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内心世界

胡适的内心世界
胡适的内心世界

胡适的内心世界

读《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有感

11历史2班110305242 朱仁仲在此之前,由于自己学识疏浅,很少听说罗志田先生的大名,以至于甚少拜读他的名作,后来在郭老师的推荐下,开始了一场文化之旅,罗先生为我开启了一扇文化之门。自我感觉他对文化的研究甚是透彻。写的大部分文章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写作方法,用比较深刻专业的语言写着近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同时他有留学经历,经常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较,从深一层次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或许他的文章比较难以读懂,只是因为高度概括的语言,另一个视野的升华,多读几遍或是明白了解。

我们都知道,近代中国所遭受的苦难,从以前的泱泱大国到后来让列强任意宰割的传统落后国家,其中有无数的酸楚。当近代人士洒热血,攻破重重困难,找寻一条富强、文明之路的时候,我们泪眼盈眶,只是因为,那是这样的一个时代,痛并努力着。近代中国是如年幼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受到欺负与打击,但是这小孩又有着不屈的意志与反抗的精神。受的欺负愈多,打击越深,才得以更加坚强。因此,不断努力锻炼自己,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提高自己。但是,从少年到成年人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不断反思,不断学习,汲取经验和教训,等自己终于长大的那天,有着无穷的智慧,强健的体魄,广博的知识,才能立足于那个动乱的世界。

近代中国在列强坚船厉炮的打击下,传统思想开始了双重的觉醒。一方面是自己的清醒,知道那些三纲五常,旧的伦理道德已经无法撑起即将倒下的旧中国。另一方面是西方的思想,文化的催醒,不断影响着中国有识之士。那些人开始了一系列的探索,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洋务运动,学习技术,器物。再到康梁等人的维新变法,学习西方制度,中国开始逐渐走上一条近代化道路,终点在前方,需要的是努力坚持,遗憾的是未能到达终点就已经倒下了。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伦理纲常的传统深入人心,刻入骨髓。想要一下消除旧思想,接受新思想,难于上青天。因此要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开启文明时代。

罗先生的《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重于再造文明,从一个文化的视角去分析胡适,探索胡适别样的内心,从胡适的作品去了解胡适的时代,然后从胡适的身上找出那时代文人的影子,甚至的反映整个时代的文化走迹。此书难得可贵之处,在于不只是讲述胡适的经历,而是用大篇幅的分析和议论来说明胡适背后的时代,文明的重启。

罗志田在写胡适之前,写了当时近代中国的大背景,西学东渐的盛行,以及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和激进分子开始学习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界开始了内斗,保守派和新兴派的长期论战,不断促进着双方去了解西方文化,找到传统文化中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同时又找出西方文化不适应中国的方面,

然后去除之,最终得以在大众中宣传。

胡适留给中国人的政治遗言中的一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而这一句话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胡适重名,这与他小时候的经历分不开。胡适从小生活在大家庭中,又由于父亲早逝,只能和后母生活在一起,为此,他肯定受了不少委屈和冷落,但是真是这样的背景,造就了胡适内心强烈冲击感,想有所成就,一飞冲天的愿望。但同时又不得有孤僻和狭隘,甚至有一种有些事情可以放弃的心理。因为在不被人关注的世界,就算你失败了,别人也很少谈及,所以你可以重新再来。正是这些性格,才有了胡适去上海求学,转学的事情。当然有一部分自己不适应学校的原因,而多一部分的原因则是,熟悉了一个地方,大家都认识了,心里逐渐少了那份成就感,因此想重新找一个突破口,开辟新的世界。

在当时大都市的上海,给胡适的影响是深刻的。罗志田先生的讲述则很好地表现出了胡适初入繁华世界的惊异以及进一步的落寞之感。正是一个乡村小孩不受人重视甚至歧视,才会有了自己默默努力,一步步往上走,有一天,一鸣惊人。当时在上海,复杂的地方,有着各种思想的碰撞,以及新式生活不断影响着胡适,使他原本的传统思想受到明显冲击,开始向西方思想走近。同时想更进一步开开眼界,更深一步了解西方,让他产生了强烈的留学愿望。

在留学期间,胡适内心深层次的诟病又展现出来,转专业、

转学,这一系列的活动,则很好的证明了胡适的不稳定性,以及各方面都想涉及的心理,太过于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当然也认为一切可以重头再来。这无疑影响了胡适的一生,同时也使得胡适终究没有一个突破的地方,唯一让世人称赞的无疑是新文化运动的引导者。但那时自己有着重要的留学背景,还有和陈独秀等关系密切,还有顺应当时的潮流,写一些文章,倡导白话文,而白话文又是胡适擅长的。这个成就并不是属于真正自己的,以至于到最后大家只记得胡适之名,却不知胡适之实。而在留学期间,最让他满意的是演讲水平的提高,好像去留学是为了学习用英语演讲的本领似的。其他成就在罗先生的书中并未过多的讲述。而那段时间胡适也感受到了中国与美国的明显差别,同时也使得他深受多样思想的影响。

我们都知晓,开启文明风气之最好的力量是学生,而学生又最容易受老师的影响。但遗憾的是,胡适到北大去任教,并没有过多的影响学生。因为胡适所讲的哲学,虽然方式新颖,敢于突破,但是并没有将自己的留学所学所想,给予学生。任教不久,又涉足于政治生活,这其实是一个学者最大的错误,因为政治和学术交织一起,难以擦出火花。此时在文艺界名声大震的胡适,转战政治界,本以为可以开辟新的天地,但是没有。他没有选择与时俱进,依旧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奇怪的是,他又不是完全封闭自己,似乎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物体,多方面都涉及其中,但是发光发亮的地方较少。在激流勇进的青年潮流中,胡适从一

