,“下蛋、打鸣”则从侧面反应了姥姥剪纸的逼真。(指导朗读,读出剪纸的逼真、人们的赞叹) B.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可见姥姥人缘极广;“撩起、擦擦手”可见姥姥干脆利落,说剪就剪;“”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可见姥姥的爽朗,剪纸有针对性,会剪的东西多,各有用处。“接着干活”可见姥姥

试卷答题卡模板

1 xxxx- xxxx 学年上学期试卷 答题卡 第I 卷(请用2B 铅笔填涂)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二、判断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36.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7.__________________ 38.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9.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0.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 A ] [ B ] [ C ] [ D ] 2.[ A ] [ B ] [ C ] [ D ] 3.[ A ] [ B ] [ C ] [ D ] 4.[ A ] [ B ] [ C ] [ D ] 5.[ A ] [ B ] [ C ] [ D ] 6.[ A ] [ B ] [ C ] [ D ] 7.[ A ] [ B ] [ C ] [ D ] 8.[ A ] [ B ] [ C ] [ D ] 9.[ A ] [ B ] [ C ] [ D ] 10.[ A ] [ B ] [ C ] [ D ] 11.[ A ] [ B ] [ C ] [ D ] 12.[ A ] [ B ] [ C ] [ D ] 13.[ A ] [ B ] [ C ] [ D ] 14.[ A ] [ B ] [ C ] [ D ] 15.[ A ] [ B ] [ C ] [ D ] 16.[ A ] [ B ] [ C ] [ D ] 17.[ A ] [ B ] [ C ] [ D ] 18.[ A ] [ B ] [ C ] [ D ] 19.[ A ] [ B ] [ C ] [ D ] 20.[ A ] [ B ] [ C ] [ D ] 21.[ A ] [ B ] [ C ] [ D ] 22.[ A ] [ B ] [ C ] [ D ] 23.[ A ] [ B ] [ C ] [ D ] 24.[ A ] [ B ] [ C ] [ D ] 25.[ A ] [ B ] [ C ] [ D ]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 铅笔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mm 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大物作业答案

?物理系_2014_09 《大学物理AII 》作业 No.7 光场的量子性 班级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判断题:(用“T ”和“F ”表示) [ F ] 1.黑体辐射的经典理论解释------维恩公式会出现“紫外灾难”现象。 解:教材155页。 [ F ] 2.光电效应中,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形式是弹性碰撞;而在康普顿效应中,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形式是完全非弹性碰撞。 解:就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形式而言,光电效应中,二者是完全非弹性碰撞;康普顿效应中,二者是弹性碰撞。 [ T ] 3.光电效应中饱和光电流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解:教材157页。当入射光频率一定时,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 F ] 4.康普顿散射的散射光中只有比入射光波长更长的波长出现。 解:教材160页。散射光中既有原来波长的成分,也有波长增长的成分。 [ F ] 5.氢原子光谱线的巴尔末系是氢原子所有激发态向基态跃迁而形成。 解:里德伯公式中,)1 1(1 ~ 22n k R -==λλ,巴耳末系: k = 2, 而基态是k = 1. 二、选择题: 1.激光全息照相技术主要是利用激光的哪一种优良特性? [ C ] (A) 亮度性 (B) 方向性好 (C) 相干性好 (D) 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解:教材183. 2.以一定频率的单色光照射在某种金属上,测出其光电流曲线在图中用实线表示。然后保持光的频率不变,增大照射光的强度,测出其光电流曲线在图中用虚线表示,则满足题意的图是 [ B 解:光的强度I=Nhv , 其中N 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光线的单位面积的光子数。保持光 (A)(B)(C)(D)

12-姥姥的剪纸(1)

12-姥姥的剪纸(1)

12 姥姥的剪纸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 含义。 3、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 姥姥的深情思念。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三、教学方法:激趣法、实物教学法 四、学习方法:合作法、探究法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导入课题 1.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 2.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 3.亮标。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刁”下面为提,不是撇。 3.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 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3.交流 A.技艺高超“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邻居的赞叹,“下蛋、打鸣”则从侧面反应了姥姥剪纸的逼真。(指导朗读,读出剪纸的逼真、人们的赞叹) B.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可见姥姥人缘极广;“撩起、擦擦手”可见姥姥干脆利落,说剪就剪;“”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可见姥姥的爽朗,剪纸有针对性,会剪的东西多,各有用处。“接着干活”可见姥姥的勤劳。 4.指导朗读。 5.小结: 作者的姥姥就是这样普通的老人,因为她有着所有普通妇女的美德——勤劳善良。但是说她普通却不又普通,她身怀剪纸绝技,广结善缘。她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啊!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姥姥的技艺高超、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四、作业 1.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划去错误读音。 择(ze zhai)菜刁难(nan nan)三伏盛(sheng cheng)夏 薅(hao ru)草机灵(ling ling)数(shu shu)九寒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搜集资料:我国还有哪些民间艺术? (设计意图:再现课文内容,识记生字新词)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a、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b、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的意思。 c、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