开始的引导者,到落后者。“五四”成就了胡适,作为新思潮的代表,自由主义的领军人物。却在新文化之后,他将青年带上了道路,然后却不管了,让他们自己寻找方向。还有他和北洋政府的纠缠,使他更加成为大众议论的对象。民初世风的转变太快,而深刻影响着胡适的梁启超,都明显感觉到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壮年时不得不功成身退,专注于讲学和著书。而胡适去背离青年引领的社会潮流,越走越远。

抗日战争胜利后,胡适又一时找不到方向,夹杂在中共和国民党之间,即希望中共实行美国的“两党之治”,希望和平建国,提倡自由主义,又不喜欢国民党的统治方式,结果呢?两面都没有讨好。他想在中国的传统老树上嫁接自由主义的新枝丫,将他信奉了大半生的自由主义本土化,希望更多的人接受这一理念。他一辈子致力于将自由主义引入中国的努力,至此接近尾声,即将失去的痛苦已萦绕在他的生命周围。他曾说过:“毛润之,我和他熟悉。我可以写信给他,不要打仗。至于共产党那里,我不会去。两害相权取其轻,我愿意留在蒋的一边。”因为在蒋介石那里,是自由多少的问题,而在毛泽东那里是自由有无的问题。同时胡适希望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中央政府,但又仍努力在维护中央政府的同时尽量争取有限的自由和民主。可事实胡适在台湾那边并不是那么受欢迎。或许之前和中共走的比较近的原因,也有自己的独特不能迎合台湾当时的社会现状,无奈只有一身躯壳之名,却没有真正的作为。

他始终希望他的祖国,他的民族在他所构想的现代世界在任何方面都不落人后,当然也包括言论方面。胡适的多数努力到头来,各方面都涉及却没有真正的建树。这与他所处的新旧中西杂处的时代有关,而他也是一个由一个传统的士蜕变到新兴的知识分子,但是他又习惯于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不仅向往特立独行,又好与各方面交织,故与那个时代有意无意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

罗先生笔下的胡适,丰富而精彩,有遗憾有惊喜。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精神领袖的他,有着一种风和细雨,润物无声的力量。在权力格局之外对青年、对世道人心产生某种内在的影响,哪怕不能左右时局的变迁,王朝的更迭。但是,你可以否定他的过去,却要相信他的未来。

他没有将自己的才华回归到与他相宜的学术领域,而感到后悔莫及。时间已经不等他了,他再也没有机会了,但是他播下的那些小小的种子没有在大地上灭绝,春风过后,又会复活。

多少年后,人们默然回首,胡适还微笑着,站在历史中。

陈独秀和胡适政治上分歧

陈独秀和胡适政治上分歧、私底下他们胜似亲人 陈独秀与胡适(右) “双峰并立,两水分流”,说的是中国近现代思想界的两个巨人,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曾是亲密的战友;他们初为同道,但后来走上不同的方向。他们就是陈独秀和胡适。 尽管在政治思想观念上分歧对立,但陈独秀四次被捕,胡适为救他绞尽脑汁。记者专门走访了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陆发春,听他讲述两人交往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同时,接受采访的胡适后辈侄孙胡育凯也对胡、陈两人的关系做了详尽的解析。记者还查阅了《陈独秀被捕资料汇编》,从文献中找出胡适营救陈独秀的蛛丝马迹。 第一次被捕时,陈独秀手里拿的是胡适英文翻译的传单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就在6月11日这天,带着亲自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传单,陈独秀和李大钊、高一涵等人分赴北京市内的一些重要公共场所散发。在此之前,胡适也已陪同陈独秀散发过,这份宣言的英文翻译正是由他撰写,只是这天的他,因有事不在现场。当晚,陈独秀把传单放到北京前门外“新世界”游艺场五层楼上时,已被北京警察厅跟踪的巡警和步军统领衙门便衣特工当场逮捕。 胡适听到消息后万分担心。他知道,此时陈独秀的社会声誉非同昔比,发动全社会的援救才是当前最重要的。胡适的焦虑不无道理。此时,同为安徽同乡的警察总监吴炳湘,和步军统领王怀庆衙门正在为何处关押陈独秀而争论,并上告到时任大总统的徐世昌案头。王怀庆是陈独秀《告北京市民宣言》要求罢免官职并驱逐出京的六人之一,对陈独秀可以说是恨之入骨,主张“非严办不可”;而步军的衙门牢狱是清朝所建,里面刑具和环境对犯人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陈独秀若落入王怀庆之手,生还希望必定十分渺茫。最终陈独秀还是被关押在警察厅内。