12姥姥的剪纸

12 姥姥的剪纸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纸技艺之“神”,体会祖孙情深。 3.初步感受文章民俗语言的特点;领悟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效果。 【活动方案】 导入: 1、同学们,知道北方人管外婆叫什么吗?——姥姥(板书)来,让我们跟着作者笑源一起亲热地叫一声——姥姥。姥姥还有一个拿手绝活呢,那就是——剪纸(板书),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板书“的”,读题) 2、回忆:还记得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生答,板书:技艺高情意深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来感受姥姥那高超的剪纸技艺。(课件出示)谁来读一读活动要求 一、体会技艺之“神” 活动一:体会技艺之“神” 1. 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姥姥技艺高超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体会和发现。 2、全班交流

同学们学得非常投入,一起来分享你们的收获吧!哪些词句让你体会到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 全班交流预设: 1、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1、在这句话里,最关注哪个词?(都)“都”字,让你感觉到什么? 2、想想,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自豪、赞叹、开心……)请你带着自豪的心情读读,请你带着赞叹的心情读读…… 3、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2、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课件出示)(1)“普普通通”和“无所不能”形成强烈对比,在对比中体现了姥姥的剪纸技艺的高超。(2名生说体会,指名读) (2)这两个“普普通通”这么一用,这么一读,就一点儿都不普通了,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生齐读)

大物C作业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习题1.1):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2x =2t,y =4t 8-。(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2)求t =1 s t =2 s 和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x=2t 得,t=x/2,代入y=4t 2 -8 可得:y=x 2 -8,即轨道曲线 (2)质点的位置可表示为:22(48)r ti t j =+- 由d /d v r t = 则速度:28v i tj =+ 由d /d a v t = 则加速度:8a j = 则,当t=1s 时,有24,28,8r i j v i j a j =-=+= 当t=2s 时,有48,216,8r i j v i j a j =+=+= 2、(习题1.2): 质点沿x 在轴正向运动,加速度kv a -=,k 为常数.设从原点出发时速 度为0v ,求运动方程)(t x x =. 解: kv dt dv -= ??-=t v v kdt dv v 001 t k e v v -=0 t k e v dt dx -=0 dt e v dx t k t x -??=000 )1(0 t k e k v x --= 3、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为a = 4t (SI),已知t = 0时,质点位于x 0=10 m 处,初速度v 0 = 0.试求其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式. 解: =a d v /d t 4=t , d v 4=t d t ? ?=v v 0 d 4d t t t v 2=t 2 v d =x /d t 2=t 2 t t x t x x d 2d 0 20 ?? = x 2= t 3 /3+x 0 (SI) 4、 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22r t i tj =+ ,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求:(1)任一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2)任一时刻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解:1)d 22d r v ti j t ==+ d 2d v a i t == 2)11 2 2 2 2[(2)4] 2(1)v t t =+=+

《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课题12 姥姥的剪纸课时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重难点 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具 准备 课文插图。剪纸。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课题 1.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 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 她的感情怎么样? 2.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 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 3.亮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 为后鼻音。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刁”下面 为提,不是撇。 3.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三、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 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3.交流 A.技艺高超“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邻居的赞叹,“下蛋、打鸣”则从侧面反应了姥姥剪纸的逼真。(指导朗读,读出剪纸的逼真、人们的赞叹) B.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可见姥姥人缘极广;“撩起、擦擦手”可见姥姥干脆利落,说剪就剪;“”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可见姥姥的爽朗,剪纸有针对性,会剪的东西多,各有用处。“接着干活”可见姥姥的勤劳。 4.指导朗读。 5.小结: 作者的姥姥就是这样普通的老人,因为她有着所有普通妇女的美德——勤劳善良。但是说她普通却不又普通,她身怀剪纸绝技,广结善缘。她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啊! 四、作业 1.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划去错误读音。 择(ze zhai)菜刁难(nan nan)三伏盛(sheng cheng)夏 薅(hao ru)草机灵(ling ling)数(shu shu)九寒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搜集资料:我国还有哪些民间艺术 板书 设计