评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胡适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1版2003年12月2次印刷。躺在书架上装逼多年了,一直未通读。是日取之读之,仍感困窘,原因在于,如果说胡适“书虽然读得不多(傅斯年语)”,那么自己就是文盲一个。于是先全力搜索相关评论资料。 《大纲》上卷自1919年2月出版后便不胫而走,不到两个月即再版发行,到1922年8月已出至第8版,两年内总计印刷7次,累计发行量达一万六千册。1932年13年的出版周期内,就再版达15次。仅民国时期对此书发表评论的大师级学者就有章太炎、王国维、陈垣、梁启超、陈寅恪、汤用彤、金岳霖、柳诒徵、蔡元培、冯友兰、李季、贺麟、顾颉刚、刘文典、容庚、吴虞、余家菊等30余位,可见其在学术界的影响。 蔡元培的“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梁启超欣赏作者的“敏锐的观察力,致密的组织力,大胆的创造力”。他认为,此书“讲墨子、荀子最好,讲孔子、庄子最不好。总说一句,凡关于知识论方面,到处发现石破天惊的伟论,凡关于宇宙观、人生观方面,什有九很浅薄或谬误”。北大教授刘文典称赞之为“近代一部epoch making的书,就是西洋人著哲学史也只有德国的Windelband和美国的Thilly二位名家的书,著得同样的好”。冯友兰的“胡适的这部书,把自己的话作为正文,用大字顶格写下来,而把引用古人的话,用小字低一格写下来。这表明,封建时代的著作,是以古人为主。而五四时期的著作是以自己为主。”“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近代化工作中,胡适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对当时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有扫除障碍,开辟道路的作用”。 心中疑惑,有那么好么。再联系他“自吹”的“但我自信,中国治哲学史,我是开山的人,这一件事要算是中国一件大幸事。这一部书的功用能使中国哲学史变色。以后无论国内国外研究这一门学问的人,都躲不了这一部书的影响。凡不能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的,我可以断言,休想站得住。”“这本书虽然有不少缺点,究竟还有它自身的特别立场,特别方法”,“这本《哲学史》在这个基本立场上,在当时颇有开山的作用。”以及搜出的一些八卦例如其活动能力,名望地位,半部先生

2019石方:胡适语文教育思想语文

石方:胡适语文教育思想 胡适(1891-1962)名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诗人,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1904年春到上海进入新式学堂。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赴美国。1914年就学于哲学家J.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1月,他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倡导以白话代替文言作正式的文学语言,为以新文学取代旧文学打开了缺口,一时享誉全国,被誉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的先锋”。1917年夏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20年代主办《努力周报》,30年代主办《独立评论》,40年代主持“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是早期提倡白话文的主要代表人物。“五四”运动以前,他就开始在《新青年》杂志上提倡白话文,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第一个白话剧本《终身大事》,第一部用白话文翻译的外国小说集《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第一部白话学术著作《中国哲学史纲》,第一部《白话文学史》。胡适以自己的写作实践证明了文言文能做的事白话文一样能做,为打破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做出了开拓性

的贡献。 他在《如何可使文言文易于教授》一文中指出了历来文言文教学的四大弊端:一是“以为徒事朗诵,可得字义”,忽视了译释字义的重要;二是教者不懂文字学,不知推究字源;三是忽视文法探讨;四是不讲究句读、标点,致使文法不易解,字义不易定。鉴于此他又提出了国文教学的四点设想:文言文乃是“半死之文字”,教法上应与教外国文略相似,“需用翻译之法”;应当重视字源学的教学,以比较古字与今字的差异;文言文有自己的文法,教文言文应该重视文法分析;文言文向来不重视标点符号,所以文句难断,文意难明,教文言文应当重视句读和标点。这些看法确实说出了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确定了文言文的基本教学法。1920年9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学国文的教授》的演说稿,对中学国文教育的目的、课程、教材与教授法、文法与作文等各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起初是作为一种理想模式提出来的,经过两年的实际观察,胡适又做了若干修正,再次演讲整理成《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 (一)教学目的。1912年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第三条规定:“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 胡适认为,这个“要旨”本身是属于理想的,内容并无大错。但是考察8年以来的实际情况,却不能不说是“完全失败”。