6上12《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西场镇壮志小学高晶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如果创设出文章中所描绘的那种意境和氛围,唤醒学生以往的感知体验和美的记忆,学生才会渐入佳境,体会到作者的胸境。 《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在课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 在教学设计时,我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我把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至六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先是让学生找描写剪纸的语句,感受姥姥剪纸的形象生动、精巧细致,在感官上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接着,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为中心句,思辩姥姥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练的,结果怎样,进一步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学生通过朗读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对姥姥高超的剪纸非常佩服。我通过他们的感情朗读体会出来。 然而,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还是抓住剪纸,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图,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学生在交流这三幅图片的含义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姥姥对作者的疼爱时,更激起对自己家人的感恩。语文教学具有巨大的弹性,诸如时代背景的简介、知识的补充、信息量的拓展,这就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提供的可实施德育渗透的广阔空间,把握时机,精心设计,圆满完成预期的目标。在教完课文内容后,我补充了作者后来写的对姥姥临终前的回忆,当我读着这些文字时,教室里一片安静,有的学生感动得甚至要流泪了。我想这正是我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

新版标准化考试答题卡模板.pdf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原创卷 A 卷九年级物理·答题卡 选择题(请用2B 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姓名: 准考证号: 贴条形码区考生禁填:缺考标记违纪标记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 铅笔填涂选择题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错误填涂[×]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 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mm 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 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 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 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注意事项 一、选择题(请用2B 铅笔填涂)(每小题2分,共24分)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0[A] [B] [C] [D]11 [A] [B] [C] [D] 12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14.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15.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 ___________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三、作图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每图1分,共4分)21.(2分)(1)(2)22.(2分)(1)(2)四、解答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共8小题,共50分) 23.(每空1分) (1)_________ 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 24.(每空1分)(1)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5.(每空1分) (1)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6.(每空1分) (1)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__ ________ 27.(每空1分)(1)在右图中作答。(1分)____________ 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5分)29.(6分) 30.(6分)

西南交大大物作业

?物理系_2012_09 《大学物理AII 》作业 No.9 原子结构 激光 固体 班级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判断题:(用“T ”和“F ”表示) [ F ] 1.施特恩-盖拉赫实验既证实了Ag 原子角动量是量子化的,且原子沉积条数也 与理论一致。 解:斯特恩-盖拉赫实验结果可以由电子自旋的概念来解释。教材230-231. [ F ] 2.量子力学理论中,描述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彼此是不相关的。 解:错误,(s l m m l n ,,,)四个量子数中,l m l n ,,这3个量子数的取值是密切相关的,而 2 1± =s m 。 [ F ] 3.按照原子量子理论,两个原子自发辐射的同频率的光是相干的,原子受激辐 射的光与入射光也是相干的。 解:教材176,自发辐射的光是不相干的;教材177页,受激辐射的光与入射光是相干光。 [ T ] 4.固体中能带的形成是由于固体中的电子仍然满足泡利不相容原理。 解:只要是费米子都要遵从泡利不相容原理,电子是费米子。 [ T ] 5.半导体的PN 结是由于P 型和N 型半导体材料接触时载流子扩散形成的。 解:教材243页。 二、选择题: 1. 氢原子中处于2p 状态的电子,描述其量子态的四个量子数(s l m m l n ,,,)可能取的值为 [ C ] (A) (3, 2, 1,- 2 1) (B) (2, 0, 0, 21) (C) (2, 1,-1, -2 1) (D) (1, 0, 0, 2 1) 解:对于2p 态,n = 2, l = 1, 1,0±=l m , 2 1± =s m 2. 附图是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在热力学温度T = 0K 时的能带结构图。其中属于绝缘体的能带结构是 禁带 禁带 禁带 禁带 重合 (1) (2) (3) (4)

十一二章作业大物下精品文档11页

第十一章恒定磁场 一. 选择题 1.在一平面内,有两条垂直交叉但相互绝缘的导线,流经两条导线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如图,在哪些区域中有可能存在磁感应强度为零的点? (A) 仅在Ⅰ象限 (B) 仅在Ⅱ象限 (C) 仅在Ⅲ象限 (D) Ⅰ、Ⅳ象限 (E) Ⅱ、Ⅳ象限 2. 载流导线在同一平面内,形状如图,在圆心O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 (B) (C) (D) 3. 一圆形回路1及一正方形回路2,圆的直径与正方形边长相等,二者中通有大小相同电流,则它们在各自中心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A) 0.90 (B) 1.00 (C) 1.11 (D) 1.22 4. 在磁感应强度为的均匀磁场中做一半径为r的半球面S,S边线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单位矢量与的夹角为θ,则通过半球面S的磁通量(取半球面向外为正)为 (A) (B) (C) (D) 5. 如图,无限长载流直导线附近有一正方形闭合曲面S,当S向导线靠近时,穿过S的磁通量和S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将 (A) 增大,B增强

(B) 不变,B不变 (C) 增大,B不变 (D) 不变,B增强 6. 对于安培环路定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则回路L上各点的必定处处为零 (B) 若,则回路L必定不包围电流 (C) 若,则回路L包围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D) 若,则回路L上各点的仅与L内电流有关 7. 如图,两根导线ab和cd沿半径方向被接到一个截面处处相等的铁环上,恒定电流I 从a端流入而从d端流出,则磁感应强度沿闭合路径L的积分等于 (A) (B) (C) (D) 8. 一电荷为q的粒子在均匀磁场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速度大小相同,粒子所受的洛仑兹力就相同 (B) 在速度不变的前提下,若电荷q变为 -q,则粒子受力反向,数值不变 (C) 粒子进入磁场后,其动能和动量都不变 (D) 洛仑兹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带电粒子运动的轨迹必定是圆 9. 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以速度v垂直射入均匀磁场中,则粒子运动轨道包围范围的磁通量与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曲线为 10. 如图,长直载流导线与一圆形电流共面,并与其一直径相重合(两者间绝缘),设长直电流不动,则圆形电流将 (A) 向上运动 (B) 绕旋转 (C) 向左运动 (D) 向右运动 (E) 不动 11. 磁场中有一圆线圈,其既不受力也不受力矩作用,这说明

12 姥姥的剪纸_4

---------------------------------------------------------------最新资料推荐------------------------------------------------------ 12 姥姥的剪纸 12 姥姥的剪纸一、教学目标 1. 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掌握边读边想边批注自己感悟的学习方法。 感受姥姥剪纸的高超技艺,体会与姥姥彼此之间的浓重亲情。 2.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句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的意思。 3. 抓住姥姥的剪纸这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写写亲人对自己的爱。 二、教学重、难点 1.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品味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和对我浓浓的亲情,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2. 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写写亲人对自己的爱。 三、前置学习活动 1. 搜集有关剪纸的文字资料或图片,了解剪纸文化,初步感受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魅力。 2. 默读课文,想想哪写内容打动你的心弦,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课时 2 课时五、教学过程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谈话导入 1.出示几幅剪纸图,你对剪纸有哪些了解?(1)学生交流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是我国非常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在生活中广泛使用。 1 / 10

(2)课文中,也有一些句子描写了剪纸,浏览课文,画出这些句子,我们读一读。 出示学生找出的句子齐读: 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 嗬!梅枝和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我抢过来看了,是一只顽皮的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 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总是在干活儿。 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 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透过这些描写,你对剪纸有什么感受?(很美等主观感知)(3)在第二段,有一句话概括了剪纸艺术的表现内容你能找出来吗?(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小结:剪纸艺术表现内容丰富,无所不能;表现艺术形象生动。 (二)围绕事例,感知人物 1.再来看题目,今天读的这篇文章,是在写姥姥的剪纸,那么姥姥的剪纸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1)默读课文,围绕姥姥的剪纸课文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学生讨论交流: (也可以提供小标题帮扶学生感知文章结构剪纸熟能手巧;剪纸中祖孙情深;剪纸中的期盼)(2)指名按照三部分朗读课文,首先关注读得是否正确、流利,相机纠正。 重点推进读懂文章表达的意思,读出自己的理解,从每一部分