浅析胡适的文学翻译思想

学术视点总第期 MangZhong Literature 429 浅析胡适的文学翻译思想 ◎张亚楠 (南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南阳473004) 胡适(1891—1962)是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人物,是现代中国的一个文化巨人,他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有着多方面的、创获性的文化成就。胡适大力提倡外国文学名著的翻译,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的文学翻译思想。梳理这些散见于胡适论著、书信以及译序中的翻译思想,可以管窥中国现代文学翻译理论的发端,对于今天的翻译理论建设和翻译实践活动也不无借鉴意义。 一、文学翻译的目的和翻译文学的功能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革命的首举义旗者,胡适非常重视外国文学名著对中国新文学建设的借鉴作用,1916年他在写给陈独秀的信中说:“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3]具体到改造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的方法问题,他主张通过翻译西方文学名著引进外国的文学方法,“……怎样预备方才可得着一些高明的文学方法?我仔细想来,只有一条法子:就是赶紧多多的翻译西洋的文学名著做我们的模范”,阐明上述主张的理由之后,他再次强调说,“我们如果真要研究文学的方法,不可不赶紧翻译西洋的文学名著,做我们的模范”。在一封有关戏剧翻译的答信里,他明确提出:“我们的宗旨在于借戏剧输入这些戏剧里的思想……在于输入‘范本’。” 二、翻译选材 在翻译的选材问题上,胡适主张只译名家著作,不译第二流以下的著作。他痛感当时中国的文学翻译充斥着二三流乃至不入流的外国作品,因此在给曾孟朴的信中说:“中国人能读西洋文学书,已近六十年了;然名著译出的,至今还不满二百种。其中绝大部分,不出于能直接读西洋书之人,乃出于不通外国文的林琴南,真是绝可怪诧的事……这也是我们英美留学生后辈的一件大耻辱”,并与曾氏共勉“各依性之所近而力所能勉者,努力多译一些世界名著,给国人造点救荒的粮食”。 胡适提倡多译小说、戏剧和散文,他认为,“最近世界文学的趋势,都是由长趋短,由繁多趋简要……‘写情短诗’‘独幕剧’‘短篇小说’三项,代表世界文学最近的趋向。” 另外,对于文学作品的主题,胡适认为要响应时代、人心的需要,赞同多翻译健全的,鼓舞人生向上的文学作品,并且在给陈独秀的信中指出奥斯卡·王尔德的The Ideal Husband虽好,但《青年杂志》所载译文“似非吾国今日士夫所能领会也”。 可见,胡适在翻译选材上非常注重原著的质量和权威性,主张翻译作品的主题要响应时代、人心的需要,体裁要紧跟世界文学的趋势。同时也可以看出,以启蒙为己任的胡适,在翻译选材观上表现出来的功利性和紧迫性。 三、直接翻译和转译 关于直接翻译和转译的问题,胡适认为“不应该多费精力去做‘转译’的事业”。梁实秋在1928年《翻译》一文中也提到:“据胡适之先生说,法文、俄文作品译成中文的大半是自英文转译的;懂英文的人所以不直接译英文名著而要转译法俄文作品者,是因为英文名著的文字难,成语典故、俗话等等,都是我们一般略识ABC者所难得懂的,而法俄作品译成英文的率皆浅显易明”。 1933年胡适在其《短篇小说第二集》的译者自序里又说:“我深感近年翻译外国文学的人,多是间接从译本里重译,很少是直接翻译原文的。所以我前几年在上海寄居的时候,曾发愿直接翻译英国和美国的短篇小说”。 赵文静在《翻译的文化操控———胡适的改写与新文化的建构》一书的第五章第一节谈到转译的时候认为:“对转译的批评本质上基于一种忠实于原文的思维。历史上不忠实的翻译作品似乎对目标文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更加重大的影响,如中国近代的林纾和美国的庞德。”鲁迅先生也曾经撰文指出,如果不通过转译,我们将和世界上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无缘。值得玩味的是,胡适翻译的短篇小说大多是由英文本转译的。 四、翻译的语言形式 胡适提倡使用白话翻译西方文学名著,他说:“用古文译书,必失原文的好处。”胡适肯定严复是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林纾是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还说林译的小说往往有他自己的风味,但因为他们用古文译书,结果“终归于失败”;并以鲁迅兄弟的翻译作品为例,说“他们的古文工夫既是很高的,又都能直接了解西文,故他们译的《域外小说集》比林译的小说确是高的多……这种文字,以译书 044

胡适的哲理句子

胡适的哲理句子 1、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2、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度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3、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4、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 5、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6、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7、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8、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9、你们不要总争自由,自由是外界给你的,你们先要争独立,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你仍然是奴隶,你要把你身上蒙蔽你的概念和成见,要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的剥去露出里面他里头很鲜嫩很清的那个劲。 10、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

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11、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12、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13、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13、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14、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15、救出自己的唯一法子便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16、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17、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18、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了。 19、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20、依旧是月圆时,依旧是空山,静夜;我独自下山归来,这凄凉如何能解!翠微山上的一阵松涛,惊破了空山的寂静.山风吹

胡适体育教育思想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62655547.html, 胡适体育教育思想探析 作者:刘广 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第25期 摘; 要:胡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学家,他对体育的论述体现出了他对体育的认识与看法,反映出了他的实用主义体育思想与观念。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方法对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进行了整理与研究。研究认为,新式学堂教育和留美学习经历对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主要观点,胡适主张体育运动应当重在参与的锻炼观念;提倡体育活动应当生动活泼、发现自我的教学理念;重视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团结精神的教育;注重体育道德的培养和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胡适; 体育教育; 实用主义 中图分类号:G80-05; ; ; ; ; ; ; ; ; ; ; ; ; ; ; ;文獻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a)-0096-02 胡适,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他在文史哲和教育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对我国诸多领域的发展影响深远。胡适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均在从事与教育有关的事业,从1906年他考入中国公学,再到1910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攻读,最后1917年留学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光华大学、中国公学任职。他把教育当作解救中国危难的根本,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关于胡适在文学、哲学、教育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很多,但关于胡适在体育教育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很少。尽管如此,依旧可以从胡适的自传《四十自述》《我对运动会的感想》等著述中找到关于胡适对自己的体育经历和思想感受的篇段。那些寓意深刻、充满哲理的文字中所体现的体育思想与论述对当今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仍具重要的借鉴价值。因此,深入探讨胡适体育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 胡适体育思想的来源 1.1 新式学堂教育对胡适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 民国时期的很多文人大家都是从私塾学校开始早期学习的,胡适也不例外。当时的私塾学校只教“文”,没有体育课程,所以胡适小时候很少有体育活动。直到1904年,胡适到上海的“梅溪学堂”和“澄衷学堂”求学,这两所学校是新式学堂,开设体育课,体育锻炼对胡适的健康和求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也使他对学校体育有深刻的认识。胡适在《四十自述》中写道:“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起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可以看出胡适小时身体十分的羸弱。“我小时身体多病,出门之后,逐渐强健。重要的原因我想是因为我在梅溪和澄衷两年半之中从来不曾缺一点钟体操的功课。我从没加入竞赛的运动,但我上体

浅谈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浅谈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摘要 胡适不但是一个文化巨匠,也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的中西文化思想被人们吸收学,传承着。胡适始终以世界文化的眼光观察比较中西文化,努力寻求中西文化交流沟通的结合点。胡适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症结在于不曾悔祸、彻底痛责自己,要振兴中国文化首先必须进行“民族反省”。本文从多个层面来探讨他的中西文化观。 关键词:胡适;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 一、胡适对中西文化的研究比较与价值评判 (一)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胡适的特殊经历决定了他是一个中西文化冲突的矛盾统一体,并且始终未能摆脱这种在文化冲突中的彷徨。胡适对民族传统文化并非只有批评没有肯定、只有贬斥没有褒扬、只有虚无没有信心。从胡适的许多著述中可以找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誉和眷恋,找到他整理国故的决心和成绩。因此,尽管胡适对传统文化的负面性、消极性和劣根性采取了彻底否定、大胆批判的态度,但始终没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整理国故是他“再造文明”的途径之一。 胡适是不是彻底的反传统?胡适始终战斗在新文化运动最前线,他对旧文化的批判和否定主要集中在对孔家店、理学“以理杀人”、孝道、贞操观念等具体问题上,并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整个体系。尽管胡适时常语出惊人,但这并非他的一贯学术主张,而是他为推行其文化主张而“走极端”的方法策略,他所做的决非盲目地、彻底地反传统,而是要对传统文化坚持一种“评判的态度”,进而重新评价一切价值。正如胡适自己表述的那样,他对传统文化的评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反对盲从,反对调和与整理国故。胡适认为,只有用评判的态度,不盲从、反对调和折衷,然后用科学方法重新评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同时输入西方文化的先进思想,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再度辉煌。 胡适对文化保守主义展开了深入的批判。胡适认为,传统文化必须进行根本

胡适的教育思想

在我看来,胡适的教育理念是非常正确的, 胡适既承袭了我国古人的关于“教育是立国之本”,又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在胡适看来,教育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最根本的出路和最长远的打算,唯有教育能过正真拯救华夏的文明,并再造就一个新的文明。 他始终不渝地坚持“教育救国”的教育思想,把教育看作唯一的救国方式。 他将自己伟大的胸襟、高远的志向和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感投入到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In my opinion, Hu Shi's educationalphilosophy is very correct. Hu Shi inherited the ancient Chinese on the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accept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cultural thought. In Hu Shi's view, education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way and the long-term plan to solve China's problems. Only education can really save the civilization of China and rebuild a new civilization. He unswervingly adhere to the "education to save the country," the educational thinking, education as the only way to save the country.He put his great mind, lofty aspirations and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 the country into the people'seducation and national democratic revolutionary movement, left us with a valuable spiritual wealth.

简评胡适的文化现代化思想_胡适不是一个_全盘西化_论者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简评胡适的文化现代化思想 ———胡适不是一个“全盘西化”论者 郭 静 (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 [摘 要]胡适两次提出“全盘西化”都有特殊的背景和原因,他并不主张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他的“全盘西化”实为“全力西 化”,是作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手段而非目的。胡适并不是真正的“全盘西化”论者,其文化现代化的思路是通过全力西化的努力,使中西文化充分交融,经过“适者生存”法则的选择,最终建立包含中西文化精华,符合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中华民族新文化。 [关键词]胡适;全盘西化;文化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I 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09)02-0049-03 [收稿日期]2009-03-15 [作者简介]郭 静(1968-),女,山东莘县人,聊城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聊城建设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经过器物层面的自强运动、社会政治层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后,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开始楔入文化层面。综观这一过程,作为后起外源型现代化的中国,其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向西方学习。但是,在文化现代化这个最高级、最复杂的层面上,围绕“如何向西方学习”这个课题,从五四时期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尤其是1929年到1935年,争论非常激烈。胡适就此发表了许多颇有影响的文章和演讲,主张全力向西方学习。过去在评价胡适这一思想时,由于受“左”倾思想影响,加之后来胡适在政治上的反共和投靠国民党,因而武断的批判代替了允当的研究,胡适被戴上了“全盘西化论”者的帽子,甚至有人把他当作“全盘西化论”的始作俑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 五四前后,胡适并没有提出全盘西化。胡适1910年至1917年在美求学,期间已涉足国内新文化运动,不断发表文章,反对封建文化。1917年胡适在其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 史》①中提出,中国文化主要的问题是采取最有效的形式吸收西方 现代文化。胡适回国后,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继续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出路进行探索。1919年12月,他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文化现代化路线,就是既要引进西方文化,又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以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胡适身体力行,从1920年开始,先后整理了《水浒》、《儒林外史》等十余篇古典小说,并以“序云”、“导论”等形式写了近30万字的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以批判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去重新认识和评价。胡适一生都是这样做的。北京大学的罗荣渠教授据此质疑:“难道有这样毕生埋在故纸堆中的全盘西化派 吗?”[1](360) 总之,五四时期胡适的“愿望是想学习欧洲的文艺复兴, 专致力于新文化的运动,抛开政治,有意识地为中国打下一个非 政治的文化基础”。[2](P 131)所以,胡适虽极力主张向西方学习,无情 抨击中国传统文化,但并未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胡适一生中两次提出“全盘西化”都有其特殊背景。1929年,胡适为英文《中国基督教年鉴》写了一篇《中国的文化冲突》的文章,在表达其现代化思想时他同时使用了两个概念:W h olesale w es ternization 和W h ole hearted m odernization ,前者可译为“全盘西 化”,后者是“一心一意现代化”或“全力现代化”的意思。这是胡适第一次提出全盘西化,但是和“全力现代化”并列使用的,而且在此后的几年中再也没有提及它。同年胡适在其《新文化运动和国民党》一文中,主张“承认中国旧文化不适宜于现代的环境,而提倡充 分接受世界的新文明”[1](P 356)1930年胡适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中认为:“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 可以充分采用,充分收受”。[3](P 640)1933年,胡适在《建国问题引论》 中进一步指出:中国文化的出路“不完全是‘师法国外’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集合全国人才智力,充分采用世界的科学知识与方 法,一步一步地作自觉的改革”。[4](P 315)可以看出,胡适在随后发表 的文章中有意避开了“全盘”两个字,而悉数采用“充分”一词。这不是偶然的。在这样一个严肃而敏感的问题上,胡适是不会随便使用一个词的,他完全明白“充分”和“全盘”在含义上的差别。几年后胡适本人的解释更能说明问题:“五六年前我最初讨论这个文化问题时,因为用字不小心,引起了一点批评。那一年《中国基督教年鉴》请我做一篇文字,我的题目是《中国的文化冲突》,我指出,中国人对于这个问题,曾有三派的主张。一是抵抗西洋文化;二是选择折衷;三是充分西化。我说抵抗西化在今日已成过去, 9 4