西南交通大学2016大物作业09

?西南交大物理系_2016_02 《大学物理AI 》作业 No. 09 磁感应强度 班级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判断题:(用“T ”和“F ”表示) [ F ] 1.穿过一个封闭面的磁感应强度的通量与面内包围的电流有关。 解:穿过一个封闭面的磁感应强度的通量为0。 [ F ] 2.载流闭合线圈在磁场中只能转动,不会平动。 解:载流线圈在均匀磁场中只能转动,不会平动。但在非均匀磁场中,除了转动,还会平动。 [T] 3. 做圆周运动的电荷的磁场可以等效为一个载流圆线圈的磁场。 解:做圆周运动的电荷可以等效为一个圆电流,所以其产生的磁场可以等效为圆线圈产生的磁场。 [ F ] 4.无限长载流螺线管内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由导线中电流的大小决定。 解:无限长载流螺线管内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nI B 0μ=,除了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还与单位上的匝数有关。 [ T ] 5.在外磁场中,载流线圈受到的磁力矩总是使其磁矩转向外场方向。 解:根据B P M m ?=,可知上述叙述正确。 二、选择题: 1.载流的圆形线圈(半径a 1)与正方形线圈(边长a 2)通有相同电流I 。若两个线圈的中心O 1 、O 2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则半径a 1与边长a 2之比a 1∶a 2为 [ D ] (A) 11: (B) 12:π (C) 42:π (D) 82:π 解:圆电流在其中心产生的磁感应强度1 01 2a I B μ= 正方形线圈在其中心产生的磁感应强度

2 02022 2)135cos 45(cos 2 44a I a I B πμπμ=-? ?= 磁感强度的大小相等,8:2:2 22212 01 021 ππμμ=?=? =a a a I a I B B 所以选D 。 2.在一平面内,有两条垂直交叉但相互绝缘的导线,流过每条导线的 电流i 的大小相等,其方向如图所示.问哪些区域中有某些点的磁感 强度B 可能为零? (A) 仅在象限Ⅰ. (B) 仅在象限Ⅱ. (C) 仅在象限Ⅰ,Ⅲ. (D) 仅在象限Ⅰ,Ⅳ. (E) 仅在象限Ⅱ,Ⅳ. [ E ] 解:根据电流流向与磁场方向成右手螺旋,可以判定答案为E 。 3.一个载流圆线圈通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放在如图所示的均匀磁场中,则作用在该线圈上的磁力矩的方向 [ D ] (A) 垂直纸面向里 (B) 垂直纸面向外 (C) 向上 (D) 向下 (E) 合力矩为零 解:m P 方向垂直于纸面朝里,即?,而B 向右,根据B P M m ?=,判断出磁力矩M 的方向向下。 4.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作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S ,S 边线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单位矢量n 与B 的夹角为α,则通过 半球面S 的磁通量为 [ B ] (A) απsin 2B r -; (B) απcos 2B r -; (C) B r 2π ; (D) B r 22π。 解:半球面S 与S 边线所在平面构成封闭高斯面,由磁场的高斯定理: 0d d d =?+?=?????平S B S B S B S 所以通过半球面S 的磁通量为 απαπcos cos 0d d d 22r B r B S B S B S B S -=-=?-?=?? ???平 B

小学六年级语文:12、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12、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12. Grandma's paper-cut (second class) class record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12、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 说说俗语, 猫恋食。狗恋家,小孩最恋姥姥家 这句话里中有一个词最关键:恋 ……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2《姥姥的剪纸》(师板书“剪“这个字要上紧上松)。学课文之前先来练了练声,读读这些词语。第一组刁难择菜左邻右舍三伏盛夏第二组啧啧赞叹普普通通刷刷几下清清爽爽第三组神拴师:课文中姥姥有一个绝活,我们可以说他是——神剪,反过来就是剪神 第二个词语巧 师:姥姥剪纸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什么 生:惟妙惟肖 生:栩栩如生 师:还带我许多快乐。 ……

师:打开课本,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的技艺高超呢?特别有感觉的地方可以简简洁地写写。 生默读,师巡视 师:你圈画的地哪些内容? 生:你姥姥神了…… 生:读出姥姥剪纸好,…… 师:你能不能把这句话再读读。 生再读 师:虽然这是村里边老百姓说的一句话,却值得我们好好体会。板书“神”。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剪只母鸡能下蛋 …… 师:读着这段话,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我想到了惟妙惟肖 生:我想到看巧夺天工 师:我们可以说是巧夺天工、栩栩如生。板书 师:不仅写出了姥姥的剪纸,比如我们还可以说,剪牛像牛,剪只羊像样,剪只小狗…… 师:如果剪的是植物呢?我们应该怎么夸? 生:剪个火箭能上天 生:剪个小孩哈哈哈笑 生:剪棵果树能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