历史趣闻“好人政治” 胡适的“实验主义”的政治抱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好人政治”胡适的“实验主义”的政治抱负 导语:“好人政治”一直是胡适的“实验主义”的政治抱负。在三、四十年代,蒋介石的确在表面上为“好人政治”提供了两次实验的机会:第一次是1935 “好人政治”一直是胡适的“实验主义”的政治抱负。在三、四十年代,蒋介石的确在表面上为“好人政治”提供了两次实验的机会:第一次是1935年的所谓“人才内阁”,蒋介石有意搜罗一些专家学者进入政府或准政府机构,如吸收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为政府高级咨询机构——国防设计委员会的秘书长,同时在此机构挂牌的有胡适、丁文江、蒋梦麟、陶孟和、周炳琳、杨振声、周鲠生等人,皆为一时俊杰。从这时起,胡适已从体制外的批评者转变为体制内的建言者。但胡适始终没有加入国民党,此时国民党有意拉胡适出任政府部长级职务,包括行政院长的职务,胡适均推辞,最后于抗战期间(1937-1942)出任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胡适自称那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其任务是为国民党争取美援并促成美国对日作战。 第二次机会就是1948年的所谓“行宪国大”。在此之前,胡适曾致书毛泽东,重弹他的改良主义老调,劝毛泽东“放弃武力”,“准备为中国建立一个不靠武装的第二大党”。此时国民党正撕毁和平协议,发动内战。但国民党在内战中节节失利,连援助国民党的美国也大感失望。于是蒋介石想出一个召开伪国民大会的把戏。主要为了向美国表示自己是搞民主的,蒋一度设想由胡适出任总统,自任握实权的行政院长,并遣王世杰探询胡适意见,希望胡适能够出山,其时胡适正为北京大学校长。胡适毫不客气地写了自己的小传送了上去,作竞选总统用。但结果证明这只是一场故作姿态的骗局。其后,胡适一直没什么行政职位,一直到1958年4月才从美国回到台北,出任台北中央研究院院 生活常识分享

浅析胡适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浅析胡适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胡适,他的思想影响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并影响了一大批学人,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重要的人物。然而“誉满天下,谤亦随之”,对于胡适思想的批判也从未停止过。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排除以往的历史偏见和现实的政治干扰,我们再心平气和的评价胡适,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就像欧阳哲生说的“我们今天来评价胡适,应该谈的主要不是确认胡适的文化学术地位,而应该理解、阐述胡适思想的现代意义,再现胡适作为一个思想启蒙者的历史价值,把堙没的半个胡适给发掘出来。” 关键词:通俗文化上层文化现实意义 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造诣。其思想也具有全面性——几乎触及了广义上的人文学科的每一个方面。以他个人的研究业绩而言,我们可以说,他在中国思想史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余英时曾经利用思想史上所谓的“上层思想”和“通俗思想”的概念来解释胡适的思想。(或者再扩大一点,利用人类学与社会学上“上层文化”与“通俗文化”的概念。)认为其思想的影响不但冲击了中国的上层文化,而且也触动了通俗文化。 (一)通俗文化 胡适的“暴得大名”最初完全是由于他提倡文学革命。用白话来代替文言文,在胡适的构想中自始即是思想革命或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他的“文学改良刍议”第一条便提出“言之有物”,而所谓的“物”则包括二事:一曰情感,二曰思想。他显然认为只有新的白话文体才能表达二十世纪的新情感和新思想。提倡白话便不得不尊《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为“文学正宗”,这就把通俗文化提升到和上层文化同等的地位上来了。陈独秀完全了解胡适此文的命意所在。他在“文学革命论”中说: 孔教问题,此伦理道德革命之先声也。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旗上大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1】 此话以“伦理道德革命”始,以“通俗的社会文学”终,不但把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联系了起来,也把通俗文化代替传统上层文化的意思表露的十分明显。胡适虽然在美国受了七年的民主洗礼,但他的思想影响牵涉到许多复杂的层

“革命”概念研究述评

第37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1月 Vol.37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Nov. 2015 ────────── 收稿日期:2015-03-31 作者简介:朱小花(1990-),女,福建泉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120- “革命”概念研究述评 朱小花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 福州 350002) 摘 要:“革命”是中国社会文化的关键词,学术界围绕“革命”一词展开了丰富的研究。厘清“革命”概念的研究脉络是推动革命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工作。通过对“革命”概念研究的兴起背景、分析方法、理论视角进行简要梳理,对未来关于“革命”问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提出展望。 关键词:革命;中国社会文化;理论视角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5)06-0120-03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6.032 A Review on the Concept of Revolution ZHU Xiao-hua (Party School of Fujian Committee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uzhou 350002, China) Abstract: Revolution is a key word in Chinese society. The academic field makes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word revolution . To clarify the research context of the concept revolution is the basic work, which can promote revolutionary theory’s research and practic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word revolution, its methodology and perspectives of view,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studied and the future study of revolution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 revolution; Chinese social cultur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革命”一词在中国社会历史上就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词、核心词。透过“革命”一词,人们能直观而深刻地窥视整个20世纪的脉络。李欧梵教授指出:“从晚清到现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思想和文学都笼罩在这个革命的‘话语霸权’之下。”[1,p2]对“革命”的追溯和研究,不可避免地搅起了理论探讨的漩涡。本文主要针对学界的研究讨论,从“革命”概念研究的兴起背景、分析方法、理论视角、研究展望四个方面,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介。 一、“革命”概念研究的兴起背景 1.“革命”在20世纪中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求人们对其进行检讨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过“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亦即挖掘关键性术语,并对此详加考察,亦可呈现出独特的历史面貌与文化价值。“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从王朝鼎革到政治变革乃至改革开放的演进,“革命”已然成为社会 变迁的主旋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发展、壮大的历史。仅就论文研究上的数据来看,在万方数据库中题目包含“革命”二字的论文多达26 114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学、法律等领域① 。历史证明,过去的无论胜利还是失败的经验对人们都弥足珍贵。通过积累胜利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新的经验,对于人们探寻成功的路径。更好地开创未来具有积极意义。为了使人们能够在思想理论上更快地成熟和发展起来,防止重蹈覆辙,都要求人们对“革命”进行详细而深入的研究,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2.“革命”概念涵义的延用、引申、转移、化用,要求人们对其进行厘清和说明 在学术界中一些术语常常被不证自明地随意使用。也就是说,一个术语的使用,忽略了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社会历史背景下所具有的不同词性、含义和语法功能等,结果只能是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不

读胡适哲学史大纲有感

读胡适哲学史大纲有感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史大纲(卷上、卷中)》是一本由胡适着 / 肖伊绯整理着作,广西师范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元,页数:423,小编整理的一些的读后感,对大家能有。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读后感(一):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发现记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讲义本的发现,很是一番周折。学者肖伊绯着意搜集民国大学讲义已有两三年,一直在暗自留意这册讲义本——有些学者将它记录在案(胡颂平编《胡适之年谱长编》时提到过),有些学者认为它“已不可寻”(北大楼宇烈语),更多的学者则。可以说,国内界目前还没有人确认亲自看到过这本书。肖伊绯先是通书友、书商在国内搜求,一直不见踪迹。后来,一位杭州的书友告诉肖,他在日本曾见到过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讲义本,但只有“卷中”一册,他认为是没有成套的“残本”,没有购回。得知这一后,在肖伊绯的多次劝说下,经过多方,,最终促成该书友重新找到日本书商,终于购得此书。之后,去年的此日,在弘一纪念馆后的一所茶园里,肖伊绯用一部清代刻本《扇》与书友换得此书。 虽为新之旗手,但从卷中讲义本的胡适评述中医的章节来看,胡适早年对待中国与文化,并非持反对、完全否定的;甚至于得出过方皆本源于“迷信”的。在卷中讲义本里还出现了胡适评述古代天的章节,实是为了挖掘与裁定——古代与对包括科学体系在内的各种产生了怎样的力,该创见了过去谈学科史就只局限于学科之内的史料链接的。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有一个的“三段论”,即划分为先秦的上古哲学史;汉唐时代的中古哲学史;清代以来的近世哲学史。按照胡适的写作,前段先秦哲学史构成哲史大纲卷上,两汉与唐宋哲学史构成卷中,清代及近代哲学史构成卷下部分。当然,卷下只是停留在构想层面,并没有写出来,衍化成了胡适大小的专题研究论文及演讲,原拟共同构成卷中的两汉与唐宋哲学史部分,也只有《汉之哲学》形成了的讲义本,并于1919年在北大有过集中讲授。,《汉之哲学》是胡适在尚未全盘中国哲学史大纲全卷写作的下,在中国哲学史层面最后的,有、有思想体系的着作。 原载于/《中华读书报》 原/陈香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读后感(二):读《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所感一 读《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所感一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胡适着,肖伊绯整理,2013年版),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新民说丛书之一,刚刚读完卷中部分,于是打算,先写写读后的一些所感,待日后深入研读将再继续写所感。 其实最早看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在大一上,是由讲中国思想史的夏极力的。除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还有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记得当时从孔夫子旧书网、亚马逊网分别买来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蓬莱阁丛书系列,1997年版)和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出版,1993年版)、《中国哲学简史》(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版)三本书,用两个月看完,所获颇多,基本对中国哲学史有了大致的。是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确为力作,其对中国哲学史的划分,史料的应用严谨、,作为后辈学子的我甚是佩服。

胡适的风格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毕生倡言“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 他的写作特点之一是清楚,他能用那样轻松的白话文,把道理说得那样清楚,是很不容易的,几乎可说并世没有第二人。 其次是质朴,亲切,讲究分寸。在《我的母亲》中,他写到“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亲爱子之深,平凡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可以看出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如实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疼爱之情。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几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如果”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已经具备了这种美德,表现了作者的谦虚的品格。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能体现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文学革新主张的,就是他的八不主义和三白看法: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不用典,不用套语烂调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不摹仿古人,不避俗话俗字。他的主张,针砭时弊,与陈腐的旧文学直面抗争,希望建立新的文学体质与风格,以唤醒国人。此外,胡适主张使用“白话”做为文学语言改革的基础,对于白话,他的看法是: 一、白话的“白”是戏台上“说白”的白,是俗语“土白”的白,故白话即是俗话. 二、白话的“白”是“清白”的白,是“明白”的白,白话但须要“明白如话”,不妨夹几个文言的字眼. 三、白话的“白”是“黑白”的白,白话便是干干净净没有堆砌涂饰的话,也不妨夹入几个明白易晓的文言字眼 于此可见,胡适对于文学有自己的见解。他希望的文学风格,简约而又深刻,明白而又含蓄,浅显而又深刻,一定要具体,要真实,要感动人心而又是非分明。胡适的作品:多是思想的辨析,文采上感情上,有他的欠缺.他的文章之用心,偏向于思想处多于散文艺术方面;在驳论文章时:说理的严密,分寸的恰切,语气的肯定.这是显著的三个特点

读胡适《哲学史大纲》有感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是一本由胡适著 / 肖伊绯整理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2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读后感(一):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发现记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讲义本的发现,很是经历了一番周折。学者肖伊绯开始着意搜集民国大学讲义已有两三年,一直在暗自留意这册讲义本——有些学者将它记录在案(胡颂平编《胡适之年谱长编》时提到过),有些学者认为它“已不可寻”(北大楼宇烈语),更多的学者则语焉不详。可以说,国内知识界目前还没有人确认亲自看到过这本书。肖伊绯先是通书友、书商在国内搜求,一直不见踪迹。后来,一位杭州的书友告诉肖,他在日本曾见到过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讲义本,但只有“卷中”一册,他认为是没有成套的“残本”,没有购回。得知这一消息后,在肖伊绯的多次劝说下,经过多方努力,几经周折,最终促成该书友重新找到日本书商,终于购得此书。之后,去年的此日,在弘一大师纪念馆后的一所茶园里,肖伊绯用一部清代刻本《桃花扇》与书友换得此书。 虽为新文化运动之旗手,但从卷中讲义本出现的胡适评述中医的章节来看,胡适早年对待中国传统文明与文化,并非持完全反对、完全否定的态度;甚至于得出过东西方科学皆本源于“迷信”的说法。在卷中讲义本里还出现了胡适评述古代天文学的章节,实是为了挖掘与裁定——古代政治思想与国家意志对包括科学体系在内的各种意识形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力,该创见超越了过去谈学科史就只局限于学科之内的史料链接的做法。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有一个重要的“三段论”,即划分为先秦时代的上古哲学史;汉唐时代的中古哲学史;清代以来的近世哲学史。按照胡适的写作计划,前段先秦哲学史构成哲史大纲卷上,两汉与唐宋哲学史构成卷中部分,清代及近代哲学史构成卷下部分。当然,卷下只是停留在构想层面,并没有写出来,衍化成了胡适大大小小的专题研究论文及演讲,原拟共同构成卷中的两汉与唐宋哲学史部分,也只有《汉之哲学》形成了完整的讲义本,并于1919年在北大有过集中讲授。由此可见,《汉之哲学》是胡适在尚未全盘放弃中国哲学史大纲全卷写作的前提下,在中国哲学史层面最后的,有系统、有思想体系的著作。 原载于/《中华读书报》 原作者/陈香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读后感(二):读《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所感一 读《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所感一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胡适著,肖伊绯整理,2013年版),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新民说丛书之一,刚刚读完卷中部分内容,于是打算趁热打铁,先写写读后的一些所感,待日后深入研读将再继续写所感。 其实最早看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在大一上学期,是由讲中国思想史的夏老师极力推荐的。除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还有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记得当时从孔夫子旧书网、亚马逊网分别买来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蓬莱阁丛书系列,1997年版)和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出版,1993年版)、《中国哲学简史》(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版)三本书,用两个月时间认

浅谈胡适

浅谈胡适 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造诣。其思想也具有全面性——几乎触及了广义上的人文学科的每一个方面。以他个人的研究业绩而言,我们可以说,他在中国思想史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余英时曾经利用思想史上所谓的“上层思想”和“通俗思想”的概念来解释胡适的思想。(或者再扩大一点,利用人类学与社会学上“上层文化”与“通俗文化”的概念。)认为其思想的影响不但冲击了中国的上层文化,而且也触动了通俗文化。 (一)通俗文化 胡适的“暴得大名”最初完全是由于他提倡文学革命。用白话来代替文言文,在胡适的构想中自始即是思想革命或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他的“文学改良刍议”第一条便提出“言之有物”,而所谓的“物”则包括二事:一曰情感,二曰思想。他显然认为只有新的白话文体才能表达二十世纪的新情感和新思想。提倡白话便不得不尊《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为“文学正宗”,这就把通俗文化提升到和上层文化同等的地位上来了。陈独秀完全了解胡适此文的命意所在。他在“文学革命论”中说: 孔教问题,此伦理道德革命之先声也。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旗上大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此话以“伦理道德革命”始,以“通俗的社会文学”终,不但把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联系了起来,也把通俗文化代替传统上层文化的意思表露的十分明显。胡适虽然在美国受了七年的民主洗礼,但他的思想影响牵涉到许多复杂的层次,不是“西化”一词能简单概括的尽的,虽然取近代化西方文化为模式以改造中国传统的确代表了胡适思想的一个基本方向。 (二)上层文化 如果胡适的成绩仅限于提倡白话文学,那么他的影响力终究是有限的。但是他的思想在上层文化领域之内所造成的震动却更为激烈、更为广泛;他在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史上之所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一个决定性的原因。 胡适认为他如果想在中国取得思想上的领导权,首先便在国故学界有出色的表现。他在留美考试第一场国文试中便以考证“规”、“矩”出现的先后顺序而得了一百分。他在留美期间所发表的几篇学术文字,如《诗三百篇言字解》、《